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如何提高企业发展能力集锦9篇

时间:2023-05-16 16:50:57

如何提高企业发展能力

如何提高企业发展能力范文1

一是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围绕如何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创新领导方式方法,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来展开讨论;围绕如何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为指导,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在干部职工队伍中营造“干事、创业、抓具体、抓落实”和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风气来展开讨论;围绕如何扩大党内民主,完善议事和决策机制,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选拔一批政治可靠、作风优良,业务精通的“拼命三郎”式干部,不断提高民营经济工作活力来展开讨论;围绕如何提高素质、增强办事能力和服务意识来展开讨论。

二是在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方面:围绕如何树立环境也是生产力观念展开讨论。围绕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宽松灵活的政策环境、诚实守信的人文环境、规范严明的法治环境;如何进一步加大民营经济政策的督导检查力度,拓展民营经济发展领域,确保国家、省、市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法规落到实处来展开讨论。

三是在加快民营企业体制转变方面:围绕引导民营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变民营企业家族式管理向科学化管理转变,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来展开讨论。

四是在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围绕如何健全和完善创业辅导、融资担保、信用评价、信息咨询、技术支持、法律援助六大体系建设、强化服务功能、奠定民营经济发展后劲来展开讨论。

如何提高企业发展能力范文2

【关键词】企业培训;可持续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步伐的空前加快,现代企业基本上都已经认识到了培训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重要作用,所以纷纷加大了培训力度,并且把培训提高到企业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高度来认识,一时间各种新的培训方式、培训方法纷至沓来,并在企业培训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一是从企业角度来说,培训可以提升企业竞争力、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企业战斗力。在众的人力资源调查中,“较多的培训机会”越来越成为吸引好员工加入和留住好员工的重要因素,甚至是仅此于薪酬的留才要素。二是从企业经营管理者角度来说,培训可以减少事故发生、改善工作质量、降低损耗。研究发现,80%的企业事故是员工不懂安全知识和违规操作造成的。员工通过培训,学到了安全知识,掌握了造作规程和正确的工作方法,纠正错误和不良的工作习惯,自然就会减少事故的发生,促进工作质量的提高。培训后的员工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就会自觉把自己当成企业的主人,主动服从和参与企业的管理。三是从员工的角度来说,培训可以让自己更具竞争力。

一、我国目前培训的现状

(1)在我国,多数企业决策者更多关注企业短期的利润和成长。没有把员工视为一种人力资本进行价值投资,从而忽视了人才的培训工作,导致企业培训缺乏重视和资金。这是企业的战略及决策者的短视效应。(2)没有制定相识的培训战略与规划。成功的培训首要任务就是制定培训战略与规划,这包括培训需求评估,培训目标与方法的设定,实施培训以及培训效果评估。缺少任何环节,都会导致培训内容针对性差,培训效果不明显等问题。(3)培训收到先前固有习惯干扰,影响培训效果。某些有经验的或已经习惯了某种工作方式和工作条件的员工,培训时会感受到来自外部的压力,因而他们倾向回到原来的习惯行为当中,导致培训受到抵制。(4)担心培训风险,还怕人才流动和流失。许多企业,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人员流动率比较高,因而害怕培训后人员流失。所以往往不敢投入过多成本在人员培训上,或是在培训时对员工“留一手”。除以上原因外,员工接受培训提升了技能和知识后,没有相应改变工作方式和环境,使新技能新知识无用武之地,也是会影响有效性。要想改进培训效果,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二、国外企业的培训经验

(1)高度重视培训,视组织员工为人力资本,将员工培训与开发视为组织的一项战略问题来处理。(2)制定培训战略与规划。从组织层面、任务层面以及个人层面三方面出发,兼顾企业文化、政策、组织结构、职位职责、技术改进、员工需求等因素。在培训需求确定后,企业还会设计培训活动目标,实施培训,对整个培训进行评估。由此确保了整个培训活动的有效性。(3)培训方式方法多样灵活,内容细分,注重案例且避免讲授。是完全不同于学校教育的再学习。它既包含了在职学习,也包含了离岗培训,还有模拟真实条件的较色扮演,交互式试验性学习,以及在线方式进行培训。(4)通过绩效管理和薪酬来强化培训效果。

三、浅谈我国的企业培训如何可持续发展下去

在培训的过程中涉及到为什么培训、培训什么、怎样培训以及如何评估等主题内容,在企业培训组织实施中管理者的知识以及能力等也有着重要影响,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够使得企业培训在合理的组织实施的前提下顺利平稳的发展。详细一点来讲,企业管理者参加培训是伴随着企业改制而产生的对企业领导者驾驭企业走向市场的关键步骤之一,企业管理者的专业化、高智能化的培训形式有助于为企业员工的培训提供良好的典范说明,为企业培训的组织实施的合理性提供重要的基础性奠基。培养一大批专业性以及高级技能型的高素质人才,是摆在企业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不仅可以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而且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企业只有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根据市场进展的最新动态以及企业自身的发展创新和完善企业的培训的各项步骤和策略,为企业的长足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

四、结语

看一个民族的未来,主要看这个民族母亲的素质;看一个企业的发展后劲,主要看企业中人才的数量与质量。人才的成长决定企业的成长,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决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人才的未来决定企业的未来,谁赢得人才,谁就赢得企业的未来;谁把我人才,谁就把握企业的命运!

如何提高企业发展能力范文3

关键词: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问题;原因;措施

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中的重要资源之一,是企业发展的主要核心动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最佳途径。在现代化的企业中,如何发挥人力资源的最大价值,使企业人力资源得到有效管理和提升,是判断一个企业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在大型跨国集团的经营过程中,如何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如何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培训和提升,如何避免人力资源的流失往往是这些企业的核心机密,由此可见,人力资源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通过对我国现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方式的分析,指出了我国现存的对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 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概念

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工作,就是利用科学的方法,对参与工作的人进行合理的培训,调配,组织,使人力资源与相应的物资资源保持最佳的分配比例,同时通过对人思想心理和行为活动的分析,通过适当的方法,对人员进行诱导,控制和协调,调动人力的主观能动性,是人力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实现增加效率,提高人员对企业忠诚度,以及节约管理环节的组织目标。

人力开发资源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企业提供实用的人才。为了完成这一目标,企业必须首先为人才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时要有适宜的奖励机制,适当关心和改善员工的生活,在这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终的目标。随着现代科技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员素质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何选择一个人才,以及对这个人的能力进行培训提升,最后还要留住这个人。企业能否健康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人力的开发和使用,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不能给这些人以提升能力环境的公司,不能适应现在的市场环境。现在的环境要求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中投入更大的精力,给予更大的重视。企业是我国经济中的支柱企业,是维护我国经济稳定,保证人民生活水平稳定提高,维护国家经济和国防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撑。因此,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对国有企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2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其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成功有极大的关系,而追求发展,就先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是创造知识,传播知识,应用知识的主体,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关键的要素,因此,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就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主动力。目前,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存在以下问题:企业普遍存在冗员,而一些关键岗位缺乏合适人员;人才状况两极分化,一方面缺乏具有专业知识的经营者和熟练的技术骨干,另一方面大量人员闲置、用非所学;人员使用上关系导向与市场配置并存,存在凭关系、走后门现象;人才培养缺乏规划,企业决策凭直觉和经验;企业员工缺乏工作热情和主观能动性;企业员工缺乏精神支柱等等。这是因为许多企业还延续着过去那种“人事管理”的模式,通过企业的人事制度,硬性的管理方式来管理员工。陷入上述误区的根本原因是受传统人事管理模式的影响,对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缺乏正确的认识。走出误区,必须深刻认识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同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和联系;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充分认识人力资源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认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必须加大企业改革和制度创新的力度,改革一切阻碍企业进步和发展的旧规章、旧制度、旧运行机制和旧运行方式;加速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和员工队伍;加速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队伍。走出误区,才能使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真正成为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促使我国企业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3 搞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对策

3.1 构建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作为企业的战略支持部门,人力资源部担任着招聘人员,对人力资源使用和调配,对薪酬和人事安排进行管理的职责,在管理方式上,不只是人力资源部的相关负责人,企业各职能部门的相关管理者以资源管理的参与者,人力资源的管理应该分布于企业中的每一个管理者甚至每一个职工身上,管理方式要从原始的单纯管理向育才型管理转变,要了解职工的需求,需要及心理变化,激发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变被动为主动,以推动企业的向前发展。

3.2 合理配置。对于现代化企业来说,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都是由多个部门不但配合相互协作完成的,由于不同工作之间所需人力,生产效率的不同,以及对人的技术能力,个人特点的要求不同,在分配人力资源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合理搭配,以达到最高的使用效率,并且发挥员工的专长和才能,人尽其才。

3.3 建立良好的培训机制。企业的内部培训可以有效的提升员工的素质,增强员工归属感,加强员工和企业的脸,也是提升企业科技,建设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特色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不断传承的具体操作方法。对于高科技,高技术要求的企业,企业培训尤其重要。

3.4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对企业中工作的人具有关键的导向作用,可以使员工对企业也具有更高的忠诚度,引导员工更大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励员工努力工作,增进员工的团结,合作精神,完善培训经费,降低管理成本,规避经营风险,有效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是员工个人与企业的兴衰紧密结合,减少人员流动。所以,企业要创建积极向上,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的企业文化。

4 结束语

随着整个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善,以及世界经济的变化,中国的企业面临着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同时,如国际经济接轨的环境下,所面临的挑战和竞争也逐渐加剧。为了应对这一环境的变化,企业必须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程度来提升核心竞争力。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网络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以及新的方法。在当前环境下,依托中国经济和人力发展的有利条件,勇于面对困难,在实践中不断地改善和发展,与时俱进,用科学的方法,依据客观规律,不断提高企业对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能力,以实现企业的不断提高与发展,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胡红卫.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和对策[J].中国行政管理,2006(2).

如何提高企业发展能力范文4

高科物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志刚表示,在新的产业环境下,公司希望进一步增强实力,提高技术水平,发挥系统集成商的优势,推动整个物流装备产业分工协作、持续健康发展。

记者:作为国内最早从事自动化物流仓储系统规划实施的企业之一,高科如何看待目前中国物流装备产业的发展现状?

何志刚:目前我国物流装备产业的发展表现出以下特点:

首先,我国物流装备市场需求多年来保持30%的增幅,远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发展速度,预示我国物流装备市场被激活。与此同时,很多国内企业进入物流装备领域,众多外资企业看好我国物流装备产业的市场潜力及工业基础,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巨大的市场需求拉动,加上完备的产业供应链保障,促进了近年来我国物流技术装备制造业发展较快,产量快速增长;

其次,我国物流装备产业的专业分工明确,原材料或零部件供应渠道完善,生产制造技术较为成熟,部分产品及其零部件实现了标准化,产品质量获得市场的认可,形成了大批量生产能力,预示我国物流装备产业供应链已经形成并完善;

第三,随着物流装备企业生产能力快速增长,同时企业在建的即将形成规模的潜在生产能力巨大,我国物流装备产业的市场竞争逐步加剧,而且面临着生产能力过剩的问题。

从上述分析可以做出判断:我国的物流装备产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物流装备企业进入崛起的时代,进入了规模经济的时代,也是进军国际市场打造中国品牌的时代。

记者:您认为良好的物流装备产业链有哪些具体表现?对产业链中的每一家物流装备企业有哪些好处?

何志刚:物流装备产业链是以物流系统集成商为龙头,延伸至上下游行业(企业)的设备生产制造与供应。良好的物流装备产业链应具备产品关联、技术关联、标准化和模块化、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特点。对产业链中的每一家物流装备企业来说,其好处包括:有利于提升各企业在自身领域的自主研发创新能力,打造品牌;有利于各企业在专业领域的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各企业分工明细,不再单打独斗去参与竞争,而是形成产业舰队,提高了整体竞争力。

记者:构建一个完整的满足客户需求的物流系统需要哪些企业的共同配合?在此过程中,参与各方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方面?

何志刚:现代物流技术与装备是一个系统概念,它包含软技术、硬技术和信息技术三大块,都是构成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软技术包括物流战略与策略、物流系统管理技术和物流系统评价技术,硬技术包括物流机械设备(如: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自动分拣系统及物流配送中心订单拣选系统、自动导引搬运车系统(AGV)、高速码垛机器人系统等),信息技术则包括公共信息设施、通讯系统及网络卫星等技术。由此可见。物流系统汇集了多种技术,构建一个完整的满足客户需求的物流系统需要诸多企业的通力配合。

在此过程中,参与各方应努力做到:提高诚信,加强合作;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促进企业间的沟通与合作;通过相互间的责任分担来共同获得收益。

记者:您认为不同的物流技术与设备企业作为供应商,如何做到自己与客户、上下游企业的多赢?

何志刚:作为物流系统集成商,高科物流明确提出:通过给客户提供最适合的物流系统解决方案,以及最好的售后服务体系,帮助客户解决其在物流方面的问题,满足其使用需求,达到与客户双赢的目标。是否达到这一目标,我们一般通过下而几个方面进行考量:

一是先进性:所设计的设备系统及管理系统具有先进的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

二是实用性:所设计的设备系统应该能够满足企业现有的业务需求,并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能够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三是经济性:较低的维护需求,较低的运营成本。

四是安全性:设备运行可靠,安全防护措施到位。

五是灵活性:所设计的系统应该能够根据企业业务发展的需求,在管理上具有增、删、改等功能,对计算机系统维护灵活方便。

六是高效性:所设计的系统能够安全。稳定、高效地完成所需要的工作,并对客户的需求即时响应。

七是扩充性:所设计的系统必须提供通用的程序接口,能够与企业ERP系统、设备控制系统等进行无缝连接,以完成相应的数据传输。

在上下游企业合作方面,高科通常与上下游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这有助于最大程度地共享现有以及潜在的客户资源,保证大家业务量的稳定;同时,高科在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中,共同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不断更新产品技术,进而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记者:建设合作其赢的中国物流装备产业链,各相关方面该如何共同努力?应关注并着重解决哪些问题?

何志刚:建设合作共赢的中国物流装备产业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将链条上的其他企业(如供应商)看成可以共同击败真正竞争对手(其他产业链的联盟成员)的合作伙伴。这种合作关系的基础是,相互间的共同目标,相互信任,信息的自由交流和知识革新成果的共享。同时,产业链中的每个物流装备企业要提高自身能力和管理水平,强化合作意识,建立企业间的信用评价体系,倡导“诚信是最好的竞争手段,诚信是生产之道”。

就国内物流装备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要实现合作共赢,相关企业应努力做到:提升产品质量和自主创新能力,缩小与国外企业在技术水平上的差距;开展差异化竞争,准确定位,合理竞争,促进行业良性发展;加快产品的标准化、模块化,完善行业标准;加强行业自律,打造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

记者:作为系统集成商,高科在与其他物流装备企业共同为客户提品和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如何实现合作共赢?有哪些好的合作模式可供分享?

如何提高企业发展能力范文5

“通过近几年的磨练,企业心态普遍变得更加成熟理性,以平稳为特征,追求适度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企业不再寄希望触底后的报复性反弹和爆发性增长。在尊重经济的客观发展规律基础上,脚踏实地将更多精力放在苦练内功、强化管理上。企业家的抗风险意识增强,自我调节能力变得更强。”

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理事长何烨认为,“这种理性,实质上是在低速增长之下的‘稳定’。市场经济,总要遵循经济规律,有涨有跌,有高潮有低谷,既不能过度悲观,也不能盲目乐观。在经济波动已经常态化的今天,稳中求进,努力实现稳增长成为企业长期坚持的经营方针。”

资料显示,上世纪90年代末至2007年,中国缝制机械行业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的发展阶段,国产缝制机械产品产量至2007年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行业“顶峰”。而在2002年,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在中国国际缝制设备展览会(CISMA)上的一份文件中显示出一个重要信息——中国成为世界缝制设备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据当年中缝协信息中心统计数字显示,中国有各类规模以上缝制设备及零部件生产企业近1000家,年产各类缝制设备800万台,年出口创汇4亿多美元。

如今10年的时间过去了,缝制机械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十五”末期,我国缝制机械的年产量占世界缝机总产量的比重为71%,到“十一五”末期,这一比重提高到了80%。年产值占比也由“十五”末的45%提高到目前的59%,产业继续向中国大陆聚集,推动了下游行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得到提升。

对此,何理事长认为,2012年行业集中度在逐渐提高。她表示,我国缝制机械行业纳入国家统计局统计范围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从2011年的226家增加到今年的280家,统计局规模以上企业数增长23%,大型企业数从2011年的4家增加到10家,大型企业所占主营业务收入占比从2011年8月份的17.3%增长为2012年8月的33.2%。各规模企业工业总产值都呈现同比增长态势,但大型企业的增速明显远高于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增速,行业优势企业发展状况良好,产业集中度加大。

可以说,2012年的中国缝制机械行业经受了严峻挑战,面临产能过剩、需求萎缩、效益下降等问题。但何理事长感到欣喜的是,在行业整体形势并不乐观之下,企业在管理创新、技术改造,产品研发、品牌建设等方面并没有放松。新杰克始终坚持工艺革新、成本控制、质量提升之路,对供应商的维护与支持,贯彻精益化生产,降低损耗;标准VETRON的全球亮相,剑指高端市场;同际华职业装建立深层次、宽领域合作关系,带来与一线工艺结合的最新讯息……

“企业通过管理、营销模式的创新,取得一定效果,但更要向管理要效益。”何理事长表示,随着“政策红利”和“人口红利”优势的减退,行业发展将依赖于企业效率的提升。而企业效率提升的动力则来源于企业家们所领导的管理职业化转型,收获“管理红利”,通过管理水平提升而获得的企业效率提升,实现可持续的高速发展。

而对于诸多因素反映出来2013年中国经济仍然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何理事长表示,“从我国人口、土地和资源环境各种要素的变化看,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已经很低,伴随服装业“黄金十年”的结束,行业高速发展的奇迹也已经成为历史。将进入低速增长阶段。” 因此,2013年,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将继续强调“稳增长”,保持行业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对此,何烨理事长表示了殷切的希望,并同时对协会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应对市场形势变化和行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丰富和创新信息服务、科技促进、市场服务这三个工作平台的内容,尤其是在为企业提供市场拓展服务方面。

今年9月适逢2013中国国际缝制设备展览会(简称CISMA)召开在即,何理事长表示,协会将以严谨务实的态度,把CISMA办成一届提振信心、引导行业转型升级的盛会,充分发挥其在展示行业创新成果,促进企业合作双赢,推动市场竞争进一步规范方面的功能,进一步奠定中国缝制机械工业强国的基础。

高端访谈

Q:对于刚刚过去的2012年,您认为中国缝机市场的发展态势如何?

何烨:总结2012年,通过数据分析,虽然内销出口双降,但下降幅度没有预期严重,剔除统计数字的偏差,形势也没有那么悲观,其中一些企业还实现了逆势增长;其次,企业赢利情况的确恶化,毛利低于机械行业平均水平,278家规模以上企业中近26%的企业亏损,堪忧;第三,10、11、12月份行业景气指数分别为84.7、81.83、82.59,相较于前三个季度总体在80以下有明显的回升。

Q:您认为,导致2012年缝机市场发展有所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何烨:总体而言,2012年行业发展集中表现两个问题,首先是宏观经济形势恶化带来的内外需求下降,产能过剩,竞争恶化。国内GDP从“十一五”平均10.2%降至目前的7.8%;服装行业1-9月出口增幅1.35%,连续13个月负增长;内销方面,商务部监测的3000家零售企业服装销售增6.8%,比去年同期下降16.5%。所以缝机产能严重过剩,竞争激烈。

其次,各项成本尤其是劳动力成本上涨过快使企业赢利能力恶化。一些企业的劳动力成本甚至占到总成本的20%左右,2012年劳动力成本上涨20%左右,推动整体成本上涨3-5%,如果企业没有新的模式,将很难赢利。因此,2012年形势是短期需求收缩和中长期潜在增长率下降叠加作用产生的,未来的竞争将更激烈。

Q:2012年3月,《中国缝制机械行业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暂行办法》正式颁布实施。5月,2012年缝制机械行业知识产权发展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您认为,在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知识产权起到什么样的重要意义?

何烨:知识产权工作是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目前,中国缝制机械行业已由规模扩张主导的经济高速增长期,转入结构调整和质量效益主导的经济平稳增长期。一方面,原来靠自身成本发展的优势不复存在;另一方面,真正的高端技术我们还未掌握。加快知识产权建设,提高行业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有利于推动行业从主要靠拼成本、拼环境、拼资源,向靠拼科技、拼创新、拼人才转变,这对破解发展难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必须将知识产权工作置于更高的位置,发挥其在转型升级中的作用,这是关系下一步发展成败的关键。

Q:您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随着行业发展环境与阶段的改变,我们跟随模仿、消化吸收之路已走到尽头,行业转型升级的正确途径需从“总量经济”向“质量经济”转变。那么知识产权工作在推进行业的转型升级中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何烨:转型升级关键在于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迫切需要,也对现有知识产权发展的环境体系提出了严峻挑战。我们要让经济可持续发展下去,就不应该再依赖低成本、低价的优势,企业需要从更高的起点去创造,真正创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和价值。这其中,“模仿跟随”的发展模式向“自主创新”的转变,为最重要一环。

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行业、企业长期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只有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拥有大批的专有技术和大批的自主知识产权,才能牢牢把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掌握国际话语权。因此,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装备制造业自主知识产权发展的原动力所在。

我们要积极推动原始创新,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鼓励企业通过自主研究开发以及国际合作、并购、参股等方式,掌握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切实改变装备制造业在科研、生产、服务等方面相互割裂的现状,企业要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加强合作,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加快培养装备制造业创新型科技人才,特别要培养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系统设计的高端技术人才。

Q:您能否预测一下2013年中国缝机市场的发展趋势?

何烨:考虑到中国经济在寻求新平衡的过程中保持基本稳定,并为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创造条件,2013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确定为7.5%;而服装行业在1月召开的年会上,判断明年出口仍可低速增长,内需支撑作用更强,服装固定资产投资从年初-11.8%回升到-2.9%,2013年主要会有以下一些趋势:

首先,2013年行业预期会在今年的基础上逐步止跌企稳,并实现5%左右的低速增长,出口逐步企稳。2013年开局两个月的形势显示较温和的回暖势头。其次,成本上涨、产能过剩、恶性竞争的矛盾将长期存在,但竞争更多的从以单一价格竞争转向以品牌、品种、品质融合为一体的综合实力的比拼和较量。企业经营微利化成为常态;第三,大企业集中度提高和中小企业专业分工深化,定位不准和没有品牌和自己特色的企业将逐步边缘化乃至被市场淘汰;第四,高效、节能、智能化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将成为产品发展的主线;第五,人才战略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至高点。

Q:那么面对新的形势,企业将如何应对?

何烨:企业要做到“明是非”:做什么,不做什么,坚守底线;“守本分”:你擅长做什么,适合做什么,坚守主业;“知趋势”:认真分析,洞察未来的市场和经济形势;“善创新”:过去成功的模式不能保证你今天还能成功,要在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营销模式创新等方面下功夫。

同时,在面对利润下降,成本压力等现实问题上,企业应该抛弃原有的一些经营思路,通过实现管理红利来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益。只有通过明确战略方向收获管理红利,通过优化组织架构和管控方式收获管理红利,通过引入最佳管理实践收获管理红利,才能走上有效益、有质量的可持续增长之路。

Q: 2013年中国缝机协会的重点工作将体现在哪几方面?

何烨:2012年,协会按照“建设一个基础,打造六个平台”的总体工作目标,紧紧围绕行业形势和企业需求,在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开展科技引导促进和人才培养、推动企业质量提升等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协会的功能得到了进一步拓展,秘书处队伍建设也向着更加年轻化、专业化的高效团队迈进。

2013年,协会将进一步应对市场形势变化和行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丰富和创新信息服务、科技促进、市场服务这三个工作平台的内容,尤其是在为企业提供市场拓展服务方面,今年适逢CISMA 2013举办在即,协会将以严谨务实的态度,把CISMA办成一届提振信心、引导行业转型升级的盛会,充分发挥其在展示行业创新成果,促进企业合作双赢,推动市场竞争进一步规范方面的功能,进一步奠定中国缝制机械工业由大变强的基础。

Q:说到CISMA,我们知道在今年9月底会在上海举行,而且本次展会的主题已确定为“品质·效率·智能”,这个主题确定的初衷及要传达的理念是什么?

何烨:中国是缝制机械制造大国,正迈向由大变强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确定本届展会的主题为“品质·效率·智能”,就是要在全行业树立“要想行业强盛,产品质量是根本”的理念,引领企业在产品制造全过程中贯彻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展会主题集中反映了当前行业、企业发展的迫切需求。赋予智能、提高效率是缝制机械产品支撑服装加工行业的目标,只有缝制设备的效率和自动化水平提高了,才会有效地降低服装加工行业的用工成本,优化服装加工工序,从而提高服装行业的生产率。因此,可以说,品质、效率和智能化是缝制机械技术创新永恒的主题,正在成为企业间产品竞争的手段,是为下游用户创造价值的一种特性。

Q:那么本次展会将会从哪些方面来突现这个主题?

何烨: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一、 在展会期间,开展CISMA2013优秀新产品评选与奖励,鼓励和引领缝制机械企业在CISMA上展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质量一流的、满足服装加工需求的高效率、智能化的缝制设备,推动缝制机械行业走高质量、差异化、高效率和智能化的转型升级之路。

二、 在展会举办期间,举办题为“推进装备变革创新、提升服装加工效率”的论坛,开展服装工艺研究与设备效率提升、缝制单元与自动缝纫技术和服装加工物联网技术讲座,提升和促进缝制设备支撑服装加工企业的力度,探讨实现服装加工方式的革命性转变。

三、 将“品质·效率·智能”的展会主题贯彻至招展、招商等各个环节,加强行业宣传力度,营造企业追求品质、提高效率、实现智能缝纫的良好氛围,推动企业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加强品牌建设,更好地为服装业的转型升级提供装备支持。

如何提高企业发展能力范文6

关键词:工商管理;培训体系;企业管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的企业也在以突飞猛进的势头发展和壮大,各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为国民经济注入了新鲜的元素。伴随着这种发展现状,对企业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企业管理经营人员的队伍要不断优化,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做力量支撑,而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对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企业进行工商管理培训,是提高企业员工素质和管理水平的需要,也是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需要,有助于企业的快速发展,而工商管理培训也成为了摆在企业管理者面前的一个比较重大的难题。

1 工商管理培训和企业管理培训的内涵

工商管理涵盖的范围是比较广泛的,包括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财务管理、会计管理、企业投资等方面,涉及的领域很广,工商管理培训就是通过学习财务、营销、金融、经济法、国际商务等知识,以提高管理人员在其岗位上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手段而开展的经营管理培训活动。企业管理培训是企业开展的一种有计划、有系统的培训活动,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的综合业务素质,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共同进步。

2 加强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要意义

企业要提高其管理水平,就必须提高员工的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而提高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就需要依靠加强工商管理这个途径来实现。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深入的前提下,加强工商管理培训具有其重要的意义。

2.1 工商管理培训是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与管理能力的需要

据数据显示,我国大多数的企业管理人员总体学历偏低,不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和技能,通过加强工商管理培训,可以弥补管理人员在工商管理理论知识上的空缺,同时还能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

2.2 工商管理培训是适应时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开始国际化,同时竞争也更加的激烈,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生存和发展形势。面对这种发展形势,企业要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加强工商管理培训,培育出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不断增强企业的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跟上时展的步伐。

2.3 工商管理培训是企业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重要手段

工商管理培训是实现企业转变机制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工商企业培训来帮助管理人员具备更好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驾驭和管理企业的能力。

2.4 工商管理培训是适应国家管理新要求的措施

我国目前确定的企业管理人员的新要求把工商管理培训作为一项基本内容,通过这个要求来达到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管理水平的目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工商管理培训具有极大的社会意义。通过加强工商管理培训,可以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使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由此可见,加强工商管理培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企业管理的重要性

工商管理培训和企业管理水平这两者是紧密联系,不能分割的,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工商管理培训,工商管理培训也不能离开企业管理这个平台,否则就不能发挥其最大的利用率。工商管理培训具有其重要性,企业管理也具有其重要性,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企业管理的重要性,才能通过更好的途径加强工商管理培训,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目的,企业管理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

3.1 企业管理可以提高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良好的企业管理提高员工工作的激情,凝聚战斗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的发展不断做出贡献。

3.2 企业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企业员工都有自己的需求,企业要发展,就必须了解和满足每个员工的需求,同时将他们的需求和与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充分发挥员工聪明才智,更好地为企业做出贡献。

3.3 企业管理能够实现对人才的需求

企业管理能够更好地挑选到合适的人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是越高越好,而是越合适越好,通过企业管理就可以实现对人才的需求,达到更好地管理的目的。

3.4 企业管理是应对国际市场挑战的需要

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挑战,企业必须加强企业管理水平,这是应对国际市场挑战的需要。

4 如何通过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我们知道工商管理培训和企业管理具有其重要性,两者的关系也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那么如何更好地运用这两者的关系,如何通过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下面笔者针对这一问题做一个探讨。

4.1 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抓起

做好工商管理培训应该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抓起,只有引起了他们的重视,才能发动员工做好工商管理培训,并把培训知识带到企业,运用到企业管理上,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目的。

4.2 加强对工商管理培训师的资质要求

在企业高层领导重视工商管理培训的前提下,还应该加强对培训师的资质要求,建立高质的培训队伍,从而通过这种途径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4.3 转变理念,加强对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视

要加强工商管理培训,首先就要端正领导、员工对工商管理培训的态度,树立正确的培训意识,转变培训理念,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目的。

4.4 深化和改革培训方式与内容

对于工商管理培训来说,其内容复杂且层次高,培训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深化和改革培训方式与内容是必要的,要求向多元化和现代化方向转变,从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商管理培训和企业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它们两者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我们要充分发挥两者的利用率。加强工商管理培训,不仅可以培养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而且能达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目的,进而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向上地发展,因此,作为企业一定要矢志不渝地加强工商管理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萍萍.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21).

如何提高企业发展能力范文7

答:“十一五”期间,国家高新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四位一体”战略定位的总体要求,在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做出很大努力,取得明显成绩。国家高新区已经成为我国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一面旗帜,成为引领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先导。

问:“十一五”期间,国家高新区建设取得了哪些成绩?

答: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区域地位更加突出,相比于“十五”末,国家高新区2010年营业总收入、工业总产值分别增长了182.4%、161.6%。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产业、新业态持续涌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成效。创新资源日益丰富,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加快创新资源集聚,支持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推进新型产学研合作。创新创业环境明显优化,企业培育成长体系基本形成,不断健全创新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技术转移体系。有效推广绿色发展模式,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积极推广应用新能源产品,推进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位势显著提升,“三类园区”建设初见成效,“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创新型科技园区”和“创新性特色园区”的建设稳步推进,升级了一批具有良好基础和发展潜力的省级高新区,基本建立了国家高新区分类指导的模式和特色发展的路径,对于理清园区发展思路、明确园区发展方向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问:国家高新区发展还存在哪些问题?

答: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能够引领产业发展的原始性创新和集成创新成果不够多;又强又大的企业偏少;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偏弱,真正处于高端和全球主导权的产业偏少;促进创新创业发展的金融体系仍不完善,产业组织不活跃,民间和社会资本还需进一步引导;在发展新兴产业、增强辐射、带动功能方面尚未形成跨部门、跨地区的政策协同机制等。

问:国家高新区在“十二五”时期面临怎样的形势?

答:1.为应对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的趋势,主要发达国家将精力、人力、物力和财力集中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努力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加速到来。中国面临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发达经济体增长趋缓,各国纷纷把科技创新作为实现经济复苏的关键,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国家高新区是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是我国抢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新情况新变化,必须紧紧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国家高新区要牢牢把握加快改革创新这一强大动力,抓住时机尽快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着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问:国家高新区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探索经济发展新模式和辐射带动周边区域新机制,努力将国家高新区建设成为自主创新的战略高地,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载体,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引擎,实现创新驱动与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域,抢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

问:国家高新区发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坚持创新驱动,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贯穿于建设发展的各个环节,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探索实现科学发展的新途径;坚持统筹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在更高水平上的优化升级,增强聚集、辐射功能,带动周边区域和城乡协同发展;坚持深化改革,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政策扶持模式;坚持扩大开放,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问:到“十二五”末,要实现怎样的发展目标?

答:到2015年,国家高新区要显著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产业结构要进一步优化,努力实现“四个提升”,即,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引领辐射力的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问:国家高新区在“十二五”中有哪些重点任务?

答:1.加快创新体系建设,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2.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据竞争制高点。

3.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传统产业升级。

4.完善全链条孵化体系,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5.巩固人才高地优势,努力打造人才特区。

6.完善科技金融体系,改善企业融资环境。

7.坚持开放合作发展,提高园区国际化水平。

8.加强分类指导,促进园区特色发展。

9.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科学和谐发展。

问:国家高新区如何加快创新体系建设,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答:加强原始创新和知识产出;建立更为顺畅的产学研合作关系;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大平台建设力度;大力支持协同创新。

问:国家高新区如何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据竞争制高点?

答:研究编制规划和行动方案;建设产业技术开发研究院;推广应用创新产品;设立产业投资基金;打造专业园区。

问:国家高新区如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传统产业升级?

答:大力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着力发展高端制造环节;大力扶持一批新型产业组织;建设“智慧园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问:国家高新区如何完善全链条孵化体系,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答:着力提升孵化器服务质量和水平;着力建立企业加速成长机制;着力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问:国家高新区如何巩固人才高地优势,努力打造人才特区?

答:加快集聚领军人才;完善政策体系;加强人才事业平台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和模式;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问:国家高新区如何完善科技金融体系,改善企业融资环境?

答:推动引导基金体系建设;推动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投融资环境。

问:国家高新区如何坚持开放合作发展,提高园区国际化水平?

答:统筹利用国际要素资源;推动企业与产品的引进来与走出去;加快国际科技与商务合作平台建设。

问:国家高新区如何加强分类指导,促进园区特色发展?

答:加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全面推进三类园区建设;推动新升级国家高新区加快发展。

如何提高企业发展能力范文8

摘 要:中共中央在《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指出:“国有企业党组织要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工作机制,充

>> 发挥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 浅谈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新时期企业党组织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论现代企业制度下国企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发挥 如何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企业党组织发挥核心作用的思路 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 推进企业和谐稳定发展 企业党组织如何发挥好政治核心作用 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浅谈怎样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发挥企业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思考 企业应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现代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理论研究 如何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浅谈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途径 如何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几点思考 企业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思考 国有企业党组织在新时期如何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如何有效发挥 充分发挥军队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艺术 > 论企业党组织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论企业党组织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雷小青")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中共中央在《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指出:“国有企业党组织要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改革。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关键字:企业;党组织;核心作用;改革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8-0198-01一、党组织在企业里的重要性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这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举措。在企业里党员的人数一般占三分之一左右,这是一种不可忽视的人力资源。在所有资源中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在各种优势中,人的优势是最重要的优势。因此党的领导、党员队伍、基层政治工作,是我们真正的优势。怎样加强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呢?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做到“五个必须”,即:必须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正确把握时展的要求,善于进行理论思想和战略思维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必须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办事,及时研究解决改革和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善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善于协调不同利益关系和克服各种困难,不断提高对应复杂局面的能力;必须增强法制观念,善于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必须立足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不断提高这五个方面的能力。党的干部只有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才能增强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二、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是企业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坚持和加强党对企业的领导,必须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这是一个重大原则,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必须首先从理论上准确把握“政治核心作用”的内涵。“政治核心”这一概念,规定了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式明确了在企业里党的工作的要求。基层党组织在实际工作中的准确定位应是在政治方面发挥核心作用。所谓“核心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就是领导作用。理论创新保持党的先进性,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基层的团委、工会协助党建工作,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还必须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提高,要靠以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基础;党要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实现奋斗目标,要靠党员队伍和基层党组织作骨干;党要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靠党员队伍和基层党组织来实现。建设高素质的党员队伍和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全社会各条战线的贯彻落实,这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要重视充分利用执政党基层组织的政治工作资源,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全面加强基层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建设,应当重点抓好。思想理论教育,全面提高基层党员队伍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与时俱进,适应经济社会的变化,构建和完善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格局;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之在实践中经受考验、锻炼成长;要在进一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上下功夫,为基层党员队伍先进性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总之,要让基层党员成为争先创优、爱岗敬业,谋岗创业的先锋。三、在企业里用工作方法和制度来体现核心作用探索基层党组织“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工作”的方法和制度。把企业党建的大部分工作与企业管理有机融合起来,进入管理流程,即“围绕发展抓党建,进入管理起作用”。企业管理包括人、财、物三大方面。党组织不是全面负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而是从政治角度进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是直接做“财”和“物”的工作,而是做“人”的工作。总之党的工作进入管理主要是从政治角度做人的工作。如何从政治角度做人的工作呢?就必须从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着手。强化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就要有一套健全科学的规章制度。而制度建设的重点是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度和考核评价制度。一是建立明确的领导责任制度,思想政治工作是各基层组织的共同任务,也是各级党政干部的共同责任,不重视或不会作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干部是不成熟的领导干部。在企业里要加强政工队伍建设,提高企业党的工作水平。企业政治工作者应当是人品好、水平高、懂政治、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要以“少而精”为原则,以“受欢迎、起作用、有实效”为基本目标,企业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应当达到这样的水平。这样才能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看问题,党组织的领导才能不断在企业里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如何提高企业发展能力范文9

2006 决胜人力资源 准备好了吗?

“能有效掌握中国市场者,方能掌握全球市场”,趋势大师大前研一如此断言。

中国经济的春天已经到来,这已是几乎得到全球公认的现实。连续八年GDP成长超过7%,以高速的成长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中国迅速成为全球重要一员,改变着世界经济版图。而与此同时,中国企业的发展仍需要跨越也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果说,80年代企业只要有勇气,就能快速成长,几乎每个行业都有巨大的商业机会;90年代到2000年前后,资本带动了一大批新技术企业的成功。在投资由狂热追捧日趋理性乐观的今天,雨后春笋般的中国企业成长起来,其中不乏熠熠生辉的“新星”;但草草收场快速退出市场的也不在少数。中国企业良性成长的要素究竟是什么?除了资本和市场,企业的眼光还应该投向何方?

“创业年”,企业万事具备?

国家在“十一五”期间,仍将重点鼓励发展第三产业,政策的着眼点就是努力改善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让小企业更好地生长,吸引劳动力,也让老百姓积极去创业,当上小老板。另一方面,国外资本继续对中国企业的看好也在持续走高。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人李建光在京港投资洽谈会上预言,“从2005年12月初到2006年上半年,将有40家国际风投机构的50亿美元资本在北京寻求合作伙伴,其中相当一部分将投向IT领域。”

一个勿庸置疑的事实是,2006年,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得到政策和资金双重扶持的中小型创业企业,将在今年显示出对经济和就业的。

但对中国企业而言,和前所未有的商业机会、数以亿计的资本一起到来的还有从未遇到的难题——这些创业型中小企业是否真的找到快速成长的沃土?如何选择自主创新的发展路径?如何从激情粗放的创业期过度到理性、良性管理的平稳成长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这些都是大多数创业型企业无暇考虑的,也正是由于对企业全面管理的忽略,创业型企业的发展也受到自身认识的极大制约。

2005年,不断爆出的大企业的管理问题,就像一课课生动的案例,再次敲醒企业主和管理层,即使在那些非常稳定、自成体系的企业,管理也是难以顺利通过的“瓶颈”。尤其是由大宗并购带来的人才流失,以及集中发生的大企业高管跳槽和由竞争带来的人才抢夺等现象,无一不提醒着,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将面临从未遭遇的严峻挑战。

一方面,全国范围内公司员工流失率逐年攀升(据Hewitt调查),多数企业却并不知道怎样在激烈的竞争中制定完善的发展计划留住人才;另一方面,大量自主创业的中小型企业(其规模和数量还正随着政策的鼓励和国外资本的支持不断上升)尚难以形成的人力资源观念,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快速发展。,而对于跨国企业来说,如何解决人才本地化和与国际化接轨,也仍是短期内难以突破的问题。

有了机会,有了资本,人力资源很可能成为下一个阻碍企业发展的绊脚石。

人力资源战略 企业成为巨人的秘密

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没有可言。从高等院校来看,到为止还不能提供足够的人才;在企业中,多数企业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甚至缺乏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很多企业在年初制定、推行新一年的公司战略规划时,其中的大多数并不知道如何将人力资源管理纳入到整体战略中。对于中国企业而言,人力资源是最需要企业管理却最难管理的一个空白地带。

企业经常困惑的问题,诸如人才从何而来、何时出现?为什么公司有良好前景和工作环境还是面临人才流失的困境?为什么企业在市场走红、业务快步健跑的同时,仍感觉力不从心……从单一环节上看,可能都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常见病症”,而这些长期、持续的困扰,很可能不只是人力资源工作的不足,而是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认识不足导致。

如何规划、营造一个利于人力资源调配的环境和体系,并形成一种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并在过程中一一落实,似乎是短时间内不可能完成的难题。但毫无疑问,企业只能也必须从头这必不可缺的一课。

要想看的更远,最简单的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中小企业并不能承担时间成本摸索完全属于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但相对而言,现有优秀人力资源管理和案例中,都不乏经典和切实有效的方案,经过梳理和“贴身”修正改造,就能“为我所用”。

纵观国内外的优秀企业,无论他们的管理特点如何相异,但有些基本出发点却是惊人地一致。比如,合理科学地利用人才,才能使企业不仅拥有现在,而且也能在未来立于不败之地;一家优秀和能持续发展的企业,必须依靠整体力量推动发展;吸引和留住核心的人才,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使之认同企业、引为骄傲等。这些基本出发点仿佛深入骨髓,固化到企业的管理战略中。

国内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已经开始出现理论修养和案例阐释都达到一定高度的研讨和培训,与此同时,很多优秀的管理工具书也纷纷面市。这些都是创业型中小企业宝贵的方法论素材来源。从成功企业中找出制胜DNA,人力资源管理就有了方法,才可能提升进而在管理上自主创新。

在“创业年”的2006,即将有一大批企业向我们展示新技术和新市场的魅力。在新兴企业为崛起奋斗中,在新老企业的市场胶着角逐中,企业似乎不应当忘记作为发展之本的人力资源管理。在制定和推行新一年战略规划时,企业不妨多想想,真的准备好了吗?

链接:如何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素质

? 专场培训

由权威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和企业管理者进行的培训和演讲,是培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全局观的最直接途径,同时也能提供很多被证明成功的管理方法。

? 专业图书

就目前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图书来看,主要分为几类:

一是侧重理论、体系严密的管理理论丛书,如有关薪酬、招聘、绩效考核、企业文化建设等的系列丛书。这类图书具有强烈的学院派精神,对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理论修养有较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