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农田水利建设项目集锦9篇

时间:2023-06-26 16:15:43

农田水利建设项目

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范文1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农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是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组织实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政府行为。当前我国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还很脆弱, 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 这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因此, 加大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 不仅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需要, 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重设计规划,轻具体实施

在建设初期,通过多方案比较研究,能确定技术经济都合理的设计方案,在设计时也能在许多细节问题都能合理安排,认真设计。但在具体实施上,由于资金难以到位,以致设计方案大打折扣,或者虽有经费但严重不足。平整土地,调整农作物结构难度大。方案在实施过程中,标准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加之用得少、失修损坏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所以难以具体实施。

2、重工程建设,轻工程管理

在农田水利建设中,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兴建了大量小型电灌站、机井、农桥、涵闸,但这些闸、站因管理不善导致站房被毁,电线被割,电机被盗,损坏严重;有的涵闸启闭不灵,地表水流失严重。因此必须加强工程管理,提高农民旱涝灾害意识。

3、重站房建设,轻配套设施

有些村寨兴建的灌溉井站,多数站房建设得较好,但因田间渠系不完善,配套设施跟不上。在设计中,灌溉值数定律偏大(按1 立方米每秒灌溉6000 亩设计)一个流量0.15 个流量的混流泵站实际灌溉面积不到400 亩。又由于管理不善,加之当地的土质情况,平地、筑渠做畦难度大,有的甚至出现了有站无渠的现象。机电灌站很难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

4、重排涝作用,轻蓄水功能

在“以排为主,灌溉为辅”的规划思想指导下,注重大中沟开挖、疏浚,这对及时排涝产生了很大的作用,但由于大面积建立了通畅完善的排涝系统,地表水排走的同时浅层地下水也被排走一部分,其结果是农作物根系从地下水吸取的水量减少,旱情加重。

二、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措施

1、政府引导规划

首先,由乡镇把现有的规划以及未来规划的设想上交县级部门,再由县级部门在此基础上做一个可行性研究和做一个总的的规划。这个规划要对全县农田水利建设和水利设施存在的问题作一个全面的分析,找出问题所产生的原因,而后对全县所有农田水利建设的目标、任务、内容提出明确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科学的规划与管理。在县级农田水利建设综合规划的基础上,由乡镇级政府依据其综合规划,组织制订乡镇级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实施规划。这个实施规划的实施要到村、到组、到山塘、到河坝,使各个村组都能够明确这个村有多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多少需要维修,多少需要改建、有多少需要新建才能满足本村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需要多少钱、多少劳力才能完成任务,达到工程量和资金管理上的透明。该实施规划由乡镇政府组织,乡镇的水管站具体组织人员编制。在编制的过程中,要让农民代表参与实施规划内容的讨论,资金和工日的测算,以及实施方案的制定等工作。从规划开始引导农民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让广大农民明白水利工程是为自己谋福利。

2、政府引导建设

在过去,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主要是依靠地方各级政府发动农民群众自力更生,肩挑手提挖塘泥、清理河坝、疏通水渠、高强度的劳动,低技术标准的工程建设。项目建设则靠各级政府亲自组织、全面规划、政府处于一种绝对主导的位置,建什么、怎么建、劳力怎么出、建后怎么管,都由政府说了算。最后确实是建了不少小型工程,建一个工程政府就背一个债务,农民背下一身的劳务。面对这种问题,政府怎么办?首先应该自我反思,摸索一些解决这些问题的新办法,建立以政府为引导管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新模式,实行政府宏观管理、综合引导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新机制。

3、财力支持

政府可以制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扶持政策、补助政策、奖励政策来扶持农民修塘修堤筑渠,对一些特别困难的地区,要制定特别的扶持方案,尽量让农民在建设中多出力、少出钱。使当地农民能够对建设项目资金承担得起、对付出的劳动也要肩负得起。政府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帮助农民改变落后的农村水利面貌。使农民在进行资金筹措时,能够做到心中有底,看在政府的补助的条件下能否将资金筹得够。任务是否能完成,从而引导农民学会量力而行地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总之,要通过政府制定合适的政策来引导农民实现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参与,再到自主建设这个角色的转换。

4、加强农田水利管理体制改革

(1)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根据有关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规定,深化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明确工程设施所有权,落实管护责任主体,提高现有工程设施的管理使用效率, 并通过拍卖、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促进产权流转,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步伐。乡镇政府整合行政区域内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在资产清理、评估并得到确认的基础上,可授权水利部门履行出资人职责。

(2)发挥农民用水户协会的作用。按照“ 自愿组织、民办民营、共同受益”的原则,支持农民兴办和管护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推广农民用水户参与建设与管理的新模式,完善相关管理办法和政策措施,为农民用水户协会等用水合作组织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通过用水合作组织使农民用水户得到优质、便捷的全方位服务。

(3)建立健全乡镇水利管理与服务体系。建立健全职能明确、布局合理、队伍精干、服务到位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全面提高服务能力。建立健全乡镇水利站或小流域水利中心站,核定人员编制,经费纳入市财政预算,做到有场所、有人员、有编制、有经费、有设备,强化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工程安全、农田水利等公益性职能,做到责任有人担,工程有人管,确保水利工程效益能长期发挥。

5、 进行科学管理

要把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注重向管理要效益,扭转重建轻管的局面。建后形成的农田水利资产要及时移交给有关单位和个人,向他们颁发产权或使用权证书,采取专业管护、拍卖经营、个人承包等形式,以便形成切实有效、适合当地社会情况和不同工程类型的运行管护模式,使新老水利工程都进入良性运行轨道。根据各种不同农村水利的特点,需要对不同功能的水利工程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尊重农民意愿,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使水利工程在完善的工程管理条件之下,取得较好的工程效益。以水利为主的工程,既要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有偿服务,核算成本,降低费用,促使工程良性运行,又要坚持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宗旨。

总之,对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而言要努力开发新技术,通过人力资源的开发实现对工程建设质量和效果的保证; 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要做好总体规划,并多角度地扩大资金使用额度,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为广大农村地区带来全新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兰代祥. 浅谈农田水利工程中的质量控制及相关管理工作[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01)

[2] 杨永华. 对我国农田水利建设滞后的原因透视及立法思考[J]. 农业经济. 2011(01)

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范文2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设

近年来,在中宁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中宁县水务局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战略决策,坚持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服务经济发展为重点,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核心,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为目标,实现项目带动战略,持续抓好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工作,完成了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设任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一、近年来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设总体情况

自2005年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实施以来,区财政厅、水利厅共安排我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10个,项目总投资8146万元。项目下达后,县财政局、水务局积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项目区配套落实,做好技术指导工作。中宁县水务局作为项目建设单位,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水源进行实地勘测,选点布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大力支持,积极配合,确定项目建设地点;相关村组组织召开村民座谈会进行“一事一议”,讨论工程的筹劳筹资等问题。所有小农水项目当年建成并投入运行,当年发挥效益。

二、主要做法与经验

(一)整合资源强推进。一是充分整合领导资源。坚持把小农水建设作为全县的重点工程来抓,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安排、定期督查,分管领导具体挂帅、现场督战,县级领导分片挂联、定点负责。坚持把建设的监管责任落实到主管部门领导,把建设的主体责任明确给项目乡镇主要负责人,把“官帽”押起,倒排工期、挂图会战,不完成任务不下“火线”,完不成任务就地免职。二是充分整合部门资源。实行县、乡、村三级联动,合力推进。县水务局牵头负责,抽派骨干力量,集中优势兵力,全力抓好小农水建设;农牧、交通、国土等部门分别落实专人负责协调工作,全力支持小农水建设;乡镇干部人人有责、全天上阵,全力实施小农水建设;村社干部和受益群众积极筹资投劳,全力奋战小农水建设。三是充分整合项目资源。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将扶贫开发、以工代赈、国土、农业综合开发等涉农项目整合后,集中安排在“小农水”项目的覆盖区,充分发挥了项目资金的集聚效应和国家补助资金的牵引作用,加快推进了小农水建设。

(二)“五民一补”活机制。小农水项目建设需要受益群众按一定比例筹资投劳。为了用最少的钱办更大的事,为了避免出现“半拉子”工程,留下遗留问题,为了加强工程管理,真正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通江充分发挥受益群众的主体作用,探索实行项目民报、方案民定、工程民建、建设民管、资金民审和先建后补的“五民一补”建管机制,调动了群众积极性,加快了小农水建设步伐。

项目民报顺民意。采取竞争立项的方式,把小农水建设项目重点安排在用水紧张的舟塔、白马、鸣沙等乡镇。为了尊重受益群众的建设意愿,项目乡镇组织引导群众以单户、联户、协会为申报主体,自愿向主管部门申报建设工程类型,经群众代表、村委会、乡镇政府审定后,再向县水务局、财政部门申报。

方案民定集民智。为了优化项目的整体布局,在综合分析项目村水源状况、基础条件、产业潜力、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县水务局对工程建设的形式、标准、地点制定方案,交由群众讨论,选择建设方案,经相关部门评审后,再批复组织实施。

工程民建聚民力。整个项目建设始终坚持以受益群众为主体,根据不同的工程类型确定群众参与建设形式,对机电设备安装、混凝土浇筑、U型渠等技术含量较高的建设内容采取“群专结合”,由专业施工队伍和受益群众共同建设;对土石方开挖、清淤、材料搬运等简单劳动采取“群群结合”,由受益群众投工投劳完成。

资金民审行民权。为了公开透明地管理好项目资金,保障群众行使好监督权,重点加强了“三个环节”的资金监督。一是对建设工程的资金预算让群众知晓,村组干部对群众的筹资只收钱不管钱,由村民议事小组和用水协会共同管理。二是对筹资的收取情况和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由村民代表和受益群众代表审查,并通过群众大会审定。三是对项目补助多少、补助什么、补助给谁、补助时间及补助方式,均在村务公开栏张贴公示,无异议后,再按规定程序报帐,确保资金公开、透明、安全。

建设民管履民责。坚持“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根据工程性质,落实管护责任,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三)优质服务促进度。一是用好用活政策。小农水项目的性质是民建公助,建设方式是以奖代补、先建后补。为加快工程进度,我们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水利工程体制改革的意见》的有关规定,对建设的小农水项目实行比选,既节约了建设成本,又提前启动了项目建设。二是强化技术指导。全县从水务、财政、农牧、国土等部门和相关乡镇抽选技术人员,驻扎在建设工地,负责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管,保障了工程建设质量。三是优化建设环境。落实县委要求,开辟项目建设的“绿色通道”,抽派机关干部实行全程跟踪服务、服务,加强材料运输、青苗补偿、土地占用、机械设备、筹资投劳、电力供应等方面的协调服务,及时解决工程建设中的矛盾纠纷,确保了工程建设快速推进。

三、主要成效

(一)强化了农业基础。通过整合涉农项目,打捆项目资金,实行山、水、林、田、路、池、园综合治理、配套建设,项目区的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全面加强。

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范文3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节水灌溉工程

任丘市位于河北省中部,总面积1012km2,现辖18个乡、镇、办事处和1个经济开发区。全市人口总数82.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5.83万人。常用耕地面积84.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73.3万亩。任丘市水资源总量为8472万m3,农业年用水总量为11960万m3。作为用水大户,农业灌溉每年都要依靠超采大量深层地下水维持农业生产,发展农业节水工程势在必行。

2009年,任丘市被列为国家第一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通过三年建设,共投资5400万元,在16个乡镇、办事处的224个行政村,铺设防渗节水管道146万米,发展节水管灌面积18.31万亩,更新机井200眼。

工程实施过程中,任丘市着力从以下几方面抓好项目建设。

一、重规划,求实效,充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为了保证项目建设科学性和实效性,任丘市水务局坚持规划引领,扎实做好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

1、坚持统筹规划。在编制项目实施方案时,充分参考《任丘市农田水利建设十二五规划》、《任丘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制定的任务目标,立足长远,统筹全局,使项目建设符合全市水利建设的总体规划。

2、是坚持因地制宜。任丘市农村水利基础条件差异较大,为使项目建设更加科学合理,切合实际,任丘市水务局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全市各项目村,对项目区各村机井逐一进行GPS定位,并对现有节水工程情况详细测量摸底,绘制工程现状图及工程规划布置图,拍摄影像资料留存备查。经过对调查资料认真进行梳理,优化项目建设方案。

二、重规范,强管理,严格执行项目建设程序

1、落实工程建设“四制”。成立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处作为项目法人,制定了财务管理办法、安全生产管理办法、文明施工管理办法,全方位负责项目的管理;在项目物资采购方面,委托专业的招投标公司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公开招投标,优选质量好、服务优的单位供应工程材料,并及时把工程管材送省水利厅进行质量检测;委托沧州渤海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担任监理单位,对项目建设实施监理,检查内容包括管材质量、管道基坑深度、管材热熔、出水口、井房等方面,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严格执行合同管理制,项目建设处共与材料供应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签订各项合同23项,保证了项目建设规范运行。

2、力求项目建设公开透明。通过电视台进行项目公示,公开项目工程量、资金情况以及监督电话、联系人等信息。工程开工后,在每个项目村选出2-3名义务监督员,参与项目建设与管理,保证人民群众对工程建设的参与权与知情权。项目建成后,在项目区设置项目公示牌,全方位接受广大群众监督。

3、积极整合建设资金。以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为契机,开展各项支农资金的有效整合,统一协调农业、农开发、国土等相关资金3215万元,在不改变资金性质和用途前提下,集中用于农田水利建设项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重长远,建机制,保证工程持久发挥效益

农田水利工程”三分在建,七分在管”。为使工程充分发挥效益,任丘市着力扭转长期以来重建轻管的状况,在建后管理上下功夫,保证工程能够长期发挥效益。

1、明晰产权,落实管护责任。工程建成后,及时办理资产移交手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成后,产权归所在村集体所有,由村集体负责运行和维护,成立用水者协会的项目村,纳入用水者协会统一管理。在水务部门指导下,统一制定工程运行管理制度,并组织工程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2、跟踪监测,提高运行效益。工程投入使用后,水务部门开展项目运行跟踪调查和技术服务,并积极与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联系,借助高校科技力量,合理制定效益监测方案,对农户进行跟踪调查对比,从浇地成本、粮食产量变化情况来分析预测工程效益,为今后工作的改进和提高提供数据参考。

3、创新机制,推行信息化管理。项目区工程建成后,任丘市水务局与电力部门合作,在项目区推广安装IC卡智能电表,通过成本核算制定合理水价,用水户灌溉用水先购买再使用。依靠合理水价机制和节奖超罚管理制度,实现用水户节约用水的目的。任丘市通过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不仅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而且有利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本市农田水利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范文4

【关键词】 灌区 末级渠系 改建配套 节水改造 建设管理

长安区中央新增农资综合补贴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小峪灌区,设施灌溉面积1.09万亩,是一座以灌溉、防洪、排涝为主的小(一)型灌区工程。为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保障。但是,灌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由于工程配套不全,年久失修,使工程效益逐年下滑,发展后劲不足。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障灌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灌区末级渠系进行全面的改造和配套是非常必要的。

在中央专项资金、省财政厅和水利厅的大力支持下,小峪灌区列入了长安区中央新增农资综合补贴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投资计划。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抓好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资金管理、建设管理、质量管理、建后管理等各环节,实现了灌区建设的规范化管理。

一、项目前期工作

按照《大型灌区续建配套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及《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的要求,并从小峪灌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本着对末级渠系进行总体规划、全面实施的原则,并结合工程实施进展情况,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完成了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经有关上级部门审查批复后,项目建设进入实施阶段。

二、项目资金筹措与管理

小峪灌区末级渠系改造项目资金来源为中央专项资金和群众自筹。为了确保自筹资金到位,建设单位要求在工程开工前与街办(小峪灌区上级主管部门)签订群众投劳协议,保证自筹资金落实,否则不得办理开工手续。

在资金使用上,为确保工程资金的专款专用,作为项目建设的法人,工程项目资金严格按照陕西省财政厅、水利厅关于申报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的通知(陕财办建〔2009〕482号)要求资金管理,实行单独开立帐户,独立核算,专款专用,杜绝截留、挤占和挪用等现象。区财政部门负责项目资金使用、监督管理。总经费基本上按照上级批复的工程总投资进行控制,单项工程经费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三、项目的建设与质量管理

1、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

“三制”是规范建设管理行为的根本措施,而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则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最为关键的一步。为此,项目的主管单位成立了西安市长安区小型中央新增农资综合补贴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为项目法人,全面负责项目的建设与质量管理。

2、采取招标投标制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根据国家(七部委局)30号令《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运作。初设批复及完成实施方案设计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即进行公开招标。开标、决标均公开进行,整个招标过程邀请纪检监察等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参加,符合招标工作的程序和要求,保证了招投标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

3、实行建设监理制

为了加强中央专项资金项目建设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在落实工程施工单位的同时,也落实了工程监理单位。使得工程的建设与监理同步进行,监理部实行总监负责制,人员由总监、监理工程师、监理员组成,并要求监理人员素质要高,技术要全面。特别是对工程施工方案及质量要求应有高度的认识,能严格按照监理大纲要求切实履行“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

4、政府监督、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负责与监理控制同步

建设项目接受质量监督站的质量监督,质量监督站对参建各方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监理、施工单位资质等相关情况进行抽查。在工程实体质量监督方面,采取以抽查为主的监督检查方法进行质量监督。

灌区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全面负责工程的质量管理。根据工程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为了保证措施有力,工作到位,专门设立了质量管理小组,配备一定技术人员配合监理部进行工程建设监督管理,不定期组织人员对每条末级渠道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并严格把好验收关。

5、严格合同管理

灌区建设项目部制定了职责分明而严格的合同,合同主要条款均在招标文件中体现,并避免模糊产生歧义。在招标投标的基础上,按规定签订了施工合同和监理合同。合同一经签订均严格执行,使工程造价、质量、工期、付款等有据可查,避免相互推委和扯皮现象发生。

四、加强工程建后管理

小峪灌区末级渠系改造项目实施后,要发挥出应有的效益,良好的建后管理必不可少。按照陕西省小型农田水利体制改革及长安区的实际情况,结合长安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机制,健全制度,科学管理,实行产权制度改革,不断完善承包、租赁制度,积极筹建农民用水者协会,充分调动群众的力量来管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进一步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步伐。

本项目实施完成后,由长安区水务局移交给长安区王莽街办小峪灌区委员会进行管理,建立“产权明晰、责任明确、管理民主” 的渠系工程产权制度,全面实行计量收费,加强水价、水量、水费监督,实行公示制度,减轻农民的不合理水费负担,有利于项目区内农民减负增收,严格执行国家农业终端水价标准。征收的费用由农民用水协会统一管理,除工程正常运行及管理费用外,水利设施的维修费用等专户储存,任何人不得挪用。

同时,灌区在工程管理中重视运用参与式方法,积极推行以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为主要内容的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改革,切实保护用水户的利益,确保了工程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利用,最大限度的发挥灌区综合效益。

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范文5

1、强化农田水利建设的组织领导

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是关系农业长远发展和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各级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正确把握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的规律,切实承担起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责任,建立起适应农村税费改革新形势的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真正将农田水利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措施,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行政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确保各项任务目标如期实现。要进一步强化各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部及办公室的职能,充实人员,加强协调,提高工作效能。

2、规范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

一是明确资金投向。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重点用于补助粮食主产县。二是明确项目实施主体。项目实施主体可以是农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也可以是农民联合体或其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三是完善补助方式。主要用于补助项目建设的材料费、设备费及机械作业费,具体方式可采取项目管理或“以奖代补”的办法。四是制订补助标准。根据工程性质、农民在限额内筹资筹劳情况,制订不同的补助标准,筹补结合、多筹多补。五是健全申报程序。由县级有关部门对项目主体的申请进行审查、公示后联合上报。需要农民筹资筹劳的项目,应经县级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审查。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的具体办法,由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3、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制度改革

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的原则,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明确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所有权,落实管护责任主体。以农户自用为主的小、微型工程,归农户个人所有;对受益户较多的小型工程,可按受益范围组建用水合作组织,相关设施归用水合作组织所有;政府补助形成的资产,归项目受益主体所有。允许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以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进行产权流转,吸引社会资金投入。

4、建立稳定、多元化的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机制

通过争取中央投资,加大地方各级财政投入力度,整合各部门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专项资金,发动群众筹资投劳,吸引民营资本,接受社会捐资等途径,拓展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稳定增长的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机制。

5、坚持民主决策、群众自愿的原则

要严格区分农民自愿出资出劳与加重农民负担的政策界限,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在切实加强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的前提下,以政府加大投入为契机,通过有效的组织工作,引导农民出资出劳开展直接受益的农田水利建设。同时,要严格规范“一事一议”程序,控制筹资筹劳标准。

6、强化管理,推行项目公示

对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全面推行业主负责制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联合体或其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负责制;大中型灌区及节水灌溉、病险水库整治、农村饮用水、小型水利设施、水土保持等民办公助的项目,要在项目区域内推行项目建前、建后“两公示”制度,实行阳光操作,将项目责任领导、技术负责人、施工队伍、工程规划、国家补助和当地政府投资、群众筹资筹劳、建设工期、建设质量等情况在乡镇、村内进行“公示”,提高工程建设的透明度,强化社会监督,提高工程质量,使每一个工程都成为群众的放心工程。

7、鼓励发展农民用水户协会

按照积极稳妥、注重实效、政府指导、农户自愿、自主管理的原则,采取一库、一塘、一渠、一堤、一站一会等形式,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切实解决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主体缺位问题。各地要出台扶持政策,明确农民用水户协会的性质、任务、责任、权利。按照扶持发展、逐步规范的原则,加快推进农民用水户协会的健康有序发展。

8、认真做好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采取以县为单位、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原则上每个县都要编制。编制规划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讲求实效。规划按程序经过审批后,即为安排国家补助资金的依据,申报项目必须符合规划的要求。水利部门要从全国和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要求出发,加强对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各地区要结合实际,积极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

9、增加资金投入

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范文6

关键词:农田水利改革;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农田水利投资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3)10-03 -03

2010年、2011年西南地区连续的干旱现象凸显出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水利改革,“突出加强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由此进入了加快发展的新时期。各地在政策引导下,加大了农田水利投资力度,借以改变我国农田水利建设滞后的局面。新时期农田水利投资效果如何,项目资金使用中是否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是政策制定者关注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江苏、河南两省的实地调查资料来分析这一问题,以便为农田水利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决策参考。

一、调查基本情况

2012年7~8月,笔者带领南京审计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农村水利改革”小分队就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投资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对样本地区的选择主要关注开展农田水利改革已有较长时间和经验的地区,同时考虑到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差异,因此分别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选择了江苏省和河南省。在两省已经进行了农民用水者协会试点的地区,分别随机选择3个样本县,在江苏,选择了南京市溧水县、盐城市滨海县和射阳县3个县,在河南,选择了焦作市的博爱县和沁阳市,以及济源市济源县3个县,其中沁阳市主要调查的是广利灌区,济源市主要调查引沁灌区。该调查走访了各灌区水利管理部门,采用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详细了解了各灌区在农田水利改革中的经验、做法,以及农田水利投资、建设、管理等领域已经取得的成效,并总结了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水利管理部门的想法和措施等等。

二、农田水利投资投入情况及基本成效

(一)农田水利投资投入情况

近年来,国家注重水利建设,特别是农田水利建设,出台了很多支持政策,也加大了农田水利投资的力度。如2009年6月财政部和水利部颁布的《关于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意见》(财农[2009]92号),加大了中央财政扶持农田水利投资的力度,而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出台后,各地各级政府对农田水利的投资又攀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表1是样本地区农田水利投资的总体情况。表1显示,从2009年到2011年,除江苏省溧水县的农田水利投资额有所下降外,其他5个县市的农田水利投资额均有了大幅提升,如江苏省射阳县从9千万元上升到1.36亿元,而河南省博爱县从6.7千万元上升到1.46亿元。从各地区农田水利投资额的年增速上看,虽然2009年到2011年3年间每年投资额波动较大,但总体上,2011年的农田水利投资额比2010年增加了20%以上,增幅较大。在投入的劳动量上,各地区2011年投入工日显著低于2009年,投入劳动量大幅下降,这和当地水利工程的改扩建更倾向于节水灌溉工程有较大关系。

表1 农田水利投资总体情况

注:(1)a表示仅调查沁阳市广利灌区管理局所获的数据,b表示仅调查济源市引沁灌区管理局所获数据,下同,不再一一说明;(2)“—”为该项调查数据缺失。

资料来源:作者调查数据整理。

(二)农田水利投资建设基本成效

从2009年到2011年,江苏和河南两省各个样本县结合当地水文条件,对河道、小型水源工程以及泵站等进行了改造或新建,农田水利设施投资的成效明显。

两省中,江苏省农田水利投资较大的投入取得了更为明显的成效。南京市溧水县水库、塘坝众多,从2009年到2011年,该县以河道整治、新建小型水源工程为重点,分别完成河道整治78千米、67.5千米、90.7千米,新建小型水源工程110座、100座(2011年没有此项目),同时新增防渗渠道分别为26.75千米、21千米、17.5千米,加固水库19座、6座和24座,每年还完成10多个泵站的改造。盐城市射阳县和滨海县都是典型的提水灌溉地区,泵站改造是主要任务。3年时间阳县分别完成232座、2391座和2796座泵站的改造,而滨海县则改造泵站1500座、2780座、3570座。滨海县还完成河道整治570.8千米、673.7千米、390.3千米,新建小型水源工程55座、41座、44座,有力地改善了当地农田水利设施条件。

河南省3个县的农田水利投资投入差别较大,因此成效不一。投入相对最大的博爱县,属于自流灌溉和井灌混合的区域,因此修理河道和打井成为重点。2009年~2011年3年间,该县新增防渗渠道52千米、103千米、154千米,完成河道整治30千米、52千米、55千米,同时新建小型水源工程400座、300座、539座。而沁阳市和济源县则都是自流灌区,主要任务是修理河道。沁阳市在2009年和2010年新增防渗渠道14.43千米和11.58千米,济源县在2010年和2011年除新增防渗渠道13千米和28千米外,还分别修复了15处和6处水毁工程。

总体上,随着近几年农田水利投资力度的加大,河道、水渠等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修缮,泵站和机井等进行了新建和改建,水利设施老化、损毁等一些基本问题在逐步得到解决,为缓解水资源约束提供了较好的支持。

三、农田水利投资存在的突出问题

通过走访部分村镇,笔者对农田水利投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其中存在着四类问题,分述如下。

(一)农田水利投资过于依赖财政资金,社会资金参与较少

表2给出了样本地区农田水利投资的资金来源分布情况。可以发现,随着国家支持水利投资的政策文件陆续出台,各级财政资金支持农田水利投资的作用在不断增加,尤其是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作用突出。在河南省,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支撑了主要的农田水利投资,而且中央财政资金占据了更高的比例。市县两级财政资金只在个别县起到了支撑作用。江苏省农田水利投资来源相对多样化,除财政资金外,群众资金及各类项目资金和其他单位资金、贷款等,途径较广。但2009年主要依赖市县财政资金,2010年和2011年则主要靠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

表2 农田水利投资的资金来源分布

资料来源:作者调查数据整理。

目前,农田水利投资对各级财政资金依赖较大。随着中央和省级财政支持项目在样本县的结束,一些县的农田水利投资的资金持续问题就会显现出来,尤其是一些近几年没有市县财政资金注入的样本县。从表2中还可以发现,2009年~2011年3年间,资金来源较广泛的江苏3个县以及河南省博爱县,虽然每年都有群众资金支持,但是该资金所占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而且,所有样本县的农田水利投资中都没有民营资本的介入,表明企业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兴趣不大,和这些水利设施的公益性强、利润低但交易成本高有很大关系。另外,从江苏省溧水县的资金来源看,依赖于其他非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资金或银行贷款的比重也在逐年下降。因此,如何引导社会资金积极参与农田水利投资,增加农田水利投资的稳定投入机制,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二)农田水利投资对象过于集中在某些村,会导致投资浪费或失效

一些水利项目资金对扶持对象的选择,会优先考虑能起到示范作用的有代表性的村,一般情况下,这些村的第二、三产业发达,经济条件好,或者距离城镇较近,地理位置优越。调查中发现水利项目资金过于集中于这些村,会出现两种典型问题。

第一种,一些村庄受到了各类项目资金的支持,包括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和各类专门的水利项目等,对改善这些村的农业生产条件起到了较大作用。但是,出自不同政府部门的项目,如农业系统、农业开发系统等,在项目的目标和任务设置上都有修建水利设施的内容,而且规定了修建水渠的层次(如支渠及以上)。这导致同一个村庄中主要的水渠修理维护多次,而较低层次的水渠(斗渠等)得不到修缮,同时其他村庄的各类渠道缺乏项目资金的足够支持,从而形成水利项目资金的浪费。

第二种,位于城郊的一些农村,面临着城镇规模扩大带来的耕地征用,导致已经修建水利设施失效的情况。调查中,一些在“十一五”期间已经进行农田水利改革、建立了农民用水者协会的村庄,由于靠近城镇,在城市工厂外迁的背景下,这些村的一部分耕地被用于建厂,使得这些耕地上建成使用不长时间的水利设施被废弃、损毁,而且,农民用水者协会管理耕地面积的大幅缩小,使其几乎丧失了原有功能,村庄水利设施的管理又退回到村集体管理方式。

(三)农田水利项目的设计施工和实际需求差距较大

调研中发现,由于设计施工上存在一些问题,部分村近几年新建的农田水利设施使用寿命较短。如河南井灌区,不少财政项目扶持开掘的机井已经成为废井。这些新建机井的内径统一为60厘米,而且井筒周围的砾石层只有十几厘米厚,尽管深度达到60米以上,但是薄薄的砾石层并不能够支撑机井的长期使用,往往在开掘该机井两三年后井水和泥沙混在一起,导致抽出的多为泥浆而不是清水,成为废井的同时也容易成为“陷阱”,增加了安全隐患。和20世纪70~80年代打的内径在1米左右、砾石层厚度能达到30~40厘米以上的老井相比,现在的新井显得有点脆弱。在一些提灌区也能发现,部分防渗渠施工质量一般,渠道修成后壁厚差别很大,较薄的地方在后续的使用中也是最容易漏水的地方。

农田水利设施的设计施工标准都由项目方确定,缺少基层水利部门和农田水利设施使用者的参与,因此,统一的施工虽然容易操作和验收,但和地方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却更容易造成农田水利投资资金的浪费,增加基层单位维护的负担。

(四)农田水利投资和相应的管理制度改革联系不紧密

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需要进行相应的管理制度改革,以提高农田水利投资的资金使用效果。但是,调查结果显示,实践中两者的联系并不紧密。农田水利管理制度改革的表现之一是农民用水者协会数量的增加。调查中,江苏省3个样本县的农民用水者协会数量从3个到7个不等。尽管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是缘于灌溉系统老化、水资源管理无效等,但随着农田水利投资力度的加大,农田水利制度改革进展的并不顺利。河南农田水利制度改革的情况要乐观一些,三个样本县的农民用水者协会数量从13~110个。目前,农民用水者协会运营的主要困难是缺乏资金及技术设备,应该说,加大农田水利投资是有利于这些用水者协会运营的。但是,在个别县,多数农民用水者协会是在上级政府的要求下,于2011年成立的,其运作效果如何,尚需后续观察。

四、提高农田水利投资有效性的对策

(一)完善“财政资金稳定投入、社会资金积极融入”的农田水利投资增长机制

目前,财政资金是农田水利投资的主渠道,因此,要继续加大和拓宽财政资金对农田水利投资的支持力度。一是要加大各级政府财政预算资金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资力度。继续大幅增加中央和省政府两级财政资金投入,固定资产投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要向农田水利建设倾斜并逐步提高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比重,保障农业大县、产粮大县农田水利设施更新改造的资金需求;县级政府除积极落实中央和省级财政水利项目的配套资金外,还应计划一部分专项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而且要有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二是积极拓展财政预算外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途径。地方政府要严格落实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10%的收益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政策,区分农田水利建设的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等,有计划有步骤地使用好这部分计提资金;完善地方政府水利建设基金政策,拓展该基金使用范围,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支持;可以发行农田水利建设专项的国债或者等。

各类社会资金是农田水利投资的重要融资途径。要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投融资机制改革,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原则,积极引导各类社会资金支持农田水利建设。一是要鼓励农户和村级集体组织加大农田水利投入,形成政府和农民共同投入的机制。要进一步简化程序,提高“民办公助”水平,引导经济条件好的农村集体的积累资金增加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比例,对经济条件差的农村集体,可以通过水利专项项目扶持等方式加大扶持力度。要加大“一事一议”的财政奖补力度,提高该项政策执行中的办事效率和社会效益。通过多种形式的产权改革,引导种植大户、农民专业组织等承接小型农田水利项目,扩大资金来源。二是要推动民间资本和信贷资金进行民营水利开发。要在投资环境、产权改革、民间资本进入和退出途径等方面制定明确的政策标准,运用财政贴息、“民办公助”等方式对民营水利开发给予财政补助,探索招标拍卖、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形式引导和推动社会资金投入农田水利建设。建设省级政府的农田水利建设专项平台,鼓励农业开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增加水利建设的信贷资金等。

(二)编制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整合各类项目资金

以县为基本单位,编制县域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形成各类资金支持农田水利建设的规范性的整合平台,构建县域农田水利建设需求和供给的总体框架。一是要按规划进一步制定实施细则,在现有的资金管理体制下,县级政府统筹安排涉及农田水利资金的政府部门,如财政、农业、国土、发改委和水利局等,将分散在各个部门的扶贫、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土地整理等各种涉及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整合起来,形成农田水利投资的合力。统筹城乡水费,将部分城市水费作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来源。二是按县域各类农田水利设施特点和布局以及需改建新建所需资金的规模,规划出需要区分轻重缓急的水利工程项目,可以划分为重点项目、次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三类,既要重点扶持资金需求量大的重点项目,同时对于点多面广的一般项目,要有计划分期分批的进行改建和新建。在规划中要统筹农村的河道、沟渠和塘堰等不同类型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资金,注重财政资金的平衡性。

(三)完善农田水利投资的设计论证和听证,确保工程质量

在农田水利工程的项目设计程序要适当改进,可以采取向市县乡等各级水利部门征求意见的方式,或者建立包括普通农户代表、村干部、乡镇和县级水利部门代表等参加的水利项目听证会,提高听证会成员代表的多样性。通过听证会等方式,使农田水利项目的设计更切合农户的农业生产,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使用寿命,避免由于设计不合理带来的“一次性机井”、“一次性渠道”的产生。在施工质量上,项目主管单位要公开招标,对项目施工单位的资质要有严格要求,实行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准入制度,要建立严格的竣工验收备案制度和相应的奖惩制度,项目主管单位要做好农田水利工程的指导和抽查工作,确保施工质量。

建立健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后续的跟踪监测和工程责任追究制度。通过跟踪监测,不仅可以评价农田水利工程原有设计标准的合理性以便后续改进设计标准,还可以发现这些工程在使用过程中是否会出现工程质量问题,如果有工程质量问题,则要对原施工单位进行责任追究。跟踪时间上,一般可对农田水利工程设置3-5年的跟踪监测期,县级重点项目以上的农田水利工程可以适当延长跟踪监测时间。监测方式上,依据不同的农田水利设施的重要性和服务能力,采用不同的方式,如县级重点项目以上的农田水利工程,由于数量少,可以每年全面监测一次;而对于点多面广的一般项目,则可以进行重点抽查的方式,尽可能提高抽查的密度。

(四)加快推进农田水利管理制度改革

推进农田水利管理制度改革,建立专业性的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发展的框架体系,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农田水利投资的有效性。依据各地实际,开展以建立和完善农民用水者协会为主、以承包、租赁和股份合作等方式为辅的管理制度改革,能够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管理的专业化,减少用水纠纷。可以探索农田水利项目必须有农民用水者协会参与的方式来推动各地进行农田水利管理制度改革。在“连片整治、整体推进”的农田水利项目投资完成的情况下,要同步建立相应的农民用水者协会进行管理,总体上按“改造一区工程,交由一个协会管理”的思路来进行。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完成农田水利投资达到一定额度的情况下,可以规定必须交由农民用水者协会管理,由县级水利部门进行具体的业务指导和管理。农民用水者协会的组建方式,要按照世界银行建议的五项基本原则进行,包括“自愿参加,民主管理;依照水系,划分辖区;计量供水,按方结算;合理收费,财务公开;水源充足,供水可靠”[1]。

参考文献:

[1] 彭胜.盐城市世行项目农民用水户协会运行的探索与实践[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1,(04):10-11.

作者简介:

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范文7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资金;管理体制“三农”问题

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农业在推动我国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以及维持国家稳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改革开放后,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工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心,但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体系中的支柱性产业,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承担着保障粮食安全的重任。农田水利工程是保证农业生产效率和效果的关键所在,通过构建农田水利工程,可以实现对于水资源的合理调节,为农业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1农田水利工程的作用

灌溉是农业生产的必要步骤,农业灌溉问题一直是农业生产与发展的难点与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能有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灌溉问题,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我国水资源地域分配不均衡问题比较严重,对多数地区的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容忽视的影响。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能为农业生产提供完善的灌溉系统,从源头保障农业生产所需水资源充足,实现农业健康发展。另外,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所处区域的蓄水能力,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减少水资源浪费问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可以促进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灌溉效率,有效解决农业生产中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浪费问题。此外,农田水利工程是农村减小旱涝灾害、保障水资源供给和改善水环境的重要基础。广泛、高效地开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水利保障,能有效提高农业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稳定农业增产,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最终实现发展我国农业、提升我国经济实力、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目的[2]。

2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体系日益完善,项目建设越来越规范化,无论是建设水平还是管理水平均呈现稳步提升的态势,各项工作权益更加明确,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大大提升了我国农业发展水平。但与此同时,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暴露出一些问题,亟待采取措施予以改善,方可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发展。

2.1基础设施陈旧

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具备除水、排涝和防旱功能,可以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3]。在我国,大部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时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经过几十年运行,多数水利设施存在老化严重、故障频发等问题。虽然改革开放后,政府部门对于一些大中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了更新和维护,但是依然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当前,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基础设施方面的问题主要为设施配套性差、标准低、性能下降等,必须提高重视、加强解决。

2.2管理体制不完善

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管理体制不完善、产权不清晰问题。一是在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维护和管理过程中,资金相对紧张,未形成合理的供水价格机制;二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未能对农民、社会及政府各自的职责权力进行明确,影响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维护工作的顺利实施,对农业稳定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2.3监管机制欠缺

目前,我国已开始实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但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该制度在一些大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中难以得到灵活应用。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因欠缺合理完善的绩效评价机制,无法对工作人员形成约束,无法明确具体的负责人,使得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出现问题时,相互推诿或逃避责任的情况时有发生。监管机制欠缺使得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专项资金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出来。

3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发展策略

3.1强化认识

新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在社会经济中所占比例有所下降,人均土地占有面积也在不断缩小[4]。在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生产已不再是农民群众的主要谋生手段,因为从事农业生产的收入远远不如外出务工。这就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开始流向城市,农业生产劳动力不足问题突出,导致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长期停滞,严重影响了农业发展。对此,要统一思想认识,坚持不懈地开展农田水利建设。要把农田水利建设放在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采取各种有效的宣传形式,提高社会各界对农田水利建设重要性的认识,确保工作人员秉持端正的态度强化工程建设与管理,避免工程施工、管理、运行环节出现问题。

3.2加大资金投入

各级政府部门在推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应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确保所有工作人员均能主动参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同时,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激励机制,吸引社会团体和企业参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拓展资金来源渠道,为农田水利工程发展提供可靠支撑。例如,为农田水利建设贷款提供减免税费的政策,减轻承贷主体的经济负担;地方政府按投资比例给予辖内支持农田水利建设的金融机构奖励,充分调动金融机构支持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另外,为了杜绝挤占挪用农田水利专项资金现象的发生,工程建设的主管部门应设立专门的财务管理单位,并在重点工程依情况设立监察团队,要求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周期性的资金账目总结,以确保资金使用方向有账可查、有迹可循。

3.3完善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实施的基础和前提[5],因此,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发挥基层政府和主管部门、乡镇水利服务机构的服务职能,在农田水利设施的设计、施工、招标、验收等重点环节加强指导和技术服务,在农田水利设施的管护环节探索准公益性的专业化、物业化管理模式,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奖惩机制和监督考核体制,建成职责明确、形式多样、管理高效、服务到位和充满活力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服务体系。具体来讲,水利局应负责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进度、质量、安全及监督管理工作;税务局需要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做好专项资金拨款规划;纪委及审计部门需要做好项目实施计划的全面审查,给出合理建议,保障水利工程项目建设顺利实施,促进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范文8

农田水利设施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我国现有农田水利骨干工程大都建于20世纪50至70年代,相当一部分已达到规定使用年限,老化失修严重,效益衰减,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不完善,配套率低,欠账较多,对现有灌区全面进行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的任务十分艰巨。在人增地减水少的严峻形势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因而也需要更多的投入。但与此同时,近年来,全国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呈下滑趋势,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逐步取消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后,农民群众的投工投劳数量大幅度减少。农田水利建设滑坡,不仅直接影响当前的粮食增产,而且严重制约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持续提高。因此,尽快建立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新机制新办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强领导,积极稳妥地做好这项工作;认真组织试点,深入调查研究,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加强配合,齐心协力,共同推进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迈上新台阶。

二、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切实加大公共财政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支持力度,以政府安排补助资金为引导,以农民自愿出资出劳为主体,以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为依托,以加强组

织动员为纽带,以加快农田水利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逐步建立起保障农田水利建设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原则。

1.坚持政府支持、民办公助的原则。国家要逐步增加对水利建设的投入,重点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同时,要把加大政府投入与增加农民劳动积累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组织和引导农民尽可能增加劳动积累。

2.坚持民主决策、群众自愿的原则。要严格区分农民自愿出资出劳与加重农民负担的政策界限,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在切实加强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的前提下,以政府加大投入为契机,通过有效的组织工作,引导农民出资出劳开展直接受益的农田水利建设。同时,要严格规范“一事一议”程序,控制筹资筹劳标准。

3.坚持规划先行、注重实效的原则。要发挥规划的统筹指导作用,把规划作为乡村两级组织农民出资出劳的必要条件和国家安排补助投资的重要依据,科学有效地开展农田水利建设。

4.坚持深化改革、创新体制的原则。建立以政府资金为引导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加快农田水利管理体制和小型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形成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良性运行机制,调动广大农民投资投劳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三、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工作重点

(一)增加政府投入,逐步建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财政部门要建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对农民兴修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给予补助,并逐步增加资金规模;在安排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时,继续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中低产田改造的一项重要内容。发展改革部门要调整投资结构,切实增加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部分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要结合土地开发整理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要整合国家现有的各项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加强统筹协调,避免重复安排,着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按照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原则,地方各级政府应切实承担起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责任,把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纳入投资和财政预算,逐步形成适度规模。

(二)认真做好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采取以县为单位、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原则上每个县都要编制。编制规划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讲求实效。规划按程序经过审批后,即为安排国家补助资金的依据,申报项目必须符合规划的要求。水利部门要从全国和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要求出发,加强对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各地区要结合实际,积极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

(三)规范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一是明确资金投向。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重点用于补助粮食主产县。二是明确项目实施主体。项目实施主体可以是农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也可以是农民联合体或其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三是完善补助方式。主要用于补助项目建设的材料费、设备费及机械作业费,具体方式可采取项目管理或“以奖代补”的办法。四是制订补助标准。根据工程性质、农民在限额内筹资筹劳情况,制订不同的补助标准,筹补结合、多筹多补。五是健全申报程序。由县级有关部门对项目主体的申请进行审查、公示后联合上报。需要农民筹资筹劳的项目,应经县级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审查。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的具体办法,由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四)完善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对政府给予补助资金重点支持的斗渠、相邻村共用的村级小型水塘(库)和圩堤等农民受益的农田水利工程,可以村级为基础进行“一事一议”,按照乡镇协调、分村议事、联合申报、统一施工、分村管理资金和劳务、分村落实建设任务的程序和办法实施。“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限额标准由省级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提出,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根据受益主体和筹资筹劳主体相对应的原则,在不影响村整体利益和长远规划的前提下,可按受益群体议事。要加强资金和劳务的监管,对国家引导资金和通过“一事一议”筹集的资金和劳务,都要实行全过程公开、民主管理,接受群众监督。严禁强行以资代劳或变相加重农民负担。各级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监管,提高资金和劳务使用效率。

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范文9

今天,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在这里召开全县秋冬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会战动员会,其主要目的是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强化措施,对全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进行一次广泛动员,全面部署,确保最终实现“保一争特”的目标。刚才,振亚副县长对今年秋冬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做了详细的安排部署,与各乡镇签定了目标责任书;水务局、农发办、李俊镇、望洪镇做了很好的表态发言,我完全赞同。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以1号文件的形式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自治区党委、政府也制定了《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这充分说明了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表明党和国家加快发展水利事业的坚定信心。当前,正值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黄金时节,认真组织好、开展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对于全面完成今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各项目标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水利发展的有关精神,深刻认识农田水利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解放思想、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明确目标、开拓进取,迅速掀起全县农田水利建设的新高潮。

经过水务、农牧、农发、林业等相关部门和各乡镇的认真谋划,今年,我县秋冬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按照“统筹规划、分工协作、集中投入、连片推进”的思路,统筹小型农田水利、农村饮水安全、灌区续建配套、中小河流治理、中小水库建设、国土整理、农业综合开发、生态绿化等各类项目,建设重点片区12个,建设高标准农田22.59万亩,建设畦田18.79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000亩,治理中小河流1条,新建水库2座,水库除险加固2座,解决1.78万人生态移民饮水安全问题,实施生态造林0.13万亩,完成秋翻地25万亩。刚才,振亚同志对这些任务已经进行了具体的安排部署,我就不再多讲,只想强调六点要求,具体概括为:“紧盯一个目标、破解一个难题、做到两个结合、严把四道关口、狠抓四项任务、强化四项措施”。

(一)紧盯一个目标,实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突破

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中,我县曾取得了连续四年获得自治区“黄河杯”竞赛活动一等奖的成绩,但去年,我县仅获得一等奖。今年,全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动员会将在我县召开,从总体形势来看,我觉得我们有机会、也有能力实现“争特”这个目标,各乡镇、各单位要以这个目标为动力,严格按照既定的“规划设计、宣传动员、组织实施、整治提高、考核评比”五个阶段步骤,强力推进、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力求取得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的新突破。

(二)破解一个难题,落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

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离不开资金投入,我们必须要多渠道筹措农田水利建设资金。一是积极“争”。要紧紧抓住中央和自治区高度重视水利建设的大好机遇,坚持以项目带动建设。今年,我们计划争取的水利项目资金是1亿元,目前已落实了6000多万元,希望各相关部门要继续加大力度,积极争取项目与资金,为全县农田水利建设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二是财政“挤”。要加大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财政投入,今年1-8月份,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已达到5.6亿元,绝对值居全区第三。虽然财政增收快,但由于重点城建项目多,财政压力较大,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县财政将计划安排1000万元(含奖励等)资金用于水利建设,确保各项任务顺利完成。三是项目“捆”。要积极整合水利、农业、移民、扶贫、农发、国土等方面的项目,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区域集中、各记其功”的原则,统筹更多的项目资金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整体推进工作进程。

(三)做到两个结合,提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水平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最根本的任务是为农业生产服务,我们在加大对水、土、田、林、路的综合治理力度的同时,要将此项工作与其他重点农业农村工作有效结合起来,综合推进,提升实效。一方面,要与生态移民工作相结合。生态移民是今年一项重要的任务,确保移民有地种是实现移民顺利安置的重要基础。水务、国土、发改、林业等部门要针对今年生态移民的工作任务,结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尽快完成闽宁镇生态移民扬水灌溉工程、胜利乡杨显村生态移民渠道砌护工程、国土整治项目、林地性质转变等工作,解决5000亩生态移民耕作区土地开发问题。另一方面,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要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围绕今年的新农村建设、旧庄点改造及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以基本农田新修改造、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农村安全饮水入户、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等工作为重点,加强协调,整体推进,做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大幅改善村容村貌,提高农民居住水平。

(四)严把四道关口,狠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质量

一是严把规划关。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要在水务部门的统一安排下,细化方案、科学规划,今年建设的重点片区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合理布局、集中连片,无论在规模还是效益上,都要形成亮点。

二是严把质量关。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意识,全面落实行政责任制和技术责任制,加强技术指导,强化质量管理。水利等部门要派专业人员对项目质量进行全程监督,严把项目设计、招标、监理、施工、技术等关口,真正做到建设一处工程,发挥一处效益,坚决杜绝面子工程、形象工程。

三是严把进度关。要在符合项目建设质量的情况下,简化办事程序,采取倒排工期的办法,控制时间节点,加快工程进度。对能够全面完成的工程要全面完成,需要分步实施的工程要按轻重缓急的原则,科学安排,确保在计划的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完成建设任务。

四是严把廉洁关。要强化水利工程资金使用监管,严肃财务纪律,尤其是加大对重点项目、重点环节的资金使用监管力度,确保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坚决防止“工程起来了,干部倒下了”。

(五)狠抓四项任务,打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亮点

一是狠抓重点农水工程建设。要通过实施沟、渠、田、林、路综合治理,集中连片打造好12个重点片区;要高质量、高水平完成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世行贷款节水灌溉等项目年度建设任务,全力推进千亿斤粮食产能项目的水利配套、闽宁镇一泵站更新改造及扬水渠维修、县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及政协委员提案、汉延渠县城段改造等重点农水工程建设,坚持“大挖沟、挖大沟、砌护渠、平整田”的基本原则,着力解决农村群众灌水难、排水难的问题,力求出精品、出亮点。

二是狠抓安全饮水工程入户。要尽快完成县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入户收尾工作,力争入户率达到90%以上;要努力完成县生态移民安置区饮水工程建设任务,解决4328户1780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要努力完成闽宁镇201省道以西1400户散户移民饮水安全工程。要着力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做到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专业化管理、企业化经营、制度化收费、优质化服务,将饮水工程真正建设成为民心工程。

三是狠抓林业生态绿化建设。按照“认建认管、包栽包活、一包三年”的造林新机制,重点实施望通路、高速公路、农田林网、滨河大道等重点区域的绿化工程,完成新造林0.1万亩,补植0.03万亩,整修绿化带0.1万亩。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林业部门要切实加强全过程的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严把各项技术关口,确保苗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

四是狠抓重点农业工作推进。完成全县秋翻地25万亩,每个乡镇必须建设连片500亩以上机深翻示范点10个,1000亩以上连片示范点3个,实现机深翻示范点总面积占秋翻地任务的60%以上,为明春的农业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要加快推进设施农业工作进程,今年新建的设施温棚必须在9月底投产达效。

(六)强化四项措施,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程

一要强化责任落实。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作为当前农业生产方面最急、最重的工作,纳入重要日程,实行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牵头抓、带头抓。分管领导要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心放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上,靠前指挥,现场督导,及时协调解决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进中出现的具体问题,确保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的各项措施得以落实。

二要强化部门协作。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协调配合、整体联动、形成合力。各乡镇、各部门在工作中既要分工负责、主动工作,又要强化沟通、主动协调,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从政策支持、项目规划、资金筹措、技术指导、协调服务等各个方面,对农田水利项目建设进行支持和帮助,形成各行业和各部门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望洪镇、水务局等相关部门要及早谋划,全力做好全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启动大会的各项筹备工作。

三要强化氛围营造。要充分发挥县电视台、信息中心等媒体平台的作用,全面宣传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新动态、新情况、新经验、新典型,不断扩大水利建设的效果和影响,切实把氛围造浓、把声势做大,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全县各单位要积极参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我们计划在9月下旬和10月中旬利用20天左右的时间安排全县机关干部下乡劳动,希望各部门、各单位要提前做好准备,积极参与,努力营造热火朝天搞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