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教育部教育数字化集锦9篇

时间:2023-06-04 09:21:14

教育部教育数字化

教育部教育数字化范文1

1.数字校园的定义

数字校园是以高度发达的计算机网络为核心技术,以信息和知识资源的共享为手段,强调合作、分享、传承的精神,是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有机结合的新型教育、学习和研究的教育环境。这种新型的开放式教育环境提供了适应学习者个性化成长和发展需求的学习平台,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多种媒体组合的学习资源,能够创新地运用和创造资源。数字校园环境在日益发达的互联网技术的服务下,强调受教育者学习的自主性、灵活性和多样性,促进教育的进一步开放。

2.数字校园的重要作用

数字化校园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以及科学规范的管理对校园内的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整合、集成和全面的数字化,以构成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和统一的权限控制;通过组织和业务流程再造,推动学校进行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最终实现教育信息化、决策科学化和管理规范化。以教师、学生、管理人员为主体,以教学、科研、管理活动为主要服务对象,通过校园数字化实现资源高度共享、信息高速流动,建设数字化教学、科研与管理环境。传统校园的基础上,以网络为基础,从环境、资源到活动全部数字化,实现网上办公、网上管理和网上服务。学校在开展教育、科研和管理及对外通讯工作全过程中,运用宽带、交互性和专业性的局域网络实现数字化教学及学校办学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3.数字校园的组成

数字校园的建设包括校园基础信息化环境的建设和校园应用系统的建设。校园基础化信息环境包括校园网络化环境、基本的信息化终端建设、数字教室的建设。校园应用系统应包括基础应用系统和功能应用系统。

二、杭州市数字校园示范工程建设的背景和理念

“十五”和“十一五”期间,教育部和浙江省都曾实施过“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项目,浙江省曾前后共开展了三批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实施工作,杭州市共有11所部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76所浙江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通过实验工作,这些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信息化工作得到长足发展,使信息技术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学校管理、学生学习等方面的应用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并向兄弟学校和社会起到了较好的辐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物联网、泛在网络、微视频教学、数字地球、数字城市、开放教育、终身教育、移动学习、在线学习、学习力等新概念、新理念、新技术层出不穷,对学校的教育教学产生了新的冲击和影响。面对新时期教育信息化工作所面临的挑战,我们该如何抓住机遇,迎难而上,把教育信息化工作推向新的阶段,这是从事教育信息化工作人员的职责所在。

根据《杭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杭州市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浙江省中小学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指导意见》的精神,为加快推进我市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建设,构建更有效的教育技术支撑基础,我们实施“杭州市数字校园示范工程”基本的理念为:通过实施《杭州市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来普遍提高我市基础教育的信息化整体水平,以“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式来实施“数字校园示范工程”,让新技术、新理念在一部分有条件的学校率先实验研究,促进实验示范的学校在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方面形成自己的亮点和特色,实现创新发展。

三、杭州市数字校园示范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建设总目标

1.指导思想

按照《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杭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杭州市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要求,以学校网络及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教育资源和平台建设为重点,以教育教学信息化应用为核心,以管理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为支撑,以创新教育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加快杭州市教育信息化进程,提高信息化水平,为我市实现教育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2.建设总目标

经过五年时间的努力,形成数字校园示范建设体系,建成80所市级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力争建成25所省级数字校园示范学校。通过示范学校引领、带动各级各类学校进一步加强数字校园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化设备设施的作用,提高设备使用效率,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现代化,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管理和学生校园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我市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促进教育现代化。

四、杭州市数字校园示范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实施杭州市数字校园示范工程,是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构建更有效的教育技术支撑基础的重大探索与创新。为此,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将坚持以下原则和要求:

1.统筹规划,分类指导

在浙江省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建设指导意见的基础上,根据我市教育信息化实际情况,制定出中小学适用的《杭州市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建设指导意见》。依据《杭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杭州市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统筹规划,合理创建,分类指导。学校应根据各自办学类型、办学定位和办学实际,根据省市两级有关数字校园创建指导意见,制定学校的数字校园建设总体计划和方案,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学校信息化水平。

2.突出应用,强化特色

坚持以应用为核心,以育人为本,以推进教育教学模式创新为重点,积极探索信息化教育新模式,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数字校园建设应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结合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统一设计和建设,严格遵循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注重对学校核心和特色工作的支撑与引领,服务于学校的管理者、教师、学生和家长,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升,服务于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3.优化整合,适度超前

数字校园建设应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建设,适度超前。依托学校现有的信息化环境,努力实现对学校现有各类资源的优化整合,分层推进,分步实施,建构一个以学校应用为中心的数字空间,实现校园内部、校园与区域、校园与社会之间的信息、数据和资源授权的共享与交流,充分发挥数字校园建设的投资效益。

五、杭州市数字校园示范工程建设的实施步骤

成立“杭州市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建设工作小组”和专家组,组织力量制定《杭州市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建设指导意见》,筹备第一批30所市级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建设工作。

2012年:根据省级数字校园示范工程创建的进度,启动第一批30所市级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建设工作。筹备第二批50所市级数字示范学校建设工作。

2013年:做好第一批30所市级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建设的中期督查,继续执行市级第一批示范学校的建设。启动第二批50所市级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建设工作。

2014年:完成第一批市级示范学校建设并进行验收,做好第二批50所市级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建设的中期督查,继续执行市级第二批示范学校的建设。

2015年:完成第二批市级示范学校建设并进行验收。做好杭州市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创建的总结工作。

六、杭州市数字校园示范工程建设的遴选程序

杭州市数字校园示范学校遴选采取学校申报、学校主管部门审核推荐、杭州市评审立项、学校实施、经市验收合格后授予“杭州市数字校园示范学校”称号的方式进行。

1.申报

杭州市数字校园示范建设由学校根据本校教育信息化发展基础及当地教育发展和教育信息化规划申报。申报学校根据学校类别,依据《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杭州市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建设指导意见》进行建设和自评,自评达到合格方可申报,填写《杭州市数字校示范校园建设申报表》和示范建设方案,并附自评报告,报学校主管部门审核。

2.推荐

学校主管部门根据学校申报材料,组织专家对学校教育信息化现状和建设方案进行检查、评估。根据分配的市级示范名额,推荐市级数字校园示范建设学校。

3.评审

市级数字校园示范建设学校评审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各区、县(市)和直属学校申报市级数字校园示范建设学校,经审核初选、专家实地考察、评审委员会评审后,由市教育局公布市级数字校园示范建设学校。

4.验收

市级数字校园示范建设学校建设期满后,由市教育局组织专家组根据学校示范建设方案进行验收。验收合格,授予“杭州市数字校园示范学校”称号。

七、杭州市数字校园示范工程建设的保障措施

实施杭州市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建设是推动全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数字校园示范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影响和决定着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局与走向。为此,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以科学创新的发展思路予以推进,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

1.加强领导,确保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建设顺利实施

市教育局成立杭州市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加强对省、市两级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创建过程中指导和落实情况的督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杭州市教育技术中心,负责省、市两级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建设的日常管理工作。

各教育主管部门应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工作机构和专家组,研究落实本地区的数字校园示范创建方案,切实把数字校园建设纳入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统筹领导,制定扶持政策,落实工作责任,扎实有效推进。教育主管部门主要领导和学校校长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建立目标工作责任制,切实担当起教育信息化和“数字校园”建设任务。

2.加大投入,切实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进程

各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将数字校园建设、运行维护和创建工作经费纳入教育事业年度预算,并设立数字校园建设专项资金。加大投入,加快推进数字校园建设,确保建设项目按期完成并顺利通过验收。

3.加强管理,努力提高数字校园示范建设效益

各教育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数字校园”的管理和应用工作,通过完善的管理制度、人员培训、经验交流和考核评估等形式促进数字校园的应用,重大活动要求做好相关活动记录、工作台账、宣传报道等工作。

(1)建立工作年报制度。省、市两级数字校园示范建设学校要严格按照建设方案要求,落实项目,每年6月底前要将上一年度示范建设进展情况形成书面总结报教育主管部门。

(2)建立督查制度。各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督查制度,督促学校如期完成建设任务。市教育主管部门将组织专家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对于按计划实施,建设成效显著的省、市两级数字校园示范建设学校,给予通报表扬;对于未按计划完成示范建设,或者成效不显著的,责令其整改,延期一年后仍未能完成整改、通过验收的,将予以通报批评,取消其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建设资格。

(3)建立验收制度。省、市两级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建设期满,市相关部门组织验收。验收时,将根据省、市两级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建设指导意见和学校申报的实施方案,重点检查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落实情况,在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中所发挥的效益,以及经费使用等情况。市级示范学校验收合格后,授予“杭州市数字校园示范学校”称号。

(4)建立帮带制度。每所省级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必须有2所以上牵手(结对)学校,每所市级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必须有1所以上牵手(结对)学校,推广经验,帮助牵手(结对)学校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提高示范、辐射效应。

教育部教育数字化范文2

(一)电大网上教学面临挑战1999年秋,广州电大开始实施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探索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以及相应的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模式及其运行机制。这对电大的面授教学、电视教学提出了挑战。广州电大不遗余力投入资金开发校园网站、双向视频系统、远程教学平台、多媒体教学资源等,推进网上教学的实践。然而,网上教学资源少、网速慢、网页打不开、视频看不了等问题时常困扰着学校。鉴于现代远程教育具有“大、新、高”②,涉及面广,教育用户多,科技含量高,对技术的依赖比较强,技术的投入、资金的投入都较多的特点,广州电大决定另辟蹊径,引入市场机制,寻求与企业的合作,进行公司运作,探索产业化运作方式,确保技术力量到位,加快推进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

(二)建设历程和阶段性成果广州数字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历程大体可分为:酝酿论证(2001)、务实开创(2002-2003)、稳步推进(2004-2006)、飞速发展(2007-2009)、全面覆盖(2010年以来)五个阶段。在酝酿论证阶段,广州电大多次研讨校企合作建设广州远程教育中心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合作伙伴必须具备的六个基本条件,制定了《广州远程教育中心项目建设建议书》,明确其功能定位与发展目标③。2001年1月签署了合作共建协议④,2002年4月广州远程教育中心作为数字化学习服务的运营机构正式运作。在务实开创阶段,初步建成了国内规模较大开展网络远程教育的硬件以及系统软件平台,为广州电大7万余名开放教育师生提供远程学习支撑平台服务。启动了“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项目,首创国内教师继续教育数字化学习新模式。开通国内同行业首个教育服务中心———969300教育热线服务。在稳步推进阶段,以承担建设、运营广州市“十一五”重点工程“教育e时代”工程为契机,逐步拓展应用服务项目,相继开展了“广州八一远程教育学院”“、广州普法网”“、广州专业技术人员公共必修课培训”项目,为驻穗部队官兵及其家属、公职人员以及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数字化学习公共服务。在飞速发展阶段,启动了教育部“教育技术培训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广州试验区和“广州市公务员培训网络大学堂”,为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广州市各区县和市直机关公务员提供远程继续教育服务。开通广州教育宽带网,为中小学生家庭提供教育主题宽带服务。成立数字化教育研究院,与华南师范大学共同建立数字化教育研究所、培养创新基地、博士后工作站。在全面覆盖阶段,参与实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为全市企业职工、工会干部以及全体市民提供远程数字化终身教育服务,相继启动了“广州职工教育网”“、广东省旅游服务人员培训网”、“智慧校园教育云服务”、“ee职业教育网络学院”等10多个应用项目。并与杭州电大就“构建杭州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二、广州数字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理念与思路

广州数字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在明确的理念指导下,依照清晰的思路加以实施,从而建设发展起来的。

(一)以践行终身学习,实现无处不在的教育为建设理念广州数字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立足广州,面向珠三角地区,为各行各业教育受众提供普及性、公平性、低成本的远程数字化教育和公共服务。践行“有教无类”的终身教育理念,致力于打造无处不在的教育,广泛深入学校、家庭、社区、企业、机关、军营,建立数字化学习中心,真正实现教育零距离,让学习者实实在在感受到“教育就在身边、学在身边”⑤。并在提供服务的实践中,始终坚持全面教育、数字化教育、个性化教育、均衡教育、绿色教育的理念。

(二)以构建区域数字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为建设目标国家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宗旨是“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广州数字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构建广州终身学习体系为发展方向,配合广州建设学习型城市和区域文化教育中心的目标,努力建设成为覆盖广州地区的远程与继续教育中心、高等教育服务中心、职业教育服务中心、基础教育服务中心,最终成为华南地区的远程教育中心和数字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

(三)以服务广州各类社会人群和组织的终身学习为功能定位以适应和满足广州各类社会人群与组织的终身学习为宗旨,面向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领域,为电大和网络学院提供教育项目运营及网络平台支撑服务;面向基础教育领域,为中小学提供教育资源和信息化服务以及网上个性化辅导服务;面向职业教育领域,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各类人员,提供适应知识更新、技能提升所需要的非学历教育、职业资格和终身学习服务;面向社区教育领域,为相关机构提供社区教育资源开发和平台支撑服务。

(四)以校企合作、企业运营的市场化机制为运营模式与高科技IT企业合作是国际远程教育发展的主流模式。广州数字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实行校企合作建设,主办、牵头单位是广州电大,具体运营由广州远程教育中心承担。广州远程教育中心是独立的、面向社会提供远程教育服务的企业机构,依照教育产业的管理方式以及市场规律进行管理和运作,通过不断增强市场营销意识、质量意识、品牌意识、成本意识、服务意识等,提升远程教育服务水平和效益。

(五)以整体规划、分步实施、边建设边扩展为实施步骤建设广州数字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是一项开创性实践,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以借鉴。同时,从技术环境的搭建、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到运营方式的确立,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采取了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策略,以电大远程开放教育为首个项目投入运营,紧紧抓住政府和市场“两只手”逐步扩展,探索数字化学习与服务模式、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三、广州数字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成效

按照上述理念和思路,广州电大积极搭建一流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大力拓展数字化教育服务范围,逐步形成了一套独特、有效、成熟的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

(一)搭建一流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数字化学习环境是构建全民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础,具体包括硬件环境、软件平台和数字化学习资源等。为满足广州学习型社会建设和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应用需求,广州数字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在部级中心机房配备了近100台网络设备、服务器、存储硬件设施,建成10GB骨干互联网网络接入及网络系统,具备支持100万活跃用户在线学习的网络承载能力,能支持10万级用户同时登陆平台进行在线视频学习。实现了对学习用户安全、可靠的数据管理,为学习者打造了快速传输优质教育信息资源的网络教学通道。建成了具有自主版权的、智能、可定制的教育软件平台体系,开发具有视频点播、视频会议、即时通讯、视频直播等关键教学工具的现代化、数字化网络教学平台,能支持百万规模用户在线学习,可实现用户的分层分级管理,满足各种远程教学模式的应用需求。组建了专业化的资源建设团队,根据教育项目需求设计教学目标、内容体系和教学设计方案,依托现代化多媒体资源制作环境和资源制作专业服务体系,整合建设了面向职业教育、政府行业培训、中小学教育、高等学历教育、生活能力教育领域、满足多层次教育形式需求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总量达到10TB,形成高质量、规模化的终身学习资源库,为市民终身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支撑。

(二)拓展教育项目及应用服务范围数字化教育项目及其推广应用,是广州数字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为此,公共服务体系深入调研广州市场需求,主动加强与政府、高校、行业、企业等的合作,在高等教育、政府行业教育、职业教育和中小学教育等领域广泛开展数字化教育应用,为社会各类人群搭建起通向终身学习的桥梁。在高等教育领域,致力于为高等院校开展远程学历教育提供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提供基于PC、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和智能电视等终端一体的远程教学支持服务,实现教学系统、教学管理与教学资源等内容的整合,实现学校教学的移动化以及数字化校园的扩展和延伸。目前正为电大远程开放教育提供教育云服务,为华南理工大学远程学历教育提供合作专业的教学支持服务。在政府行业教育领域,致力于为区域范围内的公职人员的终身学习和行业继续教育体系的建构提供服务,开展了中小学教师、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普法人员、工会干部、企业职工、旅游从业人员、部队官兵等政府、行业各类人群的数字化学习。截止2012年,广州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共培训110多万人次,广州公务员网络大学堂共培训150万人次,广州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共培训32750人次,广州普法教育网累计访问量达248672人次,广州八一远程教育学院累计访问量达215273人次,广州旅游从业人员网服务于全省130万旅游、服务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在职业教育领域,适应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和学习者职业发展的需求,打造“ee职业教育网络学院”,按照产业分类和职业类别,建设了包括服务类、生产制造类、管理类、金融类等各行各业的“进阶式”职业教育项目体系。实施职业导向式网上与网下相结合的培训和鉴定一体化模式,提供职业教育培训、考试的一体化服务,实现了随报随学随考。在中小学教育领域,用心建设了“智慧校园教育云服务”项目,搭建家校共育环境,实现学校教育延伸至家庭。通过向中小学校提供“教育云服务”,助力提升中小学生参与活动绩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构建了中小学生专属的“教育宽带”,营造健康的网上学习环境,为广州千万家庭提供教育服务。建设了“ee小学语文作文同步辅导网络学院”等一系列中小学数字化教育项目,让区域内的中小学生都能共享优质资源,接受名师教育,体验名师课程,促进教育公平。

(三)探索数字化学习模式及其质量保证体系质量是数字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的“核心竞争力”,基于网络的数字化学习对公共服务体系的质量保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州数字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针对学习者特征与网上学习特点,探索构建了全新的网上教学模式及其质量保证体系。一是汇聚社会优质资源提供网上教学服务。整合利用电大和社会优质师资,积累了2800余位远程教育、职业教育、中小学教育专家和教师,实施高效的网上教学服务。二是不断完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构建了全方位、多渠道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具体包括满足教学组织需要的“教学教务支持系统”、支撑学习用户服务管理的“客服管理系统”、面向学习用户的“互联客户帮助中心”及客服专线系统“969300教育服务热线”,具备大规模的学习支持服务运营能力,实现对学习者的随时、随需、个性化服务。三是健全网上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了学习需求与学习效果评价反馈制度,开展定期与不定期对学习用户的问卷调查研究。建立了网络督学、网络辅导教师、网络班主任的三位一体教学管理服务体系,以及相应的教学管理流程与服务规范,并强化了网络督学机制。网上教学模式及其成效得到了用户的充分肯定。问卷调查显示,学习者对网上学习有了新的认识,普遍接受网上学习方式,网上学习满意率及基本满意率平均达80%以上。

(四)创建“政府+电大+企业+学习中心”的管理模式数字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建设单位的有力组织和智慧,也需要参与各方的配合和支持,更需要政府的统筹和主导。广州数字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探索建立了“政府+电大+企业+学习中心”的业务管理模式,政府职能部门主导、电大牵头实施、广州远程教育中心运营、学习中心服务,形成四维互动的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政府职能部门作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管理的主导行政力量,负责统筹、协调与监督,出台有关配套政策,投入必要的资金,支持平台的建设和应用。同时作为购买服务方,促进教育项目的开展。如广州市教育局设立了数字化学习专项资金,出台了有关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相关文件,建立了广州市教师远程培训中心,有力地促进了数字化终身学习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推广。广州电大作为牵头单位和实施主体,承担终身学习平台、资源的建设统筹和组织管理,依托现有的教学和管理队伍,负责平台硬件环境建设、学习平台规划设计、教学资源开发、教育项目整合、国有资产管理与维护等。广州远程教育中心作为专营机构,按照市场机制运作,承担终身学习平台运维推广工作,负责网络运营环境建设,为网络教育项目提供运营管理和远程教学在线支持服务,拓展网络教育项目业务。学习中心作为终身学习公共服务的终端,承担教育项目在当地的招生、宣传推广和教学支持服务,不断完善数字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学习者提供从咨询到考试的一站式学习支持服务。

教育部教育数字化范文3

【摘 要】为了解决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存在的问题与障碍因素,推动共享的顺利实现,我们提出一个功能相对完整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机制。

关键词 教学资源;共享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4-0029-02

作者简介:郑莹,女,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和传感器网络。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常德市2015年科技基金(编号:2014ZD49)和湖南省常德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科技基金(编号:ZY1368) 的研究成果。

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已经步入网络时代的今天,高职院校的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问题已越来越突显其重要性。

高职院校是职业教育的前沿,其数字资源共享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职业教育资源共享的水平。然而目前我国各高职院校在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和共享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阻碍了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工程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研究如何较好解决这些问题,实现高职院校间数字化资源的有效共享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高职院校数字化教育资源现状分析

教育资源是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的各种可以利用的条件,教育资源的开发直接关系到教学能否顺利开展以及教学效果的好坏。在信息化的时代里,教育资源应呈现出其自身的特点,即教学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数字化教育资源成为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关键因素,共建共享又为其自身应用提供了一条最有效的途径,但是数字化产品或电子出版物的低成本复制和广泛传播,导致著作权人对自己的专有权利变得越来越难以控制。

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与网络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二者对立统一,既相互促进又同时内在地存有一定的矛盾性和关联性。用户基于 Internet 信息开放、扩大流通作用的基础上,要求资源无偿或低成本使用,限制资源专有,反对资源垄断,要求实现社会公众利益。

而网络知识产权是一种私权,具有专有性、排他性,它作为一种公共选择的制度安排,全面深刻地影响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共享。只有在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中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在共享过程中,保证不能随便侵犯版权所有人的权益。

我们对湖南10余所高职院校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表明,有 65.4%的教师与 45.85%的开发技术人员认为网络知识产权保护不完善严重阻碍了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的顺利进展。虽然今年来不乏对数字化、网络化资源的知识产权的研究,但总体上来讲相关问题的界定仍然比较模糊,施起来还面临各方面的困难。如何解决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受到网络知识产权限制性障碍的矛盾,以求得制度均衡,是目前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高职院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构建

高职院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机制主要针对解决目前影响共享的各种制约因素,实现不同学校间数字化资源共享和数据库互联互通的要求而提出。将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化,关键是要找准起决定作用的要素,要厘清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协调各要素相互作用以发挥最大功能,进而形成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的稳定的运作模式。

我们认为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构建应以明确的政策为导向,先进的技术为支撑基础,系统的管理机制为协调,合理的共享方式为实施基础,标准化的共享平台为依托,完善的网络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与及时的行政干预作为保障,有效的激励机制与有效的共享激励机制作为促进。

1.建立数据规范标准的应用。数字化教育资源标准化是共享实现的根本保证。目前基于现行的网络技术可以实现一定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但是仅仅局限于静态网页与一些音视频资源的共享,共享的水平还比较低,一些数字化教育资源在开发过程由于没有遵循相关标准,因此无法实现课堂知识和教学管理数据的互交换与系统互操作。因此,遵循相关标准发、描述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基于标准的管理系统,是实现数字化教育资源大范围、高水平共建共享的根本保证。

2.加强院校合作建设,共享资源。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资源提供者对于在本校内与合作院校内免费共享数字化教育资源,表示了较高的认同度,持“比较赞成”或者“非常赞成”态度的教师的比例相加达到了100%;而且高校间有相当一部分数字化教育资源处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水平上,一些技术含量高、难度大的项目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技术支持而束之高阁。改善这种现状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加强不同高校间的合作,共同建设数字化教育资源。

3.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有偿共享。由于各个高校的办学方向、培养学生的类别与要求、学科特色等都不相同,因此在数字化教育资源的需求上也会有很大差异。比如研究性大学注重对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一般本科实施的是通识教育,高职高专类学校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这样它们对教育资源需求的种类、实验室的设施、实践条件的需求上会迥然不同。因此,在一些特色资源库的建设上,就不宜采取院校合作建设的方式,可由各高校根据自己的需求,联合一些技术公司合作开发、建设特色资源库,其服务对象相对来说也比较明确。其他院校的用户若有类似的需求,可以通过支付一定费用的方式,有偿共享资源。

同时,我们在调查中发现,高校教师需求量较大的资源为教学课件、教学案例与教学素材,而这些资源由于涉及知识产权问题,免费共享会严重损害资源开发者的利益。因此实行有偿共享这类数字化教育资源,可以切实保障资源建设者的合法权益,提高他们建设、维护资源的积极性。调查结果也表明,广大教师(50%)强烈呼吁“建立网上资源的版权保护机制”,对于确实有用的资源,大部分用户也接受通过有偿的方式获取。

因此,要实现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有偿共享,必须建立用于交换资源的共享平台和形成数字化教育资源交换的市场机制,进一步实现数字化教育资源的产业化。

4.建立统一的管理、交易平台。调查结果表明,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由于缺乏一个统一的管理、交易平台而无法实现有序、全面的共享。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管理方式混乱、交易机制不完善是严重阻碍共享的一个因素。

5.建立行政部门干预机制。要真正实现数字化教育资源的高度共享,教育部应当建立行政干预机制。缺乏有效的行政干预,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工作将是松散的、没有规章制度保障的活动。因此,建议教育部联合省市级教育部门制定一套用于规划、管理、监控与协调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的行政干预机制,能对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经费使用状况进行监控,能管理、规范高职院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后的服务行为,能正确处理资源共享后的知识产权和利益分配问题。

6.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调查结果表明网络知识产权保障机制不健全是阻碍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的关键因素。相当一部分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提供者不愿意把自己手中的资源放到网上贡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法律制度不完善,自身的知识产权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 知识产权是代表个体利益的一种私权,而信息资源共享是法律赋予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是公权的一部分。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冲突的焦点是利益问题,二者冲突的根源在于代表产权人利益的私权与代表使用者、消费者利益的公权在利益上的非均衡性。

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的限制,它属于国内立法。但是数字化教育资源公共性与无国界性与知识产权保护地域性产生了矛盾。信息化、网络化使电子作品的复制、传播速度加快,人们难以将某一条信息与某一特定地域相连。而不同国家的法律对作品合理使用及盈利行为的使用都有不同的规定。这就给开放网络条件下的侵权行为找到了最有利的借口,人们会轻而易举地找到各种法律条文来辩解自己的行为是否合理,导致著作权的侵权也就因地域的模糊而难以确定。信息资源共享,使得侵权、盗版成了一个全球非常普遍的现象。

因此,在构建网络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时技术、法律和道德手段应该相互配合、紧密联系、相互作用。只有充分发挥法律的绝对权威和根本作用,协调技术手段的有力保证作用,并辅助道德手段的预防和自律作用,才能构建一个功能相对完善的网络产权保护体系。网络知识产权的根本保护手段还是立法,要加大知识产权法保护力度,制定网络保护法规,尽快建立有关信息上网的审核制度、保密审查措施,尤其是对侵权行为的确认、取证等都要做出详细可操作性的规定。

7.建立共享激励机制。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既可以带来社会受益,也可能为政府教育部门、学校和个人带来直接或者间接的经济收益。而且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主体的收益期望和风险期望对其参与共享的积极性以及最终共享的有效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建立利益驱动的共享激励机制使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主体能切实感受到共享带来的好处和不参与共享带来的弊端,以激发共享主体参与的热情。

为了解决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存在的问题与障碍因素,推动共享的顺利实现,我们提出了一个功能相对完整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机制。该机制以明确的政策为导向,先进的技术作为基础,系统的管理机制为协调,合理的共享方式为实施基础,标准化的共享、交流平台为依托,完善的网络知识产权保障机制与及时的行政干预作为保障,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有效的激励体系作为促进,以此推进高职院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的有效实现。

参考文献:

[1]赵英,黎琳,雷强.网络环境下的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研究[J].教育信息化,2006,(9):39-41.

[2]张丽君,段万春,朝霞.高校教学资源共享的思考[J].高教论坛,2008,(12):176-177.

教育部教育数字化范文4

【关键词】 东西部高校;数字化学习资源;比较分析;教育均衡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2)05—0064—06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崛起,全球数字化学习的浪潮随之到来,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现阶段,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已取得了较瞩目的成就,但随着教育信息化工程的整体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均衡凸显出来,尤其体现在东西部教育基础设施、资源等方面,扩大了区域间教育的差异。[1]因此,教育信息化需要改革,而改革离不开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应用。

基于这一原因,笔者对我国东西部高校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应用现状进行调研,旨在挖掘高校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大投入没有大产出”的影响因素,提出优化数字化学习资源应用的解决方案,合理配置各种数字化学习资源,缩小东西部教育“数字鸿沟”,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

一、调查概述

1. 研究目的

本研究通过调查东部的徐州、西部的兰州高校大学生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应用情况,挖掘影响高校数字化学习资源应用效果的主要因素,旨在探究出优化东西部高校数字化学习资源应用效果的策略和方法,缩小区域差距,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

2. 研究对象

本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1年11月16日至2011年12月30日,随机抽取了西北师范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和兰州交通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徐州医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和徐州工程学院的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本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其中兰州高校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92份,回收率为96%,有效问卷190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5%;徐州高校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83份,回收率为91.5%,有效问卷180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0%。抽样过程中,研究者尽量考虑了被抽样学生的年级、性别和专业分布的平衡。调查的专业有:生物工程、电子通信工程、教育技术学、广播电视编导、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英语语言文学、教育学、能化矿加、药学等,如表1所示。

3. 研究的代表性分析

研究选取兰州和徐州为个案分析,主要原因是:兰州位于黄土、青藏、内蒙古三大高原交汇地带,是西北地区及新亚欧大陆桥的交通要塞,也是黄河上游最大的工业城市,在西部省会城市中具有“承东启西、连南济北”的辐射带动作用。兰州独特的地域、政治、经济、教育各方面的综合竞争力在西部省会城市中综合排名第7,在西部12省中处于中等水平,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西部各地区的平均状况。徐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素有“五省通衢”之称,为东部沿海与中部地带、上海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圈的结合部,在《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所列的大陆15个城市群中,排名第8的徐州城市群是唯一无省会城市组成的城市群。因此,地处江苏北部的徐州,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能够代表东部11省的平均状况。故将西部的兰州和东部的徐州为个案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4. 研究的信效度

为保证调查的客观真实性和结论的可靠性,笔者根据研究问题及目标设计初稿,印制20份,对学生进行试调查,根据发现的问题,对问卷修改得出定稿,从而消除了研究者只依靠一次数据收集来源做研究可能形成的偏见,保证了研究的效度[2]。此外,经SPSS17.0软件对调查数据的验证,问卷a信度系数为0.9163,问卷信度系数达到0.9以上,说明本问卷各题间的一致性或同质性很好,本次调查具有较高的信度。

5. 研究内容及数据处理方法

问卷共包含23个问题,内容涉及三个方面: ①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和大学生对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认识及态度;② 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应用情况;③ 数字化学习资源应用效果评价及大学生使用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对收集到的有效数据采用SPSS for Windows 17.0统计软件和Excel 2003进行数据分析。

二、数据统计及分析

(一)大学生对数字化学习资源认识的比较

1. 数字化学习资源能否促进学习

调查显示,认为数字化学习资源能够有效地促进学习,西部高校学生选择为37.9%,东部为52.8%;认为效果一般,西部高校学生选择为55.2%,东部为45.6%;西部高校有7%的学生认为数字化学习资源没有效果,东部仅为1.7%。调查还显示,西部高校有46.6%的学生对数字化学习资源兴趣较大,东部为59.4%;西部高校有48.5%的学生对数字化学习资源兴趣一般,东部为39.4%;西部高校有4.9%的学生对数字化学习资源没有兴趣,东部仅为1.1%。由此可知,东西部高校大部分学生对数字化学习资源较感兴趣,但东部高校学生的兴趣指数明显高于西部高校。

2. 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的优势

由图1可知,西部高校有27.2%的学生认为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可以改变学习的方式,随时随地学习,26.3%的学生认为可以拓宽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15.8%的学生认为可以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21.1%的学生认为可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4.7%的学生认为可以提高协作能力和合作精神。东部高校相应为26.8%、30%、14.4%、22.2%和6.1%。图1显示的两条曲线走向基本趋同,这说明东西部高校学生对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认同感基本一致。

(二) 数字化学习资源应用现状的比较

1. 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获取途径

调查显示,在数字化学习资源来源上,东部高校有32.8%的学生选择了网络下载,选择校园网占33.3%,选择网络课程占20%,选择教师研发的占6.7%,选择学校购买的占6.7%。西部高校则相应为44.7%、23.2%、12.8%、7.4%和8.9%(如图2所示)。这说明,东西部高校学生资源获取的主要途径是网络,在校园网和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和应用方面东部好于西部,但东西部高校教师自己研发和学校购买的资源数量都严重不足。因此,应加大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开发力度,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2. 数字化学习资源的使用频率

(1)学生每周网上学习时间统计及影响因素分析

由表2可知,东西部高校学生每周主要花费2-6小时进行网上学习,其次是6-10小时,超过15小时的学生都不超过10%。这说明,目前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意识普遍不强,需要积极引导。为此,笔者进一步挖掘了其影响因素,主要归结为:可利用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太少(西部高校学生选择为26.8%,东部为6.1%),缺少数字化学习经验、没有接受数字化学习资源相关培训(西部高校选择为37.8%,东部为11.1%),缺少学习动机和兴趣(西部选择为13.2%,东部为38.3%)。调查亦显示出东部高校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较西部高校健全,资源较丰富,但东部高校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不大,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究深层次原因。

(2)最受学生欢迎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次序

调查可知,对数字化学习资源的选择,西部高校学生依次排列为:网络课程、在线论坛、教学课件、数字图书馆、试题库、教学专题网站等;东部高校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数字图书馆、教学专题网站、在线论坛、虚拟软件库等。这说明,东西部高校学生对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认识和功能定位基本一致,普遍关注网络课程、教学课件和数字图书馆等电子资源。

(三)数字化学习资源应用效果的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

调查显示,西部高校仅7.4%的学生认为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应用效果很好,认为效果不大的占31.1%,认为效果一般的占56.3%;东部高校则相应为:10.6%、19.4%和67.8%(如图3所示)。这说明,东西部高校数字化学习资源应用都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但东部略好于西部)。

为此,笔者从资源建设、政策体系和评价体系三个层面挖掘出高校数字化学习资源应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如图4所示)。其中涉及软件资源(西部高校占25.3%、东部占17.2%)、硬件资源(西部高校占16.3%,东部占7.2%)、技术支撑平台(西部高校占33.7%、东部占16.1%)、政策体系(西部高校占4.2%、东部占11.1%)和评价体系(西部高校占3.2%、东部占7.8%)。这些数据说明东部的资源建设较西部完善,这和教育投入有关。

三、存在的问题

调查显示,东西部高校在数字化资源建设和应用方面都存在着重实施轻规划、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应用、重资金投入轻效果评估等现象。追根溯源,主要体现为:资源规划不协调、师生认识不足、培训机制不健全、评价体系不完善和政策体系不到位。

1.资源规划不协调

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历经多年发展,“硬件”建设已有良好基础,“校校通”工程从2000年启动,各地域内数字化资源建设已具相当规模。调研显示了西部高校认为数字化学习资源数量不足的学生占35.8%,设备老化的占32.6%,设备基本不用的占15.3%;东部高校相应为29.4%、31.3%和6.1%。认为本校软件资源建设需完善的东西部高校学生分别为17.2%和25.3%,硬件资源方面分别为7.2%和16.3%,技术支撑平台方面分别为16.1%和33.7%。此外,调查还得知,资源建设缺乏统一规划(西部为97.9%、东部为91.2%),不能有效共享,形成信息孤岛,资源浪费现象较严重。这些都说明数字化学习资源在应用中普遍存在着“重拥有轻应用”、“重硬轻软”、“车无精品”等现象,但在资源建设方面东部略好于西部。

诚然,东西部高校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不均衡,有历史、区域文化观念差异等原因,但更多的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教育投入不同引发的。东部高校投入的教育经费较多,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也高;西部高校则投入不足,严重制约各种办学条件。因此,国家应对西部高校投入更多资金,缩小地区之间资源建设的差距。

2.师生认识不足

数字化学习资源远没有达到应有的应用效果,这和人的因素大有关系——教师和学生。调查得知,西部高校认为教师水平有限、需要提高信息素养的学生占15.8%,教师没有积极利用或指导使用网络资源占14.2%;东部高校13.4%的学生认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有限。调查还显示出在使用数字化学习资源时,教师的指导情况不同:东部高校的教师积极使用的占12.8%,建议学生使用的占45.6%,没有指导、建议使用的仅占3.3%,西部高校则对应为15.8%、38.9%和14.2%。这说明,东西部高校教师对待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态度不同,东部明显好于西部。这源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引发的西部教师收入不高,影响了其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使得优秀教师从西部流到东部和发达地区。[3]此外,西部地区思想观念较保守,开放意识差,信息闭塞。因此,只有转变师生的态度,激发他们的热情,才能真正提高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应用效果。

3.培训机制不健全

影响数字化学习资源应用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学校是否开展了数字化学习的相关培训。调查显示,西部高校28.9%的学生没有接受过数字化学习相关培训,36.8%的学生认为培训很有必要、迫切希望能够接受培训,8.9%的学生认为无所谓,认为不需要培训的学生占11.6%;东部高校则相应为21.1%、52.2%、1.1%和3.9%。由此可见,由于缺乏相关培训,导致了学生的数字化学习经验不足,进而影响了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应用效果。调查还显示,东部高校学生希望接受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培训意识较西部高校学生强烈些,这源于东部学校地处发达地区,对各方面的要求较高造成。

4.评价体系不完善

调查显示,认为本校的数字化资源应用评价体系基本完善的西部高校学生仅有29.5%,选较差的占14.2%;东部高校为41.1%和7.8%。调查还显示了应从软硬件结合的角度评价数字化学习资源(西部高校学生选择为62.6%),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应依据软件资源和硬件设备来评价(西部高校学生选择分别为23.7%和11.1%),认为与评价人员的信息素养有关的西部高校学生占2.6%;东部高校则为53.3%、41.1%、5.6%和2.3%。这些数据说明,东部高校的数字化资源评价体系较西部高校好些。但东西部高校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总体评价系数都不高,评价标准不一。

5. 政策体系不到位

自从国家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对西部地区教育的规划和指导,应在政策和经费方面对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予以支持。国家加大支持不发达地区高等教育的力度,完全能够改变中国高等教育结构严重失衡的状况,缩小东西部高等教育的差距。[4]调查显示,目前东西部高校学生(西部为4.2%、东部为11.1%)认为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需完善政策体系,但东部高校学生的呼声明显高于西部。这说明,国家在加大对西部高等教育政策扶持的同时,不应忽略东部,应保持东部的领先位置,促进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

四、对策及建议

1.对西部高校进行适度的政策倾斜

调查显示,西部高校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方面逊色于东部高校,这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有关。国家应加大对西部高校的投资力度,在国家西部大开发计划经费中设立“西部教育发展专项”。国家对西部高校的投资,不能是扶贫式的,在观念与实际做法上必须有根本性转变。调查还显示,西部高校教师信息素养不高(东部略好于西部),不能有效指导学生使用数字化学习资源。近十年来,西部高校人才流失严重,主要是西部高校教师的收入水平与东部差距太大,导致“孔雀”纷纷东南飞。因此,国家必须制定适应的优惠和倾斜性政策,用差别化政策给西部教育“开小灶”,切实提高西部地区高校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稳定西部高校师资队伍,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到西部工作。[5]只有提高师生的整体素养,才能提高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应用效率,推进西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当然,在加大西部教育投资和人才培养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东部教育的投入和发展。只有数字化学习资源真正发挥作用,东西部“数字鸿沟”才能消除,才能真正实现教育信息化。

2.构建完善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应用保障体系

(1)完善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是否使用、如何使用、使用的效果如何,缺少评估体系和标准规范,各单位各自为政。[6]为了提高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应用效率,国家宏观层面上应该统一制定测评体系,指标体系要体现规范化和灵活性的兼顾、动态与静态结合、过程与结果并重。[7]中观上特别是对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质量指标体系除了在办学指导思想等基本指标上保持一致性外,还应该建立不同的子指标体系(尤其应针对东西部高校的不同特色和学生特点适度调整),增强指标体系对不同评估对象的适应性。[8]微观层面上,高校要重视数字化学习资源应用的过程性评价,即数字化学习资源使用某一阶段(如时间、单元等)后进行的评价。

(2)健全培训机制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数字学习资源有效应用的重要环节,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亦是影响数字化学习资源有效应用的重要因素。为此,必须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对师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数字化学习资源培训除了事先设置的内容外,还应该能够方便灵活地添置新的教材、课件、课堂教学、现场指导、模拟演练、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可以根据培训目标的要求,结合培训对象、培训条件等实际情况决定采用一种或综合采用多种培训方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培训教师应具备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仿真模型等手段,用可视化和动画界面为培训提供沟通方式的能力,能够直观、具体、无误的向受训人员表达培训内容中难以理解的场景和知识点。[9] 学生可以亲自参与做各种各样的实训实验和演练。因此,东西部高校的师生必须转变观念,参与培训,唯如此,才能满足数字化生存的需要。

3.完善数字化学习资源优化配置机制

调查显示出东西部高校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应用效果较差,这归结于资源缺乏统一规划。因此,要提高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应用效果,必须优化配置资源。应从两个层面着手:从政府层面来讲,要形成高校数字化学习资源优化统筹的战略,全面考虑全国范围内不同地区、不同层次高校的现状和需求,合理、均衡配置数字化学习资源。为此,教育部门应建设统一的数字化学习资源管理平台和资源库,为下一级教育部门和学校提供服务。[10] 从高校层面来讲,要注重科学规划,上一级教育部门要整合下一级教育部门和学校所建的资源,形成一个资源汇聚中心,充分利用现有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既注重从外部争取资源又注重内部资源优化和利用率的提高,从而形成科学、合理的高校数字化学习资源优化配置机制。构建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平台,突破应用瓶颈,整合多方资源,上下联动、内外联动,实现东西部地区不同学校间、学校内部间的优质资源配置均衡,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以教育信息一体化促进东西部教育的均衡发展。

4.加强合作交流和对西部高校的支持

东部高校在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与应用方面,已经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通过东西部高校间的交流和合作,可以对西部高校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和应用起到很好的借鉴和帮助作用。如东部地区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开展对口人员技术培训、免费特色数据库赠送、人员交流等形式加强对西部高校的支援。此外,东部高校可以开发资源共享系统,直接将电子期刊、专题网站等优质资源输送到西部高校,这对于资金技术实力不足的西部高校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11]

教育部教育数字化范文5

[关键词]数字化教育社区(DEC);理论;实践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方式等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过程中,引起了教育环境、教育资源、教育方式都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的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运用信息技术,构筑数字化教育社区(DigitalEducationCommunity,简称DEC),提供共享性资源,开展各种教育活动,构造终身学习体系,培养与未来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各类人才,是促进教育发展、提高全民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因此,开展构筑数字化教育社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正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部分区、镇(街)开展这一课题的研究。

一、研究的背景

关于发展社区教育、建立学习型城市的研究,在我国已有一些地区进行有组织的探索活动,如北京市西城区、上海市嘉定区、江苏省常熟市等都作了许多探索性工作。其他如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教委开展的“构建区域性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和青山区、荆州市沙市区和江汉油田等地区开展的“社区教育现状调查”和“社区教育模式与实验”研究,山东省青岛市洛阳路办事处开展的“社区调研”等,对于学校、家庭、社区教育互动的研究也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尝试。但通过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研究内容主要是关于情况调查、模式归纳、经验总结等,缺乏科学研究方法的指导和应用。同时,关于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的协同发展的研究缺乏数字化环境和数字化资源的支持,教育资源无法共享,缺少互动机制,对数字化教育与学习方式的指导与实践运用不够。

如何利用数字化环境和资源构建学习社区,近年来海外有一些数字化教育社区的研究个案,如1999年新加坡肯特岗数码实验室(KRDL)开发CommonTown虚拟社区作为学习平台,并在亚太经济国家的部分学校开展实验,介绍各国的文化、传统、饮食、风光等专题内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2000年台湾中央大学的陈德怀教授等人,创建“亚卓市”虚拟社区(.tw),用于人们在网上进行学习、工作和生活。这些个案,通过利用网络技术、引进数字化教育社区的思想与模式,对促进学校、家庭、社区协同发展摸索了一些经验,但有关数字化教育社区的理论模型、应用平台、互动机制、评价体系等许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索解决。为此,本课题的研究从如下两个基本点出发:

1.转变观念,树立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构建学习型社区的观念

转变过去只重视学校教育和青少年教育的狭隘教育观,树立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并重的大教育观以及青少年教育和成人教育并重的终身教育观。

2.发挥信息技术的支撑作用

关于学校、家庭、社区教育协同发展的研究必须与教育城域网络技术相结合,创建数字化教育社区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研究的意义

1.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学习型组织,反映现代生产力对社区组织的内在要求。学习型组织是当今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涌现出的一种组织形式。它与以往单纯进行学习培训的组织不同,是借助先进的城域网络和共享的数字化资源,通过不断学习进行自身改革的组织。它要求社会成员全身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通过学习创造自身,强调学习不仅导致知识、信念、行动的变化,还增强了组织的革新能力和成长能力。它的出现反映了现代生产力对各类组织的内在要求。

2.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社区的各类教育的整合,实施学习创新行动。数字化教育社区是利用城域信息网络系统,把一个社区的各类教育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放在社会的大环境中,通过一定的组织机制,全面管理,统筹协调,使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互结合,相互衔接。它不仅是中小学教育,也不仅是校外教育、成人教育、社会教育、幼儿教育、家庭教育等等,而是社区所进行的各种教育因素的整合,是促进社区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根本途径。

3.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社区成员的素质,促进社区的发展。在社区发展中,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构建学习型社区,是提高人口素质的根本保证。社区成员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决定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而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的文明程度是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社区发展的基础。利用数字化教育社区平台,通过各种形式与内容的社区教育,不仅为人们提供学习各种知识、充实与完善自我的机会,也提高社区成员的科学文化水平,增强他们的民主、法制观念,把现代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有机融合起来,从而提高社区成员文明程度。利用数字化教育社区可以把特定地域空间的人形成社会共同体,使之成为社区成员终身学习的载体。因此,数字化教育社区平台可以成为人们更新知识、提高文化层次、增强工作能力的首选方式。利用数字化教育社区平台营造学习型社区环境,可以满足广大社区成员日益增长的终身学习的需求,为社区发展提供必要的保证。

4.利用信息技术,通过数字化教育社区的应用实践,发展教育技术基础理论,建立关于数字化教育社区的理论模型与评价体系,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有关学校、家庭、社区教育协同发展的模式与方法。

三、研究的内容

1.构建数字化教育社区,进行学习型组织的理论研究

关于数字化教育社区的研究,在国外只有一些研究案例,在国内才刚刚起步,缺乏系统理论与丰富的实践经验,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建立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这一体系包括三个不同的层面:

第一层面:利用数字化教育社区平台,建立学习型组织的规范操作程序。

建立学习型组织是建设学习型社区的重要步骤之一,而如何建立学习型组织又取决于其操作程序的规范性。所谓规范的操作程序,应该有两个基本要求,即建立学习型组织操作程序的指导思想和建立学习型组织各主要阶段详尽的操作程序细则。

第二层面:利用数字化教育社区平台,构建社区终身教育体系。

终身教育强调教育制度应提供个人终身参与组织化学习活动的机会。这种教育不再是简单的学校教育、成人教育、社会教育等的叠加,而是利用建设学习型社区的理念,对以培养创新精神和现代人文精神为重点的高等教育、以素质教育为重点的基础教育、以继续教育和岗位教育为重点的成人教育进行整合。社区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与教育理念的形成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

第三层面:利用数字化教育社区平台,构建社区终身学习体系。

终身学习是终身教育的发展,是终身教育要达到的目的。终身学习是一种社会行为,是人们的一种生存方式,它为人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一种新的选择。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侧重研究如何使学习者个人内部发生变化,如何培养学习者具有终身主动学习的能力与习惯。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实际上就是要建立解决社区成员“学什么”和“怎样学”等问题的学习体系。它贯穿于学习的各个层面、各个角落,不仅拓展了学习的内容范畴与时间范畴,同时也拓展了学习的空间范畴,使学习者真正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创造,从而使人的智力、体力、人格、情趣和社会性等方方面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2.学校—家庭—社区的整体教育互动、协同发展的机制和活动模式研究

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和数字化教育社区的主导部门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学校—家庭—社区的教育整体互动、协同发展的机制和活动模式分为如下四类:

模式一:行政主导型模式,即以社区基层政府职能部门(如乡、镇、街道的教育办)为中心进行的连动型数字化教育社区发展模式。这类发展模式的特点是:政府职能部门作为数字化教育社区的组织者、实施者、监督者、协调者,以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职业教育为着眼点进行各种社区教育活动。此模式带有较强的行政管理色彩。它将作为社区行政职能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工作目标体系并借助行政手段推进。通过行政力量动员社区各界参与社区教育,有利于发挥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校、青少年宫、图书馆、读书会、市民学校等)的资源优势。

模式二:学校主导型模式,即以社区所在的中小学校为主体进行的活动型数字化教育社区发展模式。此模式的特点是以社区内的某所中小学作为数字化教育社区的组织者、协调者,利用自身办学资源和优势,通过校外活动发展社区教育。它是由学校牵头组建数字化教育社区协调委员会,定期研究学校课外教育工作,参与学校课外活动协调与管理,并向社区居民开放校内数字化学习设施和学习资源,充分发挥资源共享的优势。

这类模式能够较充分地利用中小学校办学资源,教育行为较为规范。但是,学校在调动和整合社区资源方面力量受到限制,社区居民将以学校名义开展的社区教育活动往往定位在课外活动层面上,难以真正达到终身教育的目的。

教育部教育数字化范文6

一、基本情况

韩国教育研究信息院(Korea Education & Research Information Service,KERIS,另译为“韩国教育学术情报院”)是韩国教育科技部(Ministry of Education,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9年在整合韩国多媒体教育中心和韩国研究信息中心的基础上成立的政府直属机构,总部设在首尔,人员设置为157人(2009年)。其业务涉及韩国国家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与世界银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合作,协助其他国家开发和促进教育信息化等。除政策制定以外,韩国教育研究信息院还为教育工作者和公众提供教育信息服务,如全国教育信息服务(the National Education Information Service,NEIS)、研究信息服务系统(the Research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RISS)、全国教育服务系统(the National Education Service System,EDUNET)以及韩国公开课程资源库(Korea Open Course Ware,KOCW)。

二、历史演进

韩国教育研究信息院于1999年成立,当时隶属于韩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发展部(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教育研究信息院成立当年,韩国政府出台了《韩国教育与研究信息服务法》(Korea Education and Research Information Service Act)。根据该法,韩国多媒体教育中心(Korea Multimedia Education Center,KMEC)和韩国研究信息中心(Korea Research Information Center,KRIC)两个机构合并为韩国教育研究信息院。韩国多媒体教育中心于1996年开通了韩国第一个全国教育服务系统,主要服务对象为中小学。韩国研究信息中心服务于学术研究,于1998年开通了研究信息服务系统,是增强国家科研竞争力的首要服务系统。

2001年3月,韩国信息通信部(Ministry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认定韩国教育研究信息院为“国家教育研究信息中心”(National Education and Research Information Center)。2002年4月,韩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发展部指定韩国教育研究信息院为“国家教育信息系统”(National Education Information System)的管理中心。2002年,“国家教育资源共享系统”(National Educational Resource Sharing System)和“国家数字图书馆支持系统”(National Digital Library Support System)开通。2003年11月,全国所有高校及科研院所被纳入研究信息服务系统。为了实现韩国教育资源及信息化工作流程的标准化,2004年12月,韩国教育研究信息院获得韩国教育元数据(Korea Educational Metadata)的资质。

三、机构职责

韩国教育研究信息院致力于通过发展数字学习来提升国民素养,坚定公众对教育的信心;通过提供数字技术支持,为建立知识和信息社会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学术研究数字化进一步加强教育和研究的竞争力。

韩国教育研究信息院主要负责全国的信息通讯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以及制定全国教育信息化相关政策,主要包括以下14项具体职能:①通过韩国教育网(EDUNET)建立教学中心和家庭网络学习支持系统;②创建基于数字图书的学习环境,发展数字图书业务;③整体规划并从技术上支持全国教育信息系统;④创建教育信息机制并负责其运行,建立大学在线招生录取信息系统;⑤创建并负责运行与各地方教育管理和财政相融合的系统;⑥支持学校图书馆的建设以及数字图书馆的建立;⑦通过扩大对国内外研究信息系统的利用,建立和研究基础设施建设;⑧建立与大学共享的数字学习系统,并促进大学信息化进程;⑨通过对学习过程的研究,在教育规划纲要中支持网络学习;⑩建立和负责全国数字学习质量管理体系;{11}建立数字学习标准和确保版权管理系统;{12}管理教育网络安全中心和教育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心;{13}通过教育信息化的国际咨询,发展全球化数字学习;{14}加强教育信息化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支持国际数字学习合作团队建设。

四、组织架构

韩国教育研究信息院机构设置如图1。

五、项目涵盖领域

(一)中小学教育

该领域的目标是通过发展教育信息化来实现公众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由知识为中心体系(knowledge—centered)向活动为中心体系(activity—centered)转变,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网站为:①教育网( );②我的门户();③教育质量保障网(quality.keris.or.kr);④数字内容支持中心();⑤教育信息化竞赛网();⑥教育培训信息服务网()

(二)专业学术研究

该领域的目标是通过对信息服务系统网络的研究,提供必要的信息和确保信息的高效传播,实现高质、高效、低价的服务。通过在高等教育领域建立数字学校体系,提供高质量的大学教育和实现高效的文本内容传输。主要网站为:①信息研究服务系统(riss.kr);②韩国开放课程服务();③数字论文服务(ddod.riss.kr);④图书管理员社区(librarian.riss.kr);⑤信息研究数据系统(rinfo.mest.go.kr)。

(三)教育管理

该领域的目标是减少教师的工作量,提供以事实为依据的教育政策数据,通过多元的教育管理服务(如为学生家长服务)为公众提供便利。主要网站为:①国家教育信息系统(neis.go.kr);②国家教育信息系统支持服务网(helpsys.mest.go.kr);③家长服务网(parents.go.kr);④学校信息服务网(schoolinfo.go.kr);⑤好教育网(lef.mest.go.kr)。

(四)政策研究与国际合作

该领域的目标是根据学校需求的变化制订教育政策,在全球数字学习中占据领先地位,开发下一代数字学校模式,研究教与学环境,寻求数字学习的全球合作。主要网站为:①韩国教育研究信息院英文网站(english.keris.or.kr);②国家数字学校展览网(elek.or.kr);③国家数字学习会议网(elearningkorea.or.kr)。

教育部教育数字化范文7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统筹规划、分类要求、分步实施、注重实效、适度超前”为原则,以学校网络及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教育资源、信息交换平台和应用软件建设为重点,以教育教学信息化应用为核心,以管理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为保障,以全面改革学校教育教学手段、创新教育模式、提升教育质量为目的,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机制和服务社会的终身教育体系,为实现我区教育现代化奠定基础。

二、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力争用5年时间,完善我区教育信息化“五大体系”建设,即建立覆盖全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学校及社会的教育网络互通体系;建设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相互融通的资源共享体系;建立面向现代化教育、科研、管理、社会服务的各类应用服务体系;建立有利于教育信息化持续健康发展的运行保障体系。力争到2015年,使我区成为优质教育资源输出地,教育信息化主要指标达到库区领先、全市一流水平。最终将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建设成为“数字校园”。

(二)具体目标

到2012年,全区各级各类学校“数字校园”建设合格率达到85%以上,并实现以下目标:

——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建成区教育骨干网,95%的学校接入教育骨干网;中小学校园网建设达到70%,中职学校校园网建设达到90%,中小学“班班通”和职业学校“室室通”建设率达到80%以上;学校上网率达到95%;中小学校学生计算机比达到12:1,中职学生计算机比达到6:1。

——资源库建设。初步建成基础教育、中职教育、终身教育和教师教育四大资源库,教学资源对学校的覆盖率达100%,教学资源对学科的覆盖率达80%,其中优质资源占30%,资源库的使用率达95%以上,并与市区图书馆等社会公共服务机构互联互通,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

——教学应用水平。建设网络辅助教学系统、多种教学模式的数字化自主学习环境等各类教育教学应用系统,使各级各类学校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率达到95%。

——信息化人才培养。着力加强师生信息素养和教育技术专门人才的培养。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率达到100%,全区教师接受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达100%。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合格率达到95%。培养造就一大批信息化人才。

——管理与服务水平。建立区级教育数据中心。实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间管理信息分级共享。建立教育政务系统和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电子政务平台覆盖学校率达95%,学校实现电子校务管理达90%。基本实现教育系统信息化管理和教育信息化服务。

到2015年,全区各级各类学校“数字校园”合格率达到100%。并实现以下目标:

——基础设施市内一流。建成连接全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的教育骨干网,学校上网率达到100%;学校信息化设施设备齐备,中职、中小学校学生计算机比均高于市平均水平,校园网建设达到100%,中小学“班班通”和职业学校“室室通”建设率达到100%;学校信息化设施设备达到市内领先水平。

——优质资源市内一流。建立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库,开发、引进一批高水平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优质数字化教学和学生学习资源,实现全区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信息化应用市内一流。引进、开发一批教育教学和管理应用系统,使各级各类学校信息化应用率达到100%,教育教学、管理、科研、服务等信息化应用水平达到市内领先。

——管理服务市内一流。建设全区教育系统电子政务和电子校务管理系统,实现全区教育行政管理、校务管理信息化;搭建教育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打造政府为民服务的网上窗口,实现教育信息化服务。

——信息化人才质量一流。加强师生信息素质培养和教育技术专门人才的培养,探索并实施信息化环境下教师教育培训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努力提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实施教学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我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使我区教师、学生信息化应用能力名列全市前列。

三、主要任务

主要任务是实现“基础设施、教育资源、教育管理、教育服务、校园信息安全”五个一体化建设。

(一)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构建覆盖全区各级各类教育的骨干网,使信息资源通畅到达管理和教学终端。包括:区教育城域网升级;学校校园网建设;学校“班班通”、“室室通”建设;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模拟实验室、电子阅览室建设;区数据中心建设,社区数字学习港建设等。

(二)教育资源一体化建设

建设全区教育资源共享体系;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社区及继续教育优质教学资源建设;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资源建设;数字图书馆,虚拟实验室,虚拟博物馆,虚拟艺术馆、教育动漫建设等。

(三)教育管理一体化建设

建设覆盖全区各级各类学校的育电子政务平台和电子校务平台,包括教育机构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以及其他教育业务管理等;建设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的网络教学支撑系统。

(四)校园信息安全一体化建设

以区“校安系统”为基础,构建覆盖学校的统一的应急反应系统、网络信息安全系统和校园监控系统。

(五)教育服务一体化建设

建设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估系统;建设在校学生数字化学习系统;建设区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建设全民学习、终身教育网络服务系统。

四、创建规划

我区“数字校园”建设将用5年时间逐步完成,初步规划:

――年:全区20%的中小学、50%的部级重点中职学校、市级重点中学建成“数字校园”;

――2011年:全区50%的中小学,100%的部级重点中职学校、市级重点中学,70%的中等职业学校建成“数字校园”;

――2012年:全区80%的中小学、90%的中等职业学校建成“数字校园”;教师进修学校建成“数字校园”;

――2013年:全区85%的中小学建成“数字校园”;

――2014年:全区90%的中小学建成“数字校园”;

――2015年: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全部建设成为“数字校园”。

五、评估验收

区“数字校园”评估验收工作每年举行一次,验收合格的学校由区教委、区经信委、区科委联合授予“区数字校园合格学校”称号,并在合格学校的基础上,评选全区20所区级数字校园示范学校。每三年对合格学校和示范学校进行一次复查验收,复查不合格的,根据情况分别给予黄、红牌警告直至摘牌(具体办法另行规定)。

区“数字校园”考评指标体系分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进修学校、幼儿园五大类,考评内容包括组织机构与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资源库与资源建设、信息化教学应用水平、师生信息素养培养、教育电子政务及管理信息化水平六个方面,总分值为100分,学校得分在80分以上认定为区“数字校园”合格学校。

六、工作措施

“数字校园”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含区级信息化建设和学校信息化建设两个层面,涉及基础设施、信息资源、重大应用、标准规范、法律法规、人才培养、技术攻关等各个方面,渗透各级各类教育管理、教学、科研的各个环节,影响和决定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局与走向。为此,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超常规的发展思路予以推进,才能保证目标任务的完成。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区教委、区经信委、区科委等有关部门将联合成立“区数字校园建设领导小组”和“区数字校园建设专家指导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教委,负责制订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开展检查指导,组织评估验收等工作。“专家指导组”负责数字校园建设的技术指导、咨询服务和人员培训工作,参与“数字校园”评估验收工作。“数字校园”建设日常工作由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负责。

各学校应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工作机构,切实把“数字校园”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加强统筹领导,落实工作责任,扎实有效推进。学校校长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建立层层目标工作责任制,切实担当起教育信息化和“数字校园”建设任务。

(二)加大投入,保障建设需要

积极争取市对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并逐步加大“数字校园”建设资金投入力度,设立“数字校园”建设专项资金,重点实施教育城域网升级及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工程、教育电子政务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中小学“班班通”、中职学校“室室通”工程、信息化人才培养工程、网络教育及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校安工程、重大技术攻关工程等工程,加快推进各级各类学校“数字校园”建设。

各学校应将“数字校园”建设、维护和运行经费,纳入教育事业年度预算,并设立“数字校园”建设专项资金。各校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可采取政府投入、银行贷款、市场运作、社会捐赠、单位自筹、设备租赁等多种方式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积极探索建立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的机制,通过体制、机制、手段和政策的创新,“以市场换资金”、“以政策换投入”,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拓展融资渠道。

(三)强化管理,保证建设质量

“数字校园”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学校多,资金投入大,技术要求高,需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统一标准、分步实施。必须加强管理,确保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工程建设质量,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或超标准盲目建设造成浪费。为此,各学校在推进“数字校园”建设时,要建立“重大项目建设决策制度”、“学校信息化项目立项、监理、初验、终验的全过程项目监管制度”、“招投标及纪律制度”、“目标责任制度”和“表彰奖励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形成完整的管理制度体系。各学校“数字校园”建设实施方案、重大项目建设方案、年度工作计划,需报“区数字校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学校“数字校园”建设方案由区技术管理部门和学校共同制定,并由区技术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团队评审通过,区教委立项建设。

(四)加强培训,打造人才队伍

“数字校园”建设成败的关键在人。各学校必须高度重视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对干部、教师、技术人员的培养培训工作,要将人员的培训情况纳入教师年度考核之中,纳入评先评选和职称评定之中,用制度促进人才成长。各学校要特别重视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吸纳优秀大中专毕业生、高级管理维护人员进入学校。同时,要妥善解决好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待遇,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确保学校信息化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转,原则上,每所学校有1—5名高水平信息技术人员。

(五)强化责任,建立奖惩机制

教育部教育数字化范文8

关键词:数字化;信息化;校园网;校校通;网上教研;视频会议

昌邑市共有8处镇、街道,695个行政村,总人口58万。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17处,在校生73319人,教职工5385人。近几年来,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的开展,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建设思路,采取得力措施,扎扎实实地开展了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提高认识,增强做好数字化学校建设工作的紧迫感

在新世纪,以网络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社会许多领域中正在引发各种深层变革,从而加速了人类迈向信息社会的步伐,也引起了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建设数字化教育,促进教育的科学、均衡发展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1.发展数字化教育具有现实迫切性

信息化带动基础教育现代化是教育实现现代化,教育走向未来、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信息技术、通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对教育产生了史无前例的巨大冲击,从教育环境、教育模式到教育理念、教育目标,都在这场冲击中发生着变革。建设数字化,应用数字化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2.在教育信息化建设实践中,构建数字化学校成为实现学校信息化的主要内容

随着认识和实践的进一步深入,我们发现:硬件加软件的校园信息化模式远远不能发挥校园的优势,更不能实现教育信息化所要求的对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对全新教育模式的构建。要想发挥基础设施的作用,促进信息化设施的有效利用,实现学校的统一协调发展,就必须建设数字化学校。即:配齐计算机,建成校园网仅仅是为数字化学校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构建数字化学校成为实现学校信息化的主要内容。

3.数字化学校建设是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效益的有效措施

近年来,我市教育信息化发展很快,特别是在信息设施建设、信息化配套项目、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当前严峻的现实是:信息化设施建设的高投入,并没有带来教育效益的高产出。数字化学校建设正是从改善信息化建设投资结构、加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适用的教育资源、建立效益评估长效机制以及建设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等方面入手,是适合我市解决教育信息化应用问题的最佳方案。为此,我们进一步增强了做好数字化学校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切实措施,扎扎实实做好工作。

二、采取措施,加大力度,扎实做好数字化学校建设工作

数字化学校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做到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一是要从长远着想,制定一个长远而系统的整体规划。二是要把数字化学校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来抓,分步、分层次逐步实施,逐渐完善。三是要全体师生积极参入,通力合作,密切配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加强设施建设,为数字化学校建设和应用奠定基础

从2001年下半年开始,我市从4个方面,加强了教育信息化设施建设。一是计算机的配备。通过政府投入、社会各界赞助和厂校共建等方式,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投资4000多万元,配备计算机11000多台,基本实现了专任教师人手1机,学生近10人1机。二是“校校通工程”。从2002年开始,全市共投资近1000万元建设了市教育信息中心和46处校园网,并借助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采取“村校”联建的形式为所有农村中小学建设了现代远程教育系统,2005年我市就高质量地完成了“校校通”工程。三是多媒体投影教室建设。到目前为止,我市共投资近1000万元,先后建起了300多个多媒体投影教室。四是加强软件建设。借助电教教材收费政策,先后投资500多万元,为教育局信息中心、学校校园网配备了办公平台、信息平台、教育教学资源库及资源管理平台、数字图书馆等软件,建起了全市视频会议系统。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市教育信息化设施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也为数字化学校建设搭建起了较好的软、硬件平台。

2.强化队伍建设,为数字化学校建设和应用提供保障

数字化学校建设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全体师生员工积极参与、通力合作。为此,我们通过建立有效运行机制,强化队伍建设。一是建立领导机制。教育局成立了以分管局长为组长的项目领导小组,负责数字化学校工作的领导、组织、管理与协调。二是建立工作机制。市里成立技术保障和建设应用两个项目组,建立了以相关业务科室为第一责任人的项目小组责任制。技术保障组由电教站技术人员和各学校网管员组成,负责网络的安全、维护、更新及软件平台的开发、应用和培训等,为其他科室和学校的数字化建设与应用提供服务。建设应用组由教研室、普教科、政工科、职教科和装备站等业务科室组成。教研室负责教研网站的管理及各学科网上教研工作;普教科主要负责网上学籍管理、中考招生录取及昌邑德育网管理;职教科开展了网上教师学历进修、业务技能培训;装备站开展了信息技术学科网上教研。三是建立培训机制。为抓好全方位的培训工作,我市依托教研室成立了教学研究培训中心;依托装备站成立了信息技术培训中心;依托进修学校成立了教师专业技能培训中心。各培训中心在每学期的开始,通过教育网本学期培训菜单,教师可以自主选择培训内容,通过面授或网络课堂进行学习,每学期完成60课时的学习内容。在搞好本市培训的同时,我们还组织大量骨干教师参加上级业务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和技能培训,参加网管员培训100多人次,计算机制作培训200多人次,机器人教育培训100多人次,信息学奥赛120多人次,教材培训1100多人次。另外,每学年我市都要组织一次全市教职工教育信息化技能大比武,比武分教育行政干部、学科教师、信息技术教师和网管员4个组别,内容涉及数字化管理与应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件制作、网站建设、常用软件的使用等内容。通过培训,提高了教师的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为数字化学校建设和应用提供了保障。

3.狠抓设施应用,增强数字化学校建设的实效性

以数字化学校建设为抓手,本着“边建边用,以用促建”的原则,在抓好信息化常规应用的同时,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主题资源网站建设与应用。采取“面向一线教师,立足教学实际,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建设思路,成立了由装备站、教研室和学科骨干教师组成的资源建设工作小组。装备站负责主题网站建设软件、网站系统的培训、资源建设任务的分工、收集及合格资源的编目、入库和。教研室负责主题资源内容的审查和评比。骨干教师负责组织本学科教师根据新课标要求制作主题资源。运用阶段性评价和重点点评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完善主题资源网站建设与应用。先后多次召开点评会和研讨会,解决了栏目设置不科学、资源内容不全面、网站整体质量不高的问题,使主题资源网站建设工作达到了较高水平。在完成建设任务的基础上,狠抓了主题资源网站应用工作。大部分教师利用主题资源网站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中青年骨干教师利用主题资源网站进行了常态课堂教学,许多学生借助主题资源网站进行了网上自主学习,发挥了主题资源网站在教育教学中作用。

(2)扎实做好网上教研工作。我市在2005年就依托教育信息网建设了教研网站―“昌邑教研在线”。开通了校园网的学校也建立了校本教研网站和学科教研专栏。各学科教研员都建有本学科教研专栏,通过专栏宣传学科课程标准,报道学科教研活动,展示共享教学方法、教学论文、案例、课件、优质课等教研成果。所有教研员和部分教师建立了博客网站,开设网上专题研究,实现了教研员与一线教师之间的随时随地沟通,使上级的教育教学方针、政策能够及时贯彻到基层,同时教研员也能得到来自一线教师的教学信息反馈,发掘教育教学中先进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推广或纠正,弥补了传统教研模式的不足,提高了教研工作的时效性,促进了教研员和一线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3)开通视频会议,实施网上办公。我市在所有市直学校和乡镇驻地小学开通了视频会议系统,利用该系统召开面向全市的各种会议,有计划地组织了示范观摩课、研讨培训等活动。实行网上办公。教育局所有公文、各科室的通知和有关报送的材料都通过网络进行传送,方便了基层,节约了经费,提高了办事效能。

(4)抓好教育技术软件的管理与应用。在征订方面,分学段、分学科成立了由学科教研员和骨干教师组成的教育技术软件征订专家组,每次征订之前,先由专家组成员组织本校本学科教师,通过目录和公司网站了解软件性能,根据教学实际,提出实用的软件推荐意见,由教育局汇总后形成我市的推荐意见。然后由学校根据推荐意见和上级有关要求,结合本校实际,自主征订。对于大型软件,采取“先试用,后征订”的办法。在管理方面,实行县、乡、校三级管理体制,各学校都建立电子音像室,做到专人管理,专橱存放,制度健全,账目清楚,账、卡、物相符。对教育技术软件的管理使用实行过程性评价,促进了软件的日常管理与使用。

(5)积极开展机器人教育活动。我市专门设立了机器人教学教研组,由机器人教育教研员和部分学科骨干教师组成,负责组织、指导机器人实验室的建设和教学工作的开展。先后共投资120多万元,建成7处机器人教育实验室,6处机器人教育示范校,20多所学校共配备机器人100多台。开展了全方位培训,并按要求开设了机器人教育课程,机器人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有96个代表队分别在国家、省、市获奖。

4.实施课题带动,推动数字化学校的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

“十五”期间,我市在22处市级以上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开展了校园网建设、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资源建设等方面的课题实验。“十一五”以来,又确立了以数字化管理平台、数字化教学平台、机器人教育、校园一卡通等内容的“十一五”课题实验项目,共立项国家、省、市级课题44个。在实验中学、第一实验小开展了“建立学生成长数字档案”的实验研究,便于家长通过网络实时查询学生的基本信息和在校学习情况,方便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在第一中学、文山中学开展了“校园一卡通”实验研究,教师和学生可以用“校园卡”在学校内用餐、借书、考勤和身份识别,方便了学校管理。在外国语学校、奎聚小学开展了“家校通”实验,为学校提供了多样化的信息渠道,教师随时为家长各种信息和建议。90%的学科教师都确立了自己的实验课题,如:“信息技术与阅读兴趣的提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学生求异思维能力”“多媒体与问题情景设计”等,使全市上下形成了人人有课题,个个搞实验的良好实验氛围。通过课题研究,探索了数字化学校建设与应用的做法,形成了较为科学、有效、可操作的数字化学校建设模式和方法。

5.建立评价体系,为数字化学校建设增添活力

建立长效的评价机制是促进信息化设施管理与应用的关键,为此,我市在2004年制定了《昌邑市现代教育技术考核评价办法》,从“校园网的管理与使用”“资源建设与使用”“网络化办公”“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电教软件的管理与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建设”“计算机、多媒体的配备”“竞赛及成果”等几个方面都制定了详细的目标要求和评价标准。评价采取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结果计入各单位每年一度的综合督导成绩。从2006年开始,为推动创建数字化学校建设,又制定了《昌邑市数字化学校建设与应用评价标准》。从环境建设(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建设(图书、教学设计和课件等)到活动过程(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和办公等)几个环节实行了多元化评价,针对不同类别的内容分别设定了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26个三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领导与管理、环境与条件、应用与研究、成果与效益,每一个三级指标均对应一个工作点,都有相应的评估要点及打分办法。如:学校主页、班级主页、教研网页、教师博客和学生个人网页等采取评选的办法;教师信息素养通过技能比赛进行测试,学生信息素养通过信息技术抽考和计算机作品来进行评价。将数字化学校建设和应用工作也纳入了全市一年一度的教育综合督导评估。通过评价体系的建立,促进了信息化设施的管理与应用,激发了学校创建数字化学校的热情,为数字化学校建设增添了活力。

三、取得的成绩及建议

教育部教育数字化范文9

数字化教学资源是经过数字技术处理的文字、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课件、网络课程等多媒体教学资源,包括各级各类精品课程、网络课程、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等。体育专业的学生经常参加比赛或训练,“学训矛盾”难以避免,教师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借助网络远程教育平台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开展同步或异步教学,为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提供了方便。基于多媒体技术开发体育专业理论和技术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借助多媒体课件以图、文、声并茂的信息传播方式展示课程内容,既可以扩大教学内容的信息量又能克服书本知识的教条与乏味,也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

2高校体育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现状与发展困境

实施“质量工程”以来,从2003年开始到2010年底,全国已有3693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其中体育学50门),这些课程在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开放,提高教育质量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2011年10月10日,教育部选出首批103门精品视频公开课,其中有一门东北大学的体育《滑冰课》。到目前为止,大多高校都有一定数量的部级、省级和校级体育精品课程、网络课程和视频公开课等数字化教学资源。据《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体育学类317门网络课程分析发现,大多网络课程的建设无连续性、不完善、利用率不高。精品课程交流互动环节薄弱,课程评价少。体育类精品课程主讲教师年龄普遍偏大,后备力量略显不足,不利于精品课程的可持续发展。传统体育教学是在相应场馆依靠教师的口传身授进行术科教学,在室内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理论或实验教学,教师和学生基本习惯了这种固定的模式。另外,体育专业教师普遍存在计算机应用水平不高,信息处理能力较弱等特点,也影响了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发展。

3高校体育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推进策略

3.1基于课程,自建资源

数字化教学资源服务课程教学是其建设的出发点。体育专业教师要根据所讲授课程的特点和自身优势,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设备,自主拍摄教学图片、录制音频视频和制作简单动画等素材,开发多媒体课件,建设网络课堂等,辅助教学实践。自建资源是一个教学资源的日积月累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拍摄典型照片(如武术套路分解动作)、录制视频(如田径跨栏的过栏动作)等,供学生课后观看或以后教学使用。素材中的学生角色扮演会提升其学习兴趣,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3.2立足本校,筹建资源

数字化教学资源服务学校发展是其建设的生长点。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把精品课程建设作为一项评估指标,催生了一批省级、校级精品课程的立项和建设。体育是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各高校要统筹安排,给体育专业数字化资源建设一定资金和技术力量的支持,帮助体育教师建设资源。积极解决体育专业师生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鼓励他们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3.3跨校合作,共建资源

数字化教学资源跨校合作开发是其建设的闪光点。与其他学科专业一样,体育专业同样存在校级差异和地域差异。部级体育类本科精品课程各学科之间的课程发展比例不平衡,不同学科在不同类型院校的分布也存在差异,师范类院校课程类型的发展比较均衡,体育院校在体育教育训练学和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课程更具优势,而综合类院校为我国公共体育精品课程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通过跨校合作可以发挥各自的师资优势,节约资金和避免重复建设。

3.4区域联盟,共建共享

数字化教学资源区域联盟开发是其建设的落脚点。有文献报道,我国部级体育类精品课程地域分布极其不均衡,华北华东立项数较多,东北、西南和西北地区较少,且存在重复建设的问题。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文化底蕴、硬件设施和师资条件决定着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数量和质量,通过区域联盟,可以在一定程度解决上述问题。特别是一些地域性特色体育项目(如南方的游泳、北方的滑雪滑冰等),通过区域联盟,共建共享可以超越地理空间限制,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益。

4结语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