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工商企业管理的专业集锦9篇

时间:2023-08-16 17:14:02

工商企业管理的专业

工商企业管理的专业范文1

(一)基本能力

工商管理专业的基本能力概念是在开展工商管理职业的过程中应该具有根本的、通用的才能,它在工商管理的不同部门之间具备一定的实用性、迁移性以及通用性等特征,也是一个专业的工商管理人才应该具有的基本职能素质和能力。

(二)核心能力

工商管理职业中的专业核心指的是:第一、对工商管理职业的适应,第二、对工商管理职业知识的使用,第三、有较高的能力来化解工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三)拓展能力

工商管理职业中的拓展能力指的是:可以迁移,参加任何一种职业都不可缺少的高级能力,学生要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岗位的变化、科技的进步和创业的发展等就应该具备这些能力o

二、现代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职、业能力需求的调查分析

(一)调查内容与方法

这次主要是调研工商管理专业职业学员的素质和能力的需求,我们挑选了56家工商管理单位来实行问卷调查。在这次的调研中,进行调研的对象是56家国家单位的工作人员以及企业各个部门的主管。一共有56份问卷发放了出去,收回了56份,除去7份答案不完整的问卷,其中有22份属于企业类,6份属于国有企业类,7份属于民营企业类,4份属于外资企业类,5份属于其他类型的企业。

(二)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基本能力适应度的需求

基本职业的能力主要包括语言表达的能力、一般学习的能力、语言运用的能力、计算机使用的能力以及外语基本使用的能力等。根据企业要求毕业生英语水平的程度进行调查,有百分之九十的企业对毕业生的英语水平有一定要求,大多数都要求在四六级的英语水平。根据统计毕业生计算机运用水平的数据显示,现代企业对毕业生计算机运用的水平主要是要熟练office。在49份问卷里有23份具有文字能力的表达,其比例接近了总问卷的一半,从而表现出在企业工作中语言文字能力的表达也显得非常重要。

(三)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专业能力适应度的需求

企业针对不同的专业其需求也不同,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一般主要对以下几方面的需要比较大:1、人力资源的管理,2、企业财务管理,3、市场营销。其他专业相对来说需求会比较低。现代企业应该培养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的能力,除开人力资源管理、信息获取、市场营销这些必须具备的知识外,法律和贸易知识对现代企业也有很大的重要性。现代企业期望工商管理专业职业人才的能力跟社会和国际背景是相应的,且正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

(四)现代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职业素质适应度的需求

经过这次调查还显示出了现代企业一个重要的需要,那就是对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职业道德素质的需求。再者就是对专业素养、工作责任心以及协调、沟通能力等需求。通过这些素质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生活经历、人生价值观、家庭背景等,它是体现出人们更深一层的内心,也是最不容易被改变的,相对来说,我们更容易掌握知识,但是好的道德和情操确很难养成。这也是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最容易忽视的一项,在就业方面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项。因此,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三、工商管理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措施

(一)从实际出发,改革现行教学计划

第一、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认真把文化基础课、技能训练课以及专业理论课这三者之间关系处理好。把能力作为学时比例的重点,对理论课在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压缩时,这三类课一般的比例是3:3:4。

第二、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是从事经营管理的第一线,不但要动脑筋还要动手。所以,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把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认真处理好,让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能够紧密的结合,才能达到学习和运用的一致性,再培养学生使用理论知识去进行实践,从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促进其创造力的发展。

(二)采取激励措施,强化能力的培养

使用一些激励的手段,去加强培养学生的能力。学习可以开展一些评选活动,比如:“市场营销高手”“特长生”等等。根据不用的职业能力来展开竞赛活动,把培养职业的能力在活

第一、“校应该采取不同的措施和手段,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信心。

第二、把实习实现课堂化教学。在实习的过程中,应该体现出四环节:讲、演、练以及评,从而实现密度高、强度高以及当堂教授,当堂实践和掌握的目的;

第三、对实习进行严格的管理,认真落实实验管理人员和实习教师的职责,提高学生安全防范的意识以及操作规范的意识和质量的意识,并且让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也能得到培养。

(三)举行职业能力示范表演,展示职业教育的成果

示范性的表演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一种主要方式,它不但能帮助学员了解和把握职业的方向,还能帮助教师教育方式的转变,从而让教授的效果得到提高,并且面对社会和企业也能表现出学生的专业能力。

工商企业管理的专业范文2

【关键词】工商企业管理 专业课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C-0157-02

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是热门专业,由于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十分迅速,而由于教学方法的不足以及高校未根据实际经济需要来开展教学工作,导致学生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从而造成就业率过低。学生学习效率过低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在讲解教学内容时仅仅注重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这便造成学生的实际能力不能达标,从而无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管理工作中。而工商企业管理这门课程的主要特点便是综合性较强,因此,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现有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从而将实践教学真正地融入到课程教学中至关重要。

一、工商企业管理课程的特点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的主要特点是具有较强综合素质,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要有灵敏的思维、清晰的分析能力,此外还需要具有较好的实践能力。众所周知,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较为广泛、繁多和复杂,并且需要学生具有超强的综合实践能力,这样才能够为企业管理工作输送更多的人才。但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必须要求学校和教师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以及企业经营管理要求选取内容进行教学,从而避免学生与实际社会需要脱节的现象。此外,高校需要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不断地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从而让教学效率明显提高。由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所包含的课程内容较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诸多困难,从而失去了主动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就需要及时改变这一现状,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来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认真地学习。学生仅仅掌握理论知识远远不够,只有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去才是重中之重。因此,深刻分析高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并寻求到适合此专业发展的课程教学改革方法,能够让学生的职业能力显著提高。

二、高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不具体

由于高校学生所要学习的课程较多,这就使得学生学习专业课的时间相对较少,而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习较多的知识则无法高质量地完成学习内容。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安排课程教学时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并明确教学目标。目前,由于高校制订的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和具体,这就使得高校教学依然处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而一旦教师没有在课上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时,这便会导致学生盲目地学习,而到最后造成学生学得一塌糊涂。此外,由于企业需要综合人才来提高企业效益,因此高校便应该明确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而由于教师没有明确教学目标以及学校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培养,从而导致学生在日后工作时缺乏实践能力,未得到企业认可。

(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在教学期间我们能够发现,由于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从而造成在完成课堂任务时屡次照搬课本内容的现象日益加重,而产生此现象的原因便是教师没有合理利用教学方法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由于地区经济以及社会需求不同,而教科书内部的内容有的是无法适应学生当地的情况,这就使得教科书上面的内容与实际相脱节,从而让学生无法分辨知识的主次。

(三)未体现实践教学重要性

尽管目前高校已经认清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高校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却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从而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不佳。由于工商企业管理是一门新形势下所产生的专业,因此发展的时间较为短暂,这就使得实践教学无法从根源入手。此外,由于现有教师通常专业素质较高但是缺乏相应的管理经验,这就使得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无法根据自身的经验进行教学。与此同时,实践教学还要求学校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场所,而学校的设施配备则无法满足这一点,因此,学校应该建立与企业之间合作的通道,或是通过企业管理模拟沙盘实训,从而让学生在企业中得到真正的锻炼来完善自身的管理技能。

三、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进行改革

(一)明确教学目标

众所周知,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开设便是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服务。而真正的人才就必须要具备独立完成管理工作的能力,因此高校必须明确这一点,争取培养学生成为新一代的社会管理人才。而对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学教师,应该根据社会管理工作的需要,将课本中重要的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从而让学生深刻理解工商企业管理中重要的知识点,达到具体量化的教学目标。此外,教师应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争取以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教学目标,并在教学的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等。在此过程中,(下转第171页)(上接第157页)教师应该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由理论知识过渡到实践教学中,这样才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实际生活情况进行内容教学,争取从学生日后的工作形式、管理实例出发,对学生进行讲解,这样才能够有效引起学生共鸣。此外,教师应该丰富自身的教学方法,从多方面进行课程引导,例如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从而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与此同时,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将传统的灌输知识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指导。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不断进步。

(三)深化实践教学和模拟沙盘训练

深化实践教学还需要从四方面入手。首先,在进行实践教学之前,教师必须让学生具备实践的能力,从而让其能够在实践中更好的投入学习。其次,教师应该为学生挑选适合其实践学习的地点,从而保证学生能够运用课堂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第三是进行模拟沙盘实训,让学生在模拟仿真的企业中进行大胆经营,体验企业管理过程中各个工作岗位,提高各方面工作能力和素质。最后,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投入到实践学习中,而避免出现学生仅仅为观摩的现象。通过这四点才能够让学生真正的走出课堂,进入实际企业工作中,并最终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及累积实践经验。

从我国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教学工作中可以看到,由于教学目标不明确和教学方法不够完善,不能够贴切实际企业要求,这便导致学生进入社会后无法顺利的开展工作。而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便是高校还未完全明确和量化具体教学目标到实践教学中。因此,为了避免此种现象发生,学校必须对现有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进行改革,从而让学生能够具备完善的实践能力并且丰富自己的阅历以及经验。

【参考文献】

[1]史宝玉,邵仲岩.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市场应用性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

[2]张世仁.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能力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 教育,2013(08)

[3]仇栋华,吴晓伟,侍曙光,庆光绪.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分析报告―― 以宿迁学院为例[J]. 经营管理者,2011(23)

工商企业管理的专业范文3

关键词:校企合作;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李晓云(1970-),女,江西南昌人,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工商管理;蔡玉文(1966-),女,北京人,南昌航空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学。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江西省教改课题项目“基于战略联盟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研究―以A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为例”(编号:JXJG-11-83-6)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05-0057-03

一、问题的提出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应用型的本科人才社会需求量大增。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既有普通本科教育的共性,又有别于普通本科的自身特点,它更加注重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1],其最本质的特征是基础知识比高职高专学生深厚、实践能力比传统本科生强。

工商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十分广泛的专业,它的目标是培养能够掌握工商管理前沿理论和专业实用技能,通过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经营决策和有效管理的工商管理人才,本科层面的主要培养目标是向企业输送面向中、基层的管理人员。根据发达国家经验,经济越发展,社会对复合型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量越大。据统计,全国需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约为200万左右,而普通高等学校的工商管理类学生不足10%,远远满足不了社会需求[2],但现实是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很严峻。有关调查表明,多数用人单位认为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综合素质较好,工作态度认真,责任心强,但是实践和创新能力不强,无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3]。

提升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普通本科的当务之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国外(如德国的FH,即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国内专家一致认为要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与企业生产实践相结合:即在课程设置上以“厚基础”为导向,优化学科基础课程的设置,加大专业选修课的课程门数,使学生在知识结构上“宽口径”,就业选择上“多方向”,并开展案例教学和加强实验室建设,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其中最重要的手段是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深化校企合作,使学生在毕业时能将理论和实践进行紧密结合,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大连理工大学徐雨森、蒋杰认为,应从界面管理的视角建立紧密型校企合作,提出校企共同高强度投入共建研发中心、对由校企双方人员组成的研发中心实行企业化管理和人力资源的柔性利用。虽然这种模式在校企双赢上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对于资金有限的普通本科院校以及广大中小企业来说,并不具有普遍意义。而国内更多关于校企合作的研究是都是侧重于高职层面的校企合作,其观点大多以共建实训中心或学生到企业顶岗(一般是固定在某个基层岗位)实习来提升其应用能力,不过这种途径更适合那些操作性技能的培养。实践表明,中、基层的管理人员的有效途径之一是采用“轮岗制”,而企业基于经济角度考虑,认为在合作过程中责任大于回报,参与积极性不高。事实上,我国大多数校企合作仍停留在暂时解决企业基础岗位的用工不足的浅层次上,校企间的互动较少,教师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也非常有限。同时,由于学校的教师队伍大多只有从学校到学校的经历,自身实践经验不够,对实习的指导作用有限。因而校企合作的实习基地在对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上,与市场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

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本文提出以互动致多赢的校企合作模式,即校企双方在合作过程中,通过学校、企业、学生、教师的深度互动,最后达成学校、企业、学生、教师的共赢。

二、以互动致多赢的工商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实践探索

(一)学校应科学选择合作企业

多赢的校企合作是一种兼顾多方需求和利益的合作,而企业的规模、发展阶段以及管理水平和理念都会影响到合作的意愿和深度,因此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作为合作对象。经验表明,处于成熟期的企业已进入了稳定的发展阶段,人才供需基本平衡,制度建设方面也相对稳定,企业的合作意愿并不强烈,它为学校提供的仅是单一的操作类岗位,这类合作更适合高职类学生,对于工商管理本科生来说只适合作为短期课程实习或参观基地。而处于投入期或成长期前期的企业,不是规模太小不能消化大量的学生,就是自身方向不明确而无暇顾及后备人才的培养,也不是校企合作的首选对象。

事实证明:处于快速成长期的企业比较适合校企的深度合作。快速发展的企业自身存在多种需求:一是企业自身人力资源供给不足,特别是员工的成长速度跟不上企业发展,中、基层管理人员缺乏,而外部招聘则存在企业文化兼容的问题和良莠不齐的风险;二是企业的快速成长导致管理水平跟不上发展要求,如岗位设置由创业初期的粗放型转为专业化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岗位间工作任务繁简不均衡、专业化分工和组织协调之间的矛盾等,特别是制度建设比较滞后。而学校具有的理论优势能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三是企业现有的管理层大多由基层提拔,在管理中更多的是依靠实践经验“摸着石头过河”,理论水平常跟不上企业发展,因此学校由可以提供员工培训,特别是管理层培训;四是处于快速发展期的企业所处的行业往往正值生命周期中的成长期,行业前景广阔,这为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多机会。

目前,传统服务业是我们学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校企业合作首选。传统服务业指与吃、穿、住、行相关的为人们生活提供服务的行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邮政、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行业。我国经济的发展使之快速发展,但其从业人员大多综合素质不高。如我校合作单位之一的汽车销售公司,正是在这几年汽车行业的井喷期中成长起来的。这类企业在快速长大的过程中,管理人员数量的不足与能力的滞后已严重拖累了企业的发展,他们迫切需要既有一定现代管理理念、又对企业有一定了解的人员填补中、基层管理人员的空缺。因此他们非常欢迎本科学生到企业实习,成为储备干部。

(二)企业、学校、学生、教师的深度互动是合作成功的关键

为了达到校企合作中各方的共赢,我们采用3+1的培养模式,即学生三年在校理论学习,一年企业实习。在大三结束时,合作企业根据专业特点及岗位需求提供实习岗位,实习学生享受试用期员工待遇,企业按正式员工的制度对其进行管理。企业提供的岗位除了诸如人力资源类、营销类、财务类等职能部门的专业岗位以外,还有大量的基层岗位,如客服、收银等,对于职位要求低于本科专业技能的岗位,我们要求企业必须每两个月进行一次岗位轮换,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在一系列基层岗位的轮训,熟悉整个部门的业务,为成为部门主管打下基础,同时在岗位实践中,对所学管理理论的提升使学生保持了基层岗位的实习热情。在实习结束后,企业和学生可根据双方意愿签订正式录用合同。

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学校指定专业老师对学生进行跟踪指导:一是老师要定期到企业了解学生情况;二是学生必须完成实习工作日记,并接受老师指导;三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实习日记,以及自身对企业的走访和考察,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建议。事实上,我们的做法很受企业欢迎,因为其管理层短期内不能解决企业壮大后管理效率和员工满意度下降的问题。虽然可以通过引入专业的管理咨询公司为其诊断,但高昂的咨询费用令中小企业难以承受,而且咨询公司从效益角度考虑,不可能深入到企业的各个层面进行全面地了解,不能为其“量身定做”解决方案。而我们的实习学生充斥于企业的很多基层岗位,正好充当岗位信息、市场信息的收集者,通过老师的指导,能发现许多的管理问题:如在汽车4S店(其战略定位是通过“服务”打造竞争优势)前台实习的学生记录了一个顾客的投诉,说工作人员在为其汽车进行喷漆修补时把漆也喷到轮胎上了。表面上看这是一个个案,但老师引导学生从制度层面进行思考:一种可能是公司的作业流程不完善所导致的质量缺陷,即在喷漆作业前缺少一个“遮盖”作业程序,所以必须将这个“遮盖”程序固化到喷漆操作规程中,所有人员在喷漆作业前必须进行“遮盖”操作,否则视为违规;另一种可能是作业流程是完善的,但作业人员能轻易突破或更改程序,这比第一种情况更严重,因为这说明制度如同虚设,导致产品质量缺乏保障,企业必须从两方面着手改进,首先加强员工的质量意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意识的培训,同时对绩效考核指标进行审视,引入过程指标,即在关注产量等结果指标的同时也关注工作过程的质量,并设立责任追综等。

指导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对企业的岗位进行深入了解和体会,用理论知识来发现问题的根本并解决问题,这使企业受益良多。比如2010年我们在与南昌某房地产集团的合作中,发现其相关岗位的职责交叉较多,形成“五龙治水”局面,但实际效果却是“无龙治水”,管理成本高且客户满意度低,管理层仅从绩效考核方面进行控制,结果客户满意度没有得到改善,员工离职率反而上升。实习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岗位调查,做工作分析,重新界定和优化岗位职责,再设计了一套绩效管理体系。使企业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还减少了1/4的基层岗位需求量。而学生通过全方位的界入式实习,专业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同时,教师通过与企业的密切接触,不但发挥了知识专长,也了解了企业现状,获得了鲜活生动的案例,更提升了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在合作中,学校邀请企业中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高管以客座教授的身份走进学校,以讲座或兼任某门专业课程的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更早地了解企业的需求,明确学习方向;而企业通过走进学校,对学校的专业设置更加了解,更好地制定实习招聘计划,同时也能针对性地对学校提出人才培养和专业设置建议,学校从而能更迅速地了解企业需求,更新培养计划,使学生更贴近社会需求。

通过学校与企业深入、多层次的互动,学校在办学特色上更加鲜明,同时,也可以根据企业需求,开设企业特定的选修课程,为企业定向培养某些专业人才;而企业也在满足了人才需求的同时提升了管理水平,达到学校与企业的长远共赢。

三、结论

以互动致多赢的校企合作的基础是应综合考虑学校、企业、学生、教师各方的需求和利益:学校在选择实习基地时必须对宏观的产业发展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以确定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再按“快速发展、初具规模”的标准选择合作企业,而企业依据自身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向学校提出培养方向和要求,企业按学校的教学要求提供实习基地,学校按企业的需求定向培养人才。

在整个过程中最关键的是教师的深度参与:既指导学生,又为企业作参谋,更提高自身,最终实现企业、学校、教师、学生的多赢。

参考文献:

工商企业管理的专业范文4

自我国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各行各业都取得了空前的发展,从而带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法律与社会文化环境的健康发展。近年来,中国教育问题已经被提上日常,大学校园作为当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在和发展都逐渐引起了学术界以及教育界的热议。有关于应试教育、大学生犯罪、大学生就业、高考等名词成为了互联网上的热门搜索名词,并且逐步成为了当代家长、社会各界人群关注的重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是当代我国各大高校的人们专业,其隶属于工商管理学科体系,拥有多个发展方向。由于中国的发展现今已经进入了以服务业为主,农业、工业为基础的重要时代,从而在我国社会当中有关工商企业管理相关人才的缺口也逐渐增加。并且,大学作为与社会相互连接的重要纽带,其每年为社会中输送大量的人才,也就使我国社会各大企业以及政府部门对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逐渐增大。这一现状给予了当代我国各大高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契机。由于国家及有关部门对这一专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也就使我国各大高校纷纷开设这一专业,以提升自身的办学声誉,希望以此学科的培训来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到本校当中。但是,在这一现象的背后却逐渐偏离了我国教育界的预期,由于盲目扩招的现象普遍存在,给当代进修工商企业管理学生带来了就业困难的严重现状,并且由于高校资源有限,大多数学校打着优质办学的口号,不断扩大对该学科大学生的招收人数,使得该专业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较低,不具备与社会岗位相互接轨的能力。而对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而言,其是一门实用性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缺乏这些能力的培养将会给当前这一专业学生带来就业问题、工作晋升问题等。为此,作者在本文中将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利用互联网渠道对学习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工作行业、职位及内容进行调查。通过调查汇总与分析,以期找到更加适合当代工商企业管理人才培养的方式与内容。

二、调查方案

(一)调查方法及内容

本论文所获取的研究数据,均由作者所设计的调查问卷在全国各大高校论坛上派发,通过同学号召、教师号召、互联网宣传的方式发放问卷。调查问卷共计在全国发放24个省市高校,共计165所高校(皆属于二本以上全日制高等本科院校)。在本调查问卷发放过程当中,共计发放问卷数量为1200份,其中有效问卷数量为1200份(由于便于统计,故发放整数份)。经过统计,此次问卷调查所获得的人数中有800份为女生,400份为男性。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统计毕业生均为应届生,不包括办理暂缓就业的学生,也不包括社会工作人员。调查的内容主要分为三项,具体如下列示:第一为性别;第二为地区;第三为是否找到工作;第四为就业的行业及岗位。

(二)调查结果

在对上述调查问卷进行分类以及整理之后,具体的统计结果如下列示:(1)对于性别的统计。在调查问卷当中男生所占毕业为三分之一,共计400人。女生所占毕业为二分之一,共计800人;(2)对于地区的统计。在调查问卷当中,学生来自于中国24个省市的高校,其中北京、上海、广州一线城市学生总人数占总体学生样本数量为百分之六十,其中来自于二线城市例如武汉、南京、重庆、天津等地区学生样本数量为百分之三十,其中来自于其他地区,例如港澳台地区、广西、云南等我国西部地区学生的总体样本数量占总数的百分之十;(3)根据对第四个选项的调查结果进行汇总之后,作者发现,其中大多数学习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走入社会岗位之后从事前台、文秘等文科类岗位的为百分之五十,其中从事企业咨询工作的为百分之十,从事销售工作的为百分之十,继续选择深造的为百分之十,其他为百分之二十。

三、调查结果分析

在经过上述的统计之后,作者对上述统计结果进行了下述的分析:(1)对于性别的分析。根据统计男女数据的比例,经过三个选项相互结合之后,作者发现,其中男生的就业比例高达百分之六十,而女生的就业比例相对于男生较低为百分之五十;(2)对于所在区域的调查结果显示,其中位于一线城市地区的就业比例为百分之七十,而位于二线城市的就业比例为百分之五十,位于其他地区的就业比率为百分之四十五;(3)将三个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合并进行分析之后,作者发现,其中位于一线城市地区的男性就业较为容易就业,此项统计与学生专业性无太大关系;大多数学习该专业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岗位都是偏向于文科类的,也就是管理类的工作,他们需要保持较好的与人打交道、撰写文书、朗读主持等诸多方面的能力。

四、对当代我国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育现状的建议

(一)完善现有专业授课体系,开展多样化教学

我国高等院校应当对现有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授课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1)对现有教科书内容及所选课程门类进行甄选。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是一门非常偏重于实践性的课程,而现有大多数高校对于该专业教学都是偏向于理论课程教学。为此,应当不断整合与更新现有授课内容,对给学生授课的教材进行不断的调整,在其中添加实用性案例教学,以增强学生理论、阅读与自学的能力;(2)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互联网科技飞速影响下的高等院校,应当与这一时代背景紧密结合起来,利用新媒体以及现有多媒体设施,使学生更多的接触到社会,使他们对社会中该专业的实践情况有所了解,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提升教师团队整体素质,聘用校外导师

我国高等院校对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教学应当不断提升现有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对于该专业而言,其实用性较强,就决定了其授课教师不仅仅需要拥有相关理论基础知识,并且还需要拥有实践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在我国大多数的高等院校当中,教师可以通过课题研究与校外企业相互合作,从而增强自身实践能力,发挥其在授课环节当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我国各大高校还应当积极的聘请校外导师,利用学校办学的特点与主打的学科,吸引校外导师加入到学校中来,为班级学生现身说法,提供有益于其今后成长与发展的建议。

(三)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建立实习实验室

三、以正确的方法推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一)科学合理的规划,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庞杂的系统工程,它不因学校性质的不同而变得简单。因此,高职院校虽与普通全日制高校的性质有所不同,但其校园文化建设同样需要合理规划。首先,要在充分认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的基础上奠定高职特色的基调,从校情出发形成鲜明特色;其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协调发展,缺一不可,同时有所偏重地适时做出调整,要在形式和内容上有所创新;再次,学校各部门全员参与,各尽其能,各司其职,以主人翁姿态共建校园文化,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最后,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始终都必须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基础上,付诸实践。“行百里者半九十”要避免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空喊口号不做实事,应以科学合理的实施框架,将具体而详尽的内容和措施全面落到实处。

与时俱进的网络文化,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21世纪已步入互联网时代,各高职院校纷纷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引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利用网络文化提高校园文化建设中各环节效率。如今学生们不仅可以在课堂和图书馆获取知识,还可以借助网络这个方便快捷的渠道,足不出户交流学习心得,而老师也可以为学生们网络答疑。因此,校园的教育模式、管理模式和学习模式也得益于网络文化的发展有所转变,师生之间形成互动教学体系,学习效率大大提高。此外,学校可利用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和广泛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高职学生的文化素养。但是网络文化也可能对高职学生产生消极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应正确全面地认识信息化,并利用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影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它推动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蒋祥龙,朱静华.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研究[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2]周鹏.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4.

[3]饶欢.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校管理,2015.

[4]于鹏,闫献伟.加强新时期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2.

[5]刘艳.新环境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实施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9).

工商企业管理的专业范文5

【关键词】区域特色 高职 工商企业管理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C-0039-02

长期以来,受传统高等教育体制的制约,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已经跟不上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转变的步伐。对此,可以培养职业行动能力为主线、以职业岗位递进发展为目标、以岗位工作任务为线索,构建以技能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以此来适应区域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有力地推动高职教育的可持续进步。由于本文主要讨论商场管理方向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因此具体到零售业人才的培养,首先要以本土零售企业的实际发展需要为基本出发点,以校企合作为纽带,以工学结合为突破口,构建以工作内容为载体,以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一、工商企业管理(商场管理)专业职业能力要求分析

针对本土零售业的几种主要业态,包括超市、百货店、专卖店、购物中心、便利店等,可通过企业调研及行业专家研讨会,归纳出在零售业中专业人才适应的职业岗位递进、职业面向和职业能力要求,见图1及表1。

图1 专业人才适应职业岗位递进图

表1 工商企业管理(商场管理)专业的职业面向和职业能力要求

序号 专业人才适应的职业类别 工作能力要求

1 一线服务人员

(营业员、收银员、理货员等) 1.良好的沟通及表达能力: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善于与陌生人沟通。

2.完成简单工作的能力:具备本岗位所需的基本素质(包括销售能力、客户服务能力、理货能力、岗位专业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等),理解并能完成领导下达的工作,能够与同事有良好的配合,具备团队合作意识,工作有计划及条理清晰。

2 专柜店长 1.出色的沟通及表达能力:能保持上下级的顺畅沟通,能够及时发现下属店员心态变化并积极沟通,具备向上级准确汇报工作的能力。

2.完成复杂工作的能力:除能出色完成一线服务人员的工作外,能够处理专柜各项事务(账务整理、货品进销存管理、报表制作、人员简单面试及招聘、销售计划制订与实施、陈列等),完成突发事件处理,发现专柜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

3 品牌区域经理 1.具有全局观念,能从大局出发:能够站在一定高度上看待问题,具备长远的眼光及意识,从公司整体战略上考虑问题。

2.出色的人际交往能力:具备与其他公司或政府相关部门沟通交往的能力,能够处理公共危机事务。

3.出色完成复杂工作的能力:能够同时管理多个地区的各项事务,协调并解决各个地区出现的问题,汇总并分析每个地区的数据,提出今后的工作计划及问题的改善意见。

4.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准确地传达并实施公司战略,将公司下达的指令准确地传达到负责的各个区域,监督负责区域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

4 店长助理 1.出色的协调能力:能够协调店内各项事务,处理各部门提出的问题。

2.出色的执行力:准确传达店长的指示和决议,并监督执行,为店长解决日常琐事,提高店长工作效率。

3.出色完成复杂工作的能力:能够协助店长完成店铺各项任务,收集及分析各项数据并提出改进方案及工作计划。

5 店长 1.统筹管理能力:对店铺所有事务负责,能够统筹制订计划及分配任务,洞察周边环境制定及调整策略。

2.团队管理能力:能够激励并团结员工,充分发挥团队作用。

6 楼面管理人员 1.出色的沟通及表达能力:能保持上下级的顺畅沟通,能够及时发现楼层员工心态变化并积极沟通,具备向上级准确汇报工作的能力。

2.完成复杂工作的能力:能够处理楼层发生的各项事务(各项单据流转、顾客投诉及退换货处理、召开员工班前会议、工作交接、日常设备设施检查等),具备快速反应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3.良好的组织及协调能力:能够组织开展各项员工活动(员工培训、员工生日聚会等),协调楼层与后勤物业部门之间的工作。

7 楼层经理 1.统筹管理能力:对楼层所有事务负责,能够统筹制订计划及分配任务,对楼层各品牌进行统一管理。

2.团队管理能力:能够激励并团结员工,充分发挥团队作用。

3.较好的谈判能力:能够与楼层各品牌进行日常促销活动的谈判,能够通过谈判获得促销资源从而提升销售业绩。

二、具有区域特色的理论课程体系

从上述专业职业能力要求分析可知,零售业涉及销售、商品、服务、营销、仓储配送、企业管理、财务管理分析、公共关系、团队建设、法律、商务谈判等多方面多学科知识,应该说是最需要复合型职业化人才的行业。要培养出符合零售业需求的复合型职业化人才,必须从理论课程的基础层面、专业层面、结构层面进行分析考虑,在理论课程体系中分别对应基础素质课程、专业技术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三大模块。

(一)理论课程体系的基础层面:基础素质课程模块

基础层面的课程的主要功能是引导和塑造学生的基本人格,包括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这部分课程是专业知识的基石,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有助于培养具有职业素养与人文素质良好,智能统一、全面发展的零售人才。在基础层面的课程体系中,分设人文素质、通用技能两大类别,其中包括思想政治、体育健康、人文综合、外语应用、计算机应用、就业与创业等模块。

(二)理论课程体系的专业层面:专业技术课程模块

专业层面的课程设置是专业的核心课程知识和技能的直接表现形式,要能够直接反映出专业的特点,符合本土零售企业的实际需求,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作出动态的调整,紧跟市场发展的方向。按照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及专业核心技能要求,专业技术模块包括专业基础及专业核心两类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基于零售企业基层管理人员所需基础知识及必须具备的通用管理能力、经济常识而确定,主要有市场经济知识、管理学原理、基础会计、市场营销、应用文写作、人力资源管理、团队拓展等。

专业核心课程将满足专业核心技能的需求,根据商场管理职能部门岗位工作能力要求分为4个技能领域,即商场营运管理技能、客户服务技能、专业商场策划及商业文案写作技能、店铺开发与设计技能。主要有零售市场调研与分析、商场营运与管理、销售与服务礼仪、商场促销设计与实施、管理信息系统与ERP、客户服务管理、商业形象设计、财务管理、专业商场策划、店铺开发与设计等。课程的设置强调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过程,注重与就业实际需求的衔接性,强调岗位针对性,使学生毕业即能上岗。

(三)理论课程体系的结构层面:职业拓展课程模块

为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及零售行业的特性,要重点强调知识面的宽和厚,知识的复合性。结构化设置是在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加入职业拓展课程模块,该模块主要考虑学生的隐性知识需求,安排一定可供学生选择的如物业管理、物流基础、东盟经济地理、保险知识、国际贸易实务、越南语、泰语等课程。如此,结构化课程既实现了专业教育功能,又重视课程的科学性、综合性和延伸性和深入性,尤其是学习者综合素质的提高,目的是更加突出他们的能力、兴趣特长及个性化发展,最终能更具针对性地满足本土零售企业多方面、多角度的人才需求。

三、具有区域特色的实践课程体系

目前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很少考虑区域经济的特色,导致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同质化。对此,在结合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基础上,应充分考虑区域经济的特点,高水平地设计与区域经济相适应的工学结合实践课程体系。

第一,基础实践,包括社会认知与企业认知实践。社会认知实践,主要是为了加强学生对国家和社会基本情况的了解,组织学生通过青年志愿者、假期社会实践等方式,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培养社会适应能力。企业认知实践,即邀请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来校做专题讲座等,内容涵盖企业运作及管理等方面,使学生对企业和成为一名合格的企业管理人员所具备的条件有一定认知。同时,可结合相关专业课程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地调研或参观,增强学生对企业的感性认识。

第二,专业核心课程实训。专业核心课程全部采取一体化教学模式,即理论实践相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设置相关的实践内容,实行单一课程的实训,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将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有机结合。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逐步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职业岗位相关技能。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训可以在校内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并采用独立实训项目等形式来完成。

第三,毕业实习。通过毕业实习可以检验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理论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发现存在的问题。同时,在实习过程中,通过分析、解决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问题,为完成毕业论好准备。通过毕业实践,学生也可以为就业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李琰.高职金融专业实践性教学探析[J].职教论坛,2013(17)

[2]朱长丰.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分析[J].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

[3]王梅.我国零售业发展现状与职业化人才培养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0

[4]金桂生.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工商管理专业[J]. 教育教学论坛,2013(13)

【基金项目】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第五批立项项目(2009A039)

工商企业管理的专业范文6

基于传统教育观念的长期影响,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着教学方法陈旧、单一的问题,严重影响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完成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也会造成较大影响,进而学生的就业与前途也会受到波及。在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学实践中,积极在日常教学中引人项目教学法,实现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将能有效提高学生管理能力,取得较好效果。

一、项目教学法认识

(一)内涵

项目教学法,教学的展开是借助“项目”这一载体。这种“项目”拥有好多门课程知识,有利于学生处理问题时感觉到这种方式的完整性。这种教学法,教师只是起到指导作用,学生是相对独立的项目的承担主体,收集信息、设计方案、实施项目和评估结果均有学生独立负责。学生借助独立负责项目实施,可以熟悉项目开展全过程和所有环节的基本要领和要求。

项目教学法,学生是实施主体,教师是实施陪衬;学生要先练先学,教师再后讲后教;学生要积极主动,踊跃参与,敢于尝试和练习,创造性开展活动;教师要有全局观、大局观,科学把握项目开展进度,及时分析项目实施难题,科学点评项目实施效果。这样,教师的教学主角被学生替换,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锻炼。

(二)作用

在项目教学全过程中,重要的是学生都能全过程参与项目实施并展开创造性活动,最终的结果并不很重要。项目实践的展开,学生从中可以逐渐熟悉课程规定的知识和技能,感受创新活动的辛劳和开心,科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得到熏陶。比如:生产与运营管理课程教学,适当采用一些项目让学生完成计划制定、现场调度、物流管理等生产流程,从中学习和掌握各种管理知识的应用条件和方法。当然,项目的展开,参与人员不一定只有本专业学生,可以吸引不同专业、工种和职业领域的学生作为项目教学小组成员,借助项目的有效实施,能提升实际工作中学生与专业、部门不同的同事有效协调、协作的精神和能力。

(三)特征

1、目标指向的多重性

对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中,好奇心和创造力得到激励,处理实际问题能力得到锻炼。对于教师,借助对学生的引导,教育理念和模式得到升华,角色从单一的传授知识成为学生学习的推动者、引导者和掌控者。对于学校,课程观念得到更新,办学思想和目标得到提升,借助实施项目教学法,积极改革教学的组织方式、课程内容、管理特征、考评标准、支撑要素等,使学校整个课程体系得到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2、培训周期短,见效快

项目教学法,通常实施时间较短和开展的空间范围有限,教学效果能够进行良好的测评。

3、可控性好

项目教学法,全过程由学生与教师一起参加,教师全过程指导学生活动。这样,学生可以全神贯注进行技能训练。

4、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项目的完成,一定先要懂得实施办法。这样,学生拿到项目就要思考需要用什么原理,再运用这些原理对项目进行剖析,然后制定项目实施过程步骤。而实践所得的结果的正确性和与书本的差异性又要考问学生。

(四)核心

教师不再追求传授已有的知识技能给学生或者说并不是依照现成的路径和方法让学生求得答案,而是基于教师的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寻找路径和方法求得答案,并展示结果和自我评估,注重的是学习全过程并非知识学习最终结果。全过程中,学生认真参与,各种能力得到全方位培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已经由教师转变为学生,教师成为教学的穿针引线和有效监督人员,学生积极性和主动得到激发。

二、应用项目教学法的基本条件与程序

项目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基于项目这个中心、把培养能力作为为目标。因此,项目的存在是项目教学法生存基础,课程离开了项目的支撑很难实施。同时,项目必须具有知识运用和能力培养的综合性特征,否则,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就难以实现。

最后,项目教学法作为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研究性质,组建一个相关完整的研究媒介同样重要。比如,学生项目工作室、学生调研基地和情报资料中心。只有这样,学生小组的讨论、一手资料的调研和文献资料的收集才能顺利进行。

许多专业教师研究多年的、较传统的“传递一接受”教学模式,现在转变成广泛应用的“诱导学习机动一感知知识一理解知识一运用知识一检查反馈”五段教学模式,同时构建了“教学实施一旧知温习一新课传授一作业安排”的课堂操作流程。多年的项目教学法的探索之路,比较成熟的实施程序已产生:项目选择一项目研究方案设计一项目组织实施一项目效果评价一项目展示和教师成绩评定。在项目选择阶段,如果教师有受托的研究项目,直接分解下达给学生小组即可。如果没有,还需要教师明确选题方向,学生小组和教师协商研究题目并明确每位学生在项目小组中的角色。在项目研究方案设计阶段,学生小组讨论形成的方案,同样需要教师的审查并提出修改意见。在项目组织实施阶段,学生组长的作用非常关键,既要充分调动小组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也要注意和教师的沟通,确保项目任务按时高质量的完成。在项目效果评价阶段,首先是学生小组的白评,通过自评,发现工作缺陷和专业知识运用的缺陷,进一步夯实相关理论基础和完善项目研究报告,其次是引人企业评价。即使不是企业委托的项目,也可以邀请企业相关的管理人员对学生研究项目进行评价,提出修改意见,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项目展示和教师成绩评定阶段,每一学生小组必须提前向全班同学公布项目研究报告,教师发动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批评,项目小组做好陈述和答辩的准备,在充分展示和交流基础上,教师对各方面意见进行有效整合,对各项目小组的表现予以差异性评估。

三、完善工商管理专业中项目教学法若干建议

(一)课程特征与项目设计的要求应深入理解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包含有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通常,项目教学法更青睐专业课,而与文化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结合比较难,试试效果不稳定。因此,建议项目教学法可以作为专业课的基本要求和规范明确下来。

(二)专业特征与项目设计的要求应深化

市场营销和物流管理方面课程实践性和应用性特征显著,同时,项目的产生途径和来源较多,可以把项目教学法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方法明确下来。而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和企业管理方面课程项目产生途径或来源不多,可以在有条件的课程中提倡推广和应用,不要作硬性的规定。

(三)人才培养定位与项目教学法运用的差异性应引起重点关注

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的定位差异很大,项目教学法的应用程度和范围也不相同。研究型大学的项目教学法主要应用于管理基础理论的研究领域,目标着眼于理论创新,许多项目可能来源于国家重大管理类攻关课题。因此,学生很少参与,占用不多的教学时间,基本在30%内。教学型大学由于和地方经济联系密切的特点,容易获得来自企业委托的横向课题。同时,它培养应用性人才的目标定位也要求学生需要更多地参与到企业经营活动的实践中去。因此,项目教学法所需要的各种实践性项目较多,学生参与面广,参与的时间可能占到教学实践的50%左右。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目的在于培养高技能人才,对理论学习关注度不高,所有的专业课程均可采用项目教学法。许多项目可以直接来自于学校开办的实验性教学性公司,学生应当全部参与,教学时间的占用应可高于总教学时间的70%。

(四)项目教学法规范和管理制度应逐步完善统一

如何避免项目教学法教师放羊而流于形式,避免学生南郭吹竿的现象,真正达到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的目的,是当前项目教学法普遍面临的问题。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对于实施项目教学法的课程,必须在教学大纲,教学计划、项目小组规模、项目研究支持和考试办法等环节统一标准和要求,并纳人常规教学监控与管理之中,以确保项目教学法的目标顺利实现。

(五)处理好教师角色的转换

能适应项目教学的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的能力和素质。双师型教师应是基本要求,教师角色原来是主导教学过程,现在是教学全过程的指引者和导向者,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的大伙伴、大朋友、总导演、大专家等角色,教学方法原来强调如何教而现在关注如何学;当然,教师要搞好现在的教学需要比原来付出更多幕后工作才能换来课堂的轻松。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体现了“任务贯穿全过程,教师引导全过程,学生主演全过程”的特点。因此,专业教师应进行角色定位变化:从“讲解、主导”向“导演、监控”转变;从“站在讲台洋洋洒洒”向“走进学生沟通交流”转变;从“教学的主角戏”向“教学的配角戏”。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专业教师必须明确自身角色定位,明确学生知识应有自己主动获得;教师的重要性更胜以前,更加不能少,更多的功夫是在幕后;教师要积极走进学生,与学生都沟通和交流,为学生解疑答难,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学生多引导少指挥;项目实施完毕,教师应善于及时进行总结。

此外,教师要善于活用教材。也就是说,教师应该针对现有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不仅要依据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适当增减教材内容,而且教学设计过程中本着提升应用效果目来完善具体项目内容,按照行为导向教学法的规律重组教材结构,根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小总结”的思路对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进行再设计。

(六)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要得到肯定

1、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课堂上采用项目教学模式,教师会给每个学生布置具体任务,学生带着压力上课,就会集中精力主动去听教师讲解、去参与项目活动。学习过程中,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既可以自己查找资料解决,也可以同学间沟通解决,还可以请教师启迪。这样,学生学习之和技能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激发,教师只是教学过程的引导,学生的成就感得到满足。

2、提高学生发现和处理问题以及综合应用能力

采用项目教学,学生承担的具体任务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学生通过任务的完成,也就是学到知识和技能并得到及时的应用。学习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根据需要如何发现和解决问题,锻炼处理问题能力。

3、培养学生讲究方法和创新的观念

工商企业管理的专业范文7

 

工商管理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工商管理专业培养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管理、财务管理、综合行政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管理人才。工商管理专业的就业方向选择性很大,但实际上毕业生进入社会后,与社会的匹配性不强,工商管理专毕业生面临着巨大挑战。如何突出人才培养特色,如何加强学生的特定专业背景下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如何增强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是当前亟待研究与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工商管理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需求的调研,期望探索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一些新思路。

 

一、调查内容与方法

 

(一)调查内容

 

本次主要是基于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的需求调研。

 

职业能力是指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职业能力决定了一个人是否在某一职业上的胜任度。职业能力包括基本职业能力、专业职业能力与职业综合能力三个部分,具体构成如表1。

 

表1 职业能力构成

 

职业素质包括责任心,职业道德,学习态度等,是对人内在的一种要求。不同的职业对基本能力与专业能力的要求有所不同,如某一职业对计算机要求很高,但可能对语言表达能力要求不高。但很多职业对职业素养的要求都很高,所以不同的职业在对职业素质要求上有一定的共性。笔者基于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通过《天津企事业单位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调查问卷》,从对本专业的需求、胜任度、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及对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五个方面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做了调查。

 

(二)调查方法

 

1.调查问卷的设计

 

问卷按照被调查者所在企业的基本状况、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需求 、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在企业中的胜任状况、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基本能力要求,专业能力要求、职业素质要求、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议六个维度进行调查。

 

2.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情况

 

在本次调研中,被调查的人员为56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企业的部门主管。共发放56份问卷,回收56份,剔除7份无效问卷(答题不全),有效问卷49 份,其中国家机关6份,事业单位21份,企业22份,包括:国有企业6份,民营企业7份,外资企业4份,其他类型企业5份。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信任度分析

 

数据表明:在49份有效问卷中,被调查者所在企业对工商管理需求状况是:非常需求者有4个,占8%;较多需求者有2个,占4%;一般需求者有27个,占56%;较少需求者有11,占22%;无需求者5个,占10%。

 

调查者所在企业过去三年对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需求趋势为:呈上升趋势的有16家,占33%;呈基本持平的有25家,占51%;呈下降趋势的8家,占16%。

 

调查结果表明,社会对工商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的需求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只有少数企业不需要,可以得出工商管理专业的本科就业面是很广的,市场的相容性很高。就需求变动来说,少数企业处于下降趋势,其余大多处于上升趋势或持平。

 

从每一种企业性质单独分析需求变动,在国家机关中:呈上升趋势的有67%;事业企业中呈上升趋势的有38%,呈基本持平趋势的有48%;其。可见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可在这类企业中有较大的需求。

 

总之,调查结果表明,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在近几年的市场需求是不会有太大变化的从整体来看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和就业总量都是比较乐观的。

 

2.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在企业中的胜任度分析

 

数据表明:49份有效问卷中,认为工商管理毕业生非常胜任的有4份,占8%;认为比较胜任的有32份,占66%;认为勉强胜任的有9份,占18;认为不太胜任的有2份,占4%;认为极不胜任的有2份,占4%。从整体来看,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胜任度还是不错的,基本得到企业的肯定。

 

实际工作中,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会由于专业特性,自身对知识的应用在工作中存在各种不足之处,在分析胜任度的同时我们还调查了工商管理毕业生在企业中的不足情况,统计数据如下:认为能够胜任高级工作,表现出专业水平的有3份,占6%;认为仅有书本知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有19份,占39%;认为知识结构不合理的,没有反映出业界的发展现实的有9份,占18%;认为高职高专的毕业生工作能力比本科的毕业生实际能力更强的有5份占10%;认为职业定位不清晰,能力知识宽而不精的有13份,占27%。从这些数据,可以直观的看出工商管理毕业生在企业工作的主要不足之处表现在仅有书本知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和职业定位不清晰,能力知识宽而不精。这便涉及到该专业毕业生对知识的一种迁移能力,即一种转化知识的能力。针对较宽的知识面,表现出的不精通,也是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工作中的一个挑战。与此同时,我们可以得出企业在用人中相对于知识储备更注重实际操作能力,这些高等教育的现状多少有些出入。

 

3.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基本能力适应度要求

 

基本职业能力包括一般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基本外语能力等。针对被调查企业对毕业生英语的要求,数据处理如下:要求英语四级的有 27份,占55%;要求英语六级的有14份,占29%;要求达到商务英语水平的有一份,占2%;要求到托福,雅思的有一份,占2%;对英语水平没有要求的有5份,占10%。由此可得,90%的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英语水平有了要求,主要要求集中在大学英语四六级的水平。针对毕业生的计算机水平,统计数据如下:要求基本掌握office等办公软件的有6份,占12%;要求熟练掌握office等办公软件的有40份,占82%;要求有计算机初级程序员水平的有2份,占4%;其他要求的有1份,占2%,从这组数据可以得出,现代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计算机水平,基本以熟练office为主。

 

对于文字表达能力,在49份问卷中,有23份显示应该具有,这个比例将近一半,同样显示了语言表达能力在企业工作中的重要性。

 

4. 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专业能力适应度要求

 

通过对企业更希望工商管理专业学的二级学科,频数分布图如下:

 

图1 更希望工商管理人员所学专业

 

从上图可以看出企业对不同专业方向的需求是不同的,对于一般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的频数比较大,目前市场的需求也会更大一下。其他专业会由于有些已经饱和或是国内发展不成熟等原因频数较低。

 

同时,我们也调查了解了企业对毕业生考取并获得相关证书的看法。调查结果为在49份有效问卷中有5份认为不需要考取相关证书,占10%;其余44份认为需要考取相关证书,占90%。由此看来考取相关的证书是有必要的,这是对自己有专业知识的一种说明。对于有必要考取证书的44份,如下图:

 

图2 有必要考取的证书

 

这里的证书是从事相关行业的一种资格证,是现代企业对毕业生的专业要求的证明,图2表明企事业单位对工商管理人才人力资源和会计类证书的需求。

 

针对现代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需要培养的能力,除去所必需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市场营销知识、信息获取能力外,法律知识,贸易知识在现代企业中也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的获取决定一个企业的战略规划,和企业抢夺市场的速度。法律知识是保证企业受到非法打击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措施。现代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能力期望是与社会背景,国际背景相吻合的,是在不断发展的。

 

5.现代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职业素质适应度要求

 

我们选取了职业道德、专业素养、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工作效率、良好的协调与沟通能力、责任心强、学习新知识的态度进行选择排序,从中选则四项重要的职业素质,再按主次排序。处于首位的职业素质的频数、比率为:职业道德,27份,56%;专业素养6份。12%;身体素质0份;心理素质4份8%;工作效率 1份,2%;良好的协调与沟通能力6份,12%;责任心强5份,10%;学习新知识的态度0份。这组数据可以分析出职业道德是现代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最为重要的职业素质要求。其次是专业素养、协调与沟通能力,责任心等。这些素质会与一个人的家庭背景,人生经历,个人的价值观有关,是人内心深处更深一层的体现,是不易被改变的一项,相比较而言,知识则更容易掌握,而好的道德情操却不是那么容易形成。这些深层次的东西也是在校期间大家会忽略的一项,对于我们的就业却是必不可少的。从而需要我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6.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议

 

通过问卷中的开放式问题,企业工作者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的建议有:(1)、加强口语;(2)、加强社交礼仪;(3)、加强商务英语;(4)、公共关系;(5)、心理教育课程;(6)、法律知识课程;(7 )、社会政策研究;(8)、实践课;(9)、人文类课程;(10)、艺术鉴赏类课程; (11)、文学课程;(12)、公司财务管理;(13)、演讲与沟通能力;(14)office高级操作培训;

 

三、调研结论和建议

 

通过本次关于天津企事业单位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调查问卷,我们可以发现现代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生的需求也因企事业单位的性质不同而不同。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胜任度在企事业单位达到基本满意。该专业毕业生在企业中的不足之处也表现出一定的共性。现代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在我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和自身的特点塑造自己。高校在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的时候也可以参照企业需求,社会需求来进行。具体的结论建议如下:

 

1.突出核心课程,完善教学环节

 

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已经过了30 多年了,目前社会在不断地发展,经济业务的交易运行事项也变得愈加复杂难解。现阶段应该对这30 多年里所有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经验加以分类、整理和归纳,特别是当前中国大多数工商企业面临极其复杂、充满不确定因素的环境,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实战能力、应变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应该采用最符合、最适应我国国情的,贴近工商管理实际的教学材料,让学生在中国的企业市场实情下接受专业知识教学。要根据市场需求和职业标准,从职业能力分析入手,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应课程,如社交口才、商务英语、文艺类课程、中外公司企业文化、职场商务礼仪、职场心理学、办公软件高级课程、社会政策研究课、企业实践调研课等;

 

同时突出以企业工商管理人才所需能力为核心设计课程模式,在课程教学中引入企业实际管理和技术人员,增强学生对企业实践和相关工程技术的了解;同时改革评价方式传统的以书本知识为中心的考核方式;考核方式结合试卷或结课论文(期末)、模拟实习公司、章节案例演讲、项目策划书等全方位的对学生具备的职业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职业素养进行考核。

 

2.学生加强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规划

 

工商管理专业的在校生应该关注近几年工商管理类下二级学科的人才需求与兴趣方向,选择一个细分的专业方向,改变宽而不精的知识结构,加强责任心、培养职业道德同时熟练的掌握office等办公软件,并根据自身就业方向,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3.形成理论和实践并重的专业培养方案

 

现代企业不仅考察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知道什么,知道多少,更加看重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会做什么会做多少。因此,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在体现本校本学科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应该合理划分专业知识结构和职场能力结构,强化管理类基础理论和实际管理能力的培养。在基础理论知识部分,工商管理的管理教育要使得将来的管理者形成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基本理论基础。

 

4.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加强与企业合作

 

现代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能力趋于多元化,学校与企业间应加强合作,定期组织职业素养的综合评价,邀请企业家、专业人士进入大学担任客座教授,让学生能够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加强工商管理类学生对现代企业的了解,从而培养企业所需的工商管理类人才;同时不定期的开展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和纪律教育,通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不断培养专业素养高、沟通能力强、责任心强且实践能力强的优秀毕业生。

工商企业管理的专业范文8

一、调查内容与方法

(一)调查内容本次主要是基于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的需求调研。职业能力是指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职业能力决定了一个人是否在某一职业上的胜任度。职业能力包括基本职业能力、专业职业能力与职业综合能力三个部分,具体构成如表1。职业素质包括责任心,职业道德,学习态度等,是对人内在的一种要求。不同的职业对基本能力与专业能力的要求有所不同,如某一职业对计算机要求很高,但可能对语言表达能力要求不高。但很多职业对职业素养的要求都很高,所以不同的职业在对职业素质要求上有一定的共性。笔者基于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通过《天津企事业单位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调查问卷》,从对本专业的需求、胜任度、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及对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五个方面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做了调查。

(二)调查方法

1.调查问卷的设计问卷按照被调查者所在企业的基本状况、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在企业中的胜任状况、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基本能力要求,专业能力要求、职业素质要求、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议六个维度进行调查。

2.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情况在本次调研中,被调查的人员为56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企业的部门主管。共发放56份问卷,回收56份,剔除7份无效问卷(答题不全),有效问卷49份,其中国家机关6份,事业单位21份,企业22份,包括:国有企业6份,民营企业7份,外资企业4份,其他类型企业5份。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信任度分析数据表明:在49份有效问卷中,被调查者所在企业对工商管理需求状况是:非常需求者有4个,占8%;较多需求者有2个,占4%;一般需求者有27个,占56%;较少需求者有11,占22%;无需求者5个,占10%。调查者所在企业过去三年对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需求趋势为:呈上升趋势的有16家,占33%;呈基本持平的有25家,占51%;呈下降趋势的8家,占16%。调查结果表明,社会对工商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的需求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只有少数企业不需要,可以得出工商管理专业的本科就业面是很广的,市场的相容性很高。就需求变动来说,少数企业处于下降趋势,其余大多处于上升趋势或持平。从每一种企业性质单独分析需求变动,在国家机关中:呈上升趋势的有67%;事业企业中呈上升趋势的有38%,呈基本持平趋势的有48%;其。可见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可在这类企业中有较大的需求。总之,调查结果表明,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在近几年的市场需求是不会有太大变化的从整体来看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和就业总量都是比较乐观的。

2.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在企业中的胜任度分析数据表明:49份有效问卷中,认为工商管理毕业生非常胜任的有4份,占8%;认为比较胜任的有32份,占66%;认为勉强胜任的有9份,占18;认为不太胜任的有2份,占4%;认为极不胜任的有2份,占4%。从整体来看,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胜任度还是不错的,基本得到企业的肯定。实际工作中,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会由于专业特性,自身对知识的应用在工作中存在各种不足之处,在分析胜任度的同时我们还调查了工商管理毕业生在企业中的不足情况,统计数据如下:认为能够胜任高级工作,表现出专业水平的有3份,占6%;认为仅有书本知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有19份,占39%;认为知识结构不合理的,没有反映出业界的发展现实的有9份,占18%;认为高职高专的毕业生工作能力比本科的毕业生实际能力更强的有5份占10%;认为职业定位不清晰,能力知识宽而不精的有13份,占27%。从这些数据,可以直观的看出工商管理毕业生在企业工作的主要不足之处表现在仅有书本知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和职业定位不清晰,能力知识宽而不精。这便涉及到该专业毕业生对知识的一种迁移能力,即一种转化知识的能力。针对较宽的知识面,表现出的不精通,也是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工作中的一个挑战。与此同时,我们可以得出企业在用人中相对于知识储备更注重实际操作能力,这些高等教育的现状多少有些出入。

3.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基本能力适应度要求基本职业能力包括一般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基本外语能力等。针对被调查企业对毕业生英语的要求,数据处理如下:要求英语四级的有27份,占55%;要求英语六级的有14份,占29%;要求达到商务英语水平的有一份,占2%;要求到托福,雅思的有一份,占2%;对英语水平没有要求的有5份,占10%。由此可得,90%的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英语水平有了要求,主要要求集中在大学英语四六级的水平。针对毕业生的计算机水平,统计数据如下:要求基本掌握office等办公软件的有6份,占12%;要求熟练掌握office等办公软件的有40份,占82%;要求有计算机初级程序员水平的有2份,占4%;其他要求的有1份,占2%,从这组数据可以得出,现代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计算机水平,基本以熟练office为主。对于文字表达能力,在49份问卷中,有23份显示应该具有,这个比例将近一半,同样显示了语言表达能力在企业工作中的重要性。

4.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专业能力适应度要求从上图可以看出企业对不同专业方向的需求是不同的,对于一般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的频数比较大,目前市场的需求也会更大一下。其他专业会由于有些已经饱和或是国内发展不成熟等原因频数较低。同时,我们也调查了解了企业对毕业生考取并获得相关证书的看法。调查结果为在49份有效问卷中有5份认为不需要考取相关证书,占10%;其余44份认为需要考取相关证书,占90%。由此看来考取相关的证书是有必要的,这是对自己有专业知识的一种说明。对于有必要考取证书的44份,如下图:这里的证书是从事相关行业的一种资格证,是现代企业对毕业生的专业要求的证明,图2表明企事业单位对工商管理人才人力资源和会计类证书的需求。针对现代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需要培养的能力,除去所必需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市场营销知识、信息获取能力外,法律知识,贸易知识在现代企业中也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的获取决定一个企业的战略规划,和企业抢夺市场的速度。法律知识是保证企业受到非法打击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措施。现代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能力期望是与社会背景,国际背景相吻合的,是在不断发展的。

5.现代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职业素质适应度要求我们选取了职业道德、专业素养、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工作效率、良好的协调与沟通能力、责任心强、学习新知识的态度进行选择排序,从中选则四项重要的职业素质,再按主次排序。处于首位的职业素质的频数、比率为:职业道德,27份,56%;专业素养6份。12%;身体素质0份;心理素质4份8%;工作效率1份,2%;良好的协调与沟通能力6份,12%;责任心强5份,10%;学习新知识的态度0份。这组数据可以分析出职业道德是现代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最为重要的职业素质要求。其次是专业素养、协调与沟通能力,责任心等。这些素质会与一个人的家庭背景,人生经历,个人的价值观有关,是人内心深处更深一层的体现,是不易被改变的一项,相比较而言,知识则更容易掌握,而好的道德情操却不是那么容易形成。这些深层次的东西也是在校期间大家会忽略的一项,对于我们的就业却是必不可少的。从而需要我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6.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议通过问卷中的开放式问题,企业工作者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的建议有:(1)、加强口语;(2)、加强社交礼仪;(3)、加强商务英语;(4)、公共关系;(5)、心理教育课程;(6)、法律知识课程;(7)、社会政策研究;(8)、实践课;(9)、人文类课程;(10)、艺术鉴赏类课程;(11)、文学课程;(12)、公司财务管理;(13)、演讲与沟通能力;(14)office高级操作培训;

三、调研结论和建议

通过本次关于天津企事业单位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调查问卷,我们可以发现现代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生的需求也因企事业单位的性质不同而不同。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胜任度在企事业单位达到基本满意。该专业毕业生在企业中的不足之处也表现出一定的共性。现代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在我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和自身的特点塑造自己。高校在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的时候也可以参照企业需求,社会需求来进行。具体的结论建议如下:

1.突出核心课程,完善教学环节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已经过了30多年了,目前社会在不断地发展,经济业务的交易运行事项也变得愈加复杂难解。现阶段应该对这30多年里所有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经验加以分类、整理和归纳,特别是当前中国大多数工商企业面临极其复杂、充满不确定因素的环境,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实战能力、应变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应该采用最符合、最适应我国国情的,贴近工商管理实际的教学材料,让学生在中国的企业市场实情下接受专业知识教学。要根据市场需求和职业标准,从职业能力分析入手,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应课程,如社交口才、商务英语、文艺类课程、中外公司企业文化、职场商务礼仪、职场心理学、办公软件高级课程、社会政策研究课、企业实践调研课等;同时突出以企业工商管理人才所需能力为核心设计课程模式,在课程教学中引入企业实际管理和技术人员,增强学生对企业实践和相关工程技术的了解;同时改革评价方式传统的以书本知识为中心的考核方式;考核方式结合试卷或结课论文(期末)、模拟实习公司、章节案例演讲、项目策划书等全方位的对学生具备的职业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职业素养进行考核。

2.学生加强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规划工商管理专业的在校生应该关注近几年工商管理类下二级学科的人才需求与兴趣方向,选择一个细分的专业方向,改变宽而不精的知识结构,加强责任心、培养职业道德同时熟练的掌握office等办公软件,并根据自身就业方向,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工商企业管理的专业范文9

关键词 校企合作 民办高校 工商管理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11.021

Research on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Courses System of Private Colleges under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Background

FAN Wanjian

(Wuch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65)

Abstract The articles studied the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courses system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of private college. It points out the shortcomings of traditiona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Course System Design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Such as it should reasonably adjust theory and practice teaching ratio, adjust the proportions of the different course modules and so on.

Key words private colleges;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courses system

0 前言

工商管理专业是与社会经济联系十分紧密的应用性专业,全国已有五百多所高校设有工商管理专业,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管理人才。但作为我国高校中开设最普遍专业之一,工商管理专业出现了共性趋同和特色不足的问题,难以满足市场层次化、多样化、差异化的人才需求。一方面大量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觉得找工作非常困难不受企业欢迎,另一方面企业在苦苦寻觅适用型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可能是解决上述矛盾的最佳途径。而要落实真正的校企合作,必然对工商管理专业现行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课程体系作出重大改变,这对传统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体系无疑是一大挑战同时也意味着巨大机遇,能抓住机遇作出改变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学校无疑会得到快速发展,否则迟早会被市场所淘汰。民办高校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只有十来年历史,其学生特点与一本二本及高职高专有较大差别,如果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还沿袭传统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显然不妥,民办高校应该抓住目前人才市场需求和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机遇,根据民办高校生源素质特点以及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才需求的变化对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进行改革,真正落实校企合作,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避免教学资源浪费和学生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1 传统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问题

普通高校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由于教学理念的制约和人才培养定位的滞后,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社会对工商管理人才需求出现了较大背离。集中体现在:

一是课程体系设置僵化雷同,不能体现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翻开不同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可以发现各高校课程体系设置差别不大,开设课程也基本相似,只不过是课程开设的学期顺序、课时多少等的差异,很难体现不同高校培养的工商管理人才特色。

二是课程体系设计注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如果没有教育部对于应用型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比例应该达到15%的教学评估要求,估计很多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中实践教学比例会大打折扣。传统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过于注重工商管理知识结构理论体系的构建,因此理论课教学比重普遍偏高。而实践教学由于对学校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譬如实践教学场地、设备、资金、合作企业、实践教学人员以及更高水平更灵活的教学管理等等都与理论教学要求差别巨大,需要更大资金投入和教学改革投入,上述诸多因素的存在既阻碍了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比例的提高又使本身比例不高的实践教学环节难以落实。很多学校为了应付教育部教学合格评估或者为了迎合目前对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需要,实践教学比例表面看起来在课程体系中比例达到甚至超过25%,但真正能落实到位的实践教学环节却不多。

三是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各类课程比例设置不尽合理。一般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包含通识课模块、学科基础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必修课及专业选修课模块,很多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通识课模块、学科基础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所占比例过高,而真正能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和实际动手能力的专业必修课及专业选修课模块比例普遍偏低,这大大限制了适用型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

四是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死板,缺乏灵活性。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强调学生实践性、动手能力以及较强知识应用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四年学习中要择机能深入工商企业参加各种管理实践。这样矛盾就出现了,高校教学强调计划性而工商企业提供的管理实践岗位却具有随机性,工商管理学生如果选择工商企业提供的随机性管理实践机会就很难按时参加学校安排的基本固定的各项课程学习,也就意味着学生将很难毕业,学生无奈下一般只能放弃难得的工商企业管理实践机会,这极大地制约了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

近几年教育部大力号召普通高校向应用型技术型大学转型,作为传统长线专业的工商管理专业应该抓住这次机遇积极转型,对不合时宜的课程体系进行大刀阔斧改革,为培养适用型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扫清障碍。

2 校企合作背景下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的必由之路,民办高校历史包袱少,应该抓住向应用型技术型大学转型机遇,大力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将校企合作深度融入到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之中,这样才能培养出工商企业真正需要的有特色的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

民办高校大多自普通高校转设而来,因此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往往借鉴或者沿袭了普通高校的体系,这样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就存在上文探讨的各种问题。为了培养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在深度校企合作的背景下,应该对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设计,思路如下:

首先要从教学观念转变和软硬件保障方面为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和重新设计扫清障碍。民办高校要从高层管理者一直到基础教职员工要清楚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向应用型技术型大学转型的意义,不转是慢慢等死,只有抓住机遇转型才能有美好的发展空间。在此基础上,为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从师资、资金、场地、设备、教学管理,以及合作企业建设等方方面面做好软硬件方面的筹备。

其次要根据深入校企合作要求对现行工商管理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设计,保障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一是合理调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比例,为校企合作腾出空间。也就是适当压缩理论教学比例。通常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理论教学比例一般占到全部课时80%以上,甚至有达到90%以上的,这与培养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要求严重不符。根据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强综合业务素质高的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需要出发,实践教学比例应该至少达到25%以上,如果条件允许情况下能达到30%~40%则更好,因此应该合理调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比例为培养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服务;二是调整不同课程模块比例,为校企合作正常开展奠定坚实基础。深入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需要学生在校期间能把理论方面的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学好,然后到企业实践加以运用,因此应该根据上述要求,对通识课模块、学科基础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必修课及专业选修课模块的课时比例进行合理调整,需要加大专业必修课和方向选修课模块课时,特别是与校企合作密切相关专业课程比例应该适当增加,而适当减少通识课模块及学科基础课模块课时,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到工商企业实践时已经储备了足够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养,在现实与工商企业合作中,很多企业也针对性地要求提前对学生进行专门专业课程培训;三是将校企合作贯穿工商管理四年学习的不同时期,灵活设置课程体系解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冲突。传统工商管理课程体系一旦设定后,教学管理就会按照既定课程体系计划执行教学任务,无特殊原因一般不能进行随意改动,这与校企合作要求下的灵活根据实际生产实践安排实践教学环节产生矛盾。因此校企合作背景下的民办高校工商管理课程体系设计必须考虑到这个矛盾,在体系设计时就要有一定灵活性,除了预先将校企合作各个实践环节合理穿插于工商管理本科四年学习的不同学期,同时应该保留一部分机动灵活时间模块应对合作企业的不定期的实践教学安排,以保证校企合作能够真正开展,相应实践环节能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