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单位档案管理集锦9篇

时间:2023-05-21 08:37:50

单位档案管理

单位档案管理范文1

1.1缺乏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众多事业单位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的事业单位都没有对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充分的认识,对其重要性不够了解。不管是从单位领导还是职工方面来讲,都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对管理职责与年度考核上,也没有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指标进行纳入。这样的现象也就导致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自身工作的不自信,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起不到作用。另外,单位对于办公室档案管理的认知不足,有的单位甚至缺乏基本的资金投入与档案软硬件配备,这也严重阻碍了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1.2缺乏高综合素质的办公室档案管理人员从档案管理学的角度来看,事业单位的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不仅是一项专业性极高的工作,更需要技术性较强、专业素质高的工作人员来进行。而当前的情况最为突出的也就是人员素质问题,因事业单位的特殊性,在人事改革的过程中,由于机构调整和重组,工作人员与岗位之间会发生变化,这就导致了一些不具备专业档案管理能力的人员或者说业务能力不强的人员从事了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而对于这些专业素质不高,业务能力尚有欠缺的职工来讲,单位没能给予一定的培训与指导,也使得职工对工作产生消极情绪,更不利于办公室档案工作。

1.3缺乏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现代化技术与手段运用到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就事业单位的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而言,特别是网络技术的运用,给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由于对档案工作的不重视,缺乏资金的投入,许多事业单位在引进现代信息技术到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上做得不够好。而为了档案资源的信息化与数字化,并逐步实现事业单位内部资源共享,更应该结合现代的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进一步促进事业单位办公室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与现代化水平。此外,因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缺乏对现代信息技术的了解与应用,对于灵活的设备与软硬件使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也是导致现代化信息技术得不到有效利用的重要原因。

2事业单位加强办公室档案管理的创新思路

2.1建立并完善办公室档案管理制度首先,制度的完善是任何管理工作的前提,想要提高事业单位的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就必须有一个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建立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并不断完善其制度环境,以保证办公室档案工作的规范性。其次,必须依据事业单位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并不断从制度上来改进和促进档案管理的规范性与科学性,以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同时,要提高从业职员对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来引起重视,要求职工严格的执行档案管理的制度规范,并逐步构建和完善制度。

2.2提高办公室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水平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是决定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为了更好的管理办公室档案,人员的因素必不可少。前面介绍过,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性较强,综合性高的工作,因此,其对于从业人员的要求也较高。事业单位必须明确好办公室档案管理的岗位职责,从能力与责任上来完善队伍建设,出于岗位变动的考虑,要确保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水平,应不断开展能力培训与实践性的培训活动,以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能力与知识,进一步提升其管理经验,增强责任感,扎实档案管理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知识,以此来确保事业单位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的队伍水平。

2.3推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的运用事实上,档案管理向信息化网络化发展是未来的必然发展趋势,也必然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方向。所以,在实际的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中,应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充分运用起来,切实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方面来指导档案管理工作,实现档案工作的现代化发展。可以通过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的档案管理经验,利用光盘、缩微等技术,或者声像等技术来实现事业单位办公室档案工作的数字化。除此之外,还应加大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投入,并加快现代化管理进程的发展,以充分发挥出信息社会中档案管理的价值。另外,必须加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经费投入,通过资金的投入,与加大宣传力度,促进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3结语

单位档案管理范文2

为加强对机关文书档案和违纪人员档案的管理,保证机关档案的安全和合理利用,特制定本制度。

(一)机关文书档案是机关重要的机密材料,涉档人员应牢固树立保密保卫意识,确保机关档案的安全。

(二)档案管理人员要严格遵守保密制度。

不得擅自转移、分散和销毁档案;不得擅自提供档案或向他人泄露档案内容;不得擅自将无关人员带入档案室。

(三)查阅借用档案,必须经分管领导同意。

外单位查阅档案,须经主要领导批准并填写《查阅档案申请表》,同时由查阅档案单位负责人和本机关分管领导签署意见后,方可查阅。查档人员只能查阅经同意查阅的档案材料,不得在档案材料上圈画、涂改,不得拆换、抽取、增添档案材料,未经批准不得复制、抄录和拍照档案材料。本机关档案一般不外借,特殊情况经过批准后可以借用,但必须严格手续,加强管理,借阅单位必须妥善保存,不得转借、毁损,借用时间一般不得超过一个月。

(四)保持存档地段的清洁,严禁在档案柜旁存放不利安全的物品,严禁在档案室吸烟。

经常检查防盗、防火、防潮、防蛀设施,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采取补救措施。

(五)机关档案管理由办公室负责。

单位档案管理范文3

1 电子档案的特点优势

1.1 保密性强

相较于传统纸质档案的整卷查阅所带来的风险,现在所使用的电子档案可以实现部分查阅,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档案被泄露的风险性。在进行纸质档案查阅时,因为所有的档案信息都是连在一起的,所以,不可避免的会看到一些所查阅资料之外的信息,不利于档案的保密[1]。档案查阅时,只能够接触所需的单份文件,而无法了解其他内容,实现了文件的保密。同时,电子档案的查阅是利用计算机的技术,改变了纸质档案查找时的困难。

1.2 高效、快捷

电子档案是电子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不但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也能让查阅档案的人高效、快速的获取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极大的方便了档案管理,避免了档案归档和查找的繁琐,让工作人员从人力的耗费中解脱出来[2]。同时,可以分散工作量,实现随机归档,减少了归档和整理的时间,更方便进行检索,提高了信息的获取效率。因此可看出,高效;便捷是电子档案最大的优势。

1.3 提高档案的使用效率

对档案的进一步加工、利用是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电子档案可复制、能重复使用的特点,更能满足档案加工的需要。传统的纸质立卷工作是有档案管理人员按照自己的认识水平进行操作的,由于每个人的认知是不一样的,这就造成了档案标准的不统一,既影响了档案整体的质量,又不利于档案今后的使用[3]。同时,在进行人工归档时会浪费掉大量的时间,从而导致了管理人员没有时间进行编研工作,不利于管理水平的提高。

电子档案的使用既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又能够减轻工作人员的压力,让工作人员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编研工作之中,从而提高档案管理的水平。

1.4 及时补漏增缺

传统文书在资料收集时,如果出现漏记、漏交的情况,为了及时的增缺补漏,就要把文书进行拆卷重做,这样既浪?M了人力、物力、财力,又降低了工作效率。如果电子档案中出现了问题,可以直接利用计算机进行修改、更正,更加方便、快捷,省时省力,让档案随时保持在最新状态。

2 电子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不规范

纸质档案的使用时间较长,管理人员已经逐渐形成了保存纸质档案的意识。而由于电子档案的使用时间不长,档案人员单纯的认为只要将档案信息录入系统等存储设备就可以,疏忽了对于电子档案载体U盘、移动硬盘、光盘等的管理,没有对其中的数据进行备份,随意进行放置,最终导致设备丢失,档案资料的外泄。另外,在技术安全方面,没有采用一定的防复制技术,不利于档案的安全。同时,管理者对于文件备份的要求太过笼统,没有明确具体备份的文件、备份所采用的设备等,给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导致电子档案备份管理混乱。最后,电子档案的管理比较分散,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体系,不利于信息的获取和交流。

2.2 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新的档案管理方式的使用给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充分发挥、利用电子档案的优势,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在具备高的职业道德水准和自我约束力的前提下,熟练操作计算机以及相关的应用软件。结合实际情况,我国现阶段的档案管理人员由于日常工作量比较大,无法集中进行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并且部分人员对于计算机操作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另外,现在的岗位人员具有较强的流动性,频繁的人事变动不利于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长期进行。

2.3 电子档案安全问题

电子档案是依托于计算机信息技术而发展的,具有信息技术资料健全、高效、便捷特点的同时,也相应的传承了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缺点,即安全性问题。在进行电子档案的发送、接收、保管和归档时,可能会被篡改、伪造、泄密、窃听,或者遭到病毒入侵、黑客攻击等。由于电子档案的保护措施不到位,相关人员资料信息被泄露的情况频频发生,给这些人员的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3 电子档案管理的创新性对策

3.1 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电子档案的各项规章制度,实施高效、科学、规范的管理,让电子档案管理走出无序化状态。电子档案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但是由于缺乏档案之间的联系,导致无法进行集中管理。为了充分的开发利用电子档案,发挥其高效便捷的作用,提高工作效率,首先就要完善电子档案的管理制度。详细规定电子档案的制作、审查、收集、保管、整理等环节,并且结合事业单位的特点对档案进行补充和完善。电子档案管理制度是档案管理工作的依据,有利于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实行档案的统一集中管理。

3.2 培养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

电子档案的管理水平是由档案管理人员所决定的,因此,在进行电子档案管理时,必须采用专业的管理人员。首先,在进行人员聘用时,要选用一些专业知识强,并且计算机技术过硬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其次,对于已有的档案管理人才要进行定期的培训教育,提高他们的计算机技术和职业道德。之后,由于电子档案管理是一项内容复杂、专业性较强的一项系统性工作,所以,要尽量避免人员的流动或将人员流动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以保障工作的延续性和长期性。

3.3 提高电子档案的安全性

电子档案的安全是电子档案管理中的一大重点,首先,要设置访客权限,根据档案的保密程度设置权限,划分读取人群,保障电子档案的机密性。其次,对一些保密性较强的档案设置使用期限,控制使用范围。另外,电子档案的管理人员要开启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监控和自动记录功能,防止档案的外流。

3.4 加大资金投入

档案管理中所使用的设备软件的质量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档案管理的水平,要想改善这种情况,必须加大资金的投入。档案管理人员可以向相关部门申请经费,改善档案管理的设备和工作条件,现代化设备的使用可以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人员的压力。另外,使用一些保密性强的应用软件,提高档案管理的安全性。

单位档案管理范文4

(一)管理人员流动性大,员工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由于有些事业单位不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甚至没有设立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而是由兼职人员来进行简单管理。兼职人员流动性很大,不仅造成交接麻烦,甚至给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带来隐患,因为有些兼职人员对资料的收集整理、档案的存档要求知之甚少,专业素质不高,整合能力差,不能很好地满足新时期档案管理的需要。作为一般的档案管理人员,有些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身兼多职,导致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档案管理;有些人员原本也不是档案管理专业的,而是从其他部门调过来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档案管理人员的文化程度和理论水平参差不齐,总之,总体的情况是专业人员较少,普遍存在知识面窄、专业知识老化、基本理论和技能缺乏缺乏的现象。

(二)档案管理制度滞后,缺乏现代化管理手段

有些事业单位的管理制度形同虚设或是落实不到位,例如有些医院在面对上级的评级和检查的时候,直接拿国家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或者其他医疗机构的档案管理制度敷衍了事,前者造成的后果是可操作性不强,后者则造成针对性不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以计算机为载体的网络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中,电子档案也应运而生。然而目前相当一部分的档案管理人员对电子档案的存贮管理和信息安全没有足够的应对能力,对计算机的病毒防治技术了解更是少之又少。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开发和利用程度远不及其他业务领域,一些事业单位仅仅将计算机当做搜索工具,其诸多功能都未被开发和利用,例如灵敏的识别能力、快捷的运算速度、极大的数据存储量等。

二、加强新时期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措施

(一)重视档案开发与利用,操作统一规范化

重视档案的开发与利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将计算机的功能和特点充分开发和利用起来,开发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系统软件,改变仅仅将计算机作为检索工具来使用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要充分重视档案管理本身的开发和利用。首先,档案部门要牢牢树立服务意识,其工作要紧紧围绕事业单位的中心工作来开展,积极参与事业单位的各项重大活动,例如周年庆典、各类大型活动、突发性公共卫生活动等,灵活运用多种载体和形式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其次,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部门还要积极拓展服务领域,以医院为例,档案管理部门可以为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提供专项服务。最后,档案管理部门还要积极开展多种编研活动,即在对档案信息进行深层加工和利用的基础上,编写各类专题汇编材料,例如基础数字汇编、大事记汇编等,多途径、全方位地开发档案中的信息资源,为利用者提供多方面、多层次、高效率的信息,提高档案在事业单位管理中的地位。这种服务意识和服务行为不仅要在档案管理部门中推广,还要在整个单位中推广,让负责一部分档案收集和整理工作的其他部门主动将资料移交到档案室,从而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连续统一。

(二)建立高素质管理团队,实现管理全员化

档案管理人员是档案管理活动的实施者和行为者,因此要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必须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其一,在职员的任用上要实现标准化、专业化。最好不聘用兼职人员担任档案管理职位,尽可能降低档案管理团队的流动性,并且,将身兼多职的档案管理人员转化为专职档案管理人员,以确保档案管理人员专注于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事业单位应当建立一套科学的档案管理体系以应对档案管理中出现的混乱。这套档案管理体系包括两大内容:一方面要对已入职的职员进行专业化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计算机能力和独立应对能力,并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不断改善其档案管理的方法和手段,确保档案信息的真实、准确、可靠、有效;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才,给事业单位注入新的活力,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系统化、科学化。其二,要实现档案管理全员化,事业单位的领导应当对档案管理工作予以足够重视和大力支持,加大档案管理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其他部门也要积极配合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便利;在整个事业单位形成一种全员参与档案管理的文化氛围,人人参与收集、整理和提交档案信息,人人善于利用档案信息,将档案的价值实现最大化。

(三)创新管理理念与方法,完成管理现代化

档案管理工作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创新管理理念与方法。摒弃“管理就是保管”的传统落后理念,树立档案就是潜在生产力的档案价值观;破除“坐等上门”的消极工作作风,树立档案管理的动态观;明确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意识,树立档案管理的效率观。要创新档案管理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变革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模式,加强电子档案的统一管理,将有价值的电子档案归档,建立各类多媒体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并通过设置科学合理的管理权限,将多媒体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分层对外开放,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

三、结语

单位档案管理范文5

《机关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规定:“机关档案人员调动工作时,必须在办完档案移交手续后方能离开岗位。”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尤其是在基层单位中,有一部分单位或档案人员却忽视了这一工作环节,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档案交接不及时。一些基层单位对档案交接工作不够重视,领导把关不严。老档案人员离了岗,新档案人员进了岗,而档案交接手续还未办妥,以致出现档案数量等问题责任不明、界限不清。甚至有的基层单位领导或人事干部认为档案交接只是一串钥匙的交接,从而使得一部分基层单位档案工作前后脱节。 二是档案交接手续不严密。按工作性质和岗位职责要求,档案人员交接应是一项认真细致、手续严密,责任重大的工作,而在一些基层单位档案人员离岗或调动工作时,移交不按程序办事,手续不按程序办理,该检查的不检查,该清理的不清理,该签的字也不签,从而出现一些基层单位档案交接只有一串钥匙的现象,忽视了档案交接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忽视了档案交接工作的基本要求。 三是档案监交工作不严格。一部分基层单位的领导把档案交接当作事务性的工作,看成是档案人员之间的事情,从而对档案交接准备工作很少过问,就连档案监交之时也懒得光临,使得基层单位档案监交工作不严格,工作程序不完整。 笔者认为:做好档案交接工作,不仅是明确档案人员责任,维护档案安全完整,确保档案工作连续不断有序进行的需要,而且也是《档案法》及《档案法实施办法》赋予档案人员的职责。如何做好档案交接工作,笔者认为应做好下列工作,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档案交接要纳入基层单位的议事日程、工作程序和规章制度之中。档案交接是基层单位档案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应引起基层单位的重视,尤其是基层单位负责人应把档案交接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在档案人员离岗或调动工作单位时要把好关,做到档案人员离职离岗先办理工作交接手续,然后再办理调动手续,对未办理档案交接手续的档案人员,不得签发调动工作通知,不得办理工资转移手续,不得离开原工作岗位,并要把档案交接工作纳入单位工作制度,列入有关人员的岗位职责之中。当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基层单位档案交接工作的监督检查,对那些明知档案交接手续未办理妥,仍然随意签发调令的人员,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依法进行处理。 二是档案人员离岗离职之前要认真做好档案移交准备工作。档案交接分为移交和接收两个方面,而认真做好档案移交前的准备工作,是确保档案交接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对于移交方来说在正式移交之前主要做好五项工作:1对所保管的档案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做到帐物相符、心中有数;2对借出的档案要及时催还,一时归还不了的要问明原因,整理好借据,并在借据上注明原因及催还情况;3对未整理的零散文件材料要分类存放、清理排序,做到系统有序;4按档案移交要求编制档案移交文据及表格;5撰写档案移交说明。对于接收方来说,在接收之前要做好三项工作:1了解移交单位职能活动内容和工作活动情况;2向前任档案人员了解档案保管和档案工作情况;3必要时要了解或检查档案移交准备工作情况。只有交接准备充分,才能保证交接工作顺利进行。 三是认真做好档案监交工作。档案监交工作对档案交接起着鉴证和监督作用,因此无论是档案机构负责人交接,还是一般档案人员,特别是负责档案保管接待人员的交接,都必须安排专人负责监交。档案监交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坚持原则,按程序办理。一般档案人员交接,可由档案机构负责人监交;档案机构负责人交接,可由分管档案工作的领导或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派人监交。交接双方在监交人员的监督之下认真做好移交、接收工作,做到帐物相符,手续齐全,并要在交接文据上注明交接时间、地点和监交人、移交人、接收人的姓名职务及移交清册册、页数等。移交文据一式3份,移交人、接收人各执一份,单位存档一份。交接工作结束之后,移交人、接收人、监交人应在移交文据上签字盖章,以示对交接工作负责。 四是加强档案交接中的思想教育工作。档案交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单纯是基层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问题,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近几年来,一些基层单位忽视了对档案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使得一些基层单位档案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因此在档案交接的过程中要补上这一课,教育交接双方端正思想、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从而保证档案交接工作严

单位档案管理范文6

[关键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意义;存在问题;措施

1、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意义

1.1档案管理工作对查询资料起到重要作用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能够还原事业单位的真实面貌,它既是事业单位查询资料的依据,也是职工与单位合法权益的凭证,因此,在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中,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能够记录事业单位的发展和变化情况,发现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事业单位管理的质量,对事业单位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1.2档案管理对事业单位的稳定长久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事业单位档案是否真实科学,关系着领导能否准确分析事业单位的业务情况、业绩和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真实有效的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完整地记录着事业单位的发展历史,它是事业单位留给社会各界的一本“史书”,为人们寻找适合自己事业健康发展的单位提供了重要信息,以便人们更好地寻找自己心仪的单位。

1.3档案管理能够真实反映事业单位的整体水平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事业单位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为了满足社会需要,有效地记录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不断深化改革和创新,针对事业单位发展的特点,根据实际情况为提高事业单位的社会形象及时采取了措施,有效地促进了事业单位的全面发展。

2、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对档案管理不够重视

由于事业单位领导的不重视,对档案管理投入的人力、财力和物力都不大,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的积极性不高,缺乏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热情和职业道德心,把档案管理工作当成了简单的“看管”工作,认为只要把档案“看管好”,就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没有真正做到对档案进行管理、归类,无法科学合理地记录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降低了事业单位的工作质量,使事业单位的办事效率下降。

2.2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管理制度不完善

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专业知识不够强、职业素质低、事业单位不给予培训,导致其跟不上现代化进程,同时,部分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不能有效监督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执行职责,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职业道德、专业技能等得不到提升,达不到档案管理工作应具备的“技术性强和专业性强”等职业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档案管理工作向复杂化、多样化等趋势发展,因此事业单位必须及时培养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以便档案管理人员能够胜任档案管理工作。

2.3管理设备较落后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使用越来越普遍,网络数据库随之出现,方便了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但是大部分事业单位没有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模式进行更新,仍采用传统的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模式,没有投入现代化基础条件建设,管理手段和管理设备设施过于落后,缺乏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理论知识、职业素养等的培训,导致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不科学、不合理,无法适应现代化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需要,不利于事业单位的长久健康发展。

3、加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措施

3.1改变思想观念,加强对档案管理的重视度

事业单位领导应改变“档案管理不重要”的思想观念,肯定档案管理对事业单位发展的意义,并建立适合事业单位发展要求的档案管理制度,奖罚分明,使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认识到档案管理对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意义,有效监督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让档案管理人员自觉、认真地履行职责,提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使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能科学合理地做好档案管理工作,让档案管理工作在事业单位发展中发挥其实际作用。

3.2进行人员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高低影响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因此,事业单位应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理论知识和职业道德等的培训,提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档案管理是记录事业单位发展的历史图册,对事业单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应从思想观念上改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增强自身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事业单位应定期培训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知识,让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及时掌握最新的档案管理相关知识。

3.3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完善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应对档案管理投入相应的人力、财力、物力,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购置现代化档案管理设备设施,如数字化档案管理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等等,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带来的便捷,更新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模式,让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模式跟上时代的步伐,跟上事业单位发展的进程,实现档案管理的网络化和数字化,提高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水平。

结束语

为了让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充分发挥其在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实现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事业单位应及时培训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理论知识和职业素养等,根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建立完善的制度,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提高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水平,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虹.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创新思路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0.2.

[2]林幼凤.浅论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创新思路[J].现代经济信息,2009.5.

单位档案管理范文7

关键词:企业单位 档案管理 规范化

推进企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是新一轮企业单位改革的重要任务。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单位发展的重要瓶颈因素之一。企业单位应当从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入手,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全面细化档案管理各项工作,不断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1.档案管理规范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1.1 对档案管理规范化重视不足

规范化是对企业单位各项工作提出的基本要求,目前企业单位档案管理规范化方面仍存在不足,规范化水平较低是制约企业单位档案管理水平的重要问题。首先,个别企业单位没有认识到档案管理规范化的重要意义,对档案管理规范化的特殊性认识不足,没有充分认识到制度规范与程序规范相结合的重要意义,往往在档案管理程序上存在着混乱问题。其次,个别领导对企业单位档案管理规范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少过问档案管理的规范化问题,没有在档案管理规范化方面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资源,普遍存在重视制度建设轻视执行问题,阻碍了企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发展。

1.2 对档案管理制度缺乏规范化

档案管理工作依赖严格的管理制度,需要较高的标准才能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目前几乎所有的企业单位都建立了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将档案管理制度作为企业单位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档案管理制度建设水平仍有待提高。首先,制度缺乏完整性,不少企业单位档案管理制度侧重存储,不注重档案资料的收集,没有在源头上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其次,没有开成档案管理规范合力,相关部门对档案管理人员配合较少,导致档案管理部门任务繁重,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负责制作档案,还要进行档案资料的核查工作,遇到档案资料错误,还会出现相关部门的推诿扯皮现象。第三,档案管理规范不符合实际情况,档案管理规范的执行较弱,实际操作混乱,导致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1.3 对档案管理模式缺乏规范化

我国企业单位档案模式较为单一,档案管理方法过于传统,没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管理,这样不仅发挥不出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效率,而且也不利于利用档案为人民群众服务。首先,企业单位档案管理与行业联系不紧密,没有发挥出行业档案的实际作用,档案管理方式方法过于传统。其次,档案管理主要依靠人工管理,管理水平较为落后,管理效率十分有限,不利于档案管理质量提升。

2.档案管理规范化方面的几点尝试

2.1 统一档案格式

统一档案格式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也是档案管理规范化的基础工作,企业单位档案管理应当在统一的格式下进行。首先,严格统一事业企业公文用纸,排版格式,装订格式,以及用字规范等,做到企业单位往来公文的标准化,全面提高档案资料的质量。其次,完善公文档案的程序,逐步规范档案的签发手续,有效分配管理档案的审核权限,进一步规范档案资料的标题,对档案资料施行严格的规范检查制度。

2.2 科学立卷归档

立卷归档工作是企业单位档案管理的重点工作,也是企业单位档案管理规范化水平的基本体现。首先,应当严格遵照国家有关档案立卷的基本法规,细致的做好立卷归档工作,严把立卷归档质量关,对不合格文档严禁进入档案。其次,重点把握好相似、重复、无序立卷问题,按照统一的标准体系,恰当的逻辑顺序,分门别类的做好文件的立卷归档工作。第三,正确把握立卷归档的时间,要在文档任务完成以后,且相关资料收集齐全后再立卷归档,要把握好立卷归档工作的主次。

2.3 有效运用档案

档案管理规范化的最终目的是为档案使用的高效化服务。规范化档案管理还应当以有效运用档案为重要标准。首先,借助规范化的档案管理操作手段,消除传统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弊端,全面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其次,利用规范化的档案管理手段,全面建成标准化的档案资料数据库,为实现档案资料的科学共享,档案的信息化使用铺平道路。

3.档案管理规范化方面的主要措施

3.1 建立科学的规范体系

企业单位档案管理规范化离不开科学的管理体系,应当运用必要的管理体系,全面实现档案管理规范化。首先,根据企业单位实际工作情况,完善档案管理工作制度,积极整合发挥企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作用,促进管理人员规范操作档案资料。其次,借助科学的规范体系,为档案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树立良好的档案保存意识,全面提高基层档案管理质量,不断查找制度上的漏洞和缺失,有效提高管理水平。第三,建立科学的档案管理系统,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档案管理的规范化,逐步使企业单位档案管理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3.2严格履行各种制度规范

制度规范只有通过全面履行才能发挥出实效,为了提高企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应当发挥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各种制度规范的实际作用。首先,要按照档案资料的内容,档案的先后顺序,根据档案的实际情况,在做好分类的基础上,做好w档工作。其次,根据档案的调阅程序,严格把好档案调阅关,严格防止档案资料丢失,切实减少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现稳定科学的档案管理,发挥出档案管理的实效性。

3.3 加强做好档案保密工作

档案不仅是企业单位主要数据信息的汇总,而且还涉及到单位工作人员的隐私,因此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要对档案管理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避免档案管理出现隐私泄露问题。

4.结论

做好档案管理规范是企业单位发展的重要前提,只有不断提高档案管理效率,才能有效应对各种挑战,做到与时俱进,为人民群众更好的提供服务。目前,应当围绕完善保密制度,在保证档案资料安全的前提下,建立电子档案,发挥档案实际作用,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单位档案管理范文8

[关键词]事业单位;档案;档案管理;问题;探讨;对策

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简析

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给社会大众提供相关的、有利用价值的档案资料,从实质上说,便是为社会提供实践服务。因此,档案管理活动中所产生的任何一个环节,比如档案信息的搜集、整理、保存等等,都是在为后续的利用工作奠定基础。档案管理工作的最终服务对象就是社会大众。这是大范围下的档案管理的内容定义。而在较小范围内,比如:对于事业单位内部的档案管理工作来说,其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给企业的内部部门或相关的其他盟企、政府机关等机构提供档案信息的利用,并通过对其档案资料进行有效的管理,为企业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形象,以便更好的促进企业发展和进步。当前,我国事业单位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不少的管理问题,这些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对事业单位的运作和发展进行着制约,甚至影响着事业单位的经济以及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

1. 事业单位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低

对事业单位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低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部分事业单位的领导者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不全面,甚至有的领导者对档案管理的概念都还模糊不清,认为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能为事业单位创造客观的、直接的经济或社会效益,因此在实施时往往只有三分钟热度,导致了档案管理工作在事业单位的管理活动中不能被长期坚持,从而走向衰亡;另一方面的原因则是由于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对自己所在工作的不重视,认为档案管理就是对单位、部门的资料进行保管,且这项工作又繁琐又无用,既不是单位的核心工作,又不能为单位创造经济效益,当管理人员抱着这样的心态进行工作时,往往会造成重要档案信息的遗漏、丢失等现象发生,并且严重打击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

2.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

目前,在我国的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中,由于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技能不够硬,职业道德素质不达标而造成的重要档案资料丢失、遗漏,甚至泄密等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改革与调整,使得相当一部分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档案知识培训和档案管理技能培训的人员就职了档案管理岗位,由于其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归档的要求、档案信息资料的收集和查找等业务不了解,对档案管理的具体操作流程不熟悉,对档案资料的搜集意识淡薄等,造成了档案管理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严重降低了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水平。

3.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无法及时更新到位[1]

档案管理的更新,同样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离职退休人员的档案无法及时归纳整理,另外封存;二是新的档案无法及时更新到档案库。在人事变动的过程中,如果档案管理的工作无法及时交接妥当,更新到位,就会导致大量的档案变成“死档”、“弃档”,即增加档案整理的信息量,更增加了寻找档案的工作量,不科学,更谈不上工作效率。

4.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制度不健全

由于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无法为事业单位带来明显的利益,而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特别的繁琐,耗时耗力,事业单位不愿意加大投资力度在这样的工作上,导致许多的事业单位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或者执行力度不够,任由档案管理工作的员工自由散漫,随意发挥,无法跟上事业单位前进的脚步。

5.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缺少高科技的管理模式

在实际的工作中,许多事业单位还没有引进高科设备来规范管理档案的意识,计算机技术还无法广泛应用到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许多事业单位对于档案管理的工作,还是偏重与手工操作和纸质档案的整理,使得科学化管理档案沦为一句口号,一纸空文,得不到落实。

二、解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问题的对策[2]

1. 提升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地位和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要让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员工意识到自己的工作重于泰山,是事业单位一切人事管理的基础,适度对档案管理的工作,尤其是优秀的档案管理员工进行表彰,提高他们的荣誉感,增加他们的工作热情。另一方面,要对档案管理员工进行科学化、专业化的培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进入门槛,只有任用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开展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才能适应事业单位的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

2. 及时更新事业单位的档案。事业单位,尤其是规模较大的事业单位,人员的变动,档案的更新都是一份工作量非常庞大的工作,档案的管理人员要及时收集新的档案完善档案库,对于废弃的档案另作封存,才能更好的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

3. 合理有效的利用现有的档案库。合理有效的利用现有的档案库中的资源,为自己的工作开展提供信息,是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最大意义,也是事业单位领导重点关注的原因。只有当科学化的档案管理能大幅度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才会引起越来越人的重视,才会让档案管理人员有更高的荣誉感,才会让领导愿意投入更大力度来发展档案管理的工作,才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结束语

总之,这是一个信息化计算机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事业单位对于信息量的需求日益增长,普通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事业单位日渐繁复的需求和先进的管理模式。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需要变革,需要完善,需要配合事业单位的发展,需要跟上时代迅速迈进的脚步。

参考文献:

单位档案管理范文9

【关键词】事业单位;档案;科技档案管理

档案,无论是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的各项资料数据,来往单位个人资料,还是事业单位人事资料等,都是事业单位中客观存在的资料,这些资料在事业单位今后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提供依据。所以事业单位中这些档案需要妥善的保管,尤其是一些重要部门的客户资料,国家都有规定保管的最低年限。而如何做到科技档案管理,是事业单位能否处理好此问题的关键。所谓科技档案管理,是指对科学技术档案实体进行管理和信息开发利用的一项专门工作。包括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和提供利用等项内容。

虽然档案的管理工作非常重要,但是不是所有的事业单位都采取科技档案管理方法,总是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在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事业单位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视不够。事业单位最注重的是经济效益,对经济效益直接影响的因素如业绩增长情况、客户储备量、订单多少等等,很容易引起事业单位的重视,甚至有些事业单位只看重这些因素,而像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之类,不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的因素往往被事业单位忽视。这就导致从根本上无法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体系,更无法运用科技档案管理工作。

第二,没有系统的档案管理制度。有些虽然工作中提及档案管理工作,但是没有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和相应的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工作杂乱无章,时有缺失,尤其是需要查阅档案时无从下手,更不用说利用现有的档案给事业单位的发展带来效益了。

第三,没有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或人员专业性不高。因为档案管理工作的不重视导致无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或者有管理档案的人员,但是管理人员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对如何管理档案不甚了解。也造成档案管理工作无法做到科技档案管理。

二、针对以上问题事业单位科技档案管理的改进:

要想解决以上问题,首先事业单位要明白,随着事业单位的发展而逐日增多的档案并不是鸡肋,管理适当它们在事业单位的发展中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没有领导的足够重视,事业单位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就成为一句空话。所以无论什么性质的事业单位都应该把档案管理工作重视起来。

其次,运用科技档案管理技术就要有系统的档案管理制度,如何收集整理档案,如何鉴定保管档案,如何检索查阅档案,都需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譬如档案的保管,需要把档案分门别类装订成册,并进行统一的编号,包括档案柜,档案室的编号,要做到每查阅一个内容都能在相应的档案室、档案柜的第几本档案里快速找到。当然,在计算机高度普及的今天,要想快速查阅档案,还需要把装订好并编号的档案输入到计算机内,比如,建立Excel表格,把每个客户资料或者人员资料、生产设备、来往单位等资料建立数据库,这样,无论查阅如何细枝末节的内容都可以快速的锁定其所在的位置,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时间成本。我们以一些事业单位的客户资料为例:可以按时间顺序装订成册,然后制定Excel表格,按时间顺序排序,客户名称、客户业务类型,客户业务往来中提供了哪些资料,如身份证明文件、订单信息、数量、种类,等等,并记录装订成册后的编号以及放置的档案柜编号等。做成表格后,可以进行统计,分析客户的需求,可以为事业单位提供数据预测客户的行为等,如果需要查阅客户什么时间有什么业务往来,数目种类等信息时,只需要在建立好的数据库中查询即可,需要原件,也可以根据数据库的记录快速的在相应的档案柜找到。

当然还应该建立相应的借阅机制,如何借阅,如何归还,哪些岗位的人能看哪些权限的档案,这样做的好处是,利于保管档案不造成遗失,并且对于事业单位资料的保密性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除此之外,还需要专门的档案存档保管人员,制定了严格的档案管理制度,没有配备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依然是一句空话,因为没有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档案管理制度的严格实施就会大打折扣,在档案的收集整理时会出现遗漏、在保管时会出现混乱、在借阅时会出现遗失等等问题。而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需要有专业的档案管理技能,比如档案的收集方式,如何收集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档案的装订成册如何有序、规范、整齐、不破损等,科技档案管理需要的是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当然可以对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后期培训使其达到专业水平。只有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来管理档案, 才能更有效的运行此机制。

最后,虽然本文探讨了部分档案管理中存在着的问题,但是无法全部概括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事业单位中存在的其他的档案管理问题应该与科技档案管理体系想比对,纠正存在的不足之处,使档案管理越来越规范化,进而对事业单位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总结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略档案的管理工作,只有运用科技档案管理技术,配备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制定系统规范的档案管理制度,把档案管理工作做好,让档案起到积极的作用,才能使事业单位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钟素英.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科技档案管理的几点思考[J].湖北档案,2013,4 :18-21

[2] 周兴芳.中小事业单位科技档案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J].中小事业单位管理与科技,2010,7:2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