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文化产业与管理集锦9篇

时间:2023-09-18 17:19:33

文化产业与管理

文化产业与管理范文1

1.进一步搞好对外文化交流工作

只有进一步搞好对外文化交流工作,才能够促使中国民族文化更好地“走出去”,将我国优秀的文化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展示出其特有的魅力和风采。具体来说,必须进一步搞好文化跨国公司的建设,借鉴我国灵活、宽松、自由的外贸政策。

2.继续加大文化产业的资金投入力度

只有投入足够的资金到文化产业的发展工作中来,才能够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充足的资金保障。在当今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有必要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科学有效地吸引社会资金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通过支持国有非文化企业兴办文化项目、吸引股份制企业和社会力量加入到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来等一系列的有效途径,来达到文化产业的多元投资的良好局面,为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资金。

二、加强文化市场管理的思考

1.进一步加强对于网吧的专项治理

一方面,必须进一步加强文化主管部门对于网吧的日常监管工作,通过弹性工作制的方式,搞好对于网吧的巡查,同时建立文化市场稽查队,确保网吧治理工作分工明确。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和计算机网络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接入服务单位的沟通和联系,采取每日零点切断信号以及次日早晨八点再开通的方式来限制网吧上网时间,避免网吧超时经营的问题的出现。与此同时,有必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举报奖励制度,设置网络文化市场举报奖励专项基金,一旦查实存在违法经营网吧,就立即向举报人提供适当的物质奖励和精神表彰。

2.要重点整治音像市场

第一,高度重视对于经营业主音像市场管理法规的培训工作,举办一系列的音像市场法规和识别盗版音像制品的咨询活动,促使广大的人民群众都能够积极地拒绝盗版,将盗版拒之门外。第二,进一步搞好对于音像制品零售、出租店的管理工作,对于音像制品零售店的经营管理行为一定要加强整治和规范,对于传播、色情音像制品的,一定要给予最为严厉的惩罚,传播一些好的、有意义的音像制品,切实促使广大的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第三,进一步搞好“扫黄、打非”整治工作,联系公安、工商、新闻出版、交通等相关的单位定期进行“扫黄、打非”整治工作,对于政治性和色情出版物一定要及时予以收缴,避免其对于广大的人民群众造成毒害。

3.进一步搞好文化市场管理队伍建设

为了迎合文化市场建设与发展的要求,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市场管理能力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执法监督机制,保证行政执法的公平、公正和透明。加强对文化市场管理、稽查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树立坚定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依法行政的意识,着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素质。

三、结语

文化产业与管理范文2

【关键词】艺术管理;文化产业;发展;探索与实践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正在快速发展,并成功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和文化经济的大发展。近年来科技的更新更进一步实现了文化产业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催生了以艺术管理推动文化发展的发展趋势和理念。针对我国的艺术管理体制而言,它是文化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艺术管理体制的起源和特点,以及体制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为现有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如何增强艺术管理对文化产业发展推动作用,采取何种措施和发展途径才能达到计划中的目的,是本文重点研究的对象。

一、关于我国艺术管理的分析

艺术管理是伴随着艺术的产生过程,跟随者现代管理学的发展而诞生的,它与文化管理、文艺管理等新兴管理模式隶属同一个学科领域。作为一门研究性学科,艺术管理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相互辩证,在艺术管理的分类研究中,艺术管理包括艺术经济管理和艺术行政管理两大类,是社会精神文化的管理范畴,在社会文化产业中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根据我国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在我国文化艺术研究中,艺术管理体制仍然处于薄弱环节,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没有结合文化产业这个大领域的特色和要求进行合理的梳理,因此,艺术管理体制在一定层面上还存在体制和制度的空白。

我国国家艺术管理体制是站在国家的高度对全国艺术发展实行的管理和领导手段,是立足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高度去思考的管理方式,是在艺术生产、消费、交换过程中结成的管理契约关系。这是宏观层面上的管理体制,具有鲜明的统治阶级色彩,并不适用于具体的艺术管理领域。

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我们需要立足文化产业发展目标,结合具体的现状,细化到具体的管理模块中去,由局部发展影响整体发展,由具体管理工作影响全面的建设工作,从而实现以艺术管理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二、艺术科学规划管理工作和建设工作的作用

(一)健全了科研项目的管理机构

通过近年来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和专家评审委员会对艺术科研规划和管理的协调、发展,艺术管理工作重点负责了文化和艺术的组织评审、立项和建设实施,目前日益健全的艺术科研组织机构确定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全新方向。

(二)完善了艺术科研的规划管理工作

近年来日渐完善的规章制度丰富了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明确了各职能职位的具体工作职责和任务,确保了文化艺术科研工作的规范性管理和有效的推进作用,并建立起相关的课题项目和艺术研究基地以推进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

(三)强化了文化产业的学术价值

艺术科学规划管理工作深化了“中心工作”的服务大局意识,围绕着艺术事业的“中心工作”采取了具体的管理措施,艺术科研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了文化产业在课题上的原创性和开拓性研究,具有时效性的科研成果更深层次地彰显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价值。

(四)拓展职能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艺术管理工作是在文化事业建设的基础上开始发展起来的,陆续制定的发展规划编制和科研项目成果的展示将文化产业的研究视角扩大到更加广泛的范围之中,不断强化的艺术管理职能,给文化产业事业带来了更多的机会,推动了文化产业更上一个新的发展台阶。

(五)管理资金优化了基建办公环境

艺术管理工作优化了科研项目的经费,给文化产业事业提供了更好的办公条件。在管理工作的督促下,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为文化事业带来了更多的注入资金,不断增加的科研经费为文化产业事业提供了更为宽敞舒适的办公环境,使文化产业的发展由量变上升为质变。

三、以艺术管理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新媒体技术和数字化技术深深影响着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国内各种文化节目以及新兴的文化业态融入了很多高雅艺术成分,希望通过营造艺术氛围,为国内外的人们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文化艺术场所,进而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

(一)立足艺术管理,培育文化产业骨干

培养高素质的文化骨干能够有效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在艺术管理过程中,构建一批实力强,有竞争意识的文化企业骨干力量,不仅能够强化艺术管理的力度,还能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竞争实力。骨干文化企业的发展也是艺术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选择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鼓励文化领域战略投资者做强文化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文化产业的促进作用。

(二)结合艺术管理,优化管理模式

艺术管理的模式丰富多样,根据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表演方式,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发展属于自己的管理方式,强化对文化企业的宏观调控和文化企业的管理体制以增加文化产业的收益,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积极推动文化产业事业的繁荣发展,从而扩大产业规模,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促进文化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三)完善艺术管理,提升发展文化产业的途径

从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来看,为人们提供更好更精彩的艺术节目是向观众争取票房的重要途径。当前社会,纯艺术性的高雅艺术表演很少能得到大众的认同,一则是人们不具备对高雅艺术的欣赏意识,再者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改变了人们对艺术的追求方式,只有不断结合现实状况,改变艺术的形式和表演方式,才能获得更多的肯定。

(四)增强艺术管理,提高表演水平

艺术文化是一种强烈的视觉感受,提供给观众的是一种精神享受型的文化形式,这需要提升对节目的编制和筛选,在节目中弘扬传统的精神文化思想,立足现代化的审美观念,融入新的创新元素,创造出新型的表演风格,并不断适应当前社会的消费结构和审美需求,走进群众的生活,活跃当地文化,彰显新时代的文化产业特色,才能真正意义上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邓安球.文化产业发展理论研究——兼论湖南文化产业发展[D].江西财经大学,2009.

[2] 王小龙.繁荣社会主义文化视域中的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以洛阳文化产业发展为例[D].河南科技大学,2010.

文化产业与管理范文3

关键词:文化产业;实践能力;文化创意

1 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在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知识经济强劲发展,文化产业在许多国家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兴支柱产业,中国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表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制定了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异常猛烈,已经成为主要经济增长点和引领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截至2015年末,全国共有文化产业单位29.91万个,从业人员229.44万人。2004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仅为3440亿元,而2015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已达25829亿元,占GDP比重已达3.82%,11年增长了7.5倍,影视、动漫等产业持续快速增长,互联网“+”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发展迅猛[1],在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软实力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

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随之扩大。而文化产业管理方面的人才缺乏成为了限制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培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就成为当务之急[2]。

从国际来看,世界各国不仅高度重视文化产业,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专业教育做得也很好,如英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日本的动漫产业 、美国的艺术管理、媒体管理、传播学等。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往往和其他学科相融合,或强调历史学、考古学、博物馆学与文化产业管理之间的联系;或强调艺术与文化产业管理之间的联系;或将旅游学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相融合,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人才就业的目的性划分得更加明确。

在我国,文化产业管理还属于新兴学科。2004年,教育部才第一次批准了4所全国重点高校开办“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开始试点招生。而实际上,“文化产业管理”作为专业方向,靠挂在“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下面招生的现象早已经存在,而一些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专业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就在一些院校中开设。在此后的几年里,教育部又陆续批准了一些院校增设“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总体上看,各校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实质,还是以培养相关管理人才为目标。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领域非常广,对学生的市场策划、组织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以及资本运营能力和文化底蕴、创新能力、社会信息面等各方面的整体素质要求也很高。所以,加快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培养,特别是既能掌握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又掌握文化产业的运营模式,将文化、文化产业管理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高素质应用型的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

3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活动形式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传统的实践环节趋向于到企业参观、打工,实习内容零散,系统性欠缺。整个行业又无法提供相应的教学实践空间,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就要改革传统的实习模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1)建设文化产业专业实训实验室。通过投影系统、音响系统、会务系统等创造仿真模拟环境, 进行观摩影音资料、案例分析讨论、新闻会等真实情景的模拟, 在情景模拟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及实务。同时购置专业应用软件,通过项目策划系统及相关软件, 引导学生对专业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模拟实施策划项目和进行文化创意、文化产品营销等活动的场所,提高学生多媒体图文制作能力、资料分析分类能力。

(2)在专业方向模块主导的课程体系下,以项目引领学生参与实践。依托专业方向中的模块课程给学生设计一个项目任务,给予其一段时间,开展文化产业市场的实际调研,丰富学生对行业不同岗位或实践领域的认知和理解,为完成毕业论文奠定基础。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社团的组织管理工作。一般来说,学校都有各种各样的学生社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可充分发挥自己在文化学、管理学方面的知识优势,积极参与感兴趣的社团活动,协助社团进行科学管理,力求做到“学以致用”[3]。

(4)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以产学研为导向,集合多方才智,寻找“校企合作”机会,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加强与文化产业研究机构及相关行业(如影视院线、旅行社、出版社、动漫产业园)的交流,力争让学生可以到相关的文化企业实践,观摩、参与实际的经营管理活动,以增长知识。还可以邀请文化产业企业的管理人员来校举办讲座或论坛,让学生在“工作过程”性的实践教学中早日适应真实的工作状态,明白差距,促进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5)举办竞赛活动。通过各种知识大赛等活动,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教师在总结、评价学生的策划和经营活动中,也对教学活动提供信息反馈,有效地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还可发挥学生在艺术方面的特长,组织其参加国家或市级重大文化赛事,提高其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创新能力,提高其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6)引导学生创建自己的“试验田”。所谓创建试验田,就是引导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自行申请、设立类似“文化策划和创意”协会,协助全校各社团做好相关的宣传展板、图片的布置工作、晚会策划等文化创意活动,从策划、组织、运作等不同的角度展现校园文化和自身创意[3]。

就一台晚会来说,可以让学生首先通过“头脑风暴”,对晚会的流程进行深入探讨,然后分成不同小组,小组负责人与成员探讨,具体分配工作,并要求写出策划方案。每个小组的活动又都和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综合运用项目管理、财务、会展、礼仪、艺术鉴赏等课程方面的知识,培养创意设计、文案策划等多方面的能力[4]。通过参加创意协会,学生会获得更多的实践活动的机会,并在项目策划活动中学会如何根据活动目标要求,分析现有条件,进行谋划,设计与确定最佳活动的方案;如何积极整合资源练就创意能力;如何提高对策划方案把控预见的能力等等。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协作精神,真正体会到 “学以致用”。

随着国务院《振兴文化产业规划》政策的出台,文化产业的发展必将更为迅猛,前景将更加光明,对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需求必将更为迫切。这对于该专业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迎接挑战,就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成才。

项目来源:天津农学院2016年度本科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编号2016-B-15)

参考文献

文化产业与管理范文4

关键词: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教育;特色化

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于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开始进行试点招收生,在2011年成为可授予管理学与艺术学学位的正式专业。经近十年的发展,全国已有近百所院校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初步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以硕士、博士、博士后教育为附体的专业教育培养体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在探索中渐趋成型。但科归属不明确、人才培养同质化等难题一直困扰着专业的发展。有特色的专业教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文化产业教育的现状

(一)国内文化产业教育的概况

2002年以来,文化产业管理教育蓬勃发展。从办学规模来看,全国有近百所院校设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其学校类型包括了综合性大学、艺术类院校、师范大学、财经类大学、理工类大学以及其他特色型大学等六类;从专业设置和方向名称来看,基本可以分成六种类别:一是直接按教育部同意试点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二是文学、历史类本科专业下设立的文化产业管理方向。三是一些艺术院校、电影院校和公共管理学科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下设立的影视制片管理、文化经纪人、文化艺术管理、群众文化管理等方向。四是一些艺术院校结合自身的艺术学科优势,在音乐学专业和美术学专业下设立文化艺术管理或艺术管理与策划方向。五是借助国际贸易学科优势设立国际文化贸易方向。六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名义招生,但下面设立文化事业管理方向;从学科建设来看,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已经基本完成框架建设,相应的机构建制、课程教学、学术研究都取得较大成效。学科的规范化建设步伐逐步健全,培养目标逐渐清晰,培养规格逐渐明确;从人才培养模式来看,主要形成了复合型与特色型管理人才的两种培养模式。这两种模式的形成,主要是由综合性大学和特色性大学在专业设置方向上的差异所导致的。前者如山东大学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其以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为主;后者如中国传媒大学的文化产业管理方向,其以培养传媒行业管理人才为主。

在发展同时,亦有诸多问题。学科定位模糊、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脱节、师资水平与教学需求脱节、人才培养目标宽泛,专业学习形式大于内容、教材建设滞后等诸多难题深深制约着文化产业管理教育的发展。

(二)内蒙古文化产业教育的概况

内蒙古文化产业管理教育的规模还处于起步阶段,全区仅有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三所高校开设此专业。内蒙古大学在其艺术学院文化艺术管理系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文化艺术管理方向),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于2005年开始招生。内蒙古师范大学在其历史文化学院文化产业管理系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于2008年开始招生。内蒙古财经大学在其旅游学院会展经济与文化产业管理系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于2012年开始招生。三所高校的招生规模,皆为每年40-50人,在籍专业学生总人数不过200人。从学科建设来看,三所高校皆依托其固有的优势学科体系开设,内蒙古大学的文化产业管理教育突显其艺术背景,内蒙古师范大学的文化产业管理教育以文史见长,内蒙古财经大学的文化产业管理教育以经济管理为优。在人才培养目标来看,三所高校皆强调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内蒙古文化产业管理教育虽初露峥嵘,但亦有许多问题。例如:专业整体建设起步晚,基础差,缺乏积淀;各高校办学专业优势突出,综合竞争力偏弱;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缺失的教育现状,缺乏科研支撑,无战略前瞻优势等。

二、内蒙古文化产业管理教育的特色分析

文化产业管理人才教育的特色,主要是由满足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相关利益者的利益需要,与拥有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这两者共同决定的。在此基础上,结合民族地区的民族性、地域性特点,即是内蒙古文化产业管理教育的特色之路。

首先,按照营销学的原理,特色就是指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系统差异。因此,学校要具备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的特色,就需要对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市场进行细分,选好进入的目标市场并进行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培育定位。这种核心竞争力,是各高校办学的导向与基础。各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办学过程中,应首先剖析自我供给的产品构成,明确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延伸产品的内涵。高校文化产业管理教育为市场所提供的核心产品即能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人才,及满足文化产业需要的教育、科研服务。高校文化产业管理教育的形式产品即为人才培养的模式、学科建设的方式、本校的品牌、学科优势、师资结构、校友资源、行业资源等。高校文化产业管理教育的外延产品,即专业办学及人才培养的创新,专业的声誉、口碑,对行业形式发展的引导等。在各层次分析得出本校文化产业管理教育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后,进行目标市场细分,根据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进行目标市场定位;同时依据目标市场的需求进行自身文化产业管理教育产品的开发与生产。

其次,按照相关利益者原理,一种产品及其产业链要能持续发展,必须使所有相关利益者分享合理的利益。在此理论的基础上,文化产业管理教育主要分为人才培养与教育科研服务两个层面的利益相关者。在一个竞争性的人才供给与需求市场上,学生的招生、培育、就业涉及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竞争对手、学校四个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在竞争性的教育与科研服务的市场上,教育与科研服务的供给与需求涉及教师(科研人员)、需求用户、竞争对手、学校四个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因此,学校要选择进入既能满足用人单位需要,又能发挥自身教学科研资源优势,还能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特别是能持续吸引与满足学生和家长需要的教育市场,即要做到使相关利益者都乐于接受或满意学校的教育产品。

再次,内蒙古地区的民族性、地域性优势是文化产业管理教育的重要核心竞争力。北方民族及蒙古族在繁衍生息中,开创出有别于农耕文化的游牧文化、草原文化,并在与农业文明的长期历史互动中,共同缔造了中华文明。内蒙古不仅拥有独特的文化资源,而且北方民族及蒙古族的物质遗存、非物质文化都数量巨大。这些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与运营,将会形成一个巨大的市场;内蒙古地跨三北,拥偎京津,北与蒙古、俄罗斯接壤,南近华北诸省,地域优势正逐渐彰显。内蒙古的东部地区受辽宁半岛城市群影响,中部地区在京津冀城市群辐射圈内,西部地区的呼包鄂城市群正强势崛起。独特的文化资源与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成为内蒙古文化产业的最大差异化竞争力,同时也是内蒙古文化产业管理教育核心竞争力系统中的重要因子。

因此,内蒙古文化产业管理特色教育实现的路径,就是在内蒙古民族文化资源与地域优势的基础上,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需要、科研项目招标单位需要,更好地满足毕业学生与家长需要,最优配置学校教学资源的人才招生、培育、就业与科学研究的投入产出系统。其计量指标具体表现在:毕业生就业率高、薪酬高,教师获得更多、更高等级的研究课题;毕业后工作好引致生源充足,学校也可以优选学生;教师与学校有积极性坚持办好这一专业等方面。

三、内蒙古文化产业管理特色教育实现的具体路径

内蒙古文化产业管理特色教育的实现路径,主要是各办学主体将自身优势与内蒙古的地域性、民族性融合在一起,聚焦细分市场,提供差异性供给,并使相关利益者的利益最大化。主要通过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两个层面来实现。

(一)从单纯的学校资源角度供给转变到相关利益者共赢的学科建设

内蒙古开设文化产业专业的院校大多从自身的学科背景及优势资源,进行文化产业的学科建设。这固然能彰显院校学科发展的差异性,但是却忽略了相关利益者因素。以课程体系为例,内蒙古文化产业管理本科教育的课程从内容上主要分为六类:1、文化基础与文化资源类课程,如文化资源学;2、一般管理类及文化产业管理类课程,如文化产业学;3、文化创意与策划课程,如文化产业项目策划;4、政策法规类课程,如经济法学;5、语言类课程,如专业外语6、信息技术应用与管理类课程,如信息技术与文化产业。三所高校的课程设置虽各局优势,但形式大于内容,基本还是各教所长。单纯地从自身供给出发的教育,学生是否能有效接受?民族生预科生是否能很好完成高等数学课程?艺术类学生经济管理教育缺失是否可行?单纯地从自身供给培养出的人才,是否符合用人单位需要?

因此,内蒙古文化产业管理的学科建设应由单纯从学校资源供给角度出发考虑专业与学科发展的“单厢情愿战略”,转变到实施全面考虑学生成长利益、用人单位发展利益与学校自身资源优化配置利益的“和谐共赢战略”。

(二)定位目标市场,形成垄断竞争的人才培养模式

内蒙古文化产业管理教育的培养目标基本都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这反映了办学单位努力进入一切文化产业管理教育的机会市场。这就导致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同质化,人才需求市场选入完全竞争状态。因此,内蒙古文化产业管理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应从缺乏市场细分转变到实施市场细分,根据自身优势与目标市场需要进行定位。各办学院校在目标市场的需求上,突显自己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性,使人才需求市场出于垄断竞争状态。

参考文献:

[1]叶取源,乇永章,陈昕主编.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8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胡惠林,陈昕主编.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10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7

[3]中国经济管理基础课程教学高层论坛组委会组编.第二届中国经济管理基础课程教学高层论坛论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旅游学:新理论、新场域[M].复旦大学旅游学系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5]林 .高校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与选择[J].理论导刊,2008(4)

[6]郭小婷.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国内研究综述与探析[J].职业时空,2011(1)

[7]赵欣,翁钢民.河北省文化产业专门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河北学刊,2012(5)

[8]李志雄.文化大发展背景下“文化产业”学科体系的建构[J].现代传播,2012(5)

[9]张培奇,胡惠林.探索与发展的十年: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学术研究述评(上、下) [J].学术论坛,2013,36(1-2)

文化产业与管理范文5

市场经济的全面形成和规范化,是促使文化艺术管理主体系统走向科学的社会基础。特别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逐步形成,对于文化艺术市场具有极其深刻的影响,文化艺术活动已开始大范围地进入市场,以产业化的模式参与市场竞争。在国际经济贸易往来中,文化艺术产品的交易已经成为其中的重要方面。当这种以文化产业的兴盛为突出标志的文化艺术市场成为国家乃至世界范围内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时候,更多的政府部门和机构已经不能再游离于文化艺术活动之外,而是不同程度地进入了管理主体的序列。

科技的发展,推动文化艺术管理活动不断走向科学,同时也是驱动其管理主体实现整合的重要动力。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新技术革命对于社会生活的影响是深刻而全面的,同时,冲破了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相互隔膜、相互封闭的状态,二者得以实现深层的融合与互动。它打破了文化艺术生产的个体性观念,不仅戏剧、影视等综合艺术即使那些主要靠个人的能力和作用得以完成的艺术活动也在今天不同程度地具有了集体性的创作特点;它动摇着文化艺术创作是一种纯粹手工的和技艺性的活动的观念,逐渐确立了可以借助于科技的方式与设施辅助人们进行艺术创作的观念;它颠覆了艺术产品是一次性的和不可复制的观念,大量复制的和批量生产的艺术品进入市场;它冲击着文化艺术产品难以形成规范的和有序的市场的观念,逐步形成了文化艺术市场同样可以融入国际和国内经济市场之中的新的理念,具有了进入规范的社会化市场的基本条件。从艺术创作和生产到艺术品流通与消费,文化艺术活动诸部门,包括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整个现代传播体系,都有更多的部门和人们参与到文化艺术管理的活动中来,形成了对于文化艺术管理主体系统的深刻影响,促使管理主体系统实现有机的整合。

文化艺术活动内部规律和特性的变化,也是促使文化艺术的管理主体发生改变的重要因素,这种变化同样在一定意义上改变了艺术管理主体的基本构成。这种变化体现在诸多方面。比如,无论是文化艺术活动的品类和方式,还是大众参与的程度,均已发生很大变化,人们日常参与文化艺术活动的时间和对于艺术产品的消费水平大大増长;文化艺术活动的娱乐性、休闲性获得増强,其中一些带有突出的可视性以及感官的满足性;文化艺术活动中的科技含量迅速増长,不仅像电影、电视等艺术种类,可以将一些最新科技成果尽快地融入到影视制作中来,即使其他各门类艺术,也都尽可能地借鉴和融入科技因素,促使自身艺术形式的丰富和表现力的増强;由于文化艺术活动的空前普及和对于文化艺术产品需求量的激増,促使文化艺术相关产业获得发展;艺术活动及其产品的形式创造,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上述文化艺术活动领域的拓宽与内涵的深化,不仅对于管理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需要艺术品制作者、艺术传播者、艺术品经营者、艺术品出版者、艺术教育工作者、艺术的社区工作者、艺术批评家等,不同程度地承担起文化艺术管理的职能。

基于社会经济、政治以及科技、文化的深层变化,在我国,文化艺术2管理的主体系统已经出现多元的态势,业已形成由国家和政府的管理、社会和民间的管理、市场和经营的管理以及传播与交流的管理等多种模式并存的管理体系,具有多层面性和多重性。

在当代,管理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既包容控制、制约和协调的内涵,同时也具有服务、建设和交流的含义。据此,我们对于管理主体内涵的认识也就有了更高层次的提升。凡是从事与文化艺术活动的管理相关的部门、机构和群体,均可视为管理主体或具有管理主体的特性。文化艺术管理主体所具有的广泛性充分表明,随着文化艺术活动的产业化、市场化的出现,涉及文化艺术活动的部门、机构和群体越来越多,他们在实质上均起到管理主体的作用。

国家和政府的管理,一直是我国文化艺术管理的核心。不仅政府中那些宣传、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部门属于专门从事文化艺术管理的机构,同时,一些在职能上与文化艺术活动密切相关的部门也在实质上从事着文化艺术的管理工作,如体育、旅游等部门。此外,几乎多数政府机构和部门的工作都与文化艺术的建设和发展有关,可以说,这些机构和部门也同样发挥了文化艺术管理主体的职能。随着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和国际化程度的増强,涉及文化艺术管理职能的部门和机构越来越多。不难看出,在国家和政府的体系中,已经形成对于文化艺术活动具有管理职能的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直接和专门从事该项事业管理的部门,这是文化艺术管理主体的核心;第二个层次,主要工作和事务与文化艺术活动相关联的部门,它们具有其他方面管理与文化艺术管理双重主体的特点;第三个层次,在其工作职能中较多涉及文化艺术活动的部门,它们事实上也在履行着管理主体的职责。认识管理主体的不同层次和特性,旨在科学把握其使命与职责,从而更加自觉地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力。

如果说,国家和政府的管理主要是调控、组织和规划,那么社会与民间的管理则主要是指导、实施和协调。社会与民间的管理一般体现为文化艺术社团组织的管理、群众文化艺术部门的管理以及企业对文化艺术活动的管理。在我国,文化艺术社团组织是在各级政府指导下从事各项活动的,比如各级文联和作协,它们在政府与文化艺术工作者之间,起到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文化艺术社团具有很强的群众性和操作性,在其管理活动中,主要是团结和凝聚广大文艺工作者,对他们予以指导、组织和协调,提供市场、信息等方面的服务,营造和谐的、良性竞争的空间,在繁荣艺术创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各地群众文化艺术馆、站是各级政府领导下的文化事业单位,它们的存在,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特色。它们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普及文化艺术和提高群众的审美文化素质等方面,都是不可替代的。各级群众文化艺术部门所行使的管理职能主要是服务性管理。在当代,如何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群众文化艺术管理机制的良性运行,是一个亟待探讨的课题。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文化艺术活动是不可或缺的,积极开展文化艺术活动,将对企业形象的确立、企业精神的提升、企业员工基本素质的提高,产生良好的效应,同时还会对于企业的经济活动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每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均应是一个懂得文化管理、善于运用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发展的管理者。

市场与经营的管理,主要体现在那些直接从事文化艺术生产的艺术院团、文化企业和经营性企业的管理性活动。他们对于文化艺术的管理,是微观的、生产性和经营性的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直接关涉着文化艺术活动创造经济效益的高低。市场与经营的管理,是对于文化艺术生产的直接管理,是创造文化艺术产品和増进文化生产力的生力军。艺术产品的制作者、艺术品经营者、艺术品出版者与传播者均属于这种管理的主体。市场和经营的管理主要注重文化艺术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它直接参与文化艺术产品的生产和经营,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从事市场和经营管理的人们具有典型的两重性特点:一方面,他们是管理者;要实施对于所管辖部门与企业的领导和经营活动,是具有生产和经营特性的管理者;另一方面,他们要接受相关法规的制约,是被管理者。在当代社会中,他们直接参与文化艺术商品的生产和经营,是文化艺术产品的创造者;他们居于文化艺术市场的中心,既要遵循市场规律,同时又要遵循艺术规律,连接着国家意识形态和经济生活广阔的领域;他们在生产、流通与消费之间,起到重要的中介作用,沟通着与文化艺术生产相关的方方面面。他们的活动,直接体现着生产与市场状况,以及对于市场和消费者心理的反馈,是社会文化艺术活动庞大体系中最具有活力的一部分。

传播与交流的管理,主要指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现代媒体的管理行为。媒体的主要职能是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但在当代,由于社会各种因素的促动,使媒体在履行交流与传播的职能时,往往也在进行着管理性工作,承担着管理的职能。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融入,使当代传播远远超越传统的单纯传递信息的作用,丰富了各类媒体的综合性功能,媒体对于文化艺术信息传播的速度、广度、密度和效能,均与以往迥然不同,呈现出极大的魅力,刺激着文化艺术活动的拓展和产品的生产。媒体对于文化艺术活动的介入,体现在各个方面,一些在传播媒体工作的人们,诸如编辑、导播、记者等,有的已经承担了经纪人、策划人、组织者的职能,因此可以说,当代的传播与交流,实际上也在履行着文化艺术活动的管理职责。传播也是管理,意味着传播与交流内涵的隐变与拓展。它由被动式传播变为主动式传播,由封闭式传播变为开放式传播。在当代,媒体对于文化艺术活动的策划、组织、制作及其信息的传播,有时具有一定公益性特点,同时也已引进市场机制,具有一定的商品特性。尤其一些娱乐性、休闲性节目的制作与播出,更是具有明确的商业性指向。媒体对于文化艺术的传播不再完全是无偿的,而是通过广告的制作与播出、有线电视的收费、栏目或时段的承租等形式,积极引进市场运作方式,其管理模式也就相应发生变化。传播与交流的管理大多属于间接性管理、导引式管理和舆论式管理,而对于某些方面文化艺术活动的直接介入,则具有了一般市场化管理的特点。

在当代文化艺术管理的活动中,由于文化艺术管理的主体系统的各个方面的特点与职能的不同,其管理的特点与模式也有较大不同。从管理的视野看,可以分为宏观的管理、中观的管理和微观的管理。

宏观的管理,主要指国家文化艺术主要领导部门的管理,这是文化艺术管理的重要主体与核心,他们的管理体现了宏观的特性,即通过对于世界各国和各地区文化艺术发展趋势的观照和比较,以及对于我国或个别省、市、区文化艺术事业和产业基本现状的研究,做出国家或一个区域内文化艺术发展的战略性规划和建设性决策,并实施科学的指导。宏观的管理,体现为非常丰富的内容,如:协助立法机构,做好文化艺术方面的立法及地方性法规、条例的制定;通过宏观调控,保持文化艺术生产与消费的基本平衡;对各类公益性、社会性文化设施的布局、兴建和管理做出科学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对文化资源的调查、开发、保护、改造制定具体规划和方案;确定政府对文化艺术事业的投资方向及规模,调整国有文化艺术产业结构及重点文化艺术实体的建设与发展;对非国有性质的文化艺术产业结构及实体的布局和发展提出指导性意见;关注和把握文化艺术市场的动向,利用法制、行政、经济和舆论等方式,对文化艺术市场予以调控和制约;加强和完善文化艺术信息系统,实施情报信息的咨询与服务;健全和强化文化艺术法规的执行与监督系统;开展对外文化艺术的交流与合作等等。

中观的管理,主要指地方文化艺术的主要领导部门,以及重要的国有文化艺术的产业集团或传播系统。他们作为文化艺术管理的主体,担负着一个局部地区或较大型的文化产业的领导和管理工作,主要体现为局部的决策性管理、组织和指导性管理。中观的管理,需严格执行各种有关文化艺术的法规和条例,对于一个地区或产业系统文化艺术的发展与建设负责,其中包括,对于本地区文化艺术活动生产与消费的平衡予以调控;对本地区的文化艺术设施的布局、兴建和管理作出科学的规划;对本地区的文化资源的调查、开发与保护提出规划和方案;对各种所有制形式的文化艺术产业的布局与发展提出指导性意见;监督和执行国家对于特定的文化艺术实体与建设项目的投资的实施;密切关注本地区文化艺术市场的基本状况,利用各种有效的科学的方式加强制约、指导和管理等等。中观管理作为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的中间地带,可以承上启下,对于一个地区文化艺术的发展起到直接的促进作用。

微观的管理,即指大量的文化艺术实体内部的管理,既包括文化事业部门,也包括文化产业实体;既包括国有的艺术院团、图书馆、博物馆、广播电视、报刊出版、影像制作等部门,同时也包括更多的非国有的各种所有制形式的文化艺术的公司、中心、画廊、音像和书刊经营、娱乐性活动实体等。微观的管理主要是经营性和服务性管理,他们的职责主要应环绕自身担负的公益性或经营性的职能,创造更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根据社会的需要,适时调整内部产业经营的方向与规模,决定投资的额度与时间;要处理好实体内部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力求获取最好的经济效益;要根据部门或企业的特点,对于财务和从业人员加强约束和管理;要提高服务效能、増进产品的质量和文化内涵;要建设优良的企业文化,确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要不断审视实体的经营方向和价值取向,防止单纯追求利润而忽视精神价值的倾向的蔓延。微观的管理,是直接创造文化和艺术生产力的管理行为,从事这一管理的人们通常也就是艺术的生产者,科学与优化的管理,正是创造最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保证。

从管理的特性看,可以分为文化事业性管理和文化产业性管理。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当下我国文化艺术建设的重心。按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不断推进文化体制和文化机制创新,支持和保障文化公益事业,増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是我们在新的时代全面推进文化艺术发展的重要任务。

文化事业,是由政府宏观领导和直接控制的文化艺术活动和文化建设事业,是国家意识形态的体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具有突出的时代性、民族性、服务性、公共性等特点。文化产业,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形成的进程中应运而生和不断兴盛起来的,是社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与文化事业具有密切的联系。文化产业主要指与文化艺术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相关的产业。文化产业的建设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同时也要遵循文化艺术运行的规律。文化产业具有广阔的前景和无限的生命力,它与文化事业共同成为社会主义文化艺术建设的两翼,是整体的文化艺术活动和文化建设中不可忽视同时又相互连接的两个方面。忽视文化产业,只重视文化事业,就会重蹈计划经济的老路,致使文化艺术活动得不到激励,其样式陷于单调和呆板,其产品得不到较大幅度的増长,人民大众的文化与审美需求得不到满足,文化艺术工作者和艺术家的创造力得不到充分发挥文化和艺术生产力难以获得増强。反之,只重视文化产业而忽视文化事业,也会导致一系列的恶果,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特性将会受到冲击,优秀的传统文化难以得到弘扬,一些腐朽和低劣的文化也会乘虚而入,侵蚀文化艺术活动的运行机制,影响其健康发展。事实上,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是完全可以相互影响与促动的,有时也是难以分割的。并非只有国有文化部门负有文化事业建设的职责,所有文化艺术实体均应承担社会公益性文化建设的职责,对于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并非只有非国有的文化实体才能从事产业化的生产与经营,国有的文化实体同样应当遵循经济规律和产业运行的法则,努力发展文化产业。即使那些主要承担文化事业活动的国有文化单位,也应适度引入产业的规则,融入市场理念,在一定的部门或环节采取产业化的运行模式,这样,才能适应当代文化建设的要求。

从管理的方式看,可以分为行政式管理、法制性管理、经济手段的管理和舆论式管理。

行政式管理,是指各级文化艺术管理机构和管理者按照国家的意志和思想进行的管理活动。行政管理在计划经济为主体的社会形态中是主要的管理方法,而在市场经济为主体的社会形态中,行政管理的方式仍旧存在,但已经不再是惟一的或最主要的管理方法。行政的管理必须在法律所赋予的权限内行使对于文化艺术活动的管理,而不是可以超越法律、任意赋予主体无限大的权力。行政的管理在当代仍旧是必要的。特别是在特殊的环境和状态下,当其他方面的管理方法不能完全奏效的时候,或者诸如文化法规尚不是很完善的时候,行政的方法就是必需的。但即使在这时,行政的方法也不能逾越法律的规范。同时,行政的方法常常不是孤立地发挥作用,通常应当与其他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更大的效应。

法制性管理,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以国家法律和其他法规为依据所从事管理的基本方法。在过去市场经济尚不发达、文化艺术的市场化活动不很普遍和规范的时候,各国在文化艺术活动方面的法律和相关法规也是不完善和不健全的。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和文化产业的蓬勃兴起,与其相关的法律和法规也在不同国家相继丰富和完善起来。在我国,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将会促使文化艺术活动得到空前的繁荣,与之相适应,对于文化艺术的制约与管理的法律、法规也将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作为文化艺术管理的主体严格按照法律的规范来管理文化艺术活动,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最重要的管理模式之一。依法治文,是保证文化艺术得以顺利发展的根本。

经济手段的管理,是指管理主体在从事文化艺术管理的时候,遵循经济规律和市场的规律,利用经济的杠杆作用和市场运作的强大的力量,推进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运行。经济的方法包括多种具体的方式和手段。合理与科学地实施国家投资,使更多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文化艺术的项目、团体和设施建设得到资助或补贴;运用税收的杠杆作用,对于各种文化艺术活动项目和运营实施不同的税收政策,一方面可以对那些经典和传统的文化艺术形式予以保护,同时也有助于对一些格调不高的文化艺术活动加以限制;提供各种条件和优惠措施,鼓励社会或个人、乃至国外实体对于文化艺术事业投资,依法兴办各种文化产业;通过调节银行的信贷政策,对于有利于文化艺术建设的项目和团体予以扶持。经济的方法,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在本质上,它正是遵循和运用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的体现。

舆论式管理,是指管理主体运用社会舆论的导向和制约作用,对文化艺术活动予以控制和管理。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的作用,开展艺术批评,对于文化艺术活动中出现的各种倾向予以辨析和阐释,力求在明辨是非的基础上,正确引导文化艺术活动的走向及大众的审美情趣;同时,充分利用艺术评奖等方式,对于文化艺术产品的优劣进行评判和扬弃。这些虽然属于间接的管理,却可以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这种管理,还体现在可以借助媒体的制作与传播优势,策划和组织富有特色的文化艺术活动,影响与调控社会文化艺术的基本走向。通过这些举措,可以有效地利用舆论的力量,坚持正确的文化政策和文艺方针,使那些高扬真善美、真正为人民大众所喜爱的文化艺术活动及产品得到迅速和广泛的传播,同时也对那些低劣的文化倾向及其产品予以遏制。作为文化艺术管理的主体应当充分看到舆论管理的重要,自觉和有机地运用媒体的特殊优势,对文化艺术实施有效的管理。

文化产业与管理范文6

[关键词] 文化产业 管理体制 改革

我国文化产业已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势头,但是从整体上看,还存在不少问题:文化消费总量过低、文化消费供给不足、市场机制不完善、地区发展不平衡、产业经营人才缺乏、理论研究落后等。造成这些现象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国现行的文化管理体制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不相适应。研究如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对于加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文化产业管理体制的含义

所谓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是指有关政府管理文化产业的职能和组织体系、政府管理文化产业的方式、政府与文化单位之间的关系,合理规范文化单位之间与社会其他经济组织、团体之间关系所确定的制度、准则和机制等。文化产业管理体制规定着文化产品生产、管理、传播等实践活动的特点,体现着文化产业主体从事实践活动的方式,制约着文化产品的生产效率,也制约着文化创造的状况和文化产品的价值取向。因此,文化产业管理体制也是社会文化价值的一种体现和反映。不同的文化产业管理体制代表着不同的社会文化价值,文化产业管理体制的改变就意味着社会文化价值的改变,并折射社会文化的创新。

二、我国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文化体制在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由于体制和结构性矛盾而造成的低水平重复、狭隘的地方割据和部门保护主义的现象,严重制约文化产业科学协调的发展。

1.管理体制改革长期滞后,文化产业秩序紊乱

管理体制包括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运行机制两个方面。

宏观管理体制主要问题是:政府对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干预过多,政府职能交叉、多头管理、缺位与越位并存等诸多问题严重。政府统管各项文化产业,直接控制文化产业的运行,文化企业成了政府部门的附属物,文化企业的目标任务、人员编制、活动经费、岗位设置、人事任免均由上级行政部门负责。把经营性文化产业同公益性的文化事业等同起来,习惯于用计划经济的手段管、办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游离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外,缺乏活力和竞争力。

微观运行机制突出体现在:政府过多的干预文化市场的微观运行,而对文化产品的质量、价格、资本准入、市场执法等方面,政府监管不到位。劳动人事、分配和社会保障三项制度改革还很滞后;全员聘用制度尚不健全,竞争、激励和约束机制仍不完善;国有经营性文化产业的企业改制、实施公司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工作尚需要展开;资产经营责任制仍需探索,资产授权经营还需试行。

2.投融资渠道不畅,政策不健全

虽然我国目前国外直接净流入资金数额巨大,本国文化对外资也有着很强的吸引力,民间资本也十分充裕,但由于政策的原因,民间资本和外资的引进仍与市场的要求相差甚远,民间资本和外资的进入遭到法律政策和体制性制约。我国文化企业投资渠道单一,基本上靠文化企业自身滚动发展,这对文化产业发展十分不利。资金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

3.运行机制僵化,管理体制缺乏活力

由于我国文化管理体制改革起步较晚,文化市场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问题仍然突出。首先是行业分割,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行业主管部门的管理从宏观调控、市场监管、产业政策、项目审批等方面一直到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微观运行,行业壁垒森严,仍然沿袭着计划经济的管理方式。其次是区域分割,文化资源和生产要素流动的区域壁垒很多,不利于资源和要素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制约着市场微观主体跨地区、跨行业经营,严重影响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同时,文化企业的现代经营管理方式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文化市场还没有建立起规范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也没有形成公平的市场竞争关系,参与改革的国有文化机构难以在真正的市场环境中学会生存之道,经营机制不健全,经营目标模糊,经营约束软化,中国文化产业在宏观管理、产业布局、人事财务等方面的管理体制,在投入产出、市场营销、扩大再生产等方面的运行机制,与产业化的要求还相差很远,市场化和产业化程度还是太低,行政干预色彩还是过浓,无法按照规范的现代企业方式运作。

4.人才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方式与手段落后

人才管理机制包括人才激励机制和用人机制。我国文化产业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比重本来就偏低、再加上分配机制上普遍存在“平均主义” ,导致许多人纷纷出国或下海经商。留在国内的,也统统流向沿海开放城市。人才激励机制不能广泛调动人才的生产积极性,无疑是本以十分缺乏的高素质人才更是雪上加霜。

在用人机制上和人事制度上,没能够形成流动机制和淘汰机制,冗员过多,人员文化程度偏低;加之体制不顺、编制过少、基层文化产业管理部门缺编严重,难以承担繁重的管理任务。

管理手段上,“重行政,轻法律、重管理,轻市场”的现象十分突出。通过命令、指示、规定、决议、条例等干预文化建设中的文化事务,忽视市场机制、价值规律及法律手段在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造成了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持续低效益、低效率以及资金与人才资源的严重浪费。

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很多,如长期计划体制影响、思想观念的滞后、政策法规不健全、管理方式落后等等。

三、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和对策

1.树立全新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思想理念

要科学划分各级管理部门和基层文化企业的管理职能,使管理部门和基层文化企业享有比较完整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运营权。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理顺政府与基层文化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使以树形结构为基本特征的传统文化组织形式为基本特征的组织形式,并最终确立以“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文化企业单位依法运营为核心的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因此,新时期的文化产业管理体制,从思想理念到组织结构都要进行全面的调整。

2.加快管理体制创新,创新发展模式

体制性创新是新时期文化产业竞争的关键所在。政府要退出公共文化产品“垄断性生产和提供者”的地位,创造各种体制条件、政策条件、社会条件,保证文化产品和服务能够有效提供;要打破传统的“条块分割”的文化管理体制,创新发展模式,以发展多元市场主体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和培育文化产品市场,培育一批以国有资本为主导的混合经济结构的大型文化流通企业,同时把文化要素市场建设提上日程,加快文化市场法律、法规建设,改革政府审批制度,提高监管水平,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规范发展的文化市场体系,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繁荣创造条件。

3.建立完整的国有文化产业资产管理、监督体制

在整个文化产业资产中,国有文化产业资产数量庞大、人员众多、地位重要,管理好、运用好,可以说是整个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按照“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通过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形成各级政府财政部门代表国家行使国有文化资产的所有权职能,运营机构经政府授权对国有文化企业行使出资人职能,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具体负责经营(或管理)所属范围内的国有文化资产的格局;要制定国有文化事业资产、经营性资产的分类管理和监管办法,加强审计、财务管理和评价考核,规范投资、产权转让等交易行为,防范经营风险和资产流失;要对国有文化资产进行一次全面的清产核资,以摸清家底,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清理债权债务,界定产权,进行资产评估,核实企业资本金,测算改革成本,为整体推进国有文化企、事业改革,建立国有文化资产管理和运营新体制创造必要的条件。

4.加快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改革

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投资规模越来越大,投入回报越来越高。为此,要大力推动文化企业的兼并、重组、上市,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要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拓宽投融资渠道,为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为此,要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放宽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文化产业的限制。允许和鼓励我国文化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或直接上市,或与上市公司合作,成立子公司,或通过收购上市公司进入资本市场等。按照国际惯例,逐步放开对外资限制,使各种社会资本参与文化市场竞争;组建文化产业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用于对有市场发展前景的文化资源项目进行产业化开发和中小科技型文化企业创业投资的专项资金支持。

5.加强理论研究,加快文化人才制度建设

理论研究给予文化产业发展以智力支持,教育机构要奠定文化产业长远发展的人才基础。我国文化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尽快采取有效措施以解决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既要加大理论研究的力度,又要发挥、调动现有文化人才的生产积极性和培养高素质的后备人才。

国外特别是美国非常重视应用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使用和培养,如文化管理,在美国已经成为了一个专门学科,全美有30多所大学开办了艺术管理专业,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文化管理人才,为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面对跨国文化公司咄咄逼人的人才竞争,在人才制度建设上,要大力推进经营者和职工的全员竞聘制度、搞活用人机制;继续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拉开收入分配差距,形成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相结合的收入分配制度;继续采取专业培训、出国培训和学历教育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经营者和各类专业人才的素质,形成具有市场导向的专业化、国际化的人才群体;还有就是建立内部人才市场,并与社会人才市场相衔接,形成经营者和各类专业人才通过市场不断进行优化资源配置的良性循环机制。

6.规范管理文化产业集团,促进文化产业集团尽快崛起

近几年来,我国在组建国有控股文化企业集团试点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同时也从实践中反映出,由于政府各级主管部门较多地采取了行政性的措施和手段,因而目前已经挂牌运行的文化产业集团不可避免地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这与跨国文化产业集团以资本为纽带、实行多元化或专业化经营的运行模式还有较大距离。因此,要坚持市场自愿的原则,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国有文化产业集团,要通过进一步吸纳各类社会资本,调整和优化资本结构,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实力的混合所有制的文化产业集团,在企业体制、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方面,率先与国际接轨;少数己初具实力的专业化的国有或国有控股的文化产业集团,应抓住目前有利时机,向跨地区和跨行业的综合性、多元化的文化产业集团方向发展;鼓励具备条件的国有或国有文化产业集团与产业资本、金融资本互相融合,实施“走出去”战略,参与国际竞争,打造我国自己的跨国文化企业集团。

参考文献:

[1]林拓等: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前沿报告〔2003-2004) [M].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王慧炯:对中国文化产业的思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2]叶取源,王永章,陈听.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二卷[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文化产业与管理范文7

[关键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本科课程设置 核心课程

[中图分类号]G124;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7-0224-02

一、课程设置的框架

我国高校本科课程设置一般分为公共基础课、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五大类别。公共基础课包括“两课”、大学外语、大学计算机、体育和军事理论。这几门课程是大学本科学生任何专业都要学习的基础课。公共基础课的学分和课时占本科生毕业所需学分和课时的四分之一左右。通识课是为了使大学生广泛地涉猎本专业以外的知识,尤其是人文社科类的知识,培养综合素质而开设的限选课。一般学分设置在10学分左右,课时数在150~200课时左右。实践课包括军训、公益劳动、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通识课和实践课的学时学分占总学时学分的六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左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是本科课程设置中最主要的内容,也是不同本科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不同专业的本科学生学习不同知识的重要体现。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时学分一定会占到总学时学分的一半以上。在一些院校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区分的比较明显,专业基础课是指专业所在一级学科的基础课程或者所在学院的平台课;专业课是指本专业所特有的,明显与其他专业不同的专业课。而有些院校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区分并不明显,而统称为专业课。

有些学者认为现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杂乱无章,在专业课方面需要开什么课、开多少门课、每门课教授多少学时,课程之间的层次和先后顺序都没有统一的认识,更缺乏严密的论证。大多数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也是仓促上马,课程的设置多是依据所在院系原有的师资情况而定。也有学者认为,目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不一定需要全国一致的课程设置,可以从开办高校自身的特色出发,通过实践得到不同特色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办学的经验,这能更好地发展文化产业管理学科。目前,开办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院校大致可以分为艺术类院校、财经类院校、政法类院校以及综合院校、理工院校和师范院校。其中,艺术类院校多以经纪人、艺术管理和院团管理为其特色;财经类院校多以文化产业经济、金融管理为其特色;政法类院校多以政策与法律问题和版权法为其特色。后三类院校的情况较为近似,特色不足的问题也比较一致。但总的看来,如果课程设置差异性太大是不利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的。从教师的角度来讲,如果课程设置完全不同,无论科研项目的涵盖范围,学术评价的标准都会遇到很大的问题。从学生的角度来讲,如果所学内容没有共通性,社会对于该专业的认同度会大为下降,学生就业也就成了问题,跨学校考研升学也会有障碍。所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必须有几门必开的核心课程:如文化产业概论、大众文化研究、文化管理学、文化经济学、文化资源学、文化产业法规与政策、文化市场营销和传播学。无论哪一类的院校都应该在这八门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建设自己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二、课程设置实例

如同济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安排。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相关的课程被分为了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特色课三个部分。

学科基础课包括中国文学经典、中国文化史、外国文学经典、世界文化史、中国思想史、中国思想经典、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经典、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这是同济大学以文化批评为基础设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体现,着重加强学生的文学和文化的基础知识,强调对哲学史、思想史的学习。

专业基础课包括文化产业学、创意学概论、文化研究导论、文化产业管理、文化资源概论、文化产业经济学、文化产品与营销、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文化产业投融资与财务管理、文化产业管理案例分析、知识产权专题、市场调查与策划。除了传播学的相关课程开设在专业特色课中,基本上涵盖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必开的核心课程。

专业特色课包括文化发展规划专题、创意设计概论、新媒体经营与管理、互联网文化概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专题、文化创意项目管理、新媒体策划与写作、城市文化专题、艺术市场与文化消费、文化艺术策展实务、互联网传播专题、新媒体广告。体现其开创性的办学思路,着重于文化产业的创意性、新媒体和城市文化三个角度。

再如长春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安排。其专业课分为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

学科基础课包括文化产业概论、文化产业经济学、文化产业管理学、文化资源、文化产业法规与政策、文化市场营销、西方文化、中国文化、文化产业理论专题、文艺学 、美学、大众传播学。已经包括了专业必开的核心课程。

专业必修课包括文化经纪人概论、中国古代美学、民俗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公共关系、实用文体写作等课程。这种侧重于文学课的设置并不是因为其专业开办于文学班底的院系,而是因为文学修养给予人的文化鉴赏能力和对于内容的敏感性,使其成为了文化产业从业者必备的基础能力。文学成为了进入“内容为王”的文化产业的一个路径,给出了综合院校、理工院校和师范院校开办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一个特色化办学的思路。

专业选修课包括艺术品鉴赏与拍卖、会展产业实务、广告创意与文案、出版产业实务、旅游产业实务、影视艺术概论、通俗文学专题、知识产权法、文化品牌研究等课程。可以看出其开设的专业选修课多是产业实务课程,这也符合地方普通高校服务地方,培养文化产业项目执行层面人才的办学目标和层次。

三、课程设置的思路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阶段的课程设置主要是指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专业课,实践环节中的社会调查、社会见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设置。其核心内容在于上哪几门专业课、每门专业课讲授多少学时、课程的先后顺序,使其成为有机的课程体系。使学生在接受教育之后,对于文化产业管理的知识体系有一定的认识,具有一定的科研和自我学习能力,能够从事相应的社会工作。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专业课应该分为三个层次:文化基础课、文化产业基础课、文化产业实务课。每个层次的学时学分数量应该是相近的。

文化基础课就如同济大学的学科基础课,长春大学的文学类课程,是教授学生必要的文化素养,在其学习文化产业专业课程之前,对文史哲这样的传统人文学科的知识有一个必要、基础性的积累。有了文化底蕴才可能产生文化创意,才能不违背文化规律做事情,才能避免用产业来危害文化。文化基础课可以选择历史、文学、文化史或者哲学思想史等角度来进行教授。如果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角度就要包含其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不应碎片化。

文化产业基础课应该包含文化产业概论、大众文化研究、文化管理学、文化经济学、文化资源学、文化产业法规与政策、文化市场营销和传播学八门必修课,这八门课程组成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最为核心的知识体系。目前,我国招考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的高校所出的专业科目,也基本没有超出这八门课范围的。

文化产业实务课如同济大学的专业特色课,长春大学的专业选修课,是在八门文化产业基础课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深入文化产业管理的产业实际或者细分的知识体系。不同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规划文化产业实务课的内容,最好是形成几个不同的方向,每一个方向有三至五门成体系的课程打包选修,防止学生盲目选课而使知识体系不完整。

这三个层次的课程应该首先教授文化基础课,之后教授文化产业基础课,在高年级再教授文化产业实务课,使学生形成完备的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胡惠林,单世联.文化产业学概论[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

[2]李思屈,李涛.文化产业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3]洪叶.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学科定位研究[D].中南大学,2012.

[4]陈立萍.在文化产业管理学科中设置文学类课程的探索[A].近30年中国文化产业理论、实践与学科建设——第六届全国高校文化管类学科建设联席会议论文集[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8-10.

文化产业与管理范文8

一、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呼唤艺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艺术管理是以艺术学科为基础、以管理学科为依托的新兴交叉学科,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包括传媒、广告、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文化会展、动漫游戏、影视、音乐、舞蹈、戏剧、视觉艺术、艺术设计等产业领域。其中影视、音乐、舞蹈、戏剧、视觉艺术、艺术设计等艺术文化产业领域都离不开艺术管理的专业人才。随着近年来我国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强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艺术管理专业迎来了良好的机遇和外部发展环境。2013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并提出一系列的改革举措。2014年8月下发的《文化部财政部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产发〔2014〕28号)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布局合理、链条完整、效益显著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形成若干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特色文化产业带,建设一批典型带动作用明显的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区和示范乡镇,培育一大批充满活力的各类特色文化市场主体,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文化企业、产品和品牌”,并提出以培养高技能人才和高端文化创意、经营管理人才为重点,加大对特色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和扶持。可以预见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同时也对包括艺术管理在内的文化产业人才提出新的要求。

第一,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转变,要求艺术管理专业改变重艺术素养轻管理技能思维定势,创新重管理兼艺术的培养模式。传统的政府对文化的管理方式是办管合一的体制,沿袭的是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方式,文化产业的改制并不彻底,在这一模式下艺术文化团体往往专注于艺术领域、机械按照政府的政策运行即可。政府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转变,意味着政府将减少拥有所有权的直接投资,更多的是以少量的资金奖励或项目资助的方式鼓励社会资金的投入,更加注重以政策推动行业发展。特别是随着政府审批制度的改革,文化产业有更多的自主权和积极性。这一转变,对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宏观管理水平提出新的要求,也对文化产业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艺术文化产业来说,具有一定艺术素养、熟练掌握艺术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的专门人才将成为迫切需要。我国目前的艺术管理专业多起步于艺术院校,依托的是相关艺术专业,其培养模式基本上采用的是“艺术专业课程+若干简单的管理课程”的课程体系,实质上是重艺术素养轻管理技能的思维,已不能满足文化产业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由于艺术文化产业的特殊性,管理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但不能由此颠倒了艺术素养培养和管理技能培养的主次关系。只有重管理兼艺术的培养模式,才可能适应新形势下艺术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

第二,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要求艺术管理专业改变固步艺术圈子、习惯于上级行政管理的思维定势,强化市场知识和营销技能的培养。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促进文化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流动。市场将在文化资源配置和文化产业发展中起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对于艺术产业来说,所有的艺术团体不再是传统的事业单位,而是参与公平竞争的市场主体。阳春白雪的艺术产品成为了市场产品,市场的需要和艺术产品的推广与营销水平成为了艺术产业市场主体生存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具有市场知识和营销技能的人才,才是高度市场化环境中的合格的艺术管理人才。

第三,推动文化产业社会化、多元化和国际化,要求艺术管理专业改变校园封闭的培养模式,树立开放办学和协同育人意识。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文化产业多元化的发展战略,明确要求鼓励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继续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推动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降低社会资本进入门槛,允许以控股形式参与国有影视制作机构、文艺院团改制经营;支持各种形式小微文化企业发展;引入竞争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同时,明确提出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支持文化企业到境外开拓市场。H在文化产业日益社会化、多元化和国际化的背景下,高校闭门培养的艺术管理人才,注定不能适应技术、信息和市场的变化,从而无法适应艺术文化产业的需要。因此必须树立开放意识,注重与政府、艺术产业、其他社会机构和国际知名高校合作,构建协同育人的机制,强化学生的跨行业视野、市场视野、多元化视野和全球视野的培养。

二、我国艺术管理专业发展的困境

文化产业的大发展,给艺术管理专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但令人尴尬的是,在我国,艺术管理专业发展还很不成熟而且面临着不少问题,因此也引起了相关部门和专业学会的重视。2005年6月9日“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工作研讨会”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2005年12月13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艺术管理与经营研究”科研课题研讨会在中国戏曲学院召开,2006年10月“全国音乐院校首届艺术管理学科建设研讨会在天津音乐学院举行,自2006年起“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年会”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了八届,这些年会力图推进艺术管理专业研究与实践的发展。但是学术界对于艺术管理学科建设(学科定位、培养模式、师资生源等)与教育教学创新(理论与实践教学、课程建设、就业口径等)的研究还处于不断摸索和实验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发展模式。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第一,学科定位不清晰,学科发展较慢。作为艺术学与管理学的交叉学科,艺术管理的学科定位长期处于争论中,到目前为止尚无明确的边界。除少数学者把艺术管理归为人文学科或艺术学科,大部分的学者还是把它归之为管理学科。国内较早从事艺术管理研究的孙仪先认为:“艺术管理可分为艺术经济管理和艺术行政管理两大类,都属于研究社会精神文化的管理学范畴。”但有人对之提出质疑,认为把艺术管理分为艺术行政管理和艺术产业管理更加合适。还有人认为,艺术管理应属于公共管理学范曝“將艺术管理的学科定位于对非营利性艺术组织及艺术活动的研究,这不仅仅是一个工作划分,还关涉到对“艺术管理”的理解。在艺术管理活动中,艺术和管理的关系总是以艺术为先。艺术管理的目标是要把艺术送达到更多的人面前,而不是把“商品卖出去”。”也有人认为,艺术管理不存在学科属性。他们认为“艺术管理专业”是为培养专门职业人才的一种教育形式,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学科属性,它既有人文色彩,也具有社会学色彩。众说纷纭的学科属性争论,使学科定位产生不确定性,自然造成了艺术管理学科发展缓慢和教育实践的盲目性。2013年的教育部高等学校研究生专业目录和2014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均无艺术管理专业的一席之地。

艺术管理是在艺术学和管理学成果基础上,以艺术学为基础,以管理学为依托形成的一门理论和应用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其基本的学科特点是:新兴性、交叉性、综合性。笔者认为,如果简单地把它定位为某一学科,是不准确的。学科的分化和发展,是学科自身发展和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决定的。从艺术管理的实践来看,其涵盖面非常丰富,其中政府对艺术类文化组织和艺术文化产业的宏观行政管理,应属于公共管理范畴,部分作为非蠃利性组织的艺术团体和组织机构也存在管理行为,应属于公共事业管理范畴,而作为文化产业市场主体的艺术产业组织的经营管理应属于工商管理范畴。艺术管理横跨了艺术学、管理学中的公共管理学、工商管理学,但又不能归为其中的某个学科。因此,应在管理学门类下,设立与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并行的文化管理一级学科,而艺术管理作为其中的二级学科,下设艺术事业管理和艺术产业管理专业。

第二,规模扩张快速,专业标准凌乱。因高校规模扩张,更因近年来中国文化艺术与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有一定艺术经营能力和管理经验人才的需求也日显急迫,艺术管理专业规模扩张迅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有40余所院校设立了艺术管理方向的本科专业,有近400所院校创办了文化艺术管理、文化产业管理、艺术传播管理等院系或专业。其中仅广东省就有5所学校(三所本科、2所高职)开设了(文化)艺术管理专业。分析这些专业依托的院校与学科的机构,其大部分依托于音乐类、美术类、戏剧类院校的相关艺术专业,甚至作为某一艺术类专业的括号内的专业方向(例如音乐学(艺术管理)、艺术设计(艺术管理)等,也有部分综合性大学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了艺术管理方向。

艺术管理专业的学科定位模糊,自然形成了专业标准的混乱。教育部2013年颁布的《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专业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学校标准,其中国家标准是基础、行业标准是行业规范、学校标准是在前两者基础上的学校学科特色。遗憾的是,由于没有明确的学科定位,艺术管理专业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至今仍缺失,因此各个不同的院校的艺术管理专业的依托的专业五花八门,其培养方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美国国际艺术管理教育者协会(AAAE)前任主席、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琼杰夫瑞认为:“艺术管理涉及到的学科门类非常多,但不管涉及到多少门类,最核心的东西是应该统一的,比如要有核心课程,从事艺术管理的教师在学科发展的大方向上要有一定共识,对于这个领域的总体理念要一致……然后才能由大及小。”不明确的专业定位和凌乱的专业标准,自然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更谈不上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对接。

第三,师资力量单薄,缺乏有效协同机制。拥有一支数量充足、有一定国际视野和行业知识、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专业化师资队伍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性因素。然而,由于艺术管理多依托于艺术类专业,其课程体系往往采用的是“艺术类课程+1般管理学课程”的拼盘式设置,其师资来源大多是原来艺术类专业的教师或从艺术类专业转行的教师,加之外聘若干管理学学科的教师。特别是没有艺术管理专业的学科定位,国内尚无专门的艺术管理专业的博士和硕士的培养点,因此专业化的艺术管理专业奇缺。以广东省为例,目前开办的艺术管理专业的5所高校的专门承担艺术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合计不超过15人。艺术管理专业是对实践性、创新性、技能性有较高特殊要求的应用型专业,要求学生不仅有较高的艺术管理的理论素养,而且必须熟悉产业发展前沿、有较强的艺术管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而高校闭门办学能难培养出此类人才,因此必须建立艺术学与管理学学科之间、学校与行业之间、学校与艺术文化产业之间的协同育人机制。协同机制的缺失,也就造成了目前的艺术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式很难适应艺术文化事业和艺术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更是无法适应文化产业体制机制改革的需要。

三、突破我国艺术管理专业发展的困境的基本路径

破解艺术管理专业发展的困境和难题的关键在于,要树立与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文化竞争时代的文化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发展理念,借鉴欧美大学艺术管理专业的办学经验,通过进一步明确学科定位,建立协同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第一,借鉴欧美大学艺术管理专业的办学经验,确立与艺术文化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新理念。艺术管理专业发端于美国,现今有IndianaUniversity-Bloomington(印地安那大学)、CarnegieMellonUni-versity(卡内基梅跋大学)、ColumbiaUniversity(哥伦比亚大学)等数十所大学开设了相关的专业,覆盖从本科到研究生博士阶段。尽管其设在不同的学院下,专业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主要是设在教育学院、公共管理学院、艺术学院,极少数的设在商学院),但由于注重适应市场、学科协同和有效交叉,其整体综合实力较强。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美国为首的西方艺术领域发生了艺术发展的重心从艺术创作与文化生产转移到文化艺术消费方面根本性的变化。9因此不论是公共的非蠃利性艺术机构,还是私人的蠃利性艺术机构,适应多元化的市场尤显关键。美国各高校的艺术管理专业都把目光跳出艺术学科领域,加快了艺术学科和管理学科的融合,新开辟了以管理学为基础以艺术学为依托的艺术管理学科的新的独立学科领域,增强了艺术管理专业的学科协同性、交叉性、综合性和市场的适应性,建立了艺术管理专业与市场和社会的对接机制。英法等欧洲国家的艺术管理专业也走了相似之路,唯一与美国不同的是,由于英法等国家的部分艺术组织与机构是政府出资的公益性组织,他们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了公共事业管理部分课程,深化艺术学科与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融合力度。与欧美高校相比,我国高校的艺术管理专业无论是从专业开设、人才培养体系还是专业建设等环节,都不注重专业与市场和社会需要的适应性,因此必须摈弃校园和学术自我封闭的艺术,树立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面向全球的开放办学理念。

设立艺术管理教育者协会(AAAE:AssociationofArtsAdministrationEducators)是美国艺术管理学专业和学科建设的显著特征。该协会对美国的艺术管理学专业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值得我国借鉴。AAAE虽然并未对艺术管理专业设置决定性的认证门槛,却设定了艺术管理学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教育标准。AAAE还汇聚了来自各所学校的艺术管理学精英,向其推广这些教育标准,促使其艺术管理学专业教育不断走向标准化、专业化和国际化。M另外,AAAE还设置了严格的会员准入制,即:(1)具有指定的教育管理者;(2)授予过艺术管理学学士或研究生学位;(3)具有明确并公开的艺术管理学专业课程;(4)至少在三年内有过授予学位的记录。2004年美国的46所设置有艺术管理学专业的学校中有40所为AAAE会员。到2012年,美国有82所学校开设了艺术管理学专业,其中56所为AAAE会员。可见AAAE对设置有艺术管理学专业的学校影响曰益加深,促进了艺术管理学的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

我国可根据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和艺术管理学科的交叉融合性,结合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需求实际,构建符合我国特色的艺术管理教育者协会,对艺术管理学的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进行适当的监督、引导和管理。

第二,明确学科定位,构建“多学科协同、校际协同、校企协同、国际协同、高校与行业协会协同”的协同创新机制。

鉴于学界凌乱的艺术管理学的学科界定,有必要确立其理论框架,明确学科定位。艺术管理学的研究范围可从学科层面、历史层面、组织管理的宏观和微观层面加以探讨。艺术管理学的核心内容包括:(1)艺术行政管理与艺术行业管理;(2)艺术企业管理与艺术团队管理。前者聚焦于管理过程及程序,可译为“Artsmanagement”后者侧重于公权力的决策,可译为“Artsadministration”。学科和历史层面的知识是构成艺术管理学的必要支撑。

文化产业与管理范文9

关键词:文化产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4-0208-02

文化产业是把文化资源转化为具有交换价值的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产业,核心是创新。以满足文化娱乐消费需求为主,具有多样性、动态性、主观性、可转化性和可移植性等特征。文化产业的发展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推动下,发达国家面临经济结构和产业调整,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国家和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为推动文化和文化产业发展,发达国家在实践层面上已经沿着两条线索展开:第一,围绕城市振兴实施的系列文化和文化产业活动,包括重视公共文化设施和商业性娱乐设施建设,重视节庆活动和会展业的价值。鼓励通过艺术对老城区进行创造性改造,鼓励创意和设计,重视塑造城市品牌和形象。第二,促进文化和科技结合,大力发展新媒体产业,打破各种文化行业间的界限,新媒体产业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强动力。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走向,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文化产业在我国还是朝阳产业。我国目前的研究停留在专业建设的层面,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阿性研究还不够。2004年,教育部批准了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云南大学等全国重点高校开办文化产业管理专业,2005年又批准了中央财经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华东政法学院、山东艺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等高校和2所独立学院开办并开始招生。在这之前,上海交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东艺术学院、中央文化干部管理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山西大学等高校,已在相关专业招收与文化产业管理有关的文化管理、文化艺术事业管理等本科专业方向。目前我国开办文化产业管理及其相关专业的高校已达到百余所,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成为近年来高校新办专业中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开办文化产业管理类专业的院校依托自身特色和优势,将专业基础或方向分别倾向于宏观文化、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等。中央财经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广东商学院等多学科类大学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凸显各自专业特色,将专业基础或方向定位在经济、政法等。艺术类院校主要以艺术管理为主。综合艺术院校以艺术学为基础,管理学为依托,经济学、法学、传播学等诸多学科渗透其中,将专业牢牢扎根于艺术教育的土壤之中,在充分发挥综合艺术院校内在优势的同时,突出该类专业与各类文化艺术活动及其产业的联系与融合;单科类艺术院校根据自己院校单科类的教学资源和社会需要,将艺术管理专业特色化、行业化、专门化。目前相关研究多为宏观研究或专题性研究,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以消耗物质资源为基本特点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无法为继;居民消费由物质消费为主逐步向物质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并重转变;文化与产业结合,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我国中心城市由生产性城市向服务经济为主的综合性城市转型;衡量国家综合实力开始向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并重转变。文化产业发展也为高校发展带来了挑战性机遇,文化产业要顺利发展需要合适的高校人才。

1999年文化部文化产业司成立并制定工作规则;2000年,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2003年,文化部制定了《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06年,《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提出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和结构的设想;2007年,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2008年,胡主席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以改革为动力,统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2009年,国务院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新闻出版署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国税总局出台《关于支持文化企业发展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财政部国税总局出台《关于扶持动漫产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和《关于继续实行宣传文化增值税和营业税优惠政策的通知》,信息产业部出台《互联网网络安全信息通报实施办法》、《商务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进出口银行关于金融支持文化出口的指导性意见》等文化产业政策,共30多个,内容涉及文化企业发展税收优惠政策、网络监管、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安全、文化贸易政策、文化市场秩序,较好地规范了文化产业的发展。2010年中央继续加大文化产业宏观调控力度。先后出台《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文物艺术品拍卖规程》、《全国文化系统人才发展规划》、《文化部关于加强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管理、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等,涉及新闻出版业改革、电影产业发展、文化产业融资、数字出版产业、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网络游戏、文化队伍建设等方面。2012年国家就颁布了多个规划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如《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文化部《“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倍增计划》、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十报告提出“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的文化建设目标,要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提出确保到2020年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2013年至2015年间,多次讲话都谈到文化产业的发展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等,各部门也出台了更多的文件。从文化产业的实际发展来看,总体呈良性发展。

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应该越来越迫切,高校纷纷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考生及家长对该专业报以很大期望,许多专家也对该专业看好。但是,由于不同高校对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定位并不完全一致,人才培养模式也不尽相同,所以培养出来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也并不一致,这种现象已经持续了数年。

文化产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所需人才是包括三个层面,高级层面是既懂文化又懂市场的“复合型”高学历(研究生层次)人才,中级层面是能够应对多种资源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基础层面是能够负责具体事务的某方面专业技术人才。基础层面和中级层面的人才是本专科高校培养的对象。总体而言,高校应该培养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又懂得市场经营运作的人才,但是这需要高校有一系列的前提条件作为保障。

2012版的本科专业目录中,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属于管理学类中工商管理类下辖的专业,可以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也可以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对于文化产业管理这一专业在管理范围上的归属,各个高校的做法各不相同,有的将其设在艺术学院或文学院(新闻学院),有的归入传播学院(传媒学院),有的放置在管理学院,还有的归入历史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等等,招生种类有艺术类的(逐步取消了在艺术类招生的申请),也有普通本科类的。所学科目也是五花八门,不尽相同。有的学校开设了该专业,却并没与其相应的科目设置,在选择教材上也不够严谨,不同课程之间有的还存在严重的知识重复现象。从整体看来,该专业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文化产业的特点决定了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条件就必须具备综合素质高和实践能力强的要求,然而许多高校只是设置理论教育,并没有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措施,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急需实践操作能力的。文化产业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决定该专业要学很多科目,但容易就造成另一弊端,即多而不精。如何处理“多”与“精”的关系,不同高校设置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时应该首要思考的问题。

目前我国虽然需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但是文化产业发展的规模并不大,尤其是落实到具体的地理位置上,较为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和一些较为发达的一线城市,毕业生在地域与专业的选择中有时未必选择专业。

就具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而言,理论和实践并重是各高校的共识。师资配置的合理性和课程布置的高效性是人才培养模式执行的关键。就课程设置和教学重心而言,应该与具体的工艺美术设计、图书编辑出版、游戏创意、景区规划,以及演艺产业、广告产业、体育产业、旅游产业等有所区分。概而言之,课程设置应主要以下几方面。一是注重人文素养积淀,促进文化的现代应用与产业化发展,构建优势文化类基础课程体系。这类课程有中外文化概论、文化资源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等。二是熟悉文化企业微观运营,掌握管理类核心课程。如管理学原理、文化市场营销、文化项目管理等课程。三是具备宏观政策经济知识,深入认识文化产业的经济学属性,开设文化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课程。四是强化前沿应用能力,开设现代信息技术类课程,如计算机应用、文化创意与策划、会展策划与实务等。五是学研产相结合,强化实践教学课程。包括文化市场调研、阶段性实习、新技术应用、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和其它实践性课程,增强教学的市场针对性。同时,还需要通过举办讲座和学术报告,拓宽学生知识面,关注新知识新信息,确定动态开放式的学习结构。

对于人才培养模式执行的效果而言,师资的培养至关重要。各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师多是从其它相近的专业转过来的,之前的理论体系多不能系统支撑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需要,存在不够系统、结构不合理、缺乏相应专业知识背景等多种情况。推进教师专业化并且现教师转型是建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前提。高校教师要有一定的研究能力,要研究教学,研究教学体系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师要通过教研产整体模式丰富实践经历和强化实践技能。各高校情况不同,本身师资情况差别极大,但借助多方面资源建立一支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必备的前提。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原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教改项目“文化产业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301007)的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黄国勋,席鸿建,曾冬梅.地方综合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整体改革研究[M].南宁:广西民族学院出版社,2001.

[2]欧阳友权.文化产业通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3]张友臣.关于我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忧思[J].东岳论丛,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