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安全教育的价值集锦9篇

时间:2023-05-23 17:28:23

安全教育的价值

安全教育的价值范文1

运动猝死是运动中或者运动后6h内发生的非创伤性死亡,也有说法是1h内发生的非创伤性死亡。大多数运动性猝死都与心脏疾病相关,集中出现在长跑运动当中,2012年12月上海校园就出现过一例。运动时出现的运动意外受伤有在运动不注意时出现肌肉韧带拉伤以及关节扭伤,在运动中身体遭受到直接暴力会造成骨折甚至脑震荡,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也时常出现在田径运动中。这些意外受伤一方面与学生自身的体质以及体育教学器材利用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体育课堂教学秩序有关。

2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出现的因素

2.1教师因素

学生初次接受体育课时对体育锻炼的一些常识不甚了解,需要老师的把关守护才能更好的进行体育锻炼,所以教师应当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现在教学事故频发的原因与教师为能在授课时从学生的角度关注他们的安全问题,造成师生双方都对安全问题、安全防护的认识不足。可以看出,当前体育教育走向片面化,体育教学往往只关注体质锻炼或者体育竞技活动本身,对体育训练中的安全意识却不做足够多的要求,对教学隐患的重视程度也远远不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存在很多失误,首先,学校在授课地点安排上不科学合理。教师在挑选场地随意,例如时常把抛掷实心球的运动训练用的沙地同其他的诸如跳远的沙地放置到一起,造成砸伤的事故概率特别大,条件的简陋的学校还把体育训练的场地安排在校园马路边上,着对其他行人造成的伤害也是很明显的。其次,由于学校对体育的不重视,教师上课也很随意,对动作规范强调也明显不够,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够严格,学生对运动技巧掌握不够,例如在接力赛中,由于交接时左右手没能调节好,导致学生之间的相互碰撞;在跳高时经常出现踢杆砸伤其他学生。还有其他的一些不规范的动作就不一一列举了。最后,老师对学生情况的了解不够充分,这方面是老师最易忽视的。在学生情绪不佳时搞竞技类的锻炼有可能会对其他同学发生不愉快的事件,特别是在学生睡眠不足的情况下,他们训练时往往不集中注意力,导致对自己和他人的伤害[2]。

2.2教学环境的因素

体育教学中应当注意气候因素,气候的一些特点也是教学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在冬季进行体育训练时,不注意保暖就会感冒发烧,夏天运动过度会产生中暑等症状,恶劣的天气对学生体质的影响会比较明显,教师在这方面不能粗心大意。另外还有室外的体育教学器材出现的安全隐患,学校由于经费等问题不能对此作出及时的护理,并且场地还缺乏必要的防护道具和保护措施,导致学生在锻炼时受伤。例如篮球框护理不到位,导致学生在扣篮时重度摔跤骨折。

2.3学生因素

学生是体育安全事故受伤的直接主体,学生因素也是体育教学事故出现的直接因素。一般说来,学生对户外的体育教学最感兴趣,在体育课时会比较兴奋,缺乏引导时会出现一些重大事故。而且学生自身的安全观念也不高,在训练时喜欢冒险或者胆怯。学生在课前准备补充,也容易导致教学中的安全事故,比如服装穿着不符合体育训练的要求。学生在对抗性的竞技活动中自身控制不足,导致情绪失控与他人发生矛盾、动作不到位、忽视自身安全,使暴力活动充斥到体育课堂上,足以造成重大的校园安全事故。比如体育课中的篮球和足球课,血气方刚的学生不满比赛成绩就容易在场地上故意使用犯规的小动作,甚至打架斗殴,性质及其恶劣。这一方面是教师在赛前没能做好工作;另一方面也是学生自身情绪控制力不足。学生的纪律观念松散也是体育课事故频发的原因之一,在使用体育器材前需按照要求了解使用规范,在练习新动作时也应集中注意力跟随老师学习,但学生往往相互玩耍,把体育课当成是娱乐玩耍课。这需要老师的积极引导和学生的自觉性[3]。

3预防对策

体育教学中的安全事故同其他安全事故一样,不是不可预防或者是不可避免的。只要在教学前做好准备工作,在教学中规范体育教学,大部分事故都是能避免的,以下将对此作出讨论。

3.1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安全意识

一般说来,大部分体育事故都是由于受害人对自己人身安全不慎重视,很多问题是出在观念上而不是技术上。所以,教师在体育教学的准备活动应把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放置到首位,调集学生学习《学校体育安全管理办法》,树立安全第一的指导意识。在体育课堂上应当加入安全教育内容,可在教学开始的过程中进行一些安全提示,鼓励学生学好理论,积极传授安全措施以及各种运动伤害的应对措施。教师的安全意识还体现在多跟学生交流,做到及时准确掌握学生的体质以及身体状况,对学生的病史应当有所了解。在使用器械前,教师应当有耐心去讲解一些使用规范,并对体育器械详细全面的安全检查,维护运动过程的安全防护。

3.2定期检查器材的安全性

前面已经谈到教师应当在课前检查一些体育器械的安全性,但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全面检查体育器材安全性能还需学校组织相关人员去执行。不能在器材方面舍不得投资,发现器材损害时应当及时修理或者予以更换,在责任上也精确到个人,这样才能是器材方面的安全隐患降低到最低。

3.3科学的教学安排以及准备

教师除了在安全意识上需要注意之外还应在教学安排上做到科学合理。备课是任何一门课的教师在课前都应做的事情,备课中也应注意学生的安全。备课对教学目标、运动门类、运动轻度都应有所计划,不能随意应对。体育课前的准备活动至关重要。教学需要根据天气的情况来安排体育训练内容及强度,也要根据学生总体情况作有针对性的准备活动[4]。在剧烈的体育活动开始前,必须组织学生进行热身,使学生尽快的进入运动状态,这样能有效的客服一些运动疾病。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应加强安全隐患防范水平。教师在教学中应予以正面的引导,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在课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尽量使学生投入进去。在细节上,老师需要特别注意,体育课时常会以游戏的形式开展,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时刻关注游戏规则的观测,否则会出现场面混乱,方混乱局面发现时,教师要及时终止活动,避免情况进一步的恶化。课堂纪律是体育课合理有序开展的重要保证,青年学生由于正处于血气方刚的年龄,一些诸如不服从管教、不善谦让的毛病容易在体育竞技中发作。着需要教学严肃体育秩序,对学生的过激活动及时制止,在课前课后应积极沟通交流,对于学生的处罚应以教育为主,体罚为辅。教育时要注意分寸,尽量的谈心而不是一味的说教。

3.4学校医务管理

学校的医务管理也属于学校的体育教学的硬件设施,体育教学需要医务部门的密切配合,校医院对学生做定期检查,并把检查报告交给体育教师。使体育教师更好的安排教学,这样能在源头上减少体育事故的发生[5]。校医务室也应做好应对运动伤害的医护措施,在安全事故发生后做到临危不乱,科学治疗。

4结语

安全教育的价值范文2

价值取向是人们基于自身对事物重要性的认识而做出的价值高低的评价以及相应的赋值意向或偏好,它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和调节作用。工作价值取向作为一般的价值取向在工作或职业上的具体表现,反映了人们基于自身需要而对社会上某种职业的优劣以及重要性进行评价的尺度及相应的认同偏好。工作价值取向不仅包含着对工作价值的认知评价,也涉及到因不同评价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当个体从事的实际工作本身所具有的主导性价值或优势与其工作价值取向相一致时,更有可能使个体产生较高的工作满意感和工作投入。在教育领域,教师的工作价值取向不仅影响着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受教育者的发展。因此,了解教育者自身的工作价值取向无论对于其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还是对社会贡献而言,都是有必要的,同时对于教师培训也具有指导意义。就教师群体的工作价值取向的已有研究来看,所涉及的调查对象既有新入职的教师,也有任教多年的教师。比如,张娜、申继亮、张志祯(2008)对新入职的教师进行研究发现,在选取职业时,新入职教师总体上看重的是工作的兴趣、工作的稳定性和帮助他人。不同性别之间的教师最看重的方面有所不同;曹桂莲(2008)对广州市幼儿教师的工作价值取向进行研究,发现教师对工作价值的肯定与重视程度属于中上水平,不同类型的教师在工作价值取向上存在差异;丁桂莲(1999)选择内蒙古的高校青年教师进行研究发现,青年教师职业价值取向的特点是主体意识强,对自我发展的个人目标较重视。司继伟等人(2009)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进行研究,发现工作价值取向可以负向预测职业倦怠,正向预测个人成就感。对在职教师群体的工作价值取向进行考察固然重要,但若能将其提前至职前的准教师群体,一方面,为教师选拔提供参考,避免在后续工作中因价值取向冲突而导致的职业倦怠或离职,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也为后续有针对性的在职培训提供参考,以维持教师的工作活力与动力,稳定和优化教师队伍。虽然也有个别研究调查了师范类学生的工作价值取向(凌文辁、方俐洛、白利刚,1999;施章清、牟丽霞、2008),但随着越来越多的非师范类学生及社会人员投身于教师职业,仅关注师范类学生是有局限的。总之,对职前的教师群体的工作价值取向进行考察,有助于提高教师选拔的高效性和有效性,也为后续的培训和干预提供依据。鉴于已有研究针对职前教师群体的工作价值取向的考察很少,取样代表性有限,我们拟对那些已获得教师资格证书、有明确从教意向、期待应聘教师岗位的教师候选人进行工作价值取向的调查。

二、研究方法

1.被试教师候选人272名,该批候选人都已获得教师资格证书、有明确从教意向、期待应聘教师岗位,但尚未被录用。2.研究流程给被试呈现的完整试题如下:列举了人们在选择职业时可能看重的一些因素。请你结合自己选择职业时的情况,请选择三个你认为最重要的选项并对其进行排序:A福利薪酬;B声望地位;C个人发展;D人际关系;E文化氛围;F服务奉献;G安全稳定;H自然环境;I自主程度。3.统计分析根据已有研究者对排序问题的分析方法(刘德寰,2006),采用虚无编码的方式生成九个对应的新变量,分别代表教师候选人在选择职业时每个工作价值取向的重要性指数。重要性指数的大小范围是0~1,指数越大,代表被试越看重该类价值取向。使用spss11.5对重要性指数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1.教师候选人工作价值取向总体状况总体上来看,教师候选人自评的工作价值取向的重要性依次为:个人发展>文化氛围>安全稳定>服务奉献>人际关系>自主程度>福利薪酬>声望地位>自然环境。2.不同类型教师的工作价值取向男女教师候选人看重的工作价值取向基本一致。男教师候选人根据重要性对工作价值取向的排序是:个人发展、文化氛围、服务奉献、安全稳定、人际关系、自主程度、福利薪酬、自然环境和声望地位。女教师候选人根据重要性对工作价值取向的排序是:个人发展、文化氛围、安全稳定、服务奉献、人际关系、自主程度、自然环境、声望地位和福利薪酬。T检验的结果显示,在服务奉献的重要性指数上,男女之间存在显著差异,T(270)=2.366,p<.05,男性更看重服务奉献。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教师候选人看重的工作价值取向基本一致。独生子女教师候选人根据重要性对工作价值取向的排序是:个人发展、文化氛围、安全稳定、服务奉献、人际关系、自主程度、福利薪酬、声望地位和自然环境。非独生子女教师候选人根据重要性对工作价值取向的排序是:个人发展、文化氛围、服务奉献、安全稳定、人际关系、自主程度、福利薪酬、自然环境和声望地位。在人际关系的价值取向上,非独生子女教师候选人的重要性指数较高,T(270)=2.508,p<.05。接受师范教育教师候选人根据重要性对工作价值取向的排序是:个人发展、文化氛围、安全稳定、服务奉献、人际关系、自主程度、自然环境、声望地位和福利薪酬。没有接受师范教育的教师候选人根据重要性对工作价值取向的排序是:个人发展、文化氛围、服务奉献、安全稳定、人际关系、自主程度、福利薪酬、自然环境和声望地位。虽然在排序上有一定的差异,但是T检验的结果显示,是否接受师范教育在教师候选人的工作价值取向重要性指数上并没有显著差异。不同教育程度水平的教师候选人看重的工作价值取向存在差异。具体来看,教育程度为大专及其以下的教师候选人根据重要性对工作价值取向的排序是:文化氛围、安全稳定、个人发展、服务奉献、人际关系、自主程度、自然环境、声望地位和福利薪酬。教育程度为大学本科的教师候选人根据重要性对工作价值取向的排序是:个人发展、文化氛围、安全稳定、服务奉献、人际关系、自主程度、自然环境、声望地位和福利薪酬。教育程度为硕士研究生及其以上的教师候选人根据重要性对工作价值取向的排序是:个人发展、文化氛围、服务奉献、安全稳定、人际关系、自主程度、自然环境、声望地位和福利薪酬。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在个人发展和安全稳定两个价值观的重要性指数上差异显著。应聘不同岗位类型教师候选人的工作价值取向重要性排序不完全一致。应聘艺术类岗位教师候选人的排序是:文化氛围、个人发展、安全稳定、服务奉献、人际关系、自然环境、福利薪酬、声望地位和自主程度;应聘体育类岗位教师候选人的排序是:个人发展、服务奉献、文化氛围、人际关系、安全稳定、自主程度、自然环境、声望地位和福利薪酬;应聘语文/数学/外语类岗位教师候选人的排序是:个人发展、文化氛围、安全稳定、服务奉献、人际关系、自主程度、福利薪酬、自然环境和声望地位。但是,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并不存在统计的差异并不显著。

四、讨论与结论

本研究探讨了福利薪酬、声望地位、个人发展、人际关系、文化氛围、服务奉献、安全稳定、自然环境、自主程度等九种工作价值取向在教师候选人眼中的重要性程度。研究结果显示教师候选人工作价值取向呈现多样性特点。分析这九种价值观可知,个人发展、文化氛围、服务奉献和自主程度都是与教育工作性质本身有关内在价值,而福利薪酬、声望地位、安全稳定等是与教师工作性质无关的外在价值。其他的人际关系、工作环境等是附加报酬。研究结果发现,教师候选人把个人发展、文化氛围、安全稳定和服务奉献排在了前四位,而把福利薪酬、声望地位和自然环境排在了靠后的位置。体现了教师候选人在多样化价值观的前提下,更多的看重的是教师职业的内在价值。在某种程度上显示了他们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总体上反映了教师候选人在工作价值取向上,个人取向与社会取向的结合,自身内部动机与外部需求,同时教师候选人的价值取向与教师职业的特征体现了一致性。同时,本研究与研究教师其他群体的工作价值取向的结论一致。张娜等人(2008)对207名新入职的中小学教师的工作价值取向进行研究发现,新入职教师总体持有的工作价值取向由最看重到最不看重依次为:有兴趣、稳定性、帮助他人、多样性、独立性、高收入、休闲、声望和领导性。但是也有研究得出不同的结论,李若衡(2006)的研究选择251名中小学教师进行研究得出教师工作价值取向的平均数大小依次为:物质生活>自我实现与自我发展>生活环境与人际关系>工作环境>职业声望>职业态度>社会贡献。这种差异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样本选择的问题,不同地区的经济水平、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的不同会导致教师群体在工作价值取向上产生一定的偏向。不同群体的比较研究发现,男性和女性教师候选人在工作价值取向的排序上基本一致,最看重的都是个人发展和文化氛围。但是在第三的排序上男性教师候选人选择服务奉献,女性教师候选人选择安全稳定。这和其他领域的性别差异研究一致,体现了男女不同的工作期望。相对于男性,女性更看重稳定性。因为女性就业后往往会面临结婚、生子等一系列问题,如果工作不稳定,其他的收入、个人成长、婚姻家庭等个个方面都会受到一定得影响。目前,随着教师群体中独生子女的增多,独生子女教独生子女可能就会成为当前学校当中的潜在问题。结果发现,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教师看重的工作价值取向基本一致,在重要性排序上前两个相同,第三个有所不同,非独生子女选择服务奉献,独生子女教师选择安全稳定。同时在人际关系的价值取向上,非独生子女教师候选人更看重。可见,相对于非独生子女教师候选人而言,独生子女教师候选人对服务奉献的稍低的评价和人际关系的不太看重,提醒我们在对新入职教师教育的过程当中,需要适当的增加相关的培训。同时,不同教育程度教师候选人的工作价值取向也存在不同之处。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个人发展价值取向的重要性就越高。

安全教育的价值范文3

[关键词]意识形态安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7 ― 0046 ― 04

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有机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的兴亡和政权的更迭。上世纪末,苏联主动放弃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结果导致迅速,这是我们必须汲取的深刻教训。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和国家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保障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举措,它在目前西方意识形态不断渗透、国内思想文化意识日趋多元多样多变的复杂形势下,显得异常迫切。因此,为了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必须“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1〕。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重要地位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这一科学论断不仅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在联系,也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之间,也是密不可分、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与思想精髓,是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起主导作用的价值理念。其具体表现为: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和灵魂

意识形态是包括思想方式、信仰、情感、意志、价值观念等内容和形式的思想理论体系,价值观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意识形态在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构建,受一定的价值观所支配,并体现着一定的价值观。而核心价值观则是意识形态的核心,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规定和制约着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意识形态总是服务于一定的社会集团或组织,代表其根本利益和要求,具有鲜明的阶级烙印,有着强烈的价值指向性。从根本上说,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区别乃是在于核心价值观的不同。封建主义以森严等级、固有特权为价值特征,资本主义是以金钱至上、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为价值导向的,而社会主义则是以共同富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追求。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斗争本质上是核心价值观的较量。资产阶级近代以来先后发起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宣扬理性、自由、平等、人权,反对封建主义的专制、独裁、等级、特权,在思想意识领域对封建主义展开猛烈进攻,并最后封建统治,夺取政权,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然而,资产阶级极力鼓吹的自由、民主、平等并非为全体社会成员所共享,只是属于少数人的,是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独占的战利品,而广大的劳动群众仍然受到沉重剥削和压迫。平等、自由、民主等口号不过是资产阶级为掩护阶级统治的实质,用来欺骗和迷惑民众的幌子而已。而社会主义追求的是全人类的解放,是要消灭剥削和阶级,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超越,更具有优越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与灵魂,它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世界人类文明成果相衔接,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是在我国国内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多元多样多变的形势下,统一共识、凝聚人心的有力武器,也是在当今世界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背景下,抵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和进攻的有力武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

意识形态作为社会意识,为社会存在所决定,同时对社会存在起着能动反作用。意识形态具有价值导向性和辩护性,能够促使社会成员认同现存的制度和政策安排,为共同的理想信念而努力奋斗,从而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而核心价值观作为意识形态的核心和灵魂,发挥着凝聚人心和整合思想的功能。核心价值观是维系人们精神的共同纽带,渗透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选择判断无不受到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和指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高度凝练和概括,以极少的观念和范畴揭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精神实质,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和灵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沉淀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理想夙愿,尤其反映了近代百年以来的奋斗目标。它向人们明确了在当代中国应该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重大根本问题。历史证明,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崛起和振兴;只有树立起共同的理想信念,才能促使人们更加坚定不移的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不懈奋斗。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整个社会的价值追求。自由、平等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理想目标,公正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助推器,法治是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整个社会树立起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标准有利于形成健康的社会风气,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向人们提供了基本的价值遵循。只有不断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塑造个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形成全体公民崇德向善的追求,国家和民族才有希望和未来。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先进的思想引领和有力的价值支撑。

二、我国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现实困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紧迫性

意识形态安全是指特定的“国家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观念体系不受威胁、没有危险、免遭危害,能够维持正常生存和发展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有序和谐的状态”〔2〕 (P33),主要包括指导思想的安全、政治信仰的安全、道德秩序的安全、民族精神的安全等内容。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并不仅仅只是思想观念的问题,它涉及到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对于任何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而言,维护自己所依赖的意识形态的安全,是关系到自身存亡和发展的根本问题,有着极端的重要性。保障意识形态安全,需要确保主流价值观的安全,即主流价值观在整个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获得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同和广泛践行,成为社会的价值共识。而目前价值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威胁极大,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极具紧迫性。

(一)部分党员干部的消极腐败行为,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抵捂,威胁着国家政党、政权的稳固性

当前,部分党员干部未能把马列主义世界观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仅仅将马列主义放在嘴上讲、纸上写,出现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产生动摇、怀疑甚至否定。而党员干部是党和国家的中坚力量,他们理想信念的缺失,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动摇,将直接动摇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稳固。同时,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缺失,精神上缺“钙”,导致了他们人生观价值观迷失、道德信条沦丧,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所侵蚀,,祸害群众,严重损害了党的声誉、国家的安全。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员干部在社会中具有引领示范作用,党内的贪腐现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一些党内的蛀虫,严重降低了党的执政能力,动摇了党的执政基础,使人民群众降低对党的信任和支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动摇,因而极大地影响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公信度和凝聚力。同志指出:“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到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3〕(p53)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从一定意义上讲,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同我们党在维护特定阶级利益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意识形态把政党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任何政党的产生和存在都有自己的意识形态前提……,政党将意识形态作为自己的思想武器,即意识形态认同是政党获得力量的根本所在”。〔4〕 (P235)一个成熟的政党,只有确立符合自我利益、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完美意识形态,才能够团结同志,争取群众,实现党的宗旨。因此,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是关系到我党生死存亡的大事;同时,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国家政权而言也极端重要。它是国家政治安全的精神支柱,在保证社会价值导向、维护国家根本利益、促进社会持续发展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摧毁了一个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就意味着打垮了这个政权,所以维护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也是关系到国家政权生死存亡的大事。

(二)西方多种社会思潮的涌入和多元价值取向的渗

入,极大地妨碍着人民群众的主流意识形态构建

任何价值观都是一定阶级的价值观,都是一定阶级利益的体现,因而具有鲜明的党性和阶级性。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一直遭到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不断攻击和诋毁。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升,日益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攻击的目标。他们利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各国间文化交融加剧的契机,凭借优势的科学和经济地位,以输出的商品为载体,以信息网络为工具,进行信息垄断、思想渗透和敌对宣传,大肆传播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特别是,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个体主义、道德相对主义、自然主义、怀疑主义等西方社会思潮涌入国门。与此同时,消费主义、享乐主义、逐利主义、拜金主义等价值取向,也渗入我国现实生活,向社会主义核心的价值观念发起种种冲击。由于上述社会思潮和价值取向有着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和看似客观的历史依据,具有极大的隐蔽性和蛊惑性,较容易获取人民群众的认同甚至信任,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主流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使主流意识形态遭遇冲击和弱化,威胁到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性。

(三)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日益侵蚀大学生群

体,严重影响着未来接班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

同志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学生的生活与成长环境较之以往复杂了许多,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多样化都对学生群体产生着直接而巨大的影响。敌我势力、新旧思想、不同性质的意识形态争夺大学生群体的斗争日益白热化。在国际上,资本主义国家采用各种西化、分化伎俩,对我国的大学生群体进行各种形式的思想和文化渗透;在国内,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逐渐扩大,给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特别是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使得他们在价值主体、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上表现出自我化、实效化、短期化的特点,以致在价值评价标准上出现混乱。一些人在意识形态方面,对于应当坚持什么、反对什么,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等问题,常常分辨不清。还有一些人一方面推崇诚信、敬业等基本道德准则,另一方面却时常是非善恶难分、价值观念模糊;一方面批评社会的不良风气,另一方面却在价值评价上以自我为中心,价值观认知与价值观实践脱节。这种未来接班人在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上的混乱,对维护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是极其不利的。

三、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保障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在当今新媒体时代,东西方社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其实质是一种话语权或曰文化软实力的争夺,是国际影响力和渗透力的较量。一国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是否强大,决定了其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文化和核心价值观念的传播广度及对其他国家的影响,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息息相关。“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争夺实质上是核心价值观的争夺”〔6〕 (P660),是文化软实力的较量。正是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形态性,才有必要强调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提高主流意识形态在社会生活中的感召力、亲和力和说服力,提升国民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教育和引导国民成为拥有主流意识形态思想的公民。因此,抓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对意识形态安全之紧迫性的自觉应对,对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负有重要作用。

(一)加强党员干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夯实保障意识形态安全的“重点防线”。

党员干部是党和国家的骨干力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抓好党员干部这个重点,发挥好党员干部的引领带动作用。第一,加强理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理论知识,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确立起为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而终身奋斗的目标。第二,增强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和一贯的价值追求,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为人民服务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努力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在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实践中,努力改造主观世界,形成正确的群众观、政绩观、权力观。第三,强调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党员干部在社会中起着引领示范作用。引导党员干部自觉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群众的榜样和楷模,努力实现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首先应做到,要求群众不能做的,自己首先坚决不做。督促党员干部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反省自身的不足,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道德境界,切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当中,落实到实际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最后,形成科学有效的制度机制。制度是强化党员干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保证。要将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情况引入到党员干部考核评价制度、选拔任用制度中,形成有效、有力的制度导向,引导党员干部努力加强德行修养,提高精神境界,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自觉防止放纵堕落、贪污腐化的不良倾向。以此夯实保障意识形态安全的“重点防线”。

(二)加强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筑牢保障意识形态安全的“基础防线”。

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和践行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旨。首先,要加强理论宣传和教育,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要能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用浅显易懂的方法、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传,最大程度增进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了解,进而促使人们自觉自愿接受并认同,主动摒弃错误、不良的价值观,抵制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其次,要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社会舆论导向,旗帜鲜明地向群众宣扬真善美、贬斥假丑恶,弘扬社会正气,传播社会正能量,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引导人们明确是非善恶的价值标准,增强道德责任感。再次,要推动群众广泛参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落地生根必须要落到实践上,形成人人参与、人人践行的良好局面。通过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重要节日纪念活动等多种活动形式,深化群众对核心价值观精神实质的理解和领会,增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愿性、自觉性、主动性。以此筑牢保障意识形态安全的“基础防线”。

(三)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建好保障意识形态安全的“纵深防线”。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抓好了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就抓住了中国的未来,有效地延展了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防线的战略纵深。“纵深防线”的构筑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融入高校教学全过程。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通过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向学生系统完整地传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让学生深刻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精神、本质,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报纸、横幅、标语和海报等各种形式宣传和阐释社会主义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校园文化之中,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和感染。创造社会实践平台,通过开展各种有益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之于行。要将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形成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入耳、入脑、入心,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内心的信仰、行动的指南,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远大目标。另一方面,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家长和社会各方面要积极配合与协助学校教育,共同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和社会风气,使学生在学校里接受正确引导的同时,在家庭和社会中也能获得良好的熏陶。总之,要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促使大学生主动拒绝错误思想观念的诱导,形成健康的身心和高尚的人格,做到胸怀远大理想抱负,立志成长成才,最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中国的社会主义理想才能够最终实现。以此建好保障意识形态安全的“纵深防线”。

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有机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的兴亡和政权的更迭。十以来,十分重视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7〕抓好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高度重视的关键环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党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加强对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的重大举措。维护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呼唤核心价值观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其主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做出的选择。坚定不移地抵制错误思潮的腐蚀,坚定不移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是当前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迫在眉睫的重大使命,应当给予高度重视。

〔参 考 文 献〕

〔1〕.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在全国

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8-21,

(01).

〔2〕石云霞.当代中国文化发展中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2,(02).

〔3〕.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

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王邦佐.中国政党制度的生态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5〕.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01).

〔6〕侯惠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安全教育的价值范文4

一、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异化的内涵

我国学者欧文姬将学校安全教育概括为:学校管理者与教育者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年龄特征、心理特征、文化程度、日常生活、生活环境等各方面),对其在安全意识、习惯、知识、技能等方面分阶段进行的培养和训练。就其内容而言大致包括安全思想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安全基本技能和安全管理的理论及方法的教育。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异化是指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脱离了安全教育本身的价值目标,成为教育者实现安全教育以外价值目标的工具,或者在教育内容和管理方法上发生变异而有违与安全教育本身的目的。如此,学校安全教育演变成非真正的安全教育,其“工具化”和“变异化”的异化甚至成了实现真正安全教育应有目的与功能的障碍。

二、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的异化

安全教育的本身目的价值是服务学生,使学生具备自我安全的能力。然而,学校安全教育在轰轰烈烈的呼声中,其目的价值却在实际中渐行渐远,安全教育在执行过程中在有意或无意中被异化,其表现可归结为三个方面,即学校安全教育目的价值的工具化、学校安全教育内容的狭窄化与学校安全教育管理的僵死化。

(一)学校安全教育目的价值的工具化

学校安全教育的本身目的价值是服务学生,使学生具备自我安全的能力。然而,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我国中小学虽号称践行“素质教育”,但大多数学校仍然以考试为轴心。教授考试所考的知识,挤占非应试科目教学的时间,安全教育不是应试科目,就难以获得师生像对应试科目那样的厚爱。在应试教育依然强势的教育时空中,安全教育的有无和多少常常让位于应试教育科目的需要。可见,安全教育并非没有自身的目的,而是被应试教育排斥了,只具有实施应试教育的一种开放时空的工具价值。由于学校安全教育被动地具有了工具价值,它的工具性价值是可以“用”,也可以搁置一边“不用”。这直接导致安全教育“量”的不足。即使偶尔“用”,多数时候也只是为了应景、造势、做做花样文章,以逃避监督之眼,或获得检查评估通过之荣。据调查,目前浙江省中小学安全教育开展的现状不容乐观,开展过安全教育的中小学虽然达到100%,但安全教育流于表面形式,且仅限于交通规则、饮食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专门开设安全教育的学校只占10%,其中有些学校只有安全教育知识方面的介绍,而且每年仅开展l~2次活动,安全教育内容非常单调,往往是老师照本宣科,学生听了就忘。进行防灾自救等演习的学校只有20%,不过大多是在汶川大地震以后开展的。在目前的教育语境下,安全教育,这个应试教育内容之外的东西,实在难免于例行公事一般轻描淡写而过的下场,抑或昙花一现于纪念日或安全教育日。

(二)学校安全教育内容的狭窄化

学校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含六大模块: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网络、信息安全、自然灾害以及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或事件。每一个模块都需要多途径、多主题、全方位地展开活动,以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但在我国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校把安全教育等同于安全知识教育,应试教育的功利性和短视性强化了学校教育的统整性和去个性,应试教育讲究知识的灌输与片面强化,一味强调对安全知识的识记,恰恰忽视了学生安全技能的掌握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可见,安全知识的灌输式传授,无疑成为了应试教育模式在安全教育过程的脚注。对学生来说,接受安全教育,特别是仅仅限于安全知识的接受,不过是一种强制他们接受的自然成长过程的形式,并不能真正激发他们接受安全教育的兴趣,也很难真正提高学生自我安全的能力。

(三)学校安全教育管理的僵死化

学校安全教育管理的僵死化主要指管理方法、措施上的僵死化。工具性使安全教育流于形式。在安全教育被工具性异化后,迫于家长和社会维权意识的高涨,加之问责机制重结果、轻过程的助力,一些学校便悖于教育本意,将安全教育诠释为“安全保证”“逃避危险”,采取一系列强制措施禁锢学生于一个给定的“安全”时空中。现实中,这种僵死化的管理愈来愈常见。例如,为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和由此而产生的经济损失,“关起门”办学成为很多学校规避责任和风险的一种方式。学生的活动范围严格限制,以“取消活动保安全、降低标准求安全、限制范围为安全”为由,禁止学生的春游、校外课外活动,甚至体育运动等。这种安全教育措施是以牺牲学生身心素质为代价的,追求可视的眼前安全效益。就其本质,还是应试教育的思维与逻辑。应试教育的逻辑是功利性与追求短期可视效益,并不在乎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价值观及其自我安全能力的提高。

三、纠正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异化的对策

通过建立安全教育综合体系、健全学校安全教育管理制度和构建安全管理立体化网络来纠正异化现象、改进校园的安全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一)建立安全教育综合体系

学校开展安全教育,不仅要列入教育教学计划,而且要明确分工,责任到人。要做到学期初有计划、学期中有检查落实、学期末有总结考核公布。坚决杜绝写在纸上、挂在嘴上、贴在墙上的形式主义。要把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内容之中,使安全教育常态化、课程化。学校安全教育应既涵盖知识方面的了解、技能方面的演练,又应有安全学习活动过程和自护自救方法的引导,还要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生动形象地进行安全教育。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并善于利用发生的安全事故案例教育学生,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面向全体学生组织开展紧急疏散、逃生自救演练,防患于未然。

(二)健全学校安全教育管理制度

健全学校安全教育管理制度,履行对生命负责的承诺,是避免校园安全事故发生的基本保障。

1 管理制度要渗透“柔性”

首先,制度的形成需要发扬民主。学校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正式出台前,要充分征求广大师生的意见,这样才使得这一制度具有科学性、权威性,才易于为广大师生所接受,使其按照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要求来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其次,制度的内容需要体现人文性。学校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都要与师生的尊严、自由、情感、发展联系起来,使其真正成为“人性化”的制度,而不仅仅是为了束缚师生的言行。再次,制度的操作需要彰显人性。制度管理不是僵化的,切不可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来操作。要运用人性化的操作策略,关注师生的情感需求,尽可能取得师生的理解。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重点要对学生进行紧急突发事件处理方法、自救互救常识等的教育。

2 制度管理要确保“刚性”

首先,要完善督促机制。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得再好,但如果执行过程无人监督,就必然会出现人为偏离制度的约束和要求,不能真正起到约束和规范作用。如果出现工作落实不到位,责任追究不到人的情况,制度管理必然会流于形式。其次,要明确职责,细化分工。为了实现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目标,校园各项安全管理制度都应明确责任人和责任部门,只有明确了责任人和责任部门,才能使各项制度做到层层分解,细化分工,使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得到很好的落实。再次,要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对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和考核,使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得到公平、合理的执行,促进全体师生主动按要求执行,并能对现有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和补充。

安全教育的价值范文5

关键词生命 基础教育 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

1 基础教育中生命教育的缺失

20世纪90年代末,生命教育的理念开始在我国内地出现。此后,国内的专家学者对生命教育的研究开始多起来。但迄今为止,对生命教育的定义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一般地说,‘生命教育’就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生命意识熏陶、生存能力培养和生命价值提高的教育,使学生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惜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

过去,我国的基础教育过于重视中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基础教育中缺乏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很多学校都是把安全教育、生理卫生教育、环境教育看作是生命教育。近些年来,我国中小学生自杀、自残的事件时有发生,“自杀逐渐低龄化,已经成为我国15岁至34岁人口的第一死因,约占死亡总人数的26.04%。每年除了发生大学生自杀的时间外,我国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相当于每天消失一个班40多名学生。”这些自杀自残事件表面上看是由很小的原因引起的,但深层次原因是我们的基础教育中缺少生命教育,造成中小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稍微遇到挫折、打击,就会不加考虑地选择自杀。

鉴于此,笔者在本文中论述了在基础教育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内容、途径和评价方式,希望能促进生命教育在中小学的实施,引导中小学生珍惜生命、爱护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

2 基础教育中生命教育的内容

在基础教育阶段确定生命教育的内容是开展生命教育的基本环节。我们在确定中小学生命教育的课程内容时,要考虑到不同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内容要体现生命的完整性,重视各门学科的联合。根据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状况,生命教育的内容大致可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生命知识的教育和生命价值的教育。

2.1 生命知识的教育

生命知识教育是整个生命教育的基础,是就人的出生、成长、衰老、死亡的相关知识的教育,包含安全知识教育、生存能力知识的教育。这种知识都是陈述性的,需要学生知道、了解的知识,目的是让中小学生知道人的生命是怎样诞生的,初步了解自身的生长发育特点,初步树立爱护生命的意识,知道人从出生到死亡这一过程,了解基本的日常生活安全知识。

首先,人出生以后,其生长发育是个体生命发展的阶段性完成,从婴儿到儿童、少年、青年……每一阶段都是对前一发展阶段的超越,在这种成熟与超越中,个体的生理与心理逐渐成熟,大脑结构慢慢完善,身体的动作日渐协调,产生了思维和语言。在中小学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生命知识教育也应涵盖这些知识,教师向学生讲解人体器官构成知识,解释生理现象发生变化的原因,使学生能够从容地面对青春期的生理反应,平稳渡过青春期。

其次,向中小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在我国开展得还不够全面,大多数中小学校都普遍进行过交通安全知识教育,邀请交警同志到学校来向学生进行讲座,教会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此外,安全知识教育的内容还应该包括中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用电用水安全的内容,教会学生在遇到触电、溺水等紧急情况时,该如何应对,以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另外,饮食安全知识,在遇到台风、雷电、洪水等恶劣天气时,在遇到坏人坏事、火灾、瘟疫、地震等突发事件时该怎样保护自己,怎样安全逃生,这些安全知识的内容也是生命知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生命价值教育

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更加成熟。因此,高中阶段的生命价值教育着重培养学生对生命的热爱,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引导和启发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使其生命充满活力。要在使学生在认识生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生命情感,实现个体的生命意义。

首先,生命价值教育要引导中小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教育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启迪人的精神世界,建构人的生活方式,以实现人的价值生命的活动。”高中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意义,确立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拓宽思维,滋润生命,感悟生命。这种关注生命意义的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设计有意义的人生,提升人的生存价值,不断推动着个体向至善的方向发展。

其次,促进学生养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加深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今天,人们不仅关注一个人是否有知识,更关注一个人是否有丰富的情感。“情感不是仅仅从情感自身中得到发展,它要融认识于己身。只有这样,人的情感才能从原初的本能性情绪提升为社会化了的,有知识的情感,情感发展的真正内涵是情感的理智化、道德化和审美化。认知的发展绝不是信息量的堆积,认知成果只有融入情感领域,才能被内化为‘人的’东西,不与情感融合的信息永远只呆在人之外,成不了人的素质,信息再多也不意味着认知的发展。”

3 生命教育的实施和评价

在基础教育阶段,生命教育在实施上应根据学生所处的不同阶段来进行,以适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鉴于我国目前广大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普遍较重的情况,我们在实施生命教育时,可以把生命教育的内容渗透在各门课程中,通过课堂教学来实施,并提倡家庭、社会联动,强化实践,在实际生活当中实施生命教育。

3.1建立以思想政治课为主,以其它渗透式课程为辅的课程体系

结合当前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生命教育在小学和中学阶段应分别以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为主,同时在语文、英语、生物、历史、地理、体育等课程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为辅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一方面,新课程标准中规定“小学的《品德与社会》中,设计的‘健康安全的生活’、‘愉快积极的生活’、‘我在成长’、‘我与家庭’;初中阶段的‘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高中阶段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等板块较好地涵盖了生命教育、人文和人文意识教育,提升了学生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理解。因此,以思品课为主题,以政治课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实施生命德育是必要且可行的。”另一方面,在其它课程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使之与思想政治课形成主辅搭配的课程体系。生命教育内容可渗透在语文、英语、历史等课程中,如人教版初一年级语文课文《斑羚飞渡》,这篇课文通过老斑羚为了让种群能够生存下来,而甘心情愿选择死亡的事例,展示了动物之间的伟大的自我牺牲精神以及它们辉煌的生命历程,教导学生们要珍惜生命、爱护生命;上海市的《新世纪高中英语》教材,“这套教材由28个模块组成,其中高一第一学期的模块一People, 高二第一学期的模块二Sports直接表达了对生命价值的关注;高二第一学期的模块三Animals andPlants,高三第一学期的模块一Man and the Earth表达了对自然及其他生命的关注。整套内容丰富详实,充满了人文关怀与生命情趣,非常适宜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在课程教学上,学校教研机构可以结合当前的教学改革,研究体现生命教育理念的教学策略,支持教师用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进行生命教育的课堂教学,使课堂体现生命气息。

3.2 在实践中实施生命教育

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开展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从学校来说,学校应努力营造一种校园人文环境,在教室、操场、宣传栏等处张贴爱护生命的宣传画或文字资料,校园广播站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播出关于人的生命的内容,引起全校同学的关注,营造珍惜生命、爱护生命的校园环境;学校可带领学生参观医学院校、敬老院、博物馆等场所,在专业人员的讲解下,认识到生命的伟大与崇高、脆弱与无助,感受生命的宝贵。在每个班级的班会中,教师可以在班会上进行生命教育,让学生亲自讲述发生在自己生命中的故事,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加深全班同学的情感体验;从家长来说,家长应该是最早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的人,家长在孩子年幼时,就要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关心爱护孩子,了解孩子内心世界,培养亲情关系,结合家长自己的经验,把自己对人生,对生命的切身体会与孩子一同分享,讲述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经历和成长历程,教会孩子遇到困难时要乐观向上,积极应对。从社会来说,要改变功利、浮躁的社会风气,净化社会大环境。教育部门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评价制度,减轻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考试压力、升学压力、评比压力,为教师和学生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重视生命教育,社会各方面要配合学校开展好生命教育,充分挖掘生命教育资源,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的形式向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如2008年9月开学时,由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共同制作了“开学第一课――生命安全教育”专题片,并要求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观看,向学生讲述遇到危及生命安全的各种突发事件时该如何处置,传授基本的生命安全知识;另外,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网络也是进行生命教育的一种工具,开设生命教育的专题网站,利用博客、QQ聊天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在进行生命教育评价时,学校和教师要重视形成性评价,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都参与到评价中,将评价变成群体共同参与的过程,建立多元开放的评价方式,推行发展性评价报告单,报告单从‘激励性评语’、‘学科素质・品德素养评价’、‘特长生评价’三个板块入手,学生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可以用百分制或等级制来表示,使评价起到对学生学习的激励与导向作用。

我国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生命教育的实践只是在最近几年才开始的,生命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还不够深入,还缺乏适合我国内地的生命教育方法,生命教育的内容在各门课程中渗透得过于广泛,系统性不强。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以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与肯定自己的生命价值,培养他们珍惜生命、爱护生命的意识,以勇敢乐观的态度面对自己今后的人生。

注释

冯建军.生命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8.

冉乃彦.生命教育课:探索教育的根本之道[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8:211.

郭元祥.生活与教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0.

朱小曼.教育的问题与挑战[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67~168.

陈卫.让生命之花美丽绽放――中小学生命德育实施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4):19.

安全教育的价值范文6

党的十八大提出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自由公正平等法治世、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人”,并要求在全社会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延安大学作为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通过不断挖掘延安精神的时代内涵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弘扬。

1 关于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认识

1延安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之一

延安精神根源于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又经过几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心培育,已经形成了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为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精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本质和核心,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为显著特征”的基本内容。作为党在不同执政条件下提出的与时俱进的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延安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当前历史条件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延安精神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延安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之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延安精神在当今时代的体现。

2、延安精神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动力

作为我党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思想武器,延安精神以其独特的思想魅力,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新时期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动力。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能够促进更好地爱国、民主、文明与和谐,解放思想、事实求是的精神是助推公正平等法治的强大动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敬业诚信友善的根本归宿,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是推动富强文明和谐的必要条件。时代离不开延安精神,延安精神始终与时代精神同步前行。

2 延安大学用延安精神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总结

在当前时代条件下,延安大学以延安精神为依托,加强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力度,努力造就以延安精神为灵魂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的合格延大人。具体来说,延安大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在学生工作中用延安精神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1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爱国爱党,立身做人” 的前提

延安大学依托红色文化优势,不断探索将延安精神用于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新模式,特别注重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在每学期开学第一周,学工部组织全校一、二年级本科学生参加升旗仪式,并进行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新生入学教育模式中,组织新生聆听延安精神报告会、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及枣园革命旧址、依托清明节去“四八”烈士陵园扫墓、邀请老八路来校讲革命故事等,熏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愫;延安精神研究会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读书会成为了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的理论研究组织;利用每年五月份的“延河论坛”辩论赛、六月份的“红歌会”、十月份的“祖国、社会、人民与我”主题演讲赛等活动培育爱党爱国、立身做人的品质。通过以上教育方式,延安大学的学生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特别是政治事件、政治话题之时都显得格外理性与谨慎,能够正确看待各类政治问题,始终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从未出现过违法乱纪的政治事件,成为了我国高校的楷模。

2.2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勤学善思,立志成才”的基础,是追求诚信友善、自由公正的必要条件

延安大学始终将“尊重学生主体性、激发学生创造性”作为基本办学理念,注重对学生的引导教育和创新性能力培养,鼓励学生时刻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学习、生活、办活动。其一,注重课堂上的实事求是。“立身为公、学以致用”的校训铭刻于每一个延大学子的心中,将书本上的学问应用于具体实践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延大学生的基本学习方法,培育学生公正为人、诚信做事的习惯。其二,注重课外活动的解放思想教育。在举办课外活动的过程中,学校相关组织单位尽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国庆嘉年华、三.七女生节、来自星星的你、学生社团”等活动中,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其三,《延安大学章程》、《延安大圩学生社团联合会章程》、《延安大学学生管理规定》都是在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并充分征求学生的建议和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的。通过调动学生在密切结合自身实际的情况下参与学校决策的积极性,进而培养学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增强学生追求民主、公平意识。

2.3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历练本领,立业为民”的条件,是培育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重要突破口

安全教育的价值范文7

关键词:采矿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思政教育;探讨

一、课程简介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是采矿工程专业核心课程,采矿学等课程,是在熟悉矿井生产系统、认识矿井采掘生产过程之后开设的,与其他课程相辅相成,形成采矿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使本学科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课程以阐明矿井通风与安全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为主要目的,并将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应用到矿山生产中,这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学科,具有较强的适应性。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矿井通风与安全技术的基本理论,理解矿井通风阻力、通风动力、矿井通风系统等相关知识及相应的计算、设计方法,培养学生从事矿山通风及其工程设计、监测、管理等工作的能力,为学习后继课程和进一步获得安全技术(防瓦斯、防火、防尘、防水、防毒、防爆技术)知识奠定必要的基础。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中蕴含的思政资源

采矿行业特色表明,采矿专业具有明显的思想教育内涵,在专业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知识、提高逻辑思维的能力外,还应注重职业素养、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价值。以专业知识为载体进行思想教育,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和说服力,凸显隐性教育。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由矿井通风与矿井安全两部分构成,涵盖较多的理论概念、复杂公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往往重视讲解知识理论,将通风应用性作为授课重要内容贯穿在课堂设计和教学过程中。通过矿井通风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与认识所学专业对煤矿、非煤矿山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专业荣誉感与职业使命感,激发学生爱岗敬业、献身专业的热情;同时,引导学生了解矿井通风理论知识对矿井通风设计的意义,培养其认真严谨的学习与工作态度,为其今后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打下正确的思想基础。通过矿井安全知识的学习,采取案例教学、任务驱动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培养学生树立崇尚科学、开拓创新精神。

三、课程思政教育探索

基于不同动力和目标促使大学生积极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获得社会认可,实现自己价值,因此价值观和知识、技能是不可分割的。根据课程特点及学生实际情况,结合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目标,找到切实可行的切入点,深入挖掘本课程知识体系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将思政内容有机分解到专业课程中并融入课程教学,实现育人与育才相互协同,相互促进,学以致用,落实课程思政。

(一)课程教学目标的思政元素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过去,教学目标只重视“知识和技能传授”,忽略了“价值引领”。为了发挥专业课程育人功能,学习、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的教学目标中增加了思政元素,以煤矿安全规程、煤矿事故案例、煤矿工作者事迹等主题为途径,聚焦“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树立学生五大发展理念。

(二)教学内容思政元素

传统课堂教学以讲授“一通三防”专业理论为主要内容,学生上课懒散,学习效果不强,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可通过任务驱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等方法完成教学,结合教学内容与思政渗透融合点,实现育人和育才相统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载体,同时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载体。以矿井空气为例说明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讲述氧气性质时引入拉瓦锡氧气发现实验,突出实践创新、科学求真,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精神。讲解矿井有害气体种类及煤矿安全规程对有害气体的安全浓度标准规定时,教师要引入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案例的经验教训,培养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安全意识、责任意识,从而加强法治观念。矿井气候条件即是煤矿工作者工作环境大气,其与人的身心健康和劳动效率有着直接的关系。随着煤矿采深的增加和煤矿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深井高温热害已成为制约煤矿安全开采的重大问题之一,故应改善矿井气候条件,确保人们获得安全感,以此阐述以人为本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需要。将有意义的事讲得有意思,以“润物无声”的形式将正确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传导给学生,使思政教育潜移默化入脑入心,取得“寓教于乐”的理想效果。正如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所说“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在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

(三)教学考核的思政元素

专业课程传统教学考核多采用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内容为单一的专业知识。为了强化专业课程育人效果,加入“思政元素”的专业课程教育效果的有效评价方法应由单一的知识维度向多维度评价延伸,改进片面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考核评价体系。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考核延续传统教学考核,但考核内容有所转变。平时考核包括课堂出勤情况、课堂讨论发言、课后作业三部分。期末考核采用闭卷形式,考试题型应多样化,同时应加入课程思政案例分析,主要检验学生对矿井通风与安全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专业知识考查分值占比为90%,思政考查分值占比为10%。

安全教育的价值范文8

关键词:公安现役院校;德育教育;实效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教育领域提出“立德树人”的要求,强调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党中央在深化各领域改革的关键时期突出德育教育,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公安现役院校作为为党和国家培养公安现役警官的摇篮,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公安现役院校要立足于学员的职业身份特点,努力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培养具有爱心、胸怀开阔、责任感强的优秀公安现役干部。

一、公安现役院校德育教育的特点

公安现役院校人才培养的任务决定其德育教育有着区别于一般院校的特点。准确把握公安现役院校德育教育的特点,有助于运用科学的理念和正确的方法开展德育教育,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一)鲜明的政治性

公安现役部队是在党的绝对领导下的武装力量,其在打击违法犯罪、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等方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公安现役干部是否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直接影响着其职能的发挥。这就要求作为警官摇篮的公安现役院校所开展的德育教育必须具备鲜明的政治性,要贯彻高度的党性观念,将坚持党对公安现役部队的绝对领导作为德育教育的基础,把党风、党史、党纪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把提高公安现役院校学员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责任感作为德育教育的首要任务。

(二)突出的职业性

公安现役院校人才培养的定向性较强,其德育教育具有突出的职业性特点。公安现役院校要紧密结合公安现役部队的岗位特点和工作需求开展对学员的德育教育,多以英雄人物及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警察为典型事例,把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与勤勤恳恳、一心为群众的奉献精神贯穿于教育的始终,使他们牢固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从警观,为学员毕业后的第一任职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三)广泛的关联性

公安现役院校并不是封闭孤立的环境,其德育教育具有广泛的关联性。德育教育的效果受到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公安现役院校在德育教育工作中要认真考虑各种因素对德育教育产生的影响,对积极因素要加以利用和放大,做到因势利导,对消极因素要给予客观的评判,教育学员正确对待,同时还要善于将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提高公安现役院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二、公安现役院校德育教育的不足及原因

从目前来看,公安现役院校德育教育流于形式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在教育过程中存在形式主义倾向,有些活动甚至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被动开展,标准较低;德育教育方式单一,照本宣科,把德育的内容视为僵化的东西,只注重道理的传授,不注重思想行为的观察与检验,与学员的实际生活严重脱节,德育教育的成果没有充分内化为学员自身坚定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表现,实效性不强。究其原因,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因素造成:

(一)德育教育的内容设计不够合理

德育教育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针对不同群体开展德育教育的内容势必要考虑这个群体的身份、年龄、职业、社会地位等各方面的因素。当前,公安现役院校德育教育内容还没有形成自身完备的体系,一些院校在德育教育工作中主要借鉴地方高校、院校,内容上东拼西凑,特色不明显。在德育教育安排上也没有形成稳定机制,往往是刮一阵风抓一阵教育,虎头蛇尾,没有突出重点,缺乏针对性,经常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教育效果不明显,实效性的提升受到限制。

(二)德育教育的路径不够宽

当前公安现役院校开展德育教育的路径还没有充分扩宽,方式手段比较单一。习惯于运用传统的课堂式、讲座式、报告式的教育手段对学员进行填鸭式道德灌输,没有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师德、管理制度等各种隐形的德育教育资源,没有形成全方位的德育教育体系。狭窄的教育路径制约着公安现役院校德育教育实效性的提高。

(三)德育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

德育教育理论不能充分反映社会变革所引发的道德观念更新,致使德育教育的部分内容脱离实际而缺乏应有的可接受性;德育工作者满足于道德知识、价值准则等的宣讲、忽视了学员主体的能力培养,从而导致了德育分数高而实践表现差的双重人格现象。

三、提高公安现役院校德育教育实效性的路径

提高公安现役院校德育教育实效性,要从教育理念、内容设计、教育途径和教育成果保障等环节入手,树立全局性的德育教育理念,突出重点,增强德育教育的渗透性和互动性。

(一)优化德育教育理念

要提高德育水平,必须以人为本,贯彻为了人、依靠人、尊重人和发展人的思想。公安现役院校德育教育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围绕学员的思维方式、成长需求、性格特点开展德育工作,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要走出单纯填鸭式的教育模式困境,尊重学员的个性发展,围绕学员的未来工作需求,立足学员的生活环境,提高德育教育对学员的吸引力,逐步改变被动的德育教育模式。要结合当前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等社会讨论的重点问题和军队、公安系统的热点问题,充分结合不同社会思潮的影响,不讲大话空话,不做表面文章,真真切切围绕学员道德塑造的现实需求和现实矛盾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工作。要在德育教育中启迪学员的智慧,培养学员健康完整的人格,帮助学员形成对自我、对职业、对人生、对社会和对价值的正确认识。

(二)突出德育教育的重点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德育教育的基本内容。中共中央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1]。公安现役院校要积极承担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重要责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德育教育的基础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托构建学员的思想道德体系。要将课堂学习和课外宣传相结合,将理论灌输和环境熏陶相结合,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整体氛围,使学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普遍的、高度的认同。

2.加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教育

加强对学员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一所军队院校德育教育的核心任务。公安现役院校学员最重要的身份属性即军人属性,其职业特点要求公安现役院校学员必须按照一名军人的思想品质塑造自己。加强对公安现役院校学员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要充分结合我军优良传统教育,结合党史、党性、党风教育,增强公安现役院校学员对军人身份的自豪感和对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要在教育中深入分析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结合时代特色赋予其新的定位,找到这一价值观与当代公安现役院校学员性格、思维的切合点,强化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对公安现役院校学员道德塑造和行为养成的指导效果。

3.加强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教育

以“忠诚、为民、公正、廉洁”为主要内容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深刻反映了一名公安干警应具有的职业道德,是公安现役院校德育教育内容的主题和精髓。当前,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和不同社会思潮的相互碰撞,公安队伍中出现了一些、执法不公、以公谋私等违法犯罪现象,山西省社科联的课题“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研究”的成果显示,74.5%的民警认为价值观扭曲是这些不良现象的根本原因[2]。而当前广大民警对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因此,公安现役院校将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培育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势在必行。要教育学员明确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基本价值取向,树立为民谋利的根本工作方向,增强学员对警察职业的自豪感,培养维护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念,打好执法公平、清正廉洁等职业道德的根基。

(三)充分利用德育教育的渗透性

1.挖掘隐性课程的德育教育功能

隐性课程即隐藏在科学文化等常规的学科课程之中对德育教育具有促进作用的因素。在对学员的德育教育中,隐性课程可产生主体性教育的内驱力与外动力,利于形成集生存需求、职业理想和成才目标为一体的主体意识,不断激发和培养学员积极向上的动机与志趣、健康的情感、善良的性格和坚强的意志品质[3]。公安现役院校在德育教育工作中要善于挖掘隐性课程的德育教育功能,首先要在课程的备课、教学等过程中有意识地融入有关德育教育的因素,扩宽科学文化以及专业知识课程与德育教育的联系面;其次要通过引导教员进行课程延伸、组织学员进行讨论交流等方式放大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使教学活动中渗透的道德理念在潜移默化中被学员所吸收。

2.发挥教职员工的示范引领作用

公安现役院校要抓好教师队伍、行政干部队伍建设,完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三结合的榜样育人机制。教师在大学德育教育中扮演着尤为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教学思想、人格魅力、学术道德、对学员的期望要求以及师生关系都会影响学员的道德塑造。公安现役院校行政干部队伍特别是基层学员队干部对学员道德的塑造也起着重要作用,他们扮演着学员监护人的角色,是“一家之长”。抓好公安现役院校学员的德育教育工作,教员和行政干部必须树立良好的榜样,爱岗敬业,恪守职业道德,关心爱护学员,严格规范自身的言行,营造良好的工作作风,做好公安现役院校学员道德修养的引航人。

3.注重校园文化育人的功能

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软实力的凝结,对学员自身的道德修养发挥着启迪、示范、引导和激励作用,也是大学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公安现役院校校园文化要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入手加强文化育人功能。加强对校园硬件的文化投入,树立标语、名人名言、宣传栏等,将文化与教学楼、图书馆、射击馆、操场等教学训练硬件有机结合。结合实际开展经常性的文化活动,建立科学有效的文化机制,在国庆、建党纪念日、青年节、学雷锋日等有代表性的日期开展专门活动。要在文化建设中明确对学员进行德育教育的目标,紧紧把握公安现役院校的人才培养脉络,突出特色,围绕军人和警察的职业特点建设优质校园文化。要特别注重大学精神对学员道德塑造的引领和激励作用,以强烈的党性观念、鲜明的职业精神、厚重的人文特质、严谨的治学作风培育大学精神,使之成为学员的精神支撑和培育高尚道德的催化剂。

(四)增强德育教育的互动性

1.在社会公益活动中加强德育教育的互动

公安现役院校要积极鼓励学员参加志愿者活动、社会调研、社区服务等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建立学员参与社会实践的稳定机制,做好其中的协调、引荐和平台搭建工作。要引导学员在社会公益活动中将自我的内在修养付诸于行动,形成更完整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信念,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形成对自我的正确定位、对社会结构与规范的正确认识以及对于道德行为方式的正确选择,将自己培养成一名具有社会责任感、社会公德和社会爱心的公民。要引导学员深入基层群众,培养对群众的热爱和服务群众的责任感、充实感、快乐感,使学员在社会实践中学会坚持和强化自我的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找准自身定位,以一名道德品质高尚的社会公民的角色要求自己,展现崇高的道德风尚,增强道德荣誉感。

2.在专业实习中加强德育教育的互动

实习是公安现役院校统一安排下的社会实践活动,其在德育教育层面的目的主要是培育学员的职业道德,包括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良心和职业荣誉等内容。公安现役院校要充分结合自身所担负的培养现代警官的任务特点开展德育实践,在德育教育工作的社会实践环节上通过紧紧把握社会形势、紧贴警察职能使命、紧密结合学员行为特点,寻求德育工作在层面上的突破点,实现公安现役院校德育工作自内向外的自然延伸,使德育教育成果在外层得到展现。学员在实习中要将自身的德育教育积淀成果与基层工作相结合,在实习中唱响道德主旋律,特别是面对一些不良现象时坚守道德标准,勇于担负起在公安现役基层单位弘扬传播院校所倡导的高尚职业道德的任务。

四、结语

指出,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华民族崇高的价值追求。公安现役院校要以的论述为指导,高度重视德育教育工作,深入挖掘德育教育资源,优化德育教育方法,努力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为党和国家培养优秀的公安现役事业接班人,为提高公安现役事业建设水平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Z].2013.

[2]樊爱霞,王利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问卷调查与分析[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0):27.

安全教育的价值范文9

关键词:大学生 文化安全 调查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7.045

随着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世界范围的文化交往日益频繁。由于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历史传统、科技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文化交流与碰撞中的不平等现象日益明显,突出表现为发达国家的文化输出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安全产生了深刻的负面影响。“中心国家的准则、价值观、语言、科学革命和知识产品主宰、挤压着其他观念和实践。”在中国,这种挤压和扩张在大学生群体中表现尤为明显。同时,由于长期以来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薄弱环节,导致大学生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意识不够强烈。本研究以特定群体为例,在调查分析与访谈了解的基础上,探索加强大学生文化安全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

1 概念界定与方法设计

对于文化安全的概念,近年来学术界存在许多不同观点。有人从哲学意义上提出,文化安全是文化主体对自身的生存权利、生存方式、文化成果的认同、尊重和保护,是价值观念的合法生存和合理发展。有人从政治学意义上提出,文化安全主要是指政治文化安全,包括基本的政治价值观念和社会管理制度的安全。还有人从国际关系意义上提出,文化安全属于国际关系的范畴,其主体主要是民族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的诱因主要来自国家之间的文化利益矛盾,其威胁首先来自存在文化扩张和渗透倾向的国家。这些观点从不同角度对文化安全的核心内容及其本质进行了归纳,都有一定道理,也都有一定的片面性。本文在借鉴以上观点的基础上,将文化安全定义为国家意识形态、民族核心价值、民族文化传统及行为方式的稳定程度和面对外来文化冲击时的抵御能力。而文化安全意识主要是指面对不良文化价值观的挑战时,能够始终保持民族核心价值观、民族精神、民族性格及行为范式不被侵袭和解构的自觉性与坚定性。

本调查假定大学生因受西方消费、娱乐、生活方式、影视作品等因素的影响,对西方文化中的部分价值观念有迎合趋势,但对民族文化的关注、认同和保护仍然是思想主流。他们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更多是表现为“表层文化认同”,是属于器物层面的时尚性、好奇式接受,并未产生价值观念上的依附。但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对以民族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文化安全的认知程度还亟待提高。

研究采取问卷调查和个体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以大学本科生为样本,发放问卷550份,回收530份,其中有效问卷522份,回收率96%,有效率95%。有效问卷中,男生263人,女生259人。年龄在18~25岁的513人,占98%。对20名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了个别访谈。调查访谈内容主要涉及大学生对文化安全的基本认知、基本判断取向、对东西方文化的基本态度等方面展开,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2 大学生文化安全意识的基本状况

调查显示,多数大学生对文化安全基本问题的判断是正确合理的,对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抵制外来文化渗透有着较高期盼,对加强文化安全建设的措施选择有着较为理性的思考。

第一,能从总体上对文化安全的意义及现状做出正确判断。在“文化安全”和“软实力”概念的提出对民族文化振兴的意义上,有95.1%的人认为“非常积极、很重要”或“积极、重要”。大学生对文化安全现状普遍表示担忧,有85.1%的人认为中国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受到了冲击”,62.1%的人认为“文化自觉意识淡薄”对文化安全带来的挑战与威胁最大,近60%的人认为“信息交流网络化”、“经济交往中产生对外来文化的认同”带来的挑战与威胁最大。可见多数大学生把影响文化安全的根本因素归因于是否具有充分的民族文化自觉意识,同时他们对文化帝国主义以及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渗透性也有较充分的认识,在享受现代生活的过程中,时常具有外来文化对本土价值观念产生冲击的文化自觉意识。例如有53.4%的人表示,在享受国外快餐或品牌商品时能够意识到物质交往中会附带文化价值观念渗透。

第二,对外来文化产品的挑战与影响有着清醒认识。多数大学生既表现出西方文化对中国民众价值观念产生不良影响的担忧,也表现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把持与尊重。有58%的人认为西方语言的普及推广“会影响”民族语言和文化传承。对大量国外文化产品输入而产生的后果,有43.3%的人认为“容易形成具有外来文化风格的消费群体”,40%的人认为这种输入弱化了中国民众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总计有46.6%的人认为外来文化产品输入直接侵害了国家文化利益、经济利益,掠夺了我国的文化资源。尤其在回答对西方影视作品的感受时,有75.3%的人认为西方影视作品传达的信息会影响中国观众的价值观念。访谈中发现,多数大学生对来自美国、日本的动画片的爱好程度高于国产作品,原因在于大家感觉到外来影片技术含量高、情节扣人心弦、有新鲜感,同一作品适合不同年龄的人欣赏,所以从小到大对同一作品爱不释手的现象屡见不鲜。

第三,对加强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战略措施有着较为充分的关注。在加强文化安全建设的主要措施多选项中,排在前4位的是:弘扬传统文化(占82.0%),从基础教育抓起(占72.2%),积极培育民族精神(占69.9%),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占67.6%)。同时,认为需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旗帜、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等措施的,也都占60%以上,体现出大学生对如何加强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途径有着较全面的认识和较充分的关注,大都认为加强国家文化安全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需要从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同时进行。

3 大学生文化安全意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虽然大学生文化安全意识的主流是好的,但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参差不齐。文化的核心价值构成文化的深层结构,主要是指使该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民族信仰和价值趋向等等,而语言、艺术、宗教、哲学等则是它主要的客观性载体。但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作为先进文化内核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把握和了解还不够扎实。表示对其全部内容“了解”和“基本了解”的仅占72.2%,意味着近30%的大学生还没有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于心,这种群体性认同弱化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结合访谈发现,其中主要原因是:在市场经济负面影响和西方不良价值观念的冲击下,个别社会不正之风和不良思潮侵入校园,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了负面影响,导致大学生思想认识出现多元倾向,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价值观在部分大学生中产生了较大影响,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民族责任感和集体主义意识反而有削弱之势。部分大学生诚信缺失、行为失范、荣辱观不健全等现象也充分表明,他们在核心价值观的知行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在自身核心价值观认同程度对于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意义方面还缺少深层次思考。

第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意识还不够强烈。大学生在传统文化继承方面存在明显的弱化趋势,学习意识有待强化。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对传统文化经典知之较少。访谈对象中没有一个人完整阅读和学习过一本国学经典著作,对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仅局限于片段式的肤浅了解。二是存在忽视传统节日的倾向。由于西方节日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和浓厚的商业气息,部分大学生对愚人节、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表现出浓厚兴趣,而对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了解较少。只有74.7%的人认为“中国传统节日很重要”,甚至有少数人表示“对中国传统节日失去了感觉”。三是集体主义观念有淡化倾向。在对待“个人中心主义”的态度上,只有14.8%的人表示“非常不认同”,33.3%的人表示“基本不认同”,而表示“基本认同”和“非常认同”的占20.9%。这一结果和访谈内容显示,部分大学生的个人主义倾向较为明显,吃苦耐劳和勇于奉献的精神相对缺乏。究其原因,在外部,主要因热衷于体验西方的生活娱乐方式、文化产品、网络文化等,久而久之,难免受其中的个人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价值观影响。在国内,在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方面,一直存在理论研究多、实践指导少,口头说教多、教育内容改革少的现象。虽然我们不断呼吁青年学生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但因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过度强调就业率,过于重视专业教育而对人文教育投入不足,加上长期文理分科形成的机制缺陷,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不仅没有增加,反而越来越少,不知其然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

第三,缺乏充分的文化危机与忧患意识。这一问题较为突出,有22.2%的人表示对文化安全“不了解”或“没听说”,41.6%的大学生认为我国文化安全状态是“非常安全”或“比较安全”的。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危机与忧患意识教育相对缺乏。目前思想政治工作中关于文化安全教育的专题内容偏少,加上部分大学生分析甄别能力较弱,对民族文化受外来文化冲击可能产生的后果认识不够深刻。二是形形的网络文化的影响。有59.8%的人表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互联网。由于学习、研究和交往需要,大学生接触网络的时间日益增多,面对复杂的网络信息,因为社会阅历不足、自我控制力较差,他们很容易沉浸于虚拟世界的心理满足,而对不良文化渗透的深层次问题缺少忧思。三是对西方国家利用文化交往侵犯我国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警惕性不足,甚至认为来自西方的文化都是引领时代潮流的优秀文化,对其中存在的文化侵袭、文化霸权、和平演变、西化分化图谋缺乏足够警惕。

第四,对文化安全在国家综合安全中的地位认识存在偏差。在构成国家安全体系的不同要素中,大学生对传统安全要素的认知与体验程度明显高于文化安全。例如45.6%的人认为军事安全是第一位的,有33.1%人认为政治安全最重要,只有18.6%的人认为文化安全对国家安全最重要。这表明随着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日趋多元化,大学生思想认识也由单纯对军事、政治安全的认识,扩展为包括军事、政治、文化、信息等因素的综合性安全概念体系的认识,但在认识和重视程度上有较大差异。尤其对于在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的大环境下,对于文化安全在国家总体安全中的战略地位还缺乏足够认识和了解。

4 加强大学生文化安全意识教育的对策建议

大学生在文化安全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安全教育机制与内容方面的缺陷,同时也为进一步加强文化安全教育提供了着力点。由于调查对象集中于低年级大学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于形成时期,可塑性较强,通过完善教育机制,优化教育内容,引导他们提高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自觉性坚定性具有很大的教育空间。当然,仅靠单独某项措施难以根本改变,需从机制建设、核心引领、内容创新、教学改革等多个层面进行综合治理。

第一,完善教育机制,营造良好氛围。在宏观上,要从社会大环境出发,引导人们从国家民族命运的高度认识文化安全的各种挑战及可能产生的后果,从而把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内容,把政府引导、学校教育、学生践行等多个环节结合起来,通过在中小学强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继承,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在微观上,要注重在大学内部建立起全过程全方位的教育引导机制,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认识加强大学生文化安全教育的深远意义,完善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建立起包括学校、学院、教研室、学生班级为主要层级的教育引导体系,把教育管理与先进文化引领结合起来。注重发挥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的凝聚力影响力,完善学生骨干群体带动机制,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在群体交流中提升对于先进文化的认知水平,自觉抵制不良文化思潮和腐朽价值观念的影响。

第二,唱响核心价值,强化主流引导。列宁在谈到工业无产阶级在社会主义革命运动中的自觉性与自发性的关系时指出,工人群众本来“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7]同样的道理,牢固的文化安全意识也不可能在大学生头脑中自然产生,需要特定的教育主体进行系统的理论灌输和引导。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思想文化领域的统领地位,旗帜鲜明地弘扬主旋律,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者和两课教师的主体作用,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通过创新教育形式,加强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不断巩固意识形态阵地,实现灌输与引导的有机结合,培养大学生对文化安全问题的高度自觉。

第三,优化教育内容,增强民族记忆。要结合形势政策教育,构建起科学合理的文化安全教育知识体系。尤其要结合国际形势、中外文化发展差异、西方文化的渗透扩张等鲜明现实,深刻阐明国家文化安全面临的外部挑战和主要威胁;结合社会转型时期的历史特点,明确现阶段文化发展的实际需求与文化产品供给能力之间的矛盾;要结合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明确传统文化的发展轨迹以及演变规律,在系统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澄清哪些是需要继承和发扬的,哪些是需要发展和改造的,哪些是需要抵制和抛弃的。在此基础上,适应时展,通过开设国学课程、加强国史国情教育、举办人文素质论坛、在校园内建设寓意深刻的物化人文景观等多种方式,利用互联网、微博、QQ群、广播、电视等多种现代媒体,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时刻提醒大学生在树立世界眼光的同时,注重体味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弘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文明进步、和谐发展的民族精神,强化对民族身份、民族权利、民族话语的追求,切实增强民族自尊心和凝聚力。这是强化文化安全意识的必由之路,也是保持民族文化性格的基础性工作。

第四,正视外来文化,批判吸收并举。鉴于部分大学生对外来文化的青睐和模仿倾向,要加强文化价值观方面的甄别教育,引导他们用辩证的观点对待西方文化。既要强化全球意识,又要强化本土观念。要坚持“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不能因为融入世界而丧失自我。既要积极吸收西方文化中对我们有借鉴意义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又要坚决抵制不良价值观念的渗透侵袭。尤其要对崇尚私有化和自由化的新自由主义、鼓吹超前消费和高消费的享乐主义、超越意识形态的普世价值观、以民主自由为幌子的民主社会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进行认真鉴别,引导大学生看清其理论本质,认清其实践危害。既避免把加强文化安全与狭隘的民族主义相混淆,又力戒借口吸收借鉴西方文化而出现全盘西化的倾向。这样才能逐渐引导大学生在全球化进程中保持文化价值观上的独立性,对披着文明面纱的不良价值观念、社会思潮和行为方式予以坚决抵制,增强抵御外来文化渗透和传统文化糟粕挑战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参考文献:

[1](美)菲利普・G・阿特巴赫著,施晓光译.传统与过渡:高等教育的国际规则[M].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142.

[2]李金齐.文化安全释义[J].思想战线,2007,(3):99.

[3]潘一禾.当前国家体系中的文化安全问题[J].浙江大学学报,2005,(2):13.

[4]韩源.国家文化安全引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6):92.

[5]张惠华.文化安全视域下大学生文化认同及文化自觉意识个案研究[J].职教论坛,2012,(17):16.

[6]李庆本.全球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J].中国文化研究,1999,(1):129.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