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生态建设规划集锦9篇

时间:2023-06-16 16:38:01

生态建设规划

生态建设规划范文1

关键词 生态;滨州;规划建设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0)23-0049-02

随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开发建设步伐,国家、省将陆续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在高效产业发展、土地规划利用、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为建设生态滨州、北国江南提供了更加难得力发展空间和历史机遇。

1 生态城市概念和建设规划原则

生态城市的建设必须要有科学的、高起点的、切合实际的规划,在规划思想里导入经济、社会、生态的因素,按符合生态要求的原则进行城市规划。生态城市规划与传统的城市规划的区别就在于它把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整体,以自然生态优先的原则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促使城市生态系统向更加有序、稳定、协调的方向发展,最终目的是引导城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持续发展。

生态城市科学规划与开发的八项原则:恢复和充分展示土地的生态健康和发展潜力;平衡开发强度与处理好土地承载力的相互关系;阻止城市过度开发与郊区无序蔓延;实现新型工业化与循环经济的战略思想;实行低水平的能源消耗,优化能源结构与效用;建立一个具有活力的城市绿化网架与绿色走廊。如今生态城市理论在国外己经有着广泛的影响,许多城市正按照生态城市的目标进行规划和建设,例如美国的克里夫兰和伯克里市、德国的弗莱堡、印度的班加罗尔、巴西的库里蒂巴和桑托斯、丹麦的哥本哈根、澳大利亚的怀阿拉和阿德莱德市、日本的千叶新城等城市都己启动了生态城市建设计划,取得了许多可用于实际操作的成功经验。

我国城市发展中的生态问题生态化是生态城市的重要标志,城市化过程中必然造成自然生态系统环境绝对面积的减少,并使之在一定的区域内产生质变或消失。这种变化是长期的、潜在的,其后果是产生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现代城市中最显著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和生活垃圾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大发展。

2 滨州市生态建设成绩

近年来,滨州市的自然生态建设,紧紧围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两个主题,着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以生态市建设为中心,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一座清新、亮丽、生态、宜居的新城市展现在世人面前。调查资料显示:市民对滨州市近几年来的居住环境总体持肯定态度,对滨州市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视程度、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垃圾处理等方面满意率较高。滨州市民对空气污染方面的满意率为86.81%,对水环境质量方面的满意率为86.45%,对噪声污染方面的满意率为81.59%,对垃圾方面的满意率为88.96%,对环保宣传教育方面的满意率为88.7%。滨州市城市环境保护公众满意率为85.46%,城市环境保护公众满意率得分为满分3分。

3 当前生态滨州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空气质量方面

近年来滨州市私家车保有量不断攀升,汽车尾气污染问题逐步显现,部分公交车尾气较严重,在上下班高峰期尤为明显;个别饭店散发出来的油烟气体,影响到的小区居民的正常生活;工业废气、建筑工地扬尘的问题在部分地方还较为严重;部分城区没有植被覆盖,导致泥土。

3.2水环境质量方面

部分居民反映其周边的菜市场有污水流出现象;部分群众反映有少数人向蒲湖(滨州市饮用水源地)内排放生活污水和垃圾,影响饮用水质;市区部分水系(如新立河)的综合治理有待加强,特别是清淤工作问题较多;部分企业的违法排污现象比较明显。

3.3噪声方面

部分商家在公共场合播放音乐和宣传广告,播放时间长、音量高;市区内车辆鸣笛现象比较普遍,建筑工地在午休和夜间施工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工厂离居民小区较近,产生的噪音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

3.4垃圾方面

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张贴小广告现象仍然存在;很多居民都无法准确了解垃圾分类标准且城市各路段的垃圾桶较少;随着饲养宠物的增多,宠物粪便成为新的城市污染;塑料方便袋产生的白色垃圾屡禁不止;农村垃圾处理问题依然存在;城市建筑拆迁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有时也无法及时得到清理。

3.5环保宣传方面

仍有30.5%的居民不知道环境投诉热线(12369);少数居民的环保意识依然不够,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张贴小广告现象时有存在。

4 今后生态滨州规划建设努力方向

1)多层次、多形式、多角度进行全民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尤其是要利用电视、报纸、漫画、横幅等居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宣传,保证环保理念入脑、入心、入手。组织城市志愿者开展义务环保活动,真正实现城市软环境和硬环境的“两手抓、两手硬”。增加环卫工人的工资待遇,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对环卫工人的监管要形成定期机制,把社区居民对环卫工人的评议增加到考核中。

2)加强周边菜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加强饮用水源地的监管工作,保护市民的饮用水质量;及时整治河湖污染问题,实施河流生态清淤,增强城区水系的自我净化能力;相关部门要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加强夜间执法检查,严惩企业违法排污现象。

3)加大对娱乐场所的监管力度,禁止商场采用音频较高的音响设备招揽顾客;规范汽车防盗器、警报器等强音设备的使用行为;强化市中心禁止车辆鸣笛的有关措施;严禁建筑施工单位夜间施工。

4)合理增加各路段的垃圾桶;加强宠物饲养者的宣传教育,使其自觉整理宠物排泄物;鼓励居民使用可循环的购物袋,减少白色污染;逐步开展农村垃圾定点投放、定点回收 定点处理。城市建筑拆迁中,应及时清理建筑垃圾。

5)多层次、多形式、多角度进行全民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尤其是要利用电视、报纸、漫画、横幅等居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宣传,保证环保理念入脑、入心、入手。组织城市志愿者开展义务环保活动,真正实现城市软环境和硬环境的“两手抓、两手硬”。增加环卫工人的工资待遇,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对环卫工人的监管要形成定期机制,把社区居民对环卫工人的评议增加到考核中。

生态建设规划范文2

(一)总体目标

到2018年,在全市初步形成循环经济型的产业体系,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体系,体现现代文明的生态文明体系,全面增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把枣庄市基本建设成为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社会文明的生态市。

(二)阶段目标

与生态市建设和提前建成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步骤相衔接,枣庄生态市建设主要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

1、近期阶段——启动和推进阶段(2004~2007年)

到200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50亿元,第三产业比重达到39%;总人口控制在373万以内,城市化水平达到45%;初步缓解水资源紧缺的矛盾,全市基本实现平水年水资源的动态平衡;环境质量有较大改善,95%的水体达到水功能区划和水环境功能区划标准,城市空气环境质量基本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基本建立农业标准化体系;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0%,回用水利用率达到5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5%;森林覆盖率达到28%,退化土地恢复治理率达到60%;受保护地区面积达到国土面积的10%;建设3~5个循环经济型工业园区试点、2个生态示范区、5个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建成10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25%的行政村建成生态文明村。

2、中期阶段——发展和提高阶段(2008~2013年)

到201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28.5亿元,第三产业比重达到42%;总人口控制在386.9万以内,城市化水平达到50%;水资源紧缺状况得到有效缓解,全市基本实现枯水年水资源的动态平衡;基本解决结构性污染问题,区域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100%的水体达到水功能区划和水环境功能区划标准,城市空气环境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保证;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0%;回用水利用率达到6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森林覆盖率达到30%;退化土地恢复治理率达到80%;受保护地区面积达到国土面积的15%;扩大循环型经济园区试点范围,基本建成3~5个循环经济型工业园区;2个区基本达到生态县标准;建成20个省级以上环境优美乡镇。

3、远期阶段——全面发展阶段(2014~2018)

到2018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641.3亿元,第三产业比重达到45%;总人口控制在398.6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55%;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保证主要河流的生态用水,战略储备地下水;全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得到基本解决,环境质量得到根本改善,所有水体达到水功能区划和水环境功能区划标准;所有城镇空气环境质量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回用水利用率达到7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退化土地恢复治理率达到90%;受保护地区面积达到国土面积的18%;5个区、市达到生态县标准,80%的乡镇建成部级环境优美乡镇。

二、建设指标体系

为客观反映枣庄市生态环境的特点和生态市建设的重点领域,突出循环经济理念对生态市建设的指导作用,重点解决产业结构不合理、水资源短缺、森林覆盖率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较重等关键问题,依据国家环保总局生态市建设指标体系,结合我省生态省建设的实际,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进步3个方面,确定具有代表性的41个指标,其中有32个国家生态市建设指标,9个是针对枣庄特点而设立的指标,构成了枣庄生态市建设指标体系。详见附表1。

第二章自然、经济、社会环境概况

第一节自然环境概况

一、地形地貌

枣庄市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南部地区,地跨东经116°48′30″至117°49′24″,北纬34°27′48″至35°19′12″之间,属于黄淮冲积平原的一部分。东与临沂市的费县、苍山县接壤,南与江苏省铜山县、邳县为邻,西濒南四湖,北与临沂市的平邑县和济宁市的邹城市毗连。地势呈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由东北向西南倾伏状。全市总面积4550平方公里,其中丘陵面积1650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36.3%,平原面积2450平方公里,占53.8%,涝洼面积450平方公里,占9.9%。

二、气候

枣庄市属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兼受海洋气候影响,具有年均气温高、热量丰富、雨量丰沛、四季分明的特点。常年主导风向为东风,夏季多东风,冬季多西北风,多年平均风速3.5米/秒。年平均气温在13.6℃~14.2℃。年光照时数2300~2500小时,无霜期达200天以上,多年平均降水量在750~950毫米,年均值为799.8毫米。

三、水文及水资源

(一)水文

全市河流按汇水去向分别流入南四湖、韩庄运河和苍山县境内的西泇河。滕州市的全部和山亭区、薛城区的大部流入南四湖,流域面积258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56.8%,主要河流有城河、郭河、十字河、薛城大沙河、北沙河、界河等;峄城区、台儿庄区的全部,市中区的大部,薛城区、山亭区的小部流入韩庄运河,流域面积为1828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40.2%,主要河流有峄城大沙河、陶沟河等;市中区和山亭区的小部流入西泇河,流域面积为13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现有岩马、马河等5座大中型水库和130座小型水库。枣庄市水系情况见附图2。

(二)水资源条件

枣庄市属于淮河流域运河水系。境内韩庄运河为大型河道,其余均为小型河道。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4.72亿立方米,人均392.8立方米,是全省人均的1.2倍。全市多年平均地下水开采量为4.343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灌溉用水2.825亿立方米,工业用水1.039亿立方米,城镇生活用水0.149亿立方米,农村人畜用水0.33亿立方米。平原、沿湖、沿河地区水资源较为丰富,水质良好,为工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丘陵山区水资源相对缺乏,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因素。

四、土壤

本市土壤分为棕壤、褐土、潮土、砂礓黑土和水稻土5个土类,12个亚类,29个土属,80个土种。土壤总面积为5211874亩,占全市总面积的76.37%,。

五、生物资源

(一)植物资源

枣庄市有农作物类植物13科32种;瓜菜类植物10余科50余种;林木果树类植物42科104种;水生经济植物20余科50余种;观赏植物50余科260余种;其它栽培利用植物及野生经济植物80余科300余种。

(二)动物资源

枣庄市有驯养家畜家禽类动物19种;水生经济动物78种;野生经济动物149种;农作物害虫天敌139种。

六、矿产资源

全市境内已发现的地下矿藏有46种。主要有煤、铁、铜、铝土、石膏、石英石、稀土、陶土、黏土、蛭石、大理石、花岗石、磷矿等。煤炭探明资源地质储量16亿吨,石膏探明资源储量4.2亿吨,石灰石探明资源储量8.3亿吨,石灰石预测资源量35亿吨,大理石探明资源储量9.6亿平方米,白云石地质储量1.5亿吨。矿产资源分布情况见附图4。

七、旅游资源

枣庄市有形的旅游资源点(含已开发的景区、景点)70处,其中:以人文资源为主体的旅游资源点38处,以自然资源为主体旅游资源点32处;另有12种旅游节庆活动和地方主题旅游活动。

除有形的资源外,枣庄市还有许多无形的旅游资源,包括历史文化名人、文学艺术和民间传说等。

第二节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

一、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枣庄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落实中央和省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新的成就,综合实力明显增加。2002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13.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1%,增速提高2.1个百分点。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45.75亿元、162.2亿元和105.95亿元,分别增长4.0%、16.4%和12.5%。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达到14.6:51.7:33.7。

二、社会发展现状

(一)人口现状

2002年,枣庄市年未总人口3622467人,年增加人口19310人,人口增长率为0.53%。在总人口中,男性人口1879268人,女性人口1743199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1.9%和48.1%;其中:农业人口2476611人,非农业人口1145856人,分别占总人口的68.45和31.6%。全市总户数为1047850户,平均每户3.46人。年末全市人口密度为796人/平方公里。

(二)教育

2002年全市教育经费投入86718万元,比上年增加7001万元,增长率为8.78%。2002年全市教育经费支出85292万元,比上年增加7860万元,增长率10.15%。2002年,全市共接收师范类毕业生1638人,其中本科233人,专科764人,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共有教职工46072人,其中普通高校584人,普通中专1117人,成人中专1059人,技工学校917人,职业中专1031人,中小学38691人。在中小学中,专任教师33543人,其中普通高中2979人,初中11457人,小学19107人,特殊教育134人,幼儿园1584人。

(三)科学技术

2002年,围绕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共安排实施各级各类计划项目145项,总投资9900万元。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计划成效显著。扶持项目21个,专项资金250万元,拉动总投资6225万元。全市取得科技成果109项,其中,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以上的科技成果93项,申报专利135项,获得省科技进步奖8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7.56亿元,同比增长27.3%,比年初的3.39%增长2.1个百分点。

(四)卫生

2002年,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53处,病床10114张,卫生人员1684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4107人。全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3种2275例,均为乙类,总发病率为62.42/10万人,较上年同期下降26.41%。孕产妇死亡率为15.88/10万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7.09‰。

第三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现状

一、环境保护现状

(一)水环境质量现状及废水排放情况

1、地下水水质现状

据2002年环境质量年报资料,全年对六处地下饮用水源地进行了水质监测,21项监测项目全部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2类标准,水质较好,地下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

2、地表水水质现状

(1)主要河流水质现状

据枣庄市环境监测站2002年监测资料,主要纳污河流有北沙河、城郭河、新薛河、薛城小沙河、小泥河、峄城大沙河、小季河等,水质主要指标COD、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浓度除峄城大沙河外其它河流均超过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2)主要水库水质:2002年监测的周村水库、岩马水库的主要指标COD浓度分别为36.9mg/L、29.9mg/L,均超《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3、废水及主要污染物COD排放量

(1)废水排放量

2002年枣庄市共排放废水13590.14万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8111.14万吨,占总排放量的59.68%;生活污水排放量5479.0万吨,占总量的40.32%。

(2)主要污染物COD排放量

2002年枣庄市废水中COD排放总量39768吨。其中工业废水中COD排放量19832.8吨,占总量的49.87%;生活废水COD排放量19935.2吨,占总量的50.13%。

(二)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及废气排放情况

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2002年枣庄市城区监测结果:二氧化硫浓度年均值为0.044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浓度年均值为0.023毫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年均值为0.098毫克/立方米,均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2、废气排放情况

2002年枣庄市工业企业废气排放量1288.51×104万立方米。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年排放量为60504.3吨,粉尘排放总量为11.73万吨,烟尘排放总量为12184.66吨。

(三)固体废物

2002年工业固废产生量424.56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0.11%。生活垃圾30.3万吨,生活垃圾处理量28.5万吨,处理率为94.06%。

(四)面源污染现状

2002年枣庄市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1398.3平方公里,地表水土流失主要污染物COD模数为3.3吨/km2·年,水土流失COD的流失量4614吨。2002年畜禽养殖主要污染物COD排入河量4685.8吨、氨氮770吨;农药、化肥、地膜的污染也较重。

(五)声环境

1、区域环境噪声

2002年枣庄市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昼间为51.6分贝、夜间为46.5分贝,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2类区标准。

2、道路交通噪声

2002年5月份对市驻地30条主要路段的道路交通噪声进行监测,监测道路总长度21.98千米,平均路宽20.7米。经监测,平均车流量1169辆/时,市驻地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67.6分贝,无超标路段。

3、功能区环境噪声

2002年枣庄市城区功能区昼夜平均等效声级61.6分贝。2002年枣庄市城区声环境质量状况较好,总体夜间好于昼间,夏季好于冬季。

二、生态环境现状

(一)矿山生态环境破坏现状

枣庄市矿产资源开采历史较早,矿山生态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截止2002年,全市采矿塌陷面积为47.73平方公里,露天采矿场面积3.84平方公里。

(二)林业生态建设及森林资源现状

枣庄市林业用地990.84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21.78%;非林业用地3559.16平方公里,占78.22%。

(三)水土保持现状

全市山丘区面积1650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36.3%。据调查,2002年枣庄市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1398.3平方公里,水土流失严重。

(四)生态示范区和生态农业建设现状

目前,峄城区已成为部级生态示范区,滕州市为全省生态农业示范县。

在全市生态农业建设中,初步建成了低山丘陵粮、林、果、牧、渔生态农业示范区;沿湖沿运稻、渔、藕生产示范区等。建成的生态农业模式主要有:“猪——玉米——淀粉”种养加生态农业模式;“草——羊(猪)——粮果牧”生态农业模式;“藕——鱼——鸡鸭——松花蛋”生态农业模式;“三水农业”生态种养模式等。

(五)保护区、风景区现状

目前,枣庄市保护区、风景区主要为抱犊崮省级自然保护区(部级森林公园)九顶莲花山风景区、熊耳山大裂谷部级地质公园、龟山地质公园。其它的自然景观有莲青山、文峰山、青檀峡谷、薛城石海等。

园林主要有峄城万亩石榴园、山亭万亩梨园、阴平枣园、洪门葡萄村、坛山森林公园、木石省级森林公园等。

第三章生态市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第一节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分析

一、国民经济增长预测

按照《枣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要求,本世纪头十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后十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则预计到2007年,枣庄市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550亿元,实现翻一番目标;到2013年预计达到1028.5亿元,到2018年,枣庄市GDP将达到1656.4亿元。

二、人口预测

按照《纲要》要求,枣庄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预测到2007年,枣庄市全市人口将达到373万人,到2013年,全市人口预计达到386.9万人,至2018年,全市总人口预计达到398.6万人。

三、能源需求预测

根据《山东枣庄市实施合成气城市发展战略研究报告》,预测出不同水平年枣庄市能源消耗量,详见表3-1。

表3-1枣庄市能源消耗指标预测

项目2007年2013年2018年

GDP(亿元)5501028.51656.4

终端能源消费量(tce)736.24963.441193.84

万元GDP终端能源消费量(tce/万元)1.340.940.72

四、水资源需求预测

根据《21世纪初期山东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总体规划报告》,在战略储备地下水的前提下,按照50%保证率,到2005年枣庄市将缺水2.857亿m3;到2010年缺水3.444亿m3;在75%保证率条件下,2005年枣庄市缺水5.318亿m3,2010年缺水5.909亿m3。

第二节生态市建设的有利条件

一、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年9月26日,省十届人大第四次常委会作出了《关于建设生态省的决议》;*年9月29日,省委、省政府在烟台召开了全省建设生态省动员大会,省政府于*年12月26日印发了《山东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纲要》的出台为枣庄市的生态市建设指明了道路。

枣庄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市的建设工作,成立了由市计委、市环保局组织牵头的《枣庄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小组,决心通过实施《枣庄生态市建设规划》,全面启动枣庄市的生态保护和恢复重建工作。

二、区位优势明显

枣庄位于苏鲁豫皖交界和淮海经济区中心,是我国东部地区的南北过渡地带,又是沿海地区与西部内陆地区的重要结合部。京沪铁路、京福高速公路、104国道、206国道、京杭大运河和设计中的京沪高速铁路穿境而过。优越的地理位置,使枣庄具有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进行经济、科技领域广泛交流与合作的优势,同时,由于自身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是发达国家、经济发达地区产业梯次转移的首选目的地。

三、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进步

改革开放20年来,枣庄市国民经济取得显著成就,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全市人民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上达到了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进入了一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全面实施“工业强市、外向带动、发展民营经济、农业结构调整、城市化和科教兴市”六大发展战略,积极推进重点地区、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建设,区域经济发展活力逐年提高,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为生态市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基础。

四、矿产资源丰富,产业关联度高

枣庄市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的地下矿藏20余种,主要有煤、铁、铜、铝土、石膏、石英石、衡土、陶土、粘土、蛭石、大理厂、花岗岩、石灰石、磷矿等。丰富的矿产资源,资源开发及相关产业的高度发达,使枣庄市具有发展循环经济的先天优势。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共生、伴生资源开发产业不断兴起,为产业间的横向耦合,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和循环型经济社会的创立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五、基础设施建设迅速

枣庄市交通、通讯事业发展迅速,能源供应充足,金融、购物、文体娱乐设施体系健全。全市客运线路发展到303条,通车里程达49660公里,客运班车除通达省内所有地市和市内所有乡镇外,还可通达京、津、冀、豫、沪、皖、苏、浙等8个省市的中心城市和商品集散地。境内铁路全长288.5公里,京沪铁路纵穿枣庄西部,枣薛支线与京沪铁路相交于薛城。京杭大运河境内航道68.5公里,境内共有港口53个,年吞吐能力达500万吨。邮电通讯已采用现代化的光缆、微波和数字程控交换设施,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14.1万门。电力拥有坑口发电厂10座装机总容量186万千瓦,年发电量150多亿度。城市供水、供气、供热配套设施齐全。现代化的购物中心、星级宾馆涉外服务功能日臻完善。

第三节生态市建设的制约因素

一、生态承载力不足,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一)生物资源匮乏

经生态足迹分析表明,枣庄市的生态赤字高达1.24ha2/人,生态赤字主要表现为耕地与林地面积的欠缺,主要原因为:

1、耕地面积不足

受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影响,枣庄市的农用耕地持续减少,目前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06公顷。由于枣庄市范围内人类耕作历史久远,尚未开发的适宜耕作土地几乎已不存在。因此,枣庄市的耕地面积不足问题应主要通过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外部输入来解决。

2、林木质量差

枣庄市的现状森林覆盖率为26.5%,除少数地区的植被生长状态较好之外,多数地区的林地以中幼林为主,林分质量差,效益低,致使均衡因子低,可提供的生物生产性土地少。

(二)水资源承载力较弱

枣庄市是北方严重缺水城市之一,人均占有水资源量392.8m3,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7%左右,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已严重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同时,由于排污量的不断增加,水质污染,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其他水环境问题。

(三)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严重

(1)微度侵蚀面积1928.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42.4%;

(2)轻度侵蚀面积1221.1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6.9%;

(3)中度侵蚀面积651.2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4.3%;

(4)强度侵蚀面积397.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8.7%;

(5)极强度侵蚀面积256.1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5.6%;

(6)剧烈侵蚀面积93.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1%。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竞争能力不强

煤炭、水泥以及石膏等行业在枣庄市产业结构中占据主导和支柱产业的地位。由于支柱产业结构单一,加上煤炭、水泥、石膏等行业本身条件所限,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三、环境污染严重,防治任务艰巨

作为资源开发型城市,枣庄市面临的环境保护方面的压力远比其它城市为大。工业生产特别是造纸、化工、煤炭、水泥业生产造成的污染最为突出,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石、废水、废气对土壤、空气和水体造成了较严重的污染,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主要河流水质均超过国家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大中型水库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任务较重,距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质保证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

四、城矿关系不顺

由于历史和体制方面的原因,枣庄市政府和城市中煤炭、水泥等行业企业,特别是煤炭业之间的关系有待理顺。枣庄市既是城市、又是煤炭业工业基地,既承担一般城市经济社会的综合服务功能,又承担发展工业的产业支柱功能。地方财政力量薄弱,市政建设欠账过多,城市功能发育不全,对煤炭城市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五、人口密度大、整体文化素质偏低

目前枣庄市的人口密度已达796人/平方公里,过高的人口密度不仅导致了人均资源占有量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对教育、就业、养老、医疗等构成了巨大压力。同时,人口整体文化素质偏低,每万人中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和科技人员数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民基础文化水平不高,人才匮缺,也是制约枣庄市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因素之一。

第四章生态功能分区

生态功能区划是实施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其要点是以正确认识区域生态环境特征,生态问题性质及产生的根源为基础,以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为目的,依据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不同,生态敏感性的差异和人类活动影响程度,分别采取不同的对策。它是研究和编制区域生态建设规划的重要内容。

在参考各种专业地图、文献资料和统计资料对区域各种生态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以各个区划要素或各个部门综合的区划(气候区划、地貌区划、植被区划、土壤区划、农业区划、林业区划、综合自然区划、生态地域区划、生态敏感性区划、生态服务功能区划等)图为基础,通过空间叠置,以相重合的界限或平均位置作为新区划的界限。综合分析确定并选取反映生态环境功能地域分异主导因素的标志或指标,作为划分区域界限的依据。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编制景观类型图,在此基础上,按照景观类型的空间分布及其组合,在不同尺度上划分景观区域。不同的景观区域其生态要素的组合、生态过程及人类干扰是有差别的,因而反映着不同的环境特征。枣庄市生态功能区分为:低山丘陵生态农业与生态恢复区、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区、平原生态农牧业区、滨湖沿运生态农业与湿地保护区。

枣庄市生态功能区划图见附图1。

第五章生态市建设的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

第一节循环经济型产业体系的构建

通过对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科学规划,可以达到各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能源和物质的循环利用。形成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合理、技术与产品创新能力强、国内市场占有率高的循环型、网络型、服务型和进化型的高效持续生态经济体系,把枣庄市基本建成循环经济型城市,促进城乡生态环境向净化、绿化、美化的可持续的生态系统演变。

一、生态型农、林、牧、渔业

按照总体协调、循环发展、再生利用的原则,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以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为基础,以提高生态效益为中心,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文明为支持,因地制宜地发展生态农、林、牧、渔业。

(一)生态农业建设的目标任务

1、目标、任务

目标:经过15年的努力,到2018年,在全市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大农业经济体系,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综合竞争能力、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达到全省较发达地市水平;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全省较先进水平,生态复合系统保持良性循环,可再生能源不断增值;农民文明程度、综合素质达到较高水平,实现农村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任务:通过实施大规模的生态环境工程建设,实现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建立具有枣庄特色的生态农业生产体系;大力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教育,加快产业化、信息化、生态化进程,努力建设具有农业现代化标准和环境优美的农村人居环境。

(二)生态农业建设总体规划布局与区域划分

1、生态农业建设总体规划布局

遵循非均衡发展规律,以乡、村为基本单元,根据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的生态农业建设区域,以此为重点,搞好突破,以点带面、逐步推进,不断带动经济总量扩大和发展水平提高。

2、生态农业建设经济区域划分

根据枣庄市资源、环境和经济地域差异及自然状况,将全市划分为五种类型的生态农业经济区。

(1)平原林网立体种植生态农业区

(2)山区立体开发生态农业区

(3)低山丘陵生态农业区

(4)滨湖沿运地区水体、林、粮、渔等立体开发生态农业区

(5)庭院、园林生态农业区

在五种生态农业经济区域中,可根据当地地理和资源条件优势,重点推广以下八种生态农业模式或技术体系,即“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猪—沼—果”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平原农村复合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生态种植模式及配套技术;生态畜牧业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及配套技术;设施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观光生态农业及配套技术。

(三)生态农业建设重点

改组改造传统农产品生产加工产业,优化提高龙头支柱产业,高起点发展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进行精准农业工程、农业产业化工程、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程、生态农业旅游工程六大工程建设。

(四)生态大农业与二、三产业循环链接体系构建

生态建设规划范文3

【关键词】城乡规划;生态建筑;设计

前言

城乡规划是在社会主义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种加快城市文明的途径,城乡规划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乡村居民,旨在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城乡规划一般由政府投资、规划、合理配置资源,以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使城乡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对于城乡规划来说,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涵盖的文化、习俗也大相庭径。生态环境对居民的影响较大,生态建筑设计是未来发展建设的必然趋势,它符合中国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生态建筑设计对城乡规划来说至关重要,是城乡发展的推动力量。

1城乡规划中生态建筑设计的概述

城乡规划主要是对经济、空间、资源等多方面进行规划,以刺激城乡经济的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城乡规划的范围较大,需要多层次、全方位地对其进行合理的布局,不仅包括空间布局,对它的经济结构、文化底蕴以及政治管理均会造成影响。城乡规划的主要目标是满足人的需要,因此,需要以人为本,落实可持续性发展。1.1建筑应适应环境生态建筑设计主要考虑了环境因素,它要求建筑物应该适应当地的环境,如果违反了生态法则,则会对城乡规划造成严重的影响。在城乡规划过程中,理应注重创新,但需要结合自然环境。绿色建筑是城乡规划的主体,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能够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自然环境应该与城乡规划互相作用,这是生态建筑设计的理念。与此同时,建筑风格需要与环境相适应,在进行建设时,尽可能的降低对原有环境的破坏。1.2采用绿色材料绿色材料是生态建筑的前提,只有保证建筑材料的环保性,才能打造绿色建筑。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很多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使用的原材料不能达到国家标准,从而在施工过程中产生较大的污染,也会使工程质量大打折扣。施工材料存在问题,会严重影响施工人员和居民的身体健康,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加大审查力度,务必采用绿色材料。生态建筑设计将环保渗透到建筑工程的每个环节,这能有效地降低环境污染。1.3营造和谐氛围由于社会的大力发展,经济水平得到了质的提升,生活在现代都市,人们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的压力,城乡规划致力于营造良好、和谐的氛围,有利于消除人们的精神压力和物质压力。人文环境是城市文明的象征,和谐的氛围可以提高人们的积极性,使他们保持良好的状态。这种方式可以从精神层面对人们起到促进作用。1.4颠覆了传统的观念对于城乡规划来说,具有一定的规划制度,但在生态建筑设计中,应该不断创新,使其更加人性化、合理化。生态建筑与以往的建筑工程不同,它能够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使建设区域更加理想。生态建筑设计不仅增加了人文、环保理念,还能使城乡规划的结构更加紧凑,从而实现对空间的节约。生态建筑设计是加速城乡一体化的推动力量,它并非是一层不变的,而是在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创新、优化、补充。

2生态建筑设计的分析

生态建筑是时展的产物,利用生态建筑设计能够达到人、社会、自然的平衡。生态建筑设计需要充分了解自然生态环境,采用相关的技术,使建筑与环境相融合,以提高城市的舒适度,优化城市的格局。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生态建筑能够缓解城乡规划带来的一系列生态问题。生态建筑设计的方案需要对实际施工具有指导意义。从多个方面对建筑进行优化,既保证效率,又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3城乡规划与生态建筑设计的关系

3.1城乡规划与生态建筑设计的区别城乡规划与建筑设计是两个不同的体系,城乡规划主要对城乡的发展发挥作用,要考虑规划地区的经济、文化的发展趋势,从而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经济的快速增长。城乡规划更加注重区域的总体发展,旨在增加效益。而建筑设计是一个相对单一的过程,它主要注重工程质量。建筑设计与城乡规划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概念,它们高效的结合能够促进城乡建设和社会进步。3.2城乡规划与生态建筑设计的统一城乡规划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城乡规划能够指导城市建设,也完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虽然城乡规划与生态建筑设计相互独立,但它们的统一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损耗,进而促进生态文明。由于贫富差距日益突显,城乡一体化刻不容缓,而城乡规划可以缩小贫富差距,提高社会的整体经济水平。生态建筑设计与城乡规划相辅相成,它以城乡规划的需求为依据,能从根本上减少生态破坏现象。

4生态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4.1生态意识不足生态建筑设计需要对施工区域的周围环境进行掌握,并结合生态学理论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规划,从而建设环境友好型工程。将生态与建筑相结合,能到达到一定的平衡,既能提高工程的质量和资源利用率,又能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生态建筑工程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益于人们的身体健康。但现阶段的生态建筑设计普遍生态意识缺失,没有充分融合生态理念,使生态建筑工程流于形式,因此,取得的效果也相对不明显。生态意识不足和相关人员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得生态建筑设计不能充分发挥作用。4.2理论与实际未能良好的结合生态建筑设计是城乡规划的指导性理论,它需要长期的经验、总结,并且处于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不同的生态建筑设计需要一定的环境作为基础,脱离了实际,生态建筑设计不过是空中楼阁。目前,城乡规划与生态建筑设计的结合并不紧密,这是未来发展生态建筑的难点。城乡规划如果不能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会影响工程的效率、进度和质量。通常,有两方面的问题急需解决:①理论知识的研究匮乏,在生态建筑设计中,不能设计出科学、高效的理论依据;②不能灵活运用相关理论,在实际操作中变通性较差,这也同样影响着城乡建设的步伐。

5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的策略

5.1深化改革城乡规划制度体制改革是城乡规划的驱动力量,城乡规划制度(如图1)应该满足国家政策和时代需求,并严格遵守流程。只有不断深化改革,才能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时,制度是其前提条件。不断优化城乡规划制度,能够实现城乡规划与生态建筑设计的完美结合,进而落实生态工程建设,更好的为居民服务。深化改革制度是加强生态建筑设计的途径,它能使生态建筑设计在城乡规划中得以体现。生态问题是目前关注的热点,深化改革需要结合城乡规划的实际需求以及施工区域的环境进行,从而使生态建筑设计更加合理化、科学化、人性化。通过深化改革制度,能够大大节约建筑空间,使资金结构更加合理,也极大的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高。5.2加强观念和方法的创新要想维持生态平衡,必须不断提高环保观念,在城乡规划过程中也是如此。城乡规划设计与生态建筑设计相结合是提高城乡规划效率的重要手段,但只有不断改进方法,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更新观念、改进方法,可以改善城乡规划的生态环境。在这个过程中,应该不断吸收优秀经验并结合实际,从而设计出优质的生态建筑工程规划,以保证建筑与生态、安全、经济等相互融合。不断进行创新应该发散思维,以为城乡规划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5.3结合城乡规划的实际需求城乡规划的范围宽泛,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城乡规划的效果与交通、气候、环境等息息相关,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考察,尽可能的消除不利因素的影响。如果存在不可变的因素,则需要以生态建筑工程的需求为主,从而使生态建筑工程与当地环境相适应。生态建筑设计的理念是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从原料到工程成品都必须符合这一原则,以合理规划资源。如果存在矛盾的情况,也需要在满足工程需求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具备充足的施工时间和空间,以满足生态建筑工程的最大需求。

6总结

综上所述,城乡规划是我国建设的主力军,科学、合理的城乡规划能够完成城镇和乡村的良性结合。生态建筑设计体现了环保的意识,为了平衡人与自然、社会间的规律,应该将生态理念渗透到城乡规划中。尽管在生态建筑设计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只要采取及时的、积极的措施,便能使问题迎刃而解。将城乡规划与生态建筑设计融合在一起,能够营造良好的、和谐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参考文献

[1]姚瑞峰.浅谈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2):154.

[2]李强.谈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J].新材料新装饰,2014(8):486.

生态建设规划范文4

【关键词】:生态保护规划;城市规划;生态城市建设;融合

引言

近几年来,受到资源短缺与环境恶化问题的影响,现代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逐渐加深,低碳城市、生态城市等成为城市建设的焦点。而要想实现生态城市建设,首要任务应将生态保护规划与城市规划相互融合。只有两者有效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生态理论的作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进而促进现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我国城市规划建O存在的问题

1.1忽视生态环境保护

在城市建设早期,很多城市由于没有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而忽略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从而出现大气环境恶化、废弃物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对人们生活和城市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生态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资源和条件,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如果一个城市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就不可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城市只注重发展速度,忽略了发展质量,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生态效益,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忽略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导致城市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绿地不断减少,环境污染问题频现,危害人们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1.2城市规划随意性强

城市规划时常发生变动,随意性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城市发展变化速度快,经过几年的发展,最初制定的生态城市规划方案,已经不能达到城市生态化的要求,因此必须要进行变更,这种变更是客观性的变更;第二,地方领导每几年就要换一届,而生态城市建设却是一个长期系统性的工程,不仅仅需要几年,可能需要十几年,甚至需要几十年,但是每个地方领导对生态城市建设理解不同,生态城市规划方案也有所不同;第三,某些地方政府,为了尽快获得政绩,时常会变更规划,优先规划执行那些政绩显著的项目,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生态城市建设规律。另外,某些项目施工单位为了获得经济效益,时常在未经过允许的情况下,变更规划方案,给生态城市建设造成了非常大影响。后两种情况都属于主观变更,绝大多数都不利于生态城市发展。

1.3城市规划建设不合理

当前,城市规划建设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盲目扩大城市规模,急功近利,造就了诸多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短命工程”;一些城市的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混在一起,有的高污染企业甚至就建在两个别墅区之间,把城市面貌搞得乱七八糟,极不和谐;不少城市以少占地和30年房龄就够本为由,兴起了大拆大迁之风,甚至许多建筑未使用几年就以各种理由被爆破重建,林林总总等不科学、不合理的城市规划建设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1.4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不完善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规划的主体不仅仅是政府,还包括代表各种利益集团的开发商,这些不同群体的利益需求必然会反映到对空间资源的争夺上。因此,城市总体规划必须反映多元利益群体的需求,需要广泛的公众参与来实现各种利益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但是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大多是停留在表面上,相关的利益集团对规划编制的有限参与,使得最终的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结果与群众的需求不一致,而且在城市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实施者很容易就把以人为本的元素省略掉。

1.5地方特色不鲜明,综合功能不健全

现在,大部分的城市规划不是结合本地区的人文、历史、地理、景物等,而是贪大求洋,舍近求远,搞大而全、高而空的规划;不是结合自己经济能力、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等实力和功能来搞规划,而是在出政绩、顾眼前、想局部等心态和目的下定规划,因而出现一个模式、一张脸的城市建设或者城市设施功能不齐、配套不全,如过多地铺设水泥路导致雨水降落到地上不容易渗透,造成排水不成畅通,暴雨季节容易出现城市内涝灾害。

2、生态保护规划与城市规划融合的有效策略

2.1合理布局土地资源、综合防治环境污染

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当综合考虑城市环境条件、城市土地使用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以实际情况为根据,提出相应的改进、优化建议,对城市土地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地利用,使土地资源、城市布局趋于合理。在生态城市规划中,应综合防治环境污染,在整体上做好对污染物排放的控制,并建立完善的预防环境污染的监管机制,实时监测城市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开展环境综合治理,逐步实现生态城市规划的要求,如通过建设垃圾处理厂,将生活垃圾集中分类处理,避免因采用不科学的垃圾处理方式而加重环境污染;在高速公路两侧设置隔音带,降低车辆噪声对附近居民的影响;加强夜间灯光管理,避免商业闹区对市民产生影响。

2.2加强制度和法制建设

城市规划一直以来都在发挥着工具角色,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赋予“蓝图”地位。新常态下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特别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规划将成为政府的主要职能。首先,新常态下的城市规划应以完善用途管制为目的,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权责分明,落实到位;以空间立体交叉规划为支撑,简政放权调整行政管理体制。其次,进一步强化实施和管理,一直以来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常常各行其道,脱节现象严重,目标与初衷相背离,导致规划“变质”、“走样”。第三,新常态下城市规划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实现城市规划的法治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依法规划,依法管理,依法建设,以此加强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持续性;建立民主集中制度,公众参与制度,城乡一体化制度,规划公示制度,旁听制度。

2.3用“和谐的规划理念”来指导城市规划

通过生态保护规划对城市及毗邻地区自然、资源、经济、环境进行综合调查,全面分析生态特征、生态过程及生态问题、环境资源的生态潜力与制约因素等,评估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度,从而制定相应的规划体系。城市规划是一项与城市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主体,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身发展的关系。因此要对城市的发展方向、功能布局、公共设施、公园绿地、道路河流等作出整体综合的构思与设计,体现城市功能多方面的合理要求。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系y的和谐3方面的内容。其中,追求自然系统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基础和条件,实现人与人和谐是生态城市的目的和根本所在,即生态城市不仅能“供养”自然,而且能满足人类自身进化、发展的需求,达到“人和”。

2.4彰显以人为本思想、突出地方特色

过去城市功能定位为经济增长的引擎,大规模实行工业化,追求生产总值的增加,追求效率的提升。新常态下的城市规划需要寻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三者之间的相互平衡和制约,三者统筹兼顾、全面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新常态下的城市规划需加强城市的人文设施建设、增强城市的文化服务功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从而改善城市功能,提高居民幸福指数;新常态下的城市规划,注重休养生息、生态功能的修复、空间修补、文脉继承、特色塑造,充分体现城市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貌,彰显地理特色。总体来讲,有山有水的地方适度开发利用,平原地区没必要过分造山挖湖,具有历史建筑的加以保护,缺乏历史气息的城市没有必要进行仿古建设。新常态下的城市规划不再是传统以来的统一模式下的批量生产,而是各具特色。

2.5规范城市形态结构、完善基础设施

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对城市充分发挥形态功能,促进城市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在城市规划建设时要为城市后期的发展预留足够的规划空间,确保规划适应城市以后的变化,比如在规划建设时充分考虑城市以后的发展方向,规划相应的设施,为以后的发展做好准备。其次,应建立完善的交通网,对于大城市来说,应该规划建设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缓解交通压力,同时应该加强公共汽车专用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更好地发挥公共汽车的作用。

2.6注重低碳建筑、发展立体绿化

面对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国家环境建设的标准,居住区规划中的低碳建筑已经成为势在必行的工作。但低碳与以往的耗能表现出严重的差异,如何在确保在既定的方案的基础上做出低碳的改善是关键。居住区规划中的低碳建筑,应在以下几项工作中努力:一是建筑群体之间的布局,应尽量避免周边式布局的应用,提高自然通风,加强空气质量和流通;二是建筑之间的距离适当加大,将每一个居住空间进行合理规划,确保屋内日照时间;三是建筑之间的地面减少刚性地面的选择,尽量应用低碳的地面,包括青石板、汀步石等。

此外,通过发展立体绿化建设生态型居住区,以有效的改善居住区建筑的密度,缓解人口集中以及用地紧张的压力。发展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拓展小区的绿化空间,不仅使得绿化的覆盖率得到提高,而且还提高了居住区整体的生态质量,这也是提高人民居住环境的一个途径。立体绿化在改善居住环境上不仅能够吸污滞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热岛效应,节约资源。在一些发达的国家中,通过将建筑和环境形成统一整体,实现建筑形体同自然的契合,设计出同环境共生的建筑。比如,使用绿色植物将墙面或者阳台覆盖,增加小区的绿地景观,更好的获得了环境生态效益。

结束语

城市的发展水平包括经济的发展和人类自身的发展,因此,为了让城市更加适合人类居住,就要以“以人为本”为原则,充分考虑人们的生活习惯,满足人们各方面的需求,同时,要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提高城市环境质量,营造健康良好的生活环境,促进人们的生活质量、健康水平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相适应,促进城市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统一,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城市规划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劲峰.探析城市规划与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2(09).

生态建设规划范文5

【关键词】生态环境;建设;农村环境保护

一、农村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农村环境一般指以农民聚居地为中心,一定范围内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总和。主要包括农村区域的人群生活环境、聚居地环境,当然也包括农业各产业环境,因为农业产业的活动空间主要分布在农村。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一般可归结为三类:一是生态破坏问题。主要是由于不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包括水、土地、生物资源等,造成生态失衡难以自我修复与更新所导致的后果。二是农业的自身污染问题。农业的集约化、产业化对农药化肥、农膜、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的高量投入以及养殖业发展带来的畜禽粪便污染等是这一问题的主要根源。三是农业的外源污染问题。主要指乡镇企业、城市工业的转入及农村社区生活垃圾等排放的“三废”污染。我县农村集聚着丰富的资源与生态条件,是“三农”的聚居地与载体,也是事关国民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区域。目前,我县农村人口比重仍较大,因此,农村仍然是农民生产、生活的重要空间。因此,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与科学合理地搞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已迫在眉睫。

二、村镇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基本原则

科学规划是合理建设与建康的前提。在所在区域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及环境建设总体规划的框架下,村镇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主要应遵循如下六项基本原则:

1.以生态学及规划理论为指导,与村镇建设总体规划同步制定。村是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交叉融合的复合系统,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因此村镇的生态环境建设必须以生态理论为指导,按照生态理论规律并结合村镇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律的现实要求,按照“三同步”方针进行规划,既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发展”的原则。这样才能使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具有科学性与可行性。

2.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应能不断提高村镇的生产生态位和生活生态位。村镇生态环境建设应立足于促进生产、文化生活、使生产区和生活区布局协调,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逐步提高。将生态建设与产业开发、农民增收、区域经济发展、生活质量提高、社区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同步发展。

3.科学设计发展规划与模式,改善、优化结构。村镇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在规模上应相互协调,既要便于集中进行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又要有利于就地开发和保护自然资源,发展生产。在总体构型、人口密度等方面要符合生态要求。应本着统筹规划、量力而行、分步实施、总体规划的原则进行。

4.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讲求实效。村镇生态环境建设应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与农艺措施相结合的方式,使多种治理措施科学配置,发挥综合治理效益。

5.坚持依法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并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实现依法保护与科学整治相结合。

6.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采取多渠道筹集生态环境建设资金的方式,确保生态环境建设能够顺利实施。

三、我县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主要措施

要想搞好村镇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必须领导重视、强化管理、转变观念、法律保障、措施得当等诸多因素配合,主要有以下七项措施:

1.加强领导,职责明晰,做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组织与实施工作。把生态环境建设成效列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内容。计划部门要统筹规划,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各主管部门应各尽职能,明确责任,强化领导与管理。财政、金融、科技、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均应积极支持生态环境建设。全社会各部门通力协作,才能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

2.尽快建立健全我县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加快相关政策出台。各乡镇在建设规划与经济发展规划中应统筹考虑生态环境建设,在产业布局、开发项目建设时,严格执行有关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方面的法规法律,要同时检查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落实情况。

3.加大科技投入,以科技手段规划和整治生态环境问题。本着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构建节约型,和谐型社会的指导思想。

生态建设规划范文6

关键词:生态城市 规划建设保障机制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eco-city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and safeguard mechanisms described,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China's eco-city construction and ecological urban planning.

Keywords: eco-city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protection mechanisms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前沿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一战略目标.这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在加速城市化进程中,要大力发展生态文明、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城市的生态化发展。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前提条件,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生态城市规划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体现,也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2我国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现状与经验

2.1 我国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现状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不断深入及人们生态环保意识的增强,使得生态城市的研究广泛受到学者们的关注。马世骏、王如松、黄光宇、欧阳志云、王祥荣、沈清基、饶戎等国内学者对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近年来,上海、天津、哈尔滨、张家港、扬州、绍兴、成都、秦皇岛、唐山、长沙等大、中、小型城市都纷纷提出建设生态城市,并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合作和交流。总体来看,有关生态城市及其规划的研究与实践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无论从规划的理论认识、成果的科学性还是实施的有效性,仍然不尽人意,主要表现在:

1)生态城市规划缺少恰当的功能定位

生态城市规划作为指导生态城市发展的综合规划,缺少恰当的功能定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生态城市”的理解和定位不够准确,使得整个规划过程和结果缺少科学性、合理性和规范性;二是不同区域、城市的规划编制部门、实施部门、管理部门不同,建设和管理中涉及许多相关部门(如国土资源部、建设部、林业部、水利部等职能部门)责任不明确,也使得生态城市规划无法与现行的城市规划体系和管理制度有效衔接。

2)生态城市规划缺少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

生态城市规划对象是区域或城市生态系统这样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既包含区域内社会、经济和生态三个子系统的方方面面.又包括大、中、小型城市以及生态县、生态省、生态市等不同的区域。编制规划最终的目的是执行,而执行的效果如何,则需要统一的评价指标来衡量。因此,生态城市规划需要设计“过程与结果并重”的生态规划实效性评价指标体系 。同时,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也应该具有动态性,才能实现对生态城市建设的指导作用。

3)生态城市规划缺少良好的公众参与机制

由于对新思想观念、新政策认识不足,理解不深,生态城市规划一般都缺少实质性的公众参与,使得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出现了一些误区,有些虽然有改善环境质量,提高生活水平的愿望,但结果可能会事与愿违,事倍功半 。此外,由于生态城市规划是一个较新的规划类别和概念,广大公众更是比较陌生,因而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这使得生态城市规划从一开始就缺少了规划主体的参与,一方面造成规划过程和结果缺少公众的代表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造成生态城市规划由于缺乏广泛的民众基础而在具体实施中困难重重。

2.2我国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经验

2.2.1 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

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前提和基础。生态城市规划所要解决的一个中心问题,是人类社会生存和持续稳定发展的问题.这一问题涉及到社会、经济、技术、生态环境、人类心理和行为等各方面。其内容主要包括经济总量的提高和生态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分布、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环境质量的提高。在编制城市生态规划的过程中,要依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合理确定城市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生态资源配置规模和布局,使各项城市活动按照生态城市的要求进行。同时,应优先考虑增强生态功能,保护原生态的白然生态绿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2.2.2采用综合集成的分析方法

生态城市规划是一种多目标、多层次和多约束的动态规划,这样的规划当然要求有高度综合的定量研究方法与其相适应。目前的生态城市规划的方法大多沿袭传统城市规划、生态规划以及环境规划的方法技术,还不能充分有效地解决生态城市规划的问题,更不能适应生态城市规划高度集成综合发展的要求‘“。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方法的不足限制了生态城市规划的发展。建立良好的生态城市规划模型和行之有效的定量研究方法,是生态城市规划发展的当务之急。生态城市规划的高度综合决定了这一研究方法的高度综合。

2.2.3统筹兼顾,注重城市的生态承载力

城市发展有一定的规模,在某种程度上.自然环境是限定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生态城市规划中要科学估算城市生态系统的承载力 。一是要调整控制城市人口的总数量、密度及构成;二是要充分考虑城市的产业种类、数量、结构和布局;三是要考虑城市生态系统中资源的再利用。要科学地运用科技方面、经济方面、社会方面、生活方面等的手段来保护并提高城市的生态承载能力。

3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保障机制

3.1思想观念保障

生态城市规划是生态系统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等先进思想理论的集中体现,要使之成为规划范围内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行为规范,必须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保障。生态城市规划的实施,要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城市规划的规划理念,要将单纯的经济增长观,转变为速度与质量并重的发展观;要将注重追求物质财富观,转变为追求生态财富观;要将高耗能、低产出的生产消费观转变为高科技、高产出的具有生态服务功能的生产消费观:要从过去注重城市静态的形象美,转变为追求动态的生态美。同时,要努力提高全民的生态意识,让人们形成“无限索取自然资源是有代价的,会殃及子孙”的观念,提高人们思想文化素质,规范那些伤害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

3.2制度体制保障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实施,不仅是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体制创新和变革,因此,需要政府制定和颁布有关财政、金融、税收、产业及消费等各方面的制度,比如给予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再循环企业减免税收、贷款优惠等政策,给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的技术创新企业以税收优惠、贷款优惠和财政奖励等政策,以此鼓励节约资源、引导绿色消费、调节利益分配、抑制生态破坏、激励创新改革、弘扬生态文化、规范和谐共生。同时还要实施有利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经济政策,建立健全资源与环境补偿机制,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3.3 科技人才保障

生态城市规划的目标,最显著的标志是先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先进生产力水平是建立在先进科学技术的进步上的。而且,城市生态效率的提高,更是有赖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因此,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既要注重科技创新,又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围绕生态城市建设的重点领域,加快人才培养、科技基地建设、科技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清洁工艺技术、清洁能源开发、清洁产品开发、生态工业、生态工程与技术、循环经济等领域的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围绕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环境容量、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产业链接关键技术、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废物资源化、生态安全建设,开展专项研究,组织科技示范,强化相关技术推广。

3.4 资金政策保障

资金政策保障是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有效实施的关键。要加大政府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建立生态城市建设财政专项资金:要统筹运用预算内资金,将环保专项资金和补助资金、城市建设、水利、水土流失治理、生态公益林补助等专项资金的使用与生态城市建设结合起来,对重点生态建设项目实行倾斜,统筹安排;要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参考文献

[1]黄光宇,陈勇.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M].科学出版社,2002.

[2]张坤民,温宗国,等.生态城市评估与指标体系[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3]杨士弘,等,城市生态环境学[M].科学出版社,2002.

生态建设规划范文7

自然生态环境设计在城市规划中尤为重要。自然生态环境设计对城市建设的美观、城市居民舒适度、健康等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城市与乡村的整体规划设计中,不仅需要考虑舒适性与合理性的问题,还需要关注生态,形成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环境,推动经济的稳步发展。文章主要针对生态建筑设计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城乡;规划;生态;建筑;设计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城乡建设也呈现出了日新月异的态势。在构建文明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运用生态环保观念,构筑绿色生态建筑,成为城乡规划设计的主要趋势和必然选择。实际上,现代城市的规划与设计是非常复杂的,如何确保生态建筑设计在城乡规划设计中发挥最佳效果,是市政部门和设计人员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生态建筑概念

生态建筑是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概念。主要是根据建筑所处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建筑技术科学和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对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组织,使得建筑与环境可以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具备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良好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以满足人们对于居住环境舒适度的要求,使得人与建筑、自然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自工业革命开始,人类社会在工业文明与机械的带动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取得了难以估量的成就。同时对于自然生态环境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出现,使得人们终于认识到了自身的错误,采取了一系列的补救措施,生态建筑就是其中的一种。运用生态建筑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对城市和乡村进行规划和设计,能够有效解决城乡生态危机,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与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1]。

2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

2.1城乡规划设计

城乡规划设计是指相关建设部门针对城乡发展的具体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对其发展进行安排和规划,对有限的空间和自然资源进行布置和利用,从而改善城乡现有环境,提升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水平。因此,做好城乡规划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带动下,我国的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要想对城乡建设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就必须立足全局,从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多个领域进行统筹,使得其均能够为城乡整体发展的大局服务,实现经济发展、文化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一致。事实上,城乡规划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同时满足城乡居民在物质以及精神层面的需求,因此,规划建设部门应该立足实际,不断更新理念,从全局层面做好各项工作。

2.2生态建筑设计

生态建筑是现代社会发展中产生的一种新兴概念,简单来讲,就是在建筑的规划中引入生态环保理念,通过自然环境的协调、人文环境的营造以及各类绿色生态材料的应用,实现建筑与周边自然环境的融合,运用自然的调节能力,对建筑进行生态层次的改造,在保持建筑原本功能的同时,对环境进行有效的利用,从而达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2]。而想要将生态建筑合理应用到城乡规划设计中,需要关注几个方面的问题:

(1)制度观念的革新。一方面,要针对现有的城乡规划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摒弃其中不合理的部分,构建合理、完善、高效的规划体系,将生态建筑设计的相关理念融入的城乡整体规划中,对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进行改善,确保生态建筑设计在城乡规划中能够得到有效落实。例如,可以结合城乡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进行针对性的改革,在现代建筑中融入生态理念和人文观念,提升空间的利用效率,节约有限的土地资源,实现环境效益的良好发挥;另一方面,需要不断进行观念和方法上的创新,确保生态建筑设计能够发挥出最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例如,设计人员应该不断提升自身,对一些优秀的设计理念以及经验进行学习,结合城乡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从一个相对更高的层面上去理解城乡规划,改变传统建筑设计中死板的理念和僵化的方式,通过多种设计思路的有机结合,做到因地制宜,对生态建筑设计进行完善。

(2)自然环境的协调。生态环境的主旨就是追求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因此与自然环境的结合是生态建筑设计的关键所在,也是设计人员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具体来讲,应该将当前的建筑建设放在区域的整体环境中,结合专业的生态建筑知识以及自然的调节能力,对建筑进行生态改造,实现建筑与环境的一致,在不破坏原本建筑环境的基础上,对环境进行更加有效的利用。

(3)人文环境的营造。人文环境主要关系着人们对于自身生活环境的体验,涉及建筑以及环境所能够带给人身心方面的体验内容。一个良好和谐的人文环境,可以给人更加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进而使得其更好的融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因此,在进行城乡规划时,应该强化对于人文环境的营造,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加轻松舒适的环境,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3]。

(4)绿色建材的应用。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各类绿色环保建材不断涌现,也为生态建筑的设计和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支撑。在资金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尽可能选择新型生态建筑材料,在维护人们身体健康的同时,进一步减少建筑对于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构建绿色生态城市,实现和谐发展。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现代城乡建设意义重大,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将生态理念应用到建筑设计中,从建筑、环境和人三个方面出发,寻求和谐共融的良好局面,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长远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相关建设部门应该从城市自身出发,将生态建筑设计合理融入城乡规划设计中,更好的完成现代城乡的建设规划。

作者:张娟 单位:北京世纪中天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宁夏分公司

参考文献:

[1]赵兵.花桥新城生态单元制图与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

生态建设规划范文8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原则;保障机制

一 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规划建设存在盲目、无序状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城市建设规划盲目性、无序性越来越突出。具体表现在:城市规划时间缩减,导致部分城市20 年的规划指标在5 年内即已完成,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失去了应有的调控作用;城乡规划体制分割脱节,城郊结合部建设管理混乱;部分城市规划建设不善,导致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生态遭到破坏;部分城市规划管理监督约束机构不健全,违法建筑现象严重;部分城市建设时序混乱,建设绿地被大量占用,城市生活环境质量严重下降;多数城市建筑风格雷同,出现大马路、大广场、人工湖、豪华办公楼等千城一面的现象。

2、规划管理的实施手段相对缺乏

一是城市规划依法审批管理不到位。按照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应由政府审批。规划实施管理依据的不充分,容易造成决策失误。所以,出现了个别房地产企业随意改变规划等违法超建现象;二是城市规划执法主体管理职能不健全不到位。当前,许多城市的规划执法主体管理职能被肢解,城乡一体化规划管理模式尚未形成,致使统一的城市规划难以得到落实;三是城市规划和管理的经费投入不到位。目前,城市规划执法主体履行城市规划职能所必需的经费,没有稳定的来源;四是城市规划人员素质不到位。部分城市存在规划管理执法力量不足,处罚标准偏轻,规划执法水平与繁重的城市规划工作不相适应的问题,城市规划人员素质函待提高。

3、规划管理的公众参与机制匮乏

我国多数城市的规划管理还主要是政府一方的事务,并没有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对规划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评价,并没有形成一个顺畅的、有序的表达机制。这也导致我们的城市管理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的弊端,突出地表现在部分政府部门过分的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城市规划管理在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推进整个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城市规划管理是社会多元主体追求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最大化形成的共识,是一种在矛盾交织的环境中形成的一种公共性、协商性的机制,是一种利用人类的理性对城市资源进行再分配的有效活动。

二 生态城市建设规划需要遵循的原则

2.1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原则

在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过程当中应该要结合城市的具体情况,所处的区域特征,运用宏观系统性的观点进行科学的部署和规划,最终后果让城市人口规模与城市的用地面积相适应发展,与此同时在生态学原理的指导和帮助下最大限度的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不能片面的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发现,一个优秀的城市建设规划和决策人员,应该具备“德艺双馨”的素质,也就是说能够将城市的软环境与硬环境都列入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工作过程当中,最终达到标本兼治的目标。实际上中国的城市建设缺少的不是专业技术人员,也不是资金,归根结底是因为人们的思想意识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缺乏对大自然的爱惜和尊重。

2.2合理布局城市规划体系原则

对于生态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工作而言,要立足于本区域的地理特征和实际情况,采用以中心城市辐射向周边城市的布局方式,确保各个城镇是分工明确,层次分明的。在借助中心城市繁荣发展的作用下,最大化的将这种经济发展效应辐射到各个城镇和农村地区,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最大化的确保整个区域内的生态平衡,尽可能多的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发展目标。

2.3实施生态经济发展战略原则

实施生态产业和循环经济相结合的生态经济发展战略,就必须保证区域城市内的主导产业是能够最大化的代表现代文明的发展潮流、先进的生产力和文化发展方向的新型生态产业。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前期,规划人员和决策者必须要清晰的认识当前区域内城市的发展实际,寻找到影响生态环境发展的关键所在,并运用科学系统性的观点来对存在问题的产业结构进行整改和调整,将生态建设的理念灌输到企业和居民的意识里,加大力度发展好生态产业,最终组建成为一个自然生态、经济生态和社会生态高度统一和协调发展的新型城市。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发现,唯有加大力度发展好循环经济产业,才能够从本质上解决好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的根本矛盾。

三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保障机制

3.1思想观念保障

生态城市规划是生态系统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等先进思想理论的集中体现,要使之成为规划范围内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行为规范,必须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保障。生态城市规划的实施,要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城市规划的规划理念,要将单纯的经济增长观,转变为速度与质量并重的发展观;要将注重追求物质财富观,转变为追求生态财富观;要将高耗能、低产出的生产消费观转变为高科技、高产出的具有生态服务功能的生产消费观:要从过去注重城市静态的形象美,转变为追求动态的生态美。同时,要努力提高全民的生态意识,让人们形成“无限索取自然资源是有代价的,会殃及子孙”的观念,提高人们思想文化素质,规范那些伤害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

3.2制度体制保障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实施,不仅是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体制创新和变革,因此,需要政府制定和颁布有关财政、金融、税收、产业及消费等各方面的制度,比如给予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再循环企业减免税收、贷款优惠等政策,给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的技术创新企业以税收优惠、贷款优惠和财政奖励等政策,以此鼓励节约资源、引导绿色消费、调节利益分配、抑制生态破坏、激励创新改革、弘扬生态文化、规范和谐共生。同时还要实施有利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经济政策,建立健全资源与环境补偿机制,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3.3科技人才保障

生态城市规划的目标,最显著的标志是先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先进生产力水平是建立在先进科学技术的进步上的。而且,城市生态效率的提高,更是有赖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因此,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既要注重科技创新,又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围绕生态城市建设的重点领域,加快人才培养、科技基地建设、科技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清洁工艺技术、清洁能源开发、清洁产品开发、生态工业、生态工程与技术、循环经济等领域的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围绕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环境容量、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产业链接关键技术、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废物资源化、生态安全建设,开展专项研究,组织科技示范,强化相关技术推广。

生态城市作为未来的人类聚居地,它的实现有个发展建设的过程,也就离不开规划的指导以切实可行的规划指导当今城市的生态建设,是实现生态城市的基础城市生态规划就是以人―自然整体和谐的思想为基础,对城市的结构功能、资源利用、生态关系进行社会、经济和自然的整体协调发展的调控,因此,城市生态规划是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生态建设规划范文9

关键字:生态城市;规划建设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economic construction, on the one hand, the function of the city and the city continues to expand the scale of also, 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pros and con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age of ecological city construction has become a hot topic for the most, combining with the individual in the actual work experience in the process of that China's ecological city construction planning and discuss, hope to a view to play a valuable role.

Key word: ecological city;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 生态城市的概念

近几年来关于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俨然成为了最热门的话题。然而究竟什么才是生态城市却说法不一。结合个人在实际工作过程当中的经验总结,本人认为生态城市实际上是一个自然环境和人文价值高度融合的综合性概念,换言之就是在城市规划的过程当中巧妙的运用生态环境建设的科学理念,并将其作为城市建设和规划的指导工作,是将可持续发展观的战略理念落实到城市建设与规划过程当中的重要举措。

二 生态城市建设与规划需要遵循的原则

(一)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原则

在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过程当中应该要结合城市的具体情况,所处的区域特征,运用宏观系统性的观点进行科学的部署和规划,最终后果让城市人口规模与城市的用地面积相适应发展,与此同时在生态学原理的指导和帮助下最大限度的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不能片面的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发现,一个优秀的城市建设规划和决策人员,应该具备“德艺双馨”的素质,也就是说能够将城市的软环境与硬环境都列入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工作过程当中,最终达到标本兼治的目标。实际上中国的城市建设缺少的不是专业技术人员,也不是资金,归根结底是因为人们的思想意识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缺乏对大自然的爱惜和尊重。

(二)合理布局城市规划体系原则

对于生态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工作而言,要立足于本区域的地理特征和实际情况,采用以中心城市辐射向周边城市的布局方式,确保各个城镇是分工明确,层次分明的。在借助中心城市繁荣发展的作用下,最大化的将这种经济发展效应辐射到各个城镇和农村地区,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最大化的确保整个区域内的生态平衡,尽可能多的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发展目标。

(三)实施生态经济发展战略原则

实施生态产业和循环经济相结合的生态经济发展战略,就必须保证区域城市内的主导产业是能够最大化的代表现代文明的发展潮流、先进的生产力和文化发展方向的新型生态产业。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前期,规划人员和决策者必须要清晰的认识当前区域内城市的发展实际,寻找到影响生态环境发展的关键所在,并运用科学系统性的观点来对存在问题的产业结构进行整改和调整,将生态建设的理念灌输到企业和居民的意识里,加大力度发展好生态产业,最终组建成为一个自然生态、经济生态和社会生态高度统一和协调发展的新型城市。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发现,唯有加大力度发展好循环经济产业,才能够从本质上解决好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的根本矛盾。

三 规划建设生态城市的举措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

提升人们的生存居住条件,在每一个规划建设人员、城市居民当中都要树立起较强的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念。新时代的背景下生态城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发展方向,是确保生态系统与城市经济建设维持和谐关系的重要关键。要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价值观念植根在人们心目当中,尤其是要扭转领导决策层重经济建设,忽略生态环境发展的错误观念,通过不断的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在每个人心目当中树立起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念,除此之外还要让人们意识到加强生态城市建设的紧迫感和重要性,最终提高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贯彻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自觉性。要在广大人民群众当中树立起科学的资源发展观念,经济发展观念和消费观念,要让人们意识到唯有发展好环境才能够更好的进行经济建设,鼓励全民参与到构建生态城市的队伍中来。

(二)合理规划城市,实现宏观调控

要认真的考虑和分析清楚所处城市的区域特征,深入的分析城市的生态特征以及目前生态环境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到影响城市生态发展的关键因素所在。与此同时还要运用宏观系统性的观点调查和研究城市所处区域内的资源利用和具体的分配情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对生产力的布局方式和各个城镇之间的分工规模进行科学划分。让城市的工业建设,农业建设,交通建设,建筑建设与生态建设目标实现高度的协调与统一,最终构建成现代化的生态城市。这就需要各个领域内的专家们不断的进行交流与沟通,根据自己对所在领域的建树和观点为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出谋献策,为城市的科学定位和合理的土地利用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改革对策。除此之外还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能完全接受,也不能完全摒弃,必须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城市所处的区域特征,合理的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方案,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三 小结

本文结合个人在实际工作过程当中的经验总结,就我国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发展展开讨论。首先介绍了生态城市的理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分析了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所需要遵循的原则,最后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革方案。然而由于个人所学知识以及阅历的局限性,并未能够做到面面俱到,希望能够凭借本文引起广大学者的广泛关注。

参考文献

[1]戚仁海,由文辉,王祥荣,祝龙彪;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年05期

[2] 黄光宇,陈勇;论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年06期

[3] 杨建森;生态城市的构架理论研究[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年05期

[4] 张坤民,温宗国;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指标的进展[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