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实现经济发展集锦9篇

时间:2023-08-09 17:25:21

实现经济发展

实现经济发展范文1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 科学发展观 又好又快 途径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对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促进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具有重要意义。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科学发展观内在要求的准确体现

按照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是对不同时期的产出总量而言,主要指数量增加;经济发展则不仅要求有数量增加,而且要求有结构改善和质量提高。经济发展方式,可以理解为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其中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还包括结构优化、环境改善、技术不断创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资源配置趋于合理等方面的内容。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来看,有两种经济增长方式:一是通过增加资源投入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即粗放型增长方式;二是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即集约型增长方式。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就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从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则至少包括以下内容;1.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即处理好速度与效益的关系,从过去那种单纯追求速度、盲目扩大数量的增长方式转变到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相统一的发展方式上来;2.资源消耗型发展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转变,即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从经济发展严重依赖资源和破坏环境转到经济发展要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前提;3.技术引进型发展向技术创新型发展转变,即处理好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的关系,从过去那种过度依赖技术引进转到注重消化吸收和提高技术创新的发展模式上来;4.外需拉动型发展向内需主导型发展转变,即处理好国外市场与国内市场的关系,从过去的“让利性”开放转向“互利性”开放、从过于重视“引进来”转变为“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5.投资拉动型增长向居民消费拉动型增长转变,即处理好投资与消费的关系,由多度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向主要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转变;6.倾斜型发展战略向均衡型发展战略转变,即处理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关系,改变由于“政策倾斜”形成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状况;7.效率优先的分配模式向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分配模式转变,即处理好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关系,改变收入分配失衡状况,让人民平等地享受发展成果。

对一个国家来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并不能保证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经过长期探索,现在我们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必须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样的发展目标,以及由此所决定的发展方式,显然是经济增长方式难以全面涵盖的,也就是说,单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能保证实现科学发展,而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综上所述,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涵义相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更深刻更宽泛,它本身不仅包含了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而且还从单纯注重数量的扩张转向既注重数量扩张又注重质量提高;不仅强调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且更加注重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不仅要重视经济的发展,而且还要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法更科学,更符合中国的实际,它准确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选择

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们长期发展中处理和解决“快”与“好”关系的经验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解决了许多旧矛盾,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绩。但同时我们应当看到,在发展过程中也积累和产生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在社会、环境、资源等许多方面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目前,我国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消费国,在谷类、肉类、煤矿、钢铁与石油等五大基本物资消费上,我国仅石油一项落后,其余皆超越美国。除资源限制之外,我国还面临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自然环境和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如果我们仍然片面地强调经济增长,不仅会给自然资源造成极大的压力,也将使环境面临更大的挑战。更值得注意的是,单纯强调经济增长而忽略增长成果的社会分配,将会导致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城乡差距、地区发展差距持续扩大,就业难,贫富差距日趋严重等等。这些矛盾和问题,是由于发展中客观存在难以避免的因素造成的,也是由于我们主观上较多地强调了“快”而忽视了“好”所造成的。事实证明,如果不转变观念,不从根本上处理和解决好“快”与“好”的关系,既不利于中国经济目前的发展,更会给中国经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隐患。在此背景之下,十七大报告有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法就显得及时而且意义深远。

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如何解决好经济发展中“好”与“快”的关系,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关系问题。对于我国来说,没有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不可能的,“快”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我们必须看到,经济发展不仅仅是一个“快”的要求。邓小平曾经强调“经济发展得快一点不是鼓励不切实际的高速度,还是要扎扎实实,讲求效益,稳步协调地发展”。正因为如此,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把“好”字放在“快”的前面,突出了“好”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快”字当头,更多地强调的是速度,它可以通过经济增长方式来实现;而“好”字当头,更加突出对于效益的注重,它只能通过经济发展方式来实现。虽然仅仅是一个词的变化,但其中有着相当深刻的涵义,它凸显了中国经济发展理念的重大转变,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新理念的确立。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与途径

实现经济发展范文2

我国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的迫切性毋庸置疑,但对于实体经济有关延伸的理解问题则有讨论的必要。因为虽然发展实体经济结论是正确的,但不同的人是基于不同的逻辑得出这一结论的,有些逻辑则是有问题的。这些逻辑不澄清,则会对发展实体经济的政策措施有影响。我们有必要严肃认真地思考以下问题:

其一,实体经济的困境是由于虚拟经济发展导致的吗?

其二,若没有虚拟经济,实体经济是活得更好,还是死得更惨?

其三,必须打压虚拟经济才能发展实体经济吗?

其四,中国当前还要不要发展虚拟经济?是一个繁荣的虚拟经济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还是相反?

其五,未来的政策导向应是什么样的?扬“实”抑“虚”还是并重发展?

笔者认为,实体经济发展,不足与过剩并存。虚拟经济发展,投机过度与发展不足并存。因而笔者主张:大力但有选择地发展实体经济,让虚拟经济健康、完善地发展,实现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良性互动发展。

一、当前实体经济的困境是如何导致的

毫无疑问,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生存状态,已经到了十分严峻的境地,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用工荒和成本高的严重生存困境,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从表面看,中小企业的生存难主要在于两大因素,一是成本上涨因素,二是市场因素。从成本增加因素看,当前,利率、汇率、税率、费率“四率”并升,薪金、租金、土地出让金“三金”齐涨,原材料进价和资源环境代价“两价”过高,九种因素叠加推动企业成本直线上升。实体经济面临高成本和高税费两头挤压。从市场因素看,国际市场萎缩,国内市场不振,成本上涨因素无法消化。

从实质看,中小企业的生存难主要在于核心竞争力缺乏,扎堆生存于产业链的低端,无核心技术,无话语权。一方面,对垄断国企无话语权,使得处在上游地位的能源、电力、交通等垄断国企,不断将成本费用转移到下游民企身上,挤压着民企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由于内部竞争加剧而对外无话语权,使其被外方各个击破。

一些实体企业在“副业”投入收益高、资金回流快的诱导下,逐步放弃了对主营业务的坚守。大量资本从实体经济中转移,一些企业甚至把制造业作为融资平台,套取资金在资本市场逐利。

从上述分析看,不是虚拟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实体经济的衰落,而是实体经济的衰落导致了虚拟经济的繁荣。民间过剩资金难觅出路,只能投向虚拟经济或资产价格的炒作。

若没有虚拟经济,如股市输血、民间借贷,实体经济可能死得更快、更惨。

二、大力但有选择地发展实体经济

当前发展实体经济,要避免走老路,不做规模做层次,大力但有选择地发展实体经济,或者说是结构性发展实体经济。

例如,制造业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原动力,是国家实力的支柱。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规模位居世界第一。然而,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在“核心、高端、基础”的关键技术、关键元器件和核心设备方面仍然薄弱,制造业“大而不强”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制约着发展方式转变和转型升级。

避免走老路,是指不能再做低层次、高耗能、高污染的简单加工制造业,简单的“三来一补”的产业。不做规模做层次,是指简单的规模扩张时代已经过去,高度制胜的时代已经来临,所做的产业要有高度。

大力但有选择地发展实体经济,是说实体经济按照三个层次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该淘汰的一定要淘汰,该升级的一定要升级,该做高端的一定要做高端。

落后的或供给明显超过需求的产业要淘汰一批。两会期间,总理在不同场合反复重申加大对钢铁、水泥、汽车、造船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调整。钢铁产能已远超过市场需求,据工信部数据,在限产的情况下,2011年我国粗钢产量达到6.83亿吨,而据我国钢铁网统计,当年我国粗钢表观消费只有约6.48亿吨,产能过剩3500万吨。而部分西部省市和东部沿海地区还在计划新建钢厂或扩产。民生证券预测,“十二五”期间我国钢铁产量将达到9.3亿吨。水泥、汽车、造船业也由于盲目上马和随意扩大产能,在国内外经济不景气背景下遭遇需求大幅萎缩。据国家发改委统计,国内已建水泥生产线产能有28亿吨,但产能利用率只有73%。

早在“十一五”规划中,政府就明确提出对钢铁、水泥、造纸、化工、纺织等12个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如今“十二五”规划再次明确提出加大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并将淘汰落后产能行业扩大到19个重点行业,新增铜冶炼、铅(含再生铅)冶炼、锌(含再生锌)冶炼、制革、印染、化纤、铅蓄电池7个行业。从工信部制定的目录看,“十二五”期间仅淘汰炼铁落后产能就达4800万吨,炼钢4800万吨,水泥(含熟料及磨机)3.7亿吨。

该升级的一定要升级一批。我们预计,很多传统产业要走上升级之路。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不仅要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还要依靠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和产业组织调整,需要综合配套政策体系,促进广大企业的技术改造。针对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的需要,重点落实研发支出税前扣除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支出;切实落实消费型增值税、加速折旧等措施,鼓励企业进行设备更新改造;加强鼓励技术改造的需求政策,进一步细化政府采购政策;通过法律、技术标准、安全标准、市场准入等措施促进新技术,特别是节能减排技术的利用与推广,打破地方保护,加强各类标准的实施监管,建立问责制。支持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优势和品牌企业通过兼并、加工外包,提高产业群的整体竞争力。对兼并重组和发展国内加工外包的改造项目,在过渡期内给予所得税减免。重点支持企业的技术研究开发和重大示范项目,建立重大技术应用推广机制。重点支持应用节能减排技术的技术改造,特别是强制性淘汰设备和改造项目。加强对装备制造业的支持。

支持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扩大就业,促进公平竞争。中小企业是增加就业的主力军和创新的生力军,但中小企业发展面临融资难、技术力量薄弱等问题。要进一步发展多层次的中小企业金融,包括风险投资、融资担保、设备融资租赁等;建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减轻中小企业税收负担等。加强行业和区域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小企业改造升级提供技术支撑。

战略性新兴产业一定要做高端。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立足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现阶段将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根据规划,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这些产业一定要做高端。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很多的服务业也是实体经济。目前,一种认识上的误区是,把发展实体经济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物质财富的生产,而把文化创意等重要的服务业错误地归为虚拟经济。实际上,实体经济既包括物质财富的生产,也包括精神财富的生产;既包括提供有形的产品,也包括提供无形的服务。服务业不仅是重要的实体经济,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服务业在实体经济中的地位还会不断提高。

三、让虚拟经济健康完善地发展

虚拟经济是相对实体经济而言的,是经济虚拟化(西方称之为“金融深化”)的必然产物。经济的本质是一套价值系统,包括物质价格系统和资产价格系统。与由成本和技术支撑定价的物质价格系统不同,资产价格系统是以资本化定价方式为基础的一套特定的价格体系,这也就是虚拟经济。由于资本化定价,人们的心理因素会对虚拟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也就是说,虚拟经济在运行上具有内在的波动性。广义地讲,虚拟经济除了目前研究较为集中的金融业、房地产业,还包括体育经济、业、收藏业等。

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表现为三点:第一,虚拟经济影响实体经济的外部宏观经营环境。实体经济要生存、发展,除了其内部经营环境外,还必须有良好的外部宏观经营环境。这个外部宏观经营环境中,就包括全社会的资金总量状况、资金筹措状况、资金循环状况等。这些方面的情况如何,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实体经济的生存和发展状况,而这一切都与虚拟经济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第二,虚拟经济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增加后劲。实体经济要运行,尤其是要发展,首要的条件就是必须有足够的资金。那么,各类实体经济用于发展的资金从哪里来呢?不外乎两条途径:一条是向以银行为主体的各类金融机构贷款;另一条则是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各类有价证券筹措资金。从发展的趋势看,相比较而言,通过第二条途径解决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需资金问题,会更加方便、快捷,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这样,虚拟经济就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后劲。第三,虚拟经济的发展状况制约着实体经济的发展程度。从历史上看,虚拟经济的发展过程经过了五个阶段,即闲置货币的资本化、生息资本的社会化、有价证券的市场化、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国际金融的集成化等。事实证明,虚拟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就不同,亦即虚拟经济发展的高一级阶段对实体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总比虚拟经济发展的低一级阶段对实体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要大一些;反之,则会小一些。

基于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作用,笔者认为虚拟经济仍要大力并规范发展。

一是大力发展银行业,尤其是服务中小企业的银行。重视在金融体制改革上加强组织体系创新,大力加强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小型金融机构的建设,探索发展小型专业化的科技银行、物流银行、文化银行、小微企业银行,以及各式各样的社区银行。重视在金融信贷运行机制上进行创新,重新定位和整合金融资源,形成体制内大中小金融机构的合理分工。重视在金融信贷服务的模式上进行创新,率先打破金融机构难做中小企业信贷服务的困局,积极引入商业保险的风险分散机制和经济补偿功能,鼓励财产保险公司开展专为中小企业增信担保的“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专为促进小额贷款公司与银行合作的“小额贷款公司履约保证保险”等新型业务,解决小型金融企业的后顾之忧。

二是规范发展民间借贷。民间借贷情况复杂,需要明确法律界限,区别对待,分清楚哪些是法无禁止的,哪些是允许存在的,甚至是应当保护的;哪些属于非法集资,是必须打击的。如果不把并不属于诈骗的民间借贷现象与“庞氏骗局”区分开来,不仅会误伤无辜,也会让骗子漏网。民间借贷如果得不到法律保障,会诱发更多更严重的欺诈行为。民间借贷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热门话题之一。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规范各类借贷行为,引导民间融资健康发展”。一些人大代表请求全国人大尽快制定颁布民间借贷法,促进我国民间借贷的规范化健康发展。在制定民间借贷法过程中,要明确民间借贷的法律地位和作用,明确承认民间借贷是我国金融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明确民间借贷的监管部门,将所有的民间借贷活动由地方政府金融监管部门统一管理。

三是大力发展证券业。进一步规范和发展证券市场,保护投资者利益。完善风险投资机制,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发挥好股票、债券、产业基金等融资工具的作用,更好地满足多样化投融资需求。健全完善新股发行制度和退市制度,强化投资者回报和权益保护。

四是健康而有节制地发展房地产业。房地产要正确区分三种属性:一是作为投资型的房地产;二是作为消费型的房地产;三是作为必需品的房地产。作为必需品的房地产,关系到国计民生,政府必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消费型和改善型的房地产,则由消费市场去决定;投资型房地产则应科学控制,不让其产生过多的问题。

实现经济发展范文3

关键词:二元经济结构;城市化;工业化;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1000502

1 什么是二元经济结构

二元经济结构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来的,用来说明发展中国家的工农城乡之间的对立及其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分化。“二元经济”是指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由两个不同的经济部门组成,一是传统部门,劳动生产率很低,其边际劳动生产率接近于零甚至是负数,剩余劳动力比较多,报酬极低;二是现代部门,劳动生产率较高,人数较少,工资较高。二元经济结构一般是指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相对于城市,农村人口众多等。这种状态既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也是这些国家相对贫困和落后的重要原因。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换。

2 二元经济结构的危害

2.1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农业生产率低下,农业经济发展缓慢

由于国家长期在资源配置上的倾斜政策,农村投资比重小,农业基础设施不健全,造成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一直保持着家庭式的、自给自足的发展状况,农业协作程度低、技术落后、生产率低下,从而农业经济发展缓慢。

2.2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我国宏观经济内需不足

长期“亲城市,远农村”的政策已经严重影响了我过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无论从我国当前经济状况还是从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角度来看,扩大内需都非常必要。目前我国农村还不是能支撑工业发展的现实市场,我国农村居民现在仅能满足温饱,收入特别是货币收入过低,难以消化过剩的工业产品,农村消费配置设施落后也限制了农民对于工业品的现实需求。农村市场目前还只是潜在的巨大市场,而没有成为现实的巨大市场,农村市场目前状况无法支撑城市工业的高速发展。没有完善的城乡市场交换,城市工业发展就越来越脱离农村,宏观经济内需不足将导致我国经济无法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2.3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不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发展

城乡分隔政策导致的不合理的城乡收入差距虽然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城市居民的福利,但损害了农村居民的利益,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城乡分隔导致城乡劳动力市场分隔,以城市局部利益为出发点的限制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政策,使城市职工享有与现有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符的高工资,高福利,尤其是某些国家垄断行业的工资福利则更高,这抬高了企业的用工成本,削弱了企业的产品竞争力。使得有些沿海企业过早出现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的竞争力下降,吸纳大部分城市居民就业的国有企业竞争不过民营企业,影响经济的长远发展。

2.4 城乡二元经济不利于社会稳定

农民收入低下,来自农业的生产剩余减少,促使农民选择小规模的经营方式,无法进行大规模的生产运做,也无法引进新技术、改良新品种、开拓新市场,这种恶性循环的农业投入方式使得我国农业非常脆弱。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农业则采取大规模,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单位成本低。入世以来,我国逐渐开放国内市场,这将对我国农业造成巨大冲击。从我国的具体情况看,多年来,由于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在宏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城乡差距不断扩大,超过了国际警戒线。我国最困难的群体在农村,最多的隐患在农村,城乡差距的悬殊已成为产生诸多社会矛盾的根源,影响了社会稳定,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安定团结。

3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存在的原因

3.1 国家政策造成了二元经济结构

建国以后,我国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型的经济发展战略而优先发展工业。一方面,政府通过计划或行政手段,来保证这一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计划经济体制服务与赶超型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集中在如何稳定,大量的获得农村剩余及将农村剩余集中有效地投入到工业部门。在这个过程中,农村资源被大量以“剪刀差”的形式抽取到城市,以支撑城市工业化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因为要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就受到不平等待遇。当时中国资本资金缺乏,外汇储备匮乏,资金动员能力也非常低下。为了确保原始积累而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府部门人为地实行工农产品不等价交换,汲取工业化所需的原始资金积累。另一方面,为了尽量降低城市化的成本,实现低消费,政府又把农民固化在农业上。而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将城乡人口,经济与社会生活,人为的分割为两个相互隔离的部分。形成人为的城乡封闭的制度壁垒,城乡之间人口不能自由流动,两部分居民两种不同的经济和社会待遇,广大农村被割裂在工业化进程之外,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城市与农村发展严重分化。直到今天,这种围绕“行政主导型二元经济结构”设立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在社会生活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3.2 市场力量形成新的二元经济结构

农村收入水平低部分原因是农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小,当城镇居民的收入提高后,人们倾向于把增加的收入中的一个较小部分用于购买农产品,而把更多的资金用于购买其他商品。因此人均收入提高所产生的需求刺激,在农业中比在其他产业中小。于是在需求方面就导致了农村收入水平增长远低于城市。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资本拥有量提高,比较优势逐渐转向其他产业。相比而言,大量的现代工业部门集中在城镇,工业部门的行业利润率长期高于农业部门,所以城镇的经济发展相对较快,城镇居民的收入提高也较快。加之改革开放的政策使我国的经济运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不断加强,二元经济结构的变动由政府行政力量的推动逐步向市场导向过渡。这个阶段,耐用消费品的生产和消费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城市消费的大部分项目的支出,如住房,汽车,电器,旅游以及其他一些服务业的消费项目与农村或农民没有太大关系,而使城市居民的收入很难回流到农村。即使是原来许多由农村或农民提供的食品,现在也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国际市场的进口,城镇人口日常生活的大部分依赖于城市而不是农村。这时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联系出现了一种新形式的断裂,形成了“市场主导型的二元经济结构”。

行政和市场等多方面的共同作用使我国经济形成了恶性循环发展体系,使二元经济结构的刚性在一定程度上加剧。目前尽管户籍制度的改革在不断向前推进,但在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形成一种恶性的自加强循环体系,使得二元经济结构的刚性持续存在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即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并固化了二元经济结构;二元经济结构又制约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发展滞后又束缚着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的滞后使得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反过来加剧了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

4 转变二元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4.1 加快城市化进程,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城市化主要有二个方面,一是人口城市化,即农民工进入城市建设城市;二是农民生活方式城镇化,按照城市化的体制来建设农村,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另一方面,生活方式的城镇化所产生的示范效应可以提高农民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促进消费增长。加快城市化进程首先需要破除行政壁垒,制定吸引农民工进城的政策。其次应破除经济壁垒,推动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最后,还应制定合理可行的城市发展战略,加快发展大中型城市,发挥中心城市的扩散效应。

4.2 协调工业化战略,促进农业现代化

建国初期的工业部门主要是制造业部门且被确定为国民经济的优先增长部门。制造业部门特别是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部门成为工业化的基本内容,而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和第三产业没被给予足够的重视。协调工业化战略是针对片面工业化战略的弊端提出的。协调工业化在以工业为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的同时,兼顾到了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做到以工促农、工农共同发展,着力加速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协调工业化战略能够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能够适应当前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农村资源的整合和适度的规模化生产也有利于发展现代化的农业。

4.3 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在城乡发展规划、城乡资源配置、城乡产业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城乡社会事业各个方面做到统筹发展。加大财政对农村发展的扶持力度、对农村发展进行一定的政策倾斜。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村科教、文化、卫生方面的投资,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民增收。

总之,只有农村发展了,农民富裕了,才能增加国内的有效需求,也才能促进整个经济进入良性循环轨道,形成一盘活水。所以,只有实现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农民市民化,二元经济结构才能真正得到改变,从而实现我国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阿瑟.刘易斯.发展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雷晓宁.我国城乡差距的质变及政策含义[J].重庆:改革,2005,(04).

[3]王郁昭.农民充分就业是走出二元经济结构的关键[N].中国经济时报,2005930.

[4]任保平.加快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4,(6).

[5]杜小军,苌花荣.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刚性持续存在并加剧的成因[J].商业研究,2006,(1).

实现经济发展范文4

一、新形势背景的论述

所谓新形势,就是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背景下,煤炭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现实状况。具体来说,新形势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第一,绿色经济。绿色经济是近些年提出的一个全新的经济发展理念,也是经济发展的新形势。绿色经济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方面是环保型经济,即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实现环保,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或破坏。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环境进行保护,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第二方面是可持续经济。即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实现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和环保经济具有相似之处,因为可持续经济一定是环保的。第二,高效经济。高效经济的理念存在很长一段时间了,但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却没有太多体现。这主要是因为我国许多行业的生产技术、生产设备以及生产材料的水平都还比较低,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在实现高效经济这一发展理念上存在硬性不足。高效经济就是实现经济发展的高效化,在最小的投入下实现最大的经济回报,即高效经济的实质。第三,回馈经济。回馈经济的思想早已有之,但是却未被正式提出。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回馈经济必然会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回馈经济往往指的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利用获取的经济进行回馈社会的投资建设。比如社区医疗建设、山区教育建设等,通过这些回馈建设推动社会优化进步,实现社会经济整体发展。回馈经济不仅是企业对社会责任担当的表现,也是深化企业形象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煤炭经济发展意义和存在问题

(一)煤炭经济发展意义

煤炭经济发展的意义重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煤炭经济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整体进步。煤炭产业是我国支柱产业之一,其可以提供电力、燃料以及一系列附属制品,对于许多关联行业的发展进步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发展煤炭经济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全面提升。第二,煤炭经济有利于强化煤企竞争力。目前,我国煤企数量众多,竞争十分激烈。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通过创新转型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企业快速稳定的发展。第三,煤炭经济符合社会需求。在能源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煤炭经济始终保持在较高的发展水平。加之煤炭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随着开采深入,煤炭资源的价值将会越发珍贵。因此,实现煤炭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可以最大程度符合社会需求。

(二)煤炭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煤炭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一系列问题,阻碍了煤炭经济的良性发展。这也导致我国煤炭价格出现下降、库存不断增加,这都给煤炭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首先,煤炭开采缺乏节制,供求关系失衡。在煤炭开采中,一方面社会对煤炭资源的需求出现下降,另一方面煤企对经济利益追求不断攀升,这两个方面的矛盾导致煤炭的供求关系失衡,产能过剩库存增加。不仅拉低了煤炭价格,更给煤企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其次,外部环境有待改善。煤炭经济的增长虽然稳定,但是这主要得益于市场的庞大需求,煤炭行业的外部发展环境依然不容乐观。尤其是在税负方面,许多煤炭大省都将煤企税收视作了重要的财政来源,导致煤企背负过重的税费压力,制约了煤企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平衡是煤炭行业的一大问题,部分老煤企由于资源不足,其发展被严重拖累,想要实现经济转型比较困难。而一些新煤企和新矿区,由于资源丰富人力充足,实现经济转型就比较容易。此外,发展不平衡还表现在经济利益分配不均,数量较少的大型煤企占据了大部分经济利益,数量较多的小型煤企只能分得有限的经济利益。

三、新形势下煤炭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道路

(一)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绿色经济

当前煤炭经济发展不利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缺乏有力的经济发展点,进而在出现影响因素时,无法有效对企业发展进行调整,以保持经济发展。因此,在煤炭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煤企应该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绿色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可以从三个层面入手分步进行。第一,明确绿色经济的发展目标。绿色经济要求煤企在生产过程中实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煤企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避免单一产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遭遇重大危机。第二,制定产业优化方针。对于煤企而言,其产业结构应该实现多元化,避免产业结构过于单一无力抵抗市场出现的各种经济冲击。只有产业结构多元化,煤炭经济发展的基础才能更加稳定,在竞争激烈的煤炭行业站稳脚跟,实现经济发展。第三,落实产业结构优化方针。在制定完善的产业结构优化方针后,需要加强相关工作落实,确保煤炭经济产业多元化逐步实现,推动煤炭行业绿色经济发展。

(二)加强技术创新,实现高效经济

高效经济的实质在于用最小的投入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这就要求煤企对技术加强创新,在煤炭生产中减小生产投入,提升经济效益。加强技术创新可以从三个方面依次展开。首先,制定合理的生产技术规程,规范煤企生产技术。目前存在的技术滥用现象,主要就是缺乏完善的生产技术规程,导致部分煤矿选用不合理的采煤技术,不仅对地层造成了较大破坏,而且采煤效率低增加了企业成本。其次,加强技术创新升级,提升采煤效率。根据实际情况来看,采煤工艺种类较多,每一种都可以发挥出切实的作用,但是每一种的效率都并不是特别高。因此,需要加强对采煤技术的创新,提升采煤效率。最后,推广采煤新技术。对于高效的采煤新技术,应该加强推广应用,使其不仅能够在大型煤企中得以应用,而且还能在小型煤企中进行应用,促进整个煤炭行业实现高效生产,逐步靠近高效经济。

(三)回馈社会,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

回馈社会是煤炭企业对自身社会责任的一种具体表现,尤其是在发展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破坏的煤企,进行回馈社会建设,更是重塑企业形象、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回馈社会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就地回馈,二是专门回馈。就地回馈就是指在煤企造成破坏的地方进行回馈建设,比如可以在煤矿开采地区新建学校,供当地孩子学习;可以新建水工厂,确保当地居民可以应用到放心水源;还可以新建一些煤炭附属工厂,给当地百姓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等。专门回馈就是指煤企可以拿出部分资金成立回馈基金,用以帮助社会中需要帮助的人。比如可以用于资助贫困大学生、或是帮助需要手术费的病人、用于环保建设等。通过这一系列回馈措施,不仅可以重塑企业形象,更可以使其得到社会民众的认可,进而建立起跨越式发展的基础。

四、结语

实现经济发展范文5

关键词:甘肃;县域经济;主成分分析;金融抑制

中图分类号:12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3-0098-05

县(市)作为我国基本的行政单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基本单位、相对独立、功能完善的经济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我国现有县级行政单位(不含市辖区)2 008个。2005年,全国县域内人口总数达9.1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0.24%,全国县域经济的地区生产总值达8.81万亿元,占全国GDP的48.1%,全国县域经济的地方财政收入达2 646.6亿元,约占全国地方财政收入的20%①。

由于我国实行了20多年的城市偏向发展政策,生产要素向城市聚集,这一方面使得城市不断发展壮大,另一方面也使得城乡差距拉大,“三农”问题突显。县域经济将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联系起来,是实现城乡协调联动发展的重要平台和切入点,通过县域经济的发展可以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现阶段,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已成为我国各地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我国已将发展县域经济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协调的有效途径。“十六大”报告首次将“发展县域经济”载入党的文献,之后在政府工作报告和有关文献中又多次提及,并且“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已经在我国的“十一五”规划中有了战略上的考量。

甘肃是地处西北内陆的欠发达省份,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基础薄弱,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县域经济发展中都面临着诸多困难。

1.甘肃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甘肃现有县(市)69个,其中县级市4个。2005年,甘肃县域内有人口1 811.28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69.8%;各县(市)地区生产总值达788.47亿元,约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41%;各县(市)实现财政收入20.54亿元,仅占全省财政收入的8%;各县(市)财政支出达147.93亿元,约占全省财政支出的35%②。

各县(市)平均县域人口为26.25万人,平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1.43亿元,县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 353元,各县(市)平均财政收入约为0.3亿元,分别为全国县域经济平均水平的57.5%、29.73%、43.53%和22.73%(见图1)。全省69个县(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之和仅仅相当于江苏省江阴市(县级市)一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而全省69个县(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还远不如江阴市。2005年江阴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87.97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8.38亿元③。在第一届至第六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报告”中,甘肃省只有一个县(市)入选西部百强县(市)。由此可见,甘肃目前的县域经济发展还十分薄弱。

正是由于县域经济的薄弱,使得甘肃经济增长相对缓慢,城乡差距不断增大,“三农”问题突出。2005年,甘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 980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0.8%,而且甘肃省的城乡差距日益拉大,城乡人均收入比达到了1∶4.08,远高于1∶3.22的全国平均水平,这一比例在全国位居前列。可以说,甘肃省的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县域经济的滞后。因此,甘肃省要实现赶超式发展,切实加快“三农”问题的解决,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2.甘肃各县(市)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为了科学全面地分析甘肃县域经济的情况,我们采用主成分(Principle component)分析法对甘肃各县(市)县域经济竞争力进行排序。主成分分析法是通过降维技术,把反映样本某项特征的多个指标变量转化成为少数几个综合变量的多元统计方法。按照数据的可获得性、代表性、可比性等要求,我们选取了各县(市)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支出、居民储蓄、经济增长速度、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人均财政支出、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人均储蓄量、文盲半文盲率等12个与县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指标④对甘肃各县(市)县域经济竞争力进行排序。

运用SPSS软件,将数据标准化处理后得出公因子载荷矩阵(表1)和主成分载荷矩阵(表2)。

经过计算,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87.35%。最终得到甘肃省69个县(市)县域经济的竞争力排名,结果如表3。

从表中可以看出,甘肃县域经济竞争力排名前五位的县(市)是:玉门市、永登县、敦煌市、庆城县和华亭县。肃南、肃北、阿克塞等县由于人口稀少(阿克塞县的常住人口只有0.8万人),尽管经济总量有限,但人均经济指标较大,因此排名比较靠前。排名靠后的五个县(市)是:舟曲县、积石山县、东乡县、两当县和漳县。

3.甘肃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探悉

总的来说,我国的县域经济较之于城市经济都是相对薄弱的,当中原因主要包括:

3.1 我国20多年的城市偏向政策

在完成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之后,国家宏观发展政策的重心便偏向了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对县域经济的重视越来越少。这种城市偏向的政策,使得城市的极化效应不断增长,各种资源纷纷涌向城市――特别是大城市,而另一方面,城市的扩散效应有限,只是通过微弱的涓滴效应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广大中小城市的这种涓滴效应更是微乎其微。这可以说是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的制度性原因。

3.2 县域经济发展主要以农业、中小企业为主,容易出现“金融抑制”

我国的农业属于“弱质产业”,规模小,产业化水平、市场率、投资回报率较低。中小企业是县域工业的主体。中小企业规模有限,企业自身抵御和防范风险的能力较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资金不可能大规模流向农业和中小企业,从而使得县域经济发展普遍面临着严重的“金融抑制”。农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存在着贷款难等诸多问题,缺乏必要的金融支持。

3.3 县级行政权限过小我国目前地方行政区划实行的是省、市、县、乡四级,形成了“市管县”的格局。这种行政区划不符合《宪法》要求的地方行政区划实行省、县、乡三级的规定。更为严重的是县级所拥有的行政权与财政权不匹配。县级行政单位行政权限过小,往往只是政策的执行者,县级财政收入只占全国财政收入的20%左右,却供养了全国70%的行政人员。另外,一些市经济辐射作用弱,甚至部分地区出现“市县争利”、“市压县”的现象。这使得很多县(市)“心有余而力不足”,影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具体探寻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除了上述三大原因外,还包括自然条件恶劣、人口素质较低、经济基础弱、市场发育不完善等诸多因素。

甘肃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干燥少雨,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脆弱,交通不便。另外,教育发展落后,人口受教育程度偏低,据统计,2005年甘肃省的文盲率为20.83%,几乎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倍⑤。这些客观因素限制了甘肃县域经济的发展。另外,甘肃县域经济总量小,发展水平参差不齐。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的玉门市是最低的碌曲县的32倍,人均生产总值最高阿克塞县是最低的礼县的22.7倍。由于经济总量有限,导致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投资环境不佳,使得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严重的资金瓶颈。如前文所述,县域经济普遍面临着“金融抑制”,西部地区特别是甘肃县域经济所面临的“金融抑制”则尤为严重。王小鲁、樊纲(2004)的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西部地区市场主导的资本流动在利润动机的主导下更多流向回报率较高的东部地区,其数量甚至超过了政府主导的财政转移支付⑥。

以上这些因素使得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滞后,而且深陷“贫困的恶性循环” (Vicious circle of poverty)。如何跳出这种恶性循环,实现县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以下主要以永登县为例来说明甘肃发展县域经济的现实选择。

4.永登县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

永登县隶属于兰州市,位于兰州市西北部。县域面积6 090km2,耕地面积91 853公顷,2005年县域人口51.8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45万人。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31亿元,居甘肃省第二位,仅次于玉门市,人均生产总值7 973元,分别是全国和甘肃省人均生产总值的56.08%和105.3%。三次产业结构之比分别为13.52∶48.62∶37.86。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 071元,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4 370元,分别为全国和甘肃省平均水平的63.63%、41.65%和104.6%、54.04%。一般财政预算收入11 349万元。永登县的县域经济竞争力在甘肃省位居第二(见第二部分)。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永登县是甘肃的人口大县、农业大县,但还远未达到富县、强县的水平。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要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任何发展模式的确定都要建立在“知己知彼”基础上。因此,本文首先运用SWOT分析法对永登县县域经济的客观现实条件作一简要分析。

4.1 永登县县域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战略管理的一种常用方法。所谓的SWOT分析就是将研究对象的内部优势因素(Strengths)、劣势因素(Weaknesses)、外部机会因素(Opportunities)和威胁因素(Threats)结合起来,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和客观的识别评价,据以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战略。下面就采用SWOT分析法对永登县县域经济发展作一简要分析。

4.1.1 优势因素(Strengths)。

永登作为甘肃第二大县,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工业体系较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交通便利,是甘肃省的航空枢纽;其次,永登县隶属于兰州市,拥有发展县域经济的坚强后盾,同时也拥有产品销售的广阔市场;第三,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探索,永登的特色经济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优势,发展的潜力和势头良好。

4.1.2 劣势因素(Weaknesses)。

以上所述的“一定的经济实力”,仅仅是从甘肃来看的“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与全国特别是东部发达地区对比来看,永登的经济水平还比较薄弱,工业化水平还不高。其次,永登自然条件较为恶劣,干旱少雨,灾害频发。据统计,2002年永登县有耕地137.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为47.76万亩,仅占总耕地面积的34.7%。第三,人口众多,且人口素质总体偏低。由于简单劳动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边际报酬递减的现象,因此尽管永登的经济总量居甘肃前列,但人均生产总值只位于甘肃中游水平。第四,企业数量有限,且未形成具有“增长极”(Growth pole)地位的主导产业。

4.1.3 机会因素(Opportunities)。

目前,国家大力发展县域经济,通过各种措施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使得县域经济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需要强调的是,目前国家已经着手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组织结构,减少行政层级”被列入了“十一五”规划纲要。这就意味着我国的行政体制将逐步由“市管县”向“省管县”过渡,县级行政单位将会拥有更大的空间来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甘肃也制定了《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并将永登等13个县(市)列入扩大县级经济管理权限的改革试点。这些举措都为永登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4.1.4 威胁因素(Threats)。

尽管现在国家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但导致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的因素在短时期内还难以彻底消除,这些都可纳入威胁因素当中。另外,由于我国各地的产业结构高度趋同,各个县(市)在发展县域经济过程中,还存在着竞争,可能会出现争政策、争投资、争项目等现象。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各个县(市)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存在着“非均衡博弈”。

总的来说,永登县域经济的发展面临着较多的优势和较大的机遇,县域经济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并存,要想实现永登县域经济赶超式发展,还必须进行科学规划,找出一条有效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

4.2 永登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通过运用SWOT分析法对永登县发展县域经济所面临的情况进行分析后,本文认为永登要实现县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要将以下几个方面作为切入点:

4.2.1 积极吸引投资。永登的县域经济面临着发展与赶超的双重任务。较低的经济增长还远远不够,要实现高速增长才能赶上其他发达县(市)。永登经济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资本存量太少。罗斯托(W.W.Rostow)的经济成长理论将“较高的资本积累能力”作为经济“起飞”的三个主要条件之一;罗森斯坦-罗丹(Rosenstein-Rodan)的大推进(Big push)理论认为要实现工业化,关键是增加资本;纳克斯(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也认为跳出恶性循环怪圈的关键是扩大投资。因此,永登要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要加大投资的力度。由于资本流动的决定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区投资环境的改善和投资效率的提高,因此,吸引投资的根本的目的应在于创造获利机会,强化经济主体对未来投资的激励,让各种投资形式发挥作用。而政府所要做的主要是,搞好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4.2.2 树立工业强县战略。对于县域经济而言,由于受居民收入、生活方式和服务本身特性等方面的影响,服务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限制,从而决定了县域经济须大力发展工业。对永登而言,实行“工业强县”战略既符合甘肃 “工业强省”战略,也和永登的实际情况相吻合。2005年永登县工业实现产值18.2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4.27%,高于全国和甘肃省的平均水平(见表4)。这说明永登县的工业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

在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要实行集群发展,延长产业链条,形成规模效应,节约交易成本;第二,选准主导产业,使之成为增长极。增长极是经济空间中在一定时期起支配和推动作用的经济部门,凭借其具有的规模经济及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增长能力,通过外部经济和产业间关联的乘数扩张效应,推动其他产业的增长。在选择主导产业时,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但不拘泥于当地的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主导产业集群。对于永登这样一个农业大县,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并使之成为特色产业,从而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目前,世界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为 3∶1,而甘肃的平均水平仅为0.26∶1。因此,农产品加工工业在今后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4.2.3 发展特色经济,开拓利基市场。在某种意义上,县域经济就是特色经济。各个县(市)只有找准自己的比较优势,开发自己的特色资源才能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为一个农业大县,永登在农业发展上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目前,永登的玫瑰种植、畜牧业和渔业等已初具规模。其中苦水玫瑰已获得国家原产地认证,渔业产值在全省各县(市)中位列第一,达到1 814.40万元⑦。今后,还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走特色之路。在发展特色经济中,要从完善产业链的角度,促其扩张、裂变,形成规模经济优势,并形成有几个特色产业为主导的县域特色经济构架,最终实现以特色产业带动县域经济的整体大发展⑧。同时,一定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来进行生产。

另外,还要积极开拓利基市场(Niche Market)。所谓的利基市场就是指为发达地区、大企业所忽视的某些细分市场。尽管利基市场不为发达地区、大企业所重视,却也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商业利润。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县(市)来说,在发展县域经济中,要善于结合本地特色,开拓利基市场。只有“不择细流”,勇于开拓才能实现快速发展。

4.4.4 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的规模化和现代化。尽管永登县的农业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但是总的说来,现在永登的农业还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阶段,农业效益不高、农民收入较低,农业机械、化肥、电力的使用量还十分有限。2002年,永登县的机耕面积、机播面积和机收面积分别占总耕地面积的45.07%,12.3%和6.4%。农户经营的耕地面积有限,很难发挥规模效应的优势。

要实现农业的大发展,增长农民收入,必须要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实现农业的规模化和现代化。在这一过程中,关键是解决好以下两个问题:第一,规模化。现在农户经营的耕地十分有限,存在着较多的剩余劳动力,农民平均报酬低。因此,需要扩大农户经营的耕地面积,实现规模化生产。只有实现了规模化,才谈得上机械化、电气化。第二,转移剩余劳动力。要实现规模化,必须要同时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目前转移劳动力的方式主要是就近转移和劳动力输出两种。在劳动力输出方面,永登县一直走在全省前列。在建设现代农业过程中,还要依靠科学技术,对甘肃省而言,发展节水农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另外,农业的生产应立足于市场,根据市场的供求变化来进行生产。由于单个农户的信息、能力有限,这就需要专门的农业中介机构来帮助农户组织生产和销售。

基金项目:本文为甘肃省2006年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城乡统筹发展下的甘肃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兰州大学2006年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基金规划项目“西北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规划和突破难点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注 释:

①中国县域经济网:省略/index.asp.

②数据来源:甘肃省统计年鉴2006.

③江阴市统计信息网:www2.jy.省略/tongji/.

④数据来源:甘肃统计年鉴2006.

⑤中国统计年鉴2006.

⑥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20年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⑦前11个指标数据来源于甘肃省统计年鉴2006,文盲半文盲率根据甘肃省“五普”统计数据记载.

⑧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编.发展县域经济手册[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

参考文献:

[1]郭熙保.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3]汪晓文. 规模化+社会化――开创农业发展新局面的必然途径[N].人民日报,2002-12-12.

[4]黄健柏等. 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反思――基于现代经济理论视点[J].经济问题,2006,(7).

[5]王运浦.发展县域经济的路径选择[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 (6).

[6]郑炎成,陈文科.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现实地位变迁:理论与实证[J].财经研究,2006,(3).

[7]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20年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8]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编.发展县域经济手册[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

[9]侯景新,尹卫红.区域经济分析方法[M].商务印书馆,2005.

实现经济发展范文6

“生态文明建设是山西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这次来山西视察,对山西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对引领山西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山西省生态经济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胡国胜教授说。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農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新型文明形态。建设生态文明,必先保护生态环境,并加快发展生态经济。胡国胜教授认为,生态经济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实践活动、基本载体和实现途径,是经济社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高度和谐的发展模式,是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状态,是把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可承载的前提条件下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共赢系统。发展生态经济有利于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的中国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在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减少资源消耗和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从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美丽中国之梦想。胡国胜教授说,作为资源大省和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发展生态经济是缓解山西生态环境压力、实现绿色发展的战略选择和内在要求,事关全省人民生活质量和长远发展大计。胡国胜教授还简要介绍了山西生态经济的一个优势产业——蓖麻生物基材料产业。该产业的产业链长,涵盖可精准扶贫的现代生态农业种植业、加工业和高性能高品质的新材料产业。 

此外,胡国胜表示,山西生态经济建设虽已取得明显成效,生态环境总体状况有所改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但局部地区生态环境状况还不容乐观,经济下行压力还很大,实现生态经济发展目标、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山西,仍然道路漫长、任务艰巨。因此,我们将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来山西视察的重要指示,继续努力推进转型发展、绿色发展,为提升山西经济发展质量、实现美丽山西目标和建设生态文明山西作出贡献。

实现经济发展范文7

[关键词] 国外 循环经济 启示

与知识经济一样,循环经济也是当今世界最新的一种经济形态与经济增长模式。就循环经济的发展历程看,它最早开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当时,西方国家普遍感觉到匮乏的资源已经严重制约了本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传统的工业发展模式又对资源、环境和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了巨大破坏,为此,必须寻找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以使本国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在长达30多年的循环经济发展实践中,西方国家积累了一整套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方式方法。这些方式方法对于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启示一:加大新闻舆论的宣传教育力度,培养全社会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树立、落实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经过长时期的工业发展,西方国家普遍对原有的“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增长模式感到非常担忧,对资源、环境问题愈加重视。目前,在许多西方国家,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公民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非常强烈。反观我国,在此方面却有很大的欠缺。如果我国还不及时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那么,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就要面临严峻挑战。借用西方国家循环经济的发展经验,现阶段,我国要特别加强对循环经济的宣传与报道力度,增强国民对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的认识,树立全民资源节约与环保意识,把循环经济的发展与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变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为政府、企业与全民的共同行动。

启示二:建立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政策保障机制。

当一个国家的国民普遍对循环经济比较认可并加以接受时,执政者就应顺应民意,把民众的思想上升为国家意志,用法律、规章和制度的形式加以确立下来。西方国家在促进本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走的无不是这样一条道路。借鉴西方国家循环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我国可以通过立法的方式,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循环经济法律,这不仅有助于政府、企业和国民进一步加深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认识与理解,而且还可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在推行循环经济方面的义务和职责,明确全社会推行循环经济的途径和方向。当前,我国应及时制定《清洁生产促进法》和《循环经济促进法》;抓紧修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节约能源法》;同时,还要抓紧制定、修改和完善其他相关的法律制度。除此之外,还要制定或完善鼓励支持循环经济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技术政策、消费政策和税收政策等。当这些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政策保障机制一旦建立起来后,不管是各级政府,还是企业与个人,都要加以自觉遵守和严格履行。

启示三:积极开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循环经济实际上就是一种高科技、零排放的经济,它的发展必须借助科技进步。西方国家循环经济的发展走的就是这样一条道路。当前,我国应重点加强对节能技术、节水技术、链接技术、新材料技术、生态技术的研究开发,促进技术进步和科技成果的转化,降低能耗、水耗,实现废物转变成资源的链接或进行无害化处理,以可再生资源替代自然资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资源节约的整体技术水平;积极采用无害或低害的新工艺、新技术,大力降低原料、能源的消耗,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尽可能把环境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中;大力发展以循环经济为基础的环保产业,加强对“三废”的综合利用,充分开发利用再生资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延伸产业链,开辟新的生产领域,对无法再次循环利用的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启示四:探索建立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不同层次的循环经济模式和体系。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地区与地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相差非常大,目前还不可能找到一个同一层次的循环经济模式以在全国推广。借鉴西方国家循环经济发展经验,我国应把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工业企业上,选择典型企业和大型企业进行单个企业的生态工业试点。根据生态效率理念,进行产品生态设计、清洁生产等。选择一批工业园区,根据工业生态学原理进行生态结构改造,建立废物交换系统、企业间的闭路循环和生态链,以及虚拟生态工业园,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通过废旧物资的再生利用,建立废旧物资循环利用机制,鼓励公众参与,实现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物质和能量的闭路循环。

启示五:明确政府、企业和公众个体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借鉴西方国家循环经济发展经验,政府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中起着监督、管理、规范和引导的作用,政府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资源意识,在全社会树立循环经济观念,建立绿色生产、适度消费、环境友好和资源永续利用的社会公共道德准则;要改革对地方党政领导的考核办法,逐步推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政府机关和公务员应当重视绿色消费,优先采购有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优先采购经过清洁生产审计或通过IS014001认证的企业产品。企业和公众是实施循环经济的主体,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和公众肩负着一定的经济责任、社会责任与道义责任,他们要按照“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组织生产,进行消费,使循环经济的优势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实现经济发展范文8

关键词:低碳经济;经济效益;机遇与挑战

低碳经济实质上是一种经济形态,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提出的。它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倡导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从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做到既积极承担环境保护的责任,又达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效果。简单地说,低碳经济的主要特征表现在:每单位碳排放所创造的GDP或附加值(碳生产率)比较高;社会人文发展水平实现同步增长,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目前低碳经济最重要的应用领域是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能源等绿色能源。当然,低碳经济是一种顺应时展潮流而生的经济形态,其在减排增产、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对策选择上必将成为一种趋势。

一、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挑战

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潮流,这种整体发展氛围,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带来机遇,所以我们也制定了自己的低碳经济发展规划。但由于我国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程度的局限与特殊性,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同样面临很多的挑战。

第一,对低碳经济的认识存在偏差。从低碳经济的字面意义上,很多人都简单地认为:发展低碳经济最明显地的特征就是限制高能耗产业的引进和发展,而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主要支撑仍然是高耗能产业。如果没有相对高能耗、高排放的产业和产品来保障经济运行、保障生活质量,社会将无法运转。所以低碳经济就是贫困经济,在我国推行低碳经济是不适宜的。倘若上述错误的管理理念是领导者坚持的,那么整个企业推行低碳经济的可能性甚微。因为他们只看到了低碳经济的表面现象,而没有关注此种生产方式下获得的能源单位生产率。法国就是典型的使用零碳的、以核能为主的国家,人均碳排放比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还低一半,但其生活的高水平成为很多人移居的最主要的诱惑点。所以,经济发展水平与生活质量不能用碳排放的多少来度量,发展低碳经济其实是要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走向持久的富裕。

第二,自然资源禀赋很大程度上决定我国的能源结构。在自然资源储备条件上,我国是典型的“富煤、少气、缺油”,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的能源利用,决定了我国企业整体经营发展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相比北欧的挪威、瑞典等水电资源占70%、80%的国家来说,发展和利用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是极其有限的。所以,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自然条件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形成的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如果要发生彻底的改变,绝不是易事,需要很多方面的调整和变革,不论是对政府宏观调控政策还是企业的经营决策的调整都是巨大的挑战。

第三,我国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限制低碳经济的推行。我国经济主体是第二产业,因此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也是需要大量能源的工业产业。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当前正处于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的阶段,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全国上下恢复和发展经济的决心使得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再次掀起。实现全面小康,努力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决心和目标,必将带来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这就成为低碳经济推行的一大制约。而且,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整体工业生产技术水平比较落后,又加重了我国经济的高碳特征。发展低碳经济需要经济结构调整的配合,对我国经济发展来说是一个重大课题。

第四,我国推行低碳经济的技术成本较高。技术水平是推行低碳经济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衡量低碳经济效益的碳生产率就是由技术水平决定的。我国经济调整为低碳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目前还无法达到推行低碳经济需要的技术层面。在很多能源的开发与合理利用方面,迫于技术水平的限制和社会发展压力,从长远战略上来看,我国还不得不主要依靠商业渠道引进能源开发技术。按照我国当前的GDP计算,我国由高碳经济转向低碳经济在引进技术方面就大约每年需支付350亿美元。这种巨额的技术成本,对尚不富裕的中国来说负担是很沉重的。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提高经济效益的对策

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一种全球趋势。对我国来说,低碳经济当前的主要目标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节能降耗的任务;另一方面是发展新兴工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本文提出以下几条发展低碳经济,同时提高经济效益的对策建议:

第一,成立专门机构指导“低碳经济”,消除认识误区。推行低碳经济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程。相对于传统经济形态而言,低碳经济是一种新事物,在缺乏实践经验的前提下,政府要承担起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成立专门的职能机构,制定出台相关政策,通过各种方式有效改善低碳经济的运行环境,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引导社会各界对低碳经济有正确的认识,由管理观念正确的领导者或负责人,带领单位全体正确践行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的转型而努力。但应该注意的是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最终还是要靠经济规律和市场机制来解决。所以政府成立的低碳经济指导机构必须根据市场规律和发展机制,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尊重经济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推动整个社会运行低碳经济。

第二,综合考量自然资源条件,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我国的自然资源禀赋决定了我国的经济产业结构,这与发展低碳经济确实有些矛盾。但笔者并不赞成发展低碳经济以改变产业结构为前提。因为我国的实际国情也决定了在很长时间内,第二产业或者说工业仍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这种巨大的能源消耗量是无法瞬间改变的。而且产业结构的变化也有其自然规律,不能任意违背。所以不能简单地否定当前的产业结构而一味地追求调整与变革,但在当前企业利用资源的方式与产品结构的调整上还是有很大的努力空间的。

第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平衡经济发展速度与能源需求。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经济效益的增长是当前我国推行低碳经济最有效的途径。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需要全社会的齐心协力:首先政府应该通过征收资源税等方式控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从源头上控制资源的输出。而对积极研究先进生产技术,减少资源耗费的生产企业实行补贴奖励的方式,加速降低成本的过程,激发生产企业减排生产的积极性;其次生产企业也应该采取积极的行动调整产品结构,逐渐改进高耗能、高排放的产业链的生产;此外,作为消费者,也应该以主人翁的意识参与到低碳经济的推行过程中来,提高个人的节能意识,适当抵制高耗能产品的消耗,从多乘公共汽车、关紧水龙头、人走断电等小事做起,节约社会能源。

第四,打造有实力的科研队伍,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目前我国运行低碳经济所需要的技术水平有限是事实,但并不是说不具备发展的潜力。我国在很多方面也实现了技术性突破,如大中型钢铁联合企业吨钢的生产技术,综合能耗水平就比较低。所以我们应该充满信心,为优秀人才的交流与学习提供机会,培养和开发有实力的研发队伍,针对当前我国的能源结构做出科学的安排与调整,在研究并逐步推广太阳能光伏发电、光热发电等技术,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同时,降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成本,整体提高低碳经济的经济效益,推动社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宏,裴莹莹,冯慧娟,吕连宏.促进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框架[J].资源与产业,2011(1).

2、陈柳钦.低碳经济: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3、王晓霞.国外低碳经济发展情况及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创新导报,2010(26).

4、葛小芳,傅正华.低碳经济下的技术创新路径选择[J].价值工程,2011(13).

实现经济发展范文9

关键词: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绿色转型

1 什么是绿色经济

绿色经济按一般的原理讲。主要是从环境和生态角度来讲的,这种经济形态有3个最突出的特征,即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生态保护。绿色经济能够遵循“开发需求、降低成本、加大动力、协调一致、宏观有控”等5项准则,并且得以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既是指具体的一个微观单位经济,又是指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甚至是全球范围的经济。

绿色经济与传统产业经济的区别在于,传统产业经济是以破坏生态平衡、大量消耗能源与资源、损害人体健康为特征的经济,是一种损耗式经济;绿色经济则是以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合理保护资源与能源、有益于人体健康为特征的经济,是一种平衡式经济。

2 山西的产业结构与能源环境

2.1 山西经济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以高耗能行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1)工业占国民经济比重大。2005年,全省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0.6%,超过全国平均水平8.8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2.6%,比例之高在全国排第6位;2007年,山西省工业增加值突破3 000亿元大关,达到3098.2亿元,占GDP(生产总值)比重54.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682.02亿元,占GDP比重47.1%,超过全国平均增幅2.5个百分点。对山西省增长的贡献率达60.1%,拉动GDP增长8.5个百分点。

(2)超重型的产业结构导致三次产业发展不够协调,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低级化,整体发展水平较低。

受山西自身资源条件、国家投资重点和经济基础的影响,经过长期发展,山西形成了畸重的矿产资源型和原材料初加工型为主导产业,低科技含量的产业结构。这种畸重的产业结构特征。导致三次产业发展不够协调,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低级化,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一般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现代化水平提高,第三产业占的比重逐步提高;山西却是逆向而动,全省产业结构呈现出明显的“二三一”发展特征。

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山西经过产业结构调整,传统产业煤炭、电力、冶金和焦炭已实现了优化升级,山西还重点培育新的优势产业,装备制造、煤化工等新兴产业正朝着规模化方向迈进。但总的看来,煤炭、焦炭、冶金、电力等传统产业仍占绝对主导地位,新兴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规模依然偏小。2007年,装备制造和煤化工在工业中的比重分别仅在7%和5%。

(3)高耗能的产业结构是山西经济结构最突出的特点。

2005年全省36个工业大类行业中处前5位的煤炭、炼焦、黑色、有色冶炼、电力其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的81.14%,行业集中度在全国排第二位,远远高于全国36.61%的水平。2004年,全国工业部门耗能量占全社会能耗总量的70.6%,山西则高达82.15%,2005年上升为83.83%。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前述7个高耗能行业的能源消费量占到97.8%。高耗能的产业结构已成为山西经济结构最为突出的特点。

2.2 山西资源环境承载力不断遭遇挑战

如果说产业结构历史性的畸重所导致的高能耗和高污染日益恶化,是山西社会经济发展一个严重瓶颈的话。那么由此而衍生的山西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不断遭遇挑战,则给山西社会经济的未来创造了更大的威胁。

(1)在经历了20余年能源基地建设之后,山西的社会经济发展已遭遇到能源的约束与威胁。在山西的重工行业中,煤炭产量居全国第一、外输电量全国第一、焦炭产量全国第一、镁合金产量全国第一、不锈钢产量全国第一、氧化铝产量全国第二等,这些居全国产量第一的行业所诞生的是能源消耗的极度庞大。

据山西省统计局统计。从1990年到2006年山西能耗总量增长较快,年平均增长率达到6.42%。在主要能源消耗中,焦炭和电力的年平均增长最多,其次是煤炭。但是。目前,山西煤炭经过长期、大规模、高强度开采,浅层资源、优质炼焦煤资源已经不多,随着矿井向纵深延伸,煤炭采掘成本逐年攀升。与此同时,山西铁矿和铝土矿探明储量以不足以支撑全省目前的钢铁和铝工业生产规模。

煤炭的消费比重过高,使能源使用效率明显降低外。还对环境造成巨大压力。2005年全省废水排放置9.51亿m3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3.21亿m3。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为38.69万m3,其中工业排放量16.82万m3,占排放总量的43.47%。2005年全省二氧化硫(SO2)排放量为151.64万t,位居全国第三。其中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SO2)排放量为120.03万t。

(2)作为工业生产不可或缺的水资源已面临了巨大困境。长期以来,水资源总量不足、水资源承载力弱是山西水资源的主要特点,而随着矿产资源开采的不断加剧,山西水资源快速衰减的现状正在日益严重。有人做过一个测算,改革开放至今,山西共产原煤近70亿t,而每开采1t煤炭平均破坏地下水资源2.48m3,按此测算,山西有近170亿m3地下水资源遭到破坏。随着未来人口总量的继续增加以及山西煤炭产量的无法突降,水资源的缺失将更加严重。

(3)山西大气承载力的脆弱与降低环境污染所面临的巨大困难。由于山西特殊的产业结构,万元工业产值二氧化硫、尘灰和工业粉尘排放量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7、5.5和3.2,而电力、冶金、焦化三行业工业烟尘排放量分别占全省工业污染的83%以上,面对此种局面,从实质意义上能够推动环境保护的却是只有政府在孤军奋战,而山西的目标是,到2020年全省GDP在实现2000年基础上翻两番的同时使全省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标准,这对于山西未来经济的增长无疑是压力巨大的。

3 山西发展绿色经济的必要性

3.1 能源危机与可持续发展要求山西绿色转型

作为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费国,我国由于受世界性能源危机的影响,从20世纪末到现在,间歇性地出现了“煤荒”“电荒”“油荒”等能源短缺现象。随之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以及以煤炭为原料、燃料生产的焦炭、火电等二次能源,其价格一路走高,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越来越严重的影响。

面对世界性的能源危机、面对国内缺油、缺电和新能源发展缓慢的现状,山西作为以煤炭、焦炭、电力生产、外销以及出口为主的能源大省,其能源工业的发展走向,对山西经济的发展乃至全国的能源安全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要从事关山西自身和 国家长远利益出发,把山西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工业的发展融入国际能源大格局中、纳入到国家能源总体战略中来制定山西能源发展战略。

3.2 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成为金融危机后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动荡给中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但每一次危机都酝酿一次新的技术突破,催生新的产业和新的技术革命。危机之后的新经济增长点为绿色经济、低碳经济。

绿色经济是以经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新经济形势,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绿色经济将推动未来全球经济的复苏,我国在发展绿色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上作出了积极而务实的努力。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倡导生态文明。

3.3 突破绿色壁垒要求山西发展绿色经济

关税壁垒作为自由贸易发展的障碍被各国所抵制与反对。在一些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开始由传统的关税壁垒转向各种非关税壁垒。其中,绿色壁垒(Green Barriers,GBs),已成为影响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的贸易保护措施。绿色壁垒是指那些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直接或间接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措施。通常,绿色壁垒应由进出口国为保护本国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而设置的各种环境保护措施、法规标准等,是对进出口贸易产生影响的一种技术性贸易壁垒。

按照山西省发展的现状,发展绿色经济是山西突破绿色壁垒,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山西省的“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从宏观上提出了发展绿色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在中国拉动经济的4万亿投资计划中,有2100亿元人民币用于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中国政府将改善环境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单位GDP能耗下降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10%的约束性指标,这些指标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向向绿色转型的重要内涵。

4 山西省实现绿色转型的策略和建议

4.1 山西的煤炭发展要实现“绿色开采”

山西煤炭产量和外运量居全国第一位,分别占全国的1/4和4/5。煤、焦、铁这“三角产业链”,占山西GDP的一大半。过去的6年,在乌金经济的带动下,山西省GDP年均增长13%,财政收入保持了30%的增长,但也形成了产业结构畸形,支柱产业单一、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环境趋紧的不良结果。让人庆幸的是,以煤为纲、统驭全局的时代正在远去。山西正为产业跃升拓出一条新路。

山西的发展,都离不开煤,但首先要实现“绿色开采”。山西一方面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组建了山西焦煤、同煤、阳煤等10多个大型“航母”企业,全部实现机械化开采与废弃物资源化改造。另一方面,对遍及全省的矿井,加大了兼并重组力度。到2010年底,山西矿井数量将从现在的近3000个缩减至1000个,所有矿井全部实现机械化开采,安全生产将达到更高水平。

山西省淘汰落后产能的步伐在加快。截至2008年底,山西省钢铁行业关停淘汰落后产能3388万t,电力行业关停淘汰小火电机组142万kW,水泥行业关停淘汰落后产能1370万t……企业产业集中度提升了,技术水平增强了,综合能耗与排放水平也相应降下去了。

4.2 发展非煤经济,改变一煤独大的产业结构,向绿色转型大力发展消费和服务业,改变山西经济盘子中的这条“结构性短腿”。面对金融危机对重化工业的冲击,山西视为一种“倒逼机制”,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改善经济运行形态。2008年,山西省服务业增速近7年来首次超过工业增速,近4年来首次超过GDP增速。2009年1月-2月份,这种趋势更加明显,服务业领域投资同比增幅高达223%。

大力发展旅游业,使一批新产业成为山西的经济支柱。2008年,山西国内旅游接待量突破了9000万人次,全省旅游产业同比增长了27%,旅游总收入739亿元,占到山西省GDP总量的将近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