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自动化免疫分析集锦9篇

时间:2023-07-16 08:32:18

自动化免疫分析

自动化免疫分析范文1

【关键词】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基本原理;分类;应用

近10多年来,当代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取得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大大推动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CLIA))的更新换代速度。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是建立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RIA)理论的基础上,以标记发光剂为示踪物信号建立起来的一种非放射标记免疫分析法,具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仪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分析速度快和容易实现自动化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特别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实验结果,因此深受检验医学工作者和临床医师的好评。

1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原理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含有免疫分析和化学发光分析两个系统[1]。免疫分析系统是将化学发光物质或酶作为标记物,直接标记在抗原或抗体上,经过抗原与抗体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化学发光分析系统是在免疫反应结束后,加入氧化剂或酶的发光底物,化学发光物质经氧化剂的氧化后,形成一个处于激发态的中间体,会发射光子释放能量以回到稳定的基态,发光强度可以利用发光信号测量仪器进行检测[2]。根据化学发光标记物与发光强度的关系,可利用标准曲线计算出被测物的含量。

2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分类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根据应用发光体系应用于免疫分析中的方式不同可分为直接标记发光物质的免疫分析,酶催化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A)。直接标记发光物质的免疫分析,目前常见的标记物主要为鲁米诺类和吖啶酯类化学发光剂。

3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临床应用

CLIA已广泛应用于基础和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成为替代RIA的首选技术。Amersham公司针对AmerliteTM发光增强酶免疫分析系统研制出的试剂盒项目有甲状腺功能检测的促甲状腺素、三碘甲腺原氨酸、甲状腺素、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游离甲状腺素,与性激素有关的有促黄体激素、促卵泡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甲胎蛋白、雌二醇、睾酮,以及其他方面的如癌胚抗原、铁蛋白、地高辛等。Amersham公司虽然研制出这10余种试剂盒,但因操作不够简便,检测项目仅限于蛋白质类大分子化合物,未能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检测。

美国Ciba Corning公司研制的ACS:180自动CLIA系统能非常精确测量闪光。经过不断的改进,实现了ACS:180CLIA系统的全自动化,推出全新产品"ADVIA系列"。现有检测项目47项,更多的项目还在开发之中。主要有甲状腺系统、性腺系统、血液系统、肿瘤标记物、心血管系统、血药浓度及其他一些检测项目。

经过改良后,金刚烷衍生物在碱性磷酸酶作用下可发出高强度的辉光,光信号可持续1~2 h。随后国外生产厂家研制出以碱性磷酸酶为标记物的试剂盒,与之相匹配的有DPC的IMMULITE全自动CLIA系统和Beckman的ACCESS全自动微粒子CLIA系统。IMMULITE全自动CLIA系统可检测项目有心脏病、甲状腺功能、性腺激素、传染病、药物、血清学、血液病、成瘾药物、糖尿病、过敏检测和肿瘤标志物。ACCESS全自动微粒子CLIA系统主要可检测甲状腺功能、血液系统、内分泌激素、药物、肿瘤因子、心血管系统和糖尿病等项目。

目前商品化的ECLIA分析系统只有Roche公司的ECLIA全自动分析系统。主要特点是本底信号极微,特异性更高,最小检出值可达1 pmol以下,操作十分简便快速,是CLIA优点较为集中的完美分析技术。已提供试剂盒的项目有肿瘤标志物、甲状腺功能、内分泌、传染病、心肌标志物和维生素类等项目。

王阳[3]运用了电化学免疫分析技术,检测了3种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细胞角蛋白l9片段(Cytokeratin 19fragments,CYFRA21,1)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对肺癌诊断有实际应用价值。张忠英[4]等利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尿CK19片段,结果显示尿CK19检测对膀胱癌等泌尿系统肿瘤诊断和复发监测具有敏感性高、无创伤性的优点,优于血清CK19和尿细胞学检查。动态观察尿CK19片段含量的变化可降低急性尿感患者的假阳性率。王利娜[5]等应用ECLIA测定和酶免疫测定(EIA)检测乙肝标志物。结果:应用ECLIA方法检测HBsAg精密度,最大批内变异≤8.30%,最大日间变异≤15.33%,HBsAg灵敏度0.05 ng/ml,HBeAg灵敏度0.03NCU/ml。HBsAg检测范围0.01~7 000 COI。显示ECLIA检测HBsAg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检测范围宽。检测HBeAg灵敏度可能更高。李锦洲[6]等采用ECLIA法对卵巢癌、良性卵巢肿瘤及健康妇女血清CA125分别进行测定,ECLIA用于第二代CA125(CA125-Ⅱ)测定,使CA125测定更加敏感恒定,每日之间差异较小。黄琛,汤汉红等[7]在ECLIA法检测与蛋白质芯片法多肿瘤标志物结果差异的研究中显示:两种方法有较好的相关性(P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在医学的临床应用已非常成熟,有取代放射免疫分析技术和酶联免疫分析技术而成为诊断市场上的主流产品的趋势。国外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系统价格昂贵,普及有一定的困难;国内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系统虽然价格较国外产品便宜很多,但其检测的灵敏度和可靠性,还有待进一提高。研究者在如何提高免疫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发展新的分析体系和检测技术便携化等方面仍需要不断努力。

参 考 文 献

[1] 李美佳.当代免疫学技术与应用.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549-561.

[2] 翟艳,王卉.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及其进展.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4):619-621.

[3] 王阳.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3种肿瘤标志物对肺癌的诊断意义.Chin J Lab Diagn,2006,10(3):294-296.

[4] 张忠英.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尿CK19片段的临床应用及其评价.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1):50-53.

[5] 王利娜,姚智.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乙肝标志物的应用.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8,14(1):48-50.

[6] 李锦洲,洪锡田,吕晓娴.肿瘤标志物CA125检测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价值.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8):1456-1457.

[7] 黄琛,汤汉红,王敏民.蛋白质芯片技术与电化学发光技术检测多肿瘤标志物结果的评价.天津医药,2008,36(12):942-944.

[8] 张瑞,贾良勇.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在HCG定量检测中的应用.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8,6(3):108-109.

[9] 田润华,郑春喜,王士珍.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与临床应用.齐鲁医学杂志,2004,19(5):464-465.

[10] 周建光,杨梅.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与临床应用.医疗装备,2010,23(5):23-24.

自动化免疫分析范文2

关键词 免疫分析 药物安全 检测技术 传统方法 新型方法

药物安全问题是关乎人类身体健康重大问题,化学危害中农药残留是影响我国药物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控制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关键就是对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及时、准确的分析检测,以监控农药的合理使用,防止农药残留超标的产品上市。因此,研究建立新型、快速、高效、灵敏的检测方法是及时发现和防范药物安全问题的必然要求。

免疫检测技术是将免疫反应和现代测试手段相结合而建立的超微量测定技术。免疫分析法就是基于抗原、抗体的特异性识别和结合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它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方便快捷、分析容量大、检测成本低、安全可靠等优点[1]。目前,应用到药物安全检测领域的免疫分析方法包括有传统的放射免疫分析、酶联免疫分析、荧光免疫分析、发光免疫分析、免疫传感器技术外,还出现了新型的免疫分析方法如分子印迹技术、流动注射免疫分析、免疫-PCR技术及多组分免疫分析等新方法。免疫分析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处于药物安全检测的前沿,通过查阅相关国内外文献,本文从传统和新型免疫分析技术出发,综述了免疫分析在药物安全中的应用现状。

新型免疫分析法

分子印迹技术:分子印迹技术利用化学手段合成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分子印迹聚合物(MIP),MIP能够特异性吸附作为印迹分子的待测物,在免疫分析中可以取代生物抗体,被科学家誉为“人工抗体”。它有一定的预定性,识别性和实用性特点。近年来,固相萃取(SPE)已成为痕量分析的常用富集技术。免疫亲和柱以抗体为亲和配体能够特异性地捕获相应的农兽药小分子物质,有较好的特异性富集痕量残留的农兽药。但作为生物抗体,获得的周期长,免疫亲和柱造价相对较高且由于对环境的敏感性,其储存和反应条件较为苛刻。与生物抗体比较,MIP有稳定性好、制备周期短、费用低、易于保存和可在粗糙环境中应用等优势。作为一种新型固相萃取填料,MIPs较高的选择性和对目标分子的富集能力,可以大大提高SPE用于痕量分析的准确性,降低检测限,用于替代免疫亲和柱。MIPs的固相萃取(MISPE)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生物、药物、环境样品分析,作为监测药物、生物大分子、烟碱、除草剂、农药等的预富集处理[2~5]。2006年英国Israel等研究了以氨基甲酸甲酯为印迹分子,合成的印迹物制成固相萃取柱,用来富集加标河水中氨基甲酸甲酯。结果表明即使有浓度极高的结构类似物呋喃丹,苯恶威等干扰物存在,检测限能达到1μg/L。Immer等利用分子印迹聚合物固相萃取水样和土壤中氯三嗪农药,回收率80%,最低检测量0.05~0.2μg/L。

流动注射免疫分析:为提高免疫分析的分析速度和自动化程度,自80年代中期以来,国外出现了流动注射免疫分析法(flow-injection immunoassay,FIIA)。FIIA综合了两者的特点且可以计算机控制缓冲液的流速、自动进样、检测器的检测及数据处理的优点,在临床生物样品的检测、低分子药物浓度的临床监测及环境污染物的含量测定等方面具较广的应用前景[6]。该分析方法具有分析时间短、需样品量小和操作简便等特点。

免疫-PCR技术:免疫PCR方法(immuno-PCR)是Sano T,Smith CL和Cantor CR等于1992年将免疫学反应和PCR技术相结合而创建的一种新的检测技术,同时具有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和PCR扩增技术的高效性。它运用PCR强大的扩增能力来放大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的信号,使实验中只需数百个抗原分子即可检测,甚至在理论上可检测到1至数个抗原分子。敏感性比现行的ELISA法高102~108倍。目前主要用于检测肿瘤标志物、细胞因子、神经内分泌活性多肽、病毒抗原、细菌、酶、支原体、衣原体等微量抗原。

毛细管电泳免疫分析技术:毛细管电泳免疫分析技术是将毛细管电泳技术(CE)与免疫分析技术(IA)相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免疫分析技术。毛细管电泳免疫分析分为竞争性毛细管电泳免疫分析和非竞争性毛细管电泳免疫分析。毛细管电泳免疫分析的检测器主要有激光诱导荧光和紫外检测器。

多组分免疫分析:多组分免疫分析(MIA)是指在同一份样品中同时测定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相关分析物的免疫分析技术。这种技术的应用对混配农药接触分析以及对其联合作用及体内代谢动力学的探讨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抗体的特异性,一种抗体一般只能检测一种抗原,当进行多组分分析时,就得同时使用多种抗体。多组分免疫分析技术现在有两种设计方式:①多探针标记法它基于用不同标记物对多种抗原或半抗原标记,用竞争法测定各物质的量;②多组分定位包被空间分辨分析法即利用空间的不同位置标记同种标记物来测定,在不同的固相体系或同一固相载体上的不同反应区带上包被不同抗体,用于固相免疫同时测定[7]。

展 望

药物安全问题已成为21世纪消费者面临的首要问题。为了保证药物的安全,就需要有快速、灵敏的检测技术作支撑和保障。目前免疫检测技术以其明显的优势处于检测技术的前沿,将这几种技术运用到药物安全检测中必将提高药物安全检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1 邵晓龙,李季.免疫分析技术在环境激素检测中的应用[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4,22:44-45.

2 房彦军,严守雷,高志贤,等.农药抑芽丹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识别机制与特性[J].预防医学杂志,2006,24(3):171-174.

3 王金成,徐青,薛兴亚,等.苯基脲类除草剂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和识别性能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6,27(7):1227-1231.

4 严守雷,高志贤,房彦军.农药久效磷分子印迹聚合物合成及其亲合性评估[J].高分子学报,2006,1:160-163.

5 Lv Yongqin,Lin Zhixing,Feng Wei,et al.Selective recognition andlarge enrichment of dimethoate from tea leaves by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J].Bio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07,36(3):221-229.

自动化免疫分析范文3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化社会得到飞速的发展,我国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人工免疫技术在系统中的应用。由于信息便于传播和网络资源便于共享,社会公众对网络资源已经产生了较强的依赖性。在我国金融军事和电信等重要部门,信息化程度较高。因此,本文从概述人工免疫技术入手,详细介绍了人工免疫技术在网络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具体应用,以保护信息安全。

【关键词】人工免疫技术 网络入侵系统 应用

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社会公众对于信息有了详细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信息化技术在金融、军事和通信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实现了社会生产力的新跃升。然而,网络设备较为复杂、开放程度高,使得网络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目前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大多都采用人工免疫技术进行安全检测。

1 概述人工免疫技术

1.1 人工免疫技术

人工免疫技术,是以生物体免疫入侵检测系统为原理,仿真模仿生物有机体对自我和异物的辨别,并作出相应的免疫反应,以确保生物机体的安全。具体来讲,人工免疫技术将生物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智能的系统,对网络内的正常行为和异常行为进行辨别,以确保网络系统免受入侵行为的攻击。

1.2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主要借助微机和互联网两种主体对网络内部的信息数据进行完整研究,找出安全隐患,检测数据是否被非法修改处理。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是一种充分整合各类硬件和软件的安全检测系统,具体可划分为成进入、视图进入和冒充其他用户等。根据对入侵检测类别的分析,从技术层次可分为异常检测、误用检测和特征检测;从检测机体可分为计算机攻击检测和互联网入侵检测;从控制方式可分为集中型控制和网络管理工具协调控制。

就目前网络入侵现状而言,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入侵手法日益丰富,使得入侵系统复杂化、多样化;入侵过程中加密入侵信息;入侵检测难度逐渐增大;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缺乏详细的框架和检测术语。因此,在现行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中,急需改善对入侵监测的数据源集中分析技术,做好攻击检测的人工分析,进一步研发改善人工免疫技术,确保网络信息的安全。

2 人工免疫技术在网络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2.1 人工免疫技术基本原理

人工免疫技术,是将人类身体的免疫系统处理抗原的过程为模本,模仿其特性应用到具体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中。人类免疫系统通过对自身和非自身物质进行辨别,以消灭异性的细胞。人工免疫技术的基本原理有以下三个:否定选择算法、克隆选择算法和基因库进化。否定选择算法,具体就是指人工免疫技术可以通过设定否定选择模式消除异体,先做好自体的确定,然后编辑出异常检测方法并进行对比,确定出合格的检测机器,最后实现否定选择模式和理论的完美结合。克隆选择算法,是指抗原被激活后会快速繁殖分解成为多个克隆体,人工免疫技术是利用CLONALG选择多种抗体进行克隆,产生较高适应度的克隆体,以保持抗体的多样性和通用性。基因库进化,是人工免疫技术的核心原理,主要仿真模拟人类免疫系统的进化过程,通过改变基因以产生较少的抗体进行检测,形成人类的免疫系统,并对其进行分析,确保进化策略可以扩大覆盖范围,减少抗体之间的重复覆盖,主要以引导基因库进化和反馈基因库进行进化两种为主。

人工免疫技术主要适用于自适应能力和自学习能力较强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第一,人工免疫技术可以抵抗病原体对电脑的入侵检测,可以通过自适应行为进行系统控制,最大的优势就是系统不会因一个机体失衡而整体崩溃。第二,人工免疫技术可以建立分布式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更好地进行机体监控。第三,人工免疫技术可以利用联想记忆机制可以促使产生更小的检测集合体,以便更好地检测入侵行为。

2.2 以人工免疫技术为主的入侵检测模型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以人工免疫技术为主,主要由数据源、传感器、分析器、行为事件、安全警报和管理响应器等构成。此系统主要以分布性、自组织性和轻量级为特点,具有可配置性、可扩散性、可测量性、自适应性、全局分析性和高效性。其中CIDF模型是入侵检测系统的惯用模型,主要有行为分析器、行为产生器、行为数据库和响应单元,主要分析各类需求以产生系统需要的数据信息,通过网络内部的数据包对信息进行判断,以获取系统日志并作出相应的反应处理。还有一种关键的网络入侵检测模型NAIS,这种模型需要较多的机器构成,比如克隆选择组件和预处理程序等。由主IDS服务器进行主入侵检测,通过生成的检测器集进行数据检测并连接到主机,检测器在对主机进行检测时,可以根据信息的相符与否以确定是否发出报警音。

2.3 人工免疫系统设计分析

人工免疫系统,就是基于人工免疫技术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在对其进行设计时,需要从计算机安全入手,而人工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必须保证计算机的安全,维持系统的稳定。一般可以将人工免疫系统模型分为记忆性抗体检测式、成熟性抗体检测式、未成熟抗体检测式、自体模式检测、自体几何动态检测和分割检测式六种。这些模型的共性就是都可以适应动态系统,可以根据抗体的生命周期进行动态化检测。同时,人工免疫系统可以实现对检测的动态计算,通过界定一些专业术语以更好地进行运算,比如抗原、自体和非自体以及检测约束器等。最后,人工免疫系统在实验中的应用分析,说明其系统可按照调整参数规则进行处理,测试系统效果,表明人工免疫系统在检测网络入侵过程中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3 小结

综上所述,人工免疫技术在网络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应用,是生物免疫机理在科技领域应用的一大突破,也是一种可以实现自我学习和自我使用的复杂技术。这种技术在网络入侵检测中的应用可以最大程度上实现检测的高效高质。

参考文献

[1]白鹏翔.免疫优化算法在网络入侵误报警中的应用[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5.

[2]顾鑫恒.人工免疫机制在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研究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4.

[3]O婉婷.基于P2P网络的人工免疫病毒检测技术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5.

自动化免疫分析范文4

【关键词】麻疹;疫情分析

【中图分类号】R5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707-02

为进一步了解南宁市麻疹疫情的流行规律,研究麻疹防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本市近年来麻疹疫苗的预防接种情况,对2005~2011年麻疹的发病资料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疫情资料来自国家疾病报告管理系统2005~2011年南宁市国家疫情网络直报数据。人口资料来自南宁市统计局。

1.2 病例定义:所有麻疹病例均为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确诊病例。病例诊断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麻疹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5983—1995)执行。

1.3 方法:通过国家疾病报告管理系统监测数据对2005~2011年南宁市麻疹发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发病人数按报告地区查询,发病数为在南宁市内报告的病例数。

2.结果

2.1 发病概况:南宁市自2005年以来,共发现了671例麻疹,2005年1.30/10万、2006年2.54/10万、2007年1.48/10万、2008年4.43/10万、2009年0.1/10万、2010年0.01/10万、2011年0.07/10万,(见表1)。

2.2 地区分布:2005至2011年间,麻疹病例在我市大部分县区均有发生,城市内各城区发病明显高于县份。西乡塘区6年间年平均发病率最高,4.47/10万,其次为兴宁区4.33/10万,(见表2)。

2.3 时间分布:我市麻疹发病具有明显的周期性,2月起发病增多,3~8月达到高峰,发病例数占全年总数的83%,(见表3)。

2.4 年龄分布:小年龄组发病居多,≤7月龄~7岁的年龄组发病占所有发病的69.75%,(见表4)。

3.讨论

3.1 南宁市麻疹疫情的流行特征。2008年之前,我市麻疹报告发病率在1/10万~5/10万波动,2008年疫情居高,超出自治区3/10万的控制标准。2009、2010年、2011年疫情得以控制,发病率降至1/10万以下;小龄发病居多,与近年来各省市发病特征较一致[1-4];散发为主,偶有暴发;大部分城区及县均有疫情,城区发病高于县份,说明我市的免疫规划工作发展不平衡,存在着薄弱地区和薄弱环节。

3.2 南宁市近几年控制麻疹疫情工作情况。广西壮族自治区2000~2006年麻疹年平均发病率为6.50/10万[5],南宁市由于城市发展迅速,人动性增加、医疗隔离条件限制、疫情控制不及时等多方面原因,发病率也维持在1/10万以上。然而近年资料显示,麻疹疫苗接种率均维持较高水平,2005~2011年麻疹基础免疫累计接种率波动在98.3%~99.1%之间。2006年,我国所在的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确定了到2012年实现消除麻疹目标,将麻疹发病率降到0.1/10万以下,消除本土麻疹病毒传播。为了使我市麻疹发病率下降至消除目标,我市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2007年,全市组织8月龄~10岁儿童进行了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漏种率19.06%,补种率98.29%;同时,为了解我市麻疹疫苗的免疫效果,掌握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于2009年开展南宁市六城区人群麻疹血清学调查,120例样本抗体阳性率仅为38%。2010年,在六县六城区范围内开展针对8月龄~14岁儿童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累计接种1174812人,占目标儿童的95%。2011年,在西乡塘区、高新区、兴宁区、青秀区、邕宁区、良庆区、江南区、经开区范围内开展针对8月龄~7岁儿童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完成接种298399名适龄儿童,占已登记适龄儿童数的96.35%。两次强化免疫活动共落实经费100余万元,自各级政府到乡村接种点层层动员,为2012年我市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汪春梅,傅洪.醴陵市2005-2009年麻疹疫情流行病学分析及强化免疫效果评价[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4):652-653.

[2] 张亮,肖苓秋,白丽芳,等.昆明市2006年~2009年麻疹疫情流行态势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12):2371-2372.

[3] 王俊,经正敏,黄慧,等.南京市江宁区2001-2010年麻疹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江苏卫生保健,2011,13(3):5-6.DOI:10.3969/j.issn.1008-7338.2011.03.003.

自动化免疫分析范文5

一、指导思想

认真组织和规范开展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通过病原监测全面掌握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主要动物疫病的病原分布和流行趋势,及时消除疫情隐患;通过抗体监测有效评估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及猪瘟等主要动物疫病的免疫效果,为科学免疫提供监测依据;定期分析评估动物疫情,把握疫情动态,科学判断防控形势,开展预警预报工作,为科学防控提供技术支持。同时,结合《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1-2020)》和口蹄疫、禽流感、布病等专项防治计划,根据动物疫病流行特点及防控情况,积极探索主要动物疫病净化模式,大力推进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工作。

二、基本原则

(一)上级监测和本级监测相结合。按照《关于印发2012年市重大动物疫病监测计划的通知》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我县重大动物疫病监测实施方案。监测数量不少于市级下达监测计划数量。所需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

(二)定点监测与全面监测相结合。根据我县动物疫病流行特点,在县内设立固定监测点,实行定时、定点、定量和定性持续监测。在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后,分别开展一次全面集中监测工作。

(三)常规监测与应急监测相结合。按照我县重大动物疫病监测实施方案,按月度完成常规监测任务;对突发主要动物疫病和新发动物疫病,要及时开展应急监测。

(四)抗体监测与病原监测相结合。通过开展免疫抗体监测,及时评估主要动物疫病免疫效果,对监测免疫抗体水平不合格的,要分析原因并及时组织补免和强化免疫;重点强化病原学监测,加大监测力度,及时掌握主要动物疫病病原分布情况,分析和把握主要动物疫病流行趋势。

(五)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相结合。在监测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开展针对性的流行病学调查。

三、职责分工

2012年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监测工作,我县采取“三位一体”(县畜牧水产局制定监测方案、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施监测、县动物卫生监督所跟踪监督)的考核方式。

县畜牧水产局负责下达监测任务和自查自检任务的组织落实。

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配合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县内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监测工作采样组织、自查自检免疫抗体检验的实施和分工上报工作。

县动物卫生监督所负责县内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监测工作中拒绝采样违规行为的处理。

各乡镇动物防疫办公室负责本乡镇内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监测和防疫员组织工作。

村级防疫员负责提供完整的免疫档案,补免登记表,畜禽流动台帐。被确定监测点的防疫员配合乡镇完成责任区的采样任务。

四、重点工作安排

(一)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全县动物养殖情况、流通模式、动物疫病流行特点,设立1个生猪固定监测点和1个反刍动物监测点,每月至少开展一次直接采样监测工作,重点监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口蹄疫等主要动物疫病。

(二)做好疫情监测工作。按照全县监测计划,按时完成监测工作,密切掌握全县的疫情动态,建立起重大动物疫病预警、预报机制。

(1)完成上级下达的检测任务。每年按照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下达的检测任务,于5月25日及10月25日前将抽(采)样单及汇总表电子版报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2)组织开展主要动物疫病常规监测工作。根据全县实际情况,开展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等主要动物疫病常规检测工作,制定监测实施方案及计划,并将方案计划及检测结果上报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3)组织做好全县家畜布鲁氏菌病、牛结核病监测工作。

(4)按时完成牛海绵状脑病等外来动物疫病样品的采集送检工作。

上述各动物疫病的监测计划详见附件1-2。

(三)实验室根据监测工作需要,及时上报诊断试剂订购计划,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统一组织供应。诊断试剂所需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

五、监测结果报告

自动化免疫分析范文6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兽医诊断 应用分析

中图分号:S85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9(a)-0094-02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国际上简称为IHC,是依靠组织化学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兽医诊断技术,其主要的原理是利用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把抗体当作特异性染色的主要载体,并且把相关的物质标记在抗体分子中,以便在显微镜下对抗原抗体进行全方位仔细的观察,最终达到对细胞和组织内的相应抗原进行定性和定位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发现和发展使得传统兽医诊断发生了很大变化,使得传统病理学逐渐发展成为免疫信号和形态相结合的现代病理学。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就对兽医诊断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主要是由于IHC可以在石蜡切片、冰冻组织和细胞制品上检测组织中种类广泛的病原,以及对活体动物中病原的检测,亦可用于对动物体内病原的动态分布、半定量等研究。此外,IHC还可对固定组织进行回顾性研究。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在细胞、亚细胞水平原位检测抗原分子,是其他任何生物技术难以达到和代替的,它能在细胞基因和分子水平同时原位显示基因及其表达产物,形成新的检测系统。虽然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 reaction,PCR)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疾病的诊断,但由于不能在组织和细胞内进行明确的定位而限制PCR在病理组织学上的应用。该文就着重对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兽医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希望对我国兽医诊断部门有一定的借鉴。

1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病原体的检测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兽医诊断过程中,尤其是在兽类传染病的诊断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兽类传染病诊断过程中的作用有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到病原体,比如:病毒、细菌的种类,还能检测出某些不能在体外分离培养的病原体和病毒。我国著名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专家周春宇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大量的实验建立了检测鹅细小病毒的间接酶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这种检测方式的发明使得鹅细小病毒对兽类组织器官和细胞的抗原定位检测更加清晰明了[1]。除此之外,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也可以应用于同一检样品病原比的检测和识别过程中,国外研究者曾经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某养殖场公牛心肌炎的主要病原体,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检测了90头死于心肌炎的公牛感染组织,每个标本都使用了4种抗病原体,即:嗜血杆菌病抗病原体、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抗病原体、牛支抗病原体、溶血性曼氏杆菌抗病原体。大约有65头牛在心脏受损中发现了嗜血杆菌,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只有4头,从这几组数据中可以清楚看到嗜血杆菌才是导致公牛心肌炎的主要病原体。也有人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到犬瘟热病毒、衣原体等病毒很难在体外分离,并且培养起来非常费时、费力。也有人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兽类组织切片中活着的非可培养状态的副溶血性弧菌,发现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能够准确检测出非可培养状态的副溶血性弧菌的位置,大大节省了实验人员的精力和时间,把兽医诊断检测人员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所以说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不但能够减少兽医诊断的工作量,还能提高兽医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2]。

2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病原机体的定位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具有很多优点,但是我国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起步比较晚,相关技术还不够成熟,还不能精确地测量出病原体的含量,但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却能使得病原检测变得更加直观清晰,还可对病原体进行准确定位。比如: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对犬类传染性肝炎病毒定位在细胞核内,能够把狂犬病病毒定位到细胞质当中,这是传统的兽医诊断所达不到的技术高度,使得原来被称为不治之症的狂犬病有了治愈的希望。我国著名免疫组织化学专家陈海军曾建立了检测石蜡组织切片中I型鸭肝炎病毒的间接免疫酶染色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I型鸭肝炎病毒导致鸭死亡的组织器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检测结果显示,I型鸭肝炎病毒在死亡鸭的肝、心、盲肠、直肠中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都是阳性,这个实验可以清楚看出I型鸭肝炎病毒主要分布在感染细胞的细胞质当中[3]。

3 病原在机体的动态分布研究

病原在机体的动态分布研究是兽医诊断动物传染病的基础,能够为动物发病的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对养殖业控制动物病情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对病原在机体的动态分布研究起步比较晚,到目前为止,主要利用生物学技术、免疫酶组化法进行研究。通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能够清晰明了地观察到病原在组织细胞中的生长动态,也就能观察到病毒从一个部位到另一个部位的扩散过程,有助于兽医研究疫病发病的原因和过程。同时,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还能检测出肉眼病变不明显的组织内的病因发病过程和状态[4]。

4 结语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应用的范围非常广泛,除了应用在医院诊断过程中,还应用在兽医疫病疾病的研究过程中。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分子技术和遗传技术得到了广泛发展,使得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越来越完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兽医诊断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和价值越来越大,该文通过查阅大量的中外文献,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病原体的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病原机体的定位,病原在机体的动态分布研究,希望对兽医诊断发展有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 万美梅,孙彦伟,林乃锋.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兽医诊断中的应用[J].动物医学进展,2013(6):94-97.

[2] 孙亚妮.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鸡三种病毒性肿瘤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D].山东农业大学,2014.

自动化免疫分析范文7

关键词 多感官 教学 课例 设计 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5-0098-02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可刺激其大脑皮层并增强突触间的联系,从而加强理解和记忆。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起点是感官对该事物的知觉,而人类对一个事物的感知,只有通过多种感官的反映才能产生关于该事物的全面认识。

一、课例主题

本课例以“多感官参与教学”为主题。多感官参与下的教学就是给学生创设“动眼、动耳、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调动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动觉及触觉等通道获取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感知事物,加深对事物的理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的教学方式。该教学方式不仅通过多重刺激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习效果,还能满足不同类型学习者(如视觉、听觉、动觉、触觉学习者)的学习需要。

二、课例背景

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模块,课题为“免疫对人体稳态的维持”,笔者尝试采用多感官参与下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受到良好效果。该课例在全国生物课改经验交流会上展示后给与会专家和教师留下了深刻印象,会后很多教师纷纷前来祝贺、交流感受或索要课件。

三、设计与分析

(一)新课导入,视听刺激

课前2分钟播放防治艾滋病宣传歌曲《飘动的红丝带》,并配防治艾滋病宣传的背景画面。

【分析】通过播放动听的音乐,展示生动的图片来刺激学生的视听通道,引发注意。

(二)新知学习,多感配合

1.免疫系统的组成

【看一看,比一比】投影免疫系统组成示意图,挑选两张学生预习时所画免疫系统概念图对比。概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如下图所示。

【分析】教师将免疫系统组成示意图和学生预习所画概念图呈现给学生,意在启动学生视觉通道,加强直观感受,增强了学生兴趣。

2.淋巴细胞的起源、分化和功能

初始设计:

【想一想,议一议】提供下列问题情境,供学生讨论交流。

用大剂量X射线照射去掉胸腺的小鼠,小鼠可失去全部特异性免疫功能。

(1)此时如果输给小鼠来自胸腺的淋巴细胞,特异性免疫功能虽得到恢复,但仍与正常小鼠不同,即不能产生抗体。为什么?

学生通过讨论回答:因为大剂量X射线损坏了B淋巴细胞,而来自胸腺的T细胞不能产生抗体。

(2)如果在X射线照射后不输给小鼠来自胸腺的淋巴细胞,而输给来自骨髓的淋巴细胞,去胸腺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不能恢复,但产生抗体的功能却得到一定恢复。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胸腺的淋巴细胞和骨髓中的淋巴细胞在免疫中起不同的作用,胸腺的T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

(3)欲使大剂量X射线照射过的去掉胸腺小鼠恢复全部免疫功能,接下来应如何实验?

学生根据上述两步实验,容易得到答案:同时给该小鼠输入来自胸腺和骨髓的淋巴细胞,小鼠就可恢复全部免疫功能。

【优点分析】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功能是学生易混淆的知识点,通过设计问题情境供学生讨论分析,意在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在理清其功能的同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不足之处】缺少对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功能的比较和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总结归纳,学生印象不深。

改进设计:在学生上述问题的讨论交流后,再通过下表来总结归纳。

【改进分析】图表可以给学生更形象、直观的刺激,通过图表对比,学生对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功能一目了然,印象更深刻。

3.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初始设计:

【读一读,看一看,听一听】学生先阅读教材中关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的文字说明,再观看“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三维动画视频,边看边听教师的讲解。学生不理解,教师又重复讲解一遍。

【效果分析】由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是本节课的难点内容,教师往往采用让学生先阅读再反复讲解的方式以期突破难点,但效果并不理想,学生依旧似懂非懂。原因在于学生虽在教师指导下阅读、听讲,参与的感官以视觉、听觉为主,而动触觉参与少,且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未得到发挥。

改进设计1:

【读一读,看一看,说一说】学生先阅读教材中关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的文字说明,再观看“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三维动画视频,接着由学生对着视频组织语言描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效果分析】虽然给学生提供了动口机会,但由于学生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非常陌生,又是第一次接触“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三维动画,根本看不懂视频呈现的过程,所以学生讲得“牛头不对马嘴”,笑话百出。尽管课堂气氛活跃了,但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改进设计2:

【读一读,看一看,议一议,问一问,说一说】学生先阅读教材再观看动画视频(循环放映),接着以小组为单位对照视频所展现的过程尝试创新性配音,要求不发生科学性错误,有疑问可随时向老师提问,最后各组推选“最佳人选”到全班交流。

【配音片段】

自动化免疫分析范文8

【关键词】麻疹发病率;控制措施

沙坪坝区地处重庆市区西部,全区幅员面积396平方公里,辖11个街道、12个镇和1个经济园区,人口84万。随着麻疹疫苗的推广运用和预防接种工作的深入开展,麻疹发病率大幅度降低,但2005年麻疹疫情开始回升,2007年麻疹报告发病率达32.25/10万。为了掌握沙坪坝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控制和消除麻疹的免疫策略,现将该区2005-2008年麻疹疫情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麻疹疫情资料来源于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NNDRS),监测资料来自麻疹监测系统(MSS),人口资料来自统计局。

1.2 诊断标准 依据国家技术监督局《麻疹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5983-1995)。

1.3 资料分析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麻疹监测系统软件,SPSS.10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麻疹疫情特征

2.1.1 流行强度 2005-2008年沙坪坝区共发生麻疹病例450例,麻疹年均发病率为15.09/10万,2007年麻疹发病率最高,全区共报告麻疹病例242例,发病率为32.25/10万。2008年,全区共报告麻疹病例111例,报告病例数比2007年下降了54.13%(表1)。

2.1.2 时间分布 2005年麻疹发病以4~7月为高峰,2006年麻疹发病有两个高峰,即4~7月和11~12月,2006年年末麻疹发病有翘尾趋势,2007-2008年麻疹发病均以1~7月为高峰。2007年每月均呈现较高的发病水平,2008年8月以后麻疹报告病例数迅速下降。

2.1.3 地区分布 2005-2008年沙坪坝区城区麻疹发病率均高于农村地区。2005-2008年城区共报告麻疹病例317例,年均发病率为19.13/10万,各年发病率依次为8.94/10万、7.55/10万、37.29/10万、16.65/10万;农村地区共报告麻疹病例133例,年均发病率为9.52/10万,各年发病率依次为4.11/10万、3.71/10万、24.38/10万、11.86/10万(见图1)。城区发病率高于农村,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59,P

2.1.4 年龄分布 2005-2008年

2.1.5 流动人口 2005-2008年沙坪坝区流动人口麻疹病例为171例,发病率为28.67/10万,流动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区的城乡结合部、农民工子女学校和高校。本地人口病例数279例,发病率11.69/10万,流动人口与本地人口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139,P

2.1.6 免疫史 2005-2008年麻疹监测系统共报告麻疹病例450例,其中≥8月龄病例338例。在≥8月龄的病例中,接种麻疹疫苗“零” 剂次184例,占54.44%;免疫1剂次51例占15.09%;≥2剂次9例占2.66%;免疫史不详者94例占病例总数27.81%。2005-2008年8-12月龄儿童麻疹病例共85例,其中无免疫史76例,占89.41%。

2.2 对重点人群开展麻疹免疫接种 沙坪坝区是文化区,近年来流动人口大幅增加,沙坪坝区教委相继成立8所农民工子女学校,另有7所小学提供政策优惠,收读较多的农民工子女,2007-2008年对全区176所幼儿园、小学开展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2008年5~6月对流动人口集中的农民工子女学校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

3 讨论

3.1 麻疹发病原因分析 重庆市沙坪坝区2005-2007年麻疹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08年采取各种免疫措施后发病率有所下降。疫情资料分析表明,麻疹病例多集中在4~7月份,即以春夏季为主,与田兴国[1]等报道麻疹以春秋季发病为主不一致,这可能与重庆市地区气候条件或其他因素有关。

从地区分布看,2005-2008年城区发病率显著高于农村地区,这与大量外来流动人口涌入,适龄儿童预防接种率低有关。城市人口高度密集和流动性增加了感染机会,流动人口居住和生活条件差,预防保健意识淡漠,免疫状况差,流动人口麻疹发病率高,是城区麻疹发病率高的重要原因。

从发病年龄看,

由于近年来流动儿童的不断迁入,免疫空白人群逐渐积累,使免疫屏障的保护力下降,免疫空白人群麻疹发病率高,是麻疹疫情上升的重要原因,这一点在农民工子女学校和有流动儿童借读的公办学校尤为明显。有的麻疹病例有明确的麻疹疫苗免疫史却依然患病,可能和疫苗冷链管理、接种针次或麻疹疫苗接种操作等有关。

3.2 控制措施

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提出2012年消除麻疹计划,卫生部2006年11月印发了《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目前沙坪坝区麻疹疫情处于上升趋势,要有效预防和控制麻疹流行,建议采取以下措施:①进一步加强麻疹疫苗常规免疫工作,提高麻疹疫苗接种覆盖率和及时率,保护易感人群。实现消除麻疹目标主要是依赖高质量的常规免疫工作。应建立长效、可持续发展的机制,规范地实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并进一步加强培训,保证常规免疫工作规范、高质量进行;②切实加强流动儿童扩大免疫规划管理工作。尤其要加强城区、城乡结合部、边远山区等薄弱地区针对流动儿童等重点人群的常规免疫工作,切实提高麻疹疫苗8月龄初种、18月龄复种的及时接种率,减少免疫空白人群。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增强流动人口预防保健意识,提高预防接种自觉性;③继续加强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工作,作好重点人群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工作,消灭免疫空白人群,提高人群整体麻疹免疫水平;④重视成人麻疹预防接种工作,建议对高校学生和育龄期妇女接种麻腮风疫苗;⑤根据《全国麻疹监测方案》要求,提高监测系统敏感性,发现疑似病例及时进行调查,针对当前高发的麻疹疫情,根据实际情况加强调研分析,针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及时采取应急群体性接种、局部强化免疫,避免疫情蔓延;⑥加强对预防接种人员的培训指导工作,接种人员应严格掌握疫苗储存、运输及疫苗接种操作规范,提高麻疹疫苗接种合格率。

参 考 文 献

[1] 田兴国,金宣华,褚彪.六盘水1997-2007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华南预防医学,2007,33(2):32-33.

自动化免疫分析范文9

关键词:流动儿童;免疫规划;问题与对策

免疫预防作为我国预防控制疾病工作的一项基本国策,对控制和预防传染疾病具有重要意义。与计划免疫实施之前相比,计划免疫实施后我国传染病发生率下降90%以上[1]。我国现在已实现省、县、镇儿童免疫接种率在85%以上的目标,整体儿童免疫接种率相对较高。但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流动人口逐渐增加,其中流动儿童无固定住所、家长免疫意识不强,这部分儿童免疫工作难以落实[2]。在免疫规划中的免疫疫苗种类不断增多的情况下,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难度增加,其中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难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免疫规划相关资料来自我国接种率抽样汇总表、接种率报表以及免疫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报表。传染病发病情况及疫情资料也来自我国基本预防控制信息系统。

1.2 研究方法 流动人口中儿童定义为流动儿童,包括常驻户口不在本辖区、在当地居住满3个月、年龄低于7岁的儿童。

2. 结果

2.1 流动儿童免疫规划接种率偏低

流动儿童因为经济、居住生活条件、家长素质低等因素影响,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明显低于本地常住儿童。调查发现2013年我国0~7岁流动儿童建卡率60.50%明显低于本地儿童免疫接种建卡率95.20%。同时,流动儿童5种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的单种接种率依次为70%、72%、80%,74%,63%,均明显低于常住儿童接种率90%、96%、90%、97%、95%。还有其他研究统计者以宁夏回族自治区某县免疫借助资料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发现流动儿童疫苗接种覆盖率明显低于常住儿童覆盖率。

2.2 流动儿童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的发病率偏高 流动儿童逐渐成为传染病发病和疫情暴发的高危人群,统计发现2012年我国流动儿童年均传染病发病率达到10.7/10万,明显高于常住儿童发病率2.12/10万。所以说,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的发病率明显偏高,值得大家警惕。

2.3 流动儿童免疫规划接种问题

2.3.1 流动儿童问题 流动儿童多是随父母外出打工,居住情况比较复杂,还有部分是超生儿童,没有户口,有一定隐匿性,使得家长不愿意或无法进行办证、接种。

2.3.2 家长问题 多数流动儿童家庭条件有限,家长文化程度偏低,对免疫规划工作的重要性没有足够认识,对子女免疫接种缺乏主动性,导致流动儿童不能及时按期接种疫苗。

2.3.3 免疫规划管理问题 全民免疫接种需要大量的投入,我国目前对免疫规划工作开展的投入还远远不够,包括人力、财力、物力等都不够。另外,在免疫规划接种宣传方面工作不全面、不到位,使得流动儿童家长未充分认识免疫规划。对流动儿童预防接种情况及流动动态缺乏充分的摸底调查,不能掌握这些儿童免疫接种情况。最后,对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规划工作缺乏质量考核,难以保证免疫规划工作质量。

3. 讨论

流动儿童的免疫规划落实是一个薄弱环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根据我国流动儿童特征,总结经验,积极探索,总结出提高流动儿童免疫规划工作质量的应对措施。

3.1 加强部门合作,共同摸底流动儿童接种情况 免疫接种单位及管理单位应充分加强与计划生育、教育、公安、妇幼、工商、街道等部门的合作,以掌握流动儿童基本情况[3]。可以让卫生部门牵头,定期召开联合会议,互相沟通信息、配合完成工作。与公安、妇幼、计划生育部门进行信息共享,掌握新生儿童和流动儿童信息。与教育部门信息共享,在新生入园、入学时检查其预防接种证,对漏种儿童及时补种。与街道或社区配合,对辖区内人口流动量大的区域进行排查。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社区卫生中心、乡镇卫生院等逐级分工,对免疫规划内的儿童进行搜索、建卡、免疫接种、跟踪、评估及督导。必要时,利用节假日流动儿童返乡时机对其进行查漏补种[4]。

3.2 加强宣传 充分利用电视、板报、广播等传媒手段加强免疫规划宣传。还可利用“4・25”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及六一儿童节等开展全面宣传,力争全面提高家长预防接种意识,调动其接种积极主动性[5]。

3.3 完善免疫规划管理 将免疫规划指标纳入卫生工作目标之内,全方面探索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方案,建立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登记表、执行地段管理、建立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卡转接制度、接种报告制度等[6]。争取建立一个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妇幼保健院为上游、以社区卫生中心及乡镇卫生中心为中游、以村卫生所为下游的三级预防保健网络,负责管辖区内的流动儿童免疫规划工作,定期进行督导检查。另一方面,全面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和免疫服务质量,让流动儿童免疫规划更趋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

参考文献:

[1] 梁玉荣.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状况管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 (9) : 235-236.

[2] 刘新妍,李 会.农村儿童计划免疫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吉林省农安县实证分析[J].卫生软科学,2010,24(1):46- 48.

[3] 于 洋.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3(11):214-215.

[4] 岑绮玲,罗小燕,赵玲杰,等.影响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的因素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5):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