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农牧业的发展集锦9篇

时间:2023-07-14 16:35:57

农牧业的发展

农牧业的发展范文1

关键词:农牧业;产业化发展;资金投入;金融支持

一、金融支持农牧业生产投入的现实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长久被压抑的农村生产力得以释放而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长期困扰我国农业发展的总量短缺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然而,伴随着农业生产由产量约束转变为局部结构过剩的需求约束,由制度改变而产生的激励效应已成定势,农业投入对于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近年来,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虽然有所加快,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农业内部自身积累不足,农户对于农业的投入增长乏力。同时,由于缺乏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供给难以满足农户和农村企业的资金需要,并伴随着大量的资金外流,农业投入不足已经成为困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更是新时期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完善农业投入机制的问题再次引起关注。伴随着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农业生产对于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大,单纯的依靠农户自有资金的投入,难以满足需要。在促进农业投入增长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支持农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已成投资市场主导。

二、金融对农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在逐年增强

新世纪以来,虽然农业投入的各构成部分开始多元化,但只有金融投入增长强劲。农业投入应包括生产性投入、积累性投入和服务性投入三部分。生产性投入是为获取农产品而进行的直接投入,如投入种籽、化肥等;积累性投入是指积累农业生产能力,增强农业发展后劲而进行的投入,如开垦荒地、改造中低产田、兴修水利、改良土壤等农业基础建设的投入;服务性投入是为生产性投入提供保障及为改善、实现农产品效用而进行的投入,它是生产性投入的延伸,如对支农工业、农产品加工、流通环节的投入。财政投入难以兼顾三个方面的农业投入,投入机制不健全,投而不入,投而不管,资金使用效益低下问题突出。而农户人均农业投入增长乏力,金融支持农牧业发展的总量远远大于财政农业投入总量,且增长势头强劲。如果从投入总量角度考察,2003年至今,农业投入的金融支持总量的增长率平均为20.9%,比财政农业投入总量增长率高5.9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农业的金融支持力度,远远大于财政支持力度,且金融支持一直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

三、在支持农业方面金融投入须进一步解决难题

我国农村企业的信贷硬约束仍然难以建立,农村金融机构仍然不能完全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农村金融机构承受着较沉重的不良资产,金融机构享受着来自政府的隐形担保,缺乏有效率的企业治理结构和竞争机制。我国的金融改革是以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和市场化为中心而开展的,其过程就是通过建立各种成份不同、组织形式不同、职能不同的多元化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实现金融机构在数量的增长和品种上的多样化。但金融部门量的扩张,并未带来农村金融结构和农村金融制度的深刻变化,我国农村金融交易机制的市场化程度尚待深入。虽然因农业发展银行的建立,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种类增加了,但其机构总量却减少了。

四、多种因素导致农牧业发展的金融供给不足

一是农村政策金融功能不全,农业发展银行没有真正承担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的重任。农业发展银行不但资金来源不稳定,而且资金运用效益低下,“独立核算,自主、保本经营,企业化管理”不能实现。二是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金融领域内的功能弱化。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出于实施国际标准、准备在国内外上市、消化不良资产的需要,包括农业银行在内的国有商业银行,在日渐收缩县及县以下机构的同时,也收缩了国有商业银行现存的县及县以下机构的贷款权,较多地区,特别是传统农区的国有商业银行现存的县及县以下机构仅发挥吸储功能,每年由此从农村流出的资金估计达3000亿元。三是农村信用社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信用社仍然是在政府隐形担保下运作,并且治理结构不完善,民主管理流于形式,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制度形同虚设。出于自身财务上可持续发展的考虑,农村信用社经营中“商业化”倾向严重,致使资金大量流向相对收益率较高的城镇或非农部门,而真正需要农村信用社贷款的农户或个体经营户、农村小型企业常常难以获得贷款。

五、农村企业发展的融资机制须进一步健全

尽管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很快,但农村企业直接融资所占比重很小。一是缺乏股权融资渠道,内部融资比例高。2004年,我国企业从国内外股票市场上筹集的资金占银行贷款增加额的比例低于10%.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的372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仅有40多家上市公司。二是债务融资渠道单一。我国债券市场发展长期严重滞后,农村中小企业,在进入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市场融资又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不得不以非正规金融形式融资,造成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农户资金融通机制不健全。在我国,一种向农户持续提供政策金融的机制还不存在。2001年底以来,虽然农村信用社创新了贷款发放方式,向农户发放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大大提高了农户贷款需求的满足程度。但是,由于单笔贷款的额度小、期限短,加之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有限,所以,农户的资金需求满足度仍然较低。

农牧业的发展范文2

    [论文摘要]农牧业是西藏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西藏农牧循环经济,是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的一种重要经济增长模式,对构建西藏和谐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构建循环型农牧业体系的基础上发展特色农牧业经济,既要加强对农牧业人力资源的开发,提高农牧民及经营者素质,更要充分发挥政府在政策制定和规划中的主导作用。 

 

 

西藏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体的,自身积累能力不足,发展缓慢的西部边疆落后地区。研究和发展县域经济,提升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对缩小与发达地区及西部兄弟省市的差距,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都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一、西藏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西藏现有72个县,其中包括农业县、牧业县,半农半牧业县、边贸县等区域经济类型。县域经济在西藏国民经济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2001年,全区总人口为253.7万人,县域人口为239.43万人,占全区人口总数的94.4%;全区gdp138.73亿元,县域gdp为130.97亿元,占全区gdp总量的94.4%。全区工业增加值11.03亿元,其中96%以上是县域工业增加值。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西藏县域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西藏县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75元上升到2001年的5300元左右,增长了14倍多;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也由1978年的175元升至2001年的1404元,增长了8倍多。纵向比较成绩显著,横向比较差距较大。1999年,全国2109个县中,gdp超过100亿元的共有59个,其中广州南海市gdp达到306亿元,江苏江阴市达到300亿元。gdp超过50亿元的县共有270个,西部地区有19个县,仅占总数7.3%;gdp超过20亿元的县东部沿海省市占71%。按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十等份分组,在竞争力最强组中,西部地区的县占5%,东部地区占80%,中部地区占15%;竞争力最弱的组中,西部地区的占81.7%。东部地区占4%,中部地区占14.3%。2001年全国县域经济的平均规模为:gdp平均为26.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平均1亿元。西藏阿里地区7县财政收入总额仅为0.28亿元,那曲10县财政收入总额为0.46亿元,昌都11县财政收入总额为0.51亿元,山南12个县财政收入总额为0.69亿元;日喀则18县财政收入总额为0.76亿元,林芝7县财政收入总额为0.54亿元,所有的县远远没有达到平均规模。壮大县域经济、提高县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已成为西藏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西藏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 

 

(一)农牧业生产结构不合理 

由于西藏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不严格、科学水平较低,使得农牧业生产结构不合理,没有建立适当的农牧结构比例和较为完善的农牧结合模式,造成大量资源浪费。 

(二)农牧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及生态渐趋恶化 

由于尚处于粗放的原始农牧业生产状态,产业化水平不高,未形成具有良性循环和增值功能的产业链,农牧业生产效益低,农牧区贫困问题仍很严重,在一些农业开发强度较大的地区,土地退化现象严重,长期以来对草原低投入高索取,毁草造田,超载放牧,掠夺式经营,造成草原退化率不断上升,引起草地生态功能与生产能力的下降。目前,西藏现有耕地的1/2是不能保证灌溉或不能灌溉的低垦殖耕地;草场有近一半以上重度退化、1/10明显沙化,部分地区草场实际载畜能力已超过理论载畜量的1/5,致使鲜草产量下降20%~75%,可食牧草比重由80%降至30%;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现象严重。 

(三)农牧民劳动素质普遍低 

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加速农畜产品转化增值的意识不强,节约资源和环保意识淡薄;区内干部群众经营管理水平、思想观念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些均严重影响着农牧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从而放慢了西藏和谐社会实现的步伐。 

 

三、对策建议 

 

(一)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后劲 

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也在不断增加,但发挥的效益并不理想。因此,各级政府应继续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上的同时,加大后续的管理工作力度,实行管理工作法人制,使巨大的投入资金能发挥永久性的效益。继续加大投入,重点做好农用和草场的水利设施、电力、公路建设,加强农牧业科技开发利用,切实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资金投入以政府投入为主,集体和农牧民个人自筹为辅,每项投入都应做好可行性研究和合理的勘察设计工作,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并使之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一江两河”中部流域的投入已形成了一定规模,基础设施相对较为完善,今后的投资方向应向其他地区转移,以促进西藏区农牧业经济的平衡、协调和全面发展。 

(二)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改善社区环境 

人口居住分散、城镇化水平低是制约西藏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也不利于农村产业化进程的推进。加快小城镇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最迫切的任务,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应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小城镇建设,要有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强化基础设施的综合开发,建立良好的社区环境,使之充分发挥农副产品集散地、同城市联系的桥梁和农村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带动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应在牧区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特别是应引导牧民采取联户、集体等办法联合经营,合理进行社会分工,形成一定经营规模,鼓励游牧的牧民相对定居和集中居住。还应切实搞好牧区的村落建设,为牧民接受文化教育、医疗保障以及在牧区形成一定商品市场奠定基础。 

(三)建立市场机制,调整产业结构 

市场是发展农村产业化的龙头,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首先应以乡、镇为中心,加快建立包括农畜产品买卖在内的商品市场,尽快使农牧民的劳动成果转化为实际收入,同时又可以就近购买到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彻底解决“买难卖难”的矛盾,从根本上提高农牧民的生活质量。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生产要素市场,完善市场机制,使我区广大农村尽快融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之中,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夯实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与此同时,根据我区农村种植业一年一收和畜牧业对劳动力需求的较小的特点,将剩余劳动力从第一产业中分离出来,到第二、三产业中寻找出路。制定切实可行的加强乡镇企业发展战略,以民族手工业为龙头,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兴办农产品、畜产品、藏药材加工和销售企业,加速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 

 

参考文献: 

农牧业的发展范文3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作为农牧业资源丰富的国家,近年来新、澳两国并不满足作为初级农产品生产和出口重要国家的地位,而是面向全球市场,不断改进各个方面的工作,努力提高农牧业在全球的竞争力。他们教学、科研、推广相结合,服务机构按经济区合理设置,明确分工,互相协作,同农牧场保持密切联系。农畜产品的加工、储运、销售系统完备。面对市场,商品生产和竞争意识强,周转快、出栏多、商品率高。这些成功的做法,与新、澳两国的农牧业管理体制、政策取向、农牧业科研发展方向和各类服务体系等不断调整、完善是分不开的。

一、不断改革、完善管理体制、政策法规,是澳、新农牧业高效发展的重要保证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少有的农牧业资源大国,768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中,农牧用地4.9亿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63%,全国1,800万人口,人均占有农牧用地25公顷。而新西兰国土面积虽不大,但人均农牧业资源在世界上仍位于前列。在27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中,农牧用地1,440万公顶,约占国土面积的53%,全国380万人口,人均占有农牧用地3.8公顷。同时,澳、新两国又是世界上畜牧业最重要的生产国和出口国。据统计,澳大利亚饲养着1.5亿只羊、2,628万头牛,出口羊毛和牛羊肉70.1万吨和110万吨,羊肉和牛肉的出口量占世界第一位。新西兰近年来羊和牛的饲养量也维持在4610万和870万头左右,尽管牛奶产量仅占世界的1.5%,但奶制品产量却占世界的25%,其中90%用于出口。羊肉出口量占世界第一位,羊毛出口量占世界第二位。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特别是贸易自由化,农产品出口市场竞争激烈。澳、新农产品生产和出口都面临新的压力。一方面,澳、新出口的农产品大都集中于传统产业和产品,比如羊毛出口主要是原毛、毛条,产业链不长,加工程度不高,附加值不高;另一方面,进口国对进口产品的检疫、食品安全、质量标准要求越来越严格,加上欧美等国农牧业对出口市场份额的争夺,澳、新农牧业竞争力被削弱。如何有效地应对农牧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对澳、新两国农业管理体制、政府职能以及政策都提出了改革的要求。

以改革促发展,导致了澳大利亚、新西兰农牧业管理体制和政策的变化。改革的基本思路是面向市场,尽量减少政府对企业、农场经营的干预。换言之,一切可以由市场运作的行为,政府都交给市场,政府专司市场无法做或做不好的事。按照这种思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分别于1996年和1998年对农牧业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澳大利亚将初级产业与能源部调整为农渔林业部,划走矿产资源的管理职能,并从卫生部划入仪器管理职能。新成立的农渔林业部统一协调对农牧渔和林业的综合管理,并根据国内外市场变化情况和促进农产品出口的需要,强化和增加了农产品加工、食品安全、农产品质量标准制定和动植物检疫、农产品贸易以及资源保护和持续发展方面的管理职能。新西兰改革后新的农林部的职能集中于农业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为农场和企业提供各类市场信息服务、制定农产品质量标准和动植物检疫、财务审计等方面。澳、新改革后的农业管理体制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注意形成农业产加销一体化的管理体制,避免管理职能的交叉、分散、重叠,从体制上确保提高农业竞争力;二是强化农产品的品质、质量管理意识,注重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效益。

与此同时,澳大利亚还对一些过去政府赋予特权的机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比如,澳大利亚小麦局(AWB)自1939年以来一直是以法定形式垄断澳大利亚小麦的国内外市场的销售,但继20世纪80年代后期澳取消了小麦对国内市场的控制权利,放开国内市场经营后,1999年 7月又将小麦局改革为农民参与经营的股份制公司。政府除了继续保留小麦局对出口小麦的独家外,对小麦局的干涉越来越少。而改革后的小麦局与农民的利益也越来越密切,农民从小麦销售中得到的利益比过去小麦局垄断小麦的国内市场时明显增加。澳大利亚羊毛局的改革更为彻底,1991年政府宣布取消羊毛收购和贸易的职能不复存在,目前羊毛局已完全演变为只负责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帮助农民进行成本核算并逐步私营化的公司。

总之,澳大利亚、新西兰管理体制和政府职能以及农业政策调整的着眼点是彻底的市场化。特别是澳大利亚 1991年取消羊毛最低保护价、新西兰1994年对农民的补贴后,澳、新两国农民已成为发达国家中为数不多的没有得到政府任何补贴的农牧民。面向全球市场,即要减少政府对农牧民的干预,又要保护本国农牧业、服务于农牧民,努力保持农牧业、特别是畜牧业的生产和出口优势,争取和扩大在全球市场份额中的比重,成为澳、新政府关注的焦点。

二、生产、科研、教学的紧密结合,是加大澳、新农牧业科技含量的源泉

澳大利亚、新西兰具有先进的农业科研系统。澳大利亚的旱作农业、育种、畜产品加工等技术在世界居于领先水平。新西兰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出口享有盛誉。澳大利亚农业科研系统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联邦科学与产业研究院落(CSIRO),其中50%的研究所从事农业及与农业有关的基础性理论研究;二是联邦农林渔业部及各州农业部附属的科研和推广机构,主要解决本州和区域内农业科研成果的开发应用问题;三是高等院校的农业科研和教学部门。先进的农业科研和网络健全的推广体系对澳、新农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我团全体成员在与澳、新两国的相关部门与人士接触交流中都深深感到:科研意识、开发意识、结合意识已渗透到澳、新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在此背景下,政府所属的农牧业科研机构除了把握国家农牧业科研的基本方向,确保在基础性理论研究方面的忧势外,面向社会、面向市场与企业合作,尽快将科研成果商业化,成为科研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澳大利亚联邦科学院每年研究经费7.8亿澳元,其中2/3来自联邦政府,1/3来自合作单位,主要是国内的各类生产、加工以及科技咨询公司和国外用户。例如:粮食储藏技术研究所的经费来源除联邦政府外,主要来自于澳大利亚小麦局。研究部门在课题内容的选择以及课题研究过程中,都要与委托单位合作,及时向委托单位通报研究情况,而委托单位也及时将各种要求和信息反馈给研究部门。一面研究、一面开发、一面应用,双方的利益密切结合。为了及时将科研成果商业化,昆虫部甚至将原来的主任办公室都腾出来,成为成果开发应用部门。同时,各研究院所还积极开拓科研成果应用的海外市场,比如粮食储藏技术研究所对向我国推介储藏技术就非常热心,不仅派出研究人员考察我国大部分粮食生产省的储粮技术和储粮设施情况,而且积极培训中国的技术人员,包括中国的动物检疫官员,目的是既为澳大利亚粮食出口到中国服务,又推广其储粮技术成果,以保证科研成果与经济贸易紧密结合。

新西兰十分重视畜牧业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这也是新西兰畜牧业生产持续发展、产品在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重要原因。新西兰有比较完整的科研机构和质量较高的科研队伍,拥有现代化的科研设备和研究手段。政府科工部把畜牧业科研列为重要工作,与农业部门所属的实验室、站一起进行研究推广。各高等院校也根据有关部门需要开展研究工作。科工部设有24个农牧业的研究所,拥有2400多名高质量的研究人员。农渔部在北岛和南岛设有4个农牧业技术研究服务中心;有5500多名科技人员。全国7所大学都设有农牧业系、草原系和园艺系,其中林肯农学院和梅西大学则以畜牧业为主。除国办的以外,各个生产者也在畜禽品种改良,奶制品、肉制品加工等方面建立了自己的研究机构。这些研究机构和院校同广大农牧民保持密切联系,积极提供科技服务。

三、各类农牧民组织和中介组织,是销售农畜产品、开拓市场的动力

澳大利亚、新西兰发达的农牧业除了两国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温和湿润的气候条件以及农牧民的高生产率外,来自于各类农牧民组织和中介组织提供的有效服务。这类组织除了充当农牧民利益的代言人外,服务主要集中在为农牧民提供各种生产经营技术,帮助他们进行会计核算,了解农畜产品产销市场行情,与他们签订购销合同等方面。其中,农民联合协会作为澳大利亚、新西兰最大的农民组织,几乎涉及澳、新两国农林牧渔各个产业。也就是说,农业不同的产业几乎都设有农协的行业分会,从而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澳大利亚农协(NFF)的宗旨就是代表、保护和提高其成员的利益。农协更多地扮演了农民利益代言人的角色,主要职责是代表农民游说政府,制定有利于从事不同产业农民利益的政策。

在澳大利亚、新西兰与有关人士座谈时,他们大都坦言,随着市场经济越来越发达、现代科技越来越发展、农民素质越来越高,农民对资本、技术的需求增加,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农民追求利润的意识也愈来愈强烈,传统的合作组织走出一条新的道路来。

总之,在澳大利亚、新西兰为农牧民提供技术、信息咨询、生产资料购进和产品销售服务的组织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比如在澳大利亚为农民服务的组织即有农协、合作社以及小麦局、羊毛局这样的农民组织和中介组织,也有大量的私营性公司。而农民对服务组织的选择具有多元化特征。在产品的销售上,澳、新农民出售凌羊毛,主要是通过拍卖市场进行。例如澳大利亚新南维尔士州达博市的一个牛羊拍卖交易市场,占地15公顷,由政府出资兴建,年拍卖牛18万头,羊250万只,市场辐射半径400~500公里,基本上解决了市场周边地区农场牛羊销售问题。农户生产的牛奶则主要通过合作社统一收购、销售,谷物则主要通过小麦局一类的专营性公司销售。比如,小麦局通过合同向农户购买谷物,农户可以将他们生产的谷物交至小麦局在各地的仓库,也可按合同将谷物直接交给国内的客户。而谷物收购场所由各州的农户合作组织或州政府的公用事业公司经营管理,也有属于私人的储藏设施。此外,众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也与农民签订购销合同,减少了中间环节,农民和企业都有利可图。

农牧业的发展范文4

1.发展思路清晰明确

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总体目标,在开发拓展现代农牧产业的思路确定过程中,本着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区域优势和地方经济优势统筹兼顾的原则,组织高、中级农牧业科技人员深入调查研究,经过反复论证筛选,确定了“种植业以甜橙、再生稻为支柱,蔬菜、蚕桑、再生高粱为特色;畜牧业以生猪为主导,白鹅、黑山羊为特色,肉兔、肉牛为补充”的特色产业发展思路,有效解决了现代农牧产业抓什么的问题。实践证明,这个思路是符合县情、农情的,是推动富顺县今后特色产业发展壮大的行动指南。

2.基地规模初具雏形

一是建成县城东南部以代寺、童寺等镇乡为核心的优质中稻-再生稻产业基地,面积达10万亩,中稻、再生稻两季亩产达900公斤以上,部分高产田块“超吨粮”,基地内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400元以上。二是建成以互助、富世、板桥、安溪为核心的4个万亩甜橙产业示范基地,已挂果6800亩,亩纯收入达1万元以上,在甜橙挂果前由专业合作社统一管理,行间规范种植花生、洋芋、辣椒、榨菜等矮秆作物,亩纯收入达2500元以上。三是建成富世镇海棠村蔬菜高科技示范展示园1000亩,辐射带动周边发展无公害蔬菜1.2万亩;东湖楼台村为核心的无公害生姜2500亩;兜山、彭庙镇为核心的无公害辣椒基地3.2万亩;长滩镇外销型无公害大棚蔬菜8000亩。四是飞龙镇蚕桑观光示范基地,已建成基地桑园7600亩,平均亩纯收入达8500元,发展林下养鹅、修建观光步道2.8千米,发展旅游休闲农家乐12户。五是生猪产业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被列入全国生猪优势产业发展区域规划。年出栏2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415个,年出栏万头以上猪场3个。拥有省级龙头企业吉泰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年加工能力100万头以上,年产值23亿元。六是白鹅产业链基本形成,有年出栏500只以上适度规模养殖户3580户,其中年出栏5万只以上3户。自贡威科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成年出栏10万只以上生态养殖基地,省级龙头企业自贡锦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具有年加工500万只白鹅生产线一条。七是黑山羊产业被列入全国肉羊优势产业发展区域规划,有年出栏肉羊60只以上规模户1480户,省级龙头企业自贡六顺养殖开发公司年外销15万只以上,自贡六顺黑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被评为省级专业示范合作社。八是建成以万寿镇为中心、辐射十二镇乡的肉兔产业带,发展年出栏500只以上达3800余户,其中出栏万只以上兔场8个、10万以上的2户。

3.科技含量日益增强

具体表现为“四个狠抓”:一是狠抓优良品种引进筛选,已从省内外选引柑橘、蔬菜、蚕桑、优质稻、高粱、生猪、白鹅、黑山羊等名优特新品种268个;二是狠抓先进实用技术的应用推广,普遍推广了水稻旱育秧和强化栽培、高粱保温育苗、病虫害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猪—沼—果立体种植、动物疫病防控以及农牧产品无公害生产(养殖)技术等;三是狠抓科技人才培养,通过请进来传帮带,送出去进修、考察、从事技术性的劳务活动等形式,已培养种(养)生产能人、科技致富能手1960名、农村创业型人才53名,开展新型农民培训2.14万人次、阳光工程培训1.1万人次;四是注重标准化生产,产业基地内严格按照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操作,从农牧业投入品开始实行质量全程监控管理。

4.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业发展的行政领导体系已经健全,县、镇(乡)、村成立了现代农牧产业开发领导小组,确定了主抓领导,依托部门和主管人员,拟定了发展方案和保障措施;二是产业发展的技术指导体系已经形成,县、乡、村分产业确定了专业技术指导小组和专业技术人员;三是产业发展的农牧业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各产业均建立了农民专合组织,逐步向专营、集中、配套服务转变。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1.基地规模较小,管理不规范,优势空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2.产品开发打造力度不够,品牌少,基地与农户的利益联系不紧密,产品市场竞争能力较弱

3.加工龙头企业发展滞后,市场营销体系不健全,缺乏功能完备的大型专业市场,产业化程度较低

4.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缺乏产业基地建设投入的长效机制,直接影响产业提升

5.激励机制不完善,考核奖惩力度不够,基地建设进展不平衡

三、发展的基本对策

1.扩规模提档次

以示范基地、示范点、示范户为重点,鼓励专业大户、业主租赁、承包荒山荒坡,兴建果园、菜园,因地制宜开展适度规模的农村土地合理流转,扩大基地规模总量。用五年时间建成甜橙20万亩、蔬菜15万亩、优质中稻—再生稻40万亩、杂交高粱—再生高粱6万亩、建优质桑蚕茧基地3万亩;建设12个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生猪标准规模养殖示范场和年存栏100头母猪以上的智能化猪场4个,集中成片打造5个黑山羊养殖专业村,发展白鹅养殖专业村5个,启动绿色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同时继续寻求现代农牧产业发展的技术合作伙伴,与国家和省级科研单位、专业院校建立技术协作关系,传授产业开发提升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培训活动,依靠科技进步,实施品牌化经营战略;治理优化特色农产品生产环境,打造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牧产品,并着力开展品牌、商标、包装等无形资产的打造。

2.搞活流通增加效益

一要建立专业交易市场,形成稳定的产品集散地,规范产品批零销售。二要建立健全农民专合组织、培养经纪人,在健全机构、规范行为、强化功能的同时,尽力将每个会员培养成为生产能手、科技能手和营销能手,充分发挥协会上连龙头企业、营销公司、下连农户的纽带作用。三要制定激励机制,鼓励企事业单位人员、乡镇干部、乡村能人,跨出县门、市门、省门捕获信息、开拓市场。四要在省内外大中城市设立农产品专卖店、连锁店,建立营销网络,拓展外地市场。五要通过举办各种新闻会、农产品展销会等形式,全方位加大农产品的推介宣传,提高市场知名度,扩大市场影响力。

3.突破深加工延长产业链

具体做法:一是组建一支专职招商队伍,坚持在外地蹲点招引客商到我县投资现代农牧产品的生产、加工项目。二是以县委提出的“两化互动、三化并进”为契机,加快建设一个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区。三是鼓励县内资源消耗型传统企业,搞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增设特色农牧产品加工项目。四是切实落实招商引资各项优惠政策,优化软环境,运用贴息杠杆,对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银行贷款,由政府负责贴息,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加工项目建设。

4.加大投入做强产业

一要积极争取中央、省级产业扶贫开发项目和涉农项目,进一步加大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创新应用投入力度;二要集中县级财力,把有关部门的项目资金整合扶持农牧业产业发展;三要在用地、用电、用水、税收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加快农牧业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

参考文献:

农牧业的发展范文5

一、杭锦旗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杭锦旗按照“强工业、重生态、调结构、镇拉动”的发展思路,以提高农牧业经济效益和增加农牧民收入为目标,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围绕以肉、乳、绒、药产业为重点,兼顾林沙、薯、粮油业发展,积极扶持和培育龙头企业项目,大力加强农畜产品基地建设,农牧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成效显著。一是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坚持择优、扶持的原则,先后引进伊泰、亿利、通九、晨鹤枸杞、兆康薯业、山东邹平三星集团等龙头企业,逐步形成了自治区、市、旗三级龙头企业基本框架,呈现出了较强的辐射带动能力。二是农畜产品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依托龙头企业,已经形成肉羊肉牛养殖、奶牛养殖、白绒山羊养殖、饲草料、油料、中药材、林沙产业、蔬菜等基地,企业+基地、公司+农户的模式和良性生产格局正在形成。三是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通过政策招商、以商招商、媒体招商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引进了一批带动力强的农字号龙头企业,如山东邹平三星集团20万吨变性玉米淀粉和8万吨植物油生产项目、人民日报社建设20万亩记者林项目、北京绿野公司速生丰产林建设项目、东达蒙古王5万吨沙柳制浆项目。龙头企业的引进为推进农牧业产业经营提供了关键条件。总之,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带动了全旗农牧业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截止2003年底,农牧业总产值完成7亿元,一产增加值完成4.1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2814元。

分析杭锦旗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可以说成效是明显的。但从目前来看,农畜产品总量较低、规模较小;龙头企业带动能力较弱,特别是龙头、基地和农户之间还没有形成稳固的契约合作关系和利益共同体;市场体系建设不完善,组织化程度较低,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和行为约束,生产、加工、销售环节不协调;加工转化率较低,初级产品比较多,精深加工的产品少,缺乏有竞争力的名牌产品;科技服务水平滞后,农牧民整体素质较低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着我旗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和农牧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及措施

(一)优化资源配置,加速优势产业发展

加速优势产业的培育,就是要立足本地区的资源优势,结合国家产业政策,抓好区域布局,促进优势产品、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化、规模化生产。一是本着“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发挥优势”的原则,合理布局农畜产品基地,大力发展专业户、专业村,逐步形成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二是提高农畜产品品质。积极实施标准化生产,参照国际国内市场准入制度,制定切合我旗实际的主导产业标准化生产规程和标准,严格按规程要求进行生产,进一步提高农畜产品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三是打造绿色、特色品牌。要依托畜牧业优势,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建立农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严把农畜产品上市关,真正将“绿”、“高”、“优”的农畜产品推向市场,以品质创品牌,用品牌占领市场。

(二)优化环境建设,培植龙头企业发展

搞好龙头企业建设,是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因此,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应按照“积极扶持、精心培育、引导生产、提供服务”的思路,培育、发展、引入和挂靠龙头企业,实现互惠互利,利益共享。一是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为龙头企业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只要能与生产基地有机结合,不论是哪种所有制形式的龙头企业,只要能带动农牧民进市场,带动农牧民发展生产,增加农牧民收入,就应给予扶持;二是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为龙头企业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要逐步完善和落实扶持龙头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措施,不断改善龙头企业的投资环境和发展环境,促进龙头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三)完善市场体系,搞活农畜产品流通

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是促进农牧业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畅通农畜产品流通渠道是解决农畜产品“卖难”问题的关键。一是鼓励支持多主体参与流通,按照民建、民营、民管的原则,加快培育和发展各类农贸公司和购销联合体等农畜产品流通经济实体,培植各类农畜产品运销专业大户,千方百计搞活农畜产品流通;二是构建起多层次的专业批发市场、综合批发市场、零售市场,最终形成统一开放、上下相通、左右相联、分布合理的农畜产品大市场;三是继续发展规范化的订单农牧业和合同农牧业,以销定产,搞活流通;四是充分发挥信息渠道,及时、准确地搜集市场信息,为企业发展提供思路和空间。

(四)积极协调信贷资金,拓宽资金筹集渠道

资金支持是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有力保障。在传统的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跨越阶级,广大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均需资金的帮助。客观地说,在目前的金融体制下,对于农牧民来说融资是比较困难的,把大量资金投入规模农牧业的生产几乎不可能。所以要想推进产业化进程就必须保证资金投入。一是继续争取支农再贷款资金,安排好支农再贷款的使用,保证支农再贷款的回收,逐步建立农牧民贷款信用机制,为以后争取支农贷款打好基础;二是要积极吸纳外部资金的投入。可以依托引进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争取支农贷款,采取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等方式,以降低借贷风险,尽可能地投入资金;或者引进一些资金实力雄厚的生产企业与农牧户进行联合生产。

(五)加大科技创新和推广力度,全面提高产品质量

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最终取决于龙头企业和农畜产品基地的技术进步。因此,应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和推动力度,以适应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一是按照龙头企业和主导产业生产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种植技术、食品加工、市场营销等知识的培训,提高龙头企业人员和农牧民的素质;二是大力发展民营科技。鼓励扶持农村牧区科技人员兴办科技服务实体,发展民营科技服务;三是应用新技术、新设备,大力开发优质、名牌产品,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

(六)采取多种形式,抓好农牧民科技知识培训工作

一是通过广播、电视、会议、电教片等不同形式经常地对农牧民进行科技培训教育,转变思想观念,依靠科技致富。二是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有计划组织农村牧区党员干部、富裕户外出参观考察,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和做法;另一方面要根据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不定期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辅导讲课,提高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科技水平。三是树立示范典型,积极培育,通过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四是引导部分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种养业大户能到大专院校学习,拓宽视野,更新经营理念,带动农村牧区经济向纵深方向发展。

农牧业的发展范文6

关键词:同仁县;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1.42 文献标识码:A

农牧民合作社是最近几年新出现的一种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由于这种组织大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增长,所以受到广大村民的热烈欢迎。现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支重要的新生力量。为了积极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经济,本县着力于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并采取多种办法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1 同仁县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困境

1.1 发展资金不足贷款难

由于同仁县一些合作社创办时间短,严重缺乏发展资金。加之乡镇企业贷款较困难,在建立基地、扩大发展规模、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及购置新设备、组织产品购销方面存在着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生产规模的扩大[1]。大多数合作社自身资金积累能力有限,实力很弱,很难从银行那里获得发展需要的资金。现阶段,只有一小部分合作社以个人名义在信用社获得小额贷款。此外,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也未全面落实到位,农村土地、电力等各方面的使用限制影响到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

1.2 社员整体素质偏低产业化经营水平低

受到同仁县工作人员的文化水平以及区位条件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合作社经营管理者的法人理念不够先进、技术水平也相对较低,所以发展速度缓慢。加之社员整体素质偏低,合作社组织化、集约化程度较低,产业化经营规模也较小,所以市场竞争力较差,缺乏促进发展的内在动力。且很多合作社缺乏专业的财会工作人员 ,财务制度不完备。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极度缺乏一大批懂技术、善于管理且市场开拓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

1.3 农牧民合作社规范化程度低,管理制度不健全

由于农牧民合作社的水平较低,很多合作社和农民自身的利益联系不紧密,只是向农民提供简单的技术信息、种苗养禽以及产品回收等服务,很少提供深加工和运输外销的服务,致使农牧民合作社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存在“小”、“弱”、“散”的现象。抵御外界风险的能力不强。加之,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制约和保护制度,没有形成共享利益以及共担风险的利益共同体。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没有走一条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同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2]。

1.4 创办农牧民合作社的目的不明确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创办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目的主要有3个:首先,是为了争取到国家的优惠政策,普遍存在着 “等、要、靠”的思想,缺乏自身主动发展的积极性;其次,对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信心不足;最后,局部地区创办合作社主要是为了取得国家项目资金以及银行贷款。很多合作社产权比较模糊,运营管理制度不健全。

2 同仁县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

2.1 加强引导构建良好的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环境

需要从财政、税收以及信贷等各方面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把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管理,加强对村民技术方面的指导,不断提高村民的诚信意识,促使松散的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向着现代化市场组织的形式发展。进一步建立健全合作社组织机构和管理网络,规范各项管理制度,实行民主决策,体现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从而构建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2.2 完善财政扶持政策

积极争取农牧业建设各类项目资金,加大合作社扶持力度,壮大组织规模,努力培育新型农牧业生产经营主体。放宽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贷款条件,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完善符合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实际发展需要的财政政策。通过减税、免税以及补贴政策让村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直接受益。提高金融服务能力,拓宽担保渠道,政府要引导更多信贷部门把资金投向合作社,鼓励农村金融部门减低对合作社的准入门槛,从而有效解决资金短缺问题。进一步放宽贷款贴息项目中的申报要求,对发展形势较好的合作社放宽贴息贷款额度。推动合作社的发展壮大[3]。

2.3 培养专业人才,提高技术水平

加大培训力度,培训一批勤劳致富的农牧民带头人,从而带动各项事业的发展。加大对全县各级农牧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每年安排培训各级专业技术人员,提高农牧业服务专业技术人员的服务水平。使他们了解到农牧民合作社的性质、意义以及作用,增强组建以及加入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农牧民把土地、草场向专业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转移劳动力,加快推动农牧业专业化、集约化的进程,提高土地草场的经济效益,从而增加农牧民收入。最后,结合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在保障草畜平衡的前提下,实行草场流转,逐步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实现增产增收、减人减畜的生态畜牧业建设目标。

2.4 推广先进技术,建立一支技术队伍

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主导作用,加大宣传培训、技术交流及观摩学习力度,切实加强对理事长、财务会计和营销人员的培训,全面提升社员素质,推动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具体的农牧民项目,加强培训,农牧民合作社要定时讲一些农民想听的、听得懂的专业知识,把先进的实用技术和市场信息及时传达给农牧户,建立一支专业技术性强的、和农牧民利益密切相连的技术推广队伍,提高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效率,提高经济效益[4]。

3 结语

总之,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这种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同仁县农牧业发展,增加了同仁县人民的收入,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同时,对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社员整体素质偏低,产业化经营水平低等问题,需要最大限度地加强引导,构建良好的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环境,完善扶持政策,拓宽资金渠道,才能进一步推动同仁县农牧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权炳钧.探求青海农牧民专业合社健康发展的路径[J].新西部(下半月),2009(02) .

[2] 胡卓红.借鉴国外经验政府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之策[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9(07) .

农牧业的发展范文7

一、城市化需要农畜产品的稳定供给

西部未来发展中,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城区将进一步扩大人口规模。按照自治区先期规划,三地主城区人口将由目前的390万人增加到460万人以上,乌海、临河、集宁次中心城市城区人口由140万人增加到165万人左右,培育15个10万人以上的小城市,城市人口将达到710万人。如果加上西部旗县城镇人口,每个城镇平均增加1万人计算,又将增加30万人,届时,自治区西部城镇人口将增加200万人以上,如此庞大的城镇人口需要大量的农副产品来满足城镇居民的基本生活,肉、蛋、奶、蔬菜、粮食等农畜产品的需求不仅需要数量上的保证,更需要质量上的不断提高和不同季节的稳定供给,这就需要农牧业基础的不断提升。

现实的状况是:西部尽管是我国西北部重要的农畜产品基地,但城镇日常消费类农副产品还需要靠外部大量的供给,蔬菜、蛋、肉等的综合自给率比较低。以往曾出现因天气寒冷导致短期内蔬菜供给短缺、蔬菜价格因南方、中原遭灾大幅度波动等一系列问题。而且蔬菜类农副产品的远程运输供给模式也不符合我国农副产品市场长期发展的趋势,中央针对保障城市供给曾提出“米袋子”的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的市长负责制,这一要求的根本目的在于逐步消除单一的城镇农副产品大市场供给模式,提高本地供给比重,进而保障城镇居民生活的稳定。

我区西部既有自治Ⅸ首府城市,也有工业重镇、产业基地、逐步集聚化发展的重点园区,保障城镇、园区充足的农副产品供给不仅需要物流体系、交通通道的建设,更需要围绕城市消费需求的农副产品供给基地建设。西部各城市前几年也曾进行过相关建设。如呼市、包头、临河周边均建设了面积较大的暖棚、温室,但并没有改变本地供给比例偏小的格局,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这一问题需要予以高度重视。

二、产业升级需要农牧业发展支撑

自治区西部沿黄经济区将大力推进结构调整,打造能源、装备制造和煤化工为主的国家重要的新型能源机械化工基地、以铝业为主的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重要的稀土新材料基地、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基地,还提出打造重要的北方冶金和装备制造业基地、自治区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牧业基地。

对于新形势下自治区产业升级而言,逐步提高非煤产业比重还需要加大轻工业和围绕国家扩大内需战略调整后的新兴产业发展。其中针对全国城市化浪潮,轻工产业的发展将面临新的机会。同时。随着百姓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收入的增加,对日常生活中的加工食品需求会越来越高,这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趋势。

自治区西部有着非常丰富的农牧业资源,已经形成了乳品、葵花、马铃薯、番茄、羊肉、羊绒等规模化生产的基础,乳品、油料、马铃薯深加工、玉米深加工、绒毛深加工等具备了较好的工业基础,正在编制的规划也提出把农畜产品加工业重点布置在和林格尔盛乐工业园区、东胜轻纺工业园区、乌兰察布察哈尔工业园区、巴彦淖尔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全国领先的乳、绒、薯、番茄加工园区。西部上盟市除现有较好的农畜产品加工行业之外,一些涉农的新兴行业也在逐步兴起,如脱水蔬菜加工、甜高粱深加工、肉类养殖加工、饲料加工等等,都具备成为重要产业的基础。从以往的发展历程分析,这些行业的发展较为缓慢的原因,一是农牧业对相关产业的支撑不利,产量、质量均不稳定,没有形成标准化的原料供给保障:二是产业中企业的发展状况不理想,大部分企业都是完全靠自身由小到大地发展,没有像已经发展起来的大中型农畜产品加工行业一样得到外部支持。

壮大农畜产品加工行业发展,促进农畜产品加工园区企业扩量提质,核心还是要靠当地农牧业的发展,关键还是要在西部经济发展中将农牧业作为西部经济整体中重要的领域,从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选择等多个方面大力促进其发展。目前,尤其需要将农牧业、农牧业产业化如同现代装备业、现代服务业等同对待,细致安排促进发展的行业、策略,以此增强产业升级、园区发展的支持力量。

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需要大力发展农牧业

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对国民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了大力度的调整,客观上,转变增长方式也是国际经济格局变动的必然要求。而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内涵就是要促进民生的改善,要以提高百姓生活质量为目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提高百姓收入,挖掘百姓提高生活水平的各种需求,提高农牧民消费能力。我区在这个大背景下,站在以往发展的基础上,面临的艰巨任务是如何将改革与发展的成果惠及百姓:如何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促进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促进社会财富的积累。分析我区西部的经济社会发展结构,消除城乡差别,全面提升农村牧区的社会发展水平,提高农牧民收入、改善农牧民生活质量将成为重中之重。

就农牧业自身发展而言,尽管以设施农业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发展较快,但惠及广大农牧民的现代农牧业生产方式进展十分缓慢。其中的重要制约因素是农牧业比较收益下降后,大量农牧业的骨干劳动力从农牧业中转移出去:各个地方也将农牧业发展的支撑力量转变为大型农牧业生产企业和农牧业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对农牧民的组织替代了农牧民的自我组织和政府对农牧业生产的组织,农民则开始朝着农业工人方向转变。从历史进程分析,农牧民的存在具有现实中的必然性,农牧业发展方式的现代化变革也在逐渐“破题”,按照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实施精细化分工。实现从良种、种植、生产资料供应、收获、销售等各个环节的专业化是现代农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只有基于规模化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发展,农牧业才能真正成为农畜产品加工业的标准原料供给行业。现代农畜产品加工业也才能真正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撑行业。这一趋势已经

在乳品加工、马铃薯加工等领域从自发性发展到有组织引导的行业生产能力提升的过程所证实,如果对未来西部经济区农畜产品加工业新的发展领域有所引导,则可以少走弯路,并形成农牧业与加工产业互为促进的“共赢”发展格局。而达成这一目标,需要在大力推进西部经济区发展的过程中予以高度重视。

现代农牧业发展也好、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也好,真正的落脚点是提高农牧民收入,并保障农牧民在农牧业领域的收入具有长期可持续性。在以往农牧民转化为城镇居民的历史阶段,农牧民收入还可以通过外出务工等方式补充,一俟城镇化进展趋于完成,留在土地上的农牧民的收入将主要靠农牧业获得,这是历史必然。如何让留在土地上的农牧民获得稳定的、达到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的收入是现实中大力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西部经济区未来发展必须重视的问题。

四、社会和谐发展需要农牧业的进步

农牧业的发展范文8

关键词:新疆 水资源 农牧业 合理利用

额敏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三面环山、山区多属中低山坡状,无冰川调节,山低流短,水资源在时空、地理、区域等分布上不均匀,水量随季节的变化而递减,春水有余,夏水不足,秋水奇缺,年平均降水量271.3mm,蒸发量为1794.6mm。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额敏沙河灌区地形较为平坦,地势由东向西,由北向南倾斜,海拔高程在480m至630m之间。灌区总面积77.58万亩,占额敏县灌区总面积的47.3%。

1.沙河灌区水资源概况

沙河灌区水资源总量多年平均为:2.16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总量约为1.21亿m3,地下水资源总量约0.95亿m3。灌区以萨尔也木勒河为主要灌溉水系,该河属春汛性河流,每年三月至五月中旬为洪水期,此期约占全年流量的46%,该河水由额敏县地方和所处河道上游的农九师一六八团共同开发利用年平均流量2.44m3/s。

2.沙河灌区水资源供求矛盾日益严重

2 . 1耕地面积在不断扩大

1950年额敏县总的耕地面积为35.64万亩;有效灌溉面积为34.22万亩,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1983年全县总的耕地面积为70.3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为70.01万亩,1990年全县总耕地面积扩大到89.0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为88.37万亩,旱地面积0.7万亩,其中沙河灌区耕地面积为25.61万亩;有效灌溉面积为25.48万亩,到2010年全县总耕地面积已达到116.05万亩,其中沙河灌区耕地面积为36.38万亩,2010有效灌溉面积比1950年的有效灌溉面积增长了3倍,比1983年的耕地面积增长了1.6倍,沙河灌区2010有效灌溉耕地面积比1990年沙河灌区有效灌溉的耕地面积增长了42%,特别是近几年在农业经济市场的刺激下以及现代化农机、具的广泛使用下,年开垦耕地面积数额越来越大,沙河灌区由2010年的36.38万亩耕地面积,截止到2012年也就是在短短的两年时间扩大到38.623万亩,耕地面积的不断扩大使有限的水资源难以维持,水的供求矛盾越来越大,水资源短缺日益突出。

2 . 2耕地面积的不断扩大致使水资源开采用量过度

2.2.1地表水资源

(1)沙河灌区主要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北干渠,该渠引水库库水灌溉额敏县沙河灌区35.5万亩农田,水库库容为:0.173亿立方米,每年3至5月洪水期间,河道来水流量平均为:7.94m3/s,而农业灌溉用水流量平均为:3.2m3/s,6月以后至7月河道来水流量平均为:1.94m3/s,而实际农业灌溉用水流量约为:4.74m3/s至6.0m3/s,库水逐日减少,上游河道水由于上游耕地灌溉用水的拦蓄几乎是断流,农业灌溉用水矛盾日益突出。

(2)上大渠和下大渠位于沙河灌区东部下游,3月中旬至5月中旬上游河道来水及冰雪融化所形成的洪水期,平均水流量为4.2m3/s,6月上旬以后由于河道上游耕地灌溉用水的的拦蓄、截流,水量逐日减少,直至断流,使该区域农业用水严重不足

(3)漠沟渠泉水由于近年来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地下水的过度开采,水量越来越少,1981年全年平均流量为0.59m3/s,2003年前全年平均流量为:0.3m3/s,2010年以后,四至五月泉水平均流量为0.16,六月以后泉水至断流,该区域农业生产以往靠该泉水就能满足用水需求,而现在主要依赖地下水进行灌溉。

2.2.2地下水资源

额敏县地处亚欧大陆中心,远离海洋,大气干燥,蒸发强烈,降水稀少,地下水补给少而缓慢,1976年额敏县水电局打井队成立后,县境内开始打井灌溉,当年为全县农牧区打井18眼,1990年全县共有机电井557眼,年提水量3200万m3,2012年全县机电井已达到2185眼,年提水量20760万立方,1990年沙河灌区机电井就有99眼,井最深约16m,2010年沙河灌区机电井已扩大到193眼,井最深达到160m,纯井灌溉面积为11.8万亩,井水和地表水混合灌溉面积为8.7万亩,截止2012年底沙河灌区机电井已增加至334眼,井最深已达到200m,比1990年机电井数增长了近3.4倍,井深下降了十几倍,地下水急剧下降,已至地下水严重超采,由于井水的下降导致地面泉水断流、枯竭。

3.合理配置水资源,确保农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3.1加强对沙河灌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水利行政主管部门要对额敏县的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调配。管理对象包括地表水、地下水、相关流域上下游、沿岸及生活、生产用水。要建立以萨尔也木勒河为中心的水资源管理机制,从而保证沙河灌区内的生产、生活用水。同时,要根据“科学、合理”的原则,配置灌区内的水资源,进一步调动农、牧民的节水意识。此外,还应防止相关部门互相抢占水资源,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大量浪费,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为加强对本县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必须借助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构建水资源统一管理体系。这样,才能有力保障本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重视科研攻关,积极研发先进的农业节水技术,并逐步构建起完善的农技推广体系,从而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要尽量从政策、体制、机制上加以保障,从而实现沙河灌区农牧业的持续发展。

3.2发展农业节水灌溉技术

3.2.1大力推广地面滴灌技术

首先,应充分考虑沙河灌区的自然条件、农牧业生产、水资源等诸多因素,选择合适的节水灌溉技术,做到因地制宜,发挥效益。地面滴灌是常用的一种节水灌溉技术,在新疆农业灌溉中占主导地位。它具有很多优点,比如,成本低廉、操作简便、效果明显。因此,地面滴灌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另外,我们也可以在地面滴灌的基础上,抓好农田基本建设,也能达到相应的节水效果。比如平整土地,将大块灌改为小块灌,采用标准沟(畦)灌,并实现输水管道化。

3.2.2大力研发、推广各种先进滴灌技术

在应用过程中,还应注重对节水灌溉新技术的研究,以改进栽培管理模式,使生产效益最大化。同时,要分析土壤的储水能力,并结合农作物的需水规律来确定所需的灌水量,并制定节水型灌溉制度,充分发挥出节水灌溉技术的作用。新疆灌区是采用统一配水的模式,通常每年配水仅为3-4次。因此,喷微灌技术能节约用水量,增加灌溉面积,但无法满足农作物各个生长阶段的需水量。如果根据农作物需水规律来确定具体的灌溉方式,只要在关键期提供足够的水量,仍可保证产量。另外还应积极引进推广各种高产耐旱的农作物,并应用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以保证产量。

3.2.3改革水价,适当提高水费

要采用阶梯式的水价,并逐级提高水费标准,以杜绝对水资源的浪费。广大群众难以真正形成节水观念。通常在水资源匮乏的地区,节水灌溉技术能得到大力应用。但在那些水资源丰富或上游丰水的地区,对水资源的浪费仍十分严重,特别是农业生产对水的大量浪费。因此,必须制定一套严格的水价制度,采用阶梯式水价,并按方收费,水价可上下浮动。

3.2.4积极开发利用雨水资源

首先,雨水降落后可渗进土壤,为植物提供水分,并能提高土壤中的蓄水量。其次,采用人为干预措施,将雨水留住,并对雨水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加强对雨水等非传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一方面可以有效改善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能使我们减少对传统水资源的过度依赖。另外,在特定条件下还能促进天然水循环的过程。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农牧业用水需求和水资源匮乏之间的矛盾正日益加剧。沙河灌区地处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紧缺。因此,我们必须树立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多措并举,实现对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利用水资源,促进农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旭荣,李明思,樊曙光.新疆干旱地区农业用水利用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2,(2):40-41.

农牧业的发展范文9

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

2009年全市农作物总播面积达到677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56万亩,粮食总产量125万吨。玉米播种面积266万亩,总产93万吨;马铃薯播种面积144万亩,总产144万吨;蔬菜种植面积17万亩(其中保护地面积2.12万亩),总产量65万吨。牲畜总头数363万头(只),其中:奶牛饲养量突破了100万头,奶牛的单产水平达到6吨左右,鲜奶产量达到423万吨,肉羊饲养量达到358万只,生猪存栏达到40万头,肉类产量达到8.3万吨。农畜产品产量增加,质量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带来了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改善。

依靠重点产业带动农牧业发展

作为自治区的首府,呼和浩特市的农牧业具有鲜明的城郊型特点,产业聚集水平很高。经过近年来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农牧业的四大主导产业,即奶牛业、肉羊业、蔬菜业和马铃薯种植业。

奶牛业是我市的支柱产业,在我市农牧业的生产中比重较大,涉及11万农户、40多万人。近年来,奶牛养殖的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到30%以上。目前,全市奶牛的养殖头数、人均占有鲜奶的产量、原奶的加工量等都在全国大中城市排名第一。伊利、蒙牛两个龙头企业的主营业收入达到400亿元。奶业形成了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产业化模式。“三聚氰胺”事件的发生,给我市的奶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当时每天倒奶上万吨,产业一夜之间走上了下坡路。当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农牧部门抽调近千人,实行“三盯”。即人盯人、人盯站、人盯车,牛奶在全程监督下运送到企业,保证了原奶的安全。我们还组织了三个工作组,深入到乡村,一方面做农民的工作,稳定农民的情绪,一方面加大对挤奶站的管理,坚决取缔了445个不合格挤奶站,并实行了“一村一企”的管理办法,企业在每个站里都派驻管理员,每个站都核发了收购许可证和运输车辆运输证,使生鲜乳的收购、运输和管理全程井然有序。“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国家加大了对乳制品的监管,严格了质量标准。为了生产出达到国家原奶收购标准的牛奶,农牧部门选派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到乡村和养殖户,进行全面的技术培训,从饲草料的配置、饲喂数量,到环境卫生的治理、奶牛疫病的防控、挤奶站的设备更新等实施标准化管理。要求农民严格执行市农牧局制定的《呼和浩特市奶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生产技术规范》,实现标准化饲养。经过一年来艰苦细致的工作,呼和浩特市的奶业得到了全面恢复,伊利、蒙牛的经营和农民的奶牛养殖都走上了良性的发展轨道。

肉羊业是我市的又一主导产业。对这一产业,我们针对本市的消费水平和山区的自然条件以及肉羊的生长特点。因地制宜不断扩大养殖规模。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全市已经有15万农户饲养肉羊。农牧部门重点抓了肉羊的品种改良和养殖技术培训,在推动养殖规模扩大的基础上,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实现肉羊的产业化。2009年全市购买种公羊2075只,建成羊人工授精站40处,建成小尾寒羊基础母羊的纯繁场3处,每年可提供3000只种羊。已经培育出饲养50只以上基础母羊的养殖户2200户,100只以上的养殖户1100户。2009年肉羊养殖可为农民人均新增收入近70元。市政府专门制定了《呼和浩特市2008―2012年肉羊产业发展规划》,按照这一规划要求,到2012年,全市的肉羊饲养量将达到600万只。

蔬菜供应一直是呼市市民关注的一个民生问题,前几年因为城市的扩大,原有的蔬菜基地被征用,本地生产的蔬菜供给率仅有30%,蔬菜价格居高不下。市委、市政府对蔬菜种植高度重视,及时做出加快蔬菜种植的决定,市财政拿出5000万元投入蔬菜保护地建设,已建成保护地2万亩。2009年全市的蔬菜产量达到65万吨,本地生产的蔬菜供给率达到65%。在发展过程中,我们本着突出区域布局,发挥地区特点的原则,把赛罕区、玉泉区等近郊作为重点,分布在绕城高速公路以外。为把蔬菜发展成呼市的主导和特色产业,实现蔬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呼和浩特市基本菜田保护条例》。我们还着力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改变他们的经营理念,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蔬菜生产的经营效益。经过几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了“春提早、夏满足、秋延后、冬补充”的生产格局。

马铃薯是相对耐旱耐寒的作物,非常适合我市山区的环境。近年来,我们积极扩大马铃薯的种植面积,推广新的栽培技术,形成我市的另一主导产业。去年我们推广起高垄,加大密度,增施有机肥,建中棚、上喷灌等措施,全面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和效益,中棚生产的马铃薯亩产达到1750公斤以上,一些示范区的产量达到4000公斤。近两年来,我们探索了中棚种植马铃薯,采用中棚生产,能够提前播种近45天,到7月中旬马铃薯就可以上市,抢占市场先机,提高了马铃薯的销售价格。收获后还可以再种一茬蔬菜,延后生产近30天。在仅有100多天无霜期的高寒地区种植两茬作物,这确实是一个新的突破,是转变生产方式上的一个革命性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山区农民生产经营观念的改变。中棚马铃薯不仅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每亩中棚可收入4500元左右),也为现代农业探索了切实可行的路子,我们把它概括为“1221”工程,即一亩中棚,二茬种植,二万斤产量,一万元收入。现在,中棚种植马铃薯已经在武川县等靠天吃饭的地区表现出“高产高效、节水避灾”的现代农业的特征。

我市当前形成的四大主导产业,已经占到农牧业生产的近80%。我们要牢牢抓住这四大主导产业,从扩大规模,提高水平,增强效益上下功夫,真正建成具有呼市特色的农牧业新格局。

加快现代农牧业的发展步伐

呼和浩特市现代农牧业的进程直接影响农村、农业、农民的进步与发展,直接影响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步伐,直接影响市委提出的“一核双圈”发展战略的实施。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进行了积极探索。

一是区域化布局。我们把土左旗、托县、和林县北部等水利条件好,玉米产量高的地区划作奶牛养殖带,实现为养而种,种植业通过畜牧业来转化提高,建成农牧有机结合的示范区。把赛罕区、玉泉区以及土左旗、和林县、托县靠近市区10公里的范围划作蔬菜生产区,充分利用离城近的优势,扩大保护地的建设面积,初步形成了西北地区蔬菜种植、销售的一个集散地。把武川县、清水河县、和林县部分山区划作肉羊养殖基地,扩大养殖规模,通过量的积累,实现质的变化,实施产业化经营,形成占有一定市场份额的优势产业。把武川县、清水河县、和林县的一些相对平整、水利条件较好的地区划作马铃薯生产基地,通过技术推广和设施建设,以绿色、有机为重点,走马铃薯精品化生产的路子。

二是规模化经营。就是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等生产要素,扩大生产规模,产生规模效益。奶牛养殖扩大个体养殖数量,走家庭牧场式的养殖。实施“百、千、万”牧场建设工程,即分别建设一百头以上、一千头以上、一万头以上不同规模的养殖牧场。力争到2012年,使全市的集中化牧场养殖比重达到70%以上。奶牛饲养全部实现标准化,奶牛达到健康标准,生产绿色、有机的原奶,真正把呼和浩特市敕勒川优质奶源基地的品牌树立起来。肉羊养殖采取整村推进的方式,走季节性放牧与舍饲相结合的路子,每个农户养殖基础母羊在100只左右,年出栏达到350―400只左右。马铃薯种植实现集中连片,紧紧依靠加工企业和经纪人的力量实现统种、统管、统收、统销,走定单式生产的市场化路子。蔬菜种植,特别是保护地蔬菜种植,达到1000亩左右的连片生产,蔬菜销售与超市、大专院校、批发市场直接见面,形成固定的销售渠道,并逐步向外销售,反季节销往周边省区,向北销往蒙古、俄罗斯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