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县域发展研究集锦9篇

时间:2023-07-06 16:28:16

县域发展研究

县域发展研究范文1

关键词:县域经济;百强县;发展模式

一、前言

县域是城市与农村的结合部,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1]。自然环境、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社会文化的地区差异孕育了多样的县域经济。对于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这一议题,一些学者从空间地域的角度出发,以一定的行政区(多为省)为单位,将我国县域发展模式划分为江苏模式、浙江模式、广东模式、山东模式等[2],这种分类方法优点在于定位准确,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缺点在于分类结果过于庞杂,每个省都可以称为一种“模式”,并且区域尺度未能统一,除了以省为单位外,还有以县为单位的分类方法,如“昆山之路”、“江阴板块”、“张家港精神”等,给归纳工作造成不便。另外,也有一些学者以各区域的战略目标为标准来划分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如“城乡统筹模式”、“区域统筹模式”、“民生幸福模式”等[3-4]。这种分类方法突出了县域发展的特点和路径,但由于各县域单元发展阶段、问题和战略目标各有不同,因而也往往会出现以偏概全的问题。

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区域环境系统的两个子系统。随着人类对环境改造能力的不断增强,水、土、矿产、林木等自然资源已不再是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甚至气候、生态等宏观自然环境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人工降雨”等手段解决,在此背景下,区位条件逐渐成为影响现代经济发展的关键自然要素。人文环境方面,产业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一个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程度、产业竞争力的强弱,基本决定了该区域的经济地位;市场是产业经济的必要补充,区域内外各产业通过市场竞争与合作而发挥作用,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衰落和转型。综上,我们认为,区位、产业、市场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三个关键性要素。总结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应该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共性”问题出发,找寻其共同的影响因素,才能尽可能地对不同发展路径进行概括,同时便于条件相似地区找出不足,获得启示。

另外,百强县是我国两千余个县域单元的“佼佼者”,代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和未来趋势,探讨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必然不能忽视对于百强县的研究。为了更好地发挥“先进带后进”的示范效应,本文以百强县为例,对我国县域经济主要发展模式进行总结,以便更加清楚地认识县域单元的发展脉络。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梳理、提炼和加工,得出我国百强县的主要发展模式如下:

二、百强县的主要发展模式

1、区位依托型

①城乡互动模式

城乡互动模式在百强县中较为常见,具有这种模式特征的县域往往分布在我国主要城市周边或在交通上能与大城市便利往来的地方,比如浙江嘉善县、湖南长沙县、江西南昌县等,因此该模式也被称作城郊型。总体而言,采用此模式的百强县正是分享了大城市的各种资源(如资金、市场、劳动力等),才得以快速发展。但城乡互动型模式不是一种简单的“习得”模式,相对较小的城市规模和资源存量使县域单元无法效仿大城市的传统扩张模式,而通过城乡互动、分工协作则成为了这种模式的主要特色和最大优势。主要做法是发展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体系以服务城市,建立配套性、辅产业以支撑城市主导产业,并承接城市产业转移。如紧邻上海、背倚苏杭的嘉善县实施“融入上海、创新发展、统筹提升、生态立县、民生优先”的五大战略。农业方面,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工业方面,从人才引进、产业发展等方面充分利用紧邻上海的优势,加快新兴产业的发展;服务业方面,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研发设计、服务外包、金融服务等生产业,提升商贸物流、休闲旅游、社区服务等生活业。通过以上措施,嘉善创造了独特的“13579”现象:10%的嘉善人到上海工作生活,30%以上的工业品为上海企业配套或通过上海进入其他地区,50%的农产品销往上海大市场,70%的游客来自上海,90%的外资和县外内资受上海影响进入嘉善。可见城乡互动型模式对县域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②开放带动模式

开放带动模式是借助对外交往便利的优势,以区域外的市场为导向,通过经济要素的内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其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外向性,这种外向性起初由经济活动引起,而后渗透到区域和人们的社会活动中。采用这种模式的百强县主要通过对外开放,从外界引进资金、技术,内部则提供自然资源、劳动力以及与生产配套的设施设备。如张家港在1992创建了全国唯一的内河型保税港区――张家港保税区,为国内外工商企业营造最有利的软硬投资环境,努力使张家港保税区发展成为我国对外经济的重要连结点。同时,创办了全国县级市首个部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境外投资连续多年位居江苏省县市第一,实现了经济发展由内向外的历史性跨越,走出了一条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张家港模式”。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充分利用外部的一切资源,与自身的优势要素相结合,实现县域的高速甚至是跨越式发展,不足是增加了县域经济的对外依存程度,若不注意吸收和同化,在经济动荡的时期,很有可能陷入发展的困境。

县域发展是否采用开放带动模式与其所处的区位息息相关,经过统计后发现,采用该模式的百强县中,位于我国东部地区的占到了83%,而在东部地区中,位于东南沿海地区的更是占到了92%,例如大部分位于浙江、江苏等地的百强县,其发展模式都具非常明显的开放型特征。究其原因,一是由于东部地区百强县数量占绝对优势,使得二次统计所得的结果仍然偏向于东部,但更重要的是东部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是我国对外交往的窗口,享受优厚的国家政策,又背靠大海,对外交往频繁,经济的外向性很强,另外人们的思想较为包容和开放,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强。由此看来,采用这种模式的百强县在空间地域上的“扎堆”现象不仅仅是偶然,而是与其区位条件紧密相关。

2、产业依托型

①资源依托模式

资源依托模式主要依靠对本地富足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来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这种发展模式的争议很大,其优点在于可以将自然资源与经济收益“正比兑换”,在一定时期内维持一个较高的发展速度,缺点在于对某些资源的依赖程度很大,很容易使县域经济陷入“路径依赖”的困境,一旦资源供应出现问题,将对县域经济造成极大的影响,因而是一种较为被动的发展模式。此外,若不重视资源的保护,还会次生比较严重的环境问题。但尽管如此,这种模式在我国百强县发展的初期并不鲜见,是我国部分县域发展经济的现实选择。资源依托型模式多见于能源、矿产较为富集的地区。河北的迁安市、武安市,内蒙古的伊金霍洛旗、准格尔旗等均大体属于这种模式。

资源依托模式的出现适应了县域发展“脱贫致富”的诉求,在区域发展的初期是一种效率较高的模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源环境的制约性会不断强化,县域经济也会逐渐失去活力。因此,严格意义上讲,资源依托型模式并不是一种理想的、可持续型模式,而应该成为县域经济在特定发展阶段的一种过渡型模式。

②主导产业模式

主导产业模式是以当地特种资源为开发主体,进行系列加工开发,或以一两款“拳头产品”为驱动,辅以必备的配套设施,形成产业优势,并以此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轴线[5]。主导产业模式与资源依托模式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即都以当地资源为经济运作的基础,不同的是前者依靠的是资源的质量竞争力,而后者依靠的是资源的数量竞争力,因而前者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要远弱于后者。由于主导产业型模式还存在一个优势资源筛选和确定的过程,所以在发展的主动性方面也要大大强于资源依托模式。

选择这一模式的物质前提是资源环境具有较强的独特性。有些地区可能具有多种优势资源,此时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能否正确认清和把握这些资源优势,打造最具竞争力的核心产品。以浙江绍兴为例,它既是旅游资源丰富的历史文化古城,又是纺织业发达的经济强市,尽管绍兴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但相对而言,轻纺业的比较优势更加明显,因此被确定为绍兴十大主导产业之一。经过若干年的发展,以纺织业为首的传统产业已经成为了绍兴赖以生存的基础,经过一系列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绍兴稳固了纺织大市的地位,并形成了从化纤原料到纺织机械的一条完整的产业链,通过不断壮大主导产业的规模实现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3、市场依托型

①技术依托模式

技术依托模式是以推广、发展、应用新科技为主轴,立足于科学技术这一关键要素,增强发展能量,形成经济发展的持久性动力。总体而言,具有技术创新型模式特点的百强县多集中于经济活跃的地区和人才智力高地,这与开放带动模式有着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不同的是开放带动模式重点在于“引进来”和“走出去”,借助外部力量来发展自己,而技术依托型模式则强调产品和产业的优化升级,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可能,着力于新科技的应用开发,努力实现高新技术商品化、产业化。如昆山早在1998年7月就已开始实施的技术创新启动工程,昆山以园区为龙头、技术为支撑,经过多年的努力,以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和留学生创业园、高科技工业园、中科集团昆山产业基地、高科技农业示范园等特色园区为载体,昆山正逐步建造起“长三角”地区技术创新的基地和摇篮。

②企业集群模式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和理查德・纳尔逊分别指出,在企业和市场这两种基本的制度形式之间,还存在着“组织间协调”或“中间性体制”,也就是一些组织通过战略联盟等形式形成集群以获得外部经济的好处[6]。企业集聚型模式可以这样理解:以一群自主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企业为主体,通过开放市场的作用,在区域内配置各种资源,串联各种经济活动,以企业集群的发展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众多企业集聚发展在全国百强县中普遍存在,特别是在民营经济发育的东南沿海地区比较常见,其中以中小企业的集聚居多。以浙江省义乌市为例,在1105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上,集聚着14000多家中小企业,形成了服装、针织、印刷、饰品、拉链、毛纺、玩具、钥匙胚等优势企业集群,在全国、全省同行业中居于前列。拥有针织袜业、饰品、工艺品等20多个优势行业,饰品、袜业、拉链等占国内市场份额30%-65%,一批产品成为全国乃至世界行业内的“单打冠军”[6]。正是由于这些中小企业,使得义乌能够在县域经济十强榜中常年拥有一席之地,也正是因为企业集群的存在,才创造了浙江县域经济的群体规模效益。

三、结论与讨论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推进中国改革与发展的核心[8],是解决“三农”问题新的切入点,是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重要任务。总结其基本发展模式,对于实现我国县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区位、产业和市场是影响区域经济的三大关键性要素,以百强县为例,总结其主要发展模式为区位依托型(包括城乡互动模式和开放带动模式)、产业依托型(包括资源依托模式和主导产业模式)以及市场依托型(包括技术依托模式和企业集群模式)。

由于各地实际情况各有不同,县域经济发展之路各具特色,无法穷尽所有。同时,对于许多县域单元而言,其发展路径往往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几种模式结合之后的复合型模式。因此,本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百强县发展模式这一议题,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吴殿廷,杨欢,郭来喜,等.县域经济的转型与跨越发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

[2]聂磊.细说百强县[J].招商周刊,2006(21).

[3]刘福刚.新时期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范例与新模式[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

[4]宋效中,贾谋,骆宏伟.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三大模式[J].河北学刊,2010(03).

[5]双传学.从“百强县”经验看我国县域经济的和谐发展[J].经济纵横,2006(12).

[6]李秦阳.我国中小企业集聚发展模式的选择[J].特区经济,2005(08).

县域发展研究范文2

关键词:株洲县;县域经济;现状研究

前言: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把生态文明建设切实融入到经济建设中,在这一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加快县域生态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株洲县作为株洲市的重要行政区之一,2013年人口约40余万,地理面积1381.3平方公里。湖南省委省政府、株洲市委高度重视株洲县县域经济的发展。2013年,株洲市委提出:“要着力推进 统筹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人本发展。”在市场经济的发展潮流中,株洲县通过产业转型、产业升级、经济改革等多项举措,大力发展本地区县域经济,并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开端。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与本地区其它一些县域相比,株洲县县域经济发展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域挑战。以县域平均化水平为例,株洲县县域平均城市化水平为28%,低于炎陵县、醴陵市等同类地区,比全市平均水平低约20个百分点,这一问题应该得到高度地重视与关注。

一、株洲县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规模较小。“十一五”期间,株洲县县域经济取得了高速地发展,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均超过其它历史时期。在这一过程中,株洲县经济结构得到了不断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株洲县与全国其它发达县域地区相比,差距仍然是明显的,以总体经济规模为例,作为一个拥有45万人口的地区,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为73亿元,不仅落后于国内其它发达县区,在株洲市排名仍然靠后,仅高于市内的炎陵县,远低于全市平均地区生产总值125亿元的规模。以省内的中国百强县长沙县为例,早在2010年,长沙县地区生产总值就达到了1900亿元,超过整个株洲市的经济总量约六百亿元。株洲县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总体经济规模的增长,只有总体规模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最终提升地区经济影响力。在总体经济规模这一方面,株洲县需要进行深入地改革与发展,不断提高经济总量。

(二)产业结构滞后。经过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发展,株洲县的县域产业结构在不断地完善,第一产业比重有所降低,二、三产业比重明显增加。2012年,株洲县第二产业完成工业生产总值比上一年度增长了约47%,但是,在出口总额、可持续发展方面仍然存在的诸多的问题。株洲县第三产业由于传统的项目运作存在滞后的问题,虽然资产规模有所增加,但产业结构仍然存在一定的偏差。2012年,株洲县开始大力发展休闲产业,全年共计接待游客33万人,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总体而言,株洲县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存在的第二、第三产业规模较小,第二产业工业企业较小、第三产业龙头企业不多等一系列问题,需要进一步把握市场发展先机,调整产业结构滞后性问题。

(三)财政实力较弱。以2010年为例,株洲县一般性财政预算收入仅为3.4亿元,而同地区的醴陵市已超过10亿元。与省内的其它县域地区相比,长沙县一般性财政预算收入已接近30亿元。在县域人均一般预算收入上,株洲全市的县域人均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100元,而株洲县人均一般预算收入低于1000元。在2010年全国百强县(市)排行榜中,省内的长沙地区所有县域均名列全国百强之列,而株洲全市无一个县域入选。直到

2011年,株洲市醴陵市首次入选全国百强县(市),株洲县距离这一目标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财政实力包括众多方面,但由于财政实力的滞后,发展县域经济则会存在诸多的难题。

(四)发展后劲不足。在市场经济时代,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主要以投资的方式进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政府通过加大地方投资等措施,成功抵御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干扰。然而,有关数据显示,株洲县县域投资力度明显较低,与省内的其它地区相比,株洲县县域经济投资规模较小,“十一五”期间也没有超过十亿元。据有关数据显示,同一时期,虽然株洲县县域经济投资增速快于省内其它地区,但由于这一基数是停留在低基数之上的快速增长,在投资总量上明显偏低。投资不足进而会对县域经济发展造成很多不利的影响,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发展后劲不足,县域固定资产规模无法再短时期内获得高速发展。

二、如何提升株洲县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与特色农业。县域经济的主体应当以农业与农村经济为发展主体,并且,株洲县大多数地区仍然是以农村为主体。在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同时,株洲县应当立足于实际,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与特色农业,积极发挥本地区优势,将农业产业化引入新的发展轨道。与省内的其它地区相比,株洲县在第二产业中不占据优势地位,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发展生态与特色农业并不代表摒弃第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的发展基础也不代表落后与滞后。在全国其它地区,很多县域经济的发展都是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为其它产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与特色农业,既是符合党的方针政策,也可以带动第三产业旅游业的发展,最终促进整体县域经济结构的优化与水平的提升。

(二)加快产业转型与产业优化升级。株洲县需要在短时期内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园区建设为载体,不断招商引资,提升技术开发水平,将园区建设发展摆在县域经济建设的首要地位。虽然株洲县已经建立一些产业园区,但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产业发展,均存在的特色不足的问题,并承担了很多其它地区的转移项目,这对地区发展与产业升级存在诸多不利的影响。株洲县在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需要牢牢把握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的脉搏,充分利用外资与新兴技术产业,将县域经济做大做强。要重视产业附加、产业技术含量以及产业竞争优势这三个问题,充分发挥园区载体优势,对传统需要进行优化改造,并引进优势产业进行互补,从而推动整体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推动工业发展与城镇经济水平。株洲县县域经济发展需要以工业化为发展核心,以城镇化为发展目标,大力推动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方针。以工业化带动区域经济,以社会发展作为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从而最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在任何一个发展时期,工业化都应当成为地区发展的必经阶段,工业化可以再短时期内提升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地区经济综合竞争力,没有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就没有城镇化的发展潮流,没有城镇化的发展思路就没有现代化的发展成果。株洲县应当顺应全球工业化的发展趋势,大力发展科技资源高、经济效益好、资源能耗低的现代工业。通过利用城镇发展的带动性作用,促进农村地区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生活设施的改善,只有以工业带动城镇,以城镇带动农村,才能最终实现县域经济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县域发展研究范文3

由于我省的山地面积较大,经济重心倾向于东南沿海,我省的十五个欠发达类县域的经济类型,以农业主导型县域经济和山地主导型县域经济为主,其主要经济特征有:

1、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

我省多数欠发达县域位于内陆山区地带,地理位置偏僻,远离省、市中心,使得县域受核心城市的经济辐射较弱,且地形复杂,交通不便,使得信息可通、人口聚居、商贸集散的程度不高,发展受到阻碍。

2、与发达县域差距较大

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发展的战略重心不断向东南沿海地区转移,经济发展的梯度现象日渐明显,西北内陆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发达程度差距悬殊,发达县域与欠发达县域无论在发展成果、发展动力和发展目标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且差距呈扩大趋势。

欠发达县域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素质结构不协调;经济弱后且基础薄弱;科学、教育、文化、卫生条件普遍存在与发达县域的落差。

3、产业结构的不合理

欠发达县域的产业结构往往处于发展的低级阶段,呈现“头重脚轻”的三产比重,而我省的欠发达县域以农业型为主,第一产业占国民经济增加值的比重显得尤为突出,第二、三产业比重较小,导致县域人均GDP水平低下。经济结构呈显著的二元结构,农业人口过多,城乡差距明显。

4、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相对于发达地区,欠发达县域面临着众多严峻的挑战,包括:经济相对弱后、经济基础薄弱、发展空间受限;生产力水平低下、产业结构欠协调;基础设施不完善、民生质量较为弱后等。

为此,欠发达县域要紧紧围绕自身的特点,突出农业的基础性作用,改善农业内部结构,建立本地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发展适合工业。借助位于经济梯度高位发达地区、核心经济城市的资金、技术支持,带动低梯度的欠发达县域发展。

二、 福建省欠发达县域的成因分析

1、农业为主体经济

我省15个欠发达县域,从历史上看,主要以农业为经济主体。长期处于经济发展不发达的地区,区域经济水平相对低下,经济基础薄弱。长期的农业经济根深蒂固,阻碍工业化进程。如浦城县,浦城为我省北部粮仓,自古以农业为主,是产粮大县,长期的农业大县地位,使得其工业基础弱后,工业化进程缓慢。

2、思想观念保守

长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使得当地人民观念相对陈旧,思想解放程度不高,市场经济意识、科学发展观念、科技创新思维较发达地区相对落后,对传统思想的保护较为严密,使得对外来思潮、经验、技术、理念的接受能力较差。

3、工业发展缓慢

长期的农业经济使得当地工业起步较晚,经济薄弱,基础设施不完善,工业的资本积累、技术积累相当匮乏,使得当地的工业发展严重滞后,且动力不足,发展缓慢。

4、产业结构不合理

合理、高效的经济结构能够使得经济水平又好又快增长,而我省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结构普遍不合理,各县域由于地理条件、天气气候、资源禀赋、历史发展、政策导向、基础建设等多方面因数的限制影响,使得其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第一产业比重过大,第二产业比重较小,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如浦城县,第一产业高达27,9%,高于国家的平均水平10.12%,第二产业仅分别为36.5%和35.6%,低于国家的平均水平46.78%和43.10%,产业结构不合理。

5、人口素质较低、人才缺口较大

经济的长期滞后,经济基础薄弱,体教卫基础相对落后,高素质人才培养能力较差,同时,落后的经济使得该县域缺乏吸引力,直接导致包括高校毕业生、企业管理精英、产业技术人才、科学教育人才等高素质人才的流失,缺乏人才即意味着缺少发展的机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地区经济差异不断加大,发达地区人口不断积聚,欠发达地区人口不断流失,这最终导致人口流失与经济落后的恶性循环。

6、财政负担过重,经济发展推力不足

欠发达类县域都面临着财政困难的问题,尽管各省市的财政投入是不断增长的,但与区域经济差异扩大相比是远远不足的。当地经济基础薄弱,发展缓慢,缺少新的财政收入点,财政收入有限,政府在用于一般项目开支后没有多余资金支持经济建设,从而导致了政府财政与企业发展之间出现了资金不足和发展不力的恶性循环。如浦城县,在水利、环保等多个部门都存在财政紧张的问题,一方面推动本地经济发展的相关管理、监督、补贴费用日益增长,一方面财政收入及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相对紧张。导致欠发达地区基层众多工作难以有效开展,经济发展阻力增大。

7、金融体制改革滞后、民间资本不活跃

由于经济基础薄弱,人口较少,工业进程缓慢,欠发达地区金融机构入驻较少,金融市场不完善不发达,加之银行与政府、银行与企业缺乏沟通,金融机构对当地优势项目、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够,民间资本不活跃、积累不充分,使得许多中小企业面临融资困难问题。

8、中心城市不发达,经济辐射力有限

欠发达地区县域多属经济较不发达的中、西、北部市,其中心城市不发达,对周边县域的经济辐射能力有限,如浦城县、光泽县、松溪县、政和县,都属南平市,而南平中心城市延平、邵武等地经济发展程度亦不高,对欠发达地区县域的经济辐射、带动能力有限。而且各县市之间联系不够,城镇体系布局不合理,城镇职能不全,各自为政,缺乏联动和协调发展,难以形成合力。

9、政府扶持力度不够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经济发展重心移动的总的趋势是由西北向东南推进,经济重心向东南沿海的转移,加之海西经济概念的提出,使得福建省政府对东南沿海、海峡西岸地区经济扶持力度加大,对中、西、北部地区的经济扶持力度减弱,一系列优惠的经济政策吹向了沿海地区,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得不到政府的助力。

三、福建省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思路对策

(一)加大对欠发达县域投入

1、 加大对欠发达县域的财政转移力度,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我省大多数欠发达地区县乡财政存在不同程度的危机,债务负担过重,基层政府部门难以有效开展工作,这直接影响到欠发达县域政府有效履行政府职能。应当依据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原则健全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客观、科学、严谨地测算各项公共管理事项的标准收入、标准支出和财政供养人口,再根据不同欠发达县域的实际财政缺口给予相应的财政转移支付作为补助。

2、加大对欠发达县域的基础设施建设。

欠发达县域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基层对基础设施建设及配套经费的呼声日益高涨,一方面地方财政困难难以承担配套经费。因此省、市级政府要加大对欠发达县域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重点建设交通设施、能源设施、通讯设施、水利设施、教育与卫生设施等。

(二)优化产业结构,以城镇化带动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

1、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

我省欠发达县域普遍存在三大产业比重不合理现象,其中第一产业比重过高、第二产业比重过低、第三产业发展过慢的特点尤为明显。要使欠发达县域经济得以较好较快发展,势必要优化其产业结构。首先,巩固第一产业,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生产效率。进而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及市场导向,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其次,着重发展第二产业,由于欠发达县域长期从事农业经济,经济总量小,经济发展缓慢,相应而来的工业基础差,技术、资本积累少等原因都制约工业的快速发展。但也有自身优势,应当开拓工业发展视野和思维,在依托本地优势资源充分发展本地传统工业的同时,放眼经济全球化,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两大市场,抓住时机承接产业转移,建立规模、集群工业。第三,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反作用于第一、二产业。

例如浦城县:

2012年浦城县地区生产总值(GDP)852002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2.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7747万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310727万元,增长22.3%;第三产业增加值303528万元,增长8.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9%,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6.5%,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5.6%。

浦城县是传统农业大县,第一产业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近年来浦城县重视工业发展,积极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通过承接长三角的产业转移,逐步发展起自身的工业系统。2012年第二产业增长高达22.3%,为三产之最,第二产业增长8.5%,增量和增幅也都超过了第一产业,地区总产值增长12.8%,这充分体现了浦城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成果。

2、合理引导城镇化,集中发展县城经济

由于欠发达县域经济相对落后、经济基础薄弱,城镇化初期开发难度大,不可盲目贪大求全,要根据县域内经济、资源、环境、人口等因素适度开发、循序开发。首先,政府应当整合有限的财政资源,投入县城重点建设项目,根据点轴发展理论,集中县域财政力量以县城为中心大力发展县城这一“点”,进而通过中心经济点的辐射与积聚作用,以点带轴的空间组织形式带动全县域经济的发展。其次,要合理管理、利用土地资源,建立有效的土地有偿经营机制和公正的征地补偿机制。再次,要控制人口增速,使城镇化发展、人口增长与环境容量相适应。

浦城县城镇化水平低,全县户籍总人口427881人,城镇人口95677人,城镇化率仅为22.36%。浦城县发展思路应该:

大力建设县城这个重点,使之成为浦城县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发挥县城的增长极核心对周边乡、镇的辐射作用。浦城县下辖2个街道、9个镇、8个乡,通过对中心县城的建设,强化行政、经济、文娱中心地位,并加强县城与各乡、镇、街道的联系,形成商贸、客流的集散地。

(三)加大对欠发达县域的金融支持力度

1、大力发展欠发达县域金融

首先,要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帮助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难问题。政府应适当放宽县及以下地区担保机构的建立标准,并给予一系列的政策优惠。其次,要大力发展县域金融,在农业为主的欠发达县域应充分发挥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力量,着重发展农村信用合作社,帮助农民解决贷款难问题,进而促进农业发展。

2、提高欠发达县域金融服务水平

包括拓展欠发达县域金融服务领域、完善金融服务质量、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可根据欠发达县域的经济情况、农民收入水平等因素,开发相适应的金融产品,丰富金融产品市场。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农民对金融机构、金融产品的认识,帮助农民接受金融服务。

3、优化欠发达县域信用环境

首先,树立政府信用,政府起示范作用,带动企业、群众重视信用,遵守信用。其次,建立完整全面的信用体系,涵盖政府、企业及群众的信用档案。第三,政府要加快县域企业改革步伐,引导企业真实透明的披露企业财务状况,使企业与金融机构信息对称。

综合治理优化欠发达县域的信用环境,为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立足当地,发展特色产业

从县域经济的发展实践来看,县域经济就是特色经济,如我省东南沿海地区,多数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产”的产业格局。欠发达县域也必须根据要素禀赋原理,立足当地,依托自身特殊区位和优势资源,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

1、发展特色农业

我省欠发达县域多以农业为经济主体,农业资源丰富是其区域优势之一,如松溪县、华安县等,这类欠发达县域应当突出农业区位优势,利用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反季节农业等。例如浦城县特色农业的食品加工业:

浦城县是我省农业大县,生产丹桂、烟草、油茶等经济作物。特别是丹桂,浦城享有“中国丹桂之乡”的美誉,政府投资建设有丹桂科技博览园,统一布局规划,引导当地农户种植丹桂。今后发展应遵循以下发展思路:

一是实现产业化经营,通过政府的整体布局和总体规划,依托市场导向,形成丹桂苗、丹桂花、丹桂初级加工品等一系列产业,园区的建成也将促进了丹桂研、产、供、销的一体化。

二是打造绿色品牌,浦城县优势在于生态环境良好,绿色品牌的打造有利于提高产品竞争力。在产、销过程中注意产品品质的保证,将绿色品牌转化为经济效益。

三是加大研究力度,深度加工丹桂,提取丹桂精油,形成丹桂深加工品,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扩大产业效益。

2、发展适合工业

我省欠发达县域多在山区,矿产资源丰富,如拓荣县等,这类县域,虽然工业基础薄弱,工业化水平低,但可以依托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和矿产资源,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矿石冶炼及加工业。但山区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必然相矛盾,发展需加强监督和管理,遵循适度原则,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开采矿产,发展资源工业。例如浦城县的生物制药业:

浦城县生物制药业为传统工业,县域内龙头企业绿康生化有限公司为浦城县财政收入做出巨大贡献,但生物制药业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特别是以空气污染和水污染为主。

因而生物制药业的发展,必须遵循以下思路:

一是技术升级,通过技术升级,减小产业对环境的污染。

二是规模控制,通过限制产业规模和控制工业园区位置,来防止污染的扩大。

3、发展特色旅游

我省植被覆盖率位于全国第一,地势多样,山地面积广阔,而欠发达县域多位于山区,植被覆盖良好,山水旅游资源丰富,如寿宁县、浦城县、古田县等。同时,旅游产业作为我省的朝阳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欠发达县域可依托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客家旅游的特色旅游业。通过建立旅游基地、完善配套设施、提高旅游服务水平、保护旅游生态环境,使特色旅游也成为欠发达县域经济的新增长点。例如浦城县的生态旅游业:

浦城县为福建省南平市下辖的一区四市五县之一,位于我省最北端,闽浙赣三省交界处。全县面积3383平方千米,为我省第三大县,其中山地面积437.4万亩,耕地面积55.47万亩,河流水域面积15万亩,林业用地面积407.9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73.1%,林木蓄积量981万立方米,是中国南方林业重点县。同时,浦城县是我国古越文化发源地,县境内山水秀丽,旅游资源丰富,人文历史底蕴深厚。

浦城县应以生态旅游发展为今后经济发展的重点,生态环境资源是浦城县的优势所在,自身县域的风景资源丰富,加之地处三省交汇,毗邻武夷山景区,受周边旅游产业经济的辐射较强。发展生态旅游业,应当遵循以下思路:

一是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运作、社会参与的发展模式,发挥市场的基础性配置作用

二是树立品牌意识,以匡山风景、古越文化为核心,融入闽浙交界旅游圈,打响浦城自身旅游品牌。

(五)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无论是国家还是省市政府,对生态保护的重视都不言而喻,生态环境优异更是浦城县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之一,要使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应当:一、确立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并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目标。二、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由过去的粗放型经济发展向集约型经济发展转变。三、建立健全经济与环境决策机制。(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浦城政府:《2012年浦城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告》

[2]南平政府:《2012年南平市统计摘要》

[3]谢志忠:《福建省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判定与评析》

[4]赖应辉:《发达省份欠发达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福建省宁德市为例》

[5]谢志忠:《福建省欠发达地区开发建设的基本思路分析》

县域发展研究范文4

[关键词]县域经济 发展路径 对策选择

一、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况

1. 经济总量小,发展水平低,速度较慢

由于县域经济整体发展滞后,增长主要依托所在地区的市区经济。从地域上看,市区经济是经济增长的轴心,县域经济发展则相对缓慢。根据调查,地级市所辖的县域经济,GDP仅占市总量的1/5左右,3个县域经济总量只有一个县级市的经济总量。人均GDP比全国人均水平低近40%~50 % , GDP对财政增长的贡献率比全国低近10个百分点,反映出县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低,差距大,经济总量增长慢,经济运行质量差,经济增长与人口矛盾突出,难以提高人均富裕程度。

2.低水平加工工业构成县域工业主体,拖延了工业化进程

计划经济时期,农业县围绕农产品加工和为农业服务,形成了一批小丝厂、小肉联厂、小化肥厂、小烟酒厂、小农机厂等小型工业企业。在传统体制下形成的食品、纺织、机械、化工等企业不断萎缩,少数勉强维持生存,其余纷纷倒闭破产,使既有的工业体系遭受了重创。由于招商引资竞争几近白热化,先天条件不足的农业县成了被投资者不屑一顾的地方。近年来,改造和新上项目又很少,少量招进来的一些企业也因多种原因造成运转困难,导致其在工业存量调整时没有新的增量弥补,整个工业化进程非常缓慢。

3.传统农业主导经济发展,以农业经济为主是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

县域经济中,工业经济地位微弱,农业产出占的比重很大。在县域经济中,粮食、油料、棉花、水果、肉类、蚕茧、水产品等起主导作用。并且农业总体上停留在传统农业水平,结构调整起色不大。目前,农产品品种结构、品质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矛盾十分突出。

二、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原因剖析

1.区位弱势明显,自然资源稀缺,基础设施落后,人口素质较低

绝大多数农业县远离大中城市和交通枢纽,不沿边,不靠海,非物流主要通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项目、人才都要向最适合其增值的大中城市、交通枢纽和平原地区流动,对条件差的县级城市,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边远山区、丘陵地区的小县,优秀人才大多是匆匆过客,企业落足屈指可数,区位劣势十分明显。县域地区,多数无丰富的矿产资源,也无优良的森林资源,水电气也不富足,除农副产品外,工业所需原材料,基本靠外地输人,制约了工业经济的发展。

2. 经济结构不合理,结构调整不到位

农业比重过大,工业化程度低,是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从产业看,二、三产业发展缓慢,特别是第三产业与市区经济差距很大,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从农业内部结构看,许多县仍表现出粮猪型二元结构的传统农业特征,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色彩浓厚。农业内部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发展不充分,种植业以普通粮油为主,优质粮油和名优特新产品发展不充分;畜牧业内部以生猪为主,其他品种发展不充分;林果业以数量取胜,好的不多,多的不好,有量无质,有质无量,不能形成市场优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体系尚未完全形成,低质产品积压,优质产品不足,难以满足市场需求,难以为农民增加收人。

3.现行财政体制不合理

1994年建立的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管理体制,带有强烈的过渡色彩。最突出的是财权划分与事权划分不对等。一是收人上移,县乡财政成为层层集中的对象。中央集中税收过多,地方所得比重下降幅度大。二是事权下放,县乡财政支出不断增大。三是财政资金管理不严,监督不力,上级只下达财政收入任务,而对财政支出和负债缺乏刚性约束,导致县乡支出管理控制不严,核算不规范,支出随意性大,多年来统一制定的支出控制标准如一纸空文,有的盲目追求政绩,投资一再失误,留下巨额债务。

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1.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壮大县域工业经济,增强经济实力

县域经济要以工业化为核心,把加快工业发展作为改变农业大县、经济弱县、财政穷县的根本途经。以县城为中心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重点,着力构建农产品加工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延长产业链,形成具有县域特色的工业结构,提高县域工业的产业层次,增强县域工业的竞争力。要加快县级企业改革进程,全面实施以破产出让、兼并转让、解体拍卖、引资合作为主要形式和“两个了断”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要使企业改制与招商引资相结合,鼓励实施企业资产重组,在资产重组中注意引进技术、人才、资金和项目,优化资源配置。

2.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

为了适应加人世贸组织的新形式,县域经济要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优质粮油,无公害绿色食品和名特优新农产品,注重培养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业名牌产品,采用连锁、超市、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进入城市消费市场,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大力发展畜牧业,提高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按照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加快建立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组织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

3. 改革乡镇财政体制,建立合理、规范的财力分配和转移支付制度

合理划分县、乡两级财权与事权。要调整事权和财权的划分程序,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的事权,根据事权确定支出,根据支出再确定各级政府的收入,使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财权范围和支出职责得到明晰,减少各级之间的“侵权”行为,增强基层政府的财力,促使基层政府量入为出,消除其以事权、财权、人权分离而过度举债的口实。

参考文献:

[1]鞠正江: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问题,2005(3)

[2]贾红军 徐慈贤:加快县域特色经济发展对策研究[J].经济论坛,2005(10)

县域发展研究范文5

关键词:苏北;县域经济;战略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1-0145-02

县域经济作为以行政区域为单元的区域经济,其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党的十六大明确发出了“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县域经济发展是发展苏北地区的主要内容,是江苏实现“两个率先”的关键,但苏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整体较低,研究苏北县域经济就是要根据其发展现状来扬长避短,制定科学的发展对策,从而实现苏北县域经济跳跃式发展。

一、苏北县域经济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区位优势

苏北县域区位优势明显?熏地处黄海之滨,海岸线744公里,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紧靠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处在南下北上、东出西进重要位置,是全国沿海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新亚欧大陆桥即陇海铁路、京沪铁路、京杭大运河、数条高速公路和国道、徐州观音机场、连云港机场、盐城机场等骨干通道和基础设施?熏交通十分便利。连云港是江苏省唯一大型海港,也是国家主枢纽港之一和欧亚水陆联运重要结合点,苏北的区域优势十分明显。

2.资源优势

苏北地区拥有矿产、海洋、土地等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在资源短缺的江苏以及华东地区具有重要地位。在矿产资源方面,有徐州的煤炭、石膏和石灰石,淮安的岩盐、芒硝和凹凸棒土,以及连云港的水晶、金红石和蛇纹石等都具有良好的开发条件与利用价值。丰富的矿产资源为苏北大力发展重化工业提供了重要条件,苏北丰富的海洋资源和土地资源为苏北发展海洋产业及现代农业提供了基本保证。

(二)劣势分析

1.农业现代化进程滞后

苏北县域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主要是初级产品加工缺乏大而强的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的带动,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弱,农产品附加值低,一些地区农村劳动者的素质不高,思想落后,创新能力弱。这些都直接导致了现代农业思想推广困难,剩余劳动力转移不充分,经济发展缓慢,地方财政收入较低,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公共事业资金投入不足,农业现代化步履维艰,发展缓慢。

2.工业发展缓慢

苏北县域总体上仍为农业社会,工业规模和比重过小,普遍缺少骨干企业、优势企业,工业的主体以县属中小企业居多,传统工业比重大,工业化进程明显落后,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二产增加值比重低于全省平均和苏南,工业结构尚未进入高加工阶段,附加值较低,没有形成具备一定规模的产业集聚和产业链条,这加大了企业生产配套的成本。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苏北县域工业经济进一步发展,由于县域工业不发达,服务业不兴旺,造成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可能性下降,导致农民增收速度减慢,这就给苏北县域经济的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3.服务业根基薄弱

苏北服务业基础十分薄弱,服务业的发展速度、层次和水平都不高。无法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标准来发展。苏北县域城镇布局分散,中心城镇规模偏小的格局严重制约了服务业的集聚发展。服务业功能缺失,研发、金融、中介等服务业基础薄弱;餐饮、购物、文化娱乐、教育医疗等服务业消费也严重外流;苏北的房地产业和商贸业,金融保险、中介服务等功能性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信息服务、科技教育、内容产业等新兴服务业培育乏力,功能性产业发展严重软化等,这些都极大地制约了苏北县域功能的提升。

(三)机遇分析

1.国内经济发展势头迅猛

中国经济已实现连续三年两位数增长,宏观经济政策也日趋稳定,权威机构和专家普遍预计,在2007年,中国经济将延续2006年的高位增长态势,增长率将保持在10%左右。对于2007年宏观经济运行,国家发改委综合司预测处、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均认为,总体上将延续较快增长态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预计,增长率为10%左右,同时世界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将为2007年中国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国内供给因素能够支持经济的快速增长。

2.省内政策大力倾斜

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苏北地区的发展,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加快苏北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在增加苏北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扶持苏北产业发展、促进对内对外开放、加快科技教育事业发展、推动苏南苏北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政策的大力倾斜、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社会各界的支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使苏北的经济迅猛的发展。

(四)挑战分析

从苏北县域周边省份的邻近地区来看,苏北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山东省为了促进山东南边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制定了许多发展经济的优惠政策,这极大地刺激了发展资金向此类地区流动。对苏北而言,已形成超前和领先的态势,京九铁路开通以后,一些附近区域如安徽、河南等原来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条件都得到了较大提高,再加上中央政府的中部崛起战略和地方政府的配合,必将使这些地区的经济发生突飞猛进的变化,从而对苏北的发展形成了巨大挑战。从省内来说,如果苏北地区没有抓住全省发展的机遇及政策,苏北地区的经济不但不能和苏南的差距缩小,反而会越拉越大,这些都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苏北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对策

(一)农业产业化战略

苏北县域的农业产业化水平普遍较低。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靠龙头带动和科技进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从而联合分散的小农户进入市场,克服了盲目进入市场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后果和风险;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生产的社会化水平,从根本上改变了农业的弱质状况,推动农业走现代化之路,促进了商品生产基地的建立,使得先进技术及时推广、生产效率得以提高、农民收入得以增加。因此,应加快推进苏北县域农业产业化,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

(二)产业集群战略

理论和实践表明产业集群是培育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战略方式。苏北应把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放到发展产业集群上来,产业集群这种组织形式,最主要的特点是将大企业的内部分工外部化,集群整体对外相当于一个具有市场垄断能力的大企业,而集群内企业则是平等互助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关系,外部的垄断性与内部的有效竞争并存,使产业集群产生了1+1>2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对苏北发展县域工业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招商引资战略

苏北县域有很好的资源、地缘优势,但资金、技术、人才缺乏,自我发展能力不足。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仅靠自己的财政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是远远不够的,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是发展苏北县域的一条重要途径。要把招商引资放到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招商引资的力度决定经济发展的速度。苏北地区近几年在招商引资上成果显著,在当前招商引资的机遇很多,竞争也十分激烈的情况下,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握机遇,努力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益。

(四)民营企业战略

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活力的标志。苏北县域经济是在很低的工业化基础上发展的?熏存在着散、小、弱、重的特点?熏企业集聚度差。苏北要充分利用民间力量把民营经济打造成工业经济的新生力量,使民营经济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课题。可以说,没有民营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就缺乏主要动力;没有民营企业的发展,就没有工业经济的发展。因此通过大力营造鼓励全民创业的外部环境?熏充分释放民间张力?熏激发县域经济的内生活力?熏大力推进县域经济的民营化进程?熏是苏北县域发展的现实选择。

(五)科教兴县战略

苏北县域要坚持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把科技创新和教育发展放在更加突出地位,加大人才培养使用力度,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要通过中心城市进一步统筹整合科技教育资源,加大改革的力度,创新体制,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走内涵发展的路子。教育的发展要深入贯彻“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进一步办好高质量的各级各类教育,培养高质量的各级各类人才,科技发展要加强与科研单位、企业、高校在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等方面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相促进,要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在推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方面发挥骨干和引领作用。

(六)南北区域合作战略

江苏三大区域苏南、苏中、苏北经济发展差异很大,从全省的整体出发,应重点鼓励苏南地区与苏北地区的合作,以更大的力度推进苏南产业向苏北转移。从而加快苏北产业升级。

产业转移不仅注重苏南企业、项目的空间移位,更注重苏南先进管理体制的移植。先发优势在苏南,后发优势在苏北,苏北地区要紧紧抓住苏南资本向苏北转移的大好契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形成南北互动、共同发展的格局。同时,要主动依托和服务上海,积极参与“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构建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跨区域合作机制。

参考文献:

县域发展研究范文6

(一)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政策措施长期综合作用下,辽宁县域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十一五”期间,特别是2008年以来,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县域经济总量得到了大幅增加,县域经济发展速度得到了快速提升。一方面,全省县域经济总量实现了快速发展。2006年,全省县域经济生产总值仅为3300亿元,人均县域生产总值仅为13874元/人,到2010年全省县域经济生产总值达到了8468亿元,县域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5720元/人,比2006年分别增长了156.61%和157.46%,在全省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也由2006年的35.5%增加到2010年的45.9%;另一方面,全省县域经济发展速度实现了快速提升。2006年辽宁省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增长率仅为11.4%,而到了2010年则达到了31.1%的较高发展水平,辽宁县域经济发展对全省经济的提升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促进推动作用。

(二)产业发展结构进一步优化

“十一五”以来,辽宁省委、省政府一直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工作重点,大力发展县域工业产业集群建设和县域现代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实现了由过去的以农为主到现在的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巨大转变。从县域经济生产总值的产业结构来看:2010年,辽宁省的县域经济生产总值为8468亿元,三次产业生产总值分别为1384亿元、4574亿元和2510亿元,在县域经济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达到16.3%、54.1%和29.6%。三次产业构成比重日趋优化,由2006年的23.2:44.9:31.9逐步优化调整为2010年的16.3:54.1:29.6,产业结构逐渐趋向合理;从县域三次产业生产总值增长率情况来看,“十一五”期间县域三次产业基本都实现了10%以上的较快增长速度,2010年全省县域三次产业的增长率分别达到了18.2%、37.3%和28.2%。而且,省委、省政府一直把工业强县作为推动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因而县域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均要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

(三)农民收入水平实现了大幅提升

2006-2010年期间,辽宁省44个县(市)的农民收入水平连续5年保持稳步增长的发展态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5.5%。特别是2010年,虽然受到后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收入水平增加依然非常明显,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值)达到了8176.2元,同比增加1147.7元,增幅达到16.3%。其中,长海县是名列全省之首,已经成功突破了20000元大关,达到2009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0000元的县(市)有5个,占11.4%;9000-10000元的县(市)有6个,占13.6%;8000-9000元的县(市)有9个,占20.5%;7000-8000元的县(市)有9个,占20.5%;6000-7000元的县(市)有14个,占31.8%;6000元以下的县(市)仅有1个。通过县域与全省之间的横向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十一五”期间县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收入及其增长率均明显高于全省水平,这充分说明通过积极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城镇化发展,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已经成为增加当地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二、辽宁省财政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县乡地方财政运行困难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扭转

近年来省本级财政收入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的比重始终在20%左右,而县乡在承担大量的支出责任同时,由于经济不发达,缺乏能成为地方稳定收入来源的主体税源,导致了严重的财政困难,保运转尚举步维艰,更谈不上研究发展。一是财政收入水平低。2010年,辽宁省44个县(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占县域GDP比重的5.8%,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取消农业税后,县乡的税收收入越来越少,加之财政收支矛盾较大,可支配财力有限,财政保障水平低,部分地区形成了“吃饭财政”、“要饭财政”;二是部分地区难以维持行政的正常运作。有些区县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无奈只能“拆东墙补西墙”,长此以往恶性循环下去,以至于甚至难以维持正常的政府职能运作;三是县域财政发展不平衡、区域差距明显。财政收入相对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沈阳市、大连市、丹东市,从区域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中部城市群和沿海经济带,而西部及北部地区收入则较低,凸显了区域的明显差距。

(二)财政支农资金运行模式粗放

一是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明显不足。从国内来讲,虽然近年来辽宁省的财政支农投入比重得到了大幅提高,基本可以占到全省财政总投入的80%左右,然而相对于当前快速发展的现代农业建设的资金需求量而言,二者之间仍然存在着巨大的资金缺口,相比之下,目前的政府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力度明显偏弱;二是财政支农资金的合力效应难以充分发挥。目前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的问题依然还很突出,部门之间对于财政支农资金的分配、管理与使用上尚没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横向协调机制,导致支农资金分散使用、交叉投入、重复建设等问题依然还很严重,无法充分有效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合力效应;三是支农资金使用效率偏低。由于现有的管理体制不完善,往往政出多门、缺乏统一的发展规划、低水平重复建设等现象频出,无法充分发挥支农资金的合力效应,加之基层部门的事权与财权不统一,进而导致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明显偏低。

三、政策与建议

(一)推进“省管县”的财政体制改革

目前我国共有22个地区实行了财政体制上的省管县,从已经实行和正在运行的省管县情况看,大体有行政管理型、全面管理型、补助管理型、省市共管型四种类型。根据国家总体发展战略部署和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辽宁省应选择全面管理型财政体制模式,即由现在的补助型向全面管理型过渡,财政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方面均实行省对县直接管理。通过重新设定政府自身职能,紧紧围绕“体制到县、转移支付到县”的财政体制改革核心,积极推进“省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有阶段、有步骤、有选择”的原则,在条件符合的地区推进全面型的财政“省管县”体制,从而进一步增强政府部门的自我发展和区域服务能力。

(二)完善县域财政监督管理机制

县域发展研究范文7

关键词:县域金融;保险市场;调查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92(2013)01-0041-03

一、邢台市县域保险发展状况调查

(一)保险机构和从业人员情况

邢台辖内现有保险机构27家,其中经营财险的保险机构有13家。经营寿险的保险机构有14家。保险公司根据县域业务需求和自身发展状况,有92%的机构在县里设立了支公司或营业部。从业人员数量为4050人。持证营销人员占比达到98%以上。

(二)机构经营指标情况

截至2011年末,邢台市辖内保险机构保费收入达到10.2亿元,比去年增加1.73亿元,保费收入增幅达到20.43%。县城保费收入为7.82亿元,占全部保费比重的61.2%。兼业机构保费收入为4.29亿元,占全部保费比重的33.6%,其中,银行保费收入为3.95亿元,占兼业保费收入的比重达92.1%。

(三)产品销售渠道

一是个人营销作为保险销售的主要渠道,在邢台市保险市场仍占据主导地位。当前,邢台个人人创造的保费收入占全部保费收入近60%。占寿险保费收入的85%。二是包括银邮、团险依托专业行业代办以及其他兼业机构等中介渠道已经成为保险业务发展的有效增长点。目前,邢台县域内合作的专业中介机构数量有17家,合作的兼业中介机构数量为248家。

(四)保险密度和深度

截至2011年末,邢台县域保险密度为182.9元/人,仍远低于河北省620.14元/人的平均水平,但发展速度较快。同比增长11.32%,高于河北省平均增幅7个百分点。保险深度为1.07%,低于河北省平均水平1.02个百分点,同比回落0.06个百分点。邢台市县域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均低于同期河北省平均水平且差距较大,但发展速度较快,县域保险业发展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二、影响县域保险发展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县域保险业市场体系不完善,保险服务网络不健全

一是县域市场发展不均衡。由于部分公司将目标市场主要瞄准经济较发达的市县,对于经济较不发达的县域市场开拓力度不够,使得县域市场主体发展不均衡。二是服务网点及体系不完整。目前县域保险机构一般都位于县城。少部分位于经济发展较好的乡镇,对于地域广阔、人口分散的农村地区,服务网点数量远远不够。县域保险业主体少。市场竞争不充分。服务体系不健全,已经成为制约县域保险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

(二)县域保险业监管缺失。管控约束力不强

人民银行对保险业的监管侧重于系统性风险方面,县级人民银行仅能监测当地保险业务发展情况,实际上不具有管理权限:保监会是针对保险业务的专门监管机构,其分支机构只设立到省级。未普遍在县一级设立机构:保险行业协会作为行业自律组织不行使监管职能:县域保险分支机构主要听从省级保监局的监管和本单位上级部门的内部管理,不受当地人民银行管理和约束。据调查了解。个别保险机构为扩展业务在县域私设营业网点,以非正当名目吸收保费,待业务量达到一定规模后,才申请设立分支机构,若业务量未达到一定规模,便悄然撤离;个别营销服务部财务管理不规范,随意变动经营地址,在一定程度上对保险公司声誉会产生不利影响。由此可见,现有监管体系在维护保险市场秩序和规范业务发展方面的管控力与县域保险业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不相适应,县域保险存在着监管缺失、约束力不足的问题。

(三)保险机构抢夺市场资源,恶性竞争扰乱正常秩序

一是承诺以高薪、高位争夺保险高管人员和拥有一定客户资源的业务经理,造成保险从业人员跳槽现象时有发生,对保险队伍的稳定性和续保业务的开展造成不利影响:二是一些保险机构以过高佣金刺激营销,个别保险机构借助权力部门进行垄断经营和权力“寻租”:三是保险人利用诱惑宣传、诋毁竞争对手和变相降费等手段争抢业务,不利于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公平竞争。恶性竞争扰乱了保险市场的正常秩序,对守法合规经营机构失于公平。导致保险机构经营成本增加。偿付能力下降等一系列问题的发生,影响了县域保险业的良性健康发展。

(四)道德风险加剧,骗保现象难以从根本遏制

现阶段,投保人道德风险问题较为严重,随着保险业竞争的加剧。保险中介尤其是个人人与保险机构的道德风险呈上升趋势。投保人道德风险主要表现为:用欺诈手段或人为制造保险事故的发生来骗取保险赔款,例如,带病投保、故意违反如实告知义务、虚构保险标的、故意编造未发生的保险事故等。保险人的道德风险表现为:一些保险人为招揽客户隐瞒保险条款中的限制性内容和免责声明来误导和欺骗投保人:个别保险人利用投保人的信任、疏忽、无知甚至以其他名义招揽客户,严重危害投保人的自身利益。保险机构道德风险表现为:一些保险公司千方百计增加收入、减少支出。甚至设计陷阱条款。县域保险市场存在着投保和理赔“两张纸”现象,保险公司利用自身信息优势拖赔、惜赔甚至是不合理拒赔,达到减少保险赔款支出的目的。

(五)县城保险业产品单一,缺乏针对农村市场的适销产品

目前,保险业针对县域地区消费水平、风险特点设计的保险产品较少。无论是在产品数量上还是在产品质量上都难以满足广大县域消费者的保障需求。比如,在县域财产保险市场上,财产险中的机动车辆险业务占绝大比重,而针对农村的农房保险、农业保险等业务的供给明显不足;同时,供给县域保险市场的产品与供给城市市场的产品并无多大差异,广大县域居民尤其是农民迫切需要的低保障、低保费、易办理的医疗、养老等保险保障产品较为有限。

(六)农业保险缺乏政策支持,业务经营困难

尽管邢台县域农业经济发展一直呈增长态势,但由于农业保险的高成本、低收益,使得各保险机构对于农业保险业的发展力度不足。2011年末,邢台辖内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仅为0.63亿元。占当年财产保险保费收入的18.4%。同比仅增长了0.3%,远低于整个财产保险14.4%的增长速度。缺乏县级政府的政策支持是农业保险业发展难、发展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七)保险涉农宣传不到位。农民保险意识淡薄

由于受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制约。一些保险公司不愿下农村。不愿开办农村业务。保险宣传的广度、深度因此受到极大影响,宣传效果不佳,农民对保险的认识程度低,接纳程度低,保险意识淡薄。

三、促进县域保险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完善保险监管体系,维护保险市场公平和效率

建议协调各方监管力量,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发现和排除风险隐患,共同维护县域金融稳定和保险市场秩序。建议在县域建立针对保险业务的专门监管机构或委托其他机构加强对县域保险市场的监督与管理,严格保险机构准入审核:加大对县域保险机构内控管理检查,打击不当竞争行为,提高监管透明度,使公众能够通过正规信息披露渠道,及时、完整地获取保险市场、保险公司以及保险产品的信息,维护市场公平和效率;对保险机构实行优胜劣汰的市场化退出机制。

(二)加强客户服务体系建设,塑造企业良好形象

制定符合县域市场特点、行之有效的客户服务制度,促进县域保险业务朝着良性方向发展。一是完善售后服务承诺制度。开展理赔无忧活动。开辟理赔绿色通道,使农民在保险购买时放心,理赔时安心。二是提高服务效率。在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和事故突发时保险人员要迅速到位、认真勘查、及时理赔,从而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三是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县域保险网点分散,风险点多,通过加强科技设备的配置,可以有效地提高后援服务质量。

(三)加强保险人管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邢台县域保险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市场建设尚不完善,因此,不能彻底否定保险人营销制度在目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地位和作用,而应该对其不断加以改进和提高。加强对保险人的资格审核;通过培训,提升保险人的专业素质,增强职业操守;加强对保险人的长期保障,进一步完善对其激励约束机制:明确保险人向投保人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对分红、风险等核心内容要突出提示,践行对消费者的承诺;针对存在销售误导、欺诈等不良行为的保险人,建立行业黑名单,实施行业准入限制。

(四)开发适合农业发展、农民需要的保险产品,拉动县域保险需求

保险行业应加大对县域保险业市场发展规模的探索。认真进行基础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有针对性的开发适合农村市场的保险产品。在产品开发上,要把县域居民急需的养老、医疗保险以及农房、种养殖保险产品作为开发的重点:要根据县域风险特点和保险需求。根据县域居民的实际购买力及缴费习惯有针对性地设计产品,既考虑保额与保费的适度性、投保的简易性以及条款的通俗性,又要考虑县域经济的差异性,推出满足不同层次保障需求的保险产品。

(五)加强公司内控制度建设。防范各类风险隐患

一是进一步加强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尤其是核保核赔制度、财务会计制度,推动保险公司合规稳健发展。二是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对承保、理赔等环节的风险防范和管控能力。提高公司的偿付能力。三是完善公司内部稽核制度建设,定期开展稽核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消除风险隐患。

(六)根据县域经济特点,加大保险宣传力度

保险业应整合各种资源。建立县域保险的长效宣传机制,努力提高县域居民的保险意识;要结合农村的特点,选择贴近生活、简单明了的内容和农民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多样化的宣传活动:动员收入较稳定、更容易接受保险的农村基层干部和富裕人群率先投保。通过示范带头、典型引路的办法,带动广大农民参加保险。

(七)加快县城保险人才培养,提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在人才队伍建设上,要制定和完善各项政策,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挖掘县域保险人才,抓住培养、吸引、用好、留住人才四个环节,逐步使县域保险人才队伍建设走上规范化管理轨道,努力打造一支与县域保险发展相适应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黄良景,《采取切实措施加快发展县城农村保险》[J],《保险研究》,2005(6):14―17。

[2]苗复春,《县城保险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3]周建涛,《我国县城保险与县域经济关系分析》[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07(9):17―19。

[4]《浅谈县域保险的创新和发展》[J],《金融实务》,2009(5):54―56。

[5]杨济时,《发展县城保险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保险》,2005(6):32―35。

[6]唐红祥、李星华,《县域保险发展中面临的几个问题的思考》[J],《广西金融研究》,2005(6):26―28。

课题组组长:付先军

课题组成员:杜玉申

田计军

王双占

县域发展研究范文8

【关键词】民营经济 宁晋县 对策 建议

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省经济结构中最活跃、最积极、最具竞争力的经济成分。民营经济的发展有力地支持了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我省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县域民营经济也出现了管理水平低下、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等一些问题,探讨进一步提升我省县域民营经济发展水平的现实基础和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宁晋县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培育,宁晋县经济形成了光伏、生物制药、盐化工三个新兴产业和电线电缆、纺织服装、机械制造三个传统产业,六个产业链条完备、基础雄厚,各自优势突出,互补性较强,产业机构相对合理,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三)盐化工。依托在我县东北部地下蕴藏的千亿吨盐矿资源,谋划建设了盐化工园区,列入了国家和省市“十二五”规划。入区企业30家,计划总投资390亿元,项目50余个,已开工企业21家,其中4家已竣工并部分投产。

(六)机械制造。以生产农业机械、水工机械、液压机械和汽车配件为主的省级重点产业集群。2013年,全行业完成营业收入100亿元,上缴税金6500万元。

二、宁晋县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规模偏小,产业层次偏低

宁晋县大多数县域民营企业规模小、效益低,自有资金薄弱。而且产业层次偏低,大部分产业对企业的规模、技术、劳动力的素质要求都不高,产业的进入壁垒低,经营以“低质跑量”为主。

(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宁晋县大部分县域内民营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经济基础、人才基础、技术基础和自觉意识,大多以对适用、简单技术的应用为主,且模仿多于创新产品,技术含量低。许多县域民营经济产业群已经在一些劳动密集型产品上成为国内外重要的生产基地,但其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大多是通过模仿引进的,自主知识产权较少,知识产权意识普遍缺乏。

(三)分工和专业化程度不高,产业链不完善

宁晋县县域民营经济广泛存在低水平重复和过度竞争的情况,不少县域民营经济中的企业以横向联结为主,其竞争力主要表现为“低成本竞争优势”,而不是以优良的产品质量、扎实的专业功能和良好的售后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差异型竞争优势”。

三、进一步推进宁晋县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二)在招商引资上,以“宁商经济”促进招大引强。围绕六大主导产业实际,着力引进一批完善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的产业链项目。充分发挥宁商作用,依托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宁商分会,设立招商办事处,聘请招商顾问,开展委托招商、招商;大力支持宁商回乡创业、以商招商。同时,进一步筹建上海、浙江等宁商分会,打造宣传宁晋的窗口、招商引资的平台。

县域发展研究范文9

【关键词】文山州;特色产业;县域经济

一、引言

县域经济是指按照县这个行政区划为单元,根据地域情况、资源总量、产业分布等因素,对县域的行政区域内实施的一体化经济。云南省文山州情况特殊,集边疆、多民族、贫困、山区、原战区等特征于一体,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对推动文山州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山州县域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云南省文山州现辖文山、砚山、麻栗坡、西畴、马关、丘北、广南、富宁等8县市,地理位置方面,文山州区位优势独特,北回归线横穿文山州东西全境,因此境内有优越的光、热、水条件;政治文化方面,文山是壮族苗族文化交汇地,海洋彝、回、布依等民族在此聚居,具有良好的资源与文化条件。在发展环境方面,文山州是云南省参与3个区域性经济合作的“桥梁”、“纽带”和“桥头堡,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

然而,文山州发展受到地域、政治、环境等因素的限制,文山州的工业相对落后,经济外向度低、建设资金相对匮乏、贫困落后地区多,这都给文山州县域经济发展提出了挑战,目前,文山还是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滞后区”。概况而言,困扰文山州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1.整体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贫困县多

文山州的县市发展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文山市、砚山县为第一梯队,发展相对较好,马关县、麻栗坡县、富宁县等相对落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不高,存在较多的贫困县。以马关县为例,虽然马关县是云南省18个生态保护县、全国闻名的草果之乡和三七之乡,但马关属全省73个贫困县,属老、少、边、穷地区,其自然资源和劳动要素的发展受到县域经济的限制,无法有效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2.自然资源丰富,适宜发展特色县域经济

文山州地理位置优越,北回归线横穿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文山州的矿产资源丰富,砚山县富含锰矿、老君山盛产锡、钨、锌等矿产。其次,文山州特色自然资源丰富,包括三七、八宝米、辣椒、草果、八角、华红李、糖房蜜桔等,尤其是三七的种植遍布文山州各个县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具有良好的规模效益和品牌效应。

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文山州特色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各个县域的项目开发、产业进步、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动力,因此,文山州各县域自身发展受限、老少边穷地区多、整体县域经济水平不高的现状下,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特色自然资源,注重市场开发,选择科学、合理、有效的县域经济发展规划。

三、文山州发展特色县域经济研究

针对前文对文山州县域经济发展环境的分析可见,文山州发展机遇大于挑战,总体呈向前发展的趋势。随着文山州政府提出“建设云南面向泛珠三角和东盟开放新高地”的战略规划,文山州县域经济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依托现有经济条件,发展特色经济已经成为文山州发展的必由之路。

1.走产业化之路,做好脱贫扶贫工作

产业化是发展特色县域经济的必由之路,文山州虽然现有资源丰富,但各产业之间联系弱、未形成规模效益、产业化程度低,存在“多、小、散、乱”等县域特色经济发展通病。以文山州的三七产业发展为例,目前文山州境内分布有众多的三七及相关产品生产企业,这些大大小小的企业生产能力参差不齐,有些小的企业不仅规模小,且经营分散、创新能力差,存在低价营销、恶性竞争、假冒伪劣等不正当经营现象,给整个文山州三七生产行业带来不良影响。

因此,文山州的产业化发展之路,应该加强政府的引导与扶持,通过企业间的联合、并购、整合,实现企业的集团化产业化发展,提升企业的规模化效益,并通过产业化发展带动县域其它工作,解决农民就业、脱贫扶贫、经济落后等问题。

2.依托独特区位优势,发展特色农业

文山州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条件适宜,因此自然资源丰富,适宜发展特色农业,要改变文山州县域经济相对落后的现状,发展特色农业经济是必由之路。虽然文山州特色资源众多,但发展中存在缺乏特色项目、产业附加值不高、项目科技含量低等问题,因此,要发展特色农业,就必须给予特殊支持。

首先,对于已经具备一定发展规模的特色项目和产业,应该尽可能的给予重点支持和资源倾斜,鼓励产业做大做强,集中财力鼓励特色产业的项目发展和科技进步。其次,对于正在发展中的农业产业和项目,应该加大产业扶持,为其发展提供良好的孕育环境,最大限度的调度可运用资源,以市场为导向辅助产业发展,鼓励产业做大做强。此外,还应该加强特色农业技术人才引进,鼓励农业产业科技创新,提升产业附加值,生产出高产、高质、高知名度的名牌产品。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文山州在发展特色县域经济的过程中,应当立足特有的资源优势,培育地方特色的产业资源,打造特色产品名牌效益,注重特色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将县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进而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竞争力,提升特色产业发展水平,最终推动文山州县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庄万禄.论西部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战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0(1):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