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集锦9篇

时间:2023-07-28 17:01:50

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

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范文1

[关键词] 教学质量 评价指标体系 特征 研究

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对整个教学过程各方面、各环节进行的全面的价值判断,是教育管理全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作为学校管理特别是教学管理的参考和依据,有利于引导管理工作者及时地发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是学校全面提高管理水平重要渠道。

教学质量评价是否科学有效、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并发挥其积极的作用,确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并使之具体化和可操作化是评价成败的重要前提。目前,得到共识的是建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导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层次性原则、代表性原则、动态性原则等。

从另一角度分析,笔者以为,在坚持上述六原则的基础上,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凸现出六个基本特征。

一、量化指标获取的客观性特征

全面、公正、客观地反映评价对象的实际状况,是客观性特征的标志。也就是说评价指标、评价方法既符合教学规律又符合客观实际;既是科学的又是可行的;既有定量的考核又有定性的分析。特别是不能一味地以量化管理为由,以精确的数字表示模糊现象,或者把量化方法简单化,采取简单打分的方式。这样不仅不能科学地反映教学的质量,反而会混淆事物的本质属性。同时,也不能因为有些方面难以量化、不好评价就不作为评价指标。如课堂教学评价分寸固然难以把握,但它毕竟是一个重要环节,绝不能因不好评价就不进行评价。另外,教学评价要注意发挥基层干部和广大教师的主体作用,即承认被评价者是评价过程的主体,充分发挥他们在评价中的积极性,使人人重视评价,自觉提高工作质量。

二、制度措施兼备可操作性特征

首先,评价指标体系作为一项评价考核制度,要求其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统一。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要符合学校的教学规律和特点,要能准确反映评价对象的基本特征、现实过程中的实际水平和效果,各项指标要有明确的内涵。要抓住主要矛盾,既要保证指标体系的完整性,又要使指标要素尽可能简化和易于操作。其次,对于涉及其中的其他制度和措施,也同样需要考量其可操作性。换言之,从操作的层面上看,这些制度和措施应同时兼备可操作性和导向性,避免各弹各的曲、各唱各的调。

三、反馈机制应具备时效性特征

指标体系层次分明、各个要素的子系统指标以及各个子系统分解后的指标因素的逻辑关系清晰明了,是建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前提。鉴于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初衷,其反馈机制尤为重要。例如,听课后的及时反馈,旨在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条件检查的反馈,目的在于尽快得到重视和迅速得到改善等等。因此,无论是子系统还是大系统,均存在有“逐级反馈”或“闭合反馈”等反馈形式。反馈的时效性――即反馈周期是反映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成熟度”和“务实性”的重要标志之一。

四、点面结合,重点突出的特征

教学质量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规范各项教学活动,促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评价指标体系不仅是评价教师个体的教学活动、教学质量的标准,更要成为教师教学工作的努力方向。同时,评价指标体系还应涵盖院系领导及有关职能部门,考核其在搭建平台、关注教学,经费投入、改善条件,师资培训、优化结构,校企合作、基地建设,科学研究、教育教改等方面的所作所为。避免形成以教师量化考核为主体的局部考核体系引发教师的群体抵触与对立,从而形成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心中有教学的和谐局面,真正发挥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导向作用。

五、指标落实与奖罚分明的特征

纵观许多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其共同点是往往因教师的计时计件工作性质而加大对此类群体的考核,缘由无非是因其简单易行,便于操作。从而弱化了对其他相关群体指标的有效考核,导致兑现的层次感模糊。这样无形中使该体系的科学性、导向性等原则大打折扣。

对非专任教师群体考核的弹性和空间大,一方面,映射出这些群体工作量和性的确定欠科学、欠合理;另一方面,映射出整体推进学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所在,难免会引发群体间的心理失衡。

教学质量评价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评价的结果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并激发被评价者的竞争意识。在学生方面,可激励学生自觉学习,加强学风方面的建设;在教师方面,评价结果与教师的晋升职称、聘任、评先、年终考评、进修学习联系起来,可激励每一个被评价教师规范自己的行为,促使被评价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加符合教学质量目标的要求。加强对行政管理部门的考核与评价,有利于增强工作的计划性,提升其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这一特征是该体系生命力之所在。

六、与时俱进、螺旋上升的特征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所谓与时俱进,是指在自身系统内,按照学校属性突出其特点或特色。211院校建设和考量应与普通本科院校有所不同,职业院校更应当与普通本科院校的侧重不同。职业院校的建设重点抓住教育部16号文件精神的要求,总体凸显“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技能型应用人才”的主线。重点考核“双师型”队伍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校企合作条件下的教学模式改革等等。所谓螺旋上升,是强调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文化的变迁、教育对象的变化,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和方法、目标和效果等方面应不断进行改革。所以其评价指标必须是动态的和发展的,切忌不切合校情的信手拈来和墨守成规的一成不变。

七、结束语

1.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文件,应不失其科学性与严肃性。上述六个特征笔者以为是基本的特征属性。

2.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教育过程的实现,已远非教师个体行为所能及。注重涵盖面和操作性是构建职业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必然要求。

3.因评价对象不同而划分评价主体,避免胡子眉毛一把抓。教师的评价考核以其教学计划和任务完成质量为重点,以系部为中心组织实施;管理和后勤部门考核评价则以工作计划落实效果为重点,以教务处(督导室)为中心组织实施,应当是评价过程实现的最佳模式。

参考文献:

[1]王金民,等.课堂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1998,(1).

[2]王林.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理性思考[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1,(3).

[3]赵居礼.论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评价观念的转变[J].世界职业技术教育,2001,(1).

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范文2

本节是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节的内容。在前面两节中,教材着重探讨化学能向其他能量的转化,并指出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及伴随发生的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两大基本特征。本节教材从另一个角度研究化学反应,是对前两节内容的延伸和完善。它探讨人们在面对具体的化学反应时要考虑的两个基本问题: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限度的影响。人类要利用和控制化学反应,如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必须了解这些问题。通过学习,学生会更深入、更全面地认识化学反应特征,能够建立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完整而又合理的知识体系。同时为《化学反应原理》选修模块中化学平衡的建立、化学平衡常数、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进行知识储备。

本节内容分为两课时,化学反应的速率为第一课时,第二课时为化学反应的限度。本节课重点讨论化学反应的限度。

二、学情分析

学生认知发展:高一上学期,学生已经接触过部分可逆反应,对化学反应速率也有一定认识,知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能够正确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并且已经初步具备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思路,会对数据进行基本的处理,能够基本概括出数据所蕴含的规律。

学生认知的障碍:教材上没有呈现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这一微观过程的教学素材,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使学生在建立平衡的观念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化学反应限度的存在,了解化学反应限度产生的原因并理解其概念。

2.理解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理解化学反应达到限度的外在特征及本质原因。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追其根本,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知识,学生更能理解化学科学,了解化学,体会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养成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质疑精神。

四、教学重点

可逆反应的概念,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和本质。

五、教学难点

可逆反应的理解;化学反应的限度和化学平衡状态的本质和标志。

六、教学方法

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应用已学知识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创设适当的情境,巧妙设计问题,基于学生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逐个突破重点,理解难点。

七、教学过程

八、板书设计

化学反应的限度

一、可逆反应

1.定义:在同一条件下,正反应方向和逆反应方向均能进行的化学反应。

2.符号:

3.可逆反应的特点

(1)同一条件,同时进行(两同)

(2)反应进行不完全(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存)

二、化学反应限度: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完成的最大程度。

三、化学平衡状态

1.定义

2.化学平衡的特征

①动:V正=V逆≠0,正逆反应都在进行,是一个动态平衡。

②等:V正=V逆>0

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范文3

学习者在认知过程中,对当前的认识通过过滤、选择、抽象等方式,进行整理归类、精确简约、协同组织,建构出一个科学规范的图式,并随之形成良好的记忆.当学习者需要对当前的知识状态作出解释时,图式就会被激活,形成相应的预测和推理,同时可产生触类旁通的学习迁移作用.物理学认知内容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丰富的组织性,学好物理需要获得规范的认知图式.

1物理模型图式的表征

物理模型是对物理客体或事项的一种抽象化、理想化的反映,力求准确地体现物理研究指向的主要内容,是对客观对象的一种简明近似反映.物理模型分为实物模型、状态模型、过程模型.学习者通过对物理模型中的概念、规律等典型特征信息及相应关系进行科学规范化的认知,便可建构出一种关于物理模型知识的有序组织结构,从而形成稳定的心理表征,获得一个相应的规范图式.

实物模型与自然实体相对应,其图式属于自然范畴图式.自然范畴图式表征对象是自然实体的属性,如物体、静电场等自然界实体范畴的知识点的集合,可表征出相应的自然范畴图式;自然范畴也指由人类文化所造就的一些客观实在范畴,如点电荷、单摆等经过科学抽象简化出的物理实在.自然范畴图式可用槽(属性)与值(内涵)的表征方式来建构.槽与值的一组配对,可以构成某一范畴相应图式的其中之一特征.若干组槽与值的配对构成图式的主要典型特征,通过对各元素(槽与值)的线性排序,可构成有组织的知识结构.槽可理解为自然客体或事项的属性名称, “值”是对“槽” 的内涵的具体说明.如单摆图式可用槽与值的结构表征(见表1).

实物模型是对具体客观实体的物理简化,主要关注客观实体在结构方面的物理主旨信息的提取.实物模型图式的物理教学策略以模型的结构特征为主线,以与反映结构特征相关的物理量为认知对象,达到组建简洁明确的模型图式为目的.图式建构的设计程序为:列出若干个典型的研究实体对象――研究各单个实体结构――进行信息加工提炼――确定信息表征的图式内容――组成实物模型的图式结构.例如单摆模型图式,首先要对各类具有单摆特征的同类自然对象进行归类抽象,得到简化的模型图示,列出其若干典型的共有特征,将各知识要点相互关联、组织集合,形成如表1所示的科学的单摆图式.

本图式共选取了九个知识点作为图式的要素,并给出了九个槽(属性)的简洁名称,同时前八个槽采用命题的形式给出了对应的物理内涵,表象这个槽则是用图示的方式展现出来.按物理内涵相近进行线性排序,共分出三个组块,各组块中的槽顺序在逻辑上关联递进,便于学习者记忆,同时也使知识的关联组织有序化,易于理解和学习迁移.模型构成要素反映了单摆装置的实体特点,运动特征要素则反映了单摆运动学与动力学的特点.将表象要素纳入图式,可使学生在处理问题过种中能在大脑中浮现出单摆的简洁图象,可从中联想解读出单摆各个知识要点内容.

物理状态模型、过程模型一般是关于物理特征的综合内容结论式描述,其图式可采用汇聚图式来表征.汇聚图式要求将内容的主题汇聚成有组织的简明知识结构,从而使认知者能获得一个明确的认知图式.汇聚图式的结构与自然范畴图式类同,建构方法也相近,但其认知对象是结论式的内容.后面提到的物理量、物理定律和结论性的内容等也常用汇聚图式来表征,另有详述.关于状态与过程模型的汇聚图式建构方法,在此不再讨论.

2物理量图式的表征

一些有关测量与计量的国际组织联合制定的《国际通用计量学基本术语》(1993)书中,将物理量定义为:物理量是物理现象、物体或物质的可以定性区别和定量确定的属性.因此物理量既有质的限定性,又有量的规定性.在物理教学中为了认知上的方便,又将物理量归类为可测性的物理概念.

物理量定义式具有测量上的操作性,其量度方法及定量关系能进一步揭示物理实在的内在本质.学习物理量主要关注其测度的数学表征方式和物理本质内涵要点的主旨信息提取.“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式和相互作用以及物质的基本结构的科学.” 据此可将物理量分为物质性质量(简称物性量)、运动状态量、运动过程量和物质作用量四大类.物理量是人类在从事科学文化活动过程的产物,是一种结论式的文本,其内容的主题汇聚成有组织的简明知识结构,可采用汇聚图式的结构来表征物理量.

物理量的定义具有严密的科学规范性,其形成方式与内容可概括为:引入目的、基本定义及其来源、符号表征,测量规范,量度单位及其换算等六个部分.其中引入目的反映了该物理量所属的研究范畴和方向,为物理量类别的判断提供了依据;测量规范为物理量确定了科学的量度方法.此外物理量的数学表征有标量、矢量之分.依据上述分析可设计出物理量图式的基本结构,按数学结构、物理内涵和表象的顺序则进行线性排序,综合调整得到物理量图式“槽”的要素集合,即符号表征、测量定义、度量单位、数学性质、物理定义、物理意义等六个结构要素.

这些要素只是物理量图式的共有“属性”要素,对于不同类别的物理量,除了上述共同的属性要素之外,还应有它们独有的能够反映其特点的属性要素.描述物性的物理量一般由物质自性决定,其图式的“槽”应加上“物理特性”项.物质运动状态量与运动过程量在时域上分别对应时刻和时间区域,都存在“时间特性”的表征.故二者的图式“槽”项应外加“时间特性”要素.物质作用量与相互作用机制相关,其图式“槽”项需增加“作用机制”要素.有时为了使物理量的内涵能形象地表征出来,常采用图示的方法来说明,所以还要加上图示表象要素.

建构物理量图式应注意,其一“槽”名称的选取要准确典型,“值”是对“槽”的内涵的说明,其表述务必简洁明了;其二线性排序的逻辑顺序要规范明确,实行分块组合,块间层次分明,块内各要素存在递进关联;其三图式在整体上使物理知识形成科学规范的组织结构,各图式间也可形成有机联系.下面以电场强度为例,给出其汇聚图式的具体内容和表征形式.此图式将槽的要素分成了三个组块,按物理上的逻辑关系与意涵关联递进的方式进行线性排序,其中数学表征组块反映电场强度的量的规定性要点;物理表征组块显示其质的限定性内涵;表象组块可将电场强度的抽象表达直观形象化.

整个图式通过槽与值对应内涵的简明解释,实现了电场强度认知的系统化、组织化和有序化,有利于学生对电场强度的记忆、理解及运用!

按照上述方式,可以建构出其它类型的物理量图式,也可以对那些不能量化的物理概念建立相应的物理图式.

3物理规律图式的表征

物理规律是物质相互作用和有关物理现象、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发展的必然趋势及内在的本质联系,其表示方式可分为物理原理、定律、定理及结论等.物理基本规律一般侧重于用数学公式来表示,有些也运用命题的形式来阐明,即物理规律的在表征形式上有两种――命题式与数学式,命题式表示方式是以言语来综合陈述,如伽利略相对性原理、牛顿第一定律和安培定则等;数学式表示方式是运用若于个物理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来组织成精确的数学公式,如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等.,物理规律的内涵抽象深刻,逻辑严密,内容要点的因果关系密切相关,表征形式简洁明了,在整体上可组织成一种协同有序的知识结构.物理规律的表征形式是典型的科学文化活动的内容,其图式可采用汇聚图式的结构来表征.命题式与数学式的物理规律对应的图式在结构上既有相似性也存在差异性,需要依据具体对象的特征来设计建构.认知物理规律主要关注其原创发现过程所采用的思想、方法的主要特点及其物理结论的关系表述和内涵的主旨信息提取.本文以数学式的物理定律为例来建构图式,其它形式的物理规律图式可仿此来设计.

数学式的物理定律的研究及形成要涉用到如下内容:建立模型,选取实验或观察对象,确立寻找定律的方法,确定因果物理量,得到因果关系,给出数学表征,进行相应的物理解释.据此可选取物理模型、有代表性的实验对象、实验方法、适用范围、数学公式、物理内涵、实例解读、表象实例等九个要点,组构出物理定律图式的基本结构.按照这一建构的策略,我们建构出牛顿第二定律的认知图式如表3所示.

此图式分成了三个组块,第一组块将物理定律的实验考察要点提炼出来,槽的要素顺序依照实验操作的先后过程排序,符合认知规律;第二组块对物理定律的数学显示与物理解释的精致化说明,按照思维的认知顺序排列,符合物理逻辑关联特点;第三组选取得三个典型的物理运动,将牛顿第二定律的物理内涵形象化地表现出来,使抽象的内涵形象化.总体而是对“槽”与“值”的提炼遵循精准简明、科学规范的原则,知识要点的集合符合组织化与有序化及形象化的要求,达到深化理解和灵活运用的目的.

按照上述方式,可以建构出其它类型的数学式物理规律图式,也可以对那些命题式的物理规律建立相应的物理图式,只要对图式的基本要素作恰当的修改即可.

4结语

在图式理论中关于事件图式和文本图式也有详细的论述,其特点也可以方便地用于教学.事件图式是人对所从事的文化活动按先后次序所做的有组织的认识,其认知对象为自然或社会中发生的事件.该图式对于某一事件要从中分解、概括出具有个性特征的各项活动,用命题的形式表征关键信息,按活动先后来组织排序,形成规范图式.如物理实验过程就可以按照时间先后建构成一个操作简明的事件图式.文本图式的认知对象为各种体裁的文本,建构图式要求将各段文本内容特征点进行提炼,对关键信息实行分块组织排序,形成规范的文本图式.如教师的教学设计规范格式就可用文本图式来编排.

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范文4

【关键词】步态特征 身份识别 特征融合

步态特征身份识别是通过对个体动作行为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判断,进而了解和掌握该个体身份。步态特征识别技术能够远距离、非接触进行操作,检测和识别的准确性高,在公众场所的安保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基于步态特征的身份识别,在实践应用当中不断的改进和完善,逐渐成为更加成熟的身份识别技术。

1 基于步态特征的身份识别要点

1.1 运动目标检测

在步态特征身份识别检测当中,运动目标检测是十分关键的环节,是了解和掌握运动目标步态特征的基础。基于图像序列,经过背景建模、减除,将获得的前景图像进行形态学处理;然后进行连通性分析,并进行图像剪裁;最后经过边缘提取,提取出运动目标,进行特征提取。

1.1.1 图像提取

基于步态特征的身份识别当中,应用帧差法或背景差法对视频序列进行图像提取,确定变化的人体区域,简单直接的提取运动目标。根据人体轮廓序列,分别确定前景目标和背景区域。

1.1.2 形态学处理

为了避免出现背景噪声和前景空洞,需要对所提取的运动目标进行形态学处理,以符合人体的轮廓要求。经过形态学处理的图像更加平滑,以邻域运算的方式,在二维矩阵当中,基于结构元素,扫描二值图像的各点像素。寻找结构元素与二值图像的重合区域,进而进行逻辑运算,利用膨胀、腐蚀或者组合运算,有效消除背景噪声的干扰,弥补运动目标提取当中存在的不足,进而获得更加清晰的步态特征图像。

1.1.3 连通性分析

将相互连通的区域进行套标记,计算像素点,根据像素点的多少来确定人体区域和背景区域,人体步态特征能够充分呈现出来,并有效消除噪声区域的干扰。

1.1.4 图像裁剪

图像裁剪的主要作用是有效去除背景信息冗余,在保证图像完整性的情况下进行裁剪,保证尽量小的尺寸。

1.1.5 边缘提取

前景目标的边缘是识别人体步态特征的关键区域,在图像区域的边界,利用边界跟踪算法对经过裁剪的图像进行轮廓线的提取,进而获得更加清晰、准确的步态特征。

1.2 步态特征提取

步态特征提取是在运动目标检测的基础上,对图像序列进行周期性监测,提取关键帧,进而了解人体轮廓特征、肢体角度特征以及反射对称特征,联合特征矢量,在分类器当中进行步态特征的识别。

1.2.1 步态周期监测

人体行走运动过程中,步态呈现出周期性。一般来说,两步即为一个步态周期。但是由于步态的复杂性,周期并不完全准确,只是大概的数值。经过步态周期检测,利用简单、便捷的方法,能够有效估算步态周期,并根据人体的运动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获得更加精准的步态周期。

1.2.2 关键帧提取

由于步态周期的差异性,所以在进行运动目标图像帧的提取时,无法做到均匀,会存在一定的冗余。因此,需要从中提出关键帧,以更好的反映出准确的步态特征。

1.2.3 步态特征提取

步态特征提取包括人体轮廓特征、肢体角度特征以及反射对称特征等几个方面。利用傅里叶描述子来提取人体轮廓特征,而肢体角度特征是综合了人体各部位、关节的特征进行综合描述,能够充分反映步态特征。反射对称特征则是根据人体的行走运动习惯,将反射对称特征作为步态识别判断的参考。根据步态特征的融合,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实现基于步态特征的身份识别。

2 基于步态特征的身份识别实验分析

在步态特征身份识别实验当中,基于CASIA步态数据库,以此作为仿真数据,进而验证步态身份识算法性能。本文从CASIA 子库DatasetA步态数据库当中选取5组步态图像,这5组图像代表着不同的人的步态。在5组图像当中,分别选取90°的行走方向,相同方向选2个图像序列,1组作训练样本,1组作测试样本。按照正确分类率和累计匹配值进行判断,准确进行步态特征识别验证,对其性能予以正确评价。根据步态特征算法流程,进行步态特征的身份识别实验。

基于DatasetA步态数据库,对三个图像当中的步态特征,即人体轮廓特征、肢体角度特征以及反射对称特征分别经过分类器处理,进而获得联合矢量,进一步分类识别。应用三种不同的算法实验,以验证本文算法的识别性能。

(1)分类识别,改进肢体角度特征,再与人体轮廓特征相互融合;

(2)在不引入权值的情况下,融合人体轮廓特征、肢体角度特征以及反射对称特征;

(3)引入权值,在进行步态各特征的融合。

经过对比试实验可以发现,多类特征的融合以及权值的引入,是提升步态特征识别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算法一识别率为88.75%,算法二的步态特征识别率则为93.75%,算法三,即本文提出的步态特征加权融合算法,步态特征识别率可达96%以上。由此验证,步态特征加权融合算法是提升步态特征的身份识别准确性的有效途径。

3 结论

基于步态特征的身份识别,相比于其他身份识别技术,步态识别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基于步态特征的身份识别要点,进行运动目标检测和步态特征提取。经过步态特征的身份识别实验进行深入分析,采用步态特征加权融合的身份识别算法,能够有效提升识别率,以更好的应用于涉及身份识别的相关领域,提供安全服务。

参考文献

[1]肖可.基于步态特征的身份识别算法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2,04:286-289.

[2]纪阳阳.基于多类特征融合的步态识别算法[D].山东大学,2010.

[3]高海燕.人体步态识别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

作者简介

朱程(1993-),男,福建省仙游县人。现公安海警学院大学本科在读。

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范文5

关键词:基于问题式学习教学法;药物合成反应;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9-0129-02

中医药高等院校《药物合成反应》教学普遍采用了以有机化学为基础,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授课主动权基本由讲授的教师掌控。而在尝试用新合成方法开展药物合成相关的反应研究时,往往是先确定产物结构后再从理论上去解释或推测反应是如何进行的,进而优化反应条件利于放大反应。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普遍被动地接受,难以主动的将所学过的有机化学基础知识衍生到药物合成反应的化学键构建中,学生只注重规律的记忆,往往忽略了理论知识对反应规律的合理推导或解释。这种教育培养模式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降低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的积极性。

总理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打破机制的障碍,让每个有创业愿望的人都拥有自主创业的空间,让创新创造的血液在全社会自由流动,让自主发展的精神在全体人民中蔚然成风”[1]。教学方法也应随着时代的推进而有所创新,基于问题式学习教学法是由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首创的一种以问题为中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具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作用。[2]

为培养中药类及工程类学生解决单元反应问题的能力,我校中药类和工程类专业选用北京中医药大学吉卯祉教授主编的《药物合成反应》为本课程的教材。[3]该教材信息量大、内容丰富,涵盖了许多有机反应,但学生普遍反映教材理论性较强,单元反应种类较多,难懂难记。本文尝试围绕药物合成中的单元反应本质开展基于问题式学习教学,以药物合成反应中的羟醛缩合反应为案例,运用基于问题式学习教学模式重点围绕羟醛缩合反应的产物中新化学键成键方式、成键原子在反应物中的电性,以及为满足成键条件需要外界提供反应环境等内容进行深入探讨。探索《药物合成反应》教学运用基于问题式学习教学法对学生学习兴趣、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的影响,进一步为中医药院校《药物合成反应》课程运用基于问题式学习教学法提供新思路。

一、课前预习

在开课前1周,教师将课程需预习的重要知识节点转化成相关问题告知学生,学生通过查阅教材及文献资料做好充分预习。我们对羟醛缩合反应课前预习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

1.羟醛缩合反应的反应物是哪一类型的化合物?通过羟醛缩合反应将产生几种反应产物?

2.反应产物中新产生的化学键在哪?

3.反应过程中新化学键如何产生?

4.反应条件或反应环境的目的是什么?

设计问题的目的:问题1是为了让学生复习巩固羰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及反应性质,明确通过羟醛缩合可以产生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即羟醛缩合反应能制备怎样的化合物。问题2和问题3是问题1的进一步延伸,也是预习的重点和难点,主要是引导学生发现反应的关键问题以及分析问题,即通过寻找产物结构中新产生的化学键这一问题,自然地过渡到新化学键是在哪些原子之间产生?如何产生?这些问题也是预习的难点,需要学生进一步巩固和运用学过的有机化学知识。问题4是问题2和问题3的延续,即解决羟醛缩合反应条件的问题。

通过课前预习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开展相关知识点的预习,不仅能巩固学过的有机化学知识,同时也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目的性。

二、课堂讨论

将课堂教师“灌输式”地讲解改变成以问题为中心的探讨式学习,不仅能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和提高。课前的预习是让学生对羟醛缩合反应的内容有个大致的认识和了解,但是对于羟醛缩合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可能还把握不到位。因此,为了让学生掌握羟醛缩合反应,我们的课堂围绕预习中提出的问题展开基于问题为中心的探讨式学习。

首先对于羟醛缩合反应概念的讲授,我们将概念先转化成问题1,即羟醛缩合反应的反应物是什么类型的化合物之间发生的缩合反应,结构特征如何?反应生成了几种新化合物?由于课前学生已经做了预习,基本能够做出正确的回答。在明确了羟醛缩合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的结构特征以后,把学生引导到对产物的结构分析,提出反应产物的结构中是否有新的化学键产生即提出问题2。此时,可以通过对学生的提问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同时观察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对产物结构的分析,可以发现首先新产生的化学键在反应物醛(或酮)分子的羰基-碳原子与另一分子的羰基碳原子之间。于是针对新产生的化学键提出问题3,即新化学键如何产生?问题3是整个羟醛缩合反应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在预习中运用已学过的有机化学知识解决这一问题有较大困难,往往不知如何寻找分析问题的切入点。我们将问题3进行剖析:首先让学生分析连接新生成的化学键的两个原子在各自反应物分子中的电性特征,即羰基-碳原子和羰基碳原子均带部分正电性。其次转化问题:两个都带正电性的基团能否成键?无其他外界条件的情况下是否满足成键的需要?于是引导学生从化学键成键的角度进行思考,即为了实现新化学键的构建,要求连接新生成的化学键的两个原子在反应物分子中具有怎样的电性特征?若反应物本身不能满足特定原子之间的成键需要,反应是否可以通过外界条件,如酸催化或碱催化,使其中一个反应物的活性原子改变电性特征以满足成键的需要?由此,从问题3过渡到问题4,即反应条件是为了满足反应成键的需要提供的外界因素。碱性催化下,将反应物之一的羰基-碳原子转化成碳负离子,进而亲核进攻另一反应物带部分正电性的羰基碳,产生新化学键;酸性催化下,含有-氢的醛(或酮)反应物将酮式结构互变为烯醇式结构,将带部分正电性的羰基碳原子转化为电子云较丰富的烯醇碳原子,产生了关键的发挥亲核作用的结构,进而与质子化的羰基碳原子结合产生新的化学键。通过上述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有机化学知识将复杂的问题细化成可以通过分析得以解决的问题,使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理解不单单停留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表面,更加深了对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机理的理解。

三、教学效果

羟醛缩合反应的基于问题式学习课堂教学,已取得以下几点明显的效果。

(一)课前问题的设置

通过课前问题设置,让学生对羟醛缩合的反应物、产物结构特征以及反应机理有比较详细的了解,一改只知大概不知细节、边翻教材边听课的坏习惯。

(二)学习新反应的兴趣以及解释反应的思维显著提高

明显表现就是:从听不懂跟不上,转变为通过寻找新反应产物中新产生化学键的位置及结构特点,运用已学过的有机化学知识,从反应本质上逆向分析新反应的反应特征。分析反应问题能力明显改善,不再强记反应产物结构特征;能够利用反应机理推导反应进行,推导出可能的产物结构,培养举一反三的思维。

(三)增加课堂互动

通过师生换位教学方式增加了师生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抬头率”明显上升,教学效率明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四、结语

药物合成课堂教学绝不是教材上现成反应结论和规律在形式上的汇聚,而应重在揭示隐含在各种反应过程中的精彩、独特的思维过程,并引导学生的思维深入到知识的发现或再发现的过程中去。基于问题式学习教学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药物合成反应这门课,这样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在重点、关键地方多分析、多思考,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教材的重点,顺利通过难点。问题的设置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逐渐过渡,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主动发挥学习的能动性,有利于学生对药物合成课程兴趣及相关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而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并把教材上的智慧转化为自己的智慧。

参考文献:

[1]倡导万众创新:为中国经济升级版发力[EB/OL].http:///gn/2014/09-12/6587454.shtm2015-12-04.

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范文6

关键词:河道砂体;三维可视化;属性分析;扶余油层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8-0201-02

0 引言

大庆长垣扶余油层位于三肇和古龙两个生烃凹陷之间,具有充足的油源条件。该区扶余油层以三角洲分流平原河道砂及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为主要储层,分流河道相互交织呈网状,砂体在平面上错叠连片,为形成大面积岩性油气藏提供了良好的储集空间[1]。萨5井区位于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大庆长垣的萨尔图构造。主要是以单层厚度小、单砂体体积小和横向变化快为特点的河道砂体为储层,空间分布非常不稳定。由于受地震资料分辨率的限制,利用常规处理技术得到的地震资料,难以有效地预测砂体在空间上的展布特征。

为此,本文基于相对保持振幅、相位和波形特征的高分辨率处理资料[2],利用地震属性分析技术[3-7]和三维可视化雕刻技术,采用地震沉积学的工作原理,选择合适、有效的地震属性,清晰地刻画出了河道砂体的空间分布规律,实现了油田的精细挖潜。

1 河道砂体的地震响应特征

1.1 河道砂体的沉积特点 地表河流形态千姿百态,河流类型多种多样,不同河型沉积的砂体各不相同,相同河型的砂体差异也较大,但陆相湖盆砂体有两个共同特点:其一是单个成因单元的河道砂体规模都较小,几何形态为条带状分布;其二是层内非均质性较大,砂体底部岩性较粗,上部岩性逐渐变细,与下伏泥岩呈突变接触,顺河道方向具有良好的连续性,而侧向连续性较差。

因此,同一套河道砂体在地质空间上是一种条带状展布、与围岩存在一定差异的地质体。从而确定了河道砂体在整个地质背景中的地震反射特征的不协调性,而这种不协调性必然会在地震属性中有着不同的反映,地震属性分析就是对这种不协调性的识别、提取和分析。

1.2 河道砂体的地震响应特征及识别 从地震剖面上来识别河道砂体,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建立河道砂体的地震响应模式,河道砂体的地震响应特征与周围地层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的思路是:在标定河道砂体地震特征的同时,建立起相应的地震响应模式,即将相同的、同一类的相模式识别出来,建立地震属性与地层岩性的对应关系,为地质解释或岩性预测建立依据。

通过研究区内过井地震剖面及井资料的分析和对比,本区河道砂体发育段反映到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地震波振幅、频率、相位、波形及地震波同相轴的连续性发生变化。各种属性在横向上连续性出现条带状异常,根据地震沉积学解释,即为河道砂体发育带的显示。河道砂岩的地震响应一般表现为低频、强振幅的特性,而且砂层或砂层组厚度越大,振幅越强。本区谐振频率为25hz。

2 河道砂体的识别与雕刻

随着地震处理解释技术的进步,对复杂地质目标的刻画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尤其是针对砂体厚度小,横向变化较快,低孔、低渗储层的河道砂体进行预测与识别已经成为可能。

2.1 河道砂体的识别 在三维地震数据上识别河道砂体,主要考虑区域地质沉积环境,该区的主要沉积特征是以三角洲沉积为主体、分流河道为骨架微相的沉积体系。需要依据研究对象的地震-地质条件而采用针对性方法。在研究区进行地震属性解释时,依据地质沉积背景选择适合的地震属性才能获得正确的解释结果。在精细层位标定确定地震反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区的层位追踪解释,在此基础上沿层提取地震振幅、频率、相位、波形等多种地震属性。对所提取的多种地震属性分析后发现,在该区地震常规振幅类和振幅谱属性能较好地反映河道砂体、水下分流河道的特征。

2.2 主河道的雕刻 不同的属性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地层中的沉积信息,地震反射波振幅是地震波动力学的重要属性之一;地震波振幅属性反映了波阻抗差、地层厚度、岩石成分、地层压力、孔隙度及含流体成分的变化;既可用来识别振幅异常或层序特征,也可用来追踪地层学特征,另外,还可用于识别岩性变化、不整合、气体以及流体的聚集等;相干体属性反应了断层和特殊地质体的边界特征;地震波的频率也是反映油气的一个重要标志。由于地层的吸收作用,地震波的频谱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低频成分相对丰富。对地震数据作频谱分析则可以提取地震数据在频率域中的属性参数,分析储层的含油气性等。

多体雕刻技术识别河道砂体,就是在三维空间内进行多种地震属性相关性、差异性和灵敏度的分析,把不同数据体中的有效河道信息,进行体交会约束,从地震数据背景中,提取出具有河道特征的信息,从而实现河道与背景属性的分离。

经过地质、地震资料综合研究,认为本区振幅属性和频率体属性相浑染,能很好识别出河道的形态和边界。即在三维空间中,利用振幅体和频率体交会,确定各自反应目标体的幅值范围,采用透明显示办法,利用三维可视化自动追踪技术,把反映目标地质体的数据点作为种子点,确定种子点的空间位置和特征值的范围,再将地震数据体内的大于(或小于)种子点特征值范围内的所有样点分离, 从而得到一个新的能够反映主河道砂体特征的数据体。

2.3 主河道分析 通过属性优选和多体三维雕刻解释技术,进一步揭示了本区扶一油层组,河道砂体空间分布和形态特征,实现了多期河道摆动带的识别和最后一期河道的识别。从图上可看出,本区发育四条规模较大的河道砂岩发育带,河道由北向东南方向东北方向延伸,呈弯曲条带状分布,尤其是中部发育的主河道,末期河道特征清晰,表现为典型的水下分流河道的特征(图1)。

3 结论

①三维可视化地震属性多体交会分析技术,可以把不同属性的信息进行融合,开展更全面与更准确的河道砂体描述与表征,提高地震属性预测和判别模式的精度,实现河道与背景属性的分离,清晰刻画河道砂体的空间分布,是未来河道砂体预测与描述的主流技术。②本区主要发育以北部物源为主的四条特征明显的分流河道,曲流河点坝砂体发育,也发育小规模三角洲朵叶体。

参考文献:

[1]张尔华,宋永忠,陈树民等.松辽盆地扶杨油层河道砂体地震识别方法.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4,23(5):113~117.

[2]凌云研究组.叠后相对保持振幅处理研究.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3,38(5):501~506.

[3]申金媛,李现国,常胜江等.相位特征在三维物体识别中的应用.物理学报,2005,54(11):5157~5163.

[4]刘文岭,李刚,夏海英.地震波形特征分析定量描述方法.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99,18(2):44~45.

[5]董立生,刘书会,刘跃华等.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石油物探,2004,43:17~21.

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范文7

关键词:灰度直方图;特征提取;matlab;医学图像

中图分类号:TP39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32-9032-03

Gray-scale Histograms Feature Extraction Using Matlab

LIU Yi-xin1, GUO Yi-zheng2

(1.Department of Computer, Jinshan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Yangzhong 212200, China;2.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Taizhou College, Taizhou 225300, China)

Abstract: The feature extraction of image is a foundational work for image recognition, image data mining, content-based image retrieval (CBIR), etc. And it is a hot topic in the research of image now. This paper analysised and implemented CT liver image gray-scale histograms feature extraction using Matlab. The experiments proved that these features are different prominently between normal liver and abnormal liver.

Key words: gray-scale histograms; feature extraction; matlab; medical image

图像特征是用于区分图像内容的最基本属性,它们可以是原图中人类视觉可鉴别的自然特征,也可以是通过对图像测量和处理人为定义的某些参数。所谓特征提取是对研究对象固有的、本质的及重要的特征或属性进行量测并将结果数值化,或将对象分解并符号化,形成特征矢量或符号串、关系图的过程[1]。

医学图像内容丰富且结构复杂,提取有效特征来描述这些图像内容是医学图像分析和理解的重要内容。对于医学图像特征提取算法,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颜色(灰度)特征提取[2]、纹理特征提取[3]和形状特征提取[4]。其中颜色特征是医学图像的重要特征之一,且广泛应用于图像处理系统中。在医学图像中,大部分是灰度图像,而不是彩色图像,因此与颜色特征相对应的是灰度特征。医学图像灰度特征,是利用灰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对大小、方向都不敏感,能表现出相当强的鲁棒性。

基于灰度直方图的特征提取是医学图像颜色特征提取中的一个典型算法。任何一幅图像的灰度直方图都包含了丰富的信息。图像的灰度直方图是表示一幅图像灰度分布情况的统计特性。图像的灰度直方图简称直方图,是图像处理中一种十分重要的分析工具。图像灰度直方图特征是医学图像的基本而重要的特征数据。本文对基于灰度直方图的特征提取进行了Matlab分析与实现。实验结果表明,正常异常肝脏图像的灰度直方图特征有明显差异,为图像分析与理解、图像检索、图像识别和图像挖掘等后继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1 灰度直方图的定义

一幅数字图像的灰度直方图就是一个灰度级的离散函数,可以用式(1)来表示图像灰度直方图的定义[5]。

(1)

其中i表示灰度级,L表示灰度级种类数,ni表示图像中具有灰度级i的像素的个数,N表示图像总的像素数。公式描述的是图像中具有该灰度级的像素的个数占图像总像素的百分比,即图像中具有灰度级i的像素出现的频率。其横坐标是灰度级,纵坐标是该灰度出现的频率。

图像的灰度直方图提供了该图像外观的一个全局描述,所提取的特征具有RST不变性,即旋转、比例和位移不变性,缺点是不能有效地表示图像的空间信息,如图1表示的是一幅医学图像的直方图示例。

2 基于直方图的统计特征

一般不是直接将医学图像的直方图作为特征,需要通过用一些统计量来反映图像的直方图,这些统计量通常称为直方图的统计特征。常用下列几种统计量来反映图像的直方图特征:

1) 均值(mean):均值反映的是一幅图像的平均灰度值。

(2)

2) 方差(variance):方差反映的是一幅图像的灰度在数值上的离散分布情况。

(3)

3) 歪斜度(skewness):歪斜度反映的是图像直方图分布的不对称程度,歪斜度越大表示直方图分布越不对称,反之越对称。

(4)

4) 峰态(kurtosis):峰态反映的是图像的灰度分布在接近均值时的大致状态,用以判断图像的灰度分布是否非常集中于平均灰度附近。峰态越小,表示越集中;反之,表示越分散。

(5)

5) 能量(energy):能量反映的是灰度分布的均匀程度,灰度分布较均匀时能量较大,反之,较小。

(6)

6) 熵(entropy):熵也反映了直方图灰度分布的均匀性。

(7)

3 灰度直方图特征提取的Matlab实现

以图2所示的肝脏CT图像为例。众所周知,灰度图像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是一个M*N的二维矩阵,这里M=N=512。一个像素就对应着矩阵中相应位置的一个灰度值,由于灰度级是256,因此灰度值范围在0~255之间,最小灰度值0代表黑,最大灰度值255代表白。

对于肝脏CT图像,纯黑对应背景区域,纯白对应骨骼组织,这两部分对于图像的特征提取没有意义,因此公式中i的取值为1~254。以提取基于直方图的均值特征为例,程序如下。

tic

filename='1.bmp';

pi=imread(filename);

pix=double(pi);

s=double(zeros(254,1));

for i=1:512

for j=1:512

for k=1:254

switch pix(i,j)

case k

s(k)=s(k)+double(1);

otherwise

end

end

end

end

sum=double(0);

for k=1:254

sum=sum+s(k);

end

h=double(zeros(254,1));

for u=1:254

h(u)=s(u)/sum;

end

junzhi=double(0);

for i=1:254

junzhi=junzhi+i*h(i);

end

filename

junzhi

toc

上述代码运行结果如下,可见,图2所示的肝脏CT图像,其基于直方图的均值特征 ,程序运行时间0.938000秒。

filename = 1.bmp

junzhi =129.0577

Elapsed time is 0.938000 seconds.

现在随机抽取10幅正常肝脏CT图像(如图3所示)和10幅异常肝脏CT图像 (如图4所示)。比较其均值特征,如图5所示,由曲线图清晰可见,正常肝脏CT图像与异常肝脏CT图像在均值特征上差别明显,正常肝脏CT图像均值在129.2879左右,异常图像的均值在115.2091左右。值得注意的是,结果并非表明用这一个特征就可以完全区分正常肝脏与异常肝脏,细看曲线图可知,异常肝脏CT图像中第一幅图就无法使用均值判断其正常异常与否,仅仅使用均值就会误判。现实生活中,肝脏CT图像因拍摄位置、拍摄仪器等多方面原因,要想理想判断其正常还是异常,使用一个或一类特征是远远不够的。

图3 随机抽取的10幅正常肝脏CT图

图4 随机抽取的10幅异常肝脏CT图

4 总结

本文对基于灰度直方图的医学肝脏CT图像特征提取进行了Matlab分析与实现。特征的提取很重要,特征提取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图像识别、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图像挖掘、图像分析与理解等后继工作的成败。由于医学图像与普通图像存在很大的不同,医学图像具有灰度分辨率高、所含信息量大、数据的巨量性、异构性、噪声显著性等特点,单一的特征提取方法都还不能很好的表达医学图像的内容,寻找适合医学图像的特征提取方法仍是一个需要深入探索的领域。

参考文献:

[1] 郭依正. 基于多特征融合的医学图像识别研究[D].镇江:江苏大学,2007.

[2] Yong Rui . Image Retrieval: Current Techniques, Promising Directions and Open Issues [J]. Journal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and Image Representation, 1999,10(3):39-62.

[3] MANJUNATH BS, MA M X. Texture Feature for Browsing and Retrieval of Image Data [J]. IEEE-PAMI, 2000, 18 (8): 837-842.

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范文8

关键词 放射性;伽玛;铀矿化;特征;伽玛场;铀镭平衡系数

中图分类号 TD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21-0096-01

该区物化探工作开展早、方法多、精度高、成果大,为我们评价其区域成矿远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以应用研究为主,以总结成矿规律为中心,以进行区域成矿预测,指明找矿方向为目的,为扩大老矿区,开辟新区服务。

1 区域地质概况

本区域处于扬子准地台与华南褶皱系的接合部位,为一典型的中生代火山岩带。早在晋宁期,东乡―广丰深断裂就已基本形成,华南褶皱系在加里东期褶皱隆起,燕山期断裂构造发育,并沿北东向主干断裂 与北东东向深断裂产生强烈的火山喷发和伴随大规模的酸性岩浆侵入,为本区铀矿提供了丰富的矿源,燕山运动晚期以来所形成的陆相断陷盆地―信江红盆,呈北东东向展布于本区的中部,由于受多期构造变动的影响,基底分割强烈。使盆地南北两侧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火山岩在南区极为发育,而北区较差。

2 地面放射性物理场特征及其与铀矿化的关系

2.1 区域地层、岩石伽玛底数的变化特征

沉积岩:相同岩性由老到新伽玛底数逐渐增高,变异程度逐渐加大,并有粘土岩类大于碎屑岩类,富有机质岩类大于化学岩类的趋势。

岩浆岩:花岗岩类由老到新伽玛底数一般逐渐增高,变异程度逐渐增大,其他岩类一般由中性、基性到超基性。从边缘相到中间相,伽玛底数和变异程度逐渐减小。

火山岩:鹅湖岭组地层伽玛底数一般大于打鼓顶组和石溪组地层,熔岩、凝灰岩类大于碎屑岩类,并亦有由酸性、中性到基性渐减的

趋势。

变质岩:伽玛底数一般低于其他岩类,并有随变质程度增高而降低的趋势,但本区的炭板岩类伽玛底数较高,与炭质有机质有一定的

关系。

2.2 区域放射性元素分布特征

2.2.1 区域铀、钍、钾分布特征

本区放射性元素铀、钍、钾的分布,对地层、岩性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侏罗系上统火山岩地层的铀、钍、钾含量高于其他沉积、变质岩地层。同时背景值的离散度亦较大,说明侏罗系上统地层富铀,对成矿

有利。

岩浆岩虽然来源于地壳深部物质的重熔,一般富铀,背景值较高。本区加里东期花岗岩(r3)放射性元素的含量要低于燕山期花岗岩(r25)。

2.2.2 各类铀矿化铀、镭、钍分布特征

1)在本区铀矿化中,钍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分带性,盛源火山盆地以西和鹅公山火山盆地南缘之西侧以及盆地以东至横溪火山盆地,钍含量较低,处于正常值,一般在0.004%-0.008%,Th/U平均值在0.09左右。在盛源盆地东侧和鹅公山盆地南缘的中段以及盆地北缘横峰东侧钍含量较高,平均值为0.026%,Th/U在0.38左右,常见到一些铀钍混合矿化点带及矿床,如34、60矿床及徐源1号矿化点等矿化点。在铀钍混合矿化中,如34、60矿床,普遍含有稀土及钇元素,铀与钇、钇与钍关系密切,这就有可能钍与稀土元素(以及钇)组成类质同象,即铀通过稀土元素与钍相混合矿。

2)铀、镭平衡位移系数:从本区地质环境及水化学特征来看,氧化带较浅,且不发育,水质类型为HCO3―SO4―Ca―Mg或HCO3―SO4―Ca―Na型,pH值均在6.5-7.5之间,为中性偏弱碱性水,因此,放射性铀、镭平衡位移在本区火山岩型铀矿化中不显著,变化系数(Vkp)小于20%,总的趋势是:地表偏镭或者趋于平衡,而深部一般偏铀。对本区伽玛普查找矿来说是不受影响的,但局部地区铀、镭平衡位移较为显著。如东乡504矿床(Kp=1.27)、横溪406矿化点(Kp=1.71)、等地严重地偏镭,而肖家31矿床(Kp=0.86)、葛源328矿化点(Kp=0.74)则严重偏铀。

据统计,本区73%的矿床、66.7%的矿点及72%的矿化点为火山热液型,均赋存于火山盆地的火山岩中。

3 区域伽玛场特征及其与铀矿化的关系

伽玛场反映地层,岩石放射性元素的背景分布和迁移富集程度,本区伽玛场的分布形态与地层、岩体有一定关系,尤其是受富铀层(体)的牵制和构造控制比较明显,从而使区内伽玛场展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总的特点是:南东部为复杂场区,全区自北西往南东,场强逐渐升高,活跃程度逐渐增大。1-2级场主要分布于东乡―广丰断裂以北和弋阳―漆工以西,为先震旦系、白垩系和部分石炭,二迭系地层的反映,显示台隆区伽玛的特点,而弋阳、漆工以东,由于受富铀层(体)的牵制,使伽玛场呈园环状分布,场活跃,梯度变化大,显示台陷区伽玛场的特点。东乡―广丰断裂以南,火山喷发强烈、岩浆活动频繁,北东―北北东向,近东西向和北西向构造发育,伽玛场明显受富铀层(体)的牵制,总体上形成东乡―石溪、天台山―横溪两个近东西的地面伽玛场偏高带,其形态变化既显示出火山盆地构造的轮廓,又反映控矿构造的延伸方向和有利的矿化部位。总之伽玛场反映了区内不同的地质构造背景。也为找矿提供了信息。

4 具有成矿意义的伽玛场的讨论

本区有各类型的铀矿床11处、矿点3处、矿化点102处,由于他们都受一定的层位和构造控制,相应地面伽玛的分布特点具有许多相似之处,成为我们研究深部矿化发育延伸的可靠依据。其例如:60矿床主要赋存于鹅湖岭组第二岩性段凝灰质砂岩,沉凝灰岩中,受东西向、北东向构造及其派生的层间破碎带控制。相应地面伽玛场沿含矿层呈长轴状分布,方向为北北东向,长度为2 000米左右,场强变化东侧较大,梯度带明显。(如图1所示)

和深部矿化的关系以构造连通为主,并反映了深部的延伸方向,场区内异常点、带多,矿化特征明显,在深部矿化的垂直投影部位,钋210剖面曲线峰形特征明显,矿化离基底(Z)不整合面较近,基底富铀,场区东部岩浆活动频繁,花岗岩及花岗斑岩中有偏高场存在,总之,伽玛场既是深部矿化的反映,又说明60矿区具有良好的铀源条件,热源条件和成矿环境。

通过对以上矿床地面伽玛场的具体分析,并和其他矿床的地面伽玛场相比较,我们认为本区具有成矿意义的伽玛场应具备良好的铀源、热源条件和成矿环境,就伽玛场本身而言,应具有如下特点。

1)应具有明显的长轴方向或两组交叉的长轴方向。

2)应具有一定的分布规模和场强梯度变化。

3)场区内应有一定的异常分布,在一般情况下矿化特征比较明显,并有其他放射性及非放射性异常伴生。

4)具有明显的控制因素、附近岩浆热液活动强烈,矿化离基底不整合面较近,基底相对富铀,且往往伴有异常反映。

本区铀矿化的统计结果表明91%的矿床、67%的矿点、75%的矿化点都赋存于区域性伽玛偏高场的边缘,尤其是梯度带及转折变异部位铀矿化更集中,因此,偏高场及其边缘梯度带是本区伽玛场控矿的主要形式。

总而言之,地面伽玛场反映了铀矿化延伸发育特点和利于成矿的地质条件,做好对伽玛场的推断解释,尤其要分析研究偏高场的分布特征及其形成的地质背景,是发展矿化远景、寻找新的富集地段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鲁挑建,姜启明.放射性地球物理勘察[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9.

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范文9

自从开展对经济法的研究以来,法学界关于经济法特征的提法达30余种。(注:参见王晨雁:《试探经济法的弹性特征》,《江海学刊》1992年第2期。)大致说来,可分为以下几类:(1)着眼于处理经济法与相邻法律部门的关系,用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作为经济法的特征。如有的教材认为,经济法的特征就是经济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不同点。据此,从法律部门的调整对象出发,比较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的主体、调整对象、范围、方法等因素,将其相异之处作为经济法的特征。(2)着眼于揭示经济法的独特功能,将经济法的某些功能作为经济法的特征。如有人认为经济法的特征是规制性等。(3)着眼于划定经济法的范围,以经济法体系的构造特色作为经济法的特征。如有人认为边缘性、综合性、弹性是经济法的特征。(4)泛化的描述。有些学者借用某些对一般法律特征的表述,认为经济法的特征是威严的约束性、严格的强制性和明确的规定性;有些教材认为,经济法不仅具有一般法律所共有的持续性、稳定性和强制性的特征,而且还有自己的特征,那就是面向经济领域;而有的人把经济性作为经济法的特征。

虽然,关于经济法特征的每一种提法都反映了提出者在明晰经济法的角色方面所作出的努力,而且有的提法也的确体现了经济法的特色,对人们正确理解经济法的科学含义有较大帮助。然而,当前关于经济法特征的研究尚存在一些偏差。

第一,对经济法特征的理解和把握,存在封闭性倾向。任何事物的特征都是在与其他事物的比较过程中显露出来的,经济法也必然如此。要把握经济法的特征,就必须将经济法置于整个法律体系中,将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比较,从而归纳出经济法独具特质的一面。比较的对象、角度、方法不同,经济法将显现出不同的特质。而比较的对象、角度、方法等必定是多元的、开放的,故经济法的特征也应该是多元的、开放的。当前的某些关于经济法特征的表述,试图以一种或几种提法替代经济法的特征的整体,这种封闭性倾向不利于对经济法的特征的全方位研究。

第二,对经济法特征的理解和把握,存在空洞化倾向。某些论者论及经济法特征时,并没有明确的目的,而是带有强烈的“形而上学”的痕迹,想当然地罗列所谓的“特征”,而这些“特征”并不是以具体的比较作基础的,内容十分空洞。这种倾向使人们对经济法产生一种玄妙的印象,自然也不会对正确认识经济法产生积极的作用。

第三,对经济法特征的理解和把握存在主次不分倾向。当前,有关经济法特征的某些表述,其名虽然被冠之以“主要特征”、“本质特征”,但不是基于经济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比较,有的甚至是民商法等法律部门所共有的。这种倾向造成了关于经济法特征的表述混杂。以辩证的观点看待经济法的诸特征,必定有一些是主要的、关键的、本质的,而其他的则是次要的。哪些特征是经济法的本质特征?这应当联系研究经济法特征的目的来确定。从开始对经济法的研究至今,最关键、最困难的问题是如何科学界定经济法同民商法等相邻部门法的关系,这一直是经济法研究的核心。研究经济法的特征应当为这个核心服务。因而,将经济法与民商法等相邻部门法相比较显露出来的特质才应当是经济法的主要特征。

总之,笔者认为,对经济法的特征应当以开放的态度进行个别性、具体性研究,分清主次,在比较归纳的基础上总结出经济法的特征。

二、经济法具有回应性的表现

从普遍意义上说,法作为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反映。一方面,法律的内容、性质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一定的法的变更与发展也取决于一定的经济基础的变更与发展;另一方面,法又服务于一定的经济基础,法对其赖以存在与发展的经济基础起引导、促进和保障作用,法对于与其相矛盾的、旧的经济基础加以改造和摧毁。(注:参见沈宗灵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30~133页。)

经济法和民商法等都具有这种反映性。但是,脱胎于传统法律土壤的经济法的这种反映性绝不是仅仅局限于这种普遍意义的反映性的水平,即它已经超越了民商法等相邻部门法的水平而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

首先,经济法对现实的经济关系的反映速度更为敏捷。不论是经济法体系已经相对稳定的西方各国,还是正在建构经济法体系的经济体制转型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现实经济关系的变动,大到国家整体经济体制的改革,小到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以及主流经济学理论的变动都能从经济法的变化中得到反映。这时,经济法或者从立法上发生变化,或者通过司法途径体现出某种变化。其变化的速度十分敏捷,往往与经济关系本身的变化同步,有时甚至超前于经济关系本身的变化。以日本的禁止垄断法为例。日本于1947年颁布了《关于禁止私人垄断及确保公平交易的法律》(以下简称《禁止垄断法》)。该法明确规定对垄断行为和垄断结构予以严格规制,这是美国对日本实施“经济民主化”改造的产物。这种严厉的结构规制一度给日本的经济振兴造成极大困难,于是“经济民主化”的要求让位于经济振兴的需要,法律上的反映即是1949年修改《禁止垄断法》,缓和对大公司持股的限制,放宽对公司合并的控制。随后,日本还制定了两个《禁止垄断法》的适用除外的法规,即《关于稳定特定中小企业临时措施法》和《出易法》,以后关于适用除外规定的范围逐步扩大并与产业政策法相配套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到了六、七十年代,日本的产业垄断化倾向极其强烈,物价上涨成了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1977年日本修订了《禁止垄断法》,恢复对垄断结构的规制。以上经济法的变动都是及时地反映了日本经济政策的变动。在美国,其反垄断立法虽然比较稳定,但司法、执法的标准和尺度却随着经济政策的变动也发生了灵活的变动,这突出表现在美国司法部等部门先后的几个《横向合并指南》的内容变化中。至于中国的经济立法变动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步关系则更是表明经济法对现实经济关系变动的反映的迅速和敏感。比较而言,民商法等相邻部门法对现实经济关系的变动的反应则迟钝得多。比如,南斯拉夫建立社会主义国家以后一直没有制定新的民法典,旧的民法典除少数与现行法律制度抵触的规范以外仍然得以适用。

其次,经济法反映现实社会关系的范围更广、敏感度更高。不仅经济关系的大的变动会引起经济法的相应变化,而且其他的如政府及其经济目标的变动,社会主流舆论的移转,经济状况的波动,无不会引起经济法某种程度的变化。政府的变化往往意味着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的变化,会直接引起某些经济立法的改变。有关经济的社会舆论尤其是一些权威的新闻机构的倾向对经济法变化的推动作用也越来越大。而经济法随着经济状况的波动而变动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各国经济危机时期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经济法的内容往往大相径庭。就连通货膨胀状况、进出口状况等这些细微的经济因素有时也能对一国的经济法产生较大的影响。这种现象若发生在民商法等部门法领域简直不可思议。

再次,经济法与政治联系的紧密程度也远远超过民商法等相邻部门法。政府的更替,政治人物的个人特性,政治利益集

团之间的对抗与妥协,以及各种政治性目标都会或大或小地影响国家的经济政策,而各国的经济政策日益趋于用经济法来体现,因而经济法的有关内容及经济执法与司法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在中国,自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政治因素对经济政策的影响作用一直没有消退过。政治体制的状况影响到经济体制的改革和运转,不可避免地影响到经济法的内容和形式,同时也影响到经济法的实施。这是造成我国现行经济法文件数量繁多、抵触多、协调性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总之,工具性色彩在经济法尤其是一些具体的经济立法上体现得十分突出。比较而言,民商法对政治的独立性要强得多。1804年制定的《法国民法典》至今已经历近200年的风云却少有变动即是明证。

最后,经济法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反作用更为明显。适当的经济法能促进经济发展,不适当的经济法只能阻碍经济发展,效果往往立竿见影。另一方面,当今世界各国日益重视通过经济立法,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工具有意识地调节社会经济,使其朝着经济法所设定的方向前进。日本在六、七十年代制定了大量的以基本法为主导的产业政策法,对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进行规范和调整。例如,1961年的《农业基本法》、《农业现代化资金促进法》,1962年的《石油业法》,1963年的《中小企业基本法》、《中小企业现代化促进法》、《中小企业指导法》及《沿海渔业振兴法》,1964年的《林业基本法》,1966年修正颁布的《中小企业现代化资金促进法》以及1967年的《中小企业振兴事业团体法》等。实践表明这些法律对日本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日本经济进入20年高速增长期奠定了基础。而民商法等其他部门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作用是非导向性、间接性和事后性的。

总之,经济法的反映性在程度上已经超越了民商法等部门法。在此意义上,“反映性”已不能十分恰当地体现经济法的上述特色,因而,笔者主张使用“回应性”一词来表述经济法的这种特征。“回应性”一词源出于当代西方一些法学家的论述。即提倡法律应当具有较强的回应性,使法律能够对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变化作出积极回应。美国的诺内特等人还提出了“回应型法”的概念,以区别于“压制型法”和“自治型法”。他们认为“回应型法”的法律目的是权能,其合法性来源于实体正义,其规则从属于原则和政策,执法者具有扩大了的,但仍对目的负责的自由裁量权,其法律愿望与政治愿望达到了一体化。(注:参见[美]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和社会》,张志铭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8页。)可见,经济法的反映性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回应性”的要求,用“回应性”来概括经济法在对社会经济环境中的各种变化作出反应时的特征似乎更为贴切。

三、经济法具有回应性的原因

从本质上说,所有的法律都不是绝对稳定的,因为“单单稳定性与确定性并不足以为我们提供一个行之有效的、富有生命力的法律制度。”(注:[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邓正来、姬敬武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311页。)英美契约法巨擘科宾教授终其一生都认为法律不会确定不变,必须符合社会之需要及要求而改变方可。(注:参见杨桢:《英美契约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页。)既然如此,为什么作为部门法的经济法还会具有超越民商法等部门法之变动性的回应性特征呢?

首先,这是由经济法所承担的任务决定的。经济法的任务是规范国家调整社会经济的活动,“以保障国家调节、促进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和发展。”(注:漆多俊:《经济法基础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4页。)为完成此种任务,经济法与民商法严格受制于由价值规律所支配的市场机制较有不同,其着眼点不是价值规律在微观经济领域的运用,而是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也即更多地关注社会经济运行的各种具体变动因素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从时间上看,市场机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而社会和市场中的各种具体变动因素则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多变性,针对这些变动因素的国家干预也必然具有多变性。于是,经济法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法律表现,体现出较强的变动性也就十分自然了。

其次,这也是由经济法的性质决定的。在公法与私法的分野中,经济法的归属目前学界虽然尚无定论,但多数学者都认为,经济法既有公法性质,又兼具私法性质。从公法、私法概念的提出者乌尔比安的定义来看,公法调整政治关系以及国家应当实现的目的,有关国家的稳定;而私法调整公民个人之间的关系,为个人利益确定条件和限度,涉及个人福利。(注:参见[意]彼德罗·彭梵得:《罗马法教科书》,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9页。)不仅经济法的宗旨体现出公法性质,而且任何一种经济法律关系都体现出国家公权力的存在。然而,经济法的调整手段和途径却又时时与民商法等私法耦合,这就决定了经济法之变动性的程度要大于民商法这类纯粹的私法。因为作为私法的民商法有很多任意性法律规范,在契约自由原则的统领下,民商法主体有很大的自由活动空间,只要不违背民法的基本原则,它们就能以相互间的合意排除民商法的积极介入,因而,民间社会的许多局部的变动都没有引起民商法的变动。而经济法则与此不同,国家作为经济法律关系的一方主体,其权力和义务的运用及承担是不容许任意变通的,社会经济的变化引致旧的经济法的不适应,不能由经济法律关系主体去克服,而只能通过经济法的变动去克服,这样回应性就不可避免地成了经济法的特征。

最后,在国与国之间,民商立法差别不大,而经济法的差别却十分显著。这是因为由价值规律所支配的市场机制在各国有较显著的共性特征,而各国社会经济的构成及其要素却有较大的差别。前者决定了各国民商立法的基本原则及制度的变动性不会很大;而后者使得各国干预本国经济的目标、手段以及与之相应的经济法都有不同。因而,在不同的国家之间,民商法是共性多于个性,经济法却是个性大于共性,经济法对于地域范围的回应性也就变得十分必要了。

四、经济法具有回应性的意义

(一)实践意义

经济法的回应性特征在立法、执法、司法活动中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经济法的非法典化。由于经济法需要及时回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化,所以它就不可能在整体上达到高度的、相当稳定的系统化程度,因而在立法方面,经济法很难表现为法典形式。经济法产生以来,唯一一部名为“法典”的经济法是1964年的《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经济法典》。但这部《法典》的基本部分是关于各种社会主义组织的法律地位和经济活动以及关于经济债的规范,而有关计划工作、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则几乎没有什么规定,许多经济法问题,仍需专门制定单行的经济法规来加以解决,“无怪乎有些法学家认为它只不过是一个扩大了的经济合同法”。(注:陈汉章:《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法理论》,《法律学习与研究》1986年第3期。)在苏联,以b·b·拉普捷夫为首的某些经济法学者也曾主张制定经济法典,但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注:参见[苏联]b·b·拉普捷夫:《经济机制改革的法律问题》,陈汉

章译,《法学译丛》1988年第1期。)在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法学界部分同志也呼吁制定统一的经济法典,动机虽好,但是“缺乏操作性”,(注:刘惊海:《有关经济法学的几个问题》,《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第6期。)因而应者寥寥。事实上,经济法的回应性特征决定了这样一个事实,经济法的法典化是难以达到的。若为提高经济立法的统一化和整体化水平,可以制定原则性较强的《经济法纲要》之类的文件,而各种具体的经济法规则必须以专项、灵活的形式出现,使之符合“短、平、快”的要求,以便对社会经济的变动作出及时的回应。

2.经济法移植必须慎行。经济法由于具有回应性特征,就必须紧密联系各国的实际情况,从各国社会经济的具体实际出发建构各国的经济法体系。对于民商法领域,在国与国之间进行法律移植也许是一种简便可行的立法模式。但在经济法领域,法律移植却存在较大的障碍。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失败投降的日本在美国占领当局的主导下,直接仿照美国的反垄断法制定了严格的结构主义的反垄断法。事实证明,这样的法律并不适合日本的实际情况,以至于在日本的反垄断法实践中没有出现一个结构规制的案例,日本不得不在旧金山条约生效后自己修改了《禁止垄断法》,淡化了结构主义的色彩,从而才比较适合日本的实际情况。目前,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过程中,许多学者“主张更多并加快移植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制度。”(注: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这种主张对民商法等法律部门也许并无危害,但对经济法而言,则不得不需慎重行事,其理由已不言自明。

3.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的必然。“‘法律必须是稳定的,但不可一成不变。’罗斯科·庞德的这句话揭示了一个永恒的无可辩驳的真理。一个完全不具稳定性的制度,只能是一组仅为了对付一时事变而制定的特定措施。它会缺乏一致性和连续性。”(注:[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邓正来、姬敬武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311页。)尽管经济法具有较强的回应性和相对较弱的稳定性,但作为一个法律部门,也应当保持一定的稳定性,这是经济法发生效力的基础。回应性与稳定性必须通过某种方式得以协调。实践证明它们可以通过立法、执法、司法过程的精心安排以实现协调。从立法来说,某些基本的经济法律文件的内容应当保持较强的原则性,不宜规定得过细;只有较低层级的法律文件的内容才可以具体化、细致化。这样,原则性较强的基本法律文件与较为具体、细致的经济法律文件配套组成一个体系,可以很好地解决回应性和稳定性二者之间的矛盾。此外,在制定原则性较强的经济法律文件的同时,创设一种较为灵活的执法、司法机制,赋予执法者、司法者较大的自由裁量权,以解决不同情形下的具体法律问题,这也有助于解决经济法的回应性与稳定性之间的矛盾。例如,英国1976年制定的《限制法》,较为原则地规定了限制性协议的定义、种类、处理程序及处罚方式等,对于某种具体的限制性协议是否需要进行登记,是否提交限制法院判决,限制法院是否将之判为违公共利益等问题的处理,授予公平贸易总局长、国务大臣、限制法院等较大的决断权,这使得以法律文件形式表现的经济法保持了较大的稳定性,而经济法对于社会经济的回应能力并没有因此减弱。

(二)理论意义

把握经济法的回应性特征,以更务实的态度从事经济法的理论研究,我们应当重视以下几个环节:

首先,必须立足本土资源,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法理论。经济法的回应性特征决定了经济法理论研究也必须立足本国国情,尤其是立足本国特定阶段的国情。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不同于以前的计划经济,而且也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在这些不同点当中,对我国经济法和经济法学具有特别意义的是:我国现阶段实行的市场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是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经济,是由计划经济转化而来的市场经济,是压缩发展阶段的市场经济,是民主和法制条件尚不完备的市场经济,是具有东方文化背景的市场经济。(注:参见王全兴:《立足本土资源建造中国经济法学大厦》,《中外法学》1998年第3期,第92~94页。)这些本土特性决定了我国国家干预经济的深度、广度、手段、途径都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地方。怎样发挥好经济法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规范和促进功能,从其他国家的经济法实践和理论中找不到现存的答案,只能依靠我国经济法学者们立足现实,研究解决经济法实践中的问题,积极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法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