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农村产业发展情况集锦9篇

时间:2023-08-24 17:14:55

农村产业发展情况

农村产业发展情况范文1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农村经济发展;自贡市农村

[中图分类号]F3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6-0181-03

四川省劳动力供需不协调的情况严重制约了其农村经济的发展。基于此,文章以自贡市为主体分析了农村劳动力及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及意见。

1农村劳动力与农村经济发展互动性分析

11农村劳动力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农村劳动力对农村经济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阻碍作用。一方面,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农村劳动力得到比较充分的利用,增加了城乡文化交流和信息传播,促进了农村农业经营模式逐渐由分散经营转为规模经营,使农业生产成本控制问题更为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和其对农业经营新模式、现代农业及农业经济发展的思考。另外,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回归效应,新型农民带回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促使政府对劳动用工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劳务市场法规制度以及户籍管理、住房等多方面进行完善和改革。

另一方面,由于劳动力持续外流,特别是因新生代外流,使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女性化过于严重即农村有效劳动力减少的速度明显快于农村现代化推进的进程,导致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势头变缓。同时,农产品供需的不稳定性直接影响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农村经济跟不上,农民收入少,农民更倾向于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外流更为加快,使农村劳动力更为稀缺,农村经济更跟不上。这种恶性循环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2农村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容纳作用

以来,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制使农村获取了更多的经营自、发展潜力和劳动力容纳量。随着“三农”问题的提出和新农村建设的实施,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吸纳了部分劳动力,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剩余的问题。同时,农村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广阔的农村就业渠道的拓建、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率等的提高,这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能于农村就业,融入农村经济建设。

农村经济发展不仅仅是农村相对能力的自我提高,也是城市后备能力的提高。城市一旦出现经济危机,就有相当多的城市劳动力向农村转移,即城市压力直接向农村转移以求减少对城市的冲击,保障城市体制和经济等的相对稳定。在解决城市危机的同时为农村引入相对数量的人才,促使农村劳动力年龄、素质结构等合理化和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劳动力和农村经济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就四川省自贡市农村劳动力与农村经济发展进行具体的探讨分析。

2自贡市农村劳动力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探讨

21自贡市农村劳动力特征

211农村劳动力由劳动力剩余变为有效劳动力不足

据自贡市农村外出务工出现的新情况及措施(一)中表述:近年自贡市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人数约占农村总劳动力的70%①,且劳务输出人数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又据该市自流井区、大安区、贡井区、荣县对4个乡镇的12个村37个社的具体调查:适龄劳动力6117人,外出务工3076人,占适龄劳动力的5029%,且男劳动力占外出务工人数的5768%②。

可见,当前自贡市农村后续劳动力严重匮乏,农村劳动力呈现老龄化和女性化的趋势。该市向外输出农村劳动力时忽视了农民老龄化进程和输出劳动力返归所需时间及回归年龄,对青少年外出打工的情况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劳动力情况不佳,农业生产本身风险大,经济效益不高导致农村条件的相对较差,使新生劳动力不愿留在农村从事生产,老龄劳动力和女性则成为农村的主要劳动力。而因老龄及女性劳动力体力有限等原因使其只能粗放式种植。很多区县的粮食播种、管理、收割严重缺乏劳动力,青壮年在外务工,家里承包地请人耕种、老年人请临时工收割或直接放弃耕种的情况日益普遍。这种现象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及农业经济发展。

212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

向外输出的劳动力的素质比留在自贡市的劳动力的素质更高,导致呈现农村可塑人才过度外流、老龄农民积聚和本地劳动力素质偏低的现状。虽然高学历毕业生在逐年快速增长,但留在农村发展的却极少。自贡市农村教育较为落后,初中及小学以下学历者占农村劳动力中的大多数。许多乡镇没有形成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及教育机构,没有农业方面的专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农作物生产仍停留在经验的基础上。尽管政府等有关部门向村镇赠予了农业方面的图书,但因村镇农民文化程度过低而使自学改进农业生产的效果极差。农村劳动力现今的偏低素质明显难以符合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

213外出劳动力出现近乡、回乡就业和季节性回乡务农趋势

选择在成都等离自贡近的城市就业的人数有所增加,其中年轻人的人数增加尤为显著。农忙时节有一定数量的中年打工者回家帮助播种、收割,但中年打工者是考虑到家中年迈的父母难以操持农忙事务,为减少农忙成本才回家务农。当前农业生产效益仍不足以引回农村劳动力,农村现有及潜在劳动力十分稀缺。

农业产业化经营正覆盖进行,但进度相对缓慢且农业产业化经营不平衡。自贡市优质柑橘、特色蔬菜和乡村旅游三大产业带基本形成,粮食、生猪、肉鹅、笋竹等产业形成了销链。但与当前农村劳动力外流速度相比,自贡市农业产业化进程偏慢。另外,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某些区县相对集中,余下的区县只出现极少的产业化经营或根本没有产业化经营,这令自贡市的市区和县镇间存在较大的收入和贫富差距。

23自贡市农村劳动力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

自贡市农村劳动力数量庞大,这必然会对其经济发展产生影响。首先,农村劳动力收入增加促进消费增长,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其次,收入较低阶层收入的增长率超出了一定限度也会带来消费总量增长和消费结构变动。最后,随着自贡市农村劳动力收入、消费水平等的提高,农村经济的周转循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进程便相应加快。

农村劳动力数量变动会引起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特别是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动。自贡市农村劳动力过多时,农村经济会更倾向于传统密集型的生产及经济发展模式以防止农村劳动力过于闲置的状况出现;农村有效劳动力不多时,则需要向新型化、现代化的农村生产及经济发展模式转化以保证农业产量,并发挥农村后勤补助的作用。

农村劳动力与农村经济发展相辅相承。农村劳动力合理配置的实现或完善需要资金和相关经济政策支持,而农村经济发展必然需要农村劳动力及其技术等要素的参与。

自贡市农村劳动力及农村经济发展的情况体现了当前解决农村农民就业问题不再是纯粹将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而是寻求农村劳动力向外流动和有效劳动力回流、引入的均衡发展。从而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竭力发展农业经济和相关行业,创造就业岗位,促进外来或回流人员的充分就业。

3促进自贡市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31优化农业经济产业模式及结构

根据区域、资源、交通等情况加大对地区特色化产业的发展力度,以少数地区的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自贡市农业经济整体发展,努力形成自贡市农业产业的规模化和销一体的农业产业经济模式,创建特色农产品品牌,维持并开拓农业产品的供需市场。另外,近几年,自贡市农业经济结构进行调整获得了高速发展,但调整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据此提出优化自贡市农业经济结构,加快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进程的建议。

32坚持本地农业经济产业的持续发展

本地农业经济产业是一个地区稳定和发展的前提。发展其他各类经济产业的同时不能减弱对农村固有经济产业,如自贡市种植业、畜牧业等的维持及发展。各地区应加大力度促进农业经济产业向新型、高科技含量、多样化方向发展,加大对粮食农业的生产基地或生产项目的扶持力度,提高劳动力务农的积极性,使其在保证自给的情况下仍有且仍愿意将多余农产品向市场供给,满足本地及外地的粮食需求,从而促进农民增收。

一方面,根据地区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在发展条件成熟的地区建立农业生态园和农业产品基地等为整个农村树立榜样;在条件相对成熟的地区考虑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使农业资源得到有效、循环利用;在条件不成熟的地区则根据当地情况并借鉴农业经济发展较好地区的经验,尽可能为农业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另外,增加各地区的交流,实现经验的分享和良好技术的推广。另一方面,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将有限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用,积极改进技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如改进农作物生产收割技术,增产节时,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等。此外,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追求农业经济长时期的又好又快发展。

33加大对农村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要持续提高农民收入。以前认为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在于农业人口的非农化以及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而今当转变观念,在能发展农业的前提下帮助农民创收,如渔副业规模化增收、投资创收等。这就要求在着力发展优势产业的同时,要适当引导或以优惠政策等方式让金融、保险等行业能够并愿意将资金投入农业,如“微贷”业务,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与保障,并结合区域情况,针对性地加强配套措施。

34培养、引进人才并促进外出人才回流

341加快调整农村教育结构,发展农村文化产业

自贡市应加强对农业及创新人才的培养,积极改变在农人员的生产经营观念。增大对农村教育机构建设和发展的投入,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农业知识入乡交流等活动,促进在农人员对生产模式与经营的理解。选取典型地区建立生态园、农产品加工基地等,以实际可见的成果促使农民改变“务农没有收益”的观念,增加农业人员的积极性。同时促进农村基层领导人员及近农岗位的年轻化并加强其继续教育,使其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有准确认知,充分发挥其引导、带头作用。另外,促进农民对农业循环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等的理解和运用,适时更新和传播农业技术及信息,并使农村与城市发展接轨。

342发展“归雁经济”,重视农业与农民就业的兼顾性

根据当前农民务工人员就近就地就业的愿望的日益强烈和农村经济发展缺少有效劳动力的情况,鼓励并引导经商成功人士、外出务工人士回乡创业,使回流人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领头羊”作用。同时,创造近乡就业、本乡就业及兼职就业的机会,适当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企业中预留不需太多专业知识的兼职岗位,促使在农人员的流动性就业和兼职性就业。此举既能带动农民的收入增长,也能降低企业的劳动力成本。

35加强对农村的宣传

主动展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并宣传农村中有效、新颖或具领先优势的技术等,积极组织开展新闻会、主题宣传月、成果展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引起社会对农村的关注和重视,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机会。同时,可先发起自贡市市内农业技术交流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交流会等,适时适度发起省内外及以上的交流会,借此促使农业发展并丰富农村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36政府发挥积极作用

自贡市政府有关部门需扶持并引导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经济辅助,分派专员深入农村调研,向农民提供持续性的农业指导等。同时,研究并规划各地区可能发展的农村经济,付诸实践,在有典型示范农村经济的前提下,继续促进本省农村经济的各地区相对均衡发展和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另外,农村人员就业现绝大多数都是自主寻求方向和职位,缺乏地区针对性而不能满足地区用人的需求,政府可适当引导并进行针对性培训,同时鼓励高校、社会力量形成培训机构加入。

4结论

农村作为劳动力的“资本池”和长期的分散城市危机压力的载体,必须具有对劳动力和农村经济匹配问题的调节功能,以便在承接外来压力的条件下还能继续发展。同时,以四川省自贡市为例的农村人口大市的最终发展必须结合城市经济、农村经济两者的发展。

注释:

①自贡市农村外出务工出现的新情况及措施(一),wwwzgfgwgovcn/content2,20130910.

②戴相材,范学银自贡农村劳动力现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四川农业科技,2009(3).

参考文献:

[1]温铁军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1949―2009[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3.

[2]黄季21世纪的中国农业与农村发展[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3]蔡民生经济学――“三农”与就业问题的解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管晓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二元悖论”[J].决策与信息,2006(4).

[5]林毅夫有关当前农村政策的几点意见[J].农业经济问题,2003(6).

农村产业发展情况范文2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作用

我们国家在得到改革开放以后经济也逐渐开始稳定且迅速的发展,而且我们国家还和世界各国之间都取得了非常良好的外交关系,这些方面对于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我们国家对于农村经济发展这个问题非常的关注,对此,国家还相应地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这些对于农村的经济发展十分有效,而且这些政策的提出就是为了能够稳步地提升我们国家的农村经济发展,并且能够较快地发展农村经济状况。

1目前我们国家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

1.1传统管理理念的束缚

实际上一些传统的观念一直束缚着农村的经济发展。而且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作用,我们国家的农村经济发展始终得不到迅速的发展。对此,还因为我们国家农村居民经济管理以及发展意识相对比较薄弱,一些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也不能够及时地在农村得到利用,所以农村的经济发展始终进行的比较缓慢,而且与之前的理想状况等有着相当大的差距。

1.2环境因素导致管理方面出现纰漏

此外,影响我们国家农村经济发展不能迅速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环境因素。因为我们国家地大物博,而且南北地区的环境状况差距也比较大,有大多数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了当地的气候因素以及一些人为的因素使得农村的经济发展受到约束。同时我们国家还有很多的农村都处于山区当中,如果在山区种植树木,会非常的耗费资源,而且所取得的效益也不大,这样只会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产业发展情况范文3

关键词:黑龙江;社会主义新农村;统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S-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0-0187-2

0 前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要加快农村发展,就必须更新观念打,破城乡二元体制,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从中央到地方再到社会各界,共同的目标就是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要求,扎扎实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历来对农村问题高度关注,对新农村建设问题投入充分的精力。为及时全面地认识和了解黑龙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展情况,特别是进一步了解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和期盼,我们黑龙江大学课题组对省内14488个村屯新农村相关情况组织细致的统计研究,并对结果进行了深刻分析。

1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现状

黑龙江省多年一直坚持确保农业生产不滑坡,农民增收不放缓,新农村建设不松懈,坚持大力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坚持把保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作为新农村建设中的首要任务,加大“三农”资金投放,工作重心向“三农”集中,其他要素向“三农”整合。

近几年黑龙江省全面推进农业发展,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持续加快发展优质粮食产业,粮食产量屡创新高,对农业重视程度逐年加大,去年全年省级投入“三农”专项资金93.4亿元。农机化建设步伐加快,农业田间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6%。农业科技合作共建成果不断扩大农民持续增收,生活水平日渐提高,09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5000元,新农村建设试点也深入推进,重点示范村建设进展顺利。集中解决了4000个村屯,204万人饮水安全问题,乡村居民最低生活保证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100元,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4.4%,率先在全国实现了全覆盖,均超过原定目标。,县乡两级文化体系也基本形成。在国家“汽车下乡”、“家电下乡”政策的引领下,农民乘惠民政策的顺风车,积极购置家庭必须品和农业生产工具,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为农民持续增收创造有利条件。

文化素质普遍提高,基层财政保障逐步完善,逐年提高贫困家庭寄宿学生生活补助费标准,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使得农村人口受教育情况明显好转,大幅度提高。在经济上,全省积极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范围。

通过我省近几年的综合发展,可以看出,我省新农村建设初步取得并高于预期效果,随着发展与改革的深入,我省新农村建设的优势项目和突出问题也逐渐显现,为了进一步科学有效的考察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我将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我省新农村的基本情况作适当的分析。

2 黑龙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的统计分析

这里根据黑龙江省省情和全国新农村评价经验,将二十字方针引申为包括农业人均产值,人均耕地面积等各23个具体指标,从而有助于具体问题的量化与分析:

2.1 多元回归分析

对于收集的23个具体指标,我们通过做相关分析发现,各个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绝对值均接近于1,说明个指标间具有极大的相关性,做回归分析会产生严重的多重共线性,使结果的实际意义大打折扣,为消除多重共线性,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这23个具体指标综合成了四个主成分,这四个主成分已经能够代表总的的98.97%。将这四个主成分记为P1,P2,P3,P4。现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Y,以综合指标P1,P2,P3,P4作为解释变量(见表1),做多元回归,建立模型Y=a+b1P1+b2P2+b3P3+b4P4。

得出回归模型,人均纯收入

(var2)= 94.0957+1.4776p1+0.0045p2+1.0995p3+2.1428p4;

由于模型中p2不显著,去除变量重新拟合得到(图1):

(var2)=99.4539+1.4778p1+1.0989p3+2.1419p4。

图1

将08-09年数据回带到原模型中,可以得到如下结果(表2):

由于我省从04年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通过将08,09年的数据带入回归方程的预测分析,发现两年的实际值均大于预测值,这说明,我省的新农村建设情况好于预期,效果显著。

2.2 聚类分析

下面选取新农村指标中较有代表性的数据20项指标(包括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生活消费支出、住房价值、钢筋混凝土结构等覆盖20字方针的指标)与全国新农村建设的情况做聚类分析,根据结果上PSF、PST2和RSQ值及CCC值的综合分析看,我国新农村建设情况大体可以分成四组:

(一)北京,浙江,上海,天津,江苏。

(二)辽宁,山东,福建,广东,河北,内蒙古,湖南,吉林,黑龙江。

(三)江西,湖北,山西,安徽,四川,河南,海南,重庆。

(四)广西,宁夏,新疆,贵州,甘肃,云南,陕西,青海,。

这也基本符合我国国情。

从分组上看,黑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与临近省吉林辽宁有很大的相似性。

3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的特征分析

3.1 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特征

农业是黑龙江省的优势产业,虽然具有重化工业和资源型产业方面的优势,但重化工业及资源型产业将越来越受到资源枯竭的约束,而农业资源的优势会日益显示出来,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农村发展水平有较多相似性。加之近年来国家对黑龙江省的支农政策和工作力度逐步加大,黑龙江作为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得到国家较多的政策支持。此外,国家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改造重点企业等方面给予充分的政策支持,这些是黑龙江省独有的优势条件。

3.2 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不足

3.2.1 资金缺口大,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 缺少充足的资金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缺乏行之有效的长期投入机制,资金支持难以持续已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瓶颈。农村金融问题也亟待解决。虽然目前黑龙江有多家面向农村的商业性金融机构,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市场调节,商业银行大多转向大中城镇,导致了农村金融体系严重萎缩,农村金融渠道日益干涸,严重阻碍了龙江农村经济的发展。

3.2.2文化水平有待提高,技术人才急需加强 人才是发展的关键。但从收集的数据中可以看出黑吉辽三省的劳动力文化水平偏低,人才相当匮乏。一些面向农村推广的实用农业技术不被农民接受,这说明农民文化认知不够,没有技术,使本来受制约的农村建设进行的更加缓慢。

3.2.3产业结构单一,文教卫生有待提高 黑龙江省农业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中又以粮食比重偏大。产业结构中畜牧业、林果业、水产业都不够发达,显示出弄错产业结构的单一。这种单一的结构使农业经济发展缓慢,进而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农村的一些地区,精神面貌还比较落后,缺乏文明、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这种落后的面貌是我们建设新农村必须改造的。

3.3 黑龙江新农村建设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3.3.1 完善金融体系,发展多种金融形势 积极履行政府财政职能,建立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同时完善相关农业类银行的职能,加大政策支持,鼓励发展农村金融业务。以多种金融业务形式为后盾,构建多元化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逐渐形成各种金融机构体制健全、功能完善、责任清晰、竞争有序的现代化新农村金融体系。

3.3.2 加强农村教育,注重人才培养与引进 加强落实贫困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全面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大力降低辍学率。同时也要遵循培养与引进高素质人才和专门人才双管齐下的战略方针,只有素质提高了,思想观念才会跟着发生改变,以优异的待遇,吸引外来技术型人才,为我省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也必将会受到明显的成效。

3.3.3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充分利用黑龙江省得天独厚的生态和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绿色产业。二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保证高质优效粮食作物生产的同时,积极推进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发展规模经营,实现机械农业。使黑龙江省的农业尽早实现现代化,从而全面提高黑龙江省农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3.4 大力发展文化卫生事业,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要重视文化体育生活,利用农闲时间积极开展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农民生活,培养本土的文化活动带头人,为农村做福利。普及乡村卫生知识,加快建设医疗保障体系,争取全省的全面覆盖,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大力普及科学常识和法律常识,除封建迷信,使农村拥有健康文明的生活氛围,倡导农民以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权利。

4 结论

农村比较效益下降,经济就缺乏强大的竞争力,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就快不了;产业结构单一,特别是新兴产业发展不起来,就扛不住风浪的袭击,发展方式传统、粗放,就必然被淘汰出局;体制机制固化,非公有制经济薄弱,整个经济就缺乏活力;民生问题得不到改善,社会就难以稳定。这几年黑龙江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在加大投入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也在积极解决着不断涌现出的问题,可以说,在新农村建设的探索上,黑龙江省充分发挥优势,克服先天不足,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突破,在今后的探索中,黑龙江省的新农村建设定会更上一层台阶!

基金项目:黑龙江大学学生学术科技创新项目资金资助项目。

农村产业发展情况范文4

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目标任务和民心工程完成情况;市委、市政府有关会议的贯彻落实情况,以及专题工作的进展完成情况。

二、关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一)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监管、投融资体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

(二)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加强区域合作,全面深化与东南亚、南亚的合作,通路、通商、通电、通关等“四通”工作开展情况。

(三)完善招商引资办法,改善投资环境,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的做法及成效。

三、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一)自主创新的投入情况及创新成果;科技合作项目取得的成效;重点领域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取得突破的情况。

(二)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情况;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情况。

(三)培养各类科技人才、中初级人才、技能人才和实用人才等情况。

四、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一)培育工业企业发展的环境,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推进企业的战略合作,鼓励企业积极上市融资,发展大企业大集团,发展中小企业和特色经济等工作开展情况。

(二)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推进二次创业及旅游新产品开发的情况。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抓好水利、交通、电力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

(四)建立责任制推进重大建设项目的实施,保持工业投资的较快增长,落实固定资产投资,确保完成电力、交通投资目标,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等方面的情况。

五、关于统筹城乡发展

(一)加大对农业投入的措施及实效,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及新成效;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农民的基本生存问题的措施及成效。

(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特色产业开发,引进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深加工等情况;加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及劳务输出,增加农民收入等情况。

(三)建立农村基本社会保障体系,农村救助制度建设,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等进展情况;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措施及成效。

(四)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实施新一轮“兴边富民”工程,建设“民族团结示范村”和“兴边富民示范村”等情况;实施边疆解“五难”惠民工程,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跨境民族和“直过区”民族的扶持,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等情况。

六、关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一)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加快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等情况;解决读书难、看病难、看电视听广播难、看戏难和学科技难等问题的措施及实效。

(二)落实优惠政策,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创造条件鼓励自主就业等情况;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社会救助体系,廉租房建设,解决好失地农民和水电移民的安置工作,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等措施及实效。

(三)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推进情况;加强医疗网络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搞好医疗市场管理等情况。

(四)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监管情况;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检查整治情况。

(五)开展禁毒和防治艾滋病工作的新情况;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加强社区管理,推进平安创建活动,保障社会稳定等情况。

(六)稳定市场物价,确保节日各类商品供应的情况。

七、关于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

(一)全面实施“七彩云南”保护行动的措施及成效。

(二)退耕还林、天保工程、护林防火等生态建设和保护情况。

(三)发展循环经济,有效降低单位GDP能耗采取的措施及成效;各项节能减排措施的落实情况。

八、关于民族文化繁荣发展

(一)促进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体制改革等情况;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艺术精品、农村电影放映、文化资源共享、农家书屋等工程,加快“两馆一站”建设等方面的情况。

(二)保护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情况;抓好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取得的实效;加强对互联网、网络电视等新兴传媒的管理,构建文化传播体系等情况。

(三)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开展情况;促进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事业发展和文化产业壮大相结合,推动我省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新思路等情况。

九、关于加强行政效能建设

(一)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简化和规范行政审批程序等情况。

(二)完善重大决策的协商和协调机制,决策咨询、评估、公示、听证等制度体系建设情况。

(三)推行行政首长问责制和无为问责制,加强监督检查,提高行政执行力等情况;推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等情况。

农村产业发展情况范文5

**村第一书记调研报告(2018年)

按照上级统一安排,我是中国**股份有限分公司**分公司的员工,我是2017年4月份到**村担任了村党组织第一书记。驻村任职以后,按照上级要求,认真对村情概况、组织建设情况、经济发展情况、社会事业情况等进行了深入地调查研究。其间,通过与村”两委”班子座谈、实地察看村情、听取群众意见、走访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等形式,基本掌握了村庄经济社会发展整体现状。现将此次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村现状

(一)村情概况

**村,位于银坑镇东南部,距镇政府驻地20公里,全村辖15个村民小组,党员35名,农户508户,全村人口2613人,其中劳动力963人。全村现有贫困户110户512人,其中14年脱贫9户46人,其中15年脱贫24户141人,其中16年脱贫21户112人,17年脱贫6户23人,未脱贫52户190人,其中因缺资金的有38户,因病的有32户,因残的有31户,因灾致贫的有9户。按照贫困属性划分,一般贫困户有10户共48人,低保户有19户共108人,低保贫困户有40户共134人,一般农户41户共222人。全村耕地面积为1969亩,其中水田1815亩,旱地154亩,林地10009亩。

该村粮食作物以水稻、花生等,经济作物以花生.蔬菜种植为主,2017年全村种植面积1815亩,养殖业以养鱼养殖为主。

一、针对**村的实际情况,半年来我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入户宣传动员贫困户进行改厕、通户路建设,空心房整治。

(二)全面摸排贫困户子女就读情况。

(三)按照“夏季整改”行动的要求,落实整村普查工作。

(四)为全村部分户贫困户更换了帮扶联系牌。

(五)配合村委入户核查全村低保户家庭情况。

(六)摸排贫困户“产业信贷通”情况。

(七)动员有就业意愿的贫困户参加技能培训。

(八)为村集体产业发展出谋划策,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招商引资。

(九)开展了见人见房入户核查工作.

(二)经济发展情况

产业:主要以种植水稻、蔬菜为主。养殖业主要有牛、猪、鸡、鸭等。农民收入主要依靠种养殖和到企业务工。自开展扶贫攻坚以来,村民经济意识和脱贫的意愿不断的提高,种植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单纯的粮食作物种植,转变为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种植,且经济作物占到一定比重,主要经济作物为蔬菜等,使村经济收入有了很大提高。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养殖业也有所发展,养猪、养鸡鸭快速发展,成为村经济收入的另一个重要支柱。其它行业也有了长足发展,

(三)社会事业发展情况

首先表现在人民生活的提高,随着国家土地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农民对土地的投资信心增加,产量年年增长,全村95%的户有手机电话,摩托车拥有量达到70%,村庄建设也有了巨大的变化,房屋宽敞整齐,配置了农村保洁员,改变过去的脏乱差,村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

二、**村发展的优势

(一)民情优势

一是**村民风淳朴,村民民主意识较强,法制观念较好,政治意识较浓。二是群众求富心切,各自都在积极寻找门路,力求尽快走出贫困,因而易于引导。三是经过近几年农业综合开发.群众的生产、生活观念有了很大转变,已从种田的束缚中走了出来,解放了生产力,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创新意识明显提高。

(二)资源优势

该村生态环境优美,风光秀丽,自然生态优越,环境幽雅恬静,空气清新,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与农业基础。

三、**村发展存在问题

近几年,在上级部门的帮扶下,**村农业资源得到有效地开发,农田设施得到改善,全村基础设施条件及社会事业也有了一些改变,群众收入也得到一定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利因素,直接制约着窑前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发展基础十分薄弱。**村属丘陵地貌,地势起伏落差较大,客观上对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带来一定困难;虽然有主导经济产业和支柱产业,农业生产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农产品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上,科技含量低,竞争力较弱;劳务经济没有特色,致富项目作用发挥不明显,农民增收困难;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集体自身没有经济实体,还主要依赖政府过日子,不但拿不出资金引领经济发展、用于社会事业的投入,有时连正常工作运转也有很大的困难,产业发展和资源开发等受到资金制约。

(二)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农村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社会事业进步缓慢,农民文化、教育、健身、娱乐场所和设施,建设需投入大量资金;受土地规划影响,基本农田,严重制约了村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脏乱差现象时常出现,农村居民生活环境急需改善。

(三)有用人才资源较为匮乏。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缺乏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由于经济条件落后,人力资源水平较为落后,剩余劳动力没有经过相应技能培训,层次低,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有农业科技知识、管理知识和经营知识的人才不愿来,来了也留不住。即便是本地人才(尤其是具备一定文化水平的村民),也基本上是离开家乡,外出闯荡,很难留在本地就近创业,“本地人才留不住、外地人才不愿来”的现实局面比较尴尬。

(四)基层组织建设有待加强。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广大党员、干部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村党组织及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不强。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加强现有党员的政治理论学习,制订完善党员学习制度,采取定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不定期传达县、镇最新会议精神,通过集中学习和自学的方式切实提高现有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发展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组织高学历人员、复员军人、致富能手等非党人员,通过学习培训、集中座谈、专人帮扶等方式,使其积极的向党组织靠拢;强化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2、完善基础设施。完善道路交通网络,部分小组通水泥路,积极争取上级部门资金,改善路面状况、修整桥梁。完善电网、水网的改造铺设工程。争取在主干道安装路灯,逐渐解决村民没有路灯夜间出行不便、电视信号差、饮用水困难问题。实施村容村貌的整治工程。修建完善排水系统、实施村庄绿化、健全环卫保洁工作,力争做到“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净化”,从而真正改善村民们的生活环境。

3、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扩大种植养殖规模,积极发展产业,鼓励贫困户加入农业合作社,入社面达到90%以上。增加贫困户收入.

4.协助村里做好改水、改厕、改栏(袁冬香、管贵长、管上海、肖六月生、刘平、肖新屋、刘长生保、刘东洋、刘智辉、刘智伟、康昭堃等)通户路、通组路,通组路主要是有洋坑、新田、老屋、下珠。

5.2018年5月份做了**村的整村普查工作。

6.做了医疗扶贫的调查工作(调查是否缺医保卡,医疗报销有无达到90%以上,是否有慢性病有无做好慢性病认定)。

农村产业发展情况范文6

2009年10月25日,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在京举办了“2009/10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会”并了《2009年中国农村政策执行报告》。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首先介绍了《2009年中国农村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主要内容。《报告》首先分析了2009年以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基本情况。一是今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加深和发生历史罕见特大旱灾等自然灾害的双重考验,保持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粮食总产在高基数上有望实现连续六年增加,农民工就业形势好转,农民收入增长好于预期,城乡关系出现结构性改善。全年发展态势表现为:一季度跌入谷底,二季度止跌回稳,三季度企稳向好,全年“保供给、促增收”的目标能够实现。二是主要农产品生产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市场价格相对平稳,受需求下降和国内外差价加大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额同比降幅较大,展望后市,在国家政策有力调控下,水稻、小麦价格可能小幅走高,大豆、棉花等产品价格将保持平稳,生猪、肉鸡等产品价格还可能小幅回升。三是根据对全国12个省的117个县问卷调查,今年中央出台实施的增加财政支农投入、强化农业支持、加快农村公益事业和社会事业发展、扩大农村消费、推进农村各项改革等农村主要政策措施执行情况总体较好,但也存在着地区之间执行情况不平衡、一些措施没有落实到位等问题。《报告》接着分析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困难。主要是宏观经济运行态势仍不明朗、统筹城乡发展正处在重要时期、统筹区域发展任务艰巨、国际贸易环境仍然严峻等,使得继续保持农业农村经济良好发展势头难度加大。展望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报告》最后建议明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可以明确为“两稳定两促进”,即保持农业稳定发展,保持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主要措施包括抓紧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完善财政支农政策体系,完善农产品调控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以及实施农村区域发展战略等。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国民经济研究所王小鲁副所长、国家统计局农村司王萍萍副司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社会保障研究室王德文主任应邀出席分析展望会,并围绕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形势、农村政策执行情况、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农产品价格和市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以及促进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思路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交流。在京部分新闻单位记者和农研中心部分研究人员出席了会议。

据了解,今后农研中心将每年定期举办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会,发表年度中国农业政策执行报告,邀请专家学者共同就当年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

农村产业发展情况范文7

摘要:新农村建设自2006年提出以来,山西省各个地级市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各地市进展不同。笔者结合山西省11 个地级市33 个村委的调查问卷及访谈资料,对调查村基本情况、新农村建设概况、主导产业及一村一品概况、农民收入概况、生产发展概况、福利保障、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社会管理等七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发现新农村资金缺口较大,对项目资金的需求度高,教育、就业仍是新农村建设中民生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 :山西省;新农村建设;村级调查

一、问题的提出

2006年中央明确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 字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与此同时,2006 年9 月温家宝同志在全国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时也指出:“有的地方把新农村建设简单等同于村庄建设,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生产和农民增收上;有的地方急于求成,提出过高过急的要求,甚至搞新的达标升级;也有的地方存在畏难观望情绪和“等靠要”思想;还有少数地方违背农民意愿调整承包地、宅基地,引起农民的不满。”关于新农村建设,学术界有两种不同的意见。有些学者对新农村建设持乐观态度,徐勇(2006)认为新农村建设是国家整合的重要目标和任务。通过国家整合,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状况,在业已分化的城乡差别的基础上重新构造城市与乡村的有机联系和统一性;有些学者对新农村建设的提出持保留意见,胡景北(2006)指出,在开展一场运动之前不但需要了解现状,也需要对运动结束时的状况做出有一定把握的预期。那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又如何呢?因此,本文选取山西省为研究对象,对山西省农户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希望从中了解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需求,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山西省新农村建设的回顾

山西省新农村建设是在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开展的。山西省按照“试点起步、重点突破、连片建设、整体推进”的思路,重点部署实施了“千村试点、万村推进”工程。

(一)试点起步阶段(2006 年)

2006 年山西省召开全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会议,同年成立了山西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组。2006 年7 月5 日,山西省出台《关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见》,明确了山西省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2006 年山西省选择了1098 个产业上有代表性、类型上有典型性、干群有积极性的村作为试点村,要求“一年起步,两年完善,三年取得明显示范效应”。

(二)重点突破、连片建设阶段(2007年-2008 年)

从2007 起,山西省每年确定2000 个重点推进村,通过集中财力、整合资源的方式,加快建设发展。自此,山西省新农村建设进入整体推进阶段。作为山西省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山西省新农村建设树立了示范典型,提供了宝贵经验。在抓点的基础上,各地注重发挥试点村、重点推进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开展连片建设,提升规模效应。截止2008 年底,2006年山西省确定的1098 个试点村全部完成村庄规划、“四化四改”和“五个一工程”建设任务,95%的村子形成比较明显的主导产业。2007 年和2008年确定的4000 个重点推进村,规划编制、“四化四改”和“五个一工程”任务完成率都在90%以上。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 个和15 个百分点。

(三)整体推进阶段(2009 年-2011 年)

自2009 年,山西省先后投资600 亿元,在农村实施了两轮“五个全覆盖”(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水泥(油)路全覆盖、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全覆盖、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特别是村级卫生室全覆盖、村通广播电视全覆盖、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便民连锁商店全覆盖、文化体育场所全覆盖、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全覆盖、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提升了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构建了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网络。由于前三年的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都是基础条件较好、经济实力较强的村,随着工作的推进,越往后村子基础条件越差,推进难度越大。

三、山西省新农村建设的实证分析

2012年8月14—29日,课题组对山西省六年来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调研形式为问卷调研与访问调查相结合。此次调研涉及山西省晋中市、太原市、长治市、晋城市、运城市、临汾市、吕梁市、忻州市、朔州市、大同市、阳泉市等11 个地级市共33 个村,每个村庄选取15户进行调研,考虑到数据的完整性和可信度,选取村里的定点观测户为主要调研对象,其余的按照等距抽样的原则选户,共495 户。在山西省11 个市33 个村中,共发放村级问卷33 份,回收有效问卷33 份,有效率100%。

(一)被调查村基本情况

从村支书、主任“一肩挑”情况看,被调查的33 个村中有19个村的村支书、主任“一肩挑”,占村总数的57.6%。

从地理地貌看,被调查的33 个村中有14 个村地处平原,占村总数的42.4%;10 个村地处丘陵,占村总数的30.3%;9个村地处丘陵,占村总数的27.3%。从类型看,被调查的33 个村中有19 个村是农区型,占村总数的57.6%;有9 个村是城郊型,占村总数的27.3%;有2 个村既是城郊型也是农区型,占村总数的6.1%;有2 个村是工矿型,占村总数的6.1%;有1 个村是城中型,占村总数的3%。

村总户数、村总人口数、就业人口数、劳动力总数、从事农业人口数统计情况见下表:

(二)新农村建设概况

从新农村建设层次看,被调查的33 个村中有6 个村为2006 年试点村,占村总数的18.2%。另外27 个村是推进村,其中8个2007年的推进村,占村总数的24.2%;5 个2008 年的推进村,占村总数的15.2%;6 个2009 年的推进村,占村总数的18.2%;4 个2010 年的推进村,占村总数的12.1%;4个2011 年的推进村,占村总数的12.1%。

从新农村建设模式看,被调查的33 个村中有19 个村为产业带动型,占村总数的57.6%;有7 个村为城镇辐射型,占村总数的21.2%;有2 个村为城中村改造型,占村总数的6.1%;有2 个村为村企共建型,占村总数的6.1%;有2 个村为部门帮建型,占村总数的6.1%;有1个村为老村改造,占村总数的3%。这说明在新农村建设中主要的方式还是产业带动,调查显示,产业发展好的村庄新农村建设搞得也好;反之,产业发展乏力的村庄新农村建设推进亦乏力,如政府出资将路灯安装好后,有的村因为付不起电费和管护费,路灯经常不亮而成为摆设。

(三)主导产业和一村一品概况

以第一产业为主导产业的有22 个村,占到村总数的66.7%,其中主导产业为种植业的有20 个,占到村总数的60.6%;为养殖业的有2个,占到村总数的6.1%。以第二产业为主导产业的有3 个,占到村总数的9.1%;其中主导产业为采煤的有1 个,占3%;为砖厂的有1 个,占3%;为加工工业的有1个,占3%。以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的有1个,占3%。

(四)试点村与非试点村农民收入情况

调查显示,33 个村中农民人均纯收入最小值为2550元(该村为推进村),最大值为25980 元(该村为试点村),均值为7591.12元。将33个村分为试点村和推进村比对,试点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均值达11099.83 元,推进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均值为6811.407 元。这是由于2006 年山西省选取的1098 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均是经济条件好、有产业支撑、领导班子强、农民群众积极性高的村庄;而2007 年至2011 年各年选定的推进村其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渐次所致。

注:山西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数据源于《山西省统计年鉴-2012》,其余数据通过调研数据计算得到。类型及年份中1属于新农村建设试点村,2属于新农村建设推进村。

(五)生产发展概况

1.关于农业生产概况的判断

关于农业机械化水平,分别通过机耕面积占村耕地面积百分比、机播面积占村耕地面积百分比两个指标来衡量。从机耕面积占村耕地面积百分比看,18 个村达100%,占村总数的54.5%;5 个村为50%-100%,占村总数的15.2%;7 个村为5%-50%,占村总数的21.2%;2 个村为0%,占村总数的6%。从机播面积占村耕地面积百分比看,15 个村达100%,占村总数的45.4%;5 个村为50%-100%,占村总数的15.2%;9 个村为5%-50%,占村总数的27.3%;3个村为0%,占村总数的9%。

2.关于村生产总值的判断

从农业生产总值占村生产总值百分比看,3 个村达100%,占村总数的9%;6 个村为50%-100%,占村总数的18.2%;20 个村为5%-50%,占村总数的60.6%;6 个村为0%,占村总数的18.2%。从工业生产总值占村生产总值百分比看,4个村达100%,占村总数的12%;3 个村为50%-100%,占村总数的9%;13 个村为5%-50%,占村总数的39.4%;13个村为0%,占村总数的39.4%。

3.关于合作社的评判

2011 年没有成立合作社的有20 个村,占村总数的60.6%;成立1 个合作社的有6个村,占村总数的18.2%;成立2 个合作社的有2 个村,占村总数的6.1%;成立3个合作社的有2 个村,占村总数的6.1%;成立5 个合作社的有1 个村,占村总数的3%;成立6 个合作社的有1个村,占村总数的3%;成立8 个合作社的有1 个村,占村总数的3%。

4.医疗福利保障情况

(1)关于医疗卫生情况的调查

对于村级医疗卫生机构,25 个村有1 个卫生所,占村总数的75.8%;3个村有2个卫生所,占村总数的9.1%;4 个村有3 个卫生所,占村总数的12.1%;1 个村有5 个卫生所,占村总数的3%。33 个村的卫生所达标率均为100%。对于卫生人员数,12 个村有1 个卫生人员,占村总数的36.4%;6 个村有2 个卫生人员,占村总数的18.2%;8 个村有3个卫生人员,占村总数的24.2%;2 个村有4个卫生人员,占村总数的6.1%;2 个村有5 个卫生人员,占村总数的6.1%;1 个村有6 个卫生人员,占村总数的3%;1 个村有8个卫生人员,占村总数的3%;1 个村有10 个卫生人员,占村总数的3%。

(2)关于低保户福利情况的调查

对于低保户,低保户不足10 户的有8 个村,占村总数的24.5%;低保户不足55 户但多于10 户的有17 个村,占村总数的51%;低保户达55-220 户的有8 个村,占村总数的24.5%。对于低保户福利,各村均通过信用社一折通打到低保户个人手里,等级各不相同。

(3)关于60 岁以上老年人社会养老保险入保情况的调查

8 个村(均为推进村)没有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占村总数的24.2%;24 个村的60岁老年人全部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占村总数的72.7%。

5.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社会管理概况

(1)关于基层组织建设的调查

2011 年村重大决议事项数为1 个的有4 个村,占村总数的12.1%;2 个的有3 个村,占村总数的9.1%;3个的有4个村,占村总数的12.1%;4 个的有3 个村,占村总数的9.1%;5 个的有5 个村,占村总数的15.2%;6个的有5个村,占村总数的15.2%;8 个的有1 个村,占村总数的3%;11个的有1个村,占村总数的3%;12 个及以上的有7个村,占村总数的21.2%。

(2)对于村级民主管理方面的评判

2011 年村公开讨论数为1 个的有4 个村,占村总数的12.1%;2 个的有3个村,占村总数的9.1%;3 个的有4 个村,占村总数的12.1%;4 个的有3 个村,占村总数的9.1%;5 个的有5个村,占村总数的15.2%;6 个的有5 个村,占村总数的15.2%;8 个的有1 个村,占村总数的3%;11个的有1个村,占村总数的3%;12 个及以上的有7个村,占村总数的21.2%。

四、结论

(一)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调查显示,以第一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占66.7%,初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农业生产格局。其中主导产业为种植业占到60.6%,养殖业的仅占6.1%。传统的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格局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业生产内部养殖业发展较慢,制约了农民增收和农业生产发展。从三产产值看,农业生产总值占村生产总值50%以上的仅占27.2%,工业生产总值占村生产总值50%以上的仅占27.2%,可见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并未给农民带来可观收入,目前,第三产业(外出务工)收入仍是农民收入主要来源。

(二)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环境卫生亟待改善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环节,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道路、环境、卫生、水利等基础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由于历史欠账太多,缺乏系统合理的生产生活设施规划,农村基础设施仍然难以满足需要。调查中,18%的被调查者反映居住卫生环境问题;12%的被调查者反映吃水困难。9%的被调查者反映缺乏规划。道路交通、环境卫生等成为农民关注的焦点。

(三)资金缺口较大,对项目资金的需求度高

调查显示,新农村建设的多方共同投资占主体,在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高的村及富起来的农民作为村干部的村,村集体或村干部个人投资的情况较多。被调查者中30.3%的希望政府提供资金支持,煤炭资源整合后,村里缺乏后续产业,村集体资金缺口较大,成为下一步新农村建设的硬约束。

(四)教育、就业仍是新农村建设中民生工作的重点

在有关民生的问题中,教育、就业是农民关注的三大问题。通过与村干部访谈了解到,村里卖地盖楼房,村民变市民后,虽然住上了楼房,孩子入学、农民就业、养老问题凸显。由于并村政策,原来在本村就能上学的孩子得到外村上学;即使村里有学校,由于资金缺乏、教育质量下降,不少孩子到城里去上学,出现了“有学校,没学生”的尴尬局面。占地前靠土地为生的农民,由于没有一技之长,就业困难,即使就业了收入也不高。因此,加大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非常必要。

参考文献:

[1]徐勇.国家整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社会主义研究.2006(1):3-8.

[2]胡景北.质疑新农村运动(旧文新发)[EB/OL].(2006-02-04)[2013-04-03] ccrs.org. cn/article_view.asp? ID= 2511.

[3]贺聪志,李玉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综述[J].农业经济问题.2006(10):67-73.

[4]《山西省社会主义新农村现代流通业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第十二条规定.

[5]《山西省社会主义新农村现代流通业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第九条第一项规定.

[6]王大勇, 焦雷.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36): 21003-21005, 21008.[7]我省新农村建设大事记.山西日报[N].2009-08-11(C3).

[8]魏贵富.乡村巨变的足迹———我省新农村建设综述.山西经济日报[N].2008-10-09(1).

[9]山西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阶段性(2006年—2008年)总结评估报告.2009-07-07.

农村产业发展情况范文8

论文摘要:在西部贫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公共产品供给理论出现了新变化,农业的弱质性、市场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严重不足、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因此,加大政府对西部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调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政策取向,加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新阶段解决西部农村贫困问题的有效措施。

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村的投资,与过去相比在绝对额上大幅度增加,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局面,但随着西部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公共产品普遍供给不足、社会保障水平低、社会援助体系覆盖面小、义务教育和公共卫生等公共服务相对滞后日益显现。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与农民负担有很强的相关性,有效提供农村公共产品对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作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普遍短缺,不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也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如何建立符合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已成为西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近年来,青海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其中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是其重要原因。因此,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和提高农民的收入,对青海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青海,农业是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相互交织的弱质产业,加上农民生产的分散性组织形式,决定了农民生产私人产品对农村公共产品的强烈依赖,并且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越高,这种依赖性就越大。特别是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落实,青海现有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公共产品供给短缺已成为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

1、农村公共产品长期供给短缺制约着农民收入的增加。青海农业和农村经济落后,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公共产品长期以来供给短缺,行路难、就医难、用电难、上学难、吃水难等在广大农村地区普遍存在,造成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物质基础严重不足,制约了农村生产力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具体表现在:(1)交通运输设施不发达,农民生产的产品运不出去,使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特色农业的价值无法实现,不少地方的农民“抱着金碗讨饭吃”;(2)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从青海总的情况来看,农村义务教育资源供给规模和质量依然远不能同城市相比,这也直接导致农村学龄儿童越来越多地向城镇学校转移或干脆辍学的情况。在青海海东地区平安县洪水泉乡某村,尽管到城镇中小学要寄宿借读,教育投入会成倍增加,但还是有超过30%的学龄儿童到城镇中小学借读。这说明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还是不够的,现有投入还不能满足农村义务教育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农村中小学的大规模合并,导致部分乡村小学被裁撤的村子的儿童上学路程越来越远,上学越来越不方便。这在一些山区乡村尤为严重;(3)水利设施投入严重不足,青海由于特殊的地理地位,很多浅山地区农业靠天吃饭,新的水利设施很难建起来。一方面由于政府对于农田水利设施缺乏有效的管理维护;另一方面政府对地方性强的农田水利建设缺乏后续投入,使得大多数农田水利设施遭到破坏,特别是一些跨县乡跨乡村的水利设施毁坏尤其严重,不少已经彻底丧失了水利功能。这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农业生产靠天收的风险,同时也提高了农业生产成本;(4)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面对不断上涨的医疗费用,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逐年增多。加之政府对农村医疗设施投入少,农民身体素质普遍下降,影响了农村社会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5)农村通讯设施供给不足,农民与外界联系不顺畅,无法获取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商品化和市场化程度无法提高。 转贴于

2、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失衡。青海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在产品供给结构上严重失衡,尤其体现在强调物质性公共产品供给的同时,忽视非物质性公共产品供给。这种失衡具体体现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重视物质性公共产品供给,忽视精神文化类公共产品供给;注意到了道路桥梁等交通设施建设,忽视环境保护等公益事业的发展。另外,由于青海农村的农业生产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样,各村自己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也不一样,在同一地域内各村公共产品供给也存在很大差异。青海农村公共产品的缺乏,意味着农村、农民在进行私人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时要付出比城市居民更高的费用和成本。公共产品供给上的差异必然影响到公共产品消费者的生产成本和收入水平。好的基础教育和卫生保健,可使潜在的穷人更可能有机会脱贫。而青海的基础教育、卫生保健等公共产品在农村的缺乏,制约了农民提高个人获得收入的能力。

笔者在调查中也发现了一些在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有益探索和尝试,这些举措不仅大大提高了当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和效益,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其他地区如何因地制宜地推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事业也是一个很好的参照和借鉴。这些做法主要包括:

1、通过移民搬迁、充分搭国家现有公共产品资源便车的办法来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笔者在青海海北、海东等地农村看到,原来一些地势低洼、经常遭遇洪水,或者被政府划定为蓄洪、行洪区的村庄,在政府组织和补助下,整体搬迁到地势较高而且交通便利的地方统一建设移民新村,使得这些村子的公共产品供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有一些山区乡村,由于村民原来居住分散,不仅交通不便,而且像子女上学以及电话、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都非常难以统一提供,他们就在附近公路边开辟一个相对集中的位置进行集中建房,不仅在不投入交通设施的情况下大大改善了居住交通条件,方便子女上学,也使有线电视、电话等现代生活设施能够迅速走进普通村民家庭;还有很多靠近国道、省道的村子干脆都搬到路边成片建房,并逐步形成一些乡村集市。

2、建立新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机制。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农村公共物品建设陷入了一种困境:一方面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公共物品需求的不断增强;另一方面是国家目前偏重城市而没有能力为农村提供足够的公共物品。又加之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国家为了减轻农民负担,推行费税改革,使现行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机制受到限制。因此,当务之急是在新的情况下建立新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机制。应当主要着手于:(1)公共物品供给主体。考虑到农村的实际情况,农村地区各种层次的公共物品的供给应主要由省以上财政提供,地市级财政适当配套,县乡财政暂时不予考虑,以免进一步加重农民负担。(2)公共物品需求区域性差异。由于我国东、中、西部农村地区的经济情况和农民生活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各地区在公共物品的需求程度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有限的公共物品资源的分割中,按照区域性差异投放公共物品是一种最经济、最有效的方式。(3)公共物品融资方式。公共物品供给资金来源应当以政府财政支持为主要,但在现实情况下,完全依靠政府财政解决问题是不可能的。因此,还应当由政府出面,动员全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探索新的融资渠道。例如,发行农村公共物品建设特种国债;由私人提供政府补贴的方式;完全由私人或非营利组织提供等等。(4)监督管理。对农村公共物品建设资金应当设立专门的监督检察人员,不仅要完善农村公共物品建设资金的管理,而且要监督资金使用情况和收益情况,防止农村有限的公共物品资源流失。

3、因地制宜,组织农民通过社会合作方式来提供公共物品。就我国当前的状况来说,组织农民通过合作的方式来提供公共物品也面临着一个极为尴尬的境地:一方面打破了“大集体”无效率,实行“单干”,提高了农村劳动生产率,“单干”涣散了农民之间的关系,使组织农民难上加难;另一方面国家无力提供足够的公共物品,又要求农民组织起来通过社会合作的方式解决农村公共物品不足的矛盾。因此,现实的选择就是因地制宜组织农民通过社会合作的方式进行农村公共物品的建设。因地制宜,是指根据各地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同情况,成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或者通过农民合作的方式,在不过分增加农民负担的前提下,进行一些区域性的、中小型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例如,进行中小型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乡村道路的建设和维护、卫星电视接收设备的安装、市场信息共享、农业技术推广等等。这些投资少、见效快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通过农民社会合作的方式来完成,一方面可以节省国家支农资金,进行大型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另一方面可以融洽村民关系,建立农民经济组织。

4、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配套措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并不是孤立的,它涉及方方面面的配套机制,当前应做好以下工作:(1)完善农村税制并统一城乡税制。完善农村税制、统一城乡税制能够为基层政府提供稳定的财政收入,可保证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资金。要通过全自治区的农村税费改革,构建新的农村税制,使城乡税制统一,既有利于全区税收体系的完整统一,保护广大农民的利益,保持农村的相对稳定,又有利于促进自治区市场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税收调节经济的作用;(2)完善乡村行政体制和政府官员政绩考评体系。现行的乡村型体制和政府官员政绩考评体系严重影响了自治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有必要进行改革和完善。一是进一步完善乡村行政体制。自治区乡镇一级普遍存在“小政府,大机构”的状况,财政供养人员的支出负担过于沉重,呈现典型的“吃饭财政”特征。这种状况已严重影响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使得供给资金不足、供给效率低下,因此改革乡村机构、精简人员,减少“吃饭财政”是关键;二是完善基层政府官员的政绩考评体系。要重新构建绩效评估体系,改革现行的以经济数量指标为标准的政绩考核体系。地方基层政府应在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将社区经济的外部性、可持续性发展能力和本社区居民的满意度作为评估标准。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晓山.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J].中国农村经济,2003.1.

[2]马晓河.农村公共物品应由政府提供[N].中国经济时报,2002.11.7.

[3]张优良.青海省浅山地区农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农村产业发展情况范文9

关键词:农地流转;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研究

一、农地流转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1.能够对农业产业进行适当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规模经营。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要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就需要扩大农业生产的规模,实现规模化经营。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农户小规模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已经逐渐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之一,这就导致农业不能够实现规模经营,经济效益也无法提高。这就要求加快土地的流转,从而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提高其经济效益。2.农地流转能够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迁移,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农村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也就是为了提高农民的收入。近年来,随着新农村的建设,农民的收入渠道也越来越多,而土地生产的收入只占据农民收入的一小部分,更多的则是通过外出打工或者经商来获得。农户小规模生产所获得的低收入与非农产业所获得的高收入形成的鲜明的对比,这就给土地流转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另外,农民通过农地流转可以渐渐淡化他们对土地的深厚情结,还能够促进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城市化的发展,最终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3.农地流转能够避免农业遇到各种风险问题。从当前的社会现状来看,我国农业在生产过程中,生产环境仍然比较恶劣,并且也没有有效的措施来避免自然灾害,导致农业产量不够理想。因此,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我们就需要不断加快农地流转,推动农地大规模的经营与生产,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改善恶劣的生产环境,采取先进的技术设备来避免农业遭到各种风险问题,提高农业的产量。4.土地流转的强制和非法现象较多。我国法律规定土地的流转必须基于农民自愿,任何人不得干预强制他人进行土地流转,然而,在实际情况中,有些领导或农业生产大户,却枉顾农民意愿,对农民进行威逼利诱。有些领导为了追求政绩,有些农业合作社为了进行更大面积的耕种,采用各种手段获得农民的土地经营权,却没有农民应用的土地补偿。更为严重的是,农村存在的非法流转现象,将农业用地使用于非农业并没有经过审批程序。

二、农村经济发展中农地流转加快的必要性

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农地流转已经成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改革趋势,我们只有了解到当前农地流转的发展现状,才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农地流转的速度,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1.增加农村土地流转资金投入。设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专项资金,用于规范农村土地承包权经营流转,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以土地使用权抵押融资的方式,使农民较为方便地获得急需的启动资金,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以此促进农村土地流转。2.规范农地入股机制。建立相应的合作社规范土地的使用,进行土地使用权的处理:一是明确土地使用权入股合作社的合法性。二是规范合作社明确土地使用权的入股年限。三是要建立完善土地使用权入股的登记备案制度。四是规范明确土地入股特殊情况下的土地使用权处理办法。五是明确和坚持入社土地农地农用的原则。六是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的评估机制。3.优化产业结构要求实行农地流转。过去,在农村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结构单一、土地利用率相对较低,这就无法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无法促进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实行农地流转能够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合理配置农村土地资源,是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多元化、现代化的发展。

三、农地流转的农村经济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