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勘察项目合理化建议集锦9篇

时间:2023-06-05 16:08:29

勘察项目合理化建议

勘察项目合理化建议范文1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 问题建议

Abstract: China's geological survey work has been a rapid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 ge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right-hand man. Geological Engineering Geological Survey is related rocks within the region, strata, structure, hydrology, topography and other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construction planning,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parameters to provide the necessary basis. The main purpose of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is to identify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the proposed site for the design, construction, geological survey results and provide the geotechnical parameters, geotechnical parameters related to the basic design to provide reasonable security, economy and feasibility.

Keywords: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suggested the problem

引言: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在于解决和处理建设工程中与岩土介质有关的问题,是建设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各项工程建设在设计和施工之前必须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所以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性和其质量的可靠性,越来越为各级政府所重视。

岩土工程勘察中遇到的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岩土工程施工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涌现。我国目前建设规模虽大,但岩土工程勘察单位众多,相比来看勘察市场仍是供过于求,导致勘察市场竞争激烈,甚至到了无序竞争的状态,才会导致了岩土工程勘察中出现的诸多问题:

1.缺少勘察纲要。岩土工程勘察纲要是指导岩土工程勘察各项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勘察工作顺利完成的保证。目前勘察中,许多勘察单位,在很多勘察项目中没有编写勘察纲要。有的项目虽有勘察纲要,但往往是按工程地质勘察要求编写,没有达到岩土工程勘察的要求,有的纲要,针对性不强,对勘察工作指导意义不大,影响勘察成果的质量。

2监理勘察手段单一。岩土工程勘察中常常运用综合的勘察手段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岩土问题。可目前许多勘察单位仍旧按几十年传统的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因而显得手段比较单一。勘察报告内容多停留在定性评价,而定量评价数据较少。

3勘察质量不高。目前勘察单位早已实行企业化,由原来的行政拨款改为自负盈亏,勘察任务也由原来的上级下达改为单位自找。于是,有的勘察单位为了眼前利益,放松了对勘察质量的管理,造成勘察成果质量下降。

3.1由于勘察工作量不足,为了能争取任务,只好压低预算价,但又要利润,就减少工作量,该做的项目不做或者少做;

3.2钻探、测试及取样不符合规范要求,现场勘察时,为了抢速度,钻探取样不执行规范,往往是2―3m才提一次钻,结果往往造成分层位置不准确,或漏掉一些特殊的地质现象,如薄的软弱透镜体,小裂隙等。

4.勘察报告中只注重定性分析,定量数据较少,建议措施针对性较差。至今,一些勘察单位还没有摆脱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框架,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仍以描述为主,其结果往往是所下的结论和建议比较笼统,缺乏针对性,设计及施工人员很难采纳,甚至无法采用。

5.忽视面上的研究。勘察成果就某种程度而言,是经验的积累,如果没有地区性的研究成果,就难以了解该地区各地基土层的特点及其性质的变化规律,对该地区的地基土就难以给予准确评价。目前岩土工程勘察中,往往只是对工程点的研究,而忽视工程所在地区的研究。勘察报告中常常因缺乏地区性的经验成果,其结论及建议过于保守,造成很大的经济浪费。

6.忽视工程与环境的共同作用。目前工程建设的发展主要三个特点:工程愈来愈复杂(建筑层数增加,结构及功能复杂化),工程建筑场地的地质条件愈来愈差,岩土问题愈来愈复杂。新建工程周围往往早已高楼耸立,工程建筑的基础与地基的共同作用以及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愈来愈强烈。有的勘察单位对此认识不足,表现在对岩土工程设计、施工论证不足,其结果是导致灾难性后果。

二、针对岩土工程勘察中出现问题的建议

以上几点指出了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很容易出现的问题,我们马上就可以联想到如何才能根除这些存在的隐患,还给岩土工程勘察一片纯净的土壤。让它给我们这些需要创造出完美结晶的工程师们,带来更多的喜悦和激情。而以下的观点是个人的建议,如果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还望不吝赐教。

1严格执行建设程序、规范市场行为、推行全程化监理科学的建设程序应当遵循“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不按原则办事,必然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市场的规范,仅依靠勘察单位的自律机制是不够的,还需要建立有效的行业约束机制。

2.1.1必须仰仗政府主管部门按国家的法律、法规,对项目招投标和实施过程中的行为主体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督管理。

2.1.2应积极推行工程监理全程化,采用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相结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当行为的发生,保证勘察质量和投资效益最大化。

(2)严格市场准入、尽快实施注册土木工程师制度,加强相关人员培训。经过近年勘察设计资质换证,对勘察设计单位进行了一定的清理整顿,对规范市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的勘察资质门槛很低,尤其是打破行业壁垒后不同行业间的衔接过渡尚未完成,以高级工程师的数量来衡量技术水平不能如实反映勘察企业的技术实力。

(3)加强勘察设计单位的质量认证,健全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确立了以过程模式作为标准的结构。勘察设计企业应通过有效应用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运用过程方法,采用PDCA循环思路进行岩土工程勘察的实施和管理,进而持续改进。

结束语:

随着建筑工程诸多学科的发展,相互渗透和衔接,岩土工程体制的形成使岩土工程勘察在各项领域上发挥更重作用,显示出勃勃生机,推动着勘察技术向高精深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勘察项目合理化建议范文2

关键词:住房,勘察,桩基设计,保证质量

Abstract: a hous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for investigation results are inaccurate influence pile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I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o workers, only for reference for!

Keywords: housing, survey, pile foundation design, quality assurance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新建住宅小区及配套设施的总建筑面积约46983.8平方米;其中1层地下室连体,建筑面积约8238平方米;2栋18层塔楼,地上建筑面积17343平方米;1栋30层塔楼,地上建筑面积约18040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包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厕所等公建配套设施,建筑面积约2390平方米;架空层,建筑面积约916.8平方米。因地质情况复杂,为了确保桩基础工程质量和指导桩基施工,先后进行了建筑设计前的详细工程勘察和施工前的超前钻勘察。

2两次工程勘察情况及桩基设计变更情况

2.1工程原详细勘察共布置钻孔25个,其中技术孔12个,要求孔深钻入微风化岩5m或中风化岩8m,勘察结果为:

2.11中风化砾岩(局部夹微风化岩)为浅紫红、黄褐等色,岩芯呈块状、饼状、柱状,属极软—软岩,岩石较破碎—破碎,裂隙发育,泥质胶结,取岩样2组,其4个单轴天然湿度单轴竖向抗压强度范围值4.3~6.9Mpa,平均5.9Mpa;

2.12微风化砾岩(局部夹中风化岩)为浅紫红色,泥质胶结,岩心呈柱状,少数饼状、短柱状,属较软岩,局部为较硬岩,岩石较完整,取岩样10组,其20个单轴天然湿度单轴竖向抗压强度范围值13.0~42.6Mpa,平均21.8Mpa,标准值fr=19.1Mpa;建议微风化砾岩做持力层,局部以中风化砾岩做持力层。

2.2前钻勘察共布置108个孔,其中中风化砾岩取岩样9组,单轴天然湿度单轴竖向抗压强度范围值15.1~51.2Mpa,平均27.29Mpa,标准值20.09Mpa;微风化砾岩取岩样157组,单轴天然湿度单轴竖向抗压强度范围值16.6~81.7Mpa,平均29.63Mpa,标准值28.43Mpa。

据详细地质勘察结果,设计采用旋挖成孔灌注桩,微风化砾岩做持力层,设计总桩数280根,桩径800mm、1000mm、1400mm、1600mm四类。

由于施工时所遇的地质条件复杂,很多桩在施工时实际进入设计持力层标高与超前钻报告有较大差异。部分桩因实在钻不下,但又未能达到设计终孔深度,最后需多方参建单位一起确定才终孔。增加了不可预见的施工工期。

因此,设计院根据超前钻资料和桩孔底岩样抗压强度结果,做出了相应的设计变更:将端承桩的持力层由微风化岩(frs、frp≥15MPa)变更为中风化岩(frs、frp≥5MPa),原800mm、1400mm、1600mm桩径分别变更为1000mm、1800mm、2000mm;其中5根单桩承台变双桩承台。变更后的桩径变为1000mm、1200mm、1800mm、2000mm四类;桩总数则增加至285根。桩身砼设计强度等级为C30。

3前岩土工程勘测中存在的问题

3.1察报告不够细致

勘察报告中只注重定性分析,定量数据较少,建议措施针对性较差,一些勘察单位还没有摆脱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框架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仍以描述为主,其结果往往是所下的结论和建议比较笼统,缺乏针对性,设计及施工人员很难采纳,甚至无法采用。根据某开发公司提供的资料,某新村五幢高层住宅的桩基承载力,由于勘察单位建议的安全系数偏大,经建设、施工与设计单位共同研究后将该系数由21改为210,原设计为38m和32m的桩,分别改为22m和18m,仅此一项,每幢高层即可减少工程预算费用约30万元。

3.2忽视对工程所在地区的研究

勘察成果就某种程度而言,是经验的积累,如果没有地区性的研究成果,就难以了解该地区各地基土层的特点及其性质的变化规律,对该地区的地基土就难以给予准确评价。目前岩土工程勘察中,往往只是对工程点的研究,而忽视工程所在地区的研究。勘察报告中常常因缺乏地区性的经验成果,其结论及建议过于保守,造成很大的经济浪费。如在高层建筑地基勘察中,本来用箱基已满足要求,可有的勘察单位由于缺乏当地经验,建议采用箱基加桩基复合基础,结果不仅延长了工期,还造成巨大的经济浪费又如某地区有一层含砾粘土层,该层土具有蠕变特征,遇水及扰动后强度迅速下降。但在一般条件下,无论原位试验还是室内土工试验,都表明该层土承载力标准值较高。如果不了解当地经验成果,而建议该土层采用较高的承载力值,其结果必将造成时间与资金上的浪费。

3.3忽视工程与环境的共同作用

目前工程建设的发展主要三个特点工程愈来愈复杂(建筑层数增加,结构及功能复杂化),工程建筑场地的地质条件愈来愈差,岩土问题愈来愈复杂。新建工程周围往往早已高楼耸立,工程建筑的基础与地基的共同作用以及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愈来愈强烈。有的勘察单位对此认识不足,表现在对岩土工程设计、施工论证不足萁结果是导致灾难性后果。如建筑场地四面紧邻高层建筑物或马路对于这种建筑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时,除了按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定的—般要求进行外,还应重点论证工程施工及运营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但勘察报告中常常忽略这方面的工作,致使无法满足岩土工程施工及设计的要求。基坑开挖时使用的很多技术手段很难取得预期效果,反而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4对地质情况复杂的工程勘察和施工的一点建议

由于本工程勘察资料不准确,造成桩基施工工程中须做出较大的设计变更,严重影响施工和投资计划;通过本工程桩基施工,认为工程勘察必须提高勘察质量,建议:

4.1勘察设计时,应要求技术孔进入岩层采用金刚石钻头钻进或较大直径的钻头钻进;

4.2工程勘察施工过程中,发现地层复杂、岩面起伏大、岩层破碎时,应及时调整设计,增加技术孔和钻孔数量以保证勘察质量。

4.3重视试桩工作。试桩时设计、勘察、施工、监理通过试桩的实践验证勘察资料的准确性,确认和保留达到设计桩底标高持力层的岩样。经各方确认的岩样作为以后基桩终孔验收岩样比对的依据。

4.4对较重要建筑物的复杂地基需进行验槽。验槽时应对基槽地质素描,实测地层界限,查明人工填土的分布和均匀性等,必要时应进行补充勘探测试工作。

4.5基坑开挖后,地质条件与原勘察资料不符,并可能影响工程质量。

4.6地基处理、加固时,需进行设计和检验工作。

4.7如地基中溶洞或土洞较发育,需进一步查明及处理。

5结束语

岩土工程勘测是工程建设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各项机械化设备的完善,岩土勘测已有了属于自己的集软、硬件于一体的勘测设备,他们可以解决诸多的岩土工程问题。比如说地下不明物、洞穴、断层、破碎地带等的地下分布特征。勘测是一项工程的生命,一旦出了错误,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在整个项目运行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先勘测、后设计的原则,确保其勘测可靠性后,才能设计整个项目建设工程。重视岩土勘测工作并合理运用勘测结果,让岩土勘测最大可能的发挥它的作用。岩土工程还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这就需要广大工程师继续研究创新,完善岩土工程勘察体系。

参考文献

1邱贤荣. 浅论地质勘测各阶段技术要点分析[J].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08, (08)

2周德泉,彭柏兴.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与应用[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勘察项目合理化建议范文3

关键词:建筑工程 , 地质勘察 , 基础设计 , 关系

中图分类号: 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geological exploration, in order to comprehensively and deeply and accurately grasp the local natural conditions of the original material, we can make a suitable for engineering design scheme of the corresponding basis. In this paper,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basic design of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eological exploration and design problems needing attention in the proposal.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geological survey, the foundation design, relationship

一、建筑工程地质勘察与基础设计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在国内建筑工程项目基础设计工作中,尤其是在部分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地区进行基础设计,设计单位逐步引用地质勘察技术,并且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但是由于我国地质勘察技术应用水平普遍较低,在建筑工程基础设计中应用的时间也较短,所以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弊端与问题。如果不能有效的处理与解决建筑工程地质勘察与基础设计中存在的弊端与问题,极有可能导致建筑工程基础设计及施工中出现质量与安全问题,甚至导致工程建设项目的整体失败。

1、地质勘察市场环境较差。目前,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环境的日渐激烈,地质勘察单位在迎来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了严峻的挑战。由于国内地质勘察单位的迅速增加,而国家及各地区的相关管理机制的不健全,都导致了地质勘察市场中恶性竞争、市场无序、相互压价等现象的存在,这对于行业的整体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因此,作为建筑工程的参与者,地质勘察单位要严格自律,坚持从自身做起,共同推进地质勘察市场合理、有序、公平竞争环境的构建与和谐发展。

2、基础设计理念与技术相对落后由于国内建筑行业现行的基础设计理念相对落后,以及工程设计单位普遍缺乏应用地质勘察协助基础设计的经验等方面因素的限制,国内现有的基础设计水平难以适应现代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实际要求。

目前,国内建筑工程基础设计理念与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总体设计理念缺乏创新性与发展性、综合技术水平不高,对于相关技术标准、指标的掌握与实际运用能力不同;地质勘察工作的深度不足,水文地质资料尚未实行专业软件进行分析与处理等。

3、地质勘察与基础设计周期偏短。建筑工程地质勘察是一项相对较为复杂的工作内容,勘察人员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实际勘探,以及采集样本进行实验分析,同时了解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地下水、岩土层构造等,才能为工程设计单位提供具有权威性、科学性的地质勘察报告,并为设计人员提供专业的技术意见与方案。但是又由于受到建筑工程工期的限制,前期设计阶段的时间相对较短,而设计单位只有获取地质勘察报告才能进行下一步的研究与优化方案,所以导致地质勘察与基础设计出现周期偏短的弊端与问题。

4、地质勘察与基础设计缺乏有效的结合与互补。由于受到现有建筑工程基础设计理念与技术模式的限制和影响,设计人员普遍仅是把地质勘察报告作为简单的参考资料,在参阅中关心的只是所需的各项地质、水文数据,而对于地质勘察报告中部分专业的技术参数与建议视而不见。而地质勘察单位在为建筑工程设计单位提供服务时,勘察人员多是将工作的重点集中于报告的专业性与理论性,对于其实用性与可行性的考虑则相对较少,往往导致设计人员在阅读与应用中出现技术障碍。由此可见,国内建筑工程基础设计工作中,地质勘察与基础设计缺乏有效的结合与互补,难以全面发挥两者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和作用,最终导致人力、物力、财力的无形浪费与损失。

二、建筑工程地勘和设计中需注意的问题建议

建筑工程地质勘察应该注意理论的指导作用,并打破不合科学的传统条框束缚,将科学的勘察工作守则贯穿在地勘和基础设计的全过程,使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更有效地维护建筑的安全正常施工。

1、勘察编制纲要

编制纲要是每个建筑工程勘察项目必须进行的工作,应综合考虑场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项目情况,不仅要详细阐述对场地地质条件的认知程度、项目概况、本次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方法、工作范围、技术要求,还要对勘察工作参与的人员、投入的设备及质量保证措施有明确的说明。

2、工程勘察质量控制

加强全员质量教育,树立全员质量观念。全力推进ISO9001 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落实质量目标考核责任制、质量责任追究制,全面提高勘察设计质量。严格按照质量认证体系的要求,规范流程,明确责任,用过程质量保证总体质量。加强建筑勘察设计工作基础资料的调查和收集。特别是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勘探和调查,加强影响建筑环境地质调查和地质勘察成果的综合验证工作。对建筑工程施工、构造物结构安全有影响的地震等重大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要进行专项地质勘察与评价。审查工作要结合勘察设计过程动态进行,使勘察设计工作和审查工作有机结合,形成合力,更有效地确保勘察设计质量和投资控制。要严格执行“方案审定”“二校三审”程序,确保勘察资料、试验资料、设计说明、设计图纸、设计概算、设计量的“六个一致”所有项目都需进行外业验收、设计文件内审,未经审查的设计文件不得出版,不得交付使用。

3、选择勘探测试方法

勘探测试方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选择合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会造成很大的工作量浪费,还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由于勘察测试方法种类繁多,那么如何选择既经济又合理可行的方法是建筑工程勘察的关键。首先应当详细了解场地已有地质资料、建筑和沿线构造物情况、与设计人员充分交流、明确要解决的工程地质问题,然后开展这项工作。

总之,随着国内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基础设计与处理的环境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施工项目需要在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地区进行。传统的理念与技术已经难以适应现代不同地质条件的基础设计需求了,必须通过合理的技术手段与措施进行革新和完善。在现代建筑工程基础设计工作中,合理应用地质勘察将对设计理念的充实、设计技术的全面展现提供更多的便利。

参考文献:

[1] 王安业, 米兆静. 建筑工程地质勘察与基础设计的关系[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0,(12)

勘察项目合理化建议范文4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工程建设的越发频繁,在现代工程项目不断为岩土勘察带来新的课题的同时,勘察单位已逐步向企业化靠拢,由于改为自负盈亏,在一定程度更注重了利益而轻视了工作质量,加之现代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方法、水平止步不前,从而很难适应现代工程建设的需要,以至于曝露出一些问题。以下,本文就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岩土勘察常见问题

1.1 勘察手段单一

岩土工程勘察中常常运用综合的勘察手段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岩土问题。可目前许多勘察单位仍旧按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因而显得手段比较单一。勘察报告内容多停留在定性评价,而定量评价数据较少。

1.2 勘察质量不高

目前许多勘察单位已实行企业化,由原来的行政拨款改为自负盈亏,勘察任务也由原来的上级下达改为单位自找。于是,有的勘察单位为了眼前利益,放松了对勘察质量的管理,造成勘察成果质量下降。主要表现有:第一,由于勘察工作量不足,为了能争取任务,只好压低预算价,但又要利润,就减少工作量,该做的项目不做或者少做;其次,是钻探、测试及取样不符合规范要求,现场勘察时,为了抢速度,钻探取样不执行规范,往往是 2~3m 才提一次钻,结果往往造成分层位置不准确,或漏掉一些特殊的地质现象,如薄的软弱透镜体,小裂隙等。此外取样时,有的不用取样器,而直接从岩芯管中取原状土样。更有甚者个别单位原位测试时,现场只做少量几个,其余的照此编造了事。

1.3 作业面狭隘

在岩土工程勘察中,最后的勘察结果、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是需要不断的通过实践来总结经验而完成的。就工程建设项目的岩土勘察工作而言,倘若没有针对项目当地的岩土工程进行总体的研究、分析,就无法全面了解、掌握项目施工场地及其周边区域的地基土层性质、特征、变化规律等,倘若此时进行岩土勘察的分析、评价则难以保证其结果的准确性、真实性。长期以来,我国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通常只是针对工程项目的施工场地进行勘察、研究,而并未深入了解、分析项目场地周边区域的地质结构,由此得出的勘察报告、结论、建议,一般不会考虑地区性因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项目施工提供了支持与依据,但随着工程项目完工,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很难保证地基结构不会发生改变,甚至可能会受到周边地质变化的影响而引发重大安全事故。在实际的岩土工程勘察中普遍存在:对于地区工程实践,缺乏重视、经验不足;生硬套用有关标准与规范,勘察结论、报告、建议过于保守。由此,不仅难以有效发挥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作用,同时也将造成极大的经济浪费。

1.4技术素质问题

这里所说的技术素质包含有勘察技术人员的综合知识,而这些知识不但需要一定意义上的了解和掌握,它还需要这种知识的深入和广泛。另外,在勘察设计与技术方面,目前我们国家勘察各专业的交流活动相对很少,考虑到这个专业的冷偏,很多人在技术交流的资料和期刊上也很少找到相关信息,所以也就很少了解专业动向和发展状况,造成的结果有很多就是眼光很短,埋头做自己的工作,不了解也不关心自己的专业新方向。

2.解决对策

2.1 加强勘察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尽早推行岩土工程监理体制

加强对勘察合同、勘察纲要的审查和管理。防止越级或盲目勘察;其次,加强勘察现场工作的监督,防止打假孔及不规范的编录、取样及试验等现象发生; 最后,加强对勘察报告的审查,对勘察报告中的工作量、勘探质量、资料数据分析及结论建议逐一进行审查,特别是对基础选型论证,场地稳定性评价及施工建议等内容进行重点把关,防止勘察报告中只重视描述,缺乏深入分析的现象发生。可见,勘察单位自身必须健全和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同时还必须加强政府部门和社会监督机构对勘察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即尽早推行岩土工程监理体制,以确保勘察市场健康发展。

2.2加强勘察设计单位资质管理

经过近年勘察设计资质换证,对勘察设计单位进行了一定的清理整顿,对规范市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我国的勘察资质门槛较低,尤其是打破行业壁垒后不同行业间的衔接过渡尚未完成,以高级工程师的数量来衡量技术水平,不能如实反映勘察企业的技术实力。建议尽快实施勘察设计资质的合理化与制度化,通过采用企业资质和个人执业资质双重控制来规范勘察市场,促进勘察技术水平的提高。

2.3加强岩土工程技术人员培训

我国推行岩土工程体制进展缓慢,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岩土工程技术人才,而工程地质专业人员对岩土工程的理论、内容及方法等缺乏了解,习惯于工程勘察的原理及方法。因此,要全面推行岩土工程体制,当务之急是加强岩土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培训,特别是岩土工程设计及施工技术人员的培训,以适应岩土工程市场发展的急需。

目前,有关室内外测试技术的应用也有很大进展,比如多功能静力触探头、标准贯入试验、波速测试、静载荷试验等和施工检测、监测技术的使用,这些技术设备的具体运用,可以为我们提供详尽的数据资料,这些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运用后,在很大程度上做为历史地质资料,并通过工程施工检测、监测所获取的实测资料反算得到的参数作为对比依据,这些数据都为岩土工程的设计参数提供非常安全可靠的基础安全性,尤其在传统勘察中很难得到的岩土工程设计中的粗颗粒土、花岗岩残积土、风化岩的承载力、变形指标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考虑利用土工离心模拟技术检查工程安全的可靠性;对很多具体工程中的变形及稳定性要求很高的边坡和堤坝做验证工作。现在很多建筑物中的表基变形、破坏模式和极限承载力问题很多,这些设备都可以在此基础上加以解决。

2.4 严格执行施工程序

2.4.1严格执行建设程序、规范市场行为、推行全程化监理科学的建设程序,应当遵循“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一方面必须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对项目招投标和实施过程中的行为主体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督管理,另一方面应积极推行工程监理全程化,采用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相结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当行为的发生,保证勘察质量和投资效益最大化。

2.4.2对于岩土工程监测,不仅可以对勘察成果进行补充和修正,及时提出解决的方案和措施,而且有利于勘察单位积累经验,提高勘察成果质量。所以勘察单位要积极参与和加强岩土工程监测。工作岩土开挖后,由于卸除了地基土的自重应力和坑壁的侧向应力,应进行基坑回弹隆起及坑壁变形的监测。岩土处理过程中,由于打桩振动和挤土效应,应进行相邻建筑道路及周围环境影响的监测,可进行水平位移和倾斜观测,包括由于建筑施工运行引起边坡变形及滑坡位移的监测。由于卸除了地基土的自重应力和坑壁的侧向应力,应进行基坑回弹隆起及坑壁变形的监测,以及加固地基过程中引起孔原水压力变化和地下水动态变化的监测。

3.结语

我们在具体工作中,通过很多实际经验可以发现,在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方面,传统与现代技术的结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些疑难问题,但这些还远远不够,在很多实际问题中,需要各种各样的勘察方法相比较、补充和验证,这样才可能取得最佳实效。

参考文献:

[1]王晓伟,赵志强,杨苏楠. 浅谈岩土工程勘察中出现的几个问题及解决方案 [J]. 科技创新导报, 2009,(05)

勘察项目合理化建议范文5

关键词:水利勘探设计单位 成本核算管理 问题与建议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对水利基础建设越来越重视,并逐步加大了对水利工程基础建设的投资力度。基于此,水利勘察设计具有广阔的市场,对水利勘察设计单位而言,只有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降低项目核算成本,才能适应市场的激烈竞争。强化成本核算管理对于促进勘察设计单位健康有序运营具有重要意义。与一般的基建项目不同,水利工程勘察设计项目有其自身的特点,与国家政策关系密切、规模上大小不一、水利建设的地域广阔、建设的项目类型多样等,正是由于这些复杂的因素,造成了水利勘察设计单位在成本核算管理上的困难。只有不断增强会计人员的成本核算管理水平,才能保证水利勘察设计项目的顺利完成,维护好国家利益。

一、水利勘察设计单位成本核算管理现状及问题

伴随着我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水利勘察设计单位所处的内外环境也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大多数水利勘察设计单位是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模式带有企业性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管理、自收自支;但同时水利勘察设计单位仍然保有公共属性,具有公益性、社会性、服务性的特点。在这种体制改革和过渡情况下,水利勘察设计单位的成本核算管理也依据实际情况和单位自身特点积极进行改革,以适应单位的现代化、科学化管理要求。

我国水利勘察设计项目在成本核算管理问题上主要涉及财务预算、财务决算以及日常的成本会计核算等诸多方面。水利勘察设计单位大都能够按照科学规划、合理论证等要求对相关水利勘察设计项目进行管理。能够对涉及的各个成本管理方面实现约束控制,通过编制预算、执行、控制以及后续的分析、调整、评价、考核等相关环节,来实现成本核算的综合管理和全面控制。

水利勘察设计单位在成本核算管理中也难免会遇到不少问题,制约着成本核算的科学化水平。如单位管理层成本核算意识不够强,难以深入理解成本核算的内涵,对日常的勘察设计项目不能实时进行成本控制,成本管理的范围、目的、方法等滞后,在日常的勘察设计项目成本上不做预算,或者成本预算未能有效实施,缺乏成本考核机制等等。不少水利勘察设计项目成本预算的管理常常是重结果、轻过程,缺乏对成本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管,丧失了成本管理的监督和约束作用,对成本管理的考核仅仅停留在事后的执行情况分析评价上,成本核算管理没有力度,达不到应有作用。

二、提高水利勘察设计单位成本核算管理水平的举措

水利勘察设计单位结合单位自身特点和行业要求,通过实施水利勘察设计项目成本核算管理,增强科学管理水平,提高效益。通过对勘察设计过程的全面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适应市场需求,并可以实现对单位有限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利用效率和使用效益,避免浪费,提高单位盈利水平。

水利勘察设计单位应当强化成本预算的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控制,及时审核控制和反馈分析。应当坚持对成本实时监控,重点控制关键的业绩指标和关键的勘察设计项目。并避免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病,结合实际运行过程实施指标控制,保证各项成本费用支出的可控性,增强单位成本把握能力。及时分析,寻找差距,纠正偏差,针对性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并切实落实责任,保证成本核算管理效率的提升。

积极采用目标成本管理,在水利勘察设计单位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通过运用成本会计和管理学方法,事先制定好设计项目的标准成本,并按照该标准来管理勘察设计成本,降低消耗,并及时将勘察设计发生的实际成本与之比对,以发现差距,明确勘察设计单位成本核算的管理效果,实现对水利勘察设计成本的及时掌握和实施调控,增强单位管理水平、提高单位经济效益。

水利勘察设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多年经营规律,预先建立起来成本目标,在成本费用发生的过程中,通过比较实际成本和目标成本的差距,对影响到目标成本实现的各种不利因素及时加以发现并进行纠正。成本管理的对象应当是整个水利勘察设计过程中所发生的材料、资产、人力等成本费用。因此,成本管理的目标设定应当将总成本作为出发点,分级分环节逐层分解,将目标成本细化到具体部门,以此落实相应的成本指标。

同时应当强化单位成本核算考核管理,减少过去只重视直接成本,忽视间接成本的情况,避免造成成本管理不科学,成本核算责任不够细化,难以充分实现成本效益匹配原则的情况发生。通过预先的成本目标来引导单位的勘察设计项目管理,充分发挥成本核算管理在单位管理中应有的管理职能。

综上所述,有效实现成本核算管理对于水利勘察设计单位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影响。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管理能够提升水利勘察设计单位的现代化管理水平,适应市场需求,并有助于抵御内外风险,增强竞争力。因此,水利勘察设计单位应当科学管理,加强日常的成本核算管理,以促进单位成本核算水平,实现单位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我国水利事业。

参考文献:

[1]张明亮.浅谈加强水利勘察设计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水利发展研究,2009

[2]许华.现代化企业成本管理系统简述[J].民营科技,2009

[3]王君兰.成本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4]张君亦.我国中小企业实行作业成本法的可行性分析[J].卫生经济研究,2009

勘察项目合理化建议范文6

关键词:工程勘察;勘察施工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现阶段工程勘察的基础施工的组织与管理工作仍然滞留于传统的阶段,有很多不完善和不科学的地方与实际施工往往格格不入,造成管理的淡化和无序现象。因此,在进行工程勘察基础施工的组织与管理,必须针对实际工作的问题对组织与管理方法进行优化。尤其是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工程勘察基础施工势必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适时勘察的组织和管理水平高低将严重影响到项目施工的质量,甚至企业的存亡利益。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就施工的现实问题制定上文的施工组织与管理方法,指导工程勘察每道工序的科学进行,保证施工的安全和质量。我们在施工勘察中常常发现,由于建筑物的平面、立面设计变更,原来的勘查工作量不能满足变更后设计要求时,需进行补充工作也就是施工勘察。如建筑物平面位置移动,层数或荷载的增加等。有些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处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借用原勘察报告进行设计或采用保守设计,由于地质条件的不同和变化,导致产生设计冒险或造成浪费这样两种后果,因此施工勘察时应针对建筑物层数和荷载特点确定适宜的勘查工作量,提供经济合理的设计参数来满足设计要求。

1 勘察前准备工作

1.1 施工人员安排

勘察之前,要拟成立工程勘察项目部,由高级工程师负责项目技术和施工,并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安排测量人员、岩土工程技术人员、水文工程技术人员、物探技术人员、钻探技术人员、安全员、后勤人员、协调人员和各类技术工人。另外,工程单位要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结构,以高效率、高标准地完成勘察基础施工任务,组织管理机构情况大概如下:(1)总项目负责组分为生产和技术两个部门;(2)生产施工的主要职责是施工和协调管理,为属下两个分支机构,其中施工方面内容包括钻探、静探、安检、后勤,每项工作内容设置小组负责;(3)技术部门主要职责是质检和技术,其中质检内容包括质检和安检,而技术内容包括地质编录、资料整编、物探、水文勘测和报告编写,质检和技术每项工作内容设置小组负责。

1.2 施工仪器设备的投入

根据工程勘察基础施工的实际要求,拟定合同要求的技术装备,一般为测量仪器、钻机、旁压仪、静探触探车、相机和电脑等,数量方面根据施工需求而定。设备在投入使用之前,要对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功率、数量和新旧程度进行统一登记,并制定相关负责人进行管理和维护。

1.3 工期的组织措施

工程的工期要严格按照设计和规范进行把握,也就是要建立在每道工序100%合格的基础上,进行施工全程掌控,保证施工质量与工期不会产生冲突,笔者建议按照以下措施保证工期:(1)为避免停工情况发生,应该提前进行各项工序的顺序的安排,分工进行,保证整体进度;(2)各个部门设置上报施工情况的专人,一旦发现施工中出现不正常的问题,技术部马上通过部门专人反映给项目部,及时解决问题;(3)制定勘察施工规范,严格按照规范施工,质检人员验收每道完成的工序,验收通过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施工;(4)在施工过程中,对项目施工进度的计划进行动态跟踪管理,通过实际进度相关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及时掌握每道工序的进展情况;(5)根据工程的规模大小,定期在施工会议上对进度进行分析,以将进度较快和较慢的工序进行区分,找出影响进度的不利因素,从而针对性提出解决办法,保证进度的正常进行;(6)为避免收集进度计划脱离实际情况,应该将其与实际进度进行分析对比,找出差异化之处,从而制定相应措施进行及时调整和落实;(7)指派专人负责每天施工资料的整理和汇总,保证第一天的资料不堆积到第二天,资料相关问题要及时反馈和解决;(8)由于自然气候会影响勘察施工的正常进行,所以在施工之前要对施工期内的气候情况进行大致了解,并提前制定预防措施,避免工期因为气候原因而延后。

2 勘察施工过程的管理

2.1 地质的调查和测绘

首先是地质调查和测绘采取的方法,一般情况下,调查和测绘要根据施工要求,利用现有的相关数据资料编写工程纲要,然后采用物探法进行探测,以提供地质的测试资料。对于地质较为复杂的地段,建议采用填图或者编图的方法,并设置专题研究具有重大影响的地质问题。其次是确定调查和测绘的范围,其范围是按照规划的内容开展的,为了避免不良和特殊地质的影响,譬如断裂结构地质、污染土地质、地下水地质等,笔者建议扩展调查和测绘的范围。最后是工作的要求,大部分的勘察项目调查和测绘,通常按照1:500的比例做地图的,遇到复杂的地段可以适当放大比例;不同类型的地质界线上布置不同的观察点,尤其是不良和特殊地质范围内,应该根据技术和施工的需求进行适量布置;提交的调查和勘察资料要准备可靠,提交内容包括实际材料图、地质分布图、地质分类平面图、地质剖面图、地质测试结果表、勘察现场照片、调查报告和测绘报告。

2.2 勘察的方法

勘察详细方案的制定,必须根据相关的规范要求,并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以经济合理为勘察原则,将放线、钻探、取样、测试、物探、实验等综合进行,大致程序如下:一是放线,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勘察现场规划平面图,放线员采用GPS定位进行放线丈量,并做好丈量的记录。二是钻探,钻探的目的是利用钻探工具对勘察地带的土层结构进行了解,并完成原位测试和取样的工作,水位以下的钻探适宜用岩芯管泥浆钻进法,水位以上的可采用洛阳铲冲击钻进。三是取原状土样,目的是为了测定地质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对地质的成分进行分析和评价,负责专人要对取样土质进行分析。一般情况下,粉土、粉质粘土适用厚壁取土器取样,而钙质结合土质这些无法用取样器取样的,可采用岩心管取样。四是采用静力触探车进行静力触探试验,实验之前严格标定探头。五是原位测试,布置标准占试验孔的30%,间距为1米左右,试验预计次数90点次。六是工程的物探,通过利用布置波速测试孔,测定场区基土的剪切波速,以判定场地的类别和场地土的类型。最后是在室内进行取样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试验,同时测定土的抗压强度。

2.3 勘察施工的安全保障措施

工程勘察基础施工组织与管理其实是建筑单位年度与项目安全生产目标的贯彻和落实的一个过程。第一是定期召开安全会议,对勘察施工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解决,并通告奖罚并行的方式纠正违反规定的行为,会议过程中要做好会议记录;第二是定期对现场施工的安全技术、防护和操作规程执行情况进行突击检查,责令相关负责人整改事故隐患部分,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处罚未整改或者整改不力者;第三是定期检查机械设备等的齐备性和可靠性,修理和更换零件缺损或者性能不良的设备,并同时检查设备操作人员是否按照规定佩戴安全防护用品;第四是加强相关人员的安全培训制度,特种作业的务必持证上岗;第五是发生安全事故的时候,要进行及时抢救,将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并在规定时间年内上报事故情况。事故责任也要落实到人,对相关负责人和操作者进行经济处罚或者行政处分,重则追求刑事责任。

3 结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以工程组织与管理为核心的工程勘察基础施工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理论研究日臻完善,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应用。由于工程勘察的基础施工是个长期有效的过程,笔者认为,组织与管理工作者在不同的施工阶段,应该根据施工实际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并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方法,以指导工程勘察基础施工的科学化、系统化、标准化进行。

参考文献:

[1] 方院庭.浅谈城市轨道交通勘察施工的管理与质量控制[J].广州建筑,2006.

[2] 程宝成.项目管理在勘察施工中的应用[J].今日科苑,2008.

[3] 曾添华.浅谈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J].科技信息,2007(24).

[4] 陈雁.水文地质之路[J].中煤地质报,2009,18(9):65-67.

勘察项目合理化建议范文7

Abstract: music wide highway built cross line long, via geological unit more, survey and quality directly affect investment projects, and safety. This article from a hole and the measurement of the elevation of the orifice inspection, drilling, selective examination and drilling three whole techniqu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third party check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in guangdong highway practice, for the late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urvey. Key words: the third party sampling inspection; Le wide highway; Measuring check; Drilling selective examination; Drilling whole

中图分类号:U412.3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引言

广乐高速公路是广东省新十项重点工程,投资总额暂定为341.6亿元。乐昌至广州高速公路北接京港澳高速湖南段,南接广州机场高速北延线,呈南北走向。路线起于湘粤省界的小塘,经乐昌、韶关、英德、清远等市,止于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主线全长260余公里,是目前广东历史上开工建设里程最长,投资规模最大的一条高速公路。全线施工图阶段勘察设计共分三个合同段,分别由三家勘察设计单位完成。

2 第三方抽检的主要目的

实行抽检的主要目的是检查、监督勘察实施单位是否按设计的要求、勘察计划实施,勘察过程、勘察成果是否符合相关规范、标准的规定,验证其第一手资料是否真实可靠,促进勘察单位搞好自身的质量管理、质量控制,提高勘察的质量,杜绝弄虚作假行为的发生,避免不合格的地质资料运用于设计及施工,确保项目的安全及避免增加后期项目的投资,充分发挥该项目勘察工作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为此,抽检工作实行过程控制及事后验证。过程控制的主要任务是检查各勘察单位是否按设计要求、经业主批复的勘察计划实施,各项工作是否符合相关规范、标准的规定。事后验证的主要任务是对桥梁按墩布设的钻孔按规定的比例进行测量复核,对部分钻孔按规定的比例进行钻探复核。通过过程控制的检查,找出质量问题相对薄弱的钻孔进行钻探验证,主要验证其原位测试是否可靠、分层是否准确,是否符合相关的规定。

3 抽检工作的依据

1、勘察质量抽检的依据主要是工程建设领域的相关规范、标准等,主要为

(1)《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

(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G D63—2007);

(4)《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5)《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 GB50021—2001)。

2、勘察施工单位自检提交的记录资料,包括孔位坐标、标高,钻孔柱状图,岩芯相片等。

3、各标段勘察施工单位的勘察技术方案(技术要求)。

4、业主(甲方)的相关会议、文件要求。

4 第三方抽检的主要手段及频率

为了达到本项目勘察抽检的目的,充分考虑本项目勘察的主要特点及可能出现质量问题的薄弱环节,使详勘抽检的效果更明显,抽检的成果更具有说服力,现场采用旁站与随机抽检相结合的办法,为此,根据工点的重要程度、地质情况、不同的抽检手段确定采用不同的抽检数量,在抽检过程中采用了下列的三种技术方法:

(1)孔位、孔口标高的测量检查:主要验证各陆地钻孔实际施钻的位置及孔口高程是否与设计提交的钻孔位置及勘察单位实测的孔口高程相符。抽查频率按勘察工作量的20%以上控制。

(2)钻探抽查:按一定(3%-5%)的比例进行钻探抽查,钻孔布置于原勘察钻孔位的0.5~2m范围内(根据上部覆盖层的岩土特性确定,如上部覆盖层以砂性土为主,则间距取大值,否则取小值),主要内容为揭示该钻孔的地层分布,并在施钻过程中与原勘察单位的原位测试相对应,进行相一致的原位测试,如标准贯入试验等,以验证原勘察成果中原位测试数据及分层是否准确。

(3)钻孔旁站:对水上钻孔采用人工全程旁站,进行过程控制,并抽查验证部分钻孔施钻位置。

5 第三方抽检的合格判别标准

5.1孔位、孔口标高复核的评判标准

复核勘察单位的实际施钻位置与勘察单位提交至业主的钻孔布置一览表及最终测量的钻孔孔口高程之间的差异。具体判别标准如下:

(1)钻孔位置的合格标准:岩溶区桥位钻孔移位偏差应≤50cm。

(2)钻孔孔口标高的合格标准:所有钻孔的孔口标高误差均应≤20cm。

第三方抽检单位对超出上述偏差或误差要求的钻孔超过复测数量的20%以上时,建议该工点加倍进行复测。

对于勘察单位实际施钻的钻孔孔位和设计布设的孔位已作移位的钻孔,建议由业主或者设计单位核实是否满足设计的要求,第三方抽检单位对此类情况不作评定。

5.2钻探抽检的分层评判标准

砂性土的分层深度≤100cm;粘性土及软土的分层深度≤50cm;残积土层及全、强风化层的分层深度≤100cm(主要考虑这些层次呈渐变关系,无严格的层位,主要依靠标贯数据来控制分层);中风化、微风化层的分层深度≤20cm,岩溶地区钻孔只对上部覆盖层的土层、垂直厚度大于2m的溶洞或土洞进行比较,基岩面、垂直厚度小于2m的溶洞仅作对比参考(主要考虑石灰岩的溶蚀突变)。

对于分层异常或者误差超出上述要求的钻孔,找出原因,提出补救或者返工意见。

对同一工点,经抽查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建议业主加倍抽检,若发现仍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建议业主对勘察单位作出重新钻探处理。

5.3水上旁站

主要监控勘察过程是否按照勘察大纲进行,包括土样、岩石样的采取、封装、保存,岩土芯的采取率,原位测试操作是否满足相关公路规范的要求;现场是否能做到及时编录、及时记录水位水深等,水上钻孔的放孔是否满足规范的要求。对于不符合规范的做法现场提出整改意见,仍不改正或者达不到要求的,以旁站记录表书面汇报业主解决。

勘察项目合理化建议范文8

济南交通日益拥堵早已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发展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已成为解决这一问题最理想的方式;但济南又以群泉而驰名中外,泉城人更是视泉水为城市之魂,这成为济南轨道交通姗姗来迟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济南市轨道交通建设对泉水影响专项研究的深入[1]和环渤海区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的规划取得国家发改委批复,济南轨道交通建设实施条件逐步具备,2003年1月济南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正式确立,近期(2020年)规划线网3条,全长约109.7km;远期规划线网9条,全长约331.5km;其中济南轨道交通R1线工程勘察设计工作已于2013年底启动。R1线位于济南西部新城区,途经三区市,连接济南西客站、西部城区、大学城、园博园、创新谷等重要位置节点,全线26.04km,高架段约17.04km,地下段约9.00km,设置车站11座(见图1)。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因其敷设方式不同、施工方法多样、结构形式繁多、周围环境复杂,使得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异常困难[2-3],因此应针对济南区域特点,结合初勘成果,重点分析讨论详勘阶段的勘察重点、难点问题,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详勘阶段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后续线路岩土工程勘察提供参考和支持。

2R1线地质情况特点分析

济南地处鲁中山地的北缘,南依泰山,北临黄河,总体地形南高北低,局部变化显著,该区地貌类型多样,兼有低山、丘陵、山间凹地、冲洪积平原等多种地貌单元。R1线位于济南西部,地形符合整体南高北低的特点,地面标高31.09~98.03m,主要地貌单元类型包括:低山丘陵地貌单元、山前冲洪积地貌单元和冲洪积平原地貌单元。结合初步勘察成果资料,R1线主要地质情况如下:2.1工程地质单元分区结合R1线沿线地形地貌类型、地层岩性组合情况及物理力学性质,划分三大工程地质单元(见表1)。2.2地层岩性组合R1线地层岩性组合差异明显,新生代第三系及第四系地层发育,覆盖层厚度变化大,地层中亚层、透镜体分布极不均匀,各层物理力学性质差异明显,覆盖层主要为:第四系冲洪积(Q4al+pl)黄土、粉质黏土、卵石、粉土、黏土、砂土(细砂、中砂);第三系冲洪积(Q3al+pl)粉质黏土、黏土、卵石(部分胶结)、中砂;岩层主要为古生代奥陶系下统马家沟组(O1m)灰岩,局部岩层露出地表,K0+900~K1+100、K23+450~K26+000揭露中生代(δ53)燕山期侵入闪长岩。2.3水文地质条件项目建设区域整于济南泉水核心喷涌区的西侧,距核心区约12km,是城区地下水向西北排泄的主要通道,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水和岩层裂隙水,初勘阶段全线地下水情况如表2所示。首先选择远离泉水核心区进行地铁建设,目的是减小施工对地下泉水通道的阻隔影响,通过积累经验,逐步推进地铁建设,确保保泉工作和地铁建设协调发展。2.4岩溶分布下伏岩层主要为古生代奥陶系下统马家沟组(O1m)灰岩,不存在影响场地稳定性的大型岩溶体发育,但局部区域溶蚀裂隙较发育,分布有充填-半充填溶洞,钻探过程中有轻微掉钻、漏浆现象,初勘阶段岩溶分布情况如表3所示,孔内井下电视岩溶发育如图2所示。2.5卵石层分布R1线沿线地层普遍分布有卵石层,特别在第Ⅱ工程地质单元山前冲洪积地貌单元区,存在巨厚卵石层,由于沉积环境复杂,使得不同范围、深度卵石粒径差异明显,含有物变化剧烈,多夹砂土薄层,局部含大块漂石,密实性、均匀性差别显著,且多为含水地层,单井涌水量大,物理力学性质差异明显,初勘钻探过程中个别钻孔塌孔、漏浆情况严重;另外,局部卵石层还存在不同程度胶结,钻进困难,如图3所示。2.6R1线周边环境专项调查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周边环境极其复杂,是该类建设项目岩土工程勘察固有特点之一,R1线地处济南新区,周边房地产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与该线建设同步实施,给工程周边环境专项调查及各项目间协调建设带来较大困难;另外R1线高架段需路中平行上跨多处既有市政桥、斜交上跨济广高速(单跨超100m),地下段需近距离下穿京沪铁路框架涵、京台高速桥、京沪高铁桥、济南西客站进出口匝道桥,这些节点的工程勘察资料成果直接影响着设计、施工方案的确定,仅依靠少量钻探和收集的既有构筑物竣工资料,远不能满足要求,需进一步加强针对性的勘察工作。

3重点难点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岩土工程勘察

既有铁路、公路岩土工程勘察的特点,又包括建筑工程、地下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的内容,同时格外强调水文地质勘察的重要性,另外工程周围环境专项调查也对轨道交通的设计、施工有重要影响;因此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项目对岩土工程勘察的要求极高,涉及的内容极广泛,通过对R1线初勘成果资料分析,透析好该线勘察工作重点难点问题[4],有助于详勘阶段勘察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应引起高度重视。3.1重点问题分析1)由于初勘阶段钻孔密度相对不足,沿线岩土统一分层需进一步细化完善,重点对厚层粉质黏土层、碎石土层进行合理细分,并加强对钻探过程中工程影响深度范围内夹层、透镜体的辨识,增加钻孔各层的原位测试数量,地层划分结合土层的力学性质。初勘资料表明,该区厚层卵石土物理、力学性质差异明显,局部区域在不同深度分布有厚度不均的胶结卵石层,其对高架段桩基成孔和盾构区间隧道开挖有不利影响,详勘野外钻探需重视对卵石层岩芯的辨识,重点查清胶结卵石层的分布情况。2)地下水是地下工程设计施工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该区受区内河流集中渗漏补给和地下径流排泄的双重影响,地下水埋深浅,单井涌水量大,对地下工程建设有较大不利影响。在详勘阶段需重点查明该区地下段各含水层水文地质情况,深入分析不同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通过抽水试验确定各层水文地质参数,并对地下水位变化情况进行长期监测,需特别重视查明地下工程结构影响范围内地层有无承压水分布及其水头情况,区间隧道开挖影响范围内砂土、粉土夹层的地下水赋存情况及相对隔水层分布连续性情况[5];按照规范要求加强地下水的作用评价(力学作用和物49理、化学作用)。另外,该区为地下水向西北排泄的主要通道,工程建设对地下径流排泄有一定影响,除做好水文地质勘察,评价对工程建设影响外,还需重视地下工程修建对水文地质情况变化的影响,通过水文地质试验孔和长期观测孔评价对城区地下水径流排泄的影响。3)该区不属于岩溶强烈发育区,不存在影响场地稳定性的岩溶发育,但初勘资料表明:局部区域灰岩岩层溶蚀裂隙较发育,存在有一定数量充填-半充填溶洞,主要对高架段嵌岩桩桩基稳定性有一定不利影响,详勘需结合设计墩台位置重点查明嵌岩桩桩底在一定深度范围内下伏岩层溶洞发育的情况,评价其对桩基稳定性的影响。4)详勘阶段重点查明K0+900~K1+100中生代燕山期侵入闪长岩的分布情况,查明岩性接触带的位置和工程力学性质,评价对桩基稳定性的影响。5)区域地质资料表明:该区发育多条北西、北东向隐伏断裂带(炒米店断裂带、石马断裂带、平安店断裂带等),均为非全新活动断裂;详勘阶段需重点查明断裂与路线的相对位置,评价其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3.2难点问题分析1)R1线高架段基本沿既有市政道路中间架设,有6处跨河桥,跨河处需平行上跨既有市政桥,由于市政桥结构及场区地形的影响,现场难以开展钻探勘察工作;在初勘阶段只收集到既有市政桥竣工图资料和部分桥岩土勘察报告,较难对收集的资料进行验证,难以取得有针对性、利用价值高的工程地质资料。2)R1线地下段近距离下穿京沪铁路框架涵、京台高速桥、京沪高铁桥、济南西客站进出口匝道桥等重要构筑物,盾构区间隧道近距离施工严重威胁着既有构筑物的安全运营,是工程成败的关键,是详勘工作的难点;另外也很难评价隧道施工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3)该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难点不单是查明地下水类型和赋存方式,还在于如何评价地下水对地下工程建设的影响,以及如何评价地下工程修建后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4对策与建议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岩土工程勘察目的是查明沿线与附属工程的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为设计、施工提供满足要求的各种基础资料和设计参数,因此勘察、设计、施工相互联系且相互影响[6],在工程勘察过程中,应加深相互了解,勘察一定要重视设计与施工的要求。为更高效地开展R1线详勘工作,针对勘察重点难点问题,提出如下实施对策[7-9]:1)增加取样孔、原位测试孔的比例。虽相关规范已提供较多设计参数经验值,但取值区间范围相对较大,R1线又是济南第一个地铁建设项目,许多设计参数地区经验还有待积累,在详勘阶段建议提高采取岩土试样和原位测试勘探孔的数量,总数不少于2/3,并适当增加孔内岩土样、原位测试的数量,根据大量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数据,参考规范经验值,详勘报告应尽量提供实测的参数(主要有热物理参数、变形参数、强度参数、静止侧压力系数、渗透系数、岩石抗压抗剪强度等)。基床系数是地下段设计计算的重要参数之一,由于济南地区相关经验较少,规范附录中经验值取值范围较大,建议参考基床系数计算公式[10],结合类似地区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经验取值加以确定。宜按照原位测试标准贯入击数及重型动力触探击数对厚层粉质黏土、碎石土进行力学性质分层,分区分层合理提供设计力学参数。在地下段区间和车站布置旁压试验(PMT)孔,每处旁压孔数不小于3个,测试垂直间距不小于1m,主要原位测试地层静止侧压力系数、水平基床系数、不排水抗剪强度指标。2)采用适宜的物探方法,合理布置勘探工作量。采用电阻率法、陆地声呐法探查岩溶发育区及岩性接触带分布情况,结合桥墩钻探孔加以验证;物探异常、钻孔揭示岩溶发育区时需增加桥墩勘探孔数量,每墩布置2~3个勘探孔,且深度满足桩端5倍桩径要求,并应穿透溶洞。结合初勘资料,合理布置勘探孔,查明地下段结构影响范围内砂土夹层的分布及地下水赋存情况,建议采用陆地声呐法查明含水夹层的分布范围。划分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应针对简单场地,结合初勘勘探孔孔位,对高架段设计为摩擦桩的墩位优化勘探孔布置,按照隔墩布置的原则布置勘探孔,合理减少勘探工作量,但应符合规范[11],地质条件简单时可适当减少勘探点的要求。3)地下水勘察。统筹设置地下工程建设及运营过程中水文地质试验孔和水位长期观测孔,监测水文地质动态变化情况;进行抽水试验,提供准确、可靠地水文地质参数。抽水井半径选择:宜按经验公式rw≥0.01M计算,M为含水层厚度,一般第四纪地层取200~300mm,在基岩取110~150mm[12]。布置原则:对3处地下车站均进行带观察孔的多59孔抽水试验,设置不少于2个长期观测孔;对跨腊山河地下段进行多孔抽水试验;对地下区间穿越强透水地层进行多孔抽水试验;对所有抽水试验孔进行布置时应考虑长期观测的要求。提供参数:绘制各种曲线图和抽水漏斗剖面图,计算渗透系数(k)、给水度(u)、导压系数(a)、影响半径(R)、预测基坑及隧道开挖涌水量(Q)、分析了解地下水与地表水及不同含水层间水利联系。4)既有市政桥勘察。R1线高架段6处跨河桥需从上部平行跨越既有市政桥,由于河道地形和既有市政桥的影响,现场难以开展有效的勘探工作,建议采用电阻率法探查地层情况、探测岩土界面,同收集的地质资料进行对比,整理出有利用价值的工程地质资料,必要时可结合墩台位置进行补充勘察。5)盾构穿越重要构筑物勘察。R1线地下段近距离下穿京沪铁路框架涵、京台高速桥、京沪高铁桥、济南西客站进出口匝道桥等重要构筑物,勘察应根据具体构筑物类型、基础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勘察:现场测量验证既有构筑物墩柱、承台、系梁等位置坐标,确定好隧道开挖断面与桩基的相对空间位置关系;合理布置勘探孔查明区域内地层分布情况,对比收集的岩土勘察报告,重视分析原勘察报告提出的相关设计参数、不良地质情况和相关建议;利用工程类比,综合分析评价隧道开挖对构筑物的影响,建议在设计方案稳定后进行专项数值模拟计算,定量评价其不利影响。

5结语

勘察项目合理化建议范文9

1委托勘察设计任务

建设单位应根据主管部门审批的或在有关部门备案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文件,办理设计委托,与确定的勘察设计单位签订合同,建设单位根据设计单位提出的勘察资料要求,即勘察任务书,委托勘察单位并签订合同,明确双方职责。勘察设计任务的委托,可以一次性办理,也可以分阶段进行。建设单位必须首先对委托的勘察设计单位的资质进行核实,它必须是持有与委托承包任务相应资质等级证书的勘察设计单位;持有工程勘察、设计资格证书并持有工程勘察设计收费资格证书的单位之间,可以联合承担勘察设计任务,当证书等级不同时,应以级别低的一方为主,并由其对勘察设计质量负责。持有工程勘察设计收费证书的单位,不能与无工程勘察设计收费资格证书的单位联合承担勘察设计任务。

2建设过程中勘察设计工作的组织与控制

建设单位在建设过程中要同勘察设计单位保持经常的联系,做好工程勘察设计的管理与调控。一般包括:组织协调勘察与设计单位之间、勘察设计单位与科研机构之间,以及勘察设计单位与设备制造、物资供应、施工、监理等单位之间的工作配合;主持研究、讨论、评选和确认重大设计方案;督促勘察单位按合同规定日期交付勘察资料,以满足设计需要;督促设计单位按合同规定的进度交付设计文件,满足建设准备和施工的需要,若发生问题和矛盾,应及时组织协商解决;组织、审查和上报设计文件(如初步设计等),按照规定程序报请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其中施工图设计文件必须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审查,未经审查批准,不得使用;组织设计、施T单位进行设计交底,会审施工图纸,重点审查各专业设计之间是否衔接,图面是否统一,图纸是否齐全,审查中发现的问题,由原设计单位负责解释或按一定程序进行修改;配合和协助设计单位处理好施工中的设计问题,包括方案变更、施工图设计修改、合理化建议和材料代用等,并要保证建设进度和施工的不间断进行;认真做好工程勘察设施的维护管理工作,对工程测量控制网点、红线网点、沉降观测点和长期观测孑L点等勘察成果设施,都必须妥善维护和保管,未经批准,不得毁坏,对这些设施的移动或销毁,必须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

3审查设计方案

管理设计质量,审查设计方案,以保证项目设计符合设计大纲的要求,符合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方针、政策,符合现行的设计标准,符合国情,符合工程实际,技术先进,能充分发挥建设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设计方案必须符合以下要求:可行性研究阶段确定的质量要求;相关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规定;各部位设计的协调性;现场、施工的实际条件;施工对设计深度的要求。

3.1总体方案审点审核设计依据、设计规模(xC生产性建设项目是指设计年生产能力,对非生产性建设项目是以设计容量表示)、产品方案、工艺流程、项目组成及布局、设备配套、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建筑造型、协作条件、环保措施、防灾抗灾、建设期限、投资概算等的可靠性、合理性、经济性、先进性和协调性,判断其是否满足决策的质量目标和水平。

3.2专业设计方案审点审核专业设汁方案的设计参数、设计标准、设备和结构造型、功能和使用价值等,是否满足适用、经济、美观、安全、可靠的要求。2l0设计方案审核要结合投资概算资料进行,要做好技术经济比较和多方案论证,以确保工程质量、投资和计划进度。

4审核设计图纸

设计图纸是设计工作的成果,又是施工的直接依据。所以,设计阶段质量控制最终要体现在设计图纸的审查上。

5建设工程项目设计阶段质量管理和评定的依据

5.1有关建设工程项目及质量管理方面的法律和法规:例如有关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市政管理、环境保护、”三废”治理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等法律法规。

5.2有关工程建设的技术标准。例如各种设计标准和设计参数的定额指标等。

5.3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评估报告及选址报告。

5.4体现建设单位建设意图的设计规划大纲、设计纲要和设计合同等。

5.5反映项目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后所需的有关技术、资源、经济和社会协作等方面的协议、数据和资料。

6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

6.1目的。进一步提高质量,使施工单位熟悉图纸,了解工程特点和设计意图、关键部位的质量要求,发现图纸错误以进行改正。

6.2程序业主组织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进行图纸会审,先由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即由设计单位介绍工程概况、特点、设计意图、施工要求、技术措施等有关注意事项;然后由施工单位提出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通过三方(业主及监理、设计、施工)协商,拟订解决方案,得出会议纪要。

6.3图纸会审的主要内容设计资格审查和图纸是否经设计单位签署,图纸与说明是否齐全、有无续图供应。地质与外部资料是否齐全,抗震、防火、防灾、安全、卫生、环保是否满足要求。总平面图和施工图是否一致;设计图之间、专业之间、图面之间有无矛盾,标志有否遗漏;总图布置中的工艺管线、电气线路、设备位置、运输通路与构筑物之间有无矛盾,布局是否合理。地基处理是否合理;施工与安装是否存在不能实现或难于实现的技术问题,或易于导致质量问题、安全及费用增加等方面的问题;材料来源是否有保证、能否代换。标准图册、通用图集、详图作法是否齐全,非通用设计图纸是否齐全。

7施工配合和竣工验收

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进行配合施工,任务有两方面:一是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设计提出的质量问题;二是设计变更和处理预算修改。竣工验收既是对施工质量的最后考核,也是对设计质量的最后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