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建筑工程风险评估集锦9篇

时间:2023-06-04 09:20:57

建筑工程风险评估

建筑工程风险评估范文1

关键词:地下综合体 火灾风险 风险评估

中图分类号:TU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9(b)-0102-02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工程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工程技术也越来越复杂。在地下综合体建筑工程中,地下综合体建筑的体量越来越大,埋深也越来越深,为保证工程建设的成功,工程师必须认识和避免工程在其生命周期中潜在可能的失败。风险分析就是研究处理复杂的工程系统,辨识其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分析这些风险出现的可能性,及其造成损失的大小,提出控制风险的相关措施,以减少事故发生时的损失。

根据工程风险的定义,若存在与预期利益相悖的损失或不利后果(即潜在损失),或由各种不确定性造成对工程建设参与各方的损失,均称为工程风险。一般而言,在地下综合体建筑工程建设、运营过程中,工程风险R可表示为在工程设计和施工期间发生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环境破坏或工期延误等潜在不利事件的概率p与可能后果c的集合,表达式为:R=f(p,c)。具体到地下综合体建筑的火灾风险,则风险定义中的不利事件即火灾事故,不利事件的概率即火灾事件的概率,可能的后果,即火灾事件可能造成的生命与财产损失。

1 地下综合体建筑火灾风险评估的基本原则

地下综合体建筑根据自身工程特性的不同,及所面临风险问题的不同,其风险分析过程与方法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进行地下综合体火灾风险评估时,需要针对地下综合体建筑的建筑与装修材料、设计方案、使用目的、消防设计方案、人员疏散方案等,确定工程不同防火分区的火灾风险评估对象、目的及方法。另外根据我国基本建设程序,地下综合体建筑工程一般需要经过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设计阶段,在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即进入运营阶段。随着工程阶段的发展,火灾风险也在动态变化,相应各项风险的发生概率、损失以及对于整个工程风险的权重都在不断变化,因此开展地下综合体火灾风险评估工作应与相应的建设阶段紧密结合,分阶段开展风险评估。

因此,地下综合体建筑火灾风险评估的基本原则为如下。

(1)根据工程性质与特点,确定火灾风险评估的依据,保证评估的合理性。

(2)根据评估阶段的不同,应明确评估对象与目的,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以实现评估的科学性。

(3)对评估对象要有全面认识,同时对重点风险源应有针对性重点评估,确保评估的针对性。

2 地下综合体火灾风险评估与控制基本流程

城市地下综合体建筑火灾安全风险评估与工程的初步设计阶段相结合,本工程目前正处于初步设计阶段,应根据初步设计阶段的特点、任务和目的,开展风险评估与控制工作。

城市地下综合体建筑火灾风险评估,包括火灾风险的辨识,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是对城市地下综合体建筑设计方案中存在的各种火灾风险及其影响程度进行综合分析、对比排序的过程。而风险辨识主要包括风险识别和风险筛选。风险识别是指调查和了解潜在的以及客观存在的各种风险;风险筛选是对评估对象已识别的所有风险因素进行二次分析,并根据其发生概率及可能造成的后果,对不构成系统安全风险影响的因素予以剔除。

火灾风险辨识过程可分为6个步骤:火灾风险定义、确定参与者、收集相关资料、风险识别、风险筛选、做出火灾风险识别报告。

在工程风险识别过程中,常用的风险识别方法有:专家调查法(德尔菲法)、检查表法、头脑风暴法、情景分析法、风险讨论会等。对一般城市地下综合体建筑工程的火灾风险宜采用检查表法,对建筑面积特别庞大的或有其它特殊情况的的宜采用专家调查法。

3 城市地下综合体建筑火灾风险分析方法

城市地下综合体建筑火灾风险分析方法可分为三大类: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半定性半定量分析。

定性的风险分析是借助于对火灾事件的经验、知识和观察,以及对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了解,科学地进行分析、判断的一类方法,运用这类方法,可以找出工程中存在的危险和有害的因素,进一步根据这些因素,从技术、管理、教育上提出对策措施,加以控制,达到安全的目的。定性的风险分析不对风险进行量化的处理,只用于对事故的可能性等级和后果的严重程度等级进行相对的比较。定性分析方法的优点是简单直观,容易掌握,缺点是分析结果难以量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价人员的经验,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往往需要凭借直觉,或者业界的标准和惯例,为风险管理诸要素(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现有应对策略的效力等)的大小或者高低程度定性分级,例如“高”“中”“低”三级。主要回答“有没有”“是不是”方面的问题,具体采取的方法有小组讨论、检查列表、问卷法、人员访谈法、专家调查法等,该方法实际操作相对容易,但也可能因为操作者的经验和直觉的偏差而使分析结果失准。

定量分析方法的思想是对构成火灾风险的各个要素和潜在损失的水平赋予数值或货币金额,当度量风险的所有要素都被赋值,风险评估的整个过程和结果就都可以被量化了。定量的风险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蒙特卡罗法(Monte-Carlo)、聚类分析法(Clustering method)和等风险图法。

定量分析方法有两个指标最为关键,一个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一个是威胁事件可能引起的损失。理论上讲,通过定量分析可以对安全风险进行准确分级,但这有个前提,那就是可供参考的数据指标是准确的,可事实上,在工程实际中,定量分析所依据的数据的可靠性是很难保证的,再加上数据统计缺乏长期性,计算过程又极易出错,这就给分析的细化带来了很大困难,所以,目前工程实际应用中风险分析,采用定量分析或者纯定量分析的方法还是有较大的难度,通常采用一些半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

半定量的分析方法通常包括事故树法,事件树法和风险评价矩阵法。事故树法(Fault Tree Analysis,FTA)能对导致灾害事故的各种因素及逻辑关系能做出全面、简洁和形象的描述,便于查明系统内固有的或潜在的各种危险因素,为设计、施工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还便于进行逻辑运算,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评价。事件树法(Event Tree Analysis,ETA)是一种图解形式,层次清楚、阶段明显,可进行多阶段、多因素复杂事件动态发展过程的分析,预测事故发展趋势。事件树分析法可以定性、定量的辨识初始事件发展为事故的各种过程及后果,并分析其严重程度。根据事件树图可在各发展阶段采取有效措施,使之向成功方向发展。

根据以上对风险评估方法种类的分析,城市地下综合体建筑工程火灾风险的分析过程与工程建设的阶段有关,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和初步设计阶段,可用的数据有限,通常可采用采用专家调查法(Delphi法)和检查表法,结合历史数据和专家评判,运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风险事件进行识别、排序、量化、分析和评估。

4 城市地下综合体建筑工程火灾风险评估步骤

城市地下综合体建筑工程火灾风险评估可以采取如下技术路线。

(1)充分了解所需要研究的工程情况,收集资料,包括项目背景、设计资料、气象资料、地质资料、工程已有的研究报告等。

(2)研究资料,查看现场,并分别评价层次单元和研究专题。

(3)各评价单元的可能发生的火灾风险事故进行分类识别。

(4)对各火灾风险事故的原因、发生工况、损失后果进行分析。

(5)用定性与部分定量的评价方法对火灾风险事故进行评价。

(6)各火灾风险事件的风险水平进行评价。

(7)汇总城市地下综合体建筑工程的总体火灾风险评价。

(8)结论和建议。

城市地下综合体建筑工程火灾风险分析和控制方案研究的基本流程见图1。

5 灰色聚类法在城市地下综合体建筑火灾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探讨

火灾风险的评估过程需要用到大量具体的信息和数据,如城市地下综合体建筑的面积,出入口的设置,正常通风及火灾条件下排烟方案的设计,喷淋设施方案设计、建筑与装修材料的使用、地下综合体建筑的使用类型,人流量大小、中控系统的可靠性等。可采用灰色聚类评价法对地下综合体建筑火灾风险概率和火灾风险损失水平进行评估。由于城市地下综合体建筑一般都分成若干个防火分区,对其中的每个分区,以该分区发生火灾的几个主要风险因素为聚类指标。

根据对城市地下综合体建筑火灾风险事件特征的分析,可确定火灾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地下综合体建筑的使用功能、人流量大小、建筑与装修材料、火灾人员疏散方案、火灾条件下通风方案等主要因素有关。

根据各地下综合体建筑火灾防控设计方案实际情况,对其各项风险指标进行量化并无量纲化,并根据各指标不同灰类的白化权函数值,计算出各加权聚类系数,即得不同隶属关系的聚类行向量,按照最大隶属关系可确定特定城市地下综合体火灾的分区的火灾风险概率等级。

地下综合体火灾风险损失等级亦可通过聚类分析法得到,也可通过专家决策法(Delphi法)确定其火灾损失等级,据此查取风险矩阵表,即可确定某特定分区的火灾风险等级。

参考文献

[1] 谢华.地下商业街火灾风险评价[D].沈阳:沈阳航空工业学院,2010.

[2] 李鑫.地下式水电站火灾风险分析与评价初探[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3] 黄敏.地下商场火灾风险评价及安全疏散性能化设计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8.

建筑工程风险评估范文2

一、工程监理中风险的特征

1.风险的客观性。风险的客观性表明风险的发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体。任何与工程相关的活动都是置身于特定的环境中,受到环境的影响,但环境变化是难以控制的,任何不利于建筑工程的因素发生都会导致风险的发生。因此,工程在环境的作用下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风险。

2.风险的不确定性。风险的不确定性表现为风险来源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发生概率的不确定性。从风险来源看,既有来自建筑工程企业和监理工程企业内部的风险,同时也有来自建筑行业、房地产行业的风险和外部环境的风险。企业内部的风险可能表现为企业疏于管理,或者对潜在风险认识不透,导致风险出现。从行业看,由于工程监理质量标准的修订,或经济环境的变化等外在的压力等都会导致风险的发生。监理环境的改变也使得工程监理面临着新的挑战,从而产生风险。这些即将发生的风险不仅来源不确定,而且发生概率的大小也是难以预测和确定的。

3.风险的可控性。尽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是风险是可以控制和化解的,这意味着建筑工程中的风险是可以采用一些办法加以解决的。这些解决的办法要么是我们提前布局,寻求解决的对策;要么是在风险发生后,我们及时寻求有针对性的措施控制和化解风险。

二、工程监理风险管理与控制的流程

和其他风险管理与控制一样,建筑工程的风险管理与控制流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的评估、风险的应对策略与风险的监督和控制。

1.识别风险的来源。在建筑工程中,风险的主要来源可能包括发包方的风险、承包方的风险和监理自身的风险。来自承包方的风险表现为承包方给予施工方的压力,如工期提前、不配合承包方等都有可能导致风险的发生。从承包方看,风险主要有承包方的资质、建筑技术水平,以及不按照合同的要求施工等。工程监理方的风险主要表现为监理人员的素质、监理的态度是否客观公正、监理的管理体制等。只要有针对性地从这三个方面加以准备,细化来自每一个环节的可能风险,就有可能做到风险来源掌控的万无一失。

2.严格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在识别可能的风险来源基础上,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和风险造成的损失大小加以评价。风险评估是风险应对的前提条件,严格风险评估,要从管理的高度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加以评估,并对每一类风险根据其可能造成损失的大小加以评判。通过风险评估,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准备风险发生后的解决办法,并尽可能地降低风险管理和控制的成本。

3.多样化应对风险。风险对策是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风险对策是建筑工程监理管理和控制的核心,只有客观地面对风险,采取措施,才能降低、回避、分散或防范风险,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样化的风险应对,既表现为不同风险来源,风险的应对策略不一样,又表现为每一类风险准备多种风险防范和应对措施。

4.实施风险监控。风险监控的目的是对各项风险应对措施的执行情况不断地进行检查,并评价各项风险对策的执行效果,在环境和条件发生变化时,要确定是否需要提出不同的风险处理方案。

三、工程监理风险管理与控制措施

1.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的主要目标是识别风险源,风险的大小和风险对工程的危害。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可以根据风险的来源加以建立,包括发包方、承包方和监理风险预警。发包方的风险预警可以设定为契约风险预警、工程干预预警、工程资金预警;承包方风险预警包括承包资格预警、承包工作行为预警和承包道德预警;监理方预警包括监理行为预警、管理能力预警和监理队伍预警。针对每一预警,设定相应的机制予以防范。

2.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评估流程。风险评估流程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作出的管理风险的重要手段。一套完善的风险评估流程包括风险评估主体、风险评估规则和风险评估办法。风险评估主体的参与人员应该包括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共同构成,邀请各类专家、学者参与风险的评估。风险评估规则是根据建筑工程监理工作的状况加以制定,风险评估办法主要采用定量和定性的两种。

3.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措施。建筑工程监理中完善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措施应该包括建筑工程系统性风险管理和控制措施,以及非系统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措施。系统性风险管理重点是对整个建筑工程都产生影响的风险,这种风险管理应该是采取规避的办法以减少风险发生之后的损失。非系统性的风险管理可以根据相应风险发生的来源,制定一系列风险管理和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1]刘绍鹏,周荣委,李洪平.浅谈建筑施工监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3).

[2]饶彬.建设工程监理风险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3).

[3]秦佳鑫.风险管理在工程监理项目中应用的探讨[J].民营科技,2012,(3).

[4]董文龙.工程建设监理企业风险管理的目标与基本原则研究[J].科技信息,2011,(11).

建筑工程风险评估范文3

【关键词】建筑项目;经济效应影响因素;经营风险;分析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正在我国蓬勃兴起,建筑项目开发经营的特点却决定了建筑业是高风险的行业。正确分析、从而规避项目经营风险是减少经济损失,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建筑项目的特点决定建筑项目经营的风险性

如今,我国的建筑业在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中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特点,尤其是建筑项目以质量为前提的要素,决定了其高风险性无法避免。

影响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因素包含在从项目实施到竣工的整个过程中,比如建筑项目中涉及到的施工材料、施工机械、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客观因素,以及施工人员、施工技术、操作方法、管理制度等主观因素,都可以对建筑工程项目造成直接的质量影响,而且还有其他不可预知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等,这一切都是建筑项目质量的潜在威胁。

另外,在具体的项目施工中,施工质量是分阶段性的,涉及方面众多,这就为质量监管部门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对于一些隐蔽性强的建筑工程项目,若不参与整个过程的施工,很难在竣工时发现潜在的质量问题,而一旦日后质量问题爆发出来,整个工程都将受到影响,承包商自然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合作共赢预防风险

1、科学合理的风险分配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几乎所有建筑项目承包商在对项目进行决策时,都是以经济效益为前提,以低风险高效益为项目目标。然而,经调查了解,目前我国74%的建筑项目合同均是由业主起草,然后再与承包商签订的。因此,业主自然会尽可能地避免承担风险,这就造成了承包商在风险上的被动。

与此同时,由业主、总承包商和分承包商组成的体系中,总承包商既要与业主签订合同,又要与分承包商签订合同,无疑是建筑项目风险体系的主要部分。

所以,对于总承包商而言,为了保证经济效益,应在另外两方的合同中合理分配风险。

(1)承包商与业主的风险分配

鉴于承包商在风险体系中的地位,对于无法预估的自然灾害等经营风险,应该由业主承担,这是合理且可行的,也是目前国内建筑业的“潜规则”。反之,若业主极力要求承包商承担这种无法预计的风险,那么将直接导致两种结果,一是承包商因风险系数太大而放弃,另一种即是对业主“狮子大开口”。

(2)风险不发生的利益分配

有所付出就应有所回报,风险分配原则中应明确承担风险的一方将会得到风险不发生而带来的经济利益。比如,总承包合同中因为承包商必须要承担对分包商的施工组织风险,而若分承包商管理能力较强,组织工作较好,则总承包商就能得到较高管理费的收益。

(3)风险分配应采取控制风险优先原则

鉴于风险的不可预知和可控制性,风险应优先分配给更容易控制风险的一方。比如:总承包商对分承包商在经营风险上,在严格监督的前提下合理地放权,让分包商自行控制风险管理,如此分承包商得到了更多的经济效益,总承包商也节省了风险控制的支出,更是提高了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效率。试想,若总承包商下的各分包承包商都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控制风险的能力,那么总承包商就只等坐地收钱了。所以,风险应交予可控性强的一方,而对于风险的主要承担者应做好建筑工程项目的监督和检查工作。

(4)风险分配应符合业内惯例

参考建筑工程项目风险分配的历史资料,不但是对业内伙伴的尊重,而且这种有理有据也更方便与业主建立良好的沟通,同时在前人积累的经验中,也更容易结合实际对自身建筑项目的经营风险进行更全面的分析和控制。

2、合理进行风险转移降低自身风险

承包商风险转移的方式有多种,比如为工程买保险,在竞标时采取联合投标的方式,以及将工程分包出去等,都是转移风险从而降低自身风险的表现。虽然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风险系数,但是并非是可以消除风险的办法,只是在程度上,将风险根据比例分成了几份。事实证明,往往不参与经营和管理、却承担风险的建筑项目投资者,受损的几率并不大,只要配以科学合理的监督大都会实现双赢或多赢。

三、减少建筑项目经营风险发生的方法

1、有效的风险预防是避免风险发生的前提

建筑项目的特点决定了经营风险将贯穿建筑工程的始终,所以在工程实施之前就应对建筑项目实行科学而系统的风险评估。制定完善的风险控制系统,以及针对性的经营风险方案,是取得建筑项目经济效益的保障。

在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签订之初,承包商就应对项目风险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并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编写系统的抗风险计划。并将风险评估的结果与业主进行沟通以便进行良好的风险分配。当与业主达成一致风险分配意见后,方可编写风险预防计划和方案,并逐步开始实施。

建筑项目的风险评估不仅在整体上有要求,具体地对各分承包商、业主以及总承包商都有相应的要求。所以,在施工之初,做好项目的风险评估是项目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也是预防项目经营风险的重要开始,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风险评估中的信息采集

信息的采集是风险评估的重要环节,它包括工程环境的数据资料收集,类似工程项目的数据资料收集,以及工程自身的设计文件和施工文件。就环境数据而言,如周围的地质地貌,天气气象等信息;相似工程类的资料收集可与同行之间进行沟通,以及参考此类工程的成功案例等都是风险评估中信息采集的第一手资料。

(2)风险评估需对建筑工程的不确定性进行全面分析

掌握相应的资料只是风险评估的第一步,接下来就要针对资料,对整个施工的过程进行全面分析。由于时间、地点、人员、设备的不同,所以在施工中难免会有诸多的不确定因素发生,风险评估即是要从已掌握的材料中找到这些不确定因素,从而形成相应的风险预案。当然,如最不确定的环境因素,可与当地的气象部门联系,将当地的十几年内或者几年内的各个季节的气象变化进行统计,以便确定最佳的施工时间。

(3)聘请专家实施专业的风险评估

目前,在建筑业,尤其是一些较大的工程或者政府工程,都会选取“德尔菲”专家调查法进行工程的风险评估。①由企业内部和外部的项目风险评估专家成立风险评估小组,但只是名义上,实际操作中只是让一对一的会见,不让他们进行沟通。②让小组成员对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并以匿名的形式递交结果。③将受到的所有风险评估报告汇总,然后将汇总后的分析结果分别交予每个小组成员,并要求他们进行重新分析。④按照③的方法继续,直到得出相对稳定的答案为止。

2、对建筑项目实施风险监控和风险审核

(1)对建筑项目实施风险监控

当对建筑项目进行系统的风险评估之后,承包商便应根据所掌握的具体材料,编制可行性的风险预警系统,从而达到对建筑项目“实时监控”的目的。风险监控是预防风险的重要环节,可以让承包商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并因此及时形成风险应急方案,以避免给建筑项目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风险监控是风险预防的实际性实施,也是经营风险工作中较为重要的环节,它涵盖了项目实施的各个具体部分和施工过程,比如,项目所需要用的材料,施工设计方案、图纸,施工设备和人员,施工队伍的技术和操作方法,以及风险管理制度在各个部门的实际执行效果等。

与此同时,风险监控的过程也是对项目之初未预料到的或者突发性风险补充的过程。如果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出现了预料之外的风险,那么系统的风险监控体系就会及时得以发现,从而使承包商可有效地编订附加风险计划,从而达到了更好控制经营风险的目的。

所以,它是监控项目进展以及与项目相关环境变化的工具,是保证风险预测与实际效果达到统一的有效措施。鉴于此,承包商应建立有效的风险监控制度,利用当今的科技手段以及优秀的管理人员,对整个建筑项目实施全方位、立体式的综合性监控。才能达到有效预防和发现潜在风险的目的。

(2)对建筑项目进行风险审核

所谓项目风险审核,即确定项目风险监控活动以及相关监控结果,与项目风险的应对计划和风险管理计划是否相达成统一性,以及在符合计划要求的基础上,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所以,建筑项目的风险审核对项目监控有促进作用,也是检验项目监控是否有效的有效机制。承包商应注重风险审核,尤其是应针对性地对风险系统较高且容易发现潜在风险的财务部门进行专门的风险审核。

施工企业的财务部门是企业运行的中心,承担着重要而复杂的财务工作。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和审核工作,提高财务风险意识是预防经营风险的重中之重。因此,公司应根据建筑项目的特点,建立较完备的财务风险审计系统,同时在具体的项目管理中,给予财务部门以大力支持。对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1.聘请专业的财务人员,加强财务部门的内部管理,建立完整而合理的财务机制。比如可开展进行财务人员的责任心教育工作,明确奖罚分明的财务人员管理体制,使公司财务内部拥有积极而健康的工作热情,避免因为专业问题或是个人道德问题导致的财务风险。2.协调各个部门配合财务部门的工作,尤其是各分承包商的财务统计工作应与公司财务部门达成有效的沟通。3.加强建筑工程项目资金回收效率,对此可建立专项的财务风险审核机制,以长远的眼光看待拖欠现象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比如官司等。

3、项目经营风险的控制

(1)将项目风险管理与经营管理有效结合

想控制好建筑项目的经营风险,就要与项目经营管理形成良好的配合,建立完备的项目风险管理机制。因为,无论从项目的进度、质量和成本目标,还是从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上看,项目经营管理和项目风险管理都是一致的,都是以加速建筑工程项目进度、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为前提,从而实现预期目的。

建筑工程项目受众多因素影响,可谓无处不在,这间接地影响了项目进程、增加了项目成本。所以,项目风险管理是项目是否达到预期目的的关键因素,而为了有效的规避项目风险,企业就应加强项目风险管理,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将风险管理作为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各个方面体现出来,如此才能让项目得以顺利进行。

项目风险管理在与经营管理的配合过程中,更应讲究方法,并且从细节入手,根据风险监控的技术和方法,进行科学、理性的风险分析,并与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将计划工作和实际完成工作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是否存在较大差异,并找出差异的原因,对差异较大的,应对具体情况进行重新的评估、审计,从而形成新的应对风险方案。

为了能实现这一目标,应对项目经营管理者进行风险意识的培训,让他们带着项目风险的思想去进行经营管理工作,并逐渐让他们形成一种定性的习惯。同时,对于项目风险管理者应给予更加具体的要求,不但要了解项目中常见的因素,也应对一些不容易窥见的潜在风险有一定的防御手段和风险应急措施。同时,要与各具体项目施工单位保持良好的沟通,并定时或不定时的进行“微服私访”,寻找可能产生经营风险的潜在因素。

(2)提高对企业外部风险的意识

在保证企业内部风险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基础上,项目还面临着不可预知的外部因素影响,有些影响甚至是致命的,比如金融危机,自然灾害以及国家法律法规的变更等。所以,在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的控制上,对外部风险的考虑也十分重要。

在这方面,建筑项目风险管理者应提高对社会经济、法律的风险意识,注意搜集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并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形成风险预案,若真的发生了此类风险,则可迅速启动风险预案,使损失降到最低。

总结:

经营风险在于预防和控制,亡羊补牢已经标志着经济风险控制的失败,经营风险,只有在其发生之前列入计划方案,或是在发生之初将其挖出来解决,才是避免经营风险产生的关键。只有有效的经营风险评估和经营风险控制,才能让建筑项目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的前提下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胡世萍.李会生.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防范经营风险[J]江西煤炭科技,2012(1)

[2]王甲辰.建筑项目开发经营风险对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J]公路,2009(4)

[3]王世明.浅谈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2(2)

建筑工程风险评估范文4

目前而言,信息化发展非常快,如何将已有的信息化手段和技术应用到建筑安全运营风险管理系统中是目前软件开发的重点和核心。对于城市大型建筑物安全运营风险管理而言,需要建立基于信息共享、协调控制、技术集成等于一体的城市建筑安全运营风险管理框架体系;集成大型建筑安全运营风险性状跟踪、监测、预警、应急等专项技术;设计集监测、预警、应急响应于一体的大型建筑安全运营风险管理系统框架,以提升建筑安全运营风险的识别和评估技术水平;提升风险跟踪监测与预警能力和应急管理水平,缩短预警和应急联动控制反应时间。基于上述关于建筑安全运营风险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目标,结合目前国内外建筑运营安全风险管理系统的调研,亟须开发的建筑安全运营风险管理系统应能实现如下几方面的关键技术。1)大型建筑安全运营风险分析与识别技术通过统计分析国内外影响城市大型建筑安全运营的事故案例及相关建筑结构信息,构建集建筑结构类型、建筑功能等关键信息的大型建筑安全运营数据库,通过系统开发实现数据知识推理。通过建筑信息和风险发生信息的相关性分析,建立风险事件和风险因素间的耦合。基于典型建筑的工作分解结构与安全运营风险结构,得出大型建筑安全运营风险识别技术。2)大型建筑安全运营动态风险评估技术结合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环境条件和建筑本体功能特性分析,建立城市大型建筑抗风险等级标准和风险等级综合评价标准;综合考虑建筑物风险承载能力、风险等级等因素,软件系统自动建立大型建筑安全运营风险评价模型;分析建筑安全运营风险发展态势,研究态势风险的关键指标,得出如基于模糊综合评判、基于贝叶斯网络等技术的动态风险评估方法;针对不同类型风险,通过知识推理系统自动生成风险预控技术措施和管理建议。3)大型建筑安全运营风险动态控制与应急响应关键技术根据城市大型建筑安全动态风险跟踪特征参数,建立大型建筑运营监测和预警关键指标体系;进行典型建筑人员密集程度与分布规律、人员类型、风险发生时行为方式等调研和分析,在不同类型安全风险发生时疏散与逃生仿真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安全风险发生时的人员疏散模型,得出城市大型建筑运营突发安全事故防范与快速处置技术。

2系统设计思路

基于上述关于城市大型建筑安全运营风险管理的迫切需求和亟须解决的技术难题,本建筑安全运营风险管理系统拟由数据存储与维护层、业务层以及数据表现层3个层次组成。数据存储与维护层包括数据层和支持层2部分,其中,数据层由勘察与设计、施工资料数据库,地理信息数据库以及运营监测与安全管理数据库3个数据库构成,涉及建筑工程中大量文档数据、地理信息数据以及监测与安全监控数据的分类存储,并相对独立,便于系统的扩展与维护;支持层包括统一数据访问接口、数据安全性检查员、数据交换中间件。业务层包括应用层和表现层2个层次,其中,业务层描述了系统的功能架构与业务流程,与业主方开展安全风险管理项目工作的工作流程一致,由数据上报、数据分析、安全评估、预警、警情处理等步骤组成;表现层包括无线网络、IE、视频监控等,为安全运营风险管理采用的技术手段,无线网络应用于手持现场终端设备,实现安全巡检、预警预测与应急状态下的专家、人员等信息的及时获取和上报;视频监控应用于对现场状况的及时监视和控制。用户层展示了参与信息系统协同工作的各方,包括业主风险管理小组、安全管理咨询机构、运营管理方与第三方监测方。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3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3.1系统逻辑结构建筑安全运营风险管理系统将风险管理流程分为评价分析、决策支持2个部分,其中评价模型分析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等级划分3个模块;决策支持有风险跟踪、风险预警、风险应急响应3个模块,采用基础数据库作为后台数据库支持。数据库的主要作用:①存储风险评估计算结果;②为风险决策的技术预案提供信息,并存储决策信息;③记录和存储风险跟踪情况。整个系统由评估模型、基础数据库模块、决策支持模块和输出模块4个部分组成。逻辑结构如图2所示。3.2系统功能结构(见图3)1)风险识别模块通过把建筑安全运营事件与风险库进行比对,对尚未发生的、潜在的、客观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系统分析、预测、辨识、推断和归纳,生成安全运营风险清单,对风险发生概率大小和可能性进行知识推理,得到其量化指标。2)风险评估模块对风险清单进行分析,确定各类风险大小的先后顺序,确定各类风险之间的内在联系,评估风险事件等级。风险等级包括:①利用已有数据资料和相关专业方法分析各种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②分析各种风险的损失量,包括可能发生的运营工期损失、费用损失以及对运营的质量、功能和使用效果方面的影响;③根据各种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量确定各种风险量和风险等级。3)风险跟踪监测模块识别剩余风险和新出现的风险,修改风险管理计划,保证风险计划的实施,并评估消减风险的效果,从而保证风险管理能达到预期目标。风险跟踪的关键在于培养敏锐的风险意识,建立科学的风险预警系统,从“救火式”风险监控向“消防式”风险监控发展。4)风险预警模块运营风险管理体系的核心由风险特征参数、风险控制目标值等组成,有助于决策人更好、更准确地认识风险整体水平、风险的影响程度及风险之间的相互作用。风险特征参数是对引起风险事件的风险因素进行权重排序分析,得出权重较大的风险因素设置为风险特征参数;风险控制目标值一般是根据运营经验或者参照设计预估值对风险特征参数给出一个数值,当超过这个值时,给出工程预警,并要求采取相应控制措施。5)风险应急响应模块依据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设计风险控制机制,包括组织结构、运作机制和信息保障机制。通过高效的控制机制,预防、减少、遏制或消除建筑运营风险。3.3建筑安全运营风险管理业务流程安全运营风险管理系统数据流程如图4所示,运营监测数据、现场巡查数据以及勘察与设计、施工资料数据、地理信息数据等工程文档数据通过客户端系统与Internet连接发送到信息中心数据库,经由风险咨询机构专家组的综合分析,确定预报警等级、应急响应措施,预报警信息通过网络与无线通信设备进行,并对事件处理过程与结果进行自动记录。系统还通过Internet为用户提供查询、报表输出、数据预测、事务管理等操作。1)输入信息项目的基本信息后,可将信息分为勘察与设计、施工资料数据信息、地理信息数据以及运营监测与安全管理数据等。提供这些完整的输入信息后才能进行下面的数据处理流程。2)风险估计根据输入信息,通过需求方提供的算法以及事故数据库、风险事件清单库、风险事件损失库、风险事件概率库、风险事件预控库、风险事件案例库进行风险发生概率和后果损失计算。3)风险评估通过前阶段的数据处理后,开始风险识别,生成风险识别树等一系列的操作。风险识别结束后,再进行风险评估。4)输出信息通过前阶段的风险识别生成风险清单,风险评估后生成风险事件P,C值,风险事件等级,还有风险事件预防措施、应急措施等,其中P代表风险事件或风险状态发生的概率,C代表风险事件或风险状态造成的损失价值。根据以上的输出信息及输入信息,打印报告。5)动态评估在运营过程中,将最新信息当做输入信息重新运行一遍,可实现系统动态评估。

4结语

建筑工程风险评估范文5

【关键词】高层建筑;雷击;风险评估;体系;设计

一、前言

作为高层建筑面临的一项常见问题之一,对雷击的风险评估在近期得到了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高层建筑雷击风险评估的实践水平,从而有效优化高层建筑面对雷击威胁时的可靠性。

二、雷击风险评估体系设计的内容

1.雷击损害风险评估

常常将损害原有的雷击服务的设施还有其附件和雷击的建筑物及其附近。按照不同的保护的对象的特性,雷击能够会引起建筑物的结构类型还有服务设施以及用途和内存物的受损,同时在建筑物中的损失类型主要是包括:L1:人员生命受到的损失;L2:公众服务受到损失;L3:文化遗产受到损失;L4:经济受到损失(建筑物及其内存物的损失)。雷击的基本的损害类型还有:D1:生物上带来的伤害;D2:物理的损害;D3:电气和电子系统的失效。附近的雷击所引起的建筑物的风险分量服务设施中的损失类型包含:L2:公众服务的损失;L4:经济的损失。

2.雷电灾害环境影响评价

按照物质的燃烧条件以及燃烧所产生的热量,去确定燃烧的危害的范围。同时参照有关的计算的方法,去选择合理的参数,对雷击爆炸的危害范围去进行界定――得到工厂外部的建筑物的安全设防的标准,然后作出相关的推理,并且得到一个安全的距离。

3.雷电灾害易损性评估

一个区域内的雷灾害的损害的程度和雷灾害所造成的损失的数量是非常的有关系的,可以理解为损失量越是突出,容易受到损坏的程度就越大。第一点,在一种类型的灾害的容易受到损失的指标之下,要先将这个类型的指标的总值的百分比进行换算,然后在去按照这种总值的百分比的多少去进行二次的划分,所划分出来的这一类型的指标从高到极低分为5个等级间的界定值,然后再算出这个地区的这一类型指标的受到雷灾时的易损的等级,然后其它所在的等级的等级值去代替类型指标值,并且累加各个区域雷电灾害易损指标等级值取其平均值得到评价区域的整体的易损度。

4.大气雷电环境评价

(一)雷电活动时空分布特征。按照项目所处的地区的有关的历史还有气象的资料,惊喜其雷电活动时空分布特征还有雷电主导方向以及次主导方向的确定等。

(二)雷电流散流分布特征。按照项目所在的地形还有土壤的状况以及气候背景等分析雷电流散流分布的特征。

(三)年预计雷击次数。根据项目所在地的环境及建筑物本身的情况,计算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

三、雷击风险评估工作中的应注意问题

1.确定风险评定的标准

建筑物雷击风险评估有一定技术标准,第一便是要确定评估所依据的标准。总的来说,每一个标准对雷击的风险的评定都是有着一致性的。现在,IEC62305的运用其实是比较广泛的,而GB/T21714作为我国初试和国际接轨的防雷标准之一,在未来的运用上面可能会变得更加的广泛。所以,在防雷的风险的评定中,不管是按照哪一种防雷的标准,在雷击灾害的风险计算中都是要关系到局地的雷电参数还有地形特征的。这些参数的科数作为风险评估的基础数据,是更为准确的。

2.要明确雷击风险的概念

风险是指因雷电造成的年平均可能损失(人和物)与需保护对象(人和物)的总价值之比。在雷击风险评估中,需要对建筑物中可能会发生的各种损失,计算出其相对应的风险。建筑物中如果要进行估算的风险主要有人身伤亡的损失风险还有公众的服务的损失风险和文化的遗产的损失风险及经济的损失风险。对各种损失的风险进行估算的时候,是允许损害的原因或者是损害的类型去确定构成风险的风险的分量,然后计再算出每个风险的分量最后求出和然后得出相关的损失风险。

3.要明确建筑物雷击风险评估的内容及流程

建筑物雷击风险评估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计算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确定建筑的防雷分类;爆炸物质与危险环境的划分;建筑内部雷击风险与防护分级。建筑内部雷击风险与防护分级也是防雷风险评估的内容。建筑物内部的雷击风险评估主要考虑其内电子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

四、高层建筑雷击风险评估方法与应用研究

建设一套完整的高层的建筑防雷击的风险评定的体系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去减少雷电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同时还能促进社会的安全稳定的向前发展。风险评估体系,首先是需要建全一套完整的系统,关于高层建筑物雷击评定风险的模型,然后去建设基本的雷击风险的评估的方法,最后根据实际的情况去处理雷击的风险的方法。

1.建立完整正确的风险评估体系

高层建筑的雷击风险评定的体系的建设属于雷电灾害的风险评估体系中的关键的问题。在设计并且建立有关的高层建筑物的雷击的风险评估体系的时候需要注重科学性的原则,还有全民性的原则,评价的指标可量化原则和实用性原则,高层建筑物雷击风险评定的体系是属于一个多因素的并且是多层次的一种复杂的体系,在体系中每个组成的部分都是很复杂的,同时相互之间又有着关联。通过对高层建筑的雷击风险的相关的来源进行分析让建立完善的系统的高层建筑的雷击的风险评定的体系。

2.正确对待高层建筑物的雷击风险评估

因为高层建筑的高度是十分的突出的,并且内部的电子的设备也是人员也比较集中所以致使高层的建筑物,如果要遭受雷击后所产生的损失要大于普通的建筑物,也可以说,对于高层建筑去进行雷击的风险评定要选择正确的态度去认识到雷电风险评定的重要性,并且还要使用正确的雷击的风险评定的方法去计算雷电风险,重要的是相应的做好防范措施,安装有效的防雷装置,争取把雷电可能带来的灾害降到最低,可以说降低雷电灾害对人类的生产还有生活以及经济等方面带来的损失和影响。

3,正确建立雷电风险的评估体系

应该怎么样设计高层建筑中的雷电的风险评估来说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准确的预测雷电的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假如发生了不能避免的雷电灾害,那么对于建筑物本身还有建筑物中的电子设备来说可能造成的破坏和伤害就会很大,对于马上面临的风险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在分析的基础上雷击风险量化处理工作是风险评估的过程中的重点,按照IEC62305-2中所提到的雷击的风险评估公式去进行计算,从雷击风险还有年雷击风险次数以及雷击风险损失,这三方面来定量计算各种损失的风险值。雷电防护的目的就是要降低雷击风险,使其小于或等于雷击风险允许值。

五、结束语

结合以上对高层建筑的雷击风险的评估体系设计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有赖于对多项影响环节与因素的充分掌控,有关人员应该从高层建筑应对雷击的客观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制定最为符合实际的风险评估方法。

参考文献:

[1] 李洪峰,刘敏.建筑物雷击风险评估问题的探讨[J].浙江气象.2010(03):38-40.

建筑工程风险评估范文6

【关键词】日喀则;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S761 文献标识码: A

一、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概述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是以实现系统防雷为目的,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系统可能遭受雷击的概率及雷击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分析计算,做出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提出相应技术防范措施,达到防御和减轻雷电灾害损失的目的。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是研究系统性防雷和区域性防雷的技术支持,是准确定位防雷建(构)筑物类别及合理设计防雷工程技术方案的必然要求。通过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可为评估对象提供雷电防护的科学设计、灾害风险控制、经济投资、应急管理等方面服务,保证防雷工程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是开展综合防雷的必经程序,也是实现科学防雷的必要条件。

二、日喀则地区的雷电灾害情况

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城市高层建筑物日益增多,雷击事故逐年增多,雷电灾害危害程度和造成的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大。日喀则是雷电灾害多发区,年雷暴日数高达65天,最多时达到80天,每年由于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非常严重。根据1984年到2013年30年的雷暴数据显示,日喀则地区的雷雷暴高发区集中在6、7、8、9四个月,而1、2、3、进而10、11、12月则基本上没有雷暴日数。2013年日喀则市的雷暴天气比2012年多20天,6、7、8和9月的雷暴天数分别为14天、20天、13天和11天,日喀则地区是雷暴的高发区。而电灾害风险评估是雷击风险处理和灾害防治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应该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严格按照防雷减灾工作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要求,切实落实防雷减灾职责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等管理制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日喀则地区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体系构建

(一)日喀则地区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原则

(1)认清评估对象,选择符合其适用范围的评估标准。这要求在做风险评估时应该根据评估对象而有针对性的处理问题。

(2)评估方法和评估标准要及时更新。由于各种技术和产品的更新与发展更加日新月异,滞后的评估方法和标准是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特别是LEMP危害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时,通信、电子和网络等行业的发展给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提出了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3)抓住风险评估的两个关键因素,即评估结构(评估体系)和评估指标(评估参数)。

(4)雷电灾害风险评估要以风险(损失)为中心,而不是以风险的来源为中心。这是因为雷电灾害的来源与损失相比而言是很难准确确定的。同时要尽量避免重复性计算或遗漏性计算。

(5)风险是对于不同的评估主体(评估者)是具有不确定性的,风险评估应该考虑评估主体的风险偏好。

(二)日喀则地区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流程

一般而言,评估工作应该按照一定的工作流程来执行。第一,确定评估对象;第二,明确评估范围;第三,选择评估标准,包括评估体系、评估指标及其基准值;第四,确定评价方法包括评估公式;第五,收集信息,进行评估;第六,提供评估结论包括评估等级,并提出适当的对策与相应的措施。

在开展一项评估工作时,需要对所做的评估在宏观上形成一个清晰的概念模型,目的是为了在评估过程中紧紧抓住中心问题而不致于迷失方向。作为评估主体的评估者(防雷工程师和防雷用户),以评估对象(建筑物或服务设施)为中心,选择合适的评估标准,确定有效的评估方法,把工作重点放在评估因子的分析与计算上,目的是得出全面而准确的评估结论,同时按照一定的评估级别来提出适当的防护措施。

(三)评估标准

1.QX3-2000风险评估

QX3-2000是气象信息系统雷击电磁脉冲防护规范,其中风险评估的适用范围是由雷击电磁脉冲(LEMP)对气象信息系统造成损失的风险的评估。该标准中风险评估的中心是确定年平均直击雷次数N和年平均允许雷击次数Nc。建筑物的年平均直击雷次数N,N=k*Ng*Ae,Ng=0.024*Td1.3。

2.ITU-T K.39

ITU-T K.39是由国际电信联盟的,其名称为通信局站雷电损坏危险的评估。该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标准适用范围、危险程度的决定因素、损失、评估原则、有效面积的计算、概率因子、损失因子和可承受风险(允许风险)等。

3.IEC61662和IEC62305

IEC61662和IEC62305是国际电工委员会的两个防雷技术标准,其中IEC61662(雷电灾荒风险评估)是专门针对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标准。IEC61662的适用范围是地闪雷电对建筑物(包括其服务设施)造成的风险的评估。

在IEC61662中,风险是指雷电对建筑物和服务设施造成的年度可能损失。与雷灾损失正好对应,雷灾风险分为R1、R2、R3和R4等4类。R1是人身伤亡风险,R2是公共服务风险,R3是文化遗产风险,R4是财产经济风险。每一类风险分别由公式R=N*P*D来计算,其中R是雷灾风险,N是年危险性雷击次数,P是每次雷击造成损失的概率,D是平均相对损失。雷灾允许风险Ra是指雷电灾害评估标准或评估主体能够允许的风险水平。雷电防护的目的就是降低雷灾风险到雷灾允许风险,即R≤Ra。当雷灾损失有多种类型时,要求每种类型都满足R≤Ra这个条件。在建筑物风险评估时,要求实现两个目的,即确定建筑物雷电防护的必要性(针对于人身伤亡风险R1、是公共服务风险R2和是文化遗产风险R3)和确定建筑物雷电防护的经济效益(针对于财产经济风险R4)。

(四)评估体系构建

在前面分别对QX3-2000、ITU-T k.39和IEC61662 与IEC62305等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三大系列标准做了全面的分析和比较。可以看出,在评估建筑物及其服务设施的雷灾风险是,使用IEC61662与IEC62305标准来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应该是正确的选择。

IEC61662标准的评估体系是常用的评估体系。评估体系是一个完整的评估系统,也可以用评估框架来表达。要正确的运用IEC61662标准的评估体系来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就应该准确和完整的理解它。在此,分别采用分析法和综合法对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体系做具体说明。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体系从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结果出发,反向推出需要提供的条件和参数。为了得到风险R,需要计算年雷击次数N、雷灾概率P和雷灾损失D等3个基本量。要计算N,就要知道有效雷击面积A和落雷密度NG,而NG可以由当地的雷暴日数Td利用一定的公式求得。同理,P可以由Ph、Pf和Po来计算,D可以由各类雷灾损害δ来求得。

四、结论

以IEC61662标准为基础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是一套完整的评估系统,通过详细的分析与说明。风险是不可逃避的,风险评估是认识和评价风险的有效手段。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应该遵循5个基本原则,按照一定的工作流程进行评估,同时需要熟悉评估的概念模型。对相关的评估标准做了分析和比较,以IEC61662的评估标准为中心,使用综合分析法对建筑物风险评估体系进行总结,得到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体系。

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风险评估范文7

关键字:建筑施工;施工现场;安全风险;风险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风险主要是建筑工程产品在施工现场、生产的不确定性,它和普通产品不同,它汇聚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不确定性不仅会给施工单位带来了财产损失、人员伤亡,同时也构成了影响社会的不利因素。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主要包括施工质量以及施工生产安全管理两个方面,在密不可分、相互影响的同时,严重的质量问题,不仅会让建筑工程存在安全隐患,同时也会影响工程质量以及效益。随着城镇化进程以及经济迅速发展,在建筑业大力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一定发展,针对出现的安全事故,必须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

一、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

(一)建筑施工现场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施工活动中,通常由专业的管理人员、工程师、施工班组长、技术、安全、维修以及一线操作人员组成,在邀请相关制造商以及供应商共同参加的同时,保障建筑工程人员正确认识活动风险。在这个过程中,风险管理小组通过正确分解作业活动,在划分作业步骤的同时,及时辨认风险隐患;在正确评价危害的同时,明确风险等级,根据现有措施科学运用安全措施,进行风险沟通;在施工现场风险辨识前,建筑工程现场的安全风险管理小组必须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要求,及时收集法律法规标准、装置区图样、项目施工图样、施工机具设备、事前事故记录、防线控制措施、风险评估说明以及厂商说明书等。

1、危险辨识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危险辨识根据施工活动相关特点,在危险辨识的同时,识别职业病、事故类型以及潜在伤害 。在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特点的同时,进行新材料、工艺设备、技术产品、临时作业、危险作业以及控制不足的作业识别。为了保障建筑工程危险识别,必须加强施工方法、机电设备伤害、化学品特性、材料搬运、防护设施、临时设施、作业环境以及施工设备布置识别。

2、风险评价

建筑工程风险作为特定风险后果严重性、可能性的结合体,风险评价不仅是评定已辨识风险等级,也是判定可接受风险的具体程度。在已有风险控制评价中,施工活动根据风险控制措施有效性以及风险实效引发的事故后果,进行科学评价,明确建筑工程施工风险等级;在已经辨识的危险可能性以及后果确定中,后果严重性主要是事故对人员组成的伤害程度,主要有轻度、中度以及重度伤害,在评价过程中,为了更加公正客观的评价事故后果影响以及发生可能性,在综合分析类似事故后果以及频率的同时,仔细统计事故数据。

3、建筑工程现场安全风险顺序

建筑工程风险控制措施根据优先顺序特点,在正确识别风险的同时,不断替代、消除风险隐患,进行个体防护。在具体的施工活动风险中,建筑施工单位必须根据风险等级要求,在明确风险控制措施的同时,对轻微风险,通过反复检查的方式,让安全风险始终控制在轻微风险;对一般风险,在采取相应的风险措施的同时,对施工活动风险进行正确的分析,从而将机械、化学物质以及电气伤害降到可以接受的范围;对特殊风险,在没有将风险指数降到轻微或者一般风险时,必须严格杜绝施工活动。

(二)建筑施工现场评审以及记录

为了保障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效益,在风险评估中,必须对相关文档进行认真记录、存档,存档周期一般在三年以上。在实际记录评估中,通过明确施工现场工艺、地点、活动以及使用机具,在后续成员职务评估时,通过识别施工活动具体事项以及可能诱发的事故,针对风险等级,必须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进行人员签字批准。

二、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措施

(一)增强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建筑施工安全意识

在建筑施工中,操作人员不安全行为和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有直接联系,为了保障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效益。在实际施工中,必须加强建筑施工特殊工种安全技能教育管理,根据施工特点,在严格施工电梯、起重机、电工、架子工培训教育的同时,加强执证上岗控制力度。在岗前教育培训以及技术交底中,安全管理作为动态的管理过程,在明确危险源的同时,必须正确分析安全管理实际情况,对技术项进行岗前教育和技术交底。

(二)优化建筑工程安全防护体系,完善应急方案

受生理、心理条件局限,为了避免建筑工程施工事故,建筑施工安全必须做好临边防护,在加强施工安全风险的同时,采用培训教育的形式,从根本上减少事故发生可能性;在提高应急方案演练的同时,制定相应的救援预案。事故发生时,通过应急处理方法,在快速反应的同时,将故障控制在萌芽以及局部地域,从根本上杜绝事故蔓延放大,对建筑工程造成的影响。

(三)购买工程保险,减小安全风险

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新材料、工艺、设备不断出现,在实践应用中,施工单位面临着经验不足、技术承接不够的现象;因此,为了提高施工效益,建筑工程必须加强工程弱点、特点检测力度,在统筹布局,综合评价的过程中,降低安全风险。

另外,建筑工程风险管理包括施工企业、项目单位、监理部门、监测机构、政府部门以及参建人员;因此,在实际管理中,必须根据参建人员复杂性,在统筹规划安全风险管理方案的同时,使用多种措施并存的方式,减小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风险;在增强建筑工程机械化水平以及隐患管理的同时,根据施工单位自身特点,在明确坍塌、物体打击、坠落、机械伤害、触电的同时,从根本上降低建筑工程安全事故以及现场安全风险。

结束语: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作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在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中,必须坚持以“安全第一,综合治理,预防为主”为方针,在优化安全管理的同时,根据风险管理内容以及措施,从根本上提高建筑施工单位经济效益,促进施工单位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彬.浅析建筑工程安全风险管理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3).

[2] 李绍山,王斌.施工现场风险管理[C].//第五届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国际会议暨第五届天然气管道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81-85.

建筑工程风险评估范文8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住房、基础设施建筑物的需求不断增加:许多大中小型建筑物拔地而起,建筑工程项目也越来越多。而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地形十分复杂,土壤、地质结构等环境要素也呈现出巨大的差异。一些建筑工程建设时由于缺乏对地形的勘察和当地地质灾害的了解,造成或加剧了当地的地质灾害,给国民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前,进行建筑工程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了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提供防治地质灾害的依据,在建筑工程启动前要进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并且根据评估和预测的结果对建筑项目进行调整,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

 

一、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以往许多建设单位没有对建筑工程项目可能受到或诱发的地质灾害危险性的评估意识,地质灾害事件偶有发生,造成了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建设单位吸取这如血般的教训,逐步认识到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现在,很多建设单位已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有更深的认识,把其上升到作为勘测地质灾害及其前期预防的重要手段。根据自身建筑工程项目的特点,在项目选址和启动前主动地咨询当地的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发育情况等等,自觉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有效地避免因建筑工程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建筑工程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作用,是通过调查清楚了解本项建筑工程所受到的地质灾害影响的危险性,或可能引发当地地质灾害发生而给当地人民带来的危险性的全部问题所在。即对建筑工程所涉及的地域范围内的各类地质灾害进行调查,评估其对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危害及影响;对工程建设加剧、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及工程建设自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预测评估;对建设用地的适宜性作出评价,并提出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这里说的评估范围不能局限在建设用地面积之内,应根据建设项目的特征以及整体的地质环境条件确定。上述说的有关地质环境、地质灾害调查项目大概如下:

 

1.1地质环境:(1)对于地形、地貌的实体调查研究分析;(2)对于区域地质的研究分析;(3)对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方面的研究分析;(4)对于岩土体工程特征的研究分析。

 

1.2地质灾害:(1)滑坡、崩塌分析探查;(2)泥石流分析探查;(3)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分析探查;(4)其他类型地质灾害分析探查。

 

二、建筑工程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2.1其工作内容:

 

(1)明确拟建项目工程的概况以及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2)了解或基本查明拟建项目所在地区的地质灾害现状,包含有种类、分布、规模、发育特征、诱发因素,评价其稳定性、易发性;

 

(3)涉及建筑工程选址的场地问题及与建筑工程相关的环境地质内容,依据工程项目类型、规模以及采用的施工技术和方式,对于在建设过程中或者是工程完成后,对地质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和变化,进行评估是否会引起或加剧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于可能会产生的灾害进行等级评估,分析对建筑物物主以及周围居民所大概带来的损失;

 

(4)通过对拟建项目场地地区进行现有地质灾害分析,对于工程施工和运行环节中可能会引起、造成或者加剧地质灾害进行危险性方面的分析;

 

(5)应该制定出地质灾害的应急防治措施,从根本上杜绝由于不合理工程活动所带来的影响建筑工程项目安全运行的相关因素,从根本上降低由于不合理工程活动所引起的地质灾害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

 

(6)对已经发现和检查到的可能会加剧、引起的地质灾害,提出有效的防御措施和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2.2评估工作级别

 

要对建筑工程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等级评估。具体的评估工作级别需要根据建筑项目的重要级别以及所处的地质环境状态的复杂程度分为一、二、三级。评估单位也需要客观地、合理的对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评价,杜绝人为原因所造成的结果差异。把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分级别实行,能更科学、更有条理地进行评估工作,合理安排评估人员工作量和评估工作进行时所需要的资源,便于结合实际情况和评估情况对建筑工程项目相关的地质环境进行分析,也便于科学合理地把评估后的成果报告等资料分类存档。

 

2.3评估工作制度化

 

文章前面已论述了建筑工程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重要性,据此,笔者认为可以把建筑工程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制度化。制度化评估更有利于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比较现有的几种常用的评估工作程序,整合发展出一种较科学的能总领建筑工程前所进行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程序大纲,并可根据各种地质环境分析细化程序来优化评估工作,使其发展成更专门、更专业的工作。

 

2.4评估工作资料收集和整理

 

因环境是运动变化的,在建筑工程完工后的特定时期需要对建筑物进行检查等。由于在项目进行前对建筑工程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工作成果只能反映某一特定时期的地质状况,所以收集和整理评估工作的前中后期资料并进行分类存档非常重要。这也便于日后对建筑物进行检查、对比和对建筑物所处的以及附近环境进行检查、对比和分析。

 

有关的评估工作资料收集:(1)评估区域地质、地震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等;(2)评估区自然地理、气象水文、交通等;(3)评估区社会、经济及人口等方面;(4)评估区人类工程活动特征;(5)本项目建设工程概况;(6)本建设工程前期工作资料收集。

 

结语

 

人类的生存、活动与环境息息相关,建筑工程与环境相互影响着。做好建筑工程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重要性尤为突出。为了把建筑工程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做好,从工作的目的、内容到优化工序、把工作做精做细都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努力。

建筑工程风险评估范文9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探讨

随着我国进一步加大经济建设力度,建筑行业迅猛发展,高层建筑物逐步得到广泛普及。面对高层建筑项目日益增长,高层建筑施工安全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在当前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危险因素,严重影响着施工安全性。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是帮助解决危险问题的基础工作,做好科学准确的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可以为高层建筑安全顺利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对高层建筑项目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的重要性

现阶段高层建筑施工阶段,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是施工安全管理的关键手段,是高层建筑工程项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针对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以及可能引发的安全事故进行科学的评估分析,就是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施工企业结合施工安全风险评价可以通过加强施工安全风险管理,采取相应的风险预防措施,以降低施工安全风险,保证施工效率、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推动高层建筑工程项目的健康发展。近几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十分迅猛,高层建筑在各地广泛普及。与传统建筑工程相比较,高层建筑施工面临着更多更大的安全隐患问题,目前高层建筑施工中所发生的安全事故较多,这对施工企业、建设单位都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也不利于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能够预先发现工程施工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前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降低施工安全事故,这对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做好科学合理的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工作是必要的,也是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必要方法[1]。

2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的主要内容

为了保证高层建筑安全顺利施工,对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进行科学的、精确的评价是必须的。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的基本内容主要包含了以下方面。

2.1对高层建筑施工风险进行识别

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安全事故较多,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首先必须准确的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全面科学的对施工过程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判断、分析、识别,比如高处坠落、机械伤害、坍塌、触电等,通过分析施工过程的不确定因素、收集相关资料、确定可能面临的风险、分别记录这些风险,深入了解各种不同风险的特点、对工程的影响、对工作人员的影响,为确定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提供基础依据。

2.2对高层建筑施工风险进行估量针对高层建筑施工过程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预测和估量,判断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对工程项目的影响和损失。高层建筑施工风险估量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是以风险识别为前提,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收集大量相关资料,利用统计学对风险发生的概率进行科学的预测,评估其对高层建筑工程项目带来的负面影响和综合损失,以科学准确的数据指导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控制以及管理工作的开展[2]。

2.3对高层建筑施工风险进行评价

在风险识别和风险估量的基础上,综合分析高层建筑施工过程发生风险的可能性、预计损失情况,科学准确的确定高层建筑施工的风险量,并与相关标准风险指标进行细化对比,为采取相应预防控制措施的力度、制定科学的解决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2.4对高层建筑施工风险进行处理和监控

根据科学准确的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通过多种不同的科学技术与管理方式,针对性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方案以及不同风险发生后有效解决措施,以有效降低施工风险给高层建筑工程项目、相关企业带来的效益损失。在这个过程主要由相关单位的专业团队依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控制和措施,在共同监督之下认真贯彻落实,在施工过程中实时跟踪监控,保证风险预防控制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能更好的识别高层建筑施工过程后续可能出现的新风险,及时解决,为高层建筑顺利提供有效保障[3]。

3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的有效策略

3.1建立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体系

针对目前建筑行业的高层建筑施工安全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完善和改革创新,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风险评价体系。首先,由施工部门依据相关风险评估、风险资料构建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制度,交由专业团队进行合理的优化完善,规范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中的每一个步骤。其次,施工单位加强细分安全风险评价,细化分工,具体化责任,保证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工作的准确度,同时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主动性[4]。

3.2重点预防控制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风险

高层建筑施工风险较多,各自所涉及的环节具有一定的共同特征,且存在不同的差异。根据高层建筑施工实际情况,结合以往的高层建筑经验和风险预防控制方法,高度重视高处坠落、机械伤害、坍塌、触电等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常见的安全事故,并在施工准备阶段做好重点预防工作,在施工过程实时监控,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及时解决,降低高层建筑施工风险发生概率、减少工程项目的损失。

3.3提升高层建筑风险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工作中,参与评价的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会影响到安全风险评价结果。现阶段我国高层建筑项目发展较短,具备优秀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的评价人员较少,导致评价结果往往不如人意,造成了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形同虚设的现象。根据评价人员的自身能力与素质情况,施工单位可以聘请安全风险评价专家教授,对评价人员采取针对性专业培训,对工作人员做好基础安全风险培训,树立安全意识,对管理人员做好安全风险管理培训,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综合能力,提升评价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奠定牢固的基础[5]。

4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现代社会不断进步,高层建筑工程项目急剧增长。在现阶段高层建筑施工过程安全事故屡见不鲜,施工过程所面临的安全风险对建筑行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高层建筑施工环节越来越重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价工作的开展越来越关键。高层建筑施工所面临的安全风险较多且复杂,甚至还存在诸多未知风险,还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不断深入研究,制定更完善的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制度,在不断实践应用过程中积累经验,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总结更优秀的经验,以指导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管理工作,提升高层建筑的综合效益,推动建筑行业健康长远的发展。

作者:李江伟 单位:核工业西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