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集锦9篇

时间:2023-06-29 16:23:43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范文1

体育作为众多社会文化活动其中的一种,自初始阶段起便与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二十世纪改革开放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然而我国社会和经济政策始终未实现最后确立,因此在不同的社会阶段所产生的经济政治制度也有所不同,如此形式对体育经济的影响是深刻而长远的。本文分析了当前形势下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问题,探讨了我国新时期体育经济发展的经济形势和政策形势,提出我国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

体育经济;新时期;宏观形势;实现路径

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现状有了巨大的改变,同时我国的经济也始终处于稳固的上升阶段。体育经济的兴起以及整个发展的过程,都与改革开放为中国经济提供了良好契机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以特有的经济制度为前提,中国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也构成了不同的体育经济。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中国体育行业现已由计划经济体制转为市场经济体制,且行业由原来的福利型变为了消费型,但是发达国家比较,中国的体育经济仍为成长的初始阶段。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现状,并进一步从宏观角度分析了新时期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经济形势和政策形势,提出我国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策略。

一、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1.经济发展质量与产业规模拓展速度不同步近几年来,国内体育产业发展状况良好,于是商家开始利用体育明星在公众中的影响力来促进体育产品的销售,这样的形式在体育经济体制中并不鲜见。目前,体育产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国内体育赛事的关注度也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随之运动员的影响力也出现了质的飞跃,许多运动员如刘翔、李娜以及姚明等,都成为了在中国乃至国际体坛上拥有巨大影响力的体育明星,其影响力也促进了公众在体育方面的消费,人们开始以此为方向来消费和购买体育产品。由于顾客模仿体育明星的热潮,商家便开始借此机会利用明星形象来促进体育产品的销售,以获得更大的市场效益。这样的运营方式促使许多体育产品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然而,由于市场上以明星形象作为销售手段的商家数量越来越多,其缺点也开始逐渐显现,例如体育经济的质量水平增长赶不上其规模的拓展速度等问题不断涌现。一些产品利用运动员形象吸引顾客,其实际质量却与宣传不符,会给顾客造成上当受骗的感觉。

2.体育经济政策不完善,管理不符合实际在我国经济管理的成长来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其发展的时间较短,特别是在体育经济的管理方法和制度方面仍有许多问题存在,因此限制了中国体育经济在未来的成长和进步。此外,我国的体育经济发展是以体育部门的基本建设为前提和发展方向的,然而这样的方式会使得销售体育产品的商家缺乏自主性,无法对售卖的商品进行自主选择,这种现象也成为了制约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体育器械、赛事、鞋服以及娱乐等抽象化商品都能够作为体育经济的表现形式,但是我国的体育经济将更多的发展对象放在体育鞋服方面,其市场壮大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他商品的发展。

3.体育经济中从事经营方面的人才资源短缺中国的体育经济发展较为迟缓,且仍存在着许多方面的问题,其中就包含了经营类人才资源的不足。在我国,体育经济仍未发展成熟,因此,必然会出现缺乏能够洞悉市场的发展前景、需求规律以及经济结构的整体性人才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中国体育经济的发展陷入瓶颈,且一直无法超越发达国家。除此之外,我国目前的现状是缺乏培养机构来针对体育经济人才做专业的系统培训,所有从事该专业的人员依靠的都仅仅是工作经验而非专业知识。

二、新时期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新时期的到来,体育消费获得了全新的发展机会。长期以来,中国的经济始终能够实现快速的发展,因此,我国的体育经济在全新的环境和条件下也能够获得有利的发展机会。首先国民经济的不断攀升以及我国人均收入总额的增加,使得在体育经济方面,也存在很大一部分潜在的消费人群可供发展;其次,我国目前市场需求结构和顾客消费结构的更新,也给体育商品的消费创造了新的机会;再者,经济产业结构的改变和更新也提供了一定的机遇。在未来,这些机遇决定了我国体育经济应该将发展要点放在体育用品、娱乐健身、体育终结以及表演竞赛等市场中去。中国体育经济的发展最终的目标应该是争取用近五年的时间能够实现和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遵循现代体育经济增长态势的,拥有全面的类别、合理的结构、规范的发展的体育经济体制政策。要将体育经济的增长从四年前的五百亿元提升至约一千亿元。力争将体育经济发展为最具竞争力的产业,实现其在提供就业机会、改善产业构成以及促进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发挥积极效用。

三、新时期我国体育经济发展宏观政策形势分析

九五版《体育经济规划纲要》在2012年正式停止实施,过去的十五年来,中国体育经济无论是在知识理论还是实际运用中都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然而理论界和实践界都在盼望着国家颁布更加符合体育经济发展趋势的制度法规,体育经济能够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前景。近几年,国家出台的新制度首次将体育经济的地位上升到了国家层面,满足了人们对与有关体育经济发展政策的期盼。《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经济的指导意见》(〔2010〕22号),在2010年正式颁布,该政策不仅对体育经济在我国的成长进步和发展前景做出了肯定,还将体育经济的发展上升到国家,提出要将我国从体育大国发展为体育强国,以推动未来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2011年4月29日,我国体育总局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体育事业“十二五”规划》两大政策性文件提出了《体育经济“十二五”规划》。旨在积极促进体育经济在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转型以及方便人民群众等方面的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我国体育经济更加全面的发展目标,其中在制度的建立方面,要注重对体育经济发展的支持和鼓励,完全体育经济有关的法规制度,将现有的体育经济迅猛发展局面维系下去,争取将其发展速度提升到百分之十五以上“,十二五”规划的后期,其增长数额要在四千亿以上,占到GDP比例在0.7%以上,要让体育经济成为GDP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上述指导意见和十二五规划提出了体育经济发展的未来目标、发展方向以及实施方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

四、新时期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对策

1.要将体育制度的改革落实到实处,实现体育行业向着市场化方向发展目前是计划经济的时代,我国的体育经济整体都是以国家的预算作为前提。虽然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体育经济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限制,体育产业的进步等,导致了体育产业出现社会化现象,处在改革更新的过渡时代之中。对此,各级体育相关单位应该将体育产业的多样化功能挖掘出来,促进体育产业化,充分利用体育企业和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与企业联系,促进体育经济的发展,逐渐将体育相关部门从政府部分分离出来,根据市场的发展前景来选择适应其规律的发展模式。筛选出较为专业的体育产业企业将其引入市场,并使其逐渐实现从全额拨款转化为差额拨款,从差额预算转化为自我收支,从自我收支最终实现企业化。产业的构成需要符合和融入市场,其发展成长都与市场息息相关,体育产业想要在未来获得较好的发展,就要符合市场的竞争规律。以西方发达国家过去体育经费的筹资经验中我们可以得知,在未来我国的体育经费主要应该来源于国家的拨款支持,社会的融资应该作为辅助的手段,将国家和社会两种方式联系起来,以多样化的渠道来筹集支持资金,做到主次结合,相辅相成。

2.应该发展具有我国社会特征的体育商品以及国有品牌市场定位的定义是企业为了让自身生产的商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应该从多个角度提升商品的质量,为商品打造独特的销售形象,使增加其在顾客中的影响力,主要目标是获得市场竞争的优先权,使商品获得更多的关注度和购买度。目前,体育行业市场对其商品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的体育经济应该向着中国化特色的方向发展。体育产业的相关规定具有世界性,其魅力是亘古不变的,在世界经济市场中,我国的体育商品越具备中国特色就能更容易地获得市场竞争的优势,进一步加强企业的社会竞争力,打造具备独特性的商品形象,以获得更好的实际收益。

3.体育经济的成长和进步本质上还是依赖于人的操作目前通晓体育和经济两种专业的人才数量较少,这一现状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受到限制。因此,目前最主要的是培养一批涉及体育和经济两个专业的优秀人才团队,第一方面是要聘请优秀的管理人员;第二方面是要针对目前从事体育经济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最后应该努力加强世界各国之间在体育经济方面的协作互助,向西方国家引进优秀的政策制度以及实用性的发展经验。

参考文献:

[1]董立红.浅论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下体育产业的发展思路[J].商场现代化,2008,32:239-240.

[2]邹玉享.当前宏观经济背景下我国体育用品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4,02:83-86.

[3]张顺英.中国体育职业化发展的政策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9,12:59-61.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范文2

关键词:海南;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展望

中图分类号:F83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11)05-0026-06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1.05.07

一、2010年海南省宏观经济运行情况

(一)经济增长处于历史高位,区域经济政策影响明显

2010年,海南省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52.12亿元,同比增长15.8%,同比提升4.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5.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占比分别为26.3%、27.6%和46.1%,第二、三产业占比均比2009年有所提升,产业结构趋于优化①。

2010年,海南省经济增速呈现出前高后低的运行态势。一季度GDP增幅一度高达25.1%,此后开始逐季回落,年初经济增长大幅攀升,有受2009年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回落较快,基数较低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国际旅游岛政策出台带动了房地产、金融、旅游等行业增加值快速增长。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海南省房地产市场受到影响,经济增速回调,但仍处于历史高位。

(二)工业生产震荡上行,服务业运行良好

2010年,海南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54.80亿元,同比增长18.5%,比2009年提升11个百分点。其中,轻重工业占比分别为23.4%和76.6%,重工业支持地位较为突出。工业增加值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以油气化工、汽车、浆纸为代表的重点行业生产快速恢复。工业产品销售状况持续好转,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9.65%。企业经营效益全面转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1%,亏损面同比下降3.6%,企业综合效益指数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

2010年,国际旅游岛建设带动了海南省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6%,继续引领经济快速发展。其中,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其他服务业等行业增速均超过20%,有力推动了服务业的发展。旅游业全面恢复,全年接待过夜人数和旅游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5.0%和21.7%。

(三)投资增速高位企稳,消费市场持续走旺

2010年,海南省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31.46亿元,同比增长32.8%,连续三年保持高增长。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257.50亿元,同比增长33.4%。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特点主要以下几点:一是投资增速前高后低。年初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启动带动了全省房地产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增长,随着货币政策调控力度加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管理加强,投资增速逐步回落。二是第三产业主导地位突出。第三产业投资占比84.5%,拉动投资增长29.1个百分点。三是投资资金来源充裕。全年投资到位财务资金同比增长61.7%,资金到位率178.1%,有力地保证了投资的高增长。

2010年,海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3.82亿元,同比增长19.5%。城乡消费市场保持旺销势头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一是政策效应推动。汽车摩托车、家电下乡政策的实施,农垦系统及林场职工纳入实施范围释放了居民大宗商品需求;二是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全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3.3%,农村居民纯收入同比增长11.2%;三是国际旅游岛建设带动了旅游消费,房地产市场销售相对较好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住房装修等一系列下游消费的增长。

(四)进出口额创历史新高,实际利用外资大幅增长

2010年,海南省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108.02亿美元(含海南炼化),同比增长21.2%,创历史新高。其中,出口23.91亿美元,同比增长25.8%;进口84.1亿美元,同比增长20.0%。在大企业带动下,海南省外贸结构不断优化,外贸转型发展取得突破,高科技产品出口增长1.4倍。在国际旅游岛建设利好消息的刺激下,海南省实际利用外资15.23亿美元,同比增长61.5%,增速比2009年提升88.1个百分点。利用外资主要分布在海口、三亚、万宁等地区,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

(五)财政收入强势增长,支出偏向民生

海南省经济发展向好,工业企业效益稳步提高,房地产税收收入大幅增长以及政策性增收等因素,拉动了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2010年全省共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71.06亿元,同比增长52.1%,增幅居全国第一。其中,税收收入占比接近九成,税收主导地位不断增强。2010年地方一般预算支出578.45亿元,同比增长19.3%。在财政支出规模扩大的同时,重点支出保障较好。一是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城乡社区事务等方面支出同比增幅均超过20%。二是商业服务业等事务、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科学技术等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支出保持较大幅度增长。三是国防、公共安全、一般公共服务等支出稳步增长。

(六)居民消费价格较快上涨,生产类价格高位运行

2010年,海南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累计上涨4.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受农产品大幅涨价以及房屋交易价格和租赁价格上涨较快等因素的影响,食品、居住类价格涨幅分别为7.6%和9.7%,成为推动CPI上涨的最主要因素。从全年趋势看,2010年四季度以来物价上涨加快。其中,受10月强降雨自然灾害影响,10月和11月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分别为7.6%和7.5%,12月环比回落0.5个百分点,但同比增幅依然为6.3%,物价上涨压力较大。

随着全球经济复苏预期增强,工业企业生产加快恢复,对资源能源和原材料类产品需求增加,推动了生产资料和原材料价格的快速上涨,加之受美元快速贬值和2009年翘尾因素影响,各类生产价格涨幅较高。2010年,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分别累计上涨10.3%和7.7%,均处于历史较高位。

(七)存贷款持续高增长,银行业经营业绩良好

2010年末,海南省本外币贷款余额2509.72亿元,比年初增加568.86亿元,同比增长29.31%。在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政府投资项目增多,带动了全省庞大的信贷需求,全年信贷新增量超出上年13.74亿元,为历史最高水平。从季度间分布看,四个季度间的贷款增量分别为:182.28亿元、149.16亿元、132.13亿元和105.29亿元,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前高后低”特征。

2010年末,海南省本外币存款余额4217.30亿元,比年初增加1041.6亿元,同比增长32.80%。全年存款增量首超千亿元规模,存款增量创下了自建省以来的新高,存款的高增长主要得益于省内企业经营状况的改善、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财政存款和企业购汇、贸易融资存款的快速增长。受加息预期、股市震荡波动和下半年楼市调控措施的综合影响,资金回流银行体系趋势加快,定期存款吸引力逐渐增强,全年定期存款增量占比为25.2%,比2009年高出16.4个百分点。

二、2011年海南省经济运行展望

(一)海南省外部经济环境趋于稳定

国际经济缓慢复苏。经合组织(OECD)公布的经济发展“综合先行指数”(CLI)表明,当前世界经济已走出危机阴影,复苏动能偏弱。在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强劲增长势头延续趋势的影响下,2011年世界经济增速再次探底可能性不大。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经济开始逐步摆脱衰退状态,回归正常增长区域,短期增长动力略显不足。日本经济增速恢复到危机前的均衡水平,但此后迅速下滑。欧元区各国为应对债务危机开始紧缩财政,但在德国强势带动下,正逐步走出危机。联合国的《2011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预计,2011年世界生产总值的增长将由2010年的3.6%下滑至3.1%。其中,美国、欧元区国家、日本经济增速分别降至2.2%、1.5%和1.4%,发展中国家由7.0%下降至6.0%。

国内经济稳健增长。2011年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将由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组合,宏观调控目标重在强调切实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内生动力,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预计2011年经济增速将低于2010年。考虑基数影响,2011年我国经济将会走出缓慢攀升的态势,预计一季度增长8.0%,二、三季度逐步回升,全年经济增长9.0%左右。

(二)海南省经济运行前低后高

2011年国际国内经济增速回落趋稳,经济运行从应对危机的特殊状态逐步走向正常增长轨道,这将为海南省经济运行创造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四季度企业家和银行家问卷调查显示,经济主体对未来经济预期较好。其中,企业家和银行家对下季度的预测景气指数分别比本季上升2.44个和6个百分点。

1.投资动力依然强劲。随着国内刺激性政策的逐步退出,2011年海南省固定资产投资将难以保持近两年40%左右的高增长,但支撑全省投资增长的因素依然存在。在“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进程进一步展开,中环铁路、博鳌机场、100万吨烯烃等一大批重大投资项目将对全省投资增长形成重要支撑。影响2011年投资增长的不确定因素在于房地产投资。在房地产调控过程中,打击房地产开发企业囤地行为和严格控制开、竣工时间,又会刺激房地产开发企业加快开发进度。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大,也会弥补部分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收缩对房地产投资增速的负面影响。综合来看,2011年海南省房地产投资增长将有所回落,但不会出现深度滑坡。考虑基数因素,2011年海南省投资增速呈现前低后高走势,预计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750亿元,增长27%左右。

2.消费稳中有降。家电下乡、家电和汽车摩托车以旧换新等扩大消费的政策在2011年将出现效应递减,耐用消费品支出的减少将会使得海南省消费品零售额增速有所回落。刺激消费增长主要有以下因素:首先,工资水平提高为扩大居民消费增强了后劲,“十二五”期间,国内将重点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加之近年来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健全,所有这些因素将有助于增强居民消费信心,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其次,国际旅游岛概念带来的旅游消费为海南省消费市场增添活力,包括旅游业规模的扩大和旅游消费层次的提高;再次,目前海南省城乡居民消费层次较低,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居民消费升级存在较大的空间。结合数量模型,2011年,海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较2010年将有所放缓,预计全年同比增长18.5%左右。

3.信贷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11年在稳健的货币政策的作用下,海南省信贷增速将有所回落,但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展开,全省资金需求依然充足,信贷增速仍将保持较高水平。预计全年信贷新增贷款约625亿元,同比增长25%。一是按照近两年海南省信贷增速高于全国7~8个百分点的增速,假定2011年全国贷款增速保持在17%,海南省信贷增速应能达到25%,新增贷款627亿元。二是从资金需求角度看,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进程进一步展开,中环铁路、博鳌机场、100万吨烯烃等一大批重大投资项目将对全省投资增长形成重要支撑,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将会保持较高增长速度。考虑固定资产投资与贷款投放的关系,运用1993―2010年海南省固定资产投资与贷款余额数据建立协整关系模型,以2011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规模1800亿元(按27%的增长速度)计,全年全省新增贷款约600亿元。三是商业银行资金头寸较为充裕,做大贷款规模的动力较为强烈。2010年四季度银行家问卷调查显示,本期银行资金头寸指数比上期上升6个百分点。

4.物价前高后低。从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看,一是食品和居住价格上涨对CPI形成上行压力。虽然我国粮食已连续五年增产,粮食供给形势大为改善,但2010年严峻的国际粮食供求形势以及国内自然灾害等对食品价格形成了压力。高房价直接推动了租房价格上涨,进而增加居住类价格的上涨压力。二是货币供应较快是未来通胀压力的重要因素。依据历史数据,我国M1同比增速对滞后6~8期的CPI有显著的解释效应。2010年以来,我国M1增速持续高于M2增速,较高的货币增长将对2011年物价上涨形成较大推力。三是资源类价格改革、劳动力价格的上涨等导致成本上升,进而推高物价,但物价出现恶性上涨的概率并不大。主要原因是近期国家调控力度增大,中央经济年度工作会议提出应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些行政干预会导致产品流通成本降低,恶性炒作的行为遭受打压,加之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工业品供过于求的基本面没有实质改变。

海南省产业门类相对较少,居民消费品主要来自于岛外输入,具备岛屿经济特征,物价涨幅与全国物价水平有一定联系,但运输成本较高,全省物价涨幅一般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结合数量模型,2011年全省CPI将呈现出前高后低的走势,全年累计CPI上涨5.5%左右。

综上所述,2011年海南省投资和消费增速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全年经济增长将低于2010年。2011年各季度GDP增速呈前低后高走势,预计2011年全年经济增长11.5%左右。

三、2010年海南省经济运行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有待优化

2010年海南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高企,产业结构有所改善。仅从数据看,海南省经济似乎直接跨越了工业化阶段。但海南省第三产业占比提高,是在经济发展低水平基础上的由个别行业的超常规发展带来的,并非现代服务业升级后的高比重。整体来看,海南省产业结构失衡现象仍较为突出。国际旅游岛政策出台之后,海南省房地产市场迅速走热,全年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187.78亿元,同比增长27.1%,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9.84%;房地产开发投资467.87亿元,同比增长62.5%,占固定资产投资的36.59%。作为一种资金密集型行业,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可实现经济短期内快速增长,但房地产业存在投资属性决定了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如果对房地产业过于依赖将导致经济增长的空心化,容易产生经济泡沫,加剧经济增长的波动。

(二)潜在信贷风险不容低估

2009―2010年海南省商业银行信贷大幅扩张,由此带来利润的迅速增长。在信贷快速增长的同时,银行业潜在的信贷风险值得关注。一是中长期贷款大幅增长带来流动性风险上升。金融机构负债短期化与资产长期化现象并存,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难度增大,潜在风险上升。二是随着宏观调控力度加大,2011年国内信贷收紧,一些信贷退出行业和领域潜在的贷款风险可能暴露,包括“两高一剩”行业、政府投融资平台、房地产行业等。三是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总量减少,不良率降低,但关注类贷款总额上升,潜在信贷风险不容低估。

(三)通胀预期不断强化

2010年以来,海南省物价上涨较快,社会各界对物价上涨的担忧加重,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四季度问卷调查显示,当前居民、企业和银行家对物价的预期指数分别为72.56%、58.54%和77.0%,比上期分别高出4.89、9.68和0.4个百分点,均处于历史较高位。相关研究表明,经济主体通胀预期增强可能推升物价进一步上涨。海南省居民总体收入水平较低,物价承受能力较差,政府部门调节手段不足。从历史经验看,物价往往高于国内平均水平,需及时防范物价上涨及通胀预期,避免下一阶段物价上涨过快。

(四)贷款结构性矛盾突出

海南省贷款大幅增长的同时,信贷投向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具体表现为:一是贷款期限结构中长期化。2010年末,海南省中长期贷款余额占比82.19%,高出上年同期8.25个百分点。二是贷款投放集中于少数大企业。全省前十大企业客户贷款占当期全省企业贷款的66.41%。三是贷款行业集中。海南省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房地产(含房地产开发和购房贷款)、交通仓储和邮政业三类贷款占全省贷款的60.26%。四是海南省投融资平台贷款占比偏高。2010年末全省投融资平台贷款占比28.97%。贷款投向结构过于集中既不利于银行分散风险,也削弱了金融支持经济发展力度,不利于海南省经济协调发展。

(五)房地产市场走向不确定性增大

2010年初,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全省房地产市场迅速走热,价格翻番、成交额快速增长。从全年房地产市场的走势看,2010年以来房价一直较为坚挺,四个季度的销售量分别为295.4万平米、186.9万平米、135.1万平米和237.4万平米,销售量走势表现为年初猛增,此后一路下滑,年末又开始恢复高增长。在全省房地产正趋于恢复之时,2011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再度推出八条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房地产调控的“新国八条”势必让全省房地产再度降温,本为销售旺季的春节期,多处楼盘和房屋中介均曝出零成交量。此轮调控通过提高购房成本、限购、房产税三管齐下,以抑制楼市的投资(投机)需求,短期内海南省房地产市场调整不可避免。但此轮调控进一步打击了房地产投机行为,挤出市场泡沫,促进了银行加强信贷风险防范,有利于全省房地产市场的稳健运行[1]。随着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步伐加快,房地产市场刚性需求依然较强,建议在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上应积极落实宏观调控政策,逐步形成分层次的市场,在引导境外资金投资高层次旅游房地产的同时,加大经济适用房及廉租房的资金投入。

四、货币政策建议

国际旅游岛建设赋予了海南省经济发展最好的历史机遇,亟需金融给予大力支持。针对当前国家宏观调控和海南经济发展实际,在货币政策方面,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在积极贯彻中央银行稳健货币政策、完善货币政策总量和结构调整的前提下,针对区域经济发展实际,探索如何发挥货币政策的区域调控功能[2]。二是在保持一定贷款投放总量的前提下,把握好信贷投放节奏,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大力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优势产业和项目,保证信贷投放力度、节奏和重点,避免贷款投放大起大落。三是针对融资平台数量众多,分散在省、市、县各级,大多融资平台存在资产规模小、资本金不充足、项目投资缺乏总体规划的现象,应进一步规范融资平台建设,加强对融资平台经营风险和信贷风险的管理。既要适度控制平台贷款,又要防止平台贷款过快下降引发的风险。四是建议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保持信贷快速增长的同时,以化解潜在风险为立足点,加大信贷结构调整力度,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三农”等领域的贷款投放力度。

参考文献: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范文3

关键词: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发展方式;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止跌趋稳;论文下载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比较复杂,正面临着“双重转型”:第一个转型是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与转型;第二个转型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当前,江苏特别是苏南地区正在就此进行重大实践。发展方式的转变对我国当前的发展形势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双重转型:我国经济形势的特点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与转型

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表现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基本代表了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方向。2007年我国GDP增长率达到14.2%,所以宏观调控的目标是“双防”———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转向全面通货膨胀。因此,200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确定了宏观经济政策的基调是“适当的收紧、适当的控制”。

1.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的外部需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2003年—2007年我国外贸出口年均增长29.2%,到2008年第四季度,我国外贸出口增长下降4.2%。出口的大幅度下降意味着我国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外需即出口这辆“马车”的拉动力在大幅缩减。这时,如果继续维持原来的政策取向,就会约束国内的投资增长,再加上对国内的消费特别是对买房的需求采取了控制措施,因此就可能导致内需的增长速度也持续下跌,这样就有可能导致“三驾马车”同时减速,有可能使经济增长受到较大影响。所以,2008年第四季度,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前,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决定实施“一揽子”计划。

从宏观经济政策来看,“一揽子”计划包括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与2007年相比,政策发生了方向性的改变,即财政政策由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由适度从紧转为适度宽松。宏观经济政策方向性的重大调整,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表现最明显的是在2009年:2009年我国外贸出口增长率为-16%,外贸出口总额由2008年的约14 300亿美元减少到12 016亿美元,净减少2000多亿美元,按照2009年的汇率计算,相当于1.5万亿左右的人民币出口订单损失。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测算,该变化对2009年GDP增长率的影响是-3.6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其他的政策调整,我国2009年的GDP增长率会由2008年的9.6%下降到6%,甚至更低。因为我国原来的经济政策是控制内需的增长速度,在外需大幅下降的时候,如果内需受政策影响也下降,那2009年的增长就有可能会降低到6%以下,这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非常严重。

2.我国经济增速下降所面临的潜在危机

我国经济一直强调不要过分追求高增长。实际上,从2002年到目前,我国的增长率从未低于9%:2002年是9.1%,2003年达到10%,之后10%以上的增长率一直保持到2007年,2008年下降到9.6%,2009年是9.2%,2010年是10.4%,2011年是9.3%,10年内从未下降到9%以下。与高增长相伴随的,是我国企业的速度型效益,即企业利润和销售规模紧密相关,销售规模扩大促进利润增长,反之,企业就可能会出现亏损。我国企业的销售利润率较低,工业企业的销售利润率在今年7月份仅有5.36%。原因之一是技术创新较少,主要通过产品的低价竞争实现微利,由技术创新带来的利润增值很少。原因之二是企业的固定费用比较高,包括退休人员的工资、设备的折旧、医疗费等,特别是国有企业在岗人员的工资待遇,不易随生产和销售水平变化波动。这些开支都是固定的,与销售额的变化没有关系,当企业因为市场订单减少,销售额减少而固定成本不变的时候,企业就会发生亏损。因此,如果经济增长速度下降过多,市场需求明显减少,企业拿到的订单明显减少,由此导致开工率下降,很多企业就会进入亏损状态,导致诸多矛盾和问题。

首先是就业问题。最近常见的是“招工难”、“招工贵”,表面上看就业压力已成为过去,实际上企业在保持员工队伍稳定方面也发生了由量到质的转变。如果企业发生亏损并不断继续的时候,企业一般不愿意把过去的盈利不断补充进来,很多企业会及时撤股。当企业有微利的时候,往往选择维持生产,保持稳定的职工队伍,因为如果辞退关键岗位上的职工,再招聘新员工进行培养并不容易。当企业面临短期的困难,未来有希望时,也会稳定职工队伍。但是,如果企业认为未来前景更差,目前又有亏损压力的时候,就有可能选择退出。一旦退出,裁员量就会增多,失业的问题会很快发生。

据统计,2012年6月份我国在城乡之间流动的农民工有1.66亿人,我国每年应届大学毕业生600多万,所有这些人都需要就业。如果很多企业不能吸收职工,还大量辞退职工,此时就业就有较大的压力,可能对基础民生带来很大的冲击。在1.6亿多农民工中,58%是“80后”,和第一代农民工不一样的是,他们对农业不太熟悉,很难像第一代农民工可以很自然地返回农村。但“80后”、“90后”农民工对城市工作生活有较强的依赖性,如果他们长时间在城市找不到工作,基本生存就面临危机。这些问题不解决,社会稳定会受到冲击。出于谋生的需要,各种边缘化的社会组织有可能泛滥,对社会稳定的威胁非常大。

就业是民生之本。作为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我们始终要把就业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加以重视。因此,对于“一揽子”计划,尽管有人认为是反应过度,笔者则认为非常必要。如果经济增长下降到6%以下,后果将很严重。

其次是金融风险。当亏损企业大量增加的时候,金融风险会陡然扩大。几乎每个企业都有贷款,离不开银行的支持。当生产经营正常的时候,可以按时还款付息,但当企业亏损时,销售收入、资金流量大幅度减少,往往不能正常按时还款付息,这些贷款就会成为不良贷款。如果大量企业亏损,银行将面临很大的金融风险,当贷款不能归还时,存款的支付就面临着危机。银行的高利润包含着风险抵押金,银行和一般生产企业的利润性质是有区别的,银行一旦出现资不抵债,需要拿资本金、利润来弥补存款户的损失。当企业亏损面扩张很快的时候,这种金融风险是银行所不能承受的。

再次是财政困难。我国财政是速度型的财政,财政收入的增长和当年GDP的增长紧密相关。我国以间接税为主,针对所得和财产征收的直接税占比很低。财政收入增长主要依赖于名义GDP的增速。通过对近几年数据计算得知,GDP增长率变化1%,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变化4.6%;GDP增长率变化4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增速可能变化近20个百分点。因此,当经济增长率下降过多时,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会大幅下降。但是,经济不景气时,财政支出刚性往往比较大,因为此时对下岗失业人员、困难家庭、低收入人群的救助会增加,保障基本民生等方面的开支会增加。因此,财政的收支矛盾会陡然加剧。当增长率下降过多时,对于就业、金融风险、财政收入的影响非常大。

3.“一揽子”计划对保持民生和经济稳定的积极贡献

推出“一揽子”计划并不是反应过激。如果没有“一揽子”计划,在2009年就会出现深度的调整,对转型升级未必有益。有观点认为,要形成倒逼机制,只有危机才能推动升级,淘汰低水平企业。但当大多数企业都无法自保、难以维持正常经营的时候,搞技术改造升级、提升创新能力是不可能的。所以,危机不一定非常有利于转型。

“一揽子”计划的效果,最主要表现在内需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内需对GDP增长的贡献明显提高。2008年,内需对GDP增长率的贡献是9.1个百分点,2009年提高到12.8个百分点,因此,尽管2009年外需向下拉动了3.6个百分点,但GDP增长率仍然达到了9.2%。内需增长的加快首先靠投资,特别是政府投资。2009年政府的投资比上年度增长42.2%,占到全部投资的28%。从统计上看,主要有三个部分:电力热力投资、道路交通仓储邮电业投资、水利和城市公共设施管理投资,市政投资属于第三部分。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30.1%,去掉价格因素,投资的实际增长比上年多了10个百分点以上,使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大幅度提高。当然,还有另外一些措施,比如减税鼓励企业投资、居民消费等。增值税的改革是从2009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改革的重点是从生产型转向消费型,最重要的变化是企业的设备改造投资可以抵扣纳税基数,这实际上是很重要的减税措施,而且鼓励企业进行设备投资,对投资的增长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汽车需求方面,对于1.6升和小于1.6升排量的车,购置税由11%调整到5.5%,刺激了汽车的消费;在楼市中,减免二手房交易的契税……通过减税促进企业投资获利,促进居民家庭消费增长,拉动内需。

内需的贡献明显提高,有效地抵消外需大幅下降的影响,缓解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使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基本态势。2009年我国经济增长率仅比2008年降低0.4个百分点,从9.6%下降到9.2%。反观美国和欧盟,GDP增长率分别为-3.1%和-4.4%,失业率达到9%以上,较正常年份提高了一倍左右。但在国内居民看来,生产和生活都没有明显感觉到危机的发生,从这个角度看,“一揽子”计划对保持民生和经济的稳定,作出了非常积极的贡献。

4.扩张型宏观经济的代价

对宏观经济转型来说,“一揽子”计划只是一个起点,还需要进一步调整,因为这种扩张型的宏观经济政策是有代价的。财政政策的代价,就是政府债务风险迅速扩大。所谓政府的债务风险,就是常说的国债,包括地方政府的债务,都是由政府作为主体来归还。如果这些债务迅速扩大,将加重未来政府所承担的还债压力,有可能导致未来政府在债务方面的重大风险,目前的欧债危机就是这样———欧洲国家的高福利导致财政支出规模过大。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欧洲经济下滑,财政收入大幅度减少,但福利的刚性很强,收支缺口迅速拉大,只能通过发债来维持,但是债务规模太大会导致到期债务还本付息规模不断扩大,加上支出的刚性,使得政府不断扩大发债规模。由于这些国家经济状况很差,财政增收困难,而支出刚性强。因此,对这些国家主权债务的评级持续下调,主权债发行困难日益加大。这必然导致到期债务还本付息困难,导致政府破产危机。

目前,欧债危机靠欧盟建立的补贴制度来缓解,但是“输血”难以持续,因为欧洲自身的造血机制尚有问题,如果不改革高福利制度,恢复其内部的经济增长能力,欧债危机无法彻底解决。所以,我国一定要避免陷入这样的困难状况当中。我国的财政赤字是发行国债的主要原因。2008年,我国财政赤字是1 000亿元,2009年增加到9 500亿元,2010年进一步扩大到10 500亿元。财政赤字的迅速扩大,必然导致国债发行量迅速扩大,进而导致国债余额迅速扩大,政府未来的偿债风险迅速扩大。

财政赤字的扩大首先和政府开支的扩大相关。2008年中央财政安排的投资性资金是1 000亿,2009年增长到5 900亿,另外还有其他一些开支的增加。其次是减税,2009年各项减税措施大约减少财政的税收5 000亿元,因此赤字规模和发债规模必然扩大。另一方面是地方政府的债务,地方政府通过抵押从银行取得大量资金搞项目建设。据国家审计署调查,到2010年,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余额是10.7万亿元,而国债余额大概是7万亿元,总量大概为18万亿元,占到名义GDP的比重已经接近40%。

如果连年坚持扩张政府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政府的债务风险将迅速扩大,这条路是不可持续的。所以从2010年开始,国家采取措施,及时地扭转由政府投资导致政府债务规模扩大的趋势。2010年3月,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2010年安排的财政性投资重点保证在建项目,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实际叫停了政府投资增量。随着政策的调整,2010年政府投资增长率由42.2%下降到19.7%,2011年进一步下降到2.46%,我国政府投资经历了一个由扩张到退出的调整,目的就是防止政府债务风险迅速扩大,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政府债务风险的发展。我国的财政赤字在2011年减少到9 000亿元,按照预算安排今年为8 000亿元。地方政府的债务平台受到了严格的检查,地方政府的债务基本稳定。伴随着政府投资的削减,政府债务风险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另一方面,随着政府投资的削减,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不断下降,由政府投资形成的订单不断减少,相关企业的开工率不断下降。因此,这是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外,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风险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由于货币原因导致的价格上涨。货币供给量的三个指标是M0、M1、M2。粗略地讲,M0指的是流通当中的现金,M1是在M0的基础上加上活期存款,M2是在M1的基础上加上定期存款。这三个指标所刻画的货币供给量的内容就是现金加存款。事实上,现金和存款增加以后,往往会扩大需求。需求比较大就可能导致价格过快上涨,人们有愿望去买的所有商品的价格都有可能过快上涨,如房价、贵金属价格等等,原因就是货币供给量太多,人们的购买能力太强。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首先表现为贷款的大量增长。2009年新增贷款9.59万亿元,超过当年的财政收入总量。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力地配合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个项目建设的快速推进。但贷款大量增加之后,导致货币供给量大量增加,因为贷款可以很快地转变为存款和现金。

我国广义货币供给量在2008年底约为48万亿,到2009年底增长为61万多亿元。货币供给量有自我膨胀的特点,自我膨胀就是存款向贷款的转变。银行存款数量变大之后,必须要把存款变成贷款,否则银行就会因为支付大量利息而亏损,这是由商业银行的自身利益所决定的。而贷款加快增长之后,又会扩张存款,存款和贷款之间,就形成了一种相互的推动。当货币政策调整之后,资金的运动速度加快,即资金流动性过剩,从而使整个货币供给量存量加速扩大。所以说持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货膨胀的风险将非常严重,货币供给量迅速扩张,多方面的价格快速上涨。从日常生活方面来看,人民币的购买力会快速下降,货币贬值,人民的心态越来越不稳定。从企业来看,生产环境的不稳定会使经营者把最主要的精力放到倒买倒卖上,而不再专注于生产。

5.我国对货币政策乃至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

从2010年开始,我国对货币政策进行了调整。中国人民银行12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5次加息,对贷款的增量实行额度管理。我国存款准备金率在1999年为6%,2011年上半年几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达到21.5%,从而有效控制了贷款的过快发放。提高利息可以使资金的价格变高,从而约束对资金的需求和贷款的过快增长。此外,还采取了贷款增量的额度管理,有效控制了贷款的集中投放。商业银行倾向于把应该发的贷款尽可能早地发放出去,这对其经济核算至关重要。如果没有相关的措施,商业银行可能在上半年就把一年要发放的贷款全部发放出去,导致贷款的集中投放,由此引发下一轮存款的集中扩展。进行额度管理之后,使得贷款的集中投放得到了有效控制。在多项货币政策作用下,我国广义货币供给量的余额,2009年12月底,同比增长27%;2010年12月底,同比增长下降到19.7%;到2011年12月底,同比增长下降到13.6%。所以,2011年下半年,企业普遍感觉到贷款难,这正是因为贷款的闸门被关闭,货币政策的效果明显显现。货币政策调控从源头上控制了物价的过快上涨,控制了通货膨胀的发展。但是,这一政策对整个市场的需求产生了不断的收紧作用,导致企业的采购订单由于资金的约束而减少。所以,它对经济增长产生了向下的拉动作用。

回顾我国对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表明我国当前经济形势的复杂局面实际上和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有紧密的联系。下图是2009年至今经济增长率的总势

2009年第一季度,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的经济增长率只有6.5%。如果没有其他的相关措施,经济增长率将继续下滑。推出“一揽子”计划后效果明显,第二季度上升到8.1%,第三季度为8.9%,第四季度为10.7%。这个V型翻转在2009年是非常鲜明的,表明“一揽子”计划在抵御国际经济危机冲击方面效果显著。但是,随着经济政策的同步退出,从2010年开始,经济增长率开始向下发展,由第一季度的11.9%,降到第二季度的10.5%和第三季度的9.6%,第四季度略回升至9.8%。这个趋势没有得到维持,到2011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为9.7%,第二季度为9.5%,第三季度为9.2%,第四季度为8.9%。今年第一季度为8.1%,第二季度是7.6%。尽管随着政策的调整,我国经济经历了先向上再向下的变化,但政策的调整确实有其必要性。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是稳增长,通过针对性、适应性的预调、微调,努力寻求一个恰当的平衡点。政策措施更加注重稳定需求增长、稳定经济增长。

(二)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002年以来,我国经济政策重点是控制经济过热。比如,2009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带有鲜明的扩张特点,但经济却没有出现持续过热的表现。通过研究发现: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我国潜在增长率已经由过去的10%左右降低到7%~8%。如果强行通过政策的刺激提高到10%,代价是巨大的,诸如政府的债务风险,通货膨胀的风险等将会迅速扩大,因此这种高增长是难以持续的。所以,要深刻地认识到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到一个重要的转型期,潜在经济增长率阶段性下降了,这一时期的核心任务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1995年中共中央十四届五中全会已经明确地提出了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党的十七大把这个概念进一步拓宽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这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经济增长主要是指GDP的总量在年度之间的变化,而经济发展指的是在中长期的时段内,经济总量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如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就业结构(包括地区结构、城乡结构等),所以,经济发展的概念比经济增长概念内涵更丰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任务更复杂。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一直没有明显的进展,原因何在?笔者认为最主要的是决定经济发展方式的条件没有改变。粗放的以数量扩张为主的经济发展方式是由两个条件决定的:第一是供不应求的市场,第二是要素的低价格,或者说是低成本。当市场供不应求的时候,企业的发展必然是低水平的数量扩展,扩张的速度很快,质量却不高。当要素成本很低的时候,经营者对要素的投入就不会很在意,这就是粗放的“三高一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发展模式。当资源价格和污染排放收费很低时,就可以维持“三高一低”的发展模式。当供不应求的市场和要素的低成本这两个条件不变的时候,粗放的以数量扩张为主的发展方式是不会转变的。

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WTO)以后,外贸出口条件明显改善。美国金融创新导致新一轮的繁荣,使我国外贸出口面临供不应求的外部市场环境。我国大量劳动密集型产品走出国门,如箱包玩具、服装、家用电器等,在国际市场上开始大显身手。贸易壁垒打开之后,订单大量增加,2003年到2007年我国外贸出口年均增长率接近30%。因此,当时我国的企业在数量上进行扩张,不太追求质量和品牌竞争力的发展。

2002年之后,随着消费结构的升级,我国人民改善生活的重点由吃穿用转向住和行,国内的汽车市场、房地产市场由无到有,迅速扩张。汽车企业和房地产企业也出现了低水平的数量扩张。我国建设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内在的质量不高,可保持的时间不长,却耗费了大量的劳动力和资源,产生了大量的污染。我国低水平扩张的原因就是需求太旺盛,供不应求,巨大的市场利润吸引着企业先把产品制造出来,无需注重追求质量。消费结构的升级,实际上还给投资的高增长带来了机会。消费结构升级带来的工业结构的转型,由轻工业向重工业转移带来投资的高增长。2002年到2008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6%,给重化工原材料和装备制造业带来了迅速扩大的市场需求。

此外是生产要素成本很低。我国劳动工资的水平,土地、水资源的价格,矿产资源、原材料的价格,污染排放的收费,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保持着很低的水平。这些条件决定了粗放、数量扩张为主的发展方式得以持续。

但是从最近几年的变化来看,这一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之后,2008年到2010年,我国外贸出口年均增长率只有9.9%,2012年1月至7月下降为7.8%,出口接近30%的高增长年代已经结束了,未来也不会再出现。发达国家由于国内经济状况恶化,订单在减少;劳动力更加便宜的印度、东南亚等国家在发展,我国外贸出口企业面对的不再是一个供不应求的市场,而是一个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因此,外贸出口企业低水平数量扩张的道路是走不下去的。我们国内的汽车和住房市场,经过将近十年的快速扩展,现在也开始转入相对成熟稳定的发展时期。随着汽车市场保有量的增加,用车条件、用车成本的变化,对于汽车企业来说,现在的任务是生产性价比更好的产品,否则就有可能被淘汰。在房地产市场,国家正在积极制定政策,并通过制度建设,例如开征房产税等,增加住房的占有成本,开征房产利润税,遏制投机性投资性的买房需求,使我国的房地产市场转入需求增长比较稳定的状态。未来房地产企业的竞争压力会越来越大。随着我国产能过剩的普遍发展,基于产能扩张的投资高增长已经结束了。在政府投资撤出之后,投资增长下台阶的结果会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总体说来,支持企业低水平数量扩张的供不应求的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全面的改变。企业必须转型,过去那种依靠订单的增加维持薄利多销的局面已经难以为继了,必须要从品牌的打造、售后服务的优化、成本管理能力的提高和研发能力的提升上来寻找新的发展出路。我国低成本的优势在最近几年改变得很快,无法支撑“三高一低”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所以,过去那种通过价格竞争打开市场的模式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企业必须尽快适应这种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加剧的新的发展环境,这是一个深刻的变化。这种变革必然会对企业的发展能力、扩张能力带来一定的影响,使潜在的经济增长率下降。在这一艰难的、充满风险的转型过程当中,期望企业还能达到2002年之后那么强的扩张能力是不现实的,也很难再设想通过政策的刺激让企业重新具备这种能力,因为类似的发展环境无法通过政策而改变。所以说,我国经济的“双重转型”,决定了我国经济形势的复杂特点。

二、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的新特点

在复杂的形势下,我国经济正在出现一系列积极的变化。

(一)开始出现止跌趋稳的迹象

尽管今年7月份工业增长率比6月份又下降了0.3%,第二季度我国经济增长率为7.6%,第二季度的工业增长率是9.8%。但是,7月份工业增长率是9.2%,比6月份下降了0.6%。尽管从生产的角度来看,增速下降的趋势还在发展,但是从需求方面来看,已经有很多积极的变化。今年1月—6月,投资的同比增长率是20.4%,比1月—5月提高了0.3%,7月份,投资增长率继续保持20.4%,说明投资的增长已经从下降转为稳定。当然稳中是否有升,还需要继续观察。

(二)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速度加快

2009年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工程占全国投资的28%,今年这一比例约为22%。政府投资增速恢复较快,今年1月—5月同比增长5.6%,1月—6月同比增长9%,1月—7月同比增长9.9%,政府投资增速处于比较快的恢复状态当中,这与稳增长的政策、项目审批速度加快、加大重大项目建设保障力度等等有直接的关系。

(三)制造业投资增速略有提高

制造业的投资占全国投资比重的36%~37%,今年1月—6月制造业的投资同比增长24.5%,1月—7月同比增长24.9%。制造业的投资增长和企业的转型升级直接相关,说明我国支持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政策,比如放宽市场准入、降低税赋、改善融资条件等等措施已经发挥作用。企业的转型升级,伴随着很多的社会投资或是新建公司的活动,国家对民营经济的支持,是进一步落实“非公经济36条”的实施细则,这对于整个制造业投资也有积极的作用。

(四)房地产投资的增速仍在下降

房地产投资增速下降与房地产的销售状况有密切关系。去年10月份之后,受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我国城市商品房的销售面积同比增速持续下降。今年1月—4月出现了16%~16.7%的负增长。开发商存量房积压比较严重,资金比较困难,使房地产投资出现增速的持续下滑。从历史数据分析看,从房地产的销售改变传导到房地产的投资增长改变,大概需要半年时间。从去年10月份至今,房地产投资放缓的趋势还在延续。但是从房地产销售情况来看,今年5月份已经开始出现好转。这是因为政府的房地产调控对于买房的需求采取了区别对待的措施,对自住型需求的政策支持,主要表现在按揭贷款的利率优惠方面,由此对按揭贷款的发放和自主性的买房需求都形成了有力的支持。在这一背景下,今年5月份以后累积了半年左右的刚性需求和改善型需求,开始比较快速地释放,使得城市商业房的销售面积同比增速开始持续回升。据估计,第四季度以后将会结束房地产投资增速的回落态势,所以,从投资的增长来看,这也是一种走稳或者稳中略升的发展趋势。

购房需求的好转,给消费带来了间接的影响。从今年5月开始,家具、家电和建筑装修材料的销售额持续增长加快,到7月份,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实际增长率已经达到了12.2%,比6月提高0.1%,6月份的实际增长率比5月份的增长率提高1.1%。随着“稳增长效果”的显现,内需的增长在由弱转稳,或者稳中略升,必然对未来的经济增长带来积极的支持。

当前,外部形势比我们估计的更严峻。7月份外贸出口增长只有1%,相比6月份的11.3%大幅回落,8月—9月有可能继续保持这种情况,外部形势对我们稳增长的冲击比预期要大。所以,目前基于对外需变化的考虑,相关的稳增长措施的实施力度在进一步加大。

2009年之后,随着内需的持续扩大,内需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断提高,外需的作用则在持续下降。2008年,外需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大约为25%,2011年下降到约15%,所以,通过内需增长的稳定,通过“稳增长”政策的预调、微调,整个经济增长“止跌趋稳”的迹象会越来越明显,全年的经济增长率有望保持在7.5%~8%,能够完成我们“稳增长”的目标,使我们国家经济实现平稳增长,由年均增长10%左右平稳下降到7%~8%。这一目标的实现,是我国经济实现转型非常重要的转折点。我国增长率的适度下降,给企业转型带来了“倒逼”的压力。企业能够真实感受到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成本条件的变化,有助于加快企业的转型。另外,我们7%~8%的增长可以防止经济增长率过度回落对就业、金融和财政带来过大的压力,将压力保持在我国大体所能承受的水平之上。因此,这一增长目标要坚持下去。

三、未来我国经济政策展望

(一)坚持稳重求进,实现经济平稳转型

围绕“稳增长”目标的实现,更多地要着眼于增长,加快经济转型和改革,基于现实制定相应的制度。

第一,贯彻破产制度。通过破产把低水平的企业和低水平的产业淘汰出局,进一步完善失业再就业的援助制度,抓好基本生存保障线的建设,从而在转型的过程当中保障基本民生,维护社会稳定。

第二,完善市场定价机制,进一步放开市场的准入管理。通过市场竞争把好的企业请进来,淘汰相对较差的企业,只有通过这种优胜劣汰的竞争,企业素质和产业素质才会不断提高,产业结构才能不断优化。

第三,完善政府职能,解决政府越位、缺位和不到位的问题。在当今社会风险大量增加的背景下,政府对经济事务的过多参与,对经济责任的过多承担是难以维持的,因此,政府必须要尽可能地从经济活动的直接参与中撤离出来。但是,政府在公共事业、公共服务方面的工作必须要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改革是当务之急,是支持经济转型非常重要的制度保障。

面对当今经济形势,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继续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着力加强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二)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

未来的政策重点是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

稳增长,就是要坚持扩大内需、稳定外需,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努力克服国内外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及时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控物价,就是要继续采取综合措施,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防止价格走势反弹;调结构,就是要有扶有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惠民生,就是要坚持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办成一些让人民群众得实惠的好事实事;抓改革,就是要以更大的决心和气力推进改革开放,着力解决影响经济社会长期健康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促和谐,就是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积极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和风险隐患,防止局部性问题演变成全局性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加强债务管理和风险防范

要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和风险防范。按照分类管理、区别对待、逐步化解的原则,继续妥善处理存量债务。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范文4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经济;宏观调控

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近些年以来的房地产市场经济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这就集中表现在房地产市场的市场价格逐渐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一些房地产产品成交率也呈现出大幅下降的趋势。为此,政府要能够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严格管制,也就是宏观调控。但是,关于一些政府要不要拯救房地产市场经济存在着诸多的歧义。一方面,人们认为当前的房地产市场对于平常人来说是比较高的,另外一方面认为我国需要紧急启动房地产市场,这是由于我国的房地产能够有效促进我国相关的产业发展,其中对房地产市场经济的回升也标志着经济的好转。

1 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经济形势分析

对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经济,特别是自从2008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政府逐步加强了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这不仅可以有效促进我国房地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还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而准确的市场形势分析是进行宏观调控的基础,在我国的学术界和经济专家看来,对我国当前的房地产市场经济形势存在着诸多的分歧,一般存在着各种说法;例如,“泡沫经济论”以及“基本健康论”和“无泡沫论”这几种不同的观点,为此,笔者要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逐一探讨,去理清当前我国的房地产市场的形势。

(一)从房地产市场的总供给和总的需求量来看。我国房地产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和完善,我国商品房供需量上总体是处于平衡的状态。但是进入到新世纪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供应与需求、投资和消费共进的局面。但是我国房地产市场供应关系上还是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在对于商品房的供应关系上,目前,我国对房地产市场中商品房的投资需求主要体现在正常需求、被动需求以及投机需求和投资需求这四种。其中对于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普遍都存在着需求上的泡沫,因此,我们很难从表面现象中看出其中的问题,也就是很难从供求是否平衡老判定房地产市场的真实需求情况,

(二)我国房地产市场上有些上升速度太快,涨幅速度超过市场上的预期,在对近三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涨幅速度超过人们的想象预期,这些就成为了我国房地产市场中突出的问题。根据我国的相关数据,在2004年以来,我国兴建的商品房的销售价格上涨14%,到2005年以来,全国的房价逐渐上涨了15%以上,这些数据都充分表明,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的上涨速度已经超过人们的预期,这些都将加重购房者的负担,从而为以后的房价大起大落隐含了后患。

(三)从我国房地产市场中的供需结构上看,我国房地产市场中对于各类商品房的供求结构来看,目前我国各种房地产产品的供求不平衡,一些商品房与高档次的大户型的住房相比,商品房的比例还是处于较低的水平,一些中低档次的、中小型的房子所占的比例相对来说是比较小的,这些都与居民的收入结构和消费水平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两者之间产生了严重的供求矛盾。住房供给结构的失调也是住房价格上急速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

2 我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分析

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所存在的问题,已经引起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只有坚决抑制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过热的现象,坚决抑制房价过快增长这已经成为当前宏观调控发展的重要内容,为此,我国相关的政府部门已经采取了相关的措施来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针对我国一些地区存在的房地产投资过热的情况,我国政府必须要对此做出相关的指示。在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政策实践和理论还不是运用很熟练,仍然需要在不断的探索实践过程中加强宏观调控的研究。

(一)建立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体系

在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经济环境下,要能够以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仔细分析和研究,这样更好地为我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打下基础。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对房地产的发展起到很强的制约性,所以,要能够切实做好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这就必须要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严密地监控,并对市场预期做出科学和理性的分析,做好是对房地产市场制定近期、中期和远期的分析,这样对我国未来房地产市场的两年之内可以进行有效的监管,从而能够切实保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运行,能够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的及时性,对于制定房地产市场规范的五年,这就必须要能够组织相关的房地产市场专家和学者进行科学地分析和探讨来共同完成。通过对房地产市场的中长期经济形势做出有效判断,就可以对房地产市场经济的走向能够有所了解,从而能够对我国的房地产市场经济形势做到初步把握,使得宏观调控更加准确。

(二)准确把握房地产发展的阶段性和周期性

通过对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的复苏、繁荣以及萧条时期的把握,可以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经济做出一个长期的、总体性的认识,能够有效避免对房地产市场形式做出准确、科学的认识,这是对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宏观调控的关键性之一。这样可以在房市处于高峰时,可以将调控的重点放到促进合理需求上,通过抑制过度的消费需求,依法打击不合理的短期房价炒作和囤积居奇的行为上,从而有效减少对房地产市场的盲目性,当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处于低谷时,这就需要能够采取相关的刺激消费来对房地产市场形成有效的提升作用,从而鼓励投资与开发的调控措施,这样可以有效促进房地产事业的健康发展。在实际监控工作中,要能够切实注重房地产市场的周期性,防止硬套房地产市场的周期性,切实做好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从而实现房地产市场的着陆,有效避免宏观调控的“急刹车”所造成房地产市场的大起大落。

(三)建立健全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信息公开制度,

加强我国对房地产市场的舆论引导和市场监测,不断增强政策的透明度。积极运用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对我国房地产市场政策的研究力度,研究和完善我国房地产市场中的运行机制和市场信息标明制度,通过向社会市场运行信息,建立土地成交以及商品房价格标示制度,能够不断加强社会中各个有关部门的信息沟通与整理,从而能够形成一个透明、公正的房地产市场环境,能够积极引导房地产进行投资和消费。另外还要能够不断加强对市场透明度以及有效抑制人为炒房行为和抬高房价的行为。

(四)整顿和规范相关的房地产市场秩序,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要能够严格控制房地产市场的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的市场进入,依据相关的法律,对一些违法违规的销售行为进行严管严追。对一些虚假合同和囤积房源的行为要对相关的人员进行查处,特别是要注意对一些不实的房价消息和销售行为进行依法取缔,并及时向社会各界进行公布。加强金融体系的监管力度,调整房地产市场的资金供应量,通过调整商业银行的存款以及利率等一系列的措施来减少房地产市场的货币供应量,从而可以有效降低房地产市场的大起大落。

3 结语

要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监管体系,不断加强我国对房地产市场的舆论引导和市场监测,增强政府部门决策的透明度。积极运用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对我国房地产市场政策的研究力度,研究和完善我国房地产市场中的运行机制和市场信息标明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促进和强化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范文5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那么,在这个时期内,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如何?宏观经济形势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又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对于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十二五”期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出现了较为显著的变动,投资和净出口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显著。首先,资本形成总额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其次,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率出现较大幅度上涨,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源泉。

展望“十二五”时期,由于内部经济结构调整和外部经济环境恶化,相比于2000年以来或者“十一五”期间,我国未来五年的经济增长率将可能会出现小幅下滑。

投资需求可能会出现小幅下滑。无论从国际比较视角还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近期我国可能已经达到了重化工业的顶点,“十二五”时期依靠工业化进程推动投资增长动力减弱,由工业化带动的投资增速会逐渐降低;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虽然可能激起新一轮的投资高峰,但仍可能无法弥补工业化推动的投资增速下降。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城镇化过程远未结束,高储蓄率仍能维持,因此,总体而言,投资将不会出现大幅下降,预计投资增速将略低于“十一五”时期水平,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率可能会降低0.48个百分点左右。

消费增速可能略有上升。“十二五”时期,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将发生转变,适龄劳动力数量增长速度逐年减缓,多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日益减少,这些因素将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收入,进而提高消费水平。与此同时,我国政府为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收入分配调整措施将促进消费增速的上升。预计“十二五”期间,消费对我国经济的拉动率可能会提高0.34个百分点左右。

净出口增速将出现一定幅度的下滑。未来世界经济走势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IMF、世界银行、EIU和OECD Statistics Directorate等机构对未来世界经济作出了许多分析与预测。IMF对世界经济增长的长期预测结果虽然数值上与EIU有所不同,但显示出的趋势相同:世界经济稳步缓慢增长,2009-2014年各年度的实际GDP增长率都低于2004-2007年平均实际GDP增长率。另外,EIU、IMF和世界银行的预测数据都显示:从世界经济增长的区域结构来看,未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发达国家,其中又以亚洲发展中国家的表现最为突出。“十二五”时期,欧美等主要发达国家对其外部不平衡的调整将制约我国产品出口的需求空间,我国出口增速可能出现较大幅度下降,而国内经济仍能保持平稳增长,进口增速仍将保持稳定。正反两方面的因素叠加,总的来说,预计净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率将降低0.5个百分点左右。

二、宏观经济给农业农村经济带来的机遇

(一)政府农业投入有望持续增长

“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率尽管可能会出现小幅下滑,但总体会比较平稳;投资增速也不会出现大幅下滑,政府对农业的投入不会因为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而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从增加农民消费、保障农产品供给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角度讲,“十二五”期间,政府对农业方面的投入会持续增加。

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政府农业投入的提升空间较大。2010年我国政府农业投入占农业GDP比重为9.75%,而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中,政府对农业提供的财政支持相当于农业GDP的25%以上,加拿大、以色列等国更是高达45%以上(朱钢、张元红、张军等,2000)。如果考虑到我国政府财政支出中用于人员供养及行政开支部分比例很高(韩俊、谢扬,2003),则我国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就更大。从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影响的农业科技投入来看,无论是政府农业科研投入还是政府农业科技推广投入,相比发达国家也有很大差距(何利辉、经庭如,2003)。

为了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促进消费、投资、进出口的协调发展,政府将加大刺激农村消费、提高农村消费能力的政策力度。扩大内需,重点在农村。一方面,农村家庭拥有耐用消费品数量显著小于城市家庭,农村市场发展空间极为广阔,政府对于农村消费的刺激将有力促进农村消费结构升级。另一方面,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于城市居民,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要高于城市居民,据估计(国家统计局综合司课题组,2004),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是0.85,城市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是0.72。因而同样的消费刺激力度,政策效果在农村将比城市更好。

为提高农业的保障能力、保证粮食安全,同时避免农产品价格过度波动,政府也将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以保证农产品的充足供应。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确保粮食基本自给始终是头等大事。同时,农产品价格是基础价格,保持农产品价格水平总体平稳十分重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停滞、退化现象有所发展,许多地方农业基础设施对粮食增产的支撑作用减弱,甚至农业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和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的比重一直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姜长云,2006)。我国粮食供求仍然处于“紧平衡”状态,大豆、棉花等产品对外依存度高。因此,从确保粮食安全、平稳物价等方面的考虑,“十二五”时期,政府将进一步加大支农投入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农产品的充足供给。

(二)农民收入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在宏观经济基本保持平稳增长且消费增速上升的背景下,农民收入及消费有望实现较快增长。预测模型结果显示,“十二五”时期,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率可能会逐年加快,增速最慢的2011年也将达到11%以上。

消费结构升级导致的供给结构转变将增加农民收入。目前,中国各阶层的收入水平都处于“收入-消费台阶效应”的临界点,“十二五”时期消费结构升级现象将十分明显。从全国整体水平来看,我国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消费结构将全面步入工业化消费时代。这种消费结构的转变必然会带动对农产品需求结构的转变,并带动农业生产供给结构的转变。农业生产结构的持续转变和优化会带动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

农村总人口的持续减少将使得农民收入提高。农村人口持续转变为城镇人口意味着在计算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时分母将持续变小,即便在不考虑农业产值增长的情况下,农村家庭人均经营性收入仍会由于农村总人口的持续变小而不断增加。计算结果显示,假如城市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至46.7%,农业人均产值将提高到8191.6元,相比城市化率未改变前提高了1.9%;当城市化率提高到55.7%时,农业人均产值将提高到9855.1元,相比城市化率未改变前提高了22.6%。

未来劳动力价格持续上涨将推动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一般而言,第三产业的劳动收入占比高于第二产业。“十二五”时期,第三产业相较于第二产业的更快发展将提高收入分配中劳动收入占比,相应的外出务工人员工资收入将上涨,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速度会加快。同时,由于我国劳动力结构的转变,劳动力成本将稳步上涨,这也将推动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

(三)农业产业化有望加速发展

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产品贸易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其地位日益重要。“十二五”期间,世界经济将会从危机时的谷底缓慢复苏,但长期以来欧美发达国家大量进口而发展中国家严重依赖出口的贸易结构将发生改变。从国内宏观经济而言,劳动力市场结构发生转变、消费水平和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逐步提高以及我国农产品市场的进一步开放,等等,都将从不同方面“倒逼”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从国际比较看,我国农业产业化程度仍然较低,发展空间较大。发达国家农业产业化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通过联合与合并,进行规模化整合,扩大经营规模,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体系。如1950年联邦德国有23842家农业合作社,到1998年有4221家,到2006年仅有3188家(徐旭初、贾广东、刘继红,2008)。德国80%的农场主参加了各类合作社,农业合作社的市场占有率在肉类、谷物类和蔬菜类以及奶制品类的交易中分别达到30%、50%和75%。而我国农业产业化组织规模仍然偏小,带动能力较弱。

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将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十二五”期间,国家仍然将从政策层面推动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的提高。第一,市场对农产品质量的更高需求将促进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随着我国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农产品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国内居民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更高,农产品出口面临的技术要求和质量要求也更高。第二,“十二五”期间,欧美等主要发达国家将会调整其外部不平衡,农产品贸易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分散的个体农民难以按照进口国的标准来生产、经营,包括种植、用药、加工、包装、贮运等方面,难以突破技术壁垒。同时,分散农户难以承担获得信息的成本或缺乏足够的能力获得信息。只有提高组织化程度,才能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

农业龙头企业在吸引社会资金投入以及国家政策支持方面都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第一,龙头企业将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从全球来看,对农业进行商业投资是粮食危机之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一个共同特征,联合国《2009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投入农业的外资总量在1990-2007年间增长了2倍,达到每年30亿美元。第二,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将更加完备。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存在着产品配送能力不足、交易成本高、损耗和浪费大等问题。“十二五”期间,我国高速交通、轨道交通等建设将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仓储设施建设的投入,都将为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奠定基础。第三,国家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将加大。“十二五”期间,进一步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落实和完善涉农贷款税收优惠、定向费用补贴、增量奖励等政策,是完善我国金融体制的必然要求,这些措施也将逐步降低农业龙头企业发展面临的金融服务制约。

三、宏观经济形势给农业农村经济带来的挑战

(一)农村劳动力素质在“十二五”期间的结构性下降趋势将更为明显

我国城市化率将逐步提高,劳动力市场出现“刘易斯拐点”,以及政府收入分配改革的推进,可以预见,“十二五”期间,劳动力成本必然上升,务农机会成本进一步增加,加之新生代农民工务农意愿进一步降低,农村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的趋势将更为明显。

务农的机会成本进一步增加,更多农业人才流向其他产业、流向城镇。按照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传统农业部门与现代城市工商业之间极大的工资收入差异,促使农业剩余劳动力从农业部门不断地向城市工商业部门转移。从现实情况看,在职业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的受过初中教育的农民大都进城了。在家务农人员以老年人居多。

新生代农民工务农意愿低(韩长赋,2010)。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20世纪90年代后出生的农民工(也包括80年代末出生的,统称为“90后”农民工)。目前,约有1.5亿农民工外出打工,其中大约有4000万是新生代农民工,他们许多生在城市,大都接受过初中教育,在务农时间、务农经验等方面都较少甚至没有。绝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务农意愿和能力都较低。

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以及农村人才流失导致的农村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直接妨碍现代农业技术、农业经营方式在农村的扩散。一是农业新技术推广越来越困难,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对农业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目前真正从事农业的农民,接受技术培训的意愿和能力往往比较弱;二是农业生产缺乏青壮年劳动力,生产经营管理变得更加粗放,对农田水利的投入也不足。

(二)农产品价格波动性增大

“十二五”时期,由于国际农产品价格对我国农产品价格传导将更为明显,农业存货调整行为将更为剧烈,极端天气灾害、重大动植物疫病以及食品安全事件可能更为频繁发生,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幅度可能进一步增大。

国际农产品价格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传导将更为明显。我国农产品贸易额的不断增加提高了国内农产品价格和国际农产品价格的联动程度。研究表明,在国际粮食价格出现波动后的3-5个月时间内,国内四类粮食价格也会出现持续的同向波动,其中大米和玉米的波幅将接近国际波幅的33%,大豆接近国际波幅的60%,小麦达到国际波幅的14%(丁守海,2009)。随着农业对外开放的持续扩大,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农资市场的联动效应将进一步增强,国际农产品价格与国内农产品价格的联动性将进一步提高。

极端天气灾害和重大动植物疫病可能更为频繁的发生加剧价格波动。受气候持续变暖影响,未来我国极端气候灾害发生的频率、强度和区域分布将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把握,所造成的灾害也将更为严重。这种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灾害将导致我国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的自然波动,波动幅度将从过去的10%增加到20%,极端年景甚至达到30%以上(秦大河,2007)。与此同时,重大疫病不仅比以前多、比以前重,还比以前的影响更深刻。极端天气灾害和重大动植物疫病,往往具有突发性强、传播性和转折性大及防控难度高的特点,很容易导致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明显下降,并增加其变化的不可预见性(姜长云、张晓敏,2009)。

(三)农业的净进口局面将继续维持

而自2001年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农产品贸易规模快速扩大,进出口双向逐年增长,进出口贸易总额由2002年272.3亿美元增加至2010年1208亿美元,其中农产品进口总额与农产品出口总额分别由2002年111.4亿美元和160.9美元增加至2010年719亿美元和489亿美元。但是我国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性,农产品进口总额高速增长的同时,出口总额上涨较为缓慢,特别是自2007年以来,农产品出口增速乏力,农产品贸易逆差迅速扩大。展望“十二五”时期,受国际、国内经济局势以及国内外农产品供需状况影响,我国农产品进口可能进一步提高,出口增速可能出现下滑,未来农业的净进口局面将继续维持。模型预测结果显示,“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产品贸易可能一直处于净进口状态,贸易逆差额持续扩大,2015年的贸易逆差额可能扩大至792.6亿美元。

农产品进口可能进一步增加。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以及产业结构变动和劳动力市场状况变动,国内人均收入水平将稳固攀升,而居民收入水平的大幅增加提高了对农产品的消费水平,尤其是农产品和食品需求将由传统单一的数量多向质量高、种类多发展,因此居民对进口农产品的消费需求也将随之不断增加;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继续推进同部分农业发达国家或地区自由贸易区等贸易协定的签订,我国农产品市场可能进一步开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以及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将进一步完善,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区谈判以及中国-印度区域贸易安排等都可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各大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完善将使得我国对部分农业发达国家或地区农产品所征收的关税大幅下降甚至实现零关税。

农产品出口增速可能出现下滑。国际经济增长形势不明,对中国农产品需求可能下降。目前,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特别是日本、美国、欧盟、韩国和香港地区已成为我国农产品的主销市场,占到农产品出口总额的60%以上。尽管“十二五”期间国际经济将会从金融危机时的谷底复苏,但缺乏有效的经济增长拉动,作为中国农产品主销国的日本、韩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受金融危机影响严重,因此,在未来五年中,中国农产品的国际需求增速将大大放缓,2003-2007年农产品出口高速增长的局面将很难恢复。与此同时,贸易保护主义出现明显抬头迹象,国际贸易环境可能面临恶化的趋势,中国农产品出口可能受到较大影响。

(四)粮食安全面临压力

1980-2003年,我国大部分年份的粮食自给率都在97%以上。自2004年起,我国的粮食自给率不断下降,2008年更是下降到93.5%。本文的预测模型显示,“十二五”期间,假定我国人均粮食需求量为390-395公斤,我国将存在一定的粮食缺口,粮食缺口在295万-1991万吨之间。

1.未来我国农产品供给增长可能较慢

(1)“十二五”时期,耕地等农业生产资源对农业生产的约束可能日益加大。近年来我国耕地面积持续减少,耕地质量不断下降(江娜,2009),据推算,近10年间因占补耕地质量差距导致耕地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至少减少120亿公斤。宜耕后备土地资源日趋匮乏,而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又派生出对土地的极大需求。

(2)“十二五”时期,种粮比较效益可能持续下降,农民可能更倾向于外出打工,或者即便继续经营农业,也可能选择经济利益较高的经济作物。同时,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业劳动者可能倾向于选择用工量少的耕作制度,如改一年种两季稻为种一季稻等,或者用工量少的作物。

(3)“十二五”时期,全球粮食供求关系可能进一步趋紧,利用国际市场调剂余缺的难度可能加大。据测算,近10年来全球谷物消费需求增加2200亿公斤,年均增长1.1%;产量增加1000亿公斤,年均增长0.5%。2006年世界粮食期末库存占当年粮食产量的18.7%,占年度需求量的16.4%,低于18%的安全线(张红宇、杨春华、杨洁梅,2008)。“十二五”时期,由于人口持续增长,人均收入持续提高,同时全球利用粮食转化为生物能源的需求逐步增加,未来农产品需求将进一步快速上升;受制于耕地、水等自然资源的约束,同时受到全球变暖导致的气候异常等因素的影响,未来农产品供给能力提高速度可能有限。

2.未来国内粮食需求可能持续增加

(1)“十二五”时期口粮消费减少幅度有限。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居民人均口粮消费量持续下降,城镇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由1990年的130.7公斤下降到2007年的77.6公斤,农村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由1990年的262.1公斤下降到2007年的199.5公斤。但近几年里,城镇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下降幅度逐渐缩小,从2001-2007年,人均消费量仅下降了2.1公斤。综合考虑城乡居民以及数量庞大的农民工,未来总体人均口粮消费量下降幅度可能缩小。

(2)饲料用粮需求持续上涨。随着收入持续提高,居民的消费结构逐步升级,肉禽、油、蛋、奶等动物性食品消费占比持续增长。“十二五”期间,由于收入仍会持续上升,而且消费结构的升级将更为明显,预计未来居民的肉禽等制品支出将会进一步增长。为了满足居民需求的快速增长,动物性食品的供给将会进一步增加,因而将会带动饲料用粮需求的持续上升。

(3)工业用粮需求可能持续上涨。“十二五”时期,由于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之中,消费升级现象将会更加明显,同时政府逐步的经济结构调整为高速增长创造了较好的条件,未来经济仍会持续增长。经济增长的过程必然伴随着对于原材料需求的持续扩张,而粮食作为重要原材料之一,其需求也一定会随着经济的扩大而不断扩张。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十一五”时期,工业用粮中增长较快的是玉米消费,这与使用玉米制造生物能源密切相关,“十二五”时期,由于能源价格仍可能会维持高位,未来用来制造生物能源的粮食需求可能会持续增加。

四、结 论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范文6

一、2003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去的显著成绩

2003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疫情和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容应对,果断决策,适时调控,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动员和组织全国人民,克服各种困难,赢得了抗击非典的阶段性重大胜利,战胜了各种自然灾害,保持了经济较快增长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良好势头。初步预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1万亿元人民币,增长速度达到8.5%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超过1000美元。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改善,全年财政收入增收较多。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大幅度增长。

工业生产增长加快,农村经济稳步发展。重工业增长继续快于轻工业,电子信息、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等技术含量较高的制造业成为工业增长的主导力量。原煤和电力生产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工业产销衔接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优质化、区域化、产业化不断推进,畜牧业和养殖业较快发展。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农村“六小”工程、农村医疗卫生和教育事业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居民消费继续扩大。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增长23%。国债投资进一步向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启动公共卫生设施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推动技术进步等重点领域倾斜。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的积极性继续提高,民间投资更趋活跃,投资自主性增长因素有所增强。居民消费受“非典”冲击曾一度大幅下滑,但“非典”过后很快恢复,预计全年增长9%。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加快,居民用于汽车、通讯、住房等方面的消费支出大幅度增加。

外贸进出口大幅增长,利用外资保持较高水平。预计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将达到8400亿美元。出口总额中,机电产品出口所占比重超过50%,高新技术产品和服装、鞋类等传统产品出口进一步扩大。原油、成品油、钢材和汽车等进口增加较多。全年贸易顺差比上年减少。通过进一步拓宽外商投资领域和改善投资环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实施“走出去”战略取得新进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扩大。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国家外汇储备继续增加。

各项改革有序推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工作力度不断加大。政府机构改革稳步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迈出重要步伐,金融分业监管体系框架基本形成,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建设得到加强。电力、电信、民航等行业的改革稳步实施。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西部开发工作取得新进展,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重点工程建设积极推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开始启动。

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增加国债投入,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农村基础教育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科技发展在一些领域又取得重大成果,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城乡居民收入继续提高。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全年新增城镇就业800万人以上。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

二、2004年经济发展环境和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

2004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总体上可能好于2003年。主要国际经济组织普遍调高了对2004年的预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全球经济增长4.1%,世界贸易增长5.5%,经合组织预计世界贸易增长7.8%,均高于2003年。国际经济的这些新变化,对于我国加快发展是有利的。但同时也应看到,世界经济发展也还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影响全球经济的稳定回升。

从国内来看,国民经济仍具备较快发展的条件:(1)扩大内需政策效应会进一步显现,经济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不断增强,有效供给能力显著提高;(2)对外开放继续扩大,使我们能够更加充分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经济发展空间和回旋余地不断拓宽;(3)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贯彻实施,将使一些多年阻碍发展的体制性、机制逐步消除,各种所有制企业发展的潜力将得到更好地发挥,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4)经过多年的实践,国家宏观调控的经验更加丰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但也必须看到,经济发展中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和纯农户增收困难,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拉大。粮食产量连续下降,一些地方忽视农业、忽视粮食生产的问题比较突出。二是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新增就业岗位不能满足城乡居民就业需要,社会保障面临较大压力。三是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的倾向比较明显,一些地方盲目兴办开发区的问题比较突出,能耗高、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粗放经营的状况比较严重,资源约束的矛盾日益突出。四是信贷投放偏快,贷款投向的行业结构不尽合理。五是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公共服务发展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六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增大了我国扩大出口的难度,利用外资也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

为巩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好形势,着力解决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积极应对各种挑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04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按照稳定政策、适度调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把握全局、解决矛盾,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思路,做好各项工作。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切实把工作重点转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上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三、2004年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和主要措施

2004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实现“十五”计划目标的关键一年,必须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强化经济监测预警和经济运行调节,积极做好各方面工作。

(一)坚持宏观调控政策基本取向,正确把握政策的力度和重点。2004年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根据形势的变化,区别情况,适时适度地调整政策实施的力度和重点,有针对性地解决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保持经济的平稳增长,避免出现大起大落。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方面,考虑到保持稳定、促进发展、推进改革的需要,以及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和公益性项目建设的要求,应继续发行一定数量的长期建设国债,重点发挥国债资金在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协调发展方面的作用,加大对“六小”工程等农村基础设施、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基础教育和基层政权建设、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保证在建重大国债项目的建设。加大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的力度,重点向“三农”、公共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领域倾斜。对一般性支出继续实行零增长,遏制一些地方建设中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研究建立完善的政府公共投资机制,形成稳定的、与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政府公共投资资金来源,逐步解决多年来国家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欠帐过多的问题。

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发挥好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职能,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注重“预调”和“微调”,促进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加强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鼓励和引导商业银行调整信贷结构,增加对促进结构调整、扩大消费、增加就业等方面的信贷支持。扩大直接融资比重。加强金融监管。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基础上的基本稳定。

(二)努力增加农民收入,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统筹城乡发展,继续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1)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开展全国性的基本农田保护执法大检查,制止乱占滥用耕地。(2)坚决纠正忽视粮食生产的倾向,增加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和提高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大对中低产田改造和现有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等建设的投入,对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要重点向粮食主产区倾斜。主销区也要保护基本农田和保持必要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3)稳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产品优质化和区域化的步伐,加强农业科技储备、良种繁育和科技推广,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积极发展畜牧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的发展。(4)努力增加农民现金收入。重点做好对农民外出务工的服务,加大对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检查和处罚力度,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国家支持的农村项目建设投资中要专门列支农民报酬一项。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把通过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加快推进农村税费改革,除烟草税外,全部取消农业特产税,降低农业税税率,平均降低1个百分点。力争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5%,税费负担比上年有所减轻。

(三)加强引导和调控,遏制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更加注重运用信息手段加以引导,经济手段加以调节,法律手段加以规范,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促进钢铁、汽车、电解铝、水泥等行业健康发展。(1)加快制定和完善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完善并严格执行行业准入标准,建立行业信息制度,引导地方和企业的投资方向。(2)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优胜劣汰的作用,推进企业实施联合重组,加快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优势企业发展,淘汰落后生产能力。(3)完善土地管理制度,严格用地管理,对不符合行业规划和产业政策、达不到行业准入标准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得批准用地。继续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4)加强金融机构与宏观调控部门的协调配合,引导商业银行依据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对有市场、有效益、符合环境和生态保护要求的生产企业和建设项目,积极予以支持;对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问题比较突出的领域的建设项目,要严格审贷。

(四)将扩大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住置,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切实落实中央已确定的各项政策措施,继续把就业再就业工作抓紧抓实。(1)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责任制,加大对再就业的扶持力度。完善就业和失业统计制度。(2)在税收、融资和市场准入等方面创造有利条件,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充分挖掘和发挥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潜力。(3)加大对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支持力度,充分利用企业非主业资产、闲置资产和关闭破产企业的有效资产,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安置下岗分流职工。(4)深化劳动管理、户籍制度和社保体制改革,加快培育全国统一规范的劳动力市场。完善就业服务和培训体系,鼓励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健全再就业援助制度。

(五)促进和扩大居民消费,继续增强国内需求增长。要积极创造条件,进一步发挥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潜力,为经济持续平稳发展打下稳固的基础。一是增强中低收入者的消费能力。既要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又要努力增加城镇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完善并严格执行不同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加大对收入再分配的调节力度和对困难群体的扶持力度。二是大力改善消费环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商品流通设施、商业网点建设,加快推进城乡用电同网同价。继续扩大消费信贷规模。推行医疗服务价格、非义务教育收费决策听证制度,合理确定价格和收费标准。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活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三是培育和扩大消费热点,满足不同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增加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供应,建立和完善廉租住房制度,推动存量住房交易。鼓励居民汽车消费。推行电信普遍服务,促进农村和边远地区电信消费。继续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发展体育和文化产业,鼓励居民扩大旅游、体育健身和文化消费。

(六)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继续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引导各方面量力而行,克服经济发展中单纯追求速度、急于求成、过度消耗资源的倾向,切实把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1)以市场为导向加快产业升级步伐。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逐步形成掌握核心技术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2)努力缓解经济发展中的瓶颈制约。加快电源电网建设,做好电力调度,增加电力供应;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加大重要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合理调配运输能力,加快重要交通干线和枢纽的建设。(3)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突出抓好土地、水、能源、重要原材料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加快冶金、石化、建材、造纸等重点行业节水、节能技术改造。

统筹区域发展,逐步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格局。完善西部开发的政策措施,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努力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支持中西部加快改革和发展。继续加大东部地区对外开放力度,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积极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集中力量进行重点地区、重点优势产业以及重点行业和企业的调整改造。大力推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

(七)加大改革和投入力度,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突出重点,加快发展科教文卫事业。(1)抓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等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2)将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投入力度,保障农村适龄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加快推进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加大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力度。推进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加快紧缺人才培养。(3)做好中长期科技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国家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提高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4)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鼓励多渠道资金投入,引导和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5)做好人口和资源、环境保护工作。

(八)努力扩大外贸出口,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年。统筹国内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关系。(1)进一步做好进出口宏观调控。培育国内优势品牌,提高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改革进出口商会体制,完善对企业的服务。加强重要商品进出口的平衡和管理,继续严厉打击走私、贩私活动。健全产业损害预警系统。加强对外谈判工作,有效地应对国际贸易摩擦。(2)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注重提高引资质量,把利用外资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及国有企业改组改造结合起来。研究规范开发区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开发区健康发展。(3)加强对境外投资合作的规划指导,推动我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积极发展我国的跨国公司。全面落实并逐步完善内地与我国港澳地区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范文7

关键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宏观调控。

一、我国宏观经济概括。

从宏观环境来看,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实现平稳增长的关键时期。由于中国经济面临的通胀压力较大,并且调整经济结构的难度日益增加,因此中国将稳增长、抑通胀和调结构确定为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与之相适应,中国需要在维护宏观经济稳定的基础上对宏观调控政策进行积极的改革,促进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具有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采取有效措施,在2010年逐步消除全球经济危机的不利影响,并实现了较为显著的经济发展,具体表现为:首先,中国的宏观经济由低谷转入回升阶段,并驶入稳定发展的轨道。其次,内生性的增长机制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其三,2010年中国出口的增长势头有所恢复。这些经济发展成果的取得,是促进今后中国经济发展有利的基础条件。二是中国经济处于“十二五”这些都是我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果,也是当前及以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的基础及优势。其次,我国的经济发展当前还有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遇,那就是“十二五”开局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创造了诸多有利条件。具体来说在“十二五”规划中有以下几个方面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一是“十二五”规划中的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可以进一步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二是“十二五”规划中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布局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实现快速增长创造了条件;三是逐步拓宽了民间投资领域逐,对投资环境进行了不断优化;四是收入分配改革为居民收入增长加快提供了体制性保障;五是就业的增加和收入分配的改善为我国经济发展继续保持繁荣稳定提供了保障。

(二)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与矛盾。

中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显著的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协调及发展不可持续的矛盾。首先就是我国的通胀预期还存在,通胀压力甚至有增强的趋势。虽然说当前的总体物价基本平稳,但是我们要看到在多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下,诸多抑制和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在2011年的中国经济发展中仍然还是存在。其次,令世人瞩目的房地产市场调控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虽然在去年2011年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相继推出后,市场上的商品房销售价格有走向平稳的趋势,但是随后的房地产市场又有了继续反弹上涨的态势。出现这样的情况的一方面是因为房地产市场发展长效调控机制缺失,另外一方面最主要的还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对房地产的过分依赖,这就导致了房地产调控目前来看还主要依靠的是短期的行政措施,所以调控效果是非常不理想的。最后,信贷高增长的同时,贷款难问题也同时存在。当前的货币信贷增长可以说还是非常迅猛,一直都运行在高位。但是我们又看到很多的中小企业发展又遇到了资金短缺的问题,这样就出现了一方面信贷宽松,另外一方面贷款又难同时存在的问题。所以当前的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有很大的阻力和困难。

二、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调控路径的选择。

为了保持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当前必须在保持中国宏观经济运转相对稳定的同时大力推行更多的合理科学的宏观调控政策,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一)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调控首要任务就是要继续加强通胀预期管理。

首先,当前必须要大力扶持农业生产,确保粮食供应充足,要对农业产品市场运行机制和市场规则加以大力监管,以便防止炒作投机,同时避免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快速上涨,确保价格稳定,另外还要对国际市场大宗商品及农产品等价格变动高度关注,以便能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缓解输入型通胀带来的压力。其次就是要适度提高存款利率,要对信贷规模进行合理控制,进一步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要采取有效措施来促进合理均衡汇率的形成。最后就是要通过采取法律及必要的强制行政手段来积极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对市场过度投机行为加大打击和监管力度。

(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我国经济稳定增长。

为了确保我国的经济发展平稳,对财政支出结构进行优化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通过优化财政支出可以保障投资规模合理快速的增长。具体来说首先就是要对投资项目进行合理的完善和管理,对于可能出现的国际金融危机要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其次要通过努力优化投资结构来严格限制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同时对于代表了高科技的新能源及新材料要给予大力资金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亮点。除此之外,政府还要逐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要加大投资倾斜力度。

(三)加快改革步伐,积极推行市场化改革和制度创新,以便能有效解决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深层次问题。

具体来说主要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除了要调控好农产品的市场价格,还要加快对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调整步伐。积极构建包括煤、电价、天然气及成品油等在内的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价,彻底来改变资源要素价格长期不合理的情况。二是要不断加快垄断行业及部分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可以通过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来在国有企业内部推行公司治理制度,还可以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能够进入到部分垄断行业的领域中来。三是在我国经济内在增长动力不够强大和世界经济复苏不到位的大形势下,国家为了刺激经济发展采取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不要过早停止,相反还要继续采取更多的必要的财政政策来刺激当前的经济发展,以确保我国的经济能保持持续回升的发展态势,同时能有效缓解经济发展的压力。

参考文献:

[1]杨晓光。2011年我国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01.

[2]耿庆峰。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及宏观调控对策研究。现代金融,2008-05.

[3]王月。对2011年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的观点综述。银行家,2011-02.

[4]王延南。2011年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前瞻。中国货币市场,2011-01.

[5]王小广。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2011年展望。企业管理,2011-01.

[6]刘伟。当前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宏观调控。企业经济,2010-03.

[7]王多宏。当前经济形势下宏观调控方面的思考。生产力研究,2010-05.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范文8

(一)发展历程纵观统计学的发展历史,我们从中得出,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将统计学作为知识体系的核心,还具有较为独特、清晰的发展流程。这也就是说,我们能够利用3个发展阶段概括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下文针对这三个阶段进行研究,并分析其中存在的基本问题。第一个发展阶段:在该阶段,经济学专家主要关注国民经济的重要统计指标,研究比较国家经济实力的实际发展情况。第二个发展阶段:属于国家经济核查体系的完善阶段。多数和本体系有关的部门,在分类上更加细化,使得国家经济核查体系逐渐完善。在本阶段,统计学设计思想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进,确定核心指标,形成指标体系和国家经济行业分类体系,细化国民经济结构部分等,不断充实宏观经济分析中的科学统计体系。在科学应用统计学的基础上,优化资料配置,将社会经济危机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第三个阶段,也是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目前所处的阶段。在本阶段,在经济统计领域中,形成了微观统计与宏观统计互相促进、互相融合、不断完善的新局势,使得宏观经济统计分析迈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信息网络技术、电子商务、政府信息化、网络购物以及企业信息化等方面的发展,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独立性地位更加重要。这就要求人们要从新的社会发展途径中,深刻理解经济统计,为统计分析打好基础。一些人无法全面理解国民经济核算,认为国民经济核算主要是只是用来说明宏观经济统计数据,这无法发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分析作用。此外,国民经济核算统计在旅游业、收支分配调节、交通运输、物流、金融体系以及文化产业、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统计要求都无法得到满足。

(二)欧美发达国家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基本问题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多数经济学专家和统计学专家都对宏观经济统计分析进行了研究。其中经济学家、统计学法威廉•配第就对国民收入总量进行分析、统计。随后,出现了价格与需求函数关系量化分析,并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完善,进而实现统计和分析这两门科学的相互融合与共同发展。在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提出了国家经济核查体系,人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充实国家经济核查体系。此后,出现了投入产出分析法与资金流量表。这些都极大了促进了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推广应用和发展。

(三)中国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基本问题统计作为国民经济计划的检查与制定工作之一,在企业,乃至国家所有部门中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成为了总结与分析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工具。但是就我国目前形势而言,统计学数据等有关内容并没有获得较为深刻的利用,统计学的重要性经常被忽视。因此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明确统计学在整个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研究方向、核心地位、知识体系中的关键所在等,并不断发展此趋势,利用措施弥补数据的不足和数据质量问题,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采取现代统计学分析法,实现统计学的独立发展,以此发展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体系。

二、结束语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范文9

人们可通过对经济信息的接收、收集、传递与处理,实时、动态的了解各方面经济的变化情况,并根据其变化,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控与管理,保证经济发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从广义上来讲,经济信息具有分子化、数字化、虚拟化、全球化、中空化、互联型、创新型、整合型、知识型、紧迫型等诸多的特点,而从实际的应用功能上来讲,经济信息主要具备有预测功能、控制功能、选择功能、增值功能、开发功能等。通过对经济信息的多角度、多方位分析,我们也可看出,将经济信息应用于宏观或微观经济管理中时,对整体的经济管理水平,具有着十分积极、深远的影响。

二.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于宏观经济管理中应用经济信息时,主要具有以下几点比较突出的作用:

⑴推动性作用。将经济信息充分利用地应用于宏观经济管理中时,可以使管理方式更加合理。例如,宏观经济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人力、资金、设备、产品等,均可通过经济信息紧密的联系与组织起来,最终使各方面能够更加协调,得到统一性的管理和发展,从而对推动整体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实质性帮助。

⑵决策性作用。通过经济信息的整理与统计,将宏观经济曾经的运行情况,当下的运行情况进行科学性、综合性、全面性的分析,并根据实际的分析结果,预测出未来的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再根据预测,制定出相应的经济管理计划,并放心地将这些管理计划付诸于行动。这种方式,也就是指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起到的决策性作用。

⑶指导性作用。在编制宏观经济管理方案时,如果未能充分地了解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则容易出现管理方案编制不合理、不实用、不正确等问题。而将经济信息应用于宏观经济管理方案的编制当中时,便可得到大量可靠、准确、有效的经济信息资料,这对于管理方案的编制将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进而保证管理方案编制以及后期方案实施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三.基于宏观经济管理的经济信息应用措施

通过对经济信息应用于宏观经济管理中作用的分析,再结合当前经济信息存在的一些弊端,笔者认为,应该通过以下几点有效性措施,促进宏观经济管理中经济信息应用的充分性与合理性:

1、建立完善的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

于宏观经济管理工作中建立完善、全面的经济信息系统,可以使经济信息的内容更加详细,并使其整体运行更加正常,进而有效的提高宏观经济的管理水平。而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⑴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原则。首先,必须要保证所建立的信息系统与宏观经济管理完全配套,紧密联系,保证其能够发挥充分的作用。其次,建立此信息系统时,必须严格遵循“独立性、目的性、经济性、可靠性以及系统完整性”等原则,以促进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合理性、有效性与正确性。再次,综合我国的宏观经济发展形势,科学地把握宏观经济信息,在综合考虑、分析的基础上合理地建设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以便能更好地推动宏观经济管理的有效性。

⑵网络化信息系统的建立。要想保证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应用的时效性与合理性,就必须保证所收集的信息及时、合理、重要。这种形势下,使得宏观经济网络化信息系统的建立已是必然。而网络化信息系统在应用时,也需注意三点重要事项:其一,经济信息的收集必须及时,充分地体现出时间观念,以保证各项宏观经济管理决策的合理性。其二,信息收集必须要突出重点,切勿一杆子全捞,贪多求全,盲目进行,要做到就重避轻,有的放矢。其

三,收集经济信息并应用时,应该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收集于宏观经济管理中可起到重要作用的信息资料。

2、以经济信息为导向的宏观经济管理目标

大力开展宏观经济管理工作,主要是期望其能够对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为了保证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实现,将经济信息作为导向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经济信息在我国宏观经济的整体发展中一直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而这个影响又分为正反两方面,如果经济信息应用得当,则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意义,反之,经济信息应用不合理,也会对发展造成阻碍性的影响。因此,于实际的宏观经济管理工作中,必须将经济信息摆在首要位置,并以经济信息为导向,来促进我国宏观经济的健康、长效发展。例如,通过对每个局部经济信息的整合、分析,来探究其对整体经济发展起到的影响,再以这些经济信息作为依据,应用科学、合理、有效的宏观的经济调控政策,来促进局部经济与整体经济发展之间的均衡性,规避两者在发展中出现的冲突,使局部经济发展能够积极地促进整体的宏观经济发展,满足宏观经济的有效性管理目标。

3、加强经济信息应用下的宏观经济体制改革

基于宏观经济管理中经济信息的应用意义,相关的管理部门还应该在充分考虑经济信息应用情况的同时,重视对宏观经济管理机制的建设与宏观经济体制的改革。其一,我国相关的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应该撤销或是减少直接参与微观经济管理的部门,在考虑到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差异性的情况下,逐渐落实“政企分立、政资分开”的管理对策,以保证经济信息的精准性与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还应该通过人才整合、精兵减政等有效性策略,使经济信息的的应用更加合理,为提高宏观经济的管理效率以及推动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打好基础。其二,在经济信息的合理应用下,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还应该结合当前发展形势,加强对宏观经济体制的改革。具体为:

⑴在考虑到宏观经济长效发展的基础上,对国有企业当前的体制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个体化措施加强对国有企业体制的改革,提高劳动力的流动性。

⑵基于我国当前经济体制的发展情况,可大力倡导,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以便能起到推动国有经济健康、良好发展的作用。

⑶通过对国际金融形势的分析,加强对我国现有金融体制的改革,使国内金融体制能够与国际接轨,进一步地促进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