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县域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区别集锦9篇

时间:2023-09-25 11:38:41

县域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区别

县域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区别范文1

关键词:新疆;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民营经济;财政收支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2-0047-04

一、县域经济稳步增长,发展水平与发达省份差距较大,疆内各区域差异明显

2004―2007年,随着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新疆县域经济发展态势良好。2007年,全疆县域地区生产总值为2 334亿元,占全疆地区生产总值的66.8%,较2004年增长76%,占比提高6.7个百分点①。

图 12004―2007年新疆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情况 单位:亿元、%

从新疆县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看,与东部地区发达省份差距较大,且绝对差距有逐年增大的趋势②。2006年,新疆县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0 827元,仅为浙江省县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41.3%,与河南省、吉林省大致相当,高于云南省。从绝对差距看,2004―2006年,新疆县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低于浙江省11 967元、13 256元、15 395元,二者差距逐年增大。

从新疆县域经济内部各区域③发展水平看,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距,但近四年来各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有逐步缩小的趋势。从2004―2007年的调查数据看,东疆经济区县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高,其后依次为天山北坡经济区、南疆东北部经济区、北疆西北部经济区、南疆西南部经济区。以县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低的南疆西南部经济区作为对比基数,2007年东疆经济区、天山北坡经济区、南疆东北部经济区、北疆西北部经济区县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是南疆西南部经济区县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4.2、3.7、3.4、2.0倍,其倍数较2004年下降0.6、0.2、0.01、0.2倍。由此可见,新疆各区域间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距,但近四年来,这种区域间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有逐步缩小的趋势。

二、县域产业结构升级明显,第一产业仍占有较大比重

2004―2007年,新疆县域经济的第一产业地区生产总值占比下降,第二产业地区生产总值占比上升明显,第三产业地区生产总值占比略有下降,整体产业结构升级明显。2007年新疆县域经济的第一产业地区生产总值占比为25.7%,较2004年下降4.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地区生产总值占比为42.2%,较2004年上升5.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地区生产总值占比为32.0%,较2004年下降1.9个百分点。

图 2新疆三次产业地区生产总值占比

从新疆县域经济整体产业结构看,与云南省大致相当,与河南省、吉林省存在一定差异,与浙江省差异明显。

从新疆县域经济内部各区域产业结构看,天山北坡经济区、东疆经济区、南疆东北部经济区中第二产业成为主导产业,南疆西北部经济区仍以第一产业为主导产业,北疆西北部经济区以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

三、县域民营经济稳步发展、国有经济逐步弱化

2004年―2007年,新疆县域民营经济发展较快,在国民经济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2007年,新疆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民营工业企业增加值占比为14.7%,较2004年提高2.1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新疆县域国有经济逐步弱化,外资经济发展缓慢。2007年,新疆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增加值占比为17.0%,较2004年下降18.2个百分点。2007年,新疆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工业企业增加值占比为1.4%,较2004年下降0.4个百分点。

图 3 2004―2007年新疆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中各类型企业增加值占比

与内地省份相比,新疆县域民营经济发展明显落后。2006年,新疆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民营工业企业增加值占比为12.3%,低于浙江省38.8个百分点、河南省32.3个百分点、吉林省20.3个百分点、云南13.3个百分点。

四、县域居民收入增长较快,疆内各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均较大

2004―2007年,随着新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2004―2007年新疆县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3%。其中,2007年,全疆县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 93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 076亿元 ,分别较2004年增长1.5倍、1.4倍。

在新疆县域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新疆各区域居民的收入差距仍然较大。2007年,县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南疆东北部经济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 704元,是县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低的东疆经济区的1.6倍;县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天山北坡经济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 178元,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最低的南疆西南部经济区的2.5倍。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新疆县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但差距变动幅度不大。2007年新疆县域城乡居民收入比①为2.4倍,与2004年持平。从新疆各区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趋势看,除南疆东北部经济区有所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04年的2.9倍降为2.5倍外,其他各区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本稳定。从新疆各区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看,南疆西南部经济区为县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大的区域,2007年其县域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5倍,高于全疆平均水平1.1倍;天山北坡经济区为县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小的区域,2007年其县域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6倍,低于全疆平均水平0.8倍。

五、财政收入增长势头较好,南疆西南部经济区与其他各区域财政收入水平差距加大

2004―2007年,新疆县域财政收入增长较快,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提高。2007年,新疆县域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723元,比2004年增加349元,四年的年均增长率为24.6%,县域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4年的4.8%提高到2007年的5.6%。新疆县域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为推动县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新疆县域财政收入水平看,远低于浙江省,但高于河南省、吉林省、云南省。2006年,新疆县域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575元,仅为浙江省的38.2%,分别是河南省、吉林省、云南省1.8倍、1.3倍、1.4倍。从新疆县域财政收入增长速度看,低于浙江省、河南省、吉林省、云南省。2004―2006年,新疆县域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率为24.0%,低于浙江省、河南省、吉林省、云南省4.1、2.7、16.3、0.83个百分点。

图 4 新疆与内地四省县域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对比 单位:元

从新疆内部各区域县域财政收入水平看,新疆各区域间存在明显差距,并且各区域间差距有逐步扩大的趋势。从2004―2007年的调查数据看,东疆经济区县域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最高,其后依次为南疆东北部经济区、天山北坡经济区、北疆西北部经济区,南疆西南部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最低。从新疆各区域财政收入增长速度看,2004―2007年,新疆各区域县域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率分别为:天山北坡经济区22.9%,北疆西北部经济区26.8%,东疆经济区24.9%,南疆东北部经济区31.5%,南疆西南部经济区10.2%。财政收入最低的南疆西南部经济区,其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也远远低于其他四个区域。

同时,在县域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方面,除南疆西南部经济区由2004年的4.7%下降为2007年的3.6%外,其他四个区域的占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由上可见,南疆西南部经济区与其他四个区域间财政收入水平的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六、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稳步增长

2004―2007年,新疆县域财政支出稳步增长,县域财政支出占全疆财政支出的比重有所提高。2004―2007年,新疆县域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年均增长27.3%。2007年,新疆县域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为350亿元,分别比2004年、2005年、2006年增加180亿元、141亿元、80亿元,占全疆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为44.2%,较2004年提高3.8个百分点。

从新疆县域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结构看,有两点值得关注: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增长较快。2004―2007年,新疆县域财政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年均增长49.4%,高于县域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年均增长率22.1个百分点。2007年,新疆县域财政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支出为43.5亿元,分别比2004年,2005年、2006年增加30亿元、22亿元、15亿元。

二是县域财政人头费支出②逐年下降。2004―2007年,新疆县域财政人头费支出年均增长20.4%,低于县域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年均增长率6.9个百分点。2007年,新疆县县域财政人头费支出占县域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为60.3%,分别比2004年,2005年、2006年下降10.8个百分点、5.3个百分点、9.3个百分点。

从新疆县域财政人均支出情况看,低于浙江省,但高于河南省、吉林省、云南省。2006年,新疆县域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为1528元,低于浙江省270元,分别高于河南省、吉林省、云南省668元、108元、295元。

图 5新疆与内地四省县域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对比 单位:元

从新疆内部各区域县域财政收入水平看,新疆各区域间存在明显差距,但其差距小于各区域间财政收入水平差距。

虽然,2004―2007年,新疆县域各区域财政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均增长较快,但各区域间县域财政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占财政一般预算指出的比重差距较大。其中,北疆西北部经济区、天山北坡经济区占比较高,提高较快;而南疆西北部经济区不但占比较低,并且增势缓慢。

同时,从2004年―2007年县域人头费支出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情况看,疆内县域各区域均不同程度的呈下降趋势,但仍存在差距,其中,东疆经济区、天山北坡经济区、南疆东北部经济区低于新疆县域整体水平,而北疆西北部经济区、南疆西南部经济区则高于全疆县域水平。

参考文献:

[1] 骆飞.安徽县域经济实证分析与发展研究[J].安徽省情省力,2008,(4).

[2] 马婧婧,罗静.宜昌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J].江汉论坛,2008,(12).

[3] 梁杰才,莫小峰,韦学敏.广西县域经济概况[J].广西经济,2008,(7).

[4]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西南地区县域经济特点与发展对策[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8,(3).

The general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intra-county economy in Xinjiang

MAHong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Urumqi Center Branch,Xinjiang,Wulumuqi,830002,China)

Abstract: Intra-county economy is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Xinjiang economy. The Intra-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a direct bearing on the region's overall economic strength and social stability in Xinjiang. So, it has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develop Intra-county econom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and problems of Intra-county economy in Xinjiang.

县域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区别范文2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县域经济;协同发展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

丝绸之路经济带于2013年11月12日提出,基于古丝绸之路的区域范围,其包含了陕西、新疆等地方,与亚太经济圈、欧洲经济圈相连接,被喻为“世界上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有利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地区经济协同发展,缓解经济下行压力,消化富余产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产业升级。县域经济仍是我省发展的最大短板,存在问题不容忽视。我省应应紧抓“丝绸之路”建设新机遇,加强我省县域与丝路沿线地区的交流,扩大产业合作,释放优质产能,实现县域对外开放新突破,使得“丝绸之路经济带”更好地服务于我省县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二、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1.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根据陕西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县均生产总值由5年前的78.72亿元增加到111.60亿元,增加了32.88亿元,县域GDP最高水平从2011年的771亿元,发展到2016年的904.8亿元,县域人均GDP达到38898元,与2011年相比增加了11102元。

2.工业主导作用依然突出

根据陕西省统计局数据显示,五年来,我省各地以“工兴县”、“以工强县”,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放松,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力量建设重点县域工业集中区,加快培育市场主体,不断壮大工业规模,县域工业获得快速发展。2016年,我省县均工业增加值53.72亿元,县域工业五年来年均增长10.1%,高于全省工业增速0.1个百分点,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依然突出。

3.陕南县域经济突破发展

2016年,关中、陕北、陕南县域经济占全省县域经济的比重分别为44.7,%、32.1%、23.2%,与2011年相比,关中、陕南占比分别提高6.4%和6.3%,陕北县域下降12.7%,三大区域县域经济发展更加平衡。尤其是陕南地区,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和环境制约因素,始终坚持发展为先,2016年陕南三市25个县实现生产总值2067.4亿元,较上年增长9.7%,增速比全省水平高出2.1个百分点,比关中、陕北高出1.0、5.5个百分点,领跑全省县域经济。与2011年相比,陕南县均GDP82.7亿元,县均工业增加值32.37亿元,县均固定资产投资86.14亿元,分别是2011年的1.9倍、2.4倍和3.5倍,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成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三、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经济增长县区差异较大

根据省统计局数据显示,在2017年第一季度,我省经济发展总体趋好的同时,县域之间差异较大,增长快的县生产总值达到17.6%,而慢的县则下降了7.1%。特别是服务业,全省78个县(市)和29个区服务业增幅分别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6个和0.7个百分点,经济增速持续上升但仍有压力。

2.经济增速趋缓,结构性问题突出

“十二五”以来,全省县域经济增速呈逐步回落态势,从2010年的15.7%、2011年的14.9%、2012年的13.2%、2013年的10.3%、2014年的10.1%,回落到2015年、2016年的7.4%,连续两年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同时,012年,全省县域经济占全省比重为历年之最,达到52.2%,其后逐年走低,从2013年的51.6%、2014年的48.0%、2015年的46.8%,降到2016年的46.6%。2016年,全省县域经济一二三产业占比与全省相比,呈现“两高一低”,第三产业占比低于全省10.6个百分点。非公经济占比低,全省县域非公经济占比47.7%,低于全省水平6.1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不高,全省县域城镇化率43.6%,低于全省11.7个百分点。区域发展不平衡,2016年全省生产总值最高县为904.8亿元,是最低县的105.7倍。人均生产总值最高县为196078元,是最低县的11.9倍。县域地方财政收入最高县为53.06亿元,是最低县的146.7倍。

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近年来,虽然农村居民收入增幅远高于城镇居民,相对差距逐渐缩小,但绝对差距在不断拉大。2013年全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为15254元,2014年为16434元,2015年为17731元,2016年达到19044元。2016年全省有49个县(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占全省县域总数的61.3%。

四、陕西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对策

针对陕西省县域经济的现状以及问题,本文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为视角提出相关对策:

1.抓好县域对外开放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实施为我省农业出口拓展了通道,充分利用我省农业资源丰富、天然条件好、地理位置优越的特点,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我省大部分的高铁站点以及城市机场分布在城市郊县。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实施后,这些城市交通节点的作用将日显突出,郊县可以辅助政府部门做好站点的服务工作,充分利用好这一机遇,进而推动县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同时,加强我省县域与丝路沿线地区的交流,扩大产业合作,释放优质产能,实现县域对外开放新突破。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以资源、产业优势吸引和调动沿海发达地区优质生产要素为我所用。

2.加强产业集群化发展

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大力发展县域旅游业,抓好重点人文景观,以及农业休闲游、体验游、生态游等多种形式的乡村游,推动旅游向健康、养老产业延伸,把旅游产业打造成县域经济发展新支点。大力发展县域电子商务产业,加快电商培育、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电商与实体经济对接,形成电商带动物流、快递等关联产业相得益彰的新局面。发挥市场竞争机制,推动交通运输、商贸批发、住宿餐饮等传统产业提升层次、做大做强,实现县域服务业规模新突破。针对资源县工业偏重的现状,坚决淘汰违规产能和低效产能,加快资源深度转化,推进资源类产业向中高端化发展。抓好省级县域工业集中区建设,围绕核心企业、龙头企业和关键项目的产品延伸配套,做强做大县域工业集中区,提升规模经济效益。针对多数农业县域支柱产业不大不强的现状,积极培育和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形成区域性农产品加工基地,实现县域经济实力新突破。

3.加快农产品“走出去”步伐

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政策红利,让我省的特色农产品“走出去”,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设备以及农业技术,加强与周边省区接壤、毗邻经济区的经济合作,推动区域优势资源有效整合、区域产业协作与共享发展。改变部分县域经济相对落后的现状,提高我省县域经济的整体增长。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农产品贸易通道,拓展我省农产品市场以及农产品贸易范围,进而提高我省农产品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田健.一带一路背景下陕西省经济发展的挑战与策略[J].赤峰W院学报.2017(02):80-82.

[2]赵菁奇,李本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5(08):36-42.

[3]竹效敏.丝绸之路经济带提出的战略背景和重大现实意义[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15(09):50-55.

县域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区别范文3

一、分类指导是激发县域经济内在活力的要求

县域经济是指在一个县级的行政区划内,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农民为主体,按照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和调控的要求,根据县域条件和优势,实现一、二、三次产业全面发展,由多种所有制形式、多部门结构、多层隶属关系和多级生产力水平构成的地域的综合经济体系。由于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上要根据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与要求,对下要依据县域的条件与优势,二者结合才能形成县域经济的特色发展,因而不同区域的县域经济由于所处的区位、所属的自然人文条件不同而使县域经济在发展水平、发展阶段上呈现多样性,造成区域内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从而影响区域的整体竞争力。所谓分类指导是指根据各个县域不同的区位、资源环境和产业发展的实际,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的思路,对县域经济进行科学定位,在此基础上实行有差别的扶持政策和有差别的干部考核政策。

我省县域经济从总体上分为三大层面。第一层面即30个强县(市、区),第二层面是指发展程度处于中间水平的80个县(市、区),第三层面即30个弱县。从经济实力看30个县最强。2009年,30个强县(市、区)的GDP占全省县域GDP的49%左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全省县域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57.0%左右,中间县次之,30个弱县较弱。从增长速度看,第一层面最快,第二层面次之,第三层面则较为缓慢。2010年,我省人均生产总值最高县(迁安市)是最低县(威县)的16倍;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最高县(三河市)是最低县(安次区)的26倍;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最高县(辛集市)是最低县(唐县)的8倍;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最高县(三河市)是最低县(大名县)的44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最高县(迁安市)是最低县(涞源县)的5.5倍。从目前的现实来看,第一层面30个强县(市、区)与其他两个层面差距在拉大。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不同层面的县域经济还是有着相当大的增长潜力和发展空间的,特别是处于第二层面和第三层面的县域经济,其增长潜力和发展空间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发挥特色优势,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抓好强县富民项目,大力发展园区经济,积极承接城市产业转移,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集中力量打造引领县域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区;另一方面,统筹推进一、二、三产业发展,特别是发展与农业生产相衔接的加工业,发展面向农村和农民的生产业,发展带动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富民与强县的良性互动。只要省委、省政府实施分类指导、分类要求的措施,加大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第二、三层面的县域经济就会出现新的发展,就会缩小与第一层面的发展水平差距,从而以县域经济的蓬勃发展形成河北区域发展的新格局。

二、对我省县域经济分类指导的原则和要求

一是对30个强县(市、区),除继续通过增加扩权县(市)数量,扩展优惠政策内容等方法,促进发达县域继续强化优势保持率先发展外,最迫切的是需要转变强县的发展方式。对30个强县(市、区)中工业比较发达的县域,如迁安市、武安市、宽城满族自治县、迁西县、涉县、霸州市、沙河市等,应要求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强调节能减排;加大基础产业和科教文卫投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对30个强县(市、区)中坚持依托中心城市,主动对接融入,发展经济园区配套,走大城市辐射带动发展路子的,如开平区、丰润区、丰南区、正定县、邯郸县等,应强调从基础设施、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科技人才等方面,与大城市进行全方位对接,考核社会管理创新能力应是权重大的内容。对30个强县(市、区)中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市场优势,实施市场化战略,以发达的商贸物流业带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如辛集市、香河县、鹿泉市、滦南县等,应在发展以商贸物流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加大市场改造提升力度等方面重点考核。对30个强县(市、区)中通过承接来自国有大中型企业或发达地区的产业,带动产业升级的发展的,如唐海县、涉县、黄骅市、文安县、磁县等,应把通过产业集聚和辐射带动县域内民营经济发展的程度作为重点考核内容。

二是对处在中间水平的县域应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以鲜明特色形成发展优势促进大的发展。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形成特色突出、高效优良的农业发展新格局;同时坚持“工业兴县”的发展思路,要立足自身的区位、资源条件和经济基础,大力培育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加快主导产业优化升级和产业整合,着力解决结构单一、布局分散、优势不优等问题。形成具有规模效益的特色产业、知名产品、龙头企业,实现以品牌强产业、以特色促发展。省委、省政府可根据第二层面县域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出台促进产业发展所需的技术、资金、用电、用地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增强中间县域的经济发展活力。

三是对30个弱县域加大扶贫开发和对口帮扶力度,增加财政转移支付,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交通、电力、农田水利及城镇设施建设,增强落后地区自身发展能力,特别是对环首都9个扶贫攻坚示范区和黑龙港流域连片开发区域,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林业,注重对名、特、优农副产品的生产与加工,尽快把发展潜力转化为现实优势和发展动力,以便为赶超发达地区提供支持。

三、对县域经济进行分类指导应注重的问题

科学定位是基础。科学定位是分类指导的基础,我省把现有县域经济划分为三大层面,工作思路是“抓两头,带中间”,但真正使分类指导的工作思路落到实处,还需要在现有划分的基础上再进行细化,把同一大类中的县域再根据发展情况和发展要求的不同划成几小类,从而做到对不同县域的工作要求明确,考核重点突出,确实起到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引导作用。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分类指导,激发县域经济的内在活力推动”、“实现县域经济腾飞”,也给各县(市、区)提供了重新定位的机会。

差别政策是举措。打造河北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必须通过县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30弱县域经济的发展来实现。当前,缺钱、缺地、缺人才等“硬伤”的存在,是欠发达县域突破发展必须要迈过的“门槛”,但这些“门槛”的迈过需要政策给力。在今年省两会上,邢台代表就黑龙港流域县域经济的突破提出需要政策的差别支持:包括实行省重点项目评审差别化政策,在评审重点项目时对经济相对落后的黑龙港地区适当降低标准;扶持企业孵化基地建设,促进黑龙港地区高等技术产业发展;在科技创新方面,适度放宽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研究出台和土地脱钩的可行性优惠政策,促进这一区域中小企业科技进步;加大补贴、补助力度,支持邢台黑龙港流域的基础建设和农业发展。

分类考核是关键。考核体系和考核指标是引导规范干部行为的指挥棒,客观公正评价各县域的发展实绩是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的根本要求。因此,要在对各县域进行科学定位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县域经济设置不同的考核指标,促使各县域有重点有目标地制定发展重点。这样做与以往上下一般粗、左右一个样的绩效考核评价指标相比,区域分类指导战略措施,突出发展重点,从而形成河北区域发展新的格局。

县域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区别范文4

随着长株潭部级“两型”综合改革试验区正式启动,省委、省政府又提出“永州要率先成为全省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由此,我认为永州应抢抓机遇,因势利导,从经济战略上谋划,确立“以宁道两县为主,建设永州南区域经济中心”的思路,推动全市经济战略转型和加速发展。

打造永州南区域经济中心十分必要

改革开放以来,永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区域竞争中,与周边地区比,永州的发展速度和质量还有差距。尤其是经济总量、经济质量和发展速度比九十年代初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的我省郴州、广东韶关、清远和江西赣州低得多。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全市缺乏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区域经济中心是主要原因。现代经济说到底是城市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是以城市为中心,以交通要道为依托,由点到线及面,逐步形成网络,从不发达走向发达。城市具有市场竞争的人才资源和产业基础。永州是一个近600万人口的大市,长期以来,因受自然、地理、交通等客观条件制约,永州“南六北五”界限和差别十分明显,尤其是南六县经济被“边缘化”的趋势日益突出;加上受潜意识的“均衡发展、平衡用力”等观念影响,全市迄今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区域经济中心”。作为永州中心城市的冷水滩、零陵两区在全市的经济地位亦不突出,对“南六县”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有限。除了零冷两区作为中心城市发展之外,实际上在南六县的宁远和道县还有一个稀缺的城市资源等待开发成为区域经济中心。当前永州尚属欠发达地区,如果顺应各县区分散发展、自由发展、被动发展,将会继续沿袭“1+1

打造永州南区域经济中心刻不容缓

机遇稍纵即逝。在承接产业转移的新一轮竞争中,永州如何抢抓机遇,找准发展路径,实现崛起赶超,制订富有前瞻性、科学性、全局性和稳定性的全市战略发展规划是当务之急。当前,全市在区域发展指导上,功能划分、目标定位、产业布局、政策扶持等方面还值得研究,各县区如果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竞相拼“门槛”低、拼资源消耗,重走地区发展老路,势必给可持续发展留下严重隐患。目前,县区就产业抓产业、就城市抓城市的倾向突出,普遍存在产业和城市建设布局分散,规划起点低、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经济结构雷同,优势不能整合,资源浪费严重,经济缺乏特色,产品没有品牌,规模效益缺乏。这在全市区域面积占56.84%、人口占50.5%、经济总量只占39.8%的南六县尤为突出。城市的发展需要产业做支撑,产业的发展需要城市做平台,区域经济中心的形成靠产业的发展与城市建设的有机融合。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城市建设的过程,更是培育区域经济中心的过程。因此,在南六县确立一个区域经济中心,带动、辐射、影响周边区域经济发展,逐步构建一个“商品和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待遇无差别、制度无限制,重点突出、分工明晰、特色鲜明”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带,打造永州南部区域经济增长极,显得尤为重要、迫在眉睫。

打造永州南区域经济中心完全可行

一是南六县发展水平相当,经济结构相似,文化民俗相近,经济社会联合具有先天的亲和性;二是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省委、省政府实施“湘南大开发”战略,南六县均被列入比照执行西部大开发政策延伸县范围,“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进一步推进和强化,地区产业加速内移等诸多因素对推动南六县经济联合十分有利;三是市委、市政府对建设蓝宁道加工贸易区,推动南北协同发展的重要性认识进一步深化,建设南六县区域经济中心应该进入市决策层的视野。南六县区域经济中心应当放在哪里?我认为,宁远、道县联手共建应为上策。因为,目前两县的各项经济基础在南六县中位居前茅且实力相当,又各有长短,若单独扮演这个角色,均有缺陷和不足,但由于两县互补性很强,完全可以采取“宁远-道县”的捆绑模式,整合两县优势,聚分力为合力,共同作为区域中心来建设。

从宁道两县在南六县的发展基础看:经济总量方面,两县GDP占南六县经济总量的一半。区位交通基础设施方面,两县位于湘桂粤交界之地,一足踏三省,正处南六县的中心支点位置;207国道、S323省道、永连公路、宁嘉公路等高等级公路和在建的永贺高速、二广高速、厦蓉高速、洛湛铁路,交织成四通八达的区域交通网,北上长沙,南下广州,西出南宁,均可半天抵达,距桂林国际机场、永州机场均为两小时车程,便捷通达的交通在全省也不多;就电网而言,各有1座22万伏变电站,加上50万伏变电站落户宁远,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承载能力将明显增加。人口资源方面,两县总人口近150万人,占南六县的51%,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常年在外务工人员稳定在35万人以上,涌现出一大批回乡创业的打工能人。旅游文化资源方面,宁道两县是永州南的生态文化旅游核心区,自然风光秀美,文化底蕴深厚,已成为南六县人气最旺的区域。经济流向方面,宁道两县地处承接产业转移的前沿阵地,工业来势比较强劲。从城市建设水平看,两县不仅在空间上相互交界,县域中心直线距离不到30公里,同处南六县东西连接线上,而且两县县城建设一直在南六县相对领先,县城都有一定规模,县城发展可供开发的土地面积相当宽,具备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群,影响和辐射四方的条件和潜力,完全可以在全省率先打造成较有影响力的现代县城区域经济中心。

打造永州南区域经济中心初步构想

打造永州南区域经济中心的总体思路是:以宁道两县为永州南区域经济建设的核心区,通过市场引导、规划干预、政策推动、辐射带动等措施,逐步实现永州南六县从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服务市场到经济政策及管理相对统一的区域经济中心,实现永州南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积极谋划。南六县作为相互独立的六个行政区域,要建设中心区、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立,存在区域规划难落实,城乡发展难统筹,资源要素难整合等诸多体制,面临制度创新的巨大挑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战略高度谋划南六县区域经济崛起,实现后发赶超。在战略思想上,要将“打造永州南区域经济中心”提高到扩大对外开放,加速融入“泛珠三角”的高度来谋划。在战略决策上,要用大市场、大交通、大开放的理念将永州南区域打造成构筑科学、板块明显、功能互补、良性互动的“大永南”、“大中心”的发展格局。在战略实施上,坚持“五个突出”的发展思路:一是要突出改革创新,以体制机制的不断磨合推进南六县经济中心形成。握紧拳头保重点,在政策扶持和项目投入上突出向宁远和道县倾斜。二是要突出优化结构,以优势产业的不断整合推进南六县经济中心形成。以产业集群的理念来整合产业的发展,加强产业结构的分工与互补,形成产业网络;产业定位上要错位发展,培育方式上要集约发展。三是要突出规划引导,以空间布局的不断融合推进区域经济中心。用规划引导宁道两县的经济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城市布局一体化、土地利用一体化、生态保护和利用一体化。特别是在工业产业的培育上,从一开始就要注重节能减排,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引进升级换代企业,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推动南六县乃至永州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保护和扩大永州发展的生态空间。四是要突出交通切入,以基础设施的不断接合推进区域经济中心建设。加快相向交通网络建设,尤其要按城市道路建设标准建设县际交通道路。如在规划新建的宁道公路时,不应停留在8.5米宽的路幅上,而可提高到36米的连城大通道。坚持向心发展,在宁―道区域营造一个新的经济亮点。五是要突出互利共赢,以各种力量的不断聚合来推进区域经济中心建设。一方面要加强政府引导,以政策手段推进区域经济中心建设;另一方面要突出市场推动,通过市场的一体化促进经济区域经济中心建设。同时要促进多层合作,通过多方互利互惠,汇聚形成强大合力,加快推进区域经济中心建设。

2.科学规划。宁道两县作为永南区域经济中心建设,需要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并对南六县乃至全市产生引领示范作用。发展规划必须作为“南六县区域经济中心”的首要工作来抓。建议从省社科院、省经济信息中心、省发改委等高层次决策咨询机构聘请一批高水平、高级别的专家学者,组建专家组,对南六县区域经济、社会进行全面深入地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按照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和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现实与目标、长远与近期、整体与局部等关系的基本原则,对“南六县区域经济中心”提出战略发展构想,并以此构想面向全省、全国进行规划投标设计。编制“南六县区域经济中心”战略发展规划,要借鉴国内外同类经济区域或地区的建设发展经验,重点研究“三大问题”,提出南六县经济中心建设的战略目标及各方面的指标体系。一是要研究建设和发展理念、机制和标准,使南六县经济中心的发展建设不仅能够促进南六县科学发展、竞相发展和协调发展,而且能够在全市、全省具有典型示范作用。二是要研究相关的政策支撑体系,提出政策配套措施,研究建设发展过程中的技术路线,建立配套的建设标准体系,以真正能够起到中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指导城市建设良性发展。三是要研究城乡协调发展,尤其要注重从“南六县-中心区-小城镇”三个层面系统研究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城乡良性互动,把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与小城镇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战略发展规划应当明确区域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区域空间组织,中心区域及核心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和布局,交通运输设施体系和通道建设,能源、供水、污水处理、防洪排涝,环境资源保护和利用,生态建设和空间管治,近期建设和主要规划项目等内容,为“南六县区域经济中心”提供科学、统一、刚性的发展纲领。

县域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区别范文5

[关键词]县域经济差异;模式选择;跨越式发展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2)07-0070-03

一、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1.经济规模。“十一五”时期,辽宁县域经济总量呈增长态势,特别是2009年以来增长速度加快,县域GDP占全省GDP比重接近一半,县域经济从全省经济的“短板”,一跃成为全省经济提升的爆发点,2011年辽宁省进入全国百强县的县(市)达10个。从量上看,根据辽宁省统计局的统计数字,2010年,全省44个县(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483.2亿元,比上年增长2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492.5亿元,比上年增长44.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130亿元,比上年增长4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12638亿元,比上年增长47.9%;农民人均纯收入6908元,比上年增长11.5%。“十一五”期间,全省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7%,高于全省6.8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37%,高于全省12.7个百分点。从质上看,空间放大、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基础设施更加完备、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得到恢复、农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县级财政状况明显好转、收支矛盾有所缓解。[1]

2.工业化进程。工业化是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力量,县域经济发展是“无工不富、无工不强、无工不发达”。从2009年起,辽宁省县域工业发展步伐加快。一是抓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建设成效显著。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596.2亿元,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增加值1903.7亿元。部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9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70个。全年农产品出口额34亿美元,增长10.7%,农业利用外资实现7.6亿美元,增长10.1%。省委、省政府把农产品加工重大项目建设作为全省的重点工作之一,对投资10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重大项目给予10%的财政补贴。2011年,全省已开工和即将开工的10亿元以上项目33个,洽谈推荐项目18个,预计投资总额达到802亿元。二是抓县域工业产业集群建设实现重大突破。辽宁省44个县(市)的工业产业集群粗具规模,“十一五”期间,省财政连续四年对44个县域重点工业园区给予8.8亿元定额补助,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后3年,每年安排2亿元贴息资金支持县域产业项目,法库陶瓷、瓦房店轴承等14个产业集群已经实现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其中,大石桥镁质材料及其深加工产业集群已经实现销售收入580亿元。[2]

3.产业结构。“十一五”期间,辽宁44个县地区经济中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呈上升趋势,第三产业比重趋于平稳。从总体上看,发达县域地区产业结构居全国中等以上水平,欠发达县域地区产业结构层次低,没有摆脱“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状况。2010年辽宁省44个县域地区经济中三次产业结构的配置格局依次为16.4∶52∶29.6,与2006年的三次产业结构23.24∶44.85∶31.91相比,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和服务业持续上升,且第二产业比重首次突破了50%。[3]但是,辽宁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发展中的“小而全”现象仍然存在,一些县域缺乏具有地域优势的支撑性特色产业。

4.生活消费水平。2006年辽宁省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值为4090.4元,城镇在岗职工工资均值为19624元;到2010年,辽宁省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值为6907.93元,城镇在岗职工工资均值为35057元;从2006年到2010年,辽宁省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值、城镇在岗职工工资均值5年间分别增长了2817.53元和15433元,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1.75和30.87。这表明,辽宁县域农民收入水平和城镇在岗职工工资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改善。

二、辽宁省县域经济差异分析

(一)外部差异

2009年以来,辽宁县域经济出现大发展的态势,但与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相比差距仍然很大。

1.全国百强县数量上的差距。根据2011年8月的《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报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中辽宁省有10个,占辽宁省县域总数的22.73%;全国百强县中江苏、山东、浙江三省占的比例较大,依次为江苏省29个,占江苏省县域总数的58%;山东省26个,占山东省县域总数的28.57%。浙江省24个,占浙江省县域总数的41.38%。[4]

2.县域经济总量和比例上的差距。2010年县域GDP与省域GDP的比值,辽宁省为45.96%,县域经济强省江苏、浙江、山东分别为54.56%、52.41%、60.41%,与三省相差分别为10.06、7.91、15.91个百分点(表4)[5]

(二)内部差异

县域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区别范文6

论文关键词: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贵州经济区域,东南部塌陷

不仅一个国家要注意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在一个省区范围内也要注意区域内部协调发展问题。就贵州的发展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四大区域的经济增长呈现为明显非均衡增长状态,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需要从宏观角度给予东南部特色经济区更多的关注,避免其成为中国的“贵州”。

一、贵州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现状

四大经济区即贵州省十次党代会所讲的“一圈二区一带”。贵阳城市经济圈范围界定为以贵阳市为中心、辐射半径80~100公里的区域,包括贵阳市各区市县,安顺市的西秀区、平坝县、镇宁自治县、普定县,黔南自治州的龙里县、惠水县、福泉市、贵定县、瓮安县、长顺县,共20个县、市、区;黔北综合经济区,包括遵义市、毕节地区金沙县和铜仁地区的德江县、思南县和沿河县,共18个县、市、区;毕水兴经济带,包括六盘水市、黔西南地区、毕节地区的黔西县、织金县、大方县、毕节市、赫章县、威宁县、纳雍县,安顺市的关岭县和紫云县,共21个县、市、区;东南部特色经济区,包括铜仁地区的铜仁市、江口县、玉屏县、石阡县、印江县、松桃县、万山特区、黔东南州以及黔南州的都匀市、荔波县、独山县、平塘县、罗甸县、三都县,共29个县、市、区。

贵阳城市经济圈2008年拥有人口836.64万人,是贵州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GDP总量达到1130.78亿元,占贵州省省GDP的33.80%;人均GDP为13515.69元,比全省平均水平8824元高53.17%;人均财政收入为1339.82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0.40%、45.79%和43.81%。

黔北综合经济区2008年有人口906.41万人,GDP总量达到785.13亿元,占全省GDP的23.47%,人均GDP为8661.96元,相当于全省人均GDP的98.16%,国民经济的三次产业分布分别为第一产业占17.88%、第二产业占48.64%、第三产业占33.48%。

毕水兴经济带2008年有人口1247.81,是四大经济板块中人口最多的区域,GDP总量为934.96亿元,占全省GDP总量的27.95%,人均GDP为7492.81元,相当全省人均GDP的84.91%,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7.76%、49.63%和32.61%。

图1四大经济区域GDP占全省GDP的比例

东南部特色经济区2008年有人口802.14万人,是贵州四大区域中人口最少,经济总量最少的区域,同时也是典型的农业、旅游地区,2008年GDP总量为494.83亿元,占全省GDP总量的14.79%;人均GDP仅为6168.9元,比全省人均GDP少2655.1元,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69.91%,相当于贵阳城市经济圈人均GDP的45.64%。从国民经济的三产业分布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30.73%、30.41%和38.86%。

图2四大经济区域人均GDP的变化

二、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分析

(一)从区域GDP总量看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改革开放30年以来,贵州四大经济板块经济增长呈现出非均衡增长太势。图1是利用四大区域GDP总量占全省GDP的比重对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所进行的描述,从图可以看出,四大经济区域增长表现为非均衡增长。贵阳城市经济圈占全省GDP的比重在波动中具有一定收敛性,黔北综合经济区和毕水兴经济带占全省GDP的比重份额在波动出表现为上升趋势,特别是毕水兴经济带GDP占全省GDP比重的上升势头强劲,1978年毕水兴经济带占GDP的比重为23.21%,2008年上升为27.95%,上升了4.74个百分点。东南部特色经济区与其他地区发展差距拉大,占全省GDP的比重波动中呈现出下降之势,1978年东南部特色经济区占全省GDP的比重为21.08%,2008年下降为14.79%,下降了6.29个百分点。

表11978—2008年贵州人均GDP的区域差异单位:元

人均GDP

与全省平均水平的离差

贵州

毕水兴

黔北

贵阳

东南部

毕水兴

黔北

贵阳

东南部

1978

175

146.5

168.831

268.62

183.9

-28.53

-6.17

93.62

8.85

1979

204

150.4

172.045

297.6

201.2

-53.64

-31.96

93.6

-2.84

1980

219

154.9

192.934

330.95

233

-64.12

-26.07

111.9

14.04

1981

242

172.7

218.922

343.06

234.2

-69.29

-23.08

101.1

-7.78

1982

278

195.8

267.806

379.2

263.5

-82.24

-10.19

101.2

-14.46

1983

302

208.2

300.107

442.34

277.9

-93.8

-1.893

140.3

-24.15

1984

371

256.8

350.428

537.07

341.4

-114.2

-20.57

166.1

-29.6

1985

420

298.2

389.777

643.14

368.9

-121.8

-30.22

223.1

-51.14

1986

467

331

450.449

707.91

405.2

-136

-16.55

240.9

-61.79

1987

546

363.5

527.919

791.77

448.8

-182.5

-18.08

245.8

-97.2

1988

683

442.9

661.39

898.25

546

-240.1

-21.61

215.2

-137

1989

750

471.1

684.798

1049.2

582.6

-278.9

-65.2

299.2

-167.4

1990

810

504.3

723.837

1152.3

635.4

-305.7

-86.16

342.3

-174.6

1991

896

570.8

864.816

1315.5

684.1

-325.2

-31.18

419.5

-211.9

1992

1034

659

951.873

1519.1

797.5

-375

-82.13

485.1

-236.5

1993

1234

875.5

1087.71

1762

897.3

-358.5

-146.3

528

-336.7

1994

1527

1100

1354.43

2203.3

1124

-427.2

-172.6

676.3

-403.1

1995

1826

1310

1582.1

2609.8

1320

-516.3

-243.9

783.8

-505.8

1996

2048

1587

1869.36

3527.5

1489

-461.1

-178.6

1480

-559.1

1997

2250

1737

2115.26

3984

1631

-513.5

-134.7

1734

-618.9

1998

2364

1895

2346.21

4393.6

1777

-468.6

-17.79

2030

-587.3

1999

2545

2037

2478.52

4701.2

1844

-508.2

-66.48

2156

-701.1

2000

2759

2083

2600.78

5107.2

2011

-675.9

-158.2

2348

-747.8

2001

3000

2245

2799.31

5545.3

2189

-754.6

-200.7

2545

-810.6

2002

3257

2489

3082.65

6088.5

2398

-768.2

-174.4

2832

-859.4

2003

3701

2796

3496.43

6862

2752

-904.7

-204.6

3161

-949.2

2004

4317

3418

4110.74

7983.6

3125

-899.1

-206.3

3667

-1192

2005

5052

4228

4818.23

8940

3550

-823.8

-233.8

3888

-1503

2006

5759

4995

5549.5

10222

4019

-763.6

-209.5

4463

-1740

2007

6915

6011

6645.46

11772

4800

-904

-269.5

4857

-2115

2008

8824

7493

8661.96

13516

6169

-1331

-162

县域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区别范文7

一、推进内蒙古县域经济协作的必要性

(一)县域经济的相对独立与协作

经济区域的划分只是按照一定相关地域、行政区划和产业类型等相对标准进行区分。在现代市场经济视野下,就按照经济资源合理配置运作区域而言,经济区域的划分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即并不存在绝对的经济区域界限或绝对独立的经济区域。县域经济作为区域经济以行政区划为标准的经济运作单位,一方面反映出县域经济自身相对独立空间的经济资源配置范围,而更多地反映出中国经济行政运作经营特征。而在现代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从经济运行区域效益最大化要求实际出发,经济区域划分应该以优化经济资源配置流转,提升资源利用效益为标准。也就是说,经济区域的划分是相对的。县域经济的限定词是“县域”,而县域是一个行政区划概念。因此,某种意义上以县域划分经济区域,存在一定不合理性。但就理论而言,概念的运用是为表达思想的方便,故而本文依然把县域经济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范畴来使用。

内蒙古自治区虽然近些年来县域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特别是一些传统资源比较富集的地方更是如此。但某些地方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并不能说明县域经济优势就已经发挥出来。由于内蒙古自治区各地方县域经济发展的资源状况、产业特色、地理区位等影响经济因素复杂纷呈,客观上决定了区域经济资源配置的复杂性,决定了县域经济协作关系是影响县域乃至更大范围经济区域经济发展力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县域经济协作更有利于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提升区域经济及县域经济发展力。实践也证明,县域经济协作良好,县域经济的整体资源优化和产业协作优势等核心竞争力就能更好地发挥出来。总而言之,经济区域内的经济运作单位具有相互依存的共生性特征,县域经济发展的协作平衡对于经济区域的良性循环发展至关重要,某种意义上它是区域经济运行规律的客观要求。因此,充分挖潜内蒙古县域经济协作优势,进一步研究推进县域经济协作,是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提升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力的重要战略。

(二)县域经济协作发展面临的问题

内蒙古县(区旗)域经济发展运作目前基本上仍然处于以行政区划为单位,县域经济发展各自为战状况。这种状况阻碍现代市场经济县域协作机制的形成,影响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一定程度破坏了区域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影响制约着区域整体经济发展力的进一步提升。

县域经济协作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其一,观念意识方面的问题。经济协作是现代经济运行的重要理念,协作联合蕴含着经济资源效益和发展力的提升,各级党委政府对此需要进一步明晰认识,也要对县域经济协作优势和环境条件进一步深化认识。其二,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划定经济协作区域。内蒙古地域广泛,各地经济资源情况不同,如何从内蒙古经济发展全局出发,构建经济协调协作机制,首先要客观科学地认识各地经济发展情况,采取符合实际的统筹政策措施,构建协作密切、互动有力的经济协作区域。其三,管理体制制约问题。由于行政区划限制及与之相关传统经济发展规划决策影响,县域经济仍然基本上处于各自为战状态,经济协作缺乏主动性,出现各自为利的不协作、不协调情况,甚至出现 为追求地方政绩和使地方利益最大化而进行以邻为壑的恶性竞争现象。其四,利益协调机制问题。由于目前县域经济发展缺乏利益整合机制,发展过程的利益摩擦与对立常常使地方政府更加突出自我利益中心意识,区域经济资源浪费问题突出。例如,目前客观存在的经济类型相同或者相邻的经济开发区重复建设问题。其五,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和布局存在问题。由于长期县域经济各自为政的产业政策,使得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存在诸多问题,而且由于县域经济各自为战的局势,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涉及各方利益,具体运作存在相当困难。

二、大力推进内蒙古县域经济协作

县域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区别范文8

一、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呈现五大特点

截至2008年底,全区80个旗县(不含市辖区)人口达到1777.33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73.6%。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经济总量已占全区的“半壁江山”

2008年,全区80个旗县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802.31亿元,占全区的56.3%,比2000年提高5.5个百分点,8年间年均增长超过20%,高于同期全区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以上。其中,生产总值超百亿元的旗县有12个,比上年增加7个,超50亿元的旗县有34个,比上年增加10个。80个旗县的工业增加值达到1928.93亿元,占全区的59.7%,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占80个旗县生产总值的40.2%,比2000年和2007年分别提高5.2个和4个百分点。80个旗县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6.95亿元,占全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34.9%,比2000年增长4.1倍,年均增长22.5%,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10亿元的有3个旗县,超5亿元的有12个旗县,超亿元的有54个旗县,分别比上年增加1个、7个和10个,在2009年第九届中国西部百强县市中:内蒙古有20个旗县(市)名列其中,占西部百强县市的1/5。内蒙古人围的20个旗县(市)中有14个排在中国西部百强县市前50名。这20个旗县分别是:准格尔旗排名第2位、伊金霍洛旗排名第4位、鄂托克旗排名第10位、达拉特旗排名第14位、霍林郭勒市排名第15位、满洲里市排名第18位、托克托县排名第2l位、锡林浩特市排名第25位、达茂旗排名第26位、土默特左旗排名第3l位、阿拉善左旗排名第32位、乌审旗排名第33位、土默特右旗排名第37位、和林县排名第40位、丰镇市排名第52位、乌拉特后旗排名第63位、鄂温克旗排名第66位、二连浩特市排名第69位、乌拉特前旗排名第88位、固阳县排名第98位,另外,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还跻身于第几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分列第37位和第54位。

(二)人均指标大幅度提高

到2008年末,全区已有4成以上的旗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008年,全区80个旗县人均生产总值为27054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356元,比2000年和2007年分别增加22456元和6547元,其中,人均生产总值超过全区平均水平的旗县有27个,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旗县有39个,占80个旗县的49%。80个旗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40元,高于全区平均水平84元,比2000年和2007年分别增加2890元和440元,8年间年均增长12,5%o其中有43个旌县超过全区平均水平,比2007年增加3个,有40个旗县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比2007年增加3个,占80个旗县的50%。

(三)投资和消费需求不断扩大

2008年,全区80个旗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03.43亿元,占全区的57.2%,所占比蘑比2000年和2007年分别提高3.5个和1.1个百分点,比2007年增长29.7%,比2000年增长13.1倍,年均增长39.2%。其中,投资超百亿元的旗县有6个,超50亿元的有17个,分别比2007年增加2个和5个。随着同定资产投资的规模的不断扩大,旗县的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一些重点工业项目纷纷落户到旗县地区,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全区80个旗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20.5亿元,占全区的38.9%,比2007年增长22.3%,比2000年增跃2.5倍,年均增长17.1%。

(四)城镇化步伐加快

各旗县加快城镇建设,增大城镇产业集聚,使得城镇化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2008年,80个旗县城镇人口达到587.04万人,比2000年增长14.6%,城镇化率达到33%,比2000年提高2.4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化率有34个旗县超过平均水平,有26个旗县超过全区平均水平。

(五)吸纳农村牧区劳动力的“蓄水池”

近几年,随着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区个体、私营等非作公有制经济迅速崛起,旗县区域已成为吸纳新增就业人员的重要的“蓄水池”,也是转移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到2008年底,全区80个旗县全社会就业人员达到883.87万人,占全区的80.1%,比2000年和2007年分别增加96.23万人和16.03万人。

二、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形成了“六大模式”

内蒙古经济总量和工业快步进入全国中列,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走在了西部的前列,一个重要支撑就是县域经济。内蒙古把县域经济与中心城市作为两大发展战略重点,坚持特色发展思路,突出比较优势,因地制宜,错位发展,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比较典型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有以下六种。

一是农业产业化推进型。这个模式适合于传统农牧业大旗县,其依据是农业产业化理论、农牧业发展的出路在于产业化,农牧业产业化是传统农牧业与市场经济对接的最佳发展模式。内蒙古是全国重要的粮油及乳肉绒生产基地,农牧业是内蒙古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传统的农牧业大旗县多数在平原农区和广阔的草原,这些农牧业旗县如何走出经济和财政的困境一直是一个难题,近几年,随着自治区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许多传统的农牧业大旗县积极调整农牧业结构,一方面强化优质粮食和畜产品基地建设,另一方面改变单一的粮食生产,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发展规模化和基地化特色农牧业,走农牧业产业化强县的道路。从龙头企业到基地再到利益联结机制的产业化链条的架构基本形成,尤其是乳绒两大产业基本成型。乳产业、绒产业连续多年保持行业领先,玉米、番茄、肉羊等产业逐步成为全区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成为发展的新亮点。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全区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517.1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18.3亿元。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全区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农畜产品加工品牌达到22个。

二是劳务经济主导型,这个模式适合于边远的贫困旗县以及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的旗县,其依据是城市化及劳动力转移理论。内蒙古与全国一样处于城市化的高峰时期,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特别是贫困地区富余劳动力快速有序地向城市转移,农民在异地打工挣钱,在本乡本土消费,有力地拉动本土经济的发展:同时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积累了一定资金和技术的经济能人又返乡创业,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有一部分贫困县在资源、资本、产业等方断都处于劣势,最大的比较优势就是富余劳动力,所以,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把本地区的富余劳动力通过适当培训后有组织地转移到城市或输出到发达地区,走出农村来发展农村,走迂回发展和曲线致富的道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把劳务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突破口,一方面,积极组织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发达地区转移,强化技术培训,逐步形成特色劳务品牌;另一方面,制定配套优惠政策,吸引有资本、有技术、有市场、善管理的经济能人返乡创业,如赤峰市的宁城县、呼和浩特市的土左旗、乌兰察布市的凉城县等,通过大量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了农牧民增收致富。

三是工业突破型。内蒙古正处在工业化加速推进的战略机遇期,对县域经济而言。因地制宜,培育比较优势,营造优越的投资环境,积极承接发达国家和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内蒙古有一定工业基础的旗县,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式,以工业为突破口,开辟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子。截至2008年,全区有33个旗县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已经高于全区55%的平均水平。涌现出如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达拉特旗、阿拉善左旗、托克托县、霍林郭勒市等工业强县(市),2008年,准格尔旗的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居全区80个旗县首位。其中,伊金霍洛旗的人均生产总值和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居全区的第1位和第2位。

四是资源开发型。这个模式适合于矿产资源和山水人文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旗县,其依据是古典经济学中的资源禀赋比较优势以及专业化分工理论。许多县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进行深层次、高强度、综合性地科学开发,拉长资源开发链条,促进产业升级,把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及品牌优势。许多山区县通过开发旅游资源,形成产业优势和品牌优势,同时放大旅游业的产业功能,旅游搭台工业唱戏,以知名旅游品牌为先导大力招商引资,带动资源开发型工业的大发展,形成旅游业和工业两翼发展格局,

五是产业集聚型。这个模式适合于工业强县,其依据是产业集群化理论。内蒙古传统的工业强旗县(市),如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达拉特旗、阿拉善左旗、托克托县、霍林郭勒市等,坚持“突出特色、强化优势、做大总量、集中布局、产业升级”的发展思路,产业集中度提高,对县域经济发展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不仅继续在全区县域经济发展中领跑,而且已经进入中国西部百强县的行列。

六是都市圈一体化型。这个模式适合于城郊县,其依据是增长极和都市圈一体化理论。区域经济增长在其空间结构演化上始终存在着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两种矛盾的过程,极化效应使区域经济从孤立、分散走向局部集聚,扩散效应则使集聚逐步向全区域推进,中心城市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必然由集聚到扩散,最后走向一体化,随着全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中心城市的发展空间正在向周边旗县区域快速扩展,中心城市对周边旗县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中心城市与周边旗县正在形成良性互动与一体化发展的大趋势。中心城市与周边的卫星城镇共同构成都市圈,都市圈必然要求“一体化规划、布局和发展”,一体化的重点是实现产业上的专业化分工和优势互补,目标是要实现中心城市与卫星城在功能上的错位发展、特色发展、专业化发展、协调发展、融合发展和共赢发展。内蒙古不少旗县充分利用紧邻区域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积极融入中心城市都市圈,主动推进一体化发展。例如,和林格尔县、托克托县融入呼和浩特市,达茂旗、土右旗加紧融入包头市,喀喇沁旗加紧融入赤峰市中心区域,霍林郭勒市加紧融入通辽市中心区域。总之,这些城郊型旗县通过融入都市圈、推进一体化,找准了发展方向,抓住了发展机遇,拓展了发展空间。

三、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近几年来内蒙古的县域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但是受自然环境、地理条件、历史基础等因素的制约,内蒙古部分旗县的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相对滞后。近年来,虽通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克难攻坚,县域经济已步入了加快发展的新阶段。但是,也遇到了许多新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一)经济发展水平偏低,整体竞争力较弱

县域经济发展纵向比,年年都有进步,但与邻县横向比,就有一定差距。无论是人均生产总值、人均一般预算收入,还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等,与全区平均水平都还有不小的差距。内蒙古的县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

(二)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产业调整依然滞后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主要表现在一产不强,二、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经济增长方式单一粗放,运行质量和效益不高,目前,全区80个旗县的三次产业结构为16.3:53.7:30,与全区(11.7:55.0:33.3)相比,第一产业比全区高4.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全区低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全区低3.3个百分点。农业结构调整还没有跳出传统农业的圈子。产业趋同、产品趋同、科技含量低、精品名牌少,农牧业产业化程度不高,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比较弱:工业的产业链相对较短,附加值低,缺少优势特色的支柱产业。

(三)生产要素大量外流,对外开放程度偏低

一是资金严重短缺,由于旗县级财政拮据,加之国有商业银行均收缩旗县级以下业务,使县域经济发展深受“失血”之痛。二是人才大量外流。受待遇、人居环境等条件限制,大中专学生回旗县率较低,到县级企业工作的更少。三是产品科技含量低。四是对外开放程度偏低。

(四)农牧民增收任务艰巨,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

受金融危机不利因素的影响,乡镇企业发展不景气,农民外出务工难度加大,导致农牧民增收渠道明显变窄:再加上农牧业受自然和市场双雨风险的影响,实现农牧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难度较大,城乡居民收入之间的差距持续扩大。

(五)城镇化水平偏低,城镇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2008年,80个旗县的城镇化率为33%,比全区水平低18.7个百分点,只相当于全区1990年的水平,整整落后全区平均水平18年。同时,城镇化率提高速度慢于全区,80个旗县

中有2/3的旗县低于全区平均水平。此外,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2008年,县域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0.2%,低于全区平均水平8.7个百分点,县域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低于全区平均水平18.7个百分点。城镇的基础设施、人居环境还不够完善。

四、实现内蒙古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在新形势下发展旗县经济既是一项经济任务,又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各级党委、政府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快旗县经济转型,紧紧抓住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地区分工的有利时机,大胆创新,努力推动内蒙古旗县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为实现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建议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充分发挥政府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引导作用

一是政府放宽政策引导,只要法律没有禁止的事项,政府应允许各类经济主体、民间资本参与投资,营造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二是培养要素市场。政府在以产业政策导向影响要素配置的同时,要发挥政府职能优势,积极主动培养各类要素市场,三是加强信息引导。县域经济发展要靠投资,投资能否获得好的收益主要在于投资决策。要选好投资方向,需要信息支持。真正发挥政府信息引导功能,增强对经济预测市场趋势、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为本地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投资的社会化创造条件,鼓励民营经济积极开展资本运营。

(二)进一步理清和完善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是要转变传统模式。在新的形势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将传统的县域经济向现代县域经济转变,努力实现以乡村为依托、以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为主体的传统县域经济,向以县城和中心镇为依托、以非农经济为主导、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县域经济跃升。二是要充分认识县情。要深化对县情实际的认识,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完善发展思路:要依托本地优势生产要素,把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作为重点,深度开发:要在资源优势中培育地方特色,在传统产品中筛选优势品牌,将潜在优势尽快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走独具特色的发展县域经济的路子。

(三)加大对特色经济和民营经济的扶持力度

一是加大特色产业扶持力度。各旗县必须依据各自的区位、自然和资源禀赋条件,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确定主导产业,实行重点开发,在资源优势中培养地方特色,在传统产品中筛选优势品牌,打造特色产业和名牌产品。二是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提高县域经济发展的自主性,激活要素市场,增加财税收入,拓宽政府积聚财力和积累资本的来源,着力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

县域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区别范文9

[关键词] 县域发展 县域经济 县域规划

引言

县,作为我国行政管理和经济组织活动的一个相对完整的基本地域单位,是我国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是城乡经济、社会、物质建设交流的支撑点。县的这一特定地位,决定了县域空间具有上承城市,下启乡村,城乡聚结的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我国县域传统的城乡割裂发展局面逐步松动,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联结广大乡村,城乡协同发展的新经济、社会、网络正在形成。县域作为我国城乡交融最为明显、直接的一种地域空间,正处在一个迅速变动的时期。县域空间作为我国小城镇发展的主要载体,在国家“小城镇、大战略”的发展战略中肩负着剩余劳动力转移、乡镇企业集聚、农村稳定的重任,承接着拉动国民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的使命。县域规划作为以县域空间要素优化配置、协调发展为内容的空间规划手段,在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推动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如何抓好县域可持续发展的决策研究和社会实践,是非常重要和迫切的。

一、县域的概念及特征

1.县域的概念

县在历史上是我国行政区划设置的基本单位,是相对独立、相对完整的经济行政区域。作为国家行政管理相对完整的基本地域单元,县域直接面向乡村和微观社会经济实体,宏观特性和微观特性兼而有之,是经济、社会和物质建设的三位统一体[4,5]。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除中央政府外,地方政府分为三级:省、县、乡人民政府。县处在行政管理链条的中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很重要的一环。既承担着全面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级党委、政府的责任,又负有从本县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创造性的执行中央和省的要求过程中,加快本县社会经济发展的责任。

2.县域的特征

(1)不完整性

由于县域狭小、地质地貌、气候、生态环境等自然地理环境较为单一,自然资源的数量及种类有限,县域本身所具有的各种物质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不足以支持县域建康发展的需要,必须与其他区域进行资源的交流,才能生存和发展。另外,县域结构的不完整性还表现在其结构的层次较低上,其人力结构和经济结构都处于较低层次。

(2)不稳定性和超稳定性并存

虽然一些县域的经济、资源、环境、社会由于地理、交通的原因具有一定的封闭性,但县域地域狭小,抗冲击能力弱,稍加影响便会发生很大变化。另一方面,大部分县域的形成历史多则上千年,少则上百年,虽然外延和内涵不断变化,隶属关系不断调整,但大部分行政区划和边界变动不大,在县域内,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社会心理等都具有很强的融通性和一致性,形成带有区域性的历史文化背景。

(3)多样性

由于地理、自然条件、历史原因、县域之间差别巨大。从地理上分有山区县域、平原县域和半山区县域;从与所依附的城市分有近郊县域、远郊县域;从产业上分有以农业为主的县域,以畜牧业为主的县域,以加工业为主的县域等等。

(4)中间性

县域介于宏观和微观之间,既受宏观社会经济的控制,又管理所属县域中的各种社会、经济单元;县域是城市和农村的连接纽带,使县域成为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结合部。

二、国内县域发展回顾

1.县域发展简况

据史书记载,县的建立起源于春秋。春秋时,“县”与“郡”同级,县的出现略早于郡。 “县”一般都设在经济发达、人口较多的地区;而“郡”则设立在周边比较落后的属地。战国中后期,由于“郡”的拓展与开发,人口逐渐增多,生产水平逐步提高。为了适应这种发展,又在“郡”内设若干县,从而逐渐完成了“郡”统县的地方行政辖区格局。

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在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的同时,在政治体制上彻底改变世袭的封建制度、建立郡县制。县以下还有乡、里、亭等基层政权机构。晋朝时期,由于公元265年大封皇族二十七人为王,形成了晋朝内部的强大割据势力,最终出现了“八王之乱”。因此,郡县制在两晋时期是名存实亡。

唐代推行郡县制,是县建制的中盛时期。“安史之乱”后,兼用州郡名称,而以州为主,县隶属于州。由唐至宋,州日益盛行。元代,郡名被完全废除了。宋、元、明、清,又以府、州辖县,且县的隶属关系经常发生变化。

到了近代,县制及县的隶属关系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取消了州、府等设置,行政区划为省、道、县三级,县隶属于道。1928年以后,国民政府对行政制度实行改革,行政区划为省、县二级制,县行政长官的设置一律采用“县长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地方行政区制度作了统一的、根本性的调整,县人民行使政权的机关为县人民代表大会和县人民政府,隶属于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自治州或市。

综观历史,我国的县制经历了春秋、秦汉的初始时期,隋唐的中盛时期,以及清代的完善定局时期。自秦始皇普遍推行郡县制以来,不管其上属还是下属的名称、区划、地位等如何变化,县制始终保持不变。可见,县制的确立和发展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它的内在动力是生产关系的发展。随着奴隶制的崩溃和维持封建制的血缘纽带的解体,县也完成了由世袭采邑向统治者任命官吏直接管辖的转变。这充分说明县的重要性,县域的发展适应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县域发展的主要问题

我国县域的发展和建设,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国家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在其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制约问题,影响了县域的可持续发展。

(1)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为主

由于长期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惯性影响,经济发展主要是高投入、高消耗、高速度、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老路。这种经济发展的代价是使污染进一步加重,对县域的生态环境和经济持续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出现了经济总量不断增长而效益下降的趋势。

(2)缺乏科学的规划管理

我国的县域规划工作开始于50年代,初期的规划,具有地区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特点;大部分规划区是农业地区,规划中应用了许多农业区划的理论和方法,具有鲜明的农业区划的印记。80年代形成的规划模式面临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挑战,由于受到技术力量、计划经济体制以及对县域发展内在规律认识的局限性等多方面的限制,规划较粗放,缺乏科学性的规划管理。

(3)基础设施不完善,环境质量下降

县域建设是各项设施综合发展的系统工程,但许多县域存在基础设施严重缺乏的现象。不少县域以马路当市场,交通与生活混杂;水、电、路等设施简陋;缺乏文化、娱乐、社交和休息场所,公建设施不配套;乱占农村耕地,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污水、垃圾、噪声等污染日益严重,环境面貌、环境质量日趋恶化。所有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县域的可持续发展。

(4)缺乏文化内涵

县域建设是全方位的建设,不仅仅是经济,还包括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建设。目前我国县域发展与建设的一大难题是质量不高,表现在县域环境质量差,从镇到村没有地方特色、缺乏文化内涵等。数以千计的城镇和乡村一幅“现代化”形象,原有的气息和风貌早已荡然无存。在县域开发与建设中为显新貌而盲目破坏原有的古老建筑,为发展经济而无视其悠久的历史与文化,独特的社会生活方式与人文景观,导致县域的不可持续发展。

(5)地区发展不平衡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自然环境千差万别,地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受自然、交通、政治、历史、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与商品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县域发展呈现出地区不平衡的特点。首先是分布密度不平衡,其次是建设水平的差异。总的来看,西部建设水平低,中部稍高,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则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三、国外县域建设的经验与发展趋势

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在努力实现或者已经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但重视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城镇的建设与发展仍然是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的普遍国策。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不同,各国在县域城镇及乡村建设上有不同的特点。

1.发达国家的县域城镇建设与发展

由于大城市的恶性膨胀,发达国家在城市化初、中期产生了许多难以解决的经济和社会矛盾。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政策的不断完善,城镇建设日益受到重视,非都市连绵区的人口增长加快,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趋势是人口向郊区转移。因此发达国家把提高城镇生活质量,作为一种新的价值观念的体现。德国是高度工业化的国家,其农业人口和农业产值只占全国人口和产值的5%~6%。但是,德国的城镇规划与建设受到高度重视。其规划法规定,所有基层行政单位,包括村和城镇,都要根据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和建设规划。其别强调各项基础设施的完善,努力在设施水平和就业机会上创造和城市等同的条件,使人们可以享受到各种现代化的设施。日本是新兴的发达国家,二次大战后,日本才真正开始工业起飞和农业劳力的大规模转移。短期内人口的快速转移,对城市的压力增加。为抑制农业人口大规模的涌向城市,保证城乡的协调发展和保护城乡生态环境,日本内阁会议提出了全国第三次综合开发规划设想,其中乡村的国土整治是重点课题,要求对全国1000多个镇进行试点建设,建成高质量、高标准的农村环境。和德国相似,日本的村镇整治也是突出了各项基础设施,从而缩短了城乡间的时空距离和发展差距。

2.发展中国家的县域建设与发展

与发达国家相比,总体而言,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受殖民主义影响较大,加之经济的整体推动力薄弱,导致大城市膨胀,广大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发展缓慢,城市化畸形发展。20世纪50年代~60年代,许多发展中国家集中力量发展中心大城市。面对战后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强调自上而下的在中心城市安排工业项目,试图以中心地区的繁荣来推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增长极战略对发展中心城市及其周边地区,获取较高经济效益曾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它同时也导致了大城市、中心城市的人口过度膨胀,带来了一系列不易解决的城市问题,而且并未带动乡村走上富裕之路。相反,乡村资源、人力、资金被大城市吸引过去,形成了外倾型经济结构。于是20世纪60年代后,不少发展中国家开始抛弃了“增长极”策略,转而普遍发展基层小城镇,到20世纪70年代这一方针已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果。1975年日本名古屋会议,1980年联合国人类居住会议,1982年曼谷小城镇建设经验交流会,都反映了城镇化战略上的这一重大转变。1984年在西柏林召开的“空间规划和区域开发―促进次级城市发展”经验交流会上,来自亚、非、拉13个发展中国家的代表达成了一个共识:对首都和中心大城市必须控制其人口和规模,分布于全国的基层小城镇目前尚不具备全面发展的条件,在此条件下,应优先发展在资源、交通运输、人力、基础设施等方面具有明显或潜在优势的中等城镇。这表明,重点发展中小城镇的方针已得到发展中国家的普遍重视。

综上所述,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重视中小城镇的建设已成为城市化发展的共同经验和认识。中小城镇的发展是国家建设和全面发展的先决条件;发展中国家只有通过发展中小城镇才能为绝大部分本国人民服务;中小城镇可以作为政府行政管理系统上的一个层次来制定规划、组织实施、调配资源;中小城镇的协调健康发展也关系到国家的和谐发展。

四、国外县域建设的经验及借鉴

国外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发达,人口较少,起步早,其城市化程度很高。如原联邦德国,早在1980年城市化水平已达到84.5%,有63%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小城镇中,其人口分布、经济布局也较合理。各地城镇不仅有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完善的基础设施,而且为人们创造了高度文明优美的生活环境。到目前为止,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普遍较高,世界平均水平已在49%以上,而且国外的城镇建设各具特色。事实证明他们所走的道路是成功的,尤其是西欧国家在城镇建设上特点突出,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1.致力经济发展,有效推动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体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客观进程。无论国内国外,经济发展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根本动力,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城市化水平的日益提高是一个总的趋势。因此,发展经济、以此来促进城市化,是各国城镇建设普遍采取的战略。

2.重视规划,使城镇科学合理的建设和发展

城镇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的日益进步受到人类规划的控制。因此根据客观实际,总结和探索城镇规划的科学思路与方法,制定完善的发展规划以指导小城镇建设,愈益显得重要。欧洲许多国家的大城市和小城镇,都始终保持着原有规划布局和传统的建筑特色,反映了欧洲城镇的发展具有深厚的历史层次感。多数城市仍保持原有的建筑风格,体现了新区和旧区的有机结合,反映出欧洲人严谨的规划意识。

3.加强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差别

衡量县域的发展和建设水平,在于方便、舒适、优美的环境。在西方国家,从城市到乡村,特别是小城镇,街道整洁、设施齐全、绿树成荫、空气清新、环境宜人。他们重视空间环境的关系胜过重视实体本身,特别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建筑与自然环境、室内与室外以及人与技术之间的过渡空间的科学解决上,城镇的基础设施配套水平更是达到了更高的标准。

4.保持传统和历史的延续性,形成鲜明的个性与特色

许多国家在城镇规划和建设中,强调保持城镇和县域的原有特色,建筑物的布局、外形尽可能保持古朴的、为居民所熟悉的传统风格,但同时又体现时代感,充分反映历史的延续性。尊重历史,是国外城镇规划建设相当重视的方面。对有一定历史价值的名胜古迹悉心修缮、认真保护,尽可能的保持原状。对已经损坏的名胜古迹,不轻率的用现代材料修补、翻新,而是大力研究保护技术,使其在原状不变的情况下,尽力减少损坏,以保持历史的真实性。

5.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区治理

由于农村地区的条件复杂多样,很多国家根据具体情况,实事求是的采取了分区治理的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五六十年代,为帮助经济不发达的落后地区,法国采取了“领土整治”和“工业分散”政策。在西部、西南部、中部地区,在有自然资源的地区、传统工业衰落区以及“新工业区”,政府重点以“国家发展奖金”的方式吸引各种企业,特别是大财团、大企业到这些地区新建或扩建工厂。这使得这些地区的中小城市得到了发展,农村地区原来衰落的小城镇又恢复了生机。

6.注重人的素质教育

国外城镇建设与规划,不仅体现了其历史沉淀与现代文明的融洽结合,也反映出国外古代建筑之优美和建筑技术之精湛。同时,城镇建设也长期肩负起提高市民文明素质的重要职责,从而把人的素质摆在很高的位置上,并且已经形成了一种市民意识。人民对城市建筑的珍惜、对环境的保护、对公用设施的自觉爱护,以及人们对改善城镇的生活质量的积极参与,都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行动,有力的保证了城镇建设健康、有序的进展,并为自己创造了更加美好的未来。

五、启示

“宏观的城镇体系的研究,特别是大城市地区的经济、社会、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一定要从全球着眼,从地方着手(Thinking globally,acting locally)”。信息网络和快速交通的发展,正对城市和区域的空间结构产生重大影响:现代化的信息网络和快速交通使加工企业和人居结构向周边地区转移提供了机遇,也为周边地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由此带来了对区域协调发展、生态空间保护、设施共建共享等多方面要求。因此,在都市用地空间饱和的情况下,郊县的大发展成为一种必然。

虽然我国大多数县域受制于自身发展水平,难以直接投入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构建中,但可通过内部集约化发展,提高自身规模、档次,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助于本国、本地区首位城市的发展。研究县域发展的潜在优势,将县域机能运转融于更广阔的区域环境中,加入全球化、区域化的运行系统,更好的在网络结构中把握县域发展的趋势。广大县域地区一方面要进一步改变大部分地区都存在的交通设施不足的状况,尤其是要重视县域内部、县域与其他区域之间区际快速干道的建设。同时要考虑未来社会交通及通信设施可能存在的互补关系,在新经济时代,还要重视构建以高科技为依托的信息系统。根据县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总结、提高和创新,提高县域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实现县域规划智能化管理。从整体发展的角度抓好县域的发展和建设,建立既集约使用土地资源又富有效率和质量的县域城乡空间系统,以助于实现县域社会、经济、空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京祥 崔功豪:新时期县域规划的基本理念[J]. 城市规划,2000,24(9):47~50

[2]李志刚 王兴平 徐海贤:大都市郊县县域规划的探索――以南京市江宁县为例[J].城市规划汇刊,2001,(1):31~34

[3]刘传明 曾菊新:对完善县域规划体系的探讨[J].规划研究,2000,29(1):36~39

[4]杨增义 李相然:论县域经济规划的多层次性与分异特色[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16(3):67~72

[5]林炳耀:论市县域规划模式的改革[J].地理科学,1994,14(1):90~97

[6]李相然 杨增义:略论县域规划的编制原则、方法与实施途径[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15(4):63~67

[7]李 旭:县域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1(1):60~64

[8]段 炼:县域规划规范的初步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1,23(4):12~19

[9]胡厚国:县城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基本对策[J].小城镇规划,2004,(9):47~50

[10]张金山:中国县域经济导轮[M].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4~7

[11]刘 琦 司徒尚纪 倪兆球等著:县域规划的理论方法与实践[M].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