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工商管理的工作方向集锦9篇

时间:2023-08-15 17:19:35

工商管理的工作方向

工商管理的工作方向范文1

“四个统一”乃为原则、方法与要求――周伯华局长2007年2月12日在湖南考察工作时提出,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要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监管与发展、监管与执法的统一。将某某行为与某某行为统一起来去做。无疑体现为一种行为原则、方法和要求。

“三个过硬”乃为保证――2007年9月22日,周伯华局长在乌鲁木齐召开的全国lT商行政管理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上提出,工商部门将全面落实中央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的战略任务,大力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努力建设一支“政治上过硬、业务上过硬、作风上过硬”的干部队伍。万事人为本,把自身队伍建设好,无疑是做好各项工作的保证。

“四化”乃为标准――周伯华局长在2008年初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积极推进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制化建设,努力构建长效监管机制”。毫无疑问,该“四化”从较高的层次为检验行政执法与市场监管工作提供了标准。

“四高”乃为目标――2008年5月22日至5月25日,周伯华局长率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来到福建省。深入福州、泉州、龙岩以及厦门等地工商机关和企业,就工商机关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进行调研。周伯华在调研时强调,“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通过建设高素质队伍,运用高科技手段,实现高效能监管,提供高质量服务,积极构建长效监管机制,全面提高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水平,全面提高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水平,进一步开创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新局面。”这四个方面的目标是多角度、全方位的。应该说,为工商行政管理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完整的理想模式。

“四个转变”乃为路径与方向――2008年12月23日,周伯华局长在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上提出。“监管领域由低端向高端延伸。实现监管方式由粗放向精细转变,监管方法由突击性、专项性整治向日常规范监管转变,监管手段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就市场监管而言,从监管的领域、方式、方法、手段上提出未来改革与发展的路径与方向。

工商管理的工作方向范文2

关键词:工商管理;经济发展;管理制度;市场监督

现代人们对工商管理工作有一个新的认知,并且也意识到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近几年,随着人们对工商管理内容研究不断深入,我国工商管理制度得到进一步优化,并且形成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一方面提升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提高了监管质量,营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市场环境,并且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能够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1企业工商管理的特征

1.1综合功能。大量与企业管理实践相关的各项内容,不仅要分析公司在具体运行期间采用的管理方式,而且还要提供人才开发和理论基础,使企业在运营期间的具体管理方式变得更加合理化,从而更合理地展示管理绩效。企业管理中的每个阶段都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紧密联系[1]。市场可以为商品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市场具有特征较多,因此,企业具体管理工作要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在具体作业中,要适当结合各种元素,在大框架符合要求标准的基础上,提高对各项细节内容的重视,并且要在日后的工作中不断对各项内容进行完善,进而使整个体系的完备性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2]。1.2程序性。企业管理是进行宏观调控的有效方式。企业管理是依据国家制定的相应行政法规,以及指导方针完成相应的管理工作,进而满足我国经济不断向前发展,以及国际经济利益的需求。同时,在经营管理工作开展期间,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都必须要严格依法进行,但是,从本质上来说,经营管理活动是行政执法范畴,其具有示范作用。因此,在实际管理期间,为各项系统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保证了市场的可管理性,并且避免了市场在运行期间发生较为严重的振荡,以免对我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工商管理工作在法律上的要求是严格的,其各项工作的开展要符合程序性,同时,还要避免个人在管理中出现违规现象。1.3相关联功能。企业管理对于企业的运营与发展都会产生直接影响。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为了改善管理,确保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能够获取良好经济效益,在各项问题的思考上必须要全面,并且要采取合理的措施,保证各项措施都符合企业中相应的规章制度的要求[3]。除此之外,需要注意的是,企业中的运营部门不会对企业的内部管理和运作内容加以干预,但是,如果出现违反企业经营法规的行为时,要采取合理的方式完成相应的指导和监督。

2公司管理与经济发展间的关系

2.1工商管理以经济发展为前提。工商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完成对企业的监督和管理,在对企业规模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在企业内部构建工商管理机构,对企业的具体运营情况进行全面监督,进而保证企业中的员工在日常工作,以及市场交易时能够具有较强的自律能力,可以对自身的各项行为进行规范,从而实现对市场合理维护,确保经济秩序的稳定性[4]。由此可见,商品经济发展期间,工商管理以经济发展为前提,同时,该项工作也是在生产工作进行的基础上,并且,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工商管理的发展。近几年,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人们提高了对工商管理内容的重视,这也使我国工商管理正朝着更高的层次方向发展。2.2工商管理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目前,我国经济市场走向世界,与世界的许多国家都建立了合作关系,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不仅是一个机遇,而且是一个挑战,市场范围的扩大,使市场自我意识、企业管理、消费者的消费等各项内容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各个方面的进一步发展都为工商管理工作的进行奠定了一个强有力的基础,同时,工商管理水平的提升,对于市场经济发展也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两者相互作用,共同进步[5]。2.3经济发展推动了工商管理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关系也到了合理优化,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利用主体间的矛盾关系变得更加突出,并且会朝着更加复杂的趋势方向发展。市场机制自身存在着许多不足,如果单纯地利用市场机制调节经济,则无法保证市场健康发展,市场发展期间需要工商管理的协助。经济市场发展期间,工商管理应当依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从而使其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能够得到发挥,实现对市场经济的监督及维护的作用,进而推动经济发展。

3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3.1合理强化市场监督工商管理部门对市场监督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实。对市场监督的合理强化。例如,工商管理部门在具体作业期间,通过实施市场监督制度,以及商标注册登记制度的方式,对企业运营期间,在市场中的各项行为进行合理规范,从而达到强化监督管理的效果。为了确保市场中各种竞争的公平性,维护市场秩序,确保市场安全有序进行,公司管理行政部门在运行中,应合理应用市场竞争管理方法及商品注册管理方法,从而使企业的市场运营以及参与的各项竞争都会受到政府部门的监管,避免出现盲目追求眼前利益,扰乱市场,导致市场出现混乱。加强市场监督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1监管不公平竞争,加强处罚力度。近几年,我国市场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部分企业在发展中经常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不顾法律法规,在具体经营期间,会通过一些不正当手段进行竞争,这会对市场的正常秩序造成破坏[6]。针对这一现象,工商管理部门要采取合理的手段完成相应的监督管理工作,监管和处罚在市场中存在违规的企业,进而使我国的整体投资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3.1.2加强对企业商标权的保护。商标权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如果无法通过法律对企业的商标进行保护,势必会对企业发展和生存造成影响。为了实现对企业商标合法权益的保护,要提高对企业商标权的合理保护。提高对企业商标权的合理保护,对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此外,在经济发展期间,要做好行业分类工作,对分类监管制度进行合理完善,从而使整个监管体系能够朝着精细化和有效化方向发展。3.1.3加强对违法广告的打击力度。广告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常用的一种宣传手段,但是,一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为了获取更大利益,经常会利用虚假广告进行宣传,欺骗消费者,各种虚假广告的出现会对市场经济造成较为严重的冲击,会导致经济市场出现波动。因此,应当加强对虚假广告的打击力度,使虚假广告失去生存空间,从而维护经济市场的稳定性,确保我国经济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3.2完善制度建设。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职能在市场经济的监督和管理期间,要提高对市场主体的培育和监督。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市场不断扩大,这也使市场经济体制得到进一步完善。随着我国经济市场的快速发展,政府监管在市场中扮演的角色变得更加重要。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没有完善的制度支持,在经济发展期间势必会出现各种问题,这将会对市场经济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7]。监管制度的构建和完善对于经济的发展都会起到一定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因为市场经济匮乏,通过合理的方式对经济资源进行分配则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合理的方式对经济资源进行配置,避免浪费资源,就可以促进经济市场的快速、平稳发展。(2)国家宏观调控是利用工商管理的方式实现的,工商管理部门是市场和政府的中介,政府可以通过调整价格的方式,使需求关系发生改变,从而形成价格机制,完成对企业的经营和生产的合理调控。3.3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工商管理对于消费者的关键作用就是通过对法律手段进行合理应用,从而实现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这也就提高了法律监督机制。国家通过法律法规赋予工商管理部门一定的职责。因此,工商管理部门在对市场进行监管时,各项工作内容依据相应的制度和法律法规进行,一方面要适当加大执法力度,另一方面要落实政策和方针。除此之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规范,对于违反法律法规的企业要严格地依据执法程序对其进行处理,要给予其相应的处罚,起到警示作用。同时,还要对企业加强培训和教育,提升企业中工作人员的思想意识。对企业的经营和竞争行为进行适当引导,从而使市场经济秩序始终能够保持合理的状态。同时,要对工商管理的相关法规制度进行完善,提高执法的透明化,要严格依据质量监督标准执行,针对出现的各种违规行为,应当加强调查力度,从而维护劳动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3.4提高对企业内控管理工作,促进企业经济发展。(1)企业要想保证正常运转,工商部门要对企业之间的融合作用加以重视,不断提高企业之间的相互关联,从而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提高企业的效率,必须要时刻关注经济发展动向,以及相应的政策消息,并且要将政策信息进行收集,要做好相应的整合,充分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对企业的发展方向进行明确,从而获取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工商管理部门可以维持市场运行的稳定性,同时,也具备保证经济健康发展的责任。因此,为了更好保证市场的公正、公平,行政管理部门要构建一个完善的经济体系,一切管理均要符合市场的实际发展规律,将市场作为导向,进而保证市场稳定发展。同时,消费者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合理的手段维护自身权益,从而提高投资者的信心,实现双赢。(3)通过完善内控制度有利于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工作人员的沟通,并且可以及时地完成相应调整,这对于公司的健康发展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工商管理部门在具体工作期间,要采取合理的机制进行分配,将各项稀缺资源引导到各个部门,从而提升市场运行的合理性。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环境进一步加剧,企业要想在该情况下实现自我发展,并且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就要合理应用工商管理措施。同时,还要对工商企业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促进发展,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嘉林.企业工商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与管理模式研究[J].商讯,2019(07).

[2]张素.企业工商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与管理模式研究[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8(10).

[3]纪小梅.工商管理对煤炭企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18).

[4]郝丽.经济结构转型发展下企业工商管理模式的对策分析[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8(09).

[5]向庆丽.工商管理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分析[J].才智,2018(07).

工商管理的工作方向范文3

【关键词】工商管理会计;财务核算;财务管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普及,让我国的会计工作呈现出了电算化的发展趋势。在计算机成为会计人员完成数据核算工作的主要工具以后,会计人员开始对企业的财务计划等问题进行了关注。现代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进步,也要求工商管理会计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对自身的工作重点进行转移,因此,工商管理会计的转变,也是顺应社会发展的一大重要措施。

一、管理型工商管理会计的主要概念

管理型工商管理会计,主要指的是一些为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而借助管理学和会计学的相关知识,对企业的财务问题进行预测、监督、分析、评价和总结的会计人员。这种新型会计人员的产生,可以被看作是信息技术和会计电算化技术发展的产物。在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在会计核算工作以后,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速度和工作的精确度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在会计人员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了传统用工作模式下的一些较为繁琐的问题以后,会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企业的财务计划、财务控制问题和财务总结等多项内容之中,在会计人员参与到这些事物的管理工作以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就会得到有效提升,这就可以为企业自身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帮助。

二、工商管理会计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的必要性

(一)核算型财务会计的主要缺陷

通过对核算型财务会计在新时期所表现出来的缺陷问题进行探究,我们可以发现,从跨级工作的侧重点来看,核算型财务会计需要在尊崇工商行政管理的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对企业的日常业务进行记录,并通过编制财务报表的方式将这些信息上报给工商管理部门。这种工作模式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服务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服务模式,从工作模式来看,核算型财务会计人员在对数据的准确性进行保障的基础上,还要让财务报告符合工商管理部门的规定。从财务管理会计的工作实效问题来看,由于这一工作模式是建立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过去的财务工作的基础之上的,因而这种会计模式并不具有前瞻性的优势,随着工商管理工作的发展,这一会计工作模式已经难以适应这一工作所表现出来的新特点。

(二)管理型财务会计的主要优势

对企业财务状况的直观化反映,是管理型财务会计模式的自身优势的一种表现。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分析总结是这种新型财务会计模式的主要侧重点。在对这种新型会计模式应用到工商管理部门以后,工商管理会计人员除了要按时提交企业财务报表以外,还要为相关部门提供相对完善的企业信息资料,以便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因而工商管理会计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对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实效性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除此以外,在新型会计模式下,工商管理会计人员除了要对过去的财务工作进行总结以外,还要通过对现在的财务工作进行控制监督的方式,对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规范性进行提升,因此,工商管理会计的转型,也可以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方向指导。

三、促进财务会计人员转型的措施

(一)对监管机制进行完善

对自身对企业的监督作用进行发挥,是工商管理部门日常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职责。为了对自身的换立职责进行充分的发挥,工商行政部门在日常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也需要对企业的内部财务状况进行有效监管。但是从我国工商部门的企业监管机制建设情况来看,我国的这一机制还在财务分析领域还存在着一定的漏洞。从工商行政管理单位的财务会计人员转型工作来看,企业监管机制是管理型管理工作的一大主要影响要素。为了对企业监督机制的科学化水平进行提升,工商管理部门在日常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首先需要对财务分析措施进行完善。在构建财务分析机制的过程中,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需要从财务管理理论的最新成果入手,对硬性企业财务管理状况的因素进行分析,以便让监督机制的针对性得到充分强化,第二,在对财务预算制度进行贯彻落实的过程中,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需要对管理财务方案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进行充分发挥,以便帮助企业对财务预算领域所表现出来的一些问题进行充分解决,第三,为了对监督机制的实效性M行提升,工商管理部门也可以通过构建内部审计机构的方式,对工商管理部门内部的监管工作进行强化。

(二)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行提升

从工商部门的会计转型问题来看,管理型财务会计在未来的工作中除了要对会计核算能力进行充分了解以外,还要对企业的管理知识等内容进行了解。这就要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会计转型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需要对会计人员的知识能力进行提升,在对会计人员培训机制进行运用的过程中,工商部门需要将会计人员的财务分析能力和财务预测能力看作是培训工作中的重点要素。要通过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的应用,对财务人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进行充分调动,在培训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工商部门也需要对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进行强化,以便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事件的发生。

四、结论

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的转变,是我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新时期的工作中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对财务会计管理观念和监督机制等因素尽心挖山的基础上,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行提升,是促进会计人员转变的一种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裴昱.试论工商管理会计从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J].中国集体经济,2016,(36):135-136

[2]宋伟光.试论工商行政管理会计从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J].财会学习,2016,(18):136

工商管理的工作方向范文4

一、中国与其他国家在工商管理发展的现状存在的差异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中国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工商业不断的向国际靠拢,正在向国际的方向发展着,在工商界的领域不断的与其他国家的管理区域都有着交集,但是我国在一些热点的问题上和其他国家进行相比仍存在着很多的不足,还是存在着很大差距。 

(一)在市场营销的方面存在的差距 

我国和其他国家相比,在市场营销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发达国家在传统的品牌营销和营销的渠道以及在广告上营销等方面一直属于稳定的状态;无论在一对一的营销还是对客服和客户关系的处理的当中,西方国家做的一直都很好;并且将体验营销和对客服的处理等方面作为研究的重点,最佳的营销方式将其他国家的工商业推向快乐崭新的平台。而相对于我国来说,很多方面都在销售的渠道、广告以及品牌的建设等领域体现的更加集中,而且也逐渐的推出了更多的像绿色营销和网络营销的新型的理念,这些理念是综合性的和具有介绍性的,它们都和实际没有联系,这样将我国的工商管理论文业在发展方面大大的制约了。 

(二)在项目的管理方面存在的差距 

除了市场营销方面的差异,同时在项目的管理上,中国更加注重的是工商管理时的项目融资、安全施工一级项目的进度安排这些方面,而其他国家更加注重在国际上的复杂项目管理和世界项目的管理,并且在运作的方面比较的侧重。这表示我国在项目管理上大大的不如其他国家的管理模式,这也是导致我国在工商方面不如其他国家的因素之一。 

(三)信息和技术管理方面存在的差距 

我国在信息和技术等管理的方面在国际上存在一定的影响,同时目前主要正在吸取一些优良的技术和良好的管理措施,这样可以让施工的现场的防护和进度提供良好的保障;而国外注重的是在精益生产的方向上;因此,我国的工商管理的理念和其他国家的管理的理念是不同的,是相反的。虽然我国的很多研究的热点在技术上有一定的成就,在小企业的成长上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我国的研究的热点方向好和其他国家研究的方向是相反的,这就造成了国内外的信息和技术之间的差异。 

二、国内在工商业的发展建议 

中国虽然和其他的国家在工商业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甚至有很多的地方不如其它国家,但是我们要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将最佳的方案运用在中国的工商业上,在进行对国内外存在的差异进行详细的研究,针对问题,找出解决的方法,这样才会促进工商业的更好更快的向前发展。 

(一)培养工商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 

我国的工商管理要想更快的发展起来,不仅需要借鉴其他国家的优点,同时工商业方面的专业化人才是不可缺少的;我国需要工商方面的创新性的人才,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在国内对开设工商方面的鹅教学,在大学的课堂上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工商管理,通过老师将管理的知识进行传授给学生。同时,要求国家对工商管理的教育给与支持和鼓励,增加招生的规模,定期的对学生进行培训;为了防止学生产生不爱学习的思想,可以让老师通过在课堂上的引导,进行创新性的学习,增加学生学习的爱好和兴致;更加注重的就是国家必须完善教育的体系,将培养工商方面的人才提供良好的保障;因此,为了我国工商业快速的发展,必须培养出创新性的人才,这样才有利于国家的发展。 

(二)将国内的工商管理的体系进行改良 

制度是一个国家的核心,同时也是任何行业的核心,在任何的行业中,没有特定的管理体系,那这个行业将是没有发展的行业。我国的工商管理的体系存在着很多的不足,首先要确立完善的体系,将各个员工的工作进行良好的分配,同时确定赏罚分明的制度,这样可以促进工作人员在工作时的积极性;并且对于工作者的行为进行严格的要求,制定一个规章制度,将员工的行为限制住,否则没有规章制度的管理是对员工的放任,这将导致公司内部出现懒散等不容乐观的现象。同时过于严苛的制度,没有人性的制度也是不允许的,必须进行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对待优秀的员工进行鼓励和奖励,对待犯错误的员工进行批评。这样可以令公司的内部成为一个乐观向上,和谐共处的地方,并且将员工的工作的积极性大大的调动起来。公司的内部人员在积极的工作模式下,工商业的发展会更加的迅速。 

(三)在工商学研究上增加期刊的建设 

我国的很多研究的成果只是在综合性的期刊中有所体现,这导致一些学者对工商学的研究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对期刊的建设进行加强,增强针对管理方面的期刊,并且将一些案例填充在网络的平台上,达到书本和网络上的数据共享,这样对研究工商方面的学者提供了一定的条件,更是为其创造了崭新的平台。 

虽然我国在工商业方面的发展和国家上的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并且落后于其他的国家。但是我国现以将这些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寻找解决的方案;通过对这些方案的实施,我国将会很快的将工商业的现状进行改善,并且直追其他国家;我国将通过汲取别国的长处,进行弥补自己存在的不足,将工商学的建设做到最好,在社会上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为我国工商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将工商业推向崭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王娜娜.分析国内外工商管理现状比较及发展建议[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3. 

工商管理的工作方向范文5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间的经济交往也越来越频繁。为了能够维持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和企业经济秩序,相关的法律法规必须不断建立和完善之外,相关的职能部门也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工商管理部门在市场经济管理中主要负责对工商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对维持正常的市场秩序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工商管理的概念

 

工商管理是隶属于管理学,具有实用性的特点。工商管理是在运用相关经济理论和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对企业进行现代化的管理和执行相应决策。履行对企业进行工商管理职能的部门称为工商管理部门。工商管理部门要依据实际的经济状况,结合相关理论,在坚持相应的工商管理原则的基础上履行相应的工商管理职能,才能保障工商管理的高效合理进行,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有序发展。

 

二、工商管理的职能及其关系

 

(一)引导职能。为了使企业经济得到良好发展,工商管理部门要对管辖的企业进行相关的引导,以促进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工商管理部门要引导企业向基础性产业发展,或者向着与企业相关的产业发展,这有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同时,工商管理部门要引导企业的发展方向。这需要工商管理部门根据具体的市场状况引导企业向一些未饱和的行业或新兴行业发展,这有利于控制企业的盲目发展。

 

(二)管理职能。工商管理部门对工商企业进行管理,可以促进工商企业依法按照市场秩序良性发展。工商管理部门对那些操作不规范的企业要依法进行相关管理,以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同时,工商管理部门还要对管辖范围内的工商企业定期进行相关调查和监督,并及时登记工商企业的情况,以确保工商企业的正常合法经营,也为以后的管理带来方便。

 

(三)服务职能。工商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为工商企业的正常运营而服务的。工商管理部门要及时向工商企业提供最新的行业情况和企业饱和度,以使工商企业达到合理配置。同时,工商管理部门要为那些缺少技术或者遇到发展司题的工商企业提供相关的服务,以促进工商企业不间断的发展。工商管理部门要将为工商企业提供服务贯穿到整个过程中,以应对工商企业的各种问题。

 

工商管理职能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工商管理职能之间的关系是:

 

管理和引导的关系。工商管理的过程中,工商管理部门要在管理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工商企业,以促使这些企业能够合理有序的发展。同时,对工商企业的引导也是对工商管理的强化和促进。

 

管理和服务的关系。管理是手段,服务是目的。工商管理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的过程,也是为工商企业提供服务的过程。只有在管理的基础上为工商企业提供相关服务,才能确保工商企业能够顺利解决问题并得到更好的发展。为工商企业服务也是为了以后更好的管理和引导。

 

三、工商管理的要点

 

(一)实事求是的要点。工商管理部门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且不可忽略一些小问题或者回避一些大问题。工商管理部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要与时俱进,用现代化的相关理论作为指导,以实际市场情况作为根本,并对不同的问题做不同的分析,再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二)依法行政的要点。首先,工商管理部门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工商企业进行管理,不能出现逾越法律法规的情况。一旦出现工商管理人员没有依照法律法规办事的情况,必须依照法律追究其相应责任,以维护工商管理部门的权威性。其次,工商部门在进行工商管理的过程中要对工商企业进行普法教育,使这些工商企业能够严格依照法律进行相关的经济活动。一旦出现工商企业违法经营的情况,工商部门要依法对其进行相关处理。

 

四、如何充分发挥工商管理的职能

 

(一)树立正确的工商管理意识。工商管理部门要紧跟时代步伐,转变管理理念,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工商部门应将为工商企业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为工商企业的发展和改革提供各方面的服务,以促进工商企业的不断发展。同时,工商管理部门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用最新的科学理论武装自己,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对其进行灵活运用。

 

(二)充分发挥工商管理的职能。工商管理部门要严格审查工商企业的注册、变更、注销等相关手续,以确保这些信息的准确性,保障对工商企业的严格管理。同时,工商部门要依法监督和管理工商企业,避免出现工商企业违法违规经营的情况,保障工商企业的合法经营与不断发展。工商部门在维持市场经济秩序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各个方面的宣传和监督力量,大力宣传企业经营的相关法律法规,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经营活动。

 

(三)积极改善工商管理的作风。首先,工商部门要为工商企业的发展和改革提供各方面的服务,以增加工商企业的经济效益,确保工商企业合理有序的发展。其次,工商企业要严格依法规范自身在工商管理中的行为,确保工商管理依法有序的进行。同时,工商管理部门要积极接受群众的监督和建议,推动工商管理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最后,加大工商部门的内部管理,提高工商管理人员的素质和工作作风,使其树立良好的服务形象。

 

五、结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工商管理在社会经济管理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工商管理关系到工商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合理运行。工商管理部门应树立正确的管理意识,秉承科学的管理原则,积极履行相应的工商管理职能。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工商管理水平的提高,保障工商企业的合理运行,确保社会经济的顺利发展。

工商管理的工作方向范文6

一、工商转型升级的基本含义

推进广东工商转型升级,是广东工商系统立足于职能调整、“两费”停征的形势变化和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升服务质量和行政管理效能,实现“四个统一”为目标,以创新体制机制为核心。以更新工作理念、提高队伍素质、整合职能分工、优化资源配置等为主要途径。推进工商部门由收费管制型向现代监管服务型转变的新一轮改革创新实践活动。

工商行政管理转型。指的是工商行政管理由传统的收费管制型向现代监管服务型转变。主要包括:工作理念的更新。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服务为宗旨。强化以人为本监管观念,树立“法治行政、效能服务、科学管理”三大理念:工作作风的转变。改善服务态度。改进服务方法、提高服务技能。实现“管理者”向“服务员”的转变。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和行政效能。资源配置机制转型。按照“一个窗口许可、一支队伍执法”的建设目标。整合机关内设机构原有的职能职责,优化窗口服务、监管办案人员配置,推进基层工商所改革,实现窗口服务与行政执法力量配置由现行的松散型向集约型转变。管理模式的转型。推进工商职能转变,实现由收费监管型向监管服务型转变:推进监管模式创新,实现监管方式由运动型、整治型向常态型、规范型转变;推进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实现队伍管理由粗放型向高效型转变:推进财务管理改革,实现财务管理模式由“以收定支”型向“以编定支”型转变,适应停征“两费”改吃“皇粮”形势需要。工作重心的调整。围绕工商职能调整和“两费”停征,适时把监管力量由传统的行政执法转移到行政执法与技术监督并重上来。把监管重心由以往实体领域市场监管调整到虚实并存领域市场监管上来。把基层人力物力由以往收费与管理并重转移到全力监管服务上来。

工商行政管理升级。泛指工商行政管理实践活动效能提升和工商队伍建设科学发展。主要体现在:服务水平的升级。服务意识增强、服务态度端正、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服务范围扩大、服务总量增大:监管效能的升级。以人为本、服务发展、依法行政的原则得到全面贯彻,市场监管行政执法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队伍忠于职守、求真务实,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高科技含量大,信息化技术倍增作用明显。履职能力的升级。工商队伍落实新职能能力、服务科学发展能力、应对突发事件管理能力和驾驭高科技、新技术能力得到全面提高。队伍管理的升级:政治思想扎实有效、惩防体系坚实牢固、政风行风全面好转、工商文化氛围浓厚、发展环境内和外顺。

二、制约工商转型升级的主要因素

(一)思想观念上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一是服务意识尚未完全夯实。“门难进、人难找、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衙门作风依然存在;讲监管,就放弃服务,常以“管理者”自居。讲服务,就削弱监管,放任自流,机械地把监管与服务对立起来。二是法治意识不够牢固。单位功利化现象比较普遍,重处罚、轻管理现象时有发生。行使自由裁量权不准确、不科学,坚持过罚相当原则不到位,重责轻罚或轻责重罚现象时有发生。三是创新意识不够强。习惯于用旧思维想问题,用老经验办事,用老办法干工作,因循守旧、安于现状,小富即安、小进即满。

(二)履职能力上的制约因素。在理解力方面:学习掌握上级指示精神不够透彻,把握大局和中心工作不够准确,工作走弯路、工作效率差现象时有发生;在执行力方面:工作方法不够科学,工商业务“看家本领”不够高,履行岗位责任不够到位,工作质量不够高。甚至造成工作失误而被追究责任;在创新力方面:工作特点规律把握不好,破解影响科学发展难题能力弱、点子少,一方面在推动发展面前无能为力,“有想法、没办法”,不会改革或不敢改革,工作循规蹈矩;另一方面改革思路不清、措施不力,眉毛胡子一把抓,“有姿势、没实际”,改革成效比较差。

(三)组织体制上的制约因素。一是职能分工存在垂而不直。党务工作、纪检监察工作尚未实现垂直管理;行政许可与行政执法内部职能交叉重叠、责任不清,存在着对外多头办事、多头执法、执法扰民现象。二是机构设置不尽科学。省、市、县局内设机构上下不对称,业务工作衔接不顺;基层工商所主要根据收费和监管需要来设置,区域配置不合理,各所人数大小不一、内部分组模式参差不齐,存在着“收费所”和“麻雀所”现象。三是人员编制不够合理。珠三角地区人员编制严重不足,东西两翼、粤北山区工商部门空缺编制较多,监管任务与人员编制配置不够对称。四是领导职数配备不足。各级领导、非领导职数配备没有体现垂直管理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工商干部未能纳入地方党政培养选拔计划,干部只能进、不能出,干部职务晋升空间比较窄,工商干部年龄偏大、职务待遇偏低的现象比较普遍。

(四)监管机制上的制约因素。监管模式上,仍然停留在突击性、专项性整治上,缺乏标本兼治长效机制,运动型比较明显,监管执法疲于应付;监管方式上,“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比较普遍,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和前瞻性,重行政处罚、轻教育梳导,重事后监管、轻事前事中监管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监管手段上,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现代检测手段、现代统计方法和现代管理工具等手段,来对市场的准入行为、经营行为、退出行为实施全程有效的监管能力比较低,“一看二摸三闻”的经验式监管方法在基层单位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五)队伍管理上的制约因素。在思想教育上,工作针对性、有效性不够强,重业务工作、轻日常管理。重物质奖励、轻精神激励,重集中教育、轻个别疏导的“三重、三轻”现象在一些部门不同程度存在;在行政管理上,对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的处理有明确规定与要求,管理“高压线”比较明确,但对一般违章违规问题的处理缺乏相应条款要求,管理缺乏“低压电”;在收入分配上,公务员的工资待遇激励手段单一,各地干部收入差距较大,动力不足、压力不大;在个人进步上。由于受编制职数限制以及干部

系统内外交流难的影响,岗位职数设置的有限性与个人需要的无限性矛盾比较大;在工作环境上,工商工作任务日趋繁重、问责追究力度加大,监管执法环境日趋复杂。妨碍公务、暴力抗法等事件时有发生,严格的责任追究和复杂的工作环境,使一线执法人员面临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的双重挑战。

三、推进广东工商转型升级的对策与措施

(一)把握方向、遵循规律,切实增强推进广东工商转型升级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是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创新与继承发扬关系。要坚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思想,善于总结前人工作经验、善于充分利用已有改革成果,不断总结、完善、提升原有工作成果,力求做到在谋划思路中有新意,在推动工作中求亮点、在破解难题中抓深化。

二是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创新与依法行政关系。政府职能的法定性是现代行政的基本要求,依法行政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根本保证。工商部门作为行政执法部门,创新体制机制必须在法律赋予职能的框架内进行。凡涉及前置许可、市场准入、安全生产等法律法规有明文规定的,必须严格遵守,不能随意突破和改变,防止改革中的随意性。

三是要正确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既要学会弹钢琴的工作方法,统筹兼顾、整体筹划、分步推进,确保各项工作与改革协调发展。又要善于抓重点,解剖麻雀。紧紧抓住政府关注、群众反映强烈,制约队伍建设,影响工作落实等难点、热点和“瓶颈”问题,集中精力、集中力量,全力破解发展难题。

四是正确处理好自主创新与借力创新的关系。在强调“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形成自我“首创”和“独创”改革成果的同时。广泛借助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力量。广泛吸收和借鉴其他单位、兄弟部门改革成果与经验。

五是正确处理好标兵与追兵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标兵与追兵的辩证关系,把追兵当作标兵,把对手当作老师。增强忧患意识,反弹琵琶,逆向思考,自我施压,加快发展,争创新优势,谋求新发展。

(二)大力实施“人才强商”战略,全面提高服务科学发展能力与水平

一是以打造“学习型”工商为契机,全面提高工商队伍自主创新能力。把加强学习作为推动改革创新、实现工商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建立完善学习培训教育管理机制,推行岗位资格证书考试考核制度,建立“干部终身学习台帐”和领导干部与机关调查研究制度,切实增强广大干部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不断提高服务科学发展的创新能力。

二是建立健全岗前培训机制,切实打牢干部队伍履职基础。认真抓好新招录公务员初任培训、干部上岗培训、领导干部任职培训,特别是针对“两费”停征后部分干部岗位调整实际,突出“收费型”干部转岗履职需要,加大岗位业务技能培训和转岗教育,提高其新岗位履职能力,实现自我转型升级。

三是加大在职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提升工商队伍监管服务能力。坚持走课堂教育与网上教育相结合、组织集训与上门送教相结合、自力办学与借力办学相结合、集中培训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等“四个结合”教育培训路子,不断拓宽在职干部教育培训覆盖面。坚持“需求牵引、按需培训”原则。科学设置与调整教育培训内容,全面提高干部队伍履行新职能、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大局、应对市场突发事件管理、驾驭现代科学技术等“四种”能力。

四是突出执政能力建设。加强高素质领导人才教育培养。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题教育活动,狠抓理论武装。着力提高各级领导班子政治素质;建立健全党组中心组学习、重大部署学习、调查研究与挂钩联系、选派学习、集体决策等一系列制度,加强学习研究,着力提高各级领导班子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总揽全局和改革创新等“五种”能力,以适应领导工商转型升级的改革发展需要。

(三)坚持改革创新,建立健全高效运作的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机制

一是整合职能分工,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完善垂直管理体制。按照“总量控制、科学调整、优化结构”的编制管理原则,统筹考虑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根据市场监管和执法任务的繁重程度,调整地区间的人员编制比例,优化全省工商系统的人力资源配置;按照“一个窗口许可、一支队伍执法”的改革思路,对机关内设机构原有的相关职能职责进行合理权限划定,将机关的行政许可业务和案件,统一集中在注册服务窗口和经检部门办理,从体制上切实解决内部职能交叉、责任不清,对外多头办事、多头执法、执法扰民的问题;按照“强局大所”的建设模式,根据国家关于“强县扩权、省直管县”改革方向,充实县级工商局的执法力量,增强其对法律法规、政策和上级决策部署的执行力,加强其整顿市场秩序、创造良好市场环境的作用力:按照“突出软件建设,注重优化调整。加大教育培训,推进行为规范”的工作思路,开展新一轮基层建设,为基层工商所实现收费监管型向监管服务型转变提供组织保证。

二是创新监管服务机制,不断提高市场监管效能。以推进登记注册改革为重点,创新市场准入机制。通过依法降低准入门槛、完善服务举措、规范窗口建设,提高市场准入服务质量。增大市场主体准入总量;以推行市场巡查制为重点,创新市场规范管理机制。推进驻场式监管向综合式、动态式监管转变。适应监管社会主义统一大市场的需要;以实行商品准入、退市制度为重点,创新商品质量监管机制。严把市场商品准入关,加大重点商品特别是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与工商编制机构重新“三定”,加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全面对接:以加强12315行政执法体系建设为重点,创新消费维权机制。构建“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消费维权体系,全力维护经营与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广东社会和谐稳定:以实行信用分类监管为重点,创新市场主体监管机制。建立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制度,推行网格化监管:以建立健全预警制度为重点,创新市场应急管理机制。以开展市场突发事件管理演练为抓手,完善市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工商部门市场应急管理能力。

三是创新队伍管理机制,增强科学发展动力与活力。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和干部管理权限规定,科学划分省、市、县三级工商部门干部管理事权,清晰界定层级管理和任免的审批、备案权限;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系统干部纵横交流力度。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支持,将系统干部纳入地方党政培养选拔计划之中,形成干部成长进步“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良性循环;积极推进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管理改革、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充分运用各种评优奖先机制、实施岗位资格认证制度,建立行之有效的队伍内部激励机制:研究建立系统内的医疗互助机

制,设置重大疾病专项救济办法,对身患重大疾病或遭受重大灾情的干部职工给予相应救助,以解除干部职工后顾之忧。

四是创新惩防监察机制。促进队伍安全稳定。以构建工商廉政文化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加大廉政教育力度,构筑思想防线;建立健全行政问责机制。完善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失职渎职责任追究制度、监督失察责任追究制度、推行重大事故领导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制度,构建廉政“高压”防线;创新监督方式,建立领导班子成员述职述廉报告制度、工商所长向监管服务对象述职述廉制度。健全义务监督员队伍、设立行政效能投诉热线,完善内外监督机制,落实诫勉谈话。形成规避廉政风险的“低压电”;创新行政效能监察手段,建立电子监察系统,对政务公开、审批时效、流程规范、收费合理等情况进行实时、全程和自动监控,促进监督监察由软约束转变为硬约束。

五是创新沟通协调机制,构建内和外顺的发展环境。要始终贯彻垂直管理“三不变”的原则。建立健全全方位、多渠道的沟通协调机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工商关心与支持:要建立工作请示报告制度,加强向当地党委政府请示汇报,重点工作、重要活动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领导;要建立工作联席会议、情况通报、相互走访等制度,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形成对市场监管与行政执法合力;加强与新闻媒体沟通协调,积极争取对工商工作的理解与支持,营造有利于广东工商科学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四)大力实施工商“品牌”工程,充分发挥服务科学发展职能作用

推进广东工商转型升级,要以“服务发展广东,服务诚信广东,服务和谐广东”为根本目的。以“贴近中心工作,贴近经济发展,贴近民生民困”为途径,立足工商职能优势,大力实施工商品牌工程,努力向社会、企业和广大经营者与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

一是积极推进“准入畅通”工程,全力助推全民创业。积极推行“非禁即许”的市场准入制度,深化企业登记制度改革,降低准入门槛,减少“多头审批”;优化市、县工商局和工商所登记注册职能划分,实行企业分层登记管理:实行窗口服务前移,进驻行政服务中心、进驻“工业园”或开发区,设立绿色通道。简化办事环节,方便群众登记注册,缩短办事时间,降低办事成本;积极开展注册惠农、合同扶农、经纪活农活动,培育和繁荣农村市场主体,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严格落实国家在市场准入、收费减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大力扶持下岗职工、失地农民、大学生和复转军人等特殊群体等就业再就业。

二是积极推进“维权护航”工程,全力服务和谐广东建设。构建“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消费维权体系。进一步完善“政府推动、社会共建、多方参与”的消费维权机制:建立健全消费者与企业和解、经营者自律、消费纠纷调解、申诉举报制度,切实当好消费维权的“调解员”;深化“一会两站”建设,健全红盾维权服务网络;加大以食品安全为重点的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力度。深化农村食品市场整治。切实担当起保障市场消费安全的重任;运用企业信用信息,深化企业分类监管制度,把食品药品、煤矿和非煤矿山、民爆物品、危险化学品行业作为监管重点,全力维护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

三是积极推进“商标带动”工程,推动广东由商标大省向商标强省转变。确立“品牌是竞争力、是生产力”的理念,深入推动商标带动战略,组织企业广泛开展争创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通过挖掘一批老品牌,培育拉动一批新品牌,宣传一批名优特,启动一批闲置品牌,把品牌迅速转化为资本,转化为生产力,促进广东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创新商标注册认定机制,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争创驰名、著名商标。组织区域国际品牌试点,开展注册国际商标。大力培育广东国际知名品牌:建立商标权保护预警及服务机制,加大商标行政执法力度,协助企业做好跨区保障特别是境外诉讼应对,切实维护商标权利人合法权益,推动广东由商标大省向商标强省转变。

四是积极推进“企业金信”工程,大力营造诚信兴业经营环境。一方面要切实提高信息服务质量。改革和完善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预测和统计监督,健全上下联动的工商信息统计分析制度,全面提高工商信息统计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全力服务政府宏观决策。另一方面积极推行企业信用信息记录制度和企业信用信息披露制度,建立企业信用警示制度,探索在“广东工商红盾网”向社会专门开辟“企业信用信息公示”专栏,利用报纸、电视、电台、网站等。依法公开行政处罚结果,公示典型违法企业,以引起社会的关注,对社会产生预警作用;依据企业经营行为有关信息。全面推进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推进与政府有关部门的信息共享,形成监管合力,积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五是积极推进“光彩纽带”工程,促进个体私营经济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工作目标,强化服务科学发展理念,创新服务思路、改进服务作风、扩大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效能,积极发挥个体私营企业协会的职能作用。全面了解掌握个体私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适时向政府和有关部门反映个体私营企业的合理意见和要求,发挥企业与政府之间桥梁作用;广泛开展以争创“光彩之星”、“户户讲道德,店店无假货”、“光彩服务周”为主要载体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促进企业文明经营、优质服务;组织会员单位积极参加各种博览会和商务考察,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推动个体私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发挥纽带作用。

工商管理的工作方向范文7

【关键词】就业能力 工商管理 人才 培养

工商管理人才是适用于社会各个经营管理活动体系中的行为主体,面对当前较为严峻的就业压力,培养有就业能力的工商管理人才、增强工商管理人才的实践操作性、迈向创业型人才培养方向势在必行。传统的管理类专业学生在就业方向上集中于市场营销、人才资源、企业管理等,而从实用性方向考量,此类方向很容易出现岗位重叠,供大于求的现象,致使大量的待岗人员的出现。由此可见,提高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就业能力、市场竞争力至关重要。

一、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传统的专业设置及专业选择模式下,工商管理专业是对于学生来说是很有诱惑力的。曾经的毕业生的就业走向也指导着在校生专业的选择。因此,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逐年增多。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能力型人才大量增多,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日益提高。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首先,工商管理专业办学模式陈旧。主要表现在专业特色张显不出来,毕业生没有优势。工商管理专业最初是借鉴了西方的专业设置模式,具有很强的西方管理模式的影子。而其设计特点并不能适应我国高速的经济发展,培养的人才没有特色,与当前的经济发展出现脱轨现象。其次,职业技能方面缺乏与工作接轨的机制。我国的应试教育体制存在着其特有的局限性,学生一味地上课、写笔记、考试、拿证,缺乏相应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学生毕业后不适应企业的高效发展模式的情况屡见鲜。现阶段出来了企业无人可用、毕业生无业可求的尴尬局面。再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关系到教学水平、教学效率的完成情况,好的课程设计能够使教学顺利进行[1]。

二、强化就业能力的指导作用培养人才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近年来各大中型企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尤其“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模式提出后,“一带一路”经济延线更是发展势头猛烈。经济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是促进企业发展的有力源泉,需要在培养阶段就开始适应企业的运作模式。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创新式的人才培养:

(一)培养目标的设定应贴近市场

对于人才的市场需求可以决定人才的培养方式,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也不例外。市场需要管理型人才,就应在管理才能方面加大培养力度,进行相关课程的设置。对于各大高校来说,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应根据现有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明确的划分。有管理才能、组织能力的学生应多涉猎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及相关专业的学习[2]。走上工作岗位后,可以将手上的工作管理得井井有条。而对于技术型人才,则应因材施教,学习与技术相关的专业。针对不同类别的人才首先做出准确的定位。然后再体现个性化培养,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有其独有的竞争能力。竞争能力的提高要从了解和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开始,继进有意识地进行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走向工作岗位时,可以快速适应管理环境,享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二)实践才能获真知

增加实践内容是教学方法的改进,工商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践的内容,是提升该专业就业能力的有效路径。首先,要加强相关案例的教W。案例是专业知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实际应用,专业知识可以从复杂的问题中找到突破口,进而解决问题。通过案例进行教学无疑是对学生思维的有效拓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意识到该项学习的重要性,遇到类似的问题可以很容易找到解决的途径,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学习效果。其次,开展情景模拟教学。情景模拟,顾名思义,就是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将管理层面实际操作方面的内容填加到教学中去,设定管理情境,给学生分派角色进行教学的一种方式[3]。情景模拟有利于学生设身处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思维方式上有所创新。与此同时,管理能力强的学生在这一学习阶段,就可以看到其锋芒,学校和教师应给予这样的学生更高层次内容学习的机会,相信会培养出极具管理能力的人才。

(三)通过职场训练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职场训练很好理解,旨在培养学生进入职场后的适应能力。但在职场能力训练的过程中切忌训练过程过于简单,使学生感受不到职场压力的存在,而忽视训练内容的重要性。实际操作中,学校和教师应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将学生分期分批地分配到大型企业实习,做与专业相通的工作,同时与企业正式职工同等要求。通过日常工作来熟悉职场环境,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开展经营管理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协作能力、沟通能力[4]。教师可以利用学生不服输的劲头,与企业正规团队同时接受项目任务,到一定阶段后,看双方的进展程度,判定学生管理潜力。到达期限后无论结果如何,都制作成PPT展示出来。在此过程中,学生团队需要其他部门给予的合作应与企业团队保持一致,从而实现竞争的公正性。这种教学方式虽然推行过程较为复杂,但对于学生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提高均会产生显著效果。

综上所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方向。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该目标和方向进行准确的把握,对专业特色进行准确的定位,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我们应从核心能力、业务能力、发展能力等方面构建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并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行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的设置,避免出现高分低能、不适应企业发展、就业能力低下的情况。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在就业能力指导下,进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致力于高端人才的培养,为国家的发展、企业的进步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宋安玲,王小青.基于就业能力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4(4):18-19.

[2]王小清,杨健全.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综合模拟实践教学的构想[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4):56-57.

[3]陈又星.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建设研究[J].科技信息,2010,15(34):88-89.

工商管理的工作方向范文8

关键词:工商管理 热点 趋势 对比

伴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国内外对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的深度与广度都出现了明显进步。随着国内外学术交流机会的增多,及时的了解国外工商管理研究工作的主要方向与最新动态,对促进我国工商管理研究工作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一、国内外工商管理研究热点比较

(一)国外工商管理研究热点分析

从外文文献检索情况来看,当前国外工商管理研究热点方向主要集中在企业运作管理、企业财务管理、企业理论、市场营销以及企业理论等方面的研究,而且这几个研究点的研究内容呈现出明显上升的趋势。而对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文化、非营利性组织管理、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则呈现出相对稳定的状态,相比之前的管理工作相对区域平淡。同时,在企业运作管理、市场营销以及企业财务管理及其理论研究方面还结合国外的具体企业经营环境而出现了较多的分支,这主要是由于在全球化经济背景的冲击下,企业为了适应这种经营环境和需求在全球范围内更有效的获得资源的配给、获得更多的市场与客户,同时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在更大范围内获得最大的利益。这些变化使得工商管理研究相关领域中出现了新的内容,使得这部分内容的研究逐步成为了当前工商管理工作的研究热点,给工商管理学科带来了新的活力。

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的基础上,认为国外工商管理工作的前几个研究热点内容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1、企业战略管理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竞争优势、合作方式、企业战略动态管理、核心能力体现、企业资源管理、衰退行业中企业的崛起以及全球经济背景下价值链的经营和治理等。

2、企业文化

主要是对企业文化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变革、文化特质分析、形象建设、强势文化理论、适应性文化理论以及企业家精神等内容。

3、企业理论

企业变革理论、企业创业精神理论、企业家理论、企业和谐管理理论、弹性化企业管理及在网络经营背景下企业的网络化成长机制等。

4、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当前国外针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员工培训、员工激励、人力资源外包、人力资源激励体系构建、人力资源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国际工程市场人力资源管理等内容。在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工作中,主要以实现在多变环境下员工在知识、个体、组织以及制度等方面的匹配。

(二)国内工商管理研究热点

从我国近些年来发表的工商管理论文走势情况来看,国内工商管理的研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活跃而呈现出活跃的状态,而且学科的每个分支在文献数量方面都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尤其是在市场营销、企业运作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理论等方面的发展较快。从这一点来看,这种研究和发展趋势与国外的工商管理发展趋势一致。但是,国内主要以市场营销、企业运作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以及企业理论方面的研究发展较快。这主要是近些年来我国正逐步的从以政府为经济主导的模式向以企业为主导的市场经济模式发展,而且也在经营过程中表现出了不适应性,而这也是促进当前国内工商管理理论发展的根本力量。另外,由于我国的相关科研机构,例如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针对工商管理学科的发展作出了对应的战略部署,在科研经费以及学科发展方向控制方面使得工商管理的研究与国外研究方向趋同。

从当前的分析来看,国内的工商管理内容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

1、企业战略管理

主要集中在战略规划、战略联盟、海外集团经营战略、多元化发展战略以及柔性发展战略等方面,以使得企业更具发展潜力。

2、企业文化

主要集中在我国传统文化对企业经营文化影响的分析基础上,结合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研究文化整合、企业形象塑造、文化经营等方面的内容,提高了企业文化在我国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可操作性。

3、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当前国内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工作主要是对激励体系构建、工作外包化、员工满意程度、企业薪酬设计、家族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以及集团企业继任者的管理等几个方面。

4、企业财务管理

针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财务风险与信用风险激励,研究企业资本运营、中小型企业融资、预算管理、资产定价等方面的内容,主要以解决我国企业在国内经济发展转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

二、国内外工商管理发展趋势对比

从上述的分析来看,我国国内的工商管理研究工作正逐步与国际工商管理研究工作接轨,国外研究的相关热点问题在国内学术研究领域中都有所涉及,但是由于国内经济环境的不同,在一些具体问题上还是有一定区别,这也使得国内外工商管理研究工作的发展趋势不同。

企业运作管理工作是国内外工商管理研究工作都比较关注的问题之一。而当前国内主要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对企业的整个供应链以及企业的物流环节的管理及控制方面,相关的研究分支包括精益生产、闭环供应链、敏捷制造、业务流程整改等。而国内则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对供应链的优化、企业运作效率的提高等方面,而且主要以管理模型的建立、柔性制造系统的开发、企业作业调度以及全面质量管理等方面。从这些区别来看,我国的企业运作管理水平与国外还存在一定的差别,而且当前我国的理论研究工作还不能与中国企业的实际经营环境结合起来。

在市场营销方面,国外主要将研究方向集中在品牌营销、渠道建设、广告促销等方面,而且逐步向B2B营销、客户生命周期研究、客户关系管理等营销理念研究转变;而国内主要是集中在渠道、广告、品牌建设等方面,而且在理论研究的过程中也引入了一些新型的概念,诸如网络营销,极具中国特色的关系营销等。但是这些新的营销理念主要以综述性为主,缺乏实际联系。

参考文献:

工商管理的工作方向范文9

关键词:工商企业管理;人才培养;改革与思考

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定位是困扰各个院校的比较难解决的问题,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对专业要求实践性强,与工作岗位能否有效对接,但在学习过程中如何将管理学的思想与内容更好地传递给学生,却是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因此,迫使各个开设有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不断提升建设的内涵,着力打造特色专业,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是我院的龙头专业,具有很强的品牌效应,本文着重解决如何把我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专业特色,打造成广西区内有一定影响力,为我区及全国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提供相关借鉴作用,现将我院工商企业管理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阐述。

一、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术科班简介

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于2007年开始招生,是学院重点建设、重点打造的拳头专业,2013年获得中央财政支持项目,2015年获“工商企业管理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项目。自2012年9月开设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术科班,从2012級级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中遴选37名学生组建术科班,进行教学改革实验,为做好对比实验研究2013级再次组建术科班。改革实验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的内容设置分为基本知识、职业素质、职业能力三个模块,课程教学主要以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为主,基本流程是:教师讲授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学生在课堂上主要是针对教师提供的案例进行演练,最后再由教师通过点评向学生传授企业管理专业知识,要求教师对术科班教学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加大学生的训练力度。经过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该课程教学已形成相对固定的模式,同时也显现出一些问题。

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定位方面

调查2012级和2013级工商管理毕业生100人的职业现状,为人才培养定位提供依据。方法是以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毕业生为调查对象,以班级为单位,随机抽取100名毕业生进行调查,50名普通班,50名实验班。结果显示非实验班的50名工商管理毕业生的职业锚多倾向于生活型和挑战型,男女生只在管理型和创造和创业型。实验班的50名毕业生男、女生职业现状差异性不明显,均倾向于挑战型和创造型。根据调查也显示出问题:实验班的学生由于在校期间的教学方式采用术科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人才培训定位倾向于中层管理者,而非实验班的学生人才定位倾向于基层管理人员。两者的差异从学生的就业导向可以看出,问题存在于两个方面:首先,实验班的同学在就业能力从理论上较本科生存在差距,本科层次人才定位为中层管理者(根据南宁市5所开设工商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人才培训方案得出),其次,依据调查分析实验班的学生实践能力指标在毕业的2年左右时间段内尚未发现与普通班学存在显著的差异,这也说明实验班的学生就业质量尚未达到人才培养的预期。

(二)毕业生就业情况

2016、2017届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生人数分别为296人、405人,毕业人数逐年增长。2016、2017届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4%、93%,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3%左右,就业形势保持良好。

本校2017届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分布中,受雇全职工作的比例为77.8%,受雇半职工作的比例为1.2%,自主创业的比例为8.0%,毕业后入伍的比例为0.6%,毕业后读本科的比例为4.9%,无工作继续找工作的比例为5.6%,无工作及其他的比例为1.9%。

(三)教学体系建设方面

教材体系建设问题主要存在课程建设规划、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这3个方面,方面存在具有学生调查表统计显示:

(1)课程建设规划方面,由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周期较长,定性类型的研究方法运用较多,定量的方法采用较少,在岗位要求与课程设置存在错配性的可能。

(2)课程内容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创新创业内容存在明显的不足。100名同学有90%不具备创业的基本理论,对开设创业课的课程类型不多,课时较少反映比较强烈。二是实践内容上,实验班的同学具备认为内容与就业岗位要求存在差别。三是师资大部分来源学校老师导致课程内容与就业市场具备一定的滞后性。比如:实验班的同学很多就业于共享经济的企业,教师可能对共享经济的模式都不是很了解,更谈不上就业前的指导与培养。

(3)课程标准上,由于课程的授课方式,内容未形成统一的标准;课程教学大纲存在不一致的现象;教师在课程讲授方面存在差异等等问题未形成统一意见。

(四)教学方法方面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一般要求理论与实践课是3:7比例,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是停留在灌输式教学阶段居多,大多数知识的教授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以满堂灌讲授方法为手段,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虽有实验班的学生训练与练习,但占比比较小,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不能以实操为主,所以,学习的主动性欠缺,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教学过程已然变成了学习主体缺失的纯粹教师讲授灌输行为。

(五)学生接受方面

现在的教学手段多以多媒体教室PPT展示授课为主。即使利用实训室授课,多数教师对实训室的多功能掌握较少,教学仍然以播放、讲解PPT为主,教学软件、教学资源库等共享资源未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此外,教学中涉及到的很多问题,例如虚拟建立企业、构建组织结构图、战略制定、决策、物力管理、信息管理、市场分析、市场投标等知识还是需要借助于特定职业情境教学来完成的。如果缺少了这些真实情境,对于学生来说对知识的掌握,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仍停留在抽象的理论思维上,学生缺乏生动直观的实践感受,导致学生遇到实际问题解决的实际能力相对不足。

三、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一)重新定位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向

我院这几年立足广西区域经济发展,以服务广西经济建设培养管理类人才为定位,大量走访广西企业,充分了解企业对工商企业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情况,认真分析工商企业管理人才社会需求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进一步明确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定位,结合学院的实际,立足于行业特色,设计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分方向培养模式(见下表: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分方向培养列表)。

提出此方案是基于以下分析得出:

专业发展方向与专业定位:

(1)专业培养方向定位:适应广西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服务面向北部湾经济建设,面向中小型企事业单位,为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培养社会急需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

(2)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按照“知识+素质+技能”的要求,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具备良好的管理类职业岗位所需的综合素养,具有扎实的管理类技术技能知识,富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

(3)服务面向定位:立足服务广西地方经济,主要面向中小型企事业单位,培养具有宽口径、强实践、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

(二)构建基于工作岗位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

根据调研结果,管理类专业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基本上是以1-2年基層业务型工作,3-4年逐步走上管理岗位,担任班长、组长、基层部门的负责人等,5-6年成长为企事业单位的中层领导。基于这个成长路径制定基于工作岗位的程序化、系统化、科学化的课程体系,缩短学生的成长时限,增强学生的发展后劲为突破口,开发课程体系,与企业共同形成课程标准,总结各阶段所需的知识结构,构建适应学生成长的实践教学体系。

1.制定切实可行、规范合理的教学计划

现在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的话,普遍会出现“三多”现象,即上课不能专心听课学的知识少的多、上课看手机的低头一族多、上课中人到心不到神游的多,这样教学效果不能很好地实现。所以制定的教学计划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以实训课为主,以教师教,转变为学生学为主。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协调发展,增加户外课程,按照到企业学习、职业情境模拟、学生岗位角色扮演等要求设置课程,坚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实践训练,注重创新能力培养。

2.制定详细完整、富有创造性的课程教学大纲

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学大纲的制订要坚持课程体系整体设计和教学基本要求,充分考虑“知识+能力+素质”三者要求的现实需求,特别是要兼顾学生就业后的3-5年内的能力培养和个性化发展需要,能够实现人才培养规格的多元化。据调研结果分析,毕业5年后,走向中层领导岗位的学生占培养当年培养学生人数的30%左右,所以,大纲修订时要进行优化、整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适应不同的学生的学习要求,培养方向要兼顾课程之间的衔接,使教学内容能够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3.充分研讨、积极开展课程标准建设工作

课程标准的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最终落脚点,以《现代企业管理》课程为例来说,因为教学对象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考虑学生的就业方向,所讲授的内容也有所不同,但这门课程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来说,是比较难上的,理论知识偏多,学生学起来比较难理解,所以课程标准的建设相对难。但总体思路可以是:立足课程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分析培养人才的规格和基本要求,将所有课程串起来,根据培养方案分析每门课程要教会学生什么,再分析具体一门课程要如何完成要教会的内容。在课程结构整体优化前提下,调整、合并、重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不断深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同时,还要考虑在课程建设上,要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开展集体备课会,加强教师梯队建设。以优化教学大纲为依托,注重课程内容的重组、优化,以自编教材为突破口,要求教师开展教材编写工作。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在教学中应要求每门课程均需设置一定比例的案例讨论课,教师应适当编写适合课堂教学的课程案例供学生讨论使用。要采用现代教育手段,不断提高课程质量和效果。

4.加强校企合作,加大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力度

管理类专业离开企业的支持与合作,就象无根之水,难以进行下去。所以要加大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充分满足教师实践教学的需要。财经商贸类企业与院校合作中存在的难度比较大,主要是企业以经营获利为主,学生去企业往往以现场参观、企业工作人员对流程进行讲解为主,学生实际参与经营并不多,所以对于开展一门课程的企业实践还需要创新,通常以半个学期或者3个月综合实习为主进行开展,这对教师也提出了要求,如果教师个人对企业工作流程不熟悉,那么教学过程就比较枯燥,所以,也要求教师本人积极到企业实践,同企业建立联系,形成教师实践——学生实习——学生就业的校企合作模式。学生通过具体工作岗位的实习,强化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5.加强产教融合,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要求,需要将课堂教学、在校实训、校外实训、社会实践、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综合实践报告)、预就业等实践环节有机地贯穿起来,以加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为出发点,将学生在校三年的学习时间分阶段进行合理规划和安排。实行“2+1”或者“2.5+0.5”培养模式,从目前实践的结果来看,把学生三年学习时间分成三个阶段,一是在校学习阶段、二是校外学习阶段、三是预就业阶段,通过三个阶段学习,学生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寒暑假的安排,一般以完成专题调研报告为主,学生在假期与企业有效沟通,对社会问题有效分析,学习能力有所提高。

(三)转变教学方法,以“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如何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已经变成一个共性问题,现在的学生对知识获取的渠道相对比较多,对教师上课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如何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需要共同探讨的问题。通过对现阶段工商企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中教学管理和教学效果的研究来来看,原有的“填鸭式教学”、“问答式教学”已经很难适应现在的教学要求。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实施启发式、讨论式、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以《现代企业管理》课程为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以小视频引出要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或者以案例开篇,引導学生自己查找资料或进行调查,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讨论和解决问题。从实践的结果来看,学生普遍接受的教学方式有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职业情境模拟、公开展示、角色扮演、社会调研等等互动式学习,这样容易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果。结合课程到企业参观考察也比较受学生欢迎。比如《门店经营管理术》课程,要求学生针对某一运营中的门店,开展调查实践活动,写出详细的社会调查报告。再比如《营销管理》课程,布置学生联系实习单位进行产品服务质量调查分析,并写出调查研究报告。开展研究型学习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独立思考、善于发现、勇于创新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咏梅.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合作经济与科技[J].2017(8),108110. 

[2]韩红蕾.国际视野下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J].时代金融,2017(9),322. 

[3]周媚.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研究[J].中国商论,2017(5),183184. 

[4]龙昱.信息化环境下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7(10),304305+31. 

[5]陈素,黄炜.工商管理毕业生职业定位的调查[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4),515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