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集锦9篇

时间:2023-05-26 15:29:33

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范文1

[关键词] 低碳城市 新能源产业 产城融合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7)03-0073-04

[基金项目] 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低碳城市新兴产业培育的制度联动机制研究”(16BJL118)。

[作者简介] 秦艳(1979 ― ),女,广西兴安人,广西财经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经济、产业政策。

近几年,广西在低碳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新能源产业获得快速发展,城市化与产业化推动了产城融合。

一、广西低碳城市建设现状

本文以南宁、柳州、桂林为重点,对广西低碳城市建设现状进行分析。

产业发展方面:三年来,三市GDP增长率有所下降,总体保持稳增长。柳州的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但其比重仍然较低;桂林第三产业比重相对较高,但在2015年有所降低;南宁第三产业比重一直较高,且高于2015年国家第三产业比重均值(0.53)。

低碳城市建设方面:从建成区面积与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比来看,南宁、柳州、桂林的城镇化进程较快。与2015年国家平均数(0.03)相比,柳州、桂林的节能环保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过低,南宁的比例(0.04)略高。三个城市中,工业用电量均逐步减少,城乡居民用电量快速增长。并且,在全社会用电量占比中,除柳州工业用电比例较高,南宁和桂林的工业用电比例与居民生活用电比例相近。

产城人互动方面:三个城市第二产业中电力、建筑业人员占比均高于2015年国家的平均数(0.18)。城市建设用地中,居住用地面积占比均在0.3左右,与2015年国家均值接近。根据《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GB50442-2008),三个城市的公共设施用地面积占比都过低。而且,城市道路面积也均低于2015年国家平均数(15.6平方米)。

二、广西低碳型产城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当前广西城市的能源消耗比例仍不合理,高碳排放能源占比较大,需要进一步提高绿色能源在能源消耗中的占比。同时,广西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资源,且新能源产业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为低碳城市的绿色能源消费提供了基础。基于此,在当前低碳城市建设中应采取“低碳型”产城融合发展策略,即以低碳城市建设为基础,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空间,以新能源产业为保障,驱动低碳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实现城市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 低碳城市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

低碳城市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市场等要素支撑。

低碳城市建设为新能源产业提供了市场。低碳城市建设就是降低“负”产出,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清洁能源是城市中低碳生产和低碳生活的基本保证,低碳城市是新能源产业的主要市场,也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柳州低碳城市建设加快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广泛使用倒逼清洁电力的开发,从而推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低碳城市建设增强了新能源产业竞争力。城市的集聚效应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资本、土地等要素支持,提高产业全要素生产率。作为广西的经济中心,柳州城市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城市产业园区的建设,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柳州高新区已成为柳州工业发展的基地。并且,柳州低碳城市的建设促进了柳东新区的建设,并推动了以光伏发电为主的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

2.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推动城市的低碳转型

广西新能源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桂林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及风电建设,并获得了较好发展。2015年,南宁市实现了22项新能源的并网项目、83项并网服务。位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铁山港―龙潭组团”的龙潭产业园区将建成为广西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为低碳城市建设提供了绿色电力支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可以充分利用广西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为低碳城市中的生活和生产提供清洁能源,减少碳排放。2016年上半年,在总发电量中,生物质能、风力、核能等新能源发电占了9.5%,相比同期增长了6.1%,火力发电下降为36.1%①。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推动城市绿色交通的建设。广西新能源动力系统、电控等新能源汽车配套生产获得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生产能力大大提高,并且,充电基础设施也在逐步完善。

三、广西低碳型产城融合

发展思路

低碳型产城融合并不是新能源产业与低碳城市的简单相加,而是将低碳城市作为新能源产业的载体,并通过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推动低碳城市建设。为保障“低碳型”产城融合发展的顺利推进,必须要厘清其实施路径并从技术、规划、政策、人才等多方面为之提供有效支撑。

(一)低碳型产城融合发展的实施路径

基于前面的现状分析,本文从设立产城融合区及完善城市系统两个方面构建广西“低碳型”产城融合实施路径:

1. 以l展为基本原则设立产城融合区

产业的发展加快了城市建设,当产业和城市获得同步发展时,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间的协调性就会凸显。产业与城市的协调发展是产城融合发展的基础,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的匹配是产城融合的前提条件。要加快低碳城市的建设,就需要有与低碳城市相匹配的产业。广西可再生资源丰富,新能源产业获得了很好的发展。选取新能源产业作为与低碳城市建设的匹配产业,能有效地促进“低碳型”的产城融合发展。根据前面的分析,选取南宁、柳州、桂林为试点,以“低碳型”产城融合为目标设立产城融合区,通过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加快低碳城市建设,促进城市经济的低碳转型。

2. 基于市场和政府两个主体建设城市系统

市场和政府在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推动“低碳型”产城融合发展中,应以市场和政府为主体,完善城市系统,从而更好地促进低碳城市建设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促进要素的集聚,进而推动低碳城市与新能源产业间的良性互动。要充分发挥政府在产城融合发展中的作用,通过道路、水电等城市设施建设,加强低碳城市建设与新能源产业发展间的互动;通过教育、科技及社会保障等,为各类生产要素的集聚提供服务。

(二)低碳型产城融合发展的支撑体系

为保障低碳型产城融合发展实施路径的顺利进行,还要充分发挥政府功能,形成由技术、规划、产业体系、政策及人才保障等子系统构成的全面支撑体系。具体如下:

1. 技术支撑体系。低碳技术的发展是实现“低碳型”产城融合发展的核心。城市群的建设有利于技术创新能力的加强,通过区域内各项资源,尤其是科技资源的集中,能充分发挥群内研发优势,从而促进低碳技术的发展。因此,广西应在加强城市群建设的同时,加强低碳技术体系的建设,基于政府扶持和社会投入的结合,加强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建立技术的创新体系;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和促进企业低碳发展的服务体系。

2. 促进低碳型产城融合发展的规划体系。为了避免区域整治规划、低碳城市、低碳产业园区、低碳社区等规划间的相互交叉、相互排斥,应采取“多规合一”的措施,统一指导和引导城市、县域、社区、产业园区等多层次规划间的协同。柳州市的“多规合一”试点中取得的成果值得借鉴,即在现有的城乡、土地及环保规划的基础上划分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并形成三类空间的三条红线。要实现“低碳型”产城融合,还要充分发挥新能源产业对低碳城市建设的推动作用,应基于《广西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V西新能源产业规划》(2009)、《广西关于建设生态产业园区的实施建议》(2015)等相关规划,加强低碳产业园区、新能源产业基地及低碳城市间的产业衔接,以及促进低碳交通、低碳市政等要素的协调发展。

3. 低碳型现代产业体系。近年来,广西实施“加工贸易倍增计划”,积极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广西应加强新能源产业与加工贸易产业间的协同,即通过能源技术的创新推动产业间的协作,创新加工贸易模式,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实现产业的低碳转型,建立低碳型产业体系。同时,产业结构的动态调整带动了空间结构的适应性变化,广西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加快了城市化建设。因此,通过新能源产业与加工贸易产业间的互动实现产业的低碳发展,进而推动城市的低碳转型,最终实现低碳型产城融合发展。

4. 政策制度体系。产城融合涉及城乡规划、土地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多方面,因此,还需要形成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一是低碳金融、低碳财税政策支持。产业发展是城市的经济基础,同时资本是产业发展的基本要素。因此,金融支持是产城融合的重要支撑要素,要实现“低碳型”产城融合,更需要发展低碳金融的政策支持。一方面,通过低碳信贷,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提高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并且支持新能源技术、设备等研发能力,以及新能源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上、下游产业,形成强大的新能源产业链。另一方面,将金融服务拓展到低碳城市建设的各个层面,推进低碳交通、建筑节能等城市建设工作。并且,通过财税政策,将政府资金与市场融资结合,充分发挥财政、税收、金融在低碳城市建设和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推动作用。二是土地管理制度。在土地开发利用方面,柳州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形成“多个产城融合发展组团”,以城市建成区为中心,包括柳州汽车城组团等四个组团,并将道路、水电等市政设施纳入统一规划,对产业和城市布局进行统筹。因此,应加强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将产业与城市在空间上有机结合,提高土地利用率。并且,通过低碳技术创新和能源结构升级进一步提高土地综合效益。三是规划管理制度。通过建立负面清单管理,严管空间规划,促进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产业、低碳旅游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种规划间的协同,制定低碳发展总体空间规划方案,避免多头管理及规划冲突。要实现政策制定部门间的协同,还需要建立相应的信息平台,实现城市及相关产业碳排放数据的共享,保障相关部门在政策制定和实施中都以减少碳排放为目标。

5. 人才保障体系。尽管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有所提高,但在促进低碳发展方面的专业型人才还比较缺乏。广西应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低碳城市建设、新能源产业发展培养高端人才。并且,完善现有政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形成人才集聚,为推动“低碳型”产城融合的科学研发及成果产业化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贾若祥. 产城融合发展的思路、重点任务及对策[J]. 中国经贸导刊,2016,(15):52-54.

[2]陈瑶. 城市低碳发展水平评价体系与实例分析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6,(02):161-166.

[3]付允,刘怡君,汪云林. 低碳城市的评价方法与支撑体系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08):44-47.

[4]李光辉. 我国产城融合发展路径研究[D].安徽大学,2014.

[5]苏美蓉,陈彬等. 中国低碳城市热思考:现状、问题及趋势[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03):48-55.

[6]叶振宇. 城镇化与产业发展互动关系的理论探讨[J]. 区域经济评论,2013,(04):13-17.

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范文2

充分认识产业集聚区

建设的重大意义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时期,既要努力保持经济总量稳定增长,又要大力推动存量优化调整,还要着力拓展新的增量空间,通过打造具有浙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而建设产业集聚区,则是实现“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关键之举。

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我省人多地少、陆域面积狭小,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开发建设空间不足特别是建设用地供需的矛盾日益突出。为此,应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沿海滩涂和低丘缓坡等土地后备资源,优化区域开发格局,拓展新的发展空间,选择一批区位条件较优、开发空间较大、发展潜力较好的区域。作为发展大产业、承接大项目、培育大企业的战略平台,通过有序、高效、集约开发,培育形成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有利于打造现代产业制高点。我省已进入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但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三产发展滞后的状况仍未根本改变,特别是产业层次低、布局散、竞争力弱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为此,应积极抢抓后金融危机时期全球产业结构出现大调整、新兴产业发展酝酿大突破的战略机遇,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充分依托新的发展空间,大力吸收并集聚高端要素,加快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高效生态农业。努力抢占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有利于形成城市新区拓展点。长期以来,我省着力推进新型城市化,并取得显著成就,但总体而言,区域中心城市功能亟待加强。都市圈和城市群尚处于培育阶段,滞后于当前区域竞争以都市圈为主体的发展需要。通过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区,构筑一批新型城市功能区,有助于中心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发展空间拓展和高端要素集聚能力增强,并强化与周边中小城市、各类经济功能区的有机分工与合作,进一步推动都市群和城市群建设,优化全省城市化发展格局,构筑参与区域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

有利于构筑海陆联动支撑点。我省历来重视海洋经济发展,注重统筹海陆发展。最近,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因此,重点在沿海地区规划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区,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联动发展,既可提升沿海对内陆的带动能力,又可强化内陆对沿海的支撑作用,实现海洋经济和陆域经济协同发展。

有利于创建体制机制示范点。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省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取得明显成效,但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特别是近年来在率先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结构性、素质性、机制性矛盾和问题,亟需通过改革攻坚予以破解。为此,高起点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区,并在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发展机制上率先进行改革突破和创新实践,可为全省改革创新积累经验、作出示范,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

准确把握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定位

按照“把产业集聚区建设成为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相结合的示范区、经济转型升级的先行区”的总体要求。明确产业集聚区的内涵、特征和基本条件,进一步准确把握发展定位,引领产业集聚区科学规划、有序建设。

(一)产业集聚区的基本内涵。根据赵书记、吕省长等省委、省政府领导对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区的有关指示精神,结合已有研究成果,我们认为:产业集聚区是指资源优势明显、集约发展条件优越、产业基础较好、开发潜力较大,能够建设成为三次产业融合、城乡统筹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的区域发展新空间。产业集聚区以产业为切入点,以空间为落脚点,将产业发展与空间开发有机结合,应具备以下特征和条件:

三个基本特征。一是突出培育新产业。产业集聚区应突出“优、新、高、特”的产业导向,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高效生态农业,统筹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构建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和环境质量的现代产业体系。二是重点拓展新空间。产业集聚区不是以往开发区(园区)的“平面扩展”,而是区域开发模式的“立面提升”。功能开发更加注重综合集成,产业集聚区不是单一地发展产业。而是以发展大产业为核心,带动科技、人才等要素集聚,建成产业科技人才集聚发展大平台:空间开发更加强调统筹联动,产业集聚区不同于开发区(园区)的“点”式布局。而是着眼更大范围的“面”上部署,通过产业集聚区建设,能够辐射带动更大区域发展。三是着力健全新机制。产业集聚区具有跨行政区的特点,需要在更大范围进行资源配置和发展布局。应建立组织有力的统筹协调机制,加强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项目等重大问题的综合协调;建立高效精简的实施推进机制,加快产业集聚区招商引智等工作;建立科学合理的综合考评机制,鼓励开展差别化竞争。切实有效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

五个基本条件。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区应从各地实际出发,选择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选址的具体条件主要包括:一要有较为明显的战略区位优势。应与我省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实施环杭州湾、温台沿海、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三大产业带规划以及主体功能区规划等总体发展战略相结合,接近中心城市或现有开发区(园区)等各类经济功能区,在全省生产力布局中具有突出的战略地位,是我省未来区域发展的核心区或重点区。二要有较为丰富的土地资源空间。应与我省土地资源的自然属性和区域分布相结合,重点选择沿海滩涂、低丘缓坡等土地后备资源较为丰富的区域,可以形成规模较大、集中连片、后续发展潜力较大的开发建设空间。三要有较为完善的配套基础设施。应与全省基础设施布局与规划相结合,位于或接近水陆空交通干线区域,与港口、铁路站点和机场的时空距离较短,综合交通网络优势比较明显。能源、水利、信息、环保、防灾减灾等设施建设状况良好。四要有较为扎实的产业发展基础。应与全省产业发展规划和空间布局相结合,依托中心城市和开发区(园区)等各类经济功能区布局,现有产业发展层次和集聚水平较高。尤其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发展以及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方面有比较明确的定位导向

和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五要有较为充足的环境承载容量。应与全省生态环境特征和功能区划相结合,尽量选择生态价值、生态敏感性和灾害易损性较低、环境容量较大的区域,适宜进行大规模、高密度的产业开发和城镇建设等经济社会活动。

(二)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定位。按照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区的总体要求,产业集聚区要在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方面发挥示范作用,在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方面发挥先行作用。据此,应确立三方面的发展定位,努力在全省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中起到引领作用。

新型工业化示范区。依托产业基础、发展空间、配套服务、港口岸线等优势,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高效生态农业,加快推动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积极探索发展低碳经济和绿色产业,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新型城市化先行区。强化先导作用。疏解中心城市过度集中的人口和产业,实现城市空间和功能的优化配置。强化支点功能,通过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和基础设施的联建共享,推动都市圈和城市群建设。强化溢出效应,实现与周边地区良性互动,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带动全省新型城市化进程。

体制机制创新试验区。在体制改革、科技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力争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率先取得突破,建设体制改革实验先行区;有效集聚科技、人才等创新资源,全面营造创新氛围,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

科学谋划产业集聚区的空间布局

以全省总体空间发展战略为指导,突出集聚发展重点,统筹布局全省产业集聚区。结合各地发展条件,合理确定产业集聚区规划范围、布局结构和功能分区,推进新空间有序开发、高效建设。

(一)全省产业集聚区总体布局

基本原则。一是立足当地实际。引导各地从实际出发,选择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作为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区的新空间。在规划布局时应体现三方面基本要求:一要有“集聚度”,能够把产业发展的各种要素集聚起来;二要有“带动力”,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三要有“辐射面”,能够对周边地区发展产生一定的辐射作用。二是合理控制总量。作为省级战略布局,产业集聚区不能规划太多、太散,也不宜层层布点,应综合考虑我省“十二五”时期土地资源、环境容量、建设资金、科技人才等要素供给的能力,统筹布局、好中选优,合理控制总量规模,充分体现集聚要求。三是适当兼顾平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和城乡协调水平在全国处于相对领先地位,但区域间整体发展水平仍然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集聚集中集约发展的前提下,对欠发达地区的产业集聚区规划布局可适当放宽条件,以利于促进区域更加协调发展。

布局方案。根据上述原则,在三大产业带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上,充分衔接省、市土地利用规划、生态功能区规划、城乡规划、海洋功能区划和有关专项规划,综合考虑产业发展基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基础设施配套条件等因素,提出我省产业集聚区的初步布局方案。具体为: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以空港经济为特色的杭州东部现代产业集聚发展示范区。杭州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以科研创新、文化创意为特色的杭州西部科技创新和生态和谐发展的示范区。宁波杭州湾产业集聚区,以海洋经济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的长三角现代产业发展示范区。宁波梅山物流产业集聚区,以国家保税港区为依托的我省海洋经济发展先行区和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重要区域。温州瓯江口产业集聚区。以民营经济为特色的温州大都市的重要区域。湖州南太湖产业集聚区,体现环太湖区域特色的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的新兴功能组团。嘉兴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以国际商务和科技创新为特色的嘉兴现代化新城区。绍兴滨海产业集聚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为特色的绍兴生态宜居城市的北部新城区。金华产业集聚区,以低丘缓坡为优势和特色的浙中城市群西部产业主平台。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以低丘缓坡和边界经济为特色的浙闽赣皖四省边际的产业平台。舟山海洋产业集聚区,以海洋经济为特色的舟山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的核心区。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我省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和台州都市区的重要区域。丽水生态产业集聚区,以生态经济为特色的浙中城市群南部产业平台。义乌商贸服务业集聚区,以国际商贸为特色的世界日用小商品业资源配置枢纽平台。

(二)各市产业集聚区布局要求

统筹处理“三对关系”。一是处理好“此与彼”的关系。即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区要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功能区规划、城乡规划、海洋功能区规划以及有关专项规划做好衔接。特别是各地要利用土地规划修编的契机,尽快做好与土地利用规划的衔接工作,主动调整好基本农田布局,预留出产业集聚发展的建设用地空间,确保产业集聚区真正“落地”。二是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即在谋划整个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同时,应将具体产业功能安排和重点开发区块布局结合起来,编制产业集聚区内的功能分区规划,集中优势资源,加快启动开发,实现“开发一片、建成一片、收益一片”的良好态势。三是处理好“远与近”的关系。即在编制长远发展的概念性规划基础上,关键是要制定“十二五”时期的发展规划,明确今后五年产业集聚区发展的重点。力求通过五年的开发建设,能够基本形成规模。

合理设置“三个层级”。处理好上述“三对关系”,对各产业集聚区在规划布局上可划分为规划控制区、重点规划区和“十二五”开发建设区等三个层级,以利于加强统筹协调和启动建设。这三个层级为:一是规划控制区。即今后10年产业集聚区发展需要统筹规划和控制的区域。包括重点规划区以及与产业集聚区发展有密切联系的周边相关地区。应强化规划控制区各项发展的统筹协调。加强重点规划区与规划控制区内其他区域之间的协同发展,处理好新开发区块与现有开发区、产业园以及生态功能区、预留发展区之间的关系,推进产业集聚区科学、持续发展。二是重点规划区。即产业集聚区“十二五”时期的重点启动区。重点规划区的主体部分是“十二五”时期可开发建设的区块,同时包括部分已用地和生态用地等。重点规划区以规划新的发展空间为主,适度兼容现有开发区、园区以及科技创新平台等;以规划产业功能区为主,适度兼容城市功能区和生态功能区。应明确功能区设置和产业安排要求,加快基础设施完善和招商引智,注重三次产业联动发展,推进产业集聚区整体协同。三是“十二五”开发建设区。即“十二五”时期按可提供省级产业集聚区开发需要的新增建设用地总量而确定的开发建设区块。根据产业基础、区

位条件、土地资源、开发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十二五”开发建设区规模。作为产业集聚区“十二五”时期主要的新增建设区域,应进一步明确产业安排,落实土地、环境、人才、资金等各类资源要素保障,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落实,确保产业集聚区建设出成效。

科学划分功能分区。按照三次产业联动发展、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可将各个产业集聚区在功能布局上划分为产业功能区、城市配套区、生态功能区、预留发展区等四类功能区。一是产业功能区。以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主,兼顾生态农业等产业开发功能。根据集聚区总体发展要求和产业选择,立足现有产业基础,按照打造产业集群的要求,推动关联性产业和企业的集中布置。可按照各产业集聚区发展的特点,进一步划分新能源、装备制造、新材料、临港产业、现代物流、石化等具体行业的功能区,明确建设要求和管制要求。鼓励多层厂房等利用形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强生态整治和环保建设,减少环境污染。二是城市配套区。以产业发展的相关配套服务功能为主,兼顾行政管理、生活居住等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按照新型城市化发展要求,加快城市功能建设,打造符合社区化管理要求的现代城市居住区,完善各项社会公共服务能力。注重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行紧凑发展,避免无序建设。三是生态功能区。以生态涵养功能为主,用于维持区域生态安全、生态平衡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是构建区域基本生态格局、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组成,也是塑造区域景观风貌的重要基础。以生态涵养与环境保护为核心,积极发展景观旅游和生态农业,严控无关建设活动。四是预留发展区。在规划期内暂时不具备开发条件,作为集聚区未来远景拓展空间,以预留为主,维持土地利用和功能现状。严控大规模开发建设活动。

合理确定产业集聚区的产业方向

省级产业集聚区应以国家、省相关产业规划和政策为指导,按照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努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加快构建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产业选择要求。产业集聚区应强化产业集聚发展的功能定位,在产业选择上体现“优、新、高、特”的要求。一是注重优化产业结构。协调三次产业和谐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重点,以现代服务业为亮点,结合当地实际规划建设若干高效生态农业园区。应努力把好产业准入关,科学设置约束性指标,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大力发展生产业,不断提高服务业的比重,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联动发展。二是注重集聚新兴产业。围绕我省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现代服务业发展及农业主导产业等相关规划,把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以及低碳经济、绿色产业作为产业集聚区培育发展的重点,加快形成集聚效应,带动区域整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是注重提高科技含量。大力吸引省内外科技和人才资源,搭建人才培养与交流平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加快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增强产业集聚区自主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招商引资时应十分注重技术含量和环境质量,产业选择和项目引进把握好技术层次、市场占有率、产业带动力等标准。四是注重发挥特色优势。充分体现产业集聚区的各自特色,因地制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海洋经济、循环经济、生态产业等方面培育竞争优势,尽量避免产业同构、行业雷同和低水平过度竞争,推进全省产业集聚区特色化竞争、差别化发展。

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范文3

关键词:产业调整振兴 新兴产业培育 经济增长

一、产业调整振兴是稳定当前经济形势的基础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根据国务院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陆续制订了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以及物流业十个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这些规划对于稳定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增强发展后劲意义重大。

首先,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出台有利于稳定当前经济发展形势。钢铁、汽车、机械装备、石化、造船、有色金属等行业是上一轮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而在其产业结构调整没有完成之前,新的经济增长驱动又没有出现的背景下,原有的经济驱动力不能被弱化。通过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对上述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驱动作用进行强化,将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的平稳过渡。同时十大产业调整规划的出台还有利于拉动内需和提振信心。为减缓国外需求萎缩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几乎都包含了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内容。如上万公里的高速客运铁路建设,核电、常规电力、钢铁和炼油行业的建设项目将为装备制造业带来可观的商机。而为扩大居民消费,我国出台一系列税费减免、补贴等措施。仅补贴农民购买家用电器和农用汽车等产品就可望拉动上万亿元产品的消费。在提振信心方面,以纺织业为例,前几年的政策似乎给人以纺织业不受重视的印象,这甚至影响了金融部门对该行业的评判,加大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但随着纺织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或许会让行业“扬眉吐气”,信心倍增,也有助于提高外界对该行业的认识。

其次,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当前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既有由于金融危机引起的国际环境不断恶化的因素,同时也有由于我国工业发展方式粗放等深层次矛盾引发的原因。不少产业大多数产品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体系的低端,大而不强是其共性问题,主要表现为:产能过剩矛盾突出、规模化和集中程度低、创新能力薄弱、企业管理需要加强。即使没有国际金融危机,这种粗放型发展方式也是难以为继的。为此,计划实施的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大都把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如汽车、钢铁、石化、装备制造等产业振兴规划着重提出了发挥大企业的龙头作用加快行业重组。汽车业振兴规划细则明确提出,产销规模占市场份额90%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数量由目前的14家企业减少到10家以内。同时,为鼓励自主创新,帮助企业解决自主创新能力弱、产业集中度低、产业竞争力不强、过分依赖外需、产品结构单一等问题,国家决定:除在今明两年中央和地方财政集中1,000亿元投入发放专项研发资金外,在融资方面也将给予倾斜。

最后,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有助于提高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素质。上述十个行业中,有的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有的是重要的战略性产业,有的是重要的民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举足轻重。其中九个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接近80%,占GDP的比重达到1/3,规模以上企业上缴税金约占我国税收收入的40%,直接从业人员约占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的30%。与此同时,在这些产业里,比如像汽车、装备工业、石化产业、电子,大多都是体现着技术进步方向、技术含量比较高,需要自主创新能力、产业链也很长的产业。这些行业的健康发展实际上起到提高我国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素质的作用。过去我国的这些产业常处在世界分工底端的水平和地位上,通过这次的调整振兴规划,目的就是使这些行业能够跳出加工厂的地位,拥有自主的发展能力,而且在国际市场有很高的竞争能力。通过提高产业发展素质进而提高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素质。

二、新兴产业培育是推动未来经济增长的保证

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对于稳定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增强发展后劲意义重大。但是,要真正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得我国经济在下一轮世界经济发展周期中仍将保持快速发展趋势,我们还应加快新兴产业的培育工作。

新兴产业是承担新的社会生产分工职能的,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代表着市场对经济系统整体产出的新要求和产业结构转换的新方向,同时也代表着新的科学技术产业化新水平的,正处于产业自身生命周期的形成阶段的产业。新兴产业是推动产业结构演进的新生力量。

在新兴产业兴起并成长为主导产业过程中,有的国家抓住产业更替的机遇后来居上,而有的国家却因丧失机遇而衰落。在16、17世纪,荷兰在造船、金融及贸易等领域远比英国具有优势,但是由于满足已有地位,由于金融扩张造成实体产业的空壳化,荷兰对当时属于新技术的棉纺机技术毫无兴趣。当时处于落后地位的英国却全力投入这一新技术领域,并凭借在这一新技术所导致的新兴产业棉纺业中的突破而登上了全球霸主的地位,第一次被称为“世界工厂”。再如美国在克林顿执政期间就先后出台了“先进技术计划”、“制造技术推广计划”、“平板显示器计划”、“信息高速公路”等一系列扶持新兴产业发展产业政策,最终促成了美国经济又一个繁荣的历史时期——新经济时代的出现。

可以说,纵观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历程,及时选择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行新旧产业之间的更新换代是所有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必然选择。只有适时地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不断维持较高的产业高度,才能使经济保持持续的增长态势。在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下,对于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能否在新兴产业更替过程中抓住机遇,并由新兴产业迅速成长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关键。

从增长潜力、带动性、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分析,结合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我们认为,当前我国新兴产业培育工作应围绕新能源产业进行开展。

随着全球石化能源的日近枯竭及近年来国际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气候问题日益严重,世界各国都把未来能源战略瞄准了新能源。新能源是指相对于煤炭、石油等传统常规能源而言,通过新技术和新材料开发利用的能源,具体指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氢能、海洋能、地热能等。与传统能源相比,新能源具有环保、安全、清洁等优点。当前,发展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世界能源产业发展一个重要趋势,许多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已经开始将新能源由补充能源上升为替代能源,并出台了鼓励新能源及其产业发展的法律、政策和具体措施。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2008年天津达沃斯论坛上的《全球增长面临风险》报告,2007年全球清洁能源产业的投资总额达到1,400亿美元,而2002年这一数字仅为330亿美元。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也显示:2007年,世界各国对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总额比2006年增加60%,超过1,480亿美元,预计2012年将达到4,500亿美元,2020年将超过6,000亿美元。新当选美国总统奥巴马计划,在10年内停止依赖中东的石油供应,投资1,500亿美元发展可再生能源,以及协助美国车厂制造节能汽车。

对清洁能源投资的不断增加,充分显示出各国对能源安全的关注,也显示出各国发展可持续经济和解决全球气候变暖和节能减排的具体举措。而美国次贷危机风暴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导致全球投资机构重新定位资金流方向,各国把以往用于投资金融的资金抽出来投资实体高科技产业,而素有朝阳产业之称的新能源产业无疑成为其首选的对象,预计在未来陆续将有数千亿美元的资金投资到该领域。这些举措无疑都为国内外新能源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让人们有理由相信这个产业必将在看得见的未来能够获得前所未有的大跨越。

对于我国来说,发展新能源产业还具有另外的意义。那就是,发展新能源还是充分利用我国资源优势,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需要。我国拥有发展新能源的丰富资源和巨大的消费市场,比较优势十分明显。而且新能源产业作为一个发展潜力巨大的大产业,涉及材料、电子、机械、电力等多个行业,产业链长,技术水平高,带动力强,吸纳就业潜力大。因此,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在当前发展形势下,尤其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有利于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国民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三、新兴产业培育的对策与措施

要把新能源产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现阶段,必须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政策扶持。从历史经验和国外情况看,政府的扶持,是新兴产业得以快速发展的必备条件和原始推动力。推动我国新能源产业的政策扶持可以从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新能源产业是战略性产业,应从能源安全、经济安全的高度来制定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政策,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其次,新能源产业是绿色产业,应通过鼓励新能源消费来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大发展。比如,推行国家采购,建议政府带头采购新能源产品,同时通过财政补贴、放宽用电限额等优惠政策,以及发放绿色消费证书等荣誉,鼓励企业、家庭积极认购绿色新能源。再次,新能源产业是新兴产业,有关部门应通过一系列的财政、金融、税收政策扶植和增强新能源产业的产业竞争力。新能源产业在实现商业化进程中,需要有关部门在融资,税收、价格、科研投入、资金引进和发电优先上网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以此来对新能源生产和消费加以激励和扶持。最后,新能源产业是高技术产业,应大力加强新能源产业技术研发,重点支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由技术障碍导致的成本高、市场小是制约新能源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十分必要。比如,可以考虑在科技经费方面重点支持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和重大关键共性能源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动员产学研各方的力量组织攻关;积极为新能源企业在国内外上市融资创造条件等。

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范文4

关键词:绿色环保理念; 产业新城规划; 运用

中图分类号:X324文献标识码: A

产业新城是现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产物,其主要是为了缓解城市压力,拓展城市空间而在城市建立起的新的发展空间,可以更加的方便人们的经济活动与生产生活。随着现代绿色环保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保护自然环境,建设绿色家园是每一个居民的梦想。因此在进行产业新城规划的过程中,我国有关部门开始将绿色环保的理念运用到产业新城的规划之中,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促进我国城市良性发展,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1.绿色环保理念概述

长久以来人类一直在进行着改造自然,破坏自然,与自然对抗的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人类取得了一定的胜利,建立起了自己的国家,规划出了自己的领地,但是其也对环境产生了严重的破坏,导致人类的生存环境每况愈下,阻碍了人类继续在地球上的繁衍生息。鉴于此, 全世界各国开始正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与自然对抗转变为,保护自然,和谐相处。这是人类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一次质的转变,同时也是人类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开端。近年来环境问题逐渐的凸显出来,环境保护在各国也不再仅仅局限于思想层面而开始向实际生活靠拢。

1.1 绿色环保理念

绿色环保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其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内容涉及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其主要的目的就是改善人类的生活环境, 还原地球的绿色资源, 保障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下去。绿色环保理念的形成是一个颇具波折的历程,它是人类亡羊补牢的产物。自从人类进入工业文明,工业化生产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但也对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产生了严重的破坏与浪费。就目前来看,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成为了人类生活的头号大敌,其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将绿色环保的理念落实到生活的实际中去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具体来讲各个国家都应积极的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 1 ) 宣传绿色环保理念, 提高人们环保意识

自然对人类的影响是巨大的,由于一直以来人类都在进行着破坏环境的行为,因此要想短时间内转变人民群众思想让其投入到环保工作中去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鉴于此, 有关部门应积极的进行绿色环保理念的宣传,尤其要从孩子抓起,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融入环保的知识,逐步的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 2 ) 落实到生活的实处,重视行动的重要性

从环境保护工作的现状来看,大部分国家都存在着缺乏行动力的现象,一些环境保护组织,多重口号而轻行动,造成环境保护工作很难取得巨大的成效。因此在今后的环境保护工作中,有关部门应注重将绿色环保的理念融入到实际的生活中去,落实到生活的实处, 加大环境保护人员的行动力, 推进全世界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发展。

1.2 产业新城

目前在我国很多大城市都以主城区为依托,在城市郊区兴建了产业新城,其从城市规划到城市实际运行都更加的科学化,合理化,符合现代城市发展的要求,具体来讲产业新城在兴建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 1 ) 合理的进行产业新城的规划

规划工作是兴建产业新城重要的工作之一,其对产业新城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产业新城进行规划一般会从城市功能分区,城市产业种类,城市发展方向,城市绿化面积, 城市交通等多个方面入手,合理的对产业新城进行细致周密的规划。

( 2 ) 提高产业外移效率, 保障产业顺利发展

产业新城建成后主城区内的一些产业将会进行外移,这种产业的外移既减轻了主城区的负担,同时也为相关产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对周围乡镇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带动作用。因此有关管理人员应重视产业外移的效率,保障产业顺利发展。

( 3 ) 加强城市功能性建设,充分发挥城市的作用产业新城功能建设对于新城内部产业的发展,新城内部居民的生活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产业新城的建立与使用过程中, 有关管理人员应重视城市功能性的建设,建立起有效的基础设施, 优美的生活环境, 充分的发挥出城市的作用。

2.绿色环保理念在产业新城规划中的运用

为了避免重蹈过去城市建设的覆辙, 减少城市建设, 社会生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在产业新城的建设过程中, 有关部门应重视将绿色环保理念融入到产业新城的规划中去,从源头上提高城市的环保效能,保障产业新城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向着绿色环保, 高效节能的方向发展。

2.1 绿色环保理念在产业新城规划中的运用方式

将绿色环保的理念应用到产业新城规划中,首先有关部门人员应当对绿色环保理念进行细致全面的解读,并应明确产业新城兴建的目的以及其发展的方向。具体来讲在将绿色环保理念融入到产业新城规划的过程中,有关人员应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 合理安排功能分区

随着人类发展的不断加速,空间资源越来越紧缺,有效的对空间进行利用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绿色环保理念的要求。因此在对产业新城进行规划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充分的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将各功能分区的利弊考虑清楚,通过多种方案进行对比,选出最优的功能分区分布方案。

(2 ) 扩大城市绿化范围

城市中的绿化水平关系着一个城市的环境质量,是一个城市环环境评价的标准之一。鉴于此,在产业新城规划的过程中,有关设计人员应尽最大的可能扩大城市中绿化的范围,在城市内部建立长久性的绿化工程,提高城市的绿化水平。

(3 )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从长期看,必须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不断提高清洁能源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从而改善我国能源结构,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不久的将来,预计 2020 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会重达到 15%左右;同时单位GDP 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40%~45%。现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清洁能源的第一投资国。

(4 ) 积极发展节能产业

节能, 低碳是绿色环保理念中的主要思想, 其对于产业新城的规划起着指导性的作用,节能型产业是现代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其主要是通过产业改革,技术创新等方式,对原有产业进行革新,减少产业在运行过程中能源的消耗量,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在产业新城的规划过程中,有关管理人员应重视产业新城内产业的发展方向,引导产业新城内各项产业向节能型,环保型方向发展,为建立绿色产业新城打好基础。

2.2 绿色环保理念在产业新城规划中的运用成效

在产业新城规划中融入绿色环保的理念,促进了产业新城工作生活环境的合理建设发展,对城市的多功能混合和经济的长远可持续发展都起到了推动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1 )促进产城融合

绿色环保理念的运用, 为城市良好环境的创建打下基础, 促进了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 以城市为基础,以环境为载体,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经济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建设良好环境,以达到产业、环境、居住、生活、人之间有活力、 持续向上发展的模式。

( 2 ) 推动经济发展

绿色环保理念的运用,清洁能源的建设和节能产业的发展符合社会现阶段及将来的产业发展趋势,必将积极吸引优质的开发企业进驻投资,不仅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源开发成本, 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源开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同时也降低了政府打造产业新城的经济压力,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

3.总结

综上所述, 产业新城是现在城市发展的热点,其将对未来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拉近城乡差距的有效手段之一。将绿色环保理念融入到产业新城的规划中去,是对产业新城建设的一次有益完善,其将有效的推进我国绿色环保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范文5

关键词:总体规划;必要性;阜新市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一、城市规划编制历程

阜新市曾经以资源型城市著称,以资源转型备受关注,阜新市的城市建设、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历程也与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紧密相关。

阜新市历届市委、市政府都非常重视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解放以来,多次组织编制、调整总体规划层面的方案。1959年开始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双百万”的大城市规划,1961年重编,开始后城市规划工作停顿。1980年在林声同志主持下编制《阜新市城市总体规划(1981-2010年)》(1982年版),1999年,市政府根据经济转型的新形势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阜新市编制的历版总体规划回顾详见如下列表。

阜新市历版总体规划回顾汇总表

二、现行规划实施评价

实践证明,2003年版总体规划符合当时阜新市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在长远发展问题上显示出较强的预见性,为阜新市城市建设与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特别是在玉龙新区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步引导城市空间良性发展,极大地促进了阜新市在转型关键时期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目前现行规划拟定的经济社会阶段性奋斗目标已经提前实现,基本建成了以能源为基础,现代技术产业和现代农业为导向的综合型城市。全面增强了辐射和服务功能,作为辽宁西北部地区中心城市的作用初步得到显现。

三、修编必要性分析

然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都发生深刻变化,《城市总体规划》(2003版)的时代局限性逐步显现,已经很难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概括起来有以下三方面:

(一)突破阜新,融入发展高地,统筹区域发展的条件已经具备。

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和沈阳经济区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改革试验区,社会经济要素向这两个区域集聚的趋势迅猛,受其辐射和带动,阜新市成为区域经济构架中的一个发展“节点”;突破辽西北战略的实施,带来阜新市区域地位的迅速提升:阜新向东融入沈阳经济区,向西服务于北京,向南可联动锦州港,进而承接朝鲜、韩国、日本的辐射带动,向北辐射至东北地区西部,进而延伸至俄罗斯、蒙古国广大地域,阜新成为衔接“沿海”和“内陆”、“市场”和“资源”的区域“支点”和“枢纽”。

(二)盘活已有资源,构建多元经济结构,引领城市转型的基础已经夯实。

阜新城市转型10年,探寻出符合自身文化特点的发展模式。立足自有资源是阜新市城市转型的突出特点,在能源独大的经济结构中,挖掘自身潜力,盘活已有资源,在巩固优势资源的同时,壮大潜力资源,培育新兴资源,建立以“三大基地、七大集群”(包括食品及农产品加工,新型能源,煤化工等“三大基地”,皮革产业集群、液压产业集群、林产品加工产业集群、铸造产业集群、氟化工产业集群、新材料产业集群、玛瑙产业集群等“七大集群”)为主体的经济结构。风电为主导的新能源、氟化工为基础的新材料等产业成为阜新市新型工业化的先导。新型工业化对城市土地的利用方式及用地数量提出新的需求。

(三)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本质性转变,产业发展空间增长、置换和转移的压力骤增。

阜新市确定“三大基地、七大集群”为转型的战略性产业体系,在扩充产业结构的同时,空间布局和空间规模都发生巨大变化,煤化工基地、液压产业基地、皮革基地、林产品基地、新材料基地等都突破2003年版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伴随煤炭开采业的衰退,煤矿工业用地功能置换步伐加快,从业人员转岗需求压力加大,必须寻求新的就业空间,增加新兴工业的建设用地。煤炭开采业衰退的潜在优势是解决城市建设用地的“增减挂钩”问题,《城市总体规划》(1982版)确定矿区用地51.41平方公里,这是其它城市发展所不具备的发展潜力。

四、本次规划修编的重点

一是,区域统筹与沈阜、阜海联动 。

通过广区域分析,把握沈阳经济区城际连接带和辽宁沿海开发开放机遇,顺应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总体趋势,以区域统筹发展和沈阜、阜海联动发展为主要行动纲领,突出对位、补位发展策略,构思阜新市未来发展蓝图。

二是,城市定位与发展战略研究 。

在区域统筹与沈阜、阜海联动发展的框架下,找准城市发展定位,争取更大的城市发展空间,确定总体发展战略。

三是,产业构建与空间布局 。

针对当前产业结构孱弱的发展状况,合理构建战略产业体系,贯通产业链,实现产业向多元化、集群化发展。同时,针对人口、产业向城市和城镇集中的要求,科学布局产业和城镇空间,实现土地利用的“增减挂钩”。

四是,中心城(镇)的发展与壮大

阜新市城镇空间分布具有典型农业地区特点,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城镇没有因交通条件的改善而沿陆路交通走廊发展;同时,沿交通走廊的城镇也没有因此而发展得更壮大。在当前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总体趋势下,面临沿交通走廊的城镇如何发展壮大和产业、人口向交通走廊集聚的问题,从产业支撑到空间拓展等层面,都迫切需要找到既切合实际,又能融入到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格局中的有效路径。

五是,城市(镇)特色的彰显与培育。

城市(镇)特色是城市地域特征、城市文化与城市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一个有竞争力的城市,也应该具有鲜明的城市特色。阜新市的城市特色,是本次规划的重点之一。

参考文献

1.《新时期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研究》,天津大学、郭志刚硕士论文

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范文6

[关键词]新能源产业;国外经验;困境

1 河北省新能源产业发展及其政府政策激励瓶颈问题探讨:以保定光伏产业为样本

1.1 河北省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相关问题探讨

第一,国家与地方稳定的新能源消费市场并未形成。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需要稳定的消费市场支撑,而现阶段受到国外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外市场受到严重影响,新能源产品需求订单大幅减少,给我国新能源企业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第二,政府新能源产业管理体制比较分散。新能源行业的领导和管理又分属于多个部门,职能交叉、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缺乏统一的协调和指导,这样的管理机制既不利于新能源开发体制的建立,也不利于出台统一的政策措施。

第三,新能源产业自主科技创新能力亟待进一步加强。在国际光伏产业中进行对比和定位,河北省太阳能光伏产业依然是材料、销售市场、关键设施三头在外的产业格局。生产光伏电池、电池组件等所需的高纯度硅料进口还是占有很大比重。多晶硅生产的很多核心技术被国外垄断,产业的关键设备依然依赖进口。研发科技的滞后,不仅使一些具有市场前景的新能源技术难以实现产业化发展,也制约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第四,缺乏明确的新能源行业规范。光伏产业中缺乏明确的行业规范。行业规范的缺失,导致在全国范围内光伏企业的参差不齐,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也是良莠不一,各地的重复建设、无序竞争的情况十分突出,光伏市场呈现无序发展的情况,这无形中也给光伏产业带来了隐患。

1.2 河北省新能源产业政府政策激励问题

第一,结构性缺陷:缺乏完整专项的产业规划。《河北省新能源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出台,为河北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规划了蓝图,但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之上应当还有完整的专项规划,我省现在“新能源专项规划”体系中仅仅只包含了风电与生物质能,从结构上看显然是不完整的。

第二,内容性缺陷:目标依据、原则规定、研发战略、政策手段。一是政策内容中发展目标的制定缺乏依据,战略规划缺乏预见性。二是政策规划中的原则性规定较多,政策手段的实施缺乏制度保障。三是政策内容中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不够,缺乏研发战略具体设计。四是政策手段缺乏规范设计与组合,而对于宣传教育手段体现不够。

第三,配套性缺陷:大量综合配套政策的不完善。我省配套政策许多还没有完全落实。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国家政策激励体系中除详尽而科学的战略规划之外,还有着大量综合配套政策落实和出台。与此同时也明确了相应政策具体配套措施应该紧跟落实到位。

2 发达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经验借鉴

2.1 发展模式

命令控制。在英、澳、德、西班牙等国,他们国内的垄断性能源企业,主要是电网企业,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或价格计算规则,收购可再生能源产品。以色列政府强制要求开发商在新建和既有建筑上安装太阳能热水器。

经济激励。众多发达国家通过价格杠杆来调节电价。在德国等多数欧洲国家,政府采用固定电价的政策,规定风电:9~10欧分/kWh;光伏发电:45.7~57.4欧分/kWh;生物质能发电:10.5~15欧分/kWh,均保持在常规能源发电成本之下。

财政补贴。主要包括投资补贴、产品补贴和用户补贴。希腊、瑞典、印度对投资项目分别是30%~50%、10%~25%、10%~15%的补贴,荷兰对个人投资风电补贴20%,美国对风电补贴1.7美分/kWh,为期10年,欧洲大部分国家对太阳能热水器补贴20%~60%。

税收优惠。印度政府规定进口风机整机25%关税,散件零关税;美国风力发电实施1.7美分/kWh的生产税抵扣;希腊对所有可再生能源项目和产品免税;丹麦对个人投资风电免征所得税;瑞典、英国对非可再生能源强制征收电力税,分别为1.99欧分/kWh和0.13欧分/kWh,从而使企业选择新能源燃料。

市场产业化。美国、丹麦、德国、西班牙、英国、印度等国设置专门的国家可再生能源机构,统一组织和协调国家的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推进。丹麦政府累计投入了20多亿欧元的研发经费,支持研究机构和企业开展风力发电设备与零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

2.2 发展经验

以上列举的发达国家新能源发展模式为河北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河北省的新能源发展路线必须根据本国新能源的发展阶段,合理制订规划,定制明确而具阶段性发展目标。同时省内各地区能源结构、政策导向和发展趋势有所差异,我们应明确重点,差异发展。新能源的发展需要政府政策的多方鼓励,以经济激励为主。政府应当通过法律手段鼓励和规范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为新能源企业提供法律保障,开辟绿色通道,并且在全面促进的同时避免资源浪费和经济犯罪的出现。技术创新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利用各种方式支持新能源设备制造与技术创新。

3 河北省新能源产业发展路径探究

3.1 政府政策激励

财政补贴、收费政策。关于财政补贴政策,建议通过以下措施建立系统的财政补贴激励政策:第一,根据新能源不同产业的实际状况,制定各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目标;第二,定位河北省新能源发展目标,研究、制定具体的财政补贴实施方案和可操作性的细则,细化地方政府预算支持新能源研发、商业推广及对资金进行监管的具体操作规程,将相关财政补贴计划规范地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第三,细则中应视发展阶段给予不同力度的投资比例,按发展进度安排由多到少的合理财政补贴额度;第四,明确享受国家财政补贴的对象应具备的条件以及接受补贴者的义务,如资金用途、不得随意放弃研发或生产,以及享受优惠条件后应达到的经济和技术目标,研发或生产失败如何处理等。

税收减免政策。建议河北省新能源税收激励政策的建构,需注意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利用税收杠杆对使用新能源的主题进行税收优惠的同时,注重对传统化石能源利用税收进行消费限制;二是注意选择多种税收的手段方式配合进行激励;三是税收手段要和其他不同手段配合使用。具体包括:制定鼓励新能源技术进步的税收政策。对从事符合发展规划的新能源技术开发、技术转让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所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对单位和个人为可再生能源生产和服务有关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所取得的收入,予以免征或减征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多元化融资政策的设计。一是建议成立专项新能源发展基金。积极争取国家对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支持以外,省政府设立新能源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企业实施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大项目、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项目、重要共性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和公共服务平台项目,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是建议推动与商业化银行合作,打造绿色银行概念,提供绿色贷款,发行绿色债券。鼓励金融机构丰富信贷品种和创新抵押方式,加大对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选择成长性好、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实施重点培育,推动企业上市融资。3.2 技术创新

我省政府应鼓励新能源企业加强风力发电设备核心制造技术的研究;加强开发与建设相结合的太阳能利用技术和产品,利用新能源全面解决建筑耗能是新能源利用的重要发展方向。加强生物燃料与垃圾燃烧发电技术研究,充分利用新型的生物燃料动力,逐步替代化石燃料的利用;加强潮汐发电技术的研究,充分利用河北沿海潮汐资源。

培养人才、稳定队伍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人力基础。一方面,要加快引进人才,稳定现有人才队伍;另一方面,还要加快培养人才。要与本省的主要大专院校建立联系,有计划地培养新能源专业人才,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改善人才成长环境。

3.3 市场保障

优化新能源发展环境,拓展消费市场。我省可以借鉴德国等国的做法,对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给予明确、具体的优惠政策,确保参与可再生能源研发、生产的企业略微赢利,促使企业更积极地投入到可再生能源产业。

强力推行公用设施、设备新能源、建筑使用消费新能源政策。建议推广保定经验,出台分阶段逐步全面推广河北省各地公用设施、公用设备、公用建筑等使用新能源的相关政策。

强力推行新能源政府采购。建议以政策的形式明确对新能源产品采购范围。明确将新能源电力列入各级政府强制采购的产品清单,将新能源技术如地热能技术、太阳能技术结合到新建筑物的建设中,以及优先考虑在生产或运输等环节使用新能源的供应商来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这样政府采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涉及可再生能源产品在价格上的障碍,以调动企业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积极性。

建立规范的新能源技术标准与产品认证体系。建议以政策形式尽早出台各个新能源产业的行业标准,建立新能源相关的工程技术质量标准体系和新能源产品认证体系,建立严格而具体的新能源市场准入的规则与制度,规范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力争为河北省新能源产业发展创造一个公平、规范、有序的新能源市场环境。

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范文7

“中国制造”已经成为一种象征,从小家电、钟表、玩具,到钢铁、水泥、汽车,中国生产的20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已位居世界第一。

但制造业规模上的“超英赶美”并不令人惊喜,史蒂夫•洛尔就举例说:“尽管这些具有突破意义的产品――如iPad及其他系列高科技产品――出自中国人之手,但并没有多少创新来自于他们。” 事实上,国内的批评家们也多以“八亿件衬衫换一架飞机”的说法来反思中国制造的困境。

“中国制造”的升级空间有多大?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还有多长的路要走?实际上,这样的困惑与焦虑也一直伴随着许多中国人。从政府高层、经济学界到企业家,都在寻找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路径。就连史蒂夫•洛尔也认为,作为国家战略,中国正在努力打造一个依赖于技术创新,而不是一味模仿他人的经济实体。

中国“升级”的难题

“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已经成为制造大国,但大量产业都是简单的加工制造。”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教授在《小康》杂志社主办的2010年第五届全面小康论坛上说。

“制造大国”与“制造强国”之间,并不能简单地用等号连接。去年年初,中国企业联合会会长王忠禹在北京举行的2010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说,2009年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业总值中所占比例已达15.6%,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工业制造国。

但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高低,不仅要看数量和产量,更要看质量和结构。北京联合大学机电学院教授方新为《小康》记者分析了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中国制造’的产品拥有极高的世界市场占有率,据统计为60%,但‘中国制造’的产品以低端为主,附加值不高,增加值率为26.23%,而美国、日本均为48%。如果把几个国家体力劳动者的市场竞争直接成本做个比较的话,美国劳动者为30美元,欧洲、日本劳动者均为24美元,而中国劳动者只有2美元,表现更为直观的是脑力劳动者――软件工程师的税前年工资,美国劳动者能拿到20~30万美元,爱尔兰劳动者能拿到8~9万美元,印度劳动者能拿到4~5万美元,而中国劳动者仅能拿到2~3万美元。”

一项研究指出,新兴市场国家的企业实现升级和创新的最佳路径是由简单的委托代工制造(OEM)到自主研发设计(ODM),并最终建立自主品牌(OBM)。中国制造业除个别实力雄厚的大企业能够与跨国公司进行直接竞争外,大多数企业根据自身特点与优势,分别采取OEM、ODM和OBM方式积极主动地融入跨国公司的全球产业链中。

在去年的第十三届北京科技交流学术月活动期间,方新做了一场主题为《创新――“中国制造”转为“中国创造”的关键》的学术报告,她从中国制造业的构成、“中国制造”的产品拥有的世界市场占有率、产品的进出口以及产品的附加值等方面介绍了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之后总结道,“‘中国制造’是全球产业链中流血流汗最多的一环,也是利润最微薄的一环,而且以消耗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

“中国创造”的关键在于创新。去年11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在京《全国专利事业发展战略(2011―2020年)》,明确了到2020年将我国建设成为专利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的目标,并明确了到2015年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其中包括:专利创造能力和水平大幅提高。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种专利年申请量达到200万件,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进入世界前两名,专利申请质量进一步提高,每百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和对外专利申请量翻一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申请的比率达到8%,专利权的拥有量大幅提高。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在关键技术领域超前部署,掌握一批核心技术的专利,支撑我国新兴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甘绍宁认为,专利战略的颁布实施将有利于不断健全和完善我国创新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促进创新成果的大量涌现和广泛运用。前述《纽约时报》撰稿人史蒂夫•洛尔在文章中写道:美国专利和商标办公室主任戴维•J•卡波斯最近在接受一次采访时,提到了中国2015年将要实现的这些目标,并称这些为“令人兴奋的数字”。

一步之差?

“只做OEM的公司难以长远发展。”

广东东莞龙昌数码科技公司董事总经理梁钟铭一直不满足于做代工,他认为,只有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企业才有可能做大做强。2002年,龙昌数码收购了台湾创艺精机技术公司,并成立了高科技智能产品研发部,迈出了从OEM到ODM的第一步。龙昌数码董事总经理特别助理兰杰洲说,事实上,龙昌数码的产业创新自10年前就已经开始,“我们从一个玩具加工企业,发展到今天可以创造出具有将科技知识融入的动漫玩具,将娱乐、教育功能和小朋友喜爱的玩具合为一体,家庭服务、工业、安防机器人也正在研发之中。”

“我们的企业再不转型、升级,就只有死路一条!”艾美特电器(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蔡正富认为,如果工厂里生产出来的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不上去,最终只有倒闭。

艾美特曾经被称为是“全能代工”企业,从工业设计、模具开发、金属冲压、组装生产到终端测试,所有工作全部一手包办,客户只需贴上自己的品牌,就能对外销售。但随着这种代加工利润的一步步下降,艾美特不得不打造自己的品牌,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年产值已从10亿增加到了20亿,蔡正富感慨道,“提高产品附加值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渠道。”

中国制造要转型,企业转型最为关键。

“中国制造”如何才能尽快实现转型升级?在经济学家吴敬琏看来,对于一些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地区来说,发展转型、产业提升的主要方向有两个,“第一是现有的简单加工企业的产业链尽量向施振荣(宏集团创始人)讲的“微笑曲线”(1992年提出,即一条像微笑嘴型的曲线,两端朝上,左边是研发与服务,右边是营销与品牌,而中间是利润最低的制造组装)两端延伸,增加研发设计和品牌销售等服务的成分,就能够提高附加值。另外一个方向,是在加工制造业向两端延伸过程中,探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路径。事实上,目前已经出现了发展某些战略新兴产业的可能性,比如信息通信产业、电动汽车等等,都有可能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发展出我们自己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

比亚迪公司在电动汽车领域取得的突破与成就,同样充分印证了吴敬琏的判断。

2003年,当比亚迪电池公司发展如日中天之时,“电池大王”王传福却力排众议收购了西安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开始征战汽车业。比亚迪瞄准的是电动汽车研究领域。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建均对《小康》记者说,正是因为王传福具有这种未雨绸缪的战略眼光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所以比亚迪的发展总是能先人一步。时至今日,比亚迪已成为全球电动汽车的领跑者,并推出全球首款不依赖专业充电站的双模电动车F3DM、纯电动车e6和电动大巴K9。2010年12月,F3DM双模电动车已经成功登陆美国。

新兴产业的内力比拼

2011年,是“十二五”时期的开局之年,“中国创造”应如何实现?

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这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未来中国制造变身中国创造的核心产业。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特别强调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有关统计显示,七大新兴产业中又包含着34个子行业,新能源产业涉及核电、风力、太阳能、洁净煤、生物质能等9个子行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包括三网融合、物联网/传感网、下一代通讯网络、高性能集成电路、云计算等8个子行业;节能环保产业包括建筑节能、排放处理、环保、智能电网等6个子行业;新材料产业包括特种功能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化工新材料、纳米材料等;新能源汽车产业涉及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车、氢能源动力车、充电设备、锂电池、新能源汽车配件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涉及智能装备、高端电力设备、航天航空、海洋工程、先进运输设备5个子行业;生物产业涉及创新药物、生物医药、先进医疗设备、生物育种、干细胞、转基因6个子行业。

据了解,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可能在“十二五”总体规划中单独占据一个章节。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表示,作为“十二五”总体规划中的分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出台时间将在“两会”公布“十二五”总体规划之后。

还有一周时间,新的“十二五规划”将在“两会”中讨论通过。但之前的这一两个月中,地方“两会”已纷纷锁定当地“十二五”规划中划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未来5年间的发展目标。

广东选出电子信息、半导体照明(LED)、电动汽车、太阳能光伏、核电装备、风电、生物制药等11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启动了财政和税收扶持政策,“十二五”期间累计投入100个亿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而上海则提出了有舍有取,深度对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和政策。“十二五”期间,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将聚焦“5+2”的重点领域,即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五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两大先导产业。

四川将投超过20亿资金支持新兴产业,而山东则借首个国家海洋经济战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出台之际,重金砸2000多亿发展新兴产业。其他各地也纷纷出台新兴产业规划,据《中国证券报》不完全统计,多个省(区、市)将“十二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年均增速定在20%以上,相比普遍定调8%~12%的GDP年均增速,新兴产业无疑被赋予了“十二五”期间经济增长新动力的使命。各省(区、市)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仍以投资为主,10余个千亿元产业园区呼之欲出,新一轮投资竞赛已抢跑上路。

中国制造,能否在新兴产业的领跑下,在未来五年实现质的变化,仍有待观察。但是对新兴产业一拥而上的现象,经济学家吴敬琏忧心忡忡的提醒说,要警惕出现的局面,“那会带来较为严重的消极后果。”

参与“十二五规划”制定的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杨伟民也强调,如果各地都去发展战略新兴产业,都去发展风电、电动汽车,全局一定会出现问题。各地应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抓住自己的比较优势,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地方十二五规划中的“新兴产业”布局

四个直辖市新兴产业攻略

【北京】

规划:着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和航空航天等产业的发展,努力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首都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上海】

规划: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积极培育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两大先导产业。

目标: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2010年翻一番,到2015年,浦东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50%左右。

【天津】

规划:完善大飞机、大火箭、直升机等产业链,建设部级航空航天产业基地;完善石化工业产业链,建设部级石化产业基地;重点发展机车车辆、造修船、港口机械等十大成套装备,建设部级重型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目标:5年打造20个"小巨人"集群,到2015年,聚集形成创新药物、半导体照明、绿色电池、智能无线传感网络等20个高新技术企业集群。

【重庆】

规划:加快发展以信息产业为主要支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本建成国内最大离岸数据开发和处理中心。

目标:规划了国内最大笔记本电脑基地和国内最大离岸数据开发和处理中心两大基地,产值目标分别定为6500亿元和1500亿元,同时还规划了10大产业集群,其中通信设备、高性能集成电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环保装备4个产业集群的规划产值目标均为1000亿元。

东部和沿海省份新兴产业攻略

【浙江】

规划:重点培育发展生物、物联网、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海洋新兴、新能源汽车和核电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一批部级产业基地,形成若干个千亿产值规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江苏】

规划:根据《江苏省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到2012年,江苏省新兴产业销售将超过3万亿元,在规模以上工业中的比重达30%,进一步确立“战略性主导产业”的地位,推动这个东部沿海大省由“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的嬗变。

【广东】

规划:“十二五”期间将投入100亿元,支持高端新型电子信息、LED产业、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核电装备、风电、生物制药、新材料、节能环保、航空航天、海洋等11个战略性新兴产业。

【福建】

规划: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突出抓好17个领域,新型平板显示、新一代网络和高端通信设备、生物医药、半导体照明(LED)和太阳能光伏、节能环保技术及装备5个重点,加快物联网产业发展,培育形成新的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力争产值年均增长20%,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0%以上。

【山东】

规划: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信息、新医药、海洋开发及高端装备制造等五大产业,续建和新建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40余个,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

【吉林】

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将建成5个超过100亿元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将涉及新能源汽车、电子与信息、新材料、光电高科技、碳纤维等新兴产业领域,并将具有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产业链完善、产值规模等优势。

【黑龙江】

规划:重点发展高性能金属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等新材料产业,到2015年,新材料产业收入达到1400亿元。其中,重点园区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将重点发展交通运输设备制造、新型装备制造、新材料、食品、医药、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七大产业,目标是到2015年,实现产值1200亿元。

【河北】

规划:加快推进保定国家新能源、邢台光伏发电、张承风力发电等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廊坊、秦皇岛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推进石家庄高端医药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邯郸新材料、承德钒钛新材料、唐山钛材料、邢台碳材料等项目建设。到“十二五”末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的发展目标。

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范文8

(一)新能源技术创新加快,能源转换效率显著提高,价格大幅下降

风电最大单机容量由上世纪80年代30千瓦提高到目前的5000千瓦,上网价格由15.8欧分/千瓦时下降到4欧分/千瓦时。硅基太阳能光伏发电效率由上世纪90年代不到10%提高到目前的1 7%~18%,并出现了82%的技术学习曲线,即规模增加1倍,价格下降18%。从进一步发展的角度看,技术创新还有很大空间,风电价格有望下降到3欧分/千瓦时,太阳能发电价格在2020年前后可与火电相当。

(二)新能源进入规模化快速发展阶段。在新增能源供应中占有重要位置,逐步由补充能源提升为主力替代能源

过去10年,光伏太阳能年均增长38%,风电年均增速也达到28%。2008年全球累计风电装机容量已达1.2亿千瓦,其中欧盟为6600万千瓦,风电装机占欧盟电力总装机的比重已超过7%,丹麦、德国的风电装机比重超过20%。在新增装机中,2008年欧盟风电占全部新增电力装机的43%,装机容量达到848万千瓦,是第一新增电源。核电复苏步伐加快,2008年全球有10台核反应堆在建(不包括中国),是自1985年以来开建核电站数量最多的一年。

(三)发展新能源被认为是同时解决金融危机和气候危机的战略性支点,主要国家经济刺激方案中加大了相关领域的投资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分析,如果将205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在2005年的水平上,能源领域为减少排放而增加的额外投资为每年4000亿美元,占世界GDP总值的0.4%;如果将2050年的排放削减一半,即八国峰会上设定的减排目标,每年的额外投资为1.1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1.1%。先行国家已经从发展新能源中获益,2005年丹麦可再生能源和能效的技术、产品和服务出口达到400亿丹麦克朗,与1992年《京都议定书》签署时50亿克朗的出口相比,增加了8倍,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欧盟等主要国家把新能源作为新兴产业,加速向低碳经济转型,在经济刺激方案和经常性研究预算中加大了新能源领域的投入。美国的经济刺激方案中的10%,即800亿美元投入新能源领域,这是美国历史上政府在能源领域的最大投资。欧盟在新能源研究开发上的支持力度也很大,仅碳捕捉和封存技术一个示范项目的预算支持就高达12.5亿欧元。私营部门的资金也很活跃,美国硅谷大量科技公司转向了新能源的研究。大量资金和人力的进入,势必加速新能源的技术创新和商业化进程。

二、我国的新能源资源状况、产业基础和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

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为5.4亿千瓦,年发电量2.47万亿千瓦时,世界排名第一。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2/3的国土面积年日照小时数在2200小时以上,年太阳辐射总量大于每平方米5000兆焦(相当于每平方米170公斤标准煤)。全国陆地可利用风能资源3亿千瓦,加上近岸海域可利用风能资源,共计约10亿千瓦。生物质资源可转换为能源的潜力约5亿吨标准煤,今后随着造林面积的扩大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潜力可达10亿吨标准煤。

(二)新能源开发利用取得一定进展

2008年我国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总量为2.34亿吨标准煤,占能源总消费量的8.9%。其中水电装机1.7亿千瓦,风电装机1215万千万,核电装机908万千瓦,太阳能源热水器总集热面积达到1.25亿平方米。尤其是近年来,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2008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为625万千瓦,占全球风电新增装机的23%。风电上网电价下降到0.5~0.6元/千瓦时,太阳能发电价格下降速度更是超出意料,2008年国家核定的太阳能上网电价为4元/千瓦时,2009年3月甘肃敦煌太阳能发电项目招标中值价格降至1.5元/千瓦时,中标价格为1.09元/千瓦时。

(三)已形成规模较大、体系相对完善的新能源产业

核电设备的国产化、规模化发展取得进展,已经具备每年生产6~8台套核电设备的能力。风电制造能力大幅提升,2008年内资与合资企业产品占新增装机的75.6%,累计装机容量超过外资企业。光伏电池产量达到200万千瓦,全球市场占有率由2002年的1.07%上升到2008年的30%,居世界第一位。太阳能硅材料的产量由2005年的30吨增加到2008年的5000吨,国内自给率达到了25%,预计到2009年底,国内太阳能硅材料的产能将达到3万吨。太阳能热水器年产量达到350。万平方米,占全球产量的一半以上。

但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技术基础仍比较薄弱。一是核心技术并未完全掌握,关键部件仍依赖进口。我国核电制造、建设和运行能力有明显提升,但核电设计能力总体上停留在引进机型的翻版设计上,设计原理和诀窍并没有真正掌握,大锻件、主泵和特殊材料的国产化和自主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风电新机型开发能力不足,控制系统、关键轴承仍依靠进口。太阳能电池产业规模较大,但是多晶硅的制备提纯技术,特别是四氯化硅等有毒副产品的回收技术仍未掌握也难以引进。二是技术创新的支撑体系薄弱。新能源科研力量分散,缺少共性研究开发平台。科研力量多分散在大学等研究机构中,缺乏领军性的创新平台开展共性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另外,企业规模偏小,研发能力较弱,缺少像通用电气、西屋、三菱、西门子等大型综合性设备供应商;即使具有一定经济规模的企业,其研究开发能力还不如发达国家中小型专业技术公司。

2.产业发展亟待加以规范。目前,风电、光伏发电设备的技术标准匮乏,强制性检测和认证制度尚未建立。企业进入也没有相应的技术门槛。这种状况带来两个问题:一是企业一哄而上,恶性竞争。由于有政策鼓励,又没有进入门槛,大量企业进入新能源领域。目前,风电主机厂超过70家,前四家产能超过1200万千瓦多晶硅生产厂家超过30家,到2009年底产能可以达到3万吨,而2008年全球多晶硅需求只有4.52万吨。在缺乏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的情况下,企业大量进入导致低价竞争,甚至是恶性竞争,通过牺牲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来压低价格。二是产品质量存在隐患。新能源产业呈“爆发式”增长,很多产品从研制到批量生产周期太短,产品研制中的问题在批量生产之前没有充分暴露和有效解决,加上未经任何检测就被大量投放市场,有可能出现大面积设备故障,造成重大损失。

3.相关体制机制仍未理顺,新能源发电设备撂荒现象仍比较严重。以风电为例,2008年底我国有1215万千瓦的风电机组完成吊装,其中1000万千瓦通过调试可以发电,但2008年底实际并入电网的风电装机容量仅为894万千瓦,占吊装完成的风电装机总量近73鬈。新能源发电设备撂荒的背后是相关体制机制问题没有理顺,包括新能源电源发展和电网建设的不协调、以及新能源发展带来的成本增加没有及时传导、对电网企业缺乏强制性要求和监管等。

三、新能源及产业的发展目标和主要思路

(一)发展目标

就当前的形势而言,发展新能源有三个重要意义:

1.带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与传统能源生产主要靠资源消耗不同,新能源主要靠设备投资和人员维护,因此新能源投资需求大,带动作用强,就业容量大,是金融危机背景下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的重要途径。根据测算,1元核电投资可以带动GDP增长1.03元,总产出增长3.04元。按照目前批复的核电建设进度,2010年核电投资可以带动总产出增长3084亿元,GDP增长1009亿元,相当于拉动GDP增长0.3个百分点,对建筑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9个行业的产出拉动作用超过百亿元。

2.培育新的优势产业,促进结构升级。新能源产业链长、人力资源投入大。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有明显的产业配套优势,我国发展新能源产业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如果把握得好,新能源产业将会成为我国新的优势产业。

3.减轻温室气体减排问题上的国际压力,增加气候谈判的主动性。美国众议院在6月26日通过了《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设定了2020年前减排17%、2050年减排83%的目标,美国态度的转变会给我国在温室气体减排国际谈判中带来更大的压力。“十一五”节能减排工作已经为我国带来了良好的国际声誉。目前正在制定中的新能源发展规划,如果在哥本哈根的气候谈判前予以公布,将会为我国赢得良好的国际声誉,增加谈判的主动性和筹码。

新能源及其产业的发展可考虑如下目标:

1.新能源发展目标:争取到2020年风电装机达到1亿千瓦,核电装机达到80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2000万千瓦,新能源利用量相当于9亿吨标准煤,占能源消耗的20%,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为24亿吨,成为节能之外另一个主要的二氧化碳减排途径。

2.新能源产业发展目标:一是产业规模目标,目前我国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的年产值在2000亿元左右,其中光伏电池700亿元,太阳能热利用产业400亿元,风电制造和核电制造均在400亿元左右。争取在未来三年使新能源产业年产值翻番,产值达到4000亿元。考虑到对设计、安装、运营、维护和配套设施的带动作用,新能源每年带动上万亿元的GDP增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二是产业创新和竞争力提升目标。未来三年,解决装备自主化和国产化、特别是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问题;能够在三代核电技术、大功率风电、太阳能多晶硅制备等关键技术的消化、吸收上取得突破。到2D20年,新能源技术的研究开发能力大幅提升,在先进核电技术、海上风电和第三代太阳能技术的研究开发上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产业竞争优势由基于廉价劳动力的低成本优势转向基于较高科技含量和规模经济的新型竞争优势,新能源产业成为中国新的优势产业。

(二)发展思路

1.项目建设与产业发展并重,要花大力气突破技术瓶颈、提升新能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新能源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与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特别是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必须统筹起来,政府~方面要利用财税、价格等政策培育发展新能源市场,更要将功夫下在新能源产业上来,通过需求拉动显著提升新能源产业的研发、设计制造和运营能力,突破技术瓶颈,培育出一个以技术创新为核心能力的新兴产业,为经济增长增加新的引擎。因此,需要克服政府部门之间职能划分的局限,统筹好新能源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关系,政府既要制定新能源项目建设规划,也要制定相应的产业发展规划,从规范产业发展、提高自主化国产化水平、促进技术创新等多个方面加以支持和引导,切实提高我国新能源的产业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2.坚持两条腿走路,既要大规模集中利用,也要重视分散利用,因地制宜多途径地发展新能源。从国际上看,欧洲主要走分布式利用的道路,德国2300万千瓦的风电装机中绝大部分是中小风场,最大风场的装机规也只有6万千瓦,并且大部分风电直接入配电网,就地消化。美国既发展大型风电,也鼓励小型风电和家庭太阳能等分布式能源的发展。我国的资源禀赋条件,决定了我国需要走大规模和分散式发展相结合的道路,不能只把注意力放在大风电、大核电、大光电和大电网上。具体而言,在发电侧,不仅要在资源富集的地区建设风电和光电基地,大规模集中利用新能源:也要鼓励中小规模风场建设和资源条件一般地区的小型风电利用,加快量大面广的太阳能分散利用。在用电侧。采取“远距离输电和就地利用并举”的方针,既要加快输电通道建设,将新能源基地电力输送到负荷中心:也鼓励在可再生电源附近发展对电力稳定性要求相对较低、水资源消耗少的载能工业,将能量以载能产品的形式输送出来:同时,提高配电网智能化水平。逐步实现与分布式能源利用系统的电力双向供电,互济余缺,提高就地消纳能力。

3.积极鼓励社会投资,利用价格、财税等政策对新能源的加快利用和降低成本实行双向激励。目前政府亟待建立合理的准入政策、技术标准和市场机制,特别是在当前电力供需出现阶段性过剩的条件下,进一步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加大对电网公平接入的监管,保证各类投资者无歧视地使用电网设施,形成有利于新能源发展的市场机制。新能源的价格补贴政策必须同时发挥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通过价格补贴提高新能源的经济性,以加快和扩大利用来实现产业的规模经济;另一方面要对投资者形成效率激励,促进其降低成本和技术创新。自2003年起实行的风电特许权招标,尽管出现了恶性竞争等问题,但竞争机制的引入显著降低了风电上网电价。根据资源状况设定分区域的风电标杆电价,虽然可避免出现恶性竞争,但却放弃了市场发现价格的功能,在当前技术进步加快的情况下政府难以科学、合理制定价格,无法对投资者形成效率激励,无法促进其技术创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新能源的发展万不可在政府的长期补贴下得以维持,当前的适度补贴是为了将来新能源具有经济上的竞争力,价格补贴

政策需要着眼这一长远目标。

四、政策建议

(一)将新能源发展目标纳入“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制定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发展新能源,对于制定和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意义十分重大。根据初步测算,“十二五”时期进一步节能的潜力相对“十一五”有所减小,单位GDF能耗下降较现实目标在15%左右,如果将前文中提出的新能源发展目标分解到“十二五”时期,测算下来,在此期间新能源发展可以使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5%以上,也就是说“十二五”期间还可以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20%左右,保持了“十一五”规划设定的目标强度。为此,“十二五”规划中更加重视新能源的发展,提出的发展目标与节能减排目标,特别是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结合起来。

建议制订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明确阶段性目标、主要思路、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应充分发挥我国相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优势,相对于发达国家的低成本制造优势,体现需求拉动技术创新的思路,在风电的叶片材料、控制系统、关键轴承、提高单机规模,太阳能的多晶硅制备提纯技术、有毒副产品的回收技术和环保技术、薄膜太阳能、光热发电,核电的大锻件、主泵、控制系统、特殊材料,可再生能力并网技术、储能技术等方面加快技术创新,推进产业化,将新能源产业发展成为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二)加强新能源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建设,完善鼓励自主创新的相关政策

公共研发机构、试验平台在新能源技术创新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特别是在开展基础性和共性技术的研发、推进产业化以及执行政府重大研究计划中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美国能源部下设专门的可再生能源国家实验室,在新能源研究开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连通用电气这样的巨型跨国公司也要利用国家实验室的设施进行风电的研究开发。人口只有400万的挪威设有拥有2000名研究人员的能源技术工业研究院,每年的科研经费高达2.4亿欧元,在海上风电、多晶硅材料、潮汐能利用、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上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鉴于我国的新能源研究力量分散、缺乏专业化,也缺少跨学科整合,建议设立开放式的国家新能源研究机构。从操作的层面上看,可以考虑在中科院增设新能源研究院/所,除了内部整合电工所、力学所、大连物化所、工程热物理所等单位的研究力量外,也要吸收大学和其他机构的研究力量。国家新能源研究机构不仅要具备一般科研条件和设施,而且具备中试能力,从而使其具备从基础研究、技术开发、试验示范、以及到检测认证全过程的试验能力。国家新能源研究机构要对企业、大学、其他研究机构开放,其功能是从事基础性、共性技术研发,实验、测试、认证等,以解决新能源产业共性技术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

进一步完善鼓励自主创新的相关政策。首先是要坚持和落实已有行之有效的科技政策。实施自主化依托工程,通过依托项目推进新能源装备的自主化、国产化。其次,尽快落实《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细则,建立使用国产首台(套)装备的风险补偿机制,鼓励保险公司开展国产首台重大技术装备保险业务。落实鼓励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另外,创新科研组织形式,引导创立产业创新联盟,产业化方面的政府资金重点支持产业联盟对共性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进行攻关。

(三)加快标准、认证和检测体系建设,引导和规范产业发展

丹麦、德国、美国、印度等风电强国普遍实施了风电设备认证制度。为此建议一是建立符合我国自然环境、资源条件以及工业基础的风电、太阳能整机及关键零部件的设计和认证标准:二是加快检测和认证能力的建设;三是实施统一的风电、太阳能认证制度,逐步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

另外,尽早制定风电、光电并网技术标准。并网技术标准的制定应由政府部门牵头,电网公司、发电设备制造商等多方共同参与。标准的制定既要参照国际标准,具有一定的先导性和引导性,以引导设备制造企业开发电网友好型技术,保障电网安全;也要考虑到我国产业现状,给国内制造企业和相关能力建设留一定的缓冲时间。

(四)加快电网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强新能源电源规划与电网规划的统一与协调

有重点、分步骤地推进输电网、智能化配网和储能设施建设。一是要加快输电通道和新能源项目入网线路的建设,特别是要加快已建成新能源项目的接入线路建设,解决设备撂荒的问题。二是在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推进智能化、互动化配电网的建设。配电网的智能化和互动化是智能电网的核心,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发展新能源的积极性很高,在太阳能屋顶发电、中小风电等分布式能源以及电动汽车的发展上居全国前列,对配电网的智能化和互动化提出相应的需求。另一方面,这些中心城市电网骨架坚强,用电负荷大,地方电力公司资金雄厚,具备推进智能配网建设的实力,地方电力公司也正需要新的增长点,推动地方配电网智能化、互动化的积极性很高,因此这些中心城市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上可先行一步,积累技术和运营经验,以便向全国推广。三是加快储能设施的建设,密切关注新型储能技术的发展,鼓励在新能源基地和负荷中心建设储能设施,平抑电网波动,支撑新能源的发展。

加强电源规划和电网规划的统一和协调。厂网分开以来,厂网不协调的问题就开始凸现,这一现象在新能源领域十分突出。要解决此问题,首先是明确规划主体,国家能源主管部门是新能源发展规划和电网发展规划的主体,电网企业和地方政府的相关规划必须与国家的总体规划一致。其次是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保障科学性的一个重要机制是多方参与,电源企业、电网企业、政府规划部门共同参与电力规划。

另外,随着核电发展规模的明显加快,资源供应和核废料的处置问题凸现出来,建议加快我国大型核燃料后处理厂和快堆的立项工作,实施核燃料的闭式循环,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五)完善定价机制,理顺管理体制,建立起适应新能源大规模发展的制度环境

完善电价机制。为了适应新能源大规模发展的需要,应进一步完善电价机制,当前可采取特许权招标与标杆电价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对于规模大、资源条件好的新能源项目,继续实行特许权招标,通过引入竞争降低成本,也为政府制定和调整标杆电价提供参考:另一方面,对分散利用、资源条件不太好的项目,实行分区域新能源标杆上网电价,以鼓励企业投资和规范政府定价行为。此外,根据新能源发展规模,及时调整可再生能源附加水平,足额分摊新能源发展导致的成本上升。

理顺管理体制。新能源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涉及到国家能源局、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环保部、住建部、标准委等多个部门,为加强部门协调,避免多头管理或相互扯皮,应加强政府各部门的组织协调,明确各部门的任务和权责。

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范文9

关键词:乡村旅游;城乡统筹;新农村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A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大上深刻总结几十年来处理城乡关系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思路和方针,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根本举措。旅游业尤其是乡村旅游业是一种关联带动性强、拉动内需明显的新兴产业,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促进农民向非农领域转化,促进传统的农村种植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然而,由于乡村旅游在国内是一个新兴的产业,我国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又是我国面临的一种特殊机遇,把乡村旅游的规划和发展同城乡统筹的大背景相结合的研究和探讨很少。因此,本文研究的意义是寻求一种把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同乡村旅游规划有效结合的规划模式,以加快城乡一体化和乡村城镇化的进程,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为乡村旅游提出一种新的规划模式。

一、城乡统筹规划与乡村旅游规划的联系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2007年初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贯彻十六大精神,按照城乡统筹的思路对“三农”工作做出了战略部署,城乡统筹是加快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需要,是探索构建和谐社会体制的需要,也是探索乡村旅游规划和发展模式的需要。

(一)城乡一体化与城乡总体规划。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其重点和难度是在农村,如果“三农”问题不能合理有效的解决,全面小康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一项大思路、大举措,是解决城乡发展问题的一个重大创新,它把城乡一体化思想提高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新的战略地位。城乡一体化的实质就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应该按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去研究和解决我国的发展问题,把城市和乡村结合为一体,联系城市研究农村,联系农村研究城市。

城乡总体规划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方式。要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解决如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扭转地区收入差距过大的现状问题,就必须重视城乡总体规划,使城乡健康持续地发展。城乡统筹发展是城乡一体化的实质,而城乡一体化是城乡总体规划的战略部署。

(二)乡村可持续发展与乡村发展规划。乡村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要以乡村为载体努力寻找出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至于对后代人的发展需求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道路。乡村是我国建制最小的行政地域单元的群体,它既接受周围城镇的辐射,又对乡村居民产生直接的辐射作用,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是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基本原则。

乡村发展规划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过程和手段。在乡村发展规划的过程中,要考虑环境、生态和资源的相互协调性,考虑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能力,不能盲目扩大乡村的规模,也不能让乡村以城市为模板进行复制。规划的重点是考虑如何有效节约用地,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如何提高乡村规划设计水平,改变千镇一面的状态等,改变乡村二元经济结构的现状,促进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转变。乡村发展规划恰恰是乡村可持续发展实现的途径,乡村可持续发展是乡村发展规划的目的和指导,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三)乡村创新经济学与乡村旅游规划。乡村创新经济学是瑞典延雪平大学商学院维尔特教授等在总结欧洲农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乡村创新经济学理论推崇区域社会资本在乡村建设中的作用,依据乡村特有的资源,通过资源整合、城乡合作发展特色产业。乡村创新经济学立足于乡村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居民点分布及规模等不同特点,按照不同的发展模式和要求,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对乡村发展进行有区别的规划,坚持产业发展与居民点体系建设互动协调的理念,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统筹的原则,研究乡村发展的方向和模式,合理安排生产用地,促进乡村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乡村旅游发展是乡村创新经济学理论下的一个成功实践。在我国广大的乡村地区存在着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和生态自然资源,乡村旅游开发和发展存在着巨大的潜力和市场。根据乡村创新经济学理论,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依据特有的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业是乡村发展的有效模式之一,因为乡村是比较容易培养出特色经济的。乡村可以根据本身特点挖掘本土文化特色,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创造具有时代气息的新文化,或根据乡村建筑风格塑造自己的产业发展模式。如,江南乡村小巧玲珑的民居、北方乡村厚实的四合院、华中乡村封闭的天井和马头墙、西南乡村的木楼竹楼、西北乡村的窑洞等都直接和形象的烘托出乡村的特色,乡村规划可以根据特有的资源和特色发展旅游业,这是乡村创新经济学理论的应用和实践。城乡统筹发展与乡村旅游规划之间内在的联系,见图1。(图1)

二、乡村旅游规划模式的建立

(一)传统乡村旅游规划模式。传统的乡村旅游规划往往只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把旅游业产生的经济效益放在首位,旅游业的发展是建立在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的基础之上的,而且旅游产品单一,不能体现农村农产品价值的升级和提高。旅游发展的同时,乡村的农业、乡镇企业、种植业等产业的发展受到影响或阻碍,不能从整体上规划布局乡村产业结构调整,不能通过资源的整合把旅游业和种植业、养殖业等有效的结合起来。再者,乡村旅游区一旦建立,没有对游客的数量和环境的容量进行有效的控制,生态环境将逐渐恶化,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注重开发,忽视保护,在获得些许经济利益的同时,失去了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二)城乡统筹下的乡村旅游规划模式。城乡统筹下乡村旅游规划模式是在综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基础上,首先建立一种乡村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依据乡村创新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对是否适合发展乡村旅游业作出科学有效的评价,然后根据相关资源和其他指标因素寻找出乡村旅游开发客源、容量及效益评价的方法,对乡村旅游规划的旅游业发展和其他产业发展作出客观的评价,通过资源整合,把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开发有机的结合起来,最终建立一种具有新农村特征的旅游乡镇模式。这种模式实质上是建立在乡村旅游业基础上的农业结构调整方式,是发展经济与资源环境保护并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并存,旅游业与农业、其他产业并存的一种综合体。城乡统筹下的乡村旅游规划模式,见图2。(图2)

三、乡村旅游规划模式的实现过程

(一)乡村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

1、评价指标和因素确定的依据。根据评价效果性、独立相关性、重要性、完备层次性、可比性、可行性等原则确定乡村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的指标和因素,分别包括有效客源(周围大城市的数目、市民的消费心理和交通状况)、周围类似旅游项目(数量的多少和竞争力的强弱)、人文历史资源(古镇古街、历史遗迹和农耕文化)、自然生态资源(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可参与性(运动体验项目、购物娱乐项目)、可持续性发展(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整体发展、脱贫致富功能、保护资源环境)。

2、确定适宜性评价的尺度。根据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评价指标和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按照相同、稍强、强、明显强和绝对强分成五个等级,通过指标层中各因素两两比较,采用Saaty的1~5标度法确定aij的取值1、2、3、4、5及其倒数1、1/2、1/3、1/4、1/5,从而得判别矩阵,确定指标评价集i;将i矩阵的每一个列向量归一化得到矩阵i;对i按行求和得到i;对i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权重Ai;同理,确定目标层下各指标的权重A。

3、确定隶属度和判别标准。根据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将乡村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Ⅰ级(0.4~0.5)、Ⅱ级(0.3~0.4)、Ⅲ级(0.2~0.3)、Ⅳ级(0.1~0.2)、Ⅴ级(0~0.1)。评价等级集Y=(Ⅰ级,Ⅱ级,Ⅲ级,Ⅳ级,Ⅴ级),确定评价集的标准隶属度U=(0.9,0.7,0.5,0.3,0.1)。其中,Ⅰ级表示乡村旅游开发适宜性非常好,实施后可行性和适宜性非常强;Ⅱ级表示乡村旅游开发适宜性良好,适宜开发;Ⅲ级表示适宜性评价一般,可以考虑开发;Ⅳ级表示乡村旅游开发适宜性不太好,最好不要开发;Ⅴ级表示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很差,不应开发。

4、进行模糊综合评价。一级模糊评价:确定并根据指标因素评价尺度,依靠专家评分确定某个指标或因素在同一层次上评价某个等级所占的比例,确定模糊评价矩阵Ri和Rij;二级模糊评价:通过计算Bi=Ai×Ri,对指标集的各个指标进行评判,并确定目标层评价B;三级模糊评价:通过计算S=A×BT分别在各指标层进行评判,并计算和判别目标层的综合隶属度:P=S×UT。

依据综合隶属度对目标层乡村旅游项目开发的适宜性做出比较客观的评价。

(二)客源、容量及经济效益分析

1、基本假设。(表1)

2、客源量预测方法。(表2)

3、旅游容量计算方法。(表3)

4、经济效益分析。(表4)

(三)乡村旅游规划。乡村旅游规划的目的是建立一个新型的具有新农村特征的旅游乡镇,同时也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目的所在。规划过程中,把旅游规划和其他产业规划有机的结合起来,根据乡村的地域特征和资源状况,合理发展规模化的高科技种植业、养殖业、乡镇企业等产业,利用旅游业带动其他产业,利用其他产业促进旅游业,达到和谐发展的目的。举例来说,把农民的耕地种植成规模化的高科技有机稻,形成万亩梯田,既可以作为旅游业的一个观光点,又可以获得谷物的丰收,如云南哈尼梯田;利用乡镇企业和工业的发展可以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如河南省等;提倡农民种植大量的经济树种,形成果树园和果树带,如桂花树、果树等,一方面为游客游览参观提供美好的视觉感受,提高游客参与果树采摘等的积极性,为旅游景点增色;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根据乡村古老的建筑形态和建筑风格,规划成农家乐或休闲场所,既可以使游客体验农耕文化,又可以达到放松休闲的目的,如川东民居;充分利用已有的山体形式和道路状况,可以开发越野等运动项目,提高旅游项目的可参与性等。

首先,乡村旅游规划应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因素,规划能够有效的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和生产环境,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其次,乡村旅游规划应把社会效益融入规划范围之内,经济效益的提高可以同时具有扶贫开发的功能,为当地的村民提供有效的就业岗位,并具有文化教育的功能;再次,乡村旅游规划要持续发展,在旅游开发的同时,保护人文历史资源和生态自然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讲,旅游开发的规划过程就是对资源保护的过程,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之下开发旅游资源,以“不发展就是最好的发展”为开发思路,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给未来发展预留空间。

具有新农村特征的旅游乡镇是以旅游项目为支撑的,应紧紧围绕“乡镇围着旅游建,道路围着旅游修,农业围着旅游调,民居围着旅游改”的理念,规划时综合考虑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可持续因素,以乡村旅游产业为基础,把乡村旅游规划成新农村建设的示范乡镇,把乡村旅游开发变成农民增收、脱贫致富的有效方法,把乡村旅游开发变为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四、结论

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背景下,通过分析、研究农村现有的资源、政策以及其他优势,利用乡村创新经济学的理论和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探讨适合发展乡村旅游所具备的条件,寻求了一种把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同乡村旅游规划有效结合的一种规划模式,以加快城乡一体化和乡村城镇化的进程,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达到旅游功能、扶贫功能、社会功能、环境功能等协调发展的结果,同时利用乡村旅游带动新农村的建设,为乡村旅游规划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提供一种具有参考价值的发展模式。

(作者单位:1.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2.河南五建集团)

主要参考文献:

[1]赵涛涛.统筹城乡背景下的重庆城镇化道路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2]黄序.北京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