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初中生快速阅读训练集锦9篇

时间:2023-09-07 17:39:50

初中生快速阅读训练

初中生快速阅读训练范文1

[内容]

            一、让学生明确快速阅读的目标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首先明确目标,做好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准备。否则,是很难把事情办成或办好的。同样,我们要能较快、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首先就得让学生明确快速阅读的目标。本文所谈的目标,其外延包含两大方面。

    首先是明确主体目标。这是就阅读者主体而言的,要求阅读者主体——学生应该明确自己在阅读方面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即应了解自己懂得快速阅读的哪些知识,不懂得哪些知识,应该在理论上重视弄懂自己不懂的快速阅读的知识(当然,对于这点,教师也应及时得到学生的反馈信息,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有了正确的理论方法指导,实践就成功了一半。其次,要求阅读者主体——学生应明确自己对阅读材料方面的知识知多少。对于自己不懂的,应找机会弄懂,力求使自己的知识、技能更丰富、更全面。不能扬长避短,而只能是查漏补缺。

    其次是明确客体目标,这是针对阅读材料本身而言的。它包含三个小问题。

    第一是明确试题目标。对于学生来讲,虽然他们学习的目标是渴求知识,但直接的现实目标还主要是为了应对考试(及平时的练习题)。而近年来的各种类型的语文试题中,阅读理解题的比重都是很大的,并且,学生答题时都比较被动,盲目性很大,因此,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养成答题前弄清题目要求的习惯,搞清楚试题要求学生回答的是语音知识,或词语理解、或词语运用、或是句子分析等等。尤其是近几年试题中出现了一些较灵活的阅读题型,如词、句、段歧义的分析、辩证等。

    第二是明确自我阅读目标。(这主要指学生课外阅读而言)。由于学生学习负担本来就很重。(经有关调查表明,走读学生白天从早自习到下午放学,其中只有下午第四节课才有一部分时间学生能自由支配,晚上在家大都要做一小时的家务,除有时看自以为好看的电视节目外,每晚用于学习的时间至多两小时,住读学生除下午那一课时外,也仅多出晚上的一小时。何况,他们还要利用这点时间来完成课外作业和温习功课),学生每天的课外阅读时间至多有两小时。所以,采用快速阅读来充分利用这可怜的两小时,必须有明确的快速阅读目标。关于总体阅读计划,本文不赘述,只谈单个的一次阅读活动的目标。这就是,指导学生首先速读书前的序言(或出版说明,或内容提要)、书的后记、或刊物的目录、或报纸的各版大标题等,了解其大致结构,揣度其内容框架。筛选出自己要寻求的信息范围,如人物形象、环境的描写,语言的运用艺术或是知识性文字的某个知识点,或是该文章(作品)的写法,或其它科技知识。

    第三是明确阅读对象的文体规律性特色。因为对阅读对象的文体规律性特色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到阅读的速度。比如,议论文,就要涉及到论点、论据及论证,讲求语言的逻辑性和语言的书面化等,而小说则更多的是讲求塑造成功的典型形象,通过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而语言方面的要求是更讲求形象性和生活化等。如果我们象阅读小说那样只注重议论文的形象性,那将导致事半功倍。又如,人们发的一封电报,文字简略到几乎不能再简略的几个字或几十个字的程度,但如果是写成一封信,那文字恐怕就会增加到几百字甚至几千字。其实,它所包含的阅读信息量也还是电报那点。了解了这一层,我们即使是快速阅读这电报,也必须一字一字地“看”在心里,而不能象阅读这信那样“一目十行”,甚至有些句、段根本就不看。对于这个问题,有的还涉及到作者的文风和学风、写作背景等因素。因此,学生只有在阅读前明确阅读材料的文体特色,才能更好地加快阅读的速度,提高阅读的效率。

    实践证明,学生在阅读前明确了这些目标,就能更好地减轻阅读负担,从而提高阅读的速度。

            二、交给快速阅读的方法

    使学生明确了快速阅读的目标,还仅仅是具备了速读的一个基本条件,其更重要的,带有关键性的条件乃是懂得快速阅读的方法,并把这一方法较灵活地运用于阅读实践中去。

    首先是,使学生明确何谓快速阅读。所谓快速阅读,是指利用视觉运动的规律,通过一定方法的训练,达到变声读为视读,以记忆快、理解快、阅读快为标准进行阅读的科学阅读活动。当前,对于速读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虽然国外对此研究的成果已喜人,但对于汉语来讲,还有它的特殊性,而且还只是刚引起人们的重视),还没有一套较系统的科学方法。这里只谈点肤浅认识,只根据前文的定义来说明我们在教学中应交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而已。

    根据人在阅读时的眼跳规律和“视读野”的特点,人眼在眼停时具有摄取相当多的文字信息的能力,不仅如此,它还具有把摄取到的大量信息及时传递到大脑的能力。因此,人就能够通过一定的快速理解方法,把输入在大脑的信息整理加工,快速记忆掌握所需要的信息。实践证明,传统的声读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科学文化现实的需要,必须变声读为视读,提高视觉扫描的速度,在不影响理解和记忆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扩大“视读野”,充分调动大脑的积极性,综合左脑得来的信息,并充分利用右脑的图式认识能力,从而提高阅读速度,对于快速阅读的速度,到底以多快为标准,综合诸位专家的测定,我认为,一般中学生以每分钟600—800字的速度阅读,是切实可行的。当然,这个速度也只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的,我们要能使学生很好地进行快速阅读,其实际情形又是极为复杂的。我们要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既要针对学生的阅读情形、知识水平和教学实际,也要看阅读材料本身的难易程度等灵活运用。

            三、快速阅读能力的培养

    快速阅读能力怎么培养呢?除了前文所谈的使学生明确快速阅读的目标,交给快速阅读的方法外,还得进行一些必要的快速阅读课堂训练和快速阅读习惯培养。

    第一,快速阅读课堂训练。按三步训练法进行有计划的系统训练:

初中生快速阅读训练范文2

如何进行初三阅读课文的整体教学?我的主要做法是: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运用整体教学的原则,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先整体感知,表层理解,再利用电教及简笔画等辅助手段加大力度,循环加深,最后整体推进,深层理解,并注重开展多种生动活泼的活动,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第一,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速度 阅读速度是衡量阅读能力的重要标志。首先教师要纠正学生不好的阅读习惯,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速度。我在教学中采取限时快速阅读,寻找问题答案的方法,或寻找问题答案进行抢答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即根据课文的篇幅,要求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1—2分钟)以最快速度找出1—3个问题的答案,或谁先找到谁举手(If you find out the answers to these questions,hands up quickly),来激励学生提高速度,快速阅读。通过初三全年20多篇课文的积累训练,学生在阅读习惯和速度上得到了较好的培养和训练,这也就是整体阅读教学的第一步——整体感知,表层理解。 第二,细节突破,循环加深,加大力度,整体推进 整体理论认为,我们通过感官知觉所获得的都是客观世界的形或样这一个总和。语音、词汇和语法只有在整体篇章中才赋予了意义,整体教学理论适合培养和训练学生整体理解课文的能力。我在具体教学中采取快速浏览全文,感知整体——循环加深,细节突破——加大力度,整体推进的教学模式,对训练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很有帮助。 下面以Book Ⅲ Lesson 45 On Christmas Day为例,谈谈我是如何具体操作的。 Step 1.Presentation运用简笔画呈现出Father Christmas,介绍其衣着(dress up in a red coat),外貌性格(a kind-hearted old man)引起学生兴趣,导入新课。(见图①) Step 2.快速阅读,随即提出两个问题。 1.How does Father Christmas come into the house? 2.Who is“Father Christmas”in Jim & Kate's house? 接着让学生快速阅读全文,学生很快找到了问题的答案。这样就完成了对课文表层理解,感知整体一步。 Step 3.加大力度,循环加深 1.老师再用简笔画边画边简述故事梗概,注明生词和关键词组(key words),学生在初步接触新的语言知识的同时能整体感知并粗线条梳理课文内容,给学生以整体印象。(见图①②③④) 2.突破细节,加深理解。结合课文原句,讲解课文中尚未教过的生词和习惯用语,有的可直接加以解释,有的结合课文鼓励学生猜测其意,让学生养成“用脑思考”的习惯,使其具有独立进行整体阅读的能力。 3.让学生慢速跟录音机读课文,思考生词在文中的意思,可将听、读、学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大提高单位时间内对学生进行阅读及听说能力训练的效率。 Step 4.整体(推进)巩固,深层理解。 (1)再提出10个细节问题,让学生细读整篇课文,然后判断正误。 (2)利用投影仪做课文挖空练习,抽出重要生词短语让学生填空,进行笔头巩固。 (3)再利用简笔画及其词组短语(key words)让学生进行课文复述,提高理解能力。 (4)最后进行讨论:Do you think there is really a Father Christmas in the world? 以上几步,充分体现了语言训练的整体性原则。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始终把整篇课文当作一个整体来教学,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既让学生欣赏到了课文故事的趣味性,又使学生掌握了课文整体理解的方法,真正做到了见树又见林,听、说、读、写全面兼顾,整体训练,又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了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较好地达到了阅读课文的教学目的,为学生以后更高年级的英语学习奠定了基础。

(河南省洛阳市八中实验中学 魏晓黎 《英语周报》教师版)

初中生快速阅读训练范文3

【摘要】英语阅读是中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阅读训练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不仅要立足于教材,扎扎实实地开展好课文教学,还要采取得力措施促进课外阅读的顺利开展。训练学生科学的阅读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阅读教学的关键。

【关键词】英语阅读 课文阅读 课外阅读 阅读习惯

阅读是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阅读作为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之一,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也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训练目标。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

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搞好课文阅读教学

新编英语教材的每个单元都编排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材料,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进行课文的精读教学,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课文教学可以分以下几步进行:第一步,激趣导入。即在学生阅读材料之前,通过播放课文录音、多媒体展示情景、口头叙述故事梗概等方式引出材料,让学生初步感知阅读材料,产生阅读的兴趣,活跃思维。第二步,在初步感知阅读材料后,提出一二个指导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在限定时间内“略读”课文。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要集中注意力,快速浏览全篇,领会文章的主旨,避开文章的细节。第三步,提出一系列更细化的问题,让学生“扫读”课文,在短时间内完成阅读信息的筛选,找出问题的答案。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弄清楚材料的主要内容、作者的态度及说明的问题,另外时间、地点、人物、数据等也是学生应注意的重要信息。第四步,点拨解疑。分析篇章结构及重点词、句用法,帮助学生攻克语言难点,进一步理解材料内容。第五步,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从范读到自读,从熟读到背诵,这是一个培养语感、消化吸收语言材料、知识内化的过程。第六步,以写带读。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全面的理解之后,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仿写、改写、缩写等活动。这一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整体的吸收和运用,以有效实现知识的迁移。

二、指а生开展好课外阅读活动,做好精读和泛读的有机结合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方式,但仅仅依靠有限的课内阅读是远远不够的。于是课外阅读就成为课内阅读的必要补充。课外阅读以泛读为主,教师要鼓励学生广泛地阅读英语报刊、书籍,也可以利用网络进行英语阅读,只有这样才能增进知识,开拓视野、巩固课内学到的阅读技巧。

课外阅读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的辅导为辅,如果没有得力的措施作保障就难以持续开展,所以教师要备好课外阅读这一课。首先,要为学生备好适当的阅读资料。一是所选材料要内容健康、思想性强、趣味性浓、令学生爱不释手。二是材料新颖、体裁多样、题材广泛、语言质朴、引人入胜这样才寓学于乐。三是材料要由易到难,难易适度,逐步加深,能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利于提高阅读水平。其次,对学生的阅读量及阅读时间也要有一个量的规定,如每天定时定量地阅读并做好读书笔记等。另外,还要采取有效的评价、激励措施,如定时开展阅读心得交流、读书笔记展览、“小书虫”评选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促进课外阅读的积极开展。

三、掌握必要的阅读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英语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注重技巧的训练。首先是阅读速度的训练,体现效率优先、限时阅读的原则。“略读”和“扫读”是实现快速阅读的两种重要方法。“略读”是略过文章的细节描写,目光跳跃式,扫描式前进,快速找出文章的主题段、主题句、及每句的关键词,以最快的速度了解文章主旨的一种阅读方法。“扫读”是带着问题的阅读,目光从上而下迅速搜寻所需内容,一旦找到答案,即可停止阅读。这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两种阅读技巧。

除了阅读速度的训练外,理解能力的训练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一要教会学生推测:根据标题、插图推测文章内容,根据上下段、上下句推测下文内容,根据上下文、构词法、句子结构推测词义等。二要教会学生抓关键点,主题段是全文的中心所在,主题句又是一个段落要阐述的观点或讨论的问题,抓住这些关键点将对文章的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初中生快速阅读训练范文4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思维训练

阅读不仅仅是单纯地朗诵课文,需要通过思考和探索,自己运用语言来理解文章并进行概括、归纳和总结等。阅读中不能缺少思维活动,思维是阅读的灵犀,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1阅读促成思维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积极去思考和探索,通过思维训练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和探索的习惯,从而激发学生思维兴趣。有疑才有思,有思则会把有疑变为无疑。因此,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质疑和解疑的思维训练。

1.1教师质疑学生,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解疑

阅读过程中,教师会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但学生遇到问题时,会因懒于探索、不善思考,而发现不到问题的疑点。因此,教师要向学生提出质疑询问疑难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探索、思考。第一,以疑激疑。教师要抓住文章中的疑点处,如关键处、难点处、重点处等,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提出质疑。如《孔雀东南飞》中教师可提出这样的疑问:刘兰芝和焦仲卿的死值得吗?对全诗的主题进行设疑,引导学生提出新的疑问,如他们是否可以抗争等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探索分析全文,总结他们死的必然性的结论。通过思维训练,学生深刻认识到封建礼教的腐朽黑暗的本质,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兴趣。第二,无疑处求疑。学生在阅读中经常因为通俗易懂的文字而忽视文章本身的深刻思想和复杂情感。这就要求教师要质疑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疑点,深度开发学生的思维。[1]第三,挑起矛盾,质疑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课文,审视课文,对看似矛盾的问题进行思考,更深层地理解课文。例如《死海不死》一文,题目中“死海”“不死”是否矛盾?教师与学生学习课文并寻找答案,思考问题,从而让学生在讨论争辩中得出“死”字在文中包含的两种不同含义。“死海”的“死”是死海中没有任何生命物种,“不死”是因海水含盐量多,水的比重大于人的比重,人在水里不会淹死,还可开发一系列的旅游业和资源等,进而让学生深刻了解和掌握死海所具有的特点和功能。第四,质疑分歧点。阅读中学生会因思维和知识的差异,对文章产生不同的理解,从而造成争论,争论中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教师要及时准确抓住学生意见不一致的方面,提出质疑,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1.2学生质疑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解疑

首先,教师需要不断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在质疑问题中,更好地深入学习,引导学生思索,并且开发智力和创造力。其次,教师为学生要创造质疑环境,让学生有机会进行质疑,如早自习教师巡回时,学生可以积极向老师提出质疑,定期开展班会,专门进行学生质疑等。教师在解疑时,不应全都作答,作出示范后,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空间,还可启发学生,提出有含量的问题,积极引导,耐心作答。

2思维训练的重要性

思维训练不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而且能够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促使学生从乐思到善思。思维品质主要指思之快、思之活、思之深和思之新四个方面,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重点训练学生该方面的能力,促进智力发展和能力的提高。

2.1思之快

思维训练中思之快也就是思维的敏捷度,智力的反应速度。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进行速度上的思维训练,让学生能够快速地阅读文章,准确把握文章的内容,而且能够进行知识的记忆和联想,思考所读文章,快速准确地分析判断,通过视觉和思维的结合,形成快速感知课文内容的能力,从而促进思维的敏捷性的提高。

2.2思之活

思维训练中思之活是指思维的灵活性,通过不同角度与方向的思索,培养智力的灵活性。首先,灵活运用知识的内在联系,学会知识迁移和渗透。通过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巩固的旧知识。比如《春蚕》阅读教学中,学生可能不能明确把握主题,教师应该让学生回顾以往知识《多收了三五斗》,清楚地了解两者之间的联系,正确把握《春蚕》的主题,了解旧中国的社会根源。其次,教师要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如《孔乙己》的教学中,鼓励学生在认识到孔乙己作为封建文化的牺牲品的同时,也要思考科举制度下为什么其他人没有变成这样?说明了什么?学生在发散思维思考中,找到孔乙己自身能力的缺乏造成其自己悲惨的命运的结论。[2]教师要不断地启发学生进行多角度的分析探索,促进思维的灵活性。

2.3思之深

思维训练中思之深是指思维的深刻性,逻辑思考能力的运用。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分析比较能力,分析比较文章中人、事、理与情等,把知识的整体进行分解,比较研究个别的特性,深刻理解文章中的内容,更容易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等。如《变色龙》一文的阅读中,比较分析奥楚蔑洛夫语言多变特征:听说狗的主人是将军时,他的态度与反应如何?不是将军的狗时,他又是如何的态度与反应?学生在比较分析中,可以准确知道奥楚蔑洛夫趋炎附势的丑陋行为,更好的了解文章的主题。

2.4思之新

思维训练中思之新指的是思维的独创性,智力的独创程度。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逆向思维,在逆向思维中,学生会提出独到的见解,避免产生固定思维,限制学生思维能力和智力的提高。逆向思维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仅能够突出学生的个性与特长,而且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结语

综上所述,思维训练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进步,并且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完成教学目标。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通过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行为和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初中生快速阅读训练范文5

【关键词】语文课堂;阅读训练;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1)06-0071-01

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必要的语文阅读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培养兴趣,让学生爱读书。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老师可以谈自己的读书感受让学生乐于读书,可以利用榜样的力量让学生想去阅读,可以发挥故事的魅力让学生主动去阅读。

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略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语言隽永,引经据典,情节生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作品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默读法。默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利用默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摘抄评价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同时还可以对自己订阅的报刊杂志,将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写心得体会法。教师要鼓励学生经常写日记或读后感。也就是要求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后,用日记或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并在课外阅读活动课上进行交流。读写听说紧密结合,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很快得到提高。

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或直接或抽象地告诉学生标准答案,那就难以把教学任务落到实处,也很难影响到学生的心理意识的接受,更何况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思想也会一如既往,因此,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不会被激发出来。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尝试着让学生参与教学,体现真正的学。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对阅读教学提一些建议,并将这些建议逐步运用于阅读教学中,就能使学生充分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参与教学实践的快乐。当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建议被教师采纳,这种自主的权力和被激发的兴趣成为课堂教学的前奏,也成为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的一种动力,教师通过对这项活动的调查,可了解哪些内容是学生最需要的,哪些方法是学生最易接受的,那些话题是学生最欢迎的,通过教学教法的改进,就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阅读材料的选取选用适合程度的语言材料是非常重要的。从文章的难易程度来看,如果所读材料生词过多,难免要不停地查阅字典,如果句子过分复杂,每句都须反复推敲,那么学生必然很快失去阅读兴趣。因此所选材料应以熟悉的词汇和语法结构为基础。遇到少量的生词可以猜测其意义。猜测对提高外语阅读能力有重要作用。从文章的体裁来看,所读材料应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体裁多样,联系社会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从文章的内容来看,阅读材料的趣味性也必须十分注意。阅读的内容能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一旦学生培养起阅读的兴趣,阅读能力将会迅速提高。阅读策略的培养在进行阅读前后甚至同时,适当插入一些特殊的训练对提高阅读效果和培养阅读能力大有好处。这些练习旨在帮助学生利用上下文揭示词义,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和词类形式,迅速抓住基本思想,并学会使用字典。学生必须逐步学会通过分析词的结构以及上下文关系帮助理解词义。阅读短文还应遵循由整体到细节的原则,按“全文、段落、句子、词语”的步骤阅读文章。可采用通读、细读和复读的方法找到最佳答案。在通读、细读和复读中,复读尤为重要且行之有效,通过复读来审视、推敲答案,提高答题命中率。只有通过增加难度,克服阅读中的困难,才能提高阅读能力。阅读速度的提高对阅读的要求,首先是理解,其次是速度。读得快,不理解等于没读,能够理解而阅读速度太慢,则效率太低,意味着阅读能力不够。

初中生快速阅读训练范文6

【关键词】阅读教学;阅读策略;初中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234.86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1-0051-01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更是学习英语的主要任务之一,能够阅读英语原著,查阅外文材料是大多数英语学习者的共同愿望,因此,阅读教学一直受到相当的重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一观点在阅读教学中体现得更为明显。新课程标准强调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阅读教学有效展开和调节正是策略运用的结果。那么,什么是阅读策略?如何形成初中学生有效的阅读策略?本文拟就这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一下探讨。

一、阅读教学策略

阅读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的策略性。阅读教学的策略性表现在采用模式的正确性、阅读过程处理的合理性、阅读评估的规律性和技巧使用的科学性。

二、影响学生阅读的因素

在教学中我们需要了解促进或影响阅读的各种因素,从而在教学中合理利用有利因素,控制不利因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影响学生的阅读因素有:

1、背景知识。初中学生背景知识(包括目的语文化背景、相关阅读材料的理论知识)的缺乏是造成阅读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2、词汇。词汇一直是影响二语学习者阅读理解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对初中学生来说,他们词汇量的大小就直接预示着他们阅读水平的高低。

3、句法结构。英语的句式结构与中文的句式结构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会给学生的理解造成障碍。

4、兴趣。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理解起来比较容易,反之,则会影响他们的理解。

三、阅读教学策略的分类

1、方法型教学策略。

在阅读过程中具体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其中包括:1)览读以了解文章的大意;2)捕捉具体信息;3)将信息图表化;4)记录文章的要点或具体信息;5)勾画文章的结构;6)回答事实性的问题;7)回答推理性问题;8)将事件排序;9)根据上下文推测词义;10)理解文中的复指现象。

2、合作型阅读策略。

合作型阅读策略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扩充词汇、促进学生间合作的教学手段。实验证明被试者阅读理解能力提高,词汇量增加,合作技巧得到发展,大大丰富了内容学习。具体做法如下:

1)同伴读前准备。教师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使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了解与所要阅读材料相关的信息;激活有关话题的背景知识;预测文中将要涉及的内容。在课堂上让学生互相交流,做到资源共享。

2)同伴指导。该策略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知道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感。操作中可将不同程度的学生编在一起,其中一位学生充当教师,就其阅读进行方法上和理解上的指导,回答阅读者的各种问题,帮助解决所遇到的各种困难。

3)同伴阅读。同伴阅读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训练阅读技巧的教学手段,在培养阅读能力的同时训练学生的提问能力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也可得到应有的锻炼。

3、内容型教学策略。

要使所选择材料在题材、体裁、难度等方面适合初中英语教学的实际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日益丰富的阅读中丰富阅读体验,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历史传说、民间事故、寓言、幽默小品、新闻报道等,还有身边唾手可得的、在校园里随处可见的、孩子们喜闻乐见的阅读内容。

由于阅读的材料信手拿来,又与学生实际相结合,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培养了文化的敏感度。让他们觉得学英语不是难事,而且可以和别人交流,增加他们的成就感。

3)初中高年级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a)学会对文章的整体理解。首先,要重视文章的题目和文章的首句。每段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话也很重要。

b)增加词汇量。在通读全文后看第二遍,遇到生词尽可能根据上下文来猜,仍猜不出意思的,就把这些生字查好词典,然后抄写在一本可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每天有空时,就拿出这小本子背诵记忆,这样做不费时,效果却很好,因不时接触,反复记忆,词汇量增加得很快。

c)为学生选择恰当的书。为孩子选择恰当的书。不要为你的孩子选择太难的书,特别是用作阅读训练的书。确保书中至少有90%的字词他都可以轻松地识得。如果阅读过程中为了搞清楚字词的意思而多次停顿,他就很难集中注意力去了解故事整体的意思。

4) 提高阅读速度。

a)扩大知识面。增加一些题材广泛的泛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多掌握一些文化背景知识,了解当今英语国家历史文化、人物等方面的社会知识对提高阅读速度是极其重要的,即便是增加非英语阅读也有助于英语阅读速度的提高。因此,除了教材外,我们还应该重视泛读教学,要选定一种内容广泛、话题时兴、难度适当的国内外优秀英语教材,(如New Concept English,Oxford English等)作为泛读课本,鼓励学生多读英语报刊、杂志,切勿将英语教学局限在有限的课文教学之内,否则,想要大幅度提高阅读速度就是不现实的。

b)克服不良阅读习惯,坚持意群阅读。常见的不良阅读习惯有:指读、声读和回视。

意群阅读是以意群而不是单词为最小阅读单位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它不仅可以提高阅读速度,而且有利于对句子的整体理解,而不是死抠字眼,逐词理解。

c)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先文后题。即先把全文读懂,然后做题。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在读懂全文的同时,容易降低读速。另外,由于阅读的目的性不明确,记住的细节内容未必有用,有用的内容未必记住。答题时仍需到短文中去寻找,实际上等于降低了读速,降低了效率。

先题后文。即先读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读文章。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目的明确,在阅读时有所侧重,能节省时间。缺点在于没有读过短文,不了解文章的主题、细节分布情况,因而不可能很快找到所需信息,但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类似广告性质的阅读理解题。

初中生快速阅读训练范文7

作者:郭冬丽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速度和课外阅读量的要求分别是:小学生阅读速度为每分钟300字,课外阅读量为145万字;初中生为每分钟500字,课外阅读量260万字;高中生每分钟600字,课外阅读量150万字。总课外阅读量为555万字。要让学生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阅读量,教师平时就要培养学生高效阅读的能力。

首先我们了解什么是高效阅读。高效阅读是我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程汉杰等人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语言学、思维学、脑科学等学科的有关原理,借鉴国内传统的优秀读书方法和国外盛行的快速阅读法,结合我国学生的阅读实际设计而成的一套阅读教学训练体系。学生们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训练,无论是阅读速度和阅读总量,还是阅读效率和阅读兴趣,都得到了很大提升,甚至超过语文课程标准的数倍。

为培养学生高效阅读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做到以下几点:

一、速读固定程序训练

阅读前营造氛围,学生齐声喊出高效阅读口号:“我阅读,我快乐,我分享,我成功。”,让学生在群情激昂的氛围中进入阅读学习。

进行眼脑机能训练,主要有坐姿纠正、定点凝视训练、纵向快速移动训练、圆圈扩展训练、做眼保健操等,让学生快速进入高效阅读意识集中程序。

根据定势理论,把阅读的过程固定为七项内容。每次阅读时,都是顺着这七项内容来阅读。久而久之,这七项内容在脑子里就形成了“定势”。只要看书,就会自然地、习惯地循着这七项内容去读。固定程序的七项内容是:

(1)文章题目

(2)文章作者

(3)文章出处

(4)理清主要情节

(5)文中涉及的重要事实;

(6)简析写作特点(语言特点,表现手法等)

(7)归纳中心思想及读后启示。

由于这七项内容包括了一般文章,甚至搞科研读书时要寻找的内容;同时这七项内容中,不单有一般记忆,还需要思考,要边读边思考,取其有用的信息、资料,略过其对已用处不大的内容,所以在阅读速度提高的同时,理解率、阅读效率也相应得到提高。

二、精选阅读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是有限的。因此,选择教学内容,特别是关乎学生终身受用的“核心知识”,就显得特别重要。这就需要教师深入研读教材,精选、发现那些真正能为学生所用、让学生终身受益的“核心知识”,放弃一切与学生学习无关的东西,让课堂更简单。

初中生快速阅读训练范文8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方法

一、影响学生阅读的因素

在教学中我们需要了解促进或影响阅读的各种因素,从而在教学中合理利用有利因素,控制不利因素。

(一)句法结构

英语的句式结构与中文的句式结构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会给学生的理解造成障碍。

(二)背景知识

初中学生背景知识(包括目的语文化背景、相关阅读材料的理论知识)的缺乏是造成阅读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词汇

词汇一直是影响二语学习者阅读理解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对初中学生来说,他们词汇量的大小就直接预示着他们阅读水平的高低。

二、阅读教学方法

(一)合作型阅读策略

合作型阅读策略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扩充词汇、促进学生间合作的教学手段。实验证明被试者阅读理解能力提高,词汇量增加,合作技巧得到发展,大大丰富了内容学习。

1.同伴指导

该策略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知道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感。操作中可将不同程度的学生编在一起,其中一位学生充当教师,就其阅读进行方法上和理解上的指导,回答阅读者的各种问题,帮助解决所遇到的各种困难。

2.同伴读前准备

教师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使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了解与所要阅读材料相关的信息;激活有关话题的背景知识;预测文中将要涉及的内容。在课堂上让学生互相交流,做到资源共享。

(二)内容型教学策略

1.提高阅读速度

(1)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先文后题。即先把全文读懂,然后做题。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在读懂全文的同时,容易降低读速。另外,由于阅读的目的性不明确,记住的细节内容未必有用,有用的内容未必记住。答题时仍需到短文中去寻找,实际上等于降低了读速,降低了效率。先题后文。即先读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读文章。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目的明确,在阅读时有所侧重,能节省时间。缺点在于没有读过短文,不了解文章的主题、细节分布情况,因而不可能很快找到所需信息,但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类似广告性质的阅读理解题。文――题――文阅读。即先快速通读全文,对文章形成总体印象,然后读问题,再将全文认真读一遍,最后回答问题,这个过程列表如下:顺 序:通读阅读材料 速度(快速/略读/览读)掌握主旨大意,内容:粗读思考题 速度 明确考点,以便排除干扰项,阅读方法:复读阅读材料 通篇跳读(寻读)局部精读理解全篇,初选答案,目的:解答思考题 精读(细读)确定答案。该种方法避免了前两种方法的缺点,使同学们在快速阅读的过程中了解全文的}材、主要结构、中心思想、主题段、主题句。在跳读时,一目十行,目光自上而下寻视与答题内容有关的词句,无关的内容掠过,使回答有关who,what,when,where等文章细节问题时,能很快找到答案,这样既提高了做题的准确性,又能有效地利用时间。因此,文――题――文阅读理解方法是多数人采用的,可提高阅读速度的有效方法。

2.扩大知识面

增加一些题材广泛的泛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多掌握一些文化背景知识,了解当今英语国家历史文化、人物等方面的社会知识对提高阅读速度是极其重要的,即便是增加非英语阅读也有助于英语阅读速度的提高。因此,除了教材外,我们还应该重视泛读教学,要选定一种内容广泛、话题时兴、难度适当的国内外优秀英语教材,(如New Concept English,Oxford English等)作为泛读课本,鼓励学生多读英语报刊、杂志,切勿将英语教学局限在有限的课文教学之内,否则,想要大幅度提高阅读速度就是不现实的。

3.加强计时和限时阅读训练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和阅读训练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的阅读方法,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计时和限时阅读训练,在平时的训练中有意识地计算自己的阅读速度。事实上,英语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是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因此,加强听说、写的训练也有助于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

三、阅读材料的选择

要使所选择材料在题材、体裁、难度等方面适合初中英语教学的实际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日益丰富的阅读中丰富阅读体验,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历史传说、民间事故、寓言、幽默小品、新闻报道等,还有身边唾手可得的、在校园里随处可见的、孩子们喜闻乐见的阅读内容。

(一)初中高年级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1.为学生选择恰当的书

为孩子选择恰当的书。不要为你的孩子选择太难的书,特别是用作阅读训练的书。确保书中至少有90%的字词他都可以轻松地识得。如果阅读过程中为了搞清楚字词的意思而多次停顿,他就很难集中注意力去了解故事整体的意思。

2.增加词汇量

在通读全文后看第二遍,遇到生词尽可能根据上下文来猜,仍猜不出意思的,就把这些生字查好词典,然后抄写在一本可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每天有空时,就拿出这小本子背诵记忆,这样做不费时,效果却很好,因不时接触,反复记忆,词汇量增加得很快。

初中生快速阅读训练范文9

【关键词】 新课标 初中英语 泛读 策略 例析

1. 引言

阅读是四大语言技能之一,是英语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能力,它有助于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阅读也是人们获得信息和知识的主要手段。”通常,我们把英语阅读分为精读(intensive reading)和泛读(extensive reading)两大类。泛读就是广泛阅读、大量的阅读、快地阅读。其目的就是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提高快速感知文字材料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对泛读的理解不到位,方式方法上欠缺,导致实现不了泛阅的效果。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我们教师缺乏泛读策略的指导有关。依据Wallace(1991)的观点,阅读策略是学习者在阅读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篇章类型、内容和阅读目的,有选择地使用一定的阅读方法。作为学习策略的一部分,正确的英语阅读策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效率和阅读水平,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泛读是一种快速阅读方式,即是读者不需要阅读全文,而是有选择地进行跳跃式阅读。这就要求阅读速度快,大约是一般阅读速度的两倍,但对理解的精确度要求不高。它主要用来获取文章的大意,关键的信息比如重要词汇、段落主题句等。这种阅读方式,既区别于精读,也异于随便浏览,需要一定的阅读策略。

2. 初中英语泛读教学策略例析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教育部,2011,以下简称《课标》)附录8 “技能教学参考”中的阅读技能教学明确列出了十一项阅读技能。因此,我们教师首先需要明确阅读课中技能培养的具体内容,需要结合课堂实际,分阶段、有侧重地进行阅读策略的训练研究,培养学生依据不同任务来灵活使用阅读策略的能力。就泛读教学来说,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三个步骤:(1)通读文章的起始段和结尾段。 (2)细渎其他段落的主题句。(3) 浏览一些与主题句相关的信息词。其中,获取文章的大意、段落主题句至关重要。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首先,在阅读前,要介绍主题句的有关知识:主题句在整个语段中起着统领全段的作用,其它句子都是用来阐述、解释、支持或发展主题句所表达的主题思想的,其位置一般位于段首,也见于段尾或者段中。其次,结合教学实例,要运用有声思维法向学生描述了主题句的寻找过程:最后,学生通过阅渎文本进行主题句的寻找和判断:假若学生掌握得不好,教师继续提供额外的阅读材料,训练和培养学生的主题句判断能力。在策略培养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引领学生探讨主题句的判断依据,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教学不应是在部分学生判断出了主题句就戛然而止,而应是在多数学生能够说明理由后才鸣金收兵。

下面以八年级下Unit 5 Topic 3 Section C Many things can affect our feelings案例进行分析。

(1) Show 5 pictures from the text and let the students predict what the passage is about.

(2) Let the students read the passage to check their prediction.

(3) How can we get the main idea? (Based on all the topic sentences, we can get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easily.)

But do you know what a topic sentence is? (Show the explanation to students. And then find the topic sentence of paragraph l with students. Let the students finish the following paragraph by themselves. The teacher checks the answer and asks students the reason for their choice.)

通过段落主题句让学生进一步确定主题内容,理清段落主题句与文章主题的关系,并明确主题句的判断依据:

(4) Students read another passage to pick out the topic sentence of the passage.

学生通过策略训练来进一步操练、反思和调整策略的有效使用。

总之,在泛读教学中,要摆脱那种为了任务而做任务的教学倾向,不能简单地重复阅读指令、核对答案。而要在学生的阅读学习中指点迷津。融策略训练于日常阅读课教学之中,使策略训练在语言任务的完成中得到完整的实施和具体应用,即把策略的训练直接结合到每一堂泛读阅读课中,使学生比较直接地感受到策略运用的优点,让学生有意识地在完成阅读任务的过程中练习使用这种泛读策略,从而逐渐构建起学生个性化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1] 陈琳, 王蔷, 程晓棠.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