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集锦9篇

时间:2023-06-07 16:19:26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范文1

摘要:如今城乡医保档案管理工作量大,内容繁多,手续复杂,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医保档案信息化已成为现代化档案工作的必经之路,也是促进城乡医疗保险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城乡居民 医保档案 信息化管理

目前覆盖城乡的全民医保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但城乡差距及医保制度差异仍存在于城乡医保制度体系中。医疗保险档案不仅是记录和反映医疗保险事业发展的第一手材料,而且是研究医疗保险事业发展的宝贵史料,因此做好档案管理已成为医疗保险经办工作的一项重要环节。

一、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差异

在个体健康状况、社会经济等特征相同的情况下,不同保障水平和筹资水平的医疗保险导致城乡居民医疗服务的需求差异十分显著。在医疗保险中,公费医疗处于最好地位,城镇职工居于次好地位,商业医疗保险则次于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则处于相对最差地位。首先,享有公费医疗的人群医疗费用支出最高但个人自付医疗负担最低;其次,城镇职工医保个体的治疗行为显著提高,同时个人自付医疗负担降低;再次,商业医疗保险个体的治疗行为也相应提高,同时个人自付医疗支出降低;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覆盖人群则处于相对较差地位,治疗行为概率较低且医疗需求总支出也较低,而个人自付医疗负担较重。城镇居民医保个人医疗需求总支出和自负医疗总支出都明显高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但个人医疗负担比例相对较高。由此可见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存在较大差异,需采取有效措施,对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档案进行有效信息化管理,实现全国人民享有平等、公平、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最终提高全国人民的健康水平。

二、医疗保险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所谓医疗保险档案的信息化,是指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置、管理和为社会提供服务,加速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医保档案管理工作是医保管理机构各项工作的基础性工作,体现着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水平、医疗保险部门的服务质量,同时也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是档案管理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结果,不仅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加便利,而且能简化医保档案管理的流程和手续,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既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医保档案信息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充分认识信息化建设在医保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医保档案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以更好地促进医疗保险事业发展。

三、如何进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档案信息化管理

目前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是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为主体,覆盖城镇就业人口、城镇非就业人口、农村人口、城乡困难人群,解决了部分人群医保缺失的不公平问题。但是,由于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居民健康水平、医疗服务存在较大差距。而不同医疗保险制度在医保保障范围、缴费标准、待遇水平、报销比例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同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存在着制度交叉,不同的管理体制造成了制度运行的低效率。同时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不佳、软件应用相对薄弱、工作基础较差、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等导致医保档案管理十分繁杂,因此需不断加强医保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保障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工作顺利进行。

1.健全法制,保障档案工作有法可依。为规范档案制度建设,依照《档案法》及上级有关文件规定,制定《文件材料归档制度》、《档案资料保密制度》、《档案保管制度》、《机关档案工作岗位责任制》、《档案借阅利用制度》、《档案统计制度》、《档案设备维护使用制度》、《档案鉴定销毁制度》、《重大活动档案登记制度》等制度,明确档案工作人员职责,将档案工作制度建设作为档案工作首要任务,严格遵守制度,定期进行检查。

2.加强领导,健全网络,组织考核。随着医保档案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工作面越来越宽,工作内容越来越多。为搞好档案工作,首要问题是建立较科学的档案管理工作体制和管理网络,加强领导,建立健全档案工作网络,实现各种形式的档案及有关资料的统一管理,做到文书档案、声像档案、会计档案、设备档案、业务档案、实物档案的统一管理。同时,健全网络便于对医保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使城乡居民医保管理更加便利、更加透明。此外,领导干部需经常组织学习,开展交流会,定期不定期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档案法》、档案管理工作责任制度等,加大对档案工作的管理力度。

参考文献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范文2

关键词:远程医疗;远程会诊;公共健康

中图分类号:TP39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26(C)-0072-01

引言:基于互联网为平台的卫生医疗健康管理方面开发和应用在国外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我国的很多地方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因此建立农民健康保障,构建疾病预警宏观及微观机制,严密实时监控农民的群体疾病发生,整合医疗资源,用新技术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合理现状,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对提升我省农村医疗整体水平,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

一、概念。远程健康保障系统是计算机网络与现代医学有机结合的产物,是计算机网络技术、视频会议系统、图像处理技术、通讯技术及数据库技术等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它在医疗专家和病人之间建立起全新的联系,使病人在原地、原医院即可接受远地专家的病情会诊及其指导下的治疗,为病人节约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二、研究内容。1、建立城乡居民标准健康档案数据库和健康管理系统。健康档案由基本信息模块、健康档案模块、疾病信息模块组成。建立基于分布式乡村、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相关数据的存储、分类、检索的数据标准。2、个体和群体疾病监控及预警系统。建立真正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局域群体医疗卫生服务为目的,集健康档案、监控、预警、救护、远程诊疗全方位于一体的健康保障系统。3、覆盖全省的远程诊疗软件系统和硬件设施。在城乡社区居民标准健康档案和双向转诊模式的基础上,研究以城乡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以电子信息传输等为技术支撑手段的,利于医院城乡社区居民方便及时、有效交流、资源共享的卫生服务模式4、通过本项目培训城乡全科医生。建立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培训指导和技术咨询、城乡社区居民健康教育、城乡居民和患者健康管理和双向转诊、城乡社区居民健康信息收集等相结合的新型社区卫生服务电子网络。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范文3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卫计委,国家扶贫办和省、州、卫计委。扶贫办关于展开健康扶贫工程示范县的通报精神,按照,《南华县健康工程示范县建设方案》要求,推动和落实好雨露白族乡的健康扶贫各项措施,促进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让贫困人口“少得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按照“精准核实对象、立卡、签约、治疗、管理、健康促进、保障兜底、费用控制、任务考核、脱贫成效”九个精准要求,将我乡2017年健康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雨露白族乡位于南华县城东南部,县政府距县城14公里,国土面积2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6万亩,辖7个村委会,123个村民小组,境内世代居住着,汉、白、彝、苗四种民族,少数民族占全乡总人口数81.72﹪.是全州四个民族乡中唯一的白族乡,也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贫困乡。全乡设有一所标准化的卫生院和7所村卫生室,卫生院在职医生16人,其中主治医师2人,医师1人,助理执业医师3人,康复医学1人,主管护师1人,护士2人,经验师2人,主管中药师1人,会计1人,实习期医师2人,卫生院有乡村医生11人,其中有乡镇助理医生4人,有村医师执业资格7人,中专学历水平4人。卫生院设有门诊、住院、中医、医技、公共卫生五个科室。能开展农村常见病、多发质和中医饮片、理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自2014年来、全乡2014年来共动态管理建档立卡贫困户377户,1438人。

(二、)工作措施:围绕《云南省健康扶贫30条措施》从建立、完善、城乡居民、“四重保障措施”、实现“九个确保”工作、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看得起病、方便看病、看得好病、尽力少看病”。

一、落实“四重保障措施”,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看得起病。

1、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城乡基本医疗和大便保险。积极协调当地财政和医保所,对全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农村五保和农村低保一、二类对象等特殊困难家庭或特殊人群64人参加城乡基本医疗和大便保险,个人缴费部分给予资助代缴。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保。2018年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377户、1438人全部参保参保率100%。

2、落实城乡医疗保险政策倾斜。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卫生院住院取消200元起付金费用报销比例提高5%,按“一展式”结算,补偿达90%。乡村两级医疗机械100%配备国家基本药物,100%零差率销售,门诊就诊一般诊疗费全部由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本支付,西药费用补偿50%,中药饮片补偿60%。

3、落实大病保险政策倾斜。医疗费用大便保险起付线降低50%(由7000元降至3000元),补偿比例提高5%,例为重大疾病的大病保险基金支付不封顶。

二、卓绝大病专项救治,组织

4名直肠癌、终末期肾病的大病患者到州级定点医疗机构救治,完善“一人、一档、一方案”。2014年以史共救治白内障患者16名,2017年共筛查患白内障患者8名,手术治疗3名,拒绝手术治疗、不宜手术3名。

(三、)提升服务能力、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看得好病”

1、实施好乡村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2014年来参取各级资金投资210万元建设卫生院住院综合楼,投资30万余元提升改造中彝医馆,投资15万余元,更新医疗设备开展B超、心电图、全自动生化分析、三大常规分析。基本满足了农村常见病诊治需求。投资58万元完成了镇模河、大村、洒披武、罗文4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和中彝医服务区改造,解决了人民群众抗病难问题。

2、加强乡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2014年来调整充实了乡村两级卫生队伍。卫生院在岗医生16名。其中中医、西医主治医各1名,中医师1名。西医助理执业医师3名、经验师2名、主管中药师1名、主管护师1名、护士2名、见习期医生2名;乡村医生执业资格7名(其中新分配持有中专学历乡村医生4人)。7个卫生室乡村医生由8名发展到11名其中持有乡镇助理医师资格4名。卫生院设有床位18张,7个卫生院设有床位25张,标准化卫生室拥有率100%.进一步方便了群众看病。

3、开展县乡村一体化管理建设。依托“对口帮扶支援提升服务能力”。通过资源整合,由南华县人民医院对雨露卫生院进行托管。卫生院对村卫生室进行一体化管理。卫生院选定2名医师到县医院和县保健院进修学习。县医院下层业务副院长和骨干医师共4名对卫生院业务帮扶通过上下互动卫生院业务水平得到提高,门诊人次较去年增加6千人次。

4、提升乡寻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卫生院通过中医馆建设和村卫生室中彝医提升服务改造。全乡7个村委会均能提供中药饮片和理疗服务。实现了100%乡镇卫生院和100%村委会卫生室能够规范开展中药汤剂和针法、灸法、推拿、拔罐、刮痧、敷贴等中医师适宜技术。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中医药服务,方便了群众。

(四)、落实便民,患民措施,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方便看病”。

1、卫生院按照州、县卫计委统一布置。县乡村两级医务人员23名组成三个家庭医生团队,对全乡3127户,13420人进行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率93.7%。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管理约377户,1438人。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100%覆盖,卫生院开通一站式服务窗和先诊疗后付费措施,方便了群众救诊看病。

2、精准识别,优质服务。对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377户1438贫困对开展健康体检和疾病筛查。查出高血压患者74人,糖尿病患者8人,重性精神病17人。均开展了规范管理;查出患9类15种重大疾病患者27人,45种重点疾病81人,48种次重点疾病3人,其他疾病39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30户115人,开展白内障救治16人,大病专项救治56人,发放健康扶贫卡1432人。做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持有一张“健康扶贫卡”,持卡对象持有健康扶贫卡到乡村医疗机构门诊救诊就可以享受减免一般诊疗费6元、7元、9元的优惠政策。到州、县、乡是占医疗机构住院就能享受免受住院起付线,住院费用比例提高15-20%的补偿政策,减轻了贫困对象医疗经济负担。

3、做好二次回补和明白卡发放工作。为更好落实扶贫政策措施,让建档立卡贫困户明明白白掌握政策补偿情况,按照县健康扶贫办要求所有建档立卡贫困对象,人均发放“健康扶贫明白卡”一份,将住院补偿情况清楚写出来,接受群众监督扶贫政策是否到位,各级不住是否达到90%的标准,对2017年1月-9月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符合规范转诊住院的患者,开展城乡居民医保和民政救助二次回补工作,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对象住院确实是享受到眼里安排费用补偿到90%的扶贫政策。全乡开张二次回补109人次,回补资金57640.41元,民政回补正在进行中。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综合协调、全面推进健康扶贫工作,乡人民政府高统分认识到做好健康扶贫工作等。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关键环节,将健康扶贫工作纳入全乡脱贫政策,工作进行统筹,统一安排,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雨露白族乡2017年健康扶贫方案,协调乡扶贫办、项目办、卫生院、村委会、民政办、社保所、民政所、文化广播站等14家单位共同负责健康扶贫工作。按照县级职能部门之要求,抓好各块职能职责。确保记得立卡贫困户100%参保。按规范落实了标准化卫生院和卫生室建设,配齐、配强两级医疗队伍,确保看得立卡贫困对象100%拥有家庭医生签约和电子健康档案。按健康扶贫政策做好医疗救助和大病救治工作,全乡健康扶贫工程得到全面推进和落实。

(四)、全面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尽量少生病”

1、加大重点疾病防控工作力度。加强乡村两级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的防控,规范开展好疫苗冷链运转和结核病管理。确保适龄儿童免疫规划接种率99.4%,肺结核管理率100%,肿瘤和心脑血管事件报告率50%以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达100%。糖尿病、高血压规范管理率达100%。全乡无重大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碘缺乏病等地方病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

2、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卫生院建设有规范手术,卫生院100%配备妇幼保健员。2017年全乡实施农村夫妇,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63对、12对。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5人,完成率100%。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88人完成率77%,开展医学监护随访,提供 免费生殖健康服务82人,184次。加强0-6岁儿童健康管理和中医药服务。全乡0-6岁儿童1021人。保健覆盖1004人达98.33%;孕产妇管理182人,保健覆盖率100%。系统管理179人,管理率98.35%。开展妇女两癌筛查311人。全乡2017年无孕产妇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5.6%。积极完善居民健康档案工作,全乡共建纸质档14294份,电子建档12179份,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0%拥有居民健康纸质和电子档案。

3、大力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改善人民环境。全乡大力开展环境完善整治,完善村民规范建设、垃圾处理厂一座。垃圾池227个,活动垃圾箱10个,公厕8座,实现卫生厕所普及率90.5%。顺利提供云南省卫生乡镇创建评比验收。实施“河长制”工程,做好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卫生院加大力度,全面实施农村饮用水源卫生监测管理,覆盖率达100%。

4、广泛开展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工作。积极推进健康素养行动。大力促进健康教育,全年卫生院共开展健康知识讲座10次,受教育436次,卫生院开展31期,受教育787人次,设有宣传栏7块,更新内容35期,开展健康咨询6期,播放录像资料21种。居民健康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卫生习惯得到提高,全年无食品、饮用水安全事件发生。

三、存在问题

1、卫生基础施设建设不足。雨露乡铅厂村卫生室建筑面积100㎡,促建设年代时问长,现已成危房。雨露村委会无胜出的业务用房,租借卫生院房屋开展工作。

2、卫生人员编制不足,服务技术有爱提高。卫生院编制18人,在岗16人,缺编2人,卫生室编制13人,缺编2人。卫生院包括管理人员在内有医师执业资格6人,临床医生不足,住院业务难行开展,不能很好落实群众住院需求,住院转诊率高。卫生室业务水平参差不齐,难于满足群众医疗需求。

3、健康教育促进工作开展不足,群众保健意识不强,利用家庭医生团队服务开展率低,许多建档立卡户虽然拥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接受观念等影响,主动寻求咨询和服务率低。

4、慢性病规范管理质量不足

下步工作思路:围绕健康扶贫工作存在问题,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1、       加强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配齐配强乡村医师队伍,提高中医药服务,全面落实健康扶贫30条措施,方便群众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少生病。

2、       加强卫生院业务建设,配强医疗队伍,开展好住院、门诊、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医疗目标,降低转院转诊率。做好对口支援帮扶和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建设,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专家级服务。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范文4

[关键词] 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R197.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3(b)-0158-03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居民健康档案建设,《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1]将居民健康档案的建设和管理列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年版)》中指出要加快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设,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重点,构建乡村和社区卫生信息网络平台[2]。健康档案信息化是档案提供利用的必然趋势,是居民健康管理的一种有效工具。信息化的卫生服务档案主要涵盖了电子病历与电子化健康档案。电子档案信息化是将存储于计算机中、附加有个人标志、对个人相关卫生信息的一个集成表达[3]。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的计划、完善与实际应用是目前卫生服务体系亟待完善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从曲靖市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的现状出发,探讨健康档案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与策略。

1 曲靖市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建设现状

1.1 曲靖市居民健康及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情况

截止2013年12月31日,曲靖市共有人口5 860 300人,其中城镇人口838 747人,农村人口5 021 553人;活产胎儿78 098人,0~6岁儿童512 481人,产妇77 822人。≥65岁常住居民467 260人,≥35岁高血压患者482 390人,≥35岁2型糖尿病患者107 044人,重性精神病患者15 526人;全市共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696个,其中乡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8个,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1578个,其中会泽县397个和宣威市380个,相对其他县市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较多,与该地区人口基数成正比,保证基本医疗卫生的可及性(表1)。

1.2 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建设现状

截止2013年12月31日,曲靖市总共建立电子档案4 962 242份,全市居民健康档案电子档案建档率为84.68%。根据“全国城市卫生服务现状调查资料”报告,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80%已经建立健康档案,65%己建立电子化健康档案[4]。我市居民健康电子档案已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马龙县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最高,为103.90%;罗平县与富源县建档率相近,分别为98.86%和97.18%;陆良县、师宗县、会泽县建档率相当,分别为80.89%、80.20%、80.02%;宣威市、沾益县、麒麟区电子档案建档率相对较低,分别为79.72%、77.17%和76.34%。全市城镇居民健康电子档案建档率为82.61%,农村居民健康电子档案建档率为85.02%,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健康电子档案建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207,P=0.039)(表2)。

2 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已建立的居民健康档案不完整

已建立的健康档案质量不高,不完整,造成健康档案的信息化存在困难,是影响健康档案信息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因为纸质版的档案不完整,很多重要的信息缺失,致使信息化过程中效率低下。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体检表存在空项;对体检表中国际单位理解错误;在健康评价栏中,不能正确识别体检中出现的异常指标;危险因素控制栏中,控制措施与体检中发现的危险因素不一致;慢性病随访表中2次体检或随访表中某些指标不一致[5]。

2.2 缺乏统一的健康电子档案管理系统

目前,缺乏高质量、简便易行、易于推广且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部分地区健康档案信息系统不一致,甚至有些单位只是把纸质版的健康档案扫描成PFD的文档格式,对以后的健康档案信息共享造成障碍。目前运行电子系统维护、对已建的健康档案动态管理等成本较高,建立健康档案并将资料输入浪费较多的人力。在实际抽查过程中发现,部分单位由于未能及时缴纳软件使用费,软件供应商强行关闭系统,影响了社区的日常档案动态管理工作,滞后甚至停止健康档案信息化工作。

2.3 已建好的电子档案未及时更新

目前曲靖市大部分居民已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信息化,但居民健康档案有信息变动后,电子档案未及时更新,使这些电子档案仅成为历史查阅的资料,没有真正将电子健康档案的作用发挥出来。原因有3方面:①居民到医院就诊后没有将新的病历资料交给社区健康档案管理人员;②健康档案管理人员缺乏责任感,没有及时录入新的健康信息;③当时信息系统运行有障碍或在维护中,致使暂时搁下,之后忘记录入,从而导致健康档案信息未及时更新。

2.4 居民健康电子档案利用率低

由于部分健康档案管理人员对居民健康档案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建立的档案质量不高,利用价值不大,导致电子档案成为一种摆设。医务人员出诊或居民来中心就诊时对已有的健康信息未进行更新及增补相关内容,对今后的疾病诊断价值不大,使档案成为死档案。目前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尚不能建立资源共享平台,使用不方便等诸多原因导致电子档案利用率较低。

3 对策分析

3.1 制订统一的信息化发展规划,充分利用信息资源

建立统一标准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使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等不同医疗机构之间快速、一致地交换和共享[6],有助于增强相互协作,实现对居民健康的动态管理和监控,为辖区居民提供高效、高质量的卫生服务。统一的信息化发展规划,制订统一标准,可以大大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效率,对近期已检查过的体检项目就可以免查,既可节约卫生资源,又可减少居民看病费用。

3.2 提高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质量,为信息化打基础

在居民健康档案建立过程中首先要遵守保密制度。居民健康档案与其他档案有所不同,很多属于个人隐私的内容,如果保管不当,会有负面影响,一定要严格保密。要遵守“随时归档”制度,随时归档就是“即时”的归档方法,主要是指与居民健康档案有关内容,必须在特定时间及时添加到居民健康档案中[7],如健康体检表、接诊记录表、儿童检查记录表、孕产妇记录表、慢性病服务记录表等表格,要在5个工作日内交档案室等[8]。最重要的是档案质量问题,只有高质量的档案才有利用价值。档案管理人员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过程中要细心、耐心,不能输错相关信息,全程做好质量核查与控制,随时做好抽查,对错误的档案信息要及时更正,及时补充漏掉的信息。

3.3 建立健全健康档案信息化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为了满足居民医疗卫生的需求,卫生部门应加强社区卫生信息工程的软、硬件建设,加强互联网络建设,配备相应的设备,对区域内的居民健康档案实行电子化[9]。目前的健康档案信息系统主要是基于3层式B/S结构进行系统的构建,档案的建立主要依赖硬件系统,其前台系统主要任务是通过电脑终端进行信息采集、信息。后台系统主要任务是负责信息的整理、计算、统计及控制信息交换、传递、数据的登录、评价等[10]。相关部门因积极开发、引进先进的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同时要保证信息系统的简便易行和易于推广,才能为广大医务人员所接受。同时,逐步与新农合医疗、城镇职工和居民医保人员信息系统及医院电子病历等信息系统互连互通,建立起以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11],不但能提高档案的使用率,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也可以参与档案的建立和维护,从而减轻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的压力[12]。

3.4 建立健康档案信息交互平台,及时更新数据信息

目前已建立的电子档案因无统一的信息化标准而未达到有效利用和动态管理的作用,所以建立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已是大势所趋。建立统一的信息化平台之后,居民可通过电子信息卡,输入个人健康信息,可配合上学、入伍、就业、婚前、优生等健康体检,为以后入院就诊、预防保健等医疗卫生服务提供连贯而可靠的参考数据[13]。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后,居民接诊、复诊和随访记录等都要及时补充、完善。居民健康档案流动性比较强,其管理特点是动态、连续的。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的加速发展,连续、方便、综合、全程的社区卫生服务方式已成为社区居民服务需求之一,这些服务方式必须建立在动态信息的基础上才能完成,而动态信息管理的基础又以不断更新的数据信息为依据。及时掌握动态变化的资料以便及时处理病情,对个人健康档案中筛查出的慢性疾病、重点人群、重点疾病通过信息化管理可达到全程观察与治疗[14]。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EB/OL].[2011-05-24].http://.

[2] 卫生部.卫生部关于规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指导意见[EB/OL].[2009-12-01].http://.

[3] 张玲曾,庆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现状分析与展望[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33):318-319.

[4] 陈敏,李道苹.如何构建以区域为中心的电子健康档案[J].中国医院院长,2008,4(11):50-53.

[5] 赵书锋,薛红超,张沛,等.浅析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预防医学论坛,2012,18(12):955-956.

[6] 邢聪艳,张文昌.福州市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全科医学,2010,8(11):1459-1460.

[7] 张燕,穆德荣.“随时归档法”的探索和实践[J].山东档案,2012,19(1):51.

[8] 潘红梅.浅析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7):2192-2193.

[9] 贾先文,黄正泉.建立农村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探讨[J].河北农业科学,2009,13(3):132-136.

[10] 朱晓华,赖瑞南.居民健康档案的网络化管理[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23):1940-1941.

[11] 任国香.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J].山西档案,2013, 30(S1):121-122.

[12] 朱叶飞,朱立国,丁小磊,等.江苏省居民健康档案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7):811-814.

[13] 高斌,马海燕.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27(4):281-283.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范文5

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削弱大别山地区基本型乡镇卫生院———胜利镇卫生院在2009年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15人,其中113人都致力于医疗服务的开展,医院的医疗设备如200~500mA医用X线诊断机、心电图机、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设备购置齐全,医护人员对待病人有责任心、有耐心,在患者满意度调查中得到了较高的评价,体现乡镇卫生院在医疗服务的提供上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卫生院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都用于医疗服务的提供,而忽略了其公共卫生职能,造成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情况一直不容乐观。由于乡镇卫生院卫生资源和医疗技术的限制,以及农村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变,形成了农村居民“小病就近,大病进城”的现象[3~4],导致乡镇卫生院处于一种尴尬的位置。为了换取生存空间,乡镇卫生院逐渐朝向单一服务模式发展,即只重视医疗,而忽略了公共卫生服务功能的提供。其次,由于农村地区卫生资源匮乏、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导致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也不能有效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不齐全胜利镇卫生院在2009年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保健、中小学生保健、精神病患者管理和传染病控制等7个项目。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基本公共卫生主要涵盖了11个方面的内容,包括了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以及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规范[5]。由此可见,胜利镇卫生院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离国家规定标准尚有一定差距。2008年的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城乡居民两周患病的结构在过去的10年间发生了重大变化,慢性疾病已经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6]。随着国家对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视,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规范逐年在完善,但是实际开展情况却不容乐观。目前绝大多数乡镇卫生院广泛开展的公共卫生项目仅局限于预防接种、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以及健康教育等方面[7],慢病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和居民健康档案尚处于起步阶段,甚至是空白水平,个别村卫生室为了达到考核指标,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建立了健康档案,却并没有对其实施动态管理,导致居民健康档案工作流于形式。

县、乡、村三级卫生机构未形成很好的协作关系胜利镇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探索县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模式,由于乡镇卫生院体制及运行机制的限制,目前仍处于“松散式”的县乡村一体化模式。“松散式”的县乡村一体化模式仅从规划布局和业务统一等方面进行了一体化的“三制”、“四有”、“五统一”管理,但涉及乡村两级管理实质性的人员、财务和药品等仅流于形式。乡镇卫生院是直接向农村居民提供基本预防、保健、康复等服务的基层卫生机构,在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由于缺乏县、乡、村公共卫生职能协作发挥的机制,大多数乡镇卫生院与县医院和村卫生室关系松散,这对于农村地区卫生事业的开展有很大的限制。卫生人力资源不能满足公共卫生服务需求胜利镇卫生院在2009年的总人数为141人,预防保健人员有2人,占1.4%,这意味着全镇每千人口平均只能分配0.03名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人员,不能保证乡镇卫生院应有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人才因素一直是制约我国农村地区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农村卫生服务的直接提供者主要是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工作人员,目前我国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队伍不仅存在像胜利镇那样数量严重不足的情况,还存在学历层次偏低、专业化水平较低、技术素质差、业务知识欠缺等问题[8],难以保障正在逐步扩展的公共卫生服务内容的全面开展。由于“重医轻防”思想的存在,乡镇卫生院从事预防保健工作的人员,往往是医疗部门的分流人员,或者是转业、复原军人等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且预防保健人员占总人数的比例较低[9]。

乡镇卫生院可以通过定期下乡开展健康宣传、免费医疗服务等途径,在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意识的同时,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增加对农村居民的吸引力,缓解自身所处的尴尬局面;同时,为保证乡镇卫生院能充分发挥其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有必要将乡镇卫生院的防保工作和医疗业务分离开来,在卫生院内部设立相对独立的部门负责防保工作,各项公共卫生工作安排专人负责,并建立健全各项考评管理制度。农村地区的卫生事业需要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相互协作,才能使所开展的卫生项目充分落实。建立乡、村合作机制,乡镇卫生院提供乡级卫生服务,并对村卫生室进行培训和指导;村卫生室提供村级卫生服务,并配合乡镇卫生院开展卫生服务,这对加快城乡卫生服务均等化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有效的卫生管理对乡镇卫生院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公共卫生事业的开展上,乡镇卫生院可尝试成立公共卫生管理站[10],对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进行组织、策划、监督、改进等一系列的辅助工作,各项基本卫生信息的统计工作应安排专人负责,保证信息的采集工作能持续、有效地开展。

各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应全面开展到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慢性病患病率逐渐增加,老年人健康管理和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生活和环境条件都受限制的广大农村地区。因此,乡镇卫生院不应仅停留在预防保健、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等传统的项目上,应逐步开展居民健康档案、健康管理、重点疾病管理等更高层次的项目服务,并落到实处,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健康保障,逐步改善居民健康水平。新医改要求将基本公共卫生逐步均等化作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5项重点改革之一着力推进,因此,乡镇卫生院应按国家规定完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增强农村居民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城乡均等化步伐。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在卫生事业的发展中,人力资源建设是根本性问题,它起着决定性作用。乡镇卫生院应重视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通过开展各种培训、脱产进修学习、继续教育等手段,逐步提高卫生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通过与医学院校等合作,采取“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招聘大学毕业生到基层从事卫生服务工作,增加年轻公共卫生人员的比例[11]。研究表明,对于公共卫生人员的配置,年长人员的公共卫生绩差发生为年轻者的2.53倍,说明公共卫生人员的队伍越年轻绩效成绩越好[12]。由于公共卫生工作受到的重视与关注比基本医疗工作要晚得多,随着医学模式和疾病谱的改变,年轻人可能对公共卫生事业更容易接受。所以,在公共卫生人员的配备上,可根据乡镇卫生院实际情况,尽量增加年轻人员的比例,他们对这种事务性管理工作的主动积极性更高,且更具有创新管理思维,更易在公共卫生工作固有的模式中有所突破。

作者:赵露 李彬 向璨 赵黎明 方鹏骞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范文6

【关键词】健康档案;影响因素;对策与建议

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是实施9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自2009年启动以来,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得到了普遍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该项工作是一项新的工作,在实施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现对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影响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分析探讨如下:

1 主要影响因素

1.1认识不够。医务人员对建立健康档案的认识不够,泛政治化,为建档而建档,不实事求是,对建立的档案不是残缺不全就是束之高阁,根本就是花架子。

1.2医务人员不够。根据建立健康档案时要对居民进行健康体检,而健康体检表的内容基本涵盖了内、外、妇、、儿、辅助检查、中医等内容。这就要求具有掌握相关知识的医务人员,对基层卫生院来说相应人员严重不足,尤其缺乏掌握辅助检查的医务人员。

1.3基层单位重经济效益的影响。乡镇卫生院由于受市场经济大浪的冲击及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重抓经济效益,而对公共卫生工作重视不够,对健康档案的建立工作简单应付,工作质量差。

1.4乡村医生管理不善。

乡村医生因报酬低微,把精力放在与个体医生的竞争上,故有抱怨情绪,影响其积极性,不愿参与建档工作,甚至有的村无专人管理,因医疗收入低而关门停医,外出打工。

1.5流动人口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因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人数剧增,在家多是老人小孩,影响了健康档案建立工作的进展。

1.6群众认识不够。部分群众认识不足,认为建不建档无所畏,更何况我现在没有什么病,即使生病了,到医院看病照样付钱,与建档没有任何联系,甚至有及少数人认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免费健康体检,怕不是来骗钱的吧。

1.7体检设备不够。由于农村基层健康档案的建立需要进村入户,一些便于携带的体检设备尤为缺乏,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检查项目的开展,影响了健康档案的质量。

2 对策与建议

2.1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建立健康档案工作的认识,健康档案的建立工作是涉及到千家万户,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各级政府及卫生部门应把健康档案的建立工作当作重点工作来抓。

2.2加强基层卫生院人员和队伍建设,充实专业毕业生或受过专业培训的年青人,稳定公共卫生工作队伍;推行乡村一体化管理,把健康档案建立工作纳入政府考核内容之一,使其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搞好乡村级卫生组织及人员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2.3增加对健康档案建立工作的投入,政府和有关部门应保证健康档案建立工作的必须经费,并与经济发展相适应,而不断增加投入。

2.4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卫生部门应做好与计生、公安、教育等部门的协调,在农村则应依靠乡村医生,村干部进行查访,采取各种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改善特殊人群的建档工作。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范文7

【关键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

一、当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自新农保政策试行以来,我国城乡各地都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要的民生工程,广大农民群众也充分认识到了新农保是政府为民办实事、好事的一项好政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其中也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参保人员登记,建立形成的业务档案资料不齐、不健全。档案资料不齐一般表现在缺少身份证、户口册等证件复印件。不健全则主要体现为:一方面申报单位或个人填报的参保资料不全或未盖公章;另一方面审核单位在办理各种参保业务时,建立形成的档案资料没有按要求一式几份填写留存,并且未填写办理、审核时间,无经办人、负责人或领导的签字,未加盖审核章或公章不清晰;或是存档的参保资料不是审核单位建立形成的原始纸质件,而是留存的业务资料复印件(并且未加盖鲜章),如今后有争议事件发生,这类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的真实性、有效性就要被大打折扣。

(二)社会养老保险业务存档资料不规范。表现在书写不规范,存档材料不规范,存在业务存档资料中姓名、身份证号与户口册、身份证复印件上的不一致问题,有写错、录入打印错的,有填写不完整等;在业务存档资料中划减、修改处未加盖审报单位、审核单位(或经办人员)的校对章等。这些不规范、不符合要求业务存档资料不现、不清楚、不确定,今后就难准确利用档案来核实缴费等情况,就没有利用价值。

(三)由于社保部门涉及的业务、资金人员较大,特别是县级社保部门没有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导致档案管理没有规范化、科学化,难于查找参保人员的个人资料,更不可能谈业务信息化建设。

二、加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为促进城乡居保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居保业务档案的社会价值,为参保人员和社会各界服务,各地区居保中心应把业务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作为基础工作来抓,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创新城乡居保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路与办法,逐步实现业务档案电子化管理,具体措施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建立健全档案管理体制。各城乡居保中心应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国家档案局制定的《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规定(试行)》条例中关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并结合当地实际订立相应的档案管理办法,加强城乡中小企业养老保险档案规范化管理,明确档案管理岗位职责和责任,对档案整理和借阅利用进行系统性的管理,维护档案的真实面貌;统一规范,健全档案归档制度,明确档案归档范围和要求;加强日常管理,做到随时归档,档案保管安全有序,人员经费有保障。建立起一套从档案的收集、整理、管理到利用的科学档案管理系统,实现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为参保单位、参保人员和经办工作服务。

(二)加强档案基础设施建设。要强化档案工作基础设施建设,把它作为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应积极争取资金,加大投入,加强档案馆库建设,解决好档案部门硬件设施建设问题,为加快数字档案馆建设步伐奠定物质基础。

一方面,应注意加强馆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具体措施可包括:在档案库房安装气体灭火消防设施,设施包括气溶胶灭火装置、气体灭火控制系统以及火灾报警系统;配备库房消磁柜、消毒机、除湿机、空气净化器、吸尘器等设备;购置高配置电脑、专业扫描仪、复印机、打印机等办公设备等。

另一方面,要加强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工作,对一些工作滞后的县,要采取检查、通报、专项督查等方式,切实落实好各项工作,制定好工作目标和工作进度计划,确保完成“十二五”期间的建设目标任务。

(三)进行电子化操作,建立电子档案索引。要解决好档案部门“软件”建设问题。“软件”的内涵比较丰富,要加强档案信息化、现代化、网络化建设,制定好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电子设备,建立起更加科学化的档案信息数据库和网络平台,通过建立电子档案索引,实现档案资料查阅的电子化操作,更有力地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新发展。(1)强化纸质资料审核,确保电子信息录入准确。档案文件从纸质资料转化为电子资料的过程中,保证其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尤为重要,这是今后工作中通过电子平台调档、查阅、获取准确档案信息的先决条件和基本保证。(2)纸质档案归档规范化。电子数据库的建立,方便了查阅档案、获取信息的工作需求,但纸质档案作为档案信息的原始资料,是核对档案信息真实性的根本依据,其保存价值远远超过了电子文档,因此纸质档案的归档工作仍不可放松。

(四)加强与乡镇的联系,开展学习培训。组织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分管领导及经办人员积极开展业务培训,各乡镇负责村(居)协办员业务培训并加强指导。做到培训思路“清”,培训方式“活”,培训重点“明”,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效率高的经办队伍。主要从制定配套政策、规范业务流程、严格统计报表的质量和时效、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强化档案管理、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优化经办窗口建设等方面入手,组织业务专题讲解、计算机信息系统、POS机实际操作培训、协办员业务培训等,切实加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方面和政策水平。

参考文献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范文8

【关键词】农村公共卫生;困境;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R36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2-243-01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数字庞大,而我国的农村公共卫生水平却较低。受到农村居民存在流动人口大、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多等问题影响,加上农村居民养成的不良卫生习惯和对健康知识了解不足等因素,在农村开展公共卫生工作难度极大,但是公共卫生工作的作用巨大,不但能预防传染病,提高农村婴幼儿育苗接种率,而且能为农村居民提供基本的疾病治疗。因此,突破农村公共卫生面临的困境,已经成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發展的首要任务。

1农村公共卫生面临的困境

1.1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差,医疗费用支出低我国地域辽阔,受地形地貌影响,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不仅体现在中西部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上,还体现在城乡经济差距大这一方面。与城市医疗卫生相比,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差:①农村医疗卫生水平低,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缺乏:乡镇卫生院面临的困境很多,其中以基本医疗卫生设施缺乏为主,如卫生院内病床不齐,医疗器械只有听诊器、温度计、血压量器等;基层药物不齐,医改实施的基本药物制度限制了乡镇卫生院的药物采进,基本药物不全,导致乡镇病患直接流入城市;由于乡镇卫生院待遇不高,乡镇卫生技术员大部分流失,导致乡镇卫生技术员极度缺乏,乡镇卫生技术员工作量大,工作任务重,不利于乡镇公共卫生工作的发展。②农村医疗费用支出较低:受到消费习惯、收入低、卫生健康知识不足等因素影响,农村居民用于医疗费用的支出远远低于城市居民,生病时不及时治疗,无病时无预防疾病意识,加上公共卫生健康教育较少,疾病成为造成农村居民生活困难的主因[1]。

1.2人口流动增加公共卫生工作难度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落后,也无支柱产业,大部分年轻的乡镇居民选择进城务工,人口流动性大,给城乡公共卫生工作造成极大不便,如进城务工者属于城市边缘人,无城镇户口,不能享受所在城市的医疗卫生优惠政策,便出现“有病不医,无病不防”的现象,加上居住环境差、自身卫生习惯差等因素影响,极易患上传染性疾病。患病后的务工者返乡医治,不了解传染病预防知识,传染给家人或村民,严重时造成传染整个村庄的恶劣现象,增加农村公共卫生工作难度[2]。

1.3农村生态环境卫生问题突出农村生态环境卫生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农村公共卫生发展的主因。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大部分的乡村街道老旧,未设置排污管道,大暴雨时期排污能力不足,导致污水直接流入街道或房屋;乡村未设置垃圾处理厂,居民垃圾习惯性四处乱扔或者直接挖坑埋藏,污染水土资源;村民未形成良好的卫生意识,小孩随地大小便,村民随地吐痰,使农村生态环境卫生日益严重,治理困难。

2农村公共卫生困境的解决措施

2.1国家及政府需采取的措施农村公共卫生困境的突破途径,需从国家和政府方面做起,具体措施有:①加大我国农村医疗卫生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国家和政府需要完善已有的农村卫生服务补助政策,尤其是健全乡镇卫生院的基本设施工作,需尽快提上日程;②健全农村公共卫生监督制度:县级政府需成立一支农村公共卫生监督队伍,对农村医疗卫生单位中存在的贪污、浪费、不合理行为进行监督、改善,尤其是针对农村医疗卫生院中挪用财政拨款作他用的现象进行严惩,对农村卫生工作人员中售卖假药和虚假宣传等不良行为,需追究其法律责任;③各级公共卫生管理部门需积极引进专业技术强、综合素质高的卫生技术人才,为农村公共卫生事业注入新鲜血液。同时需提高农村公共卫生医疗技术员的待遇,减少人才流失,从而为做好农村公共卫生工作人力资源提供条件[3]。

2.2公共医疗卫生组织采取的措施做好农村公共卫生工作,需依赖公共医疗卫生组织,尤其是县级和乡镇级的公共卫生组织的支持,具体采取的措施:①加强对村民健康卫生知识的宣传力度:乡镇卫生院需定期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农村,向农民居民宣传传染病知识,并对国家生育政策进行解读,帮助其了解基本的卫生知识,学会健康生活;②乡镇卫生院以电话或短信、微信等方式通知村民注射应季疫苗,尤其是婴幼儿疫苗接种工作,需及时开展并落到实处;③健康档案的登记和管理:为每一位农村居民做好健康档案登记工作,包括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两种,并定期更新健康档案内容,针对外出务工人员,需及时与其工作地的公共卫生单位联系,跟踪了解其卫生健康状况[4]。

2.3个人卫生采取的措施农村居民需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具体内容有:①做好个人卫生和家庭卫生:加强对水果蔬菜的清洗,多吃熟食而少吃生食,避免寄生虫进入人体;每天打扫室内环境,及时更换垃圾袋,居室需随时通风;勤洗澡勤刷牙,不随地吐痰,不让婴幼儿随地大小便,养成较好的家庭卫生习惯;②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大部分疾病与饮食习惯差有关,农村居民需养成较好的饮食习惯,多食用蔬菜水果,饮食以清淡为主,且饮食搭配需合理,少食辛辣食物;③有病需及时医治,无病需定期预防:农村居民发现疾病时,需养成及时医治的习惯,并每年组织家人进行健康体检,确保无疾病隐患[5]。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范文9

一、工作目标

在2009年启动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基础上,2010年在全县加快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明确政府责任,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至2011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得到普及,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差距明显缩小。

二、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充分体现公益性和公平性,按项目方式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2、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努力缩小城乡、区域和人群之间的服务差距,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现卫生事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3、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着眼解决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有针对性地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努力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4、资源整合和开发相结合,合理整合城乡卫生资源,充分发挥现有基层卫生资源作用,以有限的资源争取最大的健康效益和健康公平。

5、注重质量,提高效率,强化监管,保障城乡居民充分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三、主要任务

现阶段,我县按全省统一部署实施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即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2010年沙县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目标任务见附表。

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人等人群为重点,在自愿的基础上,为辖区常住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档案主要信息包括居民基本信息、主要健康问题及卫生服务记录等。健康档案要及时更新,并逐步实行计算机管理。2010年,居民建档率城市70%,农村50%(省级目标为城市50%,农村30%),65岁以上老年人建档率城市80%,农村70%(省级目标为城市60%,农村50%)。

2、健康教育

针对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优生优育及辖区重点健康问题等内容,向城乡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询服务,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并定期更新内容,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健康教育活动。

每年向辖区居民发放健康教育材料,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不少于20种,农村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不少于12种;播放健康教育音像材料不少于6种,组织面向公众的健康教育咨询活动不少于6次,举办健康教育讲座不少于12次。

2010年,《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宣传普及率城市90%,农村70%(省级目标为城市80%,农村60%);居民健康相关知识知晓率城市80%,农村70%(省级目标为城市70%,农村60%)。

3、预防接种

为适龄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腮风疫苗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发现、报告预防接种中的疑似异常反应,并协助调查处理。

6岁以下儿童建卡率达98%;2010年,一类疫苗各单苗基础免疫接种率均达95%以上(省级目标为90%以上),加强免疫单苗接种率达95%以上(省级目标为85%以上),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90%以上,含麻疹成份疫苗及时接种率90%以上。

4、传染病防治

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参与传染病现场疫点处理;开展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配合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对非住院结核病人、艾滋病病人进行治疗管理。2010年,传染病疫情报告率与及时率100%。

5、儿童保健

为0-36个月婴幼儿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开展新生儿访视及儿童系统保健管理。新生儿访视至少2次,儿童保健1岁以内至少4次,第2年和第3年每年至少2次。主要内容包括体格检查和生长发育监测及评价,开展心理行为发育、母乳喂养、辅食添加、意外伤害预防、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2010年,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率城市90%,农村80%(省级目标为城市85%,农村70%)。

6、孕产妇保健

早发现孕妇,为孕产妇建立保健手册,开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务和2次产后访视。主要内容包括一般体格检查、产前检查及孕期营养、心理等健康指导,了解产后恢复情况并对产后常见问题进行指导。2010年,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城市90%,农村85%(省级目标为城市85%,农村80%)。预防、减少出生缺陷,全县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巩固在98%以上。

7、老年人保健

对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2010年,老年人健康管理率城市70%,农村60%(省级目标为城市60%,农村50%)。

8、慢性病管理

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指导干预。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定期进行随访,每次随访要询问病情、进行体格检查及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并做好相关记录。2010年,两类人群健康管理率城市60%,农村40%(省级目标为城市50%,农村30%)。

9、重性精神疾病管理

对辖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对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随访和康复指导并做好相关记录。2010年,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率城市60%,农村50%。

四、工作职责

1、县卫生局职责

县卫生局会同县财政局制定具体工作计划,与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目标责任书,每半年对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情况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上报市卫生、财政部门。

督促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乡镇卫生院改革与发展的意见》(闽政〔2009〕1号)的要求,切实落实其他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2、县财政局职责

县财政部门负责落实财政补助政策,完善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偿机制,按照政府购买服务的原则,根据考评结果,采取按季预拨、年终结算的方式,及时足额下拨国家和省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经费,落实地方配套经费,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及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的经费,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进行监督。

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职责

基本公共卫生

服务项目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健全或不能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内容,由县卫生局指定其他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是承担辖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主体,应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版)将任务明确到具体岗位,责任到人,免费为全体居民提供9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按各自职责分工与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签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目标责任书,并指导其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

(2)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是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协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完成和落实9类基本公共卫生任务。

(3)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制定岗位规范,细化考核内容,将人员收入与工作绩效挂钩,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每年根据要求及工作实际制订具体实施计划,明确阶段性重点工作,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4、卫生技术支持机构职责

县疾控中心、县妇幼保健院、县医院和县中医院要根据各自职责和业务范围对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定期进行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建立分工明确、功能互补、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工作机制,实现防治结合。

五、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机构建设。

为规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工作,县卫生局成立沙县卫生系统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配备专兼职人员和必须的办公设备;成立沙县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评价专家组,负责对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情况进行考核。

县疾控中心、县妇幼保健院、县医院、县中医院作为我县指定的专业指导机构,要成立公共卫生科,指定分管领导和专兼职人员,根据各自职责和业务范围对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组织协调本单位涉及的公共卫生服务事项。沙县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评价专家组成员所在单位要大力支持专家参加工作,为专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成立公共卫生科,指定分管领导和专兼人员,并结合本单位实际,组建若干个服务团队,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全面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村卫生所(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应分别接受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管理,合理承担公共卫生服务任务。

2、营造舆论宣传氛围。

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对我县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进行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一是通过乡村干部、医务人员到各家各户发放宣传材料;二是在各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和人员密集场所广泛张贴横幅标语;三是在县有线电视台和县广播电台播放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相关知识、信息、动态;四是编印《沙县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简报》,对外公示《沙县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进展》;五是利用“健康教育大篷车”下乡、入村、进社区开展宣传;六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主动为居民进行一对一的相关健康知识宣讲。

3、加强业务学习培训。

通过各种途径加强业务培训,确保全县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全面、准确地掌握《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及相关政策,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有效实施。一是积极选送相关人员参加上级卫生部门举办的各种业务培训班;二是充分利用上级卫生部门培训的师资力量,层层举办扩展培训;三是邀请省、市专家到我县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培训;四是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定期开展业务学习培训;五是适时在工作开展较好的乡(镇、街道)召开现场观摩和经验交流会;六是适时组织人员外出参观学习其它地区好的做法和经验。

4、完善服务设施设备。

为确保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效、有序、规范开展,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实行“五统一”、“五公开”,做到“九个有”。“五统一”即由县卫生局统一组织为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用交通工具、手提电脑、出诊装备、着装胸卡、健康档案管理软件和纸质材料。“五公开”即在村(居)委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居民住宅区等范围内公开服务团队人员名单、工作职责、服务项目、服务热线、服务时间。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做到“九个有”,即有机构(成立公共卫生管理科)、有牌匾(公共卫生管理科室牌)、有人员(分管领导和专兼人员)、有房间(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室)、有专柜(居民健康档案存放柜)、有制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制度)、有流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服务流程)、有联系卡(服务团队联系卡)、有进展表(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进展表)。

5、落实经费保障机制。

⑴明确经费补助标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安排。县财政根据上年度对基本公共卫生绩效考核结果,作为本年度预拨基本公共卫生经费的参考,实行“季度预拨、年终结算”,确保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经费。

⑵明确经费使用范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主要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所需费用,包括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人力成本支出医疗耗材、健康教育印刷资料、宣传、重点人群随访、教育培训以及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必需的其它开支。县财政部门根据考核评估工作需要适当安排考核工作经费。

⑶合理确定乡村医生基本公共卫生任务及补偿。

①乡村医生主要承担以下基本公共卫生任务:协助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卫生防病知识;协助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好预防接种宣传工作,执行传染病报告和防控,参与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处置,负责有关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等相关数据的收集、统计、填报;协助做好妇幼保健工作,及早发现孕妇,动员孕妇或追踪高危孕产妇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做好产后访视和母乳喂养随访,指导产褥期保健、新生儿保健;协助做好慢性病人管理。接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的指导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考核。

②县财政、卫生部门对乡村医生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给予合理补偿。在继续落实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卫生厅、省财政厅关于继续实行乡村医生津贴补助实施意见的通知》(闽政办〔2008〕140号),确保乡村医生100元/月的政府津贴及时、足额发放的基础上,再给予适当补助。以县为单位,从年人均15元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中安排3元,作为乡村医生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补助经费。

③县卫生局负责依据《福建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标准》、《福建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办法》、《福建省乡村医生考核办法实施细则(试行)》(闽卫农社〔2009〕129号)制定乡村医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方案及补助经费办法并组织实施,绩效考核与乡村医生完成基本公

共卫生服务的工作数量和质量挂钩,适当提高辖区人口较多、任务较重或在边远山区村卫生所执业的乡村医生的补助水平。补助经费分为基础补助和绩效补助两部分。基础补助标准为人均100元/人.月,实行按月发放;其余部分作为绩效考核补助,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定期发放。

④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经费、发展建设经费、公用经费和业务经费由县政府预算全额安排。按照规定取得的服务性收入上缴财政专户或纳入预算管理。合理安排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所需资金。公立医院承担规定的公共卫生服务,政府给予专项补助。社会力量举办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任务,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补偿,其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偿经费从政府安排的基本公共卫生经费中列支。

㈥落实绩效考核制度。

1、考核制度。县卫生局、财政局按照《福建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标准》、《福建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办法》要求,于今年7月和明年1月组织开展绩效考核工作,重点考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履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社会满意度等情况。

2、计量和综合考核相结合。预防接种、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3项服务采取计量考核方式,按服务工作质量和数量核定补偿,其他项目采取综合考评,根据考评结果核定经费。

3、考核结果的利用。考核结果与单位年度考核挂钩,作为工作人员奖惩及核定绩效工资的依据。考核情况向社会公示,将政府考核与社会监督结合起来。

六、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于有效控制疾病流行、提高居民对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逐步缩小城乡和地区差异、改善居民健康状况、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按照“政府领导、部门配合、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原则,把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作为一项重要卫生工作,切实履行工作职责,明确目标任务,合理安排进度,认真组织实施,努力实现各项目标,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