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化学工程和化学工艺的区别集锦9篇

时间:2023-08-20 14:59:03

化学工程和化学工艺的区别

化学工程和化学工艺的区别范文1

关键词:化工工艺 工艺设计 安全危险 识别与控制

一、化工工艺设计

在整个化工设计过程中,我们必须熟悉它的原则和精神,从而贯彻到其中去。把化工工艺设计中的细节进行灵活运用,既符合规范,又不造成对生产的违背。实现对化工生产的安全高效运行。因为在化工生产中,安全是第一性的,所以我们必须对生产中的安全性进行剖析。熟悉我们的原材料和产品性质,以便我们对号入座。

二、化工工艺设计的分类

1.概念设计

概念设计是假象设计,它是按拟建规模工业生产装置进行的,概念设计一般在中试前进行,主要目的是为了检查工艺条件和生产路线是否合理,确定数据和小试补充的内容以及必要时中试规模和中试目的。

2.中试设计

中试内容和任务主要是检验小试确定的工艺路线和条件;试制产品考核的使用性能;考验工艺系统连续运转可靠性;获取设计工艺必需的工艺和工程数据;考察放大致应和检验校正放大模型;考核杂质积累对工艺过程及最终产品质量的影响;以上内容和业务在检验时可以是全部也可以是部分,视具体情况而定。

3.基础设计

基础设计是整个技术开发阶段的最终研究成果,目的是提供建设生产装置的一切技术要点。

4.初步设计

初步设计是精细化工工程设计的第一阶段,它的成果是初步设汁说明书和总概算书。根据基础设计和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厂址选择报告,对工程在技术和经济上进行总体研究与计算的具体建设方案。

5.施工图设计

施工图设计是依据上级对初步设计的审批意见,将初步设计中确定的设计原则和方案,根据建筑与非标准设备制作的要求,以图样和文字方式招工艺和设备各个组成部分的尺寸,布置和主要施工方法具体化,明确化,并解决初步设计阶段待定的各项问题。

三、化工工艺设计的特点

化工工艺设计一般来说具有新技术含量高、工艺流程独特等特征。设计基础资料不完整。设计基础资料一般由科研单位根据已有试验数据及有关资料编制而成。由于没有经过工业化生产的检验和完善,其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都不如常规装置。

由于化工装置工艺流程一般较独特,包括的设备种类繁多、规格特殊,设备的功能化无论是对非标设备的设计,还是对定型设备的选用都提出了特殊要求。

工作量大,具有总体投资大、设备多、管道多,且处理的物料都较特殊。其管道设计也要作特殊考虑。

设计周期短,为了尽快占领市场、缩短建设周期,化工工艺设计往往要打破正常的设计周期,边开发边设计,边建设边更改设计的现象较普遍。

规模大小不一,一般情况装置的规模有大有小,为节约投资,某些设计不可能完全按照规范 规定去做,但有时为了测得所需的工程数据或获得一定的产量,往往也需要较大的规模。

化工工艺设计的以上特点,造成潜在事故隐患有增大的趋势。因此,化工工艺设计的危险识别和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并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四、危险识别与控制

危险因素通俗地讲就是生产中的事故隐患,具体地讲就是生产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事故和损失的不安全条件。

危险识别与控制,是对项目生产工艺的全过程、配套公辅设施的生产过程、 使用和产出的物质、 主要设备和操作条件进行解剖和分析,摸清危险冈素和有害因素产生的方式、种类、位置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合理町行的消除、预防或降低装置危险性,提高装置安全运行对策措施及建议。尽量防止采取不安全的技术路线,避免使用危险物质、工艺和设计。如果必须使用,也可以从设计和工艺上考虑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从而使这些危险因素不至发展成事故。如若保证设计安全,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工艺物料。物质危险的辩识应从其理化性质、 稳定性、 化学反应活性、 燃烧及爆炸特性、毒性及健康危害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辩识。

2.工艺路线。一种反应往往有好几条工艺路线。需要考虑的是采用哪条路线史能消除或减少危险物质的量。

3.化学反应装置。化学反应是整个产品生产的核心,一般通过反应才能得到所需的产物,同时反应也带来了许多危险性因素,在反应器的设计和选型前,往往要想到可能发生最严重的事故是什么,反应器中哪些将导致失控反应,搅拌器有何影响等等。

化学反应的种类繁多,当反应速度快、放热量大或由于设计上的原因使反应器的稳定操作区域很小时,反应器控制方案的设计成为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由于缺少物质的反应或分解速度及热效应数据,一旦失控反应发生如何降低反应速度、将反应停止、或者放空,需要时如何迅速使反应物不参与反应或进行处理,都是潜在的危险因素。设备从安全角度讲,不但要求有足够的结构强度,防止爆裂,而且要求密封必须良好。一定要有足够的严密性,防止泄露,因为大量介质的泄露会引起火灾或中毒,酿成巨祸。对高压密封结构的要求,首先是安全可靠,运行过程中,在温度和压力有波动,仍要始终保持严密不漏,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容器产生了超压,那么容器就有可能因过度的塑性变形而遭到破坏,造成恶性事故,为了防止这种异常情况,一般在容器上装有安全压力释放装置。

4.管道及阀门。管道输送的物料常具有易燃、易爆、腐蚀和毒性,阀门是介质流通或压力系统巾的一种设施,它用来调节介质的流量或压力。

5.电气。电气设计中,应结合工艺的要求,按照工作环境是否属于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 危险程度和危险物质状态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南于电气设备、电气线路设计不当引起爆炸事故。

6.整体园区。针对我国现阶段化工园区的特点和现有监管能力严重滞后的现实,应构建政府主导、社会中介机构、企业一体化的综合管理体系。三方连带责任追究机制和化工园区相关安全技术标准都亟待完善,最大限度地把园区安全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我国化工园区建设的安全生产整体实施科学化、可视化、网络化的解决方案,全流程、全方位支撑突发事件的综合应对,引领安全生产从被动应付型向主动保障型战略转变。建设全过程、全方位、空间立体的企业安全生产系统,可以有效提高化工园区安全生产水平。

化学工程和化学工艺的区别范文2

一、研究方法和措施

1.以适应区域园艺产业需求为目标,设计中高职层次化培养目标,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相对接

通过开展市场调研、专题研讨等,分析江苏及周边地区园艺产业转型升级后园艺行业企业岗位人才需求以及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要求,设计中高职层次化培养目标。在充分考虑学生的素质基础和成长成才规律的基础上,围绕适应区域园艺产业发展需求,确定中高职阶段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中职阶段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初中级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毕业生就业初期为园艺生产和服务一线的技术工人,以后逐步成为技术员和技术管理人员。高职阶段的培养目标定位在能从事园艺产品经营、农业园区(企业)经营管理、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园林设计等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毕业生就业初期为园艺生产、管理及相关岗位一线的技术员和管理人员,以后逐步成为项目经理、部门经理乃至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培养目标确定后,对园艺专业中高职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群)进行分析,提炼了园艺职业岗位(群)对专业人才素质与能力的要求:(1)中职教育。职业岗位:农作物、园艺作物生产;农产品、园艺产品营销;绿化养护。综合素质: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和竞争意识;具有健康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责任心、事业心和吃苦耐劳的意志;具有一定的人际交往和团队协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具有运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技术交流和信息处理的基本能力;具有创业和创新的基础能力。职业能力:具有一般作物生产及环境调控能力;具有常规种子繁育与种苗生产能力;具有常见作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能力;具有常规农产品鲜储与营销能力;具有常用农机具的操作与保养能力;具有农业生产现场管理能力。(2)高职教育。职业岗位:园艺植物生产;园艺产品经营;绿化养护;农业园区、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园林设计。综合素质:具有良好的道德操守,遵纪守法,社会责任感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踏实肯干、勇于创新;具有健全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具有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沟通协调、执行任务能力;具有通过网络、文献等途径获取信息并进行信息处理的能力;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和新技能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业、创新能力。职业能力:具有园艺植物生产及组织能力;具有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能力;具有植物种子繁育与种苗生产能力;具有植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杂草识别与防除能力;具有园艺产品经营能力;具有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能力;具有园林设计(初步)能力;具有农业园区、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具有农业科技研发与技术推广能力。

2.以满足园艺职业岗位要求为依据,构建中高职模块式课程体系,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

专业模块课程的开发,以满足园艺职业岗位要求为依据,按照岗位工作任务所涉及的工作内容选择课程的学习内容。在制定课程标准时,引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园艺行业企业标准等,使技能模块与资格证书相衔接。由中职、高职、行业企业三方合作,对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遴选,确定了相应的专业课程设置和学习内容要求(见表1)。根据学习规律、教学优势,构建了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模块式课程体系(见表2)。

3.以强化专业教学工学结合为重点,探索中高职递进式培养模式,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

在项目试点班开展了“课堂+岗位”循环递进式工学结合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划分为中职、高职两大循环各三个阶段,即中职第1~4学期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学习阶段,每学期安排一至三周时间在校内实训场所进行单项技能实训,同时组织外出参观;第5学期为专业核心课程学习阶段,安排8周时间相对集中的到农业(含园艺)生产企业、园区进行专业技能实训,有条件的中职校也可在校内生产基地解决部分学生和项目的实训;第6学期为跟岗实习阶段,全学期把学生相对分散地安排到农业(含园艺)生产企业、园区进行专业实习。高职第1~4学期除公共素质课程外,重点是专业主干课程和部分专业拓展课程的学习阶段,每学期安排三至四周时间到园艺规模生产企业、园区进行专业技能实训;第5学期是专业拓展课程和新技术(开设专题讲座)的学习阶段,集中安排10周时间到高科技园艺企业、园区进行专项技能(跟岗)实训;第6学期为顶岗实习阶段,全学期把学生相对分散地安排到高科技园艺企业、园区进行专业实习。在中高职“两循环六阶段”的培养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识岗(中职认知岗位和了解专业)、练岗(中职参加专业基本技能训练;高职参加专业技能和专项技能训练)、跟岗(中职在师傅带指导下参加一般性的技术工作;高职在师傅指导下完成专业性较强的技术工作)、顶岗(高职学生逐步与正式员工一样完成生产任务)等循环递进式环节;学校在学生跟岗、顶岗期间推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即安排师傅(企业的专家和“能工巧匠”)以一带一或一带几的形式,指导或带着学生完成学习与训练任务,这样学生毕业时都能达到直接上岗的要求。

二、阶段性成果

1.构建了教学内容有效衔接型课程体系

通过试点制定的园艺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人才培养方案(含开发的专业课程标准),在教学内容与课程形式上,中职教育体现了基础性与综合化,高职教育体现了专项性与项目化;在教学时间分配上向实践教学倾斜,中职阶段突出专业基本技能训练,高职阶段突出生产专项技能训练。新的课程体系明确了中高职教育的分工协作和培养重点,也能更好地发挥中、高职教育各自的优势,有利于提高教育效率和人才培养质量。

2.建立了职业能力循环递进式培养模式

通过试点建立的“课堂+岗位”循环递进式工学结合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划分为中职、高职两大循环各三个阶段,各阶段的专业教学与技能训练要求在层次上是逐步递进的。通过识岗、练岗、跟岗、顶岗等环节的交替培养,以及跟岗、顶岗期间师傅的系统指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提高他们的职业能力。

3.开发了园艺专业标准共享型课程资源

化学工程和化学工艺的区别范文3

一、指导思想

以“以人为本”为基本理念,以素质教育为基本导向,着眼学生全面而有特色发展,通过创新学校德育、完善学校体育艺术设施设备、落实体育艺术等素质类课程、深化“两体一艺”工作、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建设系列化体艺特色学校等途径,切实提高全市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

二、工作目标

到2015年,所有的县(市、区)全部建成省级课外文体活动示范区;所有中小学音体美课程按规定开足开齐;中小学音体美场馆面积和器材配备配置达标率、音体美专任教师总数比等指标达到省中上水平;全市所有的中小学均进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监测体系,全省大一学生体质状况监测按生源地统计平均值达到省平均以上。

三、主要工作

“百万学生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时间为四年,实现以上目标,主要工作有:

(一)深化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确立德育首位理念,深化和创新学校德育工作。构筑好一条“底线”,切实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实施好三项制度:完善德育导师制、家长制和校园恳谈制。强化三大教育:开展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做个守纪的人;开展传统美德教育,培养学生做个儒雅的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做个健康的人。打造三大特色活动:廉政文化进校园、经典诵读活动、成人宣誓活动。着力推进四德培养:“仁、义、礼、信”等四德养成。开展“四无校园”建设:无涉毒、无、无违法、无严重违纪。达成“五项要求”:细(耐心细致,春风化雨)、小(从小入手,以小见大)、实(脚踏实地,力求实效)、特(结合实际,注重特色)、亲(和谐相处,亲如一家),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熏陶,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规范。

(二)加快推进和深化省级课外文体活动示范区建设。天台、仙居县在2012年要争创省级课外活动示范区,并实现通过省级评估验收。其他已是省级课外文体活动示范区的县(市、区)要深化建设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拓展学校创建覆盖面,丰富活动内容,增加活动时间,完善工作机制,培育活动特色,使所有的学校都根据示范区的要求全面开展课外文体活动。

(三)切实加强学校音体美场(馆)建设。完小以上学校都要建有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至少建有2个以上篮球场地、5片以上乒乓场地和100米跑道,中心校和初中要建有250米以上的运动场,今后四年,力争全市中小学体育场馆面积达标率分别达到83%和68%、86%和75%、92%和83%、95%和88%。

(四)加快学校音体美器材的配置步伐。各地各学校要开展全面普查,进一步梳理和摸清学校器材配置情况,按照学校教学仪器配置二类标准的要求,列出未达标学校的名称和缺配项目,盘活现有存量,加大经费投入,加快音体美器材的配置与更新。进一步明确责任,在强化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责任的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学校的责任,克服学校在音体美设施设备配置上的“等、靠、要”思想,发挥学校主观能动作用,想方设法,因地制宜,多途径多形式加快学校音体美设施设备的配置。今后四年全市中小学体育器材配置率要分别达到90%和85%、93%和88%、95%和92%、97%和95%;音乐器材配置达标率要分别达到88%和80%、91%和85%、94%和91%、96%和93%;美术器材达标率要分别达到88%和80%、92%和85%、95%和90%、97%和93%。

(五)开足开齐音体美课程。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足开齐音体美课程。任何学校任何学科都不得挤占音体美等素质类课程,即使师资和场地不足,也要通过教师跨年级兼课、上活动课等方式,坚持将课先开出来,再逐步提高质量。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校课程开设情况的监控与检查,督促学校按规定开设课程。要加强课程开设的社会监督,所有学校的课程表要在校园网和当地教育信息网上公示,接受社会和家长的监督。政府督导部门要开展经常性的专项督查,加强对学校课程开设的督导,并将督查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告。

(六)切实加强音体美等素质类课程教师的配备。各地要加快音体美等素质类课程专任教师的配备,每年要划出专门进人计划,专项用于素质类课程特别是音体美教师的招聘。在当前音体美教师普遍不足的情况下,各地新增进人计划要优先用于音体美教师配置,以改变我市音体美教师配置严重不足、教师学科结构严重不合理的状况,到2015年,各地所有学校都要按规定配足配齐音体美教师,全市中小学音体美专任教师总数比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七)进一步深化“两体一艺”和大课间活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两体一艺”和大课间活动作为提高学生体艺素养、增强学生体质的基本载体,要进一步加快步伐,今年内全市所有中小学都要因地制宜,全面实施“两体一艺”工程和大课间活动。开展“两体一艺”和大课间活动达标学校建设,一所学校一所学校推进,一所学校一所学校验收,争取在四年内所有学校都成为达标学校。要开展学生“两体一艺”的认定工作,学校对学生形成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要进行逐一认定,使学生的“两体一艺”特长项目真正落到实处。

(八)开展“每天长跑一千米,健康快乐每一天”的学生长跑活动。从今年春季开始,在正常开展“两体一艺”和大课间活动的基础上,各学校要利用晨练、课外活动、晚锻练等时间组织学生或集中或分散开展长跑活动,坚持每一天跑步一千米以上,以此改善学生肺活量,增强学生体能,最终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九)开展体艺特色系列学校建设。积极开展体艺特色学校建设,鼓励学校有特色发展,使更多的学校建成体艺特色学校,在此基础上,以“以一带三”的模式,建设系列体艺特色学校,即县(市、区)范围内,一所体艺特色学校往下带动三所同一项目的体艺特色学校,形成“一高(中)三初(中)九小(学)”宝塔型的体艺特色系列学校。同一项目的系列特色学校在招生衔接、专业教师、训练和设施设备使用等方面可以统筹调配和使用,以做强做优体艺特色项目。加强对体艺特色学校的管理,从2012年开始,对市级体艺特色实施动态管理,五年一个周期,命名满五年的体艺特色学校要接受命名单位的复检,对复检不合格的学校取消市特色学校称号,以促进学校持之以恒地做强体艺特色项目,持久地保持办学特色。

(十)全面开展科学饮食专项教育活动。以科学饮食进学校、进课堂、进家庭等“三进”活动为载体,全面开展科学饮食教育,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的饮食习惯,各学校可以通过编制校本教材、有机穿插实践课程、结合相关学科和主题教育活动等途径在课堂内开展教育。通过学校的各种方式和途径,宣传普及食品安全、合理饮食、科学饮食、文明饮食等知识,营造浓厚的饮食教育氛围。要让学生将在学校学到的饮食方面知识,通过小手拉大手方式走进千家万户。各学校要开展好“五个一”活动:即每学期举办一次食品安全知识讲座;每学年组织一次“食品安全带回家”活动;每个学生围绕食品安全给亲友写一封信;学校食堂设立一块食品安全提示牌;每班每学期出一期食品安全黑板报。

(十一)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体系建设,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设好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心,办好网上心理咨询室。中心校以上学校要实现“五个一”:“一节课”,每个月开设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或辅导讲座;“一个室”,建好一个心理咨询室;“一名师”,配上一名心理咨询师;“一个网”,学校要建设网上心理咨询室;“一项制度”,学校建立心理健康有偏差或预兆学生“一对一”帮扶和指导制度。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所有学校都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或辅导讲座,毕业班要定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自我调理活动。

(十二)开展“百个学生素质提升实践基地”建设。到2015年,每个县(市、区)都要建成一个集德育、体验与实践、探究与创新、个性发展与特长发挥、服务与经济等功能于一身的规模适当、富有特色、功能完备的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广泛开展生活和生存教育、劳动和生产技术教育、科普和创新教育、国防军事教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教育。各地的群艺馆、青少年宫、体育场馆等每年都应安排一定的时间和项目免费为学生提供体艺素质训练服务。各地的科技馆、博物馆、展览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都应免费接纳学生参观和实践,民营场馆也应该对学生实行半价甚至免费。各地政府要统筹各种资源,为百万学生素质提升提供多形式的服务,力争到2015年,全市形成一百个以上的各种类型的学生素质提升实践基地。

四、工作要求

(一)要提高认识,切实将基础教育纳入到素质教育轨道上来。音体美等是学生的基本素养,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与语数外等课程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切不可轻视甚至忽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要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进一步重视学校的音体美等素质类教育工作,更新教育理念,着力推进素质教育,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开足开齐音体美等素质类课程,全面推进“两体一艺”工作,全面培养学生的体艺和人文素养,增强学生全面素质。各地要根据本实施方案,结合本地本校的实际,制订出四年行动计划。

(二)要强化设施设备和师资保障。各地要加大对学校音体美等设施设备投入和师资配备的力度。对设施设备的改善和教师的配备,要逐一梳理出未达标学校和缺配的设备名称和项目,制订出具体的配备计划。各地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音体美设备配置投入的力度,有条件的县(市、区)要设立专项经费。各地教育部门要从有限的教育经费中每年都要安排专项,用于音体美等设施设备的配置与更新,教育装备的专项资金要重点用于音体美设施设备的配置,力争在三年内使所有学校的体音美设施设备和教师配备达到规定标准。

化学工程和化学工艺的区别范文4

【关键词】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术课程建设;教学体系

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概念后,“非遗”的研究和保护在我们国家迅速展开,在高等院校当中同样开启一股研究“非遗”的热潮。2002年10月,《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就高等教育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事业中的使命与作用建言献策,呼吁大学教育在越来越多的优秀非物质文化艺术遗产濒临消失的关键时刻,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次会议开启了构建我国“非遗”教育体系的序幕。

自此之后,很多高等院校相继成立了专门的机构研究和保护“非遗”,如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大学、苏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高校相继成立了“非遗”研究中心。同时,一些高校在公共课和部分专业课的授课中尝试性地开展“非遗”课程教学,如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工艺美术专业开设热贡唐卡教学等。特别是2011年国家颁布施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四条明确规定“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更是为“非遗”在高校教学中常态化发展奠定了基础。笔者作为广西的高师美术学专业教师,近年来一直尝试把本土的“非遗”美术元素纳入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当中,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就如何在广西的高师院校开展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术课程教学实践及其模式建设提一些设想,以期和广大同仁为我区“非遗”的发展与传承尽绵薄之力。

一、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况

广西地处我国东南,是中国唯一的沿海、沿边、沿江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也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份。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以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为主的12个世居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遗”承载着广西各族人民的生命记忆,反映着他们的传统生活和生产方式,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自治区政府就已经开始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和抢修工作,出版一系列少数民族风俗、民间艺术等方面的著作。直到本世纪初,中国的“昆曲”进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一石激起千层浪,全国上下出现了研究“非遗”的热潮,广西也开始了全面的“非遗”研究和保护工作。2003年,自治区政府启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1+10”工程,即以建设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为主,以南丹里湖白裤瑶、三江侗族、贺州客家等10个民族生态博物馆为辐射的民族生态博物馆群,努力创建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模式。2005年,自治区政府颁发《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桂政发〔2005〕47号)中明确提出工作的目标是:“通过全社会的努力,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有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使我区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并得以传承和发扬。”并提出多种途径保护广西的“非遗”。此后,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与广西民族大学合作成立“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并启动“薪火相传工程”,以及“全区公共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业务培训班”“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才进修学习班”等各种培训活动,进一步加强对本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和传承工作。时至今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二、广西高等学校开展“非遗”美术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和城镇化步伐的加速,广西许多优秀的“非遗”艺术遗产正面临大面积的消亡,少数民族语言的语境丧失、生态环境的大规模破坏、“非遗”技艺的传承断裂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来,昨日的“非遗”有可能成为今日博物馆、美术馆中永远的记忆,“非遗”的保护迫在眉睫。

2008年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也是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针对“非遗”保护的紧迫性,普遍认为当前最缺少的是大量高素质的保护人才、优秀的“非遗”传承人和全社会对“非遗”知识的认知与普及,而这三方面的实现,地方高师院校无疑具备最佳条件,也最适合成为大规模“非遗”研究、保护和教育的主阵地。作为广西的高等院校,长期以来肩负着培养基础教育师资和社会各行业专门人才的重任,高等院校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变革,将直接影响基础教育和人才格局数十年的发展和成长。开展“非遗”美术课程教学,可以加速“非遗”知识的普及和高素质“非遗”保护人才的培养。此外,传统“非遗”技艺依靠家庭相传和师徒相授的方式,一旦儿女或者年轻人不愿继承,“非遗”技艺的传承就会断裂,如果把“非遗”技艺纳入我区高校的美术专业课程教学,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和系统的专业技能训练,优秀的“非遗”传承人数将会不断扩大,并广泛带动基层“非遗”美术课程教学和全社会对“非遗”的普遍关注,从而在根源上解决“非遗”传承人缺失的现状。

2011年颁布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总体目标”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广西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西部人力资源强省(区)行列,建成国家民族教育示范区”“广西建设民族教育示范区主要采取以下措施:突出区域教育发展特色;突出民族地区办学特色;突出各级各类学校教学内容的民族特色;突出教育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因此,根据区政府关于打造“国家民族教育示范区”的目标规划,本区高校应该抓住这一机遇,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和优势,有计划、针对性地开设“非遗”课程教学,加大“非遗”基础知识、实践技能在美术学科教学中的比重,让“非遗”美术课程真正进入人才培养方案,将会对我区“非遗”的保护、传承,特别是对“非遗”的活性和完整性保护产生深远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地方高师院校凸显地域民族文化、打造教育品牌的必由之路。

目前广西已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共五批,375个项目,入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47个项目。和美术学科相关的“非遗”涉及民间艺术、民俗活动、民间技艺、传统节庆等多个领域。

三、广西高师院校“非遗”美术课程教学模式探析

(一)整体规划、统一布局

“非遗”美术课程体系的建设应该纳入本科和研究生教学的整体学科规划中。从学校层面而言,应该把“非遗”纳入公共课程教育体系,在公共必修课当中添加至少一门“非遗”通识课程,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程》等,让学生了解国内、区内“非遗”的分布,懂得“非遗”的内涵、特点、分类,以及“非遗”保护、研究和开发的相关知识,为“非遗”在各个专业学科教学的具体实践与深化奠定基础;从美术学科而言,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专业核心课程或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当中至少列入一门“非遗”美术课程,让学生了解国内、区内“非遗”中丰富多彩的美术元素,懂得“非遗”当中服饰、雕刻、绘画、蜡染、建筑、刺绣等多个领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以及承载在这些美术元素上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这样的“非遗”课程强化,拓展学生视野,加深地方高校学生对身边的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非遗”的兴趣。

(二)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公选课协同渗透

《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标准》2001年推出实验稿,首次把美术教学上升到人文教育的层面,同时,教育部推出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给地方学校美术课程建设赋予了更多的机动性和灵活性。此后高校美术专业特别是高师院校的美术专业课程设置中,理论课程的比重逐年增加,除了各个具体专业开设的必修课程,如美术学专业开设的中外美术史、艺术概论;设计专业开设的中外设计史、设计概论等课程外,中外建筑史、中国服装史、中国工艺美术史等课程也进入相关专业的课程教学;同时,各个专业还开设了相应的人文类选修课和特色课程供学生选择,比如美学基础、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民间美术、少数民族文化概论等课程。我区高校可以精选一些代表性的“非遗”美术资源,化整为零,有计划、分头进入美术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中,通过不同理论课程的“非遗”美术教育渗透,从整体上建构起较完善的广西民族地区“非遗”美术课程教学的理论框架,为广西“非遗”美术教材和课程体系的建设奠定基础。

此外,按照《公共选修课管理办法》规定,大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必须完成一门艺术类课程的选修。因此,美术专业教师开设全校性的广西“非遗”美术公共选修课,向全体学生介绍和宣传我区的“非遗”美术资源,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所强调的“向公众、尤其向青年进行宣传和传播信息的教育计划”的精神一脉相承。

(三)专业技术课和特色“非遗”传习坊并举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通过“口授相传”这一形式得以传承和延续的,因此,传承人的培养在这一过程中尤为重要。近年来,国家和政府虽然都在尽力挖掘和保护“非遗”传承人,但传承人的濒危和现状的脆弱依然不容忽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形势更为严峻。比如文化部公布的四批部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广西入选25人,其中年龄最大的82岁,最小的55岁,平均年龄71岁,一些独门绝技可能随时面临消亡。因此,地方高校必须利用人才培养优势和专业技术优势肩负起培养本区“非遗”传承人的责任。

从美术学科专业角度而言,应该从四个方面展开“非遗”传承人的培养:一是在美术学或设计专业下设置广西代表性的“非遗”技艺侧重方向。比如服装专业可以开设广西少数民族服饰(瑶族服饰)侧重方向;环艺专业可以开设少数民族建筑(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侧重方向;美术学专业可以开设陶艺制作(坭兴陶烧制与制作技艺)侧重方向,民族工艺(壮锦)侧重方向;等等。二是专业技术课授课中具体的“非遗”技艺学习。比如手工艺课程教学中学习毛南族花竹帽编织、侗族的刺绣、傩面具的绘制等。三是建立特色“非遗”项目传习坊。根据高校的地缘优势和美术专业学科优势,联合地方政府和“非遗”传承人,在高校成立“非遗”项目传习坊,以固定的场所,长期不间断地开展具体的“非遗”技艺的传授和学习,最终形成传授、学习、继承技艺、创作作品并反哺技艺、扩大影响形成规模等良性的传承过程。四是利用美术专业考察课和实习课,在“非遗”集中地建立教育实训基地,定期组织各美术专业学生赴基地开展“非遗”技艺教学实训,亲身感受和体验“非遗”产生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并通过田野调查、访谈等方式整体上认识“非遗”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

四、广西高校“非遗”美术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因素

“非遗”美术课程体系的建设需要系统、科学、合理的规划,需要从培养计划、课程大纲、课时学时等方面精心修订,除了上面的课程构想外,还需要强调几个关键因素和环节:一是“非遗”美术专业教师队伍的培养。没有专业的“非遗”教师团队,“非遗”美术课程体系的建设就成了空话,不但无法传播“非遗”知识和培养传承人,更会扰乱正常的美术专业学科体系,误导学生对“非遗”价值和内涵的认识;二是“非遗”传承人进课堂。“非遗”美术课程体系的建设一定要“非遗”传承人的参与,特别是“非遗”技艺的授课初期必须要“非遗”传承人的亲授,才能保证原汁原味的、鲜活的“非遗”技艺进入高校课堂;三是“非遗”美术课程体系建设中要充分发挥高校的优势和特点,除了“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和“非遗”知识的普及,“非遗”管理人才和科研能力培养也是关键因素之一;四是产、学、研的结合。要把“非遗”的研究、传承与社会发展、时代需求紧密结合,要与当前的经济文化发展接轨,特别是非师范专业“非遗”美术课程教学中,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注重“非遗”项目研发、产品销售、技能推广等方面。

结语

总之,构建广西高校“非遗”美术课程体系,既是新形势下对我区“非遗”保护和传承方式的积极探索,又是普及和宣传“非遗”知识最深入、最持久的有效方式;同时也与我区打造“国家民族教育示范区”的目标精神相一致,也是民族地区高校创建本土化美术教育体系、适应本区域社会文化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有效尝试。当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非遗”的传承和保护是一项长期的、坚持不懈的过程,“非遗”美术课程体系的构建还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积极参与,需要民俗学、文化人类学、艺术学等相关学科的通力合作,才能真正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教学体系。

化学工程和化学工艺的区别范文5

【关键词】:化工工艺;设计;安全控制

最近这些年,生产安全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可以说安全生产意识已经在不断的深入到各个行业的生产当中,并成为每个行业生产发展中必须重视的大问题。化工行业作为经常与危险物品打交道的行业,其在安全危险这个问题上,应该更为严格,提升生产安全意识,以及安全防护措施十分必要。在本文中,对化工工艺当中涉及的内容作了分析,并针对这些内容来如何提高化工工艺中的设计安全危险意识作了分析。

1.化工工艺设计中安全危险要素具体分析

化工工艺设计过程当中,与安全危险相关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工艺流程。工艺流程也就是整个工艺的运行过程。在工艺流程还有路线的选择上,应该从使用的化工物质的危险性考虑,在充分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采用可以有效降低危险系数的原料,使得化工工艺整个过程的危险性能够降低。为了更好的降低反应的条件可以在化工工艺的设计过程中,选择一些催化剂或者缓冲物放置在整个反应物当中,这样可以有效的使反应发生在一个相对比较平稳的情况下。同时也可以更新技术,使用新的设备或者新的工艺来降低反应物中的危险物质的含量。另外,在废料回收这块,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将废料、废液、废渣等做到分类收集,这样做不仅可以避免废料发生二次反应出现危险,而且可以节省能源,有效控制成本。 (2)反应设备。反应用的设备直接的关系到了反应物的质量还有反应流程的稳定。在选择反应器具的时候,要中和考虑反应器具和工艺的匹配度,还有安全性,综合反应的工艺特点和操作要求来确认使用的反应设备的型号。选择合适的设备材料对于保证设备的稳定性,以及反应物在其中的稳定性有很大的意义。另外,对反应设备的机械加工性要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尤其是高温属性,对于设备的高温高压部分一定要具有好的密封性和结构性,避免在反应过程当中因为设备强度不够发生设备爆裂等事情。 (3)物料。化工生产过程当中会涉及到很多的物料,包括反应原料、半成品还有副产品等,类型有气体、液体、固体这三种。这些反应物料不管是在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都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对物料有一个详细的了解,特别是物料的性质,一定要准确把握,这样才能保证在生产过程中选对物料,保证反应的稳定性。 (4)电气设计:在化工生产的电气设计方面,一定要避免危险环境,采用必要的保护措施来保护电路的稳定运行,做到在发生意外的时候可以将损失控制在最低。

2化工工艺设计的安全危险问题识别和控制

2.1工艺物料

在化工工艺生产中,会使用到很多物料,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以及副产品等,这些物料以液态、气态和固态这三种状态存在,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危害性也各不相同。因此,在化工企业工作的人员,一定要对危险物有一个识别和分辨能力,并且对于不同危险物可能带来的危害有一个了解。这样可以很好的保证各类物质可以得到有效的保存,避免危险的发生。

2.2 工艺线路

在化工工艺路线的选择上,安全危害性必须首要考虑,尽可能使用一些危险性低或无毒的物质来做物料,更新化工工艺来改善化工工艺中一些严苛的操作要求。如果必须使用有毒有害物质,那么要做到利用化学反应原理来稀释毒性,或者是将毒害物质缓和,减少危险性。另外,可以通过使用新技术、新设备来减少对于有害物质的储藏,也可以通过废料回收等方式,来降低消耗,改善工艺。

2.3 化学反应装置

化学反应装置根据物料进去情况可以分为连续化学反应装置和间歇性化学反应装置,按照物理流程划分可以分为循环化学反应装置和单程化学反应装置。通常来说,化学反应装置的工艺流程和设备的特性,确定了化学反应装置的特性。在选择化学反应装置的时候,要根据化学反应的性质来分析工艺的操作,然后确定反应装置的型号。

化工反应设备的选择中,要充分考虑到流速、工艺流体以及反应特性和腐蚀性等,可能对工艺设计产生的影响,设备要选择强度高、抗腐蚀、机械性好的装备。在设备中可能对化学反应温度产生影响的物质要重视,以免在操作过程中,影响化学反应的进行,导致危险的发生。一些用来测温测压的物质,有可能会起到催化剂的功效,因此,化工企业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多加注意。

在化工生产中,化学反应控制是为了尽可能的防止化学反应失控,通过多段反应和外循环冷却器等,可以对化学反应做到有效的控制。另外,为了提高化学反应的可靠性,对于化学反应装置,尤其是高压设备,不仅要具备足够的强度而且还能做到密封,避免因为物质泄漏造成危险。

2.4 管道和阀门

管道主要用在对一些腐蚀性强、易燃、易爆等物质的运输,以免发生危险。在管道设计的时候需要从管道材料、管道分布以及管道的应力设计等方面做综合的考虑,以防出现泄露。在化工工艺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充分了解生产流程,对于不同物质的性质也要很好的了解,保证管道和阀门的安全。另外,对于化工用的管道和阀门要做到定期检查。

2.5提高工艺设计安全性

化工工艺设计中,路径设计是比较复杂的部分,路径设计具有连续性特征,要做到严格的执行,保证操作准确这样才能保证设计的完整性。化工设计的整体性要求比较高,如果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那么就有可能引发大规模的安全事故,影响生产。在化工工作当中,对于工艺设计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对于路径设计一定要尽可能完善,本着将危险降到最低的原则来进行设计。在化工工艺中有些危险是没有办法完全消除的,只能搭配一些路径设计来尽可能的降低危险。第二,在路径设计完成以后,一定要做安全试验。通过安全试验可以检测出路径的安全度,对于那些可能会出现泄漏的路径可以重点强化。第三,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的简化工艺设计,降低复杂性,确保工艺设计的通畅。

2.6整体园区

我国目前对于化工园区的监管有些滞后,没有一个统一的安全监管和危机管理的部门。因此我们必须要创建一个区域性的安全监管模式,由政府做主动,社会机构和企业共同参与的管理体系。责任追究机制还有化工园区的有关安全技术标准都需要我们去完善,努力把园区内的安全风险控制在一个我们能够接受的范围内。化工产业在我国分布较广,但是化工产业园区的建设工作还没能完善,对于科学化、可视化管理,以及对于突发事件的应对等都没有很好的完善。建立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企业安全生产体系,对于提高化工园区的安全生产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化学工程和化学工艺的区别范文6

新政一: 2014年,符合一定条件的区外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可在我区参加高考,但仅限报考高职高专。同时,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高考移民”进行了严格的界定。区外务工人员(含其他非我区户籍就业人员,下同)随迁子女参加我区2014年高考,除应具备我区户籍人员报名条件外,还须执行如下规定:截至2014年4月1日,同时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可在务工流入地参加2014年高考,仅限报考(专科)专业:本人具有我区高中阶段学校(含中等职业学校)学籍且连续就读满2年;家长在我区拥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合法职业且纳税(按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均满2年。

新政二: 在高考报名的现场信息确认阶段,对需要进行学籍审查的考生,旗(县、区)教育招生考试机构会同考生就读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将单一的学籍审查扩大为学籍和实际就读双审查,学校校长、学籍管理部门负责人、班主任分别审核签字确认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考生学籍及实际就读情况审查,由旗(县、区)教育招生考试机构会同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在照相确认阶段进行。本人户口迁入内蒙古的考生和区外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要打印《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学籍及实际就读情况审查表》,由考生网上预报名所填简历中高中阶段就读学校和该校所属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验学籍及实际就读是否满两年(截至2014年4月1日),学校校长、学籍管理部门负责人、班主任分别审核签字确认相关信息的真实性。

在户籍审查中,由旗(县、区)教育招生考试机构会同当地公安部门在照相确认阶段进行。凡在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期间来我区落户的考生,应查明落户原因,全部提交公安部门核查并由其出具相应的核查证明。

考生资格审查随同报名过程一起进行。对需核查学籍及实际就读情况、户籍、家长具备条件和民族等情况的考生,其审验资料(户口簿原件)留旗(县、区)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备查。

新政三:按照教育部统一要求,从2014年起,我区开始执行新的高考加分政策,在加分项目、加分分值和加分条件等方面均有所调整,学科竞赛与体育加分政策是重点调整项目。我区调整较大的4个项目为: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者,我区的具体规定为,当年可在其高考成绩基础上增加20分向高校投档,但不具备保送资格;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或“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或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者,我区是当年可在其高考成绩基础上增加20分向高校投档,但不具备保送资格;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者,在参加试点高校自主选拔录取考核时,在同等条件下高校应优先考虑给予参加考核资格;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获奖者,当年可在其高考成绩基础上增加20分向高校投档,但不具备保送资格。

新政四: 增加艺术类专业全区统考科类。除美术类、音乐类继续实施专业考试全区统考,增加汉语授课编导类并全区统考。自治区统一组织的艺术统考和院校联考全区适用,区内高校一般不再组织校考。

新政五: 严格限定按艺术类招生的专业,对文化成绩有新要求。按照教育部规定,对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的艺术教育、服装设计与工程、风景园林、文化产业管理等4个非艺术学门类专业,高考文化成绩要求不得低于本校非艺术类专业所在批次最低控制分数线。其他非艺术类专业不得按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办法招生。

新政六: 艺术类各类别兼报有新规定。美术类、音乐类、编导类考生如取得其他艺术类专业考试联考或校考合格成绩,可兼报相应院校其他艺术类招生专业;其他艺术类考生不能兼报美术类、音乐类、编导类;美术类、音乐类、编导类3个类别之间不能兼报。

新政七: 首次对部分考生采集指纹。2014年,首次对美术类、音乐类、编导类、其他艺术类、美工设计类、体育类的考生,以及申请获得高水平运动员资格和高考体育加分的考生采集指纹信息。

新政八: 蒙古语文甲和朝鲜语文及民族汉考的考试时间有新调整。

新政九: 对申请获得高水平运动员资格和高考体育加分的考生进行相应的体育专业测试。

化学工程和化学工艺的区别范文7

深水?肚?是香港十八区中的一区,位处九龙西北。2001年统计有353,550人口,面积约948公顷。深水?肚?包括深水?丁⑹?硖尾、长沙湾、荔枝角等地区,是新移民较多的区域。

石硖尾位于深水?兑远?、九龙塘以西,主要是一个住宅区。石硖尾村始建于1954年,是香港首个公共村屋。1953年12月25日,石硖尾地区发生了一场灾难性的大火,危急之下约有5万多人一夜之间无家可归,香港政府为了安置灾民,于是在石硖尾灾区兴建了一座7层高的大厦。直至1954年底,共建成8幢大厦,成为香港第一代公共村屋。石硖尾是个充满着香港草根文化特色的地区,就是在这里孕育了香港著名导演吴宇森。香港政府在2000年以后,开始重建石硖尾公屋区。石硖尾村当时的生活环境也很简陋,没有电梯、独立浴室及卫生间,每家每户只有在狭小的走廊里用纸板围炉煮饭,晚上许多居民将床放置在屋外的走廊上,“朝行晚拆”成为当时的一大特色。电影《桃姐》曾在此取景,香港著名导演许鞍华说:“这是不为人知的香港,我觉得这个地方的居民与商户之间充满温情,很有人情味。”

一、香港石硖尾“山寨厂”的变身

1970年代,石硖尾工厂大厦曾经是香港“山寨厂”的集中地,主要有:钟表制造、五金、塑料、木工、扎纸等家庭作坊,可谓是香港工业起飞时期的代表建筑物。之后当地制造业的黄金年代落幕,工业大多迁往内地,工厂大厦也空置了多年。2005年,香港政府决定保留大厦,活化为当地艺术中心。同年底,该工程改造由香港浸会大学负责启动。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提供了共9440万港元捐款,用以资助翻新、改造大厦工程。该建筑具有香港第一代公屋的典型特征,例如:开放式走廊、中庭、天台及相对狭窄的私人空间。经过建筑活化和改建后,依然保留原有工厂大厦的部分特色。旧式的金漆招牌原样保留,翻新的物料也尽量保持20世纪70年代的粗犷朴素风格,同时融入当代建筑元素并赋予全新功能。地板采用水泥地,提供给设计师个人或艺术工作室的单位面积,从29平方米至80平方米不等。此外,还有少量130平方米较大面积空间提供给艺术团队使用。2008年9月26日,“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正式揭幕,成为首个发展香港创意产业的基地。这项工程改建当年被授予香港建筑师学会“全年境内建筑大奖”。曾经的车间厂房,“变身”为124个独立工作室,鳞次栉比,多元的艺术形式包含:视觉艺术、表演艺术、新媒体艺术等。有个性化的私人艺术工作室,也有用作艺术培训、展览空间、提供设计服务的对外空间。艺术中心很快成为香港最具规模的独立艺术家群落。“香港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被简称“马艺”,当地艺术家自称为“马艺人”,因“马艺”谐音于“蚂蚁”,故将“马艺人”自喻为:像蚂蚁一样勤奋创作的人。艺术家在一周年纪念活动时,特别策划了一场小型艺术节――“蚂蚁节”,并开放“蚁穴”以供观众参观。

二、“山寨工厂”蕴含创意潜质

香港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JCCAC)自2008年9月建立以来,已成为香港文化新地标。作为多元化艺术工作室中心,这一自负盈亏的注册非赢利机构以推动香港创意艺术发展为目标,为本土艺术提供更多创作空间及文化设施,并定期举办文化艺术活动。至今已走过7个年头的艺术中心仍然在不断摸索与调整策略,使石硖尾这一新型“艺术村”人气高涨,成为香港九龙半岛地区一处特色的文创聚集地。它极具特色的设计定位与营销策略可供中国内地创意产业界学习及借鉴(图1、图2)。

(一)开放性――公开对外招募

作为艺术村的定位,香港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拥有着近140个各类型艺术家和艺术团体的运作基地。其中以视觉艺术为主(包括中西画、摄影、陶艺、雕塑、版画、玻璃艺术、多媒体装置等),也有表演艺术(包括音乐、舞蹈、戏剧等)和其他应用艺术(例如设计、电影、社区艺术等)。香港专职艺术家较少,生存压力巨大,很多艺术家身兼数职。香港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的服务定位以艺术工作室或艺团办公室为主。其中有活跃提供展览、节目或课程的驻场艺术家和艺术团体。他们的开放性还体现在:如果工作室暂时无人驻场,工作室外放置电话、电子邮箱等信息给访客以便联络(图3)。另外,如有兴趣参观艺术工作室的公众,可直接预约有关艺术家,或报名参加中心定期举办的公众导赏活动。2012年,笔者走访调研了香港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看到一家家艺术机构在经过改造后的建筑之中各具特色,艺术家们精心装饰了各自单元的门头及内部空间,特别是门口处皆不忘精心设计,并人性化、周全地考虑到访客与单位工作室的互动细节,例如访客可以随意取走单元工作室的宣传样本、名片等。笔者有幸在调研期间访问其中一家“动漫设计工作室”并与艺术家采访交流(图4)。

(二)多元化――艺术形式丰富

作为综合艺术中心,香港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内设有茶艺馆、咖啡室、创意工艺店等,另有特色小型展览分布各楼层空间,包括“赛马会黑盒剧场”和“艺廊”展厅。各独立艺术团活动,例如实验性舞台演出、主题展览、艺术兴趣班等一般会在周末举行。另外,香港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会定期主办大型公开活动,包括每季度的“手作市集”、每年12月的“JCCAC艺术节”、露天电影会、工作室导赏等(图5)。公众可通过网站、每月出版的节目表或订阅电子通讯,获得最新的活动信息。

(三)传播广――多媒介宣传力度

由于香港石硖尾地处公屋区域,并非如正在筹备中的“香港西九龙文化区”的高档定位,香港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起初并没有得到太多关注,但随着区议会的政策支持及经营管理团队的不懈努力,通过平面、电子媒体,举办各类活动等多媒介传播的宣传方式,使得该中心的品牌得以逐渐树立。艺术中心负责人侯卓琪女士谈到运营计划:“觉得该中心预计通过六年达到收支平衡,目前才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开源节流,中心的优势是地理位置便利及整合资源。从长远发展来看,商界赞助将是重要的出路之一,因此“品牌拓展”的价值尤为重要。[1]11

(四)富于特色――创意市集打造品牌

自2010年起,香港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开始推动“手作创意文化”,至今举办超过20次“JCCAC手作市集”,是香港定期举办的最大型创意市集之一,每次吸引近2万人次参观。活动例如:露天电影欣赏和座谈会、工作室导赏团、天台免费市集、天台自由表演舞台等。在“JCCAC手作市集”的带动下,近年其他具有各类规模和不同特色的市集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开来,令艺术家和公众有更多机会进行交流。该手作市集一年举办四次,其目的是为了鼓励年青人通过文化创意方式来进行表达和分享,得到不少年青人的青睐。手作文化至今已发展成一个现象,彰显了文艺青年带动出来的本土文化特色,传播了一些另类的生活模式,体现其独特的价值观,承载了当地的人文精神,有助于本土原创的艺术产品建立具有活力的市场,从而打造出自己的品牌。

(五)建筑活化保育――修旧如旧

自2008年开始,香港政府开始推行“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其目标一方面在于:合理利用建筑遗产,通过对建筑遗产的改建形成新的文化地标及经济载体,为城市发展提供新的活力。位于石硖尾工厂大厦的香港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是该计划的成功案例,另外还包括香港美荷楼青年宿舍(至今唯一保留的第一批公屋)、香港大澳文物酒店(即旧大澳警署)等。建筑活化的特征在于:

1.合理利用资源

提高公众对建筑遗产的关注度,加强建筑遗产保护和再生的过程,合理地利用各方面资源。

2.促进地区发展

综合考虑了社会需求、建筑结构、空间形态等条件,选用适宜的历史建筑物,拓展其新功能,活化改造,并将其特色作为新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艺术资源加以开发,增强地区的吸引力,促进地区的发展,通过新设计使原先的建筑遗产变成新地标。

石硖尾工厂大厦内至今保存着曾经出产“石硖尾制造”的机器,包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土制机器、60年代的外国名厂印刷机以及外型独特的抛光机(图6),这些保留下来的珍贵民间历史文物呈现出“山寨厂”的兴衰历程。

三、香港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活用艺术营造社区

(一)营造自然艺术村

香港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一方面为艺术家提供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又面向大众,进行开放式的社区艺术活动,强调艺术家与公众之间的互动。中心定位为一个多元化的艺术村,将一边支持艺术创作一边推动当地艺术教育,汇聚艺术家,让他们互相交流,形成自然的艺术环境。作为本土创意发源地,香港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将创造无限潜能,并致力拓展社区文化空间,积极地进行文化建设和缔造“全人艺术”的社会。

(二)创意之都与民互动

2006年,香港深水?肚?议会“关注贫穷问题工作小组”正式成立“石硖尾创意艺术中心”小组,有多个地区的NGO(NGO为非政府组织)参与,并展开石硖尾创意艺术中心“社区参与规划计划”;2007年3月11日举行了首次社区参与规划论坛;2008年政府拨款并正式启动该计划。香港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把原先“艺术村”的定位扩展至与社区进行更多的互动,其展开的一系列活动,包括举办多样工作坊、机构培训、策展、实践展览等,并将活动延展至香港元洲村、白田社区,广泛向不同社区传播创意文化的种子。

(三)为创意人提供梦想舞台

在石硖尾工厂大厦,没有北京“798”的地段,也不及上海M50的规模,可是这里凝聚着艺术青年们的激情和梦想。有趣的是,不少驻场艺术家收集来自石硖尾工厂大厦内部的废弃物料,如钟表配件、塑料衣架、蒸笼、烛台等,他们以崭新的演绎手法创作出独具匠心的艺术装置,点亮工厂大厦,注入新的生命力。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作品是一个用工厂废弃塑料衣架制成的头像雕塑,作品古怪而又震撼人心,是一位留在艺术中心工作的台湾小伙子张志平创作的,他已是“蚁穴”里小有名气的艺术家。起初驻场的不少艺术机构盈利不多,付出许多艰辛的汗水,但这里却是创意之源,是梦想开始的地方。在这里我们看到了香港艺术工作者的坚持与热情。

结 语

化学工程和化学工艺的区别范文8

[关键词]美术;校本课程;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2)08-0080-02

仔细分析世界各国的基础美术教育现状,不难发现,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我国《美术课程标准》也指出:“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利于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益,突出地方美术教育的特色。”“地方美术课程资源非常丰富,教师应努力做好开发工作,有组织地在当地进行调查、了解、分类整理,充分加以利用,积极编写校本课程与教材。农村、边远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资源,开展有特色的美术教学活动。”在实际教学中,省编教材篇次少,无法满足每周两课时的美术教学,教师只有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美术课程资源是极其丰富的,它可以来自生活、家庭、社会,甚至更大的范围。美术教师应善于从各种教育资源中吸取有益的营养,立足多元的文化观,积极开发和利用新的教育资源,从宽阔的认识出发思考有效的实施。

一、开发与利用学校周边的社区资源

“发现和挖掘蕴含在人们生活中的美术课程要素,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校外资源是我国实施美术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美丽的田野、劳动的人们、可爱的动物等都是我们美术课程的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学校周边的各种文化氛围使得学校的社区资源开发更趋丰富。小学美术教育可以利用周边的教育资源,如图书馆、文化与体育设施,以及其他教育信息手段作为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也可以请专家、学者定期到学校举行专题讲座,或直接、间接参与各种艺术活动;还可以利用社区所拥有的公共文化设施资源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把这些公共文化设施中拥有的美术名作、文物、美术文献资料与具有特色的建筑作为美术课程教学的内容;还可以跟影院、艺术团体、少年宫、艺术科研部门携手,开展多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使美术课程资源得到极大的开发和不断的丰富,使教育思路更为宽广,学生视野得到扩展。在农村,可以挖掘当地有特色的乡土资源,如树叶拼贴、草编系列、布贴画、纸艺、木工艺制作、泥塑、版画、剪纸等,通过美术教师的内化,设计成生动活泼,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又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的教学课例和教学案例。

二、开发与利用社会实践活动资源

“课程资源不再局限于美术学科本身,还将拓展至自然、文化、社会等范畴。通过设置一些综合美术各领域的课题或跨学科的课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以达到有限的时间内认识美术的特征及其发展规律,了解美术与文化及社会的关系的目的。”美术教师应充分将当地城市和周边的文化设施、建筑、园林、民宅作为教学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同时将现代化城市的环境艺术、公共雕塑、现代建筑、公共设施和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也作为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内容,特别要注意把当地的文化与自然遗产作为教学内容开发,设计教学课程,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内容来考虑。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开发不仅能给学生以审美的体验与感受,同时又是对学生进行继承传统、弘扬传统文化、美化城市、美化环境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例如,标志的识别与设计的课程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标志的搜集整理,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能力;通过对标志的分析、整理、归类,获得标志的相关知识,掌握标志设计的原则方法,使动手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开发与利用艺术场所资源

“在‘开放的学校’观念的影响下,学校美术教育跨越课堂教学的界限,走出校门,与社区携手,充分利用当地的博物馆、美术馆资源以及更为广阔的自然、人文资源,并配合社区活动,保护与美化社区环境、参与社区规划,为社区的发展作出贡献。”因此,美术馆、博物馆、美术工作室、工艺商店、艺术工作坊等都是开发艺术教育资源的一项内容。美术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现成的资源丰富我们的美术教学。

对艺术家工作室的采访不仅能了解艺术家的思想、生活、工作情况,而且能直接了解艺术品的创作、诞生过程。参观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传统的艺术工作坊(如陶艺作坊)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传统艺术的制作过程以及蕴涵其中的深厚历史文化背景,而且能使学生增加艺术知识、感受传统艺术文化。

例如,在《剪纸――走进民间美术》的课上,笔者带领学生参观我镇剪纸艺人的工作室,了解剪纸的艺术特色,并邀请剪纸艺人到学校讲解示范剪纸的工具、剪纸刻法、构图方法、造型手段、操作流程等,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了民间艺术的内涵,引发了学生对剪纸艺术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热爱家乡乡土文化的美好情感,促使他们努力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

四、开发与利用信息化资源

新课程标准采用以学生参与美术活动的行为来划分内容领域,增设了“综合・探索”的领域。这一学习领域的范围被界定为三个层次:(1)融美术各学习领域为一体;(2)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3)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要实施“综合・探索”领域的教学,就必须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并灵活利用已有的课程资源。美术教学应根据学校的有利条件进行信息化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鼓励学生在校内和校外充分利用网络获取最新的美术动态以及与美术有关的信息。美术教师也可以用网络不断获取美术教育的信息,了解美术教育的新动态,开发出富有创意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进行信息方面的交流,利用学校的网络功能在美术课上引导学生学习并制作个人美术网页或班级、学校的美术网页,开展学生间、学校间、省市间甚至国际的学生作品交流。美术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发表自己的教学成果,与其他国家的美术教师、美术教育研究者、艺术家等进行多方面的研讨。

总的来说,农村教师只有不断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落实新课改要求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标准,开设和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课程,才能为学校特色的形成以及学生不同兴趣、个性和特长的发挥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化学工程和化学工艺的区别范文9

一、实施文艺精品战略,喜获国家文华大奖

为了适应现代化大都市文化建设的要求,近年来我市集中力量打造艺术精品,去年结出了累累硕果,取得了历史性重大突破。

在舞台艺术方面,我市音乐剧《星》、杂技剧《西游记》在第八届中国艺术节上双双荣获政府最高奖“文华大奖”,这是我市首次获此大奖,也是首次一个城市同时获得2个文华大奖,同时《西游记》、《星》还分别获得了“观众最喜爱的剧目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树立了我市文艺创作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在八艺节闭幕式上,张广宁市长接过了中国艺术节的会旗,2010年第*中国艺术节将在*举办。此外,话剧《南越王》在“中国话剧百年”暨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中获得二等奖,杂技《软钢丝》在第23届蒙特卡罗国际马戏节上获得金小丑奖、《蹦床钻圈》获得特别奖,杂技《金色畅想——球技》获得摩纳哥国际杂技比赛银小丑奖,*芭蕾舞团孙欣、齐程获得韩国国际芭蕾比赛银奖,黄怡、黄靖获得铜奖。木偶《丑小鸭》在*国际儿童戏剧节上获得优秀剧目奖。广东音乐曲艺团在全省首届曲艺大赛上获5金3银2铜的好成绩。粤剧《豪门千金》、《刑场上的婚礼》,芭蕾舞《阳光下的石头——梦红楼》和《仙女》等一批新创剧目先后公演,深受观众欢迎。一批剧目率先实行成本核算,努力开展市场营销,如*话剧团推出都市情感系列小剧场演出季活动,市场反响良好。

在美术创作方面,*画院的《特区开发》、《淞泸抗战》、《洋务运动》3幅作品入选“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该院还组织了《纪念*起义80周年美术创作展》,积极参加《建军80周年全国美展》等活动。*雕塑院在中国美术双年展中入选4件作品,在“80周年全国美展”的创作中入选3件作品,还组织了广东雕塑大展。

在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方面,推出了粤剧电视艺术片《红线女心路之桥》,出版了报告文学《*文化之都——世纪*》、《卜灿荣广东音乐作品集》、长篇小说《锁春记》等一批文学艺术作品。《粤剧大辞典》编撰步伐加快,粤剧名人名曲抢救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加强文艺阵地建设,继续办好《南国红豆》、《小艺术家》、《*音乐研究》、《*美术研究》等刊物。

二、打造大型活动品牌,构筑文化发展平台

多年的实践表明,借助全国文化资源,举办大型文化活动,对打造我市文化品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去年,我们着力抓好以下几项重要文化活动:

(一)第*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去年12月13日至20日,由中国文联、中国音协、*市政府主办,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市文联承办的第*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在*隆重举行。在*举办的表演奖有钢琴、小提琴、声乐比赛(分设美声、民族唱法),在*之外举办的合唱、二胡、古筝和流行音乐比赛的所有金奖获得者,以及终身成就奖、理论评论奖、作品奖均统一在*颁奖。组委会还策划举办了《马思聪全集》首发式、马思聪纪念雕塑揭幕仪式、马思聪作品音乐会等纪念马思聪系列活动,以及第四届“羊城新秀”歌手大赛、公众论坛、系列音乐讲座、群众性广场文化活动、第**市文化市场文艺调演、“少年闹金钟”音乐才艺展示大赛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金钟奖的内涵,营造了丰富的社会文化氛围。还首次实行售票观摩,观众购票踊跃。金钟奖期间,全国最权威的老一辈音乐家和重量级的中青年音乐家云集*,金钟奖以其最高奖项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吸引了全国音乐界的目光。据初步统计,本届金钟奖共约20万人观看比赛和参与金钟奖系列活动,广大市民热心关注、积极参与、共享和谐。

(二)第**国际艺术博览会。去年11月29日至12月3日,由中国美协、*市政府主办、市文化局承办的第**国际艺术博览会在*交易会举行,我们着力在增强权威性、专业性、国际性上下功夫,不断提升艺博会在华南地区乃至全国艺术会展业的地位和影响。一是增强权威性,继续借助中国美术家协会的资源优势,艺博会行业地位不断提升,社会影响不断扩大。二是增强专业性,进一步扩大国内外专业画廊、艺术机构的份额,提高布展艺术水平,注重传统艺术经典与当代艺术新潮的结合。三是增强国际性,不断增加国际参展商的份额,共有17个国家和地区、1000多名艺术家参展,境外参展机构约占35%。

(三)全国第*“群星奖”复赛活动。去年9月30日至10月2日,“群星奖”美术、书法、摄影复赛在海珠区举行,来自全国的1100件参赛作品分别在*美术学院美术馆、*画派纪念馆和海珠区文化馆展出。“群星奖”广场舞比赛在番禺区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0支队伍共400多人参赛,生动活泼、特色鲜明的节目令人耳目一新。两项活动的成功举办,对我市群众文化工作产生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四)*?*舞台艺术互办展示月活动。我局与*市文广局继续互办“*?*舞台艺术展示月”活动,推进两地文化艺术交流。去年9月在*举办“*演艺文化月”,我市送去了话剧《南越王》、人偶剧《丑小鸭》。12月*市文广局在我市举办“*演艺文化月”,精心挑选了喜剧《秀才与刽子手》和木偶音乐剧《妈妈的丑小鸭》两部优秀剧目来穗演出。

(五)第三届*民俗文化节暨黄埔“波罗诞”千年庙会。在往届基础上,本届又增添了不少新亮点。不但有民间艺术巡游与表演,还有仿古祭海仪式;不但有各类文物与工艺品展览,还有南海神号展览以及科技动漫展示等活动;不但有本土民俗文化,还首次邀请国外艺术团体参加表演,吸引了65万人次参与。通过连续几届的坚持举办,使南海神庙收入从2005年的130万元,上升到去年的427万元,同时也为推动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成功范例。

此外,2008中国(*)新年音乐会品牌更加响亮,新年听音乐会已经成为*文化时尚。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全年共组织对外文化交流活动83批次,其中我局组织的文化交流团随张广宁市长赴韩国参加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联合组织(UCLG)大会文艺交流演出反响非常强烈。

三、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共享和谐文化成果

我市认真落实国家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关要求,专门组织召开了全市群众文化工作会议,起草制定《*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公共文化服务阵地不断巩固和加强。全面完成全市文化馆(站)的评估定级工作,其中白云区同和镇和太和镇文化站达到国家特级站,市群艺馆达到国家一级馆,区(县级市)属10个文化馆达到一级馆,全市163个街镇文化站除5个新建街之外,均建立了文化站,其级、一级站数量为全省之最。全市公共文化设施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或优惠开放,并以各级公共文化设施和社区文化站为网点,努力打造便民服务的“15分钟社区文化圈”。如荔湾区逢源街耀华社区群众文化活动活跃,每天的私伙局粤曲表演几乎场场爆满。增城市以增城广场为阵地,突出音乐文化品牌,长期为社区群众服务。

(二)农村和社区人民共享和谐文化。各级文化部门全年共组织广场文化活动和下基层下乡演出1500多场。继续实施电影放映“2131”工程,全市向农村、社区送去免费电影5000多场次。“都市热浪”广场文化活动、“羊城之夏”青少年暑期文化活动、公益文化春风行、艺术家社区行、农村文化集市等活动深入社区、农村,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穗港澳粤剧日、羊城粤剧大联展、中小学艺术展演、百歌颂中华群众歌咏比赛、*水乡艺术节、农村文化欢乐节、乞巧文化节、三月三泮塘仁威庙会、绚丽天河群众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农信社杯”首届花都文化欢乐节等活动内容丰富、影响广泛。“《星》耀大学城”、“大学生进剧场”、“红派艺术进校园”等高雅艺术进校园形式多样、反响热烈。市群艺馆继续办好贫困家庭儿童文化艺术免费培训班,加大我市群众文艺创作力度,新创作品150多个,其中曲艺《中国娃娃爱曲艺》在第八届中国艺术节上获得“群星大奖”,天河区戏剧小品《仙人球》等7个作品获得群星奖单项奖,越秀区爱乐合唱团获省“百歌颂中华群众合唱比赛”第一名,在全省少儿花会上我市获得7个金奖。越秀区成功举办了第24届全国部分城区文化馆馆际交流会。

(三)图书馆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图书馆接待读者294万人次,书刊外借172万册,社区服务点达65个,馆外服务量超过馆本部服务量的20%。举办《国学大师饶宗颐学艺兼修展》,创办“羊城学堂”,扩大“*文化讲坛”受众面,读书与讲座相得益彰。继续推进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还建设了广东文献数据库。*少儿图书馆接待读者126万人次,文献外借80万册次,图书阅览520多万册次,胡文虎基金会向该馆捐赠了1辆价值78万元的大客车作为“流动图书馆”。全市各图书馆积极开展“书香羊城——阅读进机关”、世界读书日、*少儿读书征文比赛、阅读辩论赛等读者活动,营造了良好的阅读氛围。增城市还开通了“增城数字图书馆”网站,开办了“名人大讲堂”。

四、抓好文化设施建设,奠定文化硬件基础

我市在大力推进各方面文化工作的同时,突出抓好文化设施建设,为建设“文化强市”奠定坚实的硬件基础。去年,各项重点文化设施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

标志性文化设施方面,*歌剧院、*新图书馆建设项目进入施工攻坚阶段;*文化中心(太古汇)也已动工兴建。历史文化设施方面,黄埔军校维修及周边环境整治工程全面完成,南越王博物馆整治工程、南越王宫博物馆、南越国史研究及保护中心等的立项、论证等工作正在推进。艺术培训、生产、创作、演出基地方面,*文学艺术创作中心即将交付使用,*沙河顶艺术苑、*蓓蕾剧院按计划推进,尹积昌雕塑院已经落成,唐大禧雕塑园建设工作正在推进。群众文化设施方面,完成市少儿图书馆海珠分馆改造工程并已开馆,新增面积4600平方米;市群众艺术馆海珠分馆即将完工,将新增面积6000多平方米;永汉电影院将引进社会资本进行全面改造。

各区(县级市)重点文化设施建设进展顺利。越秀区图书馆新馆落成开馆,五仙观南粤先贤馆二期工程接近尾声。增城图书馆预计2008年底完工。花都区*民俗博物馆建设工程、洪秀全故居环境保护与展示扩建工程正加紧推进。从化图书馆新馆进展顺利。“番禺文博园”完成二期建设工程。海珠区对“十香园”进行了修缮并在该园举办“**书画艺术节”。天河区完成刘氏家庙整修工程。荔湾区完成西关民俗馆扩建工程。黄埔区完成南海神庙整饰和4A级旅游文化景区建设,并投入大笔资金对区文化馆进行装修改造和设备购置。萝岗区图书馆、影剧院等项目已获立项。南沙区鸦片战争大角山海战纪念园建设工作分步推进。

五、充分利用文物资源,凸显历史名城风采

(一)大力开展文化遗产和博物馆宣传活动。去年从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到6月9日中国文化遗产日期间,我局和各区(县级市)文广局开展了一系列文化遗产和博物馆宣传活动。围绕“博物馆与共同的遗产”和“保护文化遗产、构建和谐社会”主题,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专题论坛、文物鉴赏、知识讲座、特色展览等活动,拉近了文化遗产与市民的距离。同期举办了南越国遗迹与*历史文化名城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年年会。6月9日,中央电视台《中国记忆》栏目现场直播南越国遗迹和考古发掘现场,面向全国展示南越国遗迹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效。位于光明广场的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也于当天向公众开放。

(二)加快推进文化遗产普查和申报进程。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加快推进第四次全市文物普查成果转化,并着手开展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对已有文物保护单位和新发现的文物线索着手进行级别评定、分类保护。南汉二陵、*榕寺、粤海关、广东咨议局旧址、广裕祠5处文物被列为第*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市还启动了*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有关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组织开展全市首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活动,公布了我市首批3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东音乐、沙坑醒狮、黄阁麒麟舞、粤剧、广绣、广彩、*牙雕、沙湾飘色、凉茶9个项目入选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文物考古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进一步加强。对*起义纪念馆进行全面维修保护以及周边环境整治,去年12月11日在现场由省委、市委等单位举行了*起义80周年纪念大会。完成了市委机关旧址、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旧址、共青团一大旧址等文物旧址的维修工作。各区、县级市文广局认真做好八和会馆、屈氏大宗祠、茶塘古村落、横沙书香街、玉岩书院、石井桥及其桥东炮楼等修复工作。市考古所开展考古项目29个,完成勘探面积21.48万平方米,发掘面积近3040平方米,清理古墓葬131座,出土文物2500余件套,并对白云山古墓等古迹进行了普查。我局对沙面一街3号全国重点文物建筑受损情况深入进行调查,依法提出处理意见,得到国家文物局的肯定。着手编制近代洋行仓库码头、铁路旧址和平和大押保护规划,做好粤一师纪念碑的区域规划。对恩宁路文物和街区实行有效的保护。

(四)博物馆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各博物馆共举办展览133个,接待观众265.6万人次,征集文物1171件。*博物馆对《*历史陈列》进行了调整,组织《清代*外销艺术品展》、《清代*外销艺术品展》到*和甘肃展出。各市属博物馆举办的《古代印度瑰宝展》、《中国考古新发现展览》、《从大元帅府到墨尔本的沙面帕内建筑展》、《石湾中青年陶艺家原作展》、《爱新觉罗?溥仪的一生》、《*起义》、《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等陈列展览受到好评。《生平与香港回归展览》赴香港展出备受关注。《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书画大展》赴台湾展出反响热烈。各博物馆努力创新服务方式,加大免费开放力度,推行流动展览进校园、入社区,如市属各博物馆共有27个巡展送到88个社区、学校。中共三大纪念馆、农讲所等7所博物馆、纪念馆被列入省、市党员教育基地。市文物总店为博物馆提供藏品170件,并创新经营方式,努力开办艺术品鉴定培训、咨询等新的服务项目,实现营业收入7443万元。

*、强化文化市场监管,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一)大力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在网吧管理方面,形成了比较健全的领导和工作机制,实行全市网吧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一领导和协调网吧管理和整治工作。市政府与各区(县级市)政府签订了网吧管理责任书,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明确当地派出所民警必须承担发现“黑网吧”并及时报告的责任,效果明显。去年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2万余人次,检查有证网吧2874家(次),取缔黑网吧1083家,较好地净化了网吧市场。如天河区从去年6月底开始天天出动,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地毯式的“黑网吧”专项整治行动,取缔力度和数量居全市前列。同时,积极探索“绿色网园进社区”,越秀区北京街、大东街等9条街道设立了绿色网园,未成年人可享受每周6小时、成年人可享受每周10小时免费上网服务。在音像市场方面,大力加强音像制品出口审查知识产权保护,去年共销毁非法音像制品近6000万张,其中仅白云区就1728万张,市场秩序明显好转。认真执行《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严把准入关,黄埔区还组织了文化娱乐场所行政许可听证会。电影市场方面,呈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院线制发展的格局,珠江电影院线票房1.8亿元,创历史新高。*市文化娱乐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制度建设,努力发挥行业纽带、政府桥梁的作用。

(二)大力发展我市文化产业。工艺美术品、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制造业规模扩大,新兴的文化传播策划、会展业方兴未艾。我市音像制品的制造和发行占国内市场的50%左右,成为全国音像市场的集散地。演艺业、文化娱乐业稳步发展,去年共有演出2456场,观众达158.8万人次。积极鼓励、引导民营文化企业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长隆集团、TCL文化发展公司被列为国家文化产业发展基地,海珠区“文化星城”被列为我省首批文化产业园区。我市还推荐国际信义会馆、文德路字画街申报省级文化产业园区。深入开展文化产业行业调研,完成《*市卡拉OK场所经营单位基本情况》调查、珠三角城市电影市场调研,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科学依据。我局与市委宣传部、市旅游局联手开展旅游剧场调研,完成了调研报告并着手制定我市旅游剧场工作方案。荔湾区还举办了“首届西关文化创意产业论坛”。

(三)局属经营性文化单位经营业绩稳中有进。*市美术公司不断扩大业务领域,营业收入达2.5亿元,同比增长25%。市演出电影公司实施低成本扩张战略,完成营业总收入3276.5万元,同比增长2.8%。*文化发展公司(假日酒店)加强管理,经营收入9553.30万元,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仍取得稳步发展。*文化广场(文化发展总公司)、新时代影音公司积极拓展业务、谋求发展。

七、改进机关工作作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一)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与“基层评议机关”相结合,聘请各区(县级市)文广局、局直属各单位负责人作为局机关作风建设活动年监督员,认真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及时整改,成效明显。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认真做好局属基层领导班子的绩效考核和调整工作,积极探索和创新文化事业单位用人机制,公开招聘了一批事业单位人员。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女干部和党外干部。完成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二是加强业务培训工作,与市委宣传部、中山大学共同举办了全市图书馆专业技术高级研修班,在*交通大学举办了专业剧团演出营销高级研修班,还举办了一系列的专题讲座和专项培训。三是推进政务公开,提高工作效率。更新改造机关对外办公中心,完善办公自动化系统,提高机关办文、办事效率,为基层和群众办事提供便利,树立机关对外服务的良好形象。四是健全并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履行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服务承诺,修订工作月报制度、文件督办制度等,做到有章可循、重在执行,不断强化机关干部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意识。严格控制会议的数量和规模、文件的篇幅和发放范围,取消不必要的总结会、表彰会。加强档案工作,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全国艺术档案工作会议在穗召开,参观了红艺中心和广东音乐曲艺团,我局在会上还作了经验介绍。五是以治理商业贿赂为契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顺利通过市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检查评估。

(二)不断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加强文化法规制度建设,制定了《南越国遗迹保护管理规定》,印发了《*市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向未成年人开放实施意见》。努力做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局有关项目的牵头工作。加强信息工作,全年向上级共报送170多条文化信息,编辑印发《*文化简报》共32期。海珠区首次以区政府名义召开区文化工作会议,有力推进了该区文化工作。

(三)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稳步推进。认真做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调研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深化劳动人事、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增强文化事业单位的内部活力。组织完成了我局及局直属单位清产核资工作,加大对资产和财务工作的监管力度。完成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工作,并认真做好不参加工资制度改革的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的思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