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高标准农田建设风险点集锦9篇

时间:2023-09-11 17:27:32

高标准农田建设风险点

高标准农田建设风险点范文1

【关键词】现代田园城市 存款管理 证券管理

【中图分类号】F2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5-0021-03

2010年,中共成都市委工作会议正式确立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发展目标。现代田园城市的发展与建设,将普遍扎根在各行各业的发展建设过程中,现财服务业将适应现代田园城市的发展规划,高等职业教育的投资理财专业,应以现代田园城市的发展与建设为契机,要找对路子,理清思路,创新人才培养工作,规划适应现代田园城市发展的多层次财富管理服务人才。

一 成都现代田园城市建设规划

当城市化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就会像一个吸盘,吸引大量人口与资源涌向城市。但城市人口的容量有限,于是就出现了一系列的城市化问题,导致城市环境不断恶化、社会矛盾尖锐等问题。这是资源集中与人才集中而产生的“马太效应”,制约了周边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浪费了优美的自然生活空间。为了让城市与乡村有机结合,“田园城市”概念出现了。

1.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的出现

“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形态,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实质是城和乡的结合体,即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取代城乡分离的旧社会结构形态。解决方案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疏散拥挤的城市人口,防止“摊大饼”的城市布局,完善乡村功能和服务,减少城乡差距,使农村居民安居乡村。(2)建设新型城市,即建设一种把城市生活的优点同乡村的美好环境和谐结合的田园城市。城市的增长遵循有助于城市的发展、美化和方便。当城市人口增长达到一定规模时,要建设另一座田园城市。若干田园城市,环绕一个中心城市布置,形成城市组群――社会城市。遍布全国的将是无数个城市组群。城市组群中每一座城镇在行政管理上是独立的,而各城镇的居民实际上属于社会城市的一个社区。他认为,这是一种能使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改革目标充分发挥各自作用的城市形式。(3)改革土地制度,使地价的增值归开发者集体所有。

2.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目标规划

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目标是将成都建成世界级国际化城市,西部地区现代化特大中心城市,人与自然和谐相融、城乡一体的田园城市。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涵:(1)在功能定位上,不但是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而且是国际性的区域枢纽和中心城市。(2)在城市形态和发展水平上,是超大型、现代化的城市,同时也是符合田园城市理想、统筹城乡发展的田园城市。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是“人在园中”,二三圈层是“城在园中”,中心城区是“园在城中”,把城市和农村两者的优点都高度地融合在一起,让广大城乡群众既享受高品质的城市生活,又同时享受惬意的田园风光。(3)在城市等级上,先努力成为国内一线城市,继而进入世界级城市的行列。第一步为近期目标,用5~8年时间建设成为“新三最”城市;最能体现成都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和世界城市竞相发展格局中的历史方位;最能反映城乡群众对美好人居环境与和谐公正社会的向往和追求;最能代表成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城市理想和价值目标。第二步为中期目标,用20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成“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争取进入世界三级城市行列。第三步为长期目标,用30~50年时间基本建成世界城市,争取进入世界二级城市行列。

二 成都现代田园城市建设对财富管理人才的需求分析

现代田园城市发展建设就是要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开始,在金融资源相对薄弱的农村,创新金融服务尤其重要。农村金融创新的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推动金融机构积极服务

根据成都市农村产权改革需要,积极参与农户房屋、宅基地、林权的确权颁证。吸取最近三年贷款担保的教训,推动金融行业相关部门创新贷款担保方式,扩大贷款抵押担保品范围;积极探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业务,拓展“三农”贷款增信的有效方式和措施。

2.促进金融机构积极参与现代农业的发展

从各种经济作物种植业、地域性特色产业和生态农业旅游业入手,深入研究,择优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点带面,带动一方经济的发展。

3.金融机构资金倾力服务“三农”、助农增收

借鉴中粮集团订单农业发展模式,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农业企业化经营管理,在规模、资金、管理、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将企业、农户与市场紧密结合,积极推广先进的种植模式,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促进农业产业化升级,带来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比如,中粮集团在农业服务和种植、养殖环节上大力推动订单农业发展,连接起千家万户的小农户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推动农业的产业化发展,提升了整个产业的标准和价值。

4.积极实施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有效率的财富管理

从资本市场看,将符合条件的农业企业引入股票市场,实现上市融资和再融资,支持将符合条件的农业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企业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高收益债券、可转换债券等直接融资产品,进一步拓宽涉农企业融资渠道和融资来源。积极支持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进入期货市场开展套期保值业务,发挥好期货交易机制规避农产品市场风险的积极作用;大力开发和推广适合农村与农民特点的保险产品和服务方式,不断扩大农业保险和涉农保险覆盖面,提高保险服务品质,积极推进农村保险市场体系建设。

5.发挥投资理财咨询机构的财富管理能力

在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过程中,部分农民土地被征用,得到了政府一定的资金补助,如果农民不能让资金保值增值,那么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他们今后的生活可能会变差。农民希望自己资产保值增值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同时,大部分农村居民感到自身理财专业知识的匮乏,愿意主动学习相关知识的居民也与日俱增。这种趋势更增大了社会对投资理财人才的需求。理财规划人员主要是根据客户的资产状况与风险偏好,关注客户的需求与目标,以“帮助客户”为核心理念,采取一整套规范的模式提供包括客户生活方面的全面财务建议,为其寻找一个最适合的理财方式,包括保险、储蓄、股票、债券、基金等,以确保其资产的保值与增值。

如果充分发挥投资理财咨询机构的财富管理能力,通过对存量资产进行合理有效配置和再构造,那么就能够提高资本的配置效率。势必要求投资理财咨询机构要根据自身特点选准主攻方向,形成核心竞争力,创立服务品牌,适应成都“现代田园城市”投资理财市场的变化,投资咨询机构之间的联合兼并,扩大经营规模,积极参与集体所有制企业改制,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服务有机结合,优化居民资源的效率,提升百姓生活水平。

由此可见,成都现代田园城市建设必然会缩小城乡经济发展上的巨大差距,促进城乡和谐,实现共同富裕,而分布于城乡的众多财富管理机构和中小企业,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载体。一方面,财富管理机构为中小企业提高发展过程的资金效率和解除资金瓶颈,另一方面,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财富管理机构必然获得更大的扩展空间,贷款、存款、结算、保险、证券、理财等多种金融服务将会随着城乡差距的缩小而规模越来越大,对相应的金融服务人才需求越来越多。

三 培养投资理财人才核心能力

适应成都现代田园城市发展的财富管理人才是为客户进行理财规划的专业人员,是客户的“私人理财顾问”,是客户的“理财经纪人”。应以客户的利益为出发点,帮助客户进行产品选择、产品组合和资产配置,达到帮客户“赚钱”和回避风险的目的。要求具备丰富的投资理财实践经验,具备投资理财实际操作能力,必须在为客户理财的过程中,为客户创造价值,也就是必须具备帮助客户“赚钱”的能力。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是单一的金融产品的售卖模式,而是建立以客户利益为核心的财富管理服务模式,应把理财产品看成一个“金融百货店”,应从众多的金融产品中为客户选择或组合最适合他们的金融产品,使客户的资产不断增值,这就是理财规划师的专业水平。针对现代田园城市的居民层次差异性和资金来源与用途,理财规划师可以从储蓄、债券、股票、基金等品种对不同客户和不同性质资金进行合理投资组合与搭配。

1.储蓄产品管理能力

在指导客户储蓄资金管理过程中,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合理搭配各种存款方法的选用。

第一,存款方法选择原则。(1)保持合理流动性原则。要让存款资产保持一定的流动性,当突发一些事件时,应有足够的资金来应对。一般应留出相当于3~6个月支出的现金、活期存款、通知存款以及货币市场基金等,充当应急准备金。(2)适度分散风险的原则。将资金分散投资到活期存款、各种不同形式的定期存款等品种中,在收益一定的情况下尽量分散投资的风险,防止风险过度集中,使收益受损。(3)期限合理搭配的原则。企业与家庭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资金运用目标,一般而言,存款期限越长,存款收益越高,只有将存款期限与存款类型合理搭配,才能取得理想的收益水平。

第二,存款方法搭配使用。(1)单位活期存款适应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资金结算,广泛存放于企事业单位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中,以满足基本流动资金需要为宜;单位定期存款适应于企事业单位有充足的现金,为了未来既定时间投入资金而保留的款项,要根据资金用途合理选择时间,时间越长收益越高。(2)个人存款的活期存款一般以三个月的生活资金做预算,加之工资收入搭配,就可以有足够流动资金。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到期凭存单支取本息,适合较长时间且固定不用的整笔款项存储,存期越长,利率越高,收益越多。但受时间限制,如果提前支取,利息损失较大。零存整取适用于工薪族,可以强制性地为自己将来的开支积累一定资金。优点是资金存入时本金较小,利率较高,能够在平时积累闲散资金。不足之处是受时间限制,每月存入,较麻烦。整存零取适用于固定开支。利息受时间限制,本金可分次支取。存本取息定期储蓄存款适用于照顾对象的消费。比如离退休人员的固定支出存本取息是一种实用的储种,特别适合为老年人存养老金,为孩子存上学费用,它存入的方法是约定存期、整笔存入,然后分次取息,最后到期一次支取本金。由于利率较低,现在很少有人选择。定活两便储蓄存款非常适合在3个月内没有大笔资金支出,同时也不准备用于较长期投资的储户。既有定期之利,又有活期之便。开户时不必约定存期,银行根据存款的实际存期按规定计息,不受时间限制,利率介于定期和活期之间。

2.证券产品管理能力

常见的证券产品包括股票、债券、基金等,在证券产品管理过程中,规避风险工具与风险投资工具相匹配是投资理财的一个基本原则。但在投资理财的具体实践中,既要做好规避风险工具与风险投资工具的上佳搭配,又要根据不同家庭的不同背景,对避险品种与风险投资品种在量上做出正确的配比。在家庭投资理财的实践中,不少家庭在避险品种和风险投资品种的持有上,大都畸轻或畸重的情况,比例严重失调,全然没有考虑家庭经济生活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收益性的统一,更没有考虑把自己家庭的特点与投资市场结合起来,趋利避害。证券产品管理能力是理财规划师的核心能力。知识全面而应用灵活,才会提高效率。资产配置的基本搭配方法可以参考下表。

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人在园中”及二、三圈层“城在园中”的居民,以及失去大部分土地而得到了政府一定的资金补助的居民,首先应重视储蓄,特别是存本取息的定期存款值得优先考虑,这对没有连续生活保障的居民而言特别重要;其次是购买保险产品,对普通医疗险、养老保险应该关注,最后才考虑其他投资品种。

在世界充满经济危机的21世纪初期,投资理财行业已成为世界各国金融资产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竞争领域。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人在园中”及二、三圈层“城在园中”的居民,随着他们获得政府补助财富的增加,投资理财已成为他们对抗通货膨胀的重要方法,理财规划师的专业能力就是规避风险,稳健经营资金,力促资金保值增值。

参考文献

[1]荆新、王化成、刘俊彦.财务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郭复初、王化成.财务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夏乐书、姜强、宋爱玲、李琳.资本运营理论与实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4]李鸣.看李嘉诚理财有啥招[J].科技信息,2005(09)

[5]威廉•夏普.投资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高标准农田建设风险点范文2

去冬以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意见的通知》精神,加强领导,增加投入,深化改革,注重实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总体上连续下滑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防汛抗旱取得显著成效,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灾害损失;各地更加重视有关政策的研究和出台工作,全面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迈出重要步伐。

当前,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总体形势较好,有利条件较多,但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重点项目建设有了跨越,但面上农田水利工程老化失修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大江大河防洪能力明显提高,但中小河流洪涝灾害以及山洪、泥石流、台风等灾害点多面广频发,灾害损失呈加剧之势;防洪减灾受到普遍重视,但对防旱抗旱重视不够;国家投资有所增加,但农户投工投劳大幅度减少,资金缺口仍然很大,等等。

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常务会议和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围绕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首先,要抓好水毁工程修复和抗旱应急水源建设。受灾地区要把水毁工程修复作为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及早布置,尽早完成。同时,要大力加强以抗旱水源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夯实防旱抗旱基础。要统筹考虑发生一般干旱、严重干旱和特大干旱的不同要求,兴建少量高标准水源工程,以保证发生严重或特大干旱时群众生活和主要生产用水。

其次,要扎实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要在完善“六制”、推行用水户全过程参与机制、加强项目管理的同时,按照国务院提出的“十一五”时期解决1.6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力争10年内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要求,进一步调整细化各省(区、市)的规划目标,逐级分解任务,将需要解决饮水安全问题的类型和人数落实到村组或农户。要进一步抓好地方配套资金的落实,加强机构和能力建设,强化对饮水安全工程的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管,保证农村供水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第三,要加强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生态环境建设等重点项目的管理。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要一手抓工程建设,一手抓管理改革,通过工程建设促进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建设和改革提高农田灌排保证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要加大管理力度,加强计划安排的前期审核,提高前期工作质量。要对一期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进行绩效评估,针对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加强二期项目管理的政策措施。水土保持要在切实加强预防监督工作的基础上,搞好以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为重点的小流域综合治理。要研究制定水土保持补偿政策,拓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投资渠道,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农村水电要在继续做好“两改一同价”工作、400个高标准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的同时,扩大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规模和实施范围,启动农村水电增收解困工程,开辟农村水电资源丰富地区贫困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新途径。牧区水利要全面系统地总结近年来试点工作的经验,为扩大试点和全面实施《草原生态建设水资源保障规划》做好准备。

第四,要以“用水户协会”为主要载体,积极引导农户开展面上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动面上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充分发挥两个作用、切实抓好两项工作,即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抓好中央财政“民办公助”试点项目的管理;发挥受益农户的积极性,以用水户协会为主要载体,抓好“一事一议”的推行。开展面上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也要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为依据,在规划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目前,尚未开展县级规划的地区,要尽快组织编制和报批,以保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科学有序地进行。

高标准农田建设风险点范文3

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今年我市先后遭受汛灾、重大旱灾和台风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严

重损失,暴露出了我市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抗灾害能力亟待提高。为切实抓好20__年度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新时期治水方针为指导,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探索建立新形势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为重点,切实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步

伐,促进现代农业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效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二、主要目标和任务

今冬明春,各地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和引导农民开展直接受益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大灾之年促大干,高标准完成中央、省规划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和全市除险加固工程项

目,完成全市大中小型灌区整治和渠道清淤,搞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确保新增灌溉面积4万亩,新增排涝面积1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5万亩,改造中

低产田8万亩,解决15.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进一步夯实水利基础设施,提升防汛抗旱、饮水安全、节水灌溉、水土保持等设施水平。

三、建设重点

1、确保完成病险水利工程除险加固任务。一是要切实抓好中央、省补助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加快已开工工程的施工进度;抓紧做好﹡﹡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扫尾验收工作;对未开工的省规划内的一般小㈠型和小㈡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要积极筹措资金,尽快组织实施,在12月中旬前开工,确保明年汛前完成。二是抓紧实施市政

府《关于“十一五”期间全市病险水利工程除险加固工作的实施意见》计划下达的60座水库和4条堤防的除险加固工程,确保明年汛前完工。三是按上级要求,在20__年3月底前,

完成已列入水利部最近编制的《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规划》内83座病险水库的大坝安全鉴定和核查工作,在20__年10月底前全部完成工程初步设计和审批,在3年内完成除险

加固任务。

2、扎实做好各类规划和预案的编制。各地要科学编制农田灌溉专项规划。针对各类灌区,尤其是中小型灌区在今年抗旱工作中暴露出来的抗旱服务能力低下的现状,加强农田

灌溉工程建设。依据农田灌溉专项规划,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加强灌区渠系配套建设,提高农村水利设施的防汛抗旱保灌能力。各地要成立以县(市、区)分管领导任组长[文秘站:]、各

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田灌溉专项规划编制小组,落实规划工作经费和编制人员,用一年时间完成编制工作。通过专家评审并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作为指导辖区内农

田灌溉工程建设和改造的法定依据。

3、切实抓好灌区续建配套和渠道清淤。针对今年抗旱工作中存在的渠道清淤不到位、渠系渗漏严重等问题,各地要加大对灌区进行续建配套和渠道清淤的力度,继续抓好﹡﹡

灌区等国家投资项目的建设。有组织地进行以节水为中心的续建配套和更新改造,提高渠道输水能力,恢复有效灌溉面积。本着“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采取政府补一点,群

众自筹一点和“一事一议”等方式组织受益群众对灌区进行渠道维修和清淤,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采取以资代劳或由用水户协会组织设立渠道清淤专项基金,由专人管理,专业队伍

施工对渠道进行清淤。全市大中小型灌区必须进行全面整治,对有渗漏、较易发生滑坡、塌方的险工险段要进行加固处理,对所有渠道都必须彻底清淤,提高渠系水利用率和田间

灌溉效率。

4、搞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搞好省级农村饮水解困二期项目验收工作,认真组织编制上报各县(市、区)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可研报告及实施方案,抓紧做好施工前期准备

工作,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强化各项建后管护措施。着力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年内结合新农村试点村的饮水安全建设,力争解决15.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5、切实抓好水源工程建设。各地要高度重视水源工程建设,对库容淤塞的小型水库和小山塘进行清淤,恢复库容,增加蓄水量;要科学规划,采取拦、蓄、提、引等多项措施

兴建一批小型水源工程;因地制宜兴建机井泵站,打抗旱井,开发地下水资源。抗旱期间建设的水源应急工程,要进一步予以规范和完善;新建设的水源工程要符合规程规范,水

行政部门要加大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做好勘察设计和施工指导。

6、积极推进农民用水户协会组建试点工作。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是今后十年农村水利工作两件大事之一。各地要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扶持引导农民参与用水管

理改革,组建农民用水协会。每个县(市、区)重点抓好10个县级农民用水户协会示范点,在今年12月前完成示范点的组建工作,市里在12月中旬对农民用水户协会组建试点工作

进行验收。通过试点示范,大力推进农民参与用水改革,力争到20__年基本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和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工程

由农民用水户参与管理。四、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周密安排部署。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今冬明春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好。要认真落实行政首长责任制和“防汛、抗旱

、冬修”三位一体的责任制,建立部门负责和技术负责制,严把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的质量关。要加强和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按照“谁受益,谁投劳”的原则,有计

划,有组织地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使这项工作长期化、制度化,确保水利设施的兴建、维修和管理良性运行。

2、深入调查,科学制订规划。各地要根据近年来水旱灾害的特点,深入基层,认真调查,摸清底细,理清主次,确定目标。特别是针对今年抗旱工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要

认真分析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地编制各县(市、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计划。

3、创新机制,拓宽投资渠道。继续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力度,集中力量建设重点水利工程。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充分利用农业综合开发、老建扶贫、移民安置等专项资金,新建

一批水利工程。积极引导受益群众投资投劳,建设一批小型水利设施。不断探索水利建设市场化运作新路子,扶持发展民营水利,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兴办水利事业。结合农村用水

户协会组建工作,大力推进农村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按照“谁建设、谁拥有、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进一步明晰所有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采用拍卖、租赁

、承包等形式盘活水利资产,不断开发建设新水利项目,形成水利建设良性运作机制。

高标准农田建设风险点范文4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国际旅游岛建设和西部开发建设的重大机遇,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为目标,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发展热带现代农业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大胆创新,先行先试,稳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新农村建设之路,为建设文明东方、平安东方、富强东方,构建和谐农村筑牢基础,提供支撑保障。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解放思想,先行先试。鼓励各乡镇积极探索创新,在制度、体制、方法上先行先试,勇于突破,走出一条具有东方特色的农村综合改革路子。

2.坚持与群众意愿相一致。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将广大农民作为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主体力量,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3.坚持与当地实际相结合。从各乡镇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点带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4.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要统筹考虑,系统谋划改革方案,以农村土地流转为突破口,以发展热带特色现代农业为重要抓手,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为着力点,有序推进。

5.坚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要把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作为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政治保证,通过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和谐,形成加快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强大合力。

二、目标任务

年,以板桥镇作为农村综合改革试点,以土地流转作为切入点,八所镇两个行政村作为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探索后实践、先试点后推广、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取得经验后逐步推进,力争到年全市基本建立起具有东方特色的农村综合改革的体制机制。通过5年的努力,实现我市经济活力明显增强,农民收入明显提高,农村生态环境、人居条件和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明显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加强,农村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三、重点工作

(一)推进五项改革。

1.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体制改革。重点解决当前农村土地流转无程序、形式多样化、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一是设立农村土地流转中心,提供土地流转信息、政策咨询、开设土地托管、流转委托、中介服务、流转登记等业务,建立土地承包和流转信息系统,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年,建立板桥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逐步摸索,取得经验,逐步推广。到年,土地流转服务网络延伸覆盖到全市各乡镇。二是培育和发展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流通大户、种养大户等为主的流转市场主体,推动农村土地稳步流转。三是出台规范农村集体用地、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行为的相关政策或制度,为搞活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提供政策支持。

2.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畅通农村融资渠道,解决“三农”融资难问题。一是加强财政与金融合作,发挥财政贴息的杠杆作用,发展农户互保或联保的小额信贷。二是建立健全信用体系,以信用为担保贷款。设立征信中心,加快农村信用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覆盖全部企业和农户(个人)的信用数据库,实现社会信用信息资源共享。三是培育由自然人、企业法人和社团法人发起的小额信贷组织,发展“公司+农户”合作经营中的“双向信贷”模式。四是发展农户小额信贷保险,探索“信贷+保险”金融新服务、新产品防范和分散涉农信贷风险。五是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林权证等抵押贷款机制。

3.涉农保险体制改革。围绕降低农业产业风险,大力推进政策性改革。一是鼓励和引导商业保险机构大力发展涉农保险产品,为“三农”提供各种有效保障。二是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把政策性涉农保险作为公共财政强农惠农的重要体现。围绕扩大保险覆盖面、提升保障质量。积极探索新机制,把涉农保险和其它扶贫政策、优惠政策等强农惠农政策捆绑起来,将政策性涉农保险变为有条件的强制保险。三是规范并简化理赔手续、提高赔付标准,巩固和提升农民农作物种植保险、住房统保等工作,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内部的互相保险工作。

4.镇村干部激励机制改革。可先行试点,条件成熟后逐步推开。一是推行强镇扩权机制改革,给予乡镇“财政保障、职权保障、人事保障”三大保障机制。扩大乡镇应有的社会管理事权,适当把市直机关部门的部分职权下放给乡镇。扩大乡镇应有的财权,规范资金下拨方式,扶持资金统一拨到乡镇政府,由部门负责监管,乡镇政府直拨扶持对象,树立乡镇权威。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拨任用工作条例》,扩大乡镇应有的人事权,使乡镇党委对配备乡镇班子副职有推荐权,调整个别乡镇班子成员有建议权,乡镇干部工作问责有处理权,提高干部整体素质。二是设立市级机关公务员的职位空缺主要从乡镇公务员中遴选制度。把一批在乡镇工作中想干事、干成事、有实绩的公务员遴选到市级机关工作,以激发乡镇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三是建立关爱农村基层干部激励机制。设立农村人才流动站,加大农村人才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积极实行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拨乡镇领导干部制度。将事业单位的公开招聘定向分配名额到村干部。四是加快建立城乡公共财政一体化,提高乡镇干部的工作津贴和村两委干部工资,以鼓励镇村干部安心基层工作。

5.生态补偿机制改革。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探索建立林业生态补偿机制,年以江边乡为试点,然后逐步铺开。

(二)实施十大工程。

1.农田水利建设工程。一是抓住国家大兴水利建设的重大机遇,加快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确保年全面完成8宗小(一)型和8宗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任务,到年全部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二是以中小河流整治为重点,开展城乡水系治理。力争年完成实施罗带河、北黎河、感恩河、通天河、昌化江出海口段整治工程和“两湖”(东湖、西湖)工程。同时,做好水流域综合治理,打造良好的城乡水生态环境。三是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到年全面解决全市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四是抓好农田综合治理,实施节水灌溉,力争在年底前全市有效灌溉面积40%达到节水灌溉标准。五是推进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农村水利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

2.热带现代农业园区工程。一是加快以感恩平原百万亩热带现代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为重点,力争进入省“十二五”规划盘子,将感恩平原建设成为最大的冬季瓜菜标准化生产基地,香蕉标准化生产基地,花卉、制种等高端产业基地,休闲、观光农业等热带现代农业示范区。力争到年实现感恩平原所在乡镇建成2个以上的特色农业标准化示范园。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争取与发达地区有实力的企业共享共建,引进实力雄厚、经验丰富的农产业深加工企业,力争到年,把东方热带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成为东方热带现代农业的示范窗口。在2—3个乡镇建成一批集农产品集散、展销、交易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三是抓好国家冬季瓜菜基地建设,全力建设标准瓜菜田,力争年全市建成25万亩标准瓜菜田。四是加快香蕉、芒果标准化基地建设,做大做强香蕉、芒果等大宗水果。五是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力争年全市设施农业面积5万亩以上。六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率先实行标准化生产,发展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有机食品紧密结合,打造一批有东方特色的农业品牌。七是继续扶持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鼓励有条件的镇、村,通过土地流转,实行连片开发,培育一批具有特色和竞争力强的专业村、专业镇。

3.农民养猪增收工程。大力推广“五统一分”(即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统一饲养、统一管理、统一销路、分户饲养)的温氏集团“公司+农户”发展模式,充分发挥财政补贴资金示范作用,大力推广规模化、标准化养猪,加快推进畜牧业发展。到年,改扩建4个优良种猪场,新建10个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创建6个生猪标准化示范场、引进2家龙头企业、发展22家养猪专业合作社,实现生猪年出栏66万头、产值8.59亿元,农民养猪人均纯收入797元。力争到年,实现生猪年出栏114万头,产值15.09亿元,养猪农民人均纯收入1380元的目标。

4.村镇统筹规划工程。一是在编制完善全市城乡总体规划的同时,加快编制乡镇小城镇总体规划和行政村村庄规划。城中村和城镇附近的村庄,要注意与城镇规划对接,行政村规划要达到三图一表标准(即现状图、平面图、管线综合图、公共设施一览表)。到年基本完成全市重点行政村庄规划编制。二是高质量推进宜居村镇建设。坚持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的原则,高起点制订镇村规划,科学指导镇村建设。重点加强编制好小城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在乡镇小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结合生态文明村建设,统筹考虑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合理安排农村产业布局等,特别要注意做到镇村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旅游规划相衔接,促进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均衡发展和享受配套公共服务,推动城乡一体化形成。

5.农产品深加工流通工程。一是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要围绕香蕉、芒果、冬季瓜菜等主导特色产业,突出产业招商,引进一批国内外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农产品和特色产业精深加工水平。力争年引进5家以上年加工销售上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二是抓好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大力开展农超对接工作,引导省外大型批发市场、连锁超市与我市农产品基地对接。加快推进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充分利用海运、铁运等交通枢纽优势,把八所建设成为西部农产品集散中心。同时发挥中心镇功能,建设板桥镇、感城镇、大田镇、三家镇农产品交易市场,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三是发展小城镇经济。抓好板桥镇、感城镇、东河镇、大田镇等中心镇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小城镇综合配套功能,通过小城镇改造开发,吸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镇区集中,增强镇域经济实力,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四是要把建设农产品信息平台作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尽快完善市、镇、村三级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及时了解农产品市场动态,将农产品销售信息及时在网上,从网上拓宽销路,以定单促生产。

6.农民增收致富工程。一是落实惠农补贴政策,增加农民现金收入。重点落实好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养猪补贴、渔用柴油补贴等。二是加强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工资性和经营性收入。要把培训农民和引导农村转移就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中之重,提高农民技能。在加强市内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同时,鼓励和引导农村劳动力向沿海发达省份和市县流动,外出务工,增加工资性收入。三是加大农户小额贷款财政贴息力度,鼓励农民自主创业。积极引导农民以土地、劳动力等入股合作开发,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四是引导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对同一经营类型的合作社进行资源整合,形成联合社协会,逐步引导和推动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管理。

7.乡村生态文化旅游工程。要把发展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作为我市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和文化优势,挖掘文化底蕴,突出感恩文化、黄花梨文化、黎族“三月三”文化、热带森林生态文化、热带现代农业文化等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打造西岸乡村休闲旅游首选地。首先,做大做强东方独有的两大文化旅游项目。一是以首届中国·东方黄花梨文化节成功举办为契机,进一步整合和提升感恩文化、黄花梨文化旅游产业。二是加快启动“黎族‘三月三’文化游“专线,以大田黎族“三月三”风情小镇建设为载体,吸引旅客到大田、东河、天安、江边等乡镇体验几千年来所形成的习俗,吃山兰饭、鱼茶,跳打柴舞、观黎家船形屋等,将风土人情、风俗习情、民间绝艺等文化亮点带起来,将本地知名人文元素融入其中。年,两大文化旅游项目要取得新的突破,争取成为知名的西部文化旅游区。其次,精心谋划发展农业观光旅游项目。一是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项目。着重提升市区的两河、两湖以及大广坝水库自然风景区、天安小桂林自然风景区、大田坡鹿自然风景区、中沙瀑布自然风景区的品质和吸引力。二是在感恩平原开发农业生态观光旅游项目。通过精心规划和建设,争取在板桥镇香蕉主产区、感城镇冬季瓜菜主产区、新龙镇芒果主产区、八所镇的东方湖、四更镇的黑脸琵鹭保护区各建设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独具特色的热带现代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区。三是结合旅游项目建设,以发展农家乐为重点,力争年底以前打造一批具有地方风情的农家乐。

8.农业公共服务工程。以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质量监管和动植物疫病防控三大体系为重点,全面加强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各乡镇要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推动科技进村入户,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提升我市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竞争能力。积极推动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成为科技型的龙头企业,提高我市农业龙头企业的科技竞争力。加强农业行政执法,强化农产品生产的全程质量监控,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立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开展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试点工作和瓜菜田头监管3G系统试点工作。年建立起市质检中心,每个乡镇都建设农产品检测站、村级田头地块检测点,力争农产品100%凭证出岛。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开展农产品品牌建设,通过标准化生产,发展更多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产品,注册更多的农产品商标,争创一批部级、省级特色农业名牌产品,不断提高我市农产品的竞争力。加快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健全疫情、防治、检疫、监督、调度指挥系统和疫情报告、预警、应急处置机制,确保不发生重大动植物疫情。

9.农村民生改善工程。一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实施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推进九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机制,力争东方中学升格为西部高等职业教育学院。年,完成全市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建设10个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新建第二所思源实验学校,完成农村中小学厕所改造、校安工程和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任务。到年,学前一年、三年毛入园率分别达85%和6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3%,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87%,职业学校学生年流失率低于5%。力争到2020年,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全省先进行列。二是加快农村医疗卫生发展,提升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快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满足农民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年,力争100%的行政村有卫生室,新农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三是完善社会保险制度。逐步提高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在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受益面,建立城镇居民养老制度。到年,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率达90%以上,社会化发放率达100%。四是加快推进农村敬老院建设,加强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五是扎实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着力改善农民生活生产条件,重点抓好农民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用洁净能源、住整洁房屋等五件实事,打造整洁、舒适、文明的农村人居环境。

10.农村民主自治工程。围绕如何进一步规范村委会和村民小组的运作、如何实施有效监督、如何增强村(组)发展后劲、如何凝聚干部群众智慧谋发展等方面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重要工作的坚强领导核心。深入开展法律进村入户和创建一批“学法、守法”示范村活动,努力营造学法、知法、守法的浓厚氛围,积极引导群众树立良好的村风、民风。推行“四民主作法”,即遵循“民主提事,集智于民;民主决事,行权于民;民主理事,自治于民;民主监事,取信于民”的议事程序,健全农村民主理财制度,实行村财委托服务制,确保村务和财务公开,不断提高村民自治水平,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农村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专门研究、协调、解决农村改革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按照农村改革发展的要求,强化责任分工,由相关部门单位对照自身职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具体抓落实。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利用广播电视、政府网、墙报、标语等媒体,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在全市营造起全民参与农村综合改革的良好氛围,使广大农村群众成为农村改革发展的有力推动者。

高标准农田建设风险点范文5

论文摘要阐述了当前椒江“万元田”的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提出了椒江“万元田”建设对策,包括:加大政策扶持,凝聚社会力量;培育典型事例,激活运营机制;搞好结构调整,促进由点及面;突破两大瓶颈,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万元田”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在“万元田”建设中的保护伞作用。

所谓生态高效农业即“万元田”指一茬或多茬进行种植的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滩涂、围垦地及其他农用地,其年产值达15万元/hm2以上、纯收益达60%以上的田块。“万元田”的实质是效益、生态实现双赢的可持续农业。即从当地资源条件出发,以发展生态农业为基础,以国际、国内2个市场为导向,以农业产业化为动力,以设施和特色农业为辅助,以可持续高效为目标。“万元田”建设与传统农业有明显不同,主要的不同点有:①对科技的需求;②对资金投入的依赖;③对市场信息的需求;④对交通物流的依赖;⑤对资源整合的要求。椒江发展“万元田”的优势条件很多:椒江虽然土地面积有限,但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多数喜温果木和各种农作物生长;作为台州市主城区和行政中心,椒江区位优势明显,交通运输便捷;椒江经济发达,区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地方财政实力雄厚;椒江人才密集。

1当前椒江“万元田”发展现状

最近我们对全区“万元田”进行了1次摸底调查,我区的“万元田”大致上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露天果树类,包括杨梅、柑桔,品种有东魁杨梅、少核本地早、满头红等,经过多年改造或拥有核心技术,品质优,产量高,市场销路一般不成问题,除非遭遇严重自然灾害,一般年份均能稳定达到万元田的标准。其余的是设施蔬菜、瓜果类,主要特征是设施+优质品种+套种+外销,设施一次性投入大,管理难度高,对销路依存度亦高,搞得好的与不好的收入差异很大,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年度间差异也很大,如茭白、红茄虽然也能达到“万元田”标准,但不稳定。椒江“万元田”的成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1.1依靠技术和管理建成“万元田”

如三甲光辉村的2hm2少核本地早,原为滩涂,土壤条件并不好,因为极易抽生“六月梢”导致大量落果,产量一直提不高,后来种植户通过反复实践,采用环剥技术保果获得成功,加上精心的管理,目前产量可达52.5~60.0t/hm2,产值达15.0~16.5万元/hm2,净收入可达10.5~13.5万元/hm2。

1.2利用设施提高复种指数

此类型有大棚蔬菜、大棚双季茭白、大棚葡萄等,主要特点是一次性投资大,对栽培技术的要求也比较高。如葭芷水门村10hm2大棚蔬菜基地,复种模式为茄子—丝瓜,成本达7.5万元/hm2,产值18.75万元/hm2,净收入11.25万元/hm2。

1.3多因素促成

如章安街道的陈宅、李宅、山横村利用山坡地种植杨梅历史悠久,那里的土壤、气侯条件适宜杨梅生长,当地政府重视基地的培育,给予种植户贴息贷款和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扶持,使面积得以逐年扩大,现总面积已达280hm2,最高收入达到27万元/hm2,扣除成本纯收入达到18万元/hm2。

2椒江发展“万元田”的制约因素

(1)技术与管理。同其他高效益农业相比,“万元田”对农业科技的要求无疑更高,虽然农户已经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但真正掌握的不多,少数掌握关键技术的农户一般比较保守,不轻易传授给同行,大多数田地管理仍然比较粗放,制约了产量和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2)资金。大棚、喷滴灌等基础设施一次性投资较大,一般每公顷需要几万元,这对于起步阶段的农户来说无疑是一笔可观的资金。(3)产后环节。产后环节包括贮存、销售、保鲜和加工等,这些环节稍有差错就可能出现增产不增收的严重后果。如章安的杨梅基地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保鲜和加工必须跟上。

(4)自然灾害。椒江地处沿海,自然灾害十分频繁,特别是多发的台风、暴雨、海潮、旱灾等灾害造成的损失严重,如台风就经常给菜农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使不少菜农不敢种菜。如何有效地抵御台风等多发、严重的灾害是建设“万元田”必须破解的一道难题。

(5)成本。2008年以来化肥、农药和人工费用均快速增长,使每公顷成本上升,压缩了利润空间。

(6)市场。特别是蔬菜类价格几乎每天都在波动,增产不增收现象时有发生。

3椒江“万元田”建设对策

“万元田”建设的核心和目标是建立一套能有效推动其稳步发展的服务体系,具体可细化为:科技支撑体系、资金投入机制、市场信息服务、物流配送体系、指导协调机制。

3.1加大政策扶持,凝聚社会力量

研究出台扶持政策,着力在规模连片和长久性、耐用性设施栽培上给予大力扶持,力争通过扶持政策、激励政策,把各种社会力量引导到发展高效设施农业上来,引导到关心、关注“万元田”问题上来。探索政府搭台、企业运作、大户领包、小户联包的经营模式。

3.2培育典型事例,激活运营机制

充分发挥宣传导向作用,加大对发展设施栽培目的意义、效益对比、技术信息等的宣传、。有计划组织种植大户到外地参观学习,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同时整合财政、农业、发改、水利、国土等部门项目发展资金、农水资金以及设施农业建设资金,投入设施建设,着力打造规模示范典型。整合各方面技术服务资源,积极做好产前调资料、产中包技术、产后帮销售等各项指导服务。

3.3搞好结构调整,促进由点及面

“万元田”出现在某地往往并非偶然,它是当地土壤、气候、耕作制度与群众艰苦探索等诸多因素的结晶,也是自然与科技、历史与现实交互作用的产物。对此我们要通过细致地调查研究,揭示其产生、发展的内在规律,并遵循客观规律推动其稳步发展。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搞好“万元田”布局规划,明确区域支柱产业、主导产品和生产模式。实施农业发展比较优势战略,积极培育区域支柱产业。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根据规划布局,发挥资源、技术等综合优势,实行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3.4突破两大瓶颈,营造良好氛围

“万元田”建设是建立在资本和技术高度密集基础上的知识密集型农业。为此要充分调动科技工作者和农民“土专家”的积极性,努力研究我区“万元田”的核心技术,打造核心竞争力。鼓励科技工作者以技术入股等形式直接参与“万元田”建设。加强同大专院校的合作,力争破解制约我区农业生产的技术难题。要充分运用财政支持、政府帖息贷款和银行信贷等多种手段支持“万元田”建设,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向“万元田”建设,积极引导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农业企业和个人对“万元田”的投入,已初步建成“万元田”的要不断完善各种设施,逐年追加投资。我区已建立农村信用担保公司,以加强对“万元田”的信用担保。

3.5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万元田”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高标准农田建设风险点范文6

安徽省亳州市辖涡阳县、蒙城县、利辛和谯城区“三县一区”,位于东经115°53′-116°49′、北纬32°51′-35°05′,属黄淮海平原地带,辖境与黄河决口扇形地相连,国土总面积8521平方千米,耕地899.3万亩,土壤主要是砂姜黑土,主要骨干河流有涡河、西淝河、茨淮新河、芡河、北淝河等。亳州市属于暖温带半温润气候区,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常年平均气温14.7℃、日照2320小时、无霜期达216天,平均年降水量822毫米、水资源量24.9亿立方米,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无霜期长。亳州市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设施蔬菜优势产区和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中原优质肉牛、肉羊、生猪和国家第一批特色农产品(中药材)优势区。为整建制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三县一区”均为全国粮食调出大县和生猪调出大县,常年粮食生产面积和粮食总产分别稳定在1300万亩、500万吨左右,常年畜禽养殖量在7100万头(只)左右,其中生猪饲养量428万头、牛羊饲养量326万只、家禽饲养量6367万只。涡阳县、蒙城县、利辛县三县均承担部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谯城区承担省级统筹中央资金实施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目前,蒙城县、利辛县、谯城区等“两县一区”项目正在进行验收,涡阳县项目正在推进中,2021年年底可以完工。

二、进展情况

近年来,亳州市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规模化养殖水平不断提高,养殖废弃物逐年增长,亳州市每年畜禽粪污产生量约460万吨。虽然处理后的畜禽废弃物是优质肥源,但未经处理的畜禽废弃物,被当作“废水”“废物”处理,成为农村环境治理的一大难题,造成资源与利用没有很好地“熔合”在一起,形成“花钱浪费资源”困境。同时,在农业生产中,存在长期施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降低,致使农产品固有的原生态风味口感变差的现象,亟需补充有机肥。2019年党政机构改革后,新组建的农业农村部门,整合了畜牧、农技、农发等多部门资源,为综合解决畜禽废弃物利用、化肥减量使用压力大、农作物品质降低等诸多难题提供了组织基础。2019年以来,亳州市农业农村局整合畜牧、农发、农技等多部门资源优势,发挥“1+1+1>3”的效应,在亳州市全区域实行畜禽肥水还田,摸索出“整合资源、就近还田、量化指标、加强监测”的种养结合有效方式,实现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与化肥减量、农作物增产增效、土壤肥力提升有机结合。目前,亳州市有73家规模养殖场实施肥水管网还田,其中生猪养殖场70家、奶牛场2家、蛋鸡场1家,覆盖土地14.6万亩,涉及种植主体75家。1.建立机制。(1)强化组织。亳州市农业农村局统筹协调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规划、科学技术、市场监督管理等相关职能部门,参与试验工作,实现多家职能部门合力办好一件事。市、县区农业农村局均成立以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试验领导小组,统一负责试验的组织领导、工作推进协调等。(2)激励奖补。按照资金奖补规定,采用“先建后补”的方式,从国家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等资金中,切块资金对试验实施主体予以奖补(各类奖补资金占比目前尚未统计),激发实施主体积极性。市级制定《关于养殖场肥水管网进田项目实施“先建后补”的通知》,按照“项目资金补一点,企业自筹添一点”原则,对参与试验养殖场铺设的管网,按照90毫米、110毫米、160毫米、200毫米的不同型号,每建设1米,分别给予45元、60元、75元不等的补贴;各县区结合实际,从国家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资金中切块,按照30%~50%不同资金比例,对参与试验养殖场的加压泵和厌氧池建设进行补贴。2.政策扶持。(1)调动养殖方和种植方积极性。通过大规模示范和宣传教育,引导养殖场落实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主体责任、找到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出路,提高养殖方肥水还田积极性;引导种植业新型经营主体认识到施用畜禽养殖肥水可以节约化肥使用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农作物品质,进一步可以进行绿色农产品认证,提升农产品收益,提高种植方肥水还田积极性。(2)破解土地不连片难题。充分发挥村两委和土地承包主体作用,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对于部分不愿意流转土地的农户,将其土地调整到交通便利、土地较肥沃的地块,引导愿意流转土地的农户,把地块调整到一起,破解土地不连片难题。(3)提高粪肥种植农作物价值。依托实施肥水还田地块实现化肥减量优势,优先对实施畜禽养殖场肥水管网还田的区域开展产地环境和农产品质量检测,帮助开展绿色农产品等认证,促进种植作物等产品市场价值提升。(4)补贴管网铺设及施粪肥机械购置费用。积极落实施粪肥机械农机购置补贴,同时,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内,用项目资金购置适当数量的发酵粪肥抛撒机,项目验收后移交给项目所在地使用和管理,目前,正在调研具体费用使用情况。(5)改进粪污收集和处理方式。把规模养殖场原有的通过厌氧池、储存池串联(靠溢流方式)处理粪污模式,改进为建设两个厌氧发酵池,交替使用,由原先的“串联”模式改进为现在的“并联”模式,以保障畜禽粪水能够充分腐熟,更加彻底降解抗生素,降低肥水还田的风险。3.责任落实。(1)评估工作成效。定期监测试验地块土壤和农产品,逐场对畜禽养殖肥水管网还田地块取土壤样品送检;在小麦生长期内,分别于秋种(10月初)、小麦抽齐穗(5月初)、小麦成熟(5月底)三次采样,对比分析施用肥水小麦各阶段的营养需求变化。6月中下旬检测数据全部出来后,进行数据对比分析,评价畜禽养殖肥水还田对土壤质量、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目前,通过已经进行的检测比对发现:一是降低了环境污染的风险。畜禽废弃物的有效利用,减少了畜禽粪污直排风险和臭味异味排放,降低了环境污染的风险。二是种植业生产提高了质量。根据5月19~20日,对4个同品种、同播期、同播量的试验地块小麦生长情况实地监测结果显示,试验田块中肥水替代部分化肥区小麦平均亩穗数为41.9万穗、比全量施用化肥区多2.6万穗、提高6.6%;平均穗粒数为36.8粒、比全量施用化肥区多1.7粒、提高4.8%。在今春大风雷雨自然环境条件下,经实地观察,施用肥水小麦秸秆粗壮,倒伏发生率明显低于全量施用化肥的小麦。三是农户实现“减投增效”。经检测比对,试验地块实现减少化肥施用量为:纯氮8.25千克/亩、纯钾5千克/亩,实现了“减投增效”。(2)督促各方同向发力。在秋种、夏种等关键农时季节,组织现场观摩调度活动,推动种植方和养殖方对接,共同做好畜禽养殖肥水还田工作。对养殖方采取约束性政策,要求其作为产生粪污的主体,负有落实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主体责任,积极配合处理粪污;对种植方采取激励政策,优先申报绿色农产品认证和融入长三角供货企业、使用有机肥补贴等。(3)防范粪污资源化利用环境风险隐患。一是加强监测。农业农村部门派出2人以上专班,到试验场进行肥水、土壤取样,采取盲样形式送检,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进行检测,密切关注土壤重金属和总含盐量变化趋势,肥水检测结果符合还田条件后方可施用。二是总量控制。种植农作物前,根据土壤养分含量、作物需肥量和畜禽养殖肥水养分含量,逐场为每个实行管网还田的畜牧养殖场制定畜禽养殖肥水还田量,实现“一场一配方”,进行总量控制,避免过度消纳。三是充分腐熟。按照夏季4个月(6~9月)、冬季8个月(10月至次年5月)的标准,采取双膜厌氧发酵模式,对粪水进行充分腐熟,实现粪水变肥水。4.支持保障。(1)形成合力。一是成立试验小组。成立以市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试验参与部门负责人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为成员的畜禽规模养殖场废弃物利用试验小组,试验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小组成员对各自负责的试验环节的数据负责。二是整合资源。市农业农村局整合畜牧、农技、农发三个中心资源优势,组织实施“三合一工程”。其中畜牧部门指导规模养殖场粪污规范化处置,测算每万头猪当量的养殖场建设厌氧发酵池和肥水储存池总容积量、配套消纳土地面积;开展还田前肥水pH、盐分、养分、重金属、卫生学指标含量检测。农技部门负责土壤和农产品采集检测,并依据肥水和土壤检测的氮、磷、钾含量,按照肥水替代25%、50%的基肥氮素,计算化肥减量和肥水还田量;开展肥水还田效果田间对比试验示范和效果评价等。农发部门开展市场调查,确定90毫米、110毫米、160毫米、200毫米的不同型号管材铺设要求和使用年限;核算管网建设成本,制定奖补政策;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管网进田建设。(2)技术指导。一是强化指导。市、县区两级主管部门成立技术指导小组,建立双包保责任制,实施网格化管理;指导养殖场对产生“废气”进行合理利用,消解沼气,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为种植户组织技术培训,并定期逐场现场指导种植户按规范应用畜禽养殖肥水田技术。二是制定标准。通过对肥水还田配套设施建、畜禽肥水还田规范处理、肥水还田管网设计与建设、肥水还田前检测、耕地土壤监测、肥水基肥还田施用、厌氧发酵产生的气体利用等7个方面的技术环节的实地指导,测算出每万头猪当量的养殖场,需建设厌氧发酵池和肥水储存池总容积不少于7000立方米、配套消纳土地面积不少于1300亩;肥水pH在5.5~8.5之间,指标符合要求后方可还田。2019年9月审定编发了《亳州市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提标升级技术指南(试行)》;2021年4月审定编发了《亳州市畜禽规模养殖场肥水还田技术指南(试行)》,被省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列入地方标准制定计划。三是现场推动。依托南京农业大等科研机构,邀请杨兴明教授等专家对养殖场进行现场指导,现场发现问题、现场讨论问题、现场解决问题。(3)总结宣传。采取行政发动、示范带动、现场推动等方法,通过由点及线、由线到面的方式推动工作开展。2019年8月份以来,坚持利用周末时间,不间断地召开观摩会,组织市县(区)农业农村、畜牧、农技(土肥)、农发等部门以及有意愿的养殖场负责人,逐个试点场现场观摩、现场培训、现场研讨、现场解决问题,示范带动工作开展。

三、进一步工作计划

高标准农田建设风险点范文7

大田县人民政府县长林金龙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代表提出意见。

一、2017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全县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和县委一系列决策部署,全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经济社会发展保持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初步预计,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95亿元,增长8.5%;地方公共财政收入7.25亿元,增长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373元,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92元,增长8.5%。一些重点领域和项目实现突破:

——国道“纵五”(大田段)一期正式通车,兴泉铁路(大田段)、莆炎高速(大田段)、国道“纵五”(大田段)二期动工建设,莆炎高速至泉南高速大田联络线列入国高网莆炎高速支线。

——机械铸造产业集聚区动工建设,被列为中国铸造产业集群试点县,获批创建部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卫斯特环保院士专家工作站荣膺“全国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优特水稻新品种应用院士专家工作站落户济阳。

——参与制定《国家茶叶公园标准及评定》《富硒农产品硒含量分类要求》标准,列入全省首个国家茶叶公园创建试点,“大田高山茶”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大田槐猪”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

——在全国率先成立河长协会,大田河长制代表福建省在太湖流域第二次河长制工作会上作典型交流,多次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进行专题报道。

——县行政服务中心在第二届全国行政服务大厅典型案例展示活动中荣获“综合十佳”称号,“山区养老”服务模式入选国家养老服务业发展典型案例。

——获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成功挑战“最多人随录像做健身操”吉尼斯世界纪录,县体操队再获国赛双冠军,并代表国家在世界啦啦操锦标赛中荣获佳绩。

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和成效是:

(一)坚持抓项目、防风险,发展步伐更加稳健。开展“项目攻坚年”活动,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加快“五个一批”项目滚动接续,实施“五个大田”重点项目160个,完成投资78.42亿元,61个项目开工建设、42个项目建成或部分建成。开展“百名干部服务百家企业”活动,制定落实工业稳增长调结构、企业降本减负、园区企业资产按揭贷款等政策,取消县级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12项,兑现企业扶持资金8094万元,协调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增贷2.39亿元。开展净化金融生态“三大攻坚”行动,妥善处置和化解诚通地产金象温泉城、四方置业龙腾盛世等一批重点风险项目,不良贷款率控制在3%的目标值以内。

(二)坚持抓转型、强质效,产业支撑更加有力。以科技创新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实施“科技大田”重点项目31个,科华石墨负极材料、大圣日用陶瓷等项目动工建设,中工塑胶、海诚新能源等项目建成投产,全面淘汰铸造行业落后炼铁设备,压减水泥产能29万吨、煤炭产能14万吨,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2家。以全域旅游理念引领现代服务业发展,实施“快乐大田”重点项目23个,中国•桃源里旅游度假区、永兴达机动车驾考中心等项目动工建设,全县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8家、电商企业50家,电商交易额、旅游总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分别增长14.4%、15.7%和11%,被列为省级VR产业发展和技术应用试点县,大仙峰•茶美人景区获评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灵动济阳景区获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东坂村成功创建省级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以工业化理念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绿色大田”重点项目40个,建成科技农业富硒产业园、霓上精制高山茶、大田肉兔产业化等项目,完成粮食播种面积39.55万亩,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72家、家庭农场76家、“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23个,获批省级现代茶业产业园,(富硒)水稻、雷竹笋种植列入省级农业标准示范项目,济阳乌山头休闲生态农业联合创业基地入围部级星创天地。

(三)坚持抓统筹、提品位,城乡环境更加宜居。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实施“活力大田”重点项目29个,全面启动“四区一路”旧城改造,凤山路改造一期基本完成,香山北路、河滨西路等市政道路建设强力推进,碧桂园•天誉、兴田大厦等开发项目稳步实施,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技改工程竣工完成,新建改造城区给排水管网19.33公里、天然气管道7.2公里,新增城市停车位225个。美丽乡村扎实推进,实施省级美丽乡村整治村和示范村15个,加快梅林、隆美、建忠、建国、元沙、红星等6个小康示范村建设,18个乡(镇)生活垃圾压缩式中转站实现全覆盖,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1.04万户,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1.5万人,张坑、香坪2个中国传统村落列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济中、隆美等4个村入选省级农村社区建设示范单位。生态建设持续强化,高位推动中央和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全力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五大攻坚行动和八个专项整治,银川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三期、白岩公园人工湖黑臭水体整治等项目全面建成,鸭蛋山非正规垃圾填埋场资源化治理、万里安全生态水系等项目有序推进;持续深化河长制,延伸拓展矿山水土流失治理“五园”模式,治理水土流失5.52万亩,完成造林绿化1.89万亩,森林覆盖率提升至73.04%,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率居全省首位,均溪河、文江河两条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

(四)坚持抓改革、促开放,发展活力更加强劲。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稳妥推进国家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标准化试点,基本完成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列入省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积极推广“福林贷”“邮林贷”普惠制林业金融产品,新增新型林业经营组织29家,规范流转林权2万亩;稳步推进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和均溪镇省级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华兴、吴山实现撤乡设镇;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县市场主体突破2万户、注册资本突破200亿元;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主导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6项、团体和地方标准2项。开放合作进一步加大,组织开展“招商突破年”活动,组建7个招商联络组和18个乡(镇)招商小分队,深入推进“五企”对接,全年新签约项目107个、总投资94亿元,全县预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130万美元、增长10.1%,外贸出口11.5亿元、增长10.5%。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强,新建提级改造农村公路72.8公里,实施农村公路指路系统工程800公里;建成建设镇35千伏输变电工程,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286公里;闽江上游尤溪流域防洪二期工程、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小流域治理等项目加快推进,下岩中型水库列入国家“十三五”项目库。

(五)坚持抓民生、增福祉,人民生活更加幸福。15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基本落实,民生支出比上年增长10.3%,占公共财政支出的84.4%。脱贫攻坚取得新进展,创新“一家四业”产业扶贫模式,实施造福工程200户、危房改造91户,光伏扶贫覆盖全县86.8%的贫困(空壳)村和65%的贫困户,建成屏山扶贫客栈、武陵扶贫产业园等示范点,全县脱贫人口达到8402人,占贫困人口的98.6%。社会保障取得新成效,积极推进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全县新增城镇就业16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21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3%,新开工保障性住房719套,城乡低保、五保供养等标准进一步提高,临时救助、医疗救助等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事业取得新突破,实施教育提升“五大工程”,加快推进27个城乡教育项目,建成实验幼儿园开发区分园、太华第一中心幼儿园等7个项目,新增学位3340个,大田职专成功创建省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县总医院组建运营,改扩建乡(镇)卫生院4所,延伸设立村级卫生所186家,成功创建省级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县;开展“养老服务推进年”活动,在全市率先成立医养服务中心,闽中康养服务中心投入运营,新建改造乡(镇)敬老院15个,被列为省级农村幸福院建设试点县;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改造提升“数字三馆”,建成闽中戏曲文化创意产业园一期、居敬书院,县文化馆获评国家一级馆,文江“杂剧作场戏”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功举办全国健美操冠军赛、全省青少年羽毛球锦标赛、海峡两岸大学生篮球联赛,“小城办大赛”全民健身品牌日益彰显。社会治理取得新进步,“平安大田”建设不断深入,“七五”普法扎实推进,生产安全、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防灾减灾能力持续加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持续开展,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稳步提升。与此同时,人民武装、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人民防空、地方志、档案、统计、库区移民、民族宗教、外事侨务、老区、老龄、老体协、青少年、妇女儿童、残疾人和关心下一代等各项工作全面推进,连续两届获评省级“双拥模范县”,连续三年荣获省级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县。

(六)坚持抓效能、优服务,自身建设更加务实。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高度重视、认真办理和落实人大代表建议156件、政协委员提案106件。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精神,建立“周末无休”“窗口无否决权”工作制度,梳理“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事项427项,公布实施县直部门权责清单4613项,在全市率先将行政审批平台延伸到乡(镇)。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正“”,“三公”经费下降39.9%。扎实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加大效能督查、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力度,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廉洁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引下,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经过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戮力同心、艰苦奋斗取得的。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全县人民,向给予政府大力支持和有效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联、各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离退休老同志、社会各界人士和全体纳税人,向为大田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人民、武警官兵、民兵预备役部队、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大田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科技创新能力不够强,产业转型步伐不够快;招商引资成效不够明显,缺乏支撑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金融风险形势依然严峻;城乡民生社会事业还有短板,稳定脱贫增收机制亟待健全;矿山水土流失治理任重道远,生态环境保护仍需加强;少数干部担当、服务、创新意识不强,机关效能还需进一步提高,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8年主要任务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实现赶超目标的关键一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围绕新时代“五个大田”建设,以“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高质量发展与实现赶超有机统一起来,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着力在乡村振兴战略、产业转型升级、城乡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民生社会事业上实现更大突破,努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在更高起点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大田作出新贡献。

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出口总值增长3%;验资口径实际利用外资增长6%;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长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3%以内;完成上级下达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和主要污染物减排年度任务。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致力乡村振兴,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建设美丽乡村。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引导和鼓励各乡(镇)立足自身优势、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开展特色小镇项目竞赛,因地制宜培育济阳马力小镇、桃源“硒”望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实现差异化发展。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整合造福工程、危房改造、旧村复垦等涉农资金,每个乡(镇)滚动培育一批中心村、特色村,加快6个小康示范村建设,统筹推进环境综合治理、农村裸房整治、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继续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农村饮水提质增效、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农村光网建设等工程,探索实行“路长制”,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完善乡村(社区)治理机制,做好新一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发展现代农业。在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实施富硒农业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推进富硒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进一步延伸茶叶、油茶、林下经济等特色农业产业链,加快江山美人茶庄园、云悦源生态农业、蛋鸡产业化等项目建设,做大做强东方美人茶品牌,全力打造国家茶叶公园、油茶公园、富硒农业公园。坚持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物联网农业、共享农业、定制农业等新型业态,每个乡(镇)抓好1-2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重点培育桃源、屏山、广平、建设等田园综合体示范区。加强农业“五新”推广,完善供销、仓储、物流等服务体系,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高标准农田、灌区配套设施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精准扶贫脱贫。实施精准脱贫三年攻坚行动计划,深化“一家四业”产业扶贫模式,落实好造血式、减负式、兜底式、挂钩式、带动式等扶贫措施,全力推进健康、教育、电商、金融、乡村旅游等扶贫工作,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村开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加快县扶贫产业园、电商扶贫产业馆等项目建设,确保百束、拱桥等14个贫困村实现脱贫摘帽,让全县贫困群众真脱贫、不返贫。实施“九促”农民增收行动计划,启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支持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林权规范流转和林地规模经营,盘活农村资产资源,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鼓励发展“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提升工程,支持和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二)致力创新驱动,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

将改革进行到底。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大力发展混合型经济,鼓励企业通过融资上市、股权置换、增资扩产等方式做大做强,推进煤炭、铸造、建材等行业落后及过剩产能淘汰工作;优化住房供应结构,有序消化商业用房库存,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合理控制政府新增债务,支持国有企业债券融资,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民间融资监管,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领域风险和政府债务风险;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坚持“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出台并落实一批降成本、稳增长的惠企政策,扶持民营企业发展,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规范推广PPP模式,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持续推进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大力推行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加快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力争网上办理事项开通率80%以上。

把工业推向升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机械铸造、建材水泥等行业为重点,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推行“机器换人”“技术换工”等智能制造技术应用,实施重点技改项目60个以上。培育发展重点产业,加快机械铸造产业集聚区建设,平整土地2000亩以上,力促建中数字无人机产业化、成裕机械精密铸造配件等项目落地,做精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引导轻纺新型面料企业加快技术装备更新、智能化改造和新产品开发,推进智能体育用品生产基地、宇隆超纤纺织、卓立达箱包服饰等项目建设,做大纺织鞋服产业;重点利用新技术新业态推动资源开发由粗放型向“专精尖特”转变,推进科华石墨电池负极材料、稀土资源抢救性回收、大圣日用陶瓷生产等项目建设,加快中国华电武陵风电场、宏田科技醇烃复合燃料等项目落地动工,做强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建立县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完善县校合作“四个一”机制和人才引育激励机制,重点围绕石墨(烯)、先进装备制造、洁能环保等产业,继续推动一批院士工作站、企业研发中心、众创空间落地转化。

以项目蓄积后劲。持续推进“五个一批”项目建设和“五比五晒”项目竞赛活动,加强重大项目策划、储备和实施,安排县级重点项目205个,年度计划投资100亿元以上,83个项目开工建设,66个项目建成或部分建成;精准对接中央和省预算内投资、“补短板”投资工程包,做深做细前期工作,力争更多项目进入国家和省市计划盘子。健全完善项目“四个一”工作机制,推行“一线工作法”,开展“重中之重”项目攻坚行动,集中力量落实用地、用林、征迁等服务保障,每月集中开竣工一批项目。制定更加精准的招商扶持政策,完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会商评审、跟踪服务等工作机制,实施“田商回归”工程,加强央企、省企、民企、外企和福厦泉企业对接,力争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5个以上。

(三)致力产城融合,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持续提升城市品质。实施城市规划提升行动,坚持“城为民建”理念,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开展城区北部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完善交通、市政、景观风貌等专项规划。实施城市开发提升行动,围绕“四大板块”开发,有序推进“四区一路”旧城改造,启动新汽车站周边、原麻纺厂三期等前期工作,抓紧原均溪水泥厂、均溪后坂洋等地块开发,加快碧桂园•天玺、原麻纺厂二期、下洋商住小区等项目建设。实施城市景观提升行动,规划建设城市中心公园,建成河滨健身栈道三期工程、赤岩广场、福田市民休闲广场。实施城市治理提升行动,进一步深化“街长制”,稳步推进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巩固省级文明县城创建成果。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升生态旅游产业,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策划推介精品线路,重点实施百公里骑行道、石牌美食城、龙创休闲旅游等项目建设,推动旅游与农业、文化、体育、康养等深度融合,力促大仙峰•茶美人景区创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着力打响“仙峰古堡•茶香大田”旅游品牌。改造商贸物流产业,合理布局商贸网点、专业市场和社区便利店,积极培育本土“老字号”和连锁经营企业,加快发展智慧物流、冷链物流,推进牲畜定点屠宰场及冷链一体化、福塘农产品综合市场等项目建设;深化部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创建,加大企业电商化改造力度,培育壮大一批本地电子商务企业。深耕文化体育产业,实施居敬孝文化产业园、果壳文化创意等项目建设,推动戏曲、传媒、工艺美术等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引导社会资本发展体育服务业,支持赛事全产业链运营,动工建设浩沙体育文化产业园。培育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智慧养老、医养结合和“候鸟式”养老服务,重点推进泽惠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改造、医养服务中心二期、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等项目建设,着力打响“山区养老”服务品牌,积极构建“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选择”的多层次养老服务格局。鼓励发展教育培训、家政服务、金融保险、中介服务等新兴业态,新增限上商贸企业20家以上。

完善城乡基础设施。交通方面,加快推进兴泉铁路(大田段)、莆炎高速(大田段)、莆炎高速至泉南高速大田联络线、国道“纵五”(大田段)二期等项目建设,抓好国道“横六”(大田段)、国道356线上京集镇过境公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城市公用设施方面,创新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统筹推进香山北路、栋山支路、福兴路、白岩山北路、站前路等市政道路建设,大力推进“厕所革命”三年建设计划,完善城区地表水厂二期、供水及污水管网、管道天然气、充电桩等市政设施。水利工程方面,动工建设下岩水库、雪山水库,持续推进闽江上游尤溪流域防洪工程、万里安全生态水系等项目建设。

(四)致力绿色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全域提升

健全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145”工作模式。全力支持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健全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长效机制,完善县乡村三级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强化排污者责任,推进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实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完善环境保护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加强环境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工作。推广政府购买服务、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碳排放交易等模式,探索利用市场手段推进环境保护工作。

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全面落实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责任,持续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五大攻坚行动和八个专项整治。全面提升延伸河长制,在闽湖及各中小水库设立湖长(库长),实施文江河流域综合整治、闽湖水生态修复及污染物整治等项目,下大力气推进坑口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综合治理及搬迁安置工作。实施京口工业园区企业集中供热工程,推进建材、纺织等行业企业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确保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全市前列。加强土壤修复和水土流失治理,推进鸭蛋山非正规垃圾填埋场资源化治理、周田溪省级重点县水土流失治理、文江和太华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等项目,建成“天地一体化”水土保持监测指挥中心,全年综合治理水土流失5万亩以上。

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立足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定位,坚持“多规合一”,有序推进空间规划编制,严守生态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红线”。积极开展国土绿化,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对城区和乡(镇)所在地周边、公路、河流两侧及生态脆弱区实行禁伐,全年完成造林绿化和森林经营21万亩以上。守住工农业生产环保底线,建立环境准入负面清单,落实项目建设“四个一律”和“三同时”制度,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土地用途管制和产业退出制度,从源头上筑牢环境保护屏障。

(五)致力民生优先,推动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集中财力办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让群众分享更多实惠。全面落实创业就业政策,解决好城镇困难群众、农民工等重点人群就业,新增城镇就业1700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200人以上。落实全民参保计划,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加强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将符合条件的各类群体纳入社会保障制度覆盖范围。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新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402套。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妇女、残疾人关爱服务,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重视发展社会福利、红十字会、慈善、老龄事业。

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实施教育强县战略,加快推进大田一中东部校区等15个项目前期工作,动工建设城东小学、新红星幼儿园等6个项目,完成福兴幼儿园、赤岩小学、职专实训大楼等14个项目,新增学位8500个;落实基础教育“总校制”办学体制改革,完善城乡教师交流、补充机制,建立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导向的管理体系,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县总医院运行管理制度,搭建智慧医疗服务平台,加强妇产科、儿科、中医药等重点学科建设,实施石牌卫生院改扩建、太华卫生院迁建等项目,新增床位220张,争创国家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县;优化计生卫生服务,促进人口优质均衡发展与家庭和谐幸福。推进文体事业繁荣,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做大做优“大体操”培训基地,继续办好全国、全省性体育赛事;重视文物和非遗保护,加强乡土文化传承人培养,加大大田土堡群、集美第二学村、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开发力度,推动文江“杂剧作场戏”、建设红?古法制作分别申报部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确保通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复评验收。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倡导移风易俗,大力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平安大田”建设,健全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网格化管理体系,加强和完善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依法防范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健全完善社会矛盾预防和化解机制,切实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化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坚决防范和遏制较大生产安全事故;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救灾水平;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发挥更大作用,统筹推进双拥、国防动员、外事侨务、民族宗教、档案、地方志、水文气象、库区移民等各项工作,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高标准农田建设风险点范文8

[关键词]农作物种子 种植风险 防范措施

在农作物种子种植时,由于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影响,在田间种植过程中容易提高农作物种子种植风险,造成选育进程延长甚至失败,或造成大田用种的质量出现下降,或造成粮食产量的减少等诸多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后果。所以我们应该在分析农作物种子出现这种种植风险成因基础上,降低或杜绝此类风险的形成,从各个方面尽可能的保证农业用种的安全,保证农业发展的持续、高效、安全。

一、造成农作物种子种植风险的因素

1.种子生产技术操作不规范

种子生产是种子质量的源头,确保优质的良种,必须从源头抓起。

1.1亲本纯度低

在种子生产中使用的亲本纯度低,出现杂株超标。如使用了以制代繁的亲本种子,超世代、遗传性状发生变异的种子,以及隔离区不安全等问题,都会导致后代纯度降低。

1.2田间除杂去雄不及时

在水稻杂株抽穗、玉米抽雄散粉前,除杂、去雄不及时,隔离区达不到标准要求,拔出的杂株、雄穗随手乱扔等,导致后代纯度下降。

1.3收获不及时,把关不严

种子成熟期没有及时收获,引起穗上发芽、霉变,降低发芽率。未单收、单脱、独立场地晾晒等而出现机械混杂,造成品种纯度降低。

1.4忽视贮藏、分装环节

贮藏种子含水量超标,种子堆发热霉变,降低种子发芽率。在种子入库后的精选加工、分装等环节,场地、机械清理不净造成混杂,都会导致品种纯度降低。

1.5生产商自检不严

在种子生产过程中,必须保证种子纯度。入库包装前要分批取样进行室内检验,如含水量、发芽率、净度的检验,达不到标准的要尽早采取翻晒、精选等措施,使其达到规定标准;经过处理仍达不到标准的必须转商,绝不能做种用。而部分生产商只注重了田间种子质量,而忽视了室内质量的检验;有的只注重了室内质量的检验,而忽视了田间种子保纯措施的落实,导致种子质量下降。

2.非种子因素造成的质量隐患

2.1自然因素及栽培管理因素

农业生产受自然因素影响很大,干旱、洪涝、高温、霜冻、病虫危害等都能给农业生产造成损失。有些农民不了解品种的特征特性和适宜种植区域,盲目引种,致使良种不能发挥其增产作用。

2.2农药、化肥使用不当

因农药、化肥使用不当对农作物产生药害、烧苗现象而造成减产,因种衣剂使用不当会使本来可以控制的病虫害大面积发生而给农业生产造成损失。

2.3农民缺少法律意识,盲目购种

部分农民在选购种子时一不看经营单位是否具有合法资质,二不看种子标签是否标有应该标注的内容,标注的种子质量标准是否达标,更不保留购种发票或信誉卡,从而为不当商贩销售假劣种子提供了机会,使假、劣种子应用于生产而造成损失。

二、提高种子质量应注意的问题

1.树立全员质量意识,高度重视和强化教育培训工作

通过经常性教育和培训,逐步树立全员质量意识,提高质量控制技术水平,激发生产高质量种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起到全员向质量要效益的作用。

2.狠抓种子生产质量控制技术

种子企业要把狠抓种子生产质量控制技术,实行全程质量监控,当作一项强有力的措施来抓,要牢牢把握住以下要点:严格种子生产基地选择标准;要与种子生产基地签订种子生产合同,在合同中明确双方在质量上的权利和义务,形成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落实种子生产基地时,要严格指定种子生产田片,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检疫和时间、空间隔离要求,然后由制种专管员绘出详细田间示意图,并对种子生产户进行登记造册;严格控制亲本来源,亲本种子必须是经鉴定纯度达到要求的种子才能供应,并且亲本种子必须按田亩统一供应要严格控制种子生产户从其他渠道拿亲本种子或将供应给他的亲本种子交给其他农户进行种子生产,以免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种子混入影响质量;通过种子生产基地自行组织去杂队去杂,种子企业组织技术人员验收的办法来提高种子的纯度;通过互联网上的气象网站以及广播、电枧上的天气预报,密切关注种子收获期间天气趋势,以通知农户及时收割、及时晒干并注意防止机械混杂;严把收购关,在收购时设立净度、纯度、水分检验员,层层严格把关,坚决把劣质的种子拒之门外。另外,在收购时还应扦取每个种子生产户的种子样品进行存档,以用于做发芽试验和来年种植鉴定用。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种子企业要尽可能加强与自身生产经营规模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要建设高标准隔热防潮的常温库、低温库和专用晒场等设施,而且要尽可能配备高性能的种子成套加工精选机械、种子自动化小包装流水线、种子包衣机等设备。这些技术含量较高的基础设施的建成,使得种子企业能够保证所生产的种子达到很好的精选加工、小包装和包衣效果,并在贮藏过程中大大减缓种子劣变速度,从而达到提高种子的物理质量(净度、水分、发芽率)和包装质量,提升种子质量档次的作用。

4.提高检验室检测技术水平

检验室拿出来的检测数据准确可靠,能够使种子企业对所生产种子的质量做到心中有数,起到防止不合格的种子流向市场,维护种子企业信誉的作用。在提高种子质量检测技术方面,种子企业应建立高标准的种子标准检验室,并至少配备2名高素质的持证专职检验员,一名着重室内检验,一名着重室外检验,以保证所提供检验数据真实可靠,确保种子质量万无一失。

高标准农田建设风险点范文9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和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积极践行中央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兴水惠民决策部署以及水利部关于全面深化水利改革、加快补齐补强水利基础设施短板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规划统筹,增加资金投入,规范建设管理,重视运行管护,创新体制机制,广泛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建设,着力构建大中小微协调配套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

二、主要指标

2017-2018年度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力争总投资较上年增长5%左右,投放机械台班(套)、完成工程量、农民投工投劳和主要效益指标基本稳定。

(一)资金投入。计划完成总投资x亿元,同比增长5.1%。其中,中央投资1577亿元,地方各级财政投入2271 亿元,群众和社会资本投入521亿元。

(二)投工投劳。计划农民投工投劳x亿个。

(三)投放机械。计划投放机械x亿台(套)。

(四)完成工程量。计划完成土石方量x亿立方米;修复水毁灾毁工程x万处,疏浚河道x万公里,清淤沟渠x万公里,新建、改造大型泵站x座,水库除险加固x座,堰塘整治x万处,建设村镇供水工程x万处。

(五)综合效益。新增旱涝保收农田面积x万亩,新增、恢复灌溉面积x万亩,新增、改善除涝面积x万亩,改造中低产田面积x万亩,新增节水灌溉工程面积369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4万平方公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xq生产建设兵团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主要任务指标见附表。

三、实施重点

各地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及水利部总体要求,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突出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重点:

(一)抓紧修复水毁灾损水利工程。充分利用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建设的有利时机,倒排工期,节点控制,以水库、水闸、堤防、中小河流、水电站、居民生活供水工程、农田灌排设施和水源工程等为重点,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限期修复各类水毁灾损水利设施,确保春播春种和安全度汛,确保农村居民和学校师生饮水安全。

(二)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大力推进西江大藤峡、淮河出山店、陕西引汉济渭、贵州夹岩、青海引大济湟、xq大石门、xq阿尔塔什等在建工程建设,确保年度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中央水利投资计划完成90%以上。继续抓好大江大河大湖治理,推进重要蓄滞洪区建设。加强西南等工程性缺水地区中型水库建设。

(三)着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突出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持续实施经批准的省级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规划,着力解决好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的饮水安全问题,通过对已建工程进行配套、改造、升级、联网,以及水源保护、水质保障、健全完善工程良性运行体制机制和适当新建部分供水工程等,进一步提高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水质达标率和供水保证率。

(四)加快灌排骨干工程建设与配套改造。进一步加大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和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投入与建设力度,加强工程质量与进度控制管理,确保投资完成和资金拨付进度。在水土资源条件具备地区建设一批现代化大型灌区,有效提高农田灌溉排水保证率并适当增加灌溉面积。

(五)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因地制宜推广喷灌、微灌、管道输水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全面实施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行动,稳步推进牧区高效节水灌溉饲草料地建设,确保国务院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全年再新增200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的目标任务全面实现。

(六)全面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坚持政府市场两手发力,依托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和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统筹整合各级各类支农涉水项目和资金,以田间渠系配套、“五小水利”和农村河塘清淤整治等为重点,集中连片搞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统筹解决好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

(七)加强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建设。加快实施《加快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建设实施方案》,提高中小河流重点河段防洪标准,尽早消除小型病险水库安全隐患,进一步提升重点区域排涝和农村基层防汛抢险救灾能力。认真分析近年来干旱规律和特点,总结抗旱经验教训,完善抗旱方案预案,密切关注旱情发展,强化用水管理和水量调度,科学应对干旱灾害。

(八)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行河长制,加强督导检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健全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指标体系,全面完成市县两级行政区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工作。开展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再启动实施一批河湖水系连通项目,构建现代化水网格局。加强小流域治理、坡耕地综合整治和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完成5.4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任务。发展绿色小水电,抓好农村小水电扶贫工程建设和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新增农村水电装机100万千瓦。加大农村水资源保护和污染治理、河湖水系综合治理、河道沟渠堰塘清淤整治、水生态修复力度。

(九)加快贫困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围绕补齐贫困地区水利基础设施短板,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农田灌溉保障、防洪抗旱减灾、水资源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农村水电开发的倾斜支持力度,优先安排实施贫困地区急需的水利项目,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水利支撑和保障。

四、保障措施

各地要牢牢把握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构建保障体系,推动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顺利开展和各项任务全面完成。

(一)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各地要依托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和年度各类支农涉水项目资金计划,制定完善本地区省、市、县三级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方案既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期待,又要考虑现实与可能,区分轻重缓急,合理确定年度目标任务、实施重点和保障措施,并及时把实施方案确定的各项指标、任务和建设内容,分解落实到县乡、村组和具体项目。

(二)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农田水利条例》,进一步落实农田水利建设管理行政首长负责制,将其纳入地方各级政府绩效考核范围,建立健全政府领导牵头负责、部门分工协作联动、监督检查、考核评估、问责问效以及把工作优劣与项目和资金安排挂钩奖惩等机制,将责任落实到岗位、环节和步骤,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示,层层传导压力。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把做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补齐补强农村水利短板和推进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主动作为,当好参谋,抓好行业监管和技术指导。

(三)创新组织发动机制。各地要按照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负责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完善项目引导、开展水利“杯赛”活动、强化绩效考核与奖优罚劣等机制,激发和调动基层政府的积极性。通过推行项目自主申报、农民全过程参与,以及加大以奖代补、先建后补、项目扶持、信贷支持等力度和提供技术服务,鼓励农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承担农田水利项目的申报、建设和管护。

(四)健全多元投入机制。各地要在稳定和增加公共财政投入、强化水利相关规划对各类支农涉水项目和资金统筹整合的同时,通过用好用足土地出让收益计提农田水利建设资金、过桥贷款、专项建设基金等扶持政策,总结推广将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财政投资转变为股金的做法,放宽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工程建设运营准入门槛,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五)创新建设管理模式。完善政策引导、规划统筹、资金保障、制度约束、监督管控和考核评估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严格执行“四制”,规范项目法人组建,强化监督管理。因地制宜推行代建制、设计施工总承包等新型建设管理模式,实现专业化、社会化建设管理。对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在统一规划和建设标准、强化行业指导和监管,确保资金、质量和生产安全的前提下,允许由具备条件的受益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组织实施。

(六)创新运行管护机制。在巩固国有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成果,足额落实公益性水利工程人员基本支出和工程维修养护经费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总结推广全国100个县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以及各地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与运营的经验,加快明晰小型水利工程所有权和使用权,落实管护主体、责任和经费。通过探索建立小型水利工程产权交易转让及质押机制、制定工程运行维护定额标准、用好各级财政对农田水利设施维护费用的支出安排、水费计提、特许或委托经营以及工程所有者分摊等,足额落实工程维护费用。加强基层水利服务机构能力建设,推动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多元化发展。积极培育防汛抗旱、灌溉排水、农村供水等专业化服务队伍,通过财政补助、政府购买服务等,引导社会力量管护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