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建议集锦9篇

时间:2023-06-05 16:08:29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建议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建议范文1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9B-0096-01

在传统的初中美术教学模式下,教师只完成了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教师往往重视美术尖子人才的培养,而忽视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重视艺术比赛成绩,而忽视艺术活动本身的育人目的。传统的初中美术教学亟待改革,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该深入地学习、研究初中美术课程标准,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美术课堂才能“活”起来。下面,笔者在分析当前初中美术教学所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优化初中美术教学的建议。

一、当前初中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牵着学生走

当前,初中学校普遍对美术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备缺少投入,美术课经常要为主科让路,成了机动课,致使教师的教学热情不高。很多美术教师认为只要教授学生一定的绘画技能就可以了。课堂以教师示范、讲解为主,教学内容单调、乏味,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师生交流的方式是单向的,缺乏师生互动的交流过程。教师怎么画,学生就怎么画,教师叫学生画什么,学生就画什么。这样的美术课堂,重技法训练,轻素养培养,缺少人文关怀,缺少自主创新,自然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足

不少教师把初中美术教材当成教学的出发点和全部,陷入“教科书是唯一的课程资源”的误区。有的教师在开发课程资源时,缺乏对美术教学资源的有效筛选及评价,忽视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地方美术资源往往得不到开发。还有的教师为了整合课程资源,贪大求全,把握不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忽视了美术本身所具有的审美功能,造成喧宾夺主,难以实现美术学科的教学目标。相对而言,新课程美术教学资源比较匮乏,有时教师花费了好几天的时间备一堂课,也不一定就能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教学资料。

二、优化初中美术教学的建议

(一)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有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美术教师不应因为美术学科的“副科”地位而丧失教学热情,要认真上好每一节美术课。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深入钻研美术教材,重视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兴趣,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开展美术教学,力争使全体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该重视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有效利用教材资源的基础上,通过网络、图书馆、大众媒体等各种途径,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源,并对其进行合理筛选,使之转化为优质的美术课程资源。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他们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同。在课堂上,教师应尊重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不要扼杀他们的美术学习主动性。美术教学活动应该是过程与结果并重,教师可采用开放式的教学,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成为沟通学生与美术的桥梁,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教师除根据教材讲授美术知识外,还可在课堂上多增加一些生活中的应用美术,如“为自己喜欢的书籍设计封面”“为学校的黑板报设计插图”“为亲人、老师或同学设计一张平面贺卡”等。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保护学生的创新积极性,教师对学生个性化创作的评价应以鼓励为主,以充分调动学生创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教学,才能变“教会”为“学会”,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

(三)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使课堂精彩纷呈

课堂教学是美术教育的主渠道,美术课堂应该凸显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在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通过动手、动眼、动嘴、动脑,主动地去获取美术知识。应促使学生主动与教师进行语言交流、思维碰撞,进而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如在教学《灯与光》一课时,教师可以设疑:什么是光?灯和光有什么关系?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和自主探究,最后将探究成果写在题板上,由小组代表加以说明。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适当指导,然后要求学生自己进行创作。这样的美术课堂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活动丰富多彩,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建议范文2

一、化学德育渗透要与中国优秀的文化特别是要与我国特有的化学文明相结合

中国的化学成就无论过去与现在都有伟大的创造与发明。如司母戊鼎和越王勾践剑的出土与防腐蚀处理、纸张的发明与应用、古代珍稀字画的保护、火药的发明与应用、黄山松铁画的维护等。这些内容可以在金属的保护、氮气或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燃烧与灭火的教学中进行渗透。可回收垃圾的图案吸收了中华文化中自强不息与川流不息的思想精髓。中国科学家操控电子扫描式隧道显微镜在硅晶体表面移动硅原子得到汉字“中国”最具中国智慧与中国特色。通过这些充满中国元素的例子展开德育渗透必然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得到增强。

二、以中外化学先贤的事迹陶冶学生的化学情操

化学界有很多杰出的先贤人物,我们可以把这些化学界的英豪人物作为我们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的渗透德育教育的介质。中国化工之父侯德榜博士,从小学习勤奋,热爱祖国。留美后,为报效祖国,以赤诚的爱国之心回到祖国,在当时建起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碱厂。“七・七”事变,天津沦陷,侯德榜态度坚决,不愿意和日本人合作,在他的努力下,经过多次的试验和摸索,历经多次的失败后,终于发明了“侯氏制碱法”,震惊中外,为中华民族争取了荣誉。1972年以后,侯德榜经常下厂调研,帮助解决技术问题,并讨论小联碱技术的完善与发展问题,呕心沥血,把本身的生命都献给了制碱工业。

启普是荷兰的一名药物商人,在中学时学过化学。他结合前人制作的气体简易装置,自行设计可以随时使反应发生或停止的气体发生装置,后人为纪念他,将他发明的装置叫做启普发生器。

化学老师向学生介绍这些着名的科学家的感人事迹,培养和熏陶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优秀品质。这样的方法很生动很具体,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合现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化学老师如果根据学科的特点能结合化学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学生如果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在学习中学生就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进行科学探究,掌握知识。如:在化学实验中,我们要求学生应该持有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态度,对于在化学实验中看到的各种现象要如实的反映,甚至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与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不相符合的时候,学生应该认真分析、深入研究,实事求是的处理相关的数据,使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掌握科学研究的思想和方法,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培养创新能力。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建议范文3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引导他们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学生认识兴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

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当学到化学用语、无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往往会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或认为化学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为此我们及时对学生进行了化学史教育,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谈闻名世界的中国古明如造纸术、火药等,论化学与现代化建设和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是国际上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并感到学好化学知识是多么重要,他将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和建设。这样做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初中化学需识记的知识比较多,有时又很集中。如教材中第一章第六节里一下就出现了二十七种元素符号,让学生很难记住,为此我们从讲绪言开始,将需记住的元素符号分批分期地布置给学生,并经常提问检查。我们把元素符号、原子团等制成小卡片,把化合价编成顺口溜,把重点内容写成韵语,简化记忆。例如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中,应是先通氢气,把试管内空气排净后再用酒精灯加热,当黑色氧化铜完全变为红色铜时,要先撤酒精灯,等试管完全冷却后再撤掉氢气流。这个实验经演示讲解后,我们用氢―灯―灯―氢四个字来表示,使学生很快地掌握,并能完整准确地说出其四个字顺序的含义及为什么。

另外我们还根据初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多地依赖于学习兴趣,其形象识记能力超过抽象识记能力,喜欢动手,再造想象力比较丰富的特点,成立了化学科技兴趣小组,目的即为锻炼学生动脑、动手、动笔、动口能力,从激发兴趣着眼,训练发现思维和创新思维,发动学生利用小药瓶、塑料袋、铁丝、蜡烛等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活动。例如学习了燃点以后,我们组织了学生做“烧不焦手帕”、“玻璃棒点灯”等实验。在教学中我们还借助于图片、模型、幻灯、电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这些活动的开展消除了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畏难情绪,使学生感到化学有趣,乐意学,使智力和能力同时得到了发展。

2 精讲多练,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教学效率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必须是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下才能真正做到。如果教学中形成满堂灌、注入式的局面,或者教师放任自流,学生各行其是,都不能保证教学质量。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就初中化学课来说,我们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教师要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向学生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他们能轻松接受,这必须要下一番工夫。它除了要求教师自身极渊博的知识,较强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还要在课前充分理解吃透教材,并且还应了解掌握学生,结合学生暴露的问题,瞄准学习目标,深入准确、画龙点睛地讲。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激发思维,扩大密度,使他们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思维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所谓精讲,既要配合教材内容,又要面向全体学生。精就是要突破重点,带过一般,设疑破难,创造思维情境。练是巩固知识的途径之一,练要练到点子上,要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能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练习的,就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口实践,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例如学完碳这一章时,我们组织学生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与氧化碳和碳分别还原氧化铜作对比分析,进而明确异同点及可燃性和还原性,进一步复习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和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等。

初中化学知识主要分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和化学计算四大部分。就拿元素及其化合物来说,知识内容庞杂,涉及到三十多种元素,七十多种化合物和众多的化学方程式,如若把这些知识孤立地讲,往往会事倍功半。但只要抓住他们的内在联系,区别异同,进行归纳对比,形成网络,抓住其实质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举动以及接受效果,针对学生感到有困难的地方,教材的关键点、知识联系的转折点以及易混淆的地方,结合思考题给学生以点拨、启发和疏通。例如在总复习时,我们把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进行综合归纳对比,让学生亲自动手,把常见仪器的使用、基本操作和气体收集,集中于气体的制备之中。通过此实验使学生对上述三种气体的性质、用途、制取装置、原理、收集检验等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为此教师还应具有对教材探索、创造和对知识进行筛癣归纳、补充的能力。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建议范文4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提高

高质量的化学教学要以实验为根基,以实验为载体,这是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

一、联系生活实际,优化实验教学

化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使实验教学向生活化进行转变,创设学生

所熟悉的情境,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实验,促进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共同提高。例如,挖掘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知识素材,燃烧供暖做饭,服饰材料加工,教师要根据教学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补充规划实验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以做馒头为例,引导学生回忆做馒头时都要在面中加入小苏打,也就是化学中的纯碱,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解释现象,揭示“面起”的实质。又如,用铝制水壶烧水接触水的部分会变黑,启发学生从铝的氧化还原

角度进行分析。这样一来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又可以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加强方法指导,提高实验能力

熟练掌握实验的步骤和操作方法是保证实验效果的前提,因此,从学生接触化学这门学科开始教师就要注意学生严谨态度的培养,加强实验方法的指导,为学生熟练进行实验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实验技能主要包括实验装置、实验器材以及实验药品的使用。比如,能够熟练掌握操作步骤、定量取用实验药品、熟练操作实验器材等。例如,为了探究白色粉末是否是碳酸钙,需要用到以下实验器材:夹持仪器、存放容器、加热仪器、称量仪器、反应容器以及漏斗和玻璃棒等辅助器材,为了保证实验效果,首先要让学生掌握各种实验器材的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了解器材的用法,比如由于量筒的特殊材质决定了它的特殊性,既不能加热也不能作为反应容器,只能作为测量仪器来使用,同时由于化学反应会伴随能力的变化,所以量筒的精度会受能量变化的原因而产生误差,这就更

加限定了量筒的使用范围。所以只有了解这些基本事项,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才能保证实验的有效性。

总之,作为初中化学教师,应在今后的教学中做进一步探索研究,从而进一步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建议范文5

根据瑞安市教育局和上级教研部门的工作要求,深入贯彻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与改进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和《浙江省义务教育教学管理指南》,认真学习执行《浙江省中小学学科教学建议》(义务教育阶段),围绕"有效教学"这个核心,突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两大重点,做好为"教育教学、行政决策、自我发展"的三方面服务,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切实履行教研部门"研究、指导、服务、管理"四项职责,为瑞安市初中教育科学和谐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工作重点

(一)加强课程计划管理,提升课程实施水平。

1、加强课程计划管理。严格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重点规

范学校在课程设置、课程实施和课程开发等方面行为。

2、加强教学和复习进度的管理与控制。各学校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科教学进度,并根据教学进度组织质量诊断检测工作。禁止随意加快和放慢教学进程。降低作业和练习的强度、把握考试和评价的难度。

(二)优化教学行为,推进轻负高质。

3、围绕"有效教学",开展主题教研,提高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努力探索教学疑难问题解决方法,积极推广"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模式,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三)创新教研机制和方法,促进校本教研有效开展。

4、加强教研组长工作交流,开展优秀教研组长教研工作经验总结交流会,更新教学观念,强化问题意识,提高教研活动的策划、组织能力。

5、改进常规教研,强化校本教研,探索网络教研。提倡学区教研、校际教研、联片教研、城乡联研等区域教研形式,使校本教研走向常态,走向合作联盟,促进我市教研机制和方法的创新。

(四)继续推进教学规范达标,完善教学管理及学科教学常规。

6、继续推进农村初中"教学规范达标"评估工作。一抓规范,以典范引领规范,坚持"成熟一批、评估一批"的原则,注重过程,切实有效地推进第六批规范达标验收。二促创新,本着"简约、适度、有效、选择"的原则开展达标提升活动,朝更易操作、更易量化、更易考核的实效性方向发展。承办温州市农村初中"教学规范达标"活动阶段性展示会,推动我市农村初中课改的深入开展。

(五)搭建学习、评比的平台,支持教师成长。

7、继续加强学科中心组建设。组织第四批学科中心组成员的结业典礼活动。做好第五批学科中心组成员的推荐和考核工作,为青年骨干教师成长搭建学习、实践与交流的平台。

8、认真做好优秀教师的考核和选拔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学科优质课评比活动;协助教育局做好市教坛新秀、教坛中坚、教坛宿将的评定和推荐参加温州市教坛新秀联评工作。

(六)改进教学调研与视导,研究指导教学工作

9、抓好学科教学调研工作,重在研究解决教学疑难问题,促进学科教研组解决问题的行动研究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10、加强对学校教学管理规范及学科教学规范的主题调研工作,提高教学调研的计划性、针对性及有效性,完善教学规范机制。

(七)改进考试评价,完善质量管理

11、协助做好温州市20nn年初中学业考试英语听力口语模拟考试工作,引导学校做好模拟考试后的总结与反馈。

12、完善初中教学检测评价机制。毕业班教学质量突出中考"三率"及综合m值的评价功能。组织20nn年瑞安市初中学业考试模拟考试工作,加强对初中毕业班的质量监控。

13、组织对七、八年级的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发挥统一考试对初中教学的积极导向作用。20nn学年第二学期七、八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均由教研室统一提供。

瑞安市20nn年上半年初中教研工作行事历

周次日期内容

12.7~2.132月11日(星期五,农历正月初九)教师报到,12日学生注册缴费、始业教育。

22.14~2.20①温州市农村初中"教学规范达标"活动阶段性展示会准备会议;

②初中组各学科教研员参加温州市教研员工作会议;

③初中语文九年级教学研讨会;

④初中社会思品教研组长会议。

32.21~2.27①初中数学教研组长暨"读读通"数学教研网创建会议;

②初中英语教研组长及第四批学科中心组会议;

③初中科学教研组长会议。

42.28~3.6①瑞安市"三坛"评选第一轮考核(3月5日,现场教学设计);

②承办温州市农村初中"教学规范达标"活动阶段性展示会;

③瑞安市初中英语优秀课堂教学评比(主题:词汇教学)。

53.7~3.13①温州市初中学业考试复习会议(文科);

②温州市九年级语文学业考试复习会议暨瑞安市中考语文复习会议;

③温州市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评比(新纪元);

④初中学生科学实验能力竞赛;

⑤初中社会思品市直学校九年级"有效复习"研讨会。

63.14~3.20①温州市初中学业考试复习会议(理科);

②瑞安市"三坛"评选第二轮上课考核;

③温州市初中英语学业考试复习会议;

④初中数学学业考试复习会议(滨江中学);

⑤初中社会学业考试复习会议。

73.21~3.27①温州市初中英语口语、听力模拟考试;

②温州市初中"精品百课"阶段性教学展示会(安阳实验中学);

③"教学规范达标"主题调研;

④初中英语学业考试复习会议。

83.28~4.3①温州市名师大讲堂(初中英语);

②初中数学"送教下乡"暨第四批中心组结业活动;

③初中英语第四批学科中心组关于有效作业主题调研;

④初中社会思品八年级"有效教学"研讨暨第四批中心组结业活动;

⑤温州市初中教师学科知识竞赛活动(发文)

⑥瑞安市论文评审。

94.4~4.10①清明节;

②初中语文主题教学研讨会;

③初中科学学业考试复习会议。

104.11~4.17①温州市农村初中学校"教学规范达标"评估验收;

②温州市名师大讲堂(初中科学、语文);

③温州市第一届"摇篮杯--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大赛复赛。

114.18~4.24①期中考试;

②小学与初中科学教学衔接研讨会;

③初中社会思品说课评比。

124.25~5.1①五一节;

②初中科学学科调研。

135.2~5.8①温州市初中英语口语、听力学业考试;

②初中社会思品七年级"有效教学"研讨会。

145.9~5.15①瑞安市学业考试模拟考试;

②初中数学课堂"学生自主学习"主题教研暨第五批中心组成员学习活动。

155.16~5.22①初中英语有效作业研讨会;

②初中科学新教师教学研讨会。

165.23~5.29组建第五批初中学科中心组。

175.30~6.5期末试卷审稿。

186.6~6.12①端午节;

②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196.13~6.19温州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网上阅卷。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建议范文6

初中古诗文阅读教学激趣法初探张建红

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朱荣霞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师素质张桂灵

教育无痕,蕴藏机智;教育有术,充满智慧——做一个智慧型的轻松班主任罗凤

用真爱成就好班主任袁巧容

试论语文教师的个性专业发展王玉瑛

浅谈六七年级数学学习策略的转化万正军

初中政治爱国主义教育方法指导李先锋

特殊教育学校班主任工作点滴罗翠华

农村初中班主任工作心得体会谭凤兰

新课程、新理念、新手段——初中化学教学体会赵鹏

中学数学教学研究郭静

新课标下中考化学复习探微郑革文

浅谈如何学习初中几何王雪云

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刘忠诚

依托实验进行探究性学习刘永

浅谈初中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杨亨东

化学教学中渗透"低碳"教育的探索崔进伦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导入技巧朱永兵

论作文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田西锋

对初中语文课改的认识赵保民

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邵迷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朗读教学初探石崇政

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李丽

阅读让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康汉堂

在说明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崔利平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写作训练李静

如何利用好早读冯振华

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教学陈淑芳

重视课堂答问语言思维训练王粉玲

新视域下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激趣探析王亮

初中地理教学指导法初探史亚明

用好地图,创建高效地理课堂牛汝堂

浅谈高中政治课的合作学习刘博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写作教学徐晓凤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体育教师的转变高广军

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王瑛

横看成岭侧成峰——浅谈从另一角度处理病句问题官晓玲

初中语文教学要强化朗读训练李德亚

对化学用语教学的一点想法张莉

试论职校文言文教学的困惑与对策黄晓萍

新理念下的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汪林永

如何运用提问让高中英语课堂更生动陈敏

《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创新教学邹盛花

中学班主任如何进行班级德育教育杨高辉

激情数学激活思维——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快乐教学许慧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课前准备贾晓晖

如何关爱留守学生王军

物理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体现方法探讨马跃先

试分析我国初中数学教学改革李书刚

色彩效应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戴文宇

把创新还给学生柯贤斌

试析如何提高中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师素质任锡璟

提高试题讲评的有效性——一道数学选择题教学引发的思考孙能辉

走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误区"任国军

尝试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营造问题空间刘渠锋

农村化学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几点思考高少强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陆恒

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加强学法指导王晓鹏

如何搞好初中数学系统复习何代明

怎样解答电学计算题陈常友

作文需要最真挚的情怀袁红亮

在生活实践中积累作文素材夏家亮

如何搞好初中政治教学郭恒

提高初中语文作业批改有效性初探许海利

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自主——互动学习"模式刘彬

初中历史课堂中的趣味教学华国中

初中语文课堂巧提问孙学楠

浅谈话题作文的创新技巧胡小莉

如何帮助后进生提高写作水平张永琴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因材施教胡明莉

语文教学激趣例谈何彦

谈谈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孙玲玲

从学生出发,做到严爱有加王文丽

从英语词汇教学中解析中西文化差异祝家锐

浅谈中考数学应试策略曾博涛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案例分析与点评杨聪玲

初中政治复习方法谈王建璋

浅谈初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张铖

浅谈数学课堂的提问艺术刘祥霞

追寻语文课堂预设和生成的有机融合解恒俊

谈《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阅读教学新思想侯恩荣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策略刍议卞苏华

初中数学课的引入方法初探段素侠

浅谈新课程下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策略张平

给孩子们不一样的课堂张景

初中数学教学中治"懒"的策略杨谋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对几个教学案例的反思缪敏锋

浅谈打造有效物理课堂的策略徐光胜

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景润路

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初探涂永林

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及问题设计廖大顺

让每朵花都绽放自己绚丽的色彩——浅谈班级管理中关爱学生的方法杜李华

刍议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渗透罗文武

初中思想政治课实施合作学习的实践崔清岚

"鲜活的生活"让物理课堂流光溢彩徐顺华

理解数学才能学好数学滕国华

浅谈生物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唐生发

浅谈初中物理密度的实验教学颜浩

初中数学复习教学如何优化皮宗俊

对现行初中数学教材的几点困惑刘学军

浅议中学物理探究性实验安启勇

浅谈新课改下的农村中学化学教学王加庆

政治课教学与思想教育浅谈李淑侠

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杨敬侠

谈作文指导的方法夏寒

浅谈如何学好初中政治陈玉惠

语文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探微谭定先

浅议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综合性学华旭

浅谈阅读方法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黎瑞婕,严鑫华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创新刘惠

浅谈思想品德课的复习策略张晓红

作文教学中思维训练模式初探江旋君

浅议家校配合,做好辅导员工作——中队辅导员工作心得张金香

掌握初中学生在学习课文过程中的"思考"线索廖川

新课标下语文说明文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探析王苏阳

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如何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康全财

如何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黄志友

转换法在物理探究教学中的应用冯志军

浅谈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张荣彦

实践活动让初中生物教学更有吸引力徐精合

如何在新理念下指导中学化学教学——教学反思王加庆

如何让语文教学更有创意汪仁胜

浅议流行文化对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影响林柳,严鑫华

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探索彭林

初中政治教学有感汤志群

浅谈初中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杨敬侠

关于历史学习的心得体会李蕾

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情景化"创设之我见沈彩群

浅谈新课标下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背景徐凯

小议英语教学中的朗读和背诵李吉生

英语中考中的一词多义骆朝贵,陈胜良

同建和谐教学平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我的课堂教学观庹忠民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建议范文7

1、以公开课为课堂交流与研究平台,加强各教研组公开课常规开展。截止目前,共进行12节(小学语文1节、数学2节、英语1节、音乐1节、初中语文2节、数学1节、英语1节、物理1节、化学1节、历史1节),做到每节课教科室均有人员听课,协同组长进行评课、议课。

2、及时落实上级教研活动任务,积极开展校内选拔。本学期除安排各学科教师参加相应学科观摩课活动、相应学科培训活动外,还认真组织参加了全区小学语文、英语、初中生物优质课比赛及小学教师基本功大赛。其中小学英语和小学教师基本功大赛参赛选手均在比赛中脱颖而出,并代表叶集区参加六安市比赛取得二等奖的好成绩。

3、加强校际间教学教研联系,开拓眼界、取长补短。在谭校长带领下组织30名一线骨干教师前往岔路中心校观摩学习;和大顾店初中开展数理化三科同课异构活动;在刘校带领下参加皖智全省毕业班研讨活动。

下一步工作打算:依托2019-2020学年度学校教科研活动实施方案,全面展开各项教研活动。

意见和建议:

1、建议学校具体量化教研组长工作量,提高教研组长工作积极性;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建议范文8

狠抓城区寄宿制中学的建设督促协调工作。先后和宋区长、局党委书记、副局长等同志三次到现场进行督查,首先。为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监管、协调、服务,分别从局机关、二外抽调三名同志全力负责项目建设,督促施工单位在确保工程质量前提下,加快工程进度,务必在秋季开学前交付使用。目前工程进度顺利,一期工程已初步完成3040%工程量,二期工程标段前期协调工作正在加紧进行,各项教学管理设备等预计6月底可完成招标,8月底可配置到位。

一是加强与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的沟通和联系。先后和班子成员、退二线老领导、局机关中层科室负责人及一般干部群众深入开展谈心交流,取得了广大同志的信任,初步了解了教体局的基本情况,掌握了其工作性质、职责范围和业务特点。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调查表,倾听机关干部群众的心声,问计于民,共收回意见建议30多条。目前,教体局共有干部职工48人,其中班子成员11人(正科级4人,副科级4人;正科级协理员2人,副科级协理员1人)一般工作人员36人(其中50岁以上7人,工人6人)

二是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并和廿铺、朱寨、安阳路、武庄、外国语小学等学校校长进行多次交谈,对区属中学和大部分小学的现状有了初步了解,并和张书记、刘局长等班子成员一道就学校反映的一些紧急棘手问题给予了协调解决。

其中:完中2所,全区共有学校21所。高中1所,初中1所,小学12所,幼儿园1所,基地1所,矿校3所。全区共有教师1401人,其中完中教师380人,高中教师130人,初中教师158人,小学教师685人,幼儿教师35人,综合实践基地23人。全区共有学生18308人,其中完中学生4561人,高中学生2371人,初中学生2068人,小学生8888人,幼儿420人。目前,区小学教学质量和水平在市属中上等水平,初中和高中教学质量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三是从建章立制着手。掀起“讲正气、树新风”活动新高潮。由于临时以来教体局干部流动慢等原因,导致局机关活力缺乏,局机关干部群众思想也不够一致。解到这些情况后,和张书记、刘局长等班子成员经过商量讨论,从建章立制着手,对不适合的制度进行完善修订,即继而对修订好的制度在广大干部职工中讨论通过,变成大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并从班子成员抓起,带动中层干部、一般职工一层抓一层,层层搞带动,层层做表率。同时,坚持每周一上午召开班子成员碰头会、中层干部工作点评会,周五下午组织集中学习,每周六、周日抽出两小时时间进行自学。通过一系列作风建设措施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全体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干部职工的思想进一步统一,干劲进一步增强。特别是区委召开“讲正气,树新风”活动动员大会后,把活动范围延伸到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结合我局作风整顿实际,又进一步细化方案,使学习内容、学习形式更具针对性。4月1日(周日)召开了全教育系统“讲正气、树新风”先进事迹演讲会,广大教职工队伍中引起了强烈的震撼。另外,还把区政府朱区长提出的政府工作精神、公务人员“六有”七勤七善”等要求制成版面在醒目位置悬挂,进一步激励斗志、鼓舞士气。

先后对辖区内6所学校陆续呈现的麻疹、水痘、腮腺炎等春季污染病进行及时预防、诊治、隔离,四是采取果断措施狠抓了平安、等临时性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一个月来。并以此为契机对全区13所小学、幼儿园集中进行卫生健康检查,有效防止了流行病的传达。同时,安排分管领导到全区各中小学对食品安全、校舍平安、消防隐患等集中严查,并与各学校校长签定了平安目标责任书,缴纳了平安风险抵押金。另外,对学校移交后部分教师上访和新闻媒体对个别学校收费不规范曝光等突发事件进行了有效化解,防止了较大负面影响。

五是狠抓跨越式发展重点工作的推进工作。

其次,狠抓10个500平方米的体育健身场所建设前期协调筹备工作。10个场所的选址已和各镇办协商确定,并作出工程概算分别报区发改局和财政局。我局已和市体育局多次联系,积极争取更多支持。目前,由于区财政和办事处具体投资建设比例没有明确,镇办还有观望心理。

第三,狠抓名师培养引进和名校创建的前期论证工作。广泛征求区内外老教师、校长和部分专家、领导就如何“培名师、创名校”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因教育资源整合涉及区内方方面面的利益,事关上街教育的长远发展大局,比较慎重。虽然也提出了几种建设性意见,但科学性、可行性、合理性等尚需进一步深入探讨。归纳起来有几种:

1、和省内外知名学校联合办学,打名校品牌,吸引优质生源,引进名师,在短时间内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前期我们已和个别学校进行了初步洽谈,但对方热情不高,短期内操作比较困难。届时会因利益分配、教师使用、经济投入等因素影响谈起来周期比较长,且长远发展易受制于人。

2、以城区寄宿制中学建成投入使用为契机,针对目前中学、二外现有高中部教师均缺编较多的实际情况,对两所学校实行教育资源整合,实行初高中分离,把两个完中合并成两所独立的初中和高中,通过分别狠抓初中、高中教学,逐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此建议会受到中学校长、教师及部分家长的抵触,容易引起社会不稳定,目前阻力较大。强力推进整合后,原来两所学校的领导和教职工会因历史原因在较长的时间段内油水分离、“两张皮”现象,不利于学校教学教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即使整合取得成功,也会因初高中分离,高中生源不能有效保证,难免会影响到高中教学质量。

3、以新的寄宿制中学建成投入使用为契机,对二外实行分离,变现在的初高中共用一个校院,部分学生走读、部分学生寄宿为分离后初高中学生全部寄宿,实行全封闭式教学管理。初高中分离后,通过多种手段,加强管理,逐步提高教学质量,促使二外教育教学再上新台阶。拟在全区范围内仍保留三所高中,形成“品”字型布局,从中选择一所高中(比如:二外)重点扶优扶强,打造品牌,其他两所均衡发展,从而达到相互竞争、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发展态势。

此建议比较保守稳妥,有利于我区教育的长远均衡发展,但周期长、见效慢,短期内也会因二外分离后面临学校管理人员及任课教师缺乏的困难,对教学质量的提高造成不利影响。

4、以城区寄宿制中学建成投入使用为契机,分三步走,通过三年时间,逐步完成对中学和二外的合并整合。具体实施方法是:年中招时停止中学高中部招生,将其停止招生后多余的高一年级教师合并归纳至二外高中教师队伍,逐步壮大二外师资力量。经过年,最终到年彻底完成中学与二外两所学校高中部教师的合并整合工作。

此建议有利于把两所学校教育资源进行科学整合并有效利用,走的是循序渐进的路子,教师家长和社会易于接受,同时,也给两所学校教师互相融入留有时间空隙,有利于教学和管理,可行性较强。

5、城区寄宿制中学建成投入使用为契机,通过在全区范围内对高中一二年级和初中毕业生的统一考试,按考试成绩从高到低录取100名或150名学生组成新高中的一、二、三年级,并从全区三所高中选出优秀教师任教,公开选聘高水平的校长严格管理,从而达到短期内培养出名生的目标。

此建议会闯一些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需要区委、政府领导高度支持,并能抵住社会各界和区内高中学校的各种压力。但我们认为这比联合办学更可行,也更容易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打造名校的目标。

二、几点建议

1、理清教育发展思路,对中学教育进行科学准确定位

针对我区教育发展现状,下一步,我区教育的发展方向和高中、初中的准确定位是什么,对各中小学怎样合理布局,区域内教育资源如何科学配置等,需要进行专题研究探讨。我们建议能否在适当时候以区委、政府名义召开一次较高规格的教育工作会和教育发展研讨会,把区内外资深教育工作者、上级教育部门领导、区四大班子和相关部门领导召集起来,就这些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广泛征求意见,从而达成共识,形成比较科学合理的发展思路,为我区教育今后的发展理出思路,指明方向。

2、加大对学校教学设施的投入,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独特作用

目前,我区各学校硬件建设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在教学设备配置上远远落后于市内学校甚至周边农村中学。比如多媒体教室、实验室装备、办公电脑配置等比较欠缺,还存在外县区的学校教师提笔记本电脑上课,而我区教师提小黑板上课的现象。

3、强化对一线教师、班主任和校长的在职培训,不断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长期以来,因经费等原因,对教师的在职培训、深造力度不够、范围不大,一线教师新思路、新理念更新慢,新知识、新方法接触少,甚至存在重引进轻培养现象,导致引进的教师留不住、本地的教师又缺乏积极性,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水平。我们建议,一方面要真正引进一些优秀教师,充分发挥其传帮带作用和学科引领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大投入,强化对有潜力的年轻教师在职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4、充实区教研室力量,迅速组建能指导中学教学的教研队伍

由于历史原因,区教研室一直停留在对小学、初中的教学指导上,高中教研指导一直由市教研室代管,由于联系交流不经常,市、区教研室对高中教学、教研的指导几乎是微乎其微。建议一方面外聘一些重要学科的优秀教师任教研员,同时对因身体、年龄原因不适合在一线教学的但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聘任兼职教研员,共同组成强有力的高中教研队伍,发挥其在高中教学的指导作用。

5、理顺教师管理体制

编制部门在科学做好学校内部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核定工作的基础上,本着不突破教育系统编制总人数的原则,对系统内部中小学教师由教体局自行掌握,自主调配,报人事编制部门备案。同时在教育系统内引入教师竞聘上岗制度,优者上岗,差者待岗,打破原级别、岗位待遇的限制,真正形成教体局对教师自主引进、自主管理、自主调配、自主使用的权责利相统一的良性发展格局。

6、整合区域教育资源,打出教育“拳头产品”

目前,全区教师总量按教育部门核定的师生比来算,共超213人,但多数为小学教师和后勤管理人员,一线教师特别是高中教师缺口达120人左右。全区中学布局不够合理,仅13万人口,完中两所,初中、高中各一所,中学普遍存在规模小,学生数少,教学条件差的现象。因此,迫切需要对区域内有限的校舍、教学设备、教师等优化整合,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和双赢的目的。

三、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1、新建寄宿制中学的定性问题。根据我区实际和长远发展的需要,建议二外实行初高中分离,新校作为高中部,请领导调研后能尽快确定。

2、实验高中长期负债运行(政府已答应给360万元,置换原实验高中老校舍,已付250万元,还有110万元未拨付到位)及学校用水困难急需新打水井问题,这两个问题时间较长,已成学校的最头疼的大事。

3、今年拟引进教师数量及相关政策承诺问题。以前每年都引进几十名教师,承诺重新建个人档案,家属安排工作,优惠提供住房等优惠政策,目前正值应届大学毕业生应聘,时间很紧,急需确定后落实。

4、峡窝镇初中和三所小学划归教体局直接管理后理顺财政关系问题。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建议范文9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2)07―0010一05

我国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从2001年开始的,至今已走过了十个年头。当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实验稿”),作为历史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献,对初中的历史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体系、教材编写、教学方式及评价方式等多个方面的改革,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经过十年的教改实验,初中历史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新课改要继续深入推行下去,就需要总结十年课改的成就与经验,分析并解决课改中出现的问题,更加明确课改的目标,确定课改的走向。其中,修订已试用十年的课程标准,就成为新课改继续发展的需要。为此,教育部组织有关专家对实验稿进行了修订,并于今年年初正式颁布《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计划在今年秋季开始执行。

新制定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新版”)并不是对课标实验稿的小修小补,而是在诸多方面进行了新的厘定。本文仅就课标新版的内容作简要的说明,以期引起同行们对历史课程标准新变化的关注。

一、课标前言部分的新思路

历史课程标准的第一部分是前言,由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三个子目构成。与课标实验稿相比,课标新版前言部分有了新的内容。

1.对课程性质的新阐释

课标实验稿中的课程性质,实际上只是概述了历史课程的作用,而没有直接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性质是什么。课标新版则对历史课程的性质作了明确的阐述,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具有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和综合性的特性,并对这四个特性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应该说,这是在国家的教育文件中首次对初中历史课程性质进行了概述,有助于我们理解初中历史课程的定位、属性和特点。

2.对课程基本理念的新强调

课标新版对初中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进行了更为清晰的论述,从四个方面阐释了初中历史教育要秉持的理念,与课标实验稿相比,更为简明扼要。在这部分中,除了提出课标实验稿中已论及的教育理念,如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倡导教学方式的转变与创新等。课标新版还有一些新的提法应引起我们注意,诸如:(1)强调要“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2)强调要“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3)强调要“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这些理念,对于教师进行历史教学有着指导意义。

3.对课程设计思路的新调整

课标新版在课程设计思路方面进行了较大调整。首先是提出了历史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即“面向全体学生,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出发,遵循历史教育规律,充分发挥历史教育功能,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基础知识,初步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历史学习能力,逐步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并提高正确认识现实的能力,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在这一总体设计思路下,课标新版从五个方面论述了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设计思路。其中,继续保留了课标实验稿中对课程目标的划分思路和课程内容六个板块的设计思路外,最重要的变化是弱化了课标实验稿中的学习主题,而是采用“点一线”结合的内容呈现方式。所谓“点”,是指具体的历史事实;所谓“线”,是指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从内容体系的设计上来说,是要以“线”穿“点”,以“点”连“线”,使课程内容依据历史的发展线索循序渐进地展开。这一设计思路,体现了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和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性,有助于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应该说,这是对课程内容体系的重要调整,尤其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

此外,这一部分中还提出了一些在课标实验稿中未涉及的设计思路,诸如:(1)提出在内容的编制上要精选最基本的史实,展现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2)提出在突出初中历史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注意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3)

课标实验稿在能力目标的表述中,有些地方较为含混,如将学习能力与学习方法合在一起论述(计算历史年代、使用历史图表的等应属历史学习方法的范围)、将表达能力界定在陈述历史问题等。而课标新版则明对课程内容中的教学活动建议进行了说明;(4)提出课程的开放性和弹性问题,为乡土历史教学的开展留有余地。

二、课程目标的新确定。

历史课程标准的第二部分是课程目标。课标新版在这部分中,首先提出了历史课程的总体目标,即“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对人类历史的延续与发展产生认知兴趣,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开拓观察世界的视野,认识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成为拥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而在具体的目标方面,继续保留了课标实验稿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划分,但对这三方面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进行了新的表述,使之更为明确和完整,也更为清晰和易于把握。

例如,在知识与能力目标方面,两版的表述对照如下。

确划分为五条,其中第1、2条涉及知识目标,第3、4、5条涉及能力目标,包括阅读、观察、想象、理解、分析、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

再如,在过程与方法目标方面,两版的表述分别。

课标实验稿对过程目标的阐述不甚清晰,在方法目标方面提得尚欠具体,而课标新版将这一领域的目标明确分为五条,其中前三条涉及过程目标,后两条涉及方法目标,尤其是对方法的目标要求提得较为具体。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方面,课标新版是列出了六条,其基本精神与课标实验稿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但在一些重要的方面则是更为强调,论述更为清晰,也有一些新的提法值得注意。例如:

(1)在民族观的培养要求方面,特别强调要“认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认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民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

(2)在认同感方面,明确提出要“认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的决定作用,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认识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中国强盛的重要保证”。

(3)在国际视野方面,提出要“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及人类文化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认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视野和意识”。

(4)在人生观方面,提出要“初步理解个人

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提高对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的识别判断力,逐步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品质”。

从以上可以看出,课标新版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要求比课标实验稿提得更为具体,指向更为明确。

三、课程内容的新构建

历史课程标准的第三部分是课程内容,这部分涉及教学的具体内容,是教材编写和教学实施的具体指标,因而也是教师们最为关切的。课标新版根据课程设计思路,在课程内容的编排方面进行了较大的改动,其表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

1内容概念

课标新版将课标实验稿的“内容标准”的提法,改为“课程内容”。这是因为“内容标准”的概念在内涵上不易廓清,尤其是像历史这样的人文社会学科。而“课程内容”的概念则更为明确,即指课程所含具体内容的体系、线索及要求等。

2.体系新构

课标新版重新编写了每一个学习板块中的导言部分,依照历史发展时序的原则,对该学习板块所涉及的历史发展基本线索、主要特征和重大史事进行了概述,揭示出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和阶段特征,使教师能够了解该学习板块教学内容的总体框架和结构。在每一板块的内容中,改变了课标实验稿学习主题的结构,而是按照历史时序的发展,列出重要的史事要点。

3.知识增减

在内容的编排选择上,秉着精选最基本、最重要的史事这一基本原则,删除了课标实验稿中过难、过偏、过细的内容,以降低难度,使课程内容更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总体上来说,课标新版中的内容知识点比课标实验稿减少了五十多个,如世界古代史板块中,减去了课标实验稿中的南方古猿、三大人种、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母系社会和父系社会、布匿战争、丕平献土、琅城起义、希波战争、马可・波罗、阿拉伯数字、象形文字、楔形文字、《荷马史诗》、阿基米德、麦加清真寺、巴黎圣母院等知识点。’

课标新版的课程内容在消减一些知识点的同时,也适当增加一些课标实验稿未涉及的知识内容,如中国古代史增加了东汉的历史;中国近代史增加了义和团运动、袁世凯复辟帝制;中国现代史增加了雷锋;世界古代史中增加了早期大学、基辅罗斯;世界现代史增加了生态与人口问题等知识点。这些新增的内容,有助于更好地体现历史发展的时序、范围和时代的特征。

若将增减的内容统一计算,课标新版要比课标实验稿减少了三十多个知识点,使知识总量有所下降,进一步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使内容更加集约,重点更加突出。

4.提法新变

课标新版在内容编排和提法上有一些新的变化。历史教育的内容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科研究新成果的出现而有所改进,这是毋庸置疑的。课标新版在这方面也有一些重要的变化,兹举数例如下:

(1)将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融合”这一传统提法,改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因为从概念上讲,“融合”是指合成为一体,容易使人在民族关系的认识上产生误解;而“交融”则表明是相互性的,更符合历史上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相互往来、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情况,也体现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

(2)将七七事变后“中国的全面抗战开始”这一提法,改为“全国性抗战开始”。因为“全面抗战”是与“片面抗战”相对应,而“全国性抗战”则与“局部抗战”相对应。中国的抗战,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件爆发后就开始了,但从全国的角度上讲还仅是局部性的抗战,七七事变后则转为全国性的抗战。

(3)课标实验稿是将第一次世界大战放在世界近代史的学习板块之中,而课标新版则改放到世界现代史的学习板块中。这是根据国内外史学界已基本得到公认的划分,即将19世纪末20世纪初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5.形式更新

在编排形式上,课标新版是将课程内容与教学活动建议用双栏表格的形式,列表对应显示出来,使之更为直观,更易于教师在教学设计上的操作。如中国古代史板块的起始部分,是这样显示的:

课程内容

教学活动建议

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参观

北京人发现的意义。知道化石我国境内的古人类遗址。

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根据教学用图,想象原始

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人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

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

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总之,课标新版在课程内容方面有不少新的变化,教师们应加以认真的钻研和领会。

四、实施建议部分的新修改

历史课程标准的第四部分是实施建议,由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四部分构成。课标新版在这四个方面也作了新的修改,简述如下:

1.教学建议

这部分的内容主要是概括提出了七条教学建议:(1)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2)充分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3)注重对基本史实进行必要的讲述;(4)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5)注意历史知识多领域、多层次的联系;(6)提倡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7)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些建议,有不少是在课标实验稿中已经提出过的,但也有新提出来的,例如第三条建议,指出教师要进行清晰明了的讲述,使学生知晓历史的背景、主要经过和结果,通过具体、生动的情节感知历史,清楚地了解具体的历史状况。如通过具体讲述历史人物典型的言行事例,使学生有真切的感悟,加深对历史人物的理解和认识。这条建议,实际上是有针对性的。

另外,在课标实验稿的教学建议部分中,列出了多个教学活动案例。而课标新版则没有这方面的内容。这是因为教学活动案例的形式和内容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实践中师生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而课程标准作为国家的教育文件,主要是在指导性、引领性上提出有关教学实施的思路,不必论及过细的教学具体操作方案,这样也为广大师生的教学活动留有更大的空间。至于教学活动案例,可以放在课程标准的解读当中,供教师参考。

2.评价建议

课标新版的评价建议,强调了注重目标、教学和评价的一致性;提出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相结合,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要求运用科学、可行和多样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行价值判断。尤其是提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

在评价的设计上,课标新版分别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提出了评价思路和要求。同时还对评价标准的制定、评价的实施、评价结果的解释和反馈等方面提出建议。

3.教材编写建议

课标新版在这部分主要是具体说明了历史教科书、历史教学图册、教师教学用书的功能,强调历史教科书是学校历史教育最主要、最基本的教学资源,并对教科书的编写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建议。

4.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