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网络交互的意义集锦9篇

时间:2023-06-29 16:23:40

网络交互的意义

网络交互的意义范文1

一、互联网时代条件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新机遇

互联网络的信息容量大、传播速度快、信息更新及时,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交互性,作为全球性的信息交流媒介和资源共享平台,互联网为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吴玉荣认为互联网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五大机遇,即:网络传播将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辐射力、吸引力和影响力;网络精神将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观念体系增加新内容或新体现;网络交往将扩大、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网络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将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创新与发展;网络对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将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3]张衍前则从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发展和创新方面指出,互联网扩大和促进了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为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创新提供了物质条件,增强了执政党意识形态的辐射力和影响力。[4]张骥等认为,互联网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带来的新机遇突出表现在:可以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能够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可以丰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5]张志辉指出互联网作为一种先进的传播技术,具有虚拟性、交互性、无中心性、开放性、超容量等特征,在促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扩大和促进了地区间、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增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创新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等等。[6]

可见,互联网时代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带来的机遇可归纳如下:一,体现在创新方面,丰富了新的内容和体现,提供了新的传播平台和途径,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二,互联网的开放性、交互性等特点能够使执政党更为广泛、深刻地了解民情、民意,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群众中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三,扩大和促进了地区间、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增进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的认同。然而,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在互联网时代条件得以增强的观点,学界对此的论述并不充分,如果仅仅注重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的新技术,所谓以图片、影视、动画、音乐等形式寓教于乐、生动活泼地来代替此前“干巴巴的说教”,就能极大地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的说法,未免有些过于一厢情愿。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的增强,要求本段段首归纳的三个方面机遇作为前提能够得以充分保证,吸引力不能简单等同于辐射力和影响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的增强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民群众心悦诚服地认同,如何能够使群众认同并被深深吸引,是互联网时代条件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大问题。

二、互联网时代条件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尽管带来了新的机遇,却也成为了某些国家对其他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攻击和渗透的工具,这必然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产生重大影响,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

张静等强调,互联网传播给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带来的冲击表现在五个方面: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导地位造成冲击;向党对意识形态的控制能力提出挑战;抑制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防御能力受到冲击;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难度增加;使传统的意识形态传播体制、传播手段受到很大冲击。[7]袁其波认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在意识形态防御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和舆论控制能力这四个方面面临着互联网时代的严峻挑战。[8]干敏敏则认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挑战在于:对我国意识形态防御能力的挑战;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的挑战;对我国意识形态管理能力的挑战;对我国传统意识形态传播方式的挑战。[9]郭明飞指出,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严峻形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多样性的消解,舆论调控的弱减,网络文化入侵,和信息“泡沫”泛滥。[10]顾洪英认为,互联网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带来的挑战主要有:西方国家在信息领域的霸权地位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信息互联网成了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工具和武器;互联网意识形态的多元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构成严峻挑战;信息网络化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理念受到挑战。[11]杨静娴认为互联网时代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她指出:网络的开放性削弱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优势;西方强势而又隐蔽的网络意识形态冲击着我国的价值领域;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网络阵地比较薄弱,被误读或曲解的马克思主义借助于网络迅速传播并玷污了马克思主义的名声;网络聚焦的各种社会问题消解着人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12]杨丽敏指出,互联网技术自由性及多元性特点冲击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防御及创新能力的挑战。[13]

综上,学界对于互联网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挑战罗列的方面较为全面,却也多有重复。笔者认为挑战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一,互联网信息纷繁芜杂,泥沙俱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我国意识形态防御能力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网络技术优势,处心积虑,变本加厉,意识形态渗透无所不在;三,互联网时代,如何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尚未找到有效途径。

三、互联网时代条件下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对策

面对挑战,如何在互联网条件下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是极端重要的工作。

邱小玲认为,互联网技术条件下意识形态建设的创新路径有:建立宣传主流意识形态的政府主导型网站,确保执政党的意志在上层建筑领域内的优势和导向作用;在互联网技术条件下,正确对待社会意识多元化,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包容性;在世界意识形态舞台上,掌握网上舆论主动权;建立和完善互联网管理体制,保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14]陶文昭提出,要搞好网络时代的意识形态建设,需要将主流意识形态以鲜明的内容和鲜活的形式呈现在互联网上,扩大和强化其优势地位;要切实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对破坏和干扰主流意识形态的言论进行控制和约束;要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并在内容和形式上与时俱进。[15]杨永志提出,增强互联网对意识形态的正面影响力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必须建立有利的“互联网舆论机制”;必须建立专门的“互联网监管机构”;必须不断推出丰富多彩的“互联网施教形式”。[16]袁其波建议:加强互联网上马克思主义阵地建设;把握互联网上的舆论控制权;注重网络时代民族文化的保存;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提高网络技术水平。[8]关于加强在互联网条件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对策,郭明飞言简意赅地提出:攻守结合,主动出击;疏堵相伴,加强引导;以人为本。[10]从增强互联网舆论引导的角度来看,秦维红提出:及时充分地公开信息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导舆论的重要原则;专家学者型的“舆论领袖”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导舆论的中坚力量;尊重和理解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导舆论的主调。[17]刘忠厚认为,信息互联网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应对策略有:加强互联网文化建设和管理,唱响网上思想文化的主旋律,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建立规范有序的互联网信息传播秩序,切实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积极推进我国的“互联网民主”进程。[18]赵诤认为,要积极建设网络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传播阵地,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完善网络管理的保障体系,切实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19]李兴平认为,基于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技术性与意识形态、思想文化的双重性,我们在保护公民网络空间不受侵犯和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基础上,要坚持政府对网络主导权的管理,完善网络法制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用开放包容的科学态度创新网络文化语境中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首先,推动用网络语言表达重塑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形象。其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社会思潮。第三,增强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发展观的建设和创新。[20]

尽管近年来网络技术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网络条件下意识形态工作在极短时间内可能就会呈现出新形势、新状况、新问题、新趋势,然而通过近几年的研究可见,学界所提出的对策、观点仍旧大同小异,少有与时俱进、针对性强、可行性强的创新,且强调政府等机构进行监督、管理、教育的措施较多,而保护、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以人为本的对策相对较少。

网络交互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Web2.0 社会性网络 网络用户 社会语义 信息交互 信息自组织

[分类号]G350

随着以强调用户社会联系的Web2.0社会网络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网络用户及其之间的有效联系业已成为了学术研究的一个焦点。网络用户的有效社会性联系是基于Web2.0社会网络信息生成的关键因素,对其群体行为特征和规律的研究尤显必要。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社会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总体”,“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20页)。显然,在社会联系中,基于一定生产力水平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性形成的基本条件。在某种程度上,网络社会也概莫能外地体现出这种因不同“生产力”水平而产生的不同“交互作用”的现象,并由此明显地形成了不同的网络阶段。因此,其所产生的网络“社会”结果的基本元素应包括:特定的用户群、特定的网络行为及其特定的交互方式。就Web2.0而言,做为“反映客观事物联系的基本概念本质”的“社会性”的基本“范畴”,它相应地包括网络用户、网络用户的行为及其交互方式。而网络中不同的“交互”技术及其方式则是产生不同网络形态的直接诱因。而Web1.0与Web2.0的本质区别则明显地是由于“网络用户之间的交互功能”,即Web1.0环境的网络用户仅是作为信息接受者单向地获取信息,而Web2.0环境的网络用户则通过与其他用户的有效联系,融信息接受者与提供者于一身地在获取信息的同时又提供了信息的双向过程。因此,强化用户间的有效联系也是Web1.0与Web2.0的明显区别。再者,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Web2.0用户的社会及有效联系的方式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如学术性网站与交友类网站的用户交互行为及特征就因其物理空间交互深度的特性而产生较大的差异。同样,网络用户利用网络目的等个体差异也会造成社会的差异。如根据2008年日本《信息媒体白皮书》调查结果,“融入社会”的Web2.0网络的应用占网络应用的5.6%,而博客等的实施不是被动而是双向利用。可见,“交互”已成为社会性网络用户的鲜明特色。

显而易见,Web1.0与Web2.0网络用户社会的主要区别则在于其单向地通过浏览器静态地获取信息与交互地通过网站动态地交流与创建信息;而Web2,Q的信息交流则主要是通过用户发现新内容,或通过新内容而联系用户的模式。后者的社会性网络本质乃为传统人际社会的网络映射。其诱因可分为传统人际网络交流的需要在虚拟空间延续的内在动力和“社会性软件”应运而生的外在压力合力的结果。

1 “仿生学”群体行为研究的热点认识

“仿生学”是研究生物系统的结构、特质、功能、能量转换、信息控制等各种优异的特征,并把它们应用到技术系统,改善已有的技术工程设备,并创造出新工艺过程、建筑构型、自动化装置等技术系统的综合性科学。在现代仿生学思想和方法的启迪下,探索动物种群的特征和规律,为人类行为服务也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话题。如综合性学术期刊英国Nature杂志就曾经较高频率地登载了动物及人类群体行为规律研究的相关系列论文。这些研究为探讨人类群体行为,特别是信息行为的规律及特征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认知视角。

1.1基于个体“社会联系”的群体行为

“社会联系”是动物“物以类聚”的基础,也是反映其群体特征的个体行为得以释放并相互产生影响的动因。无疑,其行为结构乃是“群体中的个体既相互生成社会联系而又深受其所生成社会联系的影响”。这种个体与群体的互动联系的本质体现了“复杂适应系统”的自适应特征,即:群体中的个体以社会环境为背景来调整其交互方式;而一致的社会交互也使群体如同一个具有传感装置的自组织系统。显然,这种群体行为为解读网络用户的信息行为规律及应用提供了借鉴。目前许多网站中用于“用户信息行为”研究的数据挖掘技术就是针对其“从海量用户信息行为数据中发现有意义的行为及规律”,并将规律主动地折射到表征其群体特征的潜在用户上。例如,颇具代表性的“社会导航”就明显地体现出这一基于个体“社会联系”的群体行为的本质特征。源于亚马逊网站――“社会导航”的广泛应用,为用户有效地获取关联性信息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亦由此升华为网站信息构建的“用户、内容、背景(社会联系)”三者交集的核心理念,并成为网站面向用户信息服务的关键定位和具体体现。

1.2基于“平等”激励合作的心理动机

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研究,“交流”是人类“物质”需求满足后的基本“精神”需求。通过研究认为:人类进行交流的逻辑起点在于对“平等”理念的追求,“平等”已成为激励合作的互惠互利并维持其合作关系的重要因素。其合作结果也是经济学视角的“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成因,即如果社会成员均做出积极贡献,则其“社会福利”将得到最大化。无疑,追求“平等主义”乃是网络信息交流的极大魅力,也是社会性网络“草根用户”数量日益激增的根本原因。显然,基于“平等”理念的“社会联系”也是网络用户走向“社会交互”的内在基础。如Web2.0网络的应用之所以占网络应用的5.6%,就在于网络空间中追求平等的“去权威化”的对等交流模式,也由此激活了用户交流的潜能和放大了信息的关联程度,并相应地带来了网络信息的过度“离散效应”,从而为“社会语义信息系统”的发展带来了内在动力。

总之,上述“仿生学”意义上用户行为的相关认识旨在以群体行为为切入点,揭示出决定社会性网络特点的相关基础性因素、所产生的结果、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2 网络用户信息社会交互行为的分析

自从计算机出现以来,作为计算机使用者的用户角色及与其工具的关系也在不断地向纵深化发展,明显的目标定位乃是不断提升交互的形态与程度,并逐渐体现出“媒介即内容”的结果。从交互形式来看,也历经了从人机交互(HCI)――人信息交互(HII)――社会交互(SI)的发展动态。交互形式的演进及其动力因素,如图1所示:

就“社会网络”未来发展的社会交互而言,它是指传统环境下某一组织机构成员之间的联系,既指某一组织机构或某一社会活动范围内成员间的非正式网络,或某一组织机构针对特定社会活动的非正式联系,

亦或某一群体内日常有意义活动的人际交往和联系。显然,该概念所意指的空间和范围业已展延到数字化的网络空间。总结了传统社会传播理论中“社会交互”的结构维、关系维和认知维。“结构维”是指机构或人群中非个体结构的联系,它强调了社会系统的特性;“关系维”则强调根据个人交往历史而形成的人际交往,它立足于因信任、友谊和尊敬基础上的人际关系;“认知维”突出了因观点、意见的志同道合而形成的“人以群分”。上述物理空间的社会交互的认知特性同样也折射到了数字化的网络空间中,即基于Web2.0社会网络的交互形态也反映出来了。特别是“关系维”和“认知维”,社会交互反映出了基于个体行为的群体行为特征。正如同人――信息交互不再涉及机器及媒介一样,社会交互也不过多地考虑形成人际联系的媒介及内容,以突出人际联系。总之,透过交互形式的演进和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内容间纵向的有效关联和用户横向的有机联系及其结合与互动,是交互形式动态发展的重要动力因素,并最终导致“社会语义信息系统”的形成,如图2所示:

无疑,“社会语义信息系统”将整合各自发展的“社会网路”和“语义网络”,其功能将深度地实现以内容联系用户,以用户放大内容的聚合效果,昭示了社会网络、语义网络内在一体化而形成的“人以类聚,物以群分”的必然走向。

就基于Web2.0的社会网络用户群体行为而言,其特征体现出较为明显的交互性、创建性。然而,不同层面、不同领域中的网络用户群的社会亦存有一定的差异。Web2.0的网络用户大体可以分为交友型、创新性和猎奇型,其社会亦具有一定的区别。交友型主要是通过加强联系人或好友,建立用户与用户之间联系的形式;创建型主要是通过个体根据用户或内容联系而创造新内容的形式;猎奇型主要是通过感兴趣的内容而分享信息内容的形式。交友型和猎奇型反映出社会网络交友的群体行为特征;创建型则明显地体现出学术圈子中基于共享思想碰撞的、创新的群体行为特征,即用户创造内容(UGC)。

3 “自组织”理论视角下社会性网络信息的生成机理分析

“自组织”理论是指自然界自发形成的宏观有序现象。它在某种情况下,是对比利时著名化学家普利高津“耗散结构原理”理论的“系统通过与外界输入负熵流以达到系统有序和平衡状态”的补充,并成为复杂性系统的特征。显然,社会性网络信息的生成机理本质上体现了这一“自组织”现象。即随着时间的持续,其内部状态的无序性总是自发地减少,有序性总是自发地增加。在社会网络信息的生成结构中也体现出较为强烈“信息自组织”现象,它是指作为信息系统组成要素的信息,由于人与人之间、人与系统其他要素之间存在的相关性、协同性或默契性而形成特定结构、功能的过程,也就是信息系统无需外界指令而能自行组织信息、自我走向有序化和优化的过程。如以Web2.0网络应用中的“标签”(tag,特别是社会标签)和“民间分类”(folkxonomy)为例,它们是以所流行热点话题为导向的,由用户自发所形成的网络信息关键词性质的“标识”。尽管这种“跟着感觉走”的信息表示方式尚无法完全本质性地表征信息的特定内容,但所生成信息的过程却体现出强烈的“约定俗成”和“积非成是”的社会语言现象规律。可见,网络用户之间的信息行为还是以社会联系为纽带的“圈泳现象”。再者,“闪客”和“播客”的信息生成模式也是信息自组织的结构。它是由“人――信息――人”的循环放大的有机过程,似这种“人――信息”交互(HI!)的过程明显地体现出了网络用户之间认知互动的循环过程,即信息系统无需外界指令而能自行组织信息、自我走向有序化和优化的过程。

因此,从信息“自组织”的视角来看,Web2.0提供一个由用户广泛参与的交互式信息交流平台,而其网络内容的产生则有赖于用户之间的有效协同。

4 基于“社会提示”的社会导航分析

既然社会网络用户的行为是彼此相互参考,其过程则是以一定的“社会提示”来提升群体的智能。研究表明:通过导入社会提示(social cues),动物群体中的个体可以获得反映其群体应对环境的高效的应变能力。该理论可为社会网络的理解以及信息导航的理念及技术开发提供极为重要的理论支撑。

“社会导航”本质乃是通过基于个体行为的基础数据的内容挖掘探究所隐含的反映群体特征的规律,并将这一群体特征的规律以“社会提示”,即“社会导航”的方式引导其他网络用户,以最大化地提升群体用户智慧具有“传导效应”的交互过程。抽象地形成“人一信息交互”(HII)的“社会导航”形成过程,如图3所示:

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亚玛逊网站(省略)图书推荐模式,再到中文的豆瓣网站(省略)读者群的构建,现在这种旨在提高“集体智慧”网络导航模式的应用有了极大的推广,如除了电子商务网站的产品推介外,各种专业数据库也大量地运用这一基于“社会提示”的内容聚类方法。此外,它也可发散地用于解决某些复杂的社会热点问题,如笔者通过聚类分析确定了呈组关联的诸多社会问题,并将其运用到体现“社会系统工程”社会热点问题的网站建设上,以有利于标本兼治地解决某些社会问题。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基于个体的用户信息行为规律研究及其应用价值挖掘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力求开发出有效的信息服务方式,从而实现信息服务的新定位――“信息即服务”(Information as a Serv-ice)。

5 面向交互的社会性网络信息离散现象再思考

社会性网络的信息自身所形成的自组织结构是其信息生成必然的逻辑过程,这一过程也带来了利弊俱现的结果,即在便利用户信息交互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络信息资源过度离散的现象。

“离散现象”是指由于信息交互过程的加剧而导致的网络信息内容与初始信息之间相关性的渐行渐远,特别是不同认知结构的用户对同一表象主题特征理解的主观性与相对性,以及网络信息内容标志过程中追求“时尚”的特色,均显著地对社会网络信息资源的过度离散现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信息计量学中著名的布拉福德定律在此仍然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根据布拉福德定律的“离散现象”,可做出如下的“替代”:将网络中的标签(tag)近似地替代传统的期刊,将网络中相关信息内容近似地替代传统的相关载文量,则同样可以发现网络中所体现出的“核心区、相关区和无关区”标签内容的现象,而其中的偏态结果则更为强烈。笔者于2009年11月2日搜索了著名视频网站(WWW.省略),以“实拍北方各地今秋以来最大范围降雪”为初始视频,找到了最为相关的9个初始视频,并分别以其所标注的相关标签(大雪、天津、河北)为链接,获得了如表1所示的检索结果:

根据表1的统计,即便与初始视频最为本质相关的标签,其所包含的与初始信息的相关信息比例也是极低的,内容的过度离散可见一斑。既然目前社会网络导致相关信息分布的过度离散,加强内容间的本质关联已十分必要,语义的整合已成为社会网络信息资源组织过程中刻不容缓的目标。此外,加强与具有“相同社会特质”网络用户的社会联系也是抑制这种过度离散现象的有效方法。因此,前面所论及的“社会语义信息系统”的建设无疑已成社会网络的必然趋势。

网络交互的意义范文3

关键词:网络文化 环境 道德建设 意义

Internet的出现,的确是人类生活的一次巨大变革,它的方便快捷、信息量大、覆盖面广等特点,时刻改变着我们的思维、观念、工作、学习、生产和生活方式。这些让我们无法否定它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Internet还是带来了许多问题,尤其突出的是道德问题。例如近几年来令人担忧的网络暴力、难以遏制色情信息、对社会不利的网络谣言等给许多网民造成不良影响。鉴于这种现状,采取有效手段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构建绿色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积极引导和帮助网民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网络文化环境

网络文化环境是指将分布在不同空间的多个多媒体计算机进行在物理上互联,按照既定或协商一致的某种协议相互通信,并实现软件、硬件及其网络文化等资源共享的联通系统所构成的环境。网络文化环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上来说,网络文化环境是指网民在使用互联网计算机追求学习目标或解决问题等的活动时,可以使用的多种工具和信息资源及相互合作和支持的场所。从广义上来讲,网络文化环境包括整个虚拟的互联网世界。

2 网络文化环境特征

Internet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它有其崭新性,目前还是一个自由世界。网络文化环境有下列特征:①自由开放性:互联网消除了空间界限,缩短了地域间的距离,真正实现了地球村的含义,在互联网世界中信息的传播量巨大,并且十分迅速。②广泛多元性:互联网传播信息具有多元化特征,和现实世界不同,互联网世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大千世界”,一网之中可以同时并存各种不同价值取向的信息。③相互互动性:网络文化环境的最大特征就在于它是互相联通的,其传播交流不受时间、空间、身份等各种因素的限制,你在互联网世界里,人们既是信息的者,同时也是信息的接受者,互联网是真正的大众媒体、互动媒体。④空间虚拟性:网络文化环境是通过计算机数字化虚拟空间,即网络行为所依附的空间,一种不同于物理空间的电子虚拟空间,而这个虚拟的空间与网络相互结合,又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数字化时代。⑤超越时效性:网络世界的高速可与光速并提,其信息传播的速度之快超越了时间概念,同时互联网世界信息丰富多彩,其数量亦呈几何数级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高速的互联网才能满足其传播需求。

3 网络文化环境对社会及每位公民道德的影响

互联网以它的方便快捷、信息丰富量大、覆盖面广等特点,影响着人们的思维、观念、工作、学习、生活、消费和交往方式等。随着网络世界的高度信息化,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思维意识等方面也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上网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在网络世界里可以无拘无束地漫游世界,获取各种的知识,也可畅快无阻地尽情抒怀。因为网络世界传播的各种知识信息和思想观点,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网络文化给道德教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环境,在网络文化环境中成长的人深刻地感受着“地球村”概念,对世界各地信息有接触的渠道,能深切感受国际竞争的激烈,能更快的接受新出现的事物、新提出的理论知识,这对于提高人们在国际竞争中取胜,提高其在生存能力有很大帮助;网络文化环境的健康发展为公民道德教育的实施创造了有利的全新环境条件。互联网信息交流的开放性、保留性和互动性对于全面地了解人们的思想动态提供了帮助,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双向交流,使人们能更好地倾听人们的心声,了解人们的情感变化和思想动态,更好地把握人们的思想脉搏。网络交流是平等交流,这种平等性有利于人们发展个性并完善自我人格。通过网络可以了解他人,推销自我,加深自我认识,健全和完善自我人格十分有益……确实,网络给人们的思想、工作、生产、生活方式、观念和意识等方面带来了巨大冲击,对人们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然而,互联网是把双刃剑,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观念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与传统到的规范和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相违背的异质文化。

在现实生活中,Internet还是带来了很多问题,尤其突出的是道德问题。其中有网络暴力、色情信息泛滥、网络谣言等,如我们在QQ进行交流时,会不时遇到陌生人的骚扰,这些骚扰中还经常有色情信息和低俗的内容;有些人通过网络随意散播谣言,这些谣言依靠Internet迅速扩散,并且范围越来越广,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如2008年韩国影星崔真实,就是因为不堪网络谣言的攻击,选择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2011年日本的地震后,漫天飞的谣言造成民众恐慌,阻碍了救灾的顺利进行;日本地震造成核泄漏后,谣言称中国海水受到核污染,中国将出现盐荒,引发抢购食盐;由于网络能提供大量信息,造成学习及学术上滋生抄袭风气,如作业的抄袭、论文的抄袭等;通过网络散播色情信息、色情广告等不利公民道德进步的异质文化;网络虚拟化、快速化、无界限等特征给人们的社会交往与文化交流提供了巨大方便,然而又在物理空间使个人更加孤立,改变了人们的传统交往方式,使人们自身的某些素质发展受到限制,亦造成了人们人际关系冷漠、人与人感情淡化、实际交流能力下降等负面影响,造成一系列包括道德文明在内的社会问题。网络文化影响着人们的社会观,更影响着人们如何看待自己、他人及彼此间的相互关系,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面对各种各样的网络游戏、网络信息,许多人往往不能正确处理上网与学习、上网与工作、上网与生活的关系,沉迷与网络且不能自拔,影响了学业的完成、工作进展和健康的生活习惯的养成;网络能泄露每一位公民的资料、信息,合理的个人隐私未能得到充分保障;也可以通过网络制造病毒攻击某种目标;通过网络盗取某目标的金钱、信息资料,使国家、单位、个人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网络有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在加速各种文化的相互吸引和融合,在广泛传播中各种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也正日益严重地面临着“殖民文化”和“文化侵略”的压力,这种压力也必然会反映到社会道德领域。据有关统计,目前在网络信息上英语内容约占90%、法语约5%、其他语种仅占5%,这说明我们的社会正面临着单一语言乃至是单一文化的巨大问题,从另一个角度考虑,甚至可以说明在网络世界中我们正面临着一种文化上的新殖民主义。该统计反映出的问题是大多数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受诸多条件的限制,只能被动地接受发达国家的文化侵略,而发达国家通过互联网不间断地进行输出信息、传播文化将其世界观、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观念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网络受众,甚至使受众对其文化产生认同和依赖,也可能丢掉对本民族文化与价值观的信任、依赖和自豪。这些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是非常危险的,长此以往,很可能会使这些在互联网世界被动接受信息的国家丧失凝聚力,以至于动摇民族存在的基础。

4 网络文化环境中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的意义

由于网络文化环境对社会的进步、对每一位公民的思维、观念、工作、学习、生产方式等带来巨大的改变,与此同时,无可避免地造成道德方面的负面的影响,因此,在网络文化环境中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十分重要,并且是迫在眉睫的大事。网络道德是指用于调整、规范使用互联网的网民们的思想、言论和行为的道德标准。网络道德形成后,就会像传统道德一样,依靠网民的内心信念和自制、自律来约束自己在使用网络过程中的行为,使每个网民的行为符合网络世界的伦理道德,符合国际通用准则、顺应社会发展利益;网络道德建设成为发挥互联网积极作用的重要前提,网络文化道德标准规范着网络环境和网民选择和决定,而付诸符合人类利益的网络行为,使之自觉抵制不道德的行为,这样就从根本上消除了人为因素在网络文化中所起的校级作用。网络中的不良道德行为已经危及网民甚至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存在和健康发展,只有及时遏止和消除这种不良现象,才能扬长避短,发挥网络的正面作用,维护网络环境健康安全,增进各地域间的文化交流和发展,使互联网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促进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由于道德观念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经过长期实践和环境影响而形成,同时需要依靠社会舆论力量、传统思维习惯和人们的正确信念来维持,并且道德规范所界定的范畴比法律所调解的范围广泛,所以网络道德建设成为了网络法制建设的重要补充,只有将网络到的和网络法制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互联网络的安全和保障网络的建设发展;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体现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为了提高全体民族到的素质的一项基础工程,对已经形成的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应该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网络文化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部分,并且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网络文化道德建设更有助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向前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整体目标的实现。目前我国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应该高度重视及加大力度加强对网络文化道德建设。

5 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的作用是巨大的,它能促进社会的进步,改变每一个公民的思维、观念、工作、学习、生产和生活方式,但是它的坏处也是毁灭性的,它可以毁灭每一个人、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我们每一个公民要树立和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抵制不良网络道德异质文化,使网络健康发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更好的促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杜丹冰.网络文化对中小学生心理品质影响的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9(28).

网络交互的意义范文4

一、互联网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遇到的新机遇

1.联网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信息交流模式,使思想政治工作更民主,更高效。传统思想政治工作往往是以“一对一”的交流方式开展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往往会因为年龄、职务、文化水平等因素,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了一种不平等的交流模式,这样的交流方式极不利于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民主原则,不利于思想政治工作问题的圆满解决。而在网络条件下,可以不分年龄、性别、文化水平、行政职务,而进行平等的相互交流,直言不讳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交流方式没有思想包袱和顾忌,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及时地发现思想政治问题,运用民主原则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网络技术的“一对多”的交流方式,使一人讲授多人受益,避免了重复性,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极大的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和效益。

2.互联网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以往任何媒体所不能比拟的海量信息。网络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库。一方面,网络每天有成千上万条新信息登载在网站上,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利用网络及时了解国内外各方面的最新变化,紧跟时代步伐。另一方面,网络存储的信息资源具有海量性,各种资料应有尽有。网络与数据库技术的结合,还极大的提高了查找、应用这些资料的效率。思想政治工作者完全可以以网络资料数据库为依托加强自身理论学习,有效履行思想政治工作。

3.互联网极大地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推进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化。由于网络不受空间、时间限制,不同教育主体可以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就同一问题发表意见,而受教育者则可以接受不同教育者的教育,多个思想教育主体可以利用网络这种关联性通过共建网站等形式结合起来,协调相互之间的工作。网络将原本相互独立的系统联为一体,这就使各思想政治部门的工作效果相互叠加,而不是相抵,强化了思想政治工作效果。推进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化。

二、互联网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遇到的新挑战

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对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思想政治秩序产生不良影响。互联网上充斥着一些不健康的色情、暴力和反党、反社会的信息,如不加以严格管理,让其传播和泛滥,必然会引起社会成员价值观念的迷失和蜕变。网络的虚拟性和网络主体的隐匿性,对社会传统道德和公民责任造成冲击。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主体的隐匿性以及网络法制的相对落后,少数网民在互联网上违反基本的公民义务与道德规范,大放厥词,侮辱其他网民传播网络谣言甚至攻击社会主义制度,丑化党和国家领导人形象。由此而产生的无政府主义,极端民族主义,极端民主主义必然会对社会的稳定、传统的公民责任和道德规范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

2.网络的虚拟性和风格主体的隐匿性,对社会传统首先和公民责任造成冲击。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主体的隐匿必以及网络法制的相对落后,少数网民在互联见上违反基本的公民义务与首先规范,大放厥词,侮辱其他网民,传播网络谣言甚至攻击社会主义制度,丑化党和国家领导人形象。由此而产生的无政府主义,极端民族主义,极端民主主义必然会对社会的稳定、传统的公民责任和首先规范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

3.网络的普及和发展,对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工作业务素质和理论修养,掌握网络操作技术和必要的网站维护义务,这就使思想政治工作长期依靠“一支笔、一张嘴”的日子一去不返。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年轻化和技术化,思想政治工作极有可能丧失互联网络这块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阵地。

三、互联网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措施

网络交互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建构主义 多媒体网络 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c)-0187-01

国家颁布的对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要求提出,对于英语教学要以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多媒体网络教学也找到了理论支撑,即建构主义理论。因而网络多媒体教学和建构主义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和理念在近几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建构主义为网络多媒体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网络多媒体为建构主义教学的实现提供了空间。

1 建构主义

1.1 建构主义的内涵

建构主义形成于对于传统教学观念的批判和发展中。建构主义理论的理论基础有三方面。(1)人的认知能力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思维的形成过程具有经验性。它与社会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2)对于外部环境不仅仅是可以认识的,还是可以建构的。(3)人的认知发展的过程和学习的过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建构理论可以说明人类学习过程和认知的规律,发现人是如何学习的,学习是如何发生的,意义是如何建构的,概念定义是如何形成。这样建构主义慢慢的发展就衍生出了新的学习理论,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2 建构主义的观点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者才是学习的主体,知识不是通过传授者(老师)而获得的,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学习者借助其他人的辅助,再利用一定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随着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发展,研究者提出建构性学习的核心特征:第一,积极性。第二,建构性、累积性。第三,目标指引性。第四,诊断性和反思性。

2 建构主义理论与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契合

建构主义的观点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积累,形成概念的过程。老师扮演的角色是辅助,而不是灌输。在这样的形式下,多媒体网络适时出现,为建构主义教学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环境保障。多媒体网络成为建构主义教学的物质基础主要在于:(1)多媒体网络有益于学习者意义的建构,多媒体网络可以以各种形式展示教学内容,如通过视,听等的结合形象,直观的展现学习的内容,为学习者的学习提供了充分的方面。同时学习者也可以网络的方便根据自己兴趣爱好自主的对于学习内容进行选则。(2)多媒体网络教学的模式更加有利于老师角色的转变。以建构主义为核心的教学观,老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习者建构意义的促进者、帮助者。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进行适当的指点和帮助。所以多媒体网络更加有利于老师传统角色的转变和学习者学习的过程。(3)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过程是发生在一定的环境下的,这样的环境不仅仅需要知识以各种形式展现,还在必要的时候要求与外界有所交流。多媒体网络教学既能满足教学内容的多样性的展示,又能满足不受形式和场地的限制。所以说,多媒体网络教学为建构主义学习观提供了物质基础和保障。

3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多媒体英语教学

3.1 情境的创设

多媒体英语教学的具有很多的优势,教学资源的多形式化,通过网络使得教学资源的共享,可以实现远程教学和交互教学。建构主义教学观点的必要前提是要创造一个真实的情境,并且把这个情境作为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就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来看,多媒体网络技术是目前创建这样一个教学情境的有效工具。利用多媒体网络可以集合一切有益的形式来达到效果,将图像,声音,动画,文字等多种媒体的能力集合起来。

3.2 交互性

建构主义认为,最有效的学习应该在交互的作用中产生。多媒体网络式的教学能够提供各种交互功能,为学习者创造出学习者最有效的构建环境,为学习过程提供急促保障。这样的交互作用包括学习者和老师之间的交互作用,在建构主义教学观中,老师不在是知识的灌输者,但老师仍然起到了帮助引导的作用。

学习者和教学资源之前的互动。传统的学习过程总是学习者学习不变的教学资源。这样相对的不变的形式有时候会不适应不同个体学习的过程和知识的掌握。当教学资源以多媒体网络的形式出现,教学资源不仅仅可以共享,学习者可以自主的选择教学资源。智能的教学软件还可以根据学习者的掌握情况来调节所学习知识点的侧重情况。学习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知识的掌握情况来选择恰当的资源。这样积极主动的一个学习过程,使得学习者的兴趣大增,学习效果大大提高。

3.3 学习者与互联网之间的交互

互联网不仅可以为学习者们提供所需要的学习资料,一些有益的方法,如今,一些好的英语学习网站完全可以实现和互联网的互动,更加提高学习者的积极主动性。在一些网站上可以进行和英语的对话,听力,写作,可以对英语写作批改,给出专家意见等。这些形式既可以是学习者和智能机器人之间的,又可以是学习者网络在线学习。对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难点,只要主动的搜索,都能得到解决。这样完全主动的学习方式能够锻炼学习者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同时也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于学习者主观性的要求。

4 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应用需注意

纵使多媒体网络教学有很多的优势,但是当多媒体网络教学取代了大多数的传统的教学方式时,学习者面对的知识一台机器,不再是热闹的课堂,老师和学生对于新的学习形式未免会有一些不适应;多媒体网络教学以教学资源丰富为主要特点,但是如此大的信息量,有一些学习会因此迷失了学习的目标,抓不住学习的重点,因此白白把时间浪费在了网络,淹没在了信息的海洋里。

所以说,网络多媒体教学仍旧不能忽略了老师在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地位,老师在上课前可以帮助明确学习的目标,帮助学习者从大量的信息里找到有用的信息。老师可以带领大家有一些课堂的互动,调节课堂的氛围。这样的模式也正符合建构主义教学观点中老师是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帮助者,引导者。

5 结语

多媒体网络为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提供了物质保障和技术支持。对于教学资源和环境,及其教学过程都有了很大的丰富。尤其对于英语教学有很大的帮助。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改善和和教学传统观点的变革。为英语教学开辟了新的道路。丰富了英语教学的教学形的形式,使得英语教学个性化。

参考文献

[1] 顾琦.建构主义指导下的网络英语教学[J].咸宁学院学报,2010(4):152-153.

网络交互的意义范文6

[论文内容提要]本文对西方国家的网络文化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西方学者对网络文化特点的研究,并指出西方学者缺乏对网络文化霸权主义的认识。

网络文化是信息时代的特殊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信息社会的产物。它起源于西方国家,以计算机及其附属设备作为物质载体,以网民为主体,以虚拟的网络空间作为主要传播领域,以数字化为基本技术手段,以各种形式的信息为主要内容,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意识和行为方式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发展,各国之间的影响、合作、互动愈益加强,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在网络的大熔炉中共同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先进的传输技术使文化生产和传播的形式跨越了民族和国家的界限。

一、西方学者对网络文化的研究

美国学者DavidPorter将网络文化的概念定义为:以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基础,依靠网络产生、形成或者借助网络得到延伸发展的各种文化现象的综合。与文化的3个逻辑层次相对应,网络文化也具有3个层面上的内涵:

首先,网络文化表现为一种自由、民主、平等的网络精神和在长期网络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共识。这些道德、价值、审美等方面的内在心理因素是各种网络文化形式中最基础、最根本的东西。简言之,就是在网络社会中形成的新的世界观和生活方式。

其次,网络文化有制度层面的内涵。这是维系网络关系的规范与准则的集合体,形成并调控着整个网络社会的正常运行。网络制度既包括基于计算机系统本身的各种网络协议,也包括人们在长期使用中形成的对网络使用行为的规范。

最后,网络文化也有外化的物质形态。这也是网络文化最初级的形态,包括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本身。当计算机和网络的硬件和软件为人们开创了新的传播方式的同时,这些外化的物质就和它们提供的可能性一起,成为新媒介文化的组成部分。

网络文化研究在西方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沉稳的学理探讨阶段。西方网络文化研究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网络文化的大众化阶段,以新闻界为主力,主要是对互联网和网络文化做描述性的研究;第二个阶段称为网络文化研究阶段,具有各种不同学术背景的学者开始介入网络文化研究,其关注的焦点是“虚拟社区”和“在线身份识别”;第三个阶段是网络文化批判性研究阶段。网络文化研究扩展到4个领域——网络中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关于电子空间的话语方式、使用网络的障碍和网络空间的界面设计,以及这4个领域间的相互交织和相互依赖关系。

第一阶段:描述性研究阶段。20世纪90年代前期,美国的一些主要报刊开始就互联网、网络空间和“信息超高速公路”等话题展开探讨,一些专门的连线记者和早期的网络使用者撰写了许多文章。他们的研究一般都只是描述性地介绍网络及网络文化一些基本常识,对网络文化的形态、作用等认识还比较模糊。同时,早期研究受到简单的二元对立思维的影响;经常发出类似反乌托邦或乌托邦式的咆哮,关于网络文化的好坏之争贯穿始终。这一阶段的代表作是(美)DavidPorter著,Routledge出版公司1997年出版的Inter-netCulture。

第二阶段:网络文化研究成形阶段。这一阶段网络文化的研究步入正轨,对网络空间和网络文化的描述已经基本成形,对其复杂陸和多维度性也有了一定的认识。研究者大都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既看到它所开创的种种具有积极意义的可能性,也对其弊端忧心忡忡。虚拟社区和在线身份的研究是这一时期的焦点。这一阶段的代表作是(美)TizianaTerranova著,Pluto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NetworkCul-ture:PoliticsfortheInformationAge。

多学科学者的介入使得网络文化研究的视角得以扩展,人类学、社会学、人种学、语言学、妇女运动研究者纷纷从各自的学科角度对网络文化进行了不同切面的剖析。同时,简单、易操作的万维网和网络服务提供商的大批出现,迎来了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热潮,真正意义上的主流网民开始形成,这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阶段:批判性研究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学者发表了大量专论,对网络文化的构成有了更多的认识,网络文化的真正研究已经到来。这一阶段的代表作是(美)BrianJohnHilton,ChongJuChoi,CarlaMillar合著,TraffordPublish-ing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TheGlobalSilkRoad:Globalization。IslamandtheCreationandDistributionofKnowledgeUsingtheIntemet。

学者开始以一种更为宽广的视野来研究网络文化的构成。与前两阶段的研究都是把网络空间作为一个实体加以论述不同,新的研究则把网络空间看作是一个大环境,把网络文化现象放在了更大的语境下,试图发掘更加复杂、更加有价值的东西;注意网络中所发生的社会、文化与经济之间的互动;分析了网络与它的用户之间的界面上的技术设计过程。

二、西方网络文化的特点

根据网络文化的3个逻辑层面,美国学者TizianaTerrano-va将西方网络文化的特点概括为网络文化的外在特点、网络文化的传播特点、网络文化的本质特点等3个方面。

1、网络文化的外在特点

(1)虚拟性。从外在形态上来讲,网络文化具有虚拟性。它产生并依赖于虚拟的“赛博空间”(CyberSpace)而存在,这是网络文化一切特性的基础所在。在网络产生以前,人们一直生活在一个实体的空间,即物理空间。网络产生以后,人们的生存空间发生了全新的变化,在两种不同的空间里进行转换。在物理空间里人们所建立起来的一整套的生活准则和习惯正在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全新的网络虚拟空间。当人们在网络社会环境中把虚拟现实作为一种真实时,人们的虚拟意识和观念也由此产生。

(2)符号化。网络社会是一个由符号组成的虚拟社会,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符号构成了网络的全部内容。

符号是人类特有的行为,恩斯特,卡西尔(ErnstCassir-er)曾经把人类定义为“符号的动物”。在网络中,人可能因沉湎于符号所构成的虚拟世界而远离真实世界,符号构成的虚拟世界也可能造成虚拟与现实的混淆。在网络社会中存在的人都只不过是一个一个符号,在符号的面具下会忘记了真实的身份,忘记了现实存在的责任和道德约束。

2、网络文化的传播特点

(1)匿名性。网络交往表现为计算机和计算机之间数据的交换,相互交往的人并不知道对方的身份。在网上交流,人们可以隐藏自己的相貌、年龄、地位等在物理空间里所不能隐藏的东西。更重要的是,人们在网络空间里完全摆脱了在真实社会中受到的各种约束、规范和心理压力,可以完全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表现自我,所表现的东西往往是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一些思想观念、道德情操、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是个人感情的真实流露。

(2)广泛性。网络文化是开放的超越民族和国家界限的,上网的费用也越来越为平民所能接受,文化参与和信息获取成本的降低,使人人参与成为了可能。

(3)时效性。互联网的传播不受时间、地点和空间的限制,只要能上网,就可以在网上尽情地浏览、下载、冲浪,人们传播和交流信息的方式彻底打破了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

互联网的普及大大加快了信息的传输速度,使信息的收集、资料的查询变得更加快捷和有效。通过网络随时可以了解世界各地正在发生的事。无论是上网查询资料还是下载信息,网络是迄今为止速度最快的传播工具。

(4)多样性。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网络几乎具备了人类历史上几乎一切传播方式的功能。在网络中不仅能够实现用文字、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传输信息,而且还形成了具有网络特色的一套符号系统,这套符号系统为某固定群体的网民所接受和掌握,形成了新的网络文化。

3、网络文化的本质特点

(1)平等性。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体相比,基于个人电脑的网络更富有民主性,网络文化是没有屏障的。人们在面向庞杂的网络资源时被尽可能地以兴趣、爱好、需要等不同而分化,个人能够更从容地选择和吸纳信息。同时,人们之间的交流也实现了平等,顺畅的电子邮件大大削弱了严格的等级观念。美国学者TizianaTerranova认为,西方社会在走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金钱面前人人平等”的艰难历程后,将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步入一个“网络面前人人平等”的新天地。网络是一个无中心的、充分民主和平等的虚拟社会。

(2)交互性。从技术特征上讲,交互性是指人们在信息交流系统中发送、传播和接收各种信息时表现为实时交互的操作方式。在网络中每一个网民都不仅是信息资源的消费者,而且是信息资源的生产者和提供者。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由传统的被动式接受“灌输”教育,变为主动参与思想交流、在思想碰撞中自然而然接受引导,提高了信息的传播效果,激发了人类的创造性思维。

(3)开放性。由于互联网上的不同主题的电子公告牌、新闻组和电子论坛等,向任何感兴趣的人开放,因此任何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去获取自己想得到的任何信息,任意地与世界各地网民进行联络、交流,自由地访问各种信息资源。各种观点、思想、民族文化在这里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

三、西方网络文化与信息霸权主义

美国学者BrianJohnHilton等人认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促进了全球化。全球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日益凸显的新现象,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全球化不仅存在于经济领域,它渗透到思想、文化、科技、政治等各个领域,改变着人类生活和地球面貌。全球化表明人类社会正在进入全球社会时代,全球社会呈现出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局面,“地球村”成为一种现实的社会存在。

全球化的进程扩大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交往范围和内容,使得彼此在地理、心理和语言上相隔甚远的人们在基本的人类交往准则的基础上,得以共同分享各种物质文化成果和精神文化成果。而互联网采用统一的协议给全世界的人们提供了统一的交往规范,能够超越空间的限制把世界各地的人们联系起来。网络文化所具有的广泛性和开放性决定了它本身就具有全球化的属性。

但是,互联网络在减少跨越国界的信息交流中的文化差异和隔阂,改善人类信息环境、走向全球化的同时,又给各国保持政治的独立、文化的独特性带来了新的矛盾冲突与对抗。多样化的文化交流有益于相互吸纳,但也会发生碰撞,各民族文化间的挑战、摩擦和冲突不可避免。这是文化冲突存在可能性的客观方面。从主观方面来讲,文化霸权主义是文化冲突的潜在动因。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清醒地意识到,世界已经告别了暴力与金钱控制的时代,谁能夺得信息和文化的优势,谁就能掌握未来世界的控制权。

文化帝国主义的有关论断始于20世纪60年代,基本思想来源于意大利共产党创始人葛兰西(AntonioGramsci)在其《狱中札记》中提出的“文化霸权”(Culturehegemony)理论。现主要用来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强大的文化工业,在大众文化层次上传播消费主义和其他西方价值观念,对其他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文化控制。传统大众传媒时代,信息技术和文化想象的国际格局的控制权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依赖进口文化技术以及西方国家的新闻、电影、电视娱乐形式。这些文化形式起着消费主义和其他西方价值的全球传播工具的作用,系统地剥夺着发展中国家对自己的文化优先权与文化前途的控制能力,以及以自己的方式进入国际信息领域的能力。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文化帝国主义。

在网络时代,这种现象并没有消失。网络为其使用者提供了全球性的交往可能,为各个国家和地区、民族的文化提供了走出去的机会,却也给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科技实力、经济实力向全世界倾销、灌输其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欧美中心主义的意识形态,人为地制造各民族、国家之间在文化上的隔阂、矛盾和对立提供了可乘之机。

作为互联网的创始者,美国在互联网的使用中拥有天然的优势。互联网上绝大多数输出信息来自于美国,这些信息以各种形式出现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英语是网上的主流语言,这在客观上限制了非英语国家使用互联网的范围和能力。这些都使传统社会中的文化帝国主义不但没有通过网络得以解决,反而扩展成为网络文化帝国主义,对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网络的产生并没有打破旧有的国际信息秩序,文化帝国主义以一种新的方式通过网络展现出来,主要表现在网络信息垄断、网络文化攻击、网络语言霸权等方面。

四、结语

网络交互的意义范文7

[关键词]互联网;信息传播;社交网络

目前,在众多的网民中青少年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比例上都占据主流,青少年社交、休闲、获取信息比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互联网,互联网也对青少年思想成长行为选择起着深刻的作用。相对于传统媒体,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早已超出了单纯的信息传播功能,在思想和行为模式上都影响深远。

一、互联网对青少年成长带来的积极影响

世界的发展已经进入以互联网为特征的时代,互联网是今后青少年工作生活的常态环境,任何排斥互联网的思想和行为都不可取,必须认识到互联网既创造了新的信息、社交、学习等机遇和方式,对于青少年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学习成长经历。

(一)互联网决定了未来信息传播格局和信息接受形态

人类社会的进步必须依靠信息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互联网是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创新和革命的典型标志,其影响到今后人类社会和文明的演进。面对这种变革,还排斥青少年接触互联网无异于剥夺青少年接受新技术和新理念的权力,什么“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知识和信息的洗礼都将和青少年擦肩而过,弱化了青少年今后赖以生存的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接受方式和表达方式的学习能力。

(二)互联网重塑未来社交模式和社会组织方式

个体的社会存在离不开恰当的社会交往和一定的社会组织方式。传统社会的社交依赖于有限范围的血缘、地缘等社会属性的交集,而互联网创造的社交模式是广域的社会链接,并打破了传统社会的社交规则。青少年通过互联网进行虚拟的网络社交,与其他人进行互动,形成群体的认同和归属感,进一步强化彼此的联系。另外,基于互联网构架出的组织框架也是有别于传统组织样式的去中心化的模式,这些都是青少年需要学习和适应,并在今后的工作中赖以产生创新创造的基础。

(三)互联网奠定中国国家崛起的基础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青少年是国家长远战略实施成功的关键,隔离青少年学习互联网知识的必要环境就很难想象出未来的发展空间。青少年更早、更好地学习掌握互联网,今后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技术研发步伐将更加扎实,创新商业模式和产业形态将更易于涌现。

二、不良网络文化和价值观损害青少年成长

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和扭曲的价值观充斥网络,青少年的辨别能力有限,并且受到网络社群的深度影响,因此需要警惕网络对青少年成长的负面影响。[1]

(一)过度使用网络危及青少年身心健康

宽带和手机的普及使得青少年接触网络的门槛降低,若教师和家长管束缺位或青少年自我约束不严,都会产生青少年长时间沉溺网络,导致影响学习和缺乏体育锻炼。尤其是各种利润丰厚的网络游戏在利益的驱使下,被互联网企业花样翻新地推销,许多青少年在精彩的游戏中宝贵的青春消磨了。

(二)青少年在畸变的社交网络中迷失方向

青少年追求网络社交网络的独特性、归属感和刺激性,需要体验在网络社交网络的人格补偿。在以年龄、兴趣为主要区分度的不同网络群体中有着异于现实社交的不同圈子文化。[2]若青少年能够主动约束自己的言行,理性辨识圈子文化中的各种言行,这种网络圈子社交就是积极的,但在有些网络社群中,色情暴力、偏激、虚假的信息充斥。在互联网的传播平台中,青少年极容易形成对偶像的崇拜,并在群体内形成彼此的激励强化,形成对偶像极端膜拜,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青少年现实所处的人文环境。青少年行为模仿能力强,在网络社交圈层中随波逐流相互模仿,容易受到不良社交文化的蛊惑,甚至将不良的网络社交文化带入现实。[3]

(三)青少年价值判断和社会意识的扭曲

网络空间中,各种类型的主义、价值观充盈其中,很多主义、思想和价值观存在狭隘偏激的倾向,青少年自我的价值判断尚未成熟,也无成年人清晰的思想分析能力。不良的互联网信息会导致青少年失去正确的价值判断和正确社会意识的形成。在一些社会矛盾激化背景下,网络情绪容易被激发和转变成现实的。青少年难以区别与民粹主义之间的关联,更无法深入分析社会矛盾、社会背景、阶层秩序、公平正义的相对性等复杂社会问题。而青少年的自我行为约束力较差,加上在特殊情形下容易受到外部群体极化的影响,在长期偏激信息的影响下,容易被网络情绪鼓动仇视精英、攻击政府,甚至参与暴力活动。[1]

三、掌握互联网发展特质,形成青少年思想行为良性互动

既然互联网在青少年成长中难以避免,就要形成能够帮助青少年合理使用网络,接受健康网络信息传播的外部环境。互联网是今后社会发展的方向,全社会尤其是青少年社团管理部门、学校应该深入研究互联网规律,使互联网的信息传播与青少年思想行为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一)共青团、学校以及全社会形成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合力

非常重视互联网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强调青少年是意识形态领域斗争胜负的关键。因此,在新的时期,各级共青团组织、学校和全社会都应该形成关心青少年网络行为、关注青少年网络信息传播的合力。充分认识传统团学工作中存在的游离于青少年网络社交的困境,在网络互联网时代,传统的教育主管部门、群团组织、学校的管理工作的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快速迭代的时展要求,传统的思想教育模式需要适时实现转型,切合互联网的时代脉搏。单纯灌输式思想教育的方式也需要进行变革,青少年已经是通过互联网多维度接受信息,多角度认知世界,单一的结论式的思想教育已经难以轻松改变青少年的认知。

(二)形成青少年互联网社交的积极文化

学校、家庭鼓励青少年创建和参与健康积极的网络社群,适应青少年网络交流聚集的时代特点,巧妙介入网络社流,通过参与青少年网络社交的手段加强与青少年的沟通,增强现实社交组织的吸引力。甚至可以探讨使用新的网络技术有效监测青少年网络社群的交流信息,为有针对性开展思想工作奠定基础。还可以在网络上引导青少年开展微公益、微捐等有积极社会意义的活动方式,引导青少年参与扶贫助学、社区服务、生态环保等活动。[4]通过健康积极的网络公益活动、网络社交活动,引导青少年摆脱网络沉溺、远离负面网络信息的干扰。对于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现象不能一味反对,要认识到偶像崇拜是青少年在互联网背景下成长的一种多发性现象,应该深刻认识互联网传播规律,推动青少年对偶像崇拜的理性认知,提倡遵循网络追星的行为基本准则和建立偶像崇拜的圈子道德标准,形成符合青少年特点的良性圈子文化,摒弃畸形的追星行为。学校可以开展适合青少年特点的网络传播、网络技术兴趣班和信息技术比赛,一方面满足青少年对网络的兴趣爱好,另一方面引导青少年理性认识网络世界,让青少年与网络的互动沿着有益的方向发展。

(三)把握互联网信息传播特点,增强思想行为引导有效性

互联网信息传播具有互动性强和即时性的特点,完全可以成为青少年思想和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载体。学校和家长逐步掌握利用网络手段与青少年沟通的技巧,在沟通中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世界,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反对。并且最好的教育是言传身教,家长整天捧着手机、沉溺网络,又怎么能说服青少年不沉溺网络呢。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需要进一步把握互联网信息传播规律,融合各类技术手段和传播方式,开发适于互联网传播的平台,如开发适当的APP。加强健康的网络社群活动策划和宣传,吸引青少年积极参与其中。增加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传播产品和信息频次,充分发挥健康网络文化的感染力,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有些学者的研究表明,从技术上监测青少年的网络行为,分析青少年群体性动态是可行的,如果研究从技术干预青少年参与网络信息传播的行为未必不是一个解决方案,电影尚且可以进行分级,青少年接触庞杂的网络信息传播也应该有所管控。我国已经开始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和网络传播,网络安全部门和网络宣传部门应该负起网络监管的责任,通过开展一系列网络清理和规范活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构建清朗的网络空间。

四、结语

青少年的思想行为和他们接受的信息密切关联,互联网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普及和应用难以回避,而且将成为国家崛起的支撑因素。顺应趋势开展互联网青少年信息传播规律研究,把准青少年网络社群活动的时代脉搏,汇聚关于青少年互联网信息传播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智慧,使网络成为青少年开放式的学习交流平台,不断优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是时代所需、形势所需。

【参考文献】

[1]谭毅.警惕中国中青少年的民粹化[J].当代青年研究,2015(11):5-10.

[2]倪佳琪.基于青少年视角的网络文化与生存范式研究[J].中国文艺家,2017(7):296.

[3]王慧,丁文祎.移动互联时代青少年社交网络文化的特征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5(12):12-16.

网络交互的意义范文8

关键词:网络问政;互动交流;红山网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1-0024-03

一、网络问政的发展概况

(一)网络问政兴起的背景和发展

1.网络问政兴起的背景。2013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第31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64 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1]。

从CNNIC 的数据中可以推断出,目前中国有5亿多网民会或多或少地参与政治,而这个数字还将每年增加。伴随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的加快,有意识参与政治的网民数量正在增加,网民参政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网络是言论的汇集中心,同时是谣言的温床,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为了有效实现公众参政议政的权利,一种新的执政方式——网络问政平台应运而生。

2.网络问政的发展。2008年6月,总书记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名们在线交流,开启了中国网络问政的新纪元。此后网络问政在各地掀起热潮。2010年以来,网络问政逐步走向制度化、常态化。从中央到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先后搭建问政网站、政务微博,地方领导留言板等党政干部与网民的沟通平台,在党和政府联系群众当中扮演重要角色。

全国各省市逐步将网络问政实践推向制度化,设立政府网络发言人及时答复和处理问政平台反应的问题,取得了便捷有效的传播效果。这些问政平台中影响较大的如人民网的《地方领导留言板》,广东省的“奥一网”,大河网的“焦点网谈”等。

(二)网络问政的定义和要素

1.网络问政的定义。“网络问政”这个词是由“奥一网”和《南方都市报》于2008 年2月首次提出。“网络问政”在学术上并未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各学者根据不同学科领域和研究视角定义有所不同,本文在吸取各方观点的基础上将“网络问政”定义为:由媒介构建网络平台,政府(包括各政府部门、官员、网络新闻发言人等)与公众个体或群众通过这个平台就政策、社会民生、公共事件等问题进行的沟通和交流。政府可以信息,征询民意,网民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即时的意见表达和反馈,双方展现了一种动态的对话和互动过程。

2.网络问政的要素。按照本文对网络问政的定义,网络问政过程存在三个要素:政府、公众和媒体。媒体。网络作为一个公共交流平台需要引导和规范,媒体作为主导者构建一个平台帮助政府和公众沟通交流,同时对这个平台予以引导、“把关”和监督,使其有效运行。政府。政府既包括各政府部门也包括官员、网络新闻发言人等。网络发言人制度是在已有的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基础上发展建立的。“网络新闻发言人”这一概念有不同的释义,本文通过归纳将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定义为:政府部门利用互联网网络新闻、回复网络热点问题、澄清网络虚假谣言,接受社会监督,并积极引导网络舆论的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及其背后的团队。政府通过问政平台即可以主动政策信息,征集民意,寻求监督还能够回复和处理公众提出的问题。公众。网络问政中的公众主要指网民,网民通过网络问政平台向政府提出意见、建议,寻求政策解答,监督反映问题,反馈政府信息等。

在网络问政过程中,媒体构建了媒介,充当了“把关人”,而政府和公众既是传者又是受者,双方展现了一种动态的对话和互动过程。这个过程将在实例中具体论述。

二、乌鲁木齐《红山网》实例研究

(一)《红山网》概述

1.《红山网》兴起的背景。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2012年12月底,新疆网民达962万人,网民增速9.1%,新疆互联网普及率达43.6%,居全国第11位,列西部地区第一位[1]。从数据中可以出,随着互联网在新疆的普及以及网民数量的不断增加,疆内各族人民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的机会大幅增长。“西部大开发”以及各项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使得各族人民参政议政的热情逐渐高涨。

网络的普及一方面让新疆人民开阔了视野,另一方面也为不法分子提供制造流言的机会,存在影响社会安定的隐患。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区,各族人民的安定团结尤为重要,网络这个言论聚集地需要有权威的声音来引导和规范。

伴随全国网络问政的高潮,乌鲁木齐作为新疆的首府,拥有百万人口的城市,更应积极投入到网络问政平台的建设中,给各族人民一个与政府对话的平台,有效实现各族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至此,乌鲁木齐《红山网》呼之欲出。2011年5月26日乌鲁木齐《红山网》上线,标志着网络问政工作在乌鲁木齐全面推开。

2.《红山网》概述。《红山网》是以“百姓问政通道,民生服务平台”为办网宗旨的乌鲁木齐综合门户网站。网站集合了时政、社会、财经、娱乐、体育等新闻资讯,汇集了便民、数码、女性、汽车、旅游等服务信息和各类专题页面。《红山网》首页和主要子页面上都有乌鲁木齐市网络问政平台的通栏标示和入口链接,网民可以点击进入反映问题并查询处理结果。网络问政平台以“问政于民、问责于官、跟踪督办、服务为民”为宗旨,平台分为“网民问政”、“热点追踪”、“统计监督”、“问政会客厅”、“红山论坛”和“帮助指引”等几个板块。网民除了能够在线留言外,《红山网》还定期邀请乌鲁木齐市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作客视频直播室,以文字、图文、视频访谈等方式,与网民在线交流,解答、解决网民关注的民生问题。作为乌鲁木齐市网络问政的主要平台,《红山网》通过网络问政硬件网络平台、网络发言人制度、跟踪督办制度、定期访谈制度实施网络问政工作。

(二)《红山网》实例分析

1.《红山网》网络问政平台内容分析。本文将《红山网》33类网络问政平台的问政信件整理归纳为为18个类型,并选取2013年3月1日至3月20日“全国两会”前后共计二十天的信件为研究样本进行统计和分析(如表1、表2所示)。

分析流程:日留言内容分类汇总——总体留言汇总——分类计算、绘制表格

《红山网》网络问政平台上从3月1日至20日,20天共计收到333条的问政信件,信件大量集中在3月15日之前,3月11日信件高达122条,此后信件逐渐减少。

从分类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信件以民生问题为主,公众比较关心的是四类问题公共交通、城市建设、国土房产和物价民政,此类问题的比例分别占到了18.32%、15.02%、9.01%和8.41%。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乌鲁木齐市市民在公共交通、城市建设、住房和物价等方面存在较多困扰。

公众对质安药监、司法监察、人口生计以及工商税务等方面关注不多。占2.70%的其他类型里包括了情感咨询、宗教咨询等,由于问题类型较多,且数量较少将其归为一类。

(说明:表内的满意度根据网络问政平台上群众评议的数据综合整理而来)

由于《红山网》网络问政平台上有“按来信编号”、“按信件分类”、“按来信分类”、“按单位分类”的搜索设置,因此,公众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分类检索和咨询。网站上政府相关部门对信件的回复程度很高,除表扬信,公告之类的信件无需回复外,网站显示信件都已办结。

从分类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红山网》网络问政平台上咨询信件占到了一半以上,公众通过这个平台向政府咨询并解决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而投诉类的信件占到了31.23%,排在第二位,建议和表扬类所占比例不大。公众的咨询能够促进政府制定合理的政策措施,投诉建议一方面能够反映出管理的问题和政策的实施情况,另一方面也有效保证了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此外,表中的数据显示群众对网络问政平台的满意和不满意程度基本持平,群众参与评议的积极性较高。

2.《红山网》网络问政平台处理流程。在网络问政平台上存在公众、网络联络员、网络新闻发言人、相关单位等要素,各单位的网络新闻发言人从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政府和公众之间是一种互动交流的过程,通过流程图可以看出(如图1所示)。

图1 《红山网》网络问政平台处理问政信件的基本流程图

3.《红山网》网络问政平台分析归纳:第一,网络问政平台以民生问题为主,问政的内容都与公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些反映的问题因公众不同的社会角色呈多元化态势。住房问题和交通问题是城市居民关注的焦点,政府在这两方面还需要加强建设。第二,问政信息的互动交流。网民问在线政,有问有答有评议,政府信息,网民有回复,政府与公众有着相互的交流。第三,问政的制度初步形成。设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跟踪督办制度、定期访谈制度、首问责任制实施网络问政工作。第四,网络问政形式多元化。网民既可以登陆网络问政平台进行在线咨询,也可以参与“红山论坛”,微博。“问政会客厅”通过视频直播室,以文字、图文、视频访谈等方式,与网民在线交流,解答、解决网民关注的民生问题。通过多种渠道集中民意,解决公众关注的问题。第五,网络问政平台满意度有待提高。群众参与问政评议的积极性较高,但满意度略高于不满意度,在群众满意度上还有待提高。

三、结 语

网络的普及使得公众在网络平台上充分享有言论自由,网络媒体具有的自由、平等、互动等特点,使得政府和公众能够既可以成为传者也可成为受者。政府通过网络问政平台可以问计于民,能够集中民智,汇集民意,了解民情,更好的服务于民。公众通过网络问政平台能够有效的参政议政,实现自身知情权、监督权。网络问政平台为政府和搭建了一座沟通交流的桥梁,二者的良性互动使得这一平台能够有效运行。

公民在享有言论自由的同时也应当遵守网络秩序,尊重他人的权利,约束自己的言行,才能使网络拥有良好的秩序,才能提高网络媒体的公信力。政府则应做好管理工作,保障网络秩序有序稳定,与此同时,也应提高自身的公信力,不搞虚假的问政平台,积极解决群众的问题,做好引导和服务工作。媒体在发挥构建桥梁作用的同时也应当好“把关人”,做好舆论监督和引导,做负责的媒体。只有三者相互约束,相互作用,才能使得网络问政走得更长更远。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3(1).

[2] 梁甜.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初探—以贵阳市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为例[D].华中科技大学,2010.

[3] 宛婧.网络问政初探—以奥一网网络问政实践为例[D].广西大学,2011.

[4] 刘杰.网络问政研究[D].暨南大学,2011.

[5] 王悦生.公共领域内网络问政的互动反馈模式构建[D].华中科技大学,2011.

[6] 王双宁.中国网络问政模式的演进过程和阶段性特点分析[D].辽宁大学,2011.

[7] 赵红卫.论“网络问政”及其良性发展的路径选择[J].法制与社会,2010(5).

[8] 郭鹏杰.“网络问政”是健全社会矛盾释放机制的新途径阴[J].黑河学刊,2010(7).

[9] 南都报系网络问政团队编.网络问政[M].广州: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2010.

网络交互的意义范文9

论文关键词:网络用语;信息交流;信息传播

信息交流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现象,是人与人相互作用与联系的一种方式。它是不同时间或不同空间上的认知主体之间相互交换信息的过程。语言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交流工具。网络全新的交流环境与独特的传播方式,造就了具有鲜明个性的网络用语。网络用语是人们在互联网上广泛应用于信息交流传播的一套信息符号。广义的网络用语包括和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硬件、病毒;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如网民、闪客。狭义的网络用语主要指网民用于网络聊天或发表个人观点的用语…。本文讨论的对象主要是狭义的网络用语。网络用语近年来迅速壮大和发展,据西华大学武小军教授在2005年所做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66.87%的人在接收Email时使用过或较多使用过网络用语,23.45%的人在日常交流中经常使用并在影响其他人群。可见网络语言的使用目前已十分普遍。网络用语的存在和发展对信息交流和传播有很大的影响。

1网络用语的主要类型

网络用语的分类标准有很多,从词汇的结构组成与用语含义内在联系这个角度出发,网络用语可分为如下主要类型。

1)符号图形类。主要由非文字的特殊符号组配而成,部分与文字组合来表达含义。其最大的特点是用于表达人类各种表情。例如由冒号和右括号组成的“:)”,好比一个人的笑脸,“:一D”表示非常高兴地张嘴大笑,而由字母T和下划线“一”组配的“T—T”就好像泪水从脸颊流下来的样子。这种网络用语比起传统的文字能更加生动活泼地表达人们各种情感,在信息交流效果上容易产生共鸣。

2)谐音类。这类网络用语主要使用发音相近的字词甚至是数字来表达一些传统用语中的书面字词。如大侠被写成了“大虾”,版面的主人被写成了“斑竹”或“班主”,哭泣如“呜呜呜”的声音被写成一串“555”。这类网络用语存在的争议性最大,因为它们很可能会导致错别字的泛滥。

3)缩略词类。这类网络用语通过组合原来要表达字词的拼音或者单词的首字母来表达含义。如妹妹哥哥被表达成“MMGG(拼音meimei和gege的首字母缩写),甚至是一些短句如英语常用的Byhteway也被缩略为“BTW”。

4)旧词新义类。这类网络用语赋予一些传统语词新的含义,常用于表达与网络交流主体或者网络行为相关的含义。如“潜水”是指长时间泡在论坛或者网络聊天情景中却一言不发,而“马甲”是在网络交流环境中隐匿真实姓名的用户名。

5)引申类。这类网络用语依然沿用了传统语词的含义,但在网络环境下,引申出了与网络行为相关的特定含义。它们往往精简短小,常用的如:“顶”是指在论坛BBS中把帖子通过回复把帖子顶上显眼位置,后来引申为支持;“汗”引申为敬畏或无奈,源自漫画家经常采取漫画人物流一两滴汗来反映人物的敬畏或者无奈的心情。

6)新词类。这类用语是在互联网信息交流和传播过程中诞生的,主要用于表达与网络交流主体或网络行为相关的含义。如在网民中较为流行的“灌水”是指在网络交流环境中经常发表没有实质意义言论的行为;“小白”是指在网络论坛BBS中,经常浏览他人言论却极少做出回应的人;“牛人”是指拥有某方面出色能力的人;“楼上楼下”是指上面或下面相连的文章等。

7)数字代码类。数字再普通不过的是阿拉伯数字,用到网上则有不寻常的意义。如“886”是“Bye—bye”;“7456”是“气死我了”;“8147”是“不要生气”;“4242”是“是哦是哦”,等等。这些数字不但输入简便,而且谐音易记,被广泛使用和传播。

2网络用语在信息交流过程中的特点

1)简洁性。网络信息交流的即时性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递最大的信息量。讲求效率是网络用语十分重要的一个特点,故网络用语具有大量缩略形式存在。汉语在输入方式上不及英语方便快捷,相比之下,一些数字符号字母的录入更加方便。网络用语还尽量突破原有书写符号的局限,改变现有语言中某些词语形音义方面的约定俗成,创制了新的形音义的结合体,并靠这些简单的符号传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内涵,缩短信息交流的宝贵时间。为了提高交流速度,网民很少运用复杂句子,省略现象极其普遍,这反映了网络用语经济性的特点。可见,网络用语最大的特色在于它的简洁性,几个字母和符号就能真实而传神地表达复杂的想法,这适应了快节奏的网络信息交流,实现多人的交互性信息交流,同时也节省了时间和费用,提高了信息交流的效率。

2)区域性。与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方言类似,网络用语也有其区域性。但是这种区域性更多的是以虚拟社区交流主体为界限的。因此,网络用语的研究离不开虚拟社区。网络用语在网络论坛或BBS更为兴盛,传播范围更广,传播速度也更快。我们所看到的流行的网络用语一般都是综合性词汇。然而在不同类型的虚拟社区中,也会流行不同的网络用语。一些网络用语甚至在某一类型的虚拟社区非常流行,而在另外一种类型的虚拟社区中却无人知晓。例如在学生求职类型为主的虚拟社区流行着“面霸”(指投递简历命中面试机会高的人),“霸王面”(没有接到公司邀请,仍然前去毛遂自荐,期望获得额外面试机会的行为)。在一些针对性更强的社区,网络用语对于外行人来说更显深奥,例如以动漫为主题的虚拟社区中,“LOLI”(动画漫画中可爱的小女生形象)是一个常见用语,但是对于不懂动漫的人来说理解便非常困难。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Web2.0的出现,网络社区的互动性、群体性进一步加强。用户通过如头像图片、签名档等方式加强自身在虚拟社区中的标识。网络用语的区域性表明了当今的虚拟社区受众的归属依赖感加强。

3)生动性。在人际信息交流体系中,语言充当着信息载体的角色。传统上,人们把语言划分为口头用语和书面用语。口头语最大的特点是包含很多语气词和助词,形式比较随意,通过互动对话往往能迅速清楚地表达复杂的信息。其中,信息发送者的语气、表情、音调、姿势等等都能使信息接收者更好地认识信息发送者的态度,加深对接收信息内容的理解。书面语讲究逻辑规范,重视修辞手法,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规范,然而进入某种规范就意味受规范的约束。由于这种规范尚且不能直接捕捉信息发送者提供的额外信息,信息接收者未必能像两者对话那样迅速理解接收的内容。网络用语虽然以书面形式表达,内容上却更接近口头用语,随意活泼,生动形象,尽可能即时传递出表情、语气、姿势等等的感情因素。网民们充分发挥自己丰富的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抽象的内容更加人性化、形象化,更带有丰富的感情色彩这种特性反映了网络受众要求被认同以及渴望交流的心理,希望通过网络用语能使交流双方变得更加亲近,更好地把自己的信息与情感传递给他人。

4)动态性。网络用语属于流行语,具有一定的流行周期。网络用语的不稳定性体现在其频繁的更新换代。因此,网上的流行语可能随着新一代网民的成长和加入而不再流行,有的会被慢慢淘汰,如过眼云烟。任何富有个性和联想能力的网民都可能提出受欢迎的网络用语,大大加快了网络用语产生的速度。另一方面,网络用语主要流行于年轻一代,他们喜欢追求新异,因而进一步加快网络用语更新的频率。据2006年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的调查,网络用语几年前大量出现,近年增长速度趋缓,一些曾经被各种媒体反复使用的代表经典网络用语词汇,如“大虾(大侠)、菜鸟(新手)、酱紫(这样子)”等使用频率均没有超过0.2%,而“沙发”等后起之秀不断涌现,以前说美眉,现在就说MM了。相比起传统的口头用语和书面用语,网络用语的发展变化相当迅速。

5)非规范性。网络语言使用形式纷繁多样,不拘一格,求新求异,表达另类。各种文字符号交叉使用,表现手法灵活多变。由于网络是个开放的虚拟的世界,网民的身份、职业、文化程度也各有不同,作为思想载体的网络用语当然也是泥沙俱下,良莠不齐。粗俗、错别字层出不穷,例如“米国”,并不是生产大米的国家,而是指美国。有很多根本就没有遵循汉语规范,这种现象日益成为一种网络文化,会给民族语言带来冲击,也给信息交流带来一定障碍,甚至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3网络用语对信息交流的主要影响

1)丰富了信息交流载体种类,提高信息交流的效果语言是最重要的信息载体,它使得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思想得以交流。网络用语虽然是一种书写语言,却有着自身鲜明特色,并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纳为书面用语或者口头用语,它是一种新的信息载体。这种信息载体之所以被人们接受,一个重要原因是其清新独特的表达风格,它可以用文字的形式形象表达人类说话的动作、语气、音调、姿势等等,即时传递情感,也经常以一种诙谐的比喻形容某种网络行为,加深人们的印象,从而愉悦了信息交流的双方,营造良好的信息交流氛围。

2)简化了信息的传递过程,提高了信息交流效率。网络用语是一种被高度缩约化了的语言,由于交流双方不是面对面交谈的,而是通过在键盘上敲打字符来表达信息,这个特点决定了交际双方要尽快地把自己的信息发给对方,并对对方传来的信息尽快做出反应。网络用语往往精小简短,在2006年网络用语排行榜前20名中,最长的网络用语ding(“顶”的拼音的形式)也只有4个字符。缩写类的网络用语占的比例最大,覆盖率为40%。许多网络用语能通过生动形象的借代来简短表达,因而使得信息长度变短,在有限的时间里向信息接收者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由于信息传递过程是一个编码、解码的过程,为了用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收效,所以其编码工作总是简约的,以最少的语言符号来突出最大的表现力。

3)交流主体容易在虚拟社区中获得认同,使信息交流趋向个性化。网络信息传播的交互双向性使人们已不再是以往的受到限制的受众角色,每个用户都可能成为信息的接受者或传播者,信息交流开始转向交互式、去中心化个性化、自由化的信息模式。由于网络交流双方可以互不认识,也可以未曾谋面,所以交流的内容就具有很大的随意胜。为了显示与众不同,突出自我,吸引更多的注意力,网民便刻意去追求表达的标新立异,从独具个性签名档就可以窥见一斑。由于不同的虚拟社区会有自己独特的网络用语,而使用者处于网络人际交流状态时,普遍具有的心理状态便是被认同和渴望交流。和其他网络主体交流时,便能产生认同感,而特定社区特定的网络用语是取得这种投契的基础。因此,部分网络主体使用网络用语的原因是希望自己尽快融人这个网络社区,能顺畅地和他人交流。网络用语的熟悉能使得这些新进群体更快地在虚拟社区中获取认同。网络用语的传播特性反映了这样一个观点: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虚拟社区中人们的情感归属感越来越强。

4)缺少标准规范,造成信息传播的障碍。网络用语是一种口语化的语言,本身就缺乏一种严谨的语法,带有相当大的随意性。有人称网络用语是一种杂合性语言,甚至认为网络用语=数字+符号+字母+错别字…,这些观点反映出了网络用语不够规范。从信息交流角度来说,网络用语最大的消极影响便是构筑了信息传播的壁垒。在一些虚拟社区中,经验丰富的交流主体通常大篇幅地使用网络用语,形成信息交流障碍,而信息接收方,尤其是那些不经常使用互联网的人和虚拟社区的新来者未必能理解形形色色网络用语的含义,有时候甚至会产生歧义,结果导致了信息传输的失真和交流的障碍。

4提高网络用语信息交流效果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