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图书管理工作内容集锦9篇

时间:2023-09-15 17:14:45

图书管理工作内容

图书管理工作内容范文1

现代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确立人本管理的服务思想,促使图书馆的服务职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一定要树立科学发展的观念,坚持人本管理的服务,应用人本管理的思想创新图书馆服务,有效意识到人在管理中重要作用,这对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并且人本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中包含图书馆内部管理的两个重要内容,就是图书馆工作人员与读者。为了有效满足他们的需求,就需要以全面发展作为准则,有效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这样才能够实现他们的价值,最后获得较好的发展,并且这也是现代管理学中重点内容。

1 图书馆人本管理的内涵

人本管理的管理形式就是将人作为管理的核心与组织内容,并且这就能够将组织内部全部成员作为管理的主体,就围绕怎么样利用与开发组织人力资源,使其能够有效服务于内外利益组织者。有效实现组织目标以及相应组织人员的管理工作,就能够有效开展全面管理的工作。所以,在进行管理的时候一定要遵循人人平等原则,尊重人权,这样就能够有效发挥积极性、创造性的原则,适时引导和谐性原则。并且人际关系以及相应的工作环境一定要遵循和谐型原则,个人发展与组织目标需要相一致发展。

2 人本管理的理念在图书馆管理工作实际运用

2.1 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强化图书馆建设工作

对图书馆进行管理的时候一定要对现有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应用,使其能够达到预期应用的效果。在图书馆管理中对馆员队伍的建设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内容,图书馆管理人员是读者与信息资源之间的关键,并依靠他们有效传递图书馆的服务,有效控制图书馆设备的工作,有效显示着图书馆的形象。未来图书馆的竞争压力将会越来越大,但图书馆竞争实际上就是人力资源方面的竞争,所以有效提升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显得十分重要,并且这也是有效实现图书馆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方式。依照目前图书馆发展趋势,就需要不断提升其管理服务质量,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也在不断变化着,他们的主要工作不再是单纯进行文件管理,而是辅助读者更好地进行信息导航服务,要将更多精力放在信息内容的创建与组织上,为读者提供更方便快捷的项目服务内容。图书馆的核心价值一定通过管理人员的工作来实现,并且管理人员的服务水准决定着图书馆未来的发展,因此,管理人员需要多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加强培训,有效提升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

2.2 建立激励机制

激励主要说的就是激发鼓励,有效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与管理热情。图书馆三大重要的组成要素是人员、馆藏图书以及馆舍。这其中人是最为根本、活跃的内容,并且图书馆的建设目标主要是依靠人员具体行为完成。针对这样的发展状况,对管理人员实施激励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想要搞好图书馆的建设工作需要依靠人们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推动其发展。有效的人本管理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员工能够奋发向上促使人的积极性、创造性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不仅需要依靠激励机制创建人际关系;之后就是管理制度所创设的工作环境。并且工作环境与工作条件制约着人们心情活动。所以,有效营造良好的氛围就能够不断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促使员工更好地参与到管理中来,并且这也是人本管理理念的重要内容。

2.3 完善图书馆管理制度

在图书馆中进行较为有效的人本管理措施,最关键的在于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形式,促使每一位管理者不是处于被动的管理状态,使他们能够进行自主管理,促使员工能够积极想象,培养自身创造力。并且人的积极性以及创造性是会受到环境因素影响的,这种环境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管理机制,另一个就是管理制度创设的环境。通常情况下,工作环境与工作条件是会影响人的心境的,针对这样的发展状况,相应管理者需要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激发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并且这也是人本管理的主要方式。

2.4 以读者为本,尊重关心读者

图书馆的管理人员一定要对图书馆的读者积极营造平等的服务理念,不能够因为读者的身份、性别、职业等等歧视读者,这其中包含外来打工人员或者是一些弱势群体。图书馆工作人员一定要积极应用自身管理知识,帮助这些人员,并运用尊重、关爱的心态有效服务读者,多倾听读者对图书馆管理的意见,尽量帮助读者,促使他们能够在图书馆环境中得到较好的服务,并且管理人员一定要耐心、用心、热情帮助读者解决他们的问题,有效了解读者的各种需求,真正明白读者的需求。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够促使读者感受到图书馆环境的温馨,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读者真正信任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2.5 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管理

图书馆管理人员一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有效解放思想,坚持与时俱进,有效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进行人性化管理,并且以人为本管理的关键就是要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环境,将人作为管理的核心内容,积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改变图书馆落后的管理理念,运用以人为本管理形式改变落后的局面,促使其能够真正有效意识到人在管理中重要作用,希望能够更好地促进图书馆的管理。

图书管理工作内容范文2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图书馆管理;矛盾冲突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6)06—0144—01

高校图书馆不仅是为校内读者提供阅览平台的服务机构,同时也是传承校园文化、树立高校品牌的文明窗口。在长时间的服务工作当中,高校图书馆中的管理人员同读者之间或多或少的都会出现一些矛盾和摩擦,此种现象不仅严重影响了双方的工作和阅读情绪,同时还让高校的声誉和外在形象受到一定的损害。基于此,如何才能够让矛盾双方的冲突得到较好的化解,是笔者乃至所有高校图书管理工作者都应当去认真对待的一项重要任务。

1高校图书管理人员与读者矛盾冲突的表现形式

1.1语言冲突

人和人之间最为主要的交流和沟通工具即为语言,由于高校图书管理人员同读者之间的立场、思想状态以及情感经历都具有较大的不同,所以非常容易出现各种类型的语言冲突。例如:部分读者同图书管理人员在语言交流上有不尊重的情况,更有甚者还会出现无理取闹和蛮横不讲理的现象。再例如:一些图书管理人员因个人素质不高,在进行日常服务工作的过程当中表现的过于生硬,不懂得向读者使用礼貌用语等[1]。

1.2行为冲突

在高校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工作中,一些读者会在阅览的过程中出现诸如大声喧哗、随意移动图书摆放位置、在图书上乱涂乱画以及撕毁图书等不文明现象,这些行为不仅大大增加了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同时还极其容易让图书管理人员对读者产生怨恨心理,从而引发过激的语言或是肢体冲突。

1.3利益冲突

在借阅图书的过程中,很多读者会不记得图书的归还日期和图书册数,经常性的会出现图书丢失和超出归还期限的情况。另外,还有一些读者为了方便,随手就会在图书的封面上写生书册与归还日期等信息,对图书的完整性与整洁性带来了严重的损坏。如果图书管理人员因读者的不当行为要求其赔偿时,就极其容易引发利益上的矛盾冲突。

1.4需求冲突

当高校图书管理人员在为读者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经常会因为不了解读者需求而表现出“漠不关心”或“不屑一顾”的状态,尤其是在读者向管理人员询问事情和提出服务需求后,如果是在得不到满意答复的情况下,就非常容易出现需求冲突。

2化解高校图书管理人员与读者矛盾冲突的对策

2.1加强对高校图书馆的设施建设,改善阅读环境

首先,校方领导应当进一步加大对校内图书馆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来对图书馆的硬件设备做出适当的调整和完善;其次,高校领导要积极投身到优化图书资源配置的工作当中,尽可能地提升高校图书馆布局结构的合理性,并同时制定出科学性较高的采标和图书整理方案,确保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可以进行的更加专业、高效以及人性化和特色化;最后,图书馆的管理人员也要经常性的增设一些个性化的服务项目,从读者的角度出发来营造出一个优雅舒适的阅读环境[2]。

2.2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

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服务才是图书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所有图书管理工作者都应当严格按照“以人为本”和“服务第一”的原则来对所有读者提供服务,并且在日常的工作当中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情绪,用一个最好的精神面貌来面对读者。图书管理人员不仅肩负着传承知识和传播校园文化的重要责任,同时还要兼顾到整理图书资料、向读者提供优质服务的日常工作,因此,图书管理人员要懂得如何找到教育和服务之间的平衡点,在工作当中表现得更加积极主动,凸显出自己的奉献精神。另外,由于图书管理者所面向的是校内的学生和教师读者,而高校图书馆的所有工作重心又是围绕读者所紧密展开的,这也就意味着图书管理人员必须要学会换位思考和消除隔阂,时刻牢记自己的工作责任与重要职责,将读者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从根本上将服务第一的工作理念贯穿到各个工作环节当中。

2.3提升图书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优化知识结构

如今,伴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飞速提升,高校图书管理工作也开始朝向信息化和虚拟化的方向所发展。基于此,高校的图书管理人员不能够仍然局限于传统管理模式中“借书还书”,而是需要从读者的需求着手来不断地丰富自身的服务内容。首先,图书管理人员要懂得如何运用计算机来进行图书信息分类和检索,能够为读者在第一时间提供文献信息查询的服务;其次,图书管理人员还要不断地丰富自身的管理技能与信息知识,对高校图书馆中那些边缘图书和新兴图书的大致内容进行初步的了解,为后续的个性化服务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3]。

2.4进一步提高图书管理人员与读者的互动频率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的高校在新生入学之时就会向学生宣传有关于图书馆的管理制度和图书的借阅需知,然而,由于一些学生在理解上存在着一定的偏颇,所以并没有对图书馆的管理制度给予应有的重视,其中包括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借书和还书的程序、违规操作的惩罚制度等。如果想要彻底的改变此种现象,校方一定要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整改:①从多个方面来对图书馆的借阅需知进行宣传,并且要求各个班级的辅导教师向学生传达宣传时间和宣传方式;②在高校的思政教育中加入有关于图书管理的相关内容,并且结合一些目前比较常见的案例来对矛盾双方的冲突现象进行讲解,告知学生在矛盾发生后应该怎样去处理;③高校领导应当在每月或是每周设立一个图书日,让学生读者轮班担任图书管理员的工作,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变相宣传图书管理的制度内容;④高校还要经常性的举办一些新书签售会活动,同时邀请图书管理人员和读者来共同参加,为矛盾双方建立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

3结束语

图书馆是高校传播知识的重要渠道,管理人员必须要牢记以人为本和服务至上的工作原则,经常性的关注有关于个性化服务和图书管理发展的最新动态,积极同校领导沟通管理工作中所遇到的诸多问题,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将矛盾冲突事件的发生次数降到最低。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通过高校师生与管理人员的多方努力,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与服务水平一定会出现大幅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斌.谈高校图书馆与学生读者权益的冲突及对策[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7,(1).

[2]李小燕,郑文君.高校图书馆员与读者冲突的分析及对策[J].甘肃科技,2007,(10).

图书管理工作内容范文3

[论文摘要]:文章论述了新世纪图书馆在知识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人本管理、集成管理、项目管理、柔性化管理、虚拟化管理、战略管理等管理理论,对这些管理理论如何运用于现代图书馆的管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并作了简要的评价。

进入21世纪后,图书馆管理研究一直是我国图书情报研究的热点问题,发表了大量的论著,文章在继目标管理理论、激励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研究之后,对我国图书馆管理理论如何运用和借鉴其他管理理论,创建了现代图书馆在知识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人本管理,集成管理,项目管理,柔性化管理,虚拟化管理,战略管理等管理理论。

一、人本管理理论

人本管理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后得到迅速发展,它是相对于物本管理的,是一种现代管理理念。所谓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中心"和"以人为根本",其核心思想是尊重人的需要,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能,实现人的价值,并创造出最佳的工作绩效。

进入21世纪,人本管理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渗透到政治、经济、社会管理的方方面面,发展到各行各业。图书情报工作作为与人关系最为密切的行业。人本管理的理念更加重要。图书馆人本管理思想主要包括两面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图书馆读者的人本管理。图书馆唯一的职能是为读者服务,读者是上帝,图书馆管理以人为本就是以读者为本,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观念,把为读者服务,满足读者需要作为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缩。二是对图书馆员工的人本管理。对图书馆员工的人本管理就是要充分尊重员工的劳动,图书馆员工的工作既枯燥无味,又要求细致入微,平凡而重复的劳动多。因此,要尊重馆员、关心馆员、理解馆员、激励馆员,充分调动和发挥馆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图书馆员工普遍存在待遇偏低、激励不足的问题,对图书馆员工的人本管理也要注重提高他们的待遇,努力改善其工作条件,以便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过去我们只强调图书馆工作为读者服务。读者第一的观念,严重忽略了对图书馆员工作的尊重和理解,没有充分发挥馆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图书馆管理以人为本,不仅要以读者为本,也要以馆员为本。

二、知识管理理论

知识管理要求某个组织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各种机制、方式和途径,运用集体智慧提高组织的应变和创新能力,并利用所掌握的知识资源预测外部市场的发展方向及变化,使本组织能够对外部需求做出快速反应。并要求创造性的挖掘和利用存在于组织内部员工头脑中的知识及外部知识网络的智慧来服务于用户和市场,知识管理不仅注重对信息的收集、存储、管理与传递,更注重各种知识间的关联、交互与转换。

知识的产生、传播和利用既是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又是图书情报工作的基本任务;知识管理与图书情报工作的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知识管理理论体现在图书情报管理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体现在管理理念上,以知识为中心的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已成图书馆管理的主要对象;二是体现在管理内容上,图书馆知识管理将更加突出知识创管理、知识应用管理、知识传播管理、知识服务管理、人力资本管理和知识产权管理;三是体现在管理职能上,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主要职能体现为外化、内化、中介、共享、学习、认知;四是体现在管理原则上,图书馆知识管理将突破图书馆传统管理的一些条条框框,重视开放性原则、共享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协作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因此,把知识管理理论应用于图书馆管理实践能够促进图书馆管理走向更深层次的应用领域和促进我国图书情报事业的全面发展。

三、战略管理理论

近年来,对图书馆战略管理的研究是图书情报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多数学者认为图书馆的战略管理是从图书馆的整体利益和根本宗旨出发,为了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在充分研究现代图书馆外部环境的内部条件的基础上,选择和确定图书馆的战略目标的规划、实施与控制的一个动态过程。其具体内容包括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战略、资源建设战略、人才战略、服务战略、品牌战略等方面。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馆怎样才能稳定持续发展。现代图书馆包括两大系统,即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图书馆属于非赢利性事业单位,如果没有政府的投入,图书馆自身发展难以为继,可持续发展要根据两大系统的不同特点,协调好二者的关系,作到两大系统的互补,同时增加政府的投入,才能使图书馆可持续发展。资源建设战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两大系统的资源,进行资源整合和互补。高校图书馆之间也要实行资源整和和提高利用率(如大学城建设),二是充分利用电子图书,数字图书馆和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人才战略就是要是适应现代化科技发展的需要,培养高层次图书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服务战略就是要树立同现代图书馆相适应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手段,不管提高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品牌战略就是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打造现代图书馆品牌,树立精品意识。通过近年的研究和探索,初步形成了图书馆战略管理理论。

四、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起源于制造业,它反映了企业对产品质量生产每个环节的管理和控制,是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的根本保证。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20世纪末推广和应用到非生产部门,图书馆管理也引进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因为图书馆管理同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是相一致的,改善图书馆的管理的目的是努力改进服务和更好地满足读者的要求,而这两个目标同全面质量管理的目标完全相通的。全面质量管理最早反映在对企业生产产品流程的管理,图书馆的工作的业务流程同生产产品的业务流程也是一致的。图书馆工作业务流程包括采编、检索、流通、阅览、归还图书杂志等环节,这些流程同企业产品生产的流程要通过前后相继的不同车间,经过若干工序,才能最终生产出产品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对产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或流程的管理,用于图书馆的质量管理是完全适用的。要提高对图书馆管理的质量,必须加强对图书馆工作每一个环节的管理和控制。因此,将企业产品生产的质量管理应用于图书馆的管理,对于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完善图书馆管理系统有借鉴意义。

五、项目管理理论

项目管理理论是为了实现项目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活动,项目管理的内容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理解。从项目管理的阶段和过程来看: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可分为若干阶段,如项目的选定、项目设计、项目实施和项目评价等四个阶段,而且每个阶段又可分为若干个管理过程,如计划编制过程、计划执行过程、控制过程,这些阶段和过程存在着有机联系,从而构成了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从项目管理涉及到的具体内容来看:它包括项目综合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采购管理等方面。虽然不是每个项目都包含上述管理内容,不同项目所采取的管理方法、技术手段有所不同,但就项目管理的一般而言,项目管理基本上包括上述管理基本要素。项目管理理论上之所以能运用于图书馆管理,是因为图书馆的管理也包含了上述管理的内容。如图书资料的借阅和归还系统、数据库的建设、信息咨询服务等都可以应用项目管理的技术和方法。

六、柔性化管理理论

"柔性化"管理同人本管理有一定的联系,但也有明显的区别,"柔性化"管理是相对于高度集权的强制性管理即"刚性"管理而言的,"刚性"管理是指组织内部等级森严,层次分明、缺乏沟通的管理理念,它不适应于环境多变,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现代管理理念应采用柔性化管理,所谓柔性化管理就是把组织结构看成是柔性的、有适应性、有学习能力的有机体。

图书馆管理采取刚性管理理念,难以克服图书馆低效率的问题,即实际产生的服务和工作效率小于理论上所希望达到的效率。图书馆员工的工作性质决定了馆员工作绩效难以观察和准确评价,馆员努力程度、懒惰、馆员之间的矛盾和磨擦,容易导致低效率。解决低效率的方法在于图书馆内部的文化建设、提高馆员的文化层次和知识结构,提高馆员的道德休养,加强精业精神的教育,处理好馆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发扬团结进取、奋发向上、自我奉献的精神,从而增强馆员对图书馆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归属感。很显然,柔性化组织强化部门间、人际间的交流和合作,注重适应性,这种管理同倡导人本管理也是一致的。柔性化管理已经成为图书馆管理的新理念,新方法。

七、"虚拟化"管理模式

虚拟化是通过借用外部共同的信息网络及通道,提高信息数据库存储的一种方法。虚拟化管理是"没有管理的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并非管理者不管,而是被管理者按照管理者制定的目标和规定的任务,在执行任务和实行目标的过程中,自觉地、主动地纠正自己的行为,以便能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和实现目标,将上级监督和指挥降低到最低的程度。这种管理模式同人本管理和柔性化管理相一致的,在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的信息化时代,管理依托人对人的直接指挥和监督将愈来愈少,而是依靠规则和程序,利用现代信息管理系统来进行,在管理中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组织、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才能最大限度调动人们积极性和创造性,管理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在图书馆的管理中,其管理的特性,所运用的管理手段,如数据库、文献信息网络等最适合采用"柔性化管理",因此,虚拟化管理模式在最近几年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成为图书馆管理的重要管理模式和方法。

八、集成管理理论

集成管理是借助计算机将企业中各种与制造有关的资源集成起来,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技术。集成管理理论应用于图书馆,就是要求将图书馆拥有的各种信息资源、技术资源、组织资源和人力资源等进行整合与集成,以实现图书馆各要素的联锁互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推进和图书馆整体功能的优化与放大以及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图书馆集成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1)什么样的资源组合和技术系统才能使服务最优?(2)什么样的机构设置才能保证服务最优?而数字图书馆的集成管理,实质上就是将集成管理的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数字图书馆管理实践的过程,其核心就是强调运用集成的思想和观念指导数字图书馆的管理实践,实现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规范、人力资源等各种资源要素的全方位优化,促进各要素、功能和优势之间的互补与匹配,从而最终促进整个管理活动的效果和效率的提高具体对于信息资源集成管理这个问题来说,它可以分成资源集成、技术集成、信息处理过程集成、信息与用户集成四个层次,而这四个层次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都包含着共同集成管理理论。总之,集成管理的思想及其管理模式已成为当代图书馆管理新趋势。

参考文献

[1]邱约平,段宇峰.论知识管理与图书馆学的变革[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3,(2)5-9.

[2]盛小平.新世纪国内图书馆管理研究进展[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5),1.

图书管理工作内容范文4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党的新一届领导审时度势,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做出新的部署。高校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动力源泉和智力支撑的培养人才阵地,改革也步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图书馆管理如何适应新时期新要求,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是一个全新的命题。图书馆自上而下必须重视学习科学的管理理论,懂得运用科学管理方法和艺术,激发图书馆馆员的管理潜能,创新管理理念,改革管理办法,提高管理水平。

1、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涵义

管理创新是运用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新思维,对组织原有的管理要素、管理资源进行重新组织、整合,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的管理体系,以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是高校图书馆为适应新技术运用、知识服务需求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在掌握科学管理知识的基础上,运用新方法、新思维,对原有的管理理念、方法、手段、体制等管理要素和管理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重组或者更新,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更有社会价值、效率更高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

其一,创新是建立在既有知识、机制的基础上,运用新的思维对高校图书馆原有的管理体制、管理方法等进行重新整合、改进。其二,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是将原有的人力资源、馆藏资源、资金、设备等管理资源,以及管理体制、管理制度等管理要素进行有效的组合,使管理更高效、合理,并达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其三,管理创新的目的是建立一套全新的、合理的、科学的工作机制,并且有利于激发图书馆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能动性,有利于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2、进行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创新改革的重要性分析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图书馆对高校教学、教研的重要性突显出来。由于传统高校图书馆管理不够科学,致使高校图书馆不能发挥其最佳作用,已无法满足不断发展的高等教育需求,因此,必须要进行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创新改革。而且,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创新改革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如下方面:

2.1、图书馆管理工作创新改革是高校实现持续发展的动力与源泉

旧有高校图书馆管理制度中,很多过严过细的规则使得其管理工作渐趋僵化,在面对知识信息飞速发展的当下,以及已然普及的互联网技术,只有不断进行管理工作的创新改革,才能使高校的图书馆陈旧管理流程得到革新,才能使其工作效率不断提升,才能服务于高校发展,才能培养社会所需人才,使之适应社会未来进步的需求,才能更好地迎接知识经济带来的挑战,服务国民经济建设。

2.2、图书馆管理工作创新改革是高校扩大影响力和增强吸引力的重要途径

我国的高校规模通常较大,高校图书馆中收藏着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各类文献资料,是聚集社会各种知识的宝库。要知道,高校的图书馆绝不只是高校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更是信息传播和人文交流重要的基地,对人类知识进步产生深远而持久影响。所以,高校图书馆必须坚持始终以读者为本的管理理念,并以此为立脚点,通过管理工作的创新改革,实现科学管理图书馆的目标,努力使高校图书馆发挥最大使用价值。要做到这点,高校图书馆就需及时了解读者对知识和文献资料的需求度,通过特色服务管理,及时而准确地为读者提供急需的、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从而实现扩大图书馆影响力,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发展和人才培养。

2.3、图书馆管理工作创新是高校图书馆深化改革的内在需求

我国的高校图书馆若要实现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对陈旧的或是落后的管理理念和手法进行合理取舍,科学地创新或改进,以建立起更加适应时展潮流的管理体制。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还要求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合理融合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手段,使专业化管理手段与先进科学技术有效结合,才能适应知识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这也是高校图书馆深化改革的内在需求。

3、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创新改革的途径和措施

高校图书馆要想更好地生存,获得良好的发展空间,就必须对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进行创新改革,这是高校图书馆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而要创新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和方法,应当从以下环节着手:

3.1、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创新改革

首先是管理理念的创新现代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也是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创新改革离不开思想观念的解放和更新,图书馆要跟上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发展步伐,改变旧有思想,树立全新理念,科学合理地安排图书馆管理工作和相应岗位,才能充分激发馆员工作的主动和积极性,使他们的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其次,促进高校图书馆员管理工作理念的更新也很必要,这样才能从传统的重典藏、轻应用的思想模式当中解脱出来,以一切为了服务读者为理念,才能创新管理和服务理念,使图书馆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加强,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教学、教研活动。

3.2、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创新改革体制的创新

不容忽视社会的发展使高校图书馆迎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图书馆管理工作是逐步完善的过程,而不断完善的管理体制和措施需要管理工作的创新改革。如培养馆员信息化管理工作水平;合理设置图书馆机构和岗位;明确管理工作职责及岗位服务目标和细则;设置科学的奖惩管理措施等,使管理工作真正做到有制可依、有章可循。

3.3、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创新需要境况高素质的馆员队伍

高校图书馆只有具备结构合理、专业水平扎实、知识面广、服务水平较高的馆员队伍,才能适应图书馆发展需求,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高校图书馆加强馆员队伍建设,应采取自主培养为主的模式,积极引进高素质人员,并加强培训,努力提高馆员队伍综合水平。并加强馆员管理,提升馆员的事业心、责任心和紧迫感,鼓励他们通过业务学习提升自身素质,为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4、图书馆服务上的创新

服务理念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播的地方,其职责就是为广大读者提供良好的借阅服务。为了给广大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要求高校图书馆必须树立现代化服务意识,并做好服务理念上的创新和转变,主要体现在:从单一服务对象转变成为多元化服务对象;从传统服务手段转变成为信息网络服务手段;从被动型服务转变成为主动;从封闭模式转变成为开放模式;从浅层此服务转变成为深层次服务

服务内容高校图书馆向读者提供的服务内容仅局限于馆藏书刊和图书等静态文献,虽然开展了主题检索、文献咨询等具有选择性的服务活动,但是服务力度及深度非常有限,导致高校图书馆服务内容不能满足广大读者的借阅需求。随着各种网络信息和电子信息的产生,大大丰富了高校图书馆服务内容,并要求高校图书馆在服务内容在进行改革和创新,从以往馆藏借阅服务内容慢慢向网络信息和电子信息服务内容转变。网络、电子信息服务内容主要通过各种网络方式对文献资源进行存取,并形成不同的数据库,供读者阅览,或者通过光盘、磁带及磁盘等形式进行储存和借阅。随着信息技术发展,高校图书馆服务形式已经从以往手工服务形式转变成为信息化、网络化及数字化的服务形式。高校图书馆必须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与高校实际相结合,开展创新性的服务活动,例如,通过建立图书服务平台,可开展了图书预约、图书查询、图书催还、图书续借、文献互借、文献传播、读书教育、读书培训等服务活动,并建立各种不同的文献资源数据库,可供广大读者浏览及下载。同时利用高校图书馆现有资源,开展网络资源集成、资源导航及定位跟踪等服务项目。最后,高校图书馆应该针对不同读者群借阅需求,开展各种具有个性化的服务。

3.5、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创新需要境况

高素质的馆员队伍高校图书馆只有具备结构合理、专业水平扎实、知识面广、服务水平较高的馆员队伍,才能适应图书馆发展需求,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高校图书馆加强馆员队伍建设,应采取自主培养为主的模式,积极引进高素质人员,并加强培训,努力提高馆员队伍综合水平。并加强馆员管理,提升馆员的事业心、责任心和紧迫感,鼓励他们通过业务学习提升自身素质,为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明确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创新的指导思想和目标首先,要进一步提升对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创新改革重要性的认识。高校图书馆是为高校教学研服务为主的学术性机构,是高等院校培养人才、开展学术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支撑,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是高等院校办学水平重要的标志。高校图书馆还是学生学习资源中心与重要场所。只有不断对其管理工作进行创新改革,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提升读者素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繁荣社会文化的作用。其次,要明确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创新的指导思想。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服务读者和教学科研为宗旨,以人为本,在丰富的馆藏资源为基础,在高素质馆员队伍为保障,推进馆际合作和资源共享,充分发挥文献信息资源的效益,更好地服务于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

3.6、发挥学生组织在图书馆管理中的作用

针对高校图书馆服务内容单一和阅览室内不文明等现象,发挥学生组织在图书馆管理中所起的辅助作用是一种新的思路。这类机构组织定位于帮助图书馆进行管理,做好师生服务工作,是师生与图书馆沟通的桥梁。通过学生组织举办的各类活动,可以极大活跃图书馆的学术氛围,拓宽了服务途径,丰富了广大师生的课余生活。

4、结语

进行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创新改革,是加强管理,增强服务功能的有效措施,也只有不断加强对高校图书管理创新,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对高校图书管理的新要求,从而提升高校培养人才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赵志远.浅析高校图书馆新时期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发展[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4,03:99-101.

[2]王春京.新时期图书馆管理工作创新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08:78-79.

图书管理工作内容范文5

摘要:利用图书馆获取信息和知识,将成为人们一种不可获缺的方式,全面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图书事业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图书 管理人员 素质

1、引言

现代图书馆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它除了保存文献,普及文化知识外,正在成为人类信息交流的中心。利用图书馆获取信息和知识,将成为人们一种不可获缺的生活方式。为了适应图书事业的快速发展,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图书管理干部队伍,就成为图书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在图书管理人才的造就培养上,要从全面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其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业务素质和技能方面入手。

2、图书馆馆员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图书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党和国家的各项法规,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各项政策。大力开发图书信息资源,坚持为社会主义化建设服务的方针,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深入调查研究,不断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力求使图书管理工作更好的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3、增加知识积累,学习和研究图书管和与图书馆学相关的学科

在图书管理工作中,有关图书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较高的文化修养是必须具备的,同时还应当重视与图书管理工作相关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图书管理方面的知识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一方面与一些学科在研究内容上交叉重复,在渊源、现实状况和未来发展中,都有着同族的关系;另一方面,图书管理利用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解决自身理论与实践问题,相互之间存在着应用的关系。与图书管理相关的学科主要有档案学、情报学和目录学等,学好这三门学科有助于提高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

3.1图书管理与档案学?

早期的图书管理工作和档案工作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这种历史发展上的血缘关系,决定了图书馆学和档案学的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实际工作中,这种联系更加明显,诸如图书和档案的积累、整理、组织和利用、保管等重要环节,在理论和技术方法上都有很多共同之处。

3.2图书管理与情报学

情报学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图书馆学、档案学和目录学都是情报学的先导科学。它们为情报学准备和提供了大量的实际材料,理论原则和工作方法,对情报工作的许多领域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和,从而成为情报学得以迅速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其次,在学科内容上反映出两者交叉重复。这主要是由于情报学和图书馆学在理论上都必须研究文献情报源,在实际工作中都必须利用文献情报的缘故。

3.3图书管理与文献学

作为文献学的研究对象之一的文献工作,实际上是图书馆、档案馆、情报中心等的基本工作内容,因为这些机构工作的主要对象都是文献。虽然它们在工作程序、工作手段与方法上有各自的特点,但同时也存在性质和对象的一致性,故而文献学的原理、方法对图书馆学,乃至对档案学、情报学、目录学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3.4图书管理与目录学

在图书管理业务中,最先和逐步完善起来的一部分内容是目录工作,从收集、整理、加工,一直到宣传推荐、检索和利用,每一个环节都要应用目录和目录学知识。目录学始终作为图书馆学最亲密的姐妹学科之一同步发展。

3.5图书管理与其他学科

图书馆在借阅书刊、宣传推荐、指导阅读、解答咨询以及其他服务工作过程中,对读者施以教育影响,甚至图书馆的环境,对读者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这些都需要借助于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图书管理研究中运用心理学,研究读者阅读需求和阅读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有助于图书馆更有效地开展读者服务工作。当代图书馆学中任何重大的研究课题,都需要将传统的图书馆学理论和方法,与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相结合。除此之外统计学、传播学、语言学、逻辑学等,也是与图书管理相关的学科。

4、图书管理人员要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

图书管理人员首先要正确认识图书事业的重要性。社会分工的存在,产生了专门从事图书管理工作的人员。自新成立以来,图书事业就成为社会主义事业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作为一名从事图书管理的人员,要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认识到图书管理工作在我国历史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图书管理工作说到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管理和利用。管理是基础,利用是目的。做好利用工作是图书管理工作的先决条件。图书管理人员要运用图书学以及其他学科的知识,采用科学的方法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4.1对于收集齐全的图书文献资料进行科学的分类、组合、排列、编目,使图书文献资料由无序变有序,便于管理和利用。

4.2图书保管要安全可靠。图书库房和书架排列要科学合理,温湿度要适宜,并采取多种专门措施,延长图书文献使用寿命,如复制、修裱、消毒灭菌等。

4.3要重视基础工作,便于提供利用。除日常管理工作外,要十分重视基础工作,要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编制图书管理和检索工具,以便于更好地提供利用。

图书馆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开展质量管理活动,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用户的服务需求。通过对图书馆工作的各个环节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质量控制,建立质量约束机制,使全体员工树立起“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质量价值观,创建起图书馆的质量文化,可持续地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全面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其内容是多方面的,但是我们起码应把以上三个主要方面的工作做好,才算得上一名比较称职的图书管理人员。要积极提倡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立志岗位,刻苦专研,勤于实践,勇于进取,成为图书管理的专门人才,使图书管理工作真正起到服务于社会,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建华.现代图书馆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15467

图书管理工作内容范文6

情绪劳动的概念是20实际80年代初,社会学家ArliRussellHochschild首先提出的,在1979年出版的《情绪工作、情感规则、及社会结构》中,对情绪劳动进行了详细分析。他认为,情绪劳动是可以管理的,多存在于情感密集型的服务行业中。情绪劳动强调的是对自己情绪的控制,使其适合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的要求,属于一种特殊形式的劳动。

二、图书馆情绪劳动管理

1.图书馆劳动情绪劳动的内容

图书馆情绪劳动包括自主调节、表面扮演、深度扮演三方面内容。自主调节,使图书馆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感受到的情绪与管理组织所期望的情绪表达相一致。图书馆管理人员对情绪劳动有着认同感,能够对自己的情绪劳动进行自主调节,真诚表现出管理组织所期望的情绪表达。表面表演,图书馆管理人员对情绪劳动的目标认同感不高,为了在工作过程中展现出管理组织期望的情绪表达,通过改变自身外在的表情行为,表现出一种表面化的、符合期望的情绪表达,此种情绪只需对表面的表情行为进行管理。深度表演,图书馆管理人员在工作中通过改变自身的真实感受来展现出管理组织期望的情绪表达。这种深度表演包括内心情感的改变,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情绪表达,所以需要对表情行为和内心感情都进行管理。

2.图书馆情绪劳动管理的策略

情绪劳动的影响是双面性的,对情绪劳动的管理也要是从双层面进行分析,即图书馆管理组织层面和图书馆层面。从图书馆管理组织层面应该关注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生活,注意他们的情绪劳动状态,给予图书馆管理人员适当的压力,使他们能够积极面对工作。建立情绪劳动管理机制,采取激励政策,使情绪劳动与工作质量评价挂钩,从而激发图书馆管理人员提升工作质量,提高服务效率。从图书馆层面应加强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情绪劳动技能培训和情绪劳动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尊重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尊严和价值,让他们可以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体味到工作的乐趣。给图书管管理人员进行情绪劳动技能培训可提高他们的工作质量,让他们保持良好的情绪劳动状态,积极投入到工作中。

三、情绪劳动管理与图书馆管理创新

1.情绪劳动管理的引入,是图书馆管理创新的要求

多年来,图书馆管理已经形成了一套传统的管理模式。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图书馆作为知识、资料及信息的汇集中心,为广大读者提供智力支持,对图书馆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管理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对图书馆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图书馆管理创新已成为必经之路。图书馆管理的创新体现在管理内容的创新、管理模式的创新、管理策略的创新及管理理念的创新。现在服务理念都是“以人为本”,注重人的情绪感受。图书馆管理也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把人放在主体地位,提高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所以图书馆管理要把情绪劳动管理加入在内,加强图书管理创新。注重图书管理人员的情感情绪的管理,使图书管理人员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为读者服务,从而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及读者的满意度。形成以情绪劳动为特色的图书馆文化,从而达到图书馆管理创新的目的。

2.情绪劳动管理对图书馆管理创新的意义

由于图书管理人员每天的工作基本都是整理图书、新书编码、记录读者图书的借还、解答读者的问题咨询,长年累月就会觉得单一、枯燥,容易形成倦怠心理,失去对工作的兴趣及耐心,产生一系列的消极情绪。引入情绪劳动管理,加强图书管理人员情绪劳动管理,及时对图书管理人员的不良情绪进行调控,可以让图书管理人员以合适的情绪状态面对读者借书、还书等问题的咨询。由此可见,情绪劳动管理有利于图书管理人员保持身心健康。当图书管理人员以健康积极的情绪、温和的态度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时可以获得读者的好评,促进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长期保持下去会形成良性循环,提高读者的满意度。图书馆是知识资料汇总的地方,图书管理员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以饱满的精神态度,微笑面对读者,耐心解答读者的问题,使图书管理人员的情绪劳动质量保持在最佳状态,能够让读者感受到良好的服务,从而配合图书管理人员提高图书馆工作的质量。由此可见,消除图书管理人员的消极情绪,加强情绪劳动管理,不仅有益于图书管理人员的身心健康,还可以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读者的满意程度,同时还有利于图书馆工作质量的提高。

四、结语

图书管理工作内容范文7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图书文献的载体由单一型向多样型转变,许多文献在出版纸质印刷品的同时,会随书附带一张使用光盘作为本书内容的补充说明和详解,旨在帮助读者更容易地理解所借图书的内容。随书光盘这种新的存储介质将现代数字形式与传统纸本形式紧密地结合起来,深受读者的欢迎。据统计,现在图书的配盘率达到5%―20%,还有继续上升的趋势,而且随书光盘所涉及的门类也越来越广泛。这使对图书馆随书光盘的使用要求更高。然而由于光盘载体的特殊性,如何管理好这些随书光盘,让其内容得到有效利用,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已成为图书馆急需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随书光盘的特点

随书光盘往往图文并茂、音像结合,能增强读者对书本内容的理解,从而达到辅助学习的目的,因而很受读者欢迎。随书光盘作为一种文献类型,与纸质书本有着显著的差异,它是一种特殊存储介质的电子载体,所包含的知识内容必须通过计算机设备呈现出来,具有以下特点。

1.与书本关系密切。随书光盘从名称上看,就与书本有着密切的联系,或是书本内容的补充延续,或是书本内容的电子化重复再现,或是通过音频、视频等符号生动形象地诠释书本内容,或是通过电脑实现人机交互,等等。读者对随书光盘的使用往往需要配合相应的书本。

2.容量大,内容丰富,格式多样。一张小小的光盘可以承载相当丰富的内容,可以是参与文档、技术手册,可以是图片、声音、视频,也可以是程序实例、源代码、免费软件,还可以是教学盘或演示课件,其文件格式可以是.exe、.bvp、.jpg、.gif、.mp3、.wma、.avi、.rmeb等多种格式。

3.易损坏,对保管环境要求高。随书光盘怕挤压和划伤,怕强光长时间照射,并且频繁使用也会对其造成一定的磨损,久而久之很可能就读不出来了。随书光盘由于载体性质的特殊性,对所处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都有一定的要求,过高或过低都会直接影响其使用寿命。

二、随书光盘的管理模式

当前,国内图书馆对随书光盘所采用的管理与服务方法有很大差异。目前高校图书馆对随书光盘采用以下管理模式。

1.随书光盘只收藏不流通。有少数图书馆在光盘上实行只收藏不流通的方法,将光盘做简单著录甚至不著录,单独收藏归放,不参与流通。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一方面是担心光盘借出后或阅览时被损坏、丢失,另一方面是图书管理员对随书光盘价值认识上存在问题,以为印刷型文献都管理不过来了,哪有心思花在随书光盘上,在主观上对随书光盘的管理和利用不够重视。

2.书盘一体,随图书流通。光盘和图书作为一个整体,随书光盘不单独分类、编目。在图书馆编目数据中把光盘当做图书附件著录,流通时也是作为附件进行流通。图书与光盘经过采编部分类编目以后,盘随书走,作为一个整体,书与盘一起典藏进入流通系统。有些馆不把光盘从书中剥离,直接随书上架;有些馆则把贴有书标的光盘集中存放,将光盘按类单独排架。光盘开架或闭架借阅,读者在借阅图书时都可实现同步借阅,还书时一并归还。

3.图书与光盘分散异地管理。这种模式是图书入书库流通按常规借阅,光盘则进入电子阅览室阅览。在分编加工过程中,书盘分离,附盘图书和其他图书一样由图书外借口,光盘作为特种文献收藏,入电子阅览室统一管理。当读者在图书借阅口借到图书后,如果需要配套光盘,可到电子阅览室借阅。采用这种管理方法,随书光盘的分编著录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盘和书统一分类,即图书与光盘取相同的索取号,著录在同一条记录中,盘作为书的附件借阅。第二种是盘和书完全分开编目著录,有独立的分类号和条形码,附盘能单独借阅。目前我馆对附书光盘的流通借阅就是采用图书与光盘分散异地管理的方式。

三、对随书光盘管理模式的建议

1.提供光盘刻录及拷贝服务。提供光盘刻录及拷贝服务,可以有效地避免光盘在外借就电子阅览室使用等过程中造成的各种损伤。设置专用的计算机及刻录机,为读者提供拷贝及刻录服务,这种方式既能解决光盘的保存问题,又方便读者的使用。

2.建立随书光盘网络化管理系统。在随书光盘的管理工作中,当馆员的工作量与读者便利之间发生矛盾时,应当首先方便读者,尽可能地提高随书光盘的利用率。所以,有必要实行随书光盘的网络化管理,即光盘经过编目人员严格校对、审核和验收后,通过虚拟光驱管理软件的光盘镜像制作功能对光盘进行压缩处理,迁移到服务器中,形成虚拟光盘镜像文件;然后在图书馆主页相关板块光盘检索服务,并对内容进行及时更新。读者需要借阅某光盘时,利用图书馆网络管理系统即可下载,可极大地方便读者利用光盘。

3.开设免费视听阅览室。高校图书馆主要是面向学生,考虑到学生经济状况,图书馆应开设免费视听阅览室供读者下载、浏览光盘信息,并设专职馆员进行管理,向读者介绍随书光盘的知识,指导读者上机,解答读者疑问,帮助读者更好地利用光盘资源。

4.加大对随书光盘的宣传。目前,对随书光盘的宣传工作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但是随书光盘的数量在不断增长,这给我们的宣传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使读者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这些随书光盘,应采取多种措施,开展随书光盘的宣传工作。首先,对有附盘的书刊,在编目时需进行充分描述,让读者在检索和借阅藏书目录时充分认识该书的附带光盘。其次,在图书馆新书通报与新书推荐中,可对图书与附盘一同介绍,尤其是要注重和用图书馆网站作为宣传平台,对本馆随书光盘管理模式进行详细介绍,让读者对如何借阅或下载随书光盘压缩文件有详细的了解,对随书光盘的内容及其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促进随书光盘的有效利用。光盘管理人员应对读者给予必要的指导,不断提高读者的光盘利用能力。

5.建立数据库资源。图书馆可以挑选一些随书光盘资源和其他电子资源,如:对电子文档和多媒体教学的音频文件进行加工,建立特色数据库,经过标引分类后进行,构成新的电子资源,以丰富馆藏,方便读者,更好地满足学校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总之,图书馆正步入开放式服务和信息共享化的时代,对随书光盘的管理和利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随书光盘作为图书的重要内容和补充,是图书馆馆藏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加强指导,积极创造条件,提高对随书光盘的管理水平,充分发挥随书光盘的作用,提高馆藏文献的利用率,从而更好地服务读者。

参考文献:

[1]覃柳慧.图书馆随书光盘管理模式的点差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10.

图书管理工作内容范文8

[关键词]信息时代;图书馆;管理

1.引言

在这些年来,人们的工作以及生活,由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出现而产生了很大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终身学习所具有的重要特点,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认识 到图书馆是得到知识的一条最佳途径,所以说优化图书馆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所以说在如今信息化的过程中,很多图书馆都开始关心怎样加强这方面的管理问题,并对于如今的图书馆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

在现在,无论是省级图书馆还是不同高校的图书馆,通常都是利用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相关书库。在应用计算机的过程中,极大程度上给读者提供了借阅上的方便,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也让管理人员的效率得到了一定的提升。然而,很多图书馆在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却有一定的缺点暴露出来,主要有如下表现:

1.1优化数据库的设计程序

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当中,图书馆可以有效的保存以及提取相关数据内容,不但克服了在传统图书管理过程中的缺点,也让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在实际上进行操作的时候,有些图书馆因为工作人员并没有较强的计算机水平,不熟悉相应的工具使用,所以说在程序优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麻烦。特别是在现代信息化水平提升的过程中,图书馆的数据更新以及省级也出现了很大的压力。

1.2提高以及优化图书馆信息资源

在过去,图书在管理的过程中往往主要就是借阅资料,并提供给读者一定的场地,然而有些读者则会对于图书馆在节假日放假有一定的意见。在当前信息化时代之中,图书馆对于这些缺陷进行了有效的克服。然而,很多图书馆在数据库方面并没有统一的规划以及标准,没有办法有效应用图书馆的相应资源,有些图书馆在数字化发展方面可能会产生一定的阻力。而对于一些比较小的图书馆,旧书资源也比较少,书籍的最新出版,在价格方面让图书馆受到比较大的压力。所以说,怎样使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的优化程度得到一定的提高,属于图书馆管理水平得到改善的一个非常好的方式。

1.3提升图书管理人员进行信息化管理的能力

图书管理人员在这些方面的能力,会在图书馆有序管理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现在,有些管理人员并没有较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特别是有些管理人员依旧采取从传统的管理经验以及手工操作的方法管理图书资源,所以说,管理人员怎样转变管理模式,不再只是传统管理,而渐渐进行网络化管理,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2.信息时代下研究图书管理的相关对策内容

图书馆属于科技文化以及精神文化之中的重要内容,另外也是人们在自身能力提高方面的基础内容,所以说怎样科学有效的进行图书管理,在建设图书馆方面有比较重要的帮助。

2.1优化相应数据库

如今全省利用的数据库系统都是统一的,其有着比较强大的数据共享功能,而在优化数据库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发挥共享功能的相关效果,从而对于图书馆数据库进行全面有效的记录,并记录借阅者的相关内容,其中包含借阅者的性别、地址和工作单位等方面的信息内容,并记录书籍之中的书名、摘要以及作者等虚心学习内容,在对于数据库进行优化的过程中应当核实上述信息,确保其真实性,从而让读者进行信息调用的过程中避免差错的出现。

比方说,图书馆能够依照本地的资源进行性资源数据的构建,这个数据库应当有标准的内容,并且设计有关方面的规范以及标准内容,对于数据的转换有一定的帮助,另外也能够克服数据在兼容性等方面的状况。另外,图书馆还定期维护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确保系统能够进行正常的运行。特别是在借阅的人数比较多的时候,图书馆为了确保信息化平台能够有效的进行运转,通过服务质量的提高,,能够对于读者的相关需求进行满足,图书馆还应当做到进行数据库有关系统的更新以及升级,从而使管理人员在工作效率方面得到一定的提升。

2.2优化图书馆之中的信息资源

为了使图书馆在服务水平方面得到有效的提升,有些些图书馆应当在管理的过程中使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特别是要发挥现代化管理模式之中所具有的优势,比方说电子书,通过这种引进能够让很多的读者对于相关图书进行借阅。而在这个过程中,图书馆还可以进行网络电子书库的建立。

比方说,在湖南师范大学的图书馆当中,学校为了使学生能够比较方便的进行图书的借阅,构建了相应的电子书平台,让学生能够利用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进入其中,并在信息检索的过程中输入相关图书名字,而系统会出现先相关书籍作者、名称以及出版社等方面的信息内容,让读者能够巧妙的进行筛选。所以说在这个过程中,应用电子书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缩小相关馆藏资源,另外还能够与学生的习惯相适应。在生活水平渐渐提升的过程中,有许多学生快开始利用相关的电子书阅读,特别是一些专业阅读软件的应用,对于优化图书资源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

另外,图书馆也应当进行管理质量以及思想的提高,并筛选相应的图书资源以及图书新信息,有些图书馆可以依照相应人员的阅读习惯,从而使阅读资源得到一定的提高。而其他在职人员能够利用图书馆找到有关方面的书籍,对于不同的群体来说也能够在图书馆得到不同的帮助作用,小朋友甚至可以通过信息筛选找到童话故事书,可以说图书馆这种海量的信息资源可以使更多的人群得到相应的吸引。

2.3图书管理人员管理水平的提升

图书管理人员在信息化方面的管理水平,对于图书馆工作的有序开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所以说在图书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当不断进行自身知识结构的提升和完善,特别是在计算机知识方面的掌控,这样才可以促进图书馆各种工作的进行。所以说在实际上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当进行自身知识结构的完善,特别是要掌握相应的计算机知识,这样一来才可以确保图书管理工作的效率得到提升。比方说,在图书馆网络中心进行任职的管理员应当能够进行office软件的熟练操作,并掌握数据库等方面的内容。所以说,管理人员应当将自身作为基础内容,从而学习以及应用一定的基础知识。

另外,图书馆还应当定时培训图书管理人员的基础知识,并与图书馆的相关工作实际内容进行结合,进一步进行图书管理的优化,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进行计算机硬件的保养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操作以及应用相关内容,并防范以及了解病毒,在这个过程中设置计算机的输入法,并在这个过程中让工作效率得到一定的提升,对于管理人员来说,要结合相关系统的智能化功能,在输入相关汉字的时候,结合汉字的特点。因为图书管理人员在打字方面的并不专业,所以说在输入有关生僻字以及内容的时候,要与输入法的优势以及特点进行结合。

另外,管理人员还应当使自己的管理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并有效的管理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并管理相关网络技术。图书管理人员在当今时代之中,共享资源对于图书馆建设的加强有很大的意义。所以说,管理人员必须要对于自身计算机水平进行提升,才可以对于图书馆管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并对于读者起到一定的方便效果。另外管理人员所具有的基本素质,对于优化图书馆的管理也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3.结语

总的来说,在如今的信息时代,图书馆进行信息化管理可以说是一种长期的任务。所以说图书馆应当将自身作为出发点,并对于信息网络平台加以利用,在最大程度上使图书馆的资源共享程度进行提升,这样一来才会对于图书馆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高艳.图书馆管理人员,类型与课堂应用研究初探[J].教育评论.2011(2):231.

[2]陈智洪.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与利用[J].科技创新导报,2008(4).

图书管理工作内容范文9

关键词:图书馆 质量 管理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师生查取文献信息资源、获取各类学术科研信息来源的主要渠道,也是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早在20世纪90年代,欧美等国家的大学图书馆就开始将质量管理引入到图书馆管理的工作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何从图书馆管理的各个方面下手加强高校图书馆的质量管理,把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做得更好,是当前诸多高校图书馆提高管理服务水平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因此,高校图书馆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是办好图书馆、确保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1 图书馆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1.1 有利于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在高校图书馆全面实施质量管理,不仅是因为质量管理理论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管理特点符合图书馆的实际,同时也是形势发展对图书馆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在高校图书馆全面实施质量管理是图书馆管理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它将从管理思想到管理作风、从管理内容到管理方法及整个管理组织等方面使图书馆的管理发生深刻的变化,使图书馆事业朝着更加科学、合理、高效的方向发展[1]。相对于我国现行的图书馆管理、考核、评估制度而言,全面质量管理侧重于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1.2 可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高校图书馆是一个以广大师生为服务对象的机构,而全面质量管理是以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为基点、以提高效益为目的。长期以来,图书馆的服务质量缺乏规范、统一的标准,服务质量的评价机制也不很全面和完善,对出现的问题往往只能在事后进行检查和处理,工作处于被动的状态。而图书馆的全面质量管理将使服务质量检查评价、监督、考核体系由被动、随意型向规范、标准型转变,从而保证图书馆提高较高水平和稳定的服务质量,满足读者的需求。

2 图书馆质量管理的内容

2.1 文献资源采购的质量管理

文献信息资源是大学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核心,其采购的数量和质量将直接影响着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效果和效率。为提高文献资源的采购质量,在预订各种载体的文献时首先应在广大师生中进行广泛、深入的调研,做好读者需求的调查研究,征询读者意见,了解读者阅读倾向,特别是学校相关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的意见,充分考虑学校学科发展的实际,这样有利于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同时,采购人员要熟悉各出版社的性质及出版内容,及时关注最新出版动向,定期跟踪重点出版社的信息,以增强购书的针对性。

2.2 图书分编工作的质量管理

目前各高校图书馆已基本建立了网络信息化图书管理系统,图书分类、编目也实现了现代信息化编目。图书馆采用信息化管理后,高质量的分类、编目可以给图书馆工作人员和读者带来很大方便,图书高质量的分类、编目可以极大的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上架、排序的效率,读者可在书目数据库中用索书号、书名作者、出版社等进行快速检索查询[2]。

2.3 书库与文献中心的质量管理

书库与文献中心是直接面向读者服务的,在高校教学和科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文献服务质量管理是图书馆质量管理的核心,它对服务质量的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4]:一是核心服务,指提供借阅、检索、咨询等文献信息服务,主要以文献信息为媒介满足用户对知识和信息的需求;二是形式服务,指态度、效率等方面为读者提供的服务;三是附加服务,是指为用户提供阅读、休息、饮食、住宿等其他便利条件。形式服务和附加服务应围绕核心服务来开展。计算机技术在图书馆得到广泛的应用,遵循“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原则,大大提高了文献信息的利用率,充分发挥文献信息资源的作用,为读者利用图书馆文献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2.4 电子阅览中心的质量管理

电子阅览中心是通过先进的信息化网络技术,提供全新的服务内容及服务模式,网上数据库文献资源具有信息量大、查阅方便、快速高效等特点,并解决了地域的限制,可对校园网外的读者提供各类服务。电子阅览室人员在充分调研和沟通后,不断完善相关检索系统,优化检索策略,运用最有效和适当的检索方法,为读者提供最准确、最完善的信息。随着信息化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阅览室的自动化系统逐渐与渗透到全馆的各个角落,对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5]。

3 图书馆质量管理的措施

3.1 规范工作程序

用标准、统一、可行的制度来规范岗位工作是质量管理的重要方法[6],规章制度的制定可以明确各岗位的具体工作目标、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工作内容等,列出特殊注意的问题。

3.2 明确馆员的职责

质量管理要求图书馆在服务质量方面向读者承诺,以最好的服务质量满足读者的需求。在质量管理中要求实行责任制,针对所有岗位制定相应的岗位职责、工作流程等,并且要求合理、细致、具体、可行,要综合考虑本馆的具体实际、岗位服务对象等因素。

3.3 做好读者服务

传统的观念把高校图书馆看作贮存收集文献的仓库,片面地追求馆藏的数量而忽略馆藏质量,重藏轻用[7]。而国外比较先进的高校图书馆85%以上的藏书向读者开放,各类图书基本实现了开架借阅。高校图书馆读者主要是高校师生,高质量的读者服务不但要求馆员具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平易近人的作风、和蔼可亲的服务态度和熟练的业务技能。

3.4 提高员工素质

当前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应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一是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水平;二是图书馆相关业务知识;三是一定的外语水平。但是目前各大学图书馆人员在结构上与此具有较大的差距,为了缩小差距可以通过转变观念,提高馆员的学习意识和自觉性;引进和培养相关技术人才;加强图书馆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员工的政治思想素质来实现。

3.5 实行量化考核

在现代质量管理体系中考核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在图书馆质量管理中可引入量化指标考核评估,用适当的方式对所有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客观评价,实现科学管理。高校图书馆运用量化指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确保各个工作环节有据可查、落实到位,避免管理工作中的主观盲目性。

参考文献:

[1]郝亚玲.全面质量管理思想与大学图书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4(10).

[2]黄颖梨,黄莹桦.浅谈高校图书馆质量管理的方法[J].科技信息,2010(27).

[3]高萍.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质量管理[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4,6(3).

[4]王玲,樊长军.完善高校图书馆质量管理体系之我见.图书馆学刊.2008(6).

[5]姚战军.论高校图书馆质量管理.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4).

[6]晁行国.高校图书馆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J].图书馆学刊,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