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课堂教学效率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9 09:18:42

课堂教学效率论文

课堂教学效率论文范文1

提高教师认识,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或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质量、水平等提法报刊杂志上出现的频率很高。这一方面说明这些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心、重视;另一方面说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全面提高教学、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素质确确实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评价教学质量,不仅要看教学效果,还应看教学效率。例如,第一册教学认识0这个知识点,所需时间如果是15分,结果一位教师花15分达到教学目标,学生认识了0;另一位教师花20分,学生也认识了0。显然这两位教师的教学效果相同,学生都认识了0这个知识点,但从教学效率这个角度看,前者好于后者。所以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不但要注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还应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学、教育质量。

2

深入钻研教材,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笔者曾在本刊1994年第1期谈了深入钻研教材主要应把握新知的生长点;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把握教材的深、广度和把握教材的关键处。同年第12期谈了钻研教材,要钻研教材的一字一句、前后顺序、每幅插图和例题习题。近几年,笔者有幸参加省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工作,通过学编教材更体会到编者对教材编写的认真程度和研究深度。例如,讨论小数乘法中的“当乘数比1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时,起先有同志认为最好要加上“被乘数不为0”,后来认为这还不够,要加上“被乘数大于0”,但经反复讨论、研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的阶段性和知识的可接受性,决定教材结合实例讲,不加这几个字,有关内容放在教参里说为妥。又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有的教材用这样一段话: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有的教材用这样一段话: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省教编组的同志参照上述教材,经反复认真讨论研究,认为后者的表述比前者好,但是根据长方体(形)和正方体(形)的关系:正方体(形)是特殊的长方体(形),从逻辑角度讲,括号中的一句话可以去掉,否则还可以加上“也可能有六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当然这样就显得不必要了。从钻研教材的角度讲,这里可以看出:有条件的教师还应从教材的变动中深刻理解编者的意图,正确把握教材的精神实质,这无疑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

优化教学过程,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几个基本要素是确定教学目标,确定和组织教学内容,选择课堂教学的结构和组织形式,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优化了这些基本要素和具体操作时的一些细节,如教态、语言、板书、环境等,课堂教学的效率必将提高。这里不说别的,仅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这两个方面举两个实例来说明优化教学过程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何等的重要。

一位教师讲义务教育人教版教材第五册第30、31页口算除法时,选用学生操作、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的方法进行教学。讲解例1:60÷3=20时,先让学生分一分小棒,从中领悟到:60根小棒每10根1捆,共6捆,把6捆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捆,就是20根。根据上述操作过程理解60除以3,可以把60看作6个十,除以3,等于2个十,就是20。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可以把被除数看成几个十,计算出结果就是多少个十。教学例2:69÷3时,让学生摆出6捆(每捆10根)、9根小棒,把它平均分成3份,边分教师边提示:先把什么平均分成3份,再把什么平均分成3份,合起来是多少?分完后让学生说说分的过程,教师示范。在此基础上教师小结:刚才计算60÷3时先把60根小棒看作6捆,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2捆,就是20根。现在计算69÷3,有6捆零9根,也先分整捆的,每份有2捆,再分单根的,每份有3根,这样每一份里都有2捆和3根,就是23根。最后说明69÷3的口算过程,先把69分成6个十和9个一,6个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十,9个一平均分成3份,每份3个一,把2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23,就是所求的商。这样教学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通过操作给儿童建立表象和激发学生思考,促进他们对法则的理解。学生包括中差生掌握口算方法的效果相当好。另一位教师怕麻烦,没有让学生操作,仅通过讲解说明口算方法,绝大部分学生当堂虽也知道了口算方法,但大多不理解算理,学生学习的兴趣没有激发出来,课堂教学效率明显不高。

优化教学手段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位教师上简单的统计中的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义务教材第十册第1、2页)例1:小华统计一个路口在10分钟内各种机动车通过的数量,并制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时,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把课本上的插图变成实景,电视屏幕上有声有图地出现一辆辆摩托车、小汽车、大客车、载重车通过一个路口,学生处在安全的实景中,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解决了课本难以解决的问题,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兴趣很浓,充分体会到实地收集数据的,教学效率高,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4

形成教学模式,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教学模式简言之,就是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建构的(或选择的)在教学过程中相对稳定的由一整套教学策略与之相适应的结构方式。它具有科学规范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素质等功能,它是教师的教学工具库。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探索和构建科学规范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是保证。正如有些专家所言,如果一个教师能够掌握七、八个教学模式,那对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无疑是大有益处的。如果一个小学数学教师能够掌握小学数学分课型、分内容、分年段等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效率必将大大提高。

江阴市实验小学徐健湖同志在建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模式的研讨活动中,运用几何概念教学的模式:定向观察概括回归,教学面积的意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定向,就是要增强目标意识,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先出示长方形镜框,问:求镜框一周的长是求什么?单位用什么?在此基础上,教师设问:要给镜框配多大的玻璃是求什么?你们知道吗?由此揭示课题,使学生目标明确,跃跃欲试,急待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观察,就是为概念的形成提供足够的表象支持。教师通过让学生摸一摸、画一画等方法认识物体、物体表面、平面图形,感知面积的空间意义,再比较物体表面、平面图形的大小,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感性例证,形成丰富的表象,接着扩大“对象”与“背景”的差异,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

概括,就是揭示概念的共同因素,并用语言确定下来。教师问:书本表面的大小就是书本表面的面积,那么课桌表面的大小可以说成什么?物体表面的大小可以说成什么?平面图形的大小可以说成什么?这样做使具体事物的个别特点逐渐消去,留下事物的共性特点,再让学生用比较科学规范的语言描述出面积的概念,再解释关键词义,增强概念的清晰度。回归,就是深化概念的内涵。先把概念回到具体事物中使概念具体化,如让学生指出所配镜框玻璃的面积,用彩笔涂出三角形的面积,观察实物模型,凭借板书引导学生区别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达到更为清晰的程度。

课堂教学效率论文范文2

有效教学包括下面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其学习意向,也就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第二,明确教学目标,作为教师要想使教学达到有效性,必须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学什么”以及应该“学到什么程度”;第三,作为教师,要想使教学达到有效性,教师需要采取学生容易接受以及理解的教学方式。

二、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应用中的有效性

1.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几乎一天一个变化,所以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那就是教材跟不上时代。从这个角度来说,作为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在备课的时候绝对不能够照本宣科,要与时俱进,根据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及时调整自己的备课、不断拓宽教材内容。课堂效率的高低,与教师教学思路的清晰与否有着重要的关系。教师在熟悉教材、研究教材的过程中,头脑中的教学思路会逐渐地完整、清晰,这样教学效率自然就会提高了。

2.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效率的关键是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在自己的教学思路清晰的情况下才能够设计出生动、有效的教学情境。每节课开始导入至关重要,因为精彩的开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便愿意参与到教学之中。学生对电脑操作是比较感兴趣的,如果配以教师导入的激发,那么学生的参与热情便会更加高涨。在学习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为他们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始终处在兴奋的状态,这样教学效率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3.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核心是有效的教学方法。任何一节课,要想提高课堂效率,教学方法是其核心,因为只有好的学习方法才能够让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在信息技术课上,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与讨论中实现任务驱动,主动去探究教师提出的任务,任务驱动法是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

三、用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高效率地开展

1.充分利用富于表现的功能,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在有限的时间之内对知识进行有效的传授,是对课堂教学效率评价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板书通过教师的语言进行传授,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而效率不高。但是信息技术就不同了,其将图文、印象以及动画等各种表现形式融为一体,从而使表达更加直接和具体,学生通过这种演示便能够较为轻松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效率大大提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多利用这种方式,将那些枯燥的文字材料通过信息技术制作成多媒体软件,比如把一些文字性的描述用图像的形式进行演示,这在学习信息技术时最为直观,学生理解也容易。这样一来,课堂效率便大大提高了。2.充分利用交互反馈功能,增强师生、生生间的研讨效果。评价一节课教学效率的高低还有一个指标那就是学生对于教师传授知识的理解以及掌握程度。要想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透彻的理解与掌握,这就需要师生以及生生之间进行交流互动。在信息技术课上,一部分教师在进行交流时,还是通过让学生口述的方式进行,而这种互动反馈信息量明显较小,效率较低。而多媒体在这方面却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具有交互性强、反馈信息量大的特点。作为教师要充分考虑多媒体的这一特点,将学生对于同一个问题的不同理解通过多媒体进行反馈,从而使得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问题进行全方位的比较与思考,从而形成某种观点,在思想意识上达成一致。

3.充分利用信息集成控制的特点,促进教与学效率的提高。信息集成控制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之内大量获取相应的信息,对于信息复杂度能够进行分解,从而使得信息从形象—抽象—形象的加工过程减少,充分表达教学意图。多媒体与电视相比操作更加灵活、方便,这也是信息集成控制的一个最为明显的特点。通俗一点来说,也就是其既好看又好用。可以通过具体的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师生、生生之间的多角度、多层面的交流。多媒体的这一特性对于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的学习非常有帮助。因此在信息技术课上,作为教师,完全可以考虑将课堂与课外形式进行相互的补充,精选课堂内容,补充最新的信息技术,与时俱进,让学生时刻补充“新鲜血液”。多媒体的集成控制特点,使得教材的增删完善可以由教师来自行进行,学生也可以参与其中。而过去那些传统的教学辅助材料,比如录像、幻灯等因为需要专业人士的制作,往往不能够与时代同步。使用多媒体就能够让教师以学生为中心,能够克服过去教学中一些陈旧落后的东西。

4.充分发挥人机相互性强的特点,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相比最突出的优越性体现在实验课、操作技能训练等各个方面,而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比如在实验技能教学实践中,对于那些比较抽象、复杂、实验难度相对较大的教学内容,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来进行。发现式教学法是充分发挥人机相互性的一种现代启发式教学方法,也就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特点来对问题进行设定,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在这个过程中,提出各种假设,将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装入预订的程序中,从而引导学生独立去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思路。这种教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并不注重最后的结果。这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都有一定的帮助。而这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所不能实现的。

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有效性应用的展望

1.不断加强学习,树立正确教学观念。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迅速,几乎天天都有新变化,所以作为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教师一定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学习不断掌握信息技术最前沿的资讯,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尝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形成自己的能力。

2.合理利用资源,发挥计算机的优势。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网络环境下,我们的教学资源也越来越丰富。比如有许多优秀的教育网站都给我们提供了很多优秀的课件、课例以及教学软件,这些我们都可以进行下载使用。另外,在一些相关的论坛上我们也可以和全国各地的同行进行交流,有问题就可以提出,会得到热心的帮助。当然,面对如此繁多的教学资源,作为教师要切忌拿来主义,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那些能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发挥作用的资源来用,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让教学手段服务于教学目的,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3.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要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互结合。作为教师一定要明确一个观点,那就是计算机不可能解决教学中出现的所有问题,因而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融合的。因此,在教学实际中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通过优化组合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课堂教学效率。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技术来达到教学目的,要考虑其是否能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是否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效率论文范文3

[关键词]备课 课堂教学 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3-0163-01

一、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在备课环节上下足工夫

教学目标是教育教学的指挥棒。制定一个恰当的教学目标,既能让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紧扣主题,娓娓道来,极大节省教学时间和精力,而且引导学生由浅入深,集中精力,调动学习积极性,最后达到极大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在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目标具有如下特点:1.教学内容须是教科书中的重难点;2.讲授方式须是教师能讲透,学生能听懂;3.学习目标须是让学生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掌握知识方法。如果教学目标不明确,没有一个系统性的逻辑思路,不仅让课堂教学显得散乱无序,也使得教师教授吃力,学生也难以消化。

要把握好教学目标,就需要在备课环节多下工夫,尽可能多地了解和掌握与本课堂相关材料;下足工夫,精心设计本课堂教学。在备课环节中,语文教师首先要掌握课堂内容的大致范围、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有的放矢,最终对教学做到胸有成竹。而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联系教学内容的知识点,积极寻找学生的兴趣点,用简练的语言编排课堂教学。

恰当的教学目标,能够引导教学环节紧紧地围绕教学目标有计划、有逻辑地进行;精心设计备课,能够创造出不仅教师讲课积极性高而且学生学习积极性高的优质课,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当今教学条件下,课堂教学依然是最重要的教学方式,因此,创造一个活泼、生动的课堂教学氛围,会极大提高学生对高中语文的学习兴趣。

(一)要注意教学语言表达的生动性

课堂教学的最重要交流方式就是语言交流,有人把教学比做是一门语言的艺术一点也不为过。因此,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就要从语言做起。在教学中,教师要提前设计生动、幽默的语言,用最通俗易懂的表达能力来感染和吸引学生。教学实践证明,教师的风趣和幽默,不仅会增加学生对教师的好感,从而最终达到吸引学生的兴趣到这门课程来的目的。

(二)利用情感教学来感染学生

富有情感的课堂教学,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促进他们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高中阶段的学生不仅面对繁多的课程学习压力,还要面临一直都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心底的高考压力,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增加亲和力和乐观的情绪缓解学生压力。

首先,教师也要增加课堂教学的亲和力。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都是一种“填鸭式”教学方式中的“夫子”形象,给学生一种冰冷和威严的形象,这样的师生关系是不利于新课标下的教学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以一种平等的态度与学生互动,还要在各方面多加关心和关爱学生,让学生感觉到温暖。教师要从教学的形象和态度上下工夫,从面部表情以及心情态度上对学生加以引导。还要求教师在课前积极调整,以放松的心情和愉悦的心情走进课堂,把微笑和放松传染给学生,让学生受到感染,缓解学习压力,能够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轻松学习,学有所获。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用丰富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其次,还要注意通过鼓励等方式增强学生自信。自信是成功的保证,作为教师一定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并在课堂教学中创造学生的表现机会,增强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自信。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要针对不同的学习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鼓励方式。

三、丰富教育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一)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学手段

在当今中学教学当中,多媒体计算机等技术已经成为大多数学科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而由于高中语文课程的特殊性,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应用并不太广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积极掌握计算机以及多媒体的制作和运用技术,积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现代诗中的经典、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一首优美、浪漫的抒情诗,它将对于康桥的不舍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并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康桥美丽的景色,不仅使读者身临其境于诗人想象的美丽世界,而且也驰骋在诗人天马行空的情感之中。如果教师利用多媒体,通过那婉转悠扬的背景音乐以及那美丽至极的康桥图片,不仅帮助学生了解《再别康桥》,进而使学生学好这首诗歌,也使教师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二)利用艺术表演等形式,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课堂教学效率论文范文4

论文关键词: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推动人类进入信息化的时代,信息社会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毫无疑问也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新课程理念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是师生平等对话互动的过程。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迅速、高效、生动地传播信息,实现个性化互动的交流方式,是摆在我们中小学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现就如何把信息技术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合理利用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利用信息技术为数学课程提供资源

应用信息技术的一个最大优点,就是能创设出声情并茂的

场景,使学生手中有物,目中有景,口中有所言,心中有所想。我们在教学中,应把学生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融入课堂,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小学数学论文,这样学生的手、眼、口、脑等多种感官在创设的场景中尽情地发挥作用,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而这些教学资源的提供,生活情景以及生活现象和问题的呈现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完成。

例如,教学小学数学一年级“统计”内容时,我设计课件引入色彩鲜艳的画面、生动活泼的卡通人物给孩子们以美的享受,在比较真实的展现教学过程的同时,使他们体会到记录的重要、方法的多样,进而认识统计图和统计表。以《九的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一课为例,就可以在资源库中找到用手指指法记忆九的乘法口诀的图片和一段关于乘法口诀的动画视频,这些资料都可以在网上点击预览,需要的话直接下载到指定的地点就可以使用了。如果还有需要的话,还可以通过百度、 google、雅虎等搜索引擎进一步搜集资料龙源期刊。多媒体凭借其特有的方式,为孩子们营造了身临其境的掌握数学知识平台,在这个过程中也增长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利用信息技术,使数学贴近生活实际。

为什么许多的孩子对数学缺少兴趣呢?华罗庚曾经说过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要贴进生活”、“数学问题生活化”,如果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主动、活泼的情境中去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利用计算机教学可展示优美的图象、动听的音乐,有趣的动画,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计算机的动画、渐变、叠加等效果和计算机的声像功能能将知识难点和某些过程直观化,以多种媒体刺激学生的感官、深化认识程度,并通过揭示内在的规律和现象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用多媒体可以变静为动,加强对概念的理解,可以多方面,多角度地演示,强化算理教学,突破教学重难点小学数学论文,培养学生求异思维。

例如,在讲解“圆的面积”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面积计算的方法这一重点,我先在电脑上画好一个圆,接着把这个圆分割成相等的两部分共16份,然后通过动画把这两部分交错拼好,这样就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反复演示几遍,让学生自己感觉并最后体会到这个近似的长方形面积与原来的圆的面积是完全相等的,再问学生还发现了什么?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长、宽与圆的什么有关?从而导出求圆的面积公式。使得这课的重难点比较容易地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解决了课堂教学内容的许多矛盾,增强了教学效果,使声、形、色并茂,给小学生鲜明的表象,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的知识更多更广。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放开一些,真正把学生看作课堂的主人,从他们最近的发展区出发,给其更多的思维空间和时间,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体尝成功的愉悦。例如,在应用电脑课件教学“圆的认识”时,可以用优美的图案直观形象地向学生再现学校派来了三辆汽车来接同学们去旅游的画面,伴随教师的提问:同学们猜一猜看,你们最喜欢坐哪一辆车?为什么?接让学生观看三辆车行进的效果图:第一辆车,车轮是方的,车子在行驶时颠簸不已;第二辆车,车轮虽是圆的,但它的轴心没有装在中间小学数学论文,车子在行驶时也会颠簸;只有第三辆车,车轮是圆的,车轴装在中向,车子行驶起来,又快又稳;为什么第三辆车开起来又快又稳呢?认识了圆以后,就能圆满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被生动的画面完全调动起来了,他们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活动中去了。在这一主体活动中,学生呈现出极高的热情,很快理解了题意,进行了解答。这样的教学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主动参与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发挥了主体作用,在思考发现中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四、利用信息技术因材施教的进行练习

练习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并发展为智力的活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进行不同形式的练习,也可以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训练,既巩固了新知识,又发展了思维,还反馈了信息并且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并从中体会到成功的愉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龙源期刊。

例如,在《百分数的意义》的练习环节中,学生可以任意点击课件动画图中的任意景物,问题和答案是不惟一的。利用多媒体课件就可以允许学生自由发挥,这样,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有效地进行因材施教,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均得到训练,这一点光靠教师是很难做到的。

在练习中,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调节学生大脑兴奋小学数学论文,减少疲劳,焕发精神,让他们利用自己的无意注意愉快地接受知识。信息技术的反馈再次激发他们的学习精神,保持其良好的学习心态,达到了扩展思维,提高练习效率的目的。利用信息技术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难度和不同量的训练,而且可以让学生自我控制练习进度,做到每类同学都达到各自的教学目标。学生在不知不觉的练习与计算机的表扬和鼓励中不断进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因材施教,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得到发挥,让各类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锻炼机会。

总之,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环境下,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教学比传统的课堂讲授,更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学生也能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探索者和个性化的独立学习者,学习的兴趣、能力和效率越来越高。我们应努力使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整合,开创课堂教学的新天地。

课堂教学效率论文范文5

为了在教学科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我们结合学习外地先进经验,特别是青浦的教改经验,探索了一条“班内分层教学”的新路子。

所谓“班内分层教学”就是在不打乱原班级的情况下,通过对学生分层、教学内容分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区别施教,进行分层递进教学。具体做法是:

一、对学生分层

对学生恰当分出层次是因材施教的前提。首先要做大量的调查工作,综合各次考试成绩、平时表现、智力因素、学科基础,把班内学生分成A、B、C三个组。分组情况单独通知每个学生,做好思想工作,保证学生心情舒畅地按照自己相应的层次投入课堂学习。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后,通过不同形式测试、考核,对各层次的学生进行适当的调整。

二、对教学内容分层

数学知识是由数学问题构成的。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解题是学习数学的基本手段。因此,无论是新知课、习题课、复习课还是讲评课,都离不开数学问题的解决。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必须以解题活动为中心,即把问题做为教学的出发点。班内分层教学除把学生分层外,还要把教学内容分层。一方面把本节内容根据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设计几组题,题组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使知识由浅入深,由单个知识点到综合运用,形成一个大高潮;另一方面是每组题围绕一个中心知识点设计低、中、高三个档次的小题,几个小题之间分出层次、拉开档次,又形成几个由低到高的小高潮。题与题之间,题组与题组之间环环紧扣、步步升高,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知识链。这样用题组组织课堂教学内容,解每组题时,要求A组学生解低档题,争取解中档题;B组学生解中档题;争取解高档题;C组学生可以直接解高档题,使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与学生的认识规律有机结合起来,同步进行,使教学目标指向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分层解题、分层指导、分层作业、分层评价。整个课堂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低起点、多层次、高要求”。低起点使课堂的起始阶段人人都能参与,差生也有用武之地。通过多层次的教学,使各类学生都得到发展,从而达到较高要求。

三、指导学习方法

“班内分层教学”利用题组组织课堂教学内容,整个课堂以解题活动为中心。并且不同层次的学生解不同层次的习题,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中思维的积极或受阻情况随时调控。这里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渠道就不再是主要靠听,而是靠解题。一方面凭借已有知识解决相应问题,另一方面是利用已获得的认知结构去掌握新的知识,从而扩充原来的认知结构。这就要求学生的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龋教师要随时根据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发现问题,指导学生适应这样的教学。

班内分层教学有以下几方面的优越性:

一、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面向全体学生。班内分层教学较好地解决了统一施教与学生程度参差不齐的矛盾,有利于解决“差生吃不了,优生吃不饱”的弊端。由于在教学中对差生实行“低起点”教学,自然就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改变其自卑和落后的心理。为实现差生转化创造了条件。随着教学活动层次化的由低到高的发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的能力相应地得到了提高,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各自的发展。由于每节课都安排尽可能高层次的问题,对培养优生也很有好处。显然有利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班内分层教学是通过题组,把本节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分解为若干个不同层次的数学问题,使学生通过解题,自然地学习了所要学的数学知识。这样就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为数学问题的解决。显然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索中,自然地、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知识。这样的教学就自然地变教师津津乐道地讲为学生生动活泼、主动自觉地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有利于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数学教学的实质是数学思维过程的教学。班内分层教学通过对学生分层,教学内容分层达到因材施教。这里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是教师的调控,即教师要恰到好处地处理好各层题目与各层学生之间的关系。一般说,在学生按层次解了相应题目之后,再由教师控制师生共同由低到高地解决各层问题。在解决低档题时,虽然B、C两组学生没有做,但他们完全可以在A组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快速反应,在短时间内拿出解题决策并迅速和出正确答案。这样就自然地训练了他们思维的敏捷性。同时A组学生回答了简单问题,坚定了他的学习的信心,又为他们解中档题打下了基矗在解决中档题时,由于A组学生刚解了基础题,稍加努力就可以解决中档题,这样就容易激活他们思维的“最近发展区”,有利于他们思维的发展。C组学生此时的思维将更加活跃,因为他们要快速解决中档题也不是十分轻松的了。每节课的重点就在于解决中档题。这是要求大多数人都应掌握的层次,也是联系A、B、C三组学生思维的纽带和桥梁。在解决高档题时,教师根据内容和学生思维状况适当处理,尽量使A、B两组学生能够够得着、受启发,又使C组学生有所得,进而训练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灵活性。

课堂教学效率论文范文6

关键词:信息技术、英语教学、创设情境、提高质量

今天,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正在逐步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促进了教育技术的信息化,并逐步打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众人听”这种以教师灌输为主的传统教法,构建其新型教学模式。计算机多媒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通过情境创设,协作学习,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发展想象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的构建者,并且多媒体以其图、文、声、像、影合一和交互性等特点,极大地改变了英语教学的面貌,给我们英语教学带来了机遇,课堂教学因此变得直观形象,知识信息的传输效率也大大提高。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对发展学生语言学习、全面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方面有如下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进行的活动,只有调动双方的积极性,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在英语教学中,有机地使用信息技术,充分利用计算机具有的储存、自动编排归档和随时检索的功能,把多媒体和网络运用到英语教学中,能快速地为教材编入新的英语语言信息,并随时以不同的形式提取和积累。通过Authorware、PowerPoint等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将各种不同的信息,如数据、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有机地集成在一起,进而展示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使抽象的图形、数字,呆板的文字、图片,变成赏心悦目的画面,对学生进行多重感官的刺激,为学生创设出真实的、符合自然规律的语言学习情景。这种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英语第二册Lesson65中的新知识sunny,windy,cloudy,rainy时,可设计一个教学课件:⑴首先,将一幅阳光明媚的画面展现在学生眼前,展示出sunny;⑵忽然,狂风突起,树叶飘落,展示出windy;⑶接着,乌云密布,展示出cloudy;⑷最后,电闪雷鸣,紧接着瓢泼大雨哗哗而下,展示出rainy。这样运用计算机创设出语言的真实情景,学生边看边接受新知识,不仅记得牢固,而且学得兴趣盎然,情趣大增。与传统教学的课本、录音机相比,多媒体计算机提供了更为真实、更接近自然规律的语言输入。这是任何其它媒体所不能替代的一种交互方式,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并逐步培养和提高利用信息技术寻找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二、有利于创设生动活泼的英语情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信息技术作为英语教学辅助工具以及强大的认知工具,将革新传统的教学策略和理念,冲击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构筑新型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现行的新课程改革倡导的研究性学习是使学生变被动型的学习为投入型的学习,让他们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和接受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而信息技术为新课程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英语第二册Lesson71,Ann’sBirthdayParty时,首先,用PowerPoint制作出教学课件,通过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示:Ann邀请朋友参加生日聚会——朋友们高兴地接受邀请——Ann和妈妈为此次聚会做准备——朋友们先后到来——送生日礼物——唱生日歌——吃蛋糕等,帮助学生阅读和了解课文。然后设计有关问题,了解学生的理解能力。这样就把学生带入到一个具体而真实的情景中,达到语言的时间效果。其次是通过课件展示课文的重要语言点,并进行为达到熟练运用目的的训练。最后,提出问题:WhatdoyouthinkaboutAnn’sparty?。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问答。然后运用所学知识,分角色表演。这样,整个课堂学生情绪高涨,兴趣浓厚,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三、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英语交流环境

外语学习首先要把外语作为一种技能来掌握,而不是作为一门知识来学习,这样就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要多进行交流,并进行反复的大量实践。因此,教师一定要事先对话题、情景、训练项目进行精心设计。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运用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表达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效率。而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十分重要的手段,因为教学课件可以不厌其烦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它可以使教学内容呈现教学情景,使教学过程变得形象、生动、活泼,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使得语言训练更富有灵活性和挑战性。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充分利用Internet这一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它所拥有的最丰富的信息资源都是按照符合人类联想思维特点的超文本结构组织起来的,它实现了枯燥问题的趣味化、静态问题的动态化,引导学生主动动口、动手、动脑,使外部的学习活动逐渐转化为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促进了知识与能力的提高,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英语学科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教学是培养素质型和创造型人才的最有效途径,它能使英语学科的教学真正实现“激趣入境——多向互动——乐学提高”。

课堂教学效率论文范文7

【关键词】语文 教学 效率

语文作为基础性学科,是学生从小学一直到高中,甚至到了大学仍然要必修的科目,可见其在我们国家的社会进步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虽然是传统学科,在素质教育成为教育发展主流的今天,中学语文教育也应该走出一条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

一、影响语文教学效率的问题

教学是一种很难的创造性工作,要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运用丰富的知识与现代化的教育手段,通过改变教学方式,变换教学方法,全方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目前,影响语文教学效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在课堂上没有跟学生进行有效的讨论。在课堂上,师生互动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很多教师在课前没有准备好,在课堂上一味的填鸭式教学,不与学生互动,课堂上着上着就陷入了僵局。其次,教师一味地讲解灌输,甚至“孤芳自赏”,课堂成为了教师表演的舞台,学生鸭子听雷般的欣赏着老师的表演。再次,课堂缺乏有效的创新,教学沿袭传统的模式,教学效率低下。

二、如何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效率

1.加强教材建设,熟练应用教材

语文教材的内容应该适应新课程的发展,与时俱进,加强教材建设,使教材的内容更加适合中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从宏观上把握教材,使教材上的内容能够充分理解,然后才能在课堂上讲授出来,学生理解也更加透彻,然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2.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中学语文教学的学生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教师应重视学生,尊重学生,因此,应该加强对教师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也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加强教师的人格魅力,使教师更多的吸引学生,使学生加强对教师的崇拜信仰,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加强教师的队伍建设。

由于中学语文教学要求教师不但理论知识过硬,还要具有较强的文科知识水平。语文对教师自身的文化修养与素质要求很高。目前,很多中学语文教师都是刚刚毕业的学生,这些教师刚刚毕业就走上了讲台,知识跟经验都十分欠缺,讲课的内容照本宣科,内容空洞,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还有一些老教师,他们对前沿信息与理论掌握不足,教学效率也不高。

3.时刻调整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效率

新课程下语文教材的不断更新对中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们要时刻调整教学计划,不断更新自己掌握的教材内容,变换教材中的难点,热点。在变换的过程中经常变换教案,同时根据学生实际的水平和能力制定教学进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避免盲目调整,使学生不知所措,盲目学习,最后导致效率低下。

4.坚持创新

教师不能“孤芳自赏”,作为教师,只考虑教师的角色,不管学生的任何想法,一味站在教师的角度,不考虑学生。然而,在语文教学课堂上,要想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必须学会“角色互换”,时刻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懂得换位思考,这样,课堂效率才会提高,学生才会觉得自己在课堂上可以占主角,提高课堂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效率。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可以互相体谅,换位思考,让课堂在轻松的环境下愉快的进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侧面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是基于学生现在的知识。教师通过设置问题,与学生对答,课前教师进行充分准备,一步步地启发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在上课前进行必要的准备,设计出课堂上讨论的基本内容,这样学生才会在课堂上不至于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摸不到头脑,学生在现有的知识基础和知识结构上进行必要的学习,然后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在中学语文教学课堂上也应该坚持创新,打破传统的陈规陋习,不再做毫无意义的死记硬背,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让他们在课堂中体会到真正的“寓教于乐”,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大大提高。

课堂教学效率论文范文8

一、用提问帮助学生小结

提问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学生是知识的吸收者,他们的知识基础非常薄弱,因此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比较弱。为了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教师须要采用提问式教学,通过课堂提问学生帮助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指引学生朝着正确的学习方向前行。21世纪课堂教学越来越讲究效率,对教师来说,课堂教学的时间是非常宝贵的,教师需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教授学生语文知识,提问就是最好的教学方式。

如果教师采用提问式教学进行课堂小结,教师就可以利用提问让学生回忆自己课堂学习的内容,学生在认真回忆之后他们对语文知识的记忆会更深,学生也更容易掌握语文知识。比如在学习《秋天的怀念》的时候,笔者就在课堂教学即将结束的时候提问学生,笔者提问的内容包括这篇文章的生字词、段落大意以及文章想要表达的感情。笔者在课堂上已经给学生讲解过这些内容,提问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实践证明,笔者的教学手段取得了很好地教学效果,通过提问,帮助学生进行课堂小结,让学生理解本次语文教学的重点,让学生了解自己须要掌握什么,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用多媒体帮助学生小结

初中生非常活泼,他们喜欢生动的语文教学方式,如果教师总是采用同一种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他们就会对语文学习产生厌倦,最终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新课程改革之后,教师的教学方式需要更加多样化,因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如果学生对课堂学习不感兴趣,教师就很难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生喜欢生动的教学方式,教师就可以投其所好,采用多媒体教学帮助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多媒体教学是科技发展的产物,学生对多媒体设备非常感兴趣,教师采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课堂小结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语文课堂。比如学习《我的早年生活》一文,笔者就组织学生进行多媒体小结学习,笔者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时候了解作者丘吉尔的生活。多媒体播放的视频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课文描述的内容,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也真正体会到丘吉尔婴儿时期、学童时期以及军校时期的生活,对丘吉尔所描绘的社会也有一定的理解,语文学习的效率得到很大的提升。

三、用讨论帮助学生小结

新课程改革之后,许多教师开始在课堂上采用小组讨论教学。教师将全班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一个小组有3~4个学生,教师让这些学生一起学习课文,共同完成语文学习的任务。笔者觉得小组讨论在课堂小结方面有着重要应用,因为每一个学生都非常独特,他们对语文学习都有自己的理解,教师组织学生一起学习可以有效激发他们思维的碰撞,思维碰撞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的课堂小结更加完善。

比如学习贾平凹的《风雨》,在小结的时候,每一个学生提出自己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共同讨论文章描述的重点内容,然后总结这篇文章重要的知识点。因为学生的学习个性不同,所以他们总结的知识点也不同,学生在讨论之后小组内的每一个学生都可以了解其他人的想法,这样他们就会注意到其他的知识点,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会得到巨大的提升。实践证明,笔者的教学手段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一个人学习会经常走神,笔者让他们进行小组学习之后学生的注意力就全部集中在课堂上,他们每一个人都积极地参与课堂小结讨论,所以学生很好地吸收了课堂讲述的内容,每一个人都对《风雨》这篇文章有了很深的理解。

课堂教学效率论文范文9

关键词:少教多学 提高 课堂教学 效率

“少教多学”的实践是研究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课堂教学首要目标;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重点内容;将学习、展示、检测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进行探索与实践研究。

“少教”就是把语文最重要的核心教给学生,即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和口语交际等语文能力。教师要创设开放的、民主的、和谐的教学情境,放权于学生,充分挖掘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释放学生内在的探究能量。这是需要研究的问题之一,即让学生学会学习。

“多学”就是教会学生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是需要研究的问题之二,即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 ,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主阵地。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落实素质教育 ,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则是一项主体性与主导性 ,知识与能力 ,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 ,全面与和谐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相互兼容的复杂工程。发挥主导作用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首先应该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教学艺术,特别是驾驭教材、驾驭学生的能力。在一堂课的教学中 ,

教师应尽量做到“五化” ,即 :新课导入多样化 ,字词教学语境化 ,课文理解整体化 ,巩固实践常规化 ,解疑答难准确化。

一、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对于小学生来说,在校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上度过的,教育目标和教学任务也主要是在这短短的40分钟内完成的。对于即将离开小学校园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应将有效率的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期望和底线要求。那么,有效率的教学该从何处下手呢?心理学家詹姆士曾用实验证明:通过激发兴趣,人的积极性甚至可以增强三到四倍。因此,在课堂上充分采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积极性,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课题入手,开端引趣。上课一开始以趣导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导入,开始设疑,把课堂教学当作是一项探索活动,激发学生阅读、探究的欲望,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2.巧妙切入,唤醒情趣。把握课文特点,围绕文本的内容与情感巧妙切入,教师须紧密联系课文的特点,尽量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围绕文本的内容与情感,做到富有针对性、灵活性和机动的引导,唤醒情趣,以便使学生的阅读学习既能有所侧重,又能把握文章特色,以此有效率地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二、发挥主体作用,加强交流互动

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多向协作互动活动。它不仅是认知信息方面的,更主要是指情感信息方面的交流与互动。不仅指师生之间,更重要的是指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包括小组合作讨论,互相评价,相互激励,互帮互学等合作竞争关系。因此,在课堂上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会学”、“善学”,不仅要掌握知识信息,同时还要学会掌握知识信息的方法,用已知推知未知。比如,在教小学语文古诗三首时,教师先和学生一起学习《暮江吟》一诗,然后引导学生概括出学习诗的方法:①反复朗读,整体感知;②理解题目,了解作者;③合作讨论,理解诗意;④质疑问题,加深理解;⑤表情朗读,背诵默写。在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和《赠汪伦》两首诗时,指导学生如法炮制,课堂所用时间缩短了,课堂的结构紧凑了,学生运用方法自如了,互动合作融洽了,学习效率也就相应地提高了。

三、发挥媒体作用,提高书本、生活和网络世界整合的效率

即将进入初中学习的小学高年级学生,作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一员,他们首先接触到的、而且接触最多的是生活世界,而不是科学世界。因此,学校教育不能和生活脱节,如果学校教育远离了生活这个大课堂,就意味着失去了课程的另一半世界。

加强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途径之一是把生活拉进语文课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相等,把生活拉进语文课堂,对于学生而言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语文教材中对许多内容的描述其实就是学生生活中的一个剪影,在学习这些课文时,这些画面又会很自然地在学生的脑海中重现。这时,如能利用这一瞬间抓住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共鸣,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的培养、语文素养的形成是非常有帮助的,还可以让学生体验到生活的乐趣。途径之二是让语文课堂走向生活。课堂上再现生活的时间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对问题的探究又是不断深化的。同时由于教学过程的生成性,新的问题和新的学习需要将不断产生。值得注意的是拓展要基于课堂教学,要有意识地以语文课堂为轴心向课外生活辐射,使语文教学形成一个整体的网络结构,从而避免拓展的漫无边际,降低效率。

发挥媒体作用,提高认知效率。高年级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抽象的不易使学生理解接受的内容,以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难免似懂非懂,囫囵吞枣。为了促进全面感知,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合理地使用传统和现代的教学媒体,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媒体的作用,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语文教学除了要将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整合,还得注重打通与网络世界的界线。网络是随时可以打开的图书馆,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资源库。只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搜索能力,就可以在网上找到所感兴趣的信息,这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发现、自主探究,进行个性化学习。利用网络还可使在线的所有学生最大限度地实现协作与交流活动,提高交往能力。学生在论坛上就某一话题开展讨论交流,遇到困难也可在上面发表求助留言。

总之,语文课堂应充分把握一切契机,借助多种途径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展开自由创新的翅膀,在知识的殿堂中流连忘返,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依依不舍的感情!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