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小学音乐教学常规集锦9篇

时间:2023-07-27 16:14:54

小学音乐教学常规

小学音乐教学常规范文1

关键词:音乐课;规矩;审美

假如把我们的学习、生活等比喻成一个游戏,则出现人们常说的要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音乐课堂也是如此,一堂课的顺利进行,需要良好的纪律做前提;课时教学目标的完成,需要良好的纪律做支撑。没有最基本的课堂纪律作保证,一切音乐实践活动都无法顺利进行。那我们应该如何提高自身的课堂组织能力?建立怎样的音乐课堂规则?并把握好音乐课堂规则的尺度呢?

一、课堂常规培养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一)促进作用:课堂常规培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它是教师教学及管理艺术高水平发挥的结果。课堂常规培养可以形成积极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激励学生的参与精神,激发学生潜能的释放,从而圆满地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二)维持作用:课堂常规培养的维持作用指教师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较持久地维持课堂教学的基本秩序,形成比较稳定的教学环境,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二、课堂常规培养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全体性原则: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达到《音乐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

(二)全面性原则: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而且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的能力以及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三)主体性原则: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师生的合作为基础。课堂常规培养只有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才能主动、活泼地去学习、去思维、去创造、去发展。

(四)民主性原则:建立平等、友好、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师生关系,形成教学成长,民主和谐的氛围,学生的个性才能达到充分地发展。

(五)发展性原则:要立足于学生的人格成长和学生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在轻松与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和谐统一的发展。

三、课堂常规培养在教学中体现系统化

(一)制定音乐课堂学习常规,使学生有规可循

尊重学生,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以发展学生为目的,结合音乐学科的特点,经过师生共同讨论和协商制定出了学生音乐课堂常规,便于学生理解遵守,便于教师施行检查。

(二)落实音乐课堂学习常规,使学生习以为常

制定了规矩不执行相当于没有制定,甚至会产生反作用。所以,教师要在工作实践中注重把与学生商定的一系列音乐课堂常规制度落实到教学过程中,以此产生实践效应。

1、习惯“有备而来”

由于音乐课上课地点的特殊性,学生很容易因此而兴奋。又因为音乐课是学生眼中毫无压力可言的科任课,因此他们在排队去音乐教室的时候,组织纪律性差,时常出现在楼道内与同学说话或打闹的现象。为了减少和避免这种“排队乱”的现象,我要求学生在上楼时,双手在胸前拿书,嘴闭严,轻声走上楼。从班级教室走到音乐教室的这段时间,已经属于上课,必须保证学生的状态。

另外,每班两名课代表,一名负责课前来找老师报道,协助老师准备好今天课堂需要用的教具。另一名课代表专门负责学生的纪律,在班级门口整好队,安静的带到音乐教室门口。

为了保护音乐教室的环境,要求每一位来上音乐课的学生,带齐音乐书、五线谱、铅笔一支。也就是说,每位来音乐教室准备上课的学生,必须带齐四样学习用具(音乐书、五线谱、铅笔、鞋套)。

一切课前准备工作做齐后,听到音乐声,进教室。我要求学生每次以舞蹈的方式,来到音乐教室中。学生可根据听到的歌曲、乐曲旋律,做些律动或舞蹈动作,开心的“跳”到音乐教室里来。做这样的设计,第一是为了让学生自主的投入到音乐课里来;第二是从一点一滴,抓紧每一分钟,培养学生的表现力,为歌曲的创编,表演环节,做好基础。

很多好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是靠生活中的小细节积累起来的,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成江海。当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自理能力还不够完善的小学生。面对条条框框的要求和制度,他们难免会犯些错误。比如:经常会出现忘带和落带学习用具的现象,出问题的频率非常高。而每一次出现问题,学生总是可以有借口,表现出一脸无辜的样子,请求老师原谅。面对他们每一次“小可怜”的样子,我制定了一些相应的惩罚措施,希望可以以次来帮助他们改掉“小迷糊”的现象。凡是忘带或落带学习用具的学生,课前需要站在全班同学面前,解释清楚忘带或落带的原因,依据他的犯错情况,其他同学为他出谋划策,帮助他改掉不好的学习习惯。忘带鞋套的学生,我会让他单独坐在离教室门口较近的座位上。一是为了保持教室的环境卫生不被破坏,二是让他感觉到,认识到错误。每次课堂上,关于音乐的游戏和小活动非常丰富,没有带齐学习用具的学生,是不能参与进来的。他们坐在一旁,会感到很没意思,下一次上课前,他会仔细检查自己的学习用具。另外,忘带学习用具的学生,必须在当天的音乐课上,受到一次老师的表扬,以次来抵消犯的错,否则会被我毫不留情的记在成绩册上,直接影响总评的成绩。因此,那些忘记带齐用具的学生,虽然犯了错误,不能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可是上课的积极度却丝毫没有了可以抵消自己的错误,他们在课堂上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几率大大增加了,学习的态度可谓非常认真。

2、习惯“约定成俗”

(1)变口令:可以在课堂上使用了“音乐代替命令”的方法,效果很好。在这一训练过程中,教师不必大声地喊叫“坐好、不要说话、起立、停下来……”口令,只需要弹奏相应的钢琴小曲片断,从而既能培养学生的听觉,又能营造浓郁的音乐氛围。

(2)给暗示:在学生集体演唱歌曲,如果发现个别学生在随便说话、没有聆听或未参与其中时,__________教师不用立即停下课来,可以走到该生近前, 轻轻用手碰一碰他(她) 的肩膀, 或用眼神示意他(她),或朝他(她)微微点点头,让学生感到老师已经注意到自己了,但又维护了自己的面子,没有当众批评自己。

(3)找优点:不论对哪个学生,教师都要善于从他们的身上找优点,并且应当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尤其是对待顽皮的孩子,教师更要通过找优点,激励他们在其他不足方面的进步。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先观察那些不守纪律的学生,找到他身上哪怕是最小的一个优点,先进行大力的表扬:“××同学,今天你唱歌时声音特别响亮,老师都被你的歌声打动了! 来,同学们,让我们大家都为××同学鼓鼓掌好吗? ”在全班同学的掌声中, 受表扬的小朋友肯定会喜滋滋的, 接着再对他提出要求:“希望你能继续努力,坐在小板凳上不随便乱动,不打扰别人,这样你会获得大家更多的掌声! 好吗? ”听到这样的话,这位学生会立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改正它。

(4)拉勾勾: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先和个别经常不守纪律的学生约定好:“今天上课时, 只要你有好的表现, 老师就会在全班表扬你! 比如说:你坐端正了,老师会表扬你;你没有随便讲话,老师也会表扬你;你唱歌认真了,老师还会表扬你……同时请你自己记住了,老师上课时表扬了你几次,下课时你就可以到老师这里来领几颗五角星做奖励! ”说完再和小朋友伸手拉勾勾相互做保证。这样做可以不断提高学生对上音乐课的积极性和对学习的兴趣。

(5)重评价:针对学生上课的优缺点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是鼓励性的、带有期望性的、公开的、公正性的。教师们可能有过这样的感受:当我们在第一次大声批评不守纪律的学生时,学生可能会立刻安静下来,但当我们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更多次地大声批评时,学生可能就不再那么畏惧了,而老师必须拿出更大的气力来提高声音、声调,以停止学生不守纪律的行为。如此一来,这种方法就会渐渐失效。因此我认为,应当适度地使用惩罚,过程应有一定的“坡度”。例如,我们如果采用在课堂上给小组加星、扣星的方法时,当发现有一个学生不守纪律时,教师就可以先说明:“××小组,你们有一个组员不守纪律了,所以整个小组要被扣除一颗五角星! ”同时用目光提醒那个不守纪律的学生。如果该同学还是我行我素,依旧不守纪律,教师就可以采用点名批评的方式,并指出错在哪里。假如该名同学还是不理不睬,教师不必为批评该生而停下课来,可以在课后用谈心、鼓励、与家长沟通等方法解决。

3、习惯“有始有终”

(1)音乐的延续性:每节音乐课结束,下课铃声响起,我要求学生唱着学会的歌曲离开教室,并且,多媒体中仍旧播放刚刚学会的歌曲,做到“下课课不断”,让学生可以听着音乐走进教室,伴随着音乐离开教室;另外,为了音乐教室的环境整洁,我会一周安排两次(含两次)以上的卫生打扫工作。学生轮流对音乐教室的卫生进行整洁,一是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思想,二是让他们通过自身的劳动,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保持好音乐教室的卫生环境。在每次学生做音乐教室卫生打扫的时候,我会特意为前来打扫卫生的学生播放课堂上学过的歌曲,让他们伴随音乐劳动,既培养了他们的音乐情操,从而又复习了歌曲,可谓是两全其美;在课间与学生碰面的时候,我也会和他们哼哼唱学过的歌曲;在听到窗外一个旋律的时候,我会就此和他们分析一下小旋律的名字和出处;就是这样,我不放过每一个可以让学生走进音乐,了解音乐的机会,培养他们关注音乐的能力。

(2)音乐的人文性:上完课学生回去后,我总能看到在教室里有几页脱落的音乐书静静地躺在墙角,捡起已满目沧痍的音乐书,内心不由涌起一股辛酸。音乐书啊,你何以到了这等地步。于是我规定:在期末结束时我要检查书,如有破损的扣期末分。这样一来,学生基本上能保管好自己的音乐书了,而且有许多学生还把音乐书包上了封面,音乐教室也变得干净了;有时布置作业,我会借着课堂上所学的歌曲,要求学生在课下搜集一些相关的音乐资料,等到下次上课时,根据学生的收集情况给较好的学生加平时分,并计算在期末成绩中,这样一来,学生收集资料起来就比较积极认真,丰富了音乐知识。

四、音乐课堂常规培养实践中的反思

小学音乐教学常规范文2

关键词:音乐课堂 快乐教学 教学实践

与班主任不同,音乐老师需要在一个学期当中面对几个班级的音乐教学,因此在对学生不够了解的情况下,如何活跃课堂气氛就成为了教学当中的难题。音乐课并不在正规的考试当中,因此教师与学生都不会产生学习压力,如何对学生进行组织、提升学生的艺术情操与专业素养则成为了音乐教师所要面临的难题。

一、课堂常规与教学实效

在实践教育学科当中提到有关于课堂教学的常规建立,将建立课堂常规作为了教学的基础行为。在实际的引用当中,课堂教学常规在各个学科当中也会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性,在音乐、美术等课堂当中更是如此。当新课标实施以后,音乐课在对课堂教学常规进行建立的同时,还在努力寻求自身所拥有的教学特征,例如:

实例一,在进行音乐活动当中,学生们的状态处于活跃与兴奋的状态,但是学生的表现却仅仅将注意力放在了玩闹、吵嚷当中,甚至还有一些调皮的学生在教室当中到处奔跑,音乐教师根本无法对课堂进行有效的控制。

实例二,在进行音乐作品鉴赏时,学生有的在交头接耳,有的在呼呼大睡,有的在书本上写写画画,学生们发出来的声音远远超过了音乐的声音。

实例三,在进行歌曲演唱时,一些学生怪模怪样的唱歌,将这种活动作为了搞怪的机会,在优美的歌声当中掺杂了一丝不和谐的气氛。

上述几种情况为音乐课堂常见的一些现象,绝大多数的音乐教师都曾经历过这些场面。音乐在众多的学科教学当中属于声音艺术类学科,在进行授课的当中需要一定条件下的环境才能够达到教学的效果与目的,如果脱离这一前提,再优美的音乐也只是一团杂音而已。因此在音乐课堂的教学当中,需要对课堂气氛具备一定程度的掌控力,同时能够为音乐知识的传递留出一定的空间,但是这种空间的建立,需要音乐课堂的教学常规作为基础,参照音乐学科所具备的独特性,音乐课堂的教学常规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进入教室的常规

教导学生在进入音乐教室之前带好需要的课本、笔以及乐器,同时规定学生在进入教室的过程当中不许大声喧哗、不追跑打闹,安静地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如果课堂当中有音乐在进行播放,指导学生对音乐进行聆听,并随时准备上课。

(二)音乐欣赏的常规

在对音乐以及歌曲进行欣赏的过程当中,要求学生保持课堂安静,对音乐进行深刻的理解与感受,同时可以通过想象对音乐所描述的画面进行塑造,通过身体摇摆的幅度进行表达。这是培养学生在音乐欣赏当中学会用思想与音乐进行融会贯通,但也需要注意对学生提出保持课堂纪律的要求。

(三)歌曲演唱的常规

音乐教师在执行教学任务的过程当中所需要做到的不仅是教会学生演唱歌曲,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如何对歌曲进行表达与传递。因此在学生进行歌曲的演唱过程当中需要统一和谐,按照歌曲当中规定的力度、速度、曲调以及情绪将音乐当中所包含的感情表达出来。

(四)表演的常规

在音乐课堂当中,音乐表演是学生最喜欢进行的一项课堂活动,因此音乐教师要把握时机对学生提出表演所需的要求,同时明确音乐表演的最终目的。另外,在学生进行表演的过程当中要具备协同合作的精神,准确表现音乐当中蕴含的节奏与情绪,学生表演结束后要进行客观中肯的评价,使学生能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

(五)乐器练习的常规

目前的音乐教学当中很少会涉及到乐器的练习,但是对于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来说,乐器练习环节却是最为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在音乐课堂当中,许多学生会不停老师的劝阻随意吹奏乐器,进而对音乐课堂产生了恶劣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当按照教学环境的不同指导学生上课后将乐器统一摆放在规定的地方,在需要进行乐器练习时再进行统一的发放,练习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调节学生对于乐器练习的正确认识。

二、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效

(一)学生参与下的课堂实效提升方法

音乐情景剧所能起到的作用就是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组织,使学生能够参与到其中,在音乐情景剧中扮演相应的角色,在表演的过程当中还能够体验到成就感与愉悦感。例如在《快乐的小熊猫》教学当中,首先可以通过对大森林的画面进行播放,营造出自然当中平静、安详的氛围,随后要求学生按照想象扮演剧中的角色。

(二)结合多媒体对课堂实效的提高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很多领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在音乐课堂教学当中也能够利用计算机技术当中的多媒体技术使音乐课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使学生对概念能够更加直观有效地进行理解,同时将学生带入了音乐色彩的世界当中,开阔学生视野,发掘学生潜力,充分调动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进而有效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结语

在音乐课堂当中不仅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引导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通过综合角度的培养使学生尽快理解到音乐对于自身的好处,将音乐的学习予以重视。由此可见,加强音乐课堂的教学实效途径具有多个方面,因此需要教师对音乐充分的热爱,对学生充分的理解,将音乐教学理念进行仔细的考量与揣摩,才能够创造出适合自身的教学方式与理念。通过多种能力的掌握、多种技术的应用,音乐在教学体系当中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在提高学生素质的同时,也会逐渐加强音乐教师的教学能力,达到同步提高的理想目标。

参考文献:

[1]肖欢.小学低年级音乐课中的快乐教学方法探究[J].音乐大观,2013,(05).

小学音乐教学常规范文3

[关键词]音乐 学习习惯 学生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的重点在于‘育’。所谓‘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心理学指出,学习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系统性和稳定性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方式,是个性特征的重要方面。这样,从某种意义上看,教师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甚至比简单的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更为重要。

一、进行音乐课堂常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明确音乐课堂常规要求

要想让学生养成遵守课堂常规的良好习惯,就必须让学生明确和了解其具体要求。首先是课前准备,主要是要求学生备好学具。其次是学生上课时要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还要勇于回答和提出问题。再次是教师在教学之初,就要给每一位学生讲解和示范正确的朗读歌词、演唱歌曲、演奏课堂乐器等姿势,并提出明确要求(如乐器怎么拿?怎么演奏?怎么摆放等)。

2.突出音乐学科特点,把课堂常规训练放在音乐中进行

音乐课的常规训练和其他学科相比,既有共性,又有不同之处。不同点在于对学生进行站、立、坐、进出教室等课堂常规训练要放在音乐中进行,让学生在浓浓的音乐氛围中轻松愉快地完成各项练习。如听音乐做律动进教室,坐下后听音乐拍手,安定学生的情绪;听上行的音阶表示起立上课,通过师生问好歌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同时达到融洽师生感情的目的;用简短的音乐或有节奏感、韵律感的儿歌,让学生安静坐好,这些充分体现出语言、动作以及课堂活动的音乐性,使学生的音乐学习习惯在充满音乐氛围的常规训练中逐渐形成。

3.持之以恒抓落实

(1)树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中树立好的榜样非常必要。课堂上,我特别注重发现和表扬备好学具快、静、齐的,时刻注意保持良好坐姿的,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的等好的典型,引导其它同学向他们学习,使学生学有榜样。

(2)搞评比

在树榜样的同时,我在所教班级积极开展人与人、组与组之间的相互挑战,进行遵守音乐课堂常规的比赛,从而强化学生遵守课堂常规的意识,激发学生力争上游、不甘落后的上进心,使之在音乐学习中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局面。

二、培养学生认真聆听音乐的习惯

听音乐的过程就是一个体验、理解、想象的过程。“听”是学习音乐的基础,音乐教学中的任何活动都要在“听”的基础上进行。因此,音乐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学会听音乐的方法,养成认真聆听音乐的好习惯。随着参与听赏的深入,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从感官的欣赏到理性的分析,根据旋律的起伏与平稳、节奏的紧凑与松弛,以及不同的力度、速度、节拍、调式、演唱形式等,来“听”出音乐作品所表现的不同情绪、风格和丰富多彩的音乐形象。如:欣赏《谁来了》,让学生通过听赏感受不同动物的音乐形象:钢琴演奏的“狮吼”是最具特色的,一连串的上行音阶,听起来很像雄狮的怒吼;大管深沉、厚重的音色表现了乌龟迟缓而笨重的形象;单簧管丰满、圆润的音色奏出了小兔子轻快跳跃的旋律等等。当教师在熟悉教材的前提下,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利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把音乐作品的内涵和“美”挖掘出来时,学生就会对聆听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由被动的“要我听”变为自觉的“我要听”,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转贴于

三、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深入情感体验的良好习惯

1.注重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在课堂上,我常这样启发学生:作曲家在每首音乐作品里面都表达了自己丰富的内心情感,它像一个个谜藏在乐曲里面等着我们去发现,你能发现它们吗?看看你能不能成为作曲家的“知音”!想一想,你可以怎样把这种情感用音乐的方式表现出来?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步理解音乐作品,做到用心演奏,用情歌唱,努力做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进而陶冶其情操、启迪其智慧,激发其对美的爱好和追求。并通过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对音乐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实现小学音乐新课标中提出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这一重要理念。

2.注重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掌握科学、卫生的演唱发声方法

在音乐课上,有时会遇到学生“喊唱”的现象,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儿童表现欲的驱使,他们会为了显示自己声音大,而用上全身力气喊唱。另外,高年级的同学有时也会因为特别喜欢某首歌曲,在演唱时相互感染群情激奋而出现“喊唱”的现象。但是“喊唱”是一种不卫生、不科学的演唱方法,因此,教师必须因势利导予以纠正。如在学生演唱教材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之前,我启发学生:“大家知道什么是摇篮曲吗?摇篮曲是一种哄孩子入睡时演唱的歌曲题材,我们如果想让妈妈入睡时,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我们的声音应该怎样?”学生都会说:“要轻轻地唱。”在整个演唱过程中,歌声轻柔亲切,充满了催妈妈安睡的关爱之情,没有一个学生再喊唱。首先要让他们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在情感,然后再慢慢掌握歌唱的要求和方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用“情“歌唱,科学发声防止喊唱的好习惯。

四、运用激励评价,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

我特别注重把学生在音乐课上表现出的任何一点微小的进步,寻找一切机会给予激励和肯定。如一个良好的坐姿,一次认真的欣赏他人的演唱,或一次专心的聆听音乐等,我均会给予赞许的目光或当众表扬让其他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以示鼓励,并奖予一颗红五星或一朵小红花,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并带着成功的喜悦,不断的参与到音乐学习活动中。我还发现,学生很在意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有时,老师一个激励的眼神,一个对学生竖起的大拇指,给他音乐书上扣一个小红旗,他会兴奋好几天。

小学音乐教学常规范文4

【关键词】小学课堂 音乐 导入 老师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190-01

一、引言

“有效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研究的热门课题,是各门学科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之一。通过实践,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实施活动教学策略、实施全面关注策略,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合作、互动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音乐、体验音乐、感受音乐、欣赏音乐。小学生涉事少,可塑性高,学习能力强。作为教师应当特别注重这个阶段,潜移默化、一如既往地以爱心与耐心作好引导工作,并进行适当的约束,最大限度地实现优秀的音乐学习常规。如此,老师应当怎样做,方可让良好学习常规成为现实。如下,本文将以自身阅历为例讨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二、如何把握小学音乐教学中课堂的引导

(一)构建起民主和谐的师生氛围

民主和谐的师生氛围为学生爱上课堂、爱上老师的前提,更是成功开展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如《56号教室中的作者》雷夫切实践行了这点。在56号教室中,学生们告别“害怕”,取而代之的是爱与信任。雷夫老师坚信所有的学生都有天使的心灵,都在不可限量的潜力,他竭尽所能地去发现所有孩子的发光点。在教学过程中,一般人对成绩优异听话的学生,会由衷的喜。而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显现偏颇的态度。雷夫老师在此方面独辟蹊径,常怀公正之心,心里始终有学生,致力于学生一同创建起和谐轻松的师生氛围。

(二)构建具备音乐特色的课堂常规

就常规训练的单方面来讲,音乐课与别的学科有共通点,也有区别。而区别就在于不仅要组织同学们站、坐、排队、出入场所的训练,更要基于这些训练,搞好音乐教学。使同学们在浓郁的音乐环境下,快乐地学习到相关知识。使学生切实体验音乐课的真谛。比如:让学生听着欢乐的音乐步入教室,以上、下音阶的变化代表起立与坐下的口令,师生问候用音乐来表达。坐好的指令音乐如何设定,哪个和弦又代表“安静”等。

(三)音乐课堂中科学适度点评学生

怎样调动和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是老生常谈的话题。怎样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怎样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怎样让学习更自主的融入整个过程,怎样对学生进行适度点评,怎样在音乐课中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来推动音乐教学的不断前进。这些都值得业界认真思考。

1)扬长避短,掌握正面评价的时间点

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展现出不同的条件、水平。某些学生更适合唱歌,某些学生舞蹈的资质更优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做到扬长避短,全面的角度关注每一位学生,及时发现并强化他们的优点,为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激励和教诲。适度的评价,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满足感、信心及主动性,反过来对老师工作亦是一种认可。良性循环机制由此就建立起来。

2)暗示法以纠错

对于那些纪律性差,调皮的学生,老师要适当使用目光注视法,或以轻摇头的方式给予提醒,这种评价形式不至于伤害孩子们的自尊心,使他们更乐于配合老师,改正错误。

3)评价语言内容需详实,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我们注意到,某些教师的满堂教学中,总是使用“真棒!”“好!”“正确!”等评价。有的孩子一听到就识破老师的敷衍行为。而把某些专业术语融入到语言中收效就大相径庭。评价中包含的内容要详实,要丰富,要全面,要专业。孩子们被重视的感觉油然而生,自豪感、满足感的增强有助于他们更刻苦的为学习。

三、结束语

想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音乐课堂学习常规,只有在严而有序的音乐课堂常规下,课堂的音乐性才会有它坚实的基石,即使飞得再高再远也不会迷失方向。我们肩负着创造课堂“奇迹”的光荣使命,学生受益终生,离不开广大教师的“引导”践行精神。我想,我们定能够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黄涌佳,音乐教学创新意识引导浅探――以《走进音乐世界》二年级教学为例[J].北方音乐,2015(14):102-104.

小学音乐教学常规范文5

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审美教育资源和基本方式,音乐课程的改革在此背景下也得以不断向前推动。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音乐教育得与失的总结,以及对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音乐教育新思潮的消化与吸收,都在这次改革中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迹。多年来,音乐教育在配合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树立正确的审美情趣、掌握适当的知识和技能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音乐课在学校课程安排中的地位也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成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另外,自2006年起,近三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中有两届在亚洲国家举行,其中2010年在北京举办的“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成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届世界音乐教育者的交流盛会。以此为代表的国际音乐教育交流与合作所产生出的新成果,逐渐在影响着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

我国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的焦点,集中在研制课程标准、开发新教材以及师资培训三个方面。其中,教材是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的载体,同时也是教师开展教学和组织学生活动的最主要材料。教材改革也因此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中心环节。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新一轮中小学教材实验工作的展开,以教材为对象的研究也成为近几年基础教育领域的热点课题。

一、中小学音乐教材的概念

“教材”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概念,对于教材的定义,有多种解释。《教材论》一书的作者曾天山先生将中外不同的教材概念总结为十六种,这十六种定义均是从教育学的角度提出的。其中有教育学工具书中的定义,有中外教育家的解释、也有西方课程理论不同流派的界定,等等。从目前最新的研究资料来看,教材的定义大致可以从以下四种不同的角度来认识。

(一)词条类定义: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写的最新版《现代汉语词典》对教材的解释是:“有关讲授内容的材料,如书籍、讲义、图片、讲授提纲等”。2、《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对教材的定义是:“根据一定学科的任务,编选和组织具有一定范围和深度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它一般以教科书的形式来具体反映。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一切教学材料。它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刊、辅导材料以及教学辅助材料(如图表、教学影片、唱片、录音、录像磁带等)。教科书、讲义和讲授提纲是教材整体中的主体部分”。

(二)课程理论定义:1、“从层面上看,广义的课程有三层含义:一是总体的课程规划,或者说课程设计、课程设置;二是分学科的课程标准,或者说是教学大纲;三是课程内容,也就是各学科的教材”。按照这一说法,教材就是课程的内容。2、教材是“以一定育人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方式为基本成分而分门别类组成的提供给学生认识世界的规范化、程序化、具体化的育人媒体。”3、“教材包括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科书、讲义、挂图和图册、实验手册、教学录音带、教学录像带、教学电影等。教材中最主要的、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学生使用最多的是教科书,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谈到的教材就是指教科书。”

(三)著作权定义:“教材仅指课本,……与教材有关的,是教材系列作品。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其一,从媒介的角度来看,除了以印刷出版物形式存在的课本之外,尚有以幻灯片、投影胶片、录音带、录像带、光盘、软件等形式存在的课本。其二,指以印刷出版物的形式存在的课本之外与课本有关的印刷出版物,比如教参、教学手册、练习册、单元测验、复习资料、图表、习题集等”。

(四)教学论定义: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主要渠道,它对教学活动起着规定和制约的作用,既规定了教师教什么也大体制约着教师怎么教;既规定了学生学什么也大体制约着学生怎么学。”

从以上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教材在概念界定上较为宽泛,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解释,在表现形式方面所包含的范围也有较大差异,但其中最为核心的要素是教学材料、“育人媒体”。

根据上述观点,我们可以尝试着为中小学音乐教材下定义。中小学音乐教材是为了实现学校审美教育目标,将音乐学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加以序列化、规范化、具体化编排的教学材料。中小学音乐教材在概念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中小学音乐教材包括所有有形的和无形的教学材料,有形的如教科书、教学录音带、录像带、讲义、歌篇、参考书、教师手册、多媒体教学软件等,无形的如师生的音乐体验、音乐技能方面的经验等。狭义的中小学音乐教材仅指中小学音乐教科书(包括纸质及其他媒介形式的学生用课本)。我们通常所说的是狭义概念。

二、中小学音乐教材的属性

哲学上将事物固有的特性称为属性,属性有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之分。各种属性都要在与其他事物的相互关联中得到体现。我们可以从以下九个方面来认识中小学音乐教材的属性。

(一)人文科学属性

人文科学“是以人类自身为学术研究的中心,以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作为精神探索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属”的科学,其主体是文、史、哲三大学科,还包括美学、艺术学、语言学、伦理学、文化学、宗教学等分支学科。音乐隶属于人文科学中的艺术学范畴。人文科学的特性——如民族性、时代性、文化传承性、阶级性等——在音乐中都有所体现。从教育的角度看,任何中小学音乐教材都具有一定的政治、社会、文化背景,这一点与同属人文科学中的语文、政治、历史、地理、外语以及艺术(舞蹈、戏剧、美术等)等学科教材相同。因此,中小学音乐教材具有较强的人文学科的属性。

(二)教育科学属性

教育科学基本属性在任何学科教育中都有体现。教材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材料,中小学音乐教材是基础教育领域中美育的主要教学材料之一,它在编制过程中必须符合教育科学的一般规律,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

(三)音乐课程载体属性

从性质上看,音乐教材首先是音乐课程的形式和载体。音乐课程中的学科性质与价值、课程目标、教学要求等在音乐教材中都有所关联,教材集中展示音乐课程的内容。有什么样的课程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教材与之相适应,有什么样的课程目标,也相应地产生与之配套的音乐教材。由于不同的国家、民族、地区对课程的认识和理解的不同,各国的音乐教材也千差万别,各具特色。例如,我国香港地区有的音乐教材十分注重基础知识体系的完整性,音乐知识被当作课文来编写,其他音乐教材资源如歌曲、器乐曲等都是知识的“副产品”。日本现行的中小学音乐教材十分注重器乐教学,从一年级学简单的节奏性乐器(如响板、三角铁、铃鼓等打击乐器),到三年级加强旋律性乐器(如竖笛、口风琴等)的教学,再到五六年级的合奏训练,器乐教学的系统性非常突出。

同一国家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也会由于其教育观念上的不同而要求产生与之相匹配的教育载体,音乐教材也必然会有阶段性的差异。以我国中小学音乐教材为例,20世纪初期我国在引进现代教育体制之初,音乐教材中大量的内容反映的是富国强兵的爱国主题,这与当时的历史状况、教育思想密切相关。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于“左”的思想观念影响,针对当时所谓的教材“三脱离”现象(脱离政治、脱离生产、脱离实际),教育主管部门做出了“在全日制的中小学中,适当缩短年限,适当提高程度,适当控制学时,适当增加劳动”的指示,在当时编写的教材中出现了许多贴近政治、反映生产实际的歌曲内容。我们可以通过一本1958年出版的初中音乐课本的目录管窥一下当时的情形。

不难看出,这时期教材选择的歌曲全部都与生产劳动实践有关。作为课程载体,教材如实地反映了那一时期“左”的课程观念和要求。

20世纪80年代,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姚思源教授在全国第三届音乐美学座谈会上作了题为《音乐审美教育应当是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核心》的发言,呼吁“音乐审美教育应当是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核心”,并提出“必须精选艺术品作为学校音乐教育的演唱、演奏和欣赏的教材”。

2001年出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将审美教育作为音乐教育的核心,提出了十条理念: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3.面向全体学生4.注重个性发展5.重视音乐实践6.鼓励音乐创造7.提倡学科综合8.弘扬民族音乐9.理解多元文化10.完善评价机制。在这一指导思想影响下的教材所呈现的面貌又有着新的时代特点。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八年级上》的选材及编排为:

第一单元 百卉含英

唱歌

茉莉花

音乐欣赏

茉莉花

好花红

牡丹之歌

玫瑰三愿

绒花

梅花三弄

配乐朗诵

二月兰

音乐活动

对花

第二单元 梨园撷英

唱歌

唱脸谱

音乐欣赏京剧《铡美案》选段

越剧《梁山伯与祝

英台》选段

豫剧《花木兰》选段黄梅戏《天仙配》选

段打虎上山

音乐活动

第三单元 管弦和鸣

认识乐器

音乐欣赏 查尔达什舞曲

梦幻曲

西西里舞曲

那波里舞曲

单簧管波尔卡

音乐故事 舍赫拉查达

音乐欣赏 在中亚细亚草原

对号入座

第四单元 神州大地(4)——茂密的森林

唱歌

森林之歌

音乐欣赏

大森林的早晨

小设计

音乐欣赏

山林之歌

山林

北方森林

音乐活动

第五单元 环球之旅(4)——大洋洲采风

唱歌

剪羊毛

音乐欣赏 理发师

哈卡·马努马努

拉卡拉卡

学吹竖笛

第六单元 夏日泛舟

唱歌

夏日泛舟海上

音乐欣赏 太阳岛上 六月——《船歌》仲夏夜之梦

雷鸣电闪波尔卡

配乐朗诵 荷塘月色

学吹竖笛 夏日泛舟海上

音乐夏令营

(四)音乐学科知识体系属性

教材都有独立的学科知识属性,音乐教材也承载着音乐学科的知识体系。从已有的各种形式的教材来看,由于音乐课程观的不同,对音乐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也有着不同的做法。在以唱歌为主要内容的教材中,往往强调的是学生在歌唱方面的发展,并不总是把学科知识作为关注的对象,特殊情况下,有一些教材甚至也不把歌唱技能的训练做系统化处理,歌曲的选择只是从题材内容上加以简单分类和排序,这样自然也无暇顾及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现代意义上相对成熟的教材大都不忽视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科学性以及教学上的可操作性,音乐知识体系也因此成了中小学音乐教材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了它,就可以正确而顺利地从事相关的音乐活动;有了它,就可以掌握音乐艺术的规律;有了它,也才能开阔我们的艺术视野,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音乐学科知识体系包含的内容较为广泛,在中小学音乐教材中常见的有:音乐基础理论知识、音乐史学知识、音乐文学知识、音乐体裁与结构知识、音乐表演知识、音乐创作知识、音乐风格与流派知识等等。由于音乐学科知识体系所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而中小学阶段音乐课堂教学受到时间上的限制,因此学科知识在中小学音乐教材中需要以一种合理的方式加以选择、编排、展现。在普通中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中对音乐知识体系的要求绝对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专业音乐院校的做法,它有着自己的对象、目的和要求。教材的音乐知识体系属性要求博大精深的音乐知识体系在转化为具体教学材料之前需要经过“瘦身”,而教学时数、教学目标以及所选择的具体音乐作品是音乐知识体系“瘦身”的条件和通道。

(五)音乐符号系统属性

音乐教材是由一种特殊的符号系统组织起来的。音乐教材中通常提供了师生教学活动必要的歌曲、器乐曲等乐谱材料,这些谱面材料不同于一般的文字或图片,是一种特殊的记录音符的符号系统。乐谱作为符号系统,也不同于美术中的画面,它用来记录声音的高低、长短、轻重、快慢以及丰富的表情达意功能。视觉上的可观赏性仅仅是它的表层特征,更重要还在于它具有音乐上的暗示作用。与其他学科教材相比,这种对声音的暗示与关联是音乐教材最显著的特点。

在教材的音乐符号系统属性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谱式问题。

在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材中,采用两种谱式:简谱、五线谱。两种谱式都有其独特的地方,汪培元先生在20世纪50年代就说过:“简谱比较大众化,容易推行。五线谱是比较完善的记谱法,也是提高音乐水平所必须的”。两种谱式同时也都具有不便之处。简谱直观上看不出音高变化,遇到较宽音域时,代表音符的阿拉伯数字上下加点过多容易导致视觉上的混乱。另外,记录多声部音乐有一定限度,例如记录带钢琴伴奏的歌曲谱时就不如五线谱醒目。五线谱知识系统相对繁琐,在教学中若处理不当,容易使教师和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在中小学音乐教材中,简谱和五线谱都有一定的使用面和适用面。我国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针对使用何种记谱法一直存在争议。争论中有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是力主弃用简谱。1940年《修正初级中学音乐课程标准》中规定:“曲谱必须完全用五线谱,绝对不许用简谱。”20世纪80年代初,著名音乐家贺绿汀先生多次呼吁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推广五线谱,认为“现在全世界都用五线谱,唯独我们用简谱,这在国际文化交流方面也是有严重障碍的。”第二种意见是力主弃用五线谱,全部改用简谱。这种观点在1950年之后逐步抬头,近年来时有反覆。有人片面地提出依据中国的国情,中小学音乐教育只能教简谱,认为“从普及音乐教育的角度出发,使用简谱有明显的优越性。”第三种是两种谱式混用,但在以谁为主上情况较为复杂。例如1982年颁布的《全日制五年制小学音乐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中规定:“小学以学习简谱为主,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学习五线谱。”1988年制订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大纲(初审稿)》规定:“学习五线谱和简谱。凡有条件的学校应教学生学习五线谱,条件不足的也可学简谱,但要努力创造条件学习五线谱”。

2000年试用修订版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与2001年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表述的较为中性,均认为各地可以根据情况自行选用。

“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关于谱式问题,本文作者的观点是:从教学规范性上看,应当提倡以学习五线谱为主,这是学生能够系统、深入学习、理解音乐必不可少的途径。另外,由于许多音乐出版物以简谱形式刊行,也应当在初中阶段的教材中集中安排简谱知识介绍,并安排一定量的读谱练习以及学习提示,以便让学生能够结合已学知识,通过一年左右的时间学习了解和掌握简谱知识,并能够进一步学习以简谱记谱的音乐作品。

(六)音乐教学工具属性

音乐教材与一般图书的不同点在于它独特的目的性。音乐教材具有传播音乐知识、培养学生音乐才能的作用。它常常被视为是音乐教育过程中的一种教学工具。正如前苏联教育专家祖耶夫所说的那样,“一方面,教科书是绝大多数学生获得知识的最重要的源泉,是教育内容的体现者。……另一方面,教科书又是一种最重要的教学手段。”上一节中所引用的对教材的教学论定义也道出了教材的教学工具属性:“既规定了教师教什么也大体制约着教师怎么教;既规定了学生学什么也大体制约着学生怎么学。”

对新的课程标准音乐教材加以考察可以发现,许多教材都在内容编写上加入了教学方法一项。这些方法有的采用科达依、奥尔夫等系统化教学法理论的理念加以具体化,有的是某个单项教学内容的操作提示。例如在人教版、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中经常见到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音点或乐谱片断“画旋律线”、“画图形谱”等练习,实际上这是一种帮助学生掌握旋律线条以及蕴涵其中的音符高低、节奏疏密、情绪起伏等知识点的有效途径。再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新世纪的新一代》歌曲教唱环节,设计了随标记在乐谱中的拍手、三角铁等小图标作节奏伴奏的练习。这样的练习有三个目的:一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休止时值,作节奏填空;二是帮助学生掌握乐曲结构,因为拍手和三角铁的图标分别代表歌曲的两个段落;第三,让学生理解不同的节奏变化与段落划分之间的关联,由此产生乐曲分析的基本概念,为随后几册中的段落划分做好理论上的铺垫。由此可见,教材不仅具有呈现知识内容的载体属性,还同时具有提示教学方法的工具属性。

音乐教材的教学工具属性还体现在通过对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的编排,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一种教学顺序。例如,西方音乐基础理论在教材中的一般编排顺序是:从认识音符与休止符开始,再到认识谱号、变音记号、调号,再认识调式、音阶、调的各种关系,认识节奏、节拍,了解横向的旋律与纵向的音程、和弦,了解速度、力度、表情等各种记号,了解和声的一般常识,了解乐句、乐段以及曲式结构的一般常识……等等。这样的编排对师生的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其本身不仅是教学内容,同时也是教学工具。

(七)音乐实践活动属性

与其他人文学科相比,音乐学科的突出特点在于课堂实践操作层面上具有相对系统化的训练方法与手段。音乐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形成都要通过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来完成。音乐教材中应当配合教学内容安排一定量的活动用以巩固知识技能的学习,同时也通过安排一定数量的活动使得学生在交往、合作意识上、在审美体验的积累上获得足够的练习机会。

(八)音乐民族风格属性

民族性是人文学科共有的特点之一,音乐学科也不例外。民族风格属性也是中小学音乐教材的重要一环。音乐教材中的民族性特点往往通过作品的选择、主题的编排、背景知识的介绍、教科书的设计等方式加以展现。

(九)音乐多元文化属性

中小学音乐教材的多元文化属性可以从两方面来认识,一是从课程观念发展的角度来认识,二是从音乐教材内容安排的角度来认识。

小学音乐教学常规范文6

【关键词】小学生;人格;音乐教育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同并付诸行动。学生良好健全的人格的养成也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音乐学科作为小学必修课程,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的,有机的组成部分,也肩负着对学生良好人格的塑造的重任: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对学生渗透有关人格方面的内容。我们现行的人教版的小学音乐的教科书的编写上,无论是歌唱,欣赏,创作,都可以成为对学生良好人格塑造的跳板,这也为音乐课对学生良好人格的培养提供了可行性的条件。

对小学生而言,良好的人格培养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尤为重要,小学生的可塑性,向师性特点决定了小学阶段通过对教学可以对他们的人格进行积极的塑造,另一方面他们自身的人格修养也影响着他们自身以及所在的集体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影响着教学的效果。

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意思是不加以教育便杀戮叫做虐;不加申诫便要成绩叫做暴。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他们的发展性和可塑性决定了有很多事情不明白怎么做,所以需要教师去帮助引导。教师要对学生良好人格进行培养,就要先和一起学生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常规,具体应包涵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前5分钟到规定教室上课,不迟到、不旷课常规

这是在音乐教室上课的一种常规,第一节音乐课由老师带学生入教室,并为每位学生安排好各自的位置,然后告诉学生今后上课都要提前到音乐教室,也就是说前一节课一下课就带着音乐书到音乐教室。找到自己的位置,然后把书本放下,等待上课。并告诫学生除非没有到学校,否则不允许请假,凡是上音乐课都要到音乐教室。这对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自我约束和管理起着很大的作用。

二、举手常规

想回答问题,或者是有什么事情需要上课同老师讲的,请学生们先举手,举手后老师请到了才可以回答,没经老师同意,不能边举着手边说话,否则会影响正常上课秩序,举手了也是对老师的尊重。老师要坚持贯彻实施这一要求,常常强调,慢慢地学生就会习惯这种常规。

三、站姿常规、坐姿常规

让学生站或者坐,站时应该如何,老师要事先讲清楚,并做一下示范,然后请几个学生来站(或者坐),请大家说说这位小朋友站姿和坐姿符合要求吗?并及时纠正站姿和坐姿。这可以培养学生个人气质,音乐课不但要让学生学会音乐,而且要让学生提高自身的素质(包括个人气质培养,俗话说:“站如松,坐如钟。”这样的人看上去精神特别好,而且给人一种气质高雅的感觉。)据有关报道:孩子们年龄太小,正值骨骼发育时期,如果不良坐姿长期得不到纠正,甚至形成坏习惯,势必将造成他们的脊柱发育不良。歌唱时,只有在良好的姿势下才能正确地歌唱(或发声练习)。

四、培养学生积极发言的良好常规

告诉学生:回答问题时要不卑不亢,把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表现出来,虽然可能你说的答案是错的,但是至少你自己认为这个答案值得一提,你们就应该大声地把他讲出来,这种勇气是值得我们大家欣赏和学习的。还要告诉学生:一个问题只能是由一两个同学回答,不可能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回答,举手是代表你已经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一定老师就会请到你。这样学生就不会因为长期举手没被老师请到而放弃举手的习惯。尽量让所有的孩子都有机会在音乐学科中发言或表演,难度大的问题请比较聪明的孩子来回答,一般问题可以请其他普通学生来回答,能力弱的孩子我们可以让他们重复其他孩子答过的问题,这样既有利于知识巩固又给那些平时表现很少的孩子一个表现的机会。教师自身尽量创设宽松的环境,提供学生想发言,勇于发言的一个情境,使学生们感到心理安全、自由,从而敢问、敢说。

五、结语

对于学生而说,没有什么对他们人格的发展更为重要了,音乐教师作为音乐教育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实施者,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肩负着培养学生良好人格的光荣而艰巨的使命。

在音乐课堂中,培养学生良好人格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有目的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在常规要求中,维持学生的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学目的的完成,另一方面可以训练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学生自律水平。

在音乐课堂中,教师有效利用教材,利用音乐本身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美感,形成其良好人格。

学生人格的形成因素有很多,作为教师,我们无法左右学生的遗传因素,但是我们可以在教育方面发挥我们的作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面向全体学生,针对教材特点,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加以良好人格的培养,利用集体的影响以及教师的引导,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其人格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小学音乐教学常规范文7

【关键词】幼儿;音乐;活动有序;常规有序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生活常规、学习习惯的养成,将对幼儿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对班级孩子的初步了解

我在刚接这个中班,和孩子们相互之间也都不太熟悉。幼儿也不习惯我的教学方式,班级常规也比较的乱、没有养成好的习惯。于是我把班级的常规训练作为重点,经过一周的常规训练后发现:在早晨来园时,孩子不能积极主动地和教师问好,上课时孩子坐不住、好动,教师要不停地组织和维持纪律,这样一来就不能很好地开展教学。教师更多的时间都要在不停地强调班级纪律上。因此,我们就开始想能不能通过音乐融入教学来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让幼儿在丰富的音乐形式影响下有所改变,让音乐能在幼儿一日具体生活中对孩子们有所帮助,同时可以为幼儿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总结出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所以我们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二、开展的具体情况

1、在音乐的影响下幼儿能有序的养成良好的一日习惯。

一日活动中我们在很多的教师动嘴说的环节上都配上了孩子们喜欢的音乐,让幼儿在有序轻松的节奏中明确自己应该干什么,孩子们不仅很愿意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下主动而有序的干很多的事情,而且相互间都很乐意在音乐中积极的去表现自己。例如:在幼儿入厕常规的训练的时候,教师放着音乐《小星星》,男孩子们就按照小组站起来,像战士一样随着音乐拍这手去上厕所;女孩子们则像小花猫一样做着小猫的动作去喝水。幼儿在音乐的伴随下都很有规律做着自己的事情,在音乐的陪伴下孩子们都感觉得很开心,挤闹的情况也大大减少了。同时给教师减少了不必要的维持纪律的时间。

2、音乐贯穿幼儿的一日生活,使幼儿有序开展活动。

在一日生活中,孩子们在进到班里的时候就知道随着音乐进入规定的活动区域,能在轻柔音乐的伴随下进餐,在欢快的音乐中入厕、排队、洗手、喝水等,还有听着轻音乐在故事中入睡。如在幼儿早晨来园的时候教师放着钢琴曲迎接着每一个幼儿,吃饭的时候老师就放着欢快歌曲《春天在哪里》,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和小伙伴一起进餐;午睡的时候为了让幼儿安静的入睡,教师就放着孩子喜欢的童话故事,幼儿静悄悄的听着故事慢慢地就入睡了。在生活常规的各个环节上,教师都选用了不同的音乐,幼儿在一天当中都有音乐的伴随,自然而然也就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常规。

3、幼儿感受音乐带来的乐趣。

孩子们一天中都有音乐伴随着,一会儿像、一会儿像小猫、一会儿拍着手、一会儿又像在跳舞,这样将幼儿喜欢的音乐融入一日教学中,孩子会很开心,还会主动向老师提出他们自己想要的音乐表现形式,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和生活。教师们在将音乐融入幼儿一日生活的同时,不断地调整孩子在音乐中的表现形式。例如:一段时间过后,在弹奏幼儿排队的音乐时,孩子们会产生一定的厌倦,时间长了还会没有兴趣。我就会很快的对男孩子说:“集合了”,男孩子们就觉得像是在做游戏一样、会感觉很好玩,同时也会很快的站好队。我会对女孩子们悄悄地说:“猫妈妈带小猫一起喝水去了”,女孩子就会学着小猫的样子排好队去喝水。一日生活中的音乐都要以游戏开展,孩子们会更加喜欢的。

三、开展音乐融入的方法

我们在把音乐融入到孩子们的一日生活的实践中,也不断地尝试和变幻着不同的音乐形式和方法。主要有:

1、资料法:老师收集有关一日生活时段不同的音乐(①故事、轻音乐、欢快音乐;②乐器:钢琴、小铃、拍拍手; ③幼儿歌曲)

2、观察法:观察班级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的表现和情况,了解幼儿在活动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对幼儿进行观察、记录;让幼儿对音乐产生兴趣,培养和锻炼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运用音乐来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

3、行动研究(将收集到的好音乐具体运用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去)

4、对比反思(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一边实践一边找问题、找不足,将课题开展的更加深入)

四、 在课题活动开展中实践并找出音乐融入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多面性

在我接这个中班没有多久,我就发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我在班上开展的常规训练时幼儿有点不太习惯,幼儿在早晨进入教室后不习惯积极地向教师主动问好,自己想干什么事情也不给教师说,教师的教学组织孩子好像也不是很积极参与,感觉没有听见,在入厕、洗手时都不能按我的常规要求来做,吃饭的时候桌面很脏,孩子不知道放碗、摆椅子,没有孩子自觉站队、午睡爱说话、不脱衣服、衣物摆放的不是很整齐,下午课程不好组织、课堂常规混乱、孩子不愿意主动发言、记不住作业、离园时不知道和老师道别等等很多一日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我就在各个环节的音乐上编一些富有童趣的动作或语言,让孩子们喜欢,这样开展起来就会很快。我将游戏性的情景放在音乐中,融入幼儿一日生活后,孩子在很多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培养,可是也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1、 这个课题是一个长期性的活动,不是一日两日就可以结题,相反在我们日常的工作中是离不开的,我们还在会坚持把这个学期的经验总结下来,运用到教学中。

开展这个小课题活动的时候,在孩子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上都能坚持配上音乐,那我们这个班利用音乐在一日生活中的效果就会特别的明显,可是一旦不能坚持或者中途调换老师的话,这个课题就是暂时性的,良好的习惯就不能被很好的保持下去。所以我们在做的过程里发现了这个问题,也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地积累、不断地总结,将好的方法保持下去并且和老师们一同分享是很重要的。

2、这是一种隐性的教育手段,要坚持做下去。

教育是长期的,而不是短暂的,我们正在做这个课题,这个课题虽然要进行结题,但是在我们日常的工作中这样的坚持是很重要的,比如:在我带这个班的时候就发现,我们班的老师如果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使用音乐的常规,孩子在上下课、入厕、午睡、离园都会很有规律的进行,也不用教师手忙脚乱的喊着孩子们去干什么,但要是班级中有一个老师没有坚持按照我们的常规去训练,那班里的宝贝们就会像炸开了锅的小鸟一样,幼儿就会很吵,班级的纪律也很不好维持,上厕所的时候孩子们就你退我搡的,卫生间还会到处都是水。所以只有将好的方法大家都坚持去做,班级的常规才会很有序,音乐融入幼儿一日生活才能发挥出最大的用处。

3、在这个课题中,老师和幼儿沟通的较少。

在班级音乐融入幼儿一日生活中,我们只是在幼儿跟前一味的去执行,没有去在乎幼儿其它的一些感受,和幼儿在一起沟通的比较少。记得有一次在和孩子聊天的时候,孩子对我说:“老师,为什么我们入厕的音乐不用我们学过的《哇哈哈》,我们女小朋友都很喜欢这个音乐。”当我听到这个话的时候,作为教师的我突然感觉到很难过,我们《纲要》中强调过要以孩子为主尊重幼儿,可是我只是自己做主却没有想到幼儿喜欢什么音乐。这时候我领会到不管做什么课题,都要以孩子为主,教师只是幼儿是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我反思了这个问题,以后要以幼儿为主,要做孩子的好伙伴,弥补存在的不足。

4、形式和方式过于死板,幼儿会失去兴趣。

小学音乐教学常规范文8

音乐教室管理工作计划【一】

为了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表现能力,特将音乐室管理工作计划制定如下:

一、音乐室管理工作由教务处牵头,管理员具体负责管理,各类物品器材的添置等都由总务处负责采购,分工恰当、落实到位、职责分明,做好使用记录、报废破损记录明细。

二、做好常规基础工作。“向常规要质量”这是任何一项管理工作最基本的准则。为了做好这项管理,音乐室将制定以下方案:①按时参加由教务处组织召开理员会议,完成器材准备、卫生等工作。以保持音乐教室内桌椅完好无损,各类教材器材存放整齐、清洁有序。②做好帐册登记。音乐器材设备总帐由教务处登记,做到心中有数,使音乐教室发挥最大的功用,学期末将与管理员核对一次,确保帐帐相符,帐物相符。③做好常规记录。教师每一次使用设备都填好器材使用登记表,音乐教室使用及时填写好登记表,填好每一堂课记录。④设施设备摆放有序。

三、充分发挥专用教室功能作用。为了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校将充分发挥专用音乐室功能作用。音乐教师上好每一节音乐课,正确使用电教设备,定期做好音乐室的卫生,确保管理到位,音乐室的利用率达到百分之百。并将利用课后的业余时间,集中音乐兴趣小组成员在音乐教室活动,充分发挥音乐室的功能,例如每年的区级、校级合唱比赛,我们将积极配合兴趣小组的排练工作。

四、定期总结不断完善改进。本学期我们将积极面对学校及各组织对音乐教室的不定期检查和考核,并进行及时地总结,提出不足之处及时改进。本学期不但要上交各类记录,还对自己的管理工作进行小结并上交。

本学期将严格实施音乐教室管理计划,把妥善管理音乐教室工作落到实处。

音乐教室管理工作计划【二】

一、指导思想

为了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发挥音乐室的功能作用。我作为音乐室的管理人员,在学校教导处的领导下,要认真做好音乐室的管理工作,为我校的音乐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保障。

二、工作任务及措施

“向常规要质量”这是任何一项管理工作最基本的准则,为了做好这项管理工作,特制定以下工作任务及措施:

1、按照音乐室的要求在墙上钉好制度和挂图,摆放好钢琴、电子琴、风琴、收录机、讲桌、仪器柜、学生凳等,布置好音乐室。

2、每周安排学生打扫两次音乐室的清洁卫生,将地面打扫干净,将门窗、讲桌、仪器柜、琴、学生凳等抹干净,把桌凳摆放整齐。平时安排学生做好保洁工作。

3、协调好各年级的音乐教师上课使用音乐室的工作,以免发生冲突,要充分使用好音乐室,发挥音乐室的功能作用。

4、做好各种乐器的登记和保管工作,如有外借,做好借还登记记录,如有损坏、报废等情况,做好登记,并报告教导处。

5、搞好音乐设备设施的登记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向学校分管领导反映。

6、我每周对音乐室的安全进行检查,主要对地面、墙壁、门窗、仪器柜、课桌凳、电器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能处理的自行处理,处理不了的报告教导处。

我相信,在我认真的工作下,音乐室一定会管理得很好,音乐教育教学工作一定会顺利开展,为我校的素质教育和艺术教育作出小小贡献。

音乐教室管理工作计划【三】

一.指导思想:

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我校音乐工作将继续贯彻上级会议精神,深化音乐教学课程改革,以课改为中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为目标,以新课标中“以审美为核心”的理念作为指导学科的基本方向,以“促进学生发展”作为长期教学目标,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重视教师的培养,加强落实课外兴趣小组的训练,在学习和活动中努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工作目标:

1.全面提高音乐课教学质量,使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到更好的音乐教育,力求开足音乐课,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2.提高老师的教研参与意识,鼓励他们对教学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多开观摩课和教研课,使教研意识深入每一位老师的工作中,有效提高音乐课堂教学。

3.开展各种形式课外活动,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

4.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发展学生丰富想象力。

三.工作要求:

本学期音乐组在吸收以往工作经验基础上,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得更好:

备课要求:

1.内容充实实用,认真钻研教材,体现课改精神。2.目的明确,活动重难点突出。要有突破重难点的具体步骤和方法,教学过程中能体现学生的整个活动过程,备课认真。

3.努力钻研业务,丰富自身音乐内涵,如可以开展一些校内基本功观摩等。

4.定期做好备课自查或组内互查,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定期进行集体备课并做好记录。

课堂要求:

1.条理清楚,体现师生双边活动。

2.教态自然亲切,语言生动优美。

3.教师基本功扎实。

4.利用音乐教学设施,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课外兴趣小组要求:

1.老师要善于发现有特长的学生,给予及时正确的训练,重视其个性发展。

2.对器乐、舞蹈、合唱小组的训练组织有序,做好活动记录,提高学生基本功水平。

3.学期结束后对兴趣小组进行学期考核,并向全校师生进行汇报演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音乐教室管理工作计划【四】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理念,以师生发展为本,立足课堂教学主阵地,研究音乐教育教学的热点与难点问题,以问题解决为着力点,探求音乐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探究名师培养途径,完善工作室运行机制,实现合作互动,激励共进。为了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充分发挥专用音乐室功能作用。用多媒体上好每一节音乐课,还正确使用实物展示台辅助教学,还每天轮流安排学生做好音乐室的卫生,每班有专门的管理员负责管理,培养了学生的管理工作。学生课前按顺序进入音乐室,在指定座位上入座,不得随便走动和大声喧哗。保持安静准备上课。上课前需检查自己桌架上的音乐用具是否齐全,如有缺损及时报告老师。音乐室得一切学具只能在音乐室上课时使用,不准许私自带出音乐室。音乐器材如有损坏,立即报告老师,根据情节按规定作出赔偿。下课后保持桌面整齐、清洁、摆好方凳、关好水、电开关及窗户。

二、工作目标:

音乐室经常打扫,保持室内外清洁卫生。

每学期我对音乐实进行检查,并进行总结,肯定成绩,提出不足之处及时改进。每学期不但要上交各类记录,还对自己的管理工作进行小结并上交。

从以下几个方面明确自己的职责:

1、音乐室由专任音乐教师担任管理员并承担相关责任。

2、音乐室的使用,须征得管理员的认可,并按规定制度使用。

3、由管理员制订本室使用计划,管理人员要认真做好设备添置登记,并监督做好使用记录工作。

4、室内保持清洁、安静,不准随便喧哗、打闹,不准乱丢纸屑、杂物。

5、凡出借的音乐用品如有损坏、丢失,要按价赔偿。

小学音乐教学常规范文9

一、建立课堂常规,创设良好的音乐氛围

建立课堂教学常规,目的是使学生能养成良好的上课习惯。音乐课的常规训练和其他学科相比,既有共性,也有不同之处。要把对学生进行站、立、坐、及排队、进出教室的训练放在音乐中进行,让学生在浓浓的音乐氛围中轻松愉快地完成各项练习。如学生排队上课吵吵闹闹你推我赶的,既不文明也很危险,我就编了儿歌:“要学小花猫,走路静悄悄,轻声慢步不吵闹。”上课时学生交头接耳不会倾听,我就说:“小蚊子嗡嗡叫,不爱学习爱讲话,人人都不喜欢它。”朗朗上口的儿歌既富有节奏感,又善意地提醒学生必须遵循的课堂常规。在课上用音乐的语言和学生交流,如:听音乐做小鸟飞。踵趾小跑步等律动进教室,坐下后听音乐拍手,安定学生的情绪;听上行的音阶表示起立上课,通过师生问好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同时达到融洽师生感情的目的;用简短的音乐或有节奏感、乐律感的儿歌(人坐直。脚放平,胸挺起等),让学生安静坐好,强调所有的训练都要在音乐中进行,充分体现出语言的音乐性,动作的音乐性,以及课堂活动的音乐性,使学生的音乐学习习惯在充满音乐氛围的常规训练中逐渐牢固的形成。

二、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以声音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音乐教学首要的任务是对学生音乐感受能力的培养,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要让学生由被动的“要我听”变自觉的“我要听”,就要求教师在不断的优化教学方法,在熟悉教材的前提下,把音乐作品的内涵和“美”挖掘出来,利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聆听音乐。欣赏音乐。如欣赏《快乐的早晨》,可先编讲一个简短故事作为欣赏前的导言,然后提出听赏要求,要求学生通过静静地仔细听,来感受早晨优美的景色和活泼的小熊猫欢快的心情。复听时,让学生跟着音乐动一动,用简单的动作表现出活泼欢乐的情绪。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和训练,使小朋友自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引导训练学生轻声唱歌,防止喊唱

很多人管“音乐课”叫“唱歌课”,虽然不准,但是也反映了唱歌教学在音乐课中占的比例。学唱歌曲是音乐课的主要教学任务,也是学生最喜欢的学习内容。但一年级的学生唱歌的良好习惯还未形成,喜欢大喊大叫地唱,从的姿势也是千资百态。大声地唱歌,既会损伤学生娇嫩的声带,增加嗓子的负担,又使歌声缺少美感,而且也不能很好地表达出歌曲的强弱变化及不同的情结。遇到这种情况,首先不能训斥,更不能不耐烦,而需要的是因势利导,毕竟他们仅处启蒙阶段,还不懂得发声的方法。所以从一开始我就像训练合唱队一们用“高位弱声”的方法训练学生的歌唱习惯。告诉他们“唱歌要象小黄莺,轻轻唱来真好听;唱歌不学小青蛙,扯着嗓子真难听”。感受高位置,我会说:“让你美妙的歌声插上翅膀飞向蓝天。”要求唱得欢快轻巧,我会说:“比一比认的小皮球跳起来了。”对坐姿的要求是:身体坐正脚放平,抬头挺胸眼平视。学生一进入教室,老师就要求他们精神饱满坐端正,我会经常表扬歌唱姿势正确的孩子,引导其他学生向他学习。在老师严格要求和不断巩固下,一段时间下来,学生的坐姿有了明显的好转。坐姿的规范,对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有很大的帮助。在学生学习歌曲上,我除了“言传”以外,更注意“身教”。如在学生学会演唱《闪烁的小星》歌曲之后,我启发学生:“在美丽的夜晚,我们边看星星边唱歌时,我们的声音应该怎样?”学生都会说,要轻轻地唱,否则在公共场所回影响别人的休息。这就自然要求学生的声音,情感要学生自己理解掌握,而且效果很好!这样很简单的就由把歌唱会过渡到了把歌唱好!

四、以表演为主,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音乐课中我会对学生的良好习惯给予及时的肯定,尤其是对个别上音乐课欠佳的学生,或是身心有缺陷的特殊生,要特别注意随时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因为有可能就是在这些学生中往往对音乐怀有强烈的渴望。同时我还鼓励他们主动参与自己最感兴趣的活动:如律动,音乐游戏,歌唱表演,集体舞等,因为它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唱歌能力,表演才能,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乐律感。我还注重学生在音乐表现中的任何一点微小的进步或任何一次参与行为,寻找一切机会给予表演和肯定,如一个良好的坐姿,一次认真的欣赏他人的演唱,或一次专心的聆听音乐等,我均会及时给学生鼓励,给学生一个赞许的微笑,一个信任的眼神,竖起一个大拇指,拍拍肩膀,摸摸小脑袋,奖给一个“笑脸娃娃”都会让学生收获成功的快乐。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并带着成功的喜悦,不断的参与到音乐课的活动中,从而促使学生有形无形地养成良好的习惯,并得以不断地巩固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