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高效沟通技能集锦9篇

时间:2023-05-16 16:50:31

高效沟通技能

高效沟通技能范文1

内容摘要:在商业经济时代,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人才,更重要是要有将知识转化为成果,转化为商业目标的能力,即应用型人才,管理类的学生更应如此。企业沟通技术是近年来西方重新研究和推广的管理技术工具,它是一门通过完善心智模式来发挥潜能,提升效率的管理能力引领技术,目的是突破局限,有效达到目标。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不展开对这一技术的探讨,只以高校研究生为例,分析企业沟通技术对高校学生能力的影响及其培养与实践,通过实际分析,评价高校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水平。

关键词:企业沟通技术 研究生 目标 效果

企业沟通技术的核心内容是基于心理学、语言学研究总结发展出的有效的商业目标引领技术。这一套技术,近20年来已被许多组织应用于管理,如美孚石油公司(Exxon Mobil)、IBM公司、宝洁公司(P&G)、国泰航空(Cathy Airline)、波音公司、爱立信、BP AMOCO石油公司、英国航空公司等,来帮助他们的员工在与主管谈判、客户沟通方面,有效地实现绩效目标。事实表明,企业沟通能力是现代社会生存的重要技能之一,对高校学生而言,这是必须掌握的职业技能。

2009年11月教育部指出,我国研究生应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战略性转变,我国的研究生总量已经达300万人,在数量上已经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如此庞大数量的高级人才应该发挥最有效的作用,但据企业用人单位对研究生满意度的调查显示,比例很令人失望,这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因为研究生沟通能力不足。本文以高校研究生为例,探讨高校学生企业沟通能力培训问题。

相关理论研究

美国学者J•露西和G•彼得森认为:企业沟通能力,实际是影响(劝服)能力,强调通过沟通达到传者欲对受者通过劝服施加影响的行为。这一概念包含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的全部过程。

能够反映全面企业沟通能力的是系统传播模式―马莱茨克模式,它将个人因素(如心理印象、个性结构),组织因素(体制形式、政策规范)以及社会因素(社会道德、社会规范)综合考量,说明它们对沟通过程以及沟通结果的影响(见图1)。

通过这个模式可以了解到,企业沟通技术涉及因素广泛,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是系统和结构化的,但总的来说其核心技能就是沟通技术,其目的是通过深度的、有效的沟通,引导被沟通者更加合作,双方更容易达成一致,共同构建目标。

实证调研及数据分析

研究对象为在北京的五所综合大学的在校研究生,调查显示:认为自己需要企业沟通能力专业训练的比率为调查人数的77.83%;而认为自己在这方面很理想的不足样本数量的25%。

在调查中有几个重点方面很值得思考:

(一)目标沟通能力

企业沟通能力定义为设定目标,预期结果和选择有效行为的能力。简单可理解为目标―计划能力。目标能力也是本次调查五个沟通能力维度中,学生平均分数最低的一个能力维度,标准化后的平均分仅为65.02分(见图2)。

(二)主动性沟通能力

主动性指的是主动寻求与人沟通的机会的意识和能力。在人际交往中,主动寻求沟通的机会,是沟通开始的重要契机。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研究生群体在沟通主动性方面表现并不尽人意,平均得分均为3分左右,可见,研究生在与熟悉的群体和陌生的群体的交流互动上面,还缺乏有意识的主动性,这使得他们的人际交往在广度上受到限制,沟通能力和技巧也就相对缺乏锻炼的机会(见图3)。

企业沟通技术培养项目设计与实践

笔者在研究生教育中率先尝试开设了企业沟通技术(又称教练引领式沟通)课程。在课程进行过程中,通过聘请企业高管组织活动,观看角色扮演、情景剧设计、演讲、视频资料、电影资料,进行性格测试,分组讨论,实战演练等等多种灵活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企业沟通技术的思想和概念,掌握企业沟通技术的引领工具,体验企业沟通技术提升带来的变化。

通过回访,研究生对这门课程的反馈主要有以下方面:

第一, 教学形式与内容贴近实际。一方面,本课程教学形式是360互动式,ABC小组式,全部演练占到课程的75%的时间。另一方面,企业沟通课程的内容涉及企业心理学的九型人格、职业性格颜色,“黄金法则”,哈佛模式等。这些内容让学生在了解了职业人的性格特征、思维方式的基础之上,对于沟通过程的技巧有更好的掌握和更深刻的理解。

第二,开阔了眼界,改变了生活。企业沟通作为一项新兴的管理沟通能力提升技术,改变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更加强调了应变能力,学生的应聘通过率提高了30%。

企业沟通引入教学的意义

企业沟通培训采用的是体验式学习方式,由既独立又密切关联的五个环节组成:体验、分享、交流、整合、应用,环环相扣,实训效果明显。

企业沟通技术的培训形式符合国内外比较理想的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方向,符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一种有效的学生能力素质教育形式。

从研究生的个人能力发展来说,它是研究生全面发展的有效形式之一。对我企业发展来说,它是实现人的发展与组织目标提升的一种有效途径。

在知识经济、人本科学管理与技术突飞猛进,社会变革和竞争加剧的今天,当代高校学生能否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社会和经济管理迅速发展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现代化建设能否预期实现。

本文探讨的企业沟通(教练式沟通引领技术)培训作为一种新型的学生能力素质教育形式,虽然其自身作为新生事物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有待进一步多样化、有序化、标准化、差异化等方面的一些问题,但它在对高校学生潜能的发掘、人格的完善、人性的发展、目标的实现等方面的一些成效和操作模式、培训与教育理念也许能给现代教育工作者一些启示,对教育与培训如何既服务于经济,又更能真正转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这个教育的本原意义上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a Concise Analysis Eugene Mckenna,Nic Beech,Ft Prenticehall,2008

高效沟通技能范文2

关键字:中小企业;管理沟通;问题;对策

1.引言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曾预言:“未来竞争将是管理的竞争,竞争的焦点在于每个社会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及其与外部组织的有效沟通之上”。事实上管理也离不开沟通,沟通渗透于管理,根据调查显示,高级管理人员往往花费80%的时间与上下左右进行沟通,普通管理者约花费50%的时间用于传播信息。因而要实现有效的管理,首先要实现有效的沟通。然而,在当今瞬息万变的市场激烈竞争阶段,沟通问题却已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有关研究表明,管理中有70%的错误是由于沟通不善造成的。可见,有效的管理沟通是企业获得持续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另一方面,中小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底座”,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而我国中小企业中又以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居多,大多都存在着组织机构不健全、管理水平较低、过于追求短期利润的缺点,这些缺点直接导致我国中小企业管理沟通存在诸多问题。目前国内众多的中小企业管理沟通状况都不能令人满意,存在着较多影响其内部有效沟通的因素,阻碍了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我们更需要认真、科学地研究中小企业管理沟通问题,并根据其内部管理沟通存在的障碍因素,有针对性地改善其管理沟通。

2.管理沟通理论研究

回顾及其内涵管理沟通理论最早可追溯到在科学管理理论及古典组织管理理论阶段出现的对初始下行沟通的研究,此阶段沟通理论的聚集点在于提高工作效率,代表人物有泰勒、埃莫森、韦伯、法约尔等,他们的沟通实践和研究集中在非个人性沟通—组织沟通,并以上下沟通和行政沟通为基本特征。20世纪20年代,伴随着人际关系理论的提出,行为科学理论逐渐产生。行为科学采用不同于传统管理理论的研究出发点,把组织中的人不是单纯地作为“经济人”,而是作为“社会人”来研究,并集中在非正式群体规范以及对需要层次理论的研究上。

此阶段管理沟通理论研究以横向沟通和人际沟通为特征,同时注重了非正式组织沟通和文化沟通,代表人物有梅奥、巴纳德、明茨伯格等。20世纪中叶,支持管理沟通的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协同论等理论基础的发展对管理沟通理论研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到20世纪90年代,现代信息和英特网为特征的网络技术革命性的突破,给现代沟通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强大支持和动力,推动现代沟通理论正在进行革命性飞跃。此阶段管理沟通理论的研究就是以国际化、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

从泰勒科学管理初始探索下行沟通开始,管理沟通理论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从研究“行政沟通”,向研究“人际沟通”发展;从以“纵向沟通”研究为主,向以“横向沟通”研究为主,进而向以“网络化沟通”研究为主发展;从以研究“单一的任务沟通”为主,向“全方位的知识共享沟通”研究发展等一系列过程。遵循这样的思路,管理沟通不仅涵盖了个体间的交流,还包含群体之间以及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包括上下沟通、横向沟通及利用新技术的网络化沟通,同时根据管理学中对沟通(communication)的定义:“将某一信息传递给客体或对象,以期取得客体做出相应反应效果的过程”,且管理沟通是对沟通的延伸,故本文将管理沟通定义为“为了实现企业既定的目标,将与企业管理活动有关的信息、思想与情感在个人、群体或组织间传递的过程”。企业当中,管理沟通是管理活动和管理行为中最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管理沟通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某种目标或完成头脑中的一些想法,如:传达信息、提出要求、进行劝说或表达善意等。

3.徐州中小企业管理沟通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本次调查对象主要是徐州市中小企业。徐州是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陇海兰新东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其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调查共发放问卷378份,收回有效问卷337份,回收有效率超过80%,其中管理层问卷137份,员工问卷200份。

根据调查问卷收集到的信息发现中小企业的沟通问题存在于组织和员工两方面的因素:就企业组织方面而言,制度和渠道的不健全是企业内部沟通的障碍;就员工而言,沟通主动意识和沟通技巧薄弱以及沟通方式欠妥带来的局限性是沟通问题的关键所在。

3.1沟通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积极沟通的主动性不足企业经营离不开沟通,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员工都对沟通的重要性有着普遍的认同,超过90%的人认为沟通是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能够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提高工作效率及促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等等。然而,沟通主动性的低下却会导致沟通的滞后性,从而直接影响到各部门内部以及部门之间工作的开展。在本次调查中有72.33%的员工表示不会在需要沟通的问题时优先选择及时的沟通,而多采取“等,靠,躲”或是“踢皮球”的态度,致使简单的事情一拖再拖,直到成为企业运作的绊脚石,问题性质扩大化后才开始着手解决。

可见,中小企业中人员主动沟通意识的培养和强化亦是不容忽视的。

3.2沟通渠道不畅及沟通制度欠缺中小企业中员工对企业管理的参与似乎缺乏热情,相当部分的员工不乐于参与公司管理,对企业发展多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针对这一现状我们从管理者和员工两层次展开调查。调查数据显示,员工的上行沟通过程情形是:无人提建议的占到了31.39%,偶尔有人提建议的是29.20%,关系好的时常提建议的占24.09%,绝大多数下属都能提建议的仅占14.60%。而挖掘员工没有提出自己对企业建设性意见的原因,66.5%来自企业方面,19.5%来自员工方面,只有7.5%的人员表示不存在这种障碍。另外,针对公司高层对员工建议处理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仅有31.38%的领导会及时对下属建议给予反馈,38.69%的领导会考虑下属建议或意见但不作任何说明,还有相当多(占20.44%)的领导不采取任何行动。

综合以上调查数据分析,员工不乐于参与公司管理的主要原因来自于企业组织方面。大多数员工并非不关心企业的发展,也并非不愿提出对企业发展的建设性意见,而是在沟通中存在种种障碍,从而持保留态度。这种沟通的障碍主要表现在没有良好沟通渠道以及相应的沟通反馈机制,直接导致了员工对自我参与组织管理的懈怠。

3.3沟通技能欠缺和沟通方式不当沟通技能的欠缺使沟通中的信息具有不完全性。沟通技能表现在倾听、语言沟通、书面沟通以及非语言沟通等方面。实际调查发现,中小企业整体沟通技能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倾听能力缺乏,语言沟通多,书面沟通少。企业中多数人认为,书面沟通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通常不使用书面沟通,占到了样本总数的67.30%,这样致使很多信息无法完整保存、准确传达;同时由于沟通技能及方式不得当,使很多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变得不完整,甚至掺杂了较浓的个人主观色彩,从而使理解与再次传达落实出现问题,导致信息失真。

4.我国中小企业管理沟通改进措施

4.1强化企业全员的主动沟通意识中小企业本身具有反应快速、机制灵活的优势,在沟通方面同样具有快速、灵活及利于掌控的优势。管理者对沟通的忽视极易在组织内部形成负面效应,所以中小企业应加强企业从上到下的全员主动沟通意识。首先,管理层要积极主动构建良好的沟通氛围,将沟通提到工作日程当中,注重员工的建设性意见,并积极给予反馈。其次,企业应适当为员工交流互动提供机会,如:每周例会、定期娱乐活动等。

4.2利用网络技术构建多样化的沟通渠道

4.2.1推动横向沟通,加强在企业中部门内部及部门间的沟通横向沟通犹如穿针引线,能够为组织协调与合作提供一条直接的渠道。企业要鼓励部门内部以及部门之间的横向沟通,以加强协作,减少障碍。中小企业可以通过网络技术的普及来实现即时沟通,同时,定期组织工作交流会议以及茶话会,以增进企业内部交流。而员工则可以通过横向沟通加强自身的合作意识,增强自我参与意识,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4.2.2上、下行沟通结合,建立有效的双向沟通渠道首先,针对下行沟通,管理层应该“开诚布公”、“设身处地”、“推心置腹”,消除层级沟通之间的心理障碍。其次,针对上行沟通,中小企业应鼓励员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建立快速的沟通反馈机制,以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沟通中的快速、灵活的优势。再次,对于及时有效的上行沟通进行通告奖励,以利于在企业中建立公开、透明的文化理念,从而优化中小企业的沟通环境。通过双向沟通渠道的建立,既可以使管理者了解公司问题,又可以增强员工的参与意识,提高员工士气。具体可结合计算机网络工具来实现。

4.2.3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相结合,引导积极的非正式沟通正式沟通是企业传统的沟通方式,其信息具有真实性、可靠性的特点,但反应速度慢。

非正式沟通更能传达企业内部的心声,它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但不确定性比较高,主观色彩也比较浓。中小企业本身正式沟通机制不完善,所以,非正式沟通对企业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中小企业要充分结合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的不同作用,使其填补相互之间的落差。

企业要在进一步完善正式沟通机制、加强正式沟通的有效性的同时,积极引导非正式沟通的言论导向,适时把握两种沟通方式的力度,来辅助企业的管理决策工作的顺利进行。

4.3制定企业沟通制度调查统计,半成以上的中小企业团队的建设是缺乏民主沟通意识的。当今尽管很多方法都可以加强企业沟通建设,但是都是松散个体的结合,缺乏团队本身的精髓和主导思想,所以我们认为中小企业要切身制定完善的沟通制度,根据企业的自身情况制定明确的沟通制度性政策,制定员工有效参与管理的激励政策,并结合绩效激励切实落实到日常管理中,为企业注入沟通的血液。

4.4适时开展专业的沟通技能培训针对沟通技能的提高,中小企业可以适时开展专业性的沟通技能培训,提高企业整体的沟通素质。首先,提高倾听技能、积极换位思考及运用同理心来加深彼此之间的理解。其次,除了语言沟通技能的加强外,还要注重非语言的沟通技能,通过对表情、眼神和动作的观察来判断沟通的效果,并学会运用非语言的沟通技能来传递信息,例如:微笑、点头、摇头等。

再次,适当运用书面沟通方式来传递程序性的重要信息以及奖惩信息等。例如:对企业有贡献的员工可以利用通知嘉奖的形式张贴,来鼓励企业更多的员工。

参考文献

1]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84:8.

[2]李博,黄红译.《有效沟通》[M].北京:中信出版社,1998:13.

高效沟通技能范文3

引言

管理沟通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一个企业内部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并达成企业共同目标有着战略性意义。只有沟通好了,才能做好管理,才能意见统一、思想统一,才能上下齐心,共同努力。这些道理虽然人人都懂,但实践情况却难以令人满意。本文将指出个人发现的我国企业管理沟通上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中国企业管理沟通存在的问题分析

总体来说,我国企业的管理沟通状况普遍不容乐观。而问题不仅在于个人,还在于企业机制。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沟通双方是思想问题。首先,各层管理者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人物,如果自身存在管理沟通的思想问题,那么整个企业的管理工作便难以顺利实现。迄今为止,仍有一些中高层或管理层领导没有从根本上重视管理中的沟通,没有肯定沟通对管理的强大影响力。其次,员工的思想问题。沟通作为促进管理、促进合作的必要途径,在领导主动沟通的过程中,应该敢于表达,敢于指出,而不是附和领导,讨领导欢心。正是因为双方都有思想问题,才常常出现领导有领导架子,员工有员工样子。也就是等级观念,导致沟通氛围严肃。上级对下级进行发号施令式或考验式沟通,导致单向性沟通。而下级出于对上级的畏惧心理,不敢与上级进行交流,或是出于个人私利,沟通交流时难以谈及内心真正的想法。这样的上下级沟通局限于形式主义和个人主义,对促进企业的管理毫无作用。

2.缺乏有效的沟通方式。笔者认为,只要是能促成企业内部沟通的方式都是有效的,无论正式与否,传统与否,直接与否。但在很多企业,对沟通方式进行了限制。比如,企业内部各部门平常不交流沟通,到正式集体会议才提出,这就是典型的“横向合作难”。再比如,一些企业内部的交流沟通以小道消息、甚至失真消息为主,这样的沟通也称为间接沟通,它的效力远低于直接沟通,还容易导致凝聚力差,团队破裂。此外,还有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方式造成员工满意度低下、离职倾向严重等等。在中国企业,特别是一些国有企业在这些不足上表现明显。最后,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企业管理沟通方式有待改革创新。

3.缺乏管理沟通的技巧。优秀的沟通技巧可以使双方更有效、更轻松地进行交流,当说者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听者则更容易听懂,接受观点,再进行好的指导或是反驳。但在企业的管理沟通中,常常是其中一方的沟通技巧出现问题甚至双方都存在问题。首先,管理者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点:缺乏有效的倾听技巧,缺乏口头及书面形式的沟通技巧等等。其次,企业员工的问题,主要是缺乏合理有效的表达技巧、舒适而有力的言辞技巧等等。但笔者认为,管理沟通的关键还是在于管理者,因为管理者作为主体,只有当管理者制造出轻松平等的氛围,以技巧性沟通带动员工们的沟通积极性时,才能实现最真实、最有效的沟通。

4.缺乏管理沟通的机制。任何行为都需要相应的机制加以约束,才能在各个场合、时间都发挥它的作用。管理沟通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行为,更需要建立相应的机制。如果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没有建立明确的沟通机制,而具有随意性、个人主义,将出现沟通混乱、沟通不及时、沟通有效性降低等问题。问题主要表现以下在三点:(1)没有明确的沟通目标,即沟通随意性,涉及范围大。(2)没有固定的沟通频率,容易出现有问题不能上报或者晚报,即沟通不及时且频率不高。(3)没有及时的反馈机制,导致沟通的有效性降低。因为沟通作为双向过程,不仅要求传递到位,还需要及时有效的反馈,才能促成双方达成共识,实现真正有效的沟通。

5.缺乏沟通的组织机构。个人认为,管理沟通的组织机构是达成有效沟通的最大保障。它的存在能让企业内部沟通和企业之间的沟通高效有序地进行,保障沟通的频率、质量,从而促进企?I的管理工作,促进形成高效率的企业团队。以学校为例子,现在大多数有条件的学校都有专业的心理咨询部门或者心理咨询教师。因为学生的心理问题、思想问题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及身体健康,所以需要配备相应的心理教师,在学生心理出现问题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沟通和疏导。当然,学校及社会并不是从一开始就重视这方面问题,是社会教训和实践让他们渐渐明白沟通的重要性。反观我国大部分企业,还未设立相关的组织机构,甚至都没有设置专人专项负责企业的管理沟通工作。这无疑导致沟通频率和质量都得不到保证,即使进行了管理沟通,也容易造成资源浪费。

二、解决中国企业管理沟通存在问题的对策

对于以上几个问题,笔者认为,必须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来解决,主要有以下几点:

1.正确认知管理沟通。正确认知管理沟通,即管理沟通是为了促进企业的管理,提高团队效率。首先,企业的上级和下级都应当重视管理沟通,肯定其影响力。其次,在沟通过程中,上级始终处于高位,应当努力营造轻松的交流氛围,而不局限于形式。最后,在沟通过程中,上级与下级是平等关系,不是上级对下级的发号施令的单向式交流,不是对下级的考验,也不是下级说好听话的场合。而是领导没有领导架子,虚心听取下级的意见和建议,好的便接收采纳,不好的便进行指导。员工也不拘泥于下级身份,积极与上级交流,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敢于指出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2.整合有效的沟通方式。对于多种多样的沟通方式,应当进行调整组合,最终形成一个系统。在保留原有的有效的沟通渠道后,还应当删除其余的效率低下或是没有实际效果的沟通渠道,然后再进行吸收并实践新型的而人们又乐于参与的渠道。因为在互联网时代,不仅信息多样化,沟通交流的方式也是多样化的。人们不应局限于传统,拘泥于形式,而要进行吸收和创新。如果在别的企业管理沟通中,匿名型问卷调查法、意见箱、邮件型沟通等等效果佳,那么企业应当结合自身情况,对于好的方法就应该在企业内部试行或普及。当然,能直接交流时选择直接为上。但只要是真实有效的,就都是好方法。而企业管理者应当整合这些方法并形成系统,供员工选择和实施,同时严格要求企业内部的消息传播风气,不得以权虚化或选择性传递信息,不得传播还未确认的信息,不得以讹传讹,传播小道消息。

3.提高管理沟通的技巧。同样,沟通是双方互相传递信息,所以双方都应该有足够的沟通方面的技巧。首先,管理者应当提高自身的倾听技能,足以让员工知道领导在认真听,并中肯地在思考,比如一个细微的点头示意、肯定的眼神、嘴角上扬等等。其次,管理者也应当提高自身的表达技巧,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形式。此外,对于下级说的有道理的,应当给予适当的表扬与鼓励;而对于有差池的想法,给予相应的令人信服的指导。最后,员工应当提高自身沟通技巧,高效率而又谦虚礼让。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不会使领导抓不到重点而失去耐心,还能有力地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

4.建立管理沟通的机制。以机制对管理沟通行为加以规范和约束,才能避免行为的随意性,才能保证质量。建立管理沟通的机制,才能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稳定性。主要需要做到以下三点:(1)明确确切的沟通目标。以确切的目标才能缩小沟通内容范围,提高沟通效率,并及时解决问题。(2)确定固定的沟通频率。固定的频率,同样能够减少或避免沟通行为的随意性,更有效地解决每个阶段的企业内部问题,促进企业的团队合作。(3)建立及时的反馈机制。反馈机制的建立才能使沟通成为真正的双向过程,使建议的提出者知晓建议的可行与否,领导决策的实施与否。这样不仅能提高员工沟通的积极性,还能促进企业进步。

5.建立沟通的组织机构。所谓“组织机构”,大到部门,小到专人。但无论大小,企业尤其是我国大型企业内部必须有这样的一个组织机构,才能使管理沟通高效有序地进行。此外,组织机构也是管理沟通机制的实施者和保障者,监督并保障沟通机制的实施。所以,我国企业应当积极投身到建立负责管理沟通的组织机构的工作中去,才能给予管理沟通最大的保障。以有组织、高效率的管理沟通实现企业管理,使企业上下齐心协力,从而达到企业共同目标。

高效沟通技能范文4

关键词:绩效管理 绩效沟通 策略分析

所谓绩效沟通是指考核者与被考核者就绩效考评反映出的问题以及考核机制本身存在的问题展开实质性的沟通,并着力于寻求应对之策,服务于后一阶段企业与员工绩效改善和提高的一种管理方法。绩效沟通在整个绩效管理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所以又被称为其活的灵魂,缺乏有效的绩效沟通或者沟通不畅,我们曾对企业员工做过一系列的问卷调查,职务晋升、工作环境等因素,比不上企业内部上、下级以及同级间良好的沟通渠道等因素作用大。绩效管理过程就会受到影响,甚至流于表面形式,旨在找出对员工最具吸引力的因素是什么。现阶段我国企业绩效沟通的特点有三:首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绩效沟通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元,从面面交流方式逐渐转变为面面和网上相结合的方式;其次,绩效沟通的范围呈扩大化的趋势;最后,绩效沟通的效果被管理层认可接受。当前我国的企业在实际的工作中积极地加以运用,在施行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大都意识到了绩效沟通的重要性。

1 绩效沟通的必要性

绩效管理是上层管理者与下层执行者不断进行沟通的一个过程,其最终的指向是绩效目标的设定。

1.1 通过绩效沟通,才能逐渐培养员工们绩效考核的意识 首先,绩效考核是一种以改进员工绩效为目标,最终提高整个组织绩效的管理方法和措施,切记它不是考核者的资本,也不是形式主义的走过场。其次,绩效沟通可以使被考核者明白自己的工作目标、工作标准、奖励惩罚等都是什么,帮助考核者把工作目标等相关内容传递给被考核者。最后,绩效沟通也有效地提高了考核的认可度,因为它消除了工作上产生的分歧与不同意见。这些都使员工意识到,绩效考核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使员工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使员工的各项能力得到充足的提升,它不是为了可以制造员工之间的差距,更不是划分等级的标尺。虽然我国的绩效沟通企业中受到重视的程度愈来愈大,但随着实践的深入,一些问题也渐显露出来。

1.2 通过绩效沟通,才能促进计划的顺利实施 通过

与员工之间保持流畅稳定的绩效沟通,对管理者而言有两大益处。绩效沟通应贯穿于整个计划实施过程的始终,从绩效管理流程来看,首先,他们可以汇总得到员工工作情况的全面信息,这些信息为他们指导员工完成既定计划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其次,上级管理者可以通过绩效沟通及时有效地得到考核与反馈时所需要的信息,对员工而言,通过与上级之间持续稳定的绩效沟通,这些信息将有助于上级管理者更好地履行所担当的责任。一方面,员工可以了解到管理者对自己工作的评价和期望;另一方面,可以获得有关如何解决问题的信息,及时向管理者进行反馈,对于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改正,有利于工作的改进。

1.3 通过绩效沟通,才能制定上下级共同认可的工作计划 管理者与员工为做到对工作内容心中有数,需要设定管理者和员工共同认可的工作计划,它是绩效管理的首要环节,在计划制定的过程中,假如上级对绩效沟通的作用视而不见,没有对它采取足够的重视,就会造成信息传递的偏失,比如出现信息只向下传达却无向上反馈的情况等等,这些情况轻则影响员工对工作的认知,重则造成绩效目标偏离客观事实、企业无法实现既定目标的严重后果。只有制定好了工作计划,管理者才能有考核员工的标准,员工也才能有实现目标的努力方向和动力。

2 我国企业绩效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企业沟通文化 仅仅依靠制度来保障沟通的进行仅是一种临时性的方案,可以通过制定沟通制度来进行规范,绩效沟通作为绩效管理的一部分,在企业中促进沟通文化的形成,企业对雇员有何期望,雇员在企业组织内部又应起到何种作用,但这又是现在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个软肋,使企业内部全体成员都了解企业绩效管理的目标是什么,可以使得绩效沟通体系得到员工的支持。

2.2 缺乏正确的绩效沟通方法 首先,缺乏必要的准

备。沟通双方在沟通前没有进行充分的准备,造成不必要的误会,最终影响沟通的效果,在沟通过程中会使对方感觉未受到重视,因为感觉对对方不够了解。其次,沟通前未指定沟通计划。容易使对方产生不受重视的感觉,主要是缺乏科学有效的沟通计划会严重影响沟通的效果。最后,在沟通开始前没有明确其目标。最终导致沟通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往往导致了沟通重点不突出、双方无法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

2.3 绩效沟通渠道不畅 多数企业在处理上下级沟通时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沟通方式,缺乏完善的绩效沟通渠道,企业绩效沟通渠道不畅的问题为现有沟通渠道单一,而真正有效的应该是上下级存在互动的双向并行沟通方式。员工在进行非正式沟通时会流露出真实的观点、态度和动机,企业管理者往往会忽视类似于私人聚会、午餐交流等非正式沟通方式,只重视诸如会议、报告等正式沟通方式,而与正式沟通相比,这些非正式的沟通方式,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2.4 缺乏科学全面的认识 人们对绩效沟通在绩效管理中作用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随着绩效沟通在绩效管理中越来越受重视,这种问题更加不容忽视。其主要表现为两方面:①管理者和员工均缺乏绩效沟通的态度。员工认为绩效沟通只是一种形式,而管理者往往认为绩效沟通容易引起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冲突。②员工缺乏绩效沟通的意识。绩效考核即是绩效管理、绩效管理的主体是人力资源部门,绩效考核即是绩效管理、绩效管理的主体是人力资源部门,认为绩效管理就是为了给员工挑毛病等。

3 提升企业绩效沟通能力的建议

3.1 注意沟通的技巧 沟通是一种艺术,为保持沟通

双方和谐的关系,实现促进绩效的目的,可以保持绩效沟通过程的顺利进行,恰当的沟通技巧可以保证该工作的顺利完成,在绩效沟通过程中,恰当的技巧可以保证事半功倍的效果。常见的有:仔细倾听、有效的肢体语言、懂得相互体谅等等。

3.2 加强管理者沟通技术的培训 为了保障绩效沟通的完成,对管理者进行沟通技巧的培训,他们沟通水平的高低对沟通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企业管理者作为沟通的主导者,可以实现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绩效,可以提升绩效沟通的效率,而培训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方面:第一,沟通技能的培训,其内容主要有:绩效实施、考核反馈阶段沟通技能的培训和沟通计划的制定,该部分培训的目的是通过培训提高管理者的绩效沟通技能;第二,基本技能训练,其内容可分为:消除沟通障碍的技能的培训、沟通工具的运用、倾听技能的培训,该部分培训主要是为了帮助管理者掌握基本的沟通技巧。

3.3 建立和完善有效的绩效沟通制度 有效的沟通制度可以鼓励员工进行沟通,绩效沟通的效果需要依靠沟通制度才能得到有力的保障。通过强制约束力使员工之间的沟通逐渐从自由化向规范化转变。首先,我们需要做的是,制定企业绩效沟通反馈制度:提高沟通双方对沟通行为的认可程度,反馈制度的建立可以保证沟通过程的公平性;其次,制定企业绩效沟通考核制度,可以从制度上为绩效沟通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将绩效沟通纳入管理者业绩考核;第三,明确绩效沟通的标准可以进一步明确绩效沟通的行为,要确定企业绩效沟通标准。

3.4 培育企业沟通文化,形成良好的沟通氛围 企业

沟通文化的形成需要从三方面进行建设,其中:通过制度来规范和引导内部员工的沟通行为,企业需要从制度上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保障;企业应该在企业内部发掘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并加以宣传,需要从精神上为文化的形成提供方向,通过榜样的力量促进企业文化的形成;企业需要从物质上为文化的形成提供载体,比如说:企业网站、内刊、宣传资料等。

参考文献:

[1]王惠琴.浅析企业绩效管理失效原因及有效实施[J].江苏商论,2005(7).

[2]孙新波,樊治平,秦尔东.知识员工激励理论与实务[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3]颜志华.基于绩效管理流程的企业绩效沟通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4]林行总.沟通开放性与心理契约满意度的关系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

高效沟通技能范文5

1 W-X工程项目沟通规划输入

1.1、沟通要求

W-X工程项目沟通要求是W-X工程项目沟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W-X工程项目只有在全面掌握沟通要求的前提下,才能够进行沟通规划制定,通常情况下,W-X工程项目沟通要求所涉及的信息包括:项目组织和项目涉及人责任关系、W-X工程项目的纪律,行政部分与专业、W-X工程项目所需要配备人员的推算和应该分配的位置以及W-X工程项目外部信息需求,W-X工程项目只有在全面掌握以上信息的前提下才能够更好的进行W-X工程项目沟通,最大程度上降低了沟通过程中的失败率,大大的推动了W-X工程项目沟通规划的有效制定和顺利实施。

1.2、沟通技术

沟通技术最大程度上决定着W-X工程项目沟通规划是否得以有效的实施,基于不同的W-X工程项目有着不同的沟通规划,因此,W-X工程项目高层管理者在应慎重的选择沟通技术,W-X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所涉及的沟通技术较多,所能使用的技术和方法可能差异很大,总结来说,影响W-X工程项目沟通技术的因素可分为四种,即信息需求的即时性、预期的W-X工程项目人员配置、W-X工程项目工期的长短以及技术的有效性。以上四种因素,彼此相辅相成,W-X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在进行沟通技术选择时应始终围绕以上四种因素进行。

2 W-X工程项目规划的使用工具和方法

W-X工程项目规划使用工具和方法的选择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过程,该过程紧密关系到W-X工程项目规划实施的高效性,为有效的运用W-X工程项目的信息和技术资源,使其W-X工程项目涉及人的信息需求和信息资源形成一种系统的和符合逻辑的观点,进而,满足W-X工程项目沟通规划的需求,W-X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应根据W-X工程项目的需求和特点,选择适合W-X工程项目发展的方法和技术,进一步推进W-X工程项目实现经济效益价值最大化。

高效沟通技能范文6

关键词:ICU沟通技巧;护患关系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2)03-0080-02

ICU是危急重症患者集中的场所,重症护理为患者提供持续加强性的护理及措施,以使患者的病情恢复稳定以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以维持患者的最佳健康状态。长期以来,重症监护室工作的护士,由于患者病情较重,多为昏迷或呼吸机辅助呼吸以及护理工作量较大、护士按实际床位配置不足等原因,导致护士很少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形成只关心疾病而不关心患者的工作模式。但ICU患者由于病情急、重、危,在一个相对隔离的环境里接受治疗,不能接触亲人、朋友,同时通过有创、无创的各种仪器、治疗设备进行治疗和病情监测,加之ICU治疗费用高,患者背负严重的心理负担,容易产生焦虑、紧张、忧郁、敌对、害怕等心理反应,护士应及时了解和观察到患者的情绪变化,针对患者言语沟通欠缺利用各种沟通技巧,及时为患者提供各种信息和护理,满足患者生理、心理需求,影响和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帮助其提高适应与应对能力,促进早日康复。

1沟通的必要性

1.1通过沟通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心理动态以及对疾病、治疗的的态度沟通是一个双向、互动的信息传递和反馈过程,任何治疗及护理工作都需要患者的主动参与,护士需要及时掌握患者的反馈信息,为制定护理措施奠定基础,寻找依据。护理人员以人为本,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所建立的护患关系本身就具有治疗作用,能满足患者的需要,使患者心情舒畅,机体功能增强[1]。

1.2与患者及时交流,搭建信任与合作平台护患关系的好坏,依赖于护患交流的效果。有效的沟通会使患者体会到友好的态度,从而对护士产生信任,容易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反之,则可能导致护患冲突。当前临床上80%的护患纠纷都是由于护士和患者沟通不良或沟通障碍所引起的[2]。

1.3沟通是心理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人们物质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对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不仅是停留在技术上,患者希望通过与医护人员的交流中,得到疾病、治疗相关信息以及缓解如焦虑、紧张、害怕等情绪,护士利用各种沟通交流技巧,影响和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帮助其提高适应与应对能力,促进康复。

2沟通交流的方法与技巧

2.1沟通的途径和方式沟通可根据患者的情况和不同的场景,灵活应用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将书面沟通与口头沟通互为补充,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结合,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综合应用等途径和方式,提高沟通效果。

2.2初步信任的建立从ICU患者入住的那一刻起,应尊重患者的隐私权,并且做到仪表端庄、操作娴熟,沉着稳重,紧张有序地开展抢救和接诊工作,及时解决影响患者舒适的护理问题,如大小便失禁问题、不舒适问题等,若为意识清醒的患者及时介绍ICU环境、值班医生、护士、以及在人力、物力和技术上给予最佳保障,使患者对治疗充满信心,与护士建立初步的信任关系。在为患者拍背、按摩、搀扶、变时,应当彬彬有礼、落落大方,关心而不失度,从而避免患者的误解,对护理沟通产生不必要的负面影响[3]。

2.3沟通技巧的应用

2.3.1倾听技巧当患者向你倾述时,护士应该适时传递接纳、信任与尊重信号,或者偶尔复述沟通对象讲的话,还可用一些激励性语言,如,“很好”、“您说的非常有价值”、“你能讲得详细一些吗?”等,既可使患者感觉自己得到重视,又顺利过渡到深入交谈,可避免经济收入、家庭支持等敏感性问题的直接插入,影响沟通效果。避免双手叉腰、忙于操作在不清楚患者表达内容时做出草率回答,或者紧皱眉头等一些容易使沟通对象误以为你不耐烦、抗拒或高傲的行为举止。

2.3.2推动技巧推动技巧是用来影响他人的行为,使逐渐符合自己的议题。有效运用推动技巧的关键,在于以明白具体的积极态度,让对方在毫无怀疑的情况下接受你的意见,并觉得受到激励,想完成工作。推动技巧由4个个体技巧所组成,分别是回馈、提议、推论与增强。护士在与患者沟通时,对患者存在的问题及时提议,增加目的性,并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2.3.3非语言沟通ICU患者经过有创或无创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较多,阻滞了护士与患者之间的语言沟通。美国口语学者雷蒙德・罗斯认为:在人际沟通中,人们所得到的信息总量只有35%是语言符号传播的,其余65%的信息是非语言符号传达的[4]。面对这些患者,应该应用一些特殊的沟通方式,如手势(如大拇指表示想大便;小拇指表示要小便;握拳表示疼痛;)、面部表情(口型语言或眼部语言)、触摸(昏迷患者)、写字板或词组卡片(口渴、翻身、胸闷、心慌等),对具有一定知识文化水平的患者建立护患联系本,置于床旁方便取拿。另外,ICU病房特殊,无呼叫器,可准备质地柔软、手握式简易呼叫仪,或用轻拍床沿来呼唤医护人员,能在患者需要时,及时给予帮助。

2.3.4善意谎言没有一个意识清醒的患者能接受“你已无药可救了”,与于意识清醒患者沟通应尽量安慰和鼓励患者,在征得家属的同意后,可使用“善意的谎言”来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积极面对、主动配合各种监护、治疗和护理措施。

2.3.5履行告知在进行各项治疗护理操作(如插管、吸痰、气管内滴药、停用呼吸机等)前至少应告知患者,这一类操作会给患者有危险生命感觉,即使是无意识的患者也要履行告知义务,尽量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

提高ICU护士与患者的沟通技巧,针对ICU患者的特殊性,扭转只注重疾病、功能护理的单一局面,可根据患者的情况和不同的场景,灵活应用各种沟通技巧,进行有效沟通,影响和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不但有利于护患和谐关系的建立,同时从心理护理层面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适应与应对能力。

参考文献:

[1]倪利蓉,陈红宇.护患沟通的实施体会[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5):92.

[2]谌永毅,方立珍.护患沟通技巧[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

高效沟通技能范文7

计算机软件产品的开发是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构成信息产业的主要部分之一。随着软件产品的规模不断扩大,复杂程度不断提高,软件开发出现了大量问题,被称为“软件危机”(softwarecrisis)[1。Doherty和King等人在对大型软件组织的调查中发现,软件开发中的组织问题和技术问题同样重要,甚至比技术问题还重要。管理是影响软件研发项目全局的因素,而技术只影响局部。

在软件开发的各人员与组织因素中沟通与协调问题是影响软件生产效率和可用性的重要问题。沟通(Communication)是指人们分早信息、思想和感情的任何过程。狭义的沟通是指信息的交流,是使信息发挥积极作用和达到目标的手段。Brooks指出沟通是软件开发计划中必须考虑的工作量:人数n的变化,将引起沟通路径n(n—1)/2倍的变化。这使得软件开发中人员与时间两个要素不能相互替换而是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关系。此后,一些实证研究也说明了沟通对软件开发的重要性。Curtis用访谈法研究了17个大型软件开发项目,沟通和协调中断是导致软件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Mc?Connell通过文献分析,总结出软件开发的12项典型错误,其中和沟通问题相关的有3项。Sonnen-tag对德国29个软件项目的优秀软件人员必备要素调查中发现,社会技能(主要指沟通能力)仅次于专业技能成为优秀软件人员必备的第二大要素[7。在随后的研究中,Sonnentag对优秀软件人员的行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优秀软件人员的绩效与对沟通活动的投入程度有显着相关。在同事的表述中,优秀软件人员有较高的社交能力,而优秀的软件人员自身也把沟通作为完成任务的重要策略,在他们的实际行动中也更经常地投入到团队磋商和评审会中,并积极从同事那里获得反馈。

协调(Coordination)是指和谐地在一起工作的活动[。狭义的协调仅指“对相继的和同时的互依活动的调和过程”即“对完成目标各活动间的相互依赖关系进行管理。Toffolon和Dakhli从软件开发活动背景的复杂性分析其协调活动的必要性,认为:首先,进行软件开发的组织其商业活动是持续变化的;其次,软件开发活动是在一个包含技术、经济、人员和组织等因素的大型环境中进行的;再者,软件开发活动本身是在一系列相互依赖过程的基础上进行的。Brooks指出,软件开发过程是一个熵不断增加的过程。因此,软件开发需要大量的协调活动,从外界导入负熵流。

我国的研究人员对上述问题有所涉及,但研究的深入程度不够,尤其是没有针对我国软件组织的管理现状下沟通与协调问题的研究。就方法而言,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较多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仍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的实证研究。

    2.研究设计

     研究设计的常用的沟通与协调活动;探讨沟通协调活动与项目的输出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取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问卷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对项目特征的调查,包括项目规模、项目所处阶段、项目依赖性和项目不确定性。第二部分为常用沟通与协调方式的调查。沟通技术可分为四类:(1)正式书面沟通,包括:项目文档和备忘录、项目里程碑和交货时间表、需求变更和错误跟踪规程、数据字典、系统分析模型(用例图等);(2)正式口头沟通,包括:状态审查会、需求评审会、设计评审会、代码评审会、用户测试、项目定期例会等;(3)非正式口头沟通,包括:小组碰头会、与同行讨论、与直属业务领导讨论等;(4)电子沟通,包括:电子邮件、内部BBS等。协调技术包括:资源合理配置、开发步骤有序化,工作目标一致化,提高关心程度,信息的共享等。同时,本研究对项目成员获取帮助的渠道的使用状况和评价进行了调查。第三部分为对项目输出质量的调查,包括:软件产品质量、开发生产率、开发过程质量、客户满意度等。第四部分为控制变量信息的调查,包括企业所有制性质和答卷人角色及所在地。问卷的第一至第三部分米取Likert五点法。第四部分为开放式问卷。

运用调查数据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第一、二、三部分Cranbacha系数分别0.712、0.883、0.792都超过了所建议的0.7,本问卷的一致性信度颇高。本问卷设计中,采用组织行为和软件工程研究中比较成熟的理论。在问卷的第一部分,根据软件工程学中项目特征的测量指标进行界定;第二部分关于沟通方式的问题是根据组织行为学和软件工程学的理论,以及SW-CMM和P-CMM等研究成果来设计的;第三部分关于软件开发质量的方面,是根据软件工程学对于软件评价的若干方面进行设计的。因此,本问卷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

3调查结果

3.1样本状况

2003年4月至5月,研究人员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我国软件企业和软件培训机构发放调查问卷220份,回收有效问卷156份,问卷回收率71%。答卷人单位所在地为北京的答卷占50%.北京以外包括:成都、天津、重庆、杭州、德阳、泸州、齐齐哈尔、深圳、武汉、中山等地占50%。单位属性包括三资企业15.4%、民营企业44.2%、国有企业16.7%、国有科研机构10.9%及其它12.2%。答卷人角色包括:程序员55.8%、设计师/构架师18.6%、项目经理19.2%、高层经理1.3%、测试/配置管理员3.8%及其它1.3%。

3.2沟通技术的使用与评价

本研究对我国软件组织常用沟通技术的使用状况及其评价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

    3.3  项目特征与沟通协调技术

    本研究根据调查数据对项目特征与沟通协调技从表1可知,影响项目沟通技术使用状况和评价的主要因素是项目规模和项目的不确定性。对项目规模与不确定性作相关分析,如表1所示,项目的规模与不确定性不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r=0. 025,p>0.10,N=156)是互为独立的两个变量。

3.4沟通技术与项目协调的关系

Koonz在《管理学》第十版中指出“协调是管理工作的核心”,同时又指出“沟通是把所有组织的活动统一起来的手段”[17。因此,分析沟通技术与项目协调的关系,将有助于人们了解软件开发中的协调活动。对沟通技术和项目协调进行相关分析,如表2所示。

3. 5项目协调与项目输出质量

软件开发团队采用上述协调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软件开发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开发质量。对项目协调与开发质量做相关分析,如表3所示。

表3项目协调与沟通技术相关分析(N=156)

3.6软件开发沟通与协调模型

对软件开发协调各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剔除条件为:当某变量的为F显着性概率大于0.1时,从回归方程式中剔除该变量。各变量回归系数如表4所示。

根据逐步回归分析,可建立软件开发协调的回归,如图2所示。弧线上标注的数据为标准回归系数Beta值。

4讨论

4 1沟通技术

各沟通技术可根据使用状况及技术人员对其的评价分为四个区域:高评价低使用率、高评价高使用率'低评价低使用率、低评价高使用率。从散点图1中伴

知,在被调查的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电子邮件”、“内部BBS”、“与同行讨论”和“小组碰头会”等非正式沟通技术使用频繁程度较高同时被认为有较高价值;其中“电子邮件”使用频繁程度最高同时被认为在沟通中最有价值。这说明,总体说来,我国中小软件组织在开发过程中经常使用非正式沟通来交换信息,且被认为非常有效。非正式沟通的信息源在物理上比较容易接近,沟通成本较低、在沟通过程量个性化信息,信息较丰富同时,从图1可知,“状态审查会”、“代码评审会”、“需求评审会”、低且被认为价值较低。“设计评审会”等正式口头沟通方式使用频繁程度较

发沟通与协调模型本研究的结果表明,非正式口头沟通是我国中小软件组织最常使用且被认为效果最好的沟通技术。这与Kraul对美国某软件开发公司所作的调查研究观察到的现象有较大区别[18。在Kraul的研究中,“项目文档”、“项目里程碑时间表”和“错误跟踪规程”等正式书面沟通技术落在高使用率高评价区域内,同时非正式口头沟通技术“与同行讨论”使用频繁程度最高且被认为最有价值。说明美国软件项目开发过程采用的沟通技术较为多样化,正式和非正式沟通、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同时使用。我国中小软件项目开发过程更多靠开发人员的非正式沟通来完成信息的传递,对结构化较强的正式沟通技术重视不够。都表明用户在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性。在Kraul[18的研究中,对“用户测试”价值的评价被排在第二位,仅次于“同行讨论”,且使用频繁程度处于中等水平。而在本研究中,“用户测试”的价值评价和使用频繁程度都处于较低水平。这表明我国中小软件开发组织和作为软件产品使用者的用户对于“用户”这一角色在软件开发中的作用都没有充分的认识。

42项目特征与沟通协调技术

(1)项目规模与项目沟通项目的规模主要由两个方面来衡量,一是参与项目的人数,一是项目周期。项目规模与沟通技术的相关分析如表4所示。

字的方式保存下来,以便在项目进展过程中不断对以前的信息进行追溯,并和当前信息进行对比,从而做出决策。因此,正式书面沟通的使用与项目周期的关系更密切。

表4的数据显示,正式口头沟通方式的使用频繁程度也主要随项目周期的增加而增加。Walz,Curtis等人的研究表明随着项目的进展,开发人员关注知识的侧重点逐步发生变化。这些知识依次是:软件应用领域的知识,软件需求的知识和实现方法的知识:21]。本研究讨论的正式口头沟通方式是各种评审会和测试会。在这些会议上,需求分析员、系统工程师、构架师、程序员、测试员和用户等担负不同职责的人员可以通过结构化的方式,运用大量语言和非语言信息对相互的工作发表各种不同的意见,分享各自对知识的理解。从而使信息充分沟通。降低开发风险。同时,这些会议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对上一阶段的开发活动做出结论,从而把开发团队的焦点转移到下一个需要关注的知识点上。因此,周期越长的项目,越需要通过这种正式的沟通方式对项目的时间资源进行分配和管理。因此,正式口头沟通的使用与项目周期的关系更密切。

上述的正式沟通技术(包括正式书面沟通和正式口头沟通)在周期较长的开发项目中使用频繁程度较高,还有一方面的原因在于,正式沟通技术的成本一般都较高;正式书面沟通需要撰写相应的正式文件,并且需要一定的审批流程才能确定沟通所需的输入信息;正式口头沟通需要相关人员处于同一时间空间内,沟通之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这些成本更多地体现在时间跨度上,而非人员投入上。因此,周期较长的项目相对于周期较短的项目更能够承担这样的时间成本,从中获得沟通的收益。

表4的数据还显示,项目周期和项目人数都对电子沟通的使用频繁程度有显着影响。电子沟通作为非正式的书面沟通方式主要特点在于:信息的传递和接收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时由于具有非正式色彩,形式比正式沟通更灵活,沟通成本更低。从表2的分析可知,随着项目规模的扩大,电子邮件和BBS等电子沟通方式的使用频繁程度也显着增加。对项目参与人数、项目周期和项目成员接触的公司内部人数、接触的公司外部人数进行相关分析,如表5所示。

从表5的分析可知,随着项目参与人数增加,公司内部沟通的数量显着增加。随着项目周期的增加,一方面公司内部沟通数量在增加,另一方面项目成员与公司外部人员的沟通数量也在更为显着地增加。Wallace对网络语言的研究表明,电子邮件和BBS论坛使用的语言在某种程度上与公开的言语访谈风格类似。同时,编辑工具提供的表情符号和传递情感的语言形式也被广泛采用,含有大量非语言信息。因此,电子沟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人际沟通需要的信息传递,完成公司内部的人员沟通。同时,和口头沟通相比,电子沟通因其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特点更适应与公司外人员进行有效沟通。

从表4的分析可知,项目规模的变化主要影响项目成员对正式沟通技术(正式书面沟通和正式口头沟通)的评价。项目规模越大,人们越倾向于认为正式沟通技术,尤其是正式的口头沟通技术具有更大的价值。因为项目的规模越大,尤其是项目参与人数越多,保证信息在项目中的正常流动显得越重要。和非正式沟通技术相比,正式沟通技术具有更好的规范化结构化,更能保证信息在项目中正常流动,因此其价值与项目规模更密切。

(2)不确定性与项目沟通

同其它制造业相比,软件项目开发不确定性较高。软件设计所支持的外部世界不断发生变化,开发人员对软件产品应用领域的知识了解不够充分,人员的流动都会影响软件项目的不确定性。项目不确定性与沟通技术使用状况的相关分析如表6所结合表1和表6的数据可知,项目应用领域知识的不确定性对正式沟通技术(正式书面方式和正式口头方式)和电子沟通的使用状况有显着影响。项目应用领域的知识越精晰,项目文档、需求变更和错误追踪规程的使用明显增加,同时各种评审会议的召开频繁程度也明显增加。反之,上述正式沟通技术的使用频繁程度则明显下降。这种现象的出现有以下两个原因。首先,正式沟通技术的功能是通过规范化结构化的语言和规程保证信息在团队和组织中正常流动,避免信息的损失。当应用领域知识较清晰,不确定性低时,团队会更多使用正式沟通技术来保证信息的传递。但当应用领域的知识不清晰,不确定性高时,开发团队面临的主要问题不再是如何保证信息流动的通畅,而是如何获得更多的正确信息。团队更多地需要激发成员的创造力,而不是更强调成员的规范化。另一个原因在于,在应用领域知识不确定性高时,开发行为是一种探索性的活动,失败的风险较大,沟通行为的收益没有保证。而正式沟通技术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编写文档、执行规程,召开会议,成本较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项目组更倾向于采用成本较小的非正式沟通方式来完成必要的信息交换任务,从而规避风险。

如表6所示,从对沟通技术评价的角度来看,项目应用领域知识的不确定性越高,项目成员对正式口头沟通技术的价值评价越低。这是因为在应用领域知识不清晰的情况下,进行的评审会等正式口头沟通缺乏广泛认可的标准,结论不具有权威性,信息沟通的价值不大。同时,从表4还可知,需求的不确定性越高,对正式和非正式口头沟通技术的价值评价越低。这是因为,软件需求是项目开发活动的依据,需求的变更将会引起后续项目开发计划和成本的变化。在需求的不确定性高的情况下,口头沟通技术难于保证信息在时间上的可追溯性。

(3)不确定性与项目协调

从表6可知,项目的不确定性是影响项目协调的重要因素。同其它制造业相比,软件项目开发不确定性较高。软件设计所支持的外部世界不断发生变化,开发人员对软件产品应用领域的知识了解不够充分,人员的流动都会影响软件项目的不确定性。项目的不确定性越高,项目协调的难度越大,需要投入的精力就更多。项目不确定性的各方面与项目协调各方面之间的相关分析如表7所示。

从表7可知,领域知识和项目需求的不确定性对步骤有序化、目标一致化和成员关心程度有显着影响,项目需求的不确定性还会影响信息共享的协调活动。这是因为,对于领域知识和项目需求不确定性高的项目,开发是一种探索性的活动,形成一致目标较困难,也难以使开发有序进行;并且,由于领域知识和项目需求不确定,项目失败的风险较大,成员对项目的关心程度较低。需求不确定性高的项目,项目成员之间的沟通意义不大,项目成员与用户之间的沟通不畅,因此以信息共享为目标的协调活动难以形成有效成果。人员流动率高的项目,成员对项目关心程度较低,信息共享程度也较低,难以进行人力资源的备份或冗余配置。

4.2项目协调与沟通技术

从表2可知,正式沟通技术对协调活动有较大影响。其中正式沟通对于开发步骤的有序化和项目信息共享有较大影响。正式的口头沟通还有助于目标的一致化。这是因为,正式沟通技术是一种规范化结构化的沟通方式,对于保障信息沟通、明确开发目标和完善开发过程有较强的作用。此外,正式口头沟通是一种信息双向交流的方式,更有利于目标的澄清。正式口头沟通除传递言语信息外,还可以通过表情、语气、手势等传递非言语信息,有利于达成目标的一致。因此,正式沟通,尤其是正式口头沟通具有一定项目协调的功能。

4.3项目协调与项目输出

软件开发团队采用上述协调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软件开发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开发质量。从表3可知,项目协调的各方面与开发质量的各方面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良好的项目协调对于开发质量有显着的影响。

从回归模型图2可知,项目某些协调活动将有助于其他的协调活动的开展。重要资源的良好配置将有助于信息共享的顺利开展和提高成员对项目的关心程度。提高信息共享和成员关心程度的协调活

有助于步骤有序化。同0寸,项目的协调活动有助于提高项目输出的质量。提高成员对项目关心程度的协调活动将有助于提高开发过程中成员对项目信息的获知程度,对产品的质量也有直接影响。信息共享的协调活动最直接的效果就是提高成员对项目信息的获知程度,同时对项目的生产率和用户满意度都有直接的影响。开发步骤有序化的协调活动有助于改善开发过程的质量。

从回归模型图2还可知,就项目输出质量而言,成员对项目信息的获知将影响开发过程的质量,甚至会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开发过程的质量将会影响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用户满意度。同时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最终将影响用户满意度。

5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研究可知:(1)总体而言,非正式口头沟通是我国中小软件组织最常使用且被认为效果最好的沟通技术;项目成员在获得帮助时,更倾向于选择在地理上最易获得,且协调难度小的渠道。

(2)项目规模和不确定性是影响项目沟通与协调技术的使用频繁程度和评价的主要项目特征。(3)正式沟通技术对项目的协凋活动有直接影响。(4)沟通与协调技术对项目输出质量有显着影响。

通过上述分析,本研究对我国软件开发项目的协调活动提出几点建议:

(1) 加强对正式沟通的重视。本研究表明,我国软件项目开发过程更多靠开发人员的非正式沟通来完成信息的传递,对结构化较强的正式沟通技术重视不够。但正式沟通技术尤其是正式口头沟通方式对于提高成员对项目信息的获知最为有效。对于规模较大,不确定性较高的项目,更应加强正式沟通活动的使用。

(2) 针对项目规模调整沟通技术。本研究表明,

公司内部沟通的数量随着项目参与人数增加而增加。项目成员与公司外部人员的沟通数量随着项目周期的增加而增加。项目参与人数越多,电子沟通以其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的优点在团队沟通方面越丨51能发挥重要作用。项目周期越长,越应当加强正式的书面与口头沟通,保证信息的正常传递。 丨

高效沟通技能范文8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师生沟通;艺术

课程教学作为一门沟通艺术,是增进师生之间沟通交流的有效方法,小学语文学习是积累知识要点的重要阶段,能够帮助学生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对以后不同阶段的学习奠定了一定了基础条件。提高师生之间的沟通艺术作为新的教学目标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语文教学改革发展过程中,应加大对课堂教学中师生沟通艺术的研究探索,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沟通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

在课堂中进行沟通交流,能够有效近师生之g的距离,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帮助学生吸收要点知识,教师要不断拓展语文教学活动,才能促进学生之间都沟通交流。对学生以后的成长和生活都是非常有益的,只有多沟通才能帮助学生打开心扉,愿意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告诉老师,如果缺乏沟通,会让师生之间产生隔阂,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有利于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耐心的指导,明确教学目标才能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对于刚参加工作的教师来说技能水平还达不到规定的要求,师生之间的沟通问题是阻碍语文教学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因此,提升教师的沟通艺术,不断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语文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感为前提条件,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而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三)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决定着整个学校的形象素质,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的技能知识,还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端正工作态度。沟通能力作为教师的专业素养之一,教师在语文教学工作中要与学生进行及时沟通,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和综合运用能力,因此教师的沟通能力极为重要。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艺术沟通的具体表现形式

(一)时间沟通。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发挥教师的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充分利用上课和下课时间引导学生与教师实现有情感地沟通。课前,教师可以提前来到教室,与学生进行谈论和聊天,询问学生上节课的内容是否记得,是否预习了新课内容,是否做了家庭作业,是否遇到一些难题等等,这样短短的课前沟通使教师掌握了学生的课下学习情况,促进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实现。课中,教师更不能忘记与学生进行沟通,不能像传统教学似的“满堂灌”,教师可以将某个问题与学生进行交流看法,并引入社会现象让其加以分析,如可以与“与陌生人谈话”这一话题与学生进行沟通,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思考能力。课后,教师要仔细与学生交流,看学生是否还有疑问,或者下节课学生喜欢哪种方式等,进而弥补教师教学中的不足,督促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二)空间沟通。

学校教育是集中统一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有着固定的场所,即教室,这为小学语文师生沟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活动和教室这一活动场所,有效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在课堂中,教师应该注意到上课不是教师的单独表演,学生也是参与者,教师要抓住一切机会与学生进行沟通,如朗读生字、课文对话、问题答问等,教师可以邀请进行参与进来,实现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课文知识。例如,学习《只有一个地球》时,教师可以以环保为题,引导学生对身边的环境污染和破坏畅所欲言,进而分析“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并提出解决办法,当学生豁然开朗争相发言时,学生的思维能力被调动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高师生艺术沟通的方式对策

(一)提升教师的沟通艺术。

为有效提高师生之间的沟通水平,教师必须加强对师生沟通的重视,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明确高效的语文课堂需要双方协同努力。教师要具有有效的教学理念,能够结合自己的已有知识行之有效地进行教学。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以适合自身教学风格的方法教育学生。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将沟通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所需,改变旧有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主动了解学生的不足之处,并制订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师生沟通水平将得到巨大提高。

(二)提升师生的沟通技巧。

师生的有效沟通需要一定的技巧,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可以打开师生双方共同进步的大门,为小学语文教育的持久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必须认识到提升交流沟通水平,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是教学的关键和基础。教师要把握交流的时机,在适当的时机提出问题,给予启发并加以巩固;把握科学的交流策略,以互动问答、分组合作的形式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在适当的时候加以点拨,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把握好交流内容,从学习内容到学习态度并辅以学习技巧,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趣味性并获得提高;灵活地运用教学手段,以沟通为基础,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四、结语

教师与学生是教学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沟通则是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维系师生关系的纽带。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要高度重视沟通艺术,深入分析了解与学生之间存在的沟通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以丰富的沟通形式、灵活的教学手段,创建师生之间的沟通空间,提升自身的沟通艺术。

参考文献:

[1]谢玉梅.基于素质教育背景探究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语文建设,2013,(30).

[2]刘进中.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5).

[3]张周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02).

高效沟通技能范文9

[关键词] 新经济 沟通技术 沟通功能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高科技更是最强大,最先进的物质生产力,它必然会对经济、社会以及人的思想,行为带来即期变革和深远影响。20世纪末,发达国家出现了一场全方位的高科技革命,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明为先导,20世纪90年代美国信息和网络技术迅速发展和转化为生产力。此外,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航天,海洋技术等也不断向深度创新。人们已经可以看见这一场前所未有的高科技革命已经对传统工业生产方式,及其经济组织、结构、体制、运行以及生活方式起着重组作用。新经济在此环境下应运而生,其内含是指:以信息技术为主导,以多门类高科技产业为支柱,在经济结构。组织、体制和运行上带有新特点的经济。

21世纪的世界经济――新经济正以势不可挡之势,向着全球市场一体化,企业管理数字化,商业竞争国际化以及顾客消费个性化方向迈进。它的到来,不仅在客观上改变了社会发展进程,使人们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同时也深刻地改造着现代管理的管理理念、组织结构和运行模式。

首先,新经济在于产业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以汽车、化工、石油、机械等为代表的传统产业增长放慢,而使用信息、网络技术和其它高科技的新产业则迅速崛起,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和增长极。人们可以看见,在美国,微软、康柏、英特尔、戴尔、IBM、斯科等高科技企业的快速增长,其中一些企业在十多年时间内销售收入增长数十百倍,并使一批著名的百年老厂在排名上退居次要地位。信息化和网络化,推动了电子商务电子金融的迅速发展,信息化和高科技化更产生了一系列新兴服务业和改组传统服务业,服务业成为就业中有高比重(在美国达75%)的产业。

其次,信息与网络技术的使用,引起了企业组织的变化。新的技术革命改变了企业组织片面大型化的发展,出现了企业组织的精干化、小型化、多样化的趋势,产生了更多的“小而忧”,“快而优”的企业和“以小博大”的市场竞争新格局。电子商务使管理组织扁平化,特别是产生了不在于机器设备多,而以知识资产为主体的新兴企业。网络化还引起了“虚拟公司”和“无疆界组织”的出现。

同时,在新经济时代,知识和信息所创造的价值和所产生的驱动力远远高于土地和资本所产生的效能,且社会财富的增长方式也由有形资产是关键资源转移到无形资产是关键资源上来。由此引发的管理变革,如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的变革也转向了更符合“人性”的一面,即将科技与人类情感综合,将企业理性的功利主义与非理性的情感融合。

沟通是人们分享信息、思想和情感的过程。现代化沟通技术包括,电子邮件、传真、视频电话、语音信箱、文字处理系统等。新经济条件下的沟通的基本功能是,借助现代网络和网络技术,在广泛传播知识和信息的基础上,在组织内外创造一种平等沟通、交流和学习的文化氛围,促进组织与其成员,企业与供应商等社会公众的充分理解和共识,从而激发组织成员和社会公众对组织的忠诚和持久的支持行为,以推动组织的不断进步。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现代化沟通技术在实现沟通的基本功能之上,还延伸到企业管理以下多个方面,推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变革。

1.建立联系网络。现代化的沟通技术具有其独特优势,包括极高的沟通效率,庞大的信息量,有利于迅速的决策,避免诸如“群体偏移”一类的思维陷阱,减少复杂人际关系和由此带来的拖沓等。而经常为人们所非议的局限性包括:减少了有益的人际交往,缺少面谈和即时反馈,导致信息泛滥和信息“交通堵塞”。以电子邮件为例,全世界每天将有110亿封电子邮件被发送,较1999年翻了三倍;而近十分之一的员工表示,他们需要2个~3个工作日才能把两周外出假期内所收悉的电子邮件处理完毕,以重新跟上工作进度。《USA Today》所作调查也显示,56%的员工认为电子邮件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

面对现代沟通技术带来的不利,比如信息泛滥,员工和经理们通过不断积累,有了各自应对的方法:通过分类软件将信息流疏导,以及在电子邮箱中根据发信者及信件主题,设置“垃圾邮件”过滤系统等等。正因如此,建立在这些沟通技术之上的“网络化组织”如雨后春笋,它们的管理者面对的新挑战并非如何去避免那些沟通技术的不利,而是如何依据实时的情况,选用最适用的沟通技术,达成沟通有效性和经济性的统一。在这类组织中,“职级”已经名存实亡,它们的管理者不再掌控信息,而是掌控着员工之间相互联系的关系网。

2.有助决策。决策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要求决策者尽可能地获取相关信息。在分析问题方面,获取的相关信息包括两个内容:一是说明实际表现与计划预期的差异性;二是对导致现状的原因进行诊断。在解决问题方面,必须对各种解决方案进行论证,做出最终决策并贯彻实施。在整个决策过程中,获取更多更全面的信息,能使做出正确而有效的决策的可能性大为提高。

汉堡王是全美最大的餐饮企业之一,每间分店生产和销售的每个环节,都通过网络与总部链接,由中枢电脑核算出原材料和物品的消耗,并自动做出销售策略、库存控制和物流运输等方面的决策。当组织的规模不断扩大,精密和复杂的沟通体系也建立起来,日新月异的沟通技术使信息的获取更加便捷,决策的效率和有效性都得以提高,形成良好的反应机制,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在实际运用中,决策者需要面对由此而来的另一些新问题:首先,决策者要了解有助决策的信息的内容及来源;其次,决策者要能应对庞杂的信息“轰炸”,确定有价值信息的观测点,去粗取精,直达要义;第三,决策者要确保执行者能够从容应对可能被即时调整的决策。如果这几个问题不能很好的处理,带来的结果则是获得信息越多,决策制定和执行就越困难,显然违背了沟通技术辅助决策的初衷。通过现代沟通技术辅助决策看似轻松,但建立和完善这一系统需要庞杂繁琐的前期工作。

3.优化组织机构。先进的沟通技术使管理者能对下属的工作绩效实施更为深入和细致的监理。在某公司市场部,一部分员工的职责是与客户电话沟通,推荐产品或是获取客户使用意见。绩效标准是每天与若干名客户通话,并达成一定量的销售或意见反馈。所有通话记录都将被保存,管理者可随时进行监督检查,结合实际工作绩效,再决定给予员工诫勉或是表彰。而在过去,管理者不可能确切了解员工的举动,这种全方位的绩效管理和评估难以达成。

语音信箱、移动电话和视频会议的出现和广泛应用,组织内的垂直和水平沟通在现代沟通技术条件下不断优化,确保了管理的有效性,管理成本却随着技术进步而走低。同时,此类高效和无孔不入的绩效控制技术,使得管理者的管理幅度得以大幅扩展,管理者的行为也转为信息导向,并跨越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由此对未来的组织结构产生了持续和深远的影响,其一是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二是“网络化组织”,直至“无疆界组织”的出现。未来的企业将拥有:更宽的管理幅度,更少的管理层级,更明晰的职责分工,以及能通过现代沟通技术而“为我所用”的更充沛的人力资源。

4.促进合作。新的沟通技术基本扫平了传统意义上的物理沟通障碍,能更好地体现群体的协力优势。多位与会成员围坐在附有有个人电脑的会议桌前,除了个人眼前的电脑屏幕,会议室中央还设有一个大的投影屏幕。在某种特殊软件的协助下,与会成员们通过个人电脑对同一份文件草案进行着修改,所有改动都被投射在大的屏幕上,这样的场景正变得稀松平常。在过去,文件草案可能被传来传去,各种意见和观点前后交织,甚至参杂一些个人因素,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达成共识。

在现代沟通技术的支持下,一种被称为“GDSS(Group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的软件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其核心就是支持团队在创意思维、项目计划、资讯交流和文件撰写等方面的合作。这种复杂的系统在设计之初已充分考虑到了组织沟通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可以根据团队成员沟通特点进行设置,也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让不同的观点和见解能够迅速有效进行比对和讨论,协作撰写也在更多场合下被采用。尤其在团队成员相对分散的情况下,这种系统更能发挥其功效,无论成员在办公室、住所、会议室以及其他场合,都能实现面对面般的密切沟通,如果愿意,成员甚至可以在家中浴室里参加视频会议。

参考文献:

[1]韩 平 沟通管理:新经济条件下管理变革的基本趋势[J]. 延安大学学报,2003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