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初中劳动教育课程设计集锦9篇

时间:2023-09-03 14:57:33

初中劳动教育课程设计

初中劳动教育课程设计范文1

一年级劳技教学计划 篇【1】

一、学期教学总体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自立能力和耐心细致的高尚品质。

3、提高学生对劳动生活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4、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创新精神。

二、教材分析:

本册劳动课共15课,内容包括“十字绣”、“种植”、“雕刻”、“饮食制作”,十字绣主要内容是十字绣的基本功和练习绣梅花;种植主要内容包括番茄的育苗、移植、管理保鲜与加工;雕刻主要包括果皮、萝卜、肥皂的雕刻和橡皮印章的雕刻;饮食制作主要让学生学会一些简单的菜的制作方法。这些内容不仅注意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而且具有思想性、科学性、实践性和趣味性。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三、四年级学生整体素质不错。但思想较浮躁,大多数同学热爱劳动,有部分来自农村,他们有一定的劳动技能,爱劳动,能积极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和公益劳动,手工制作能力比较强。但部分学生劳动积极性不强,劳动技能不高,极个别学生劳动态度不端正,对他们应加强指导和教育。 四、主要措施:

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通过了解,班上的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面对这种情况,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好的思想教育,告诉他们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是最光荣的,讲一些热爱劳动的小故事,来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2、认真钻研学习《新课程标准》和《劳动教学大纲》,熟悉教材内容,备好每一节课。

3、积极进行劳动课的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

劳动课的教学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和各

种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方法,学会总结规律,在学生掌握了简单劳动方法的同时,学会创新,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了技能,陶冶了品德。

4、改革劳动课的评价制度

改变过去单一的理论测试的评价制度。本学期要从三个方面评价学生的劳动。①平时的劳动(如值日、义务劳动)②对待劳动课的态度③家务劳动。即:一方面从学生平时的值日,义务劳动等情况,评出等级;第二方面从学生在劳动课各方面的表现评出等级;三从家长反映在家中的劳动情况评出等级,最后进行综合评定,这样全方位地调动了学生热爱劳动的兴趣。

5、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热爱劳动的兴趣。

6、经常带领学生参加适当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大胆创新,勇于竞争的实践能力。

总之,在本学期教学中,要以以上的总体计划来完成劳动课的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一年级劳技教学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初中劳动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基本目标,以操作性学习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劳动技术课程的教学与实施要注重体现基本课程基本理念,体现“全体性、综合性、科学性、实效性”原则。正确认识初中劳动技术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初中劳动技术课程是为与之衔接的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打基础的必修课程,是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基础学习领域。课程实施中,要明确初中劳动技术课程具有为高中阶段通用技术打基础的通识教育意义,教学中应努力提高学生的基础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和富有个性的发展。注重技术思想和方法以及符合时代需要并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发展学生技术实践能力。通过技术设计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究、批判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创造潜能、批判性思维得到有效开发,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和依据

以“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作为劳动技术课程基本目标,以九年义务教育《7~9年级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实施指南》为教学依据,以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作为参考。

劳动技术课程课时安排应依据北京市实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课程计划(试行)来安排,满足7到9年级劳动技术课程100课时的要求。以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劳动

技术》作为主要参考进行教学活动,同时在课程实施中要结合各校实际情况,选取适合的教学内容,突出学校特色。

三、教学要求

1. 认真学习研究《7~9年级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实施指南》和《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实验)》 ,理解初中阶段劳动技术课程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理念。明确初中阶段劳动技术课程是以基础的、宽泛的、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技术内容为载体,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基本目标。理解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关系,三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注意融合与协调,努力实现三者的统一。注重学生在技术理解、技术实践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学习经历和基础奠定。

2. 认真备课,仔细研究和设计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结合学校特点,选择适合的技术学习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亲历设计过程,重视技术思想和方法的指导,重视技术试验的教学。

3. 选择适当教学方法,倡导多元化学习方式。改变传统的技术教学中单纯的技能培训模式,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新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针对不同学习内容,考虑学生差异,选择模仿、合作和研究等不同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教学中加强与学生互动、谋求共同发展。

4. 遵循发展性评价理念。评价中要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

结合,发挥评价的激励、诊断和发展功能。评价要体现本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评价时要关注学生的劳动态度与技术实践能力。评价方法注重多样化,将作品评价、访谈评价、书面测试、技术活动报告等多种方式结合,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参与程度,给学生提供自我评价的机会,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反思。

5. 增强科研意识,开展课题研究。以“初中劳动技术教师技术素养提升策略的实践研究”课题为契机,引领劳动技术教师从自身专业发展角度出发,寻求提升技术素养的方法;以劳动技术学科课堂教学低效(无效)现象研究为核心,推动劳动技术学科课堂教学有效实施。

6. 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促进课程资源的开发。立足教学中的具体问题,通过研讨、听评课、课题研究、专题讲座、技能培训等各种形式,加强本课程教学研究和教学资源的开发整合。加强校际之间劳动技术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分享经验,提高教学能力。

7. 固化教学成果。重视经验、成果、案例等积累,将课堂教学或实践活动进行总结、提炼,汇总成教学设计、活动案例、论文、研究报告等,同时将学生和教师作品进行整理。

四、教研活动

1. 研读本学期教学计划和要求。

2. 组织教材教法分析、研究课、专题讲座活动。

3. 组织木工、电子传统工艺技能培训。

4. 组织青年教师说课基本功交流与研讨。

5. 开展课题研究,提升劳动技术教师研究意识。

初中劳动教育课程设计范文2

(一)中学劳动技术课教学的主要目的应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矗对侧重就业的学生进行一些职业预备教育。

(二)我国劳动技术课的教学虽然存在很多问题与困难,也有不少曲折,但是总的情况是有了很大的发展,小学的开课率较高,初中次之,高中的开课率最低。

从现在开设的劳动技术课项目来看,可以发现“电子制作技术”、“英文打字”、“电工技术”、“电子计算机”等项目开设得较多。其原因是这些项目的科技含量较高或是与物理、英语等文化学科的教学有较密切的联系,可以促进这些学科的教学。另一方面,这些项目与学生的文化素质相接近,实用性又较强,开设这些项目的社会阻力较小,学生家长容易接受。

在中学开设的劳动技术课教学项目的科技含量的大小是目前争议较大的问题。这里所说的科技含量较高是指:学习这些技术需要一定的文化理论知识为基础,又不需要学生掌握高深的科学理论,而是与学生的文化水平相适应;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教学一些现代技术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当然,学习科技含量较高的技能,也需要一些基本劳动生产技能做基础,就是说,基本的劳动生产技能还是需要学习的。

主张在中学劳动技术课中设一些科技含量较低项目的同志,主要是从大纲的可行性来考虑的。他们认为目前一些学校未能开课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困难,开设一些技术含量低的项目可以转变这种状况。主张在中学开设科技含量较高项目的同志认为,目前劳动技术课开设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认识问题,影响认识的问题有三个方面,一是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二是经济与师资问题;三是劳动技术课的课程设置不合理。

1.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

从我们近期的调查来看,全国在高中三年级和初中三年级开设劳动技术课的学校是极少数。三年级下学期开课的几乎没有。校长们公开说是为了应付高考与中考。很多地区反映,高考与中考的录取率是评定各地教委领导和校长政绩的最重要的指标,甚至起到一票否决的作用。有的地区给学校规定了高考指标;有的地区,甚至对下属县市按高考成绩排定开会座次和发言顺序。由于劳动技术课不是高考与中考项目,有些地区甚至不进行考查,不少学校对劳动技术课采取应付的态度。就是劳动技术课开设较好的省市,应试教育的阴影也始终影响着劳动技术课的开设。

2.经济与师资问题

经济与师资问题是始终困扰劳动技术课开设的一个大问题。经济问题与地方的经济实力有关,也与中央和地方对劳动技术课的开设没有制定必要的政策有关。劳动技术课的教学设施与日常教学经费至今没有可靠来源,基本上是靠学校自己筹款解决。有些地方每年给劳动技术课拨专款,但据了解大部分用于购买计算机,真正用于劳动技术课的经费少得可怜。就是在一些劳动技术课开设较好的学校,劳动技术课的日常经费,特别是设备的维修费与学生的学具费的开支也感困难。劳动技术课的师资问题更为严重。劳动技术课开设十多年了,在我国的师范院校还没有这个专业设置。有些热心于劳动技术课教学的大学领导希望开设这个专业,得到的回答是我国大学的专业设置中没有这个专业,不能开设。大学不开设劳动技术专业也有客观原因,就是大学也没有师资和教材,特别是,由于现行大纲所规定的劳动技术课教学内容的科技含量较低,按现行大纲的要求也很难设计大学课程;另外,我国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劳动技术课教学法,大学更很少有人来研究这个问题。如果现在大学还不来考虑这个问题,不投入力量来研究劳动技术课教师的培养,到本世纪末,劳动技术课教师的培养问题仍然提不到日程上来,这将影响到劳动技术课的开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3.劳动技术课的课程设置不合理

某些学校不开设劳动技术课不一定是因经济困难,很多重点高中就没有开设劳动技术课,或是以“程序设计”、“画法几何”(名为“制图”)代替劳动技术课。开设什么项目,不能从少数学校是否有条件开课来考虑,而应由中学劳动技术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来确定。目前,由于中学劳动技术课所开设的项目是低层次的,科技含量较低,不少人士认为这些内容没必要在中学学习,因而极大地影响了劳动技术课在教学中的地位和学校开课的积极性,也使得劳动技术课难于得到社会的承认。只有提高劳动技术课的科技含量,劳动技术课才能取得它应有的地位,地方和教育部门才愿意向劳动技术课投资。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在辽阳市进行《英文打字》试教验收时,参加验收的乡领导在了解到学习英文打字的目的和作用后,当场拍板购买够一个班教学用的打字机。他们说,我们虽是受灾地区,经济比较困难,但我们乡要发展,需要掌握计算机和外语的人才。事实上,影响劳动技术课开课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认识问题,既有领导的认识问题,也有基层的认识问题。某市在我国不能算是一个经济最发达的城市,近几年来教育部门投资3000万元购置了计算机(不包括学校自筹经费部分),每个学校30台,但劳动技术课教学却缺少必要的经费。这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领导对两个学科的不同认识。

二、劳动技术课的教学目的

我国在小学、中学分别设立了劳动课、劳动技术课,对学生进行劳动技术教育。这些课程的设立是我国教育正在向素质教育转化的一个标志。由于生产的发展,对生产技术的要求,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特别是对技能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原来的教育对学生的技能素质的培养不够重视的状况,已不适应我国生产发展的需要。在现代生产比较发达的国家,早就开设了技术类课程,它与科学课程(理、化、生)是并重的。例如,西方国家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生产中岗位的淘汰率十分高,工作岗位技术含量也较高。最近,德国对失业人员的调查表明,失业人员中,以技术水平较低的工作人员为主。我国由于生产的发展,已出现了因职工的技术素质不高致使先进设备无法使用和影响产品质量的现象。随着生产的发展,特别是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对职工的技术素质的要求也将提高。生产的发展要求提高国民的技术素质,首先反映在对教育工作的要求上,要求培养出具有较高劳动技能素质的人才,以适应未来生产发展的需要。这就是一般所说的教育的提前量。教育工作不能等到需要某种人才时再着手培养,必须预测未来对人才的需求情况,提前为社会作好准备。我们现在的教育工作担负着造就未来劳动者的重任,应当为国家培养出具有较高劳动技能素质的人才,以适应21世纪生产发展的需要。

劳动技术教育包括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个方面。劳动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习惯、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感情,即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技术教育则是使学生掌握一些劳动技术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他们动手的能力,进而进行一些初级的职业技术预备教育,即培养他们的技能素质,使他们能适应现代生产和生活。应当注意到,劳动教育与技术教育两者还有个共同之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者的品质和行为习惯,即劳动者的个性心理品质。

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素质,在教育工作中的具体措施之一,就是劳动课和劳动技术课的开设。技能素质包括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操作技术。例如,物理、化学、生物等文化学科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属于必要的科学理论知识,劳动课和劳动技术课中所学习的技术理论知识也属于必要的科学理论知识;劳动课和劳动技术课中的操作技能则属于操作技术,它以动手能力为主。

劳动课和劳动技术课都是以培养学生劳动技能素质为主要目的的课程。根据学生的知识和体能水平,小学劳动课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为主,并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多,逐步增加技术知识的含量;在初中,则是劳动素质和技能素质的培养并重;到了高中,由于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和体能水平,经过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教育,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劳动素质,因而,高中劳动技术课的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技能素质为主,兼顾劳动素质的培养。总的来说,中小学的劳动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劳动技术素质,使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技术理论和技能,掌握一些学习技术的方法,并培养学习技术的兴趣。还应注意到一点,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技术课的教学不属于职业教育,它们只能为进一步进行职业教育打下基矗但是,由于各地大部分学生不能升学,而要在当地就业(即使对北京、上海这样的地区来说,也是如此)。因而,培养具有较高劳动技能素质的学生,对当地劳动力的素质的提高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初中劳动教育课程设计范文3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内容;渗透 义务教育阶段有没有必要、可不可以渗透职业教育内容?虽然教育综合改革10年的经验已经充分证明了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职业教育法也有相应的规定,然而要真正实行起来,恐怕还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还需要我们提高认识,加强对渗透方法和途径进行研究,还需要我们对渗透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本文就此谈几点个人看法。

渗透的必要性

(一)义务教育的薄弱性和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滞后性的现实情况对义务教育阶段渗进职业教育内容提出了要求 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滞后,大量初中毕业生无法升学,制约着劳动力文化水平的提高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据各年度《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 2002年和2003年全国初中生平均升学率分别为50.7%、50.0%、51.2%、53.2%、 58.3%和59.6%,农村地区还远低于 50%。这表明有近一半的初中毕业生不能接受高中阶段教育,且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我国目前每年新增农村剩余劳动力有500万至600万,其中绝大多数是没有升入高中的初中毕业生。

义务教育的薄弱性和高中教育发展的滞后性,要求我们必须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开始渗透职业教育内容,否则,这些不能完成义务教育的学生和虽已完成义务教育但没有接受过职业教育的学生,一毕业就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升学无门,就业无路,致富无技,步入社会后仍属于体力型劳动力,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二)劳动者在择业过程和就业之后的不适应对职业教育提出了要求

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没有接受过职业教育的劳动力总体上表现为低素质,在择业过程和就业之后存在诸多问题。

就业难度加大 现代社会的大生产,其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对劳动力文化程度的要求亦越来越高,很多用工单位都要求受聘对象具有高中以上学历或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这说明,低文化和无文化的农业富余劳动力受市场竞争机制的约束,其转移难度明显增大,职业选择的余地也受到比较大的限制。有资料显示,全国城镇对熟练工人的需求达58%以上,而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技术素质离这种需求相差甚远。从农村劳动力的后备力量看,即使他们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但因他们在普通学校接受的只是升学模式的教育,很少学到实用技术和从业技能,最终多陷入升学无门、就业无路、致富无技的窘境。

就业岗位层次不高 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低下既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也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就业层次的提高。低素质的“农民工”难以在劳动力市场上和“下岗职工”相抗衡,必然失去在城市“拾遗补阙”的机会,农民工往往只能选择在建筑、运输等部门干体力活,选择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就业,就业岗位层次不高。

就业稳定性差 低素质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经济周期的相关程度增大,一旦经济过热,如房地产升温、运输繁忙,“农民工”的用武之地就会增多;反之,一旦经济萧条,已经成为经济学家们研究课题的“民工回流”现象就会出现。这样一来,就使得曾经被一些经济学家看好的中国特色农民流动就业,随着经济周期而上下波动,这一点在2000年和2001年就表现得非常明显。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周期的固有联系不可避免地表现出来。

可见,无论是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难度、就业岗位的层次,还是从农民转业的稳定性来考虑,加强对准“农民工”——农村义务教育毕业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职业教育是当务之急!

(三)义务教育阶段渗透职业教育内容最符合农村实际,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农民的办学积极性

首先,从教育的角度看,基础教育系统在我国农村是最正规、组织最健全、农民花钱最多、在农民心目中也最有分量的教育体系。然而,在许多农村地区,它是否能对农村的社会经济产生明显而直接的促进作用却值得探讨。那些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的毕业生,那些留在本乡本土就业的青少年迟迟不能进入角色,或虽然进入角色,却仍然按照传统方式从事农业生产。所以,在农村义务教育中渗透职教内容,以此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实在是非常必要的,也最符合农村实际。

第二,从农民的角度看,渗透职教因素可增加他们对义务教育的支持程度,还可增加学生(未来农民)学习的自主参与程度。农民的支持首先表现在是否愿意对教育做更大的投入;其次表现在是否支持学生完成学业。但是,这两点均取决于农民是否感到教育对他们有着看得见的效益和作用。学生的参与程度主要是指他们是否对学习有兴趣,是否愿意把义务教育的课程学完。然而,依笔者所见,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在不少地方,农民投入并不十分情愿,学生亦有相当的隐性辍学率,特别是到初三,辍学就有相当的数量了。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的基础教育脱离实际,农民不予支持,升学无望的学生也实在无兴趣学下去了。如果在基础教育中适当渗透职教因素,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剂良药。

第三,从社会和经济发展角度看,由于农村的发展相对落后,人口相对分散,社会分工、职能分化也不如城市,因此,在农村义务教育内容中渗透一些职教内容是符合实际的,也是必要的。

渗透的可能性

(一)义务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内容的理论依据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包括初中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国务院制定的《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要求各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要从实际出发,“农村尤其是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初中应适时注入结合本地需要的职业教育内容;也可以在初中教育的一定阶段,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分流;有的地区可试办职业初中。”因此,在义务教育阶段渗透职业教育内容,培养当地经济所需的有一定生产技能的劳动者和各种初级人才,符合《纲要》精神。

(二)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内容的特点

现行的各科教学大纲,在“教学要求”中,都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和技术,以及这些知识和技能在工农业生产、第三产业、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从教学内容的可解性看,义务教育中的许多内容与职业教育是相通的,这就大大减少了增加这些内容的难度。例如,义务教育中自然科学的内容只要一具体化,就成为许多实用的科学技术;职业道德、法律、社会交往知识,也不过是义务教育中思想政治课的延伸,等等。

(三)新课程改革提供了有利机遇 新课程改革为义务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内容提供了良好机遇。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4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对农村地区课程改革的指导和支持,紧密联系农村实际,开设一些职业技术课程。

渗透的途径方法

(一)加强义务教育文化课中职教内容的渗透

当前,我们应将在义务教育文化课中渗透职教内容作为重点,根据课程特点,结合教材中相关内容,有意识地渗透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我国普通学校现行的各科教材,特别是中学物理、化学、生物、数学、地理,小学的自然学科与生产实践有着广泛的联系,完全可能使学生了解现代生产的基本原理,掌握一定的工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要充分利用文化科学知识中的有利因素,加强教学与现代工农业生产的联系。各科教学都要重视实践环节,加强观察、演示、实验、操作、练习和实习作业,组织学生到实习工厂、实验园地以及校外挂钩的工矿、企业、农科所进行参观、实验、测量、探求,使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理解和掌握生产技术知识,将所学的科学知识和原理运用于实际生活,从中培养科学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判断力、创造力得到发展。

(二)进行农村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课程的整合

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的课程内容严重地存在着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问题,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不能反映农业现代科技、农村社会发展的新内容,同职业需要很少联系,致使回乡初中毕业生在思想、心理、技术、劳动技能等方面缺乏从事农业生产的必要准备,难以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这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因此,有必要对现行的农村义务教育课程体系进行反思和重构,在农村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中拓展职业教育课程,使农村义务教育课程和职业教育课程相互整合。要对现行的课程体系中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学生今后的成长没有多少价值的课程进行革命性清理。除了正常开设国家规定的课程之外,应当有区别地重点开设农村社区服务、社会实践课程及劳动与教育课程。这类课程的设置应根据本社区的地域特点及文化需要,体现出鲜明的职业性,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农村建设或经过培训后转入相应的行业服务。它可以作为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来开发,也可以融入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学习领域中去。

(三)实行“3+1”模式

过去,我国的大部分农村地区实行的是“5+3”模式,即小学5年,初中3年,目前进行的“6+3”模式转换异常艰难,绝大部分农村地区已经习惯了小学5年的教学体系,不愿意让孩子多上一年小学,这种思维模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从教学纲要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上看,小学6年过于松散,初中3年过于紧张,这也是广大一线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的共同感受,学制改革势在必行。我们认为,实行“5+4”模式比较合适,即小学5年,初中4年。初中实行“3+1”模式,即初中三年文化课学习结束后,根据学生接受水平和实际需要,进行一年的职业教育,使学生掌握初级技能。

(四)实施绿色证书制度

自199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农业部《关于实施绿色证书工程的意见》以来,在总结绿色证书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近年来,有些地方的教育部门根据当地实际需要,在农村初中引进绿色证书教育,即要求学生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除取得毕业证外还应取得职业技术培训合格证。具体做法是:在保证执行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3+1”教育,即在三年初中教育的基础上,安排一年的绿色证书培训,学生就有了更为全面的学习和系统掌握农业知识和技能的机会,既奠定了学生升学基础,又为将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创造了必要条件。实践证明,根据本地实际,在农村普通初中阶段试行绿色证书教育是完全必要且可行的。 渗透中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一)加强渗透宣传,创造适宜的舆论氛围

农村义务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内容是一种新事物,牵涉到学生、家长、教师、政府和社会等方方面面,必然会遇到不少困难和阻力。改革能否成功,关键取决于政府、学校和社会能否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因此,我们认为,要搞好这项改革,当务之急是要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新闻媒体大造舆论,宣传义务教育中渗进职业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使社会各方面充分认识这项改革对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必须突破传统的“质量”标准,端正教育内部以及社会各界的教育质量观,破除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把升学率和各文化学科考试分数当作检验、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学生学习质量的唯一标准的传统,树立全面发展的新观念。

(二)教材建设

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渗透职业教育内容最重要的问题是教材问题。教材建设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解决:一是文化课中渗透职教知识点,要求教师将教材中与职业教育相关的知识点挖掘、归纳、整理,在讲授文化课时有意识地贯穿其中;二是新增职教内容,结合当地实际,组织人力编写乡土教材;三是根据“3+1”模式,有选择地利用其他地区的教材。

(三)教师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是顺利实施“普九”阶段渗透职教的关键问题。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主要有四条:一是通过培训教育、引导教师树立职教意识,热悉职教政策,掌握职教动态,了解职教信息,以便尽快适应“渗透”教学;二是鼓励现有教师边教边学,自我提高,掌握相近专业知识,实现一专多能;三是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做法,选送部分教师到高职院校进修,培养职教专业教师;四是在社会其他部门选聘部分热爱职业教育、专业知识丰富、生产技能较高的专业人员来校任教。

(四)实训基地建设

职业教育的最大特点是技能训练,而实训设施及基地建设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技能训练的提高。因此,重视实训设施及实习基地的建设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主要途径有:一是加强校内实习基地建设,要根据所设职教内容,筹措资金,购置专业设施,开设实习基地,使基地建设与师资、教材建设并举并重,满足教学需求;二是个别职教内容由于校内条件制约无法开展教学,可通过校外租借、与企业签订租用合同等,建立长期稳定关系,保证教学需要。

(五)职教内容的选择

职教内容的选择要大胆跳出“农门”,不再局限于传授种植、养殖技能。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2001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产业的比例为49.9%,转移到第三产业的比例为44.6%,转移到外地仍然从事农业的仅占5.5%。可见,未来农民迫切需要的是第二、第三产业的专业技能,针对农村的职业教育应该适应这种需要。要根据本地经济特点或劳动力输入地的需求选择要渗透的职教内容。

[2]赵北志.关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渗进职业教育问题[J].教育与职业,1999, (6).

初中劳动教育课程设计范文4

【关键词】劳动教育;实践;课程

一、让劳动教育课真正进入学校主流课程

“童乐园”劳动教育实践课的开展,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真正进入农村小学的“主流课程”。我校总结了劳动教育实践课程的“五落实”保障机制:课时落实、教材落实、师资落实、考核落实和制度落实,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真正进入学校主流课程。

二、认真研制劳动实践教育目标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分“年龄特点”和“学科特点”两个维度,制订了劳动综合实践课教学目标。

(一)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设定童乐园劳动实践教育的梯度目标,确保劳动实践教育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总目标是:

1.通过“童乐园”劳动实践活动课与其他课的结合学习,了解和实践劳动有关的一些知识。掌握简单的劳动工具的使用。

2.通过各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学习,让学生学会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活动并能够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操作。

3.能根据自己在劳动中所出现的问题,制定一个小课题研究,并尝试撰写研究小论文。

4.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探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并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索的团队精神,塑造完善人格,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沟通能力。

5.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其他课的结合,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应用广泛,它与其他学科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分段目标:

低段目标:1.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劳动工具的使用。2.通过实践活动学习生活与社会中的简单的常识性知识。3.培B他们热爱劳动的意识,积极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好奇心,增强对生活的了解和认识。4.通过数学、语文、音乐、美术、品社课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结合,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综合实践活动课适合每一门学科。

中段目标:1.培养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的能力;教给学生一些设计及制作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设计及制作的能力。2.学会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活动、与他人的合作交往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3.通过小组合作活动,感受到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培养学生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有喜悦感和成就感,激发学生对自然对社会的责任感、正义感以及对生活的热爱。4.在数学、语文、音乐、美术、品社课的基础上又加入英语、科学两样,学生要按要求完成每门课所制定的综合实践活动的特定目标。

高段目标:1.以学生为主体,贴近学生生活,运用其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进入主动探究知识,亲身体验实践活动带来的苦与乐。2.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让学生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论证的方法,能写研究方案,初步学会写研究报告。3.总目标4(内容详见上文)。4.通过前面的两个学段的学习,学生已经深入明白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不可缺少性。

(二)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分学科制订了与学科特点相融合的“童乐园”劳动实践活动课的教学目标。

融入语文学科特点的劳动实践活动课教学目标:1.通过各种语文学习对劳动实践活动产生兴趣。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的内容,养成记观察日记的习惯。3.通过课题小研究,培养学生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应用资料的能力,学会写简单的研究报告。4.通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理解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知道如何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分段教学目标略)

融入数学学科特点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目标:1.认识园地的形状大小、计算园地周长、面积。2.利用园地现有材料绘制条形、折线统计图。分析园地的产量、盈亏等情况。3.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作物买卖,并自己编制相关的数学应用题。4.能借用学生对园地的热爱,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园地这一具体形象的物体,让学生更容易掌握抽象的数学内容,感受成功学习的快乐。5.让学生知道生活当中处处是数学。

三、编制实施《“童乐园”小农艺》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的编制是必需的,我们决定编写《童乐园小农艺》校本课程,目的首先是为了使“童乐园”劳动实践教育能够更加系列化,确保持续开展下去,并不断提高劳动实践教育的实际效果。其次是为了切实减轻老师指导劳动实践教育的难度,让老师们能快乐地指导这门课程,最后,也是为了促进全体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在了解、熟悉这门课程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发现、自己的独创。因此,课题组的老师在研究过程中,都十分重视及时把研究成果整理出来,让更多的老师参考,从容吸引更多的老师加入到课程资源开发的队伍中来。

初中劳动教育课程设计范文5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脉络

作者简介:孙琳(1965-),女,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职业教育教学;徐桂庭(1981-),女,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政策。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资助项目“中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项目批准号:13JZD047,主持人:赵志群)”子课题“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的技术基础研究”的成果之一,子课题负责人:孙琳。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03-0004-12

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进入了由规模扩张向更加注重内涵发展和质量提高转变的阶段,实现职业教育根本变革的载体或内核是课程与教学。课程与教学领域是教育制度形成的实践基础与内在组成,是一种教育制度实践运行成效的具体体现。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正处于工作过程导向和个体发展需求指向的“双重视野”,要求建立体现人本教育和工具教育“双重目标”的课程与教学体系,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着新的选择与调整。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在不同的历史发阶段,不同的社会经济结构条件下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30余年,为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职业教育教学发展变迁较为频繁与复杂。系统梳理不同发展阶段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呈现的特征,对于归纳研究社会发展规律与职业教育教学发展规律间的联系,反映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对教育教学的不断要求和教育教学的应然与对应具有重要意义。

一、专业建设与管理

根据社会职业不同设置相对应的专业,通过专业设置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实现职业教育“为已谋生,为群服务”主旨的前提与基础。在我国职业教育历史发展上,专业建设与管理的进程是不清晰与不完整的。清末实业教育依据1904年癸卯学制制订的实业学堂章程举办了各类型各层次农业学堂、工业学堂、商业学堂、铁路学堂、矿业学堂、商船学堂等,培养社会各个行业所需各类专业人才。民国建立后中华职业教育社兴起,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国民政府在中等教育阶段设立了职业学校,在高等教育阶段为专门学校,设有农、工、商、海事、医事、家事及艺术、体育事务7大类,每类又分若干科,以满足社会的广泛需要。严格意义上,上述只是一种以学校类型开展专门人才培养的方式,职业分工的不发达不可能有更为明细的专业教育。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与管理可分为三个重要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开展的大规模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促进了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90年代,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促进了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管理的规范化步伐,专业建设与管理的理论与实践都有所发展;21世纪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促进了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创新与突破。其中1963年教育部颁布的《中等专业学校专业目录》,1992年国家教委对《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专业目录》修订,2000年教育部统一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和2010年教育部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是专业建设与管理最为重要的四个标志。

建国初期,我国就确定了国家通过制订全国统一的专业目录,进行专业设置规范化管理,以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专业管理制度。但职业教育专业目录的编制和管理,采取区别对待、分工管理的办法。中专教育部分,由国家教委会同各部门制定,由学校主管部门督促执行;技工教育部分,由劳动部会同各业务部门制定,由各省市劳动部门督促执行;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及职业中学尚未统一目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结合社会需要参考目录汇编探索试办。

这一时期的专业设置基本上是参照前苏联模式设置的。专业设置比较强调针对性,以工业建设主导需求为设置目标,当时17类336个专业中,工科占13类237个专业。1963年教育部颁布的《中等专业学校专业目录》,确定全国统一的专业为8科348个专业,其中工科占242个专业。

这一时期的专业设置体现为以部门分工和职业岗位为专业划分依据,出现了中专以学科为基础的专业设置,培养专业技术人员,技工教育以工种为基础的专业设置,培养技术工人。专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大,第三产业十分薄弱,专业分类学科倾向明显。

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技术进步、产业调整更新加快,社会新职业也不断出现,职业教育获得较快发展,培养出了一大批社会、企业需要的有一技之长的人才。但社会职业岗位的变化所需要的新型技能人才,显然60年代初制定的《专业目录》已不能涵盖了,且一些职业学校为了适应这一变化也进行了新专业的开设,特别是适应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一些新兴专业,如会计、文秘、旅游服务、商务电子等在各类职业学校纷纷开设。据有关数据,到1991年中专专业已达1500余个,出现了专业名称、专业划分混乱,专业内涵界定不清等问题,对专业建设与管理提出了国家统一的、规范化管理的迫切要求。

对此,1992年1月,原国家教委发出了《关于修订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专业目录的通知》,在50多个国务院有关部委参加下,对1963年的中专专业目录进行了修订,1993年原国家教委颁布了《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专业目录》并制定了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共设有518个专业,劳动部也修订了技工学校专业目录,于1995年颁布的《技工学校专业(工种)目录》,设有450个专业。这次修订以职业分析方法为理论基础,专业划分以技术领域、工程领域、服务领域或职业群、岗位(工种)群来划分;在专业简介中提出了中专人才以职业能力要求为基本规格,而不是学科知识标准;淡化了专业的部门分割,专业之下设立了专门化方向,拓宽了专业服务面;专业目录由指令性变为指导性。但高等职业教育和职业高中专业尚未有统一目录,直到1998年职业高中专业目录才由教育部汇总整理,但并未正式。专业目录的编制与管理区别对待、分工管理的方式,这一阶段由于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也出现了问题,由于各类学校的专业设置、专业教学要求和标准不同,对学生专业选择、社会用人单位选拔人才、学校组织教学等方面都带来了不便甚至造成混乱。

要求有统一规范的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管理建设标准在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得到了快速建设。2000年,教育部制定并颁发了统一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的原则意见》。这次专业目录修订,以中等职业教育层次为修订起点,专业设置兼顾了原中专、技校、职业高中的专业设置需求,并统一规范化,结束了原有各类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混乱的状况,在指导、规范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次修订,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职业分类为依据,设有13大类270个专业470个专门化举例,这些专业覆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的千余个职业岗位,适用范围广,符合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社会职业岗位相对应的发展要求。专业目录体例也更加规范科学,以目录和简介组成,规定了培养目标、业务范围、建议修业年限、专业教学主要内容等项目,这与国际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经验基本一致,专业名称及内涵界定也突出了准确、科学、规范等特点,这些为今后专业目录的继续修订与完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进入21世纪,发展现代产业和新型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成为经济改革的主要方向。指导中等职业教育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建立起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职业发展、职业岗位需要相吻合的动态管理,迫切需要对2000年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进行调整与更新,建立及时反映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动态的职业学校专业管理模式。

对此,教育部组织力量对原有的专业目录进行了修订,并于2010年3月颁布。这次修订,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职业分类和产业划分规定为依据,结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与高职专业目录,在内容体系上做了重大调整,设立了“专业名称”、“专业(技能)方向”、“对应职业(岗位)”、“职业资格证书举例”、“继续学习专业举例”等项内容。共设有类321个专业927个专业(技能)方向,列举对应的职业(岗位)1185个,列举职业资格证书720个,列举继续学习专业方向554个,专业的新职业覆盖率达80%,要求在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方面进行改革尝试。2010年9月,教育部印发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规定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条件与程序,确立起国家、地方、行业主管部门、学校各个方面在专业设置中的职责与权限,提出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引导中等职业学校依法自主设置专业,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

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制订和管理

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是由国家的管理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文件,也是学校建设和开展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

以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文件来统领学校教学工作及管理,是建国后学习原苏联教育管理模式的结果。而我国晚清及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教学工作及管理,则是以通过制订课程标准管理的方式出现,这是学习日美学制体系而在教学工作及管理中沿袭日美等西方国家教育管理模式的结果。清朝的《奏定学堂章程》和《奏定学务纲要》是最为主要的两个教学管理规定,前者规定了各类实业学堂的办学目标并列出实业学堂开设的科目,但对每门课程所要达到的教学要求并未做出规定,由《奏定实业学堂通则》对各级实业学堂的学习年限、培养目标和课程开设做出了详细规定;而《奏定学务纲要》规定了各学堂的课程设置和要求,但主要规定的是课程设置原则及所谓的修身等基础课程,如修身课程要求注重读经,经学课程要简要,理学宜讲明,贵实践而忌空谈等。而各类实业学堂所设科目的课程标准则由各实业学堂根据总体要求做出具体规定,通过教学计划体现。(如农工商部艺徒学堂的课程设置为,基础课程:修身、算法、博物、理化、历史、图画、体操、国文、唱歌。其它科目:木工科、漆工科、染织科、窑业科、文具科等。)民国时期的《实业学校规程》对实业学校各科的科目范围进行了规定,但是对课程标准并没有做出统一的规定。国民政府时期新学制的公布,对职业教育课程也没有做出规定,尽管当时组成了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委员会,进行了起草拟定职业学校课程标准的工作并形成定稿,但并未正式实施。

教学计划是由国家的一项重要教学管理规范文件,教学大纲是与教学计划相配套的专业文件。从现有的文献来看,通过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管理规范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经历了一个从结构体例到内涵规定逐步完善,从功能性质单一到管理建设逐步规范的过程。

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初,国家对中职三类学校教学计划制订都有明确的规定,从结构上看,主要包括教学原则、培养目标、时间安排、教学计划的制订和审批五大版块,主要规定培养目标及专业规范、课程设置及结构、教学时数及要求。但三类学校的具体要求略有不同,如中专强调德育、美育,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技术基础课,鼓励开设选修课;职业高中要求明确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业务范围,加强职业技术训练,文化基础教育适当;而技工学校劳动部则明确要求,坚持以教学为主,以生产实习教学为主的原则。

从管理上,中专教学计划由国家教委编制计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有关规定,然后由国务院各有关部门按专业归口、行业归口组织力量编制并审定批准实施。职业高中教学计划,由国家教委提出编制计划的指导原则,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制订和批准实施。技工学校教学计划由劳动部和各有关主管部门组织制订和批准实施。这种状况直到21世纪初才有所变化,中专、职业高中的教学计划由教育部统一编制,但技工学校仍由劳动部组织管理。

而教学大纲一般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关业务部门统一制订,并由专家组成的权威机构审定。80年代以前,按照分工,技工教育的教学大纲由劳动部负责综合管理,各工种的教学大纲行业归口分别由有关部委组织编制。中专学校,由国家教委负责工科的普通课和技术基本课的通用性教学大纲,工科的专业课和其它科类的所有课程教学大纲,由各有关部委负责制订。到21世纪初,中职职业学校的文化基础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由教育部统一制订,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由各个主管部委制订。

进入21世纪,我国对中职教育教学管理建设进行了重大调整。首先是国家制订了统一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要求,改变了原有的三类学校教学工作各自为政的局面;其次是在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规范管理的同时,结合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突出了教学管理的科学性与灵活性要求。在教学计划文件的结构内容上反映为,将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审批调整为教学计划的管理,明确了国家组织制定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等专业建设规范性文件;强化了教学计划的指导思想与基本要求,突出了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与能力本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要求;细化了教学计划的基本内容与时间安排规定,要求学校教学计划要涵盖:专业名称、招生对象与学制、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安排表。中职教学大纲的性质由指令性文件转变为指导性文件,在教学目标上,大纲单独列出了“课程教学目标”,提出了按知识、能力、态度三个维度进行描述,明确了职业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这些,对于规范教学内容,加强学校教学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在这一政策要求下,2000年教育部统一制定了82个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指导方案、4种德育课、23种文化基础课及公共专业基础课教学大纲。到2009年,根据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的要求,对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数学、英语、体育与健康、计算机应用基础、物理、化学等7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同时,对现行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等覆盖专业面广、规范性要求高的9门大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新修订的教学大纲的框架包括六个部分:(一)课程性质和任务;(二)课程教学目标;(三)教学内容结构;(四)教学内容与要求;(五)课程实施;(六)考核与评价。新的教学大纲结合国际课程改革的趋势,从内容到形式都进行了创新,将课程标准理念,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设置理念融入教学大纲的制定过程中。

教学大纲是由国家教育部门、行业教育部门组织相关专家制定的,一般是指令性、指导性和参考性的;而地方职教管理部门、中等职业学校还要以此为据并结合当地经济社会需求以及学校条件制定“实施性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也是编写教材的主要依据,即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研究制定课程教材的编写提纲,再依据“编写提纲”编写教材。

自20世纪40年代末到现在,教学大纲以纲要的形式主要表述课程内容、实践环节教学内容及要求已60余年。当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以后,学校开展专业教学的主要依据是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当开设新专业时,就要根据国家教育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有关制定修订教学计划的原则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再根据“计划”制定教学大纲;如果设置的专业是传承性的,也要修订原来的相关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意味着首先必须开发新一轮的专业教学计划(也称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课程教学大纲,并注入新的内涵。应该说,课程教学大纲承载着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最先进的教学理念、最核心的教学内容和最有效的育人功能。

三、教学理念与教学原则

教学理念和教学原则,是教学计划文件的首要部分,它规定的是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实施方向,不同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决定着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历史上,我国古代就有“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的原则,职业教育最耳熟能详的就是黄炎培先生提出的职业教育教学四原则: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

建国后,围绕着职业教育教学理念与教学原则,也有一个不同的发展过程。20世纪50年代中等职业教育强调的是实践理念和生产教学。1954年9月,政务院发出的《关于改进中等专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中等专业学校“要学习苏联的经验,积极进行教学改革,重视生产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技工学校的教学在培养技术工人要求的前提下,特别强调加强劳动时间,在1959年4月,劳动部召开了全国技工学校工作会议,提出“每学年中生产劳动时间和技术理论教学时间应在6:4与7:3之间。”

20世纪80年代的中等职业教育突出了专业技术教育的教学理念与要求。1980年,国务院批转《全国中等专业教育工作会议纪要》指出“必须坚持中专学生的培养目标,用现代化生产所需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际技能武装他们,使他们的基础知识厚一些,专业面宽一些,实际技能好一些,适应性强一些”,提出了“中等专业学校在相当高中文化程度的基础上进行专业技术教育”的教学理念。在这一教学理念指导下,中等专业学校开始招收高中毕业生学习三年,初中毕业生仍为四年制。其课程较之“”前,知识的深厚、宽泛性有所加强。

技工学校在这一时期也强调了文化课和技术理论知识的教学。1979年2月国家劳动局颁发的《技工学校工作条例(试行)》规定:“在技术理论方面,使学生能够掌握本工种专业所需要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文化知识方面,使学生掌握本工种专业所需要的文化知识,并且在原有基础上提高文化水平。招收初中毕业生的,主要文化课程要提高到高中水平。”

在这一教学理念指导下,中专学校、技工学校的理论知识性课程有所加强,而实际操作训练有所减弱。

21世纪初,中等职业教育经过多年的探索发展,并迎合国际上能力本位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以能力为本位,培养职业综合能力的教学理念和产教结合的教学原则。1998年2月,国家教委在《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中提出:“职业教育应确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专业设置,课程开发须以社会和经济需要为导向,从劳动力市场分析和职业岗位分析入手,科学合理的进行”。“职业教育教学工作必须贯彻产教结合的原则”,“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这一教学理念与教学原则,在之后的教学改革中得以继续沿续。2000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首次明确提出中职教育要“贯彻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应与职业资格标准相适应,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学校要实行产教结合,密切与企业的联系,鼓励学生深入生产实际,开展技术推广和技术革新等创新和实践活动,把教学活动与技术开发、推广、应用和社会服务紧密结合起来”。以此为据,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明确规定,要“贯彻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根据学生提高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的实际需要设置课程,确定教学内容”。要“贯彻产教结合原则,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立业创业本领”。

这一时期,与职业能力培养教学理念、产教结合教学原则相契合的,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指导思想的确立,形成了围绕就业需求的职业能力培养教学改革理念。2004年9月,在《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首次强调“职业教育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对此,职业教育教学要“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开发培训项目,推进精品专业或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的建设,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增强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优化教学与训练环节,强化职业能力培养,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实训时间应不少于半年,中等职业教育应为半年至一年”。2005年11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再一次强调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就业导向性要求“坚持以就业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从而把“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为主要特征的职业教育和“以升学为导向”、“以学科为中心”、“知识为本位”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教育区别开来,这是职业教育教育观念的重大转变,对教学改革具有重大指导作用。

据此,确立起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教学指导思想,围绕就业导向实现“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原则。2008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重点,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办学,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能力;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提高其就业创业能力”。“要坚持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原则,强调突出职业教育特色,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中职教育教学在此教学理念和教学原则指导下,开始了新一轮的教学改革。

四、培养目标和学制规定

培养目标和学制规定是教学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确定着学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安排;教育部门也以培养目标和学制规定作为规范管理的指导,管理评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与安排。

(一)关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在近代教育发展史上,我国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经历了“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到“道德教育、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美感教育”,再到黄炎培先生提出职业教育要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与主要理念,反映出职业教育发展过程及人们对其认识的逐步深化。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经历着不同的发展阶段与内涵要求,主要分以下三个阶段。

20世纪80年代的相当长时期内,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基本表述为,中等专业学校主要培养中级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技工学校主要培养中初级技术工人;职业中学比较灵活,培养初中级技术和管理人员,也培养技术工人和从业者。如1979年6月国家教育部的《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工作条例》(征求意见稿)规定,中专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拥护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立志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逐步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相当于高中文化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掌握本专业现代化生产所需要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健康体魄的中级技术、管理人员。1961年《技工学校通则》规定:“技工学校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必要的技术理论知识、全面的专业操作技能和身体健康的中级技术水平和中等文化程度的技术工人”。1986年国家教委颁发《关于制订职业高级中学(三年制)教学计划的意见》指出,职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具有能直接从事某一职业(工种)的技术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与本专业有关的主要文化课,要具有相当于普通高中的水平;有健康的体格的中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中级技术工人和从业者。”

显然,职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兼顾了中专的文化课要求及技工学校的技能要求,培养目标的职业定向比较宽泛,既有等同中专的中级技术和管理人员,又有等同于技校的技术工人。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确立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千百万受过良好职业技术教育的中、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工和其他受过良好职业培训的城乡劳动者”。在这一改革方针指导下,80年代末至21世纪初,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以及职业结构的变化,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主要表现为,一是统一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规定,二是对中职培养目标规定的调整比较频繁。

1998年2月,国家教委的《面向二十一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中提出:“职业教育培养同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相对历次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这次对培养目标提法的突破在于提出了“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而且是“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而2000年教育部制定的《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则对中职教育培养目标又做了调整,提出要“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这次的变化在于对培养人才层次为定位“中初级专门人才”,显然,这是“应用型人才”具体化;且培养对象扩大为“高素质劳动者”。

这一时期中职培养目标的调整重大意义体现为,它改变了多年沿袭下来的四年制中专培养“技术员类”人才,三年制技校培养“技术工人”,三年制职高以培养一线技术工人、管理人员为主的传统规定,淡化了培养“技术员与工人”的界限,中等职业教育把培养重心放在技术工人而不是技术员类人才上,避免了中职与高职在培养目标上的交叉重叠,理顺了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这个定位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大批技能型人才和教育结构调整的需要,具有前瞻性。

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继续沿续了这一培养目标的规定。到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加快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将职业教育的服务面向做了调整,“生产、服务一线”的岗位,明显地转向操作型。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2008年教育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中职教育教学要“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提高其就业创业能力”。2009年在《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对培养目标做出了全面具体的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他们应当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能够将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结合起来;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一定的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从1998年以后的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明显看出,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确定为中职教育,而不是三类学校,因此,对培养目标的描述上也经历了一个包括“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全方位的就业岗位逐渐定位为“生产、服务一线”操作型岗位,这符合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层次与类型;对培养人才的性质逐渐由“应用型”、“专门人才”向“技能”型转变。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重心实现了从“技术人才”向“技能人才”的转变,从单一的中初级专业人才培养向全面的高素质劳动者提高转变。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频繁调整反映出社会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对教育人才培养类型与层次的进一步精细化与针对性,培养目标的这种调整将直接牵动其课程结构、教学过程的相应改革。

(二)关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学制规定

学制与教育制度紧密相连,从历史上看,我国职业教育的学制,经过了两个发展过程,一是清末癸卯学制确立的实业教育学制年限,规定初等农商实业学堂3年,艺徒学堂半年至4年,中等实业学堂3年,预科2年,高等实业学堂3年,预科1年,实业教育的学制规定与普通教育相一致。二是壬戌学制,也就是“六三三”学制的确定,初等教育分为初高两级共6年,中等教育阶段为6年,实行初高三三年制或二四年制,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在中等教育阶段统一进行,实施综合中学制。初级中学实施普通教育,但可根据地方需要,兼设各种职业科,高级中学分为普通、农、工、商、师范、家政等科,根据各地情况,单设一科或兼设数科。初级职业学校招收初小毕业生,中级职业学校招收高小毕业生,高级职业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对职业科的修业年限未作硬性规定。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职业教育学制基本上沿着人才培养规格和要求规定各级各类职业学校的学制。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我国职业教育学制基本上是根据1951年《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中规定的,中学分初、高两级,修业年限各为3年的基本要求,并结合各类职业学校的特点及需求,形成多样化的学制年限。基本上是中等专业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3-4年,以4年为主;技工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2-3年,以3年为主;职业高中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也有2年和4年的学制。

中等专业学校的学制,由于专业要求不同进行了多次调整。1952年9月,教育部规定工、农、医科的中等专业学校学制为招收初中毕业生学习3年,财经类为2.5年。1954年9月修订为工科3-4年,财经类2.5-3年。1963年,中等专业学校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2-2.5年。到1980年,在国务院批准的《全国中等专业学校工作会议纪要》中规定,中等专业教育的学制可以多样化,招收初中毕业生,一般为4年,个别5年,有的专业仍保持3年,招收高中毕业生,一般为2年,医科和工科等有些专业可为2.5-3年。

技工学校的学制在建国初期定为招收初中毕业生学习2年,1962年,为了提高技术工人的文化基础素质和技术等级水平,学制改为3年,技工学校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为1-3年。

职业高中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也有部分2年或4年学制的专业。

从文件的颁发上也可以看出,实行的是不同学制的分别管理,根据中专、技校和职业高中不同学制年限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文件。如,国家教委印发《关于制定修订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四年制)教学计划的意见(试行)》(1986年),对职业高级中学国家教委颁发了《关于制订职业高级中学(三年制)教学计划的意见》(1990年)。

1996年9月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为标志,我国职业教育学制体系基本明确与逐步稳定规范。以《职教法》为依据,中等职业教育的学制采取灵活化、多样性的特点,2、3、4年学制共同存在,学制年限规定依培养目标、招生对象、专业设置而有所不同。1998年,国家教委、国家经贸委、劳动部《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法〉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对学制改革提出了具体要求。提出“要逐步规范和理顺职业学校教育的学制”。各类职业学校的招生对象和学制年限为“初等职业学校教育招收小学毕业生,学习期限为三至四年;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主要招收完成初中阶段教育的毕业生,学习期限一般为三年,有些可为两年和四年。……今后,除一些特殊专业(工程)外,要逐步实现中等职业学校不再招收高中毕业生”。

21世纪初,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为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的要求,根据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进一步理顺我国中职学制的要求提上了议事日程。对此,2000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确定:“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一般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基本学制为3-4年,以3年为主”。这是在规范三类中等职业学校之后,根据培养目标的定位规定出了统一的学制年限。同时,对学制年限的完成提出了新的思路,就是“学校可根据需要与可能,积极探索学分制等弹性学习制度,允许成年学员和有实际需要的学生工学交替,适当延长学习期限或分阶段完成学业”。统一的学制年限和灵活的学习制度规定,是我国中职教学的重大改革,它标志着职业教育教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探索期。

经过若干年的实践,到2009年,教育部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制又进行了调整。《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将中职学校基本学制由3-4年确定为3年为主,逐渐将4年学制淡出高中阶段教育,同时,加强了对高中毕业生进行正规职业教育的学习要求。“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主要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基本学制以3年为主;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基本学制以1年为主”。当然,通过灵活的学习制度,完成职业教育,在这一文件中得到了更为具体与强化的要求。“要建立更加灵活多样、满足学生需求的学习制度,积极推行学分制等弹性学习制度,建立‘学分银行’,允许学生采用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等方式,分阶段完成学业”。

五、课程结构与课程体系

课程结构是课程各部分的配合和组织,主要规定了组成课程体系的学科门类,以及各学科内容的比例关系、必修课与选修课、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搭配等。课程结构与体系在职业教育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决定了学生按照什么顺序来学习课程内容,以及通过学习将获得怎样的知识结构、技能水平、行为能力。

晚清时期我国实业教育初步形成的是思想品德的养成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学科知识和实用知识结合,课堂教学与实习课程结合的课程体系。实业学堂的课程结构按功能分为通修科目、专修科目和实习科目三类。通修科目指各科必修的基础文化课程,有国文、修身、历史、算学、格致、博物、化学等。专修科目是不同专科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如机械科的应用力学和机械制图,土木科的测量学,漆工科的漆器制造等;实习科目是实际动手能力和劳动技能的训练课程,如建筑科的塞门土制作法、矿业科的测量制图、窑业科的陶瓷制作法等,同时,实习是重要的训练环节。

民国时期职业学校所设置的课程均为三部分,职业学科、职业基本学科、非职业学科。职业学科,在于培养从事职业的专门知识,如农、工、商、家事等。职业基本学科,主要是各职业学科的基础课程,如农科要学习生物和化学课程,工科要学习数学、物理课程,商科要学习算学课程,国文、算学为基本的必须的课程。非职业学科,对人生及职业发展有影响的课程,各个学科各有不同,但必须有三种,一是关于公民者,二是关于体育者,三是关于音乐与艺术者,其教学总课时至少应占20%。此课程结构大体涵盖了道德教育、人文素养教育、基础文化知识教育、专业知识教育诸方面。

(一)20世纪80年代末前的课程结构

新中国成立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特色鲜明,简言之,具有的特点就是技工学校注重技能训练,职业高中突出文化课特色,中专强调专业课程。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根据归属不同的管理部门制订的教学计划,进行课程设置与教学活动的开展。这一时期课程结构中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实习实训以验证、服务、围绕理论知识而设置。三类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结构体现为典型的“三段制”(文化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模式,但各类学校在设计上略有不同(见表1、表2)。

从表1、表2中可以看出,中专的课程结构明显看出是以理论知识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真正动手操作性的专业技能训练占的比例很少。职业高中课程结构中实践性课程比例大大增强,显然,技工学校非常重视“实际工作能力”和“就业能力”的训练,特别是掌握某工种的基本操作技能、技巧要求达到中级工的要求。

(二)2000年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课程结构

这一时期的中职学校的课程结构,具有二个特点,一是形成了统一的中职学校课程结构与课程体系,二是进行课程设置探索与实验,初步形成了一些具有中职教学特色的课程结构。

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决定》提出的统一中等职业学校,淡化各类中职学校的要求,在教学上就是制定统一规范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与要求,要求有相对一致的课程设置。而1998年底教育部启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组织实施了“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工程,则实现中职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验。

对中职学校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建设,主要反映在,一是提出了深化课程改革,建立起中职课程体系的目标任务。教育部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2000)明确提出:“课程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要深化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积极开展现代课程模式,特别是适应于学分制的模块式课程和综合课程的探索和实验,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增强课程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实践性,构建适应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二是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三个“加强”,即“改进和加强德育课程教学,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加强和改革文化基础教育,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加强实践教学,提高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三是对课程结构重新进行了设计。中等职业学校“其课程设置分为文化基础课和专业课程两类”,“文化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课时比例一般为4:6,专业课程中的实践教学比例一般为50%,综合实习一般安排一学期”,“德育课、语文、数学、外语、计算机应用和体育一般应列为必修课;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课程,可列为必修课或选修课,可单独设课或开设综合课”。

1998年底,教育部启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组织实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工程,加快了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步伐。2000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制定出了教材建设规划化、制度化的管理体制。一是要“建立健全课程开发和教材编写机制,实行国家和省(部)两级规划两级审定制度”。二是确立了各级机构在教材建设中的职责与任务。国家在教材建设中的职责是“组织开发和编写具有中等职业教育特点和要求的文化基础课程标准和教材,开发和编写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重点专业课程、教材及多媒体教学课件”。地方、行业的职责是“要根据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组织开发和编写具有地方和行业特色专业的课程和教材”。中职学校要“根据实际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开发教学资源,编写反映自身教学特色的补充教材和讲义”等。

“十五”期间,共编写出了1000多种国家规划教材,开发了100多个多媒体课件。教材编写更多体现了职教特色,在更新教材内容,创新教材体系、结构,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方面成果显著。目前全国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采用国家规划教材和教育部推荐教材,对于稳定教学秩序,保证教学质量,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一轮的中职教学改革,教材建设仍然是一个重点,体现出的特点是由教材建设向教学资源建设转变,教材开发与课程开发结合,教材呈现形式多元化与多选择性,有精品教材、地方教材、实训教材,仿真、多媒体课件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广泛应用。2008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强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保证教学资源基本质量”。实行国家教材与地方教材相结合的二级编写体制,“德育课、文化基础课等必修课教材统一由国家规划并组织编写,部分大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和重点建设专业核心课程的教材由国家统一组织编写。专业技能课程教材实行国家与地方(区域)规划相结合”。教育部通过评选1000门精品课程和2000种左右精品教材,加强精品课程和教材开发。积极开发实训课程与实际操作指导教材。大力推动仿真、多媒体课件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积极组织各类选修课程的开发。

七、结语

纵观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历史脉络和发展变迁,我们认为,建国60余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发展,其教学指导思想愈来愈明确,培养人才层次与定位逐步清晰,专业设置逐渐适应社会需求,课程设置密切贴近能力的形成,教材逐步向多载体发展,这些都可以成为今天中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前车之鉴”。

同时,正确审视中职教育教学的发展历史,我们也发现,仍然有一些问题在历史的沉淀中还没有清晰的发展脉络与经验参考,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讨研究。可以总结为,在专业建设与管理上,专业设置规范标准建设与动态灵活管理问题。在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的制订与管理上,如何处理好与课程标准的区别与衔接问题。教学理念与教学原则的确立如何更加符合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与特色,同时兼顾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培养目标与学制问题上,对中职培养目标的层次定位是否应有明确具体规定,还一直处于争论中,新的学习制度建立对学制的要求也缺乏具体规定。课程结构与课程体系建设中,结构比例问题一直在调整,但缺乏有说服力的研究依据,与实际的差距如何协调问题。教材建设与发展速度很快,行政命令形成的教材体系缺乏相应的研究与实验过程,等等。这些涉及职业教育教学的基本问题不解决,方法手段不到位,将会桎梏未来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参考文献:

[1]任平.晚清民国时期职业教育课程史论[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7.

[2]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

[3]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9.

[4]吴文侃.比较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3.

[5]钟启泉,等.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7.

[6]孟广平.当代中国职业技术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6.

[7]杨金土.90年代中国教育改革大潮丛书-职业教育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

[8]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等.职业教育教学与课程改革研究分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初中劳动教育课程设计范文6

大家上午好!

按照省政协统一部署,我向大家简要报告我省农村教育发展情况。省政协"改善民生、促进和谐"资政会选择教育厅作为听证汇报单位之一,这是对我省教育的关注和支持。在此,我代表省教育厅对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我省教育发展的省政协各位领导、各位委员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诚挚的感谢!

农村教育在我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20*-20*学年统计,我省有小学6736所,其中农村小学6422所;有初中1263所,其中农村初中11*所。全省小学在校生1536733人,其中农村1217931人,占全省小学在校生总数的79.25%;初中生在校生941553人,其中农村734453人,占全省初中在校生总数的78%。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些年,我省农村教育发展很快。我们始终坚持农村教育重中之重地位,不断巩固和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成果,以适应农村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努力推进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优化配置农村教育资源,重点解决农村教育中的师资、经费和基本办学条件等问题,农村教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理顺管理体制,增加教育投入,农村办学条件得到改善

1.实行新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自2002年始,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实现了两个重大转变:一是把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从主要由农民承担转到主要由政府承担;二是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从以乡镇为主转到以县为主。同时,依法落实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保证农村义务教育各项投入。"*"期间,全省用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危房改造、布局调整、寄宿制学校建设、信息教育等专项资金31.9亿元,其中争取国家资金10.6亿元,省级安排5.3亿元,地方配套16亿元,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164万平方米,调整撤并农村中小学校3*9所。通过开展对口支援活动,改造农村薄弱中小学校3*2所,援助资金和物资总计1.61亿元。20*年起,我省全面启动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和新一轮危房改造工程。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2.全面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20*年我省在延边州和东丰县进行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前期试点工作,按小学每生每学年280元,初中360元的标准补助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延边州免学杂费、补助公用经费资金总额为6191万元,由中央和省、州(县)按比例分担,按西部政策分担比例为80:12:8,其中中央承担4953万元,省742万元,州(县)496万元;东丰县免学杂费、补助公用经费资金总额为618万元,由中央、省、县按60:24:16的比例分担,其中中央承担371万元,省148万元,县99万元。两地的试点工作成效显著。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从20*年春季学期开始,我们在全省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面免除了农村(包括县镇、县级市和城区农村学校在内的)232万名中小学生的学杂费。全省共落实了10.3亿元资金,用于免除学杂费、提高公用经费标准的补助和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同时,我们还安排4250万元资金为44万名家庭困难农村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

3.顺利完成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定工作。20*年8月,省政府办公厅批转省编办、省人事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省普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定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我省在编制核定工作中进行了大胆创新改革,将国家教职工与学生比的编制核定办法调整为按在校学生数、标准班额、班周课时数、教师周授课时数等参数综合核定教师编制,根据职员、教辅人员、工勤人员所占比例,核定辅助人员编制,针对寄宿制普通中小学、示范性学校、山区、湖区、牧区等边远地区学校和双语教学的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性,适当增核编制,最后确定学校编制。20*年底,省政府将中小学编制核定到各市、县。全省新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246276名,核减编制24682名。

4.理顺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管理体制。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中小学教师管理权已经全部上收到县,统一由县教育行政部门聘任。建立了中小学教师工资财政统一发放制度,中小学教师工资全部由市、县财政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项目和标准通过银行直接发放。高级中学和完全中学校长一般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提名、考察或参与考察,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任用和聘任。校长选拔引进了竞争机制。

5.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科学考核、合同管理"以及"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原则,学校法人代表或其委托的人与教职工签订聘用合同,实现了全员聘用制。建立了"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实现了用人制度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单纯的行政管理向法制管理转变,单位与人员的关系由行政依附关系向平等的人事主体关系转变,用人主体由国家用人向单位用人转变,人才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通过公开招聘新教师,选拔了一批年富力强、知识结构合理、学历层次比较高的年轻人充实到教师队伍中,保证了中小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我省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得到教育部、原人事部的充分肯定。

二、在全国率先实现"两基",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得到提高

1.率先实现"两基"。1998年,全省60个县(市、区)的"两基"工作全部通过国家验收,我省作为经济欠发达省份,在全国率先实现"两基"目标。当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56%,15周岁少年初等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99.7%,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到96.71%,17周岁少年初级中等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95.1%。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5.01%,小学生年辍学率0.77%,初中生年辍学率3.01%。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9.3%,初中达到88.5%。生均建筑面积小学3.35平方米,初中4.97平方米。中小学"三室"建设、生均图书、教学仪器配备等均达到国家标准,基本满足了教学要求。1988年至1997年扫除文盲55.71万人,青壮年文盲率0.73%,复盲率2.8%。相继制定并出台多个文件,巩固"两基"效果。2001年我省召开了全省基础教育工作会议。20*年初我省召开了全省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出台了《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决定的意见》及12个配套文件,确立了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2.实施新课程改革试验,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得到提高。从2001年起,我省实施了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实验,重点构建以素质教育为理念的教学管理、课程与课程管理和考试评价体系。根据新课程改革精神,我们对农村初中的办学方向、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了配套改革。积极调整课程结构,整合课程资源,将"绿色证书暨初级职业资格教育"纳入初中教学计划,制定了26个普通初中绿色证书教育暨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计划和68门课程的教学大纲,编写出版了68门专门技术教材,进行了"全程渗透职业教育,全员选修初级职业技术,分班、组进行教学"的改革实践。从不同方面满足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既增强了农村初中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又起到了控制学生辍学的作用。20*年9月,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对反映我省农村初中教育改革的九台经验给予高度评价,要求教育部加以总结、宣传、推广。2005年9月,省教育厅召开全省深化农村教育改革,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现场会,向全省推广了九台经验。

3.改善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鼓励城镇教师到农村任教,对到农村支教教师在晋级、评优给予一定照顾等政策措施。实行城镇中小学教师到农村任教服务期制度,规定城镇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职务,应在农村中小学任教1年以上。提高农村中小学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比例,稳定农村教师队伍。20*年,省委组织部与省教育厅共同组织实施了《*省人才支援农村教育项目》,每年从县镇以上学校选派500名优秀教师到农村中小学任教;从农村中小学选送1000名教师到县镇以上中小学研修;选取300所县镇以上优秀中小学对口支援300所农村中小学;选派优秀教研员和城镇中小学骨干教师组成服务团队,到农村中小学送教下乡。省、市两级财政每年拿出350万元经费,对支教教师进行补助。每位教师每月补助500元。各地纷纷组织实施本区域内的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活动,扩大了支教范围,惠及了农村教育。

4.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把优质教育资源传送到每一所农村中小学,我省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做好这项工作,我省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支持,努力协调省市县三级配套投入。在20*年到20*年前三期工程建设上,已经投资18635万元。第四期农远工程正在验收,涉及40个县(市),国家投资1705万元,省投资1100万元,地方筹资2500万元。现在,我省已有8675所农村中小学开通了现代远程教育网,农村中小学与城市中小学一样,通过网络实现了师资培训、先进教育教学经验、备课、讲课等方面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实现了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

三、以服务农村为需要,农村职业教育得到促进

1.推进"百强校"和县级职教中心建设,突出农村职业教育资源能力建设。我省农村职业教育基础比较薄弱,尤其是近年来,在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养培训工程过程中,资源的制约已经成为职业教育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障碍。为此,我省把县级职教中心建设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百强校"建设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难点问题,着力加以解决。目前,全省已有33个县级职教中心进入省级重点学校行列,职教中心校均在校生近1400人,是2003年以前的3倍多,校均固定资产、设备总值、建筑面积都翻了一番。省政府于20*年12月召开了全省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建设工作现场会,出台了《*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建设的意见》,要求县级政府按照"政府统筹、整合资源、集中建设"的原则,充分发挥县级政府的统筹职能,整合县域各类职业与成人教育培训资源,集中力量建设好一所综合性、多功能的职业教育中心,使之成为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技术培训与推广、扶贫开发、创业孵化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基地。在建设标准上要求达到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水平。预计到20*年底,41个农村县级单位都将完成或基本完成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建设。

2.改革办学模式,推动城乡之间职业学校的联合招生、合作办学。为推进"城乡互动、资源共享、连锁经营、集团化发展"的城乡一体化进程,省教育厅、劳动保障厅、财政厅联合发出通知,推动城市职业学校与农村职业学校联合招生,实行合作办学。全省50%以上的城市职业学校与农村职业学校以协议办学、分段培养、"订单"招生等多种形式联合招生,合作办学。以动态的培养方式弥补静态的学校布局的局限性,以城带乡,城乡互动,促进城乡职业教育共同发展。

3.扩大"订单"培养培训的范围。一方面安排专人负责劳动力转移安置工作,与沿海及经济发达地区建立良好的劳动力转移合作关系,签订包学员实践实习、就业安置等内容的劳动力定向输出或委培协议,保证学员培训合格一个,转移安置一个;加强与实力强、信誉好、就业多的北京、上海、武汉、广东、浙江等地用工单位联系,建立密切的劳务协作关系。另一方面改革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管理模式,适应转移培训需要,强化产学结合。大力推进学分制改革,形成学分互认机制,为学习者跨地域、转专业、分阶段参加学习或培训创造条件。组织开发"模块式"课程,确保农民工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现培训、就业有效链接。

4.转变观念,重心下移,组织职业学校积极参与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加强政府导向,把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高素质劳动者、技能型人才补充的着眼点放到广大农村、放到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增量劳动力上。制定下发《关于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推动农民培训工作的意见》,致力于建设以县级职业教育中心为龙头、以乡村两级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为基础的农村职业教育及培训网络建设。在实施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中,扩大城乡合作在农村招生,农村学生占在校生总数达到70%。农村青年接受职业教育、进城务工比例的增加,不仅对农村家庭脱贫、而且对日后其家乡工业化、城市化进程都将产生影响。

四、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总体上看,我省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形势是好的,由于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国家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经过全省教育等有关部门多年的努力,农村教育取得较大进步。但是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我省农村教育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农村教育相对薄弱的地位还没有从根本上得以改变,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逐步实现教育公平的工作任务还十分艰巨。

1.农村教育投入不足,办学条件还需进一步改善。教育投入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优先发展教育,必须切实保证教育投入。目前我省教育投入,尤其是农村教育投入与发达省份比,仍然有较大差距,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还与农村学校实际办学需要有差距,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还不能得到完全改善,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经费严重不足。

2."普九"欠账问题。我省是在全国率先"普九"的8个省(市)中唯一的欠发达省份,目前全省"普九"仍有25.6亿元,其中多数是乡村学校建设欠下的贷款和工程款。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后,乡村两级不再承担对教育投入的责任,而县级财政担负着保证现有学校正常运转和偿还债务的双重压力。县级财政薄弱,维持学校正常运转尚且困难,目前难以承担这些债务。

3.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面临实际困难,教师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一些地方,教师培训经费没有纳入财政预算,有的县(市、区)根本没有培训经费。教师进修学校办学条件差,教师队伍不够稳定,难以开展正常培训工作。中小学校际间在教师数量、学历层次、学科结构等方面差距较大。个别县(市、区)财政紧张,录用新师资有困难,使用代课教师顶岗,教师待遇偏低。

4.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学生辍学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各方面的原因交织在一起。个别学校办学条件差,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缺乏吸引力。一些社会原因导致的新"读书无用论"使个别学生失去上学的动力。个别家长观念错误,不愿意送子女上学。

5.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结构还需进一步调整。从目前县域范围高中阶段教育结构、资源对比、初中毕业生走向看,中等职业教育还很薄弱。农村职业教育不发达,也是导致初中生辍学的原因之一。

五、下一步促进我省农村教育发展的对策和意见

1.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建立和完善教育公共财政体制,努力增加对教育的经费投入。健全农村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农村免费义务教育专项资金,落实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和来源。结合各地实际,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校舍维护、改造和建设保障机制。保证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撤并学校的资源继续用于教育,或变现后用于新学校的建设。大力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切实加强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各级政府对教育的预算内投入,按决算口径,依法做到"三个增长",全省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2010年力争达到4%。

2.加大"普九"债务化解工作力度,努力完成全省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化解阶段性任务。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20*年我省将努力清理化解"普九"债务。清理化解的范围是从1993年至2005年12月31日止,县乡政府、村级组织、国有农村林牧渔场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为完成"普九"目标而发生的债务,主要包括教育及辅助用房、学生生活用房、校园维修建设和教学仪器设备购置等与学校建设直接相关的债务。目前,我省已经成立了由省农委牵头,由教育厅、财政厅、审计厅、农经站、农村审计站等部门参加的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领导小组(省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农委)。全省化解"普九"债务的分二批进行,第一批是列为试点的32个县、(市、区),其他列为第二批。化解"普九"债务分五个阶段:一是制定方案,培训人员,培训到县、市、区级,在20*年11月13-16日已完成;二是清查摸底,分清类别,在20*年3月底前完成;第二批在20*年8月底前完成;三是审计确认,锁定债务,第一批在20*年4月底前完成,第二批在20*年9月底前完成,四是规范操作,偿还债务,第一批在20*年6月底前完成,第二批在12月31日前完成。从目前的工作进度看,32个试点县(市、区)能在20*年6月底前完成。

3.实行"两免除、三提高",继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一是继续免除我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232万名学生学杂费。二是为农村232万名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国家课程的教科书全部由中央财政负担,落实资金为2.54亿元;各地选用的地方教材由省财政负担,落实资金为3438万元,已全部纳入政府预算。三是进一步提高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的补助标准。小学生由原来的每天每生1元提高到2元,每年每生500元(每年在校天数按250天计算,下同),初中生由原来每天每生1.5元提高到3元,每年750元。全省补助额为0.6亿元,8万名学生受益,占寄宿学生总数的40%,所需资金中央财政承担50%,另50%由省财政和县级财政各分担50%。四是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经费的保障水平。20*年农村中小学生均保障水平,小学由280元提高到290元,初中由360元提高到430元,所需资金由国家和省级按6:4的比例分担。五是提高校舍维修改造的单位造价的资金补助标准。我省校舍维修改造经费由每平方米造价300元标准提高到每平方米800元,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和省财政按5:5的比例分担。各地原渠道用于校舍维修改造的资金不应减少,要用于学校公用经费的补助,提高保障水平。

4.推进"两基"巩固提高计划,有效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两基"管理机制,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优化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切实控制中小学学生辍学,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全面推进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城乡、区域和学校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计划,积极推进农村初中办学模式改革,构建具有*特色的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保证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在全国的领先水平。提高特殊教育的普及程度和办学水平。大力发展农村幼儿教育事业。加强扫盲和扫盲后的继续教育。

5.建立和完善中等职业学生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认真落实国家助学政策,落实省、县配套资金。从20*年下学期开始,所有农业户籍和县镇非农业户籍的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都享受2年的国家资助,每人每年1500元。国家助学金的发放使更多农村学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拓宽就业渠道成为现实。20*年,我省已发放国家助学金近20万人,其中70%是农村学生。

6.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进一步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规模,实施"阳光工程"。适应县域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要,明确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的职责。落实培训任务,对拟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开展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对已转移就业的人员定期组织开展岗位技能培训,为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民增收服务。

7.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计划。继续推进农村"三教"统筹,促进"农科教"结合,大面积推广和普及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和"绿色证书"教育,加快农村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培训。继续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为农村发展培养培训实用人才,为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服务。实施创业经营型人才培养培训计划。把县级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与县级职教中心建设计划结合实施,加快孵化创业人才、资本和项目,整合资源,加快创业孵化基地建设。

初中劳动教育课程设计范文7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

初中阶段的学生心理成长处于一个关键的时期,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引导,学生就难免会产生心理问题,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初中思想品德课作为初中阶段对学生思想品德教学的课程,其对于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是深入的。初中阶段是学生内心成长变化巨大的阶段,关注并正确地对学生心理成长进行引导,已经成为了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内容。本文针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探讨。

一、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情境和良好的教学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当中的重要保证。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保证教学内容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所交汇,并且逐渐进行渗透,巧妙地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各种心理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且结合现阶段初中学生心理状况,设置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教师要充分利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优势,通过组织不同的教学方式,给予充分的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空间,让学生接受正确的心理健康指导。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紧密联系课文内容,就当前学生关心的敏感问题、热点问题、疑点问题展开讨论。以《学习要独立思考》为例,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组织学生专题讨论:为什么学习应独立思考?学生通过思考,畅所欲言,最后对“学习为什么要独立思考”这一问题有了正确的理解:学习是劳动,并且应当是充满了思想的劳动。学习也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会遇到很多挫折和困难,只有学会独立思考,才能学会知识,学会学习,从而使学习成为一种愉快的劳动,成为自己自愿地、热心地、专心致志的劳动。教师引进辩论这种学生很感兴趣的方式,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辩论既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又能培养学生道德判断、辨别是非的能力。教学时,围绕教学目标,在学生充分明理的基础上,结合课文实际,设计一些正面的、反面的和似是而非、容易混淆的问题,让他们进行辨析,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学会欣赏,培养良好心理素质

学会欣赏别人可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欣赏对方有很多方法,如称赞、夸奖,有时即使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眼神,也往往会给对方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而适当赞赏别人的优点应是教师着力培养的一个心理品质。因为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几乎每个人都乐意听赞美的话。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有关课文向学生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同学之间,适当赞赏对方的优点或长处,会大大改善彼此间的关系。例如教学《个人服从集体》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联系课文,结合实际,说说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谈谈在班级中你与同学合作得怎样,鼓励学生要相互尊重,团结协作,共同创造美好的明天。

三、巧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主动体验

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恰当地创设探索性的活动情境,使学生感悟到思想品德问题的存在,并激发其挑战的欲望,能够扩展学生的参与,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的活动当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感受,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常将学生置身于活动情境当中学习思想品德,这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理解、内化知识,发展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中,我总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设计丰富、合理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尽可能充分地在参与活动中去观察、操作、思考、探究、交流,使学生在活动中积极主动、轻松愉快地学习,使每个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如在教学时,我通过小品进课堂、哑剧、相声、角色扮演等,通过学生的自身表演进入情境,这可以使教学内容从静止的纸面上站起来,引发学生的亲切感与新鲜感,调动学生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使之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从而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道德情感,加深了学生的道德认识。

四、精设生活情境,启迪学生心灵

初中劳动教育课程设计范文8

主持人提示:德育自始至终都贯穿于整个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劳动课的德育功能,可以克服目前普遍存在的德育空洞说教、被动灌输的问题,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体验、感悟道德境界,提高分析判断能力,主动遵从道德规范。

四川省成都市二十中校长胡铃冬:劳动教育课的开设,使学校课程更加丰富,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加生动活泼,对学生意识和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学校德育处规定:各年级劳动教育课程,高一40课时,高二30课时,高三15课时。从劳动教育课开设初始,学校组织教师编写了简明教材,经过不断完善,成为校本教材《劳动技能》。该教材曾在2014年省级高中课改校本教材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内容涉及劳动教育的意义、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清扫的主要技能、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校园责任区的划分、劳动效果的评价等。学校还专门为劳动班级制作了工作服装,先为灰色大褂,不久就改为了沿用至今的绿背心。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入,劳动教育课又逐渐整合了礼仪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除了清扫校园维护校园整洁外,劳动轮值班级还承担了每日的升降旗仪式、课间礼仪执勤、考场执勤等教育活动。随着劳动课的开展,学校对学生打扫清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推垃圾车不能用倾倒方式,要把垃圾袋在垃圾房一袋一袋地放好,以便清洁工人进来收拾;给垃圾桶换垃圾袋,袋口覆盖要达到8厘米,追求整齐美观。学校希望通过这样要求,指导学生做好身边事、细小事,教给学生智慧的做事方式,务实的工作态度。

江苏省海门市证大小学校长仇丽君:由学校德育部门协同少先队大队委,对各项劳动进行评估,配以相应数额的星光币。完成该项劳动就获得相应数值的星光币,如果不能完成或者不能完全完成,要扣除一定数额的币值。各个班级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学期初进行一次性的劳动项目公布,也可中途每隔一两月进行一次更替,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要求每一位学生至少参加一项以上班级劳动,一项校级劳动,这是期末评选“星光学生”和“十佳星光学生”的必备条件。每月最后一天,学生可以把一个月积攒的星光币存到星光银行,星光银行进行登记并赋予一定比例的利率。学生获得的星光币,可以购买学校图书馆的折旧图书,可以参加校园贸易节的拍卖活动。每学期学校都要举行淘宝拍拍乐贸易节,也可以使用星光币购买贸易节的各种物品。《星光币劳动创业》德育课程体系,是以学校公共福利为主要特征的劳动教育,通过对班级、校园内涉及的各项劳动进行梳理和整合,采用自由开放的认领形式,让全体学生都积极投入到各项劳动中。而通过发行校园星光币,把劳动教育与创业教育结合起来,从小培养学生“有劳动就有收获,有付出就有回报”的积极创业思想。通过星光银行的开设,让学生初步感受货币流通,渗透理财理念。

体现校本课程特色

主持人提示:学校劳动教育要建立多元课程体系,形成“课程超市”,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个性化课程和选修课程等,以供学生自主选择。

北大附属实验学校德爱学校校长陈二泉:我校的劳动教育,是从和学生生活最紧密的“吃”开始的。从一年级就开设厨艺课,请厨艺大师给他们上课,从包饺子到做寿司、从炒菜到煲汤,学生按程序环环相扣、一丝不苟,然后享受自己的劳动果实。周末回家偶尔还能在父母面前展示一下,不但极大地增强了自信心,同时培养了学生爱惜粮食,也懂得了相互配合和尊重学校厨师等。学校还开设了手工课、泥塑课,每个学生每学期还要认领一盆花或一盆草,自己精心照顾和养护,每学期定期开展“美丽的班级我的家”活动,整个教室的布置和美化全部由学生完成,低年级则是在教师指导下完成,通过微信展示,并展开拉票活动。班级打破了以班长及各种委员为干部的组织结构,学校打破了以学生会等常规的学生组织,全部以小志愿者组成的各种组织机构,校园卫生、食堂管理、宿舍看管,完全是自发、自动、自觉、自愿。通过每个人亲身参与,提升了他们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享受到校园因我而改变,感受到自己的水平和力量,真正唤醒了自己、发现了自己,从而带动自己各方面不断提升。

重庆市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副校长朱燕红:在重庆市南岸区区域幸福教育理念的推动下,我校始终将“让动手成为一种习惯”作为学校办学理念的行动指南。学校组织了“播种在春天”的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自己种植蔬菜和花草,见证蔬菜等农作物的成长过程。在种植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耐心与责任意识,而且在劳动的过程中创造了美,感受了植物生长过程的魅力,进而塑造了学生的劳动意识与劳动精神。同时,我校借助开展“左手游戏,右手生活――培养鼓娃生活能力和动手能力”德育系列活动,让孩子们在动手动脑的游戏和实践活动中,学会了必要的生活小技能,让学生通过自己制作手工零钱袋、水果拼盘等生活用品,发现自己的创造力,在劳动中体验幸福。

江苏省淮安市复兴镇中心小学校长王志洋:学校融合国家和省级课程,开辟校本劳动养成课程,编写了《学会生活》教育读本,按照“自理习惯、家证服务、生产劳动、社区服务、实践活动、生存技能”六个板块来设计。每个年级各板块有不同的内容和要求,形成六年一贯制的校本课程体系。学校德育处和教务处通力合作,制定出全校学年度技能竞赛计划,并以此来规范各年级学生劳动技能培养活动。学期初在家长会上将竞赛项目布置给家长,各班级在学期中进行班级海选,学校择优在家长会上进行技能展示竞赛。上学期各年级预设的习惯类竞赛项目为:一年级“我会系红领巾”,二年级“我会系鞋带”,三年级“我会装书皮”,四年级“我会整理书包”,五年级“我会擦桌椅”,六年级“我会清扫地面”。这样做,让每一个孩子在小学六年中都能学到生活技能的教育。此外,争取地方政府投入巨资,改善劳动教育硬件,添置“四维一体机”“标本室”“探究室”“劳技室”等教学设备,为学校劳动教育奠定了良好基础。学校设有专门的劳动试验田,加之集镇周边工厂商铺较多,这些都是劳动教育的宝贵资源。

挖掘其他学科蕴含的劳技内容

主持人提示:在其他学科教学中,也或多或少蕴含着一些劳动教育内容,因此,“在其他学科教学和相关教育活动中也应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成为新的着力点。

江苏省宿迁市实验小学办公室副主任张艳红:学校提出办“有灵魂的教育”,教会学生以劳动获取幸福体验,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幸福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我校在一周一课时的基础上,发动各科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充分发掘所在学科蕴含的劳技教育内容,不失时机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劳技教育,进而形成教育合力。比如:通过挖掘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课文,告诉学生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之中。有的老师甚至将数学课开在了食堂,孩子们在食堂师傅的指导下开始学包饺子。利用这一主题先学厨艺,在“劳动”之后,老师才开始教学生进行数学的“统计”单元内容的学习。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真可谓是一举两得。此外,为了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学校还专门开辟了种植园,园里有大片的竹林和丁香、桂花、海棠等观赏植物60余棵,还有石榴、樱桃、枇杷等果树100多棵。学生亲身体验选种、播种、浇水、施肥、收获等环节,教师让孩子们观察树木、花草、麦苗以及蔬菜的生长过程。在阳光的照耀下,孩子们同大自然的植物一起长大。

安徽省芜湖市棠梅小学校长沈鸿:学校十分重视对孩子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的培养,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是德育乃至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把学生劳动实践纳入德育系统中。学校利用班队课和手工社团的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日常劳动教育。此外,在学校每学年的“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系列活动中,会专门举行两次主题劳动教育活动:5月“我劳动我快乐”主题活动;11月,结合素质教育开放周开展的“劳动大比拼”专场比赛。今年5月开展的“我劳动我快乐”主题活动,体现了学科整合、全员育人的特点:美术教师组织学生在班级展示了劳动作品――“各行各业的劳动人民”的绘画作品,有描绘交警指挥交通的,有描绘清洁工扫马路的,有描绘园丁修剪树枝的……每个同学的作品都栩栩如生,以学生向往的方式拉开了劳动的序幕;班主任组织一次室内大扫除和校外劳动实践教育,大扫除活动,包干到人,分工劳动,清扫绿化带、洗擦宣传栏等;音乐教师教唱《劳动最光荣》等劳动歌曲。通过“画、做、唱”等形式,引导学生体会劳动的乐趣,学会劳动、珍惜劳动成果。

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实验学校副校长孙怡:学生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瞬息万变的时代。揭开技术的神秘面纱,我们可以看到,劳动与技术教育综合了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同时也融合了经济、法律、环保等方面的教育内容。综合实践课是国家课程,是劳动技术课实施的主渠道。学校从学情入手,设计了“衣食起居的劳动习惯、社会生存与生活技能、信息技术与应用”三个综合实践课主题,分三个年段,板块推进,实施国家课程,很好地体现了国家课程校本化的一面;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生物与种植、化学与生活、物理与维修等,把劳动技能有机地植入学科中,体现了校本课程生活化的一面;另外,学校还倡导特色教师开发个性课程,例如军模设计课、光与电的探究课、保险与营销课……鼓励教师以生为本,各尽其才。

离不开家长的配合

主持人提示:言教不如身教。学校劳动教育离不开社会、家庭的配合。中小学生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的养成更离不开父母及家庭成员的模范作用。

江西省安远县三百山中心小学校长卢红胜: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学校劳动教育离不开家庭的配合。我校通过组织开展“今日我当家”主题活动,激发小学生做家务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家庭生活,促进与家人之间的感情联系。活动内容有洗杯子、倒垃圾、扫地等,并让孩子们互相分享自己的家务劳动成果,让孩子们产生浓厚的劳动兴趣,形成一种带动、交流的效果。通过一系列劳动实践活动,促进了教育与生活的联系,学校与社会的沟通,将学生的学习与教育置于真实的自然、社会、生活中,促进人的发展,在锻炼多种劳动技能的基础上,获得一技之长。

初中劳动教育课程设计范文9

[论文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培养 职业教育体系

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一个国家经济进入起飞阶段以后,一线迫切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而应用型人才是传统基础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所难以培养的,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应运而生,并迅速得到发展,以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完整体系逐步得到建立和完善。到20世纪末,同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相适应,发达国家技术工人的比例分别为:高级技工占35%,中级工占50%,初级工占15%。与此同时,我国技术工人的比例分别为:高级工占5%,中级工占35%,初级工占60%,应用型人才的匮乏,对我国实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形成了制约。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要求,加快人力资源开发,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和政策: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明确了“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每个市(地)都要重点建设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若干所中等职业学校。每个县(市、区)都要重点办好一所起骨干示范作用的职教中心(中等职业学校)。乡镇要依托中小学、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及其他培训机构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十一五’期间,为社会输送2500多万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1100多万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每年培训城乡劳动者上亿人次,使我国劳动者的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2.《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到2009年底,全国高中阶段教育共有学校29761所,在校学生4640.91万人,其中中等职业教育14401所,占高中阶段教育的48.39%,在校生2195.16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的47.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79.2%。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305所(高职高专1215所,占普通高校的52.71%),在校生2145万人(高职965万人,占普通高校的4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4.2%。从院校数和发展规模来看,具有中国特色的培养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体系已基本形成。但我国职业教育的整个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各层次培养目标有待进一步明确。

二、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体系的再认识

1.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层级式人才结构理论。根据国际上通行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分析法,多数情况下将人群分为四大类型:(1)学术型人员(科学型、理论型、指导型)。主要由科学研究型大学培养,其能力素质表现为:归纳总结科学理论和知识;科研发现客观规律;将成果表现为科学原理或学术思想。(2)工程型人员(设计型、决策型、组织型)。主要由科学应用型大学培养,其能力素质表现为:把科学原理演变成自然工程或社会工程的设计、规划、决策和指挥;规划、决策,包括全局的资源分配和管理指挥;关键性技术开发。(3)技术型人员(工艺型、执行型)。主要由应用型大学或学院培养,其能力素质表现为:从事技术的应用与运作,实施已完成的设计、规划和决策,并将其转化成现实的产品或成果;工作在生产或服务的第一线,负责技术应用和现场实施,工作包括了局部的资源分配和管理组织;需具备相关的理论技术和智能技能,需具备一定的经验技术和动作技能。(4)技能型人员(技艺型、操作型)。主要由职业技术院校培养,其能力素质表现为:从事的技术的应用与运作,实施与完成的设计,规划与决策,并将其转化成现实的产品和成果;在生产第一线的具体岗位上工作,直接负责产品的生产或者成果的形成,完全是操作性和执行性的;需具备一定的理论技术和智能技能,更重要的是具备熟练的经验技术、动作技能和服务品质(应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

根据层级式人才结构理论,结合中国对“人才内涵技术劳动者也是人才的界定”,还可以增加技术劳动者(工作型)这一层级。它主要由中等职业学校培养或劳动部门进行针对性的专门短期培训,其能力素质表现为:某一具体工作岗位上完成某项专业工作的任务和操作,对某项技能具备熟练的操作能力。

2.职业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完整体系。应用型人才是指知识应用能力较强、职业能力较突出、素质较高、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一线需要的实用型人才,主要由职业教育类型来培养完成,其完整体系包括初级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等多个层次。其中,高等职业教育又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它属于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交叉类型,培养的是高素质应用人才,本身包括了高职专科、高职(应用)本科、专业研究生等几个层次。

我国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现状与探索:(1)初级职业教育。主要由分布在县一级的职业中学、各类职业培训机构来实现,主要以培养技术劳动者为目标,主要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服务“三农”为对象,目前每年完成着上亿人次的农民工培训。(2)中等职业教育。主要由各级职业高中、技校、中专和州市以上各类职业培训机构来实现,主要以培养初级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主要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培养城乡产业一线需要的技术工人为对象,其任务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3)高等职业教育。一是高职高专教育。主要由目前独立设置的一千多所高职高专院校来实现,主要以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主要针对国家和地区产业发展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为对象,其任务是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二是高职本科教育。主要由目前六百多所设置有职业技术学院的本科院校及相关本科专业来实现,主要以培养技术开发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主要针对国家和地区产业发展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对象,目前每年培养着数以十万计的技术开发应用型人才。三是高职研究生教育。主要由目前具有相关专业硕士点的本科高校来实现,主要以知识技术开发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主要针对国家和地区产业发展一线需要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为对象,目前每年培养着数以千计的知识技术开发应用型人才。

三、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体系完善

1.进一步构建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体系。一是规范和完善初等职业教育系统。“十二五”期间须进一步加大县乡一级职业中学、职业培训机构的建设力度,加大远程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和资源的建设力度,增加和丰富教育及培训内容,规范教育及培训标准,提高教育培训质量,为农村劳动力转移、“三农”问题解决、提高我国农村人口素质及和谐社会构建提供有效保障。

二是规范和完善中等职业教育系统。“十二五”期间须进一步加大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中等职业院校的建设力度,加大政策配套支持和宣传的力度,提高社会对教育新理念和新政策的认识,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占高中阶段教育一半以上的发展和稳定,为职业技术教育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系统的质量。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数已占普通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在校生规模接近一半,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十二五”期间的关键在于真正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于贯彻实施好《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年)》的相关精神,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

四是扩大本科院校举办高职本科的规模。高职本科也称应用本科,是高等职业教育类型中的本科层次,它由本科院校的职业技术学院的相关本科专业来实现,同一般普通本科相比具有鲜明的技术应用性特征,是以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开发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兼具工程教育和技术教育并侧重技术教育的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在本科院校职业技术学院举办高职本科是顺应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趋势的要求,是对教高[2006]16号文件“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精神的贯彻与实施,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更高层次的技术开发应用型人才需求日益迫切,构建高等职业教育的“立交桥”和办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当务之急,是对整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激励与促进。中职、高职的大发展一方面急需通过发展高职本科(或应用本科)来打开通道和提升层次;另一方面也急需通过发展高职本科(或应用本科)来培养相应的专业师资队伍和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它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相关精神,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在本科院校职业技术学院举办高职本科,能够在我国构建起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使高等职业教育真正成为一种类型。

做好试点与规范工作。为防止一哄而上,遴选一批办学理念先进、思路清晰、遵循高职教育办学规律、已有应用本科专业、特色和成果突出的本科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或应用技术学院)作为试办高职本科的试点。对试办高职本科的学院有明确的办学指标要求:(1)办学模式切忌套用普通本科模式,应严格遵循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规律,一是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综合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二是以服务为宗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要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紧密结合;三是走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式办学路子;四是课程体系突出应用性、针对性和专业课程的模块化;五是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和职业技能训练。其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是打破普通本科的“学科本位”模式,加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理论知识和能力,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突出应用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方法手段体系和教学管理体系,培养真正适销对路的技术开发应用型人才。(2)人才培养目标严格区分同一类型不同层次培养目标,高职专科主要培养一般企事业部门的高技能人才,尤其是大量一线需要的技术人才。高职本科则主要培养技术密集产业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并担负培养生产第一线需要的管理者、组织者和中职学校的师资等任务。其毕业生要求是职业素质更好,理论基础更厚,技术水平更高,应用能力更强,适应岗位更多,职业潜力更大。(3)专业培养模式确立“大类宽口招生,基础学,专业分流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多层次的基础平台,多方向的专业模块”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基础平台教学保证本科适应性的要求,以专业模块教学发挥专科针对性的优势,实现高职本科(或应用本科)“保本科本色,创高职特色”的教育目标。(4)人才培养方案要建立高职本科(或应用本科)“公共课平台、学科基础课平台+专业基础课平台+柔性专业方向模块+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综合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公共课平台、学科基础课平台、专业基础课平台体现厚实基础和发展潜力的要求;柔性专业方向模块的选择,体现不同专业方向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符合职业性特征;职业技能(资格)证书,体现技术性和以就业为导向;综合素质教育体现全面发展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培养可持续性的创新型人才的需要。(5)专业课程教学安排要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突出实践教学环节,要建立以产学研结合为特征的实践教学体系和显性与隐性课程相结合的素质教育体系,重点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6)学生素质教育要求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开发跨学科及文理渗透的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知识面;通过开发隐性课程,将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和日常行为素质养成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五是深化改革本科高校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一步深化现有研究生教学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将专业硕士的培养引导向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上尽快研究设计构建专业博士的培养框架,努力构建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完整培养体系。

2.研究设计各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职业教育体系各层次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其目标和规格客观上要求有明确的区别,各层次培养的目标应针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广度、深度和高度要求而确定。本文在这里仅提供一个近期和中期性的参考意见。

一是初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适应城镇化建设需要,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的具有一定文化知识、掌握一定劳动技能、具备一定综合素质的技术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