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教育目的培养集锦9篇

时间:2023-05-21 08:37:55

教育目的培养

教育目的培养范文1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探析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3-0085-02

2005年国务院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我国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这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一、高等职业教育属性

《高等教育法》中规定,"高等学校是指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高等专科学校、其中包括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因此,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双重"属性。从教育类型的角度看,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是职业技能的,而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是学科或学术研究型的,培养目标不同,层次各异。

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内涵的理解

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就是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作为高职院校应加强社会调研,把握劳动力市场需求,为社会、行业、企业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型对口的人才。任何教育都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高等职业教育即是素质教育更是择业教育,所培养的高技能型人才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将直接影响到学院发展问题,出口畅入口才能旺。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而不是学术研究型人才,这是它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根本属性。

三、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原则和依据

1.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采取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机制,要解决好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间存在的问题,应加强社会调研,根据企业需求合理设置专业,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

2.人才培养与职业标准相结合原则。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职业化人才,在培养目标设置和培养规格标准时,必须依据职业标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要与职业标准相匹配,这有利于对人才的培养,企业的欢迎,更有利于提高学生择业的竞争力。

3.人才培养与相关行业相一致原则。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职业岗位整合速度加快,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也发生了变化,对从业者的职业知识、技能提出了更加宽泛的要求,他们必须具备比较宽泛的职业知识和技能,才能完成职业工作任务。所以,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要针对相关行业或职业岗位群, 这样才有利于择业和今后的发展。

四、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分析

培养目标是工人阶层的高技能型人才,也就是所谓的高级蓝领阶层,这就是最准确的职业目标定位,它与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不同的。我们一些教育工作者在理论上认识到这一点,但在行动上却背离了这一点,把自己定位成普通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偏离了方向,在对学生的教育上也产生了迷茫。在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过程中,不仅需要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也需要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工人队伍,我们所培养的就是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工人。在宣传、教育、育人中必须有所体现,使每位职教工作者、学生对高等职业教育本身有正确的定位。只有这样才能使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壮大,才能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和企业的欢迎。工人队伍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国家发展和物质文明建设的进程。

五、如何确保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落实

高等职业教育落实人才培养目标涉及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人才培养模式选择、教学方式与教学过程把握、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师资队伍和教学硬件建设等,对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高技能型人才将产生直接影响。

1.进一步加快学院基础建设,加大实训场地投入,完善实训、教学环节。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是在重视专业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加大实训力度,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应用能力,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2.加强社会调研,了解行业、企业对人才需求情况,设置合理专业,制定出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高职院校应牢固树立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的理念,根据社会发展和地方经济的需要开设相应的专业。同时,增加现场教学和专业技能演练,有组织地开展各种技能大赛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在校外,积极推进订单式培养方式,采用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另外,高职院校要重视和强化办学特色,增强学校的办学优势,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3.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人才。师资队伍不仅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更是高职教育能否办出专业特色的关键。"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也是优质办学,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4.加强德育工作,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关键。对高职学生而言,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同等重要,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两条腿,只有成人才可能成才,否则也是歪才,缺一不可。只有两条腿走路,才能走得快、走得稳、走得好,所培养出的人才,才会受到企业的欢迎和社会的青睐。

综上所述,高等职业教育既是高等教育又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显然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间的办学竞争将日趋激烈,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择业竞争越来越强,现已初见端倪。谁遵循自然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培养出社会、行业、企业所需的高技能型人才,谁就办出了特色,谁出口就畅入口就旺,谁就会立于不败之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光全,张涛. 《试论我国高职教育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职业教育研究》,2008(1).

[2]王前新,卢红学.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分析与探讨》. 《教育与职业》,2007(32).

[3]潘菊素. 《高技能人才--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教育与职业》,2007(29).

教育目的培养范文2

柯黎

(武汉市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摘要:文章深入分析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背景和原则,探索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专业人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中图分类号:G7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6.035

1职业教育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背景

当前,随着知识经济、网络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生产过程中科技含量的增加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顺应这种变化,各国职业教育相继提出了关键能力和核心技能概念,倡导新经济条件下培养学生的共同职业能力,以及不同职业领域之间的迁移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性。

实际上早在1936年爱因斯坦在他的《论教育》中就曾指出:“如果一个年轻人已经通过体操和跑步训练了他的肌肉和身体耐力,今后他将适应任何体力工作。头脑训练及脑力和手工技巧的训练也是类似的”;“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人掌握了学科的基本理论,并学会了如何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必定会找到属于他的道路,而且比起那些接受的训练主要只包括获取详细知识的人,他一定会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

1972年德国劳动力市场与职业研究所所长梅腾斯提出,职业教育与培训中开发学生的“关键能力(keycompetencies)”以培养其对职业变化的适应力。在英国,这种能力被称为“核心技能(coreskills)”,其内容包括交流、数字应用、信息技术、与他人合作、学习与业绩的自我提高和问题的解决六项。1992年,澳大利亚教育审议会迈耶委员会(MayerCommittee)一直致力于关键能力的开发工作,关键能力内容中除了技能型要求外,还有与人合作能力、与人交流能力等。美国劳工部《关于2000年的报告》中指出,未来的劳动者应具备种五种关键能力:处理资源的能力、交流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职业的适应力的思想很快成为各国职业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第二届国际大会的建议》中指出“职业技术教育应该是所有国家发展日程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必须重视教育培训和就业政策的紧密联系,职业技术教育不应该仅仅由需求驱动,也应该由发展需要驱动,应该是人的整体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为全民提供终身学习机会。

我国的教育工作者对职业教育也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其中具代表性是2002年,吕鑫祥在文章中指出20世纪60年代以来,社会职业岗位体系已逐渐成为一个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动态系统,职业岗位的消失和产生持续交替进行,因而职业岗位只能适合于作为岗位培训的目标,而不太可能成为职业教育的稳固基础。所以,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应该是职业教育重点。

我国官方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认识是逐步深化的,1996年我国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了职业教育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在高等职业教育方面,1998年教育部提出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是“实用人才”,2002年修改为高职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2004年教育部将高职培养目标明确定位为“高技能人才”,显然,这一定位是和教育部倡导的以“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相配合的。这一定位引发了一场关于高职定位的讨论。有研究者认为,高技能型人才的要求相对较低,中等职业教育足以培养出来,另一些研究者则认为当前社会越来越多地需要高技能人才,中等职业教育由于条件所限不能满足要求,因此高职教育承担培养高技能人才任务。为了进一步明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2005年教育部提出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实际上这一目标也体现了与国际接轨,国际上对高职教育定位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素质、高技能“双高”人才培养目标的提出,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高职院校明确培养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指明了方向。

2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原则

以从事职业教育的实践经验为出发点,结合当前国际国内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突出“高素质、技能型”的养成;二是面向市场需求,服务地方经济;三是为院校教育工作的组织实施提供可能性和便利性;四是为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灵活开展和特色创新提供空间。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体现职业性。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更强调学生的职业性,强调知识、技术的应用性而非创造性。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决定了培养内容具有专业化和专门化的特征,培养出来的人才须掌握相当的理论知识和特定技能,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素质、技能型”的专业人才。

在国外“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一般用“knowledge,skill,attitude”三个单词表达,香港地区通常译为“知识、技能、态度”,这是按照英文字面涵义做出的直接翻译。

所谓知识,即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成果,包括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三类。它是人们长期生产经营实践经验的系统化总结。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知识自身处于不断地充实完善的过程中。

所谓技能,即个体顺利进行某种活动的水平,包括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等,以及运用这些因素的速度、灵活性与准确性。

所谓态度,则是个体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在国内,“knowledge,skill,attitude”通常被译为“知识、能力、素质”。与按英文字面涵义有较大差异的就在于最后一个词。

所谓素质,是个体在先天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环境影响与教育训练而形成的顺利从事某种活动的基本品质或基础条件。一般把人的素质分为五个方面,即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对比“态度”与“素质”的涵义,可以看出“态度”包含在“素质”之中,或者说“态度”体现了“素质”。因此,国内翻译的“knowledge,skill,attitude”为“知识、能力、素质”,包含了香港翻译的“知识、技能、态度”的意思,并且囊括了更为宽泛的涵义。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素质、技能型”的专业人才,应满足知识、技能、素质三方面的要求:

知识方面,要求学生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掌握本专业基本原理、核心概念和主要操作程序。

技能(能力)方面,要求学生掌握本专业基本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沟通、组织和协调能力,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革新能力,能够在工作中从事多岗位的复杂性劳动,能够有效带动和组织协调其他人完成目标任务;具有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能够将最新的理念、最新的技能要求、最新的设计,最终转变成最佳的服务和效益。

素质(态度)方面,要求学生热爱祖国,理解并拥护党的基本路线,身心健康,人生态度积极,恪守职业道德,通达商务礼仪。

4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指导下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于什么是人才培养模式,早在1998年教育部的《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文件中就曾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这实质上是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方式三个方面来给“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定义。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专业人才为目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指导下,为实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和运行方式。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最能体现职业教育办学特色的方面。

由于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特征,它必须面向市场需求,服务地方经济。那么在人才培养的过程和方式上,职业教育必须要与市场和企业紧密联系起来。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它将工作实践与理论知识教学、职业能力培养深度融合,强调工学交替、工学并重,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倪成伟.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11(4)

教育目的培养范文3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职业能力;职业任务

一、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确定宗旨

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把德育放在首位;2.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使学生适应职业、培养能够胜任职业任务的人。3.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完成职业任务的基本工作流程、方法、工具和设备的使用,还应当能够正确理解职业工作过程中的各种要素间的联系,具备主动思考的意识和能力。4.高等职业教育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和工作场所的通用职业能力,还要培养学生更好完成职业任务的特定职业能力。

二、通用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通用职业能力是指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通用能力,包括以下20个方面。1.自我学习能力:通过学习,具备和提高自己获取各种知识的手段、方法。2.利用各种资源能力:通过学习,使自己具有管理和有效利用各种可支配资源的能力。3.协调际关系能力:通过参加社会实践、不断与人沟通交流,和别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4.快速获得和利用信息能力:通过各种媒体有针对性地获得、筛选和利用各种有用信息。5.准确理解系统(和系统内部要素)间关系能力:通过已有知识,准确理解工作、生活及社会环境各种系统间及系统内部关系。6.书写能力:具有社会交往的文字功底,通过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向公众准确传递自己意愿的能力。7.语言交流能力:通过语言表达向公众准确传递自己的意愿。8.基本运算能力:利用拥有知识和各种计算工具完成工作、生活中各种基本运算。9.解决问题能力:具有通过努力、思考能解决工作、生活中各种常见问题的能力。10.决策能力:通过努力、思考能用常规方法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选择进行决策。11.正确推理能力:能用常规方法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逻辑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结论的能力。12.团队意识:在工作场所和与人合作时,具有自发的团队意识。13.有自信心:通过完成职业任务提高自己的能力,树立自信心。14.自我控制能力: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能按常理实现自我控制。15.自我管理能力:对工作、生活中的各种过程,实现有序管理。16.敬业精神:对工作,具有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17.诚信:做人做事诚实,守诺言,守信用。18.勤奋:做事情认真、执着,积极。19.计算机操作能力:使用计算机获取和处理自己所需信息的能力。20.遵纪守法:有遵纪守法意识,自发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能力。

三、特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特定职业能力是指从事某项特定职业应具有的专业能力,包括以下10个方面。1.获取职业技能知识的能力:通过学习,掌握该职业技能手段、方法。2.继续学习所从事职业发展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3.使用所从事职业新技术(手段)的能力。4.准确理解所从事职业工作任务流程的能力。5.快速掌握所从事职业具体工作任务方法。6.正确分配和使用所从事职业具体工作任务所涉及的资源。7.在完成所从事职业具体工作任务过程中,和团队成员针对职业具体工作任务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8.对以上3-7项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9.把职业具体工作任务做得更好的意识。10.良好的职业道德:通过学习和工作实践,具备自发的良好职业道德。随着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和欧洲,高等职业教育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操作型专业技术人才。我国由于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且大多属于自主办学特色,教学资源不足等客观原因的存在使得高等职业教育不能培养适应国家发展的生产建设人才,其中更深层次的原因更是没有搞清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使得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过程难以做到有的放矢,或者直接和间接套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职业技能人才,更是难以实现现代职业教育模式的四个合作。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情况来看,明确高等职业教育职业能力目标定位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肖凤春 单位:贵州城市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Z].2015.08

教育目的培养范文4

一、帮助学生纠正不良习惯

树立信心,挖掘自我潜力,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础。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绝大部分都是初中毕业生,在“普高热”的浪潮下,好生源都被普通高中招收,剩下学习基础较差且有不良习惯的这部分群体被迫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这一学生群体中,有些在初中时学习和行为习惯差,被老师视为麻烦和累赘,甚至被老师放弃。因此,绝大部分学生都有着自卑心理,感觉自己比考入普通高中的同学低一等,对自己缺乏信心,对自己以后的人生道路感到迷茫。信心的缺失,让他们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不良的习惯,让他们找不到自我潜力,深陷其中,难以自拔。在这样的状态下,实现培养目标,简直是天方夜谭。因此,帮助他们去除坏习惯,培养新的、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成为中职教育的首要任务。学校和老师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理解,并帮助他们发现自我潜力,树立自信,为其自身能力培养打下基础。

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学会做人,让学生成就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其年龄是在16至19岁之间,处于形成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键阶段,思想的可塑性很大。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一旦形成错误的人生观、世界观,即使学生各方面能力都很优秀,这样的人才培养也没有任何意义,反而对社会存在负面影响。因此,让学生对世界、社会、人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文明行为习惯,与人为善,让学生有一个积极的、向上的心理状态,进入社会后才能踏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会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这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主要任务。信息技术在改变知识数量观念的同时,又改变着知识的质量观念,知识的更新周期在不断缩短。因此,人人都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以适应信息技术时代的变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讲到:“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可见,学习能力已成为21世纪人类生存的基本能力。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只有极少部分学生进入高一等级的学校继续学习深造,而大部分学生则进入社会就业,职业中学成为他们的终结教育。因此,中等职业教育可能是他们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最后一次机会。同时,自主学习能力对文化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术能力,也有较好的推动作用。所以,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具有职业能力的同时,也为适应职业变化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

教育目的培养范文5

>> 走进核心素养: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系统的发展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新探 培养信息素养,走进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 职业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的“核心” 对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再认识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实现的途径与方法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探析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研究 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若干问题的认识 走进VAIO的核心 发中旬教育研究绪论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与实施 对知识经济时代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思考 核心竞争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培养体系研究 各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基本特征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浅探 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技校语文教学中实现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目标的探析 依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现状提高对高职生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徐朔. 论关键能力和行动导向教学――概念发展、理论基础与教学原则[J]. 职业技术教育,2006(28):11-14.

[5]刘新阳,裴新宁. 教育变革期的政策机遇与挑战――欧盟“核心素养”的实施与评价[J]. 全球教育展望,2014(4):75-85.

[6]褚宏启. 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1-3.

[7]蔡清田.“核心素养”:新课改的目标来源[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10-10(B01).

[8]张元.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获得及其培养[J]. 高等教育研究,2008(7):68-71.

[9]蒋乃平. 职业素养训练是职业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特点[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78-83.

[10]成涛.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新探[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89-96.

[11]许亚琼. 职业素养概念界定与特征分析[J]. 职教论坛,2010(25):15-18.

[12]黄济,王策三. 现代教育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222.

[13]刘宇文. 论社会本位思潮对教育的影响[J]. 高等教育研究,2005(9):40-45.

[14]扈中平. 教育目的中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对立与历史统一[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87-94.

[15]卢洁莹. 德国职业教育价值观的演进与启示[J]. 职业技术教育,2010(13):88-93.

[16]唐林伟. 试论职业教育的价值体系[J]. 教育与职业,2008(11):12-13.

[17]陈斌.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的比较[J]. 职业技术教育,2007(29):5-7.

[18]柳夕浪. 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J]. 教育科学研究,2014(3):5-11.

教育目的培养范文6

体育情感是指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所产生的持续的、稳定的态度体验,是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和进行体育学习内部动力,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积极地情感,这是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体育情感目标主要包括体育思想、体育价值观和审美观等因素。积极的体育情感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学生了解体育活动的价值,形成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能够自觉积极地用顽强的意志品质来克服体育学习过程中的种种困难,正确体验和欣赏体育美,使体育教学成为一个将积极地态度体验内化为学生具有终身体育意识和终身体育能力的个性品格的过程。

情感目标的达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阐述。

第一,运动技术是实现体育课程情感目标的重要载体

体育课程目标是多样的,包括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运动行为目标、社会发展目标等,但它们的实现方式是不同的,运动技能目标是显性目标,是以外显的方式实现的,而认知、情感、社会等目标属于隐性类目标,是以内隐的方式实现的,是在运动技术的学习或运用过程中间接地实现的。体育课程中运动技术的载体作用主要是在运动技术的学习过程中得以发挥,因此在运动技术的教学过程中,不要简单地着眼于运动技术的传习,而要精心设计、组织运动技术的教学过程,使体育教学在传递技术的同时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

第二,是要学生认同选项课教学模式,愿意主动的参与

高中体育教学以选项作为主要教学模式,其目的是在此阶段提高学生的技战水平及运用能力。因此,此阶段特征是较为系统和完整地学习选项,培养学生稳定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爱好,发挥学生的个性与特长。

第三,要激起对选项课教学的兴趣,除了对选项本身的直接兴趣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理解选项课的教学所能产生的积极效果

进而对选项课产生间接的兴趣,从而形成稳定的学习态度。良好的情感体验则能激发学生对运动项目的兴趣,进而形成积极的态度、动机,并转化为需要,促进体育习惯的养成。兴趣对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具有先导作用,良好的情感体验又可以对兴趣起到诱导和“催化”的作用。

第四,要运用多种方法,创设多种情境,充分利用教材所蕴含的教育因素

即让学生从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领略体育的美,使学生意志得到磨炼,从艰辛中体会到体育价值。情感的满足、情绪的宣泄、情趣的产生也会加速使体育活动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反过来激发再次运动的动力。正如唐哥特等人所说,缺少愉或兴趣是放弃运动的重要原因。

体育选项课是高中阶段主要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以其固有的特点受到师生的欢迎。课程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能使我们了解教学内容与体育教学目的的关系,能反映选项课的价值取向,还能为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的组织、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目标达成的评价等起到导向的作用。因此,选项课模式必须确定学生需要达成情感领域为主的预期标准,以体育选修课为平台,选择适合项目特点的最佳的教学模式;发掘运动项目的特点,优化教学内容,强化技战术学习;创设情境以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其兴趣的不断加强。然后在教师的主持和引导下,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创设和充分利用教学过程中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激发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主观能动性地学习,采用最佳的途径与方法促进学生情感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伍天花.高校体育选项课课程目标的确立与达成刍议[J].体育与科学.2009.9.(83~85)

教育目的培养范文7

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并不像人们预期的一样美好,相反,高等教育的质量屡次受到质疑。当然,这种状况的出现与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的跨越式的超常规增长方式有一定的联系。这种增长方式必然会在短期内带来诸多问题,使高等教育数量与质量的矛盾更加突出。但是,这并不能充分解释我国高等教育在发展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

在大众化教育阶段,我国高校应该如何确定培养目标?又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应该如何培养呢?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重新定位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有着战略性的重要意义,是协调社会发展需要和个人发展需要的重要依据。

一、高等教育应该定位于培养“人”

建国以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我国高校培养目标最典型的一种表述,这当然有其合理性。但是,过于强调教育的工具性和功利,忽视教育的人文性,将导致大学人文精神的丧失,社会道德沦丧,不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定位于人更具有合理性,高等教育更是如此。高度关注人的发展、人的完善和人的幸福,使人成为人,这应该是高等教育始终如一的信仰和永恒不变的追求。

培养目标定位于人,并不是鼓吹高等教育要脱离现实,而是为了坚持教育固有的质的规定性和教育本质中的永恒性,也是大学之所以为大的最基本的前提,是大学精神的具体体现。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一个重大的问题就在于高等教育并未把受教育者作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来看待和培养,而仅仅是把受教育者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而非教育本身的目的来看待。这种只着眼于人的一个方面和一种角色的培养目标,势必会导致高等教育的片面化和功利化,并且特别容易导致人发展的片面和畸形,反而不利于个人和社会的功利目的的实现。

在大众化教育阶段,我国高校培养目标的定位也不应该脱离教育固有的质的规定和教育本质中的永恒追求。大众化教育阶段,我国高校与社会的联系更加广泛,而且对社会的依赖性显著增强,使大学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毋庸置疑,大学承担着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但高等教育却绝不能成为应职教育,而高校也不仅仅是职业培训所。高等教育作为人类文明的历史性承继和展开的一个基本过程,其精神价值目标是不可被消解和必须被坚守的。大学只有通过自身的这种地位和作用,才得以与社会的任何特定利益保持必要的距离,从而为整个社会服务。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人”的培养

高等教育大众化不仅是一个量的概念,更是一个质的概念。在大众化教育阶段,如何提高高等教育受教育者的质量,是一个特别值得思考的问题。而培养目标作为高等教育的向导,对于提高教育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鉴于大众化教育阶段受教育者的情况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已经不同于精英教育阶段,依旧将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已经不合时宜了。

但是,不论时代如何变化,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新的定位始终要坚持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理论。尤其是在社会发展日益复杂的今天,社会道德问题日益严峻,提高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应该加强道德教育和普通教育。

当然,专业素质的培养,应该是高等教育最核心的组成部分。但是,大众化教育阶段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不同于精英教育阶段。大众化教育阶段,受教育者人数激增,社会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远远少于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因此,应该努力实现高等教育由主要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定位向以主要培养复合性应用型人才为基本定位的转变,并在保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基本质量的基础上突出多样性。

三、高等教育应该确立分层次的培养目标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使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进入高校。但是,与日激增的高校毕业生依旧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与我国高校的定位有关。

我国的高校,多以建设研究型大学为目标,这种定位,既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不符合各类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这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产生了巨大的不良影响。

在大众化教育阶段,重新确立分层次的培养目标,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必须进行的。

(一)专科和高职教育层次

随着新技术革命的深入,社会对掌握一定专业技术的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量激增。

专科和高职教育学校,不同于综合大学和多科大学,不应该盲目追求建设成研究型大学,而应定位于教学型大学,以培养高级技术人才为主要目标,即专科和高职教育学校应以专业教育为主。当然,强调专业教育,并不是说就可以忽略普通教育。专科和高职教育学校应该实施普遍的通识教育后,再加强相应的专业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

(二)本科教育层次

本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最大的组成部分。本科教育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成败。我国本科教育的类型比较复杂,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划分。本科教育类型的多样性决定了其培养目标基本定位的多样性,大众化教育阶段更是应该确立多样性的本科培养目标,以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

(三)研究生教育层次

不同于精英教育阶段,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应该是研究生教育层次的基本目标。研究生教育应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较高的研究能力的能在一定领域独当一面的专家。研究生教育层次,是发展专业素养、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最重要的阶段,因此,应该以深层次的专业教育为主。

各个类型各个层次的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社会需要,适当协调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所占比例,确定分层次多样性的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是大众化教育阶段我国高校发展所必需的,也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以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 马海燕.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首位[J].高职发展动态,2003,5:1.

教育目的培养范文8

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新修订,再一次把培养“学生养成良好锻炼身体的习惯,作为教学目标之一”明确提出。可见,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仍然是当前体育教学目标的价值诉求之一。提高对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认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体育锻炼习惯;体育能力;教学目标;价值诉求

中图分类号:G807.0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4.04.01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

然而,目前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以技术达标为目的,忽视体育知识和健身方法的学习,忽视全面锻炼身体,忽视发展个人兴趣、爱好、特长,忽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这种做法己经越来越不适应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新修订,再一次把培养“学生养成良好锻炼身体的习惯,作为教学目标之一”明确提出。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仍然是当前体育教学目标的价值诉求之一。为此,探讨如何培养学生自我锻炼习惯的方法与措施,为进一步研究学校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终身体育能力提供参考。

一、转变观念,提高对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认识

长期以来,许多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身体练习来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锻炼态度、兴趣和习惯,有的甚至弃之不顾。其实不然,如果没有端正的锻炼态度,又没有锻炼兴趣和良好的锻炼习惯,学生是无法真正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当然也就无法实现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相反,学生对锻炼如有浓厚的兴趣,又具有良好的锻炼态度和习惯,就会以一种积极的态度,精神饱满地参与练习。因此,体育教师应转变观念,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二、面向全体学生,改革教材内容

教材的内容是教学过程的实质性要素,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对象。教学内容必须从实际出发,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合学生的实际,适合学生的健康,适合学生的发展。针对本校运动场地小的情况,我们在充分发挥器材使用率的基础上,增加了学生喜爱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踢毽球、橄榄球、舞貔貅、健身操等等,尽可能多选用教学器材,尽量安排实用性、趣味性、健身性、娱乐性和生活性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在体验体育乐趣的过程中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和锻炼。

三、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体育能力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过:“学校最大的浪费在于儿童在学校中不能完全自由地运用已有的经验,采用自己的方法去获取知识。”体育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科学知识外,更重要是教会学生如何进行运动,掌握自我锻炼的体育能力。但不是任何一种活动都是体育活动,也不是任何一种体育活动都能锻炼身体和增强体质,不懂得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不仅会影响锻炼效果,还有可能损害身体健康。只有懂得和运用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科学锻炼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我们在落实四个“优化”(优化教学目标、优化课堂组合、优化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方法)的同时,注重抓住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有意识地安排学生自主课前热身和课后整理放松以及轮流组织游戏,并通过布置任务让学生分组协作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展示对比、总结讲评、互相交流学习。既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增强了体质,培养了学生的体育能力,促进了全面素质的提高。

四、大力开展课外阳光体育活动,养成良好锻炼习惯

学校体育工作,课堂教学是主阵地,而体育课外活动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组织开展课外阳光体育活动,不但为全体学生主动参与运动创造了条件,更重要是对培养学生养成爱锻炼的习惯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在开展课外阳光体育活动中,不单单只是着眼于让学生活动,出一身汗,更重要的是作为培养学生养成爱锻炼习惯的重要途径。如开展踢毽球、舞貔貅、健身操的活动,不但要教会学生掌握基本技术动作,而且还要求学生自己多想办法,创设花样。同时,为使活动得以持久开展,还需引入了竞争激励体系,实行“评比—验收—竞赛”等系列活动。评比是以班级为单位,评全校各班学生参与群众性体育活动的情况;验收是对每个学生进行检测,看达到学校制定的哪级指标(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并统计各班的整体水平;竞赛是以年级为单位举行比赛,看哪个班、哪位同学做得最好。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培养了兴趣,学会了锻炼,养成运动的习惯。

五、改革评价体系,激励自觉锻炼

如何去评价学生的学习,关系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养成锻炼的习惯。在教学实践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中,引入激励机制。坚持以鼓励为主,坚持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要求,分别从“参与程度”、“知识习惯”、“身体素质”、“形态机能”“个性特长”、“协作能力”等方面,通过自评、互评、教师评,让学生自己与自己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让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参与运动成功的乐趣,让每位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培养爱锻炼的习惯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六、结语

体育教学培养学生锻炼习惯主要在教学目标确定、教材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制定、教学评价、第二课堂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乐学、乐练、常练的过程中发挥体育的德育功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增城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第三批(专项)立项课题“体育有效教学促进学校素质教育开展的研究”(课题编号:ZC1336)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黄萍婷,杜超,彭建敏.体育课对学生体育意识及锻炼习惯的培养[J].体育文化导刊,2009,(03):114-117.

教育目的培养范文9

一个叫林爻的家长,在孩子上学前,用6年时间力图把女儿培养成“她自己”,告诉她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应该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让她慢慢明白“你有你的好,我有我的好”。但是,刚刚过去的这一个月,这个理念受到了根本性挑战,几乎快要摧垮这位家长已经坚持了6年的教育观。现在这位家长无比担忧:6年后将收获怎样一个孩子。

当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家长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矛盾和冲突就来了。家庭是将孩子作为独特且了不起的个体进行教育,而学校仍习惯于将孩子作为集体中平常且微弱的一分子进行打磨。在这样的拉锯战面前,将来孩子会长成什么样,这的确值得担忧。

看到学校教育最为习惯的模式化、刻板化,我脑海里突然联想起小时候在农村看到的给小牛上嚼子、套笼头的情形。我固然知道人的成长不全是快乐,这里面也有必经的训练和磨砺,但是一个孩子送进学校的过程,再怎么看,也不应该像那个小牛上笼头的过程。学校在教书育人方面有一些统一化的操作模式是可以理解的,有些甚至是必须的,但是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新的生命奇迹,上笼头式的教育模式已到了必须摒弃的时候了。

一个新生命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一个成为“他自己”的过程。他固然要学习做人、学习知识、学习礼仪之类,但在这个教育过程中,他尤其是一个独立自在的生命体,他的自我、兴趣、个性要得到尊重,他的潜能、智慧、优长要得到生长。

真正的“起跑线”在家庭教育

近年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口号被很多家长奉为真理,也被不少培训机构拿来忽悠。而真正的“起跑线”,不在幼儿园,不在小学、中学,而在家庭。

作为父母,在孩子成长的全过程中,扮演的最重要的角色就是“教师”。因此,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而深刻的。毫无疑问,父母的行为、观念等,都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对象。父母对待事物的态度和方法,影响着孩子的态度和方法。

然而,在现实中,由于家庭教育存在误区,导致孩子道德失范、缺乏爱心和责任的现象相当多。一些家长错误地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教育孩子就是学校和老师的事,与家庭无关。还有的家庭,对孩子只是简单地关心学习成绩,而对孩子的心理困惑、遇到的问题、成长中的烦恼、与同学之间遭遇的人际关系紧张等视而不见,这是家庭教育缺失的典型表现。在这样的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难以沟通,内心冷漠,缺乏应有的交往能力。

家庭教育具有特殊性,是其他教育形式所无法替代的。家庭教育作为改善育人环境的重要阵地,家庭教育现代化作为整体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促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和教育事业和谐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

因此我认为,家庭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形成对子女正确的教养态度,培养家长教育子女的能力,改善家长的教育行为,为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育人环境。

体育教育的根本是培养运动兴趣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透露,北京大学新入学学生两周军训期间,近3500名学生累计看病超过6000人次,特别是第一周,晕倒者众多。为弥补学校体育的薄弱环节,中国将把学生体质情况纳入对高校的评价体系中。

事实上,军训时学生晕倒现象不只发生在北大,其他学校也有,这进一步说明学生身体素质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

学生身体素质当引起重视。“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纳入对高校整体工作的评价体系”,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高校重视体育课程,增加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从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可是,大学生以健康身体走入社会,是否意味着人才培养成功了呢?毕业时有适应工作的好身体,并不意味着能长时间保持这一状态,如果运动和锻炼不继续,身体素质就可能变化。保持良好身体状态,要靠不断的锻炼,而让锻炼持之以恒,根本在于运动兴趣。从体育教育来说,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让学生形成终生体育的意识,才算是培养合格。

所以,重视大学的体育教学,就要重视运动兴趣的培养。如果说,教育行政部门只是给高校压力,而高校又把压力传递给学生,强制学生锻炼,学生只是被动的,压力一消失,锻炼也就中止。只有运动兴趣得以激发,运动习惯得以形成,一种内化的好品质才算形成。

运动兴趣的培养,无疑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可是,素质教育进行了这么长时间,学生的身体素质倒呈每况愈下之势,这素质教育不是方向出了问题,就是被形式化了。

把成长的机会还给孩子

假期休假外出,在国外的机场多次见到这样的景象:老外全家五六口人,一人背一个包、拖一个行李箱,父母自顾自地往前走,全然不顾有的孩子只有两三岁,个子还没肩上的背包大,负重艰难前行。相比之下,国内不少孩子幸福得多,外出的全部行囊都在家长的大箱子里,孩子们自顾自地玩着电脑,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对比之强烈,让人很是感慨。

过度的保护,看似对孩子关爱备至,其实是父母和长辈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最佳时机。在他们本该学会生活自理、自立的年龄,失去了锻炼成长的机会。一旦离开家长,就变得束手无策,无法自己解决问题,哪怕是玩耍,也会显得局促,无所适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