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4-11 17:14:56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论文范文1

关键词: 民族精神 大学生 弘扬和培育 有效途径

大学生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点人群。高校作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大学生,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思想政治教学体系。

1.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要求:“必须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只有大力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高扬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这面旗帜,才能牢牢占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阵地,才能把握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生命线,才能使中华民族在激烈竞争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在新时期开展培育和弘扬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1.1培育和弘扬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既非复古亦非排外,而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选择。

当前,全球化使国际交流空前频繁并且日益紧密,拜金主义、实用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想影响趁机涌入,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因此,高校必须坚守先进文化阵地,发挥高校教育优势,用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正确的价值观武装大学生的头脑,牢固构筑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支柱。

1.2培育和弘扬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大学生塑造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是促使大学生树立科学信念,实现崇高理想的首要环节。

大学生肩负着巨大的历史重任,他们必须具备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应有的思想素质。将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贯穿于教育过程中,贯穿于人的生命始终,是高校教育应该担负的重要职责。

1.3大学生成才得以实现的关键环节。

对个人成长而言,大学时期可谓成才的关键期。因此,在高校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不仅有利于大学生们广泛地学习文化历史知识和科学技术知识,而且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刻苦学习、奋发读书的精神动力,磨炼思想意志,树立艰苦创业的信念,从而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实现自身的科学成才。

2.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民族精神跨越古今,深深凝聚和积淀在中华大地的各种文化蕴储之中,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应该突出高校的教育功能,立足地方教育资源,结合国家、省市的发展实际,采取多种方式构筑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平台。

2.1发挥课堂教育主阵地作用,突出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和中心环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将民族精神教育有机渗透到各科课堂教学过程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承担着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主要责任。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各种现代教学方法,形象、生动、活泼地展现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传统,结合实际宣传中华民族对人类进步的贡献通过有关图片、视频、文字等资料,让学生通过观看图片、视频,阅读材料,从感性认识到上升理性认识,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

2.2以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为载体,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大量的民族文化经典是它的载体,代代相传的美德是它的精华。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离不开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优良道德传统。然而,在校大学生尤其是非文科类大学生用来阅读文史哲书籍的时间很少,对传统文化经典掌握不足,对优秀的传统文化了解很少,因此,对大学生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已刻不容缓。高等学校应当将优秀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教育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通过向全体学生开设相关课程,举办各种论坛、讲座,帮助学生系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

2.3以“区域文化”为纽带,增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认同感。

区域文化是构建和充实民族精神的重要资源,其基本精神体现着民族精神的根本内涵。比如齐鲁文化的基本精神有: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崇尚气节的爱国精神、人定胜天的能动精神、民贵君轻的民本精神、厚德仁民的人道精神、大公无私的群体精神、勤谨睿智的创造精神等。吴越文化的基本精神有: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经世致用、务实求真,敢为人先、超越自我等。荆楚文化的基本精神有:具有筚路蓝缕的创业精神、抚夷属夏的开放精神、深固难徙的爱国精神、止戈为武的和合精神等。高校要利用好区域文化这一纽带,培养青年学生广阔的全球化视野和深远的历史意识,培养学生兼容并包的气度和积极开拓的精神。

2.4创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体系。

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是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环节和有力载体。要创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体系。要结合学生成长规律,积极组织开展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第二课堂活动,开展以民族精神教育为内容的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利用网络、广播、校报、板报、休读点等校园文化设施,加大宣传力度,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唱响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主旋律,把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活动之中,使大学生在各项活动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2.5开辟网上民族精神教育新阵地,奏响网络爱国主旋律。

我国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为传播信息、学习知识、宣传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网络仍然是一种没有被充分利用的新阵地。因此,高校应重视校园网的建设,抢占网络思想舆论阵地,通过网络平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引导,达到掌握网上教育主动权,培育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宣传舆论氛围的目的。可以利用校园网建设红色主题网站,开辟各种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专栏,运用文字、图片、动画、漫画、影像等学生喜闻乐见的现代手段,把倡导民族精神与满足学生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有机结合起来。

在新的历史时期,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重要的是以“区域文化”为桥梁,利用地方教育资源为手段,充分挖掘学校教育的丰厚资源,整合多方面积极因素,努力形成全社会关注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沈宝莲.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重点与有效途径探析[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论文范文2

一、国学热渐入佳境

在山西省,太原市除了有晋豪学府、北大总裁班,还有其他一些不定期的国学培训班60多个。令人高兴的是,弘扬国学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得到生动多样的实践,太原山西国学教育基地、止谦家塾、北辰学校、大方国学教育培训学校、文瀛书院等都各有所长。这些国学学校都是民办的幼儿园或师资培训机构。这些民办幼儿园的国学课程概括起来有:《孝经》《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唐诗三百首》等。对这些内容,各校有不同的选择和侧重。

朔州市国学会创立每天一小时二轨亲子共读班,到目前已复制了20多个这样的班,参加诵读的家庭已累计有2000多户,间接参与的家庭有1万多户,能背论语的孩子有1千余人。

在河南郑州,从2010年开始以传统文化论坛的形式弘扬国学。郑州二七区举办首届传统文化论坛时,有政商学各界代表1300多人参加。当年9月,河南举办了由全国各地代表参加的六千人的国学论坛。在河南的18个地市中,千人以上国学论坛每年举行近百场,每场3天以上;还有国学讲坛、讲堂,都是政府牵头、企业家捐款、学界组织,是政商学结合。省里有国学文化促进会,各市有分会,各县有办事处,保证国学的系统传播,促进国学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

在山东曲阜市,为弘扬传统文化,提出了建设以大爱之城、诚信之城、孝德之城、仁德之城为主要内容的彬彬有礼道德城市目标。全市已建成675所人人彬彬有礼教育学校,同时建立儒源儒家文化体验基地、全国企业家儒商文化培训基地、师德教育基地、政德教育基地。已举办各类培训两千多场次,受众达50万人。市政府从财政列支500万元专门设立了国学教育基金并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用于教育培训、典型表彰、教育设施完善等。曲阜最近出台《关于深入推进百姓儒学活动的实践意见》,为每个村庄配备一名儒学讲师,力争形成村村讲儒学,户户颂和风的新气象。

在陕西榆林市,民营企业家韩海燕于2001年在家乡佳县办起了燕翼堂私塾,培养小学生学诵经典。

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我们考察了明德学校、长谦学堂等几家私塾。

总的说,从中原五省的情况看,弘扬传统文化的热潮特别是国学热正在兴起。国学热唤醒了民族文化特别是传统道德的基因,使人们重新找到了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凡是学习国学坚持时间较长的,成年人思想有了转变,德性有了提高,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成了价值追求,工作态度趋向认真负责;家庭、同事、社区内关系趋向和谐,村风村貌有了明显改变;学国学的少年青年,初步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学会文明礼貌地待人接物,提高了自己动手的生活能力。青少年国学教育促进了家长学习国学,促进了亲子教育和师生教学相长,改变了家风校区。特别是不少家长已认识到为子孙计长远的道理,很注重对孩子的国学教育。实践证明,中国传统文化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中华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使我们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富滋养;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扎根并茁壮成长的肥壤沃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和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是国家之魂、民族之魂。因此,我们一定要不断地增强我们的文化自尊、文化自信、文化自立,作为增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思想文化基础。从调查情况看,河南、山东弘扬国学比较有特色、有力度,值得我省学习和借鉴。

二、国学热的冷思考

一是弘扬国学工作进展难。主要是国学机构审批难;无法同体制内学校衔接;办学场地难,经费难;师资短缺;在国学热骤然兴起中,有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情况。

我们发现,有少数办学者只是喜欢国学,却不懂国学,因而难以科学地确定课程内容和次序,以致违背了少儿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如少数国学堂不教学生认字,而只背经书,背了数万字的经书,却不明字义。这不利于培养孩子做人和学文.利用少儿记忆力强的特点,背诵一些古文,背诵《弟子规》《三字经》等蒙学内容以至四书的选段是应该的,但少数学堂让孩子两三岁就背易经、老子、庄子之类,就不太妥当。还有的国学堂把培养目标单纯定为培养圣贤、培养天才精英,这也是片面的。我们需要天才精英,但要因材施教,不可能让学生都成了天才和精英,大多数还是要培养成为有道德、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些都需要有关部门加强指导。还有的国学学校有些过分注重形式,应更多地注重国学内容的传承,精神实质的传承。还有极少数学堂图名图利,功利色彩较多。这些问题不是主流,也不难解决,关键在于加强及时指导,而不是冷眼旁观或过多指责。

二是政府推动不力。调查结果表明,现在弘扬国学是两头热,中间冷,或称中梗阻.上面中央领导很重视,下边民间办国学教育的积极性很高;而中间有关部门和地方一些领导同志对这一工作理解不深,重视不够,措施不力。

党政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把思想真正统一到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要求的高度上来,真正把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作为国家的重大文化战略、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重大战略工程来抓。

三、对弘扬国学的意见和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领导。对国学的认识,社会各方面都需要提高,但重点是领导。由于国学教育中断上百年,加上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伴生的负面影响,造成现在为官缺德,政治生态问题很多,以至出现了不少贪官污吏,甚至呈现出系统性、塌方式腐败的严重现象;在领导水平和工作方式上,有术无道有的道术全无,德才皆缺,升官走邪路,理政全无方。要通过弘扬国学中关于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等思想,修好为政之德;借鉴无为而无不为和君子不器的思想,提高执政能力;弘扬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天命维新的革故鼎新思想。要把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包括官德)与建立健全现代化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结合起来。各级领导全面提高了对国学的内涵和意义的认识,才能自觉加强对弘扬国学工作的领导,才有资格领导并不断改善领导。

为了提高领导对国学的认识,建议各级党校在培训领导干部中开设国学课;在各级领导班子集体学习中增设国学内容并适当加大分量;把对国学的认识和实践情况、抓弘扬国学工作的成绩作为考评领导干部的标准之一。

山西是尧、舜、禹建都的地方,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国学基因较其他地方尤为显著,这是山西及中原数省的突出优势,应充分发挥这个优势,唤醒这个基因,改变山西的政治生态和文化生态,特别要深化官德建设,清除产生贪官污吏的思想文化土壤。在反腐败斗争和从严治吏中,要借鉴礼法合治、德主刑辅、德先刑后的中国传统治理原则,大力加强官德教育,加强清、慎、勤的传统政德教育。这是治理山西的重要战略途径。

(二)加强分类指导。面对千差万别、不同层次的受众,国学的认同和弘扬面临不少困难。国人对传统文化多有曲解、误解和担心。在弘扬国学中,也多有正负能量搅在一起,不好分辨、不好规范的情况。要根据不同受众的文化基础,行业与职业之不同以及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习惯习俗之不同,采取有针对性的不同方法,以联系实际的、深入浅出的、辩证说理的、循序渐进的、为各层次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授国学,传道授业,释疑解惑;使受众通理明德,修身养性,增长做人、做事的大智慧,摒弃损人利己的小聪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勇于奉献,敢于担当,为实现复兴中华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对现在比较流行的几种弘扬国学的方式,如学院派、诵读经典派、诸子百家派、弟子规派、国学与佛道结合派等,要分析其优缺点,做到扬长避短。比如,我们提倡的国学,本来就吸收了道家和佛家的思想精华,但是对幼儿和青少年的国学教育,不应掺和宗教成分,这与尊重成年公民的信仰自由是不同的两回事。不提倡以宗教教义解释五经四书和老子等国学经典。

要端正国学教育的指导思想,明确我们的教育目的是育人,人重于才,为人重于为学,育人重于育才.要着力培养能明明德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高品位的人;培养民胞物与,以大爱之心担当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的人;培养优游暇豫、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能贯通天道、地道、人道的人;培养能反省自己、反省人生,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人性,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

要改变一些领导同志对弘扬国学采取的不反对,不支持,不干预的不成文政策和无所作为的消极态度,积极地领导和指导弘扬国学的工作,及时分析评估,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弘扬工作得到持续健康发展。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论文范文3

【关键词】新时期;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意义;途径

1945年4月,同志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做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报告深刻分析了国内外形势,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人民民主革命的经验,指出:“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为此提出要用新的工作作风,即“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1]武装全党。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因为提出的时间早,并且对现在及以后党的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所以又称党的三大优良传统。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与其他任何政党的、集中体现党性光辉的、指引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优良传统,是我党、我国各族人民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一步推进的新时期,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传统,坚定不移地同一切歪风邪气做斗争。

一、新时期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的重要意义

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传统,赢得了民心,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在和平建设时期,特别是国内外形势纷繁复杂的今天,更要求中国共产党继续弘扬三大优良传统,这是因为:

1.新时期弘扬党的三大优良传统是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面临着诸多新问题和新情况,主要有: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加紧对我国进行渗透和破坏活动;国内经济成分、利益关系、就业方式、分配方式等日益多样化;、、分子活动猖獗,企图分裂祖国;党的队伍发生重大变化,新老党员交替,党员人数激增。在这种情况下,党必须坚持三大优良传统,从实际出发,科学地分析国际国内局势,坚持群众路线,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制定出符合群众利益的路线、方针、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中始终成为人民群众的主心骨,不断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向前进。

2. 新时期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一条捷径。

科·达勒维耶曾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过去,同志和战士一起开荒种地,同志和战士一起挑米上山,同志和群众一起纺线,至今传为佳话,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今天,每位党员若能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努力实践党的基本理论;大力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作风,模范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大力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大力弘扬批评与自我批评、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实现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做到清正廉洁、一身正气。这就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榜样,做出表率。塞内加有句名言说:“教诲是条漫长的道路,榜样是条捷径。”人民会在身边党员的示范作用下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在不自觉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3. 新时期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永葆生机与活力、巩固执政党地位的关键因素。

列夫·托尔斯泰告诫我们:“能赢得普遍尊敬的人,并不是由于他显赫的地位,而是由于始终如一的言行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同志曾指出:“党的作风问题,也是党的形象问题,作风不正,形象好不了,必然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切不可小看了作风问题。”“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这些论述,深刻地揭示出了党的作风对于党的生死攸关的意义。党在革命战争时期,狠抓党风建设、大力培育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使我们树立了良好形象,赢得了民心,最终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敌人的飞机和大炮。新时期,我们同样需要继续弘扬党的三大优良传统,仍需要培养一大批像、邓小平、焦裕禄、郑培民、沈浩等党的优良传统的忠实践行者,从而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2]意思就是说得天下有办法: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了;得人民有办法:赢得民心,就能得到人民了;得民心有办法:他们想要的,就给他们积聚起来;他们厌恶的,不加给他们。新时期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就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看到党与其是同甘共苦,亲如骨肉的,看到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求发展的。从而使人民群众相信党、支持党、拥护党,愿意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从而巩固执政地位。反之,如果党注重作风建设,不弘扬优良传统,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腐蚀党的灵魂,党就会失去民心,丧失政权。

二、新时期弘扬党的优良传统面临的挑战

当前,社会上的各种歪风邪气和丑恶现象有所抬头,党内消极腐败因素也随之滋生蔓延。群众流传的“新的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惠、密切联系领导、表扬与自我表扬”,在党的队伍里已决非是个别现象。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1. 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带来的挑战。

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在带来经济奇迹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例如:一些党员干部将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运用于政治权力的行使过程,大搞权钱交易;一些党员干部受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影响,滋生“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思想;市场经济强调对个人利益的保护,使一些党员干部处心积虑地保护个人私利,甚至不惜为此损公肥私、损人利己。

2.改革开放带来的挑战。

随着改革的深入,开放的扩大,我国与世界的交往越来越密切,西方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给某些党员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例如:暴力、金钱、色情、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颓废的思想造成了他们价值观念的迷失和蜕变。

3.不良社会风气的挑战。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些地方和领域社会风气由清变浊、由浊变污、由污变臭,现实生活中该弘扬赞美的得不到弘扬赞美,该批评谴责的得不到应有的批评谴责。“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自然会影响到工作生活于其中的党员干部,使其渐渐抛弃党的优良传统,滑向贪污腐化的深渊。

4. 某些党员素质低的挑战。

当前,某些党员政治素质低,不能将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到底,对党阳奉阴违;思想素质低,不能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文化素质低,某些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理解不深入,掌握不了社会发展规律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有效解决现代化建设中的具体问题。如此种种,使得某些党员自我约束能力差,极易受腐朽思想的侵蚀,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成为一句空话。

三、新时期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的途径

新时期,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形成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弘扬党的优良传统:

1. 深入开展思想教育活动,使全党充分认识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现在某些党员认为党的三大优良传统是革命战争中形成的,那个时候有必要弘扬。现在国际局势变了,社会环境变了,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变了,优良传统已经过时了,没有必要继承和弘扬了。对此,我们要深入开展思想教育活动,让全党明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深刻理解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加强党风建设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最终使全党清楚全面地认识新时期弘扬党的三大优良传统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

2. 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共产主义是透过消灭私有产权,去消除社会隔阂和阶级,以把全人类从压迫和贫困中解放的思想。共产主义思想的践行,需要每人有高度发达的集体主义思想。实现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远大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每位党员同志只有牢固树立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才能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自觉摆正自己是人民公仆,想百姓所想,做百姓所做,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正坚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传统。

3. 学习、学习、再学习,提高理论素养。

善于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教导我们:“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3]韩愈说:“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人只有通过学习知识,才能通情达理,明辨是非,明白做人的道理。人为什么要活到老,学到老呢?契诃夫说,学习再学习,努力积累更多的知识,有了知识,社会就会有长足的进步,人类的未来幸福就在于此。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非常重视学习,深知只有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党,才能发挥先锋战士的作用。是全党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典范。革命战争年代,他利用各种机会搜集马列著作,认真学习。长征途中,他丢掉很多东西,但是马列著作总是随身携带。在他病危去世前的7个小时,只要稍一清醒,便会看书,他的一生都与书为伴。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更应高度重视学习。只有不断学习,坚持用先进理论武装自己,才能正确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才能分清真假马克思主义,批驳回击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才能战胜国际敌对势力“分化”、“西化”、“和平演变”我们的图谋;才能增强党性,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才能增加知识,开阔视野,提高决策能力和工作水平;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才能领会“一日三省吾身”的重要性,自觉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寻找差距、弥补不足,使之获得更全面的发展。

4. 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直至牢牢地掌握政权,并领导国家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归根到底,就是靠的群众路线。党成立90年来,同人民群众建立了血肉相联、荣辱与共的关系。现在,有的领导干部不懂党的群众路线,不会做群众工作,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诉求置若罔闻。群众反映,现在交通方便了,一些干部和群众反而疏远了;通讯发达了,一些干部与群众交流反而减少了;文化水平提高了,一些干部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反而降低了。因此,我们要教育党员干部学会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学会调查研究,学会联系群众,要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群众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否则,“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就有被群众抛弃的危险。

5. 鼓励先进、树立典型,大力提倡学习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

中国共产党自从她诞生之日起,就有无数的仁人志士用他们的鲜血诠释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铸就了高尚的情操;今天,战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条战线上的优秀党员、劳动模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续写着光辉的新篇章。他们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光辉典范。对他们,我们要鼓励、要表彰、要宣传,要号召全社会特别是党员同志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从中得到熏陶,得到升华,使自己更好地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

6. 弘扬党的三大优良传统,健全党的作风建设的监督机制。

党风监督的形式有党内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人大监督、政协监督、检察监督、网络监督等。健全党风建设的监督机制,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切实抓好党务公开、民主评议、民主管理等制度的落实。其二、健全举报制度,认真对待举报线索,保障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其三、特别要健全网络监督。网络监督是一种公开、广泛、快速、有效的监督,是一条独特的监督途径,具有独特的监督效果。腐败分子的丑行一旦被网络曝光,就是想遮掩也来不及了。因此,在实践中,各级组织要积极支持网络监督,加强对网络监督的引导,避免产生负面影响。其四、抓好对党员干部任前、任中和任后的作风监督,及时提醒在作风上已经出现问题或可能出现问题的党员干部。

7. 高悬反腐利剑、加大反腐力度。

腐败是新时期弘扬党的三大优良传统的主要阻力。新时期,反腐斗争要发挥内因、外因的共同作用。所谓内因,指每一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应从自身做起,坚决同腐败现象作斗争,弘扬党的三大优良传统。主要要做到:首先,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在工作上要高标准、严要求,在金钱、物欲面前要心不动、眼不红、嘴不馋、手不沾,勤勤恳恳地为人民办实事。其次,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最后,公道正派,求真务实。所谓外因,就是要建立健全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坚持“有腐必反”的原则,无论是什么级别的党员干部、无论其背景有多复杂,出现了腐败问题都要一查到底。建立腐败案件公开制度,对广大党员起到警示作用。

总之,新时期,我们仍要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 .论联合政府. 人民出版社,1976.7.

[2] 孟子.离娄上·得天下有道.

[3] 孔子家语·六本.

[4] 师利龙.科学理解“三大作风”的深刻含义、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论文范文4

关键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生;品德素质

G621

十六大报告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党在今后阶段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并加以强调是对民族精神内涵的发展,也是对文化建设理论的深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从大小两个环境做起,大小年龄进行普及教育[1]。大的环境,国家应该倡导,鼓励优秀文化,使国民具备这种素质,并使其变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动力。而从小的方面来说,应该在各类教育中渗透教育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大力发展教育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教养。学生作为我们未来发展的接班人,更应该努力学习并继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自身的品德素质,做一个合格的接班人。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先要培育学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知难而进、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清正廉洁、永不自满,乐于奉献等的民族精神,不落于时代而不断发展;不囿于陈规而勇于创新;不敢于骄傲而奋发向上。从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实现祖国的繁荣昌盛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一、在学生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奋发向上的精神,而立志又决定了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前进道路上的努力方向[2]。正所谓“斫梓染丝,功在初化”,这说明一个人的成长与其少年时代有密切联系,历史上少年大志者不乏其人。一代伟人在前去广州革命根据地,途经长沙写下的《沁园春・长沙》,其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表现出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并为之奋斗终身。十九岁的所作“大江歌罢掉头东”也体现了他改造旧中国的远大志向,正可谓少年壮志凌云。而纵看当今时代的学生,因为从小生长在和平的环境下,缺少了对历史浓厚的认同感,甚至还有不少养成了骄横跋扈的性格,漠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这种大环境下,在学生群体中倡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变得尤为重要。正所谓“有志者事竟成”,学生即使树立了远大的理想,也要从小处着手,从自我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在人生途中不断地砥砺操行,奋勇前进,完成大志。

二、学生应具备的品德素质

中华民族虽遭受过外族的入侵和列强的蹂躏,但她却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能保持自己民族立于不败之地的伟大民族。原因很多,其中与中华民族跟随时代潮流、勇于改革创新的传统美德是分不开的。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先有孟子的“养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等等。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品德素质无疑更具有现实意义[3]。

勤俭、廉正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汉唐时期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的勤政、勤俭带来了国力的强盛、经济的繁荣,与前朝秦隋的穷奢极欲导致覆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古人云:“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表明中华民族对勤俭与奢侈鲜明的善恶态度。不为金钱或物质所惑,不为权势所动,终身保持廉洁、清正的节操,这就是廉正。明北京保卫战中的于谦,“要留清白在人间”。他为人间留下了两种清白,其一是为民族为国家不计个人安危的“清白”之心;其二是平时严于操守,廉正不苟的“清白”之风。由于北京保卫战有功,他受到赏赐还加官进爵,但都被他坚决推辞,后遭谗陷抄家时却是家徒四壁。于谦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不仅赢得世人崇敬,于今天也深有启迪[4]。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学生都是家里的“香饽饽”,他们虽然不缺少物质上的满足,但也仍应该继续弘扬勤俭、廉政的传统作风,不铺张、不浪费,从行动上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勤俭节约的人。

敬长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敬长即尊敬长辈,曾说过:“我不主张儿子对自己行孝 ,可是我疼爱自己的老人,因为他抚养了我,教育了我,为我付出过很大的心血,疼爱自己的老人这是人之常情”。而今天敬长传统美德更应提倡和发扬,这是现代社会公民应有的风范,更是现代学生所应该学习和继承的优秀文化。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又是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我国人民从来就有知书达礼的传统美德。知礼,讲礼,对人彬彬有礼,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们正常关系的准则。知礼讲礼的人大多以他人为重,以社会为重。能真诚待人也正是一个人高尚情操的表现。试问那些对长辈出言不逊,对朋友态度粗暴,公共场所横冲直撞的人,能体现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养,懂礼貌,讲文明的人吗?当今社会,文明礼貌、文化素养对一个人一个民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却衰退 ,与一个有“礼仪之邦”之称的民族,与一个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民族相容吗?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是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质的关键所在[5]。

三、如何践行伟大使命

现阶段的学生比起为祖国献身的伟大前辈,有更多更好的机会和便利条件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我们应该明白的是,今天的一切都是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而得来的,且来之不易。因此,我们更应该从学好基础知识做起,提高自己做人的基本修养,用心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用实际行动来传承这种文化[6]。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用心感染周围的每一个人,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杨瑞森.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题――学习同志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的几点体会[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2

[2] 郝佳彤,崔月英,朱t. 中小学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J]. 教育探索,2015,01

[3] 秦新然. 中小学要加强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14,07

[4] 曹道静. 语文教师应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承传者[J]. 中学语文,2014,27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论文范文5

他正在拉开中华砚文化复兴的序幕。一句“砚台兴亡,匹夫亦有责”的肺腑之言,使得一大批弘扬中华砚文化的志愿者“凝聚”在他的身边。

他,就是武警部队原副司令员、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华砚文化发展联合会会长刘红军中将。

初战告捷

2012年6月15日,北京世奥公司四层会议室。这个本来应该很普通的日子,对刘红军却有着特殊的意义。

前来参加“朝阳区传统文化艺术博览园项目签约仪式”的刘红军,提前半个多小时就到达了现场,因为签约意味着他向砚文化梦想,又靠近了一步。

刘红军在仪式上致辞时显得很激动:“此举标志着中华砚文化发展联合会,在北京建造一座综合性、高品位的砚文化博物馆的梦想即将变为现实。中华砚文化发展联合会将与合作方在精诚团结、友好合作的前提下,规划、设计、建设、使用、管理好砚文化博物馆,使之起到一个示范的作用,成为北京市乃至全国、全世界的一个亮点,为弘扬中华砚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做贡献。”

戎马生涯43载,2010年底离开领导岗位的刘红军,弘扬中华砚文化成为他为之奋斗的新目标。“非军旅生活”过得充实而丰富——出版砚文化专著系列、举办中华砚文化高峰论坛、筹建中华砚文化展览馆。

在中华砚文化发展联合会成立大会上,刘红军给自己设定了三个具体任务:一是弘扬,通过展览、论坛、研讨、宣传等活动再造中华砚文化盛世;二是编撰著作,总结前人,引导后人;三是建博物馆,打造一个弘扬中华砚文化的基地,回馈社会,永世传承。

2010年7月,由刘红军主编的《砚台博览》,因填补了中华民族砚文化的空白,荣获“中华传统文化著作金奖”;而由刘红军发起的弘扬砚文化志愿者品牌“聚砚斋”,则被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授予“千年聚砚斋”金奖。

2011年7月14日,由刘红军策划运作的“袖珍版”中华砚文化展览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作为“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第四次会员大会暨成立二十周年庆典”活动的组成部分,砚台展得到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许嘉璐的高度评价:“砚台是炎黄文化的‘功臣’。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提出,‘在弘扬中华文化的基础上,中华民族的文化一定会有巨大的创新’。砚台是中华文化精神的综合体现,在未来,不仅要弘扬砚文化,更要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创新发展。”

令志愿者们振奋的是,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同志亲临砚文化展览指导,现场磨墨挥毫题字,并勉励刘红军继续弘扬中华砚文化。

鉴于在弘扬中华砚文化方面的卓越贡献,刘红军在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第四次会员大会上当选为副会长。许嘉璐还希望他在2012年把砚台展办到台湾去。

2011年10月15日,展览面积近千平方米的中华砚文化展览在朝阳区观音堂文化大道117号隆重开幕。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原副主席迟浩田、全国政协副主席郑万通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为中华砚文化展览揭牌。

展览分“砚台春秋”、“众砚争辉”、“名砚精品”三个板块,展出的近400方砚台,全面展示了中华砚文化五六千年的发展史,是目前品种最全、规模最大、质量最整齐的一次砚台文化展。

但这个展览馆对于刘红军来说,只是中华砚文化博物馆的“试验田”。

如今,随着“朝阳区传统文化艺博园项目”的签约,刘红军及其带领的志愿者团队,可谓在弘扬中华砚文化的事业中“初战告捷”。

砚文化“推手”

2010年7月8日,是上海世博园“砚文化主题日”。来自世界各国的游人第一次近距离、直观地领略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他们在参观“上海世博会砚台精品展览”的同时,还非常幸运地聆听到“首届中华砚文化高峰论坛”专家学者们的精彩论述。

活动主办方是聚砚斋,而“推手”则是被誉为“弘扬中华砚文化001号志愿者”的刘红军。

刘红军,生于地道农家,长于沂蒙山区。这片充满文化气息的红色沃土让出身农家的刘红军,从小就知道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要性。

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成绩优异的刘红军,目标是考上北京大学。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1966年6月18日晚,一份“高考推迟半年,进行无产阶级”的通知,打破了刘红军的大学梦。

在等待恢复高考无望的焦虑中,刘红军选择了参军。这身军装一穿就是43年……

携笔从戎,或许是刘红军最大的与众不同。无论是否在部队,他似乎总能找到新的学习进取目标。

用毛笔写大字是刘红军带兵之余的重要爱好。一则可以修身养性;再就是写大字如行军用兵,可以锻炼遇危不乱、逢险莫慌、沉着应对、随机应变的能力;同时,又可以把性情直截了当地宣泄于笔触中。

好字必有好墨、好砚。刘红军真正与砚台结缘,始于一本名为《中国石文化》的闲书。该书所讲的部分可以制砚的石种,其硬度、密度、颜色、花纹等都深深吸引了他,进而开启了他的爱砚、藏砚之路,个人也因收藏砚台品种之多、之全而在业界逐渐扬名。

随着对砚文化的深入研究,刘红军发现砚文化是整个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砚台是中华民族历史的承载者,为历史文化传承曾立下汗马功劳。

然而,随着硬笔书写及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曾经承载炎黄辉煌历史的砚台,却面临退出实用舞台的命运。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砚台兴亡,匹夫亦有责!

2010年2月,刘红军振臂一呼,率领一群爱国、爱党、爱砚的志愿者在北京创立“聚砚斋”——搭建起了一个集砚台收藏、鉴赏、研究、交流、展览于一体的综合性、高品位砚文化交流平台,旨在弘扬中华砚文化,为民族振兴和祖国统一大业做贡献。

进军世博,是弘扬中华砚文化志愿行动的“第一站”。

2010年5月,刘红军应邀在世博会联合国信息发展网馆举办砚台精品展。这次被誉为“开创中华砚文化先河”的展览,让世界充分领略了中华砚文化的博大精深。国粹亮相,举世震惊。

2010年底,刘红军在离职演讲中坦陈:我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绩,是生于好时代、遇上好领导、赶上了许多国家大事,有一颗感恩且学习进取的心。

从军四十余年,为两次亚运会、奥运会、世博会、国庆庆典安保;创新迎宾礼炮鸣放模式、改革天安门升旗仪式;参与处置多起;参与过长江、淮河、湖南四水抗洪以及重庆开县井喷抢险、四川汶川地震等抢险救灾工作……

诸多国家大事历练了刘红军,也成就了刘红军。身处和平年代,他的军旅生涯少了战火的硝烟,却多了儒将的智慧。因此,当他把弘扬砚文化作为人生的又一个“战场”时,其间的认真与忙碌可想而知。

“人生很短暂,能为社会、为国家多干点事,就尽量地干。”刘红军经常带领中华砚文化发展联合会的成员组团去各地做文化交流。

2012年4月19日,由中华砚文化联合会和潍坊市委宣传部联合举办的鲁砚文化研讨会在潍坊文展会举行。刘红军高度赞扬了鲁砚文化在中华砚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就鲁砚文化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他认为,要统一思想认识,整合鲁砚组织,创新鲁砚风格,打造鲁砚精品,振兴鲁砚文化,着力形成具有独特艺术风格和时代特色的新鲁砚品牌,为弘扬中华砚文化做贡献。

2012年7月11日,刘红军在武警云南省总队政委王海亮少将的陪同下,到攀枝花调研苴却砚文化产业。

刘红军一行来到仁和区南山循环经济发展园区,先后参观了罗氏石艺研究所、鑫苑工艺美术制品厂、源石轩工艺有限责任公司等苴却砚设计、生产车间和展厅,欣赏了精美的砚雕作品。

在随后举行的苴却砚文化研讨座谈会上,刘红军认为,攀枝花拥有独特的苴却石资源和较好的雕刻技术,发展苴却砚文化产业大有可为;并勉励攀枝花苴却砚生产企业联合起来,相互切磋技艺,突出苴却砚地方特色。调研结束时,刘红军建议中华砚文化发展联合会可以与攀枝花苴却石行业协会一起努力,拓展苴却砚市场,把苴却砚文化的影响扩大到全国、全世界。

攀枝花调研,只是刘红军为砚文化操劳的一个“小镜头”。7月10日,刘红军作为嘉宾出席“2012昆明泛亚石博会”时,就专程到名砚展馆视察;当天下午,刘红军为“万世师表—孔子”巨型观赏石和云南滇池石文化博物院壹号馆揭幕和开馆。

与此同时,7月8日,在遥远的东北吉林,中华砚文化发展联合会副会长许世宽少将,带队参加“第四届中国吉林白山江源·长白山奇石暨松花石产品博览会”。

放眼世界

2012年7月2日,中华砚文化发展联合会迎来又一个重要时刻:在看到联合会半年工作报告后,贾庆林同志作了“祝贺在弘扬中华砚文化方面取得新进度”的重要批示。

推动传统砚文化融入世界文化,是刘红军2012年的“新进展”之一。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作为华夏文明的传承者,我辈有义务更有责任让砚文化走向世界。”每次谈到砚文化走出国门,向世人展示其无穷魅力的话题,刘红军都有一种深深的使命感和强烈的紧迫感。

为了开辟中华砚文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刘红军把弘扬中华砚文化与中国书画文化艺术紧密结合,于2012年2月24日成立了中华砚文化发展联合会书画院,并启动了“龙腾盛世”系列活动。

全国政协副主席和中国人民原副总参谋长张黎上将共同为中华砚文化发展联合会书画院成立揭牌,欧阳中石为《龙腾盛世·万龙书画长卷》题写卷名。书画院以砚文化为纽带,紧密结合书画艺术,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展。

于此同时,刘红军意识到,弘扬中华砚文化不能仅仅局限于国内,他把目光投向了世界。

2012年3月14日,由中华砚文化发展联合会选送的《中华砚》宣传片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播放,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各国观众驻足观看。

这次惊艳亮相,让刘红军更加坚定了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信心。

2012年8月12日,联合会将举办“出国(境)展览精品砚评选暨青少年书画大赛颁奖典礼”,中央领导、武警部队领导及各部委领导等都将出席。刘红军还将在颁奖典礼上向寿嘉华、郭海棠、闫振堂、罗伯健、马自树、高玉家、龙宇翔颁发中华砚文化发展联合会名誉会长颁发聘书。

此次活动是为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将书法列入中小学生必修课的要求,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作贡献。

其中,出国(境)展览精品砚的遴选,从2012年2月就开始筹备。并于2012年5月23日评选出精品奖作品8件,优秀奖作品23件。

评选前,有专家提出四大名砚种是否都得有代表的疑问。刘红军则特别强调:“这次评选要秉承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高标准、不凑数字,坚持实事求是、不照顾砚种的评判原则。”

评选当天,刘红军亲自到场督导。他仔细地观摩每一方砚台,并不时拿起砚台,与评选专家讨论,交流,对砚台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弘扬中华砚文化是抵御外来文化的侵略,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的具体行动。”刘红军说,“虽然退休了,但在党的号召下,能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祖国的统一大业做点贡献,很满足。”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论文范文6

   

一 主流文学与主旋律文学

    主流文学是中国的文学史家们常常谈到的一个问题,“弘扬主旋律”则是江泽民同志关于我国文化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思想,最早见于他1994年1月24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弘扬主旋律”文学即是这一重要思想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主流文学与主旋律文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两种文学现象,其理论研究均属于鉴赏美学的范畴,二者的内在本质均侧重在要求文学应符合读者鉴赏的政治理想,从而能在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方面构成某种共同的趋势,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主流”或“主旋律”。

    主流,即干流,主流文学比喻的是中国文学发展一以贯之的主要线索与主要方面。这种一以贯之的东西,主要不在于艺术的形式,而应是由作品的内容所决定。从已有的研究资料表明,构成中国主流文学的内容要素是多方面的,比如经世致用、美善相兼、言志载道、爱国主义等,都是主流文学不可缺少的主题思想。概言之,尊用则是主流文学最为基本的情感内核。而且,这一情感内核自文学的诞生之初就表现出来了。《汉书·艺文志》称:“古之王者,也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这里的所谓“记言”“记事”,实际上即是指广义的散文,实用的目的十分明显。再往后的各个时代,强调文学尊用的线索就一直没有间断,虽然具体口号不尽相同,但其主要精神则是一致的。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主流文学中的尊用还表现出以下两点特色:一是以“善”为文学之大用。尽管文学都讲究真善美的统一,但从东西方的鉴赏传统来看,西方是重在美与真的结合,我国则注重美与善的统一,而且又以善为最先。在汉代学者许慎那里,“美与善同意”;在孔子看来,尽善才能尽美。二是异常浓郁的爱家爱国的情感,不论是抵御外国侵略、希望祖国统一,还是言志明道等各种变法图强的具有政治教化作用的主流文学都可以归结到这种情感上来。

    主旋律文学,意指在所有文学中标志着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具有主导作用的方面,它就像一台成功的多声部音乐演唱或演奏会,要求有某一声部所唱或所奏贯穿始终,使其成为主要曲调。“弘扬主旋律”就是要求强化这样的主要曲调,使乐曲的主题更加显豁突出,真正发挥纲领性和主导性的作用。

    “弘扬主旋律”文学,就是要求社会主义文学应当继续发扬中国主流文学尊用崇善的品格,能够“匡世济时”、“有补于世”或“为世所用”;就是要求社会主义文学能够与时俱进,符合人民的利益,促进社会的进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还要求整个社会主义文学事业能够协调发展。“弘扬主旋律”,意味着其他声部只能起润色、丰富、烘托与补充的作用,或者说非主旋律文学的发展应当自觉地与主旋律文学相呼应。

    在现阶段,“主旋律”的具体思想内涵,用江泽民的话来说,“就是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导下,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1](第198页)他同时强调,“要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积极支持反映主旋律的精神产品的生产”[1]。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国近十年来的文学涌现出了一大批体现主旋律的精品。如《壶口瀑布》、《青山魂》、《祖槐》、《落泪是金》、《西部的倾诉》、《智慧风暴》、《日出东方》、《人间正道》、《中国制造》、《苍天在上》、《大雪无痕》、《生死抉择》、《车间主任》、《苍山如海》、《大法官》等。这些作品表现了中国人民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军的主旋律,讴歌了社会主义的新人新生活,也荡涤了前进中的污泥浊水,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学的一道亮丽风景。

    主流文学与“弘扬主旋律”文学虽同属鉴赏美学的范畴,但二者立论的逻辑起点并不一样。主流文学是文学史家对中国文学发展规律的一种揭示,是中国作者与读者共同创造的成果。“弘扬主旋律”文学的逻辑起点则不是从已有作品出发,而是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同志顺应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并从中国主流文学受到启示后的一种民族自觉,执政党的自觉和读者意识的自觉。

    从中国主流文学到“弘扬主旋律”文学,是人们的认识从不自觉到自觉的飞跃,也是人们从实践中归纳总结,然后又将正确的理论自觉地指导实践的一种演绎。

    将主流文学与主旋律文学放在一起比较研究,其目的在于:一方面,由于中国主流文学与主旋律文学确实存在着相同的内在要求,因而就有必要对过去主流文学的形成作出清晰和准确的分析;另一方面,如何“弘扬主旋律”文学,我们又得从过去的主流文学那里吸取有益的经验。“弘扬主旋律”文学,仅仅依靠政策手段去实施显然不够。不论是何种文学,它必须为人鉴赏才能具有价值,从中国文学鉴赏史的角度来审视主流文学的特征与发展,研究主流文学与主旋律文学的内在联系与规律,进而达到推动主旋律文学的健康发展,繁荣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中国文学尊用崇善主流思想之形成

    主流文学与主旋律文学之所以具有可比性,即在于两者在审美理想上的趋同性,并逐步形成了以尊用崇善为主要内容的主流思想,并贯穿中国古今文学。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现象并非偶然,也并非是作者或统治者的主观愿望所致,而是由中国传统社会特有的经济、政治与文化决定的。

    传统的中国社会,其经济基础是以家庭农业经济形态为主的自然经济占据绝对优势的社会。老百姓都是一家一户地被固定在土地上,以独立经营土地耕作的锁闭性为其特征。正如《史记·货殖列传序》所说:“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这与西方奴隶制商品经济相对发达和中世纪城市商品经济的形成相比,其区别十分明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有学者提出:“根子在于我国古代社会生产方式中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强固结合,由此而形成的家庭农业经济形态,构成整个社会经济结构中顽强而具有持久生命力的细胞。”[2](第16页)但这还只是从形式上来看的,深层的原因应是与中国古人传统的文化理念有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其中心内容是关于如何“成人”和如何“齐家”的学问。儒家认为,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即在于人具有道德,这是人的本质。如何使人具有道德呢?这就是“如何成人”的问题。孔子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兴于德,立于礼,成于乐”[3]。至于“成人”的标准,孔子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像孟公绰一样,要能够清心寡欲[4]。寡欲,就是要克己,要克制自己的各种欲望,视富贵如浮云,视金钱如粪土。这与西方人文主义强调享受、追求幸福,反对教会宣示的禁欲主义恰恰相反。在这样的道德规范下,显然不利于发展商品经济。在儒家经典中,还有不少内容是讲如何“齐家”的。家庭是人类美好天性的摇篮,为孔子等人特别看重。《大学》主张:“治国必先齐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安天下”的统一关系。如何“齐家”?儒家认为,仁爱是家庭生活的思想基础,孝悌礼仪是组织家庭关系的具体内容,并制定出“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一整套家庭伦理,它培养的是“顾家”、“守家”、“爱家”的仁爱之子,以“三世同堂”、“四世同堂”甚至“五世同堂”为荣,家庭是人们的生处,也是人们的死所。在这种牢固的宗法家庭母体里,要想打破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然经济极其不易。

    政治的集中体现是国家。中国国家的建立与发展也无不与中国古人特殊的家庭伦理联系在一起,以致于王权与族权、国与家合二为一。《左传·恒公二年》有云:“天子建国,诸候立家。”这里的“家”又是另一种含义,它实为宗族与政权的统一组织形式,真实地反映出“家”与“国”有一种层级组合关系,即所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此后,随着中国家庭一夫一妻制的形成,以及从宋开始盛行的家谱制,家庭、家族意识进一步得到强化,“家庭”也便逐渐地演化为中国社会组织构造的最小单位,或者说,中国封建国家也正是有意识地借用了不少家庭、家族的伦理规范来协调和维系政治统治。

    概括而言,中国封建社会这种家国一体的政治特征主要包括:一方面,“家”自一开始就有另一种含义,它是比“国”要小的一种政体形式;另一方面,“家”即使从政体形式中分离出来,单纯成为区别人们血缘亲属关系的社会组织形式之后,家与国仍然保持着一定的紧密联系。譬如,以家庭、家族一整套“亲亲”、“尊尊”的礼教规范来治理国家,将社会阶级关系“血亲化”,将“人伦”关系植入政治统治中,统治者以“民之父母”自居,老百姓也习惯于将其称为“父母官”,等等。可以认为,国家是小家庭的放大;同样,小家庭又可看作为国家的缩影。这种家国一体的对应关系,我们还可从很多地方看得出来,如族田——官田、族规——王法、祠堂——衙门、家(私)塾——官(公)学、家丁——军队,等等。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

    当然,我们的目的并不是揭示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文化与政治是什么,也不是全面论述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文化与政治对社会的推动关系,而是要探求它对中国主流文学及当下主旋律文学的影响。

    秦晖指出,“把传统村落视为具有高度价值认同与道德内聚的小共同体”,“集中代表了中国独特文化并自古传承下来的宗族血缘纽带,因而传统乡村又被认为是家族本位的(并以此有别于‘西方传统’的个人本位)”,这一种“在文化形态上讲传统中国的小共同体本位,把它视为区别于异文化的中国特征,并用它来作为解释历史与现实的主要基础,则是很可质疑的”[5]。不从社会的基本矛盾而仅从社会的一些特殊现象去解释历史与现实及其发展,固然大可质疑,但中国独特的文化的确存在,它直接影响了中国主流文学的形成,并为“弘扬主旋律”文学的提出张本,这则是不能怀疑的。显然,中国人特有的家庭观念与国家观念,导致了与西方其它民族不同的社会意识。国家的“家庭化”或“血亲化”,以及家庭自然经济的锁闭性和以一夫一妻制、宗法制为内涵的家庭秩序的稳定性,使得中国民众彼此异常亲和向善,视爱国如爱家,国破就是家亡,国兴就是家荣。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民众的“大一统”、“大团结”的思想就特别根深蒂固;“一呼百应”、“一心同功”、“一心一腹”、“一心同归”、“一心一力”、“一心一意”、“一唱百和”等,此中真意,可能是西方人无法理解的;家庭伦理与社会伦理统一,“天地君亲师”、“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等,已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牢不可破的道德准则。因而,人们关注得更多的是实际与实益,以及对人自身内在道德价值的探求,人与人的关系多尊用,多崇善,少审美。所以说,尊用崇善是中华民族的最为基本的情感内核或审美模式。

    这种尊用崇善思想在中国文学中的表现十分突出。从孔子对《诗经》的三字精典评价“诗无邪”,曹丕将文学当成“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到鲁迅先生所说的“文学是引导人们前进的灯火”,直至江泽民“弘扬主旋律”文学的提出,正是主流文学形成与古今贯通的理论线索。德国著名哲人黑格尔在其《历史哲学》中指出:“中国只有家庭,只有团体,没有个人,没有个性。”[6](第135页)明乎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中国文学自一开始就那样强烈地关注人的道德,主张修身养性、尊用崇善,并将仁德、正义、宽容、义务、至诚、忠君、中庸、贡献之类纳入此一认识中,以致于成为一以贯之的主流或主旋律,它与侧重以摹仿自然、探求外在世界为发端的西方文学走的是两条完全不同的道径。

   

三 发扬优秀传统 “弘扬主旋律”文学

    中国主流文学尊用崇善的人文传统,应该说它对中国文学始终能保持自己正确的方向,使它不致于陷于唯美主义或形式主义的泥坑,特别是对我们今天如何“弘扬主旋律”文学有着明显的积极意义。现在的问题是,“弘扬主旋律”文学在有些作家和理论家那里还存有思想障碍,甚至还有人将它视为“左”而不屑一顾。譬如作为“弘扬主旋律”的重要项目“五个一工程”,理论界基本上没有纳入研究视野,这在高校似乎又更为突出。

    为何要“弘扬主旋律”文学?如何“弘扬主旋律”文学?我以为必须解决好如下几个认识上的问题:

    1、认真总结与研究中国主流文学的成功经验,以及它之所以形成的社会历史根源,它对新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实际是提供了重要的参照。然而,近些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物质文明建设如火如荼,而文学的发展——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一支却总是显得捉襟见肘、羞羞答答。甚至不少作家在“物欲横流”、“道德滑坡”、“文化失落”的“时弊”中迷失自己。或者热衷于标新立异,以提出什么“主义”、什么“流派”为时髦,理想式微,崇拜技术,不仅将中国主流文学的优秀传统束之高阁,而且对“弘扬主旋律”文学更是漠然;或者借口“多样化”鼓吹当代文学的“无主题变奏”,不要“指挥”,也不要“主旋律”。这不得不值得我们深刻反省。但也毋庸讳言,主流文学固然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可资借鉴的有益的经验,同时,传统的中国社会将阶级关系“血亲化”,将“人伦”关系植入政治统治中,则禁锢了我们先人的民主意识,也为文学乃至文化的专制留下基因。虽然,21世纪的今天,不能与过去同日而语,但我们仍需提高警惕。

    2、要使广大作家、理论家从根本上真正认清“弘扬主旋律”文学的历史继承性,它应是符合中国国情和人民愿望的政治优势。德国诗人歌德也曾不无赞叹地指出,“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情感方面”,“更明朗、更纯洁,也更合乎道德”[7](第112页)。千百年来,我们的大多数文学作家们正是自觉或不自觉地顺应了这种共同趋势,从而使文学成为引导国民前进的灯火。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的文学更是遵循社会主义的方向,使文学真正成为团结人、教育人、鼓舞人的有力武器,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具有社会主义精神与共产主义理想的时代楷模。从当年的雷锋、王杰、焦裕禄、欧阳海、王进喜,到当今的张海迪、孔繁森、张鸣歧、王启人、罗健夫、陈金水、徐虎、李国安、李素丽、赵雪芳、王廷江、谭彦、徐洪刚、张金泉、吴天祥等,他们就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孕育成长起来的英雄,同时,这也是中华民族能够团结奋斗、敌忾同仇、坚不可摧的奥妙之一。

    3、显而易见,“弘扬主旋律”并非要求文学趣味的一家独鸣。所以,江泽民同志又多次强调“使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完满地统一起来”[8](第201页)。而且,他还曾经举过这样的例子:我们提倡唱进行曲,从音乐上来讲,它是有战斗力的,但也不能不让在军队里边唱些健康的抒情歌曲。有一首歌叫《军港之夜》,我看是首好歌,不能把它看作是靡靡之音。我们总不能一天到晚唱队列歌曲,休息的时候也不让唱唱《军港之夜》。应该既有战斗的歌曲,也有抒情的音乐。战士休息的时候,唱点健康的抒情歌曲没有坏处。[9]这已将“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关系讲得非常清楚。问题是,我们有些同志好像太神经过敏,一提“弘扬主旋律”就与“假、大、空”或者与过去的所谓“写中心、唱中心、演中心”简单等同起来,这是不公平的。而且,据我所知,学者们一般也不愿意涉足此一领域,以免招来浅薄或“左”的揶揄。当然,过去“左”的教训不能忘记,但反过来,我们如果又因噎废食,明知连外人都很羡慕的中国人的优势,我们却总是理不直、气不壮,这不也是一种悲哀?

    4、江泽民同志提出“弘扬主旋律”,其比喻意义意味深长。一则说明社会主义文学应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则说明文学完全可以“百花齐放”,但也必须要有大量的占有明显优势的具有社会主义政治主题的作品形成主导。同时,他还要求通过党和政府来加以主动推动,这不仅是我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大创举,也是我党第三代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新贡献。正如董学文所说,江泽民同志的“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是对‘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重大发展”[10]。

    5、应特别指出的是,“提倡多样化”作为“弘扬主旋律”的补充,主要是指艺术风格的多样化与题材大小的多样化,而绝不是思想主题的多元化。我们发现,“多样化”与“多元化”在很多批评家那里常常混为一谈。甚至有人口口声声以捍卫“四项基本原则”为前提,似乎他才是最主张要“弘扬主旋律”的,最具有历史的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但另一方面,他们又打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旗号,极力鼓吹所谓社会主义文学的多样化不应只是指形式、风格,而且还要包括内容、题材、主题等,并认为“文学观念、美学思想、创作方法和批评方法以及艺术理论的‘多元化’……这是应当充分肯定的”。显然,文学观念、美学思想、创作方法等的多元化必然将在作品中反映出来,这实际上是要摆脱文学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社会主义文学的“一元论”政治标准。我们有责任予以澄清。

【参考文献】

    [1] 江泽民.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a].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c].北京:学习出版社,2000.

    [2] 陈伯海.中国文学史之宏观[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3] 孔子.论语·泰伯[m].

    [4] 孔子.论语·宪问十四[m].

    [5] 秦晖.“大共同体本位”与传统中国社会[j].社会学研究,1998,(5).

    [6] 杨深.走出东方[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

    [7] 爱克曼.歌德谈话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8] 江泽民.发展与繁荣社会主义文艺[a].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c].北京:学习出版社,2000.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论文范文7

一、传承和弘扬中国民族传统音乐的必要性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传统文化底蕴丰厚,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在各个领域都为世界的发展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辉煌贡献,在音乐领域的发展也是独树一帜。

据考古发现,中国的民族音乐发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000年以前的黄帝时期,后经对“中原音乐”、“四域音乐”、“外国音乐”的不断融合发展,形成为具有中华民族特点的民族音乐体系。这个自成体系的音乐文化以其特有的独到的悠远、典雅、灵光的风格,奏响在中华民族的心田,回荡在历史的天空之中,给人类历史留下了许许多多的优秀乐章。这个发祥于古老的东方民族的音乐表现手法,以其自身的特点独立发展于世界音乐之林。我们的祖先发明了“宫、商、角、徵、羽”以清音为主要基调的五声音阶,其类似于现代简谱的“1、2、3、5、6”,也就是说,宫相当于1(Do)、商等同于2(Re)、角近似于3(Mi)、徵对等于5(So)、羽接近于6(La)。而源于西方音乐的“1、2、3、4、5、6、7”中的4、7这两个半音,则产生了浊音的变化。中华民族的传统音乐在创作中以线条为主,创作出来的乐曲悠扬而绵长,有空谷传音的空灵之性,有荡气回肠优美曲律,让人产生与宇宙对话和神仙交流的心旷神怡的质感,这种在音阶、宫调、律制、形态以及民族思维等方面构成特有特征和内在规律的音乐系统,是同强调和弦效果的西方音乐有着显著区别的,这也就成就了中华民族传统音乐对人类的独有贡献。

但是时光进入近现代以后,特别是因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社会形态的影响下,西方音乐理论开始侵蚀中国的音乐领域,因此中国的音乐创作者们也开始逐步向西方音乐创作靠拢,我们的民族传统音乐进入了发展的困境甚至开始凋敝,也预示着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困难时期。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在港台流行音乐传入中国大陆这样的形势的挤压下,原汁原味的民族传统音乐作品更是少之又少,理论研究和成果积累也是不可多见,这样的局面的产生甚至还被一些学者们认为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音乐是世界的,但是首先应当是民族的,这对于我们中华民族来讲,更是应当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事实。四大文明古国之所以还有中国的硕果仅存,而其它的三个古国已经成为历史的记忆,关键的原因就在于我们的文化处于连续的传承和发展的状态之中,我们民族的血脉一直在继承中焕发着勃勃生机,我们的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一直具有高度的引领价值。那么,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的中华民族传统音乐,就必须并在保持土生土长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开拓在世界音乐领域的发展空间,达到根深叶茂的光明的发展前景。所以,我们的音乐爱好者特别是音乐制作人,就应当肩负起这样的神圣使命,本着对自己负责、对民族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立足本乡本土的浓浓气息,把摸着民族音乐发展跳动的脉搏,理直气壮做好对中华民族传统音乐的继承和弘扬工作,为人类社会的发展留住这颗历史的种子,这就是我们必须认清的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音乐的必要性。

二、传承和弘扬中国民族传统音乐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多角度全方位的复兴,为此,我们的中华民族就首先应当坚定自身历史的认同感,这是必须树立起来的思想基础。我们的民族传统音乐之所以在传承和发展中受到了阻碍,主要的原因之一应当归结于一些音乐创作人的不自信或崇洋媚外思想作怪的结果。而如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的事业中,更加需要的是民族的认同感和自信心,这是建立家国情怀,坚定民族自信的需要。

从纯艺术的的角度来讲,源自中国的民族传统音乐以其独特的特征自成体系,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音乐,会丰富世界音乐领域,使音乐艺术保持多样性的发展态势。当维也纳音乐大厅回荡宋祖英这位东方辣妹子演唱的《茉莉花》时,在世界公认的音乐殿堂就认可了具有中国符号般的中国音乐元素,这就是中国给世界带了的不同的听觉享受和音乐盛宴。这样的中国元素是不可替代的,是应当在世界的音乐发展中贡献出一分力量的。所以不能因为我们自身的片面认识,因为我们的不自信仰或是一种逆反心理,而影响了这个音乐元素作用的发挥。

传承艺术精华和弘扬民族文化,这不仅是对历史发展的尊重,这更是对我们未来发展的敬重,审视历史、面向未来,我们需要发挥好承上启下责任人的作用,并通过我们的积极努力使这个人类文明的艺术瑰宝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在处于转型期的当下,我们就应当本已经成为经典的国粹进程下来传承下去,把民族音乐文化做强做大并要全力使之走向世界

三、传承中华民族传统音乐应当夯实的基础

我们应当对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理论充满高度的自信,并努力把传承和弘扬从焦虑中解脱出来,回到脚踏实地的状态中来,从一点一滴做起,把这种传承和弘扬的劲头形成一种新常态。

曾听到一则消息,说的是北京的小学招生将向传统文化倾斜。激发了家长鼓励孩子们学习民族乐器的热潮,也从而带动了艺术教育培训市场的培训热,针对这样的跟风局面,北京市政府立马向社会明确了开办艺术特长培养,注重的不是孩子们已有的艺术水平,而是重在对孩子们艺术素养的发现。

在2015年5月7日的《人民日报》第12版上开在了这样一条消息,大标题是《市场好,昆曲演员不够了》,小标题是“江苏省戏曲学校将招40名昆曲学生”。消息说的是关于招收昆曲小演员的事,在市场需求的召唤下,昆曲发展的春天气息开始温暖大地。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论文范文8

关键词:全球化;民族精神;弘扬与培育

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也为我们借鉴人类文明成果,博取世界各民族之长,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丰富民族精神的内涵,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供了条件。因此,在全球化语境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关键是我们要立足于本国现实,紧密结合全球化的实际,突破狭隘的民族主义,抓住契机,积极进行文化创新。

一、全球化给民族精神带来的冲击和挑战

1、全球化弱化了当代人的民族国家意识。全球化以经济全球化为发端,涉及到政治、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全球化是“人类不断跨越空间障碍和制度、文化等社会障碍,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充分沟通(物质和意识)和达成更多共识与共同行动的过程”,并引起世界范围内不同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世界上各种文化共生、交融,新的观念、文化不断涌现,必然会给国民的思想、价值和心理活动以直接影响,引起其内心深处的激荡与冲突,引发其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深刻变化。传统的民族国家主权观、安全观和民族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不可避免地淡化人们的民族国家意识和爱国主义观念,也向全球化过程中总体上处于弱势的国家,在如何维护自身文化独立与文化安全、国家主权与国家意识、国家利益与民族利益等问题上提出严峻的挑战,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提出新的要求。

在全球化所带来的种种影响中,与民族国家相连的民族国家意识受到的冲击最为突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主权泛化或弱化”,“国界的消失”,“国家权威的销蚀”以及“民族国家主权过时论”,“人权高于主权”,“全球民主化论”等言论和观点的流传容易使人们产生错觉,使国家主权的神圣性大打折扣,甚至认为国家会随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而逐渐消亡,全球化时代已无须再提民族国家的主权与利益。

江泽民指出:“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引起世界各种思想文化,历史的和现实的,外来的和本土的,进步的和落后的,积极的和颓废的,展开了相互激荡……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积极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是关系广大发展中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作为一个刚刚迈入世界轨道、融入全球经济化的发展中国家,民族文化遭到了来自于全球化的前所未有的冲击,民族国家意识有弱化的趋势。因此,全球化过程中处于弱势的中国必须高度重视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维护自身的文化独立和文化安全。

2、西方国家加强了思想、文化领域的渗透,“西化”目的明显。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极力利用全球化这一契机,把全球化等同于“西方化”,甚至等同于“美国化”,竭力推行政治制度的单极化或所谓的“一体化”,推销以资产阶级自由、人权观点为主的政治观点和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它们鼓吹和宣传经济私有化、政党多元化、人权国际化、民族自治化和社会多元化,进行一场他们十分得意的所谓“悄悄的变革”,给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甚至国家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

西方人对第三世界国家进行文化的渗透和控制,本质上是推行一种殖民文化观念,具有政治性和侵略性,他们试图在全球搞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正如阿兰·伯努瓦所说:“还有一种有利于理解文化全球化性质的新奇事物,即资本主义卖的不再仅仅是商品和货物,它还卖标志、声音、图像、软件和联系,这不仅仅将房间塞满,而且还统治着想像领域,占据着交流空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正是要通过它的文化霸权主义,使得不发达国家不仅在经济、政治、军事上依附于它,而且在精神文化上也完全依附于它,泯灭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人民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

中国是西方文化重点渗透的对象,面对这些形形色色的反动宣传,面对西方国家实行的“分化、西化”图谋,我们如何站在时代的前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敏锐而及时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现代化进程护航,是一件极为现实而紧迫、艰苦而重要的任务。

3、社会体制的变革弱化了民族精神的凝聚和整合功能。在全球化的语境中,我国一方面受到西方发达国家意识形态的进攻和挑战,另一方面自身也处于改革转型期,处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社会经济成分和经

[1] [2] [3] [4] 

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也必然带来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多元化。旧的规章制度与价值体系逐渐解体,而新的制度与价值体系尚未完全确立,因而社会思潮新旧杂糅,某些环节容易出现失范、无序的现象,使原来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受到强烈冲击,民族精神的作用也相对弱化。

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并存,极容易使人们由于良莠难辨而出现困惑和迷茫,以致产生信仰危机;外来文化的大量涌现,让有些人从陌生、好奇,发展到同化和顺应;市场经济弘扬了个体主体性,却造成集体观念的消解,使个人主义盛行;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不足,极容易导致政治参与爆炸与政治参与冷漠同时并存的奇特矛盾。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和凝聚力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的又一重大课题。

、信息全球化加大了弘扬民族精神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全球化是与社会生活全面信息化相伴而来的。随着数字化、网络化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媒体、虚拟现实将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的重要环境,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将更多地走入网络世界,在信息高速公路上与人打交道,在知识信息的海洋中开展工作,既给弘扬民族精神带来新的环境,又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其科技和文化设施的优势,全方位、全天候推销他们的价值标准、意识形态、文化理念提供了信息平台,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加新的变数。

信息渠道的多元化、教育对象接受的自主性,更进一步增加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工作的压力。全球化语境下,由于人的自主性空前提高,使思想问题、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个性化、多元化、复杂化特征也更加明显,而网络世界互动关系的虚拟性则增大了人们思想波动性,政治意识、阶级意识甚至国家意识淡化。同时,在动态的、高速流转的信息环境下,人们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将日益增多,这又呼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出积极对应之策。能否保证人们具有积极、健康、向上的人格,将关系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工作的基础。如何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对待这种新形势和新变化,建立巩固的无产阶级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已是刻不容缓和不可懈怠。

二、全球化对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提出的新要求

、开放意识与民族意识并存。处理好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文化积淀和结晶,是民族心理特征、思想情感、精神风貌和文化观念的集中体现。它是民族识别、民族认同的根本标志之一,是维系一个民族的共同心理和共同价值追求的基础。因此,全球化进程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首先要立足于本民族,维护、发扬本民族精神的传统和特点,培养对祖国和本民族的忠诚和热爱。其次要着眼于世界,结合全球化的实际,辩证地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将情感与理性的反思结合起来,处理好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

一个民族能否不断吸收外来文化,既是其民族精神能否有生命力的重要条件,也是这个民族能否发展的重要条件。全球化要求我们要立足本国,用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认识当代世界,从世界发展的角度去观察思考和研究问题。在全球化时代,民族精神更应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更应有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品质。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是在中华民族与外来民族文化不断交融、交流和互相取长补短的碰撞中,逐渐发展完善起来的,蕴涵着世界各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要体现民族精神的开放性,以开放、理性的态度吸收和借鉴世界其他民族的一切文明成果,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全盘西化,同时警惕消极、颓废文化的侵袭。江泽民明确指出:“我们要发扬民族的东西,但是不反对外来优秀的东西。”文化自大主义和文化排外主义只能导致本民族的落后,民族精神的茫然。

、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并存,处理好传统性与时代性的关系。民族精神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历史性概念,又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时代范畴。它总是与一定历史时期民族肩负的主要任务、时展的新要求联系在一起的,与融汇了中华民族各个时代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的时代精神联系在一起的。它根植于传统,又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民族精神,同一个民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其民族精神也有不同的特质和表现。”一个只依靠过去的民族是没有发展前途的,而一个抛弃祖先的民族也同样是不会有前途的。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论文范文9

同化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一直是资本主义国家实施的全球战略,其最终目的是要在全球消灭社会主义制度。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借助经济全球化,宣扬“国家无能论”和“人权大于论”,推行“政治全球化”和“意识形态全球化”,用“全球意识”取代马克思主义,以期达到用资本主义统一世界的目的。当前,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我国已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这既为我国赢得了发展机遇,但同时也为西方国家对我国实施“西化”和“分化”提供了契机。而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重要特征。面对西方国家的“西化”和“分化”,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必须通过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来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人们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和对国家、民族的归属感。

二、全球化背景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点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丰富,既具有历史性,又有时代性。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必须重点弘扬和培育爱国精神、创新精神、开放精神和忧患意识。

(一)爱国精神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凝聚民族力量的动力和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柱。正如所说,“中华民族有着浓厚的爱国主义传统,这是我国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支柱”。在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文化思潮相互激荡的今天,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在全体国民中培养三种意识:一是国家意识。没有国家意识的民族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没有国家意识的国民不可能成为一个爱国者。全球化不可能使国家过时,更不能使国家消失,但是全球化会对我国的经济、文化产生一定的冲击。我们必须通过弘扬和培育爱国精神,引导人们自觉维护国家。二是民族团结意识。经济全球化通过经济力量影响人们的思想,淡化人们的民族意识。我们必须大力倡导民族团结、平等互助、共同发展的思想和精神,增强人们对民族和国家的向心力,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统一。三是社会主义信念。全球化虽然以西方国家为主导,但并不等于“西方化”,更不等于“资本主义化”。全球化过程实质上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较量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定社会主义必胜信念。

(二)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不仅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得以提升的关键,更是一个民族在全球化背景下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全球化为我国学习外国先进技术提供了机遇和条件,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任何国家、民族的创新成果都不会无条件地为其他国家所共享,特别是涉及提升国防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大创新成果和核心技术,不仅是学不来的,也是买不来的。“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国家的发展也就会永远受制于人。中华民族是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民族,曾靠着自主创新精神,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使中华民族长期保持着强大而旺盛的生命力。在全球化的今天,作为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中国,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占领发展的制高点,只有大力弘扬和培育创新精神,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使自己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将祖国的发展与安全的命运牢牢掌握在我们手中”。

(三)开放精神开放精神是时代精神的重要体现。全球化时代是一个开放时代,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更加密切,其发展对世界整体的依存度也赿来趆高。在这个开放时代,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闭关自守,将是没有前途的。纵观当今世界发达国家,他们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高度开放。历史也同样告诉我们,国家什么时候开放,什么时候就会强大,什么时候闭关自守,什么时候就会落后。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汉、唐盛世,都是当时我国最开放的时期。相反,走向近代的中国开始闭关自守,导致贫穷和落后。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重要标志,中国步入了全面开放的新时期,这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综合国力迅速提升。面对全球化更加开放的国际环境,我们必须大力弘扬和培育开放精神,以世界眼光和更加开放的心态,不断丰富对外开放的形式和内容,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融入世界发展潮流的过程中,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

(四)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文化历史积淀的民族精神之一,体现的是忧国忧民,把祖国、民族的生存放在心上的一种情怀和对国家、民族的一种强烈责任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烈忧患意识的民族。古代就有“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思想。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激烈的国际竞争给我国带来许多挑战。从国内来看,虽然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综合国力有了很大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基本上达到了小康,但是离全面小康还有一定距离,特别是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党的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暴露出一些问题,还存在某些不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还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从国际上看,面对我国综合国力提升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西方势力正在加紧对我国实施扼制战略,从借助“中国”,影响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到利用外部压力干扰我国民族团结及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只有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并把这种忧患意识变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建设国家的强大精神动力,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才能在应对来自国内外各种挑战的过程中,赢得主动。

三、全球化背景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策略

全球化背景下,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必须坚持民族文化个性、立足对中国传统文化继承、顺应时展要求和具有世界发展眼光。

(一)坚持民族文化个性,在保持民族文化独立性的基础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华文化是人类文明中的独特部分,它之所以历经沧桑几千年,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并不断地为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就是“因为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实践智慧、审美魅力和生活情趣,始终保持着源远流长、兼容并蓄的文化个性”。民族精神植根于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并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发展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深深打上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烙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在当今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大局中,思考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必须重视中华民族文化个性的弘扬与培育,特别是在与世界文化的相互交流中不能失去中华民族文化的个性,要始终保持民族精神的独立性。因为只有个性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华民族精神,才真正具有生命力。

(二)立足中国传统文化,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根基。在全球化背景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注重在全体国民中加强三方面教育:一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当代青少年生活在改革开放年代,一般对中华五千年的悠久文化缺乏深刻的了解。应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体现在教育全过程,提高青少年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二是历史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一个不懂得中华民族历史传统和革命传统的人,是不可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的,更不可能自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一部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的斗争史、创业史。“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都要认真学习和了解祖国的历史尤其是近代以来的历史”。要学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英勇斗争、取得胜利的革命历史,以培养爱国、爱党和爱社会主义的情感。三是传统美德教育。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倡导的国家整体观念、天人合一思想、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尊崇道德人伦的价值观等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同样必须加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

(三)顺应时展要求,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历史性和时代性的辩证统一,既体现在优秀传统文化中,又具体存在于时代精神之中,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我们党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顺应时展要求,不断对民族精神作出新的概括。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以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等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等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党又在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新的目标,需要新的民族精神作底蕴。首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是中华民族面临的共同事业,完成这一光荣的历史任务,需要在全民族中培育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其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是一项充满艰辛、充满创造的事业,需要在全社会弘扬和培育“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学习外国、自强不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同心同德、顾全大局,勤俭节约、清正廉洁,励精图治、无私奉献”的创业精神。再次,全球化时代是科技、竞争、开放并行的时代,要求我们必须在全民族中大力弘扬和培育科学精神和竞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