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化学工程与工艺现状集锦9篇

时间:2023-09-01 16:48:55

化学工程与工艺现状

化学工程与工艺现状范文1

关键词:机械制造工艺;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趋势

作为一门涉及面极广的工程学科,机械制造技术囊括了产品研究的生产设计、制造加工、销售使用以及维护回收等各个环节的相关问题。最大限度地提升使用对象的竞争实力、质量以及效益是机械制造技术的一个重要目标。机械制造技术随着机械工业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完善,并为机械工业提供了充分的动力支持;而企业在机械制造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过程中也实现了自身组织机构文化以及经营管理模式的变革。笔者在此背景下将对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展开探讨。

1 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现状

1.1 管理制度落后

管理机构就是一个企业的大脑,有着足够优秀和完善的管理机构才能促进企业包括工艺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然而在当下对比一些国外的企业,我国机械制造工艺的管理制度还是比较落后的,尤其是与西方发达的国家相比,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而且管理模式的运行也是漏洞百出,这都极大地制约了我国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而且一些企业在机械制造工艺的管理制度上只是有一个大概的框架,对于一些细节问题却视而不见,这也是导致我国机械制造工艺无法有突破性进展的原因之一。

1.2 制造技术落后

制造技术的落后则是我国机械制造工艺无法跟上世界潮流的一个最主要也是最直接的原因。如果不能实现制造技术的发展,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也只能是一纸空谈,这也正是我国目前机械制造所要提起重视的一个方面。自古以来,我国重农轻商的理念就根深蒂固了,虽然新中国成立以后这种局面有了一定的改观,但是对于制造技术的重视程度仍旧没有足够的重视,导致我国制造业在以激光制造技术为代表一些轻加工、微加工领域与西方的先进技术相比处于劣势状态,这也是我们在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中需要学习和完善的地方。

1.3 自动化技术运用欠佳

自踊对于机械制造业而言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技术,正确有效地运用自动化技术可以大大地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对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也会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在一些西方先进的国家,自动化技术在企业尤其是在机械制造业的企业中是非常普及的,但是我国的一些企业对于这种技术则是不以为然,无法合理有效地充分利用这一技术,更别说将这一技术娴熟地运用到机械制造的过程中来了,这也是我国机械制造工艺相较于西方先进的工艺发展落后的原因之一。

2 机械制造工艺未来的发展趋势

2.1 集成化发展趋势

机械制造工艺原先分散的制造模式已经渐渐被集成化的制造模式所取代。传统分散的制造模式无法统一的实现大规模加工,而且对于机械制造工艺也无法做到全面有效的控制;相比而言,集成化的设计、加工、生产等诸多步骤都只需一次性的完成,这正是机械制造工艺高度自动化的表现,而且集成化的制造模式规模更大,连续性更强,更加便于统一的管理和加工。这种集成化的发展趋势正是对于当前机电一体化重视的结果,这也有利于我国机械制造工艺的不断成熟和发展。

2.2 微观化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制造业产品的要求也更加趋向于细节化。消费者在购买一些制造业商品时,对于商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就要求机械制造工艺也要加大对细节重视程度,这也正是机械制造工艺微观化的发展趋势。加工手段的提升以及材料的进步正是可以有效地使机械制造工艺顺应这种发展的趋势,使得加工更加精密化,尤其是在一些精细加工的领域,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当今非常流行的纳米技术进行加工,做到切实有效地提高加工工艺的精密程度,促进机械制造工艺的微观发展。

2.3 自动化发展趋势

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机械制造工艺的准确率和加工效率,因此在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中,自动化技术理应不该被遗忘。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解放劳动力,这种解放劳动力并不是指更多的人失业,相反,这可以让更多的人去完成更少但是技术含量更高的工作,可以进而大大地促进工作效率。而且自动化设备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避免人为疏忽所导致的失误,对与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

2.4 数字化发展趋势

数字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对于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也是有着很大促进作用的。在制造过程中实现数字化能够保证生产的准确性和合理性,简化生产流程,确保机械制造的顺利进行,有效地提高机械制造工艺的水平;然而数字化不仅仅体现在制造过程中,在管理层面,可以有效地运用数字技术,及时地将一些机械制造的信息传送到管理者的手中,实现对机械制造实时有效的管理,防止一些管理疏漏情况的发生。可以说,实现数字化也是机械制造工艺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

3 结论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高低,制造业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衡量作用。我国正处于改革的转型期,有相当的前沿科学技术还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制造水平也非常薄弱,需要不断地攻坚克难。只有把握住世界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潮流,顺应改革的步伐,将其放在战略优先的高度,加大投入,这样才能缩短与先进工业国家的距离,才能在世界的竞争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刘国昌.构建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新课程体系的探讨[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3)

[2]佟济.机械制造工艺发展现状分析[J].机电信息,2011(15):102-103.

[3]刘震.先进机械制造工艺的技术发展趋势[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2,10(3):96-97,49.

[4]熊淑秋,聂志刚.论机械制造工艺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J].无线互联科技,2012(11):180.

[5]裘祖荣,石照耀,李岩等.机械制造领域测量技术的发展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10,46(14):1-11.

[6]王秋鹏.试论机械制造中数控技术的应用[J].新技术新工艺,2013,(10):5-7.

化学工程与工艺现状范文2

关键词:高锰酸钾 制备工艺 发展现状

高锰酸钾,俗称灰锰氧、PP 粉,是一种常见的强氧化剂,常温下为紫黑色片状晶体,见光易分解:

2KMnO4(s) K2MnO4(s)+ MnO2(s)+ O2(g),故需避光存于阴凉处,严禁与易燃物及金属粉末同放。目前,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锰酸钾制备工艺技术。主要制备方法有固体焙烧法和液相氧化法,以及自主研发的外循环三相反应器连续制备锰酸钾的新技术。

1 高锰酸钾制备工艺技术

高锰酸钾的制备因氧化工序的工艺技术不同,分为固相焙烧法和液相氧化法以及外循环三相反应器连续法[1]。常见的高锰酸钾的工业生产方法是:以软锰矿(Mn02)与碱(KOH)和氧化剂(O2)为原料,通过氧化反应制得锰酸钾(K2MnO4 ),再经电解(阳极:MnO4-2 - e- = MnO4- ,阴极:2H2O + 2e- = 2OH- + H2 ,总反应:2K2MnO4 + 2H2O = 2KMnO4 + 2KOH)、结晶、分离、干燥等工序制得高锰酸(KMnO4)。

1.1固相焙烧法

固相氧化焙烧法是把锰粉(MnO,>65 %)与熔融的氢氧化钾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铺到氧化平炉上,炉内用煤烧火升温吸收空气中的氧来进行氧化反应。平炉固相焙烧工艺法它的混料和平炉吸氧的主要反应为:2MnO2+6KOH+1/2O2 = 2K3MnO4+3H2O (1), 2K3MnO4+1/2O2+H2O = 2K2MnO4+2KOH (2)。

固相焙烧法生产KMnO4 简单工艺流程见图1。

图1 固态焙烧法制备KMnO4 工艺流程图[2]

由于工艺本身的限制以及MnO2 粉的活性差,上述两个反应进行得很不完全,致使MnO 转化率低,吸氧约为55 %,温度为250 ℃~300 ℃,反应时间50~60 h,二氧化锰转化率65 %~69 %,1吨产品需100 % MnO 粉0.73 t,为理论值的1.32 倍,相当部分MnO,进入渣中[2]。固相氧化法设备工艺复杂,生产投资大以及转化率低,属于传统工艺。

1.2液相氧化法

液相氧化法也称三相氧化法(即液-固-气相法的简称)是把锰粉加到液体氢氧化钾中,搅拌均匀后泵人氧化塔,然后压人空气或氧气并用导热油或其他方式来升温进行氧化反应。它改变了固相法的固-固-气反应过程,变为固-液-气反应过程。液相氧化法生产KMnO4 简单工艺流程见图2。

图2 液相氧化法生产高锰酸钾工艺流程图[3]

液相氧化法分为敞开常压式和密闭加压式两种,反应条件为:温度在220 ℃~270 ℃ ,时间3~4 h,二氧化锰转化率 ≥80 %,相对固相法该生产工艺有很多优势,但由于氢氧化钾在高温、高浓度下腐蚀性强,选择设备材料及丁艺参数对生产过程很重要[3]。

1.3 外循环三相反应器连续制备高锰酸钾新技术

外循环三相反应器连续制备锰酸钾,该技术的拥有者是中国广州同济化工厂,20世纪80年代末开发成功。外循环三相反应器连续制备锰酸钾:将浓度为65 %~90 %(质量)的氢氧化钾在加热成液相熔融状态下,与软锰矿进行液相氧化反应生成锰酸钾[4]。外循环三相反应器连续制备锰酸钾新技术流程图如图3 所示。

图3 外循环三相反应器连续制备高锰酸钾工艺流程图[4]

该法具有设备简单,产品纯度高,操作时无粉尘,反应时间短,同时所需空气或其它含氧气体的量显著地减少,熔体搅拌时动力消耗不大,操作容易等特点。因其具备节能、环保和高效的特点,目前此法是世界高锰酸钾工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2 高锰酸钾工业的现状与发展

随着经济和工业快速发展,高锰酸钾的消费越来越大,高锰酸钾的价格也呈现一个增长的趋势[5]。但是我国锰矿品位低,平均含锰21.4 % ,富矿占储量的 6.12% ,符合国际商品级的富锰矿石(Mn ≥48 %)储量很少,而贫锰矿储量约占全国储量的 94 %[6]。从总体上看,我国高锰酸钾工业十分分散,工艺生产设备落后,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这些都深深地制约了我国高锰酸钾工业的发展,因此完善和推广先进的生产工艺非常必要。近年来高锰酸钾的市场一片看好,产业中各企业的素质参差不齐,严重造成了锰资源的浪费,同时给周边的环境污染带来很大的压力,加强企业联合,合理分配资源,提高企业的管理经营水平很重要,重点研究低品位锰矿制取高锰酸钾的工艺,从而强化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3 总结与展望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开发制备具更广应用价值的高锰酸钾新技术正成为合成高锰酸钾的主要研究方向。针对不同高锰酸钾制备工艺优缺点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对于研制开发新型高锰酸钾以工业和市场不断发展的需要等具有重要理论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徐肇锡. 高锰酸钾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J]. 中国锰业, 1991, 9(1): 50-55

[2]朱国祥. 高锰酸钾厂锰渣的回收利用[J]. 南方钢铁, 1996(5): 26-28

[3]胡日勤. 液相氧化法生产锰酸钾[J]. 无机盐工业, 1990, 22(4): 14-19

[4]李守昌, 陈维举和何天民等. 三相加压连续氧化制锰酸钾新技术[J]. 无机盐工业, 1995, 2(2): 9-l1

[5]付庆瑜. 1999年世界锰业发展状况[J]. 中国锰业, 2000 (3): 48-50

化学工程与工艺现状范文3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工艺特点;运行管理;技术改造

中图分类号:U66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城市污水处理厂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城市水污染控制、水环境保护工作的关键工程,对社会经济的高速、稳定、可持续发展起着保障和促进的作用。提高污水处理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改善水环境质量,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尤为重要。

一.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工艺特点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特点是规模大、占地大、设施尺寸大、单元多,处理设施通常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相应地要求整体工艺构成要简单,单体设施构成也要简化,尽量减少管线穿插和复杂结构,以便减少全厂设施设备的维修管理总量。因此,城市污水处理工程要很慎重选择工艺,主要原则是:整体工艺构成简单,便于维护,能耗尽可能低,占地尽可能省,运行效果要稳定。

二.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主要内容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和其他行业相比运行管理模式差不多,首先要对企业生产活动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协调与控制,然后在企业行政管理、技术管理、设备管理活动中有效提高企业运行。 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主要是通过污水进行净化处理然后排除的水达到污水净化处理的标准,其主要内容包括:1)包括资金、人力、物资、能源、组织等进行准备。城市污水处理厂在运行过程中需要的科学技术人员,还有设备操作技术人员进行岗位培训;2)污水处理厂的工作人员需要在运行方案控制与阶段性实施计划中,对污水与污泥处理过程进行记录,这样便日后出现问题有法有据可依,便于提高污水处理厂的管理。3)管理人员需要合理安排每个岗位的操作人员,对各岗位人员之间的协调工作进行管理,制订科学合理的岗位责任制度与操作制度。4)要控制运行工作计划的实施科学管理,对污水处理的全过程进行合理控制。 三.污水处理厂的基本运行要求 城市污水处理厂在运行过程中基本要求如下:首先,按照国家要求对水环境进行控制,保证处理过后的污水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其次,要最大限度降低污水处理产生的费用,做好污水处理的成本控制,使其达到规定的标准。最后,加强文明生产,聘用高素质的操作管理人员,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安全的做好污水处理厂的生产运行工作。

3运行管理过程中应注重的几方面工作

3.1活性污泥的培养和驯化。

氧化沟工艺是一种延时曝气的活性污泥法,试运行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活性污泥的培养和驯化。常用的污泥培养方法主要有间歇培养、低负荷连续培养、满负荷连续培养、接种培养等。该城市污水处理厂根据自身规模较小、正处夏季等实际情况,采用间歇培养方法,将曝气池注满水,闷曝2—3天后,停止曝气,静沉1小时,然后进入约池容1/5的新鲜污水,循环进行闷曝、静沉、进水三个过程,逐渐增加进水量和进水次数,曝气池中污泥浓度超过1000mg/L时,连续进水连续曝气,并开始污泥回流,回流比25%,随着污泥浓度增高,逐渐提高回流比至设计值。为提高培养速度、缩短培养时间,还采取了从枣庄污水处理厂接回部分已驯化的活性污泥及投入粪便等方法。2004年11月,活性污泥驯化完成,出水稳定、达标排放。

3.2预处理单元运行管理

预处理单元运行不正常,会导致配水渠内严重积砂,污泥泵堵塞并过度磨损,曝气机、水下推进器、污泥脱水机等设备运行阻力增加,配水、出水不匀等,从而影响整个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转。该城市污水处理厂预处理单元主要是一道栅距为25mm的粗格栅和一道栅距为5mm的细格栅和两座钟式沉砂池,根据迸水流量、水中污物组成、含砂量及格栅间距,将过栅流速控制在0.6~1.0m/s,沉砂池进水渠道内流速控制在0.6~0.9m/s,水力表面负荷为200m3/(m2.h),停留时间20-30s,同时,及时清除栅渣、浮渣、沉砂,并对格栅截污效率、沉砂池除砂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及时进行工艺调整。

四.工艺运行状态及控制措施(定性分析数据的应用)

系统的运行状态需通过在线监测、化验检测和定性观察来确定,当污水处理厂处于不同的运行状态,工艺运行条件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一个运行状态可以有多个数据和参数组成,如果这些描述系统状态的变量或参数偏移正常区域,就可以认为工艺运行状态发生变化。运行状态包括正常运行状态、典型的非正常状态和机械设备故障,如停电、设备故障停机等。A/O工艺污水处理厂常见的工艺运行状态或问题包括以下几部分。

1.污泥膨胀:污泥结构松散,质量变轻,沉淀压缩性能差;SV值增大,有时达到90%,SVI达到300以上;污泥沉降性能差,泥水分离困难,导致污泥层界面上涨,大量污泥流失,出水浑浊;二次沉淀难以固液分离,回流污泥浓度低,有时还伴随大量的泡沫的产生,无法维持生化处理的正常工作。污泥膨胀是生化处理系统较为严重的异常现象之一,它直接影响出水水质,并危害整个生化系统的运作。

应对措施:第一类:适用于临时应急,主要方法是投加药物增强污泥沉降性能或是直接杀死丝状菌。投加铁盐铝盐等混凝剂可以直接提高污泥的压密性保证沉淀出水。另外,投加一些化学药剂,如氯气,加在回流污泥中也可以达到消除污泥膨胀现象。投加过氧化氢和臭氧也可以起到破坏丝状菌的效果。采用这种方法一般能较快降低SVI值,但这些方法并没有从根本上控制丝状菌的繁殖,一旦停止加药,污泥膨胀现象可以又会卷土重来。而且投药有可能破坏生化系统的微生物生长环境,导致处理效果降低,所以,这种办法只能做为临时应急时用。 第二类:改善生化环境 ,保持池内足够的溶解氧对于高负荷的生化系统特别重要,一般至少应控制DO>2毫克/L;控制有机负荷,沉淀池内的污泥应及时排出或回流, 防止其发生厌氧现象。并缩短污泥在池内的停留时间。

2.污泥上浮:若发生厌氧现象,产生的各种气体吸附在污泥上,也会使污泥上浮,沉降性能变差,污泥在二沉池发生反硝化,造成污泥大块上浮,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需要将减少污泥在二沉池的停留时间,提高系统反硝化效果,降低进入二沉池混合液的硝态氮和有机物浓度,提高生物池出水末端DO浓度。

3.天气影响:长时间的降雨,进水中SS含量大量增加,导致出水SS增加;瞬时的暴雨来临,也将迅速增加系统进水量,降低污水在各级处理系统的停留时间,加大二沉池水力负荷和扰动。

五.工艺技术管理 对污水处理厂的管理来说,工艺技术管理是关系到水处理设施能否长期稳定运行,处理后的出水能否达标排放的重要工作。只有加强工艺技术管理工作,才能保证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和能源,保障污水处理实施稳定、高效地运行,发挥最大的处理能力。工艺技术管理的工作面很广,内容很多,可以分为技术基础工作管理和生产工艺技术管理两个方面:

5.1技术基础工作管理。技术基础工作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各项技术管理标准的编制;各处理单元工艺技术规程和岗位操作法的编制;各处理单元运行基础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各处理单元及整体设施运行能耗、物耗的统计、分析和管理;各项技术报表的填报和管理等。

技术管理标准是最重要的,它对技术管理各方面工作、各技术管理岗位的工作作出具体规定和指导。技术管理标准确定后,各项技术管理工作就要严格按照标准去执行,对各岗位的工作严格按照标准规定进行检查和考核。

工艺技术规程和岗位操作法是指导岗位生产操作的技术基础资料,是技术管理标准的组成部分。它规定了各处理设施的操作方法及控制参数,如处理水量及处理中、处理后的水质指标的控制参数;各项污染指标的去除率、处理效果的控制参数;污水、污泥处理药剂的使用方法及投加量控制要求;沉淀池排泥、生化系统回流污泥及排放的控制要求;生化系统污泥浓度、污泥体积、溶解氧、水温等各项参数的控制要求;岗位的工艺调节方法、设备操作与维护方法、各构筑物的液位控制及岗位的安全生产内容等。当构筑物的工艺和设备发生较大变化(如技术改造或扩建),原有的工艺规程和岗位操作法应及时进行修改。

技术管理要定期对系统处理水质、水量及运行情况、处理效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建立统计台帐并存档保存,以便不因人员变动而出现技术管理上的波动。依据台帐分析能及时掌握和发现处理系统内的一些变化,据此来指导工艺调整。通过对水质及运行处理情况的统计和分析,能够总结出系统的变化规律,对污水处理的发展趋势作出正确判断提供帮助。经常性地把当前的水质及处理效果与过去运行较好时及运行较差时的水质及处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对优化处理工艺是极有帮助的。

5.2污水处理工艺技术。1)工艺条件的确定污水处理厂建成投产后,根据有关的设计文件、设备技术资料编制污水处理工艺技术规程、岗位操作规程、安全规程、设备维护检修规程及检验规程(又称五项规程),确定污水处理各工序的工艺条件,对各工艺控制参数作出具体规定进行试运行的管理。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并通过不断对污水处理工艺进行优化调整,摸索出最佳的工艺条件和工艺控制参数作为管理标准,对各项规程进行修正并作为长期技术文件执行。2)工艺条件的执行污水处理在正常运行中必须按各项规程中所规定的工艺控制参数执行,污水处理中出现异常时按规程中规定的异常现象处理办法进行处理。任何人无权随意变更正常的工艺条件。根据污水处理和管理的需要,建立完善的岗位工艺记录和台帐,作为污水处理工艺技术优化调整的原始资料。3)工艺条件的变更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按程序对原工艺条件进行变更:水处理的设备、构筑物发生变化;外界条件变化,要求工艺条件相应改变;进水水质或出水指标发生变化;水处理剂品种改变;安全生产需要增减的控制项目;采用优化试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所有污水处理工艺控制参数变更,都需经技术管理部门审定,批准并下达工艺参数变更通知单后即行生效。

总结

污水处理厂从立项到运行全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两个原则:“专业”与“敬业”。从专业角度看各环节水量预测、水质预测、工艺选型、工程设计、环境相影评价、工程施工、设备选型、设备安装、单元调试、全线调试、达标验收、稳定运行,每个环节都需要具有相应资质的专门单位及专业人员进行,以便降低运行中的风险,确保安全高效运行,达标排放。

参考文献:

化学工程与工艺现状范文4

【关键词】 焊接工艺, 埋弧自动焊, Q345R , 18mm

【 abstract 】 this paper LanHe akesu sets of cascade hydropower stations project requirements of making the pressure pipe, and combining with the conditions and material of factors, consult relevant books. Through trial and error, weld assessment and improvement of welding technology, developed a set of the submerged arc welding 18 mm steel new process of the following.

【 key words 】 welding technology, automatic submerged arc welding, Q345R, 18 mm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本文所提及的焊接指熔化焊。即利用局部加热的方法将联接处的金属加热至溶化状态而完成的焊接方法。

通常来说,施加到焊件金属上热量的大小与分布状态决定了熔池的形状与尺寸。焊接输入热量及其效率决定母材和焊条(焊丝)的熔化速度,因而影响焊接生产率。影响焊接过程中输入热量大小、分布状态等的主要因素是焊接工艺参数。因此,焊接工艺参数对焊接过程及焊接质量的好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充分利用焊接能量可提高焊接冶金反应中熔池的深度,可提高焊接效率。在此提及的新工艺即利用该要素,利用埋弧焊接电弧较稳定的特点,改进工艺、提高熔池深度,中、薄板(≤18mm)焊接不开对接坡口,直接进行埋弧施焊。焊后经UT、RT检测,未发现焊缝存在任何缺陷。对照相应规范,焊缝质量均可达到Ⅰ级、Ⅱ级要求。

2主材及焊接材料

2.1 主材

焊接主材为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Q345R,18mm,热轧供货。化学成分及物理性能参数见下表:

表1主材化学成分及物理性能

表2焊丝化学成分及物理性能

表3焊剂化学成分及物理性能

3新工艺试验及技术要点

在初步拟定焊接工艺过程中,在达到焊接质量的情况下,要着重考虑现场施工环境,做出适合施工现场环境的焊接工艺。

3.1 前期准备

施工现场处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北边缘,夏季气温较高,降雨偏少。钢板在室外摆放,阳光直射,钢板温度较高,可达50~70℃。因此在工艺设计中,不进行焊前预热及焊后保温。

3.2 电流控制 通过调整电流的大小,控制提高焊接过程熔池深度。

3.3电压控制 根据试焊情况选择适宜电压。

3.4线能量调整在电流、电压调整可达到的熔池深度即反映线能量的高低。

3.5 层间温度焊接进行一遍后焊缝表面温度,与预热温度相近。

4编制焊接工艺指导书、工艺评定

4.1通过多次焊接调整试验、校核,最终制定焊接工艺,见表4。

表4焊接工艺指导书

4.2焊接工艺评定

焊接完成后UT、RT检测,均未发现超标缺陷。对焊缝进行加工制作成标准试块,进行焊缝物理性能试验。共进行拉伸、180°弯曲、0℃冲击三项性能试验,均达到规范要求。该新工艺评定合格,准予使用。

5结论

通过对焊接过程的分析,进行多次试验、总结。编制出适应现场施工情况,且经济适用的埋弧焊接工艺。对焊接过程提高很多,并减少开坡口的工序,不仅降低了施工成本,而且对焊接治疗有所提高,达到经济与效益双收益。

参考文献:

1. 《焊接手册》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 机械工艺出版社2001

2. 《工程焊接手册》杜礼辰等编原子能出版社 1980

3. 《焊接结构工程强度》霍立兴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5

化学工程与工艺现状范文5

关键词:化学工艺;化学;生命科学;纳米技术;环境;高分子材料

中图分类号:O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1

前言

化学,从古代时就引起了重视。古代帝王的炼丹术,就是一种化学工艺,也是从那时起,化学教育起步了。对于当时而言,炼丹术就是一种新的化学工艺,随着历史的车轮,现在世界与那时相比较,进步的太多了,可是,化学的新工艺还是如雨后春笋一般地出现,我们要想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就应该清楚地掌握现在化学新工艺的发展情况,然后再分析它的发展前景,这样才能让化学这一门科学更好地为人们所用。

一、重视化学的必要性

化学早已作为一门中学的必修课了,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化学的重要程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H.W.Kroto曾经说过,二十一世纪虽然是一个以生命与信息为主要技术的时代,但是化学的地位非但没有降低,反而走上了新的高度,这是因为化学本身就是一门过渡的、集多种新兴技术于一身的学科。化学的发展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注意了,化学是一门可以引起质变的学科,为人类的不断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世界的经济、社会发展都与之有相当密切的关系。以我国为例子,这几年化学研究方面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相关的论文、期刊,不仅数量在增多,文章的质量也显著提升,这都是化学发展的客观反映。在如此大好的局势下,我们更应该抓住机遇,分析研究化学新工艺的发展情况与前景,从而推动化学的进一步发展。

二、国内外化学新工艺的发展现状

就国内而言,我们单单从近年来化学工作者所获得的奖励情况就可以看出化学新工艺的发展是多么迅猛:如侯建国等的“单分子结构与电子态的理论和实验研究”、陈新滋等的“新型手性配体的设计、制备及其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应用”等奖项,都是高水平工艺的代表。下面就国内的化学新工艺中比较突出的几点现状做一简要介绍:

首先,出现了很多与生命科学融合的化学新工艺,比如化学与生物医学的联系,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就是一种化学上的新工艺,一般来讲,这种高分子材料分为体外应用与体内应用两大类,比较新的工艺是体内应用的生物可吸收或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这些材料可以用于手术缝合、体内固定件等处。制造这些高分子的材料主要来源于胶原蛋白与一些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比如外消旋聚乳酸等物[1]。将化学与生命科学融合所取得的成绩是很显著的,成功地解决了一些医学上的难题,造福于人类。其次,相对重视与国民经济的结合,这一点是很容易理解的,正如我国始终把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基本一样,只有经济发展了,社会才能进步,因此,化学作为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当然也要重视促进经济的发展。并且在这一点上,我国取得了很多成绩,比如稀土镁合金的成功应用为神州6号飞船减重13kg,满足了国家的重大需求,再比如四川攀西矿高效、清洁稀土的分离流程,经专家鉴定一致认为“该流程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些都体现了化学新工艺与国民经济结合的密切性。再次,现在的化学新工艺的发展很重视创新,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纳米技术,纳米技术的应用范围很广泛,几乎涉及到了各个领域。比如应用纳米技术创建了一些高敏感度、高选择性的酶电化学传感器,可以用于医学[2]。再比如利用纳米技术制造了一些灵敏度高的、稳定的化学传感器,除此之外,纳米技术在研究高分子的工作中也有重要作用,比如杨柏等相关工作者,通过带烷基季铵化聚苯乙烯共聚物与巯基取代羧酸包覆的纳米晶复合,实现了其可加工性,能形成环状、螺环和纤维状的单色或多色微球,还能形成纳米图案化,在高含量化合物半导体量子点纳米粒子聚合物复合材料制备方面进展明显,这些成果对相关的科研、工业等领域都有很重要的作用。最后,将化学新工艺用于缓解环境污染也是一个新的尝试,这种尝试具有很高的实践性,并且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比如在水处理方面,科研人员将生物与化学工艺结合,研究出多种方法。比如BC法,这种方法既经济有效,又减少了投药量[3]。可以说是很重要的发现,而在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方面,比如有毒物质的转移、水体沉淀物中的有机污染物降解等,相关的科研人员都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同样也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就,环境污染问题是关乎每一个人利益的事情,因此国际上对此的重视程度很高,运用化学工艺改善环境、减少污染,是一项需要一直坚持的事业。

以上只是化学新工艺目前为止在国内的较为典型的发展情况,对于国外而言,这些方面都有发展,并且相关工艺比国内要先进,比如对生活垃圾的处理,国外早就采取了一些生物化学的方法,可是这一技术在我国还并没有普及,我们应该加强与外国的联系,相互交流,促进化学的发展。

三、化学新工艺的发展前景

立足于有利于我国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我认为化学新工艺的发展前景还是相当广阔的,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尤其是现在国际上的学术发展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现象,越来越注重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在这样的背景下,化学的地位愈加显现,通过化学,学者们可以把多个学科相贯通,这样也许就会产生一些新的思想、新的成就。尤其在一些纳米技术、材料技术、环境科学、航天科学、核技术方面,化学的新工艺已经取得了比较瞩目的成绩,相信在这些工艺的发展下,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社会科学的进步。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简要的分析了化学相关新工艺的发展现状与发展前景,体现出了化学的重要性,如今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有可能应用到化学,化学已经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了,这不仅仅对相关的化学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整个社会甚至整个国家提出了要求,从国家来讲,一定要营造一种学术的氛围,而对于个人,要积极地学习、研究,发现更多新的工艺,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参考文献:

[1]范如霖.新药研发中的化学和工艺战例九则[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化学工程与工艺现状范文6

【关键词】钳工 障碍 提高

钳工专业是职业技术学校中非常普遍的一个专业,是机械制造行业中不可缺少的专业。随着制造业的大发展,社会对钳工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技工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努力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高技能型人才,以满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此,实习教师要针对学生出现的各种情况,因势利导,及时分析制约学生技能提高的原因,尤其是在以下三个方面找原因,帮助学生突破障碍,不断提高钳工操作技能。

一 操作姿势不标准是制约学生技能提高的第一个障碍

在练习钳工的初级阶段,学生对钳工的操作动作能较快掌握,但在动作的到位程度和协调上总是与标准差一点距离。当然,让学生的操作动作达到完美的程度是很难的,但正是这种动作的微小变化,成为学生的技能达到一定水平时不能再进一步提高的制约因素。要使技能有更大的提高,就必须让学生克服自身的障碍,在动作上追求完美。我们知道在机械加工中,机床自身的装配精度、运动精度会直接影响零件的加工精度,机床的微小振动或位置精度的微小变动都会造成加工精度下降,甚至出现废品。因此,在钳工操作中,实习指导教师要像在机械加工中控制机床的运动精度那样来要求学生的动作,实现动作的标准化和自动化,使每一个动作做到有理、有数、有度。

二 不能按照最佳加工工艺加工是制约学生技能提高的另一障碍

当学生分析工件的加工图纸时,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考虑方法,最后制订的加工工艺会有很大的差距,而按不同的工艺加工出的工件质量是不同的。

最佳工艺过程只有一个,只有按最佳工艺加工的工件才能保证各项精度质量要求。何谓最佳工艺呢?最佳工艺就是工件的最佳加工顺序,即在全面理解图纸的要求下,正确选择加工基准(有时加工基准与设计基准不一致),然后确定各加工面的关系,并通过尺寸换算,保证各项加工误差在要求之内。工艺分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需要学生综合运用以前学过的理论知识和生产经验,尤其要用到误差分析、尺寸链计算、加工基准的选择等知识。因此,工艺分析实质上是一个加工的逻辑思维过程,它是工件在人脑中的预加工过程,它的每一步都要受到工件整体精度要求的制约,能使所有精度都得到保证的工艺就是最佳工艺。如有的工件需要一次把所有的加工线都划出来后再加工,有的工件需要划一次线加工一部分,然后再画线,再加工。工件不一样,要求不一样,工艺也就不一样。有时可能会因一步之差而造成加工困难,甚至出现废品。这好比人穿衣打扮,先穿内衣,再穿外衣,最后梳头戴帽子,一步接一步,一环扣一环,形成一个完整的最佳过程。有些学生钳工水平较高,但是因为工艺分析不对,没有按最佳工艺加工,致使工件质量难以保证,这就影响了学生钳工技能的进一步提高,甚至会导致学生出现急躁、厌练的情绪。因此,实习教师在指导学生钳工实习时,一定要加大工艺分析的练习力度,多出一些工件加工图让学生分析,然后与最佳方案对比,找出差距,逐步提高,在练习中积累经验,不断提高钳工技能水平。

三 不能正确对待水平停滞的状况是制约学生技能提高的第三个障碍

化学工程与工艺现状范文7

[关键词]化工工艺设计; 定义; 特点; 存在问题; 改善建议

中图分类号:TQ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8-0311-01

1.化工工艺设计现状

1.1化工工艺设计定义

大体而言,化工工艺设计主要包括设备布置、管道布置和工艺流程三个方在,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工艺计算来绘制工艺流程图,提供给设备专业绘制设备图纸的相关参数,并提出工艺控制方面的参数供自控专业仪表选型,这之后工艺专业会根据工艺流程图完成初步的设备布置图,最终由管道专业结合设备布置图进行管道配管并完成最终的管道布置图纸。

1.2化工工艺设计特点

化工工艺设计由于其新技术含量高且工艺流程独特,所以具有其特定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化工工艺设计的规模大小不一。由于工艺设计的装置规模有大有小,因此为节约投资,一些工艺设计可能会不完全按照相关的规定规范来进行设计,从而使得工艺设计的规模会出现大小不一的情况出现。

其次,化工工艺的工作量大。化工工艺设计过程中,一些装置总体投资大、管道多、设备也多,再加上处理的物料也非常特殊,所以在进行管道设计时要进行特殊考虑,然而为了要尽快的占领市场,必须要缩短建设周期,这就要求化工工艺设计要拓破正常的设计周期,边开发边设计,有时也会有边建设边更改设计的情况,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化工工艺工作量大的特点。

1.3化工工艺设计常见问题

由于化工工艺设计本身具有模大小不一、工作量大以及设计基础资料不完整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化工工艺设计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和不安全因素,因此,安全问题也成了化工工艺设计中的常见问题。这些安全问题涉及到工艺物料、工艺路线、化工反应装置以及管道等方面的问题。

(1)关于化工工艺物料方面的安全问题。由于化工工艺生产中的半成品、中间产品、副产品、产品、原材料分别是以不同的状态存在的,他们均有特殊的化学、物理性质,在一定状态下会产生危险。

(2)关于化工工艺路线方面的安全问题。在进行化工工艺设计时,其中的一种反应有时会涉及到几条工艺路线,因此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在设计时要考虑采用哪种路线吏生产更安全,工作人员要在进程中力图对生产条件、设备、物料等的使用做到完善的考虑,尽量使用无害的或低危险性的物料;通过降低生产条件的苛刻程度以此来降低反应的剧烈程度;在对新技术、新设备的采用中要减少三废的排放量。

(3)化工反应装置上的安全问题。众所周知,化工反应是产品生产的核心环节,但这一过程出会产生许多安全问题,稍不注意可能会出现严重事故。与此同时,由于化学反应的种类很多,在安全控制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和有反应失控的潜在危机情况的出现。要对反应装置的设计和选择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计算。

2.促进化工工艺设计良性发展的建议

针对化工工艺设计中经常出现的安全问题,在化工工艺设计中负责人要不断加强危险识别意识,积极控制事帮隐患,防止不安全技术,避免危险物品及设备的使用,与此同时,要采取一定的控制手段,提出预防、降低、消除其中的危险性,从而使工艺安全高效运转的举措和建议。

(1)工艺物料的选择要把好关。从理化性质、稳定性、燃烧、爆炸特性、化学反应活性、毒性和健康危害等各方面来对工艺物料进行辨识和分析,从而了解和掌握这些物料的特质,以便更好的加以利用。

(2)选好工艺路线。一方面要尽量使用低危险性、无害的物料来代替那些高危险性的、有害的物料;另一方面要尽量采用新设备、新技术以取消中间贮罐带来的危险介质藏量;与此同时,还要减少生产废料、做到物尽其用,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另外,还要尽量缓和过程中的条件苛刻度。

(3)要选好化学反应装置。对于化学反应装置,要从反应器的选型、设备材质、反应条件控制和设备结构四个方面来选好化学反学反应装置。

在反应设备材质的选择上,要考虑工艺流速、温度、压力、流体以及流体的反应特性、腐蚀特性,选取耐腐蚀性、强度高、可加工性强的材料,与此同时还要注意材质中的杂质也会影响到具体的化学反应的温度,进而引发异常的反应速度,导致反应不稳定而发生危险。所以,一些测温测压、同样会接触物料的材质要加以慎重选择。在设备结构的选取上,要选择结构强度高、防止爆裂、密封性能好的设备,以防泄露。

(4)在管道的选择、使用和设计上,由于管道输送的物料具有腐蚀、易爆炸和毒性,倘若这些有毒有害的物品从泄漏部位滴、漏,不但会污染环境,还会成为安全生产的隐患。为此,在对管道进行设计时,要对任何有可能发生的泄漏进行研究,从管道的布置、振动、材料的选择和应力分析等方面避免泄漏情况的发生。与此同时,还要了解整个工程的工艺流程,明确管道系统在各个工艺流程当中的作用,操作条件、腐蚀情况和工艺各方面的特殊要求,综合实际情况选择阀门和管道的材质。另外,还应注意的是,虽然有时在进行工艺设计时会采用一些软管连接,但是这很容易造成危险,因为管内物料有毒或易燃易爆时,喷出来会造成事故,因此实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不能用软管。

(5)装置布置涉及到建筑物构造、设备和通道布置三个方面,因此,在进行装置布置时应考虑其所处的位置是否能让危险物料的距离最短、输送量最少,设备的间距是否能够将火灾的破坏程度降到最低等。另外,在装置布置时要确保布置过程顺利实施,也应将设备占地内的通风情况、防护墙考虑在内。

3结语

化工工艺设计是化工生产能够实施的前提,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在严格、正确地执行政府制定的政策法规、标准规范之外,还要通过上述几个方面来找出生产过程当中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并及时对其中的缺陷加以改进,从而控制和防止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葛仁祥.化工工艺设计常见问题综述及建议[J]. 医药工程设计. 2011(04)

化学工程与工艺现状范文8

关键词:甲醇 合成工艺

中途分类号:TQ042文献标识码:A

甲醇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基本有机化工产品,除了在化工方面的多种应用外,它还可以作为清洁燃料在汽车中代替汽油或与汽油掺混使用。另外,以其为饲料的微生物蛋白(SCP)乃至食品添加剂都在深入的研究当中。从现阶段甲醇合成工艺的发展上来看,其合成工艺基本上是ICI、TOPSO E、Lurgi及TEC等甲醇合成技术。

一、甲醇合成工艺概述

甲醇工业化始于20世纪初,1923年德国BASF公司首先建立了一套采用Zn-Cr催化剂、合成压力为30.0MPa、规模为300吨/年的高压法甲醇生产装置。20世纪60年代,甲醇工业随着选择性好、低温活性高的铜基催化剂开发成功而取得重大进展。1966年英国ICI公司研制成功Cu-Zn-Al催化剂后,推出ICI低压甲醇合成工艺,在所属 Billingham工厂建立了工业化装置;1971年德国Lurgi公司成功开发出采用活性更高的Cu-Zn-Al-V催化剂的另一著名低压法工艺-Lurgi工艺;此后,世界各大公司竞相开发了各具特色的低压法工艺技术。

(一)国外工艺技术概况

当今大型工业化甲醇合成工艺基本上采用气相合成工艺,大型化甲醇反应器和催化剂都在迅速发展。当今世界占主导地位的大型甲醇合成专利技术有戴维、鲁奇、托普索、卡萨利、三菱瓦斯及英国克瓦那等。

(二)国内工艺技术概况

国内在甲醇技术的开发和工业化也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生产规模较小。近些年,随着南化、西南化工研究院和南化研究院的低压甲醇合成催化剂的开发成功,甲醇合成技术开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华东理工大学开发的管壳外冷-绝热复合式固定床催化反应器、杭州林达化工技术工程公司开发的低压均温合成甲醇反应器均有工业运行业绩。

二、发展成果

(一)气相甲醇合成工艺

在早期的以CO、CO2、H2及少量的N2和CH4为原料的合成中,煤是其生产的关键性因素。40年代以后,天然气的发现与推广,使生产方式发生转变,以煤为原料的甲醇生产方式受到了市场的冲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未来能源的发展、环境保护关注度的增高又为原始生产方式提供了新的契机,以煤为原料的甲醇生产又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1.采用轴向反应器的合成工艺 ICI与Lurgi工艺:1984年出现的冷管式合成塔与副产蒸汽合成塔,解决了以往反应器床层内温差较大的问题,改善了性能,降低了在操作中的压差。自20实际70年代以来,我国所建的甲醇装置大都采用了这种工艺,使其成为目前市场的主要装置。

2.采用径向反应器的合成工艺 :由于轴向反应器反应管径的限制且有产率低、能耗高的缺点,采用径向反应器的甲醇合成工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能有效降低在生产过程中的能耗,便利催化剂的装卸,成为目前甲醇工艺的目标与方向。

(二)液相甲醇合成工艺

1.浆态床床合成工艺(浆态床甲醇合成工艺):19世纪80年代,美国Air And Chemicals开发了新的合成工艺即浆态床合成工艺。在此成果的引导下,1981年,日产5吨甲醇的中试装置由美国德克萨斯拉波特联合企业顺利建成。考虑到当时的发展水平与发展层次,1997年建成相应的工业化示范基地。经过以往发展经验的总结,甲醇在不同气化炉型产生的原料的合成中表现除了较高的适应性。在高浓度的催化剂和高气速的操作条件下,依然能保持较高的产率和日常量。因此,其发展前景是非常可观的,在生产装置工业化中有重要的存在价值。

2.液态床技术:1985年,以液相热载体和流动反应器为基础的LPMEOHTM工艺被开发出来。经过科研人员多次测试,验证了其混合均匀、支持等温操作、反应速率高的优点,且其催化剂用量只有管式固定床的三分之一。据以往研究数据发现,浆态床反应器中催化剂悬浮量过大会造成了其沉降与团聚。鉴于此,1990年,在科研人员有目标性的研究下,滴流床合成甲醇方法出现了。滴流床性能全面,其囊括了浆态床和固定床的所有优点,且在催化剂装填量大以及床层中物料的流动中作出了新的改良。较以往成果来看,在转化率依据温度反应上具有优越性,因此更符合低氢碳比的制造要求。

(三)超临界相介质

近几年,超临界相介质中合成甲醇工艺技术得到了持续的发展,其成果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随着研究深入,其在反应平衡和生产率上达到了新突破。在超临界状态下,有机溶剂对甲醇合成的催化作用,使得甲醇合成的温度限制降低,已允许了低温制造。高压反应釜是超临界甲醇合成技术的而基础,将催化剂与有机溶剂结合的同时加入釜中,改变了合成符的内容与内容比例,使得以往被限制的操作条件允许在超临界状态下进行。

(四)膜反应工艺

膜反应工艺是一种新型的工艺。目前主要的类型分为两个方面:致密膜,旨在达到最佳的摩尔比,对催化剂表面的构成物有目标的进行调节;通过及时移除产物为手段来提高转化率的工艺。膜反应器转化率高,且在选择率和反应速度上都有提高。就现阶段来看,机聚合物制成的膜依然是市场的主导。虽然其优点是多样性的,但问题出现在高温高压及有机溶液的稳定性上。据此,择性高、通过率大、无苛刻条件限制的膜会成为以后膜反应研究的新方向。

(五)其他合成方法

均相催化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液相甲醇合成的均相合成工艺与工化发展的协调性。其在合成气转化率和甲醇产率上都有大幅度的提高,且支持低温操作技术。均相合成工艺具有行业上所需的发展潜力与前景,但由于技术上的不成熟,在技术难度的突破上,依然需要持续的探讨。

三、甲醇合成工艺发展趋势

(一)国内发展状况

从国内发展状况来看,甲醇产能和消费都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造成甲醇的供不应求。对此:1998年,中科院成都有机所开发出新工艺,将甲醇、甲酯以及甲酸进行合成所需具备的条件如下:采用相关的反应器(无搅拌釜式),温度条件以及气压条件均较低。在试验之后可知其结果为:通过对合成气的单程转化后,其正常反应率为90%以上,因此可知,合成具有明显的优势,即能够快速选择温度和气压进行转化,那么通过试验,其产生的物质就为无水甲醇。而了解到中科院进行煤化的过程后还可知,其对甲醇进行合成的手段为在低温条件下将浆态床进行一体化合成以及在高温条件下(180℃)将甲醇和CO羰基化合成,产生甲酸甲酯,再将上述物质进行氢解,那么反应出的物质就为甲醇。综合上述实验可知,对合成气进行单程转化之后,其正常反应率为90%,甲醇拥有极高的选择性,其数据在94%到99%之间,此外,力学也在天津大学科研人员的研究下有了新的发现。

(二)国外发展状况

从国外发展状况来看,60年代后,工业的发展使铜基催化剂得到广泛的应用,有效规范化了工业化的纯合成技术,在此过程中得到改进的低压甲醇合成工艺和大型甲醇技术已经深受相关从业人员的青睐。70年代以后,行业人士对甲醇气相合成技术进行的新的改革,其盲目大力发展研究,使得在工艺开深度与力度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结合目前甲醇的发展市场与前景,来找到气相合成的不足之处,发现其研究技术需进一步改良,在受化学热力学平衡和反应动力学的中存在的弊端,使低转化率、高压缩功耗问题上升到一个新的关注点。在新型催化剂出现的基础上,一些外国公司对甲醇工艺作出了新的尝试,通过合理调整系统压力(~10 MPa)的方法,使转化率得到了保证,最终未能达到预期科研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其甲醇气相合成工艺已走到了技术寿命的最高峰。

(三).企业发展状况

从以企业为个体的经营者来看,国内外在液相甲醇合成工艺的发展已处于比较成熟的状态。而如何使得甲醇合成工艺在发展上更完美,使社会的“大目标”与企业的“小目标”达到最深层次的和谐,则走共同开发、共有知识产权的道路是必须的。

综上所述,在行内外人士的共同努力下,甲醇的合成工艺已发展到一个新的的高度,其研究成果在各个领域都有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问题总是伴随着发展而来,在甲醇实际的运用中还存在着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应结合目前甲醇市场的发展前景、发展方向,在以往科研成果的有效指导下,获取在甲醇生产过程中有建设性的设想、和措施。目前甲醇合成工艺进展的方向大致从四个领域改良包括催化剂、浆态床、导热以及甲醇合成的高转化率和低能耗。本文主要着重于甲醇在研究中的成果与发展,企业还需要在实际的生产中去定位生产的方向,以进一步增大其发展潜力、扩宽其发展市场。

参考文献:

[1] 郑妍妍,张宏达,王金福.二甲氧基甲烷合成反应的热力学分析[J].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2013(01)

[2] 张丽平.甲醇生产技术新进展[J].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2013(01)

[3] 高成广,范凤兰,贾丽华,赵云鹏,郭祥峰.凝胶网格共沉淀法制备CuO/ZnO/Al2O3及其催化CO2加氢合成甲醇研究[J].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2013(02)

[4] 孔令鹏,徐兴科.焦炉气生产甲醇预热炉蒸汽盘管爆裂的原因分析[J].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2013(02)

[5] 王 珏,朱丽华,徐 锋.分子氧直接氧化甲烷制甲醇[J].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2013(02)

[6] 雷 坤,马宏方,张海涛,应卫勇,房鼎业.SC309催化剂甲醇合成反应本征动力学研究[J].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2013(03)

化学工程与工艺现状范文9

论文摘要: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在世界工艺美术发展史上曾处于领先地位,对世界工艺美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今,日本及一些欧美国家已经取代了中国工艺美术的领先地位,走在世界工艺美术的前列,这一现状尤为值得深思。笔者以促进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为主要目标,通过分析当今传统工艺美术在美术本科教育中的现状,提出了一些促进传统工艺美术教育发展的措施。 

 

一万年前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已经开始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工艺美术,从新石器时展至1911年清朝灭亡,我们的祖先创造出了种类繁多、技艺精湛的工艺美术作品,为我国在世界上赢得了“丝国”、“瓷国”、“漆国”的美誉。 [1]但令人惋惜的是,我国工艺美术的发展现状与古代在世界上占绝对优势的领先地位相比已经大相径庭。就陶瓷而言,在创意设计上日本和一些欧美国家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日本在陶艺普及教育上更是做到在每一个市、县的公民馆设立陶艺班,甚至一些普通老百姓的家里,也设有简单的陶艺家庭作坊;再就漆器而言,在漆器工艺界内谈到漆器,更多人认同日本已经成为漆器发展的领头羊。 

通过查阅多种工艺美术类书籍,笔者发现我国介绍制作工艺和制作方法的精品书籍比较缺乏,而作品鉴赏的书籍居多,导致制作传统工艺得不到较好的传承与提高。介绍传统工艺作品的书籍,尽管登载了非常多的作品图例,却没有对作品使用的原材料以及制作工艺进行详细描述,若增加对制作工艺介绍能更好的帮助读者进行传统工艺的学习。 

 

一、本科工艺美术教育现状及对策 

 

1.在我国开办美术专业的本科院校中,工艺美术教育相对与其他美术专业发展较为缓慢,特别是综合类大学中的工艺美术本科教育发展得更加缓慢,而迅猛发展的电脑美术教育与此构成鲜明的对比。在政策上,电脑美术教育得到了国家教育机关的大力支持,同时学生个人电脑的普及也成为电脑美术推广的有利条件。以广州大学为例,所有学生宿舍都配备了电脑专用书桌和互联网接入端口,而大多数美术专业的学生在宿舍放置了个人电脑,从他们日常操作电脑的熟练程度可以看出,使用电脑进行美术创作对于电脑美术专业学生已不是难事,而非电脑美术专业的学生也能使用电脑辅助制作自己的艺术作品。事实上,我国本科院校工艺美术教育的普及化远远不如电脑美术教育。动手能力方面,相当一部分在读的本科大学生由于在日常生活中缺少使用锯子、钉锤、铁丝等工具的经验,在工艺美术课上容易因操作不当而受伤,使部分学生对工艺品制作产生抵触心理。此外,从就业问题而言,多数学生认为如今已是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觉得使用电脑进行创作设计,比手工艺品制作更适合社会需求,而电脑美术设计的就业面和薪酬更符合个人要求。因此我国工艺美术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社会因素制约。 

即使在工艺美术教育普及化程度较高的日本,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也存在着手工制作传统工艺传承问题的担忧。日本工艺美术教育学者春日明夫说过:“由于我们过多沉浸于太便利的生活中,往往失去了人类把东西制作出来它本来的意义所在。”,“正是处于信息时代,我们才更有必要再重新认识人类根源性的行为中用手制作东西的重要性。”[2] 而中国有句古话“温故而知新”,通过学习我国传统工艺制品的制作过程,感受人与自然的关系对培养创造型思维能力有很大帮助,也有利于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事业。 

2.本科院校工艺美术实验室设备设施基本存在数量不足的问题,授课时往往不能满足一个班的学生同时进行操作。由于实验室设备数量不足,学生把宝贵的时间花费在等待上,使得本来就不多的操作设备的机会进一步减少。为了增加学生动手制作机会,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为工艺美术实验室配备充足的设备设施是很有必要的。 

3.由于多数传统工艺文化相关的书籍缺乏制作工艺说明,需要专业教师在课堂内不但要进行理论讲解,而且要多对制作工艺、原理进行说明与操作示范。若有条件,更应带领学生参观民间传统工艺作坊的作品制作过程,甚至亲身体验工艺品制作。身在工艺美术本科实验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应该考虑如何增加学生与传统工艺美术艺人的接触机会,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制作工艺的认识,更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当然,本科工艺美术教育并不是以培养传统工艺艺术家为目标,事实上,无论成为哪一门传统工艺的艺术家一般都需要5年以上的钻研时间,本科教育阶段并不足以实现这个目标,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在课堂内外通过对艺术家的了解认识,建立自己的人生观、树立艺术家的世界观、审美观,为日后的艺术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本科工艺美术教育展望 

 

本科美术专业的学生一般都生活在校园环境内,生活往往是单一的两点一线往返于教室与宿舍之间,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多数学生对学校周边以及所在的地方区域人们的生活状况及其文化背景的了解并不多。倘若本科教育能让学生领会到从身边学起、从生活学起,充分利用周边的资源学习传统工艺,实地观察、学习,则有利于学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和人群生存状况产生真实感情,从而激发艺术创作灵感,使艺术作品得到升华。即使本科教育只让学生学习到传统工艺美术一些基本技法与工艺工序,也能为学生的艺术生涯打下基础,对学生日后创造性的学习工艺美术知识与技能产生很大的帮助。只有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输入到传统工艺美术领域里,我国的传统工艺美术才能得到持续的发展,希望我国传统工艺美术能重现昔日雄风。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