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量子化学基础集锦9篇

时间:2023-06-25 16:20:01

量子化学基础

量子化学基础范文1

单位代码

80009

单位地址

北京市玉泉路19号(乙)

邮政编码

100049

联系部门

研招办

联系电话

010-88235646/5208

联系人

保增宽

电子邮件

baozk@ihep.ac.cn;yjsb@ihep.ac.cn

目录类别

博士

网址

ihep.cas.cn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预计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70201 理论物理

80

01 粒子物理理论

王建雄

①1001英语一②2274粒子物理(甲)③3402量子场论(乙)

张新民

①1001英语一②2246广义相对论(甲)或2295群论(甲)③3402量子场论(乙)

吕才典

①1001英语一②2274粒子物理(甲)③3402量子场论(乙)

黄梅

①1001英语一②2274粒子物理(甲)③3232广义相对论(乙)或3402量子场论(乙)

陈莹

①1001英语一②2274粒子物理(甲)③3402量子场论(乙)

贾宇

同上

邢志忠

同上

凌意

①1001英语一②2246广义相对论(甲)③3402量子场论(乙)或3456群论(乙)

02 原子核物理理论

董宇兵

①1001英语一②2207高等量子力学(甲)③3402量子场论(乙)或3904原子核理论(乙)

邹冰松

同上

赵强

同上

王平

同上

03 数学物理理论

常哲

①1001英语一②2261微分几何(甲)或2295群论(甲)③3402量子场论(乙)

黄超光

①1001英语一②2246广义相对论(甲)③3456群论(乙)或3710微分几何(乙)

凌意

同上

04 粒子宇宙学理论

张新民

①1001英语一②2246广义相对论(甲)或2295群论(甲)③3402量子场论(乙)

05 强子物理理论

邹冰松

①1001英语一②2274粒子物理(甲)③3402量子场论(乙)

黄梅

同上

赵强

同上

贾宇

同上

王平

同上

070202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01 粒子物理实验

陈国明

①1001英语一②2146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实验方法(甲)③3397粒子物理(乙)

陈江川

①1001英语一②2001高等电动力学(甲)或2146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实验方法(甲)③3406量子力学(乙)或3471软件基础(乙)

李海波

①1001英语一②2146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实验方法(甲)③3397粒子物理(乙)或3402量子场论(乙)

沈肖雁

同上

衡月昆

同上

张家文

同上

杨长根

①1001英语一②2001高等电动力学(甲)或2146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实验方法(甲)③3397粒子物理(乙)或3406量子力学(乙)

陈和生

①1001英语一②2146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实验方法(甲)③3397粒子物理(乙)或3402量子场论(乙)

胡涛

同上

王贻芳

同上

曹俊

同上

金山

同上

刘怀民

同上

何康林

同上

陈元柏

①1001英语一②2146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实验方法(甲)③3397粒子物理(乙)或3406量子力学(乙)

娄辛丑

①1001英语一②2229量子力学(甲)③3397粒子物理(乙)或3399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实验方法(乙)

胡海明

①1001英语一②2274粒子物理(甲)③3399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实验方法(乙)或3406量子力学(乙)

吕军光

①1001英语一②2146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实验方法(甲)③3397粒子物理(乙)或3402量子场论(乙)

荣刚

同上

季晓斌

同上

欧阳群

同上

苑长征

同上

张景芝

①1001英语一②2274粒子物理(甲)③3402量子场论(乙)

董燎原

①1001英语一②2146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实验方法(甲)③3397粒子物理(乙)或3402量子场论(乙)

房双世

①1001英语一②2146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实验方法(甲)或2274粒子物理(甲)③3406量子力学(乙)

02 探测器物理

胡涛

①1001英语一②2146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实验方法(甲)③3397粒子物理(乙)或3402量子场论(乙)

陈元柏

①1001英语一②2146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实验方法(甲)③3397粒子物理(乙)或3406量子力学(乙)

吕军光

①1001英语一②2146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实验方法(甲)③3397粒子物理(乙)或3402量子场论(乙)

欧阳群

同上

娄辛丑

①1001英语一②2229量子力学(甲)③3397粒子物理(乙)或3399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实验方法(乙)

03 高能物理计算

陈江川

①1001英语一②2001高等电动力学(甲)或2146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实验方法(甲)③3406量子力学(乙)或3471软件基础(乙)

李卫东

①1001英语一②2146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实验方法(甲)③3397粒子物理(乙)或3402量子场论(乙)

刘怀民

同上

何康林

同上

季晓斌

同上

董燎原

同上

04 宇宙线物理

曹臻

①1001英语一②2001高等电动力学(甲)或2146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实验方法(甲)③3397粒子物理(乙)

陈国明

①1001英语一②2146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实验方法(甲)③3397粒子物理(乙)

姚志国

①1001英语一②2146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实验方法(甲)③3397粒子物理(乙)或3402量子场论(乙)

何会海

①1001英语一②2106天体辐射过程(甲)或2146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实验方法(甲)③3156高等电动力学(乙)或3315计算机技术基础(乙)或3790现代核电子学(乙)

卢红

①1001英语一②2001高等电动力学(甲)或2274粒子物理(甲)③3406量子力学(乙)

胡红波

①1001英语一②2001高等电动力学(甲)或2146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实验方法(甲)③3397粒子物理(乙)或3406量子力学(乙)

黄晶

同上

05 高能天体物理

李惕碚

①1001英语一②2001高等电动力学(甲)或2146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实验方法(甲)③3406量子力学(乙)

王焕玉

①1001英语一②2146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实验方法(甲)③3406量子力学(乙)或3790现代核电子学(乙)

王建民

①1001英语一②2001高等电动力学(甲)或2106天体辐射过程(甲)③3406量子力学(乙)

陈勇

①1001英语一②2306现代核电子学(甲)或2336软件基础(甲)③3315计算机技术基础(乙)或3661天体辐射过程(乙)或3918真空技术(乙)

屈进禄

①1001英语一②2001高等电动力学(甲)或2106天体辐射过程(甲)③3397粒子物理(乙)或3399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实验方法(乙)或3406量子力学(乙)

张澍

①1001英语一②2106天体辐射过程(甲)或2229量子力学(甲)③3315计算机技术基础(乙)或3399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实验方法(乙)或3790现代核电子学(乙)

卢方军

①1001英语一②2001高等电动力学(甲)或2106天体辐射过程(甲)③3406量子力学(乙)

宋黎明

①1001英语一②2001高等电动力学(甲)或2106天体辐射过程(甲)③3399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实验方法(乙)或3406量子力学(乙)

吴伯冰

①1001英语一②2146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实验方法(甲)③3661天体辐射过程(乙)或3790现代核电子学(乙)

张双南

①1001英语一②2001高等电动力学(甲)或2106天体辐射过程(甲)③3406量子力学(乙)

黄晶

①1001英语一②2001高等电动力学(甲)或2146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实验方法(甲)③3397粒子物理(乙)或3406量子力学(乙)

06 核方法及其应用

衡月昆

①1001英语一②2146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实验方法(甲)③3397粒子物理(乙)或3402量子场论(乙)

张家文

同上

魏龙

①1001英语一②2229量子力学(甲)③3205固体物理(乙)或3245核技术基础(乙)或3399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实验方法(乙)

叶铭汉

①1001英语一②2146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实验方法(甲)③3406量子力学(乙)

吕军光

①1001英语一②2146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实验方法(甲)③3397粒子物理(乙)或3402量子场论(乙)

吴伯冰

①1001英语一②2146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实验方法(甲)③3661天体辐射过程(乙)或3790现代核电子学(乙)

07 粒子加速器物理

高杰

①1001英语一②2001高等电动力学(甲)或2313微波技术(甲)③3341加速器物理(乙)

唐靖宇

同上

王九庆

同上

王生

同上

秦庆

同上

徐刚

同上

08 同步辐射技术方法

冼鼎昌

①1001英语一②2001高等电动力学(甲)或2229量子力学(甲)③3205固体物理(乙)或3406量子力学(乙)

09 材料物性研究

冼鼎昌

同上

10 核医学成像技术及应用

单保慈

①1001英语一②2146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实验方法(甲)或2322脑功能成像(甲)③3245核技术基础(乙)或3471软件基础(乙)或3600数字图像处理(乙)

魏龙

①1001英语一②2229量子力学(甲)③3205固体物理(乙)或3315计算机技术基础(乙)或3399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实验方法(乙)

唐孝威

①1001英语一②2146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实验方法(甲)或2322脑功能成像(甲)③3245核技术基础(乙)或3471软件基础(乙)或3600数字图像处理(乙)

070205 凝聚态物理

01 同步辐射应用及实验方法研究

吴自玉

①1001英语一②2001高等电动力学(甲)或2229量子力学(甲)③3173高等物理光学(乙)或3205固体物理(乙)

刘鹏

①1001英语一②2001高等电动力学(甲)或2330高等物理光学(甲)③3205固体物理(乙)

胡天斗

①1001英语一②2056固体物理(甲)或2295群论(甲)③3173高等物理光学(乙)或3406量子力学(乙)

姜晓明

①1001英语一②2001高等电动力学(甲)或2330高等物理光学(甲)③3205固体物理(乙)

董宇辉

①1001英语一②2001高等电动力学(甲)或2229量子力学(甲)③3205固体物理(乙)

伊福廷

①1001英语一②2056固体物理(甲)或2338核技术基础(甲)③3315计算机技术基础(乙)或3471软件基础(乙)或3918真空技术(乙)

陶冶

①1001英语一②2229量子力学(甲)或2330高等物理光学(甲)③3205固体物理(乙)或3949材料化学(乙)

奎热西

①1001英语一②2056固体物理(甲)或2229量子力学(甲)③3156高等电动力学(乙)或3399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实验方法(乙)或3456群论(乙)

吴忠华

①1001英语一②2056固体物理(甲)或2229量子力学(甲)③3156高等电动力学(乙)或3173高等物理光学(乙)或3399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实验方法(乙)

02 核技术方法物质结构研究

王宝义

①1001英语一②2056固体物理(甲)或2207高等量子力学(甲)③3315计算机技术基础(乙)或3406量子力学(乙)或3790现代核电子学(乙)

陶举洲

①1001英语一②2229量子力学(甲)或2342分析化学(甲)③3205固体物理(乙)或3315计算机技术基础(乙)或3949材料化学(乙)

03 蛋白质结构及功能研究

刘鹏

①1001英语一②2001高等电动力学(甲)或2330高等物理光学(甲)③3205固体物理(乙)

董宇辉

①1001英语一②2001高等电动力学(甲)或2229量子力学(甲)③3205固体物理(乙)

李敬源

同上

刘全胜

①1001英语一②2340生物化学(甲)③3136分析化学(乙)或3949材料化学(乙)

04 新材料的同步辐射研究

吴自玉

①1001英语一②2001高等电动力学(甲)或2229量子力学(甲)③3173高等物理光学(乙)或3205固体物理(乙)

陶冶

①1001英语一②2056固体物理(甲)或2229量子力学(甲)③3173高等物理光学(乙)或3949材料化学(乙)

奎热西

①1001英语一②2001高等电动力学(甲)或2229量子力学(甲)③3173高等物理光学(乙)或3205固体物理(乙)或3456群论(乙)

吴忠华

①1001英语一②2056固体物理(甲)或2229量子力学(甲)③3156高等电动力学(乙)或3173高等物理光学(乙)或3949材料化学(乙)

张静1

①1001英语一②2344材料化学(甲)③3205固体物理(乙)

070207 光学

01 X射线成像理论及方法

朱佩平

①1001英语一②2325数字图像处理(甲)或2330高等物理光学(甲)③3156高等电动力学(乙)或3205固体物理(乙)或3406量子力学(乙)

02 同步辐射光学技术及应用

朱佩平

同上

070301 无机化学

01 元素化学与金属组学

柴之芳

①1001英语一②2340生物化学(甲)或2342分析化学(甲)③3245核技术基础(乙)或3949材料化学(乙)

丰伟悦

同上

刘宇

同上

王东琪

同上

02 环境与健康

张智勇

同上

03 纳米化学与纳米材料

赵宇亮

同上

孙宝云

同上

吴海臣

同上

高兴发

同上

魏钟晴

同上

0703Z2 生物无机化学

01 纳米生物效应

高兴发

①1001英语一②2340生物化学(甲)或2342分析化学(甲)③3245核技术基础(乙)或3949材料化学(乙)

赵宇亮

同上

孙宝云

同上

高学云

同上

邢更妹

同上

秘晓林

同上

02 纳米生物检测与成像

高学云

同上

魏钟晴

同上

03 环境健康与化学生物学

吴海臣

同上

王东琪

同上

张智勇

同上

丰伟悦

同上

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

01 大规模数据共享

陈刚

①1001英语一②2333计算机技术基础(甲)③3471软件基础(乙)

02 数据处理环境及软件

孙功星

同上

03 网格技术

孙功星

同上

陈刚

同上

04 网络安全技术

孙功星

同上

陈刚

同上

刘宝旭

同上

082703 核技术及应用

01 加速器磁铁与电源技术

张旌

①1001英语一②2310自动控制理论(甲)③3315计算机技术基础(乙)或3341加速器物理(乙)

康文

①1001英语一②2001高等电动力学(甲)③3341加速器物理(乙)

程健

①1001英语一②2310自动控制理论(甲)③3315计算机技术基础(乙)或3341加速器物理(乙)

02 加速器高频与微波技术

潘卫民

①1001英语一②2001高等电动力学(甲)或2180加速器物理(甲)③3703微波技术(乙)或3968自动控制理论(乙)

裴国玺

①1001英语一②2313微波技术(甲)③3341加速器物理(乙)

戴建枰

①1001英语一②2001高等电动力学(甲)或2180加速器物理(甲)③3703微波技术(乙)或3968自动控制理论(乙)

侯汨

①1001英语一②2313微波技术(甲)③3341加速器物理(乙)

孙虹

①1001英语一②2313微波技术(甲)③3341加速器物理(乙)或3968自动控制理论(乙)

赵风利

①1001英语一②2313微波技术(甲)③3341加速器物理(乙)

史戎坚

同上

池云龙

同上

沈莉

①1001英语一②2310自动控制理论(甲)③3315计算机技术基础(乙)或3341加速器物理(乙)

03 加速器真空技术

董海义

①1001英语一②2001高等电动力学(甲)或2180加速器物理(甲)③3918真空技术(乙)

04 加速器控制与束测技术

曹建社

①1001英语一②2001高等电动力学(甲)或2313微波技术(甲)③3341加速器物理(乙)或3399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实验方法(乙)

孔祥成

①1001英语一②2310自动控制理论(甲)③3315计算机技术基础(乙)或3471软件基础(乙)或3790现代核电子学(乙)

王春红

①1001英语一②2333计算机技术基础(甲)③3471软件基础(乙)或3968自动控制理论(乙)

雷革

①1001英语一②2310自动控制理论(甲)或2333计算机技术基础(甲)③3341加速器物理(乙)或3471软件基础(乙)或3790现代核电子学(乙)

05 加速器低温超导技术

戴建枰

①1001英语一②2319低温物理与超导(甲)③3341加速器物理(乙)或3703微波技术(乙)

李少鹏

①1001英语一②2319低温物理与超导(甲)③3315计算机技术基础(乙)或3918真空技术(乙)

朱自安

同上

06 辐射防护技术

王庆斌

①1001英语一②2301原子核理论(甲)或2338核技术基础(甲)③3399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实验方法(乙)或3790现代核电子学(乙)

07 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

刘振安

①1001英语一②2306现代核电子学(甲)③3315计算机技术基础(乙)或3399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实验方法(乙)

朱科军

①1001英语一②2146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实验方法(甲)或2333计算机技术基础(甲)③3471软件基础(乙)或3790现代核电子学(乙)

王铮

①1001英语一②2306现代核电子学(甲)③3205固体物理(乙)或3315计算机技术基础(乙)或3399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实验方法(乙)

赵京伟

①1001英语一②2146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实验方法(甲)③3790现代核电子学(乙)

江晓山

①1001英语一②2306现代核电子学(甲)③3205固体物理(乙)或3315计算机技术基础(乙)或3399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实验方法(乙)

08 同步辐射实验技术及应用

盛伟繁

①1001英语一②2330高等物理光学(甲)③3968自动控制理论(乙)

09 精密机械工程

屈化民

①1001英语一②2180加速器物理(甲)或2316真空技术(甲)③3315计算机技术基础(乙)或3968自动控制理论(乙)

朱自安

①1001英语一②2310自动控制理论(甲)或2316真空技术(甲)③3061低温物理与超导(乙)或3315计算机技术基础(乙)

量子化学基础范文2

基础化学类课程是高职药学类各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在实际教学中,各课程自成体系,一方面占用较多学时,另一方面化学类课程之间,某些内容同一水平重复多次,或对同一问题提出不同看法,既浪费时间,也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近年来,国内一些高职院校对基础化学类课程做了相应的调整,优化整合了教学内容。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对化学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压缩、精简、整合,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建立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三位一体的学科新体系,整合后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缩短了学时,提高了学生学习高度。[1]浙江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对传统的《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三门化学课程进行重组,根据医药专业的需要进行优化组合,初步建立了一个以整个自然科学为基础,以化学原理为主导,以分析方法为手段,以无机药物及有关物质的性质和反应为研究对象的新体系。[2]盘锦职业技术学院对化工类基础化学课教学体系进行了改革与探索,将教学内容重新调整优化达到精简化学理论着重实际应用的目的。[3]我们在化学教学中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也对《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的教学基本内容进行精选,优化整合,突出重点,加强基础,整合为《无机及分析化学》。尽管这些院校做了相应调整,但是依然存在《无机及分析化学》与《有机化学》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存在该两门课程与高中化学知识、与后学课程的简单重复,以及前后知识衔接不当等问题。为更好地优化课程内容,我们开展了基础化学类课程优化的研究。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1)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药物分析专业学生,这些学生全部为通过普通高考,国家统一招生录取的学生,82%为山东籍学生,18%的学生来自山西、内蒙、辽宁、吉林等省份。

(2)威海地区化学教师、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药物分析专业相关任课教师和基础化学教师。

2.调查方法

为了能够比较全面、真实地反映化学类课程的情况,我们采取了问卷调研和座谈两种方式。

(1)药物分析专业学生问卷调研。了解高中化学的选修情况,了解学生入校时化学知识水平,主要调研哪些化学知识高中学习较多、掌握较好的学生,为的是大学期间可略讲或不讲,哪些理解困难,需要详讲。

(2)高中化学教师访谈。了解目前高中化学的知识传授情况,从而更全面地了解高职学生入学时的化学知识水平。

(3)基础化学教师座谈。了解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院两门基础化学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之间的重复内容和前后衔接内容。

(4)后续专业课教师访谈。了解化学类基础课与后续课程之间的重复内容、前后衔接的内容和联系不紧密的内容。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为了解学生进入大学时的化学知识水平,我们开展了新生入校时化学知识水平的调研

通过调研我院各生源地的学生了解到,目前各地高中,理科生化学课程方面主要学习《必修一》、《必修二》、《化学反应原理》和《有机化学基础》四个模块。其中前三个模块是高考必考内容,《有机化学基础》是选修模块。

通过与威海地区高中化学教师的访谈了解到,目前高中化学与大学基础化学课程重复内容及学生在高中的学习程度如下: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表方面的知识,只了解原子内部组成和周期表的排布及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元素性质方面的知识,主要学习了各族代表元素的典型物理和化学性质、本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化学反应原理方面,学习了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氧化还原反应及原电池等知识;化学键方面,主要学习了离子键、共价键,但是未涉及极性和非极性键;学习了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有关计算和溶液的配制;有机化学方面的知识,主要学习了烷烃、烯烃、炔烃、苯、醇、卤代烃、酚、醛、羧酸等代表化合物的性质及同系物的性质,性质方面只简单介绍典型的性质,未对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做深入学习;在实验教学方面,以教师演示实验为主,学生动手操作机会偏少。

2.为对化学类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开展了面向药物分析专业学生的问卷调研

通过调研发现,经过一年基础化学类课程的学习,60%以上的学生认为在大学化学课程中,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化学键、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氧化还原反应、烃类、卤代烃等8个方面的知识在高中学习较多,建议大学时可略讲。这与开展的高中教师调研情况基本相符,说明高中化学知识面较宽,为基础化学课程的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同时调研发现,50%以上的学生认为标准滴定溶液制备、定量分析相关计算、EDTA及配合物、醇酚醚、醛酮醌、有机含氮化合物等5个方面的知识理解相对困难,建议详讲。经过分析发现,上述知识点主要涉及基础化学类课程的计算、公式推导、性质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和高中未接触的知识。

通过调研发现,82%的学生认为基础实验(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非常重要,超过60%的学生认为基础化学类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46%的学生认为加强实验安全知识的学习非常重要。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基础实验、基本能力和安全知识的渴求。

纵观上述两个调研,我们可以看出:(1)目前高中化学知识面较宽,但因高考的改革,高中化学课时缩短,加之高中学生接受能力的限制,大部分知识只能讲表面而无法深入,需要在大学时期继续深化。同时也有部分知识完全可以满足本专业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的需要,因此大学期间可以采取略讲或不讲,例如: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2)因高职学生整体基础较差,加之缺乏学习主动性和自学能力,对于理论性较强、内容复杂的知识理解较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耐心引导,详细讲解。(3)因高中化学课时缩短,加之“应试教育”的影响,化学实验以演示实验为主,学生动手操作少。

3.为对化学类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我们开展了《无机及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教学内容优化整合的座谈和访谈调研

在与本教研室化学教师座谈中,我们对《无机及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分析,找出了重复的内容,进行合理安排,避免简单重复。通过座谈,发现两门课中杂化轨道理论、共价键的基本属性、勃朗斯得酸碱质子理论、路易斯酸碱理论等属于重复内容。这部分知识可以在《无机及分析化学》中详细讲授,而在《有机化学》课程中,可采取复习的方式回顾。

药物分析专业化学类课程的后续课程主要有《药物分析》、《药物化学》、《仪器分析》、《生物化学》等,为使前后课程衔接得当,避免简单重复,我们通过访谈的形式进行了调研。

通过与《生物化学》课程负责人的访谈了解到,基础化学课程与《生物化学》衔接最多的是糖、氨基酸、多肽、蛋白质、核酸、脂等方面的知识。但是,《生物化学》课程中主要侧重物质结构和物质在体内的代谢。因此,《有机化学》可主要从命名、结构(一级结构,构型)、典型理化性质三个方面讲解。

通过与《药物分析》课程负责人的访谈了解到:(1)基础化学课程与《药物分析》重复内容主要是旋光度和旋光仪。因此,可整合这部分重复内容,在基础化学课程中详讲,《药物分析》课程中,则可采取复习的方式回顾。(2)衔接内容主要是定量分析化学(包括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标定及相关计算,有效数字保留、误差处理,四大滴定及其应用和相关计算等)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官能团的典型理化性质(主要用于药物的鉴别、分离和定量分析)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讨论,在定量分析化学方面,基础化学课程应强化基础,注重应用,可融合《药物分析》课程对分析的要求,避免因药物分析和化学分析要求不同,而产生不一致;在有机化学知识方面,可增加《有机化合物的分离和鉴别》章节,安排在《有机化学》最后一章讲授。(3)联系不紧密的知识主要是复杂的有机化学反应机理和合成设计。因此,可以将这部分知识删除,或作为自学内容。

通过与《药物化学》课程负责人的访谈了解到:(1)基础化学课程与《药物化学》衔接内容主要是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结构及结构与理化性质间的关系。这与《药物分析》对有机化学方面的知识的要求相似。因此,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化学基础课应注重培养学生通过结构分析理化性质的能力。(2)因《药物化学》课程中只涉及部分药物合成路线,学生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即可满足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因此,可将基础化学课程中复杂的有机化学反应机理和合成设计方面的知识删除或作为自学内容。

通过与《仪器分析》课程负责人的访谈了解到:(1)化学类课程与《仪器分析》重复内容主要是化学分离方法,化学原电池。因化学分离方法方面的知识涉及原理和仪器,讲解需大量课时,因此可整合这部分内容,安排在《仪器分析》中系统讲授;化学原电池可整合到基础化学课程中讲授,《仪器分析》则可采取复习的方式进行回顾。(2)衔接内容主要是原子结构(光分析法)、分子间作用力(色谱法)、定量分析等方面的知识。原子结构方面的知识,因高职学生的基础较差,基础化学课程应主要介绍基础方面的知识,关于电子跃迁等知识可在《仪器分析》中循序渐进的向同学们介绍。对于分子间作用力、定量分析方面的知识,应加强基础、注重应用,可将《仪器分析》中的相关内容整合到基础化学课中,避免因两门课的要求不同,而产生不一致。

通过上述调研,我们可以看出,化学类课程之间,化学类课程与后续课程之间存在大量的重复内容和前后衔接内容。通过优化整合,可以避免同一水平的简单重复,节约课时,同时可以使前后知识衔接更为得当。

四、结论及建议

通过本次研究的广泛调研,我们可以看出,药物分析专业基础化学各课程之间,基础化学课程与高中化学知识,基础化学课程与后续课程都存在大量的重复内容和前后衔接内容。因此,应对高中化学知识、基础化学课程及后续课程的知识认真分析、梳理,对基础化学类课程教学内容采取重排、整合、压缩、删减等优化措施,使前后知识衔接得当,避免简单重复,从而更好的为后续课程服务。为使课程优化开展的科学、合理,在此提出化学类课程内容优化建议,以期为其他专业基础化学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或其他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提供借鉴。建议如下:

1.注重化学知识与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应充分考虑学生进入大学时的化学知识水平,对于高中学习过,但没有深入探索的知识,我们应从高中的知识入手,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对于高中阶段已经掌握较全面的知识,我们应缩短课时,以复习的方式进行回顾或删除该部分知识;对于高中没有接触的新知识或学生理解困难的知识,我们应适当增加课时,从基础讲起,注重知识的应用。

量子化学基础范文3

《工程材料》是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它不仅是一门应用技术,同时又是建筑施工等课程的基础,该课程中涉及到的材料的组成及性能等内容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化学知识方能学好,因此在开设该课程前,一般都需要学生具备基础化学知识,结合《工程材料》教学内容,主要总结了小高职基础教育阶段需要前修的化学知识模块。

关键词:

工程材料;高职;化学;教学内容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高铁、隧道、桥梁、建筑为主打专业的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同时也是中国中铁集团下属唯一一所高职院校。我校每年为国家高速铁路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土木工程检测、道路桥梁建设等方面输送大量的优秀人才。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老牌土木工程类院校,我校在大一第二学期开设了《工程材料》这门课程。由于近些年高考不断改革,高中化学知识删减了很多,又由于高考适龄生源的减少,以及一些二本院校招生门槛的降低,使得我校招生学生的素质降低,此外,作为三年制高职教学的补充,五年制高职的学生没有经过高中系统的学习,化学知识更是为零,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不能够满足《工程材料》这门课程的学习,因此,需要在讲授这门课程之前,前修一部分化学基础知识,现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前修基础课程并没有充足的课时,也不能像高中化学教学那样,重视基础,精讲运算,因此我们针对学生后学专业课学习的内容,总结出三个必须掌握的化学知识模块,即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硅酸盐工业基础、有机物及新型高分子材料,便于学生学习掌握,为后续《工程材料》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1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工程材料》主要讲述建筑材料的性能和使用条件,现阶段建筑工程中常用的金属材料又可分为黑色金属,例如钢、铁、及其合金等,还有有色金属包括铜、铝及其合金。从事土木工程建设的技术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这些材料有关的知识,土木工程材料是一切土木工程的物质基础,材料决定了建筑的形式和施工方法,因此我们的学生要想学好这部分知识,就必须先要掌握金属元素及其化学物有关的基础化学知识。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较多,由于学时有限,我们只能选取与专业课联系比较紧密的内容重点讲解。例如:铝、铁、铜三种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是重点讲解的内容。铝元素存在的形式主要是铝土矿,铁元素能够以游离态的陨铁和化合态的铁矿石存在;铝粉可以制成银粉(白色涂料);铁(铬、锰)为黑金属,其余的都为有色金属;金属铝既能和强酸反应,又能和强碱反应;金属化合物与酸和碱的反应;常用的金属冶炼方法及原理,例如,电解法冶炼铝,热还原法冶炼铁,湿法冶炼铜等;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工业炼钢、炼铁的原理。工业炼铁的主要原料是石灰石、铁矿石、焦炭,在炼铁高炉中发生三个化学反应这样可以得到生铁,生铁可以作为炼钢的原料,把生铁冶炼成钢的过程,就是除去大部分硫、磷等有害杂质,并且适当地降低生铁里的含碳量,调整钢里合金元素含量到规定范围之内。炼钢时常用的氧化剂是空气、氧气或氧化铁,主要化学方程式:大量铁变成氧化亚铁,调整硅、锰的含量,同时降低碳量,除去FeO,因它会使钢具有热脆性。

2硅及硅酸盐工业基础

建筑工程中把能够将散粒状材料(如砂子、石子等)和块状材料(各种砖或者砌块)粘结成为具有一定强度的整体材料,成为胶凝材料。胶凝材料根据化学成分可分为无机胶凝材料和有机胶凝材料,其中无机胶凝材料又可分为气硬性胶凝材料,例如石灰、石膏、水玻璃等,而水硬性胶凝材料主要为各类水泥。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要作为重点内容。因此我们在讲述这部分知识点时,首先要求学生要对这几种材料的化学成分、反应方程式有一定的了解,并且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主要讲述的内容包括硅的性质及应用;二氧化硅的性质及用途,硅酸盐工业主要包括玻璃、水泥和陶瓷,这三种产品都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尤其是水泥,因此,学生要掌握这几种产品的制备原料、设备、反应原理、主要成分、特性、种类及用途。以水泥为例,其制备原料为石灰石、粘土和石膏(适量),设备为水泥回转窑,具有水硬性,水中空气中都可以硬化,是不可逆过程。

3有机物及高分子材料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多,对材料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新型高分子复合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有机物知识点繁多,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主要包括:烷、烯、炔烃及笨和笨的同系物基本组成及化学性质;烃的衍生物的重要类别和各类衍生物的重要化学性质,包括卤代烃、醇、醚、酚、醛、酮、羧酸、酯,硝基化合物等等;重要的有机反应及类型,包括: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消去反应、水解反应、热裂化反应,聚合反应、中和反应;高分子材料是由可称为单体的原料小分子通过聚合反应而合成的,包括碳链高聚物、杂链高聚物、元素高聚物,四类主要高聚物反应包括:加聚成碳链、缩聚成酯链、缩聚成肽链、酚醛(或酮)缩聚。传统高分子材料包括塑料、橡胶、纤维、薄膜、胶粘剂和涂料等。其中,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建设与人民日常生活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材料。而新型高分子材料的性能更优越,应用更广泛,既具备了传统高分子材料机械性能,且在一定领域有特殊用途的若干种新型材料,例如有高分子分离膜、仿生的高分子材料、医用的高分子材料、液晶高分子材料、导电塑料等等。两者在化学结构和物质划分上,是基本一致的,只是合成难度上、实际用途上、出现时间上有差异。从事建筑工程的技术人员都必须了解和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的有关技术知识。土木工程材料是一切土木工程的物质基础,材料决定了建筑形式和施工方法。因此要学好这部分知识非常重要。知识的积累和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要循序渐进,要想学好专业课,就必须要先学好基础课。

作者:张巍 单位: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兰,刘景景.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材料专业《大学化学》课程建设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6(6):35-37.

[2]刘荣梅.基于化学基础知识背景的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物理化学课程教学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13(10):96-97.

[3]唐灵生.《硅和硅酸盐工业》导学[J].数理化学习(高中版),2003,(11):48-52.

[4]李培泰.讲授中专化学基础知识几法[J].中等林业教育,1999,(3):38-39.

量子化学基础范文4

《化学基础》课程是这些专业通行专业基础课程,包括专业理论基础课和专业技能基础课,其功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为后续课程学习的直接基础,包括知识和技能两个方面。二是,《化学基础》课程所讲授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还应为学生离开学校后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持续发展打下相应的基础[1]。《化学基础》课程现存在问题1)《化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参考本科同类专业的教学大纲压缩而成,学科色彩浓。这样的教材不能适用高职人才的培养要求。2)《化学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重理论轻应用,或者将课堂理论教学与实验、综合实训不能很好有机结合。不能适用培养高技能实用人才的需求。

针对课程定位及教学存在问题

《化学基础》教材的横向整合,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取消与专业实际技能培养关系不大、理论性偏强的内容。同时打破原有课程、学科之间壁垒和界限,以人才培养目标作为课程内容取舍和结构组合的标准。例如,将《化学基础》教材中的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进行简化,保留必需的基础知识,穿插在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中讲授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不再单独讲授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删去晶体场理论、配位场理论、仪器分析、有机反应机理、元素有机化合物、杂环化合物、萜类、甾族化合物、界面现象和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等偏、难、杂的部分。纵向整合实现《化学基础》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程有机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培养目标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整合后的教材,与应用化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环境治理、工业分析、制药合成、生物制药、高分子加工技术专业的后续课程有机衔接。例如,在石油化工专业后续课程有化工产品合成、高聚物加工技术,整合教材时编入相平衡部分,结合实验、综合实训的重结晶、蒸馏、水蒸气蒸馏、分馏进行讲授。对于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教学大纲、教案和教学计划,使《化学基础》课程支撑着后续专业课程并紧密联系。基本实验、综合实训改革《化学基础》课程的实验、综合实训的目的是巩固学生已学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应用结合起来。例如,现开设的基本实验有“s区化合物、p区化合物、过渡元素化合物的性质,配位化合物的生成及性质,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滴定分析基本操作,高锰酸钾溶液的配制及标定和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常压蒸馏,水蒸气蒸馏,简单分馏”等28个实验,这些实验的开设,巩固理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综合实训是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运用,筛选典型的实训项目达到要求。例如,综合实训项目“石灰中总钙的测定———酸碱中和法”训练学生分析天平操作的基本练习常用分析仪器的基本操作盐酸溶液的标定石灰粉中总钙含量的测定。通过这个综合实训项目,学生们在物质的称量、溶液配制、溶液标定、滴定分析基本操作、分析计算等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提高。用多种方法(配位滴定法、高锰酸钾法)[5]测定石灰中总钙的含量,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操作能力;综合实训项目“氨基苯磺酰胺的制备”,训练学生掌握苯硝基苯苯胺乙酰苯胺对氨基苯磺酰胺制备的操作,这个综合实训项目让学生们掌握了熔点测定、重结晶、回流、蒸馏、分馏、水蒸气蒸馏的操作方法;综合实训项目“从废电池中回收锌制ZnSO4•7H2O”培养学生们称量、除锈、沉淀溶解、过滤、结晶、物质的鉴定等操作。这些综合实训项目使学生们在无机物制备、有机物合成、物质的分析鉴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充分提高,并将已学的理论知识有机结合来,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结合应用实例和科研项目讲授《化学基础》课程传统的照本宣科授课方式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量子化学基础范文5

一、开设大学物理非物理专业

目前,全国各高校下设专业中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农学、教育技术、生物、光电信息工程、环境工程、应用化工技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通讯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工程、计算机网络技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应用电子技术、生物工程、生物技术、材料物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等几十个专业开设有大学物理课程。这些专业涉及到的领域有生物、化学与化工、医学、计算机科学、通讯、电子等,由此可见物理学是非物理学专业应掌握的一门重要是基础课。

二、物理学在其他学科中的地位及其作用

物理学是一门研究力、热、声、光、电等形形色色物理现象的科学,对客观世界的规律作出了深刻的揭示,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思想方法体系,对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到20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以数学为工具,以物理学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基础,带动其他领域的发展。如:量子力学成功的揭示了化学键的本质,推动了化学学科的发展。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统计,自20世纪中叶以来,在诺贝尔化学奖、生物及医学奖、甚至经济学的获奖者中,有一半人具有物理学的背景。但却未发现非物理学专业出生的科学家问鼎物理学奖的事例。由此可见,物理学在整个自然科学中起指导作用,各自然科学尽管研究对象不同,但复杂的运动总是以简单运动形式为基础,致使物理学的研究成果被运用与研究复杂运动的学科中去,推动其它自然科学的发展。

三、大学物理在非物理专业学生知识体系建构中的作用

(一)为专业知识体系建构奠定知识基础

普通物理学课程内容包含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相对论和量子物理五部分,它们互相渗透,紧密联系,组成了普通物理学课程的整体。这些知识为非物理类理工科各专业学生提供必要的物理基础知识储备,为其他课程开设和讲解铺平道路。若没有这些基础知识,非物理专业在学习专业课程时,学生会对很多知识感到突兀、不解,与此同时,专业课教师为让学生理解,必然要补充相应知识,给专业课程教学带来负担。例如:学生若没有学过电磁学,通讯类专业学生在学习通讯原理、信号传输方式、就很难理解。由此看出,理工科专业学生要学习专业知识、形成专业知识体系,离不开大学物理知识铺垫。如果说专业知识体系是一座塔,各专业课程是砖,那么大学物理就是这座塔的基石。

(二)为专业知识体系建构奠定研究思想与方法基础

物理学的研究思想包括:守恒的思想、等效的思想、化归的思想、放大的思想、比较的思想、近似的思想、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思想、类比的思想等。

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是物理学思想的体现,具体有:控制变量法、物理模型法、理想实验的方法、等效法、图像法、类比法、归纳法、演绎法、整体与隔离法、分析与综合法、图像法、比值法、假设法、观察法、实验法等。

这些研究思想和方法在理工科领域中有共通之处,如物理学中守恒的思想在化学领域中表现为:质量守恒、物质的量守恒、原子守恒、电子守恒、电荷守恒;物理学中力及力矩的平衡、理想气体中的P、V、T变化的平衡问题,在化学上表现为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溶解平衡、水解平衡。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时候,由于有大学物理的研究思想与方法为基础,在学习专业知识的时候就会更加容易理解、接受。从而促进专业知识体系的建构。

(三)培养适合大学学习的学习方法

大学物理是非物理类理工科各专业在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这个时期学生接触到的专业课程大多数只有专业基础课――高等数学,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方法还停留在高中阶段,不适应大学学习。因此在这一阶段开设大学物理课程一方面与中学物理有一定衔接过渡,能帮助学生从熟悉知识过渡,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从而形成一种适合大学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会用高等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高等数学的作用,为高等数学在专业课程学习中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量子化学基础范文6

关键词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 综合改革 有益探索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职业学校电子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现有的职业学校电子类专业的电子技术基础教材理论知识偏难、偏多,配套实验少,与理论教学不能紧密配合。学习基础普遍比较差的中职生,面对抽象难懂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深感电子专业课程的“开头难”。学习的自信心、积极性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使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提高,并影响了其它专业课程的教学。

基于此,我们对中职电子技术基础进行了课程综合性改革的探索,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在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教学方法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取得了明显效果。

1 确立“适宜、有用、有趣、宽泛”的课堂教学目标

(1)适宜:强调基础与基本的原则。突出适宜中职生学习的特点,明确学生需要掌握“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删减过难过死的内容,降低课程难度,让学生“听得懂”、“学得会”,减轻学生负担,建立学生学好专业课程的信心和决心,让课堂教学成为适宜中职生学习的课堂。

(2)有用:强调能力本位的原则。突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教学思想,课程改革是以实践活动为中心的知识与技能的综合,每堂课都安排学生的实验实践活动,实验实践课时占总课时的二分之一。内容安排上增加了电路常见故障的检查、实用电路制作等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增强其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让课堂教学追求“有用”这一价值取向。

(3)有趣: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职业学校学生喜欢实践课,厌倦理论课,生性好动的特点组织教学。每个模块的教学都通过电路安装、实验、实验结果(数据)的分析、讨论为中心展开,以“行动导向教学法”为教学模式,让学生“做中学”、“主动学习”、“体验性学习”、“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学习上的主体意识和积极性。

2 课程教学突出“五化”模式

2.1 教学课程“综合化”

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最基本的部分为主框架, 将电子工艺基础课程中的焊接工艺、万用表使用、电子元器件以及电路安装制作等知识,电子线路实验课程中的电子仪器使用、电子单元线路实验等内容融入整合在一起,形成电子技术基础综合课程,并增加部分实验实践内容,使实践活动内容比例超过总课程量的三分之二。

2.2 教学内容“模块化”

将电子技术基础综合课程的内容分为十个模块进行教学,安排一个学期(共80课时)。每个模块都包含有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内容。根据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制定每个模块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再针对知识点和技能面确定教学内容和实验实践内容。采用模块化教学模式,一个教学模块四课时集中连续上课。每个模块的教学,实践操作与课堂讨论、理论讲解相结合,并且以实践活动作为模块教学的主导。采用模块化教学模式,教师可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如先进行实践活动,然后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或者先讲述理论知识,然后让学生通过实验进行验证。或者边做边讲,边做边讨论,等等。实践活动内容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课堂学习气氛活跃,生动活泼。学生在实验实践中学习,在实验实践中探索、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显著提高,电子技术的知识学习已不再枯燥无味。

例如在《模块三: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教学中,我们是这样安排的:

(1)知识目标:①掌握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电路组成、元件作用。②掌握三极管三种工作状态的特点及判别。③理解设置合适静态工作点的重要性,掌握静态工作点的估算方法。④掌握电压放大倍数的估算方法。

(2)技能目标:①学习示波器、信号源、毫伏表等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②掌握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安装、静态工作点的调整、波形观察、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③掌握三极管的电位测量及工作状态的判别。④了解电路故障的现象及检修。

删减原教材中的增益计算,放大器的图解分析法,晶体管输入电阻、放大器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估算,以及分压式偏置电路的计算等。补充三极管三种工作状态的特点及判别等。

(3)实验安排:①电路安装。②静态工作点的调整、测量,三极管三种工作状态的特点研究。③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④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反相的波形观察。⑤静态工作点设置与波形失真关系的研究。⑥故障模拟,现象观察及原因分析。

2.3 教学方法“项目化”

每个模块就是一个项目,把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串联在一起,课堂上充分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中的“项目教学法”,让学生和老师共同致力于这一模块,为此制定计划,行动导向地分析问题,并把工作结果穿法给别人或以产品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实行“项目教学法”的课堂教学中,渗透“做中学”、“体验性学习”、“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职业教育理念,放手让学生去完成一个作品、一项任务、最后完成这一项目。当学生完成这一项目并取得预期的效果后,可想而知,学生的成就感所激发的自信心,会成为学生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动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不能只满足于学生的重复性学习,必须对学生积极引导,巧妙设疑,然后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实验探索,敢于提问,敢于发表不同见解,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4 教学管理“小班化”

采用小班(即一个教学班分为两个小班)上课,学生单人单桌,每桌配备一套相应的实验仪器器材。每个小班配备主讲教师1人,辅导教师1人。小班化教学使教师和学生的距离拉近了,与学生的交流增多了,关系也更融洽了,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因材施教,实行分层次目标指导。一般的学生完成基本要求内容,较好的学生可增加完成提高部分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习成绩优秀和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充当教师的小助手,必要的时候可请他们辅导其他同学、检查实验的情况等。也要关心爱护学习基础差或纪律表现差的学生,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热情鼓励他们,多花时间辅导、帮助、督促他们,以促进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同时,由于单人单桌,每位学生都获得充分的独立实践操作和研究探讨的机会,加强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又便于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目标的检查、反馈,学生的成绩评定,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以及课程评价的准确性。

2.5 学习评价“过程化”

评价学生在电子技术基础综合课程的学习情况强调“过程化”,注重过程性体验。评价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态度三个部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各占总成绩的百分之四十,学习态度占百分之二十。基础知识方面不进行单元测验,但每个单元教学内容均配备有基础知识的达标练习,教师指导学生加以掌握。根据各单元的知识目标建立基础知识考核题库,期末随机抽取考题进行考试,做到目标明确,合理公正;基本技能方面的评价在每个模块的实验实践内容完成后给予评定,期末取平均成绩。评定方式为面试结合口试的方式,根据学生完成实验实践内容的质量、速度,分析数据和结果的能力,结合适当的提问和当面操作,进行评定;学习态度评价包括是否遵守实验室纪律,是否遵守实验安全操作规定,是否虚心好学等内容。

经过探索改革后的电子技术基础课堂教学更能适宜中职学校,形成中职生喜爱的“听得懂、学得会”、“有技能、有价值”、“有乐趣、有活力”的魅力课堂,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2010级25班是机电部入学成绩最差的班级,也是一个让任课教师们头疼的班级。但在学习电子技术基础综合课程时,蕴藏在他们身上的实践动手能力较强的潜能一下子迸发出来,积极主动活泼,变成机电部学得很好的班级之一。该班的马文同学,入学成绩全班倒数,但在学习电子技术基础综合课程时,认真学习,积极实践,很快便脱颖而出,成为班级的佼佼者,成为任课教师的得力助手,2012年代表学校参加市职业学校电子技能竞赛,荣获一等奖。

课程改革是本世纪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是职业学校教育改革的关键问题。特别是中职学校必须通过一系列探索和研究,打造出让中职生喜爱的魅力课堂,让中职生“听得懂”、“学得会”、“有乐趣”。虽然这是一个系统而艰苦的工程,但是只要我们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现代职业教育意识,勇于改革,敢于探索,不断创新,善于总结,就一定能让我们职业的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创造出辉煌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冯向阳.《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方法浅议[J].现代企业教育,2006(9).

[2] 毕国芳.项目教学法在电子电路分析与应用课程中的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0(6).

[3] 黄芳.《电子技术基础》模块化教学的探索[J].网络科技时代,2008(6).

量子化学基础范文7

【关键词】专业基础课;课程体系;仿真软件

1.引言

《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四门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的重要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前后联系紧密,对后续课程的学习意义重大。本文针对这四门课程,着眼于课程体系的建设和独立学院的特点,研究优化教学内容,降低课程难度的方法和措施,致力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

2.体系内课程理论内容的优化

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理论课具有入门难、逻辑思维能力要求高的特点,比如《电路分析》的公式多、定理多、计算量大。《信号与系统》课程具有理论性强、概念抽象不易理解。《模拟电子技术》概念多,单元电路分析计算难,每次课的新知识多,信息量大,抽象且枯燥无味。

对于《电路分析》强调简单电阻电路的分析,以加强电路中串联与分压、并联与分流、电位、开路和短路等基本知识的学习。在讲述网孔方程和节点方程时,只采用基尔霍夫定律。对特殊问题的处理时才采用“超网孔”和“超节点”方法。讲述相量时,采用相量变换与反相量变换的概念,使其与后续课程《信号与系统》中的傅氏变换和拉氏变换呼应。

《信号与系统》在不影响课程内容的连续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精简基础理论。基本概念部分作为后续章节的基础,课堂上要详细的讲解;傅里叶变换一章中的信号正交分解对独立学院的学生可以不讲,而是直接引入傅里叶级数,对序列的傅里叶分析及离散傅里叶变换是后续课程数字信号处理的内容;讲授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Z变换的性质时,由于三者有一定的相似性,因而重点讲授傅里叶变换的性质;在电路分析课程中,因为不讲拉普拉斯变换分析电路的方法,则在本课程拉普拉斯变换一章中重点讲授(一次课);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对弱电类专业来说,后续课程用的很少,可以不讲或只简单介绍(2次课)。

《模拟电子技术》精选基础和重点内容,保证较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删减模拟电子技术中陈旧、过时的内容,简化定量分析计算方面的内容;及时更新和补充新内容,如EDA仿真与设计、模拟(数模混合)可编程器件等。

对传统教学别强调内容进行弱化,如《数字电子技术》中公式法或卡诺图法化简逻辑表达式在传统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是,现阶段逻辑表达式的化简意义不大,学生只要掌握化简原理即可。改革后的“数电”课程对逻辑化简的技巧不再占用过多学时,考试也予以删减。

与此同时,还要考虑课程之间的相互衔接,即从课程体系的角度对授课内容进行整合,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理顺课程间的相互关系。突出工程性和实用性,注重“加强实践、提高兴趣、培养技能、积极创新”的理念。

3.体系内课程理论与工程应用的结合

3.1 将Matlab与《电路分析》和《信号与系统》有机结合

体系内四门课程都具有浓厚的工程背景,目前的理论教学相对枯燥,方法单一。由于《电路分析》课程中许多电路的分析过程较复杂,所涉及的数学知识较深,而许多学生的数学基础又欠缺,因而时常出现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的窘境。Matlab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计算机软件之一,是实现科学计算、符号运算及图形处理等的强有力工具。在理论课的教学中引入Matlab软件辅助分析电路问题是化解教学窘境的有效手段。例如利用Matlab辅助分析动态电路和利用Matlab辅助分析正弦稳态电路,可是使理论教学变得直观,易懂。

《信号与系统》和现代数学关系紧密,理论性很强,具有高度概括和较为抽象的特点,学生普遍感觉该课程公式多,难理解。要想让学生掌握好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通过借助Matlab辅助分析,使学生真正理解课本内容,真正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统一。使理论公式形象化,通过计算机仿真和演示,旨在加强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解和掌握。理论课演示内容:信号的产生、表示与变换,信号的频谱分析、系统的频率响应、卷积计算、信号的合成与分解等。

3.2 将Multisim10仿真软件与《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融合

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对于一般、较简单的电路,教师可以对它进行详细分析、讲解,但是,对于较复杂的电路,则应该采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分析、教学。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也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把Multisim10仿真软件引入模电和数电课堂教学,通过仿真软件来绘制电路,观察电路的工作过程,让学生一看就懂,一听就会,这样就有利突出重点、解析难点,也进一步加强了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掌握更牢固,应用更熟练.同时缩短传统课程与相关实用技术和科学技术发展前沿的距离,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具体的说,可以将《模拟电子技术》分解成“直流稳压电源”、“电压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带有反馈的电压放大电路”、“集成运放的应用”等。在《数字电子技术》中可以拟定“基本逻辑门电路仿真”、“编码译码器仿真”、“时序逻辑电路仿真”、“555定时器仿真”、“数模、模数电路仿真”。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首先对电路简单介绍,接着进行仿真演示,之后再回归理论讲解和说明。

4.课程体系改革的初步实践

近几年来,随着独立学院师资的稳定,我们一直致力于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的课程改革,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入手,制定合适的教学大纲和配套的授课计划。尤其是针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已经完成从大纲制定,到教材编写以及与教材配套的教学课件的制作,并且针对该门课程尝试了在理论课堂引入Multisim10仿真软件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从目前的教学改革效果来看,改革的思路和方法与我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相符合,有必要把这种尝试延伸到四门课对应的课程体系,进行通盘考虑,进一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5.结语

在提高独立学院办学质量这一系统工程中,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的改革无疑是一个核心的问题。尤其是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与课程平台的建设对于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将不断探索教改新思路,培养符合人才市场需求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黄丽亚,杨恒新,张业荣.电子电路平台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1.

[2]俎云霄,王卫东,等.基于课程群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J].现代教育技术,2010,20(13).

[3]何秋阳,朱敏,王红玉.面向应用型本科的模拟电子技术教材构想[J].中国电力教育,2011(1).

量子化学基础范文8

化学专业的主要课程

1、数理信息课程

数学课程:主要包括微积分(有的学校叫作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数学类课程是理工专业其他课程的基础。

物理课程:大学物理以及大学物理实验。化工过程中涉及的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质量传递等过程主要是物理过程,一般不涉及化学反应,学好物理课程对理解这些过程十分有帮助。

电子信息课程:本课程主要学习计算机基础、机械制图、C++程序设计(也可能是C语言)、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原理与技术等。

2、专业基础课程

化学类课程:本课程主要学习内容包括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电化学等六大化学基础课程。这些课程是化工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化学意识十分重要,但是缺少化学中十分重要的结构化学(或量子化学)课程,建议同学在学有余力时自学。

化工类课程:本课程主要的学习内容包括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过程分析与开发、分离工程、化工热力学、化工设备基础、化工仪表等。这些课程主要讲授化工中“三传一反”的原理和设备,以及化工流程设计软件Aspen Plus的学习。

化学专业的就业方向

化学专业的毕业可以在日化、服装、石油化工、食品、制造医药、环保等行业都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化学分析师,原材料检验、空气质量检验 技术工程师,企业的工程技术员 医药工作者。

还可以在化工相关企事业单位、商贸公司从事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生产管理、生产监督、环境监测、质量检验、技术服务等工作。还可到相关行业从事化学品的应用研发、安全管理、质量检测等工作。

化学专业就业前景

化学专业是一个基础性的学科,在很多方面都是具有基础性的作用的。因此从广义上来讲化学专业以及他所处的这个相关的行业,也是国家鼓励支持发展的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由此他受到的国家政策的扶持力度也就比较大。

化学专业出身的毕业生们的就业方向很是宽广,就业前景也是相当的不错的,因为可以从事的行业很多。

在很多时候,我们在选行业、选专业的时候,都要讲究朝阳行业。因为朝阳行业意味着今后他会发展的越来越好,至少十年、几十年之后都不会过时。所以这也使得化学专业的就业前景比较好,因为它的发展趋势摆在这里。毕竟是国家鼓励支持发展的一些行业。

量子化学基础范文9

关键词: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有机化学 教学现状 教学改革

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有机分子,从有机物结构入手,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在分子水平上探知未知世界的基础学科。在我校,有机化学是面向化工学院、药学院二年级,以及海洋学院一年级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大类培养”的主干课程。通过有机化学课程的学习,可使化学类学生掌握有机化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把握有机化学发展领域的新概念、新动向和新技术,同时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教学现状

在工科院校,有机化学的教学课时“缩水”,如我校有机化学虽然是“大类培养”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但是其课时数被压缩到64个学时,教师必须在一个学期之内完成教学。而有机化学作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基础课,是高分子化学、高聚物合成工艺学、高分子材料学等后续专业课的基础,学生必须在有限的课时数里掌握《有机化学》这门课程,难度大,任务重。

另外,由于江苏省高考制度,较大部分的学生高中阶段选修的“物生”,进入大学后化学知识特别是有机化学基础知识非常薄弱,一个教学班级里,学生的化学知识水平参差不齐。通常是刚进入大学的第一学期学习无机化学,对于选“物生”的学生来说,没有化学基础,一开始就挫伤他们学习化学的自信心。学习有机化学时,多数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有畏惧感。如果入校时对专业认知不够,不能看到有机化学学习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习的重要性,更是对有机化学失去兴趣。

再者,有机化学课程自身的特点,由于有机物数量多,结构多变,机理难掌握。而工科院校的有机化学课时数又被压缩,教师为了教授完大纲的教学内容,不得不采取“满堂灌”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缺乏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被动“填鸭式”教学必然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一学期教学结束,发现学生知识掌握不好,除了少部分拔尖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对这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一知半解,学到的有机知识很少。

2.教学改革

结合有机化学学科规律,针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取舍;改进教学手段,选聘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做助理班主任,让他们参与本科生教学,形成多元化的本科生教学队伍;改革考核方式,实现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有针对性的考核方式,教考分离。

(1)改革教学内容

有机化学的教学关键是引导学生“有机”这一学科,不同于其他几门基础化学课,有机化学基本不涉及计算,不涉及公式,说的是图片的拼接,化学键的断裂与重组,以构建新的有机分子。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使用“有机思维”思考问题才是关键。当我们谈到如何面对课时数被压缩这个问题,如果抓住“引导学生进入有机化学这个学科”这个关键问题,就能依据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深入分析研究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

在改革教学内容时,还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问题:一是研读多种版本的教材,最新版本的中、英文有机化学教材和专著等,从不同研读、分析深度的教材方面,准确把握“基础有机化学”教学重点、难点,结合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特点来取舍教学内容。二是关注高分子领域的研究前沿,发展动态,结合传统的知识,推陈出新,把最新的知识信息教授于学生,引导学生了解最新的前沿,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之感觉到目前所学知识的有用性。

(2)改革教学手段

我校近年实施了一项“班主任助理”制度,选派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担任本科生班级班主任助理,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参与本科生教学,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本科生教学队伍。

高年级本科生已经学习了有机化学专业基础课,经历过有机化学的学习和考核,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他们已经进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课程学习,对哪些知识对专业课学习重要有切身体会;他们与低年级学生同属于一个年龄阶段,有更多的共同话题,沟通交流更容易,帮助学生及早发现自己的优缺点,扬长避短。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研究方向的研究生,通常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已经接触了专业的前沿研究方向,可以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低年级学生的学业、思想及心理等方面给予关心和指导。而且本科生可以在研究生的带领下主动做一些创新创业项目,这使得本科生更清楚自己在课堂学习中哪方面有不足,增强本科生对基础知识学习的热情,使他们在有机化学课堂学习中更积极、努力。

(3)改革考核方式

良好考核方式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目前,我院不同专业实行统一考试,如环境工程、化学工程、安全工程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专业统一出卷,流水阅卷、统一登分,做到公正、准确。但是,这种“统一”的方法抹杀不同专业对有机化学需求的不同,使得教师和学生忽视基础课对后续专业课的影响,结果是为了考试而学习,不能真正掌握自己专业需求的有机化学知识。

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学习积极性,我们应实现不同专业单独出卷、单独考核的方式。卷面上可以体现出适合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题目,结合他们的后续专业课程。哪些知识是有机化学这门课程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哪些知识是关联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的专业知识。同时,建立针对性的有机化学试题库,使学生接触更多不同的题型,拓宽知识面。建立适合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有机化学试题库,有机化学课程理论考试按照一定的难度系数、教学要求、考试范围等,统一从试题库里抽调,实现教考分离。

3.结语

为全面提升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有机化学教学质量,我们要结合有机化学学科规律,针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专业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认真分析总结,精选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改革考核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黄杰,周冕,李又兵,王选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广州化工,2014(42):186-187.

[2]陶传洲,刘玮炜,曹志凌,史大华,王建,程青芳.环境工程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4):78.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