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思想政治教育综述集锦9篇

时间:2023-09-06 17:05:27

思想政治教育综述

思想政治教育综述范文1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沟通 综述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Summarize

WANG Y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chool, Liaocheng University, Liaocheng, Shandong 252059)

AbstractThis paper summarizes current scientific theory about communication problems and sum up achievements of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problems, a brief review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needs further expanding and deepening problems.

Key words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summarize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生面对来自专业选择、学习困难、感情挫折、就业压力、同学关系等很多方面的压力,思想困惑和心理矛盾增多。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更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而这些都离不开一项基本途径―沟通。沟通是一切社会关系形成的根基,是一切社会矛盾得以解决的有效手段。沟通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基石,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有效的沟通来实现。近年来,沟通的理念逐渐彰显, 但相应的研究成果还是很少,同时现有的研究成果没有凸显足够的影响力,其中还有些存在争议的地方。 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可以看到现已取得的成绩同时也能发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这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系统深入地研究。这不仅对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有积极意义而且对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有着重要意义。

1 关于沟通一般理论的研究

沟通的一般理论是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理论基础,目前对沟通一般理论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

1.1 关于沟通含义的研究

不同学科基于本学科特点,对沟通的含义做了界定:

政治社会学认为:所谓沟通,实际上就是指信息沟通,即人与人之间借助于某种媒介,通过一定的途径传达思想和交流情报、信息的过程。①教育社会学认为:狭义的沟通是指以符号、记号为媒介实现的社会行为的交互作用,即人们在互动过程中通过某种途径或方式将信息传递给对方接受信息的人。广义的沟通则是人类的整体社会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不仅交换观念、思想、知识、情绪等信息,而且交换相互作用的个体的全部社会行为。②组织行为学认为沟通也称“信息沟通”,指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组织与组织之达思想、交流情报、传递信息的过程。人与人之间传达信息的工具不仅仅是、文字、符号,还包括姿态和行为等。③管理沟通学认为:沟通是人们在互动过程中通过某种途径或方式将一定的信息从发送者传递给接受者,并获取理解的过程。沟通是人与人之间转移信息的过程,有时人们也用交往、交流、意义沟通、信息传达等术语,它是一个人获得他人思想、感情、见解、价值观的一种途径,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一座桥梁,通过这座桥梁,人们可以分享彼此的感情和知识,也可以消除误会,增进了解。④

1.2 关于沟通要素的研究

不同学科研究沟通过程的角度不同:

教育社会学认为:有效沟通的要素包括理解、积极倾听、鼓励、培养、自尊等诸多方面。⑤组织行为学认为沟通的过程就是一个信息的传递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信息的发送者、信息的接收者和所传递的信息。⑥管理沟通学认为沟通的基本要素包括:沟通的信息载体、沟通的渠道、沟通的背景、沟通的时机等。⑦

1.3 关于沟通的作用的研究

社会心理学认为,沟通提供人身心发展必须的信息;人凭借沟通交换信息,并建立与维持相互联系;沟通是自我概念形成的途径。自我概念:关于自己的概念。⑧管理学认为,沟通是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建立联系的桥梁;沟通是组织协调各方面活动,实现科学管理的手段;沟通是领导者激励下属,履行领导职能的基本途径;沟通有利于满足员工的心理需要,改善人际关系。⑨

从对一般的沟通理论的研究可以看出,不同的学科对沟通这一概念的界定不同,但都是根据本学科的研究重点来界定的,都有它的道理。各学科对沟通含义的界定都相对成熟了,但是沟通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界定还是不成熟。同沟通的含义界定一样,不同的学科对沟通结构要素的组成也都有自己的观点,但是大体上都是包括信息发出者、信息接收者、信息通道、信息及信息反馈等几个部分,但是目前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要素结构的研究还很少。总之,不同的学科对沟通的含义、结构及作用的界定是不一样的,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对沟通的研究比较纵深,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对沟通的研究还相对薄弱,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研究就更少了。

2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理论的研究

2.1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重要性的研究

杨学勇认为⑩两大因素呼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加强师生沟通:大学生的自身的素质问题,这其中又包括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目前高校师生存在的沟通障碍要求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薛宇认为,大学生“立体沟通”教育的意义主要有:可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可以建立信任机制,通过沟通可以缩小或消除“心理距离”, 互相产生信任感;可以培养大学生自身的沟通能力。

2.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特征的研究

王宇航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活动具有系统性,沟通方式具有多样性,沟通的内容具有社会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具有持续性。罗海英认为双向沟通具有双向互动性、动态循环性和认识的主观能动性。这里的主观能动性主要强调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

2.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张淑芹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困境主要有:教育主体形成的沟通障碍;教育客体形成的沟通障碍;教育形式的沟通障碍。超越困境的途径是:改革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方式;重视情感教育,寻找有效沟通的切入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素质建设;培养大学生自身的沟通能力;掌握沟通技巧,建立有效沟通机制。杨春英认为:导致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现沟通失效的原因主要有:由于教育者的原因形成沟通障碍;由于教育对象的原因形成沟通障碍;由于教育方式的原因形成沟通障碍。认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克服障碍,实现有效沟通的对策是:以人为本, 实施情感教育;磨练沟通技巧, 讲求沟通的艺术性,这里的艺术性是指讲求语言沟通的艺术性,讲求非语言沟通的艺术性,善于引导教育对象;不断提高教育者自身的综合素质。吴文明认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沟通的障碍, 包括以下几个层面:教育者的沟通技能影响沟通的效果;受教育者自身的因素影响沟通的效果;物理距离、心理差异等感情差异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沟通媒介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并且认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的途径有:以人为本,进行情感教育;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着的沟通技巧,具体包括:耐心倾听,通情达理,尊重学生需求要尊重学生的需求,善于用欣赏的眼光对待学生,将是否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作为选拔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重要指标。

2.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原则与方法研究

张淑芹认为,改革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方式应坚持三个原则:贴近学生思想、学习和贴近学生生活;坚持关心学生的主体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双向互动、平等交流。罗海英认为要确保双向沟通的顺利开展必须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平等性与主导性相结合和及时性与经常性相结合。张沧丽认为,沟通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的形式, 如开座谈会、个别谈话;另一种是深入生活与学生打成一片,从情感沟通入手来了解思想,沟通思想。

3 简要评述

目前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研究取得了一定地成绩,但研究还不够深入,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例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障碍及应对策略的研究多是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要素的角度分析,而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环节的角度分析的较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效果的评价问题很少涉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规律的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机制的研究都比较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这一课题将逐渐成为当前学术界研究的重点问题。同时这一课题的研究趋势将呈现如下特点:第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理念的研究将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第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方法的研究更加注重人性化和多样化;第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评价的研究将更加注重全面性,防止片面性。

注释

①夏玉珍,江立华.政治社会学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1.

②⑤缪建东.家庭教育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2.

③⑥肖志雄,刘宇Z.组织行为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11.

④王磊.管理沟通.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01.

⑦苏勇,罗殿军.管理沟通.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8.

⑧金盛华,张杰.当代社会心理学导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⑨徐向艺.管理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6.

⑩杨学勇.走进学生心灵的钥匙――沟通.中国校外教育,2008(10).

薛宇.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建立“立体沟通”教育体系的意义与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6).

王宇航.建立健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机制.中国高等教育,2008(10).

罗海英.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双向沟通.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9).

张淑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困境与超越.许昌学院学报,2009(3).

杨春英.论有效沟通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5).

思想政治教育综述范文2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个人价值

一、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内涵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内涵,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归纳起来有五种观点:一为“属性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价值是指它在促进受教育者的发展方面所构成的价值属性。”“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满足个体成长、发展需要方面的重要功能属性。”二为“需要说”,“个人价值指它满足处于一定教育环境中的受教育者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人及需要的适应和满足程度形成了个体价值。”三为“效应说”,“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是它对个体的内在价值,即它对个体存在和发展所具有的效用和意义。”四为“关系说”,“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即思想政治教育在其教育活动中合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的目的而呈现出的一种肯定意义关系。”五为“作用说”,持此观点的人很多,如刘建军“即它在人的成长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王勤“指思想政治教育在个体生存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也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价值或人文关怀价值。”闵绪国“指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体需要的满足和对个体成长、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是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体的内在价值。”

综合以上观点,可以根据价值主体的不同划分为两派,一派认为价值主体仅包括受教育者,因为教育者虽是作为个体而存在,但他们往往代表社会的一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所以主要是对受教育者而言。另一派认为价值主体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如,陈华“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价值。”通过以上概念的解析,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又称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在价值或人文关怀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对在这一环境中作为主体的个体生存发展需要的满足,是其与个体主体之间的一种相接近、相符合的积极肯定关系,是对人的全面发展、人的价值实现所起的积极效用,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方面的价值。

二、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特征

相关研究成果指出,其特征主要表现为:有效性与有限性、独特性与多样性、滞后性与超前性。有效性,即客体对主体有用,说明思想政治教育能满足个体的需要。有限性指个体价值要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发展、受教育对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不能尽其施展。独特性主要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每一个教育对象而言是特殊的。超前性指其不仅满足教育对象现在的需要,还要满足其未来发展的需要。但同时具体的价值关系和价值是多样、多层次的,而教育对象受自身素质、能力等因素的限制,并不能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属性和功能,进而会影响其个体价值的实现,造成个体价值呈现滞后性特征。此外,还有学者指出个体价值还存在客观性、相对性、历史性、实践性等特征。

笔者认为有效性和有限性应是个体价值最显著的特征,有限性主要表现在作用范围上的有限性和应有价值实现的不完全性两个方面。对于客观性和实践性,笔者认为他们只能是价值的一般属性,是共有特征,不应该作为个体价值的独特属性。至于发展性和超越性,是需要重视和发展的,但同时又要避开有限性、滞后性特点,努力实现人真正全面的发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理论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三个方面:

1.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大多数学者从哲学层面分析,认为马克思通过对物质交往和生产关系的揭示,证明了个体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相互统一的。依据此观点,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是相辅相成的,社会价值是个体价值的基础和源泉,而个体价值又是社会价值的具体体现。

2.马克思主义人本学思想。马克思主义将劳动实践作为自己思想体系的出发点,将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最终归宿,将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理想社会的重要特征和无产阶级的最高价值追求。讲求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也是其目的。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其归宿点。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也是其根本。

3.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人的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全面解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奋斗目标和最终归宿。

此外,还有学者指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精神与物质转化理论、学习化社会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理论,这些理论同样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理论基础。学习化社会理论主要通过激发和发挥教育对象的主体性来达到增强个体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理论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与环境协调,增强个体的环境意识与资源意识来增强人的可持续发展意识,进而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表现形式

理论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表现形式研究存在两种不同的视角:

1.价值客体视角。从价值客体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主要表现在引导政治方向、激发精神动力、塑造个体人格和规范调控行为四个方面。还有学者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满足个人的精神需求,构建精神家园;增强心理素质;促进思想观念现代化、熔铸新型的精神品质。石书臣又在原有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深化和新发展:内容方面由导向向主导、由激励向转化、由塑造向开发、由调控向协调等方面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综述范文3

关键词:新加坡 思想政治教育 文献综述

作为中国近邻的新加坡,在短时间内经济迅速崛起,实现经济的腾飞;同时新加坡政局稳定、社会秩序良好,形成了特有的新加坡精神。新加坡的这些成就都与其思想政治教育密不可分。研究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和巨大意义。当前对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特色、途径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的启示上,其中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的启示是重点。

一、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研究

2003年,刘自尊和孔琳在《思政政治教育导刊》上发表的《新加坡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启示》,是目前在cnki上能搜索到最早的有关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献。在该文中,他们认为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1.弘扬国家利益第一,强化国家意识

2.倡导儒家思想,坚持东方价值观

3.重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明晰教育层次

4.讲求教育方法,注重教育实践

5.注重法纪教育,坚持德法兼施

他们的观点成为后续研究者的基础,后来的研究者基本上引用他们对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2008年,王景云分析的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适应社会形势,即坚持国家意识教育和东方价值观教育;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重视社会实践;三、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体现德法兼施。其实质是对刘自尊和孔琳的重新划分,并没有提出新的观点。

2010年,臧红研究认为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来看内容十分丰富和广泛,他将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分为:国家意识;东方价值观;层次性;理论和实践结合。

由上诉文献看出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是:1、国家意识教育;2、东方传统价值观教育;3、学校思想政治教育;4、理论和实践相结合;5、法制教育。

二、 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

2008年,李林在《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我国的启示》中提出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是:1.家庭教育。2.社区和全国性活动。3.法纪教育。4.政府廉政建设。该观点主要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和内容而言的。

2012年,季惠从思想政治的具体方法分析新加坡主要的思想在教育方法,他总结的是:(一)道德认知发展方法论;(二)价值澄清法;(三)文化传递法。然后通过和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比较之后,得出两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乏有一些相似相近的地方,当然更多的差异还是能从中体现出来的。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的差异是:1、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侧重理论教育法。2、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是重视和利用家庭教育。这里可以看出季惠的比较实际上是对陈然然观点的一个继承,但他总结出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仍有具有一定意义。

三、 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研究

2008年,吴丹和赵兴宏在《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的启示》一问中最早对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进行了归纳,其特点是:1、内容丰富, 地位提高 2、途径广阔, 方法灵活。他们的归纳对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特征研究有一定意义,但尚不全面和具体。

2012年6月,李红伟提出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是:1、善于吸取西方现代思想教育中的长处,注重东西方教育相结合,大力弘扬东方传统价值观,塑造新加坡公民的东方价值观。2、发挥社区活动的重要作用,通过大量的社区活动实践,提高居民的公益意识和参与精神。

2012年12月,杨艳从一个新的角度提出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即,第一,采用循序渐进的办法。第二,注重隐形教育。

通过以上文献的分析,新加坡思想政治别具特色,研究者们分别从各自的角度提出其观点,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更好地展现。

四、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对中国的启示的研究

正如前文所诉,刘自尊和孔琳是目前cnki可查的最早关于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他们总结出的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的启示也是具有启示意义的。他们归纳总结的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的启示是:

1.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坚持集体主义原则;

2.弘扬传统美德,丰富教育内容;

3.完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遵循教育规律;

4.重视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5.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法制观念;

2011年,陈然然认为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给我们的启示是:1.注重学校教育内容的层次性和渐进性;2.注重传统文化教育,加大民族精神的培育;3.重视发挥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2008年4月,王景云在《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途径探析及其启示》中谈了几点相关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一) 政府的主导和参与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组织保证;(二)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时效性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基础;( 三) 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 是有规律可以遵循的;(四)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坚持法纪教育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保障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要注重法制意识的灌输, 这样才能确保精神文明建设成。

2012年,唐福姣提出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谈到有两点:(一)搞好思想政治教育关键在领导。(二)正确处理东西方文化的关系。

这些观点是对刘自尊和孔琳观点的补充和发展,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我国对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还没形成完整的体系,主要体现在:一、研究数量不多,文献较少;二、研究的范围不广,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特征及对我国的启示方面;三、研究是深度不深,许多研究是对前者的重复,并没有形成具有深度的观点。此外,我国对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中。

参考文献:

[1]刘自尊,孔琳.新加坡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07).

思想政治教育综述范文4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发展;学科定位;学科建设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立及发展现状

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系统研究始于该学科创建之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立,学术界观点普遍一致:为了落实中共中央批转的《国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纲要(试行)》的通知,教育部召开学科专业论证会,根据思想政治教育是完成一切政治任务的中心环节这一精神,确定学科名称为“思想政治教育学”,专业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初步拟定了专业的课程设置,并决定从1984年开始招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设立,并纳入学科专业目录,使学科建设有了基本的保证和依托,从此,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建设走上了系统建设和规范化发展的阶段,[1](p24)同时这也标志着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正式形成。[2](p5)

思想政治教育学自创建以来,纵观学科发展及研究的整体状况,有学者对此给予了形象的概括:“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从经验形态走向科学形态,从一家一本论著走向百花齐放、争奇斗妍的繁荣局面,从单一学科走向学科群,从没有项目资助走向获得不少部级科研资助项目,取得了累累硕果。”[3]也有学者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整体发展状况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一是学科体系从创立到比较完善,一大批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专著已经问世,涉及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体系、范式、论纲等。二是研究方法多样化,从宏观论证到微观证明,从规范研究到实证分析,从人文科学的描述法、元理论分析、经济分析到自然科学的数学方法、建模方法等都有运用。三是学科分支日益明显,出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经济学、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等分支。四是呈现多学科综合研究态势,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已经借鉴了跨哲学、教育学、政治学、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中共党史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有关理论与方法,一些专家与学者已开始在研究中借鉴协同学、统计学、运筹学、系统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等自然科学类和工程技术类学科的有关理论与方法。五是学术界与企业界联系进一步加强,学者们把学术下移到企业、市场、经济运行中,为企业策划、参谋。此外,对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继承和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也进一步加强。[4]

还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一是科学研究论著的出版。这些论著主要涉及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经典著作研究、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及“两课”教学的理论与方法等方面;二是其他方面的建设,如一些研究会的成立、科研基地的建设、刊物的创办等。[5](p233-237)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研究队伍。同样,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发展也离不开自己的研究队伍,有学者认为这支队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高校以外的社会研究力量,主要分为党政部门系统、企业系统、军队系统三部分。党政系统主要是宣传部门,它既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部门,又是理论研究的组织和指导部门;企业系统已成立“中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其研究工作也相当活跃;军队系统相对独立,各大单位都设立有政治工作研究会或研究委员会。二是高校系列,经过20多年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本上形成了一支以学科学术带头人为核心,老中青结合,具有较强实力的学科队伍。[6]有学者则重点强调了高校系统学科队伍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认为,“高校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和科研队伍是一支重要的力量,还成立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全国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学教学和研究的专兼职教师达数千人,他们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化建设的主要力量。”[2](p5-6)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阶段划分

思想政治教育学自创建至今取得了丰硕成果,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历程,学术界的主要观点有:

“两个阶段”说。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形成发展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至1984年)是全面探索阶段。在这一阶段,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如何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这一重大课题开展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立奠定了思想基础。第二阶段(1984年至今)是系统建设阶段。这一阶段又可分为三个小的阶段:1984年至1989年为学科初创时期,1990年至1994年为学科全面建设时期,1995年至今为寻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科建设新突破的时期。在这三个小阶段中,学科建设各有重点,互相衔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不断向高水平发展。[1](p22-24)也有学者同样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分为两个阶段,但时间的划分有所不同:第一阶段(1978年到1986年)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形成阶段,第二阶段(1986年至今)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发展阶段。[2](p1-4)

“三个阶段”说。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84年至1988年)是抓重点带一般的阶段;第二阶段(1989年至1993年)是全面开展学科建设,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群的阶段;第三阶段(1993年至今)是酝酿新进展、寻求新突破的阶段,学科建设进入协同攻关的艰难时期。[3]也有学者将思想政治教育学发展划分为:第一阶段是学科主体确立阶段。探索学科主体理论框架与学科基本理论,确立了学科理论体系与专业主干课程。第二阶段是分支学科发展阶段。主干课程从不同层面得到延伸,形成了理论观念、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等方面不同类型的分支学科。第三阶段是综合深入发展阶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点建立以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人才培养、培训和教育者自身学习、研究等途径,向理论教育与各种不同类型的思想政治教育扩展、渗透,推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普及与深化。[4]

“四个阶段”说。有学者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80年至1984年)是萌芽阶段,理论界明确提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的论断,并在报刊和学术会议上进行研究和讨论。第二阶段(1984年至1987年)是初创阶段,经过教育主管部门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为这一学科理论体系的建设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以这一学科建设为依托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也得到迅速发展。第三阶段(1987年至1992年)是曲折发展阶段,面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谷的局面,学科建设陷入低谷。第四阶段(1992年至今)是加强改进、探索前进阶段,我国广大专职和兼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将个人研究与集体攻关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和应用成果,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现代化进程。[7]

“五个阶段”说。有学者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发展分为五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1984年至1988年)是学科理论体系初步确立和专业建设的初始阶段。第二阶段(1989年至1993年)是巩固提高已有成果、全面开展专业建设、形成学科群阶段。第三阶段(1993年至1996年)是蕴涵新发展机会阶段。第四阶段(1997年至2003年)是高速发展与不平衡状态相间杂的阶段。第五阶段(2003年至今)是新机遇与新挑战并存的理性发展阶段。[8]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属性与学科定位

作为一门科学,思想政治教育学有何特有的学科属性?它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其他二级学科的关系如何?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如何?这些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发展中不容回避的问题,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给予了解答。

与其他学科相比,作为独立的学科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学有自身的学科特点。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理论性与应用性的统一,综合性与创造性的统一。[9](p45-47)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体现了党性和群众性的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真实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战斗性和策略性的统一。[10](p19-27)有学者则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体现了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统一,综合性和创新性的统一,客观现实性和前瞻性的统一。[11]还有学者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特点概括为时代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民族性与开放性的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综合性与交叉性的统一。[12](p24-28)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有自身的学科特点,但它不是孤立发展的,而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辩证地借鉴与吸收其他学科中合理、有益的理论成果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的。广大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教育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行为科学等相关学科的联系与区别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教育学的关系。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当然应当遵循教育学的一般原理和规律,包括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但教育学不专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它全面地研究德育、智育、体育等整个教育。作为与教育学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则专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不只研究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还要研究全社会、全人类的思想政治教育。它所借鉴的只是教育学的一般原理和基本规律,以丰富和发展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不是教育学的分支,也不是教育学学科的重复,而是一门具有自身特定研究对象的相对独立的学科。”[13]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教育学中德育的关系。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教育学中的德育学科尽管有密切联系,甚至有某些对象和内容上的重合,但是二者毕竟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别。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尽管也带有教育学的特点,但更多地是带有政治理论学科的特点,而德育学科则更多地体现的是教育学自身的特点,运用的是教育学的理论与方法。另一方面,尽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也研究道德教育的规律,但它同时还研究政治教育、法制教育、思想教育、心理教育等的规律,研究这些不同类型的教育活动的共同特征和共同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具有政治性、科学性、综合性和应用性的特点。”[14]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政治学的关系。有学者认为,“政治学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确定任务和内容的重要依据之一。政治学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提供确定的政治理论观点或政治意识形态,而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把这种政治意识形态转变为个人意识,形成个人政治信仰的机制和规律。换句话说与政治学相比,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实践性更强的科学,它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研究怎样把一般的政治理论转变为特殊的个人政治信仰,把理论形态的政治思想变为实践形态的公民的政治思想。”[13]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社会学的关系。有学者认为,“社会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都把人的社会性这一观点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社会学是研究整个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学则只注重于研究政治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社会政治教育现象;虽然社会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都研究人,社会学是把人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来研究的,人的文化社会化过程或规律是社会学研究的重点,思想政治教育学是把人作为一个政治人来研究的,人的政治社会化过程或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重点。社会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都注重人的价值观研究,所不同的是,社会学注重于人的社会价值观研究,而思想政治教育学则注重人的政治价值观研究。”[15](p69-70)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关系。有学者认为,“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学必须研究人的思想形成、发展的一般规律,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而心理学正好为这种研究提供了有关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学可以借鉴心理学的有关原理,通过心理学的有关手段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13]除此之外,还有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与伦理学、美学、行为学等学科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随着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将思想政治教育学调整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属的二级学科,从思想政治教育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其他学科关系的角度分析该学科的定位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有学者认为,要正确判定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一学科定位,就必须把它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全局中。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之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这几个二级学科的关系是十分紧密的。马克思主义的其他四个二级学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学科,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应用学科。由于除思想政治教育外马克思主义的其他4个二级学科在着重开展各自的理论研究的同时,又都义不容辞地开展理论教育、政治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所以,它们的交叉、渗透性是很强的,只是各自研究、实践的侧重点不同而已。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理论)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称,因而,对理论教育及其规律的关注,是5个二级学科共同的使命。[16]

也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它的这种学科定位,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该学科的特定内涵与特点。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共同具有的学科内涵和特点,即它是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之内的,是一门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尽管它在名称上没有直接出现“马克思主义”字样,但实际上具有马克思主义的性质,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在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中具有自身的特点,不同于其他四个二级学科。这个特点主要是它的应用性或教育性。[14]

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0多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取得丰硕的成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也有清醒的认识。有学者概括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许多重要概念如政治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政治思想教育、德育等,没有作出明确的区分,也没有做出科学的界定。二是科际整合环节薄弱,研究方法尚不够丰富。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方法虽然多种多样,但基本上是囿于借鉴其他学科的常用方法,主要表现为定性研究多定量研究少,经验问题研究多理性分析研究少,静态描述多动态分析少,宏观研究多中微观研究少等现象。三是个体分散研究多,集体协同研究少,这可能会影响到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进一步发展的速度和后劲。四是学术研究的应然色彩较浓,实证程度还不够高。五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对外借鉴未能与实际有机契合。对传统的继承只停留在一种范式的挖掘与保存,未能有效地把传统与实践问题相结合进行分析,缺乏在现实意义上的创新。对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大多只是介绍、评述式的,不能很好契合于我国的实际,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发展服务。[4]

有学者指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学在基本理论研究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学科的实践基础不够一致,主要表现为三个不够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本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不够适应,与企事业单位的运行机制不够适应,与个人争取事业成功、人生幸福的人生实践不够适应。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本理论与学科的理论基础有一定程度的脱节。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大量论著,特别是专业教材大量出版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因而,它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比较充分,而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其他最新成果则不够充分,特别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等理论,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本理论所依据的理论基础相对滞后。三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本理

论与学科理论研究的规范性要求存在距离。如概念范畴各说一套、理论阐述缺乏论据、理论的内在逻辑性不足(甚至混乱)、将学科基本理论与学科的理论基础相混淆等。同时,由于大量引用相关学科的知识,没有经过本学科理论和范畴的严格整合,存在着消化不良、理解有误、运用不当、含糊不清等一些违背学术规范的现象,妨碍学科基本理论体系的建构和学术品位的提升,学科形态不够成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本理论面临着严格的学术规范和学术自律问题。[17]

也有学者从问题研究与话语体系的角度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学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一是问题把握存在不足。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相当多的“研究”只是停留于话题层面,并没有真正进入到论题层面,一些“研究”多为经验总结。二是话语体系创新仍显薄弱。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学话语体系的独特性不足,话语体系的发展性不够等方面。[18]还有学者认为,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逐渐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却日益体现着鲜明的自闭性,即相对缺少自觉、积极地在对相关学科有益成果吸纳的基础上思考、推进本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而是在一种有意无意相对封闭的思路中,思考、推进本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主要表现为:从人才培养的角度看,本科生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越来越细、越来越专;在硕士生培养层面,近些年来,思想政治教育虽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个整体的硕士点专业存在,但多有“划壑而治”者,多有“要耕好自己的田”的主张。这种情况,在博士生培养层面也有不同程度的存在。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获得了极大发展,但在吸纳相关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基础上的高水平学术研究,或者说在真正的学科交叉、渗透的层面上开展同时又以“我”为主的高水平学术研究却少之又少,更多的研究尚且处于继续、反复垦植本学科创建之初所提出、确立的基本概念、范畴和学术领地的层面(当然,对这种继续、反复垦植,我们不应当完全否定),学术研究的视野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回应生动的社会实践提出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能力也因而相对不足。[19]

五、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路径选择

针对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在发展进程中存在的不足,不少学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与主张,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按照学科发展规律搞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因为任何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都必须遵循学科发展的一般规律。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上,要遵循学科发展的规律,既探讨学科体系的科学分类,又要根据实际需要区分轻重缓急,逐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一方面要按主干学科划分,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础理论建设。另一方面要按所运用的学科及其方法划分,建设分支学科。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进行分类的基础上,还要根据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之急需,首先抓好人员、队伍、力量的调整、分工,修订和制定本科、硕士、博士生不同层次既拉开档次又相互衔接的培养方案,紧扣专业性质确定研究方向,防止泛化、边缘化现象的出现。[16]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本理论的再系统化,要做到科学界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概念——“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揭示和阐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内容体系、研究对象、原则和方法,科学揭示和阐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结构、基本矛盾、基本机制和基本规律,科学揭示和阐述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人及其特点、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理念。[17]在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主体性的同时,确立鲜明的学科依托意识,在正确的学科依托中谋求科学的学科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在坚持以学科开放的心态积极吸纳相关学科的营养的同时,不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主体学科的主体意识与主体能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广纳博取的能力。此外还要积极拓展本学科的学术研究视野。一方面注重积极借鉴相关学科的从研究内容到研究方法、研究思维的新发展、新成果,根据本学科学术发展的需要,及时转化和消化到本学科领域,为本学科的学术发展提供新的知识积累、新的方法论借鉴和新的思维启发,另一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面对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可以考虑吸纳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力量参与,在多学科的共同参与中,增强学术研究回应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能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的新发展。[19]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过程应坚持以下原则:坚持面向世界与立足民族发展相统一的原则,发展主旋律教育。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原则,发展理想信念教育。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原则,发展和强化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坚持自主性与社会化相统一的原则,发展道德法制教育。[20]

还有学者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学建设要从适应学生需要向适应社会全员需要、从适应教育需要向适应教育与管理相结合需要、从适应教育需要向适应教育与交往相结合需要的转变中实现创新。[21]针对近年来一些学者主张用“思想道德教育学”或“思想教育学”等代替“思想政治教育学”这一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发展前途与命运的问题,有学者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发展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体系,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学术逻辑尤为重要。[22]此外还有学者建议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理论创新;[23]将传播学导入思想政治教育学中;[24]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学术委员会的作用,统筹安排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的相关问题;制定相对统一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编写第三轮全国统编本科教材,有条件地编写部分研究生教材;建立本科生、研究生毕业论文上网归档、抽查、检查制度,规范学位论文选题等。[6]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刘书林,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罗洪铁,董娅.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张耀灿.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现状与发展展望[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5).

[4]卢少求.近2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研究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11).

[5]吴潜涛,刘建军.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

[6]王树荫,卢少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论[j].教学与研究,2006,(3).

[7]刘晓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的若干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8]邱柏生.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阶段特征[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9]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0]苏振芳.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1]卢岚,吴尘,陈国忠.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的时代特色[j].江汉论坛,2006,(8).

[12]王勤.思想政治教育学新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13]刘新庚,文银花.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界定的理论思考[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14]刘建军.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内涵及建设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3).

[15]王瑞荪,竹立家.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9.

[16]张耀灿.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定位与建设[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7).

[17]陈秉公.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本理论的再系统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8).

[18]李丽华.问题研究与学科发展——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发展[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1).

[19]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依托与发展[j].江汉论坛,2006,(8).

[20]郑永廷,张国启.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j].思想教育研究,2006,(2).

[21]余仰涛,王志军.论思想政治教育学建设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思路[j].湖北社会科学,2007,(10).

[22]黄瑗华.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名称的一些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7,(1).

思想政治教育综述范文5

【关键词】微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献;综述

一、微博思想政治研究的主要方面

微博相关理论研究者的研究方面各有所侧重,但都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微博的传播与发展、 微博的使用现状、微博的特征等。如赵聪锐的 《微博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谷松的 《谈利用 “微博” 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侯小杏、张茂伟的 《微博在教学应用中的传播模式研究》,范芸芸、毕莹的《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围上一条温暖“围脖”――浅谈微博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论文中都对这一内容展开了论述。微博以其内容丰富、操作性强、 更新快等难以比拟的优势很快被众人所接受,仅新浪微博而言,“到 2012 年, 微博用户有望达到 1.2 亿”,无论是对于传统媒体还是对于创造及使用主体而言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二、利用微博做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微博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具有两面性

微博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就这一观点而言,学者几乎都认可这一观点。“微博作为网络媒体的新宠,为大学生提供便捷交流平台的同时,也给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些新的机遇和挑战。” 如藏鹏、崔可伟在 《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初探》 一文中就对微博带来的双重影响做了分析。他认为,微博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正能量的又一重要途径,为师生交流沟通搭建一个崭新的平台,从而有利于营造寓教于乐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但与此同时,微博中的信息具有复杂性,会影响到大学生正确的三观; 部分微博中的内容侵犯别人的隐私, 对传统道德提出挑战; 部分大学生过度沉溺微博, 出现人际交往异化的问题;在微博和现实中,部分大学生出现人格分裂问题。刘春雁在《大学生微博使用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中也强调,一方面 “微博的丰富多样性有利于大学生开阔思维,微博的互动性和平等性有利于大学生交流思想、 缓解压力”,但另一方面 “微博的包容性与开放性在思想上容易对大学生造成负面影响;微博使用的方便性和隐蔽性容易削弱学生的自控能力;微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在意识上容易使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正如山东大学的孙宜山在《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研究》中说到“同时还应注意到微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带来的系列挑战:文本碎片化、信息泛滥所带来的垃圾信息和虚假信息使认知和思想 产生偏差等。因此,理性对待微博,扬其长避其短,将微博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就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亟待进行的尝试。”

(二)利用微博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深刻认识和把握微博的特点与规律, 深刻认识大学生的思想发展规律, 并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发挥微博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疏通和舆论引导功能, 进一步拓展和增强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 深度、维度和接受度”。绝大多数学者都特别强调指出,“要用辩证发展的视角看待大学生群体使用微博现象”,在利用微博为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的过程中, 既要重视教育外化的作用, 更加要突出大学生内化与内省的作用,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赵聪锐强调,现代高等学校教育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要充分利用微博,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二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构建绿色微博;三要提高大学生使用微博过程中的媒介素养。范芸芸、毕莹在 《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围上一条温暖 “围脖 ” ―浅谈微博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也认为“首先,要从思想和观念上正视这一问题;其次,要用好新媒体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三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 增强媒介理性。”

(三)建立校园微博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要逐步建立校园微博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有部分学者也提出了这一论点,但较少有人对此作出专门的研究与论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吕本富曾表示:高校开微博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微博是高校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开通微博可以塑造高校勇于接受新生事物自信开放的形象;二高校微博是高校最快的信息通报平台,为公众近距离了解高校提供了便捷的渠道。“国内高校开通微博的主要时间段集中在 2010 年 10 月至 2011 年 1 月。最早开通新浪微博的‘211’高校是华中科技大学 (2009年11月24日)”,“截至 2011 年 2 月底,全国已有 100多所大学在新浪开设了官方微博 (校级),其中‘211’高校超过 80所”。谷松在 《谈利用 “微博” 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中提出,可以“通过创立学生手机报等形式,由校团委组织编发微博信息,设立如校园焦点、就业创业、时事点评、智慧讲堂、青年先锋、社团动态等栏目,面向广大学生及时传递校园最新动态,加强思想引导”,在 “重要节日、重大活动和敏感时期,编发专题微博,加强思想引导、组织主题讨论、倡导主题活动”,从而帮助广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理论素养,自觉营造良好校园氛围。

总之,这一课题的研究在理论上有利于拓展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丰富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在实践上有助于指导微博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此可见,微博与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多角度、高难度、意义大、影响深的科学研究课题,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亟待拓展和深化。

作者简介:李淑敏,性别:女,籍贯:山西吕梁,出生日期:1991年5月17日,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单位:山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法学硕士2014级硕士研究生。

思想政治教育综述范文6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思想政治教育;挑战;研究综述

一、大数据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教育带来的挑战

随着数据时代的到来的,互联网作为一个跨越国家的开放与多元的虚拟空间,对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教育和宣传提出了新的挑战。吴维忆认为:大数据时代,西方主导的话语体系通过云端占领,将规则阐释为常识、将实然转化为应然甚至必然的文化建构路径,占领意识形态领域和夺取文化霸权。为了因应大数据的一系列特性,崔海英指出,大数据体量的无限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更具针对性;大数据产生速度的迅捷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时效性;大数据来源的多元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感受性;大数据价值的分散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更具实效性。王绍霞认为数据渠道的多元异构提高了信息采集的难度;数据结构的海量高噪增大了价值挖掘的难度;数据更迭的动态高速提高了对处理速度的要求。聚焦具体问题,寻求应对之策,提高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需要从提高数据运用素养,加强数据应用衔接、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和开发专业数据平台几个方面着眼。

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引起了数据信息伦理问题带来的挑战

大数据产生了数字身份、网络安全、信息权利和可及性、数字鸿沟和全球正义等伦理问题。一是信息异化。大数据成为马克思所说的人自己创造的东西成为支配和奴役自己的工具,完全依赖于机器的程式化判断,人们丧失自己的情感、意志和德性,特别是丧失了人的自主意识、反思和批判的能力,最终沦为数据洪流的奴隶。二是数据独裁。唯数据主义带来数据独裁、数据至上、数据崇拜,导致只要相关关系,不管因果关系。三是隐私暴露。数据采集和挖掘都被智能设备自动化,被采集对象往往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暴露了自己的隐私,在大数据面前,我们每个人似乎都在裸奔,我们都成了透明人。四是取舍争议。黄欣荣认为大数据永久存储的技术让不少人失去了重新做人的机会,给当事人带来永远的灾难。就数据挖掘的取舍难题,逄索亦认为应该探究因果而非注重相关、探究行为而非发掘隐私。朱锋刚等认为,大数据使得伦理客体隐匿未知,让主体的义务、责任、权利甚至自由的基本内涵变得不确定,大数据为伦理世界带来的最大改变就是确定性的终结。、胡子祥等认为,大数据让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复杂性、技术性、伦理性挑战。

三、大数据时代给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教育实践提出的挑战

适应数据时代提出的新要求和新的挑战,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之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刻体会大数据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提升自己的数据素养。张跃聪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部数据而非随机抽样,重视学生数据的混杂性,弱化精确性,关注学生数据的相关性。廖列营提出了大数据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新对策:改变德育理念,转变辅导员德育工作模式;提高信息意识,提升辅导员预警能力。高校要帮助辅导员提高信息意识,提升研判能力,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善用学校大数据以及把握好重要关键点。同时,高校应通过提供专业研判支持、畅通大数据使用以及加强培训教育等方面的措施,来保障辅导员预警能力得以充分发挥。由于海量的数据信息广泛的传播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权威被弱化甚至是消解。大数据时代资源共享、诉求互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信息优势荡然无存,主导控制力被削弱消解,教师的感召力不敌风格犀利的网络权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传统权威面临解构之危,非主流舆论谋求上位之险。因此大数据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C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者需要持续地提高自身的计算机运用能力,信息采集、处理和分析能力。

四、大数据时代给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升自身素质提出的挑战

学者认为应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数据素养,包括培养数据意识、数据定位与采集能力、数据分析与解读能力、数据反思与决策能力。张进良等认为,标准与政策的制定是教师数据素养发展的前提,职前培养是教师数据素养发展的基础, 基于数据的教学革新是教师数据素养发展的关键,职后培训是教师数据素养发展的保障。教师数据素养形成的关键点在于树立见微知著的理念,主动收集、整理数据信息并认真分析,深入挖掘学生数据信息的相关性,增强教育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提高对数据信息的敏感性。同时高校应该有针对性地系统组织培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数据分析能力。吴志龙认为,应该提升辅导员预警能力,“提供专业研判,引领辅导员预警工作;加强数字化建设,畅通大数据使用;加强培训教育,打造高素质辅导员预警工作队伍;提供经费支持,鼓励全天候在线。

五、大数据时代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带来的挑战

针对大数据技术体现出数据化、海量化、复杂化、动态化的特点, 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形态日益呈现出载体迷你化、信息精简化、对象细分化、结构扁平化的趋势。搭建多维的大数据平台,拓展延伸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领域。胡子祥等认为,针对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变革,应该构建大数据平台,完善大数据法律法规。

六、大数据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思维和观念转变提出的挑战

季惠斌认为:大数据技术的兴起引发的人类思维方式的转变已经在改变人类的日常生活方式。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得不面临大数据分析的考验,而且大数据分析技术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具备相应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与大数据技术的三个特征相似,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也具备“样本=总体”“允许不精确”和关注“相关关系”的三个特征。当然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但积极努力地迎接信息时代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的转变是我们应有的态度。大数据将会改变学生了解世界和认识世界的方式,为了适应这一变化,黄欣荣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具备全面化的整体思维、兼容性的多样思维、现象性的关联思维。

参考文献:

[1] 吴维忆.云端霸权――“大数据时代的双重隐喻批判”[J].探索与争鸣,2015,(4).

[2] 崔海英. 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维度与实现方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5,(3).

思想政治教育综述范文7

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北京大学的刘渤于1996年在《青年研究》上发表了《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一文,提出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心理的积极影响,并提出了要利用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的先导。

2004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要大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以此为契机,一些理论和实际工作者,开始结合校园文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目前,国内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融合的重要性研究

一方面一些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作了有益的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指明方向,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另一方面,一些学者对校园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作了有价值的研究,研究者一致认为,校园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作用。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有效的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体现,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关系的研究

许多研究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是两个完全不同、相对独立而又完整的体系,但两者存在必然的联系并相互渗透、相互包容、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研究者一致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导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高校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通过校园文化工程贯彻思想政治教育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三)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互功能的研究

研究者一致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政治导向及激励功能,校园文化建设具有情感陶冶、行为规范、心灵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功能。

(四)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合的对策研究

一些学者提出通过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

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总之,近几年来,国内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尤其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指导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就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而言,对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论研究尤其是针对高职办学特点的理论研究薄弱

首先是理论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的表述比较混乱,缺乏统一的相对科学的界定;其次,大多数学者对二者的研究往往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表述上,理论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再次,目前大多注重两者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或者着眼于二者的作用等功能的研究,对其互动方面的研究涉足甚少,在目前众多研究文献中,将关注点明确定位于“互动”的研究还仅见于王伟等关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王艳等关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作用》以及陈啸吟等关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之互动研究》三篇文章,这三篇文章主要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辩证关系及二者互动的作用,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启示,但有关二者互动的其他重要问题诸如二者互动的体制机制,互动的主体,互动的途径方法,互动的效果评价等均为涉及;最后,目前虽然许多高职院校为了丰富学生和教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并在一定程度上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入到校园文化活动中去,但这些活动大多处于感性阶段,一些有价值的值得推广的做法缺乏必要的理论总结和经验提升。更缺乏将理论引入到实践中,成功指导实践的经验。因此目前我国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实践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和理论指导。

(二)研究方法手段单一

大多采用思辨的方法,重理论轻实证,只有定性分析,缺乏定量分析,使其研究结论缺乏科学依据。

三、后续研究的建议

鉴于研究中存在的以上问题和不足,今后学术界在研究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问题上,应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要充实研究队伍

形成高水平学者、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文化工作者和管理者多方参与的研究梯队,提高研究层次和研究水平。

(二)要扩大研究范围

如应注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互动的体制机制、方式方法及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资源的开发和整合研究,注重理论研究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三)要深化研究内容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的对策研究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设想和建议上,对策应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

思想政治教育综述范文8

由于大学生接触网络的时间长、接受信息面广,并且愿意在网络上通过游戏、聊天等方式释放情绪。大学生有思想上的困惑时,最先选择的是网络,而不是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当情感能得到释放后,大学生就更加依赖网络,以此逃避现实学习、生活中的压力,达到心理及情感的暂时满足和平衡。与现实中的人交流会越来越少,最终导致人际交往的淡化,情感的冷漠。同时由于网络文化自身存在复杂性,大学生的情感在网络上释放时,有可能遭受到恶作剧、虚假信息、网络盗窃等,使之缺乏安全感,将这种不信任感传递到现实的人际关系中。

2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讨

上述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导致了网络道德与现实社会道德的不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结合政治、法律、责任、安全、自律等意识,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2.1切实发挥大学校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引导作用

首先,大学校园教育工作者应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还应适应网络文化,了解网络特点,有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念,具备网络行为的自我约束能力,善于管理各种信息,同时能敏锐捕捉网络中体现出来的学生思想动态,针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次,大学校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善于利用网络阵地,在网络上与学生互动,成为大学生的网络朋友,在QQ等聊天工具及博客中引导学生,因利用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会更加容易和彻底,能使思想政治工作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2.2掌握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舆论导向权

首先,根据大学生喜欢利用网络释放情绪,打发时间的特点,改变以往说教式的网站建设,建立新颖、贴近大学生生活、能引起大学生共鸣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网站内容应积极、健康、向上。不仅要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还应突出网站的服务性,将学生关注的校园动态,校园热门话题,校园活动、奖惩通告、就业信息等内容及时,使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服务系统完善。还可结合其他大众媒体,将社会热门事件移植到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上。其次,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还应注意时效性,应做到每日一新,牢牢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密切关注校园的舆论动向,如出现不良舆论倾向,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在校园网或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最后,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可建立论坛,实现学校与学生的双向交流,应及时捕捉大学生在网络上的思想动态,将学生的意见收集并向相关部分反映,以使学生的困惑和困难得到及时的解决,通过网络加强校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沟通时的有效性。

2.3加强大学生网络行为的道德、自律教育

面对网络中的各种信息,大学生需有自觉抵制网络垃圾的能力,但是大多数大学生自律性能力、判断力、抵抗力都处在不成熟的阶段,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都正在形成。在现实生活中,不管是社会还是家庭或学校,对大学生的道德监管都较为严谨,道德约束的作用力强。但是在网络中,网络文化的虚拟使道德监管缺席,道德约束能力弱化,导致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缺失,为使大学生能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文化,大学校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结合网络文化的特点,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培养其在网络上的自律能力,做一名文明的网民。

2.4时刻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法制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综述范文9

    教育实践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交往实践

    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现状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一部分,从 20世纪 80年代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以来,广大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工作者就一直重视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原则和方法。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研究,大多在学者的专着中以独立的章节出现,以论文的形式发表在中国期刊网上的共有一百多篇相关文献,其中近几年比较有代表性的论着有教育司 1999年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陈秉公 2001年着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张耀灿等 2006年编写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郝文清 2008年编写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陈义平 2008年编写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研究形成了一些共同认可的研究领域。比如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含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运行、环节等。但是这些研究领域均还不能达成共识,形成了各异的观点。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含义。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含义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政治品德的过程。很多观点和这个观点大致相同,如郝文清主编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中对思想政治教育下的定义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念、政治意识、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双向交往互动的教育实践活动过程。这个定义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有所拓展,提及受教育者在过程中要共同参与。比较有突破性的是张耀灿主编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中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下的定义。该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以形成受教育者一定的思想政治品德为目标,教育者和受教育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教育实践活动过程。前两种观点中的施加、转化,很明显的有种强加、单向灌输的思想在里面,它是不适合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发展的要求的。后面的观点强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平等和互动体现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学者也有不同的观点。教育组司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主要有教育者(主体)、受教育者(客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介体)、社会环境及其所提供的教育支撑条件(环体)。很多专着关于过程的要素划分的角度都与这个观点大致相同,只不过是在此基础上有所拓展,形成了四要素论、五要素论等,这些观点都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划分为主体——客体对立性的要素。如陈义平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静态要素和动态要素构成:其中静态要素包括主体(教育者)、对象(受教育者)、介体(教育控制);动态要素包括施教系统和接受系统、反馈系统。他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要素划分为静态要素和动态要素是其进步之处。张耀灿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中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进行了分类,按要素所起作用的方式分为决定性要素和概率性要素;按要素的状态分为静态要素和动态要素,其中静态要素主要有教育者、受教育者、教材等,动态要素主要有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等;从交往教育实践认识论的角度划分为主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客体(教育内容)、媒介(物质条件和活动形式)三个要素。这里首次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进行了不同以往角度的划分,把受教育者认为是过程的主体之一,是具有前沿意义的。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和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和规律是学者研究比较多而且比较深入的部分。教育组司主编的《思想政治教学原理》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所掌握的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发展状况之间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是“适应超越规律”,具体表述为:教育者的教育活动既要适应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基础和发展的要求,又要超越受教育者的原有基础,体现社会思想品德要求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规律包括双向互动律、内化外化律和协调控制律。郝文清对规律的研究进行了扩展,他主编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有内化与外化规律、双向互动律、协调控制律、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规律。而苏星鸿等的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新论》针对以往研究忽视人的个性、主体性和需要的不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包括三大规律: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相统一的规律、互教性和自教性相统一的规律、要求和需要相统一的规律。这里对规律的探讨注重人性是有一定进步性的。

    张耀灿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分为三个层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与外部环境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内部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体自身的矛盾。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层次化,其中认为施教系统和受教系统的对立统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内部的基本矛盾。认为规律和规律的价值性运用是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体系的关键性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体系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外部规律、内部规律和主体自身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和规律的认识都越来越全面和深化。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运行和环节。教育组司主编的《思想政治教学原理》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环节包括确定教育目标和制定教育计划、选择教育机制、指导受教育者践行社会要求。郝文清主编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包括内化、外化和反馈检验三个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环节包括明确教育目标、制定教育方案、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评估这四个环节。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运行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准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效果的强化。张耀灿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运行环节分为教育者的施教环节和受教育者的接受环节,并且认为这两个环节是过程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运行和环节的研究都还是比较宏观的研究,有待微观化。

    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对策浅析

    以上的研究反映了学者们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的丰硕成果。从这些研究成果看,虽然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研究在深化,但是很多是重复性研究,没有多大的理论突破。本文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存在以下不足:(1)宏观化研究多,过程的运行大多分为确定教育目标、制定教育方案等都是很宏观的概括,与其说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运行,不如说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运行,过程运行的分析不能深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部,因此不能具体的指导实践,这是现代过程不能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2)经验层次概括多。过程的矛盾规律、运行环节、要素等都是经验概括,没有统一的理论依据导致观点大同小异,实质重复性研究多。(3)过程的要素及要素的关系只是在过程矛盾和规律的研究中有所提及,还没有专门研究过程要素间的关系。过程要素及要素间的关系认识不足,是导致过程规律和矛盾研究处于经验层次的主要原因。(4)过程理论没有从哲学本体论去审视,使过程研究缺乏统一的基点。(5)过程研究还处于实践是对象性活动的思维方式下,明显落后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的需要,缺乏现代气息,不能有效指导实践。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一,那么什么是社会实践活动呢?社会实践活动的真正内涵是什么?马克思认为,人类的任何一个社会实践活动都必然会发生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自然关系以及主体和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社会实践活动的双重关系,决定了社会实践活动具有两个不同的向度:一是“主体——客体”向度,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对象化的生产实践活动;二是“主体——主体”向度,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实践活动,即“人对人的作用”。社会实践活动不是单纯地表征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对象性关系,也不是单纯地表征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交往关系,而是主体之间的交往关系与客体之间的对象性关系的统一。传统的社会实践观本质是一种“主体——客体”社会实践观,只是抓住了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类型和一个方面——“主体——客体”向度,而抛弃了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人与人之间的主体际交往关系。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理论,是建立在“主体——客体”社会实践观基础上,把教育过程视为一种改造人塑造人的过程,它用对待物的思维视角对待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这是导致当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单向化,缺乏内生性,从而导致理论研究的僵化。本文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以人的世界为对象的交往实践活动领域,而不是以物的世界为对象的生产实践活动领域,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是生产实践的过程而是交往实践的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不是生产实践中的控制和被控制、改造和被改造的对象性关系,而是一种交往实践中人与人之间平等的主体际交流和对话关系。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要实现视角的转换才能找到新的生长点,也就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应该从物的世界的视角转移到人的世界的视角中来,即从生产实践走向交往实践,因此我们不能把以自然界为对象的生产实践的思维模式去建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理论,而应该用表征人与人之间主体间性的交往实践去审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交往实践是实践的另一种基本形式,他同样存在主体客体和主体主体向度,他是对象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统一。用交往实践去审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注重过程的交往性的同时坚持对象性和交往性的统一,必将能突破以往主客对象性思维的局限,深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内部,分析过程各要素的关系,从而对过程的运行情况等有新的具体的认识。

    参考文献:

    [1]教育司 .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原理[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