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小麦栽培技术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4-03 09:47:03

小麦栽培技术论文

小麦栽培技术论文范文1

建议选用皖麦50、皖麦53、新麦18等品种为当家品种,搭配豫麦70等品种。同时,严把种子质量关,选用包衣原种或原种1代,杜绝使用退化品种和混杂种。

2土壤和种子处理

土壤处理可用50%辛硫磷乳油750g/hm2拌52.5kg/hm2豆饼,结合耕地边撒边犁;也可用3%甲拌磷颗粒剂或3%呋喃丹颗粒剂30~45kg/hm2。

小麦播种前除选种、晒种外,最好选用小麦专用拌种剂对麦种进行包衣或使用包衣种子,保证小麦一播出全苗。

3精心整地

应选择地力水平高、土壤肥沃、结构良好的地块,同时把好整地这一关。高产麦田要求做到土层深厚,耕层应达到16~20cm以上;土地平整,无大坷垃,无脊沟之分;表土疏松,上虚下实,沟渠配套,排灌方便。

4播种

4.1适时足墒早播,壮苗越冬

皖麦50、皖麦53等半冬性品种宜播期为10月5~15日。一般要求越冬时长到6叶至7叶1心,主茎上出现3~4个低位分蘖。小麦正常出苗、分蘖,须有充足的土壤墒情作保证(即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若墒情不足,则要造墒播种,任何等雨推迟播种或底墒不足、凑合勉强出苗的做法,都难以保证小麦高产。

4.2半精量机条播,提高播种质量

当小麦发芽率在90%以上、土壤墒情良好、播种质量高时,播小麦种子120~150kg/hm2,确保基本苗240~300万株/hm2。适当增加行距,一般行距以23~25cm为宜,充分发挥分蘖穗的作用。

5田间管理

5.1查苗补缺

小麦出苗后及时查苗,断种严重的立即带水补种,缺苗的待小麦分蘖后进行移稠补稀。

5.2中耕除草,控制旺长

过旺麦田冬前要适时中耕松土,断根散墒,控制旺长。弱苗进行浅中耕3~4cm,以防止伤根。春季对旺长的小麦进行深耕,以控制小麦无效分蘖,达到促控结合。

5.3水肥管理

5.3.1施足基肥。施优质土杂肥或猪牛栏粪2250~3750kg/hm2,碳铵900~1125kg/hm2,过磷酸钙250~900kg/hm2,钾肥150~225kg/hm2,锌肥、硼肥各22.5kg/hm2。

5.3.2重施追肥。于二叶期前施75kg/hm2尿素,壮苗保蘖。

5.3.3重施拔节肥。视苗情于小麦拔节期前后施尿素150~225kg/hm2,增加穗粒数和粒重。

5.3.4增施灌浆肥。小麦生育后期,根系生理功能减弱,可于小麦灌浆中期,用尿素7.5~22.5kg/hm2加磷酸二氢钾7.5kg/hm2,对水均匀喷雾,延长小麦顶部叶片功能期,增加粒重。

5.3.5适时灌溉防渍除涝。小麦生长季节若遇干旱,不能满足高产小麦对水分的需要,要及时进行补充灌溉;雨水较多年份,应注意清沟沥水,防渍防涝,为小麦生产创造一个良好环境,夺取小麦丰收。

5.4合理使用化学除草剂

年前麦田杂草生长慢,个体小,危害轻,往往重视不够;一旦年后遇阴雨,气温回升,麦田杂草会迅速生长,给防治带来困难。因此,冬前麦田杂草防治工作一定要做好。方法是:选用75%杜邦巨星15.0~22.5g/hm2,或10%苯磺隆150g/hm2,于小麦分蘖期对水450~600kg/hm2进行喷雾,对猪秧秧、繁缕、播娘蒿等优势杂草防效率达85%以上。

5.5及时防治病虫害

春季麦田主要病虫害为纹枯病、红蜘蛛等。纹枯病可选用5%井冈霉素2250~3000mL/hm2,或用33%纹霉净可湿性粉剂750g/hm2对水750kg/hm2喷雾;防治红蜘蛛可选用40%乐果2000倍水溶液,或用50%三氯杀螨矾1500~2000倍溶液喷雾。并注意防治白粉病、赤霉病、粘虫、吸浆虫等病虫害,防治施药时用药剂量要准,喷施要均匀,以提高防治效果。

小麦栽培技术论文范文2

关键词 小麦新技术;示范效果;苏北沿海地区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9-0028-01

大丰区地处苏北沿海地区,小麦是当地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了筛选出适宜在当地推广的新技术,特选择6个不同新技术在当地进行示范种植,以期通过对这些技术的生育期、产量等的考察,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新技术,为其在当地的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1-3]。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田安排在盐城市大丰区刘庄镇民主村基地进行,供试地块为黏性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2.2 g/kg,全盐含量1.5 g/kg,全氮含量为1.33 g/kg,有效磷含量为11.8 mg/kg,速效钾含量为185.0 mg/kg,pH值7.7。供试作物为小麦,品种为宁麦13(国审麦2006004)。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6个处理,即6个展示技术,分别为不同生态区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稻茬机条播小麦高产节肥栽培技术、稻茬小麦抗逆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稻草全量还田免耕机条播一体化栽培技术、玖功小麦专用控释肥大面积示范技术、晚播小麦独秆栽培高产配套技术。每个技术展示面积2 001 m2,不设重复,随机排列[4-6],品种间留走道0.6 m或设田埂。

1.3 田间栽培管理

前茬作物为水稻,产量为9 000 kg/hm2。2015年10月23日耕田,10月25日施基肥磷酸一铵(含N 11%,P2O5 44%)300 kg/hm2、尿素225 kg/hm2。

在病虫草害防治上,2016年3月7日机械喷施炔草脂375 mL/hm2,防除麦田杂草。4月18日喷施40%多酮・福美双1 500 g/hm2(满园绿)加捕虫鸟(氰戊+乐果)750 mL/hm2,防治麦蚜和白粉病。4月26日用42%咪鲜・甲硫灵750 mL/hm2,防治小麦白粉病和赤霉病。5月14日用三唑酮1 500 mL/hm2,再次防治小麦白粉病和赤霉病。

2 结果与分析

2.1 气候条件对小麦生育的影响

本年度小麦生育期间的气候条件,总体表现为播种出苗期气温正常、降水量偏大,不利于出苗,采取栽培管理措施,保证正常出苗、分蘖以及壮苗越冬。越冬期间,气温正常略偏高、降水正常略偏少,有利于小麦根系的发育。拔节至抽穗期间,气温正常略偏高,降水正常(但主要集中在抽穗期),但4月中旬雨水量偏大,部分小麦品种白粉病、赤霉病发病较重。灌浆至成熟前气温正常,雨水较常年少,有助于小麦的成熟。

2.2 生育进程与生育期

使用同一小麦品种,采用不同栽培技术,且在同期播种,其生育进程和生育期是一致的,而同一品种不同播期,其生育进程和生育期是不一致的。同一小麦品种随着播期的延迟,全生育期缩短(表1)。

2.3 产量及产量结构

采用不同小麦栽培技术示范田,除晚播小麦独秆栽培高产配套技术为非适期播种栽培而产量较低外,其他技术播期较为适宜,产量达到7 500 kg/hm2左右,其中使用玖功小麦专用控释肥大面积示范技术单产最高,原因可能是缓释肥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肥料中氮磷钾的利用率;不同生态区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与2015年8 889 kg/hm2相比,产量差不多,主要与2016年的气候有关;而采用晚播小麦独秆栽培高产配套技术与2015年6 514.5 kg/hm2相比,产量都比较低,原因是在孕穗期出现了白粉病、抽穗期暴发了赤霉病,再加上生育期较迟,出现了产量低的现象(表2)。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所展示的各项技术,实际应用效果较为明显,既能增产,又能增效。晚播小麦独秆栽培高产配套技术,在晚播条件下,连续4年产量均超过6 000 kg/hm2,接近7 500 kg/hm2,对指导本地晚播小麦提高单产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正在生产实践中迅速推广。小麦超高产示范方,采用机条播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理论产量达到预定目标,高产高效,示范效果明显。其他展示的各项技术,在不同的茬口、墒情、天气条件下,灵活运用均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所展示的各项技术对本地提高小麦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小麦种植效益,发展小麦生产具有现实意义,广受群众欢迎。

4 参考文献

[1] 李金榜,李金秀,宋t莹,等.豫西南纯雨养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集成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14(7):245-247.

[2] 张瑞霞,张瑞平.春小麦滴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4(9S):30.

[3] 贺素女.晋中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4(20):30-31.

[4] 田文仲,张园,余四平,等.冬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耕作与栽培,2014(6):29-31.

小麦栽培技术论文范文3

关键词:高产小麦;栽培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S5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532088

1 小麦栽培技术

以小麦各部位的组织或器官如根、茎、叶、芽、体胚或花粉等作为培植体,在无菌环境下培养于透光容器内,提供氮、磷、钾、微量元素或是其它有机成分和调节生长的物质,并控制外界的温度和光量等环境因子,使培植体生长、分化及再生,或培养出独立个体之小植株。此一系列之操作系统称为体外培养技术,称之组织培养。近年来组织培养技术已成为国内生产高质量种苗的主要途径,主要原因在于其具备了许多优点,包括可以快速的进行无性繁殖、不占用耕地、降低病害感染机会、减少母株需求、标准化与规格化生产、营养生长较快及繁殖时环境容易控制等[2]。

2 高产小麦栽培技术及其应用

在光源的正下方,光通量密度最大,离光源中心越远,光通量密度越小。此外日射量与光照时间成正比,光照时间越长日射量越多。由于光源是固定不动的,而组培瓶放置于组培架上的位子也是固定的,因此每个组培瓶所受到光量也有所差异。组培架上均匀的光强度分布,有助于所有架上培养容器内小麦均匀的生长。当光源置于组培架上足够的距离时,能提供稳定的水平方向的光强度分布。光质也会影响植株的外观。小麦的叶片是很好的远红光的过滤片,红光及蓝光被叶片所阻留,一部分的绿光以及大部分的远红光透过,绿色叶片比较能吸收红光,而被其它叶片遮住的叶片却只能吸收到较多量的远红光,高量的远红光会促使幼茎伸长,分枝率降低。因此,若种苗排列紧密,幼苗叶片交互相迭,使得红光被其它叶片过滤后,植株下部叶片吸收到较多的远红光,促使幼茎伸长,下部节间的分枝性也较差。在丛植、密植的状态下,苗之茎节易伸长,其原因为红色光为叶绿素所吸收,而红外线光的比例提高,形成光敏素(Phytochrome)作用使节间伸长[3]。

随着生物科技的发展,小麦组织培养的技术大量的应用在农业上。组织培养苗的生长除了受到内部培养基的成分的影响也受到外界的温度、光量、光照时间及光质的影响。一般栽培者对于培养基的成分以及外界的温度、光量及光照时间依栽培之经验给予适当的调配与控制,而光质对小麦的影响通常为栽培者加以忽略。组织培养可说是农业的生物科技的基础。随着台湾蝴蝶兰的大量外销以及具有竞争力的花卉和作物的生产,组织培养的技术在这方面蓬勃的发展。然而国内对于这方面的相关研究寥寥可数,从内部的培养基、栽培的小麦、使用的瓶器到外部的培养环境调整,小麦的繁殖有许多种方式,除了利用种子做有性繁殖之外,亦可利用扦插、嫁接与组织培养等无性繁殖的方式。自以组织培养的方式来进行小麦的繁殖,随着培养技术与培养基配方的改进,组织培养在种苗的生产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组织培养苗的生长除了受到内部培养基的成分的影响也受到外界的温度、光量、光照时间及光质的影响。

小麦灌溉时要掌握看天看地看苗的原则。看天,就是看当时当地的天气变化和降水量的多少,决定是否灌水。如天气干旱,土壤水分不足,气温高,蒸发量大,又是小麦耗水量多的生长时期,就要及时灌水。小麦抽穗后干旱,虽然需要灌水,但遇到有风的天气,高产麦田灌水易引起倒伏,就应适当提早或推迟灌水[4]。

为了控制组织培养的栽培环境,有必要从光质对组织培养苗之影响着手进行研究,以提高我国组织培养在环境控制方面的技术,增加国际的竞争力。国内的组培产业对于栽培环境的控制参数如温度、光量及光照时间,一般业者基于长时间的经验累积,多以经验归纳出适用的方式。

参考文献

[1]张文彬,储可敏,王士华. 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6(03):46-47.

[2]姬怀启.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绿色增产技术模式[J]. 耕作与栽培,2015(06):55-56.

小麦栽培技术论文范文4

关键词 稻茬小麦;超高产栽培;产量;品质;影响

中图分类号 S512.1.0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0-0013-03

小麦的高产与优质历来受到育种学家和栽培学家的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将小麦分成优质强筋标准与优质弱筋标准[1];曹卫星等[2]结合面粉和食品加工中配麦(粉)的需求,将我国小麦品种依照小麦最终用途分为5种基本的专用类型,分别为强筋小麦、准强筋小麦、中筋小麦、弱筋小麦和准弱筋小麦,中强筋小麦主要用于生产高档次的面条、水饺和面包等食品;弱筋小麦主要用于生产优质饼干与糕点等食品。大致来说,优质中强筋生产区主要在黄淮麦区及其北方冬麦区,弱筋小麦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南的冬小麦区[3]。小麦品质与品种和环境有密切关系,通过遗传育种和栽培管理都可以提高小麦的品质。许多学者对小麦品质进行了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并取得许多研究成果[4-8]。黄淮麦区为我国重要的中强筋小麦产区,小麦单产较高,但小麦品质表现参差不齐,一方面原因可能由于小麦种植制度因素、品种布局与粮食收购体系存在问题;另一方面可能在于对小麦品质研究还缺少有效调控手段,特别是稻茬超高产小麦品质研究较少。2014年笔者承担了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和连云港市农业科技示范推广项目,主要就稻麦周年情况下如何实现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双提高进行研究。本文旨在对稻茬小麦超高产(>9 t/hm2)进行攻关,同时对小麦品质的主要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以期为实现黄淮地区稻麦周年超高产品质保优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前茬为水稻,灌排条件良好,土壤类型均为黏质壤土,含速效磷42 mg/kg,速效钾212 mg/kg,速效氮105 mg/kg,有机质2.26%。常年小麦产量为6.5 t/hm2以上。

1.2 供试材料

供试材料为冬性半冬性小麦品种连麦7号、淮麦33和烟农19,3个小麦品种均为连云港市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小麦品种。3个供试品种的伸长节间数(n)为5个,主茎总叶数(N)均为13~14叶,全生育期235 d左右。2015年种植于连云港市农作物新品种繁育中心试验基地。

1.3 试验实施

超高产栽培,10月20日机械旋耕灭茬,机条播,连麦7号、淮麦33和烟农19种植面积均为1.0 hm2,基本苗180万株/hm2,行距24 cm。施腐熟农家肥5 000 kg/hm2(经测定,N、P2O5、K2O含量分别为0.5%、0.5%、0.4%),纯N 260~340 kg/hm2(施用尿素折合而成),N、P2O5、K2O按照1.0∶0.5∶0.7施用;50%氮肥、60%钾肥、全部磷肥、有机肥基施,氮肥10%~20%用作分蘖肥,30%~40%用作拔节孕穗肥,按叶绿素测定仪(SPAD)或比色卡(LCC)测定值确定氮肥的追肥施用量,40%钾肥用作拔节肥。在3个品种超高产栽培方内选择1个田块(面积>0.12 hm2)作为对照田,与超高产栽培同日机械旋耕灭茬及机条播,3个小麦品种种植面积均为0.2 hm2,基本苗240万株/hm2,行距20 cm。施纯N 300 kg/hm2(施用尿素折合而成),N、P2O5与K2O按照1.0∶0.3∶0.5施用,全部磷肥与钾肥、60%氮肥、有机肥基施,10%氮肥作分蘖肥,30%氮肥作拔节孕穗肥。

超高产田及对照田均视墒情灌好越冬水、拔节水和抽穗扬花水,注意病虫害综合防治。

1.4 取样与测定方法

1.4.1 小麦主要品质性状。采用降落数值测定仪测定降落值。采用量筒振摇器测定沉淀值。采用德国Brabender试验磨粉机和粉质仪测定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吸水率。采用JJJM54S型面筋测定仪测定湿面筋含量。粗蛋白质含量采用H2SO4-H2O2消煮,靛酚蓝比色法测定[9]。参照何照范双波长法测定淀粉含量[10]。

1.4.2 籽粒蛋白质组分测定。用连续提取法测定[11],具体步骤如下:用蒸馏水提取蛋白;用10%氯化钠提取球蛋白;用75%乙醇溶液提取醇溶蛋白;用0.2%氢氧化钠提取谷蛋白。每组分提取3次,最后用H2SO4-H2O2消煮,靛酚蓝比色法测定各组分含量。

1.4.3 考种与计产。在收获前每品种各类型田块五点取样法(每点6 m2)进行单位面积穗数测定,随机取60个单穗进行穗实粒数和千粒重的测定,重复3次。每块地采用五点梅花形取样法,每点实割14 m2以上,单打单晒并去杂,测定含水量后按12.5%水分折算小麦籽粒产量。

1.4.4 淀粉粘滞谱(RVA)分。用TWC(Thermal Cycle for Windows)配套软件分析面粉的RVA特征值[12];采用澳大利亚Newport Scientific 仪器公司的Super 3型RVA(Rapid Viscosity Analyzer)快速测定淀粉粘滞特性。

以上小麦主要品质指标和淀粉粘滞谱分析化验均在连云港市粮油质量监督所实验室内进行。

1.5 数据统计方法

平均数用最小显著差法(LSD)检验,数据用SA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由表1可知,3个品种超高产田块的产量在9.5 t/hm2左右,其中淮麦33的产量达到了9.79 t/hm2。超高产田的平均产量(9.63 t/hm2)较CK平均产量(7.92 t/hm2)高出21.59%,超过了相对产量较CK增产15%的超高产指标[13]。从产量构成因素分析,3个品种超高产田的单位面积穗数与CK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超高产田的千粒重和穗实粒数极显著或显著高于或多于CK,表明在品种相同情况下,提高粒重和增加穗实粒数是实现稻茬小麦超高产的关键。

2.2 籽粒品质主要理化指标

2.2.1 营养品质。本试验主要就小麦的营养品质的淀粉含量和粗蛋白含量进行了测定。由表2可知,3个小麦品种超高产栽培的淀粉含量略有下降,但与CK相比并没有显著差异;超高产栽培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大于CK,连麦7号、淮麦33与烟农19超高产栽培的湿面筋含量和粗蛋白质含量分别增加了2.0~3.7个百分点和1.4~1.5个百分点。

2.2.2 加工品质。容重为小麦的一次加工品质,是反映小麦籽粒密度的一种重要指标,其值大小反映了小麦籽粒充实状况。由表2可知,3个小麦品种连麦7号、淮麦33、烟农19超高产栽培的容重都显著大于CK,分别较CK增加了15、14、24 g/cm3。湿面筋含量、吸水率、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沉降值与降落值是小麦的二次加工品质,是指在制作各种食品时对面粉物化特性的要求。超高产栽培的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沉降值与降落值都较CK有所提高,但都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2.3 籽粒RVA特征值

由表3可知,与CK相比,总体上,3个小麦品种中超高产栽培增加了峰值粘度、最低粘度、最终粘度、回复值、消碱值、峰值时间和糊化温度,降低了衰减值。烟农19超高产栽培RVA特征值与CK增减无显著差异;连麦7号和淮麦33小麦品种的超高产栽培显著增加了峰值粘度、最终粘度、消碱值和糊化温度,而衰减值、回复值与峰值时间无显著差异。说明超高产处理对小麦RVA特征值的影响品种类型间存在差异。

2.4 籽粒蛋白质组分变化

由表4可知,与CK相比,超高产栽培总蛋白中清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显著高于CK;超高产栽培小麦籽粒中(清+球)、(醇+谷)显著高于CK。超高产栽培与CK的球蛋白、谷/醇比无明显差异。

3 结论与讨论

小麦面粉品质既受品种的遗传因素制约,也受栽培措施和自然生态条件的影响。一般研究认为,N肥后移和增加施N量,小麦的粗蛋白与湿面筋含量增加,小麦的加工品质得以不同程度的改善,蛋白质组分含量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14-15];张 军等[16]研究认为,N肥施用时期对中强筋小麦品质的影响不同,强筋小麦受环境影响小于中筋小麦,中筋小麦优质的最佳追肥期为拔节期,强筋小麦的最佳追肥期为齐穗开花期。本研究表明,超高产栽培对小麦品质的影响有以下3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超高产栽培显著提高了小麦的容重、湿面筋含量和粗蛋白质含量;二是超高产栽培显著地提高中筋小麦品种(连麦7号、淮麦33)的RVA特性;三是超高产栽培显著提高了小麦的清蛋白、醇溶蛋白与谷蛋白的含量。有研究表明,小麦较高的最终粘度、最低粘度与峰值粘度有利于中强筋小麦优质面包与面条制作[17-18];小麦的粗蛋白质组分与含量不仅影响小麦的营养特性,而且较高的谷蛋白、醇溶蛋白与蛋白质含量有利于提高小麦的加工品质[19-20]。表明超高产栽培在小麦产量得以显著提高的同时,小麦的品质也得以改善。在本试验中,超高产栽培与普通高产栽培在栽培措施上主要是肥水运筹上不同,超高产栽培适当加大了P、K肥用量,增施了有机肥,加大了穗肥的用量,同时依据土壤水势进行灌溉,这些技术是实现小麦高产优质的重要原因。

4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技术监督局. 优质小麦-强筋小麦(GB/T17892-1999)[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9.

[2] 曹卫星,郭文善,王龙俊,等.小麦品质生理生态及调优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3-4.

[3] 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中国小麦品质区划与高产优质栽培[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

[4] 孙致良.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品种品质性状的遗传变异及预期遗传进度[M].莫惠栋,等.谷类作物品质性状遗传研究进展.南京:江苏科学出版社,1990:123-125.

[5] 李韬,徐辰武,胡治球,等.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和面条专用型小麦的筛选[J].麦类作物学报,2002,22(3):11-16.

[6] 阎俊,何中虎.基因型、环境及其互作对黄淮麦区小麦淀粉品质性状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01,21(2):14-19.

[7] 杨丽娟,蒋志凯,盛帅,等.氮肥追施时期对强筋小麦产量和面粉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6):26-30.

[8] 孟维伟,张徽,于振文,等.灌水处理对强筋小麦济麦20籽粒淀粉含量和相关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2,44(1):39-42.

[9] 中国土壤学会农业化学专业委员会.土壤农业化学常规分析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10] 何照范.粮油籽粒品质及其分析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5.

[11] 苏佩,蒋纪云,王春虎.小麦蛋白组分的连续提取分离法及提取时间的选择[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3,21(2):1-4.

[12] 谢新华,李晓方,肖昕,等.快速粘度分析仪在谷物品质分析中的应用[J].粮食与饲料工业,2005(9):47-48.

[13] 赵广才,常旭虹,刘利华,等.施氮量对不同强筋小麦产量和加工品质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6,32(5):723-727.

[14] 王月福,于振文,李尚霞,等.施氮量对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及加工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2,35(9):1071-1078.

[15] 张军,张洪程,许轲,等.氮肥施用时期对强筋小麦品质影响的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5(2):31-34.

[16] 张军,张洪程,戴其根,等.追施氮肥时期对淮南中筋小麦品质的影响[J].扬州大学学报,2003,24(2):44-48.

[17] 阎俊,张勇,何中虎,等.小麦品种糊化特性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1,34(1):9-13.

[18] 黄峰,许琦,徐杰,等.黄淮小麦RVA参数变异及其品质分析[J].粮油食品科技,2006,14(4):28-30.

小麦栽培技术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阐述少、免耕栽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适宜推广区域及模式,论述该项技术的优势,并介绍推广该项技术的措施,以指导该项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少、免耕栽培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集保护性耕作与轻型简约栽培于一体的先进适用技术,通过少、免耕,秸秆残茬覆盖,合理深松,化学除草灭虫,达到保水、保土、保肥、抗旱增产、节本增效的目的,体现了发展优质、高产、节本、高效以及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内涵,是农业部“十一五”期间重大推广技术之一。

1少、免耕栽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适宜推广区域及模式

(1)高原风沙区。推广一年一作小杂粮技术体系,采用留茬固土、免耕覆盖、轮作倒茬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措施。该区域要在改善耕地质量的过程中,实现控制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2)丘陵山区。推广一年一作玉米技术体系,普及实施免耕播种、秸秆覆盖、中耕除草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措施。在重点实现培肥地力、稳产高产的同时,达到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条件的目标。

(3)盆地周围山区。推广一年一作小麦、小麦—豆类一年两作、小麦—玉米—豆类两年三作技术体系,实施免耕播种、秸秆覆盖、化学除草、深松浅松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措施。重点解决好治旱改土、保护生态、提高粮食品质。

(4)平川盆地区。推广一年一作玉米、小麦—玉米两茬平作水、旱地技术体系。在水、旱地上普及应用免耕播种、多种形式秸秆覆盖、浅松、深松、化学除草为主要内容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措施。立足于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旱地水地并举,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

(5)丘陵盆地区。推广小麦—豆类一年两作、小麦—玉米—豆类两年三作技术体系。推广普及秸秆覆盖、免耕播种等技术,以达到蓄水保水、治旱改土,培肥地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产出率。

2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优势

(1)有效地减少了水土流失和土壤风蚀,改善了生态环境。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小麦免耕栽培试验区试验表明,试验区地表径流量比传统耕作减少51.2%,土壤蓄水能力比传统耕作提高11%~17%;寿阳玉米免耕试验区,地表径流量减少55%,土壤流失量减少95%,土壤蓄水能力提高9%~15%。根据初步估算,如果山西的440万公顷耕地全部实施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栽培,每年减少土壤流失量可达9520万吨,占全省水土流失量最大值的70%,这就能解决山西大部分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另一方面,少、免耕保护性耕作对农田不再进行耕翻、耙耱等作业,实施作物残茬覆盖和留茬固土,能有效地减少土壤风蚀,可有效遏制沙尘暴的发生。

(2)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能有效增强抗旱能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所有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示范区都能获得增产,而且越旱的年份增产幅度越大。2002年全省19.27万公顷示范面积,年粮食总产量达到89万吨,平均产量5138.1kg/hm2,比对照田增加19.57%,比2001年增加25.24%。尧都区是山西中澳项目试验区,也是部级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基地,2000年在全区降雨量仅为328.1mm的特大干旱情况下,少、免耕栽培的保护性耕作试验区小麦产量达到2340kg/hm2,而传统耕作的只有1110kg/hm2,增产幅度达到110%;2003年项目区小麦产量达3600kg/hm2,比传统耕作区增产20%。潞城市免耕栽培的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基地,2002年保护性耕作玉米产量8874kg/hm2,比传统耕作区增产13.5%。

(3)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能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据我们对7个重点示范基地的调查,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栽培比传统耕作作业次数减少1~7次,且减少了人畜作业量,农业生产成本比传统耕作减少11.4%~28.3%,粮食产量增加15%~18%。由于产量增加和成本降低,粮食生产的效益显著提高,平均纯收入比传统对照区提高1350~3000元/hm2,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通过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栽培能够有效地培肥地力,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减少天然降雨冲刷和土壤的流失量。寿阳试验区玉米试验表明,玉米少、免耕保护性耕作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平均增加0.046%,比传统耕作区增加35.74%,水解氮增加6.55%,速效磷增加16.4%,速效钾增加10.17%;尧都区小麦少、免耕保护性耕作试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平均增加达到0.065%。3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措施

(1)从实际出发,在引进国外先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同时,结合本地实际,选择具有不同耕作制度、自然条件和种植作物建立长期稳定的少、免耕保护性耕作试验基地,对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机理、技术体系、生产成本和应用效果作长期的试验研究,逐步形成和确立适合本地不同地区的一年一作玉米、一年一作小麦、小麦—豆类一年两作和小麦—玉米—豆类两年三作的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这些技术模式都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2)建立科学的运作机制,抓好典型示范,由于少、免耕保护性耕作农业与传统耕作农业有较大的差别,因此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让农民通过试验区的效果认识和掌握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

(3)坚持农机、农艺结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的农艺技术,是靠农业机械实施到位的,因此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机具必须满足农艺技术要求,重点是在有作物残茬覆盖的情况下,保证播种质量和不翻耕的情况下如何除草。另一方面,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是一项不同于传统耕作技术的新的耕作方式,要研究新的农艺规范,使农机与农艺互相适应,互相促进,潜力很大,前景广阔。

(4)坚持连年实施,避免短期行为。少、免耕保护性耕作能够有效地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减少径流、提高土壤肥力,但要达到这个效果就必须连续坚持数年,不得间断。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预期效果。据临汾市尧都区连续9年对采用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示范的小麦地调查,土壤有机质含量1992年为0.895%,2000年达到1.37%,这是一个逐步的量变过程。

(5)强化培训,普及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知识。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是一项集成组装的综合性技术,需要综合运用秸秆还田、化学灭草、合理深松、化肥深施、精量播种和免耕播种等技术。多年来,示范区对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的发展速度与质量。举办保护性耕作技术短期培训会议、讲座,对项目区的主要管理人员、技术骨干,从技术原理、操作规范、技术经济分析等方面进行技术培训,并安排实施项目区农户、农机手、技术人员的培训计划。

参考文献

[1]郭瑞,季书勤,王汉芳.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及其应用探讨[J].河南农业科学,2007(7):5-9.

[2]许继光.保护性耕作的定位思辨和总体构想[J].当代农机,2007(6):34-36.

[3]田慧,谭周进,屠乃美,等.少免耕土壤生态学效应研究进展[J].耕作与栽培,2006(5):10-12.

[4]汪涛,庞蓉,刘远芝.浅谈农田保护性耕作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06(2):39.

小麦栽培技术论文范文6

关键词 作物栽培学 课程体系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Construction of Crop Cultivation Course System in the New Era

WANG Hezheng, XU Gowei, LI Youjun, CHEN Mingcan, FU Guozhan

(School of Agriculture,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He'nan 471003)

Abstract For "Crop Cultivation" course features, combined with teaching practice, through the course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building materials and other aspects of teachers series of reform measures, constructed in line with local production practices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needs of modern agriculture system for the training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foundation.

Key words new era; crop cultivation; course system; educational reform

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农业专业人才的能力和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新形势下培养具有扎实的栽培理论基础、创新的作物栽培思路和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与科研能力的新型农业人才,是当前作物栽培学教学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①目前,课程组在深入研究作物栽培学科发展趋势,地方综合性大学、农业院校大学生的特点,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对作物栽培学教学影响等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项目和措施。

1 优化教学内容

坚持经典与现代、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改革和完善教学内容,做到经典内容不遗漏,现代内容要讲透。把最新的科研成果、最新的学科动态,尽快地转化为教学内容。由于该课程涉及作物种类多,内容广,因此,在专业课学时缩减的情况下,将总论以及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且在河南种植面积较大的作物,如小麦、玉米、棉花、水稻、花生、大豆、甘薯等作物作为讲授内容,其余作物留给学生自学。这样,讲授内容相对减少,增加讲授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增加自学内容,学生学习自主性增强,学习热情更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课程经多年教学积累,形成了具备本校特色的理论教学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

理论教学模块72学时,包括总论、玉米、棉花、水稻、大豆、小麦、烟草、甘薯。主要教授各种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形成经典理论和当前先进的农业科研成果和生产技术。

实践教学模块包括是室内实验和室外实习两部分。实验教学主要包括农作物的类别及形态识别、棉花植株性的状田间调查、不同调控措施对玉米植株形态的影响、玉米收获期田间调查测产与室内考种、稻米外观品质及蒸煮品质的分析、不同调控措施下小麦苗情诊断、小麦幼穗分化的观察鉴定、小麦收获期田间调查测产与室内考种、甘薯育苗技术、烟草育苗技术等实验项目。实习教学主要包括生产劳动与科技实践、作物栽培学课程实习、专业综合实习、毕业生产实习等几个环节。

2 突出实践教学

(1)针对大一、大二学生尚未学习专业课程的情况,开展生产劳动与科技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指导教师通俗易懂的理论讲解和现场实践,重点培养学生的本课程的兴趣、强化对作物栽培的感性认识,为后续教育打下良好基础。(2)针对大三学生,在进行系统理论学习的同时,开展作物栽培学课程实习,巩固作物栽培学教学效果。根据生产季节了解相应作物大田生长状况,掌握群体调查方法;掌握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制种田与高产田的栽培管理,熟悉作物生长发育规律。(3)在完成作物栽培学课程学习后,开展作物栽培学课程综合实习,使学生熟悉主要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掌握作物的关键栽培技术,重点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作物栽培学知识的能力。(4)理论教学结束后,第七学期和第八学期进行为期17周的毕业生产实习,具体从事作物栽培和与之紧密联系的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增强学生对作物栽培学及相关知识的进一步掌握,重点培养学生从事生产实践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改革教学方法

从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三个方面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把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引入课堂,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优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采用启发式课堂教学,加强师生互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克服了注入式、填鸭式等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通过网络答疑、课程论坛、教师博客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通过一系列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

4 注重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教学改革中的关键,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着“先进、有用、有效”的原则,总论部分教材选用由曹卫星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作物栽培学总论》,为全国农林院校规划教材;各论部分材选用于振文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作物栽培学各论-北方本》,是全国高等农业院校面向21世纪教材。实验教学选用由河南科技大学自编《植物生产原理实验指导书》。

不断更新完善课程内容,使其充分反映本专业和领域的新发展、新要求。课程组教师主编、参编的《优质专用小麦保优调肥理论与技术》、《河南小麦育种栽培研究进展》、《保护性耕作理论与技术》等著作作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探索专业知识的热情,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授课教师经常指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多媒体、教学录像等途径学习相关知识和最新进展。

5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以“走出去,请进来”为指导思想,建立师资培训、交流和深造的规划机制,尽快培养成一支了解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增强教学、科研实力,发展稳定和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提高主讲教师的水平。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以引进本学科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为重点,抓好教师队伍的梯队和团队建设。加强现有青年教师的培养,从“传帮带、人才交流、学位进修、出国深造、学术交流”等多层次拓宽人才培养机制和渠道,有计划地选送青年教师,继续学习攻读博士学位。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到国外知名院校做博士后研究或访问学者,使中青年教师逐步成为教学骨干,全面打造结构合理、业务能力强、富于创新、充满活力的优秀课程教学团队。

6 加强教学管理和学习效果评价

强化课程负责人制度、教师任课资格制度、课程安排规则和选用原则制度、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教师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加强教学基本文件和管理制度的制订、完善、健全和严格执行,强化师生的规范意识、质量意识,确保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在学生成绩考核中注重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的考核,将课程成绩分为理论成绩、实践操作成绩、平时成绩三个部分,其中理论考试成绩占70%,实验课成绩占20%、平时成绩占10%,从而改变过去以单一的期末考试成绩评定本课程学习效果的做法,培养了优良的学风,提高了培养质量。

实践证明,通过对本课程的改革,优化了教师队伍,解决了作物多、学时少的矛盾,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课程组独立制作的《作物栽培学》多媒体课件,已上网并在教学中使用,建立3个稳固的教学实习和毕业实习基地,教学效果稳步提高。

基金项目:河南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作物栽培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2012Z-015]

小麦栽培技术论文范文7

关键词: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栽培最古老的粮食作物之一。我国栽培小麦历史悠久,在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下,小麦品种资源极为丰富,分布极广。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耕地面积逐渐减少,粮食作为工业原料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将是解决这一供需矛盾的主要途径。现将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整地

小麦整地质量直接影响到播种质量和幼苗生长,通过精耕细作可以增厚熟化土壤耕作层,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和供水、供肥能力,扩大根系吸收范围,促进小麦生长发育,有利于优质高产。秋季作物收获后立即耕地,要求适当加深耕层,打破犁底层。

2.适期播种

播种期是否适宜是能否培育冬前壮苗、夺取高产的关键。播种过早,冬前积温多,麦苗易徒长,造成冬前群体过大,养分过度消耗,易形成先旺后弱的“老弱苗”,春性品种还会造成冬前拔节,易受冻害;播种过晚,冬前积温少,麦苗个体生长量不足,叶片少,分蘖少,根系生长不良,难以形成壮苗。论文格式。早播与晚播都会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因此,要尽量避免早播与晚播。

3.田间管理

(1)浇好分蘖水有利于保苗壮苗,增加小麦籽粒的氮素积累,促进根系发育。

(2)拔节期浇水后及时松土,可以通风、保墒,提高地温,利于大蘖生长,促进根系发育,加强麦苗碳代谢水平,使麦苗稳健生长。挑旗期至开花期灌溉有利于减少小花退化,增加穗粒数,并保证土壤深层蓄水,供后期吸收利用。论文格式。

(3)后期(开花—成熟)小麦开花后,特别是灌浆后期,土壤含水量过高,会降低强筋小麦的品质。所以,种植强筋小麦在开花后应注意控制土壤含水量不要过高,在浇过挑旗水或开花水的基础上,一般不再灌溉,尤其要避免麦黄水。

4.病虫害防治

防治小麦根腐病、纹枯病,每亩可施用12.5%禾果利15g加75%巨星干燥悬乳剂1g兑水30~40kg喷雾;防小麦条锈病、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每亩用20%粉锈宁100g加圣农素30g加20%壮丰安30g加5%井岗霉素100g兑水40kg进行喷雾,若杂草多可同时加入75%巨星1g,进行混合喷雾,旱地小麦主要害虫是麦蚜、红蜘蛛、麦穗蚜,当它们混合发生时,可用10%吡虫啉10g加虫螨10 g加圣农素30 g(用前一天用30 g白酒熔化)兑水30~40kg喷雾。

5.适时收获

小麦适时收获,能提高粒重,增加产量。收早了,籽粒灌浆不充分,秕粒多,品质差,千粒重低,造成减产。论文格式。收晚了,不仅易落粒、掉穗,而且籽粒本身会降低质量,也减产。小麦的收获时期是蜡熟期,收获时可看小麦的外部特征而定。小麦进入蜡熟末期,除植株的上二节成黄绿色外,叶片、叶鞘、节间、穗部全部变黄;籽粒的特点是80%以上的变黄,用指能捻成饼,但没有汁液,尚有l0%籽粒腹沟稍有黄色,胚部还可挤出一点青汁来。这个时候收割最好。

小麦栽培技术论文范文8

关键词:花生;栽培模式;演变;发展

中图分类号:S565.204.7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1-0133-04

我国花生的栽培历史学术界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看法,有人认为花生起源于我国,但多数学者认为我国栽培的花生是16世纪初叶由国外传入的[1]。据1503年的江苏《常熟县志》记载:“花生三月栽,引蔓不甚长,俗云花落在地,而生子土中,故名”。可见我国花生栽培历史已有500余年[2],是我国重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之一。花生在我国的种植范围较为广泛,播种面积稳定在470×104 hm2左右,占全球花生面积的近20%。年产量1 400×104 t,占世界花生总产量的40%以上,居世界第一位。花生生产的发展,对解决国内食用油供需矛盾和粮油争地现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花生生产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我国花生栽培模式的发展大体经历了春播高产栽培模式、间套复种栽培模式、优质绿色栽培模式和机械化栽培模式四个阶段。春播高产栽培模式是花生高产的前提,在总结推广群众传统增产经验的基础上,增加科技投入,根据花生高产生育规律与高产途径提出了有助于产量增加的各种栽培技术。间套复种栽培模式能充分利用土地和气候资源,解决粮油、棉油争地的矛盾,增加粮棉油产量,是发展农业现代化的需要。优质绿色栽培模式是可持续发展农业的需要,在提高花生品质的前提下,生产出农药及其他有害成分残留在安全标准以下的花生。机械化栽培模式是农业现代化的中心环节,能够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花生生产的全面发展。

1春播高产栽培模式

20世纪50年代以来,通过总结以往群众经验和开展多种栽培技术的研究,组织高产攻关,实现了春播花生较大面积上每公顷7 500 kg、小面积每公顷9 750 kg的新突破[3],促进了花生春播栽培模式的发展,使我国花生单产水平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经过多年的研究,逐步完善了花生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极大地丰富了春播花生栽培模式的技术内容。

11清棵蹲苗技术

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调查莒南、日照等花生产区广大群众在花生苗期进行“挖窝晒棵”或“剜花生”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试验研究之后,总结提高并推广开来的一项先进的苗期管理技术。这项措施是在花生基本齐苗后进行第一次中耕时,用小锄在花生幼苗周围将土向四外扒开,使两片子叶和子叶叶腋间的侧芽露出土外见阳光,以利于第一对侧枝的发育,使幼苗生长健壮,起到蹲苗的作用。实践证明,花生清棵有显著的增产效果,据各地试验对比结果,增产效果可以达到66%~230%,成为花生高产栽培一项不可缺少的传统栽培管理技术,推广到全国各花生产区。

12化控技术

20世纪70年代,化控技术在花生生产上特别是高产田块得到了全面推广,早期认为B9是控制花生徒长的最好调控增产剂,随后研究推广了多效唑、壮饱安、缩节胺等多种生长调节剂。该技术是春播花生栽培模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即在花生盛花末期或植株长到35 cm以上时喷施调节剂,一般在下午太阳落下时喷l~2次即可。该项技术在把握好喷施时期和用药量的基础上,可以达到使单产提高10%~20%的增产效果。随着新的植物调节剂的开发和深入研究,化控技术已从单一控制花生徒长的阶段,逐步发展到对花生生长发育的全程控制,使其向着人们预期的方向发展,达到高效高产的目的。

13地膜覆盖技术

地膜覆盖技术是1978年由日本引入我国。1979年,首先在辽宁和山东花生种植区进行试点,试验面积仅为068 hm2。随后,花生覆膜栽培面积逐年增长,到2002年达到1257×104 hm2,推广到27个省(市、区),成为我国花生高产栽培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地膜效应包括增温保温、提墒保墒、疏松土壤、增肥保肥、防病除草,经过多年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有了较大改进和发展,已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体系。近几年来,山东等花生主产区还进行了花生地膜覆盖超高产的研究,小面积单产达到了9 000~11 250 kg/hm2。各省(市)也都根据各自的特点总结出了花生覆膜高产栽培的规律及其配套技术。

14单粒精播技术

长期以来,传统上人们习惯于每穴双粒播种花生,播种密度15×104 穴/hm2左右,用种量大花生一般需300~375 kg/hm2,小花生一般需225~260 kg/hm2。全国每年用于做种的花生约为150×104 t,占全国总产量的10%左右,用种量大造成高密度条件下群体和个体的矛盾突出,群体质量下降,产量降低。20世纪50年代,沈毓骏教授报道:单粒播种有利于增长成熟果实[4],而单粒精播技术得到较为广泛的研究则开始于“十五”期间。研究认为,高产条件下,改每穴双粒植为单粒植,可以充分发挥单株生产力,更有利于群体高产[5]。大田试验和生产示范证明,与传统播种方式相比,该技术在节种20%的前提下,可增产10%左右,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6,7]。近年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又对单粒精播技术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完善了该技术节本增效的机理,为其大面积推广奠定了基础。

15连作高产技术

花生连作可导致植株发育不良,产量降低,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仍有不少花生主产区不得不连作,并且我国花生的连作面积有逐年增加的趋势[2]。20世纪90年代,封海胜等对花生连作障碍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使用微生物调节剂是减轻或解除花生连作障碍的一项经济有效的对策,可以显著促进连作花生的植株发育,使连作花生的主要农艺性状达到或超过轮作花生,使连作花生的荚果产量提高198%~554%[8,9]。然而,花生连作障碍的原因较为复杂,随着最近研究水平的提高和方法的改进,认为残留在土壤中的根系分泌物的化感自毒作用也是造成花生大量减产的重要原因[10]。因此,研究降低土壤中化感自毒作用物质的含量是解决花生连作障碍的新思路。

2间套复种栽培模式

我国花生生产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农田基本条件的改善,栽培技术的创新,早、中熟高产品种的选育及推广,栽培模式有了很大的变化和发展,主要表现为一年一熟向多熟、春播向夏直播、单作向间套作发展。经过多年科学合理的研究,出现了花生与油菜、果林、棉花等有利于产量和效益双提高的间作模式,以及大麦、小麦、油菜等与花生套作的模式。

21麦套、夏直播花生栽培

1980年以来,以麦田套作和夏直播为主的栽培模式迅速推广,对其生育规律及栽培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小麦、花生产量大幅度提高,出现了大面积双6 000 kg/hm2、小面积双7 500 kg/hm2地片,研究制定了一套适宜的套种方式。

麦套花生苗期在小麦行间生长,由于小麦遮阴,造成花生光照不足,生长发育受到一定影响,表现为主茎伸长快,侧枝发育慢。麦收后,花生要经历苗势由弱转旺的“缓苗”过程。王才斌等(1992)[11]通过对大垄宽幅和小垄宽幅麦套花生产量构成因素分析认为,群体密度是限制麦套花生产量的主要因素,提出麦套花生高产,首先应增加群体密度,一切有利于增加群体密度的措施均有利于提高套种花生的产量。夏直播花生的生育期由于受麦收时间的限制,明显短于春播花生和麦套花生,因此,尽可能延长产量形成时期、力争产量形成期有强大的物质生产能力和保持较高的物质分配系数是提高夏直播花生产量的主要途径[12]。

22秋、冬花生栽培

秋、冬花生是我国南方各省农民群众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目前,我国秋、冬花生播种面积常年达到14×104 hm2,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福建、云南、海南等省。一般利用早熟稻茬秋冬种,产量一般在2 000 kg/hm2左右。

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我国亚热带地区发展秋、冬花生对提供鲜食花生、加速良种繁育、解决春花生用种等均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3优质绿色栽培模式

近几十年来,花生生产上大量使用化学药剂、化肥、农膜等来提高产量,带来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加之,花生黄曲霉毒素和重金属镉等超标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研究推广无公害或绿色花生栽培技术,已成为提高花生种植效益、促进花生生产发展的重要措施[13]。

优质绿色栽培是指在无污染的生态条件下栽培花生,在管理过程中不施或少施化学农药和激素类化学物质,生产出优质、安全、绿色的花生,其从生产基地、抗病品种的选择到种植方式、施肥技术及病虫害防治都制定了严格的国家标准。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外对优质绿色花生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发展优质绿色花生生产,既是人类健康的需要,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4机械化栽培模式

花生的机械化应该优先发展播种、收获、摘果、剥壳等农用机械,以达到提高花生产量、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14]。

20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花生生产基本上是靠人工、畜力操作。60~80年代,花生机械化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以研制与拖拉机配套的机引花生机具为主,特别是花生收获挖掘机械发展较快。90年代以来,农业机械化进入了一个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我国各地的农业机械研究者在提高花生机械自动化、全机械化程度上展开了深入细致的研制工作,使机械化程度达到了较高水平[15]。各地推广使用花生机具的实践也充分证明,机械化栽培模式在花生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近几年,花生机械化栽培模式有了长足发展,并且在推广机械化新技术时注重了农机农艺的配套[16]。例如,万书波等为配合单粒精播技术开发的花生单粒精量播种机等,都大大提高了花生播种效率。然而花生的收获作业用工多、劳动强度大,我国大部分主产区仍以人工收获为主,成为制约花生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17]。

5展望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攀升和自然灾害的频发,我国可用耕地面积越来越少,依靠扩大花生种植面积增加总产的潜力极为有限,这就需要尽快探讨先进的花生栽培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高产栽培技术,实现花生高产、超高产的目标,保证我国食用油的安全供应,因此建议:

第一,大力提倡精简栽培模式,提高机械化水平。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种植花生的收入在农民整个经济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少, 农民在花生上的投入, 特别是人力投入越来越少。农民更需要的是一次播种、一次施肥、一次喷药及一次收获就可解决花生生产中所有问题的精细简化栽培模式。因此,在发明新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将众多传统增产栽培技术加以整合简化,并且有利于机械化实施是花生栽培模式发展的方向。

第二,进一步开发推广花生旱薄地高产技术。为了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花生在不与粮食作物争地的前提下,可大力发展山区丘陵土壤肥力贫瘠地区的高产潜力,解决花生连作障碍,开发与之相配套的高产栽培模式。另外,加大在东北农牧生态交错带、新疆和滨海盐碱地上花生栽培模式的研究力度,能够尽可能地扩大我国花生的种植面积。参考文献:

[1]王在序等.花生栽培[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2]万书波 中国花生栽培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孙彦浩,陶寿祥,陈殿绪,等.花生高产高效地膜栽培技术的发展与建议[J].中国油料,1996,18(1):77-79.

[4]沈毓骏.落花生的密植试验[J].农业学报,1954,5(2-4):261-266.

[5]王才斌,成波,迟玉成,等.高产花生单粒植群体密度研究[J].花生科技,1996,3:17-19.

[6]邵长亮 花生单粒精播节种高产理论与技术研究[D] 青岛:莱阳农学院,2005

[7]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花生单粒精播节本增效栽培技术取得显著进展[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0,12(5):2.

[8]封海胜,张思苏,万书波,等.解除花生连作障碍的对策研究Ⅲ.微生物调节剂的增产效果[J].花生科技,1996,3:13-16.

[9]封海胜,张思苏,万书波,等.花生连作对土壤及根际微生物区系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1993,1:13-15.

[10]刘苹,赵海军,万书波,等.连作对花生根系分泌物化感作用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1,19(3):639-644

[11]王才斌,孙彦浩,郑亚萍麦套夏花生双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1992,8:14

[12]万勇善,张高英,李向东,等.夏直播花生高产途径和配套栽培技术[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1998,3:43-47.

[13]徐秀娟,黄培德.花生绿色食品栽培技术研究[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0,22(4):29-32.

[14]张德文,李林,王惠民.精密播种机械[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

[15]万书波.山东花生六十年[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小麦栽培技术论文范文9

关键词 春小麦;宽幅匀播;应用效应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2-0025-01

平罗县位于宁夏银川平原北部、黄河中下游,地处东经105°57′42″~106°58′02″,北纬38°36′18″~39°51′13″,属于大陆性气候。农业倚黄河之利,水资源充足,是中国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春小麦种植占玉米、小麦、水稻三大作物第2位,年均种植面积1.54万hm2、总产量6.64万t,近年来,随着宁夏黄河配水量的减少,稳定和扩大小麦面积的压力不断增大。为此,该县农机农艺融合,进行了小麦宽幅匀播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1-5],旨在探索出一条符合县情的小麦生产发展有效措施,从而为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设在平罗县渠口乡红阳村。年平均降水量174.3 mm,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年均蒸发量为1 755 mm,蒸发最多的月份是5月;年日照时数为3 008.6 h,日照时数最多的时段是5―6月;年均气温11.9 ℃,≥10 ℃积温3 218.5 ℃。年辐射量643.6 kJ/cm2。境内地势平坦,渠系纵横,得引黄灌溉之利。农田土壤属耕种黑垆土,试验田0~20 cm耕层土壤含有机质14.2 g/kg、全氮2.17 g/kg、碱解氮1.216 mg/kg、全磷0.71 g/kg、速效磷9.17 mg/kg,土壤容重1.52 g/cm3,中等肥力,具有代表性。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分别为处理A:小麦宽幅匀播,用酒泉铸陇公司生产的2BJKF-10型小麦施肥宽幅匀播机进行播种,行距20 cm(播幅10 cm,空行距10 cm);处理B:采取“井”字形常规机条播,纵向和横向播种面积各占50%,行距14 cm;CK:常规机条播,行距14 cm,处理B、CK用宁夏吴忠农机厂生产的2BF-7型种肥分层播种机进行播种。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试验小区面积0.2 hm2,其他同大田。

1.3 试验实施

供试小麦品种为宁春35号,播量525 kg/hm2,采取顶凌播种,一般当白天冻土层消至10 cm即可播种。播前统一施腐熟厩肥30 t/hm2、磷酸二铵228 kg/hm2、尿素150 kg/hm2。

1.4 调查内容与方法

田间记载灌水量,测量主要生育期0~40 cm土壤含水量、容重;生育过程、测定单株发育状况;观测幼穗分化和籽粒灌浆过程;调查成穗数,收获时测定土壤容重并取样考种,统计产量性状,调查农产品与人工当年市场中准价,计算经济效益[6]。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效应

2.1.1 土壤水分效应。据对土壤水分剧变的0~40 cm土壤含水量多次测定结果表明,处理A田间含水量稳定在15.6%以上,较处理B、CK分别提高1.32、1.64个百分点;处理A全生育期灌水3 900 m3/hm2,处理B、CK灌水4 875 m3/hm2,在不考虑降雨量的情况下,耗水系数与用水效率分别为459.93 kg水/kg麦和2.174 kg/m3,较处理B分别低147.32 kg水/kg麦、高0.527 kg/m3;较CK分别低166.64 kg水/kg麦、高0.578 kg/m3,说明宽幅匀播耕层含水量稳定,对深层水分利用能力增强、耗水系数降低、水分生产率提高。

2.1.2 土壤结构效应。小麦收获后测定,处理A 0~20 cm耕层土壤容重下降了0.016 g/cm3,处理B、CK无变化,说明宽幅匀播通气条件得以改善。

2.2 生物效应

2.2.1 生育过程。田间观测表明,处理A较处理B早出苗1.25 d,较CK早出苗1.5 d;处理A出苗率达93.2%;分蘖至开花期间的各个生育期分别较处理A、CK提早1~2、1~3 d;开花期后,处理A由于同深度播种、水肥条件优越、直立性强、通风透光好而使生育进程延缓,分蘖至灌浆期间各个生育期推迟1~5 d,成熟期推迟4 d,最终整个生育期推迟4 d,有利于籽粒灌浆饱满。

2.2.2 单株发育状况。据测定,拔节期单株次生根条数、根干重、地上部干重、孕穗期单株叶片数、单株叶面积和成熟期株高,处理A较处理B分别多1.2条、3.5 g、46.2 g、0.3片、7.12 cm2和5.13 cm,较CK分别多1.4条、4.8 g、56.7 g、0.5片、8.56 cm2和8.36 cm,表明幅匀播个体素质好,小麦器官发育好于对照常规机条播。

2.2.3 幼穗分化进程。对3种栽培方式小麦幼穗分化的观察结果表明,处理A较处理B开始日期提前3.5 d,历经天数延长3.5 d,其中决定小穗多少的单棱期和二棱期延长2 d、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延长1.5 d;较CK提前4.5 d,历经天数延长4.5 d,其中决定小穗多少的单棱期和二棱期延长3 d、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延长1.5 d,为最终的穗大粒多打下了基础。

2.2.4 籽粒灌浆过程。通过每7 d进行1次的全程观察,结果表明,处理A小麦籽粒灌浆始于6月15日,止于7月27日,整个过程v时42 d,分别较处理B和CK延长5、8 d,千粒重鲜重日平均增加2.18 g,较处理B、CK分别增加0.16、0.18 g。这与宽幅匀播群体密度适宜、通风透光好、水肥高效利用相关。

2.2.5 产量性状。经测定,产量三要素中,处理A成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分别为428.5万穗/hm2、43.8粒、45.2 g、8 483.3 kg/hm2,较处理B分别增加8.5万穗/hm2、0.8粒、0.4 g、388.5 kg/hm2;较CK分别增加10.5万穗/hm2、1.1粒、0.45 g、496.05 kg/hm2,表现出良好的产量性状。

2.3 经济效应

3个处理中,处理A产值24 262.2元/hm2(包括秸秆等副产品),扣除成本后纯收入较处理B、CK分别提高1 111.1、1 418.7元/hm2,表明宽幅匀播既增产也增收。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春小麦应用宽幅匀播栽培技术可取得较好的土壤效应、生物效应、经济效应。宽幅匀播是对传统的“行垄种植”方式进行了根本变革的小麦无垄栽培新理论、无垄均匀种植新技术,集约化程度高,节约灌溉用水,增产效果明显,同类地区应予以示范推广。

4 参考文献

[1] 郝德有,郝志青.小麦机械化匀播无垄栽培理论与技术[J].北京农业,2014(21):15-17.

[2] 胡箭卫,周德录,尤艳蓉,等.陇南山旱地宽幅匀播对冬小麦群体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甘肃农业科技,2016(4):32-35.

[3] 石玉章.旱地冬小麦宽幅匀播栽培播量试验[J].甘肃农业科技,2016(5):19-21.

[4] 田永吉.徽县2015年旱地冬小麦宽幅匀播密度试验初报[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11):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