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中职计算机课教案集锦9篇

时间:2023-08-20 14:58:51

中职计算机课教案

中职计算机课教案范文1

关键词:中职教育;计算机教学;构建

中职教育不同于普通高中,中职教育所重视的是动手实践能力,尤其是计算机这种有很强操作性的课程,更要注意采取合理方案构建有效实践课堂,从而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使计算机教学的目的真正实现,符合现代社会对中职教育的要求,为社会培养更多技术型人才。下面就构建计算机实践教学有效课堂的几个简单方案进行探讨。

一、将学生当作教学主体

在中职计算机实践教学中,学生是主体,同时学生也是教学得以建构的基础,对于学生实践能力要加强培养力度,首先要做的就是以学生为出发点,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进行培养。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行:第一,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将思想观念转变,将传统教学模式中纯理论教学模式改变,使学生开拓自己的思维,使其敢于去进行实践。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是应式计算机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学生学习仅仅是局限在课本以及实践指导书籍,但很少动手去进行尝试,也很少去进行实践操作。这样他们只有理论知识,在实际中遇到问题仍然不知道如何操作处理。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敢于去动手,敢于去进行实践操作。第二,将学习目标构建起来。对于中职计算机教学来说,其最终目的并不是仅仅是要得到一张所谓的证书,而是要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要尽可能改变应试教育模式与理念,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去进行实践、多动手。第三,使学生将学习态度放端正,将良好学习氛围建立起来。在中职学校进行学习的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他们有高涨热情,主张个性张扬,追求自我。但同时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影响,良好学习氛围以及学习风气对他们端正学习态度以及激发起学习热情都是十分有利的。

二、教师要发挥其有效作用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要构建计算机教学实践课堂,教师要能够做到以下方面:

(1)在课堂开始之前,对于每一节课教师都要进行认真准备,对学生学习目标做到十分明确。即使学生对计算机技能以及网路操作能力有一个较好掌握,同时也要使学生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要将学生兴趣以及参与性的激发作为主导,对学生积极性进行培养。

(2)在教学进行过程中,教师要以教学大纲为基础,在计算机课堂上引入实践操作,根据课程比例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进行上机操作,对于实践指导教材要进行充分利用。要选择一些有针对性实践来进行上机操作,根据学生情况的不同来进行分部分教学。另外,在进行实践教学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理论教学,教师要将两者之间的关系平衡好。进行实践训练是对理论知识进行提升与巩固,并且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能够将知识要领领悟,理论知识为实践操作的实现提供基础。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激发学生兴趣作为出发点来进行教学,要将教学重点准确、高效抓住,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以及社会实际需要来进行教学,对学生学习进行指导,并且要将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引入到课堂中,从而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以及激起学生学习热情。计算机实践操作是计算机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也是对理论知识进行检验的必要环节。

三、构建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

首先,要对多媒体以及比较形象客观的教学素材进行利用。从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方面来说,其对具体事物感知能力比对抽象事物感知能力要强很多。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实物引进课堂中不仅能够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而且也能够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效率提高。比如,在对矢量图这一概念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矢量图向学生放映,对矢量图与一般图形之间所存在差别进行对比,使学生印象得到加深,同时也使其对相关概念进行更加直观的学习。其次,对于实践操作的演示视频要进行合理应用。课本上所阐述的实验步骤比较复杂,即使有插图学生也很难进行理解,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视频让学生对实践操作的演示进行观看,使实践操作步骤能够更加生动形象地被展示出来,从而使其对计算机实验操作有一个更好的了解和掌握。再次,将实践操作兴趣学习小组成立起来,鼓励学生通过团队之间的合作交流来对知识进行探索,从而使自身实践操作能力得到不断巩固及完善。对于计算机实践操作来说,同一种结果可能会有不同操作方式,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可以拓宽思维,有利于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最后,要将计算机实践操作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升其现实意义。

中职计算机教学在中职教育中十分重要,一个较高计算机水平对学生今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现代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实践操作,构建计算机实践操作有效课堂,从而提高学生教学计算机水平,为其以后生活与工作奠定良好基础。笔者在此希望广大中职计算机教师对实践操作能够加强重视,并且采取有效方案措施来加强实践操作教学,促进计算机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小乐.以实践性思维引导中职计算机教育改革[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1).

[2]张生杰.中职计算机教育中理论联系实际的必要性[J].职业,2011(27).

[3]张乐萍.中职计算机教育中实践能力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10(32).

中职计算机课教案范文2

关键词:案例教学;高职计算机;网络

中图分类号:TP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3-0000-01

Case Teaching in Computer Course Network Teaching

Li Bo

(Weihai Vocational College,Weihai264210,China)

Abstract:The case of teaching as a targeted,practical,strong communication and teaching methods,education has always been favored by practitioners who will introduce case teaching to the practic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mputer network teaching would be improved to increase ability of students to practical operation,independent learning an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personnel training.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is.

Keywords:Case teaching;Higher vocational computer;Network

一、前言

高职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一线输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一名合格的高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仅仅要具备扎实的相关专业知识,而且要掌握必要的计算机应用技能,这也是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不同之处。因此高职计算机教学应有自己的特有的模式,以理论够用、操作能力扎实为目标进行人才培养。传统的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学大多采用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填鸭式的灌输模式,无关活动和无效资源多;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问题存在,使得高职计算机专业网络教学效果受到局限,从而影响高职学生计算机技能的进一步提高。因此,我们需要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二、案例教学在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应用

(一)案例的选择

高职计算机中使用的案例必须新颖,有趣,贴近学生日常生活与体验,过于老的案例会造成学生审美疲劳,影响课堂效果。案例的来源有多种多样,例如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对学生提出了问题及解决方案,由教师进行归纳、提炼,整理形成案例资源,存入案例库中。案例还可以是教师自己长期教学中的总结和体验,这些案例既凝聚了教师的教学心得,也贴近学生感知与生活,也被实际教学效果证明是有效的。另外,教师也要积极发挥学生能动性,发动学生搜索、上交一些较好的案例,拿到课堂上师生一起讨论、分析、总结。教师还可以到网上一些课件网站或者百度文库或其他一些网络资源库中,搜集现成的案例,充实案例库,并且在网络案例教学时使用。总之,不管以何种方式进行案例的搜集与整理,都是以生为本,考虑学生知识基础与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案例的阅读与思考

案例阅读部分主要功能是展示案例,以案例标题、关键字、知识点等检索方式向用户展示案例,作为计算机教师首先要求学生对案例进行仔细的阅读与思考,第一,阅读篇首的几段话,然后尽可能快地浏览一下其余内容,问一问自己:这个案例大致讲了些什么?我要分析的是什么类型的材料?第二,认真分析案例,针对重要性的关键性的问题,进行探究:这个案例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什么?第三,在草稿纸上写下关键性内容,然后再通读案例,分门别类地列出每一问题的重要材料。第四,通过你对案例材料的分析,提出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建议或思考。

(三)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主体部分,再好的案例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与认真对待,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师要积极发挥学生能动性,最好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在每个小组中进行意见交流与讨论,给每个学生参与的机会。有些学生可能由于性格内向,不敢在全班面前表露自己的想法,给案例教学的参与带来了许多的障碍。这时作为教师就要树立学生的信心,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让他首先能在小组成员面前表达自己的观点,渐渐地在全班面前他也就不会胆怯了。总之,小组讨论教学方式不仅给予每个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让其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加牢靠,更关键的是,让其学会如何与他人相互配合、相互团结,共同开展工作。为了更好的提高效果,每一个学生在参与小组讨论前,必须要做好充分准备,不仅理论背景方面的准备,还要涉及案例的准备,小组内并不一定非要达成一致意见,求大同、存小异,有些争议性问题有待之后的教师点评以及学生自我实践摸索。

(四)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教师点评

学生小组讨论结束后,学生要撰写案例分析和报告教师对学生提交的案例分析作业、案例分析报告,学生交流讨论中的表现等进行点评,并对学生学习中的不足进行批评指正,引导学生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案例所反映的各知识点。

上述几个过程是个统一的整体,每个环节都需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起到引导和点拨的作用,例如教师可以给介绍一个学生常见的、大众化的、而且比较优秀的网站―中关村在线,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从网站的各个部分进行观察,对其前台进行观察,要求学生对画面特点进行描述;对此网站后台进行观察,观察其技术平台,用了哪些方法做此网站;讨论该网站的优点;此网站有哪些不足。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1.主要通过学生网上案例教学平台设计及实现来掌握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信息系统设计;2.系统包含的主要功能模块;3.用户分为系统管理员和一般学生用户,系统管理员负责维护后台数据库,一般用户用浏览方式查询。④页面设计合理美观,操作方便,要求有相关产品图片。最后教学对学生的任务进行评价和指正。

三、结语

总之,案例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课程网络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仅是教学生如何做一个网站,而是让学生在案例呈现、思考、讨论的过程中提高团结精神、学会分析问题、正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等等,这些素质在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将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李雅玲.课堂案例教学与基于网络的案例教学的比较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007,12

中职计算机课教案范文3

【关键词】案例教学 高职 计算机网络教学 应用

案例教学,就是一种对于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特定场景的模拟以及重现,然后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到案例场景中去,在经过交流以及讨论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对成功或是失败的案例和学生进行了解分析与比较研究,从这些案例中得到学习目标需求的结论以及学术原理,从而使得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学习思考或是从与别人的交流思考中参谋别人的思绪,进而开拓自己的思维以及对于知识认识了解的层面,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

1 案例教学在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对于操作性的要求很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弄懂老师上课教授的知识是什么,不仅仅局限在知道的层面上,还需要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能自如的应用计算机网络去方便自己的日常生活,合理健康的使用计算机网络去解决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或是丰富自己网络世界的生活,这样才能算是真正的把这门课程掌握好。将案例教学应用到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网络教学过程中有助于提高学生在这门课程上的实践能力,能有效地辅助学生更快更好地将这门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应的结合好。以往传统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在受到保守且循规蹈矩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和多种参差的外界因素阻挠,使得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目的发生了偏差,让很多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网络主要目的都仅仅局限在通过考试这样的狭隘目标上,而不是想方设法的让学生掌握好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让学生能在掌握好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后应用到其他理科科目,对于其他主修的科目进行辅助学习。传统应试的传授教育模式中难免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以下就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做简单的讨论说明,以针对这些问题从侧面得出案例教育在技工院校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1.1以往的教学理念,以及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成果可以看出,在这种课程与课程之间缺乏系统性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的内容不但缺乏应有的联系性,同时也缺少了实用性,教学目的没有真正的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社会的需求。从前对于计算机网络的教学质量已经无法满足近几年国内迅猛增长的经济,社会对于高级技工日益增长的需求。故此必须明确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思想,用案例教学的方法去教导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案例教学在技工院校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应用是目前社会迫切的要求。

1.2陈旧的教学模式不单单是严重地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较为抽象的理论知识单方面的灌输式教育既打击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让学生的学习个性被大大的压抑住,使得学生对于学习缺乏一定的积极性,直接影响了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网络时能在具体案例分析上进行学习,这样不但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分析判断能力,还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思维能动性。

1.3计算机网络是一门实用性比较强的课程,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也比较广泛,且对于往后在企事业单位上的文书或是探究开发工作上都能接触到。应试教学的模式不仅仅妨碍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也必然严重地剥夺了学生理论创新能力与及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能让枯燥的计算机网络课堂学习活跃起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把学习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与创新能力结合起来,也把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由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探索者。案例教学方法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无疑能使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网络教学到达目标以及提升质量的可能。

1.4现实情况反映学生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下学习计算机这门课程是先学一课时的理论课,然后在下一次上课时再学一课时的实践课,但往往在下一次的操作课时学生基本上已经把上节课的理论忘记得七七八八了,这时候又需要老师把理论知识大概讲一次,这样一来既浪费了教学时间又不能保证学生在粗略重复理论知识时是否能掌握好,这样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教学模式大大的影响了计算机教学的效果。故此在计算机的网络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的方法非常有必要,应用实际的案例代替过于抽象且乏味的理论,让学生能在教师讲授的同时具有实际操作的机会。

应试教学的模式不仅不一定能保证学生对乏味缺乏实际操作的理论知识掌握好,同时也必然严重的剥夺了学生理论创新能力与及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既没有很好运用各类计算机网络操作的能力,同时不具备独立解决各种实际生活中面临的计算机网络问题。针对以上论述,传统教学方式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造成计算机网络课程无法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案例教学在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应用是社会,学校以及学生极其需要的教学方法,也是顺应时代需求所务必推崇的教学方法。

2 案例教学在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应用的具体措施

计算机网络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然而在这门课程中教师教学难和学生学习起来很困难的现象存在比较明显,如何做好技工院校计算机网络教学成为一比较严峻的问题。如何使案例教学能在技工院校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应用好,以下有几点具体措施:

2.1广发采集资料,建立以比较全面的案例库。教师在对于使用案例教学法的前提,就是要拥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案例教学库,让在计算机网络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案例较为经典,且能具有针对性以及代表性。

2.2共享经典案例资料,让学生按照教学的质量目标通过自己对给予案例的基本信息和内容的阅读了解分析,在进行对资料的搜索和补给后,再经过教师的启发和小组交流讨论,使得学生能在结合学习的理论知识以及对案例的分析理解,通过自己的探索学习到计算机网络学习的真正原理和技巧,能举一反三的完成比较复杂的问题。例如某技工学院的老师,在教导学生一些较为复杂的方程式解答的时候,教师一般都会举出一道例题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讲解讨论,然后得出这道题目的解答结果以及这道经典例题的解答原理,之后再举出相关的习题让同学们结合在刚刚例题中得到的解题原理以及自己的思考,解答出之后类似的问题,让学生真正地掌握这种类型题目的解答方法。共享案例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分享,教师可以利用课间的时间,互联网的非地域局限性在网上和学生宣讲一些比较经典的案例,或是一些日常的案例,使得案例教学在学生学习生活中变得更加普遍且易于接受。

2.3有针对性的举出案例,并能让学生纳入场景的讨论问题。有针对的案例能使得案例教学在应用过程中变得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案例教学模式能更加贴切的了解到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实际需求,使得计算机网络教学能真正地辅助到学生自身主修专业,不再把计算机网络学习的目的仅仅局限在应试要求上,在掌握理论基础的同时拥有创新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真正能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合社会经济需求的可用性人才。例如网络模拟配置教学中,应用路由器参数配置设定以及启动,了解Boson NetSim5.31不但可以配置常见的局域网(或虚拟局域网VLAN),还可以配置广域网协议,在配置广域网协议方面网络实物设备配置是很难在实验室实现的。在计算机网络教学过程中一般都会选择比较有代表性的ISDN配置为实例说明ISDN(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network)即综合业务数字网,是基于公共电话网的数字化网络它利用普通的电话线实现双向高速数字信号的传输,可在其上开展语音、数据、视频、图像等各项通信业务,因而被形象地称作“一线通”。

经过时间证明案例教学方法有效地改变了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这样新型教学模式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参与课堂教学中的积极性,让课堂教学不仅仅呈现的是教师唱独角戏的情景。案例教学方式不仅仅能提高技工学院计算机网络教学的质量,让教学在达到预想的效果的同时,还注重学习对于计算机网络学习的实用性和操作性,使得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也显著加强。着重与实践技能的教学培训使得理论知识能都呼应实际需要,同时也把理论知识变得浅显易懂,使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时不再那么的抗拒,理论知识的简洁明了化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与吸收。

3.案例教学在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应用案例教学方法的教学模式有助于直观的带动起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摆脱枯燥乏味的理论性知识满堂灌的模式后学生能自觉的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进而就能渐渐的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举一反三的对更多新的知识进行独立的认知,开发自己的创新潜能。

计算机网络教学应用案例教学教学方法,让计算机网络教学变得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案例教学模式能更加贴切的了解到学生对专业知识的需求,使得计算机网络教学能真正地帮助到学生学习生活的需要,能全面地掌握好计算机网络知识的要点,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合社会经济需求的可用性人才。

4.结语

本篇文章主要对于案例教学在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必要性,以及其使用的具体措施进行一个比较全面的探讨研究,在经过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得到案例教学如何能更好地应用在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教学中,让这样的教学方法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提高他们学习计算机网络的积极性,以及对于计算机网络知识的掌握,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丽梅.案例教学法的研究与教学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3).

[2]黄辉.案例教学法的优劣分析与改进[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1(4).

[3]段志平.案例教学法及其在计算机网络教育中的作用[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4]张小军.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教学实应用案例教学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9(10).

[5]陈伟.计算机网络教学应用案例教学方法初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28).

[6]王瑛淑雅.计算机网络教学课程应用案例教学的教学模式――高职院校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J].计算机教育,2010(1).

中职计算机课教案范文4

计算机辅助系统具有高效的设计信息快速检索功能,这个功能能够使设计人员对于需要信息的检索能力大大增强,设计人员能够根据关键词迅速准确地检索到需要的信息,大幅缩短了信息查找的时间,提高了设计效率。由于关于不同事物的设计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信息和数据,这些信息和数据又带有各自的位置信息、环境信息以及其他各种信息等,整体信息量非常地大,单靠人脑来进行记忆和提取是非常不可靠的,因此,我们需要计算机辅助系统来帮助我们进行检索。人们可以在计算机辅助系统中输入关键字来调取信息,既提高信息检索的可靠性,又节省了信息检索的时间,为人们在此信息基础上进行的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2]

2高职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采用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在传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中,教师将课堂的重心放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讲解上面,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工具条讲解、用法讲解以及实际操作过程讲解等。在使学生了解了各工具的用途以及用法之后,教师一般都采用自己边讲解边演示的方法来开展计算机及辅助设计教学,在这样的课堂之中,学生只能够被动地听讲和对教师的演示进行模仿,主动性较差。同时,由于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工具内容较多,用法较为复杂,所以学生很难通过模仿教师的行为实现教学目的。而由于高职学生自身的文化课基础较差等原因,其在课堂上只单纯地通过教师的讲解难以吸收消化复杂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内容,更不用提进行创造性的应用了,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在高职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来进行教学。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可以将代表性强,操作性强的案例引进课堂,让学生在明白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各项功能之后实际地进行操作。这样,学生的软件应用能力就能够得到充分地锻炼和加强,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增强自己的设计能力,最终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的目的。

3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

3.1案例教学的目的

我们在高职学校培养学生的目的就是为了给社会培养职业化的人才,就是为了缩短人才从学校进入到社会的适应时间,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直接进入到企业中从事相关行业的工作。因此,我们按照这个目标培养出来的高职人才必须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虽然现在很多高职学校都提出了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策略,但是由于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本身的特殊性,很多学生都难以真正地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性能,更别提真正地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设计了。对于这种状况,我们试图通过进行案例教学,通过学生在课上课下对案例的实际操作和总结分析,来提高自己对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操作能力,并且最终在此基础上开展符合社会要求的设计。

3.2案例的择选

3.2.1案例的选择要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案例的选择应该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首先,应该根据课程教学的内容选择案例。例如,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中各种工具的功能时,应该选择囊括这些功能使用方法的案例,这样,学生就能够在对案例操作的过程中实现对工具功能的了解和熟悉,最终做到熟练掌握。其次,案例的选择应该有所侧重。并非所有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案例都能够拿来当作课程案例,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课堂上,如果案例选择缺乏针对性,涉及的知识点过多或者涉及的知识超过学生的理解范围,就会造成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新知识点过多,难以真正掌握课程所需知识的状况。

3.2.2要选择能够调动学生设计能力和设计积极性的案例

很多教师在案例选择的过程中由于选择的案例不符合学生发展的要求,要么过于简单,学生在案例操作的过程中缺乏积极性,起不到提高学生设计能力的目的,要么案例的选择过难,学生在案例操作的过程中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这都不利于学生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应该选择难度适中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案例,即案例的选择要在学生掌握的知识范围之内,同时,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思考以及认真查询资料才能够进行解决的案例。只有如此,才能够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上既充满积极性又充满自信心。

3.2.3要选择可操作性强的案例

在高职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上进行案例选择,应该选择可操作性强的案例。首先,案例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学生能够在对案例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实际操作。其次,案例内容要能够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即选择的案例要在案例提出之后,学生能够按照其要求来根据其知识状况开展实际操作,而非是只对案例的操作过程进行分析和解读,或者是对案例的操作进行单纯地假设或者推理。[3]

3.3案例教学的实施方式

⑴在计算机辅助课程的案例教学开展之前让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预习。让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且能够让学生对于课程所学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能够让学生对通过自己阅读就懂的内容实现初步理解和掌握。如此,在案例教学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只对计算机辅助设计的重难点内容进行讲解,既缩短了自身讲解时间,由提高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课堂的教学效率,使学生能够将学习钟点放在对案例的学习上。⑵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向学生讲解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中的各种工具的功能。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中各种工具的功能是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的重点,只有掌握了这些工具的功能学生才能够在此基础上开展计算机辅助设计。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或者案例教学开展之前向学生讲解清楚这些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中各项工具的功能,并且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强化增强学生对着这些工具功能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对这些工具的运用能力,从而使其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自主地运用这些功能,进而在此基础上开展计算机辅助设计。⑶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中要以学生的实际操作训练为主。我们在高职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中开展案例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中,一定要以学生的实际操作训练为主,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训练的过程中不断地获得自身能力和水平的提高。首先,按照学生的人数以及教学案例的实际状况将学生分为5-8人的学习小组,小组内部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开展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中操作训练。其次,让学习小组成员对案例的内容以及设计过程等进行讨论。通过让小组成员对案例进行讨论,每个成员能够获得对案例的进一步认识,了解案例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法以及设计步骤等,并且明白案例的完成需要使用的工具条以及需要调用的各种命令等,进而在其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能够做到胸有成竹。再次,让小组成员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按照案例的要求进行设计操作,完成设计的要求。最后,让小组成员对自己设计的过程中进行分析讨论,说出自己的新的,总结出进行实际操作的经验,以为下次开展计算机辅助设计体统思路。⑷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案例缺乏或者是现有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案例不符合课程教学要求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自主设计案例来供学生进行学习和实际操作。根据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具体要求,教师可以设计出简单的、囊括并突出课程教学重难点的、能够对学生进行拓展训练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案例来共学生学习,提高案例的针对性,并且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结语

中职计算机课教案范文5

关键词:职业工作过程;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不断普及,高职新生通常已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但与此同时,计算机技术与其它学科融合的加剧,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新,也对学生的后续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高职教育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主要是参照和借鉴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改革模式。这种课程体系的建立打破了传统学科型课程体系的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与企业实际密切联系的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有机统一的教学项目,学校按照企业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形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当前,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已经成为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1]

一、高职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计算机基础教育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教育。学生学习计算机技术的目的是掌握计算机应用能力,为专业服务。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涉及面广,在新的发展时期,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着许多新的问题,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随着计算机技术与其它学科融合的加剧,计算机基础课程需要适合社会需求的课程体系。然而,目前计算机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还存在脱节现象,与实际应用也存在脱节现象。

2.教学内容决定学生的培养质量。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内容选取上,如何实现以市场需求为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目前需要考虑的问题。

3.随着普通高中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和职业高中将计算机能力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计算机基础教育已不再是“零起点”,如何兼顾生源差异并达到统一的教学目标,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基于职业工作过程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1.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应充分考虑其特殊性

(1)高职计算机基础课是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属于培养通识能力的技能类课程。

(2)计算机已深入融合到各行业,行业的差别对员工的计算机能力需求也各不相同,课程必须充分与行业需求相结合。

(3)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有可能在学生毕业时其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已经面临更新,因此,在教学内容必须紧跟市场变化的同时,必须充分培养学生的后续计算机学习能力。

因此,高职计算机基础课在课程设置上,必须充分考虑其特殊性,从行业对计算机能力的需求出发,以应用为主线,以能力为本位,根据各行业对员工通识能力的要求来进行设计。

2.基于职业工作过程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

(1)面向企业,以职业工作过程为导向组织教学内容。适应企业需求,以应用为目的,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是该课程改革的核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把职业能力培养作为主线,通过对企业实际需求的调研和分析,把企事业单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提出的需求制作成综合项目,将认知过程与职业活动结合在一起,将典型的工作任务融入课堂教学,给学生营造出一种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在完整的工作过程中学习和掌握工作活动中的知识、技能和技巧,从而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能真正提高应用计算机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处理事务的条理性、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高。[2]

(2)将能力培养作为课程的最终目标。将办公软件的实际应用作为课程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规范、高效率、高质量地综合应用办公软件的能力。从现代办公应用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在Office办公平台下,通过提出问题、找出解决方案,到最后解决问题的项目案例式教学来提高学生应用办公软件处理复杂办公事务的能力和素质,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与合作能力。

3.精选和提炼实际应用项目,基于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内容

(1)以应用为核心,构建以项目为依托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由传统的以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常用软件的基本功能为核心的教学体系,转变为以应用为核心,以职业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具有高职特色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体系。在宏观教学设计上突破以知识点的层次递进为体系的传统模式,突出项目驱动。在项目的设计上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对项目需求分为基本需求和高级需求。通过若干个项目案例为载体,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种类多样的项目群,构建一个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并突出项目的实用性、典型性、趣味性和完整性,培养学生规范、高效率、高质量地应用办公软件的能力。

(2)基于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内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是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整合知识和技能,针对工作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来编排相关的课程内容,将工作过程的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设计操作性强的项目来实现课程内容。[3]主要以办公软件的实际应用为核心内容,构建新的内容体系(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内容如表1所示)。通过对企业实际需求的调研和分析,把企事业单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提出的需求制作成综合项目,体现“面向应用,以职业需求为导向”;按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能力,将内容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分为基本应用、综合应用和高级应用,考虑到学生基础和领悟能力的差异,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前提下为学生提出具有挑战性的提高部分,如“商店销售数据统计分析”的项目案例在内容上还分成基本需求和高级需求,以满足分层次教学的需要,为学生提供驰骋的想象空间和创作空间;教学过程模拟真实的工作过程,将知识点融入到综合项目案例中,例如,在论文及公司产品说明书等长文档综合排版项目案例中,就融合了页面设置、文件属性、应用样式、应用多级编号、插入目录、插入分页符和分节符、设置页眉和页脚、插入域等知识点。

4.基于职业工作过程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在基于职业工作过程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就要求教师围绕核心培养目标,以典型的职业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驱动”为主线,模拟企业真实环境,创设情境教学环境,使课堂教学融“教、学、做”为一体,采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方法,强化学生计算机应用和开发能力,突出学生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使用实际项目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项目案例的选择是关键,它要求教师要准确领会课程标准的要求,基于工作过程设计教学项目案例,保证项目案例的实践性和职业性,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冲动,诱发学生完成目标的欲望。

(2)引导学生分析,在项目任务的驱动下自主学习。在学生产生了解决问题的激情后,教师应顺势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将案例分解为若干个可行的任务,然后在一个个任务的驱动下,让学生运用教学课件、实训指导书等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尝试自主学习并解决问题,此时教师不要过多干预学生,可以通过巡查了解学生完成的情况,必要时给予个别指导,启发学生主动质疑。

(3)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应及时检查学生解决问题的效果,重点发现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交给学生讨论解决,对学生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针对问题进行诱导,尽可能让学生自己解决。在没有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诱导”学生提出问题,或者由教师自己提出问题。例如:在设置工资表中的“个人所得税”项目计算公式时,如何解决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整后公式可以不改动的问题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问题的引导下掌握操作技能,提高应用能力。

(4)评价总结,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本课程知识点多、操作性强与学时压缩相矛盾的问题尤为突出,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和规律,并针对案例的不足之处,进行引申和提高。案例源于企业,最终要应用于企业。为了使学生能学以致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每次教学结束时及时布置相关的课后练习,使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复习巩固,并且将课后作业纳入形成性考核的内容之一。

除了引导学生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案外,教师的导航工作更为重要,通过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知识和经验,使学生对于完成职业活动所需技能以及与之有关的知识、能力、经验进行系统的总结,构建属于学生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能力体系。另外,我们在实际的评价过程中比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实行学习过程考核和期末综合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办法,其中学习过程的考核又分为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而期末考核实行参加以考核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为主的国家办公应用职业资格考试,以考促学、以考促训,从而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的考核评价。

三、结 语

通过以应用为主线、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开发为依托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动手能力进一步加强,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也促进了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瞿凡.高职院校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129-131.

[2] 聂哲,周晓宏,刘艳丽.以应用为核心的高职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8,(4):76-78.

[3] 王晶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计算机课程改革的探索[J].当代职业教育,2010,(7):20-21.

The Practic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mputer Basic Course Teaching Reforms

Based on Vocational Working Process

CHEN Gui-zhen,DENG Wen-wen,NI Yi

中职计算机课教案范文6

关键字:技能 教学案例 资源库 模块化教学

近几年来,浙江省高中阶段都已开设《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并将其列入高考已有两年。这两年来,进入到高职深造学习的学生计算机基础都比以前的略扎实些,高职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面对学生基础变化了,课程同样也面临着改革和创新。

本人曾对两届近2000名参加《信息技术》高考的学生,进入高职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进行跟踪分析,发现《信息技术》高考成绩对高职计算机基础学习影响不大,只要学习态度认真的学生都能通过浙江省高校计算机等级(一级)的考试。浙江省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大纲规定的考试范围比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的要多出两个模块,分别是:数据库和网页制作两个知识点。所以向外省录取的学生,如果是高中阶段没学过计算机或是计算机基础比较弱的考生,那在浙江省高职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会有些费力。

参加《信息技术》高考的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高中毕业就已拥有,那高职三年,我们应教给孩子们些什么呢?我想应该是技能――计算机应用技能。高职的特点就是传授技能,因此我们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也要转向实用型,将计算机真正变成学生的工具,成为学生生活、工作中的一个万能工具。

首先,新生入校,不了解本专业的特点及计算机在本专业中的作用。这时就需要计算机教师向大一新生介绍计算机能给他们在专业学习中充当什么样的工具。在课程内容组织上尽量运用学生专业中的案例。

其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师应了解学生专业特点,挖掘工作中计算机的应用案例。“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需要对企业一线员工进行调研,收集各岗位对计算机应用的需求水平。教师熟悉了学生的就业需求,才能更好的组织教学,才能更好的传道给学生。我想计算机应用基础专业教师应了解各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与其它专业教师一起下企业顶岗实践,参与社会调研,公共课教师参与到二级学院的调研活动中,了解学生的学习背景、就业的工作背景及有关计算机的应用需求。教师也可以挂某些企业的计算机顾问,即能帮助企业解决计算机应用问题,同时也能收集到平时生活中常见的计算机问题,丰富了教学资源库的内容。教师需要走出校门,了解市场、了解社会,这样才不容易使课堂与企业脱节太多。

第三,高职教师的授业主要是技术的传授。只要教师精心编排教学内容,每次课能运用职场里的案例,使课堂变成职场,吸引住孩子们的好奇心,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是会被调动起来的。本人任教《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多年,在这门课里,关于“计算机硬件及维护”这一章节时,我都会安排一次《计算机组装》实训课,虽然课前同学们会有种种担心,怕拆了机子装不回去。但真正到了实训室,他们也都还是很兴奋,两人一组,一个拆,一个拍照片或用笔记录着部件名称及位置。教师也正好这时开始介绍计算机的主要部件名称及功能。最后一步:装机子通电前,教师会检查各个装机情况,无通电烧毁配件的,就算组装过关,可通电。当通电后出现报警声,这时插入讲解装机故障判断知识点,学生也都愿意听,而且效果相当不错,最后留下若干问题让学生带到课后解决,形成作业上交,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增强了学习兴趣。一般这次实训课后,学生会对电脑有一个新的认识,看到计算机老师也会亲切不少,他们才会真心敬你为师。通过实训课,拉近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也增添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第四,教师要勤于批改作业。曾经有很多其它课程的老师认为,计算机老师舒服,上课坐着,动动鼠标;下课,电脑上批批作业。其实这电脑上批作业不比本子上的容易。笔者学校的作法:要求电脑上批作业也要留批注。学生做的怎么样,批注上说明,每次批后结果上传到FTP上,学生随时可以看到自己做的作业情况,激发学生能及时完成作业。往往经过数周后,学生都养成习惯,上网看看作业问题在哪,可以及时练习或是重交。有时,学生也有拖欠作业的,大家都认为到了大学,学习很轻松的,其实是学习自觉性差了一点。作业批改及时,也是培养学习自觉性的一个好方法。

为了解决学生计算机基础不同,专业不同,我们把教学内容分模块编排。教师做好模块推荐工作,学生可自由选择模块。

在做好前期的调研工作后,教研室要搭好教师交流平台,组织大家一起交流所见所想,及时汇总调研成果,为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献计献策。教师把社会实践调研中得到的启发编入到课程内容中。

通过教研室这个团队的力量,利用多方调研结果,编制教学案例资源库。教学案例资源库分为:办公软件、常用工具软件、专业基础软件、计算机基础四大类。计算机基本操作主要是为计算机基础知识较弱的学生编制的,不在教学大纲规定的课时内学习,学生可以根据内容自学,或根据学校条件由教师组织学生自学。

上表中三大类17个模块分别根据不同专业,由学生自由选择。每个模块又可按文科类、理科类、艺术类三大类(笔者学校就有这三大类专业)分别编制6-12个教学案例。教师们可以使用自己的案例教学,也可以使用同事们的案例教学,大大增加了教学案例资源。通过一轮的使用,根据教学经验,教研室再次组织教师们优化案例,适当增删,通过几轮的教学,优化教学案例,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期末考试由题库抽取相应模块的试题,试题模块贴近生活、贴近工作,通过学习、通过考试使学生真正掌握计算机这门工具。

参考文献:

[1]魏雄鹰, 李永前. 浙江省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验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中国电化教育,2008(4)

中职计算机课教案范文7

摘 要:案例教学法在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在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课程中,通过利用案例教学法,有效的提高了学生计算机水平,有助于实现学生计算机学习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案例教学;职业技术学校;算机

前言

职业技术学校对计算机教学的要求主要是要求学生进行有效的实际操作,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很高,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视,将会影响到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应有效的应用案例教学法,从而提高计算机教学的质量。

1案例教学法概述

案例教学法是根据教学的要求,围绕着设定的案例材料,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共同对其进行交流互动,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学习了知识,并且在讨论中直接围绕着重点内容展开的,这对于学生学习更加有利,案例教学法通常都是特定的案例材料,因此在案例中大部分都是本节计算机课程的重点内容和一些难点内容,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讨论学习,使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达到了学习的目的,又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案例教学和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不同,案例教学法中有很多优点是传统教学法中没有的,在传统的教学中,都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不管学生是否可以吸收教学内容,只要教师机械地将教学内容讲出来即可,在这样的教学方法中,对于学生的学习是十分不利的,案例教学法却和传统的教学方法大不一样,案例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学工作有效地进行,相比之下,案例教学法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和丰富,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这样活跃的氛围中,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这是传统教学方法无法实现的。因此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对于计算机教学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2案例教学在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职业技术学校最重视的就是学生的实践能力,那么在计算机学科中更是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案例教学法的实行对于计算机专业有很大的意义,在这样的教学方法中,可以有效地结合实际内容,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可以根据实际案例掌握更多的实操经验,那么在运用案例教学法中,首先教师应该对计算机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内容熟练的掌握,明确教学内容的核心,合理地将案例和教学内容进行结合。

2.1在备课中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案例进行设计

在计算机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在备课环节结合实际教学情况,量身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案例,使案例教学法科学有效地实施,在计算机教学中,为了设计出适合学生的案例,在设计过程中,就需要结合计算机理论、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分析在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总结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案例,案例教学法的实施主要是为了实现计算机教学目标,根据计算机学科特点结合案例教学法的特征,使计算机教学合理有效的进行。那么总结出来就是两个方面:①明确主题;②对计算机教学内容进行筛检。根据这两个重要条件,对案例进行设计。

2.2多样化教学案例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其主要的特点和关键就在于案例,那么在寻找和设定案例的过程中,教师就要以学生为主体,最重要的就是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且通过这些案例可以使学生产生共鸣,学生在案例的讨论中有话可说,只有这样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才能够参与其中,使案例教学充分发挥其作用,因此,教师在计算机教学中,就要对这些丰富多样的教学案例进行合理的应用。例如:生活案例:将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典型性、代表性的案例合理地运用到教学中来,使学生在案例学习中,注意到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最新资讯案例:结合当前的最新资讯或者时事新闻等案例。互动案例:通过一些互动案例,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故事案例:结合一些实际案例,对其进行加工改编,通过故事的形式使学生从中吸取一些积极的经验和学习内容。

2.3应做好案例的筛选

在应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案例的科学筛选,不要过分的注重案例教学法的形式,案例教学不是各种案例的堆积,而是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一些有意义的案例,构建出完整性和实用性的教学体体系,教学案例在教学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它即是教学内容的升华,又是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的课题,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有效地学习计算机知识,同时又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还有一个重点就是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有效的交流,结合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运用合理有效的方式,使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得到有效地使用,在具体操作中,教师通过案例教学,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而不只是少部分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使学生进步,同时锻炼整体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学生计算机学习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3总结

案例教学法在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得到广泛地应用,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得当地使用案例教学法,使其能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社会培养出专业优秀的人才,满足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陈晓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职业学校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6,(35):183.

[2]秦先永.浅谈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7):28-29.

[3]李雪松.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5):122.

[4]蔡飞.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教学发展模式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1,(09):134.

中职计算机课教案范文8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知识目标是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办公软件的使用。能力目标是要求学生达到的七个基本能力,即中英文文本录入能力、Windows操作系统及Internet操作能力、Word文档编排能力、Exce数据运算和数据分析能力、Powerpoint演示文档制作能力、Fontpage网页制作及能力、办公软件能综合运用能力。素质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待工作的态度、作风和责任心,培养学生具有团队精神,培养学生具有进取精神,培养学生具有完成本职工作的意识和能力。

2教学设计

2.1课程主要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计算机应用基础的主要内容包括“7+X”模块,其中7是7个基础知识模块,每一个模块都设计若干案例,模块一:计算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案例1认识计算机,案例2中英文录入,案例3计算机病毒防治;模块二:操作系统与网络,主要包括:案例4系统基本操作,案例5文件资源管理,案例6计算机管理,案例7互联网接入与冲浪,案例8收发电子邮件,案例9信息收集与上传下载;模块三:Word文档排版,主要包括:案例10撰写招聘启事,案例11制作电子报刊,案例12设计求职简历,案例13群发通知,案例14编排毕业论文;模块四:Excel电子表格处理,主要包括:案例15学生成绩统计与分析(如图1所示);模块五:PowerPoint演示文档制作,主要包括:案例16制作公司庆典演示文稿;模块六:Fontpage网页制作,主要包括:案例17个人网站设计与制作;模块七:办公综合运用,主要包括:案例18社会调查与撰写调查报告。X为职业岗位特色模块,不同的专业其岗位特色模块的内容不一样,此模块是为学生提前进入职业岗位角色而设计的,各类专业特色案例为:医药卫生类:药物使用说明书、化学公式;人文社科类:社会调查报告、比赛计分系统、行政公文;经济贸易类:财务管理系统、市场营销分析报告;制造技术类:电子产品说明书;水电交通类:汽车类产品使用说明。

2.2授课计划。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安排在一个学期内授课,平均每周4课时,授课计划如下:认识计算机(2课时),中英文录入(2课时),计算机病毒防治(2课时),系统基本操作(2课时),文件资源管理(2课时),计算机管理(2课时),互联网接入与冲浪(2课时),收发电子邮件(2课时),信息收集与上传下载(2课时),撰写招聘启事(2课时),制作电子报刊(4课时),设计求职简历(2课时),群发通知(2课时),编排毕业论文(4课时),学生成绩统计与分析(6课时),制作公司庆典演示文稿(2课时),个人网站设计与制作(6课时),社会调查与撰写调查报告(2课时),职业岗位特色案例(6课时),综合练习(4课时),共计60课时。

3教学组织

3.1教学模式。(1)案例驱动,实行教学做三位一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动手操作性很强,在教学中,应采取以学生做为主体,以案例驱动激发学生兴趣,实行教学做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教中做、在做中学,学生边做老师边讲,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学会知识;(2)全程训练,推行三步递进训练方案。三步递进的训练是同步训练、自主训练和拓展训练。同步训练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自主训练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拓展训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过程考核,实行能力达标机制。教学过程中,每一个模块都实行考核达标机制,学生要提交指定内容的作业。

3.2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围绕以下六步进行:(1)展示案例:教师展示案例,讲述工作任务;(2)提出问题:教师说明学习情境,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学生分组进行调查与资讯,提出实施计划;(3)讨论分析:教师对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学生形成工作计划,制订详细的实施方案,教师综合评价,确定实施方案;(4)实操制作:学生动手操作,完成教学案例的制作;(5)教师点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各组提供文档,汇总保存;(6)归纳总结:对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总结,完成知识的迁移。

4考核测评

4.1能力达标。能力达标即学生能力目标的达标,主要包括七个模块的内容。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考核学生七个模块的应用能力,能够实时反映、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可以合理调节教学实施的进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求每一个能力目标都要达标。

4.2期末成绩评定。总分(100分)=平时成绩(40分)+期末成绩(60分),平时成绩=汉字录入+学习表现(主要指作业情况和考勤情况),期末考试成绩采取上机方式进行,考试内容为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综合知识,要求在规定时间内上交电子作品,教师根据作品给出成绩。

4.3社会认证。社会认证是指学生通过国家有关部门举办的计算机操作技术职业技能鉴定考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授课内容与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内容一致,学生取得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办公中级)考试认证,能够表明学生已经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具备计算机应用操作能力,为今后走上职业岗位奠定基础。因此,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取得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办公中级)认证。

中职计算机课教案范文9

【关键词】职高 计算机教学 改革

职业高中不仅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教育体系中尤为重要的一环,职业高中不同与普通高中。主要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社会服务第一线职业岗位的技术型和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中职院校不仅是高职院校中转点,也是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这就需要职业高中,在教学改革方面需要进一步,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进而提升整体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主要探讨的是职高教学改革中的课程改革,具体而言,即计算机教学的课程改革。

职业高中的学生不仅应掌握计算机的操作使用,而且要学习相关的概念、原理与知识,以便更好地学习专业课程适应社会需要。因此,职高教育计算机专业必须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

一、根据社会人才培养需求,建立定位明晰的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明确是职业教育的基础,职高计算机课程应建立与职高教学模式,人才培养相适应的的定位明晰的人才培养方案。具体而言即,针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通过相关理论、实践、订单模式建设,培养计算机专业技能的产业技术人员。技术人员更多的体现在计算机辅助技术的数量运用,而不是体现在研发上。如图文软件的设计应用、程序员的辅助、计算机硬件的维修等。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上,更注重实践体系、针对性课程体系的建立,以模块化的课程,建立起适应社会发展的计算机技术人员。针对于计算机公共课,则着重培养学生对计算机本身软硬件的熟悉能力,让学生能运用操作计算机,熟悉WOR+,EXCEL等基础软件。

总之,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明晰定位,建立起坚产学研紧密相连,强化实践环节的实用的专业课程体系。

二、根据中职学校学生特点,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针对中职学生基础差,底子弱,又对计算机感兴趣的特点,在课程设置上,应以学生感兴趣的软件为着眼点,通过计算机基础介绍、软件介绍、硬件介绍、规范操作等教学,建立起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结构。在计算机专业课建设中,应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开设不同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如针对计算机应用的学生,应注重对计算机原理、系统、操作、维护、网络架构等课程的建设,针对电子商务、会计电算化等专业的学生应开设网络应用、商务软件应用等课程的建设,针对办公自动化、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应开设行业软件课程的建设。

无论是什么样的课程建设,其最终目的都是建立起学生与其职业相适应的知识结构,激发学生兴趣和实践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学生思维能力。

三、从课堂效果着手,创新教学方法

计算机课程不同于文史类课程,相对枯燥。计算机教师要使学生真正对其感兴趣,就要从日常的课题效果入手,创新教学方法。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教师在熟悉课程的基础上,对每个单元的讲解都要有一个既定的学生达成方案。首先要使学生对计算机课程感兴趣,引导他们一点点进入到其中。教师不应开始就过多讲解计算机术语,使学生开始就对对课程产生畏惧感。而应通过软件的演示、社会需求的展示,让学生感受到计算机课程的魅力,并鼓励学生真正的发现计算机的应用魅力,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如在 “EXCEL”一节教学中,因为表格教学比较枯燥,在教学中,可以从简单的表格制作展示,报表分析展示入手,使学生切身感到其实用之处,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讲解各项表格的制作。在讲解时,也突出实用性,用已经的制作蓝本向学生展示。另外,要给学生“留白”的空间。教师在讲授时,应发掘学生内在自身的潜力,鼓励学生通过软件,进行艺术创作。

四、突出教学改革中心,建立保障学生发展的监控体系

计算机教学改革不仅仅是一线计算机教师的事情,更应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各中职学校应建立起保障学生发展的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体系。积极推进督导、评教等制度。同时,对教师的考核实行教学质量考核一票否决制,这样才能切实有效的保障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各地教育局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推进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方法在计算机课程中的应用,各中职学校在加强计算机教师培训的同时,适当配备个人专用教学用电脑,以提高课程教学效率。

五、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

中职院校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应用技术,而应用技术仅仅是靠校内的实验室和教师的讲授是远远不够的。要使学生真正的掌握行业所需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就必须以服务为宗旨,以学生掌握就业技能为突破口,开展实践能力培养。为此,中职院校应拓宽培养渠道,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通过学生顶岗实习、企业实际操作等形式,促使学生进一步转变思想,加强专业素质培养,使学生通过有针对性的实习实训,毕业后能熟练的成为技术人员、设计规划人员。

六、结语

中职院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改革是针对课程理论与学生实际紧密结合的重要课题。如何真正的提高教学质量,科学的教育理念引入到实际教学中是值得关注的地方。本论文立足于中职业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中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要求,创新计算机课程建设。

参考文献:

[1]夏艳.职高计算机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J].前沿.职教新观察 2009.12

[2]杜佐月.浅谈职高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等职业教育 20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