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互联网教育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4-25 14:47:38

互联网教育论文

互联网教育论文范文1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语文教师;转变;对策

2015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要全面实现“互联网+传统行业”。在“互联网+”行动计划执行过程中,用互联网去带动诸如教育传统行业进行创新改革,以互联网作为催化剂,引发教育行业全面革新发展。如今在大学里,不管一名教师学识有多么渊博、讲课有多么风趣幽默,都很难再像过去一样轻而易举地树立权威,打动学生、影响学生了。教师们首先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与手机争夺学生的注意力,让忙着刷微博、看微信的“低头族”抬起头来。更深层次的挑战则在于:网络上有海量的信息,学生可以根据所需随时查找,比课堂所得可能更新更丰富更完善;同样一门课程,学生可以看名校的网络视频公开课,聆听本学科最知名教授的讲解;而“慕课”的兴起则更进一步搅动大学课堂,大规模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随时随地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成为可能,来自世界一流大学的明星教授给普通教授带来巨大压力。

大学语文教师要适应“互联网+教育”时代,唯有全方位的自我改变:从更新教学观念到能力的重新构建,从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到刷新师生交往方式。

一、“互联网+教育”时代大学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

1.知识权威地位的丧失

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中,教育者和知识是核心,大学语文教师处于知识垄断者的地位,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而学生处在从属的地位,被动的接受知识。在“互联网+教育”时代,信息资源可以共享,知识资源的占有实现了人人基本平等,大学语文教师知识垄断者的地位基本上已经丧失。

2.从资源提供者转变为资源选择者、组织者

传统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是教学资源的提供者,学生的知识主要是从教师的讲授中获得。而在“互联网+教育”时代,学生获取的途径不再是教师讲授的知识,教育资源开始从封闭走向开放,学生获取知识变得更加的方便和快捷。面对网络资源这把双刃剑,大学语文教师的主要工作转变为资源选择者、组织者,教师通过自身的专业素养,以及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了解,帮助学生进行资源的选择和组织,剔除无用无利信息,让网络资源产生利益最大化,真正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源泉。

3.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

“互联网+教育”的发展,使得大学语文教师工作重心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这一亩三分地,而应借助网络资源让自己的教学变得更加生动精彩。重视研究如何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和学习,学会利用新媒体如微信、微博等在课堂之外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沟通和知识的传播,借助课堂之外的影响力更好地吸引、影响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

二、“互联网+教育”时代大学语文教师的对策

1.改变观念,转变角色

面对“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发展,作为大学语文教师必改变传统教育观念,主动适应角色变化,调整心态,变被动为主动。首先应从观念上,调整自己的定位,努力构建师生间平等对话和交流的关系,把学生当成朋友、伙伴,与学生同学习,做良师益友,然后才是组织者、引导者、辅导者和监督者。在行为上,多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考虑问题,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信息资料选取、课程设计、教学的组织和监督考核上。当前教改积极倡导以学生为中心,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但如果监管不到位,缺乏约束力,则可能导致学生放任自由。为此,教师应善于借助新兴媒体如微博、微信、QQ在课堂外多与学生接触,去了解学生的需求、兴趣所在,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素养,引导、激励、督促学生学习,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起到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辅导者和监督者的作用。

2.发挥优势,扬长避短

不可否认,“互联网+教育”意味着一次生态更替,然而,不论“互联网+教育”如何以网络化、数字化、多媒体化为特点,以开放、共享、交互、协作为特征,其本质还在教育,尤其是大学语文这门课程。作为大学语文教师,我们也具有一定的优势,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自身优势。

一方面,网络制造出一个前所未有的虚拟社会,许多人热衷并依赖虚拟的社区交往,这样,便使网络时代面对面的交流将成为稀缺资源,而作为熟悉课堂教学并具有多年与同学面对面交流的大学语文教师而言,进行面对面交流辅导教学将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网络教育这种人机交流方式,其交流的深度和反馈的及时性与师生间面对面的交流相比,面对面时的眼神、表情、言语语调交流却是网络所无法做到的,大学语文教师应利用这种优势,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个人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因此,在某些方面,面对面交流辅导教学更显得其无可比拟,从而凸显出教师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次,从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特点来看,更注重与学生面对面的互动沟通。教师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反映,适时调整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让老师与学生思想的火花在课堂这一空间得到激发、碰撞,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将人文性、情感性教育渗透到学生,让其体会到大学语文的人文美、情感美,从而实现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目标。

另一方面,在当前的互联网大学语文教学中,课程考核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基于技术所限,常常采用客观试题,主观试题较少,这无疑不能全面反映语文这门课程的特点,也不能如实反映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而对主观试题的评判,教师的工作不可替代。另外在课程考核中,平时成绩的考核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教师在课堂上会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抛出相关议题,通过提问、探讨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讨论,面对这样的考核,作为教师,无疑处于无法代替的地位,然而这恰恰不是互联网所能提供的。

3.苦练内功,提高素养

大学语文课程注重以诗的语言传达出文学作品的内涵神韵与审美特性,教师如果自身没有广博的学识、深厚的文化底蕴,则难以传递出该课程的美与精髓。因而大学语文教师必须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加深对大学语文的理解和掌握,及时追踪学科最新进展和发展方向,不断更新知识,改进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注重讲授知识与激发学生思考两相结合,提高个人教学素养。在“互联网+”时代,由于网络知识的获得方便快捷,给教师获取知识和帮助、提高自身水平带来很大的便捷,大学语文教师要学会借助网络及时更新陈旧知识,贴近学术前沿,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干货”。同时,网络时代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网络开发能力,掌握必要的开发工具,因此,大学语文教师应该主动学习网络有关软件的使用,尽可能做到自主制作一些网络课件和资料。

4.注重科研,教研相长

作为高校基础课的大学语文,在分工中,主要的任务是教学,科研是相对处于次要的工作。但这并不意味着,基础课的大学语文教师可以不做点科研的工作。实际上,科研工作对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大有裨益。因为,通过科研工作,可以加深对语文这门专业知识及规律的理解,再者,通过科研工作,可以了解科研的规律,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是很有帮助的。而科研工作成果的取得,反过来也能促进教学。

参考文献:

[1]邹满丽.互联网与教育――论互联网对教育之利弊[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0):160.

[2]蔡伟.http:///edu/jiao_yu_ping_lun/te_bie_tui_jian/201504/t20150410_1245989_1.shtml[EB/OL].“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变革.

互联网教育论文范文2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1世纪是网络信息化时代,以“互联网+”为契机的各行各业都掀起创新升级的潮流。处于社会转型期、高等教育改革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紧抓时代特征,将“互联网+”发展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网络载体。“互联网+”载体的应用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探讨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依托互联网建构网络育人平台、主动掌握网络话语权M行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高校一个新的课题。[ ]

一、“互联网+”与教育

(一)“互联网+”

2015年3月,国务院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所作的《政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由此“互联网+”正式上升为一项国家战略,拉开了万物互联时代的序幕。据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1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1.7%。蓬勃发展的互联网不仅涉猎广、程度深,而且给人们的学习、生活、思维带来越来越大的影响。

“互联网+”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是指以互联网思维为基础、互联网技术作支撑,实现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甚至创造出一种行业新形态。人们把“互联网+”跟火、电的发明相提并论,亦可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视作是一次新的工业革命。[ ]互联网可以“+”所有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是两者的简单相加,要根据传统行业的实际情况通过信息通讯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取长补短,完成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具体而言,“互联网+零售”产生了淘宝,“互联网+餐饮、酒店等”产生了美团,“互联网+通信”产生了QQ。凭借自身“海纳百川”的包容性,“互联网+”以前所未有的影响力推动了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变革,诠释着“互联网+”时代的独特性:1.“跨界融合”,“+”本身意味着跨界、变革、开放,通过跨界创新,实现重塑融合;2.“创新驱动”,改变中国长期以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唯一出路便是创新;3.“重塑结构”,网络信息化、全球化打破原有社会结构,借助“互联网+”重塑结构,促进社会协调发展;4.“尊重人性”,人性的光辉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根本的力量,互联网的力量之强大最根本也是来源于对人性最大限度地尊重;5.“开放生态”,将孤岛式的创新相链接,实现以人性为导向,开放的价值生态;6.“连接一切”,实现互联网与其他事物有层次、有差别连接。[ ]63

(二)“互联网+教育”

一所学校、一个老师、一间教室,这是传统教育;一张网、一个移动终端,几百万学生,学校任你挑、老师由你选,这就是“互联网+教育”。简言之,“互联网+教育”就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一种新型教育形态。“互联网+”时代下,教育界如何顺应互联网思维的发展趋势,转变教育观念,将互联网思维有效运用到教育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互联网+”入驻教育领域,其先进的思维和技术是教育发展创新的动力和养料。目前,教育在“互联网+”时代下的探索已初步形成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微课,主题明确,短小精练,有效利用碎片化的时间空间渗透知识理论;慕课,课程丰富,门槛较低,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开放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推进教育效果最优化;翻转课堂,传统教学模式地颠覆,基于翻转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教学改革的新趋势,线上课堂学生利用互联网自主探究,线下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研讨、交流,教师答疑解惑、总结讲授,加深学生的知识理解,以此激发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弹幕教学,问题及时反馈,课程应时调整,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等等。“互联网+”时代下的教育,模糊时间空间概念,跨越传统教育物理空间限制,通过“寓教于乐”游戏化的学习方式,力求达到教学活动的最佳效果。

二、“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顺应时代潮流,高校与时俱进,直面挑战,改革创新,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契机

1.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趋于开放共享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校园文化建设和丰富多元的实践活动为补充,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实现大学生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培养目标的教育教学活动。然而受发展背景、地理位置、硬件设施和软件实力的影响,各大高校所拥有的思政教育资源却不平衡。“互联网+”打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壁垒,“思政大咖”、前沿观点、优质资源不再是某一高校的“镇校之宝”。名师讲堂的网络化,赋予大学生平等享受优质课程的机会,不仅能够进行跨越“校域”的思想碰撞,更能实现学生与“思政大咖”的平等对话,促进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把握。同时依托“互联网+”不仅突破了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教学方式,更倒逼其更新教育理念。“互联网+”的开放性大大拉近了各大高校的距离,优质教育理念的共享,科学教育教学方式的借鉴,从而形成本校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2.满足个性化需求,实现自主学习

当今大学生朝气蓬勃、个性突出、思想多元,追求标新立异,但同时他们心智尚未完全成熟,价值观塑造尚未形成,在文化价值观碰撞激烈的社会思潮中,若不加以正确引导,很容易迷失方向。“互联网+教育”打破了传统的流水线式教育模式,学生个体根据自身差异,自主选择网络课程教育,有效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同时线上教育更加注重学生体验,以生动的教育内容、立体逼真的教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自组织能力,实现在无外力监督的情况下自主探究学习,完成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思想觉悟和人文素养。

3.加速思政教育自我净化能力,丰富思政教学模式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尽管理论层面高,但实际上往往滞后于社会发展,教学内容陈旧、方法落后、效率低下,培养出的大学生易与社会脱节。“互联网+”打开了思政教育原本封闭的大门,强调知识信息的人人参与,与时俱进,关注热点,加强思政教育领域的自我净化能力,推进高校思政教育更加适应社会发展。同时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将为教育领域注入新元素,引发教学模式巨大变革。微课、慕课、翻转课堂、弹幕教学等模式成为初探,通过互联网技术,打造基于“互联网+”的云教室,不仅满足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主体愿望,还提供了集图像、文字、声音于一体画面,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立体化。这些教学模式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借鉴,并为日后的改革创新提供思想启迪,结合思政课程的特殊性,探索出基于“互联网+”的新型思政教学模式,最大限度提高高校思政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二)“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挑战

1.学生学习深度下降,信息甄别能力有限

对于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学生学习内容相对固定,信息量较少,复杂性也不高。而随着“互联网+”入生活、进课堂,学习门槛降低,海量化的信息资源无不充斥着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模糊时间空间的特性提供了随时随地获取时政信息的机会,大大增加学习广度。然而学习时间、内容严重碎片化,加之学生面对大部分零散、唾手可得的信息通常只是浮光掠影、浏览而过,缺乏深度思考,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度把握,甚至造成学生对信息的片面理解或者彻底曲解,影响正确价值观的塑造。同时网络信息是一个思想的“大染缸”,如何保障大学生有效获取有用信息、科学思想,拒绝各种落后、消极、反动的消息文化,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大挑战。

2.冲击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填鸭式”的理论灌输为主,并受时间、地点、空间限制,是一种自上而下“面对面”的教育。随着“互联网+”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渗透,传统教育方式实效性逐渐减弱。首先,“互联网+”信息交流的平等性与扁平化,大大激发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自由平等的网络空间表达观点,参与互动,依赖感倍增,思想更加多元;其次,“互联网+”为大学生提供了多种信息获取渠道,海量的信息源丰富了大学生的知识储备,也动摇了思政教师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再次,“互联网+”强调用户体验,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运用互联网平台实现多种网络课堂和网站信息的交互教育,由此突破了思政教育“一间教室”的传统模式。

3.课堂师生情感交互减弱,传统育人功能弱化

情感交互是情感教学的核心,具体指教师充分调动和激发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参与,控制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并使之处于最佳状态的一种双向交流活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区别于其他技能课程教育,主要实施对大学生“德”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思政教师的语言、动作、表情魅力更能调动学生情绪,引导课堂氛围,加强教师情感传达的熏陶感染力,激l大学生政治认同,引发大学生共鸣。而“互联网+”的教学模式更加凸显内容丰富、形式新颖、音像并存,吸引眼球,师生分离的状态相对减弱了线上课堂的现实感染力、亲和力和师生间的良性互动,减少了大学生人际交往机会,弱化了传统思政课堂情感育人功能,对于铸魂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三、“互联网+”视域下更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互联网+”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迪,不仅是突破传统教育模式,更是对教学思想和理念的变革。怎么利用好“互联网+”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在于怎么运用“+”思维更新思政教育理念。

(一)树立课堂联网的开放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集聚浓厚时代气息的课程,然而有些高校关闭教学楼的无线网络,有些思政教师拒绝学生使用移动网络,因为他们讲的学生都可以在网上查询到,甚至网上课程更加生动、富有吸引力。面对此种状况一味采用“堵”的形式是无济于事的,进而倒逼高校思政教师要有终身学习意识和时代意识,关注网络热点,熟用网络话语,善用网络平台,主动将互联网引入思政课堂,针对学生兴趣点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进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也加深了学校与社会技术发展的进一步联系。

(二)梳理网络时代的学生观

尽管互联网在各行各业应用广泛,但与教育领域的融合相对滞后。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书本、重实践,网络应用却相对浅显化。网络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走出拒绝网络参与的误区,旨在利用网络平台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树立学生理想信念,完善学生人格,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正确引导大学生辩证看待网络信息,科学对待互联网络,将互联网发展成为促进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发展学生的多向思维。[ ]185

(三)构建碎片知识的重塑观

“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开发网络课程和网络平台为主渠道,运用碎片化时间,通过短小精炼的内容对大学生进行渗透式教育。但大学生个体政治理论知识和信息甄别能力有限,长期接收碎片化的网络信息难以依靠自身力量辨别、重组,形成正确的政治知识理论体系,这将要求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多种方式进行碎片化知识的重构,形成完整的政治理论知识体系。

四、“互联网+”视域下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径

运用“+”思维,为“互联网+”视域下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径奠定了理论基础。然而纵观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对于互联网的应用尚浅,把握先进网络技术的意识淡薄。因此,在“互联网+”视域下高校需多管齐下对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进行改革创新,使其更接地气、更贴近学生,进而达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最优化。

(一)搭建“互联网+”育人平台,拓展思政教育空间

当前,互联网成为集大学生生活、学习、娱乐于一体的重要平台。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运用互联网搭建教育平台,实现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渗透教育。一方面,高校要针对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渠道,主动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贴吧论坛等新媒体平台,定时推送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正能量,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同时开设各类主题教育网站搭建互动交流平台,构建高品质“校媒群”,利用互联网信息海量化、碎片化的特点,进行有效信息的选择、加工、重构,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优质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要加强教育平台的建设,运用互联网构建预警反馈平台。建立思政教师的博客、微信群、在线心理资讯等互动平台,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利用大数据可变性与真实性的特点,实时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关注热点、心理健康,并做好积极引导与干预。[ ]

(二)占领“互联网+”网络阵地,掌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

当代大学生是不折不扣的网络一代,移动互联网络如影随形,“低头族”“手指族”随处可见,成为“无网不欢”群体的主力。“互联网+”自由、平等、开放的特点,深得主体意识较强大学生的青睐,手指间的拨动就能轻松实现信息浏览、思想传播,方便快捷获取资源的同时也极易在网络舆论中沉溺其中。“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利用好“互联网+”平台的教育功能,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囊括其中,突出历史英雄、道德模范、感动中国人物、校园之星等中华精神的感染力,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培养思政教师及优秀学生代表发挥网络“意见领袖”作用,成为思政教育平台网络舆情的引导者,确保主流意识形态占领网络制高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另外高校需要建立网络监控系统,通过网络监控密切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弘扬传播正能量,及时过滤失真、消极的网络信息,做到对突发事件的澄清与舆论引导,牢牢占据网络教育阵地,掌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使大学生在网络教育中也能不断完善人格。

(三)发挥“互联网+”教育优势,推进线上线下教育有机结合

“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彻底摒弃传统课堂教育,而是取长补短,通过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联动、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互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互动,借鉴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的各自优势,优化思政教育手段,实施线上线下教育相结合的新模式,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首先,课前自学。思政教师根据热点提前布置多个学习主题,学生可根据兴趣差异选择其中之一,通过网络资源库或者各大教育网站,获得相关信息资料、各大高校名师讲解,从而形成知识的初步理解;第二,课堂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选择相同主题的同学分为一组每个组内通过交流、沟通、协作、整合等学习环节,形成本组课题观点,并与全班同学分享。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聆听并记录学生主题学习的困惑与难点,判断教学目标是否实现,观察学生的总体表现,并作个性化指导。[ ]同时每个同学可以对别组课题发表看法,提出疑问,并用移动网络设备即时解决,也可以构成课下再探索问题。在此期间教师可以根据探讨内容进行及时地引导与解答;第三,课后提升。课后思政教师可以通过教育网站、手机APP等形式上传拓展资料,进行网上讨论及训练成果的评价,通过大数据记录分析学生个体的学习情况与思想状况,方便教师个体关注与指导。同时开展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运用实践经历巩固理论认知,真正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目标。

(四)紧抓“互联网+”时代契机,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

“互联网+”能否真正嵌入高校思政课堂,关键在于思政教师对“互联网+”时代的科学认识和运用能力。第一,高校思政教师要突破传统教育模式,主动认可并学习现代通信技术,通过多种网络媒介更新、重塑自身的知识结构,进而避免与大学生之间不必要的“数字鸿沟”,保证双方获取信息元素的同步性;第二,“互联网+”是一个思想的“大染缸”,消极、反动、暴力等负面信息不在少数。所谓正人先正己,作为大学生思想的引领者,高校思政教师首先要明道、信道,提高自身“免疫力”,加深专业知识底蕴,同时提高媒介素养,对当下时政热点做出及时有力的分析,引导大学生筛选正能量,抵制消极负影响;第三,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以大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互联网+”注重用户体验的特性决定了“互联网+”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反思,关注学生思想变化,始终以学生动态为指南,及时进行教育引导;第四,熟练互联网络技术,提高网络文化产品研发力。“互联网+”时代下的思政教育要求教师必须拥有一定的网络技术,通过大数据记录分析,快捷准确了解大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思想状况,并作定时追踪。甚者思政教师还可依据一线教育教学经验,针对大学生的个性特点,运用网络技术开发思政网络教育产品,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主流意识形态。

参考文献

[1]孙飞,赵攀.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W报,2016(Z2).

[2]张忠华,周萍.“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变革[J].教育学术月刊,2015(12).

[3]邵云飞,刘文彬,何伟.互联网+教育: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理论与实践探索[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4]杨剑飞.“互联网+教育”:新学习革命[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

互联网教育论文范文3

互联网时代创新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模式是时代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文章论述互联网时代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性;中国传统文化与互联网的关联性及传统文化中蕴藏的教学创新因素;充分利用这些创新要素在互联网时代进行传统文化教学模式创新。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传统文化;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一、互联网时代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性

1.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模式创新与互联网时代保持一致的必然要求。当今是知识信息社会,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交流交往媒介工具。在当前社会不了解、不接触互联网就不能通过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了解社会,也就是说不能够与时代保持同步,其实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最为根本的是新信息技术革命的影响,也就是说生产力的根本变革是产生互联网时代的根源,而教育教学方式的变化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教育教学方式必须和当前互联网时展水平相一致。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就是为了应对互联网时代的要求,为了与互联网时代保持一致。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传统模式是落后的教师讲授的方式进行,这种单纯的讲授方式是与知识时代一致,而与信息互联网时代相去甚远。只有进行教学模式变革,才能与互联网时代保持同步,正是信息技术革命变革互联网时代,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为了与互联网时代保持一致,不得不进行教学模式的变革。

2.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模式创新是互联网时代更好服务教学的必然要求。互联网是一种媒介工具里面充斥各种信息资料,可以作为一种手段用于任何领域。现在购物、订餐等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同样互联网也可以利用教育教学领域,为教学服务。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为教学服务,这是搞好教学的必然要求,利用互联网这一可以利用的因素为教学服务也是搞好教学的必然要求。现在摆在面前的不是用不用互联网为教学服务的问题,而是如何利用互联网及如何更好地利用互联网为教学服务。笔者以为可以通过当前的教学模式进行与互联网发展要求相适合的创新,如果教学模式与互联网保持一致,就能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就能够更好地利用互联网为教学服务。

3.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模式创新是互联网时代培养更多创新人才的要求。如前所述,当今时代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创新人才与创新教育教学的竞争。通过各种途径利用一切有利因素进行教育教学培养创新人才,这是当今时代的要求。中国传统文化蕴藏许多培养创新人才的因素,发掘这些因素一定能够为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提供借鉴。而要在互联网时掘这些信息,为教学服务,就一定要对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使得其能够与互联网时代符合一致,也就是说传统文化的教学模式必须改变与互联网时代要求不相一致的地方,充分利用互联网媒介发掘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创新因素,这样就能够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模式的创新就是为了与互联网更好地结合,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创新型人才。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模式创新,是互联网时代培养更多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互联网的关联性及传统文化教育中蕴藏的创新因素

1.中国传统文化与互联网的关联性。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智慧的结晶,凝聚着古人的聪明才智,互联网是新信息技术革命的成果,新的信息技术革命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既然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就会有相同之处,从某种角度可以说互联网是前人智慧的继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与互联网的关联性可以从其中所具有的特性看出来。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开放的特性表现在汉朝、唐朝等这些朝代都实行开明的文教政策,与世界各国进行积极交流取长补短,当然我国古代也有实行闭关锁国的时候,但是必须看到并认识到实行开放的文化政策,积极学习世界各国文化是时代的主流,即使在明清时期,国家已经开始实行闭关锁国,严格限制与国外的交往,但是徐光启、利玛窦等人还是在进行文化的交流,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黑火药、指南针正是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开放性背景下才为世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开放性是毋庸置疑的。二是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包容的特性表现在中华民族文化不断地吸收外来民族文化,不断地扩充自己发展自己,最典型的例子是我国古代儒家文化与在我国土生土长的道家文化及外来的佛家文化进行长期的交流融合形成一种新的学派儒学。我国战国的最高学府稷下学宫的兼容并包就是中华民族文化具有包容性的体现,中华民族文化正是具有包容性才能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取得辉煌的成就,从某种角度来看,中国辉煌的传统文化正是由文化包容所取得的。三是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继承的特性表现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思想文化从来没有中断过,而是不断发展,虽然中间有过曲折但是向前发展是主流,中华民族文化的继承性最典型地表现在儒家文化上,最典型地体现在尧、舜、禹、周公、孔子、孟子、董仲舒、韩愈、张载、朱熹、王阳明、冯从吾等这一条线的儒家后人都是继承前人的思想文化,在此基础上进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所以没有中断,就是有张载这样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1]文人继承发扬中华民族文化。这三大特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的特性,而在当前新信息技术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络也具有开放性、包容性、继承性等三大特性。互联网的开放性体现在互联网是对一切人进行开放的,任何人不论如何民族国籍只要有进入网络的条件就可以进入互联网,当然互联网的开放性还体现在对任何思想文化的开放;互联网的包容性是指通过互联网可以找到一切自己需要的信息,也就是说互联网包容人类所具有的一切信息;互联网的继承性体现在互联网是继承前人一切获取信息的途径,而且互联网上的信息都是人类一切智慧的成果。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特性与互联网的三大特性是一致的,它们是相互关联的。

2.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蕴藏的创新因素。中华民族自古就不缺乏创新人物及创新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包含许多创新因素,这些创新因素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值得发掘借鉴吸收的。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中主张学生怀疑质疑,这就蕴藏着创新的因素,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2],这是他对自己弟子门徒的要求,可见他很反对那种人云亦云在学习过程中迷信书本知识的行为,其实就是主张学生应有自己的见解不能迷信古人。宋代的大儒朱熹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3]。可见,朱熹已经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进行怀疑及其怀疑程度视为学生学业进步大小的依据,怀疑质疑是进行创新不可缺少的前提品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但儒家主张怀疑质疑,而且道家主张的“绝圣弃智”及“不言之教”就是对儒家喋喋不休的言传身教的质疑,可见,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不缺乏怀疑质疑这些创新品质。二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教育中有注重培养学生兴趣及志向等创新因素,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4]这是对人的志向的肯定,孔子还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在教学学习中侧重从学生兴趣爱好入手。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志向是孔子的教育文化特色,被后世儒家教育学人借鉴也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教育特色,兴趣及坚定志向是培养创新不可缺少的非智力因素,也是创新不可或缺的品质。三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教育非常注重学生独自学习的能力,孟子将深造自得作为学习的最高境界,他非常注重学生独自钻研取得新的学业进步,学贵独创也是我国古代墨子、司马迁、王充、张载、冯从吾、王夫之等一系列文化教育学人的特色及他们本身的教育思想观点。我国主张学生独自学习注重自学,还表现在世界最早教育教学专著《学记》中,不论里面的内容,单从书名就可以看出非常注重学生的学,当然其中也包括许多要求学生如何学习的因素,鼓励学生自学、自创、自得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教育的特色,这其实就是创新最为核心的独自钻研探究因素。四是我国古代传统教育文化注重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辩论的创新因素。“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5]这是《中庸》中关于学习流程的表述,明辨之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分辨,其中包括学生之间进行辩论,我国古代书院文化有“讲会”制度就是各家私学大师进行交流辩论。大家知道只有思想思维碰撞,才能产生出创新的火花,交流辩论自然就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蕴藏的创新因素。

三、利用传统文化的创新因素在互联网时代进行传统文化教学模式创新

1.利用传统文化怀疑质疑的创新因素创设问题情境模式进行教学。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找出当前与古代相关的问题情境,询问学生如何进行解决;然后再给学生逐步引入遇到这种情境古人是如何怀疑质疑的。把古人对于问题怀疑质疑的思想传递给学生。教师还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己在互联网上找出古人遇到的问题情境,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探究讨论如何解决,再把古人的可贵的怀疑质疑的精神品质教给学生。最后需要说明一点就是只有与古人怀疑质疑有关的传统文化内容,才可以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模式教学,才可以达到利用好传统文化培养出创新人才的目的。

2.利用传统文化中具有的非智力创新因素可以运用案例教学模式教学。“兴趣及志向等创新因素都是非智力创新因素”[6],传统文化的优秀内容怎样在互联网时代进行教学,笔者以为可以通过案例教学的模式方法进行教学,例如,孔子、司马迁、李时珍等人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网上查阅相关信息资料或者观看这些人物相关的影视,让他们找出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典型案例,通过网络上找出的典型案例把这些人从小爱好某一方面,且有坚定志向作为教师教育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教学,从中教育学生具有热爱某一方面且要立志做贡献。这就是利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非智力因素进行案例教学的模式,其实也就是利用互联网这种媒介工具找出案例,然后进行相关教学。

3.利用传统文化重视自学能力创新因素可以进行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传统文化重视自学能力的创新因素,在进行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怎样采用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笔者以为教师在教授传统文化自学相关内容时,可以给出任务,让学生按照要求古人的方式通过自己在网上搜索查询相关资料,自己提出问题,然后自己逐步验证解决问题,也就是把任务交给学生本人,让学生本人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达到最终取得学业进步、有所收获的目的。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最好的手段和方法,当然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要求非常高,“要求学生有搜索有效信息的能力及提出问题和如何解决按什么步骤解决问题的能力”[7]。这种能力需要教师逐步培养,互联网对培养学生这种能力有促进作用。

4.利用传统文化教育重视交流辩论可以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传统文化教育重视交流辩论的创新因素,在进行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教师把任务分给4个人或者6个人的小组,再细分任务给每一个人,每一个人按照自己的具体细分的任务在网上搜索查找相关资料,然后小组成员之间进行相互的交流探讨,从而真正地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的方式,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新教改理念。这种教学模式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布置明确的教学任务,同时要教给他们如何具体地细分教学任务。

作者:魏艳伶 单位:唐山学院外语系

参考文献:

[1]王新春.“横渠四句”的生命自觉意识与易学“三才”之道[J].哲学研究,2014(5):39-44.

[2]冯文全,冯碧瑛.论孟子对孔子德育思想的传承与弘扬[J].教育研究,2013(1):131-138.

[3]冯之浚,等.创新是发展的根本动力[J].科研管理,2015(11):1-10.

[4]王正.儒家心性工夫论之建立———曾子与子思的工夫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24-30.

[5]王争录,任建华.论“士”的精神与民国高校著名校长特质的关系[J].现代教育科学,2015(7):5-8.

互联网教育论文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互联网思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基于信息技术,互联网作为新兴媒介不仅以空前未有的速度推动着整个社会的变革,而且互联网思维对传统思维也进行了巨大革新。由于互联网技术在高校的普遍应用带来了一系列的优势和发展契机,为大学生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感情等搭建了广阔的平台,更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获取建设性的指导,探究和激发教育对象的主动性提供了不一样的视角。互联网思维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重新审视和运用的一种全新思维。因此,如何顺应时展的要求和满足时展的需要,让高校思政工作和“互联网+”实现有机结合,培育互联网思维在互联网环境下创新高校思政工作,着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参与性、科学性与系统性,就成为了众多专家学者广泛关注与探析的重要问题。

一、互联网思维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互联网思维是一种用户至上的思维模式,更为凸显的是简约极致的服务、共享的信息资源,从而达到快捷便利、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的目的,其本质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民主化的思维。互联网思维是信息技术从工具属性到社会生活的普及、应用,进而上升为社会意识,在思维和价值层面为人们提供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1]。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互联网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教育的对象、理念、方式、内容等各个方面都离不开网络化的思考。所以说,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互联网+”的有机结合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客体、主体间性转向是互联网思维的基础

在互联网思维的冲击下,主体平等性逐步在教育者心目中树立。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教育者居主体地位,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处于客体地位[2]。而互联网思维促成了新型师生关系角色地位的根本转变,教育者的主体性在减弱,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却在不断增强,即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由之前的“主———客”到“主———主”关系转向,从而教育主体和客体的概念逐渐模糊[3]。所以说,互联网思维下教育者的主体性在减弱而学生的主体性却在不断增强,传统的教育主客体关系正在向主体间性转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越发重视主体平等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向互动性是互联网思维的要求

互联网信息的多向互动性基于互联网的自媒体特性和社交化特点,打破内容生产者与受众的二元对立关系[4]。互联网思维下,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向互动性实现教育主体与受教育者的认知协同[5]。互联网思维下多向互动的实质,是教育者运用网络互动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交流方式之长,补传统交流模式之短,构建具有网络时代特征的交流体系,加强与教育对象之间的互动交流,使他们能理性客观地认识社会各种现象,从而形成符合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和行为。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元开放性是互联网思维的关键特征

互联网的高度开放性,使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文化汇集交织于此、频繁交流碰撞,呈现出价值观多元化的局面,这些价值观共存于互联网且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每位网络参与者。信息传播无边界使互联网一诞生就自然成为汇聚和分享的平台,它不仅是网络参与者表达个人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平台,也是诉求群体利益的途径和渠道。相对于现实社会,互联网对人们的表达发声有着更低限度的约束,人们不再满足于以旁观者的身份对舌尖给予表态和附和式的意见表达,人们在网络空间往往以参与者的姿态进行自主表达,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6]。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应正视社会日益多元开放的实际,根据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多元多样的思想状况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二、互联网思维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对的问题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受教育者在获取、交流和处理信息时的思维方式、语言特点、行为模式、心理意识等方面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可以说,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在教育范围、教育内容、教育载体等方面有很大创新和包容度;另一方面,也给其带来了挑战,如教育者主体权威与地位的削弱,教育内容、方法和形式的过于单一薄弱,革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教育对象传统思维和大学生学习思维等等。

(一)互联网思维的开放多元性重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形成了老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忽视。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并不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是一味生硬的灌输教学内容、空洞说教,这就容易引起主体化与个性化特征明显的教育对像的排斥,从而也弱化教学效果。互联网时代,信息渠道多元化,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发生根本改变,教育主客体的概念逐渐模糊,双方地位日渐平等。教育模式由单向灌输转变为双向互动模式,教学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被打破,知识的获取模式更契合时展与学生认知需求,学生可以结合自身需要去挖掘信息、分析信息,形成自己的认知[7]。同时,互联网信息共享为其提供了翔实的素材,使教学内容更为全面和充实,从而增强教学内容的时效性与敏感度。

(二)互联网思维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

才队伍素养和满足学生需求多元化的重要桥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塑造大学生品格的重要工作,它是解决大学生思想观念、立场、方法等根本问题的基础性工作。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素质是做好思政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目前,我国高校思政队伍中经常是跨学科的人在从事相关工作,缺乏拥有思政与教育专业的专业知识背景的人才。网络时代的到来,知识渠道的增多,大学生不再单方面被动的全盘接受教育者的灌输,他们更倾向于自己主动获取信息以及与教育者平等交换意见。在信息接收的过程中,大学生不免会受到一些消极、错误的垃圾信息的不良影响,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俱备一定的网络信息鉴别能力,就难以及时有针对性的引导教育大学生。这就要求广大教育者要与时俱进,提高信息技术能力,改进方式方法,主动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不断创新教育的方法与内容,在创新中实现自我素质的提高,将教学实践工作与学生的特点进行有机结合,做具有扎实的专业素质与良好信息素质,敢于创新、敢于突破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三)互联网思维重塑大学生主流价值观

互联网中层出不穷的社会信息掺杂着多元价值观念,其内容良莠不齐。互联网作为新兴媒介,不再类似于传统媒体可以对信息资源进行有取向地选择与编辑,因而充斥着各种价值观念,其中也不乏扭曲与错位的价值观念,这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面对海量信息一方面会依据自身的喜好与目的去获取信息;另一方面,也会受一定信息影响来调整甚至改变既定的价值取向。因为对于尚在形成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大学生来说,一旦轻信某些不良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是被一些乱转乱造新闻、散布政治谎言的论坛网站所蒙蔽,则会直接影响其价值取向与政治观点的正确选择。当前,大学生接收信息的途径也不仅仅局限于教育者面对面的传授和主流媒体单方面的报道,他们更习惯于自己上网进行搜索,并借助网络自主地参与信息的创造和,自由地进行交流或发表评论,处理信息的自主能动性越来越强。所以说,信息选择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影响着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形成。

三、以互联网思维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建议和对策

(一)运用互联网思维培育和革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才队伍的思维素养

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高能力的教师队伍是实现互联网思维积极主动融入思政工作的重要举措,其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还要熟悉网络操作技术、善于运用网络多媒体辅助教学,从而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首先,教育者应更新理念,创新思路,主动了解教育对象的思想动态,平等的与他们交换意见,尊重他们在信息选择、反馈、方面的权利,实现对他们思想的“教导者”到“引导者”的身份转变。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提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加强互联网知识的学习,树立网络道德意识,增强网络信息甄别技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不断拓展综合技能,提高信息网络素质,增强专业知识的学习,给受教育者以新的思想力量才能在互联网时代做好学生的“领路人”。

(二)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创造条件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中的思想信息结合起来,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式以及丰富教学内容。互联网时代,教育者要善于运用文字、图片、动画和视频等资料来进行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图、文、声并茂的特征,选取社会热点、新闻实事与受教育者一起进行分析讨论,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将抽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寓于实例中,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正面引导。这样学生通过具体事例、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对抽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有了进一步深入的理解,就能够在原有认知结构和思想动态的基础上,认同教育者所要传达的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并内化到自己新的认知结构中,形成正确的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思想,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在网络化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中,受教育者实现客体地位到主体地位的转变,接受教育的方式由消极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和互动交流,课堂参与度提高,教育效果也显著提升。

(三)运用互联网思维发展大学生主流价值观

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培育,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顺应时展要求、满足时展需要以及符合大学生个体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特点。大学生是使用互联网的主要群体之一,教育者要主动高效利用网络这一载体,率先抢占新阵地,不断更新教育新理念,拓宽教育新途径,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8]。高校可以建立专题校园网站,定期在校园网站相关的专题文章,开设专栏大力宣传与主流价值观相关的事件,及时更新国内外发生的重大热点新闻;建设网上交流论坛,大学生在论坛各抒己见,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意见与建议。教育者通过这些意见建议及时与学生交流谈话以了解其思想动态,从而引导他们树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思想道德觉悟。在培育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过程中,教育者应充分考虑和尊重学生各种想法与需求,善于引导学生,结合大学生实际个性特点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

(四)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平台目前,高校中各种新媒体文化传播平台如雨后春笋方兴未艾,如众多的微信公众平台被广大师生下载和使用,其传播的及时性、互动性等深受欢迎。可以说,借助新媒体,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符合信息化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可靠支持。首先,树立信息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观念,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平台建设,在方法上进行富有建设性的探索,拓展教育新空间;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活起来。其次,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教育平台的监管水平,高效调动教育平台的接收者的监督作用,使之能自由的评论和指出新媒体平台在运行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使新媒体平台以一个不断发展进步的形象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出贡献[9]。

参考文献:

[1]白洁.互联网思维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融入性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7(1).

[2]阮俊华.互联网思维与育人机制创新[J].中国青年研究,2015(3).

[3]郭莉,黄柯.论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J].江西社会科学,2012(7).

[4]唐金楠.互联网思维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23).

[5]黄丽芳.利用网络平台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性[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8).

[6]季海菊.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机遇[J].南京社会科学,2015(5).

[7]梁彩花.用互联网思维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J].学术论坛,2015(2).

[8]曹毓民.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0(8).

互联网教育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 毒品问题是长期性的问题,造成了灾难性的危害,对重点人群,也就是青少年加强禁毒宣传教育,使青少年能够主动地拒绝毒品,才是禁毒的根本途径和出路,是事半功倍之举。在宣传方式与手段多元化的特点下,如何顺应信息化时代要求,利用互联网因势利导开展毒品预防宣传教育,打造青少年禁毒网络教育平台,已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崭新课题。

论文关键词 互联网 青少年 禁毒 宣传教育

一、引言

互联网飞速发展的21世纪,是一个网络媒体的世纪,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进步和无穷的利益。互联网促进了社会生产生活和信息传播的变革,越来越多的人把网络作为了解信息、学习知识和娱乐等的主要渠道。互联网催生了一种新的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形成独特的网络文化,成为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各种思想文化交汇和意识形态较量的重要平台。然而,与此同时,一些人也开始利用网络从事涉毒犯罪活动,一些青少年网民由于无知好奇、或受到不法之徒的诱惑陷入毒品的危害之中,吸毒现象正在青少年中不断蔓延发展,严重破坏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扰乱了社会秩序、败坏了社会风气、影响了社会和谐与稳定。

禁毒工作的有效开展,全民识毒、防毒和拒毒能力的不断提高,离不开广泛、有效的禁毒宣传教育。因此,利用互联网建设青少年禁毒宣传教育平台已成为当务之急。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禁毒宣传教育活动的工作方案,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加大青少年禁毒宣传教育的影响面,使青少年尽可能多地参与到活动中来,积极营造全社会关注青少年禁毒工作、共同参与禁毒斗争的良好氛围。宣传方式与手段多元化的特点下,如何利用互联网因势利导开展毒品预防宣传教育,抢占网络阵地的制高点,已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崭新课题。

二、谁在诱惑中国网民吸毒

(一)网民最新状况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4年1月8日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与此同时,手机网民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规模达到5亿。截至2013年12月,20-29岁网民的比例为31.2%,在互联网用户所占比例最大,低龄和高龄网民略有增加,这意味着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学生依然是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25.5%,互联网普及率在该群体中已经处于高位。

(二)吸毒青少年现实状况

随着社会发展的高速化与复杂化,涉毒犯罪的方式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隐蔽,对于自控能力较差的青少年涉毒是一种较易被涉及的犯罪类型。据公安部禁毒局2014年1月15日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实际吸毒人员约为一千万,其中青少年占7成以上,青少年吸毒成瘾已成为令人震惊的一个严重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3年底,16岁以下的青少年吸毒者比2012年又有所增加,初次吸毒者中甚至已经出现了六七岁的孩子,吸毒向低龄化发展。此外,许多青少年对冰毒、“摇头丸”等苯丙胺类毒品的成瘾性和严重后果缺乏了解,导致吸食冰毒、“摇头丸”等苯丙胺类毒品人员数量明显增加。在盗窃、抢劫、抢夺等多发性刑事治安案件中,由吸毒引起的约占30%,一些毒品侵害严重的地区,这个数字甚至高达60%或以上。

在吸毒人数不断增加的过程中,青少年吸毒者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毫无疑问,青少年已成为最易受到毒品侵害的“高危人群”,我国青少年禁毒的形势十分严峻。

(三)网民与青少年吸毒的关系

吸毒正在青少年中继续蔓延,严重损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而互联网在我国不断的发展,网民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网民与吸毒青少年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1.大多吸毒青少年喜欢上网

尽管吸食新型毒品的高危人群所从事的职业多种多样,行为方式众多,然而,这类吸毒人群有一个非常显著的共同特征,他们中绝大部分都是网民或者有过上网经历。有的吸毒者喜欢将吸毒自拍视频发上网,而新手常常上网搜索吸毒方法等。有关研究表明,花太多时间上网增加青少年吸毒的可能性。

青少年吸毒问题蔓延速度快,已波及全国,毒品种类多、危害大,特别是对青少年危害极大。青少年接受新事物快,识别能力低,吸毒者自身的文化素质低,初中以下文化的多,这为互联网涉毒犯罪提供了便利,也为对互联网好奇、识别能力较低的青少年接触毒品、认识毒品、购买毒品打开了方便之门。网络聚众吸毒者七成是青少年,由于他们涉足社会较少,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加之无所事事,游离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处于社会控制的边缘,各种“热闹”场所是他们最喜欢光顾的地方,各种新鲜的东西是他们最喜欢接触、尝试的,一些不法分子,在互联网等青少年容易密集的重要地方,贩卖毒品。

2.吸毒青少年的地域与网络的覆盖区域存在某种对应

青少年基于叛逆心理、盲目的追时尚赶潮流、好奇心理吸食的毒品大多是新型毒品,而吸食新型毒品是从大中城市的迪厅、酒吧等青少年容易聚集的地方开始的,并呈现出不断扩大蔓延的趋势。例如,城镇的吸毒青少年人数多,网民多;而在农村的吸毒青少年人数少,网民少,即使务农的村民,吸食毒品的地点也往往发生在城市,这与网络及网民的发展呈现相互对应。

三、利用互联网建设青少年禁毒宣传教育平台的必要性

由于网络毒品犯罪是新的犯罪形态,目前法律上还有许多盲点,监管难度较大。青少年吸毒在短时期内不可能得到根本解决,因此必须提前准备、超前防范。因此,应该在加强跨部门合作的基础上,将青少年教育作为今后全国禁毒宣传教育的重点工作来抓。

(一)互联网为平台建设提供有利条件

随着全国公安机关深入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尤其是社区警务室在互联网上的开通,充分利用这个良好的契机,运用互联网开展青少年禁毒宣传教育工作,是对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宣传的一个重要补充,弥补了传统宣传工作中的不足,对公安禁毒工作的发展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而当前我国绝大多数吸毒青少年都是网民,这些都为利用互联网建设青少年禁毒宣传教育平台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弥补对流动人员禁毒宣传的不足

如何对青少年中的流动人口开展有针对性的禁毒教育,是预防青少年吸毒工作的难点。卫生计生委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3》显示,2012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达2.36亿人,占我国总人口的六分之一。由于传统媒体在时间、空间上的局限,以及流动人口自身文化素质等原因,导致流动人口接受宣传教育的机会比较少,宣传的效果不明显;而流动人员接触毒品的机会多、吸毒的可能大。如何对青少年中的流动人口开展有针对性的禁毒教育,是困扰预防青少年吸毒工作的难点所在。

宣传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要借助互联网的便利优势,让禁毒防毒知识进万家。互联网宣传教育能有效地弥补了对流动人口禁毒宣传教育的不足,提高他们识毒、防毒、拒毒和反毒的能力。究竟如何攻克青少年群体禁毒宣传教育这一难题,笔者认为这有待于在具体实践中进一步探索,但对于青少年禁毒,有防范于未然的敏锐洞察力,总比等到造成严重后果时亡羊补牢好,青少年禁毒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

(三)充分发挥互联网开展禁毒宣传教育的积极作用

互联网为毒品在国内的发展、滥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通过网络。目前,通过网络媒体传授制毒方法,传递吸毒经验,交流吸毒感受是很常见的事情。而在开展禁毒宣传教育工作中,我们又过多依赖于传统的宣传教育手段,没有能与时俱进地全面和有效利用互联网与吸食新型毒品高危人群进行“点对点、零距离”的交流与碰撞。事实上,互联网具有巨大的潜力,充分挖掘互联网对禁毒宣传教育有利的一面,避开其负面影响,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为我所用,网络涉毒违法犯罪的猖獗势头才能得到有效控制。如何化不利为有利,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切实有效的利用互联网等新兴传播工具,创新舆论引导,推动对青少年禁毒的宣传教育工作,宣传毒品的类型、特点、危害以及远离毒品的方法和知识,使防毒、禁毒的观念深入人心,从而使广大青少年自觉增强防毒的意识和决心。不进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娱乐场所,上网要文明,不浏览不健康的网站,提高自身免疫力。

(四)网络媒体在禁毒宣传教育中的独特优势

互联网的发展,使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的主体地位发生改变。在青少年中,互联网已成为使用率最高的媒介,远高于报刊、电视和广播,因此,在青少年禁毒宣传教育中,应充分利用互联网。互联网具有电视和广播新闻的时效性,能在第一时间捕捉新闻线索,并传播给互联网用户;互联网和印刷媒体一样,可重复阅读,且保留时间更长;互联网拥有广泛普及性和舆论引导性,互联网具有交互性,而传统媒体的互动环节是很少的,网民在互联网上浏览新闻时可以第一时间在法律言论自由的范围内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互联网可以根据不同地区设置不同的宣传方式;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更具亲和力、独特的优势,更有利于禁毒宣传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加强信息化宣传平台的应用,建设互联网禁毒宣传教育平台

在互联网时代,与传统的禁毒宣传教育工作方式相比,网络禁毒宣传教育显得更为迅速和便捷,也更容易被热衷新事物的青少年所接受,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广阔的空间,也确立了其在宣传禁毒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如何抓住网络教育阵地的制高点,制订出一系列预防青少年吸毒与毒品犯罪的长期作战、攻坚作战的相关战略,利用网络解决那些传统宣传解决不了的问题,使禁毒宣传教育的开展立竿见影,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提高认识,积极营造互联网禁毒的浓厚氛围

利用互联网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这需要有关部门统一思想,集中精力,努力营造互联网禁毒宣传教育氛围,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首先,必须提高各级公安禁毒部门领导对互联网禁毒宣传教育的思想认识,真正做到从思想上重视互联网禁毒宣传教育工作,从行动上支持网络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其次,要提高公安禁毒民警、社区民警以及禁毒社工对互联网公安禁毒宣传工作的认识,使他们能积极配合、加入到网络公安禁毒宣传工作中。同时,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禁毒宣传教育活动的工作方案,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加大青少年禁毒宣传教育的影响面,使青少年尽可能多地参与到活动中来,积极营造全社会关注青少年禁毒工作、共同参与禁毒斗争的良好氛围,这有利于互联网禁毒宣传教育工作长期的、有效的、稳妥的进行下去。

(二)切实加强互联网禁毒宣传教育队伍建设

互联网禁毒宣传教育者既要具备较高的禁毒业务水平,熟悉禁毒工作规则,又要熟悉网络文化特点,能比较有效地掌握网络技术。因此,建设一支懂网络、有战斗力、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的高素质专业互联网禁毒宣传教育工作队伍势在必行。互联网禁毒宣传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有禁毒宣传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又要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并精通网络操作;不仅要具有较高的禁毒业务素质,又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这样才能借助互联网做好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因此,各级公安禁毒部门应该加强互联网禁毒宣传教育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建立起专业化的互联网禁毒宣传教育团队。

(三)创新互联网禁毒预防教育模式

积极走出去,寻求互联网主流媒体、党委政府对互联网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在政策上、宣传渠道上的支持。以网吧为阵地,深入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推动禁毒宣传网页成为各地“网吧”的开机主页,推动“百度”等互联网搜索引擎将禁毒宣传教育网页“置顶”,便于搜索查看。不断更新预防教育观念,创新预防教育模式,以官方网站宣传为主,开通播客、博客等网络平台为补充,实行两手抓,注重二者的有效结合。

(四)充分挖掘和合理开发网络禁毒资源

互联网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也有很多的资源供人们享用。对于禁毒宣传教育来说,需要人们有效的挖掘、开发和利用。(1)针对青少年思维活跃、创新的特点,建设有特色的禁毒宣传和教育网站。网站的设计要兼顾青少年的特点与接受能力,贴近青少年、贴近实际,内容要丰富具有吸引力且通俗易懂、寓意深刻,要令用户喜闻乐见,只有产生这样的效果,才能发挥积极引导、潜移默化的作用。(2)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戒毒心理康复专题网站,开通心理专家服务热线,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如杜新忠戒毒网等,开展好戒毒心理康复教育,现实中吸毒者害羞或害怕面对面发问的问题,在网络互动中可以得到真挚、有效的沟通。这使得青少年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我控制、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与良好的心理品质。(3)利用禁毒网开辟家长专栏,发展禁毒主题论坛。父母是孩子出生以后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生老师。家长要掌握了解和学习预防毒品的相关知识,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变化,并积极参与预防毒品教育活动。通过开设网上论坛,对重大问题、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并加以正确引导;开设交互性和开放式的咨询信箱,开展在线交流,及时解决青少年的实际问题。(4)建立、健全和完善网络涉毒线索管辖机制,打击网络涉毒违法犯罪。构建涉毒违法犯罪网络举报平台,联合有关部门,对网民举报的和网络巡视中发现的涉毒违法犯罪线索进行梳理和分析研判,根据属地或由上级主管部门指定管辖,形成合力,有力打击毒品违法犯罪。

互联网教育论文范文6

关键词: 互联网 思想政治教育 电子乌托邦

互联网作为当今沟通全球信息的快捷有效的传播形态,日益在人类生产、生活各个领域发挥巨大作用。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信息传播技术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并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热点。[1]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互联网信息传播具有的数字化、多媒体、超文本的技术特征以及交互性、开放性、海量性、实时性等传播特征,因此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工具意义。互联网络信息传播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层面越来越受到青睐,并出现了将互联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和主渠道的观点。[2]我们认为,这些观点的出现,可能源于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的信息传播特征的误解,并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局限性。从传播学视角对互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反思,并以此厘清此两者之间的正确关系,是非常必要的。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学分析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明显的信息传播特征。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3]根据施拉姆的理论,传播至少具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思想政治教育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用自身的思想理论体系、价值观念系统、社会道德规范对社会成员进行教育的活动。”[4]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具备了信息传播的三个要素,即“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信源——传播者)、“自身的思想理论体系、价值观念系统、社会道德规范”(讯息——传播内容)、“社会成员”(信宿——受众),而“教育活动”即为“传递(运行)”的过程。

其次,作为信息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宣传。所谓宣传,就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5]其与思政教育的耦合性在于:(1)都是以特定的思想、理论、观念为内容;(2)都具有强烈的目的性,强调统一思想,强调现实性、针对性;(3)信源都是特定思想或理论的传播者(宣传者),信宿都是社会成员(社会大众)。因此,决定宣传效益的七个因素,即宣传者、被宣传者、宣传内容、宣传场合、宣传时机、宣传动机、宣传方法,也就成为影响思政教育效果的7个环节。其中,“宣传者不仅是宣传活动的组织者,是一切宣传的信源,而且宣传者的自身形象是决定宣传成败的重要因素,在有些情况下是决定性的因素。宣传者的自身形象主要是指宣传者在受众心目中的信任度。信任度和宣传效益成正比。毫无疑问,受众相信的人就不会被怀疑;受众怀疑的人就不会被相信。”[6]

第三,作为信息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信息传播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发生的双向互动的动态行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的集合体”[7]。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都是传播总系统的子系统之一。而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方式和方法,人内传播则是被教育者将教育内容进行内化并由此表现出主观能动性的重要环节。

因此,从传播学视角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具有宣传特征的系统工程。

二、互联网络信息传播的局限性

尽管互联网络信息传播具有诸多优势,但是,基于反思的需要,我们要进一步分析其传播的局限性及成因。

(一)互联网络传播的公信力问题

根据2009年7月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调查显示:尽管有高达84.3%的网民认为互联网是其重要的信息渠道,但仅有不到半数(48%)的网民认为互联网信息的可信度高于传统媒介电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将互联网作为重要信息渠道的比例高达90.5%,但对互联网信息的信任度却又仅为37.1%。这个问题的产生,是由于网络中个体匿名性特质使得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最小化,因此基本不具有现实社会中摆脱不了的各种群体影响。也就是说,他们进入网络传播环境进行“听传活动”的时候,是在由技术营造的虚拟环境中,所以没有了现实中的那种面对面的环境约束——这就使得互联网络传播的公信力问题尤为凸现出来。

(二)信息过载与信息驻留的短期化和浅表性

人类社会的信息量在媒介高度发展的今天正以指数函数的速度急剧增加。互联网作为目前最新的传播媒介,正以其海量的信息和强大的搜索功能使我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对如此宏大规模的信息的支配权。然而,网络信息的快速更新带来的负面效果也不容忽视。在网络传播中,信息的快速更新(刷新)造成的信息过载主要表现在信息驻留时间的减少上。

这种负面效果与人类认知规律中的“注意”、“记忆”和“遗忘”等规律有关。根据心理学常识,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单位时间内呈现的信息总量越大、信息的构成越复杂、信息的区分度越低(单调和雷同)、信息的主题变换越快,学习者对信息的注意就越会被分散,而信息的注意度越低,识记和保持的效果就越差,记忆效果就越差,遗忘的就会越快越多。[8]

(三)机器媒介系统的天然屏障和人的素质与条件的制约

互联网信息的传播完全是通过机器媒介系统来实现的。根据哈特的理论,机器传播系统中的所有媒介,不但要求传播的一方需要使用机器,而且接受的一方也必须使用机器。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作为依赖最新技术而产生和发展的互联网信息传播,其所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同样也成为制约其信息传播向更广泛和更深入境地延伸的天然屏障,它必须要依赖许多基本的物质条件的支持或存在。因此,通过网络流传的信息,其所要依赖的硬件成本要大得多。

人的知识素质和经济条件也是制约网络信息进一步传播的重要因素。通过网络传递信息必须自发,即有能力发出去;网络上的信息必须自取,即有能力“拉”过来。网络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都要具有操作电脑和上网的技术能力、知识水平以及经济承受能力。而人的这种能力的个体差异在现实中是巨大的,并且由这种差异造成的数字鸿沟是难以逾越的。就我国而言,这就是目前互联网络发展地区间、人群间差异巨大的重要原因。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信息传播的悖论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发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学特征与网络信息传播的局限性之间产生了悖论。

首先,作为具有宣传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具有效益的前提是传、受者之间的信任。无论是基于经验的“策略信任”,还是基于乐观主义世界观的“道德主义信任”[9],这种信任是必须的。在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相互的信任和彼此的熟悉了解是人际交往的基础,彼此信任的程度实际上与交流者彼此之间的熟悉程度有很大关系。就网民之间以及网民与网络之间的关系而言,由于处于一种匿名性和间接性的松散的交往模式中,导致各方面彼此无法真正了解对方和控制对方,因此很难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的机制。由此得知,可信度低的媒体很难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以互联网络为主阵地和主渠道,必然会受到这种低可信度的影响,教育效果很难达到最佳。这是悖论之一。

其次,作为具有宣传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最大的目标是能够持续、稳固地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而根据“注意”、“记忆”和“遗忘”的规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互联网信息的海量和快速更新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利于受教育者对信息的“注意”和“记忆”,相反是利于“遗忘”的。由于上述若干因素的相互作用,受教育者对思政教育信息原本应有的关注和记忆遭到一定程度的弱化,遗忘的几率相对增加。这种易于遗忘的特性与思想政治教育扎根人心的愿望是背道而驰的。这是悖论之二。

第三,作为具有宣传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应在教育过程中人为地造成“知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本着有教无类的态度,力争将思想、理论等传递到每一位受教育者的头脑中。然而,互联网络的传播特点使得通过其进行传播的信息在现实中依然存在着诸多不平等和差异,而这种不平等和差异是造成“知识鸿沟”的重要原因。这种差异和不平等的存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无疑是失败的。这是悖论之三。

四、悖论给予我们的提醒

上述三个悖论的出现,对于传播学视角下的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思具有重要意义,也发出这样的提醒:谨防“电子乌托邦”(teletopia)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出现和蔓延。

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讯息”理论,标志着传播观念的“技术乌托邦主义”的诞生;威廉·米切尔在其所著的《电子乌托邦》一书中,将全新的都市生活建构于虚拟的数字化网络基础上。基于技术至上观点的“电子乌托邦”思想是认为网络可以解决人类社会的一切问题的乌托邦式期待。而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它“对媒介技术的发展寄予无条件的乐观主义期待。”“电子乌托邦”思想是建立在对新媒介某些技术特性的期待的基础上的。”“但是,单纯的技术上的可能性并不能必然保证理想的社会形态的出现……而是需要更加复杂的社会条件。”[10]同时,有学者认为,“电子乌托邦”思想是一种对网络文化权力的“异化的‘去中心’”思想,其在深层次上“隐蕴着话语和文化霸权的集中”。[11]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人,本质是人与人的思想交流与沟通。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沟通所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深刻感是互联网技术无法达到的,也是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关键。作为现代化媒介传播技术,互联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具,但我们认为,媒介技术作为工具的本质以及其中性的特征,使其不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者、受传者、传播内容——它仅仅是一个载体,是手段和方法之一。媒介是人创造和使用的,是用来传播人的思想的。因此,在互联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效益,在本质上,应取决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而基于“电子乌托邦”思想的互联网络传播技术决定论和“去中心化”的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被高度警惕和防范。

参考文献:

[1]2012年10月3日,在南京地区通过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搜索“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得出2396条结果。

[2]如郝湛秋.让网络真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N].报,2012-4-29.李李.浅谈如何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J].才智,2011(18).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5.

[4]杨威.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学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6(1):61.

[5]李良荣.新闻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9.

[6]李良荣.新闻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9.

[7]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6.

[8]南京师范大学,主编.心理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3:55-143.

[9][美]埃里克·尤斯拉纳,著.张敦敏,译.信任的道德基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6-29.

互联网教育论文范文7

关键词: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互联网是一个新鲜事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是个新生事物,它是指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在互联网上针对网民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互动性、开放性、综合性、实效性。我们这里的“网民”,采用的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对网民的定义,即“平均每周使用互联网至少1小时的中国公民”。目前,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与实践都还相对薄弱。对此,我们既不应夸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也不应小视网络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冲击,而应有一个客观而公正的认识。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及意义

1、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我们党的事业的重要部分。2000年6月28日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互联网己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又提出,“互联网站要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可见,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是近年出现的崭新时代课题。

2、互联网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调查显示,我国网民高学历、低年龄的网民特征和上网习惯和行为,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尽快进入网络。

3、互联网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成功的范例。网络文化特点鲜明,风格独特。其具有的功能多样性、内容广泛性、速度快捷性、环境开放性、作用双重性等诸多的良好性能,深得网民的喜爱并己被广泛的应用。可以说,互联网不仅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而且有实实在在的成绩。例如,湖北高校发挥网络前沿阵地作用,构建网上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4、互联网可以成为中华文明的传播基地。网络传播是双向互动的,在互联网上,我们不仅要“拿来”,而且要“送去”。我们应继续增大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数量,扩大规模和影响力,提高信息更新速度和点击率,增加汉语信息的输出量,扩展汉语出版的优势,让中华文化在网上抢占有利阵地,走出去,主动出击,既介绍社会主义中国,又传播民族文化,既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又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中华民族的贡献。

二、互联网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挑战

1、思想政治教育某些大环境受到污染。表现之一是党和政府对思想宣传导向的难度加大。表现之二是西方网络霸权对我们的思想文化阵地构成压力。

2、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受到负面影响。网民中,青年人居多,18—24岁所占比例为39.1%,尤其是在校大学生,他们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容易接受新事物,也容易受网络误导,误入歧途。网上大量的消极的、不健康的和腐朽的信息和观念,对涉世不深的年轻人产生许多不利影响。

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有待提高。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往往存在网络意识淡薄、计算机操作和网络技术水平差、缺乏接受新鲜事物敏锐性、观念更新不够等不足。

4、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受到挑战。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交往方式和生活学习方式。尽管思想政治教育进入了网络,目前还不如人意。一方面,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少,不健康内容难于控制,另一方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的自主性和选择性,又使网上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无人间津。

5、思想政治教育功效在弱化。目前网络中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性的东西不太多,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声音在众声喧哗中显得不那么宏大、不那么响亮,因为网上还有其他杂音和噪音。“一傅众咻”,网络的各种负面信息很快就消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教育效果。

6、现实社会的思想道德准则受到挤压。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消解现实社会的道德责任感。网络道德更是一种自律,并且更不易被人察觉和监督。其结果是,一方面网民们在网上游戏人生,跟着感觉走,无聊、消沉、冷漠,另一方面又拒斥现实社会,依赖于“人机交往”,进而影响其人与人的交流方式和人际关系,造成道德人格的缺失。

三、对策思考

面对机遇和挑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着眼于创新,不仅观念上要创新,而且在内容、方法上要创新。对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注重确立主动出击、疏堵结合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目前,无论从全国范围看,还是就具体部门组织或单位而言,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意识仍然末成就“大气候”。为此,我们应响应同志关于“抓紧学习网络知识,善于利用网络开展工作,努力掌握网上斗争的主动权”的号召,主动出击,收复失地,扩大阵地。

所谓主动出击,从思想认识层面看,要树立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能等、靠、要,缺乏全局的高度和长远的打算。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充当消防队,哪里出现了问题,才临时抱佛脚,迫于应付,火是灭掉了,但人力、物力、财力却耗费了。我们不能失去网上的主动权,输在起跑线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我们不去占领,别人就会去占领。我们应根据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新变化,结合思想政治工作已有的成功经验,从战略高度认真研究、系统规划、分步实施、整体联动,构建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努力发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提高驾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从实际行动层面看,主动出击,就是要把党的各项重大方针政策、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放在网上,主动传播社会主义主旋律,加大正面宣传的力度。

所谓疏堵结合,是指随着网络媒体的普及,对信息的控制较传统媒体难度越来越大,通过简单的行政手段与高压办法去阻止甚至禁止上网几乎变得不可能,必须是通过开办讲座、举办演示会、网上讨论等疏导形式,教会网民怎样从网上获取需要的信息,如何识别虚假、错误、反动的言论,如何树立正确的上网动机,如何培养正确的网络人格,在网络虚拟社会有效地自律和自我管理,树立网络安全意识,提高免疫力。当然,对有害信息的堵防也是不可少的。所谓堵,即运用技术手段在国家内部网和外部网的界面上构筑信息海关,使所有内外连接都要接受检查过滤,从而屏蔽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的信息传入,达到净化网络空间的目的。所谓防,即建立健全网络法律法规,是防止网络出问题的强制手段。2000年信息产业部布了《互联网电子公告管理规定》、《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这对加强网络行业管理,规范网民的网络行为起到了较大作用。

2、努力造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建立起一支

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专职、兼职的队伍。要求他们必须是专家,首先,观念要新。面对网络媒体的严峻挑战,他们必须更新观念,迅速实现新背景下的角色转换。不能再只以传统说教的形象出现,而要顺应信息时代,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其次,要具备相当精深的网络知识与才干。

比如,利用BBS、E--mail、OICQ进行交互式讨论、心灵沟通、传道解惑。第三,网上与网下联动。仅仅只懂得一些网络技巧还不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必须是现实生活里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行家里手。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阵地,应不失时机地找准切入点,做好网下大文章,构筑网上网下联动、全时关注、全程覆盖的立体交叉网络。此外,还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进行丰富与创新,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优势实观育人的目的。总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是既要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又要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并能熟练进行网络操作;既要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又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

3、精心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由于我国网络建设起步较晚,因此要积极开发和共享信息资源,以最经济合理的投入,尽快建设一批青少年喜欢的具有鲜明社会主义文化特征的网站,整体规划,稳步推进,进而构建起区域性乃至全国性、全球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体系,扩大社会主义文化在网络上的阵地。其一,互联网上开设的这些宣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工作方针的网站,要采取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形式,要有精心设计的内容,要讲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必须抛弃以往那种缓慢带有说教的方式,在网络平台上真正实现平等、交互、敏捷、细致。其二,将先进的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搬上互联网,建立“红色”网民、“红色”网点、“红色”网站三位一体的“红色”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体系。其三,要扩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覆盖面,支持更多的新闻、宣传、文化机构以及党的组织进入网络,不断增加信息输出量,扩展汉语网络出版的优势,让中国文化在网上抢占阵地,建立起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基地。其四,应加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软件开发力度,不断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科技先进性。通过制作、传播集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的中文思想政治教育软件,让中华民族古老而璀璨的优秀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对网民进行熏陶,从而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互联网教育论文范文8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互联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次于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其内容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结合产物,是中华文明的优秀成果,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中国社会发展的现代化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急速发展,新媒体的崛起使得网络成为当今大学生获取并输出信息的主要平台,而大学生作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力量,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教育并引导大学生积极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重点。因此,应当做好网络平台的宣传引导工作,合理塑造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互联网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的契机

互联网的兴起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效契机,网络文化的适当运用帮助思想政治教育者丰富了教育手段,拓展了教育范围,提高了教育效率,巩固了教育目标。网络文化所包含的文化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新颖性、信息的及时性以及价值取向的多样性,是其他文化形态所无法具备的,网络文化的兴起对今天文化领域的繁荣与精神生活的丰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互联网丰富了教育手段。由于互联网能够提高教育的互动能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形式也变得多样化,教育手段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传统的教育方式具有内容、实践、教材、时间和同步率的局限性,而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传统教育手段面临的问题迎刃而解。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可以通过文字、音频、图像、视频等多种途径实现沟通,这就帮助了教育者以多种生动的形式来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互动方式调动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观积极性,使之以辩证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各抒己见,打破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条框。

其次,互联网拓展了教育范围。互联网的出现突破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地域限制。全球化进程中多元文化的出现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文化必然出现的趋势,这其中有利有弊,通过互联网传播多元文化有利的一面可以帮助大学生在更为广阔的文化空间内拓展自己的教育范围,将教育内容放在大环境视野中,通过对来自各方的文化信息进行去粗取精,使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觉地领悟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所在。而互联网的开放性使得大学生能够接受全方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由于来自各界的信息多种多样,使得大学生对于各类信息的接受能力变得越来越开放,思维空间也越来越宽广,大学生能够通过对于各类信息的思考,逐渐将重点放在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上。

再次,互联网提高了教育效率。互联网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通过一系列虚拟的角色和环境的塑造,帮助大学生更便捷地理解和接纳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方式,更明了地分析当今社会思潮的走向以及政治环境的运行和变更,在超越了现实条件的局限,以各种网络途径获取和解了最基本的情况之后,大学生就可以自主解决问题,结合过去所学能动地进行思考和分析,以和教育者平等的地位在网络媒体上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大大有助于学习过程中的成长和教育的效率。

最后,互联网巩固了教育目标。互联网影响的广泛性帮助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信仰和不同性别的大学生聚集在一起,互相传播和交流各自所学,在自己原有受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基础上,巩固和完善知识和教育层面的完整程度。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适当利用大学生的群体认同行为,当群体中的大多数人认为正确的观点会影响到群体中小部分人的思维倾向。通过群体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来推动和影响到大学生的社会观念,在其原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加上一道用以巩固的围墙,坚定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念,是当今互联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的重要契机之一。

2网络虚拟社会的信息传播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挑战

其一,互联网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的教育模式正在逐渐取代着传统的课堂教学的地位,成为大学生心目中重要的教育手段之一。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出现使大学生成为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他们开始主动接受教育的内容,这固然是一个好现象,然而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接受仍然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他们“被”灌输着教条式的内容,并认为这种内容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无关联,因而没有达到足够的重视,其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更加漠不关心。

其二,互联网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环境。互联网络的大环境本身十分复杂,其内容包罗万象,其中不乏鱼目混珠者,多元的网络文化不仅包括丰富多彩,形式新颖的内容,还包含着源于不同宗教、不同派别、不同政治立场、不同价值观、不同民族、不同思想境界的内容成分,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碰撞优势不只会出现火花,很多时候只会产生硝烟。网络文化本身又是鱼龙混杂、多样无序的状态,不同的政治立场、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的碰撞与斗争比其他任何文化领域都要激烈。网络文化的杂乱性、隐匿性、盲目性、非控制性特征,使得不同性质、不同取向的价值观念与社会思潮极力利用网络传播途径和网络文化形态扩大自身的影响力。

其三,互联网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目的。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模式的推行,其本意是在于帮助大学生以更加直观、更加自觉、更加全面、更加有效率、更加富有实践性地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义。然而现实的情况是,虽然互联网的教育模式的优点使其功不可没,但其造成的消极影响力也的确难以平息。教育者想要通过互联网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的往往适得其反,网络充满刺激和诱惑力的内容,如网络游戏和各类娱乐节目,总是能够吸引大批眼球,提高了对互联网的关注度,然而一旦将互联网的重心转移到思想政治教育上时,却鲜少得到较高的呼声。

3通过互联网引导大学生自觉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互联网的引导作用,从本质上来讲,就是通过对意识形态的引导来达到目的。互联网文化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道德观念、文化素养的培养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通过网络对于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引导作用,可知归根结底是要大学生做到自觉地自我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以其作为用以娱乐消遣的工具,更要将其作为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达到推动社会朝积极方向发展的有利平台。大学生应自觉地塑造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的思维能力,在面对纷繁复杂、水平参差不齐的网络文化时,能够理智对待其所接收到的信息,自觉将思维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联想,能够在互联网上发表自己正确的舆论见解,并在自己主动进行自我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还能够做到积极地影响到其他的互联网受众。

要实现通过互联网媒体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要建设成熟健全的网络系统。拥有熟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内容的网络团队,培养拥有专业知识且能够敏锐捕捉时代细微特征,富有实践经验,熟稔舆论技巧的网络人才,指导其构建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平台,加强网络后台监管和过滤力度,尽量避免不良信息的流入,营造绿色网络,传播大众喜闻乐见但又富含深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意义的信息或新闻报道,掌握社会主义社会的话语权。与此同时,也要让大学生参与到网络建设和监督的工作中来,以投诉不良信息和带头模范的方式,设身处地地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实践中去,体验和发掘更先进、更有创新性质的受教育方式,由此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要实现通过互联网媒体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要加强政府在网络中的话语权及对于互联网平台的监督管理力度,就有必要加强政府对于网络的管控和领导,以及国家政府建设网络技术和网络安全的机制。政府在网络平台应当掌握具备领导性质的话语权,在网络受众面前充分展现权威性,赢得其认同以聚集国家精神层面的力量,避免认同上的危机。政府应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质性内容与网络受众即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以及根本利益真正有机地结合起来,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精神层面上的实现是建立在人民物质利益的实现上的。政府要通过对互联网这样一个富有成效的平台的管控,积极围绕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琼.网络境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3(4):21-25.

[2]郭素红.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报,2011(3):44-45.

[3]杨克平.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中的网络文化建设[J].社科纵横,2011(8):128-131.

互联网教育论文范文9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及意义

1、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我们党的事业的重要部分。2000年6月28日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互联网己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又提出,“互联网站要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可见,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是近年出现的崭新时代课题。

2、互联网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调查显示,我国网民高学历、低年龄的网民特征和上网习惯和行为,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尽快进入网络。

3、互联网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成功的范例。网络文化特点鲜明,风格独特。其具有的功能多样性、内容广泛性、速度快捷性、环境开放性、作用双重性等诸多的良好性能,深得网民的喜爱并己被广泛的应用。可以说,互联网不仅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而且有实实在在的成绩。例如,湖北高校发挥网络前沿阵地作用,构建网上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4、互联网可以成为中华文明的传播基地。网络传播是双向互动的,在互联网上,我们不仅要“拿来”,而且要“送去”。我们应继续增大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数量,扩大规模和影响力,提高信息更新速度和点击率,增加汉语信息的输出量,扩展汉语出版的优势,让中华文化在网上抢占有利阵地,走出去,主动出击,既介绍社会主义中国,又传播民族文化,既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又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中华民族的贡献。

二、互联网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挑战

1、思想政治教育某些大环境受到污染。表现之一是党和政府对思想宣传导向的难度加大。表现之二是西方网络霸权对我们的思想文化阵地构成压力。

2、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受到负面影响。网民中,青年人居多,18—24岁所占比例为39.1%,尤其是在校大学生,他们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容易接受新事物,也容易受网络误导,误入歧途。网上大量的消极的、不健康的和腐朽的信息和观念,对涉世不深的年轻人产生许多不利影响。

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有待提高。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往往存在网络意识淡薄、计算机操作和网络技术水平差、缺乏接受新鲜事物敏锐性、观念更新不够等不足。

4、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受到挑战。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交往方式和生活学习方式。尽管思想政治教育进入了网络,目前还不如人意。一方面,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少,不健康内容难于控制,另一方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的自主性和选择性,又使网上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无人间津。

5、思想政治教育功效在弱化。目前网络中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性的东西不太多,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声音在众声喧哗中显得不那么宏大、不那么响亮,因为网上还有其他杂音和噪音。“一傅众咻”,网络的各种负面信息很快就消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教育效果。

6、现实社会的思想道德准则受到挤压。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消解现实社会的道德责任感。网络道德更是一种自律,并且更不易被人察觉和监督。其结果是,一方面网民们在网上游戏人生,跟着感觉走,无聊、消沉、冷漠,另一方面又拒斥现实社会,依赖于“人机交往”,进而影响其人与人的交流方式和人际关系,造成道德人格的缺失。

三、对策思考

面对机遇和挑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着眼于创新,不仅观念上要创新,而且在内容、方法上要创新。对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注重确立主动出击、疏堵结合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目前,无论从全国范围看,还是就具体部门组织或单位而言,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意识仍然末成就“大气候”。为此,我们应响应同志关于“抓紧学习网络知识,善于利用网络开展工作,努力掌握网上斗争的主动权”的号召,主动出击,收复失地,扩大阵地。

所谓主动出击,从思想认识层面看,要树立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能等、靠、要,缺乏全局的高度和长远的打算。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充当消防队,哪里出现了问题,才临时抱佛脚,迫于应付,火是灭掉了,但人力、物力、财力却耗费了。我们不能失去网上的主动权,输在起跑线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我们不去占领,别人就会去占领。我们应根据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新变化,结合思想政治工作已有的成功经验,从战略高度认真研究、系统规划、分步实施、整体联动,构建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努力发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提高驾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从实际行动层面看,主动出击,就是要把党的各项重大方针政策、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放在网上,主动传播社会主义主旋律,加大正面宣传的力度。

所谓疏堵结合,是指随着网络媒体的普及,对信息的控制较传统媒体难度越来越大,通过简单的行政手段与高压办法去阻止甚至禁止上网几乎变得不可能,必须是通过开办讲座、举办演示会、网上讨论等疏导形式,教会网民怎样从网上获取需要的信息,如何识别虚假、错误、反动的言论,如何树立正确的上网动机,如何培养正确的网络人格,在网络虚拟社会有效地自律和自我管理,树立网络安全意识,提高免疫力。当然,对有害信息的堵防也是不可少的。所谓堵,即运用技术手段在国家内部网和外部网的界面上构筑信息海关,使所有内外连接都要接受检查过滤,从而屏蔽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的信息传入,达到净化网络空间的目的。所谓防,即建立健全网络法律法规,是防止网络出问题的强制手段。2000年信息产业部布了《互联网电子公告管理规定》、《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这对加强网络行业管理,规范网民的网络行为起到了较大作用。

2、努力造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建立起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专职、兼职的队伍。要求他们必须是专家,首先,观念要新。面对网络媒体的严峻挑战,他们必须更新观念,迅速实现新背景下的角色转换。不能再只以传统说教的形象出现,而要顺应信息时代,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其次,要具备相当精深的网络知识与才干。

比如,利用BBS、E--mail、OICQ进行交互式讨论、心灵沟通、传道解惑。第三,网上与网下联动。仅仅只懂得一些网络技巧还不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必须是现实生活里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行家里手。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阵地,应不失时机地找准切入点,做好网下大文章,构筑网上网下联动、全时关注、全程覆盖的立体交叉网络。此外,还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进行丰富与创新,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优势实观育人的目的。总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是既要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又要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并能熟练进行网络操作;既要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又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

3、精心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由于我国网络建设起步较晚,因此要积极开发和共享信息资源,以最经济合理的投入,尽快建设一批青少年喜欢的具有鲜明社会主义文化特征的网站,整体规划,稳步推进,进而构建起区域性乃至全国性、全球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体系,扩大社会主义文化在网络上的阵地。其一,互联网上开设的这些宣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工作方针的网站,要采取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形式,要有精心设计的内容,要讲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必须抛弃以往那种缓慢带有说教的方式,在网络平台上真正实现平等、交互、敏捷、细致。其二,将先进的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搬上互联网,建立“红色”网民、“红色”网点、“红色”网站三位一体的“红色”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体系。其三,要扩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覆盖面,支持更多的新闻、宣传、文化机构以及党的组织进入网络,不断增加信息输出量,扩展汉语网络出版的优势,让中国文化在网上抢占阵地,建立起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基地。其四,应加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软件开发力度,不断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科技先进性。通过制作、传播集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的中文思想政治教育软件,让中华民族古老而璀璨的优秀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对网民进行熏陶,从而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