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旅游资源调查研究集锦9篇

时间:2023-06-18 10:30:59

旅游资源调查研究

旅游资源调查研究范文1

一、重庆主城区调查概况

重庆是巴蜀文化的发源地,具有独特丰富的自然环境和民间民俗文化。在各族人民的劳动创造中孕育出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的长河里不断在自身的基础上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的精髓。经过发展和传承,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形成了包涵内容广泛,艺术价值高,知名度高等特征。

(一)调查目的

重庆主城区拥有众多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多样、资源丰富。该调查通过专家调查问卷、实地访问等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系统地收集、整理、分析和总结重庆市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及其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其目的是确定重庆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存量状况以及类型、分布、规模和开发程度,并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开发等相关研究提供基础的数据资料。

(二)调查对象

根据学术界对于旅游资源普遍认同的范畴,对重庆市内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甄选,确定了重庆市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调查的对象为木洞山歌、接龙吹打、小河锣鼓、车灯、四川评书、四川扬琴、四川清音、川剧、川江号子、蜀绣。

(三)调查方法

首先,通过实地考察法了解重庆主城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种类、特色以及分布情况,之后,采用专家问卷调查法,向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和对调查对象有深刻认识和研究的专家进行调查,获得详细的资料,统计相关的数据,为之后的赋分评价提供参考。

(四)调查流程

本次的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采用统一的评价量表,然后进行评分,得出旅游资源单体的得分并评价其所处的等级。本次调查在充分收集和参考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后进行实地考察,专家问卷调查主要集中在2016年6月8日至2016年6月20日,对相关专家进行访问,并对记录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为评分打下基础。

二、重庆主城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一)旅游资源分类

我国学术界根据各级政府和单位申报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划分了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重庆主城区国际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有两个大类和四个亚类,如下表1。

(二)旅游资源类型构成

重庆主城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类型、构成以及占重庆整个区域的比例,如表2所示:

由2表得出,重庆主城区国家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重庆直辖市范围内所占的比例较高。

(三)旅游资源类型特征分析

1、旅游资源数量种类较多

重庆主城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有10项,其中都较为著名且对游客的吸引力较强(表1)。重庆主城区国际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有2大主类,4个亚类,占全市标准数目的比例较大。由此得出,重庆主城区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数量较多,种类繁多。

2、旅游资源历史悠久

重庆主城区的国际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众多项目都是发源于古代,传承至今。如木洞山歌,它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巴渝歌舞”,经过历史的演变,至明清时期演化形成木洞山歌。接龙吹打最迟在明代末年形成,经过四百多年的发展演变,至今形成自身独特的曲调和内容。四川评书、四川清音、四川扬琴经过明朝时期的发展和传承,在清代的时候盛极一时,拥有大量的听众。蜀绣在三国时期就已驰名天下、世人皆知,被视若珍宝,更有寸蜀寸金的说法。川剧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名声,清代年间吸收各家戏剧的精髓,揉百家之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至今受到人们的喜爱。

3、旅游资源根植于实践生活

重庆主城区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多为传统音乐、民间音乐和曲艺类的项目,这些项目大多是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积累产生的,在表现形式和精神内涵上与人民群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能与人民群众在情感和精神上产生共鸣。与人民群众的劳作有直接联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有川江号子、木洞山歌、小河锣鼓等,它们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重庆多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都是来自民间的生产和生活,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4、旅游资源雅俗共赏

重庆主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内容丰富,知名度较高。部分项目长期活跃在舞台上供人们欣赏,根植于人民群众的非遗文化不仅传颂于百姓的口中,更在舞台上发挥其独特的魅力。川江号子扎根与底层人民的辛勤工作之中,是船工们的呐喊声。在“印象武隆”中川江号子气势雄厚、震撼人心,让观众陶醉其中。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的艺术形式在巴蜀大地上得到和谐的相处。四川清音、四川扬琴较之显得娴静温柔,扬琴的音色清丽婉转、悠扬动听,适合演奏活泼的乐曲。从古至今多少文人雅客、普通百姓在一杯清茶的陪伴下,惬意的聆听着,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放松和舒适。

三、重庆主城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评价

(一)主要旅游资源评分

采用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旅游资源评价标准,旅游资源的评价共100分,主要分为 “资源要素价值”(总共85分。其中含观赏游憩使用价值30分;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25分;珍稀奇特程度15分;规模、丰度与几率10分;完整性5分)、“资源影响力”(总共15分。含知名度和影响力10分;适用期或使用范围5分)和“附加值”(分正分和负分,主要是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三个部分。

按照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表,对重庆主城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其评分结果见表3。

由表3得出,重庆主城区部级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的得分较高,其中观赏价值普遍得分高,但是知名度得分差异较大,完整性得分不高。

(二)旅游资源等级划分

采用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旅游资源评价标准,对重庆主城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进行评价,评价等级如下表4所示。

由4表得出,重庆主城区国际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旅游等级较高,旅游资源的品质优良,可开发程度高。

(三)旅游资源总体分析评价

重庆主城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等级较高,2个五级旅游资源、4个四级旅游资源、3个三级旅游资源。重庆主城区国际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和吸引力还未达到应有效果,形象不突出,不完整,没有合理和可持续的的旅游开发体系。整体上还严重缺乏重视和保护,需要各方面的保护。

四、重庆主城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议

(一)加强文化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随着新世纪现代化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人受到现代化的影响,失去了对传统文化的守护。巨大的社会变化使得重庆主城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岌岌可危,许多传统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因此加强对重庆主城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显得尤为重要。重庆主城区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较之其他自然资源显得较低。所以需要重庆市相关部门积极开展与非遗文化相关的文化活动,创造一个非遗文化与百姓生活和谐共处的社会环境。可以通过互联网和媒体宣传,举办走近非遗文化的体验和观摩,向人民群众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演变和精神内涵。此外,还可以充分结合非遗文化与民族传统节日的关联,加深人民大众对非遗文化的认识度,满足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从而在重庆市内形成良好的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氛围。

(二)突出巴渝特色,创建崭新形象

巴渝文化历史悠久,特色鲜明,但是在游客心中的印象却不突出,在打造重庆旅游形象和口号时,加入文化元素。例如重庆的朝天门和瓷器口的码头文化,与川江号子是密不可分的。在重庆码头文化的宣传时,可加入川江号子的发展历史。让游客在潜移默化中了解非遗文化。重庆的麻辣火锅闻名全国,在火锅店中加入文化宣传栏,让人民了解火锅的由来和背后所产生的文化。因此可以在各方面打造重庆文化名牌。因此在未来的重庆旅游形象建设工作中,可融入具有巴渝韵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们接受视觉盛宴的同时也用心体验到巴渝雅俗共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整合市场优势,创新旅游形式

重庆主城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要重视和认清市场需求,满足游客求新、求奇、求特的心理。 可打造新的旅游形式,让游客不仅游览和观赏景点,还可以走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和表演中去,切身体验和感受非遗文化,如游客在游览瓷器口古镇时,可以去茶楼聆听评书,在抑扬顿挫的语调中,感受评书的嬉笑怒骂;另外游客可前往重庆市曲艺团里不仅可以欣赏四川扬琴、四川清音的表演,还可聆听部级传承人对非遗文化的学习历程,感受文化的传承。此外,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时,应积极结合重庆周边的旅游资源,拓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线路。

(四)合理开发利用,发展文化产业

旅游资源调查研究范文2

从以上研究文献和成果来看,现有的研究指出了我国旅游商品包装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强调了旅游商品包装应突出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但目前的研究仅从包装本身出发,未能考虑到旅游商品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旅游资源有效传播的载体,而这种载体的功能是否实现不仅仅需要从文化、地域特色方面考虑,还需要从营销的角度,将包装与广告、促销整合形成旅游资源的整合营销传播理念和方法体系,这对于旅游资源丰富,但对资源信息传播不畅的江西省而言更为需要。

江西旅游资源有效传播视角下旅游商品包装创新的意义

落实江西省“十二五”规划的需要。江西省“十二五”规划中将“推进旅游产业大省建设”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主要措施之一,并明确提出“加快旅游商品研发、生产、销售体系建设,促进旅游商品产业化发展”。的举措,旅游商品包装是旅游商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旅游商品销售,加强旅游资源传播的有力武器,因此研究旅游商品包装在旅游资源传播中的作用和创新是旅游商品产业化发展的理论基础准备,是落实江西省“十二五”规划的需要。释放江西旅游经济活力的需要。购物特别是购买旅游商品是旅游六要素之一。

旅游商品具有满足游客对旅游经历的保存和回忆需要、旅游地收益的主要来源以及传播旅游资源的三重功能。但旅游商品的制造和销售仍是江西旅游产业经济链的弱项,以江西红色旅游为例:据统计,江西红色旅游收入大部都是在门票、餐饮、住宿和交通等中产生,而来自红色旅游商品的制造与销售收入只占了10%不到的比重。旅游商品包装设计的创意水平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由此直接影响旅游收益的增加。另一方面,江西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目前已形成了红色、古色、绿色和蓝色的四大类型,六大景区的多元化旅游线路。但江西旅游游客多来自于本省及福建、浙江等附近省份,外地游客关注较少,丰富的旅游资源未得到有效的传播。旅游商品包装是传递旅游资源信息,表达旅游资源特色最为直接和外在的要素,由此对江西旅游资源的知名度的建立具有直接的作用。因此可以看出,江西旅游经济活力的释放离不开对旅游商品包装的深刻认识和创新。

促进学科交叉,形成创新成果的需要。商品包装从技术上讨论属于工程技术范畴,研究者多为工程技术领域学者,讨论的问题主要是如何让包装更好履行保护商品的功能。商品包装从设计上讨论属于设计艺术学的范畴,研究者多为艺术领域学者,研究的重点也在于艺术设计。旅游管理属于工商管理的范畴,研究者多为管理或者经济领域学者,研究多从管理和经济的理论和实践角度探索旅游经济的发展问题。商品包装的功能不仅是保护商品,更具备促进商品销售的作用,应该从管理和经济的角度予以认识。旅游管理要规范不仅要应用经济和管理的理论指导,还需要在微观层面多角度探索,其中也包括从商品包装角度探索旅游管理的问题。所以研究旅游包装对旅游资源的传播作用和创新是促进艺术、技术和管理三个学科交叉,形成创新成果的需要。

江西旅游商品包装创新策略的主要研究内容

为深入探索江西旅游商品包装对本身旅游资源有效传播的作用,发现江西旅游商品包装对旅游资源传播的问题,找到能帮助旅游商品更好地实现其资源传播功能的方法,本研究着重围绕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展开研究:

(一)旅游商品包装对旅游资源传播的作用研究

此部分研究主要从旅游商品包装在刺激游客购买和旅游信息传递两个角度探讨旅游商品包装对旅游资源传播的作用。首先利用视觉传达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探索旅游商品包装能在哪些方面吸引游客,进而刺激游客的购买欲望。然后从市场营销分析旅游商品包装能利用恰当的形式向游客有效传递哪些方面的信息,完成旅哪些旅游资源的营销功能。最后总结上述两方面的结论,得到旅游商品包装对旅游资源传播的具体作用。

(二)旅游商品包装对旅游资源传播的作用评价方法研究

此部分研究依据前部分的研究结果为基础,首先为旅游商品包装对旅游资源传播的作用评价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指标权重。其次,对目前的几种评价方法如模糊评价法、灰色评价法以及聚类分析法等方法在旅游商品包装对旅游资源传播的作用评价中的适用性进行探讨,并通过对基本的评价方法的改进获得旅游商品包装对旅游资源传播的作用定量评价方法。

(三)江西旅游商品包装对旅游资源传播作用的评价研究

此部分研究主要以分别代表江西红色、古色、绿色和蓝色旅游旅游中的井冈山、庐山、婺源和仙女湖四个景点为调查对象,先通过向游客现场提问获得这四条旅游线路的旅游商品包装信息,主要是旅游资源传播的作用评价指标中各指标的状况和定量数据,然后利用恰当的定量化评价方法进行评价。

(四)江西旅游资源有效传播视角下的旅游商品包装创新策略研究

此部分研究以第(三)部分的结论为依据,分别对江西红色、古色、绿色和蓝色旅游类型的旅游商品从包装技术、视觉吸引以及营销功能实现等三个角度提出系统化的创新策略,以有效传播江西旅游资源。

旅游商品包装对江西旅游资源传播途径范畴的创新思路与方法

本研究以江西省旅游商品包装为研究对象,以旅游商品包装对旅游资源有效传播的作用评价方法和创新策略为研究问题,通过现状调查、文献分析以及定量评价等方法得到江西省旅游商品包装的创新策略以更好地为有效传播江西省旅游资源、发展江西省旅游经济服务。

(一)调查法

深入旅游商品市场向游客实际调查,通过现场提问的方式获取游客对江西省旅游商品包装在评价指标中各指标的评价信息并对数据进行排除不合理信息,统一化量纲等处理。

(二)定量化评价方法

通过分析模糊数学评价法、灰色评价法以及聚类分析法等定量化的评价方法的使用前提和适用性获得旅游商品包装对旅游资源传播的作用评价的恰当方法,并以处理后的调查数据为输入获得江西旅游商品包装定量化评价输出。

旅游资源调查研究范文3

李丹丹 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Innovation Project of Guangxi Graduate Education):“基于主体功能区规划下的海滨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补偿研究——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北海市为例”(YCSW2014015 )阶段性成果。

摘要:通过对北海银滩的实地调研,在充分了解其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以面对面的方式随机调查了352位北海银滩游客对海滨旅游资源的生态补偿意愿,以及影响游客补偿意愿的相关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有261人愿意为北海银滩进行生态补偿,平均每人的最小补偿意愿值为61.79元,游客对北海银滩海滨旅游资源影响值(损失值)为元6.87×/a。被调查者的年收入,是否关心环境保护,是否会携带垃圾袋对补偿意愿有十分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CVM 海滨旅游资源 补偿意愿

中图分类号: X2 文献标识码: A

海滨旅游资源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对其进行经济价值评估,采用最广泛的方法就是CVM法。自从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我国以来,CVM被越来越多的学者运用于“公共物品”的价值评估。如赵斐斐运用CVM研究当地居民对潮滩湿地的生态补偿意愿;马爱慧运用CVM测算耕地补偿额度;徐大伟运用CVM研究辽河中游地区居民对流域生态补偿的支付和受偿意愿。但是已有研究很少涉及海滨旅游资源方面,本文利用CVM法对北海银滩海滨旅游资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评估,为合理开发北海银滩海滨旅游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一、研究区域

北海银滩位于北海市银海区,因“滩长、沙白、水净、浪软”的特点而享有“中国第一滩”的美誉,是我国南方地区极为理想的滨海浴场之一。自从2003年5月1日正式免费向公众开放后,吸引了大批游客,特别是旅游旺季期间,人山人海,大大超出了银滩的承载能力。有数据统计,仅仅2013年暑期,北海银滩接待游客40.5万人次,日均达到6750人,日均清扫各类生活垃圾10吨。由于资金缺乏和管理不善,现在银滩海面和沙滩上仍然随处可见各类生活垃圾,因为环境的破坏,银滩部分沙质已变黑。更有一些房地产开发商为了迎合游客的需求,在景区沿岸建造海景房,使部分滩涂湿地被填平,自然岸线被改变,生态环境加剧恶化。

二、北海银滩海滨旅游资源生态补偿问卷设计与实施

1.问卷设计

我们在事先对北海银滩进行详细调研并了解其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借鉴现有经验确定了需要调查的主要内容及调查的方式,设计 CVM问卷的初稿,并随机对北海银滩的游客进行了预调研。在得出可行性的条件下,及时对预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完善,确定了问卷的最终稿。最终确定的正式调研问卷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北海银滩海滨旅游资源背景信息介绍;第二部分是对游客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补偿支付意愿的调查,包括游客是否会随身携带垃圾袋、是否愿意为北海银滩进行生态补偿等,此部分的相关信息可以获得游客的支付意愿;第三部分主要是游客的个人基本信息,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工作地点、工作收入、受教育程度以及所从事的职业等,并以此分析影响游客支付意愿的因素。

2.调查实施及样本特征分析

本次调研采用面对面形式,调研对象为北海银滩的游客,调研时间为2014年8月22日至8月25日。由于问卷采用随机发放的方法,而且被调查者覆盖了整个北海银滩景区,因此本次调研的问卷符合条件价值调查方法所要求的问卷广泛性要求。在发放的360份调查问卷中,排除一些有明显错误(如前后矛盾/漏答) 的问卷后,回收有效问卷为352 份。从样本的特征来看,男性占50.9%,女性占49.1%;受教育程度多为专科及以上学历,其中本科学历最多;年龄在18-25岁者占60.8%,其次是26-30岁者占24.1;职业类型中学生最多,其他各行业均匀分布;个人年收入1万元以下最多,其次是4-5万者居多。

三、结果与讨论

1.补偿意愿值分布及平均补偿意愿值

在352份有效问卷中,有 261人选择了非0补偿意愿值,91人选择0补偿意愿值。选择补偿金额在5元和25元者居多,百分比分别为19.35和11.9%(图1)。

计算北海银滩补偿意愿值的数学公式为:

式中:Pi为正补偿意愿人数的分布频率;Bi为正补偿意愿值。将图1的数据带入上述公式中,计算得到北海银滩补偿意愿值为61.79元/a。

2.北海银滩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

依据游客对北海银滩海滨旅游资源的主要影响范围,调研样本为正在北海银滩休闲娱乐的国内游客,总样本应为2014年北海银滩接待的国内总游客量。根据北海旅游政务网统计数据整理得知,2014年,北海银滩共接待国内游客150万人次,然后将本次分析的结果往上推,样本调查中有91人是0补偿意愿,扣除25.9% 的零补偿意愿1.5××25.9%人后,然后将有补偿意愿的人数 N×( 1-25.9%) 乘以平均每人的最小补偿意愿值为61.79元,得到全北海银滩的最小补偿意愿为1.50××( 1-25.9%)×61.79,即游客对北海银滩海滨旅游资源影响值(损失值)为6.87×元/a。

3.影响游客支付意愿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为了检验旅客的支付意愿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共设计了 10个变量, 分别对其含义进行了编码(表1)。

按照如上变量,本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和二元Logistic模型,对“变量”与“游客是否愿意支付”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

在二元 Logistic回归模型中,设y 是只取1 或 0的二分类因变量,即:“愿意”赋值为1,“不愿意”赋值为0,设有k个协变量

这里,P(y)表示在协变量xi条件下Y为1的概率。对应的logistic线性回归模型为:

由此,对这10个变量进行了 Logit模型分析,看它们对游客的支付意愿是否有显著影响。结果表明(表2),个人收入、是否关心环境保护、是否携带垃圾袋对游客的支付意愿有显著影响。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是否担心旅游活动破坏环境、是否听说生态补偿、是否了解生态补偿政策则不显著。

四、结语

从研究的结果来看,游客都很关心北海银滩的生态环境,其中有74.1%的游客愿意为北海银滩的生态环境保护支付费用。根据支付卡调查的数据得知,游客对北海银滩海滨旅游资源补偿意愿值为61.79元每人,游客对北海银滩海滨旅游资源影响值(损失值)为6.87×元/a。为了使北海银滩海滨旅游资源不再继续恶化,使之得到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完善相关政策: 设立海滨旅游资源生态补偿专项基金;探索新的生态补偿方式;扩大补偿资源来源渠道;切实恢复提高北海银滩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彭本荣,洪华生.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理论与应用研究[M].北京: 海洋出版社,2006:207-208

[2]张朝晖,叶属峰,朱明远.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及价值评估(上册)[M].北京: 海洋出版社,2007:140-160

[3]赵斐斐.基于CVM 的潮滩湿地生态补偿意愿研究——以连云港海滨新区为[J].海洋环境科学,2011,30(6):872-876

[4]李超显,彭福清,陈鹤.流域生态补偿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湘江流域长沙段为例[J].经济地理,2012,32(4)

旅游资源调查研究范文4

宁德市蕉城区背山面海,有着丰富的物产资源,饮食文化资源也极具特色。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如能进一步研究并挖掘蕉城区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将其与旅游发展很好地融合,不仅有利于提升蕉城区乃至宁德市的文化品牌,也将更加促进蕉城区的旅游业发展。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宁德市蕉城区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展开调查分析,并提出蕉城区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关键词:

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蕉城区

一、引言

国民休闲时代的来临,休闲旅游大发展,体验化是其基本取向。饮食文化旅游资源作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食物为物质载体,以地方文化为灵魂,同时配合各种相关活动,充分调动游客视、听、味等感官,在满足旅游者基本生理需求的同时实现其精神诉求,使旅游者在体验过程中有所感悟。目前,关于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研究尚在初级阶段,对于宁德市蕉城区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尚属空白。本文以宁德市蕉城区为研究案例,结合调研剖析其饮食文化资源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关的旅游开发原则和策略,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实用性。

二、相关理论基础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唐留雄在《中华饮食文化的发展与现代旅游业发展》(2001)中提到旅游者的品味需求可以通过开发传统饮食文化资源来满足。杨春华《发展旅游业以饮食为依托》(2004)一文强调了饮食这一要素在旅游业中的重要性,而饮食文化旅游资源深入挖掘是旅游业发展的一大良策。毛震在《四川佛教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2007)中提议将佛教文化和饮食资源相结合,能够突出当地的独特性,借助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促进宗教的发展。周书云《旅游视角下地方饮食文化开发措施探析》(2010)一文对于饮食文化旅游的开发提出了认证饮食资源、开发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品牌以及各界联合开发等措施。关于饮食文化及资源对旅游影响的研究,英国学者Hobs-bawn和Ranger在《Theinventionoftradition》(1983)一书中提到旅游目的地的特色饮食文化衍生出的旅游产品对当地的发展能起到促进作用。Boyne和William(2002)通过数据说明旅游饮食在旅游者的花费中占比较大,近40%,旅游地对于旅游饮食应着重发展,旅游饮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与游客的体验需求产生了矛盾,就很容易产生负面影响。在饮食文化资源开发方面,Getz和Brown(2006)认为美食形象的塑造可以提高游客对旅游地的兴趣,提高其出游率。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国外相关研究多着眼于旅游者的旅游需求,结论更具实用性;而国内研究的理论性更强,在开发方式等实践方面则比较薄弱。

(二)概念界定。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在旅游资源分类(国家标准)中属于人文景观资源这一范畴,涵盖了遗址遗迹类、旅游商品类、人文活动类等五类旅游类型。从目前学界的研究来看,对于饮食文化旅游资源这一概念尚未普及。黄继文在《挖掘民族饮食文化,丰富云南旅游资源》一文中将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定义为在自然或人类社会中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并能在某种程度上开发为旅游消费对象的饮食程序、饮食方式、饮食规矩等相关文化事物的总和。笔者认为,从饮食文化内容和层次上看,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包括了饮食材料、饮食器具、制作工艺、饮食习俗、饮食礼仪等。因此可以结合饮食文化旅游,将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定义为:在旅游过程中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并能带动旅游经济发展的饮食文化、饮食习俗和旅游商品等与饮食相关的其他因素的综合。

三、宁德市蕉城区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现状

(一)宁德市蕉城区饮食文化旅游资源概况与分类。宁德市蕉城区地处福建省东北部的鹫峰山南麓、三都澳之滨,是福建省宁德市政府所在地。蕉城区历史悠久,素有“海国斯文地”之美誉,区内留有闽东唯一的历史文化街区。当地饮食资源也比较丰富,为福建省茶叶、枇杷、商品牛生产基地之一,还是中国大黄鱼之乡,晚熟龙眼之乡。虽然蕉城区拥有悠久的历史沉淀和丰富的饮食资源,但当地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中对旅游资源分类的方法,结合笔者对宁德市蕉城区的实地调研考察和当地旅游局的相关资料,对蕉城区饮食文化旅游资源情况进行统计。(表1)

(二)问卷设计与调查。为了解宁德市蕉城区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笔者设计了本次调查问卷。问卷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被受访游客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包括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月收入、常住地六项;第二部分调查游客对蕉城区饮食文化的认知情况、偏好情况和相关单测评量,分为单选、多选和满意度勾选。性别构成上,男性占45.4%,女性占54.6%,比例较均衡;年龄以18~38岁为主;学历方面以大专及大学本科为主,占比47.4%;职业构成上各行各业的比例较均衡;游客客源则主要集中在本地及省内其他城市。

(三)调查结果分析1、关于蕉城区的饮食特产认知程度。在受访者中,熟知度最高的是黄瓜鱼,其次是肉丸(芋头包),八仙糕位列第三。在喜爱程度上,肉丸(芋头包)的人数最多,有35人,米糖和八仙糕分列第二、第三位。同时,人们虽然品尝过这些特色饮食,但对其典故却了解不多。45.4%的人对此完全不了解,36.7%的人表示知道光饼的典故,知道肉丸(芋头包)的人最少,仅占1.5%。2、关于美食圈的认知情况(多选)。南门兜知名度最高,67.3%的受访者都表示知道这里;其次是小东门,占44.4%;霍童古街位列第三;都不知道的有19.4%。表示蕉城区饮食“还不错,但具有当地特色的菜馆不多”这一评价的人数最多,有89人。“没什么特色”的有51人,“一般”的为40人,认为“具有当地特色”的仅有16人。3、对于就餐环境的考量。受访者在几个选择上更为注重服务质量和价格水平,可知人们的消费观更加注重实惠、舒适。当然,不能因此忽略其他因素。4、通过对价格的选项调查,发现人们的消费观仍以实惠为主。从而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可以制作不同档次的饮食套餐,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另外应主打实惠的特色餐饮产品。5、关于购买旅游商品的类型,78.6%的受访者选择购买便于携带的特色美食产品。由此,在开发此类旅游商品时,应推广具有蕉城特色的美食产品。而对于饮食文化旅游项目的选择,前三名分别是:品尝的同时观看或制作美食、参观美食节或传统节庆和参与饮食体验性劳动。吃、玩同步能让游客更感兴趣。6、单测评量感知评价结果中,“蕉城区饮食”所包含的“地方风味和口感”这一内容的满意度比“相关历史文化”高。可以看出,蕉城区的相关历史文化虽然较浓厚,但还无法对群众造成深层次的影响。在“饮食环境”中,“环境卫生”和“周围街区氛围”这两项的满意度比其他选项高,而人们最注重的“服务质量”满意度略低。在“相关活动”中,满意度较高的为“表演性活动”。(表2)

(四)小结。此调查反映了游客对蕉城区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认知情况和偏好。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显示出:游客对当地特色饮食的认知度较高,但对其所蕴含的典故认知情况较低;对于蕉城区的美食节及特色美食等内容大部分受访者表示地方特色不足;在喜欢的饮食类型方面,更青睐于风味小吃;在选择就餐地点时会更多地考虑一般菜馆和美食街,同时更注重其价格和服务,但蕉城区在这些方面仍有待提升;在选择旅游开发内容时,更多受访者选择了美食街和参与性强的活动;在旅游产品的选择上,当地特色美食产品更受欢迎。

四、宁德市蕉城区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第一,科学规划,协调发展。目前,宁德市蕉城区餐饮业的发展水平尚浅,对于本地区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缺乏深入研究。同时,政府对此的扶持力度较小,社会的关注度也较低。因此,首先应该对饮食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根据实际情况成立专项小组,将蕉城区的烹饪方法、口味特点及饮食传说等进行归纳,使之系统化;其次,对饮食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体规划,为饮食景观的开发设计奠定理论基础。这一工作可以结合蕉城区的历史街区进行规划,体现特色化和差异性,凸显蕉城区独特的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再次,政府需要出台合理的政策,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这样能促进餐饮行业的发展;最后,对当地特色小吃进行认证,建立“名小吃”标志,塑造品牌效应。第二,挖掘饮食文化内涵。随着经济发展,餐饮市场的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要保持本地饮食的优势,不能只求让游客“吃饱饭”,而应让“吃饭”也变成一次特别的旅游体验,故而挖掘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尤为重要。首先,要坚持本地饮食的特色,以闽东菜为基础,结合蕉城区的山海优势,将蔬果和海产品加以融合;其次,提升饮食的环境,从菜肴制作、服务质量到就餐环境等都要结合旅游体验进行打造;最后,结合当地饮食习俗,在任何时候都能给游客一个“我是当地人”的旅游体验。第三,塑造饮食文化旅游品牌形象。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能给其拥有者带来经济效益。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餐饮市场的竞争已经不再局限于价格战和服务战,品牌和形象也越来越重要。随着宁德市旅游市场的发展,餐饮竞争也逐渐走向了国际化,因此要想赢得市场空间,要树立蕉城区饮食品牌的优势,做好营销工作。目前,蕉城区已经注册的品牌类别包括茶、大黄鱼和晚熟龙眼。这三个类别目前所树立的品牌形象已经遍及省内外,需要做的就是让这些品牌的影响力更大,质量更优。除了已有的品牌,对现有的特色饮食文化资源要进一步开发打造,以文化为名片,塑造更多的品牌形象,赢得更大的市场空间。第四,提高行业标准。消费者的保护意识和餐饮业的激烈竞争使餐饮业的服务和管理成为消费者选择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餐饮业的管理水平及其服务质量是否能在业内有所建树也成为了其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这方面的发展,需要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包括相关部门、餐饮业和从业者等。

五、结语

蕉城区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应关注受众的喜好,结合实际,加大对当地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积极开发相关的旅游特色产品和特色路线。在宁德市旅游快速发展之际,提升蕉城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巩固并扩大其客源市场。本文对宁德市蕉城区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进行了一些讨论和分析,对有效整合蕉城区资源,优化配置,进一步促进蕉城区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有一定借鉴作用。但是,由于笔者的学术水平尚浅、参考文献有限,本文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更系统地推进蕉城区饮食与旅游的有序上升和发展,并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做出更为详尽的发展计划。

主要参考文献:

[1]唐留雄.中华饮食文化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J].财贸研究,2001.2.

[2]杨春华.发展旅游业以饮食为依托[J].经济视角,2004.2.

[3]毛震.四川佛教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3.

旅游资源调查研究范文5

关键词:旅游资源 军垦文化 综合评价 三三六评价法 层次分析法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12-212-03

一、引言

军垦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戍边文化,是以兵团为组织基础, 以“热爱祖国、屯垦戍边、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兵团精神为核心的一种区域文化,至今尚无统一的定义。总体上军垦文化可以概括为在半个多世纪的屯垦戍边历史中逐步积淀而形成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内容包括一切能够反映和展示兵团屯垦戍边艰苦历程和精神的历史见证物,具体包括纪念馆、纪念碑、雕塑、军垦文物、军垦遗址、高科技特色大农业、口述历史及文化作品等。“军垦文化”是一类特殊的“旅游资源”,正确认知这类资源的价值是进行合理旅游开发规划的重要前提。当前学术界对军垦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的专题研究较少,主要还集中在定义、内涵、问题及开发对策等定性论述层面。如巩洁认为军垦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唯一性、特殊性、神秘性和地域文化的互补性等特点;吴淑琴、轩安东认为军垦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应从挖掘文化内涵、加大宣传和政府职能发挥、产业协调等方面入手;陈东、王环提出可以从开发屯垦名城游、屯垦文化游、屯垦人家游等产品和线路的方式加快军垦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张彦、白关峰、盖学瑞、徐春阳等则从军垦文化节庆和景区规划等角度阐述了如何有效开发军垦文化资源;孙雪菲则较为系统的阐述了军垦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开发模式,并与新疆兵团军垦文化进行了对比研究。在上述对军垦文化旅游资源的研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研究内容上,对概念、特点、存在问题、发展对策等方面的阐述,研究的案例地涉及地域有限,不能全面把握军垦文化资源的发展全貌。

在研究方法上,定性描述偏多,且多为二手资料,忽略了深入访谈、问卷调查等一手资料的挖掘。本研究是在前人对军垦文化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石河子市、阿拉尔市、图木舒克市三个较为典型的军垦文化案例地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军垦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综合价值评价,提取并分析影响该类资源开发的限制性因素,最终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案例地是石河子市、阿拉尔市和图木舒克市,调研时间为2014年8~12月。调研数据来自于可提研究小组在调研活动中收集的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资料。调查问卷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专家调查问卷,共计10份,一部分是普通游客调查问卷,采用实名制,调查问卷的发放采取随机抽样调查法,发放问卷100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调查问卷涉及内容包括受访者基本信息(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和军垦文化旅游资源评价赋分。座谈和访谈对象主要是当地旅游局、文物局、博物馆工作人员、政府宣传部工作人员及军垦老战士,访谈内容主要涉及军垦文化旅游资源在保护、开发和传承方面的观点和意见。

(二)研究方法

1.“三三六”评价法。定性评价是评价者在旅游资源考察基础上据自己的印象所做出的主观评价,具有简单易行见效快的特点,“三三六”评价法就是旅游资源定性评价的代表方法之一,即“三大价值、三大效益、六大开发条件”的评价体系。“三大价值”指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科学考察价值;“三大效益”指旅游资源开发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六大开发条件”指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景象地域组合条件、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客源市场、投资能力、施工难易程度等六个方面。

2.层次分析法。定性评价简便易行,但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结果具有相对不确定性。因而自上世纪70年代起,以美国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教授塞蒂(A.L.Saaty)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提出多层次权重分析决策法(简称AHP法),即建立了一套以定量化为目标的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这一方法主要包括指标数量化和评价模型化。AHP的基本思想是:决策者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为相互联系的若干层次结构,根据决策者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判断来对要进行决策的方案进行优劣排序,以此来判断各层次中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以此将问题所涉及的因素进行简洁、系统、严谨的统一处理,实现旅游资源由定性到定量的转变。

新疆兵团军垦文化旅游资源它是集制度、精神、物质和自然环境等因素于一体的复杂、综合性资源,通过初始计算、综合简化等步骤建立由总目标层、评价综合层、评价项目层(3个指标)及评价因子层(14项指标)构成的三层次综合评价体系(见表1)。

构建层次模型后,确定各因素及各层次之间的隶属关系,根据每个评价因子对旅游开发的影响程度,给各评价因子赋予权重,本文采用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即专家咨询法,获得评价因子排序权重及位次。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在已建立的评价指标层结构和评分的基础上,构建判断矩阵。

第二步:计算已建的判断矩阵行元素的乘积,并计算其n次方根。会得出新的向量为:

■=■(i=1,2,3,…,n)

第三步:对向量■={■,■,■,…,■}做归一化处理后,

Wi=■i■■i(i=1,2,3,…,n)所得的W={W1,W2,W3,…,Wn}T为要求的特征向量。

然后用BW=λmaxW,λmax=■■求最大特征根,wi就是对应元素单排序的权重值。

在建立的体系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步骤来确定评价指标因子权重,数据来源于调研过程中对专业人士和游客的问卷调查,将所得数据通过计算机一致性检验处理(要进行一致性检验,就要计算它的一致性指标CI=λmax-n/n-1,CR=CI/RI,其中CI为一致性指标,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得CR≤0.1,可判断出矩阵具有了满意的一致性,评价指标更加科学合理,最终得各评价因子权重值(保留小数点后4位)。

第四步:给权重排序,以100分为总,给各个因素赋值得到定量评价参数表;之后确定基本评价因子指标分。

三、军垦文化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结果与分析

(一)定性评价

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对新疆兵团军垦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统计和分类,共计6个主类,14个亚类和21种基本类型。整体来看,兵团军垦文化旅游资源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和鲜明的政治色彩,是中国红色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三三六”法对该类资源进行定性评价,在资源价值方面,军垦文化脱胎于数千年的屯垦文化,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并且以人事记录、雕塑、文物、遗址、文学艺术作品,景观建筑,传统手工艺品等多种形式存在,也蕴含了一定的艺术观赏价值和科学考察价值。在开发效益方面,99%的受访者认为军垦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极强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在文化传承和社会教育方面作用明显,社会效益显著,通过景区景点与军垦文化资源的一体化开发,适度的旅游开发在就业、休闲娱乐等方面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资源开发带来的环境效益较弱。在资源开发条件方面,因建制原因,兵团军垦文化资源空间分布松散,资源离散度较大,且周围吸引物数量较少,景象地域组合条件较差,内外部交通限制大,为进一步的资源开发带来困难。

(二)兵团军垦文化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1.单因子权重排序及结果分析。用AHP法对调研数据进行处理,以此得到军垦文化旅游资源评价各因子权重分配及排序(见表2)。

从综合评价层来看,各因子权重系数由高到低分别是资源价值、环境条件和开发条件,其权重依次是0.7890、0.1910和0.0200。其中兵团军垦文化资源权重排位第一,说明旅游资源自身的品质高低是衡量对游客吸引大小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旅游资源开发的首要条件之一;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权重排位第二,说明开发条件的重要性,当旅游资源所处的市场区位,基础设施条件,经济产业基础支撑、交通条件,投资条件以及资源本身的离散程度大小等各方面都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才可进行下一步旅游资源开发措施;环境条件权重排位第三,虽然环境因素对军垦文化资源的开发影响较小,但是环境本身就是旅游资源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资源所处环境和游客选择意愿成正比关系,并影响了整体旅游资源的质量,因此,环境因素是影响军垦文化资源开发的阻力因素之一,作用不可忽视。

从评价因子层来看,资源价值的七项影响因子中,资源的历史文化和科学艺术价值权重最高,为0.2260,新疆兵团军垦文化旅游资源作为一种文化类的旅游资源,这是由其特点决定的,军垦文化旅游资源它代表的就是兵团在不断的发展中所创造出的一种独特历史文化,因此其历史价值高有着必然性。再者就是观赏游憩价值,权重为0.2190,排第二,这是由它的现今表现形式决定的,军垦文化旅游资源,现在有着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如文物、遗址、博物馆、雕塑等呈现在人们眼前,让人们在观赏中感受资源的文化气息,同时说明观赏游憩价值也是资源本身能够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资源的珍稀奇特度、知名度、影响力和规模丰度,权重值分别为0.109、0.079和0.078,可见资源本身的独特性和知名度,规模也是影响对游客吸引力大小的不而忽视因素,但资源完整性和使用范围所占权重较小,它们都是资源本身不可或缺的条件,也影响了资源的品质高低;资源开发条件的六项影响因子中,市场区位权重为0.0350,排第一,市场区位是影响资源开发的主要因素,由于新疆所处的特殊区位条件,偏远的地理条件特征是开发旅游资源的主要阻力因素之一。基础设施条件和可进入性权重分别占0.0340和0.0330,这两个因素和市场区位有着很强的关联性,由于资源离散度较大,加之基础条件的不完善,使得可进入性并不强,这直接制约了军垦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产业经济基础和投资条件是资源开发的支撑条件,其权重分别为0.028和0.032,说明军垦文化旅游资源的物质支撑力量不够。

2.军垦文化旅游资源等级评定。在确立各个指标因子权重之后,参考《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对军垦文化旅游资源的指标和游客调查问卷资料进行等级赋分,单项指标总分10分,按照程度由差到好分为5个等级,分别是:“很不好,0-2”,“不好,3-4”,“一般,5-6”,“好,7-8”,“很好9-10”,对兵团军垦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等级评定。

新疆军垦文化旅游资源各评定因子的值域75~89间,综合赋分值为85.25,为四级旅游资源,即优良级旅游资源。具体来看:军垦文化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独特性、重要性方面所占分值比较高,但在吸引物的数量上,分值极低,吸引物也是组成资源环境的重要因素,旅游资源的单一孤立,吸引物的缺乏,往往会制约游客对其的选择,降低军垦文化的整体吸引力。这可以为军垦文化未来的发展重点指明方向,同时为军垦文化旅游资源后期开发策略的制定奠定基础。

四、讨论

一方面,将AHP在旅游资源评价中的应用,可以较好地解决旅游资源评价中主观与客观之间的矛盾,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但从评价角度来说,旅游资源具有复杂性、主观认识差异性、时变性等特点,评价权数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不断的调整。一般认为,综合评价值越高,开发及投资的成功率也较高,但这并非正相关。因此,对军垦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仅是为科学的规划与开发提供依据,但绝非唯一根据。另一方面,由于受时间、人力、物力等诸多因素限制,本研究选取的样本量较小,案例地的军垦文化旅游资源虽然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但是并不能完全反映军垦文化旅游资源的全貌,需要在下一步的研究中扩大调研范围,增加案例地。

五、结论与建议

在资源开发条件方面,因建制原因,兵团军垦文化资源空间分布松散,资源离散度较大,且周围吸引物数量较少,景象地域组合提交见较差,内外部交通限制大,为进一步的资源开发带来困难。

(一)结论

从调查问卷和访谈资料的相关数据分析后,对军垦文化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归纳为以下几点:(1)在定性评价方面,军垦文化旅游资源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而艺术观赏价值和科学考察价值偏低,该类资源在文化传承和社会教育方面作用显著,所产生的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军垦文化资源额开发受多种因素制约。(2)在定量评价方面,从单因子权重排序可知,军垦文化旅游资源价值权重最高,其次是开发条件和资源环境因素,虽然军垦文化资源综合赋分值较高,但是资源完整性、知名度、影响范围、产业经济基础、投资条件、交通条件及资源所处环境等影响因子的赋值较低,成为军垦文化资源开发的主要限制性因素,这也是在未来军垦文化资源开发中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二)建议

综上所述,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对军垦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力度。

1.加强保护,提高军垦文化旅游资源的完整性。调查显示,兵团军垦文化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但是呈现分布零散孤立、规模偏小且缺乏完整性。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承载军垦文化的文物、遗址及其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如部分具有纪念意义的老建筑缺乏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管理经费,部分照片、档案等文物损毁或流失。完整丰富的军垦文化资源是旅游开发的前提,建议在对军垦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普查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将分布区域较为集中的军垦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合保护和开发,以点带线,将零散的景点景区设计成不同主题的旅游线路或旅游产品,在保护和开发中都尽量保证资源的完整性。

2.加大军垦文化旅游的宣传力度。调查显示,军垦文化在公众的知名度偏低,非新疆常住居民的多数受访者,对什么是军垦文化了解甚少,资源吸引力普遍偏低,旅游资源知名度的大小往往直接影响着游客对旅游地的选择意愿,进而影响区域旅游发展,因此建议加大对军垦文化旅游的宣传推广力度。首先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注重宣传形式和手段的多样化,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刊杂志、广告等媒介推广军垦文化游,同时加大与旅行社的横向协作,通过旅行社向游客推介和宣传,以此提升军垦文化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其次积极组织旅游企业参与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展示会,加强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的信息互通和业务往来,加大对主要客源省市的宣传力度;最后鼓励军垦文化资源丰富的兵团城镇举办大型旅游节庆活动,通过活动平台招揽游客,达到旅游促销和文化宣传的目的,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军垦文化的知名度并增加游客量。

3.加大对军垦文化的投入力度。军垦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产生的社会效益远高于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不仅要有人力、物力支撑,更要有财力支撑,政府职能的发挥尤为重要。建议加强军垦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军垦文化旅游资源大多孤立而分散,且分布在较为偏僻地段,因此对其基础设施的完善,尤其是交通条件的改善,可大大提升资源地的可进入性。同时对军垦文化资源的开发要注重与其他资源和周边环境的协同开发,单体旅游资源与吸引物的一体化发展能够提高整体旅游资源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 高山,郑剑平.军垦文化传播相关问题研究[J].石河子大学学报,2010(4)

[2] 黄家玲,徐红罡.军垦文化遗产化过程中的社区感知[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07)

[3] 巩洁.军垦文化旅游资源的界定和特征[J].兵团建设,2004(2)

[4] 吴淑琴,轩安东.新疆石河子军垦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探析[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

[5] 陈东,王环.关于发展军垦旅游文化的思考―以农三师四十一团为例[J].兵团党校学报,2009(6)

[6] 张彦,白关峰.新疆兵团节庆文化的内涵及其功能分析[J].民族论坛,2014(9)

[7] 盖学瑞,徐春阳.阿拉尔军垦文化公园规划设计[J].绿色科技,2014(1)

[8] 孙雪菲.黑龙江军垦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9] 佟玉权.旅游资源的模糊性及其评价[J].桂林旅游专科学校学报,1998(2)

[10] 余敏.层次分析法在旅游资源评价中的应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6)

旅游资源调查研究范文6

一、乡土旅游资源的概念

国家旅游局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制定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中对旅游资源的定义比较确切和规范:“所谓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有吸引力、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具备一定旅游功能和价值,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事物和因素”。结合旅游资源的定义,“乡土旅游资源”是指本地具有乡土特色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风光、乡土地理、人文景观、名胜古迹、民风习俗、传统文化、民间艺术等,内涵十分丰富。

二、乡土旅游资源在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问题

1.开发浅化。乡土旅游资源来自本地区,学生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和学生生活关系密切。然而我们却遗憾地,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反而难以达成好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对乡土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不深,学生不以为然,不能产生情感共鸣。

2.利用僵化。教师开发利用乡土旅游资源的能力不高,特别是在对乡土资源的利用途径和形式上出现了僵化的趋势。

3.内涵窄化。许多教师认为乡土旅游资源在利用时无需加工,这是窄化了乡土旅游资源的内涵。其实,有些乡土旅游资源虽然看得见摸得着,但取来即用效果却不佳;而无形的文化景观更需深入挖掘,认真研究它的内涵,才能更好地为课程服务。

三、乡土旅游资源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开发利用的建议

乡土旅游资源在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选题、研究时要特别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综合技能,提升生活经验,培养注意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

1.师生共同建设乡土旅游资源库。我们所生活的空间,可用于开发的素材非常丰富。但要想使之变成为所能用的乡土旅游资源,师生要经过用心观察――分析整理素材――选择加工素材――分类建设资源库几个环节。师生应基于对综合实践课程的把握,带着问题和明确的目的去观察,并在此基础上认真分析乡土素材,对观察到的内容及时进行整理,结合经过各种渠道搜集的信息资料对乡土素材进行选择、加工,使之成为可供课程使用的乡土旅游资源,然后根据课程需要进行有机整合、分门别类,以便随时调用、补充、更新信息,形成系列的、不断加深的乡土旅游资源库,以解决“开发浅化、内涵窄化”的问题。

2.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意场,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在开发乡土旅游资源时,需在立足用好乡土资源的基础上,为“用”而“开”。这就要求教师做好“激情”的“预设”工作。为了能真正“激”起学生的“情”,在确定开发对象后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调查,进一步了解本地旅游资源现状,深层次地分析原因,尝试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让学生交流各自的成果和心得。这样通过亲身参与,使学生拓展知识面,增强动手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乡土旅游资源的利用,可以综合运用学生的诸多感官,让学生全身心融入乡土旅游资源的亲切氛围中,眼、耳、手、口、脑一起动起来,必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以解决“利用僵化”的问题。

3.大胆求新:选择“新视角”,探寻“新资源”,挖掘“新内涵”,开发“新景点”。各地都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这为教师充分开发和利用乡土旅游资源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这就要求师生平时要做有心人,用心观察,勤于积累,并因地制宜、因时而异地选取和利用,必能拓宽乡土资源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实施空间。师生在利用乡土旅游资源时,有必要对原有的资源进行重新加工,尽可能从新视角去审视,赋予其新意,“老树发新枝”会起到更好的效果。此外,师生应利用在本土本乡的优势,深入民间广泛搜集整理,沿着历史的脉络、抓住现代的气息探寻到“新资源”,挖掘出“新内涵”,上报至旅游管理部门,给出开发建议,促进“新景点”的开发,推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旅游资源调查研究范文7

关键词:大学生;华山;旅游行为;调查研究

旅游者作为旅游活动的主体, 是旅游产品的最终购买者和消费者。关注旅游者的特征、需求等行为,预测其动向, 对于实现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我国旅游地理学早期的研究基本上没有涉及到旅游市场的需求方面。到20世纪80 年代后期, 关于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的行为开始受到学术界的关注, 对于旅游市场需求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2]。纵观国内研究, 有关旅游市场时空分布和旅游动机及行为的研究较多,可是关于华山旅游者行为的研究鲜见,而大学生群体对华山的旅游行为研究的领域更是无人涉足。本文以华山大学生群体游客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旅游行为将有助于华山有关部门根据学生的消费心理、旅游行为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来吸引更多的旅游群体,从而提高华山的旅游质量,使华山的旅游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1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研究方法

本次问卷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以渭南师范学院08级、09级、10级本、专科学生为对象,并将调查结果通过Excel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在问卷调查期间收集了相关资料,验证和丰富本研究内容。

1.2数据来源

进行游客行为特征研究,必须依据翔实可靠的调查资料,本次调查于2011年8月1日至10日结合学科专业的差异分别向经济学、英语、思想政治教育、日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化、体育教育、朝鲜语、美术艺术设计、物理学、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英语教育、广播电视编导13个不同专业进行发放调查,获取了第一手资料。本次共发放问卷280份,回收275份,回收率为98.2%,有效问卷265份,有效率为96%,男女比例为1:1.8。

2调查问卷分析

2.1旅游者的家庭收入

收入和闲暇是旅游活动实现的两个必要条件。尤其是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多少, 直接影响到旅游需求的大小[3]。在265份有效问卷中月人均收入< 500 元的占2.26%、介于500~1 000 元的游客占16.23%、1 000~2 000 元者占33.21%、2 000~4 000元的占30.19%,4 000元以上的占18.11%。显然, 华山旅游的大学生群体家庭收入中等, 总体表现为经济消费者类型。月人均收入< 500 元的低收入者比率低(2.26%) , 这是因为旅游毕竟是较高层次的消费行为,且在校大学生基本上没有经济来源, 收入水平低则出游能力受到限制;至于月人均收入> 4 000 元的高收入者比率低(占18.11%) , 则也反映出大学生所在家庭的收入现状,其大部分以省内生源为主, 家庭收入水平总体不是很高的状况(图1)。

2.2旅游时间选择

旅游需求的实现, 旅游者除了在经济上要有足够的支付能力外, 还必须有空闲的时间。大学生的闲暇时间比较多,有足够的可供自由支配的时间,这为其旅游提供了时间上的保证,除了“ 五一” 和“ 十一’长假以及周六、周日以外,还有长时间的寒暑假,不少旅游热点地区甚至出现节假日游客过多带来的负面问题, 因而研究大学生群体选择出游的时间, 对旅游者、旅游中介机构、旅游接待地等具有重要意义[4]。

根据调查结果, 大学生群体对华山的出游时间从季节上看, 选择夏季出游的人数最多, 达58.22%; 其次是秋季,为27.95%;再次是春季,为11.53%;最少的是冬季,仅为2.3%。 从节假日来看, 大学生群体选择暑假期间去华山旅游的比例最高, 达45.90%, 其次是“ 五一节”, 为20.48%, 选择周末和“十一”国庆节出游的比例较接近, 在15%左右,选择寒假去华山旅游的约为2%,选择其他时间出游的人最少, 仅为1.62%。因为华山海拔较高,山顶气温低,且部分游客要留宿一晚,所以没有特殊情况,大学生寒假去华山旅游的可能性极小。

2.3旅游者的兴趣动机

大学生群体对华山的旅游动机调查样本共计247份,有9个选项,可多选。从调查结果看, 观赏风光所占比重最大, 为25.99%, 其次为丰富人生阅历、增加成就感, 占17.21%, 与同学一起旅游,增进感情占15. 66%, 了解当地历史文化、风情民俗与变换生活环境、缓解学习压力所占比重不相上下, 均是12%左右, 休闲度假占8.26%,而考察学习、探亲访友所占比重较低, 分别是3.27% 和1.55%。由此可见,大学生群体对华山的旅游活动仍然处于游览观光的基本层次, 高层次的丰富人生阅历、增加成就感已有较大发展, 但专业层次的考察、学习、 休闲度假仍然发展不足, 亟待开拓。

2.4旅游信息来源

调查结果显示, 通过口传是大学生群体获取华山旅游旅游信息的主要渠道, 占53.58%; 通过书本知识为25.66%; 通过新闻广告渠道、旅行社介绍获得信息的分别占19.62%和1.13%。说明华山客源市场的信息传播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为旅游者创造优质旅游体验而获得良好的口碑[5]。

旅游资源调查研究范文8

调查地点: xx市

调查方法: 街头访问

调查时间: 1999年11月

样本量: 334

被访者: 省内、省外及港澳台旅游者

调查机构: 兰邦市场调查公司

报告来源: 兰邦市场调查公司

报告内容: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及其在旅游地经济中作用的日益增强,如何以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来开拓客源市场、保证稳定的客源成为各旅游地关注的焦点。而由于旅游产品和其它服务产品一样,具有无形性和不可移动性的特点,它的生产和消费过程是同时发生的,因此,旅游业更多地是在营销“经历”。大量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对服务产品而言,除消费者亲身经历外,他人的口头宣传比任何其它信息来源更加重要。若旅游地希望消费者为自己作良好的口头宣传,就必须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旅游经历。如果具有无限资源,旅游地也应该象工业生产部门一样在质量上追求“零缺陷”,使旅游者在各方面都得到满足,但由于资源的限制,实际运行中应追求资源的优化配置按照问题的轻重缓急来分配资源和安排工作。对旅游者满意度的现实衡量、寻找旅游地绩效的薄弱环节以明确工作急需改进的领域就成为当前旅游地建设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以xx市作为旅游地的研究例证,xx兰邦市场调查公司于1999年11月在xx主要景点和火车站、罗湖商业城等处对来xx的旅游者(包括省内、省外及港澳台旅游者,未包括外国旅游者)进行了调查。调查采用问卷式的面访方式,问卷共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甄别问题是将不在本次研究范围之内的当天往返游客、本地游客以及来深以长期工作为目的的对象排除在外。第二部分是主体,将影响旅游者满意度的29项评价指标分别表述为相应的句子,以Likert5级态度量表测量旅游者在深旅游的满意度和各项评价指标在其外出旅游时对他个人而言的重要程度。第三部分则是背景资料部分。调查共发放问卷340份,有效回收问卷334份,有效回收率为98.2%。

在对所获数据变量标准化处理的基础上,以重要程度为横坐标,满意程度为纵坐标作图可得以下散点图:

图:report85-1 (图略)

由图可以看出:共有9项指标(占31%)落在了重要程度高而满意水平也较高的右上区域,属于xx目前的优势领域。这些因素包括社会治安、有许多自然景色和风景点、游玩地多、交通、通讯、主题公园、绿化、清洁卫生、气候。在这些方面xx市需要继续保持现有的绩效,并努力提升以成为与其它旅游城市相比的竞争优势。尤其是在两项重要程度较高的因素——“绿化好”和“是个清洁、卫生的城市”上旅游者对xx的满意度评价都颇高,可以形成为xx旅游形象宣传的突出优势。『本文由第 一·范 文 网WWW.DiyiFanwen.Com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值得注意的是,“有许多自然景色和风景点”几乎接近横坐标,即目前旅游者的满意程度处于“一般稍偏上“的水平。如果在这一方面不采取措施进行改进,有可能未来几年随着周边旅游风景区的开发和旅游者崇尚自然回归趋势的加强,旅游者的评价就会降低,从目前的优势降低为劣势。日前xx旅游发展规划中已将东部黄金海岸和西部田园风光的建设作为开发重点,当前的任务则是切实将自然风光的开发落实到实处,以未雨绸缪,顺应时势之需。

有5项指标(占17%)落在了右下区域,因这部分指标的重要性较高,但旅游者的满意水平较低,是急需大力改进的关键领域。它们主要集中于xx的各项价格方面(物价、景点的门票价格、餐饮住宿价格和易找到适合自己要求的餐饮住宿处),其次是商场、餐饮的服务质量。从xx作为一个旅游地的角度来看,这些方面是xx的薄弱环节,目前需要着重分配资源和注意力以改变目前不利的局面。

左上区域包括6项指标(占21%),被访者认为xx目前的绩效不错,但它们的重要性不高,如经济比较发达、城市的基础建设、商品丰富、人的效率等等,属于无关紧要领域,目前对旅游者的宣传和促销上可不必花费过多资源于这些方面。

有8项指标(占18%)属于不占优先地位的领域,即左下区域。被访者对这些因素的绩效评价不高,但因它们的重要性也相对较低,目前可以不必过分关注。如果当xx市的旅游业在现有的基础上向更高的目标发展时,就必须得关注这些方面现有绩效不佳的原因并寻求解决办法。

在这一区域中不可忽略的是,“宾馆的服务质量”几乎位于纵坐标上,说明它的重要性接近中等,但旅游者的评价不高,同样需要引起重视。

对旅游者的满意状态进行评价和分析对旅游地的管理和营销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同时向旅游地指明了工作急需改进的方向。对xx旅游业而言,目前需要引起重视的是价格的问题。相关的方差分析表明,国内旅游者对xx的各项价格评价较低,而港澳台旅游者则认为价格比较合理。因此,在xx大力吸引国内游客来深旅游时,要注意对现有产品结构作进一步的优化调整和配置,以结构合理的多样性来满足不同特征旅游者的需要,如开发更多的中低档产品来满足国内家庭旅游、学生旅游等市场的需要;另一方面则应进一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使旅游者感到物有所值。

旅游资源调查研究范文9

调查地点:深圳市

调查方法:街头访问

调查时间:1999年11月

样本量:334

被访者:省内、省外及港澳台旅游者

调查机构:兰邦市场调查公司

报告来源:兰邦市场调查公司

报告内容: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及其在旅游地经济中作用的日益增强,如何以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来开拓客源市尝保证稳定的客源成为各旅游地关注的焦点。而由于旅游产品和其它服务产品一样,具有无形性和不可移动性的特点,它的生产和消费过程是同时发生的,因此,旅游业更多地是在营销“经历”。大量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对服务产品而言,除消费者亲身经历外,他人的口头宣传比任何其它信息来源更加重要。若旅游地希望消费者为自己作良好的口头宣传,就必须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旅游经历。如果具有无限资源,旅游地也应该象工业生产部门一样在质量上追求“零缺陷”,使旅游者在各方面都得到满足,但由于资源的限制,实际运行中应追求资源的优化配置按照问题的轻重缓急来分配资源和安排工作。对旅游者满意度的现实衡量、寻找旅游地绩效的薄弱环节以明确工作急需改进的领域就成为当前旅游地建设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以深圳市作为旅游地的研究例证,深圳兰邦市场调查公司于1999年11月在深圳主要景点和火车站、罗湖商业城等处对来深圳的旅游者(包括省内、省外及港澳台旅游者,未包括外国旅游者)进行了调查。调查采用问卷式的面访方式,问卷共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甄别问题是将不在本次研究范围之内的当天往返游客、本地游客以及来深以长期工作为目的的对象排除在外。第二部分是主体,将影响旅游者满意度的29项评价指标分别表述为相应的句子,以likert5级态度量表测量旅游者在深旅游的满意度和各项评价指标在其外出旅游时对他个人而言的重要程度。第三部分则是背景资料部分。调查共发放问卷340份,有效回收问卷334份,有效回收率为98.2%。

在对所获数据变量标准化处理的基础上,以重要程度为横坐标,满意程度为纵坐标作图可得以下散点图:

图:report85-1

由图可以看出:

共有9项指标(占31%)落在了重要程度高而满意水平也较高的右上区域,属于深圳目前的优势领域。这些因素包括社会治安、有许多自然景色和风景点、游玩地多、交通、通讯、主题公园、绿化、清洁卫生、气候。在这些方面深圳市需要继续保持现有的绩效,并努力提升以成为与其它旅游城市相比的竞争优势。尤其是在两项重要程度较高的因素——“绿化好”和“是个清洁、卫生的城市”上旅游者对深圳的满意度评价都颇高,可以形成为深圳旅游形象宣传的突出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有许多自然景色和风景点”几乎接近横坐标,即目前旅游者的满意程度处于“一般稍偏上“的水平。如果在这一方面不采取措施进行改进,有可能未来几年随着周边旅游风景区的开发和旅游者崇尚自然回归趋势的加强,旅游者的评价就会降低,从目前的优势降低为劣势。日前深圳旅游发展规划中已将东部黄金海岸和西部田园风光的建设作为开发重点,当前的任务则是切实将自然风光的开发落实到实处,以未雨绸缪,顺应时势之需。

有5项指标(占17%)落在了右下区域,因这部分指标的重要性较高,但旅游者的满意水平较低,是急需大力改进的关键领域。它们主要集中于深圳的各项价格方面(物价、景点的门票价格、餐饮住宿价格和易找到适合自己要求的餐饮住宿处),其次是商尝餐饮的服务质量。从深圳作为一个旅游地的角度来看,这些方面是深圳的薄弱环节,目前需要着重分配资源和注意力以改变目前不利的局面。

左上区域包括6项指标(占21%),被访者认为深圳目前的绩效不错,但它们的重要性不高,如经济比较发达、城市的基础建设、商品丰富、人的效率等等,属于无关紧要领域,目前对旅游者的宣传和促销上可不必花费过多资源于这些方面。

有8项指标(占18%)属于不占优先地位的领域,即左下区域。被访者对这些因素的绩效评价不高,但因它们的重要性也相对较低,目前可以不必过分关注。如果当深圳市的旅游业在现有的基础上向更高的目标发展时,就必须得关注这些方面现有绩效不佳的原因并寻求解决办法。

在这一区域中不可忽略的是,“宾馆的服务质量”几乎位于纵坐标上,说明它的重要性接近中等,但旅游者的评价不高,同样需要引起重视。

对旅游者的满意状态进行评价和分析对旅游地的管理和营销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同时向旅游地指明了工作急需改进的方向。对深圳旅游业而言,目前需要引起重视的是价格的问题。相关的方差分析表明,国内旅游者对深圳的各项价格评价较低,而港澳台旅游者则认为价格比较合理。因此,在深圳大力吸引国内游客来深旅游时,要注意对现有产品结构作进一步的优化调整和配置,以结构合理的多样性来满足不同特征旅游者的需要,如开发更多的中低档产品来满足国内家庭旅游、学生旅游等市场的需要;另一方面则应进一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使旅游者感到物有所值。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