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电影发展趋势集锦9篇

时间:2023-09-19 16:20:28

电影发展趋势

电影发展趋势范文1

【摘要】主旋律电影在我国电影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也与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密不可分。本文从十七年电影、新时期电影对主旋律电影的影响来剖析其发展历程,并根据其目前的发展势头,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主旋律电影 历史 发展趋势

主旋律电影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主流意识等领域,而在电影历史,特别是主旋律时间历史这个维度上关注得还不够深入,史学意义还未完全展现出来。主旋律电影的发展是随着我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的。国家执政机关通过电影这种大众传播媒介来主导意识形态,将主流的意识植入到主旋律电影中去,这样可以预防社会道德秩序的崩溃,从而从文化方面来强化意识形态,稳固社会道德秩序,并以此逐步渗透到人们平常的生活中。

一、主旋律电影的诞生

“主旋律”一词本为音乐术语,是指声部作品或乐章的主要声部旋律,其他声部都只起到渲染和补充的作用。而“主旋律电影”最早提出则是在1987 年初的“全国故事片创作会议”上,时任广电总局局长的滕进贤提出了“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的电影发展方向,这是关于“主旋律电影”的最早表达。这是从国家意识形态出发,对当时电影的发展做了规定,针对电影发展出现制作粗糙、主题低俗、情节庸俗等现象①。然而从当年电影发展的趋势看,真实的原因并非仅限于此,而是电影在发展过程中传统的意识形态功能被娱乐化所取代,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功能被减弱,并不断受到潜在力量的挑战。

电影一直被我党当作强大的宣传工具,因而特别注重把握电影发展方向。从上世纪30 年代开始,我党就很重视对电影的监管。通过制定相关法律加强对电影的管理,提口号是比较通常的做法,如“为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等。建国后,利用自身的统治地位对不符合主流意识的电影采取批判态度,如对《武训传》、《早春二月》等的批判。主旋律电影的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口号相适应,这也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提出口号的谨慎。口号既是政治动向的体现,又能对相应的文艺活动产生作用。在上个世纪80 年代前后,中央重申“双百方针”,这对思想解放运动产生了影响,而“主旋律电影”口号与当时电影创作实践有关。

80 年代是一个各种思想涌入我国的集中时期,大多是西方具有异质化的理念。“当时即使是思想最先进、最解放的人,仍然缺乏自我意识”。②这些新兴的思潮一经传入,就受到广大青年学生的追捧。传统意识形态受到挑战,领地和市场不断缩小,这也就导致了主旋律电影的诞生。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电影界又提出了“以主旋律电影为主,发展多种类型电影”方针,同时指出该方针在于制止当时的自由化趋势,主旋律电影的诞生与电影的创作也有极大关系。在80 年代,虽然整体电影创作环境很复杂,但是承载主流意识形态功能的电影接二连三,如《从奴隶到将军》、《西安事变》等,与那个时候最辉煌的第五代电影遥相辉映。虽然“主旋律电影”概念是在1987 年提出的,但是在之前电影的发展过程中,也有类似的实践在进行。这其中就包括十七年电影、新时期的电影。在研究主旋律电影时,很有必要与两者进行对比研究。

二、与十七年电影的对比分析

十七年电影的发展对我国主旋律电影的发展影响极大,因而是研究主旋律电影发展史的一个重要时间点。因为主旋律电影与十七年电影在价值范畴和发展经验上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从价值范畴看,十七年电影是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提倡和传播,总是以一种领导的角色出现在其他话语中。如集体主义总是从属于社会主义。以热爱祖国为主题的爱国主义则更多体现在对新中国的热爱。因而电影在创作的时候,要满足这些价值尺度,当时采取了发展自身电影事业、兼并私有电影企业,规范电影创作主题等措施,而对威胁主旋律电影地位的电影持较为开放的态度,并不是一味地打压。

其次是十七年电影是前面的电影人经过摸索,不断改进,进而积累了可借鉴的丰富经验。当时对《武训传》、《关连长》等电影的批判说明了这类电影没有找到适应新时代的表现方式。这也是在1959年前后出现大批红色经典之作的原因之一,包括《红色娘子军》、《洪湖赤卫队》等,这些影片与当时的意识形态相契合。十七年电影所呈现出来的电影美学和审美范畴,为主旋律电影奠定了基础,被主旋律电影所继承。有学者说,“既要体现我国社会主义的先进特点,又要让这些优点成为我国电影界的基本发展模式,这是需要在长时间的积累中不断总结经验”。③十七年电影所确立的审美范畴主要具有偏重正剧,弘扬英雄主义,注重塑造“典型”等特点。不同的政治、文化、社会背景,使电影的书写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总之,主旋律电影需要更大的包容性,但同时需要坚守传统的价值理念。

三、与新时期电影的对比分析

电影新时期指的是从文革结束的1976 年10 月开始的,这个时期的电影处于多元化的格局中。从70 年代到80 年代初,思想界进行了对文革冤假错案的平反,但是沿用的逻辑还是带有文革烙印,可以想象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在此背景下,第五代导演开始从电影语言等方面进行探索。这类导演摆脱了革命的姿态,创作的电影呈现两个趋势。首先是以《小花》、《佩剑将军》为代表的继承了十七年电影传统的影片,另外一个倾向则是以《牧马人》、《天云山传奇》为代表的重新书写伤痕,在反思历史的同时,希望能够找到独特的叙事方式的影片。但此类影片如果继续发展,会与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相悖,因而此类电影的存在历史极短。

80 年代后期,我国的电影市场逐步繁荣起来,电影市场也主要由商业电影、艺术电影和主旋律电影三大类共同构成。而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电影,也因为当时的电影市场而举步维艰,艰难前行。唯独主旋律电影在政策的扶持下在全国各地备受关注,继续发挥其传播主流意识的工具性功能,在各大媒体中也占据着黄金位置。恰如研究学者所说的,“国内的电影市场受到主流意识的影响,而此时的主旋律电影则完全支配着国内电影市场的走向”。④在当时的电影市场,主旋律电影是以一种基本形态展示给大众的,没有艺术电影的个人化、独特性,也没有商业电影的娱乐化。大众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欲望在90 年代后期得到释放,这是新的价值理念发展的结果,主旋律电影中也开始出现欲望。首先作为主流意识的主旋律电影开始慢慢改变,不再一味强调“革命”,而更多的也指向电影角色的本身,故叫做影射对象;其次,欲望的影射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并非没有底线。如在电影《黄河绝恋》、《红河谷》中都有体现。

四、未来发展趋势

“主旋律电影”是在特定的政治、社会、文化环境下提出的,具有一定的内在逻辑和理论阐释,对实践的路径具有指向性。既然是基于特定的背景提出的,因而只会在特定的时间内占据主流地位。从这一点上看,主旋律电影也将只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或口号,但同时,它也是一种永恒的文化现象。不仅在以前存在过,在未来也将同样存在。结合如今电影的发展趋势,主旋律电影会在未来不断变换,并拥有广阔的未来。

首先是大众文化的存在。电影其实是一种大众文化。阿多诺曾说:“所谓工业的实践就是在各种文化上盈利。当它从成为其创造者谋生的手段之日起便具备了这种特质。”但是,作为文化工业的电影,想要实现文化的自治,如果不依靠受众支撑市场,那就是孤芳自赏的“自治”了。对主旋律电影而言,不能只重视社会效益而忽略文化工业属性,让大众失去兴趣;但也不能与大众文化混为一体,要作为“高雅文化”欣赏,代表主流的意识形态。伊格尔顿曾说:“在意识形态的武器中,高雅文化的地位不是很高,它是单独存在于幻想之外的真理的核心”。⑤而主旋律电影正是在类型电影的影响下,取得良好的市场反响。

其次是主旋律电影的管理方面,监管部门已经认识到主旋律电影不能是单一的意识形态的宣传工具,而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需要从文化产业的角度对主旋律电影进行生产和复制。这也为主旋律电影在管理层方面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前景。

最后是主旋律电影的发展将趋向于共有文化,指的是主旋律电影的价值体系更加宽泛,得到大多数人的接受。不仅要发扬传统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等,对外来的思想采取吸纳的态度。共有文化还指这种文化既是高雅的,又是大众的;在价值体现上,既不能太开放,也不能太僵化。这样的文化能够让更多的大众接受,在娱乐的过程中接受了主流的意识形态。

参考文献

①路春艳、王占力,《主旋律电影商业化与商业电影的主旋律化》[J].《当代电影》,2013(8)

②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知识分子死亡了吗》[M].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③金丹元、徐文明,《“十七年”中国电影中的基本美学形态与国家意志》[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④尹鸿、凌燕:《新中国电影史:1949-2000》[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⑤特瑞·伊格尔顿著,方杰译:《文化的观念》[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电影发展趋势范文2

[关键词]主流意识;主旋律电影;多样化;新趋势

金色十月,建国60周年的庆典火热进行,以《建国大业》为压卷之作的国庆献礼影片闪亮登场,《高考1977》《天安门》《可爱的中国》《斗牛》《战争中的女人》《惊天动地》《风声》等数十部新拍献礼片以及《大阅兵》《血战台儿庄》《开天辟地》等经典献礼片同期上映,形成了一道“新老主旋律电影齐贺国庆”的亮丽风景线。从中我们欣喜地看到,雷同化的故事和脸谱化的人物渐渐远去,相对单一的题材和模式化的创作也告别昨天,而多元素的内涵融人、多元化的主题表达、多样化的类型样式让我们管窥到主旋律电影的发展趋势,并触摸到了当今主旋律电影充满活力的时代脉搏。《建国大业》里面怒发冲冠的,《可爱的中国》里面当足球裁判的,《高考1977》里面腰揣印章的老迟,《斗牛》里面的字不识的牛二……后现代主义、黑色幽默和各种元素的融汇,客观理性的历史眼光,对于伟人伟业的人性化还原以及对历史事件的真实反映和先锋解读,如此等等,均使当下一大批主旋律电影在保持传统红色基调的同时,更让我们看到了我国主旋律电影的时代嬗变和崭新风貌。

一、全新视角呈现历史,新范本开启新趋势

一般而言,以往主旋律电影大多涉及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其叙事模式多为主旋律式的定位与表现:人物的英雄化、时间的顺序化、情节的雷同化、基调的昂扬化。应该说其中也不乏优秀之作。然而,在60周年国庆献礼片中,一种可喜的气象出现了,即使像《战争中的女人》这样拍得较为传统的影片也力图创新,而像《建国大业》《可爱的中国》均有了新的视角和多种元素的融入。《建国大业》片段式推进,对于再现历史的全新立意和定位,对于革命领袖人物的性格化还原以及人物的中性塑造都显得更为理性和富有创意。《可爱的中国》塑造了一个跃然纸上、立体鲜活的革命家:驼背、声音沙哑,没有慷慨激昂的演讲,只有对孩子的喜爱,对妻子的温柔,对敌人的戏谑和冷幽默……影片在讲述这些历史事件、塑造革命人物的同时,还原了事实本来面貌和鲜活的革命“人”。《风声》将谍战题材作悬疑化处理,以特别的审美趣味在主旋律与商业性之间找到了一个自然的契合点,并运用市场运作的理念及手段,从而做到了票房口碑双赢;《秋喜》再掀谍片风潮。“小切口大主题”的形式,颇具新意,写意化的镜头画面可圈可点,正反面人物性格的鲜明对比以及阳刚之气与阴柔之美的交相辉映,使得影片同时获得了较高的审美价值和商业趣味。

从这些献礼片中我们不难发现,记忆中主旋律电影那些刻板的脸变得越来越动人,越来越富有特点和个性,越来越彰显出人性的光辉和真理的光芒。思想的解放带来了创作的丰收,观念的更新赢得了市场的青睐,主旋律与多样化的辩证统一已然成为中国主旋律电影发展中势不可挡的新趋势。

最为值得探讨的是第六代导演管虎的《斗牛》。这部影片看似将娱乐元素和怪诞风格合二为一,实则投射出深刻个性的历史解读,编导不仅塑造了一个全新的主旋律文本,而且证实了主旋律电影创作的无限可能。可以说《斗牛》是新趋势下主旋律电影最为鲜明的标志,它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模式,一个“主旋律叙事”与“后现代主义+黑色幽默”有机结合的范本,它已经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抗战片。

曾有人认为《斗牛》与姜文的《鬼子来了》在风格上有一些类似,遂将《斗牛》称为一部“版”的《鬼子来了》,并将其戏称为“最另类”的主旋律电影。但笔者认为,虽然《斗牛》与《鬼子来了》有某些类似,但在话语风格和叙事策略方面却迥然不同。《鬼子来了》对于题材的把握和展现,虽然充满个性特色,但却将“主旋律”的大旗搁置,显得过于个人语境,导致了历史和人文关怀的缺席,所以它不能算是一部主旋律电影。而《斗牛》则厚重得多,追求的不仅仅是笑料和夸张,更是一种深沉的人性反思。与同类题材影片立足于革命者的传统视角来观照历史的文本相比较,显然《斗牛》有了很大的区别,它是从平民百姓甚至日军士兵的视角来解读和表现抗日战争。影片中黑色幽默的运用、后现代主义的解构拼贴,从“人与动物,在战争背景下苟且偷生”这个切入点入手,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人性的异化和平凡人对生活的无奈,从而成为一部直指人心的悲喜剧。“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头牛”。不仅如此,在这部片子当中,我们还看到了第六代导演对于战争的冷峻理解和戏谑反思,看到了大奶牛身上所体现出的魔幻现实主义,看到了中国小农阶级质朴本能地对宗法的敬畏和对承诺的信守,看到了在战争中平民百姓的真实与无力……影片中人物个性的生动塑造,情节线索的交叉编织,时间流程的来去自如,给这部主旋律题材的影片注入了后现代的元素和黑色的幽默,这正是本片区别于其他同类题材影片之处。由此可见当下主旋律电影新趋势的端倪:主旋律电影不仅可以是志士仁人前赴后继的慷慨高歌,同时也可以是平民百姓不甘命运的一声叹息。

二、先锋意识的电影元素,后现代主义的创作实践

从1895年12月28日电影诞生开始,电影艺术就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从没有声音、没有色彩、没有情节到梅里爱神奇的电影特效,数字三维技术每秒48帧投射连续影像,CG技术在蓝幕上重现历史盛况……电影艺术不断成熟,电影元素不断丰富,电影理论不断充实。同样,在中国电影发展历程中,从1949年5月新中国第一部黑白故事片《桥》,到2009年9月献礼国庆的《建国大业》《高考1977》《可爱的中国》……我们看到,无论是创作观念的变革,还是电影元素的更新,我国主旋律电影都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发展,不断地开创时代的新篇章。其中留下的是一条从承载政治宣传内容的故事片到政治内容与艺术形式并重的艺术片,再到今天的主旋律与商业性相结合的类型片的历史轨迹。在这里,我们仅以《斗牛》等献礼片为例来看先锋电影元素及后现代主义在主旋律电影中的融合与体现,从中体味我国主旋律电影的新变化。

从电影元素上分析,《斗牛》的摄影和剪辑是新颖且富有创意的。从其镜头运用来看,无论是一开始对人物面部的特写,还是演员主观视角的动态拍摄以及“牛眼”视角的中性叙述,都是具有个性的展示。剪辑上编导匠心独运。闪回的穿插、多组特写与全景相连的富有张力的衔接等,也都亮点迭出。整部片子的画面非常具有质感,前期的拍摄、中期的美工、后期的画面色调的调制都是整体统一的 厚重:华北冬季的乡村,刻意压抑的青灰色调,九儿每次出场穿的红棉袄,便是这青灰色中唯一的亮色,让人想起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单》中穿红色大衣的小女孩。同样都是唯一的色彩和希望,最终也都难逃凋零的命运,还原出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战争笼罩下的那种残酷和真实。

作为一部献礼的主旋律影片,更为先锋的还是《斗牛》的内蕴意义:影片中所表现出的对于普通百姓的关注,对于抗战宏大叙事的解构,从平凡人眼中看历史事件,从一头牛的眼中看周遭世界。就像法国后现代思潮理论家让・弗郎索瓦・利奥塔宣告的那样:元话语已经过时,元叙述的社会语境如英雄圣贤、拯救解放、伟大胜利等已散入了后现代知识的杂乱星空,人们不再相信伟大“推动者”、伟大“主题”,人们只运用“小型叙事”,只相信后现代世界是一个“凡人”的世界。《斗牛》在宏大的抗战叙事潮流中独树一帜,从“凡人”的视角看那个时代、那段历史,不是“英雄”来拯救世界,而是个人在时代背景下的坚持和无奈,从而讲述了一段更为贴近现实、更为触动人心的故事。同时也让后现代主义解读方式在主旋律电影中找到了一个恰如其分的结合点。这样的范本可以说是后现代主义式的“真实”第一次在抗战题材的主旋律电影中独特地呈现。

同样,这样的先锋元素和后现代思潮在同期其他献礼片中也有精彩表现。《秋喜》独特的时间选择,将叙事的视角调离北京、南京,调离那些伟人、“主角”,从广州这个仍然占领的地方人手,用一个“从新中国成立到广州解放前这14天”作为切入点,展现敌我的较量,讲述鲜为人知的潜伏故事,将情节和冲突聚焦在几个人物身上,用一种后现代的叙事方式,回归到“凡人”视角,以小见大,浓缩展现了那个非常的历史时期。同样,在广受好评的《建国大业》当中,对于历史事件的真实还原,对于历史伟人的“去神化”塑造,还有对他们生活细节的展现:饮酒、吃饭、睡觉、喜怒哀乐……这些看似“反典型化”的艺术处理以及对于历史人物“平视”的角度均可见某些“后现代”的影子,从而也折射出现实主义的主旋律电影的现代化意识。

三、“动物元素”融进主旋律,黑色幽默举重若轻

“用动物的眼光看世界”,在世界电影创作中早有先例,譬如20世纪50年代的《灵犬莱西》、温情的日本影片《导盲犬小Q》等。“黑色幽默”始于西方,主要影响小说和电影创作,是一种对现实采取嘲笑抨击、揭露和讽刺,将幻想和否定结合在一起的“黑色”的“幽默”。其在我国电影创作中的运用多见于商业影片,如《疯狂的石头》。而将这两种元素结合到主旋律影片中当数《斗牛》首创。实践证明,这既是一种大胆的尝试,又是一种成功的融合,用黑色幽默和“动物”元素来承载主旋律就像是一个沙哑的嗓子唱出的一首家喻户晓的歌,让我们感到既亲切熟悉而又新鲜陌生。国庆档期上映的献礼片对主旋律的多样化呈现给了我们太多的惊喜,《斗牛》则是其中最典型的范本。

首先,这种“动物元素”体现在主人公身上。导演管虎说,“黄渤身上有一种动物性。”而这种“动物性”不仅是人类最初的本性,也是“斗牛”的根本动力。《斗牛》基本上是黄渤的独角戏,他方言化的台词、小农化的肢体语言、邋遢的外表、单纯的内心塑造了一个鲜活真实、不求伟大也绝不做作的“牛二”。这个人物身上集中了多重矛盾:胆小却负责,无知却质朴,追求安逸却并未逃离,贪小便宜却敬畏宗法,遵守信义……他身上集中了中国农民的传统共性,也体现了个人在特殊环境下的矛盾和异化。“黑色幽默”的内涵通过他的言谈举止处处让人发笑,但发笑过后留下的却是酸涩的眼泪。

另外,“动物元素”的采用也是展现“黑色幽默”的一个渠道。影片中这种“动物元素”直接表现在另一位“主角”荷兰大奶牛身上,这也是本片的看点之一。我们注意到,将“牛”带人镜头的《斗牛》与另一部讲述“双驴记”故事的影片《走着瞧》都涉及了动物,并似乎都将动物作为主角,但事实上它们却都不是为了表现动物,而是为了表现人。同样,在电影技巧上,如画面、配乐等,两者也都是匠心独具,用功甚深。而《斗牛》的定位与《走着瞧》最大的不同则在于其主题思想的落脚和对社会历史背景的运用。《斗牛》通过对“一个人,一头牛”的关注。反思抗战下平凡人的生存状态。虽然黑色幽默的运用使影片显得略为低沉悲伤,但是最终的落点却是通过主人公和牛的生活状态反映了一种隐隐存在的希望,展现了时代的基调。而《走着瞧》讲述的只是在知青下乡的时代背景下偶然发生的一个故事,侧重于“人与动物”两者关系的思考,通过对拟人化的驴的表现反映现实的荒诞,而对时代和人本身关系的历史性、社会性反思较少,其情节更多地依靠动物推动,历史仅仅是作为故事发生的单纯时空。因而这样的作品即使可以将它归属到魔幻现实主义的范畴,却显然缺乏“黑色幽默”和后现代主义对人的关注。

《斗牛》用黑色幽默对“反英雄”牛二的命运和对情节“反小说”式的叙述,用“戏剧性”的新方法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从而夸大了人物内心世界的广袤无垠,它不再受时空、历史的制约,可以超越社会、道德、习俗和理念,用一种颠覆传统的方式重写了个人化的历史,重塑了历史和经典的话语。后现代的叙事、超现实主义的魔幻色彩、严丝合缝的黑色幽默,《斗牛》在书写自我的同时,却在不知不觉问创造了一个范本,用人眼和牛眼的对望实现了自觉性的同化和异化,让人成了“非人”,牛成了“非牛”。影片中黑色幽默介入的文本叙述,更为深刻地探讨了历史和人生的意义;而带上“动物元素”和“黑色幽默”的和声,在主旋律强劲的演奏中平添了鲜活的色彩,给今后主旋律电影的创作提供了一个深具理论和现实意义的借鉴。

四、内外力推动主旋律,多元化发展是必然

2009年是一个献礼佳作频现的年份,从4月率先推出的《南京!南京!》《铁人》《高考1977》,到9月隆重上映的《天安门》《可爱的中国》《建国大业》《惊天动地》《风声》等重点推荐影片,中国电影人可谓向共和国60周年华诞送上了一份“叫好又叫座”的大礼。这份“大礼”的诞生绝非应时应景的“偶然”,而是中国电影界大胆尝试、虚心借鉴、细心总结、刻苦实践所带来的收获。

首先,改革开放的深化推进给我国电影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希望,单一模式的电影体制已经或正在被打破和变革,伴随着思想解放和观念转变,必然促进主旋律电影的大合唱中汇入更多的声音。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文化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电影业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思想上和体制上的巨大变革,日益呈现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从1978年到2008年,我国共生产故事影片4522部、美术片430部、科教片3087部、纪录片2243部、电视电影1100部;其中2007年达到402部,位居世界第三,质量和市场份额不断攀升并打人国际主流电影市场。这个过程中,在商业电影票房过 亿、艺术电影频频获奖的同时,主旋律电影也在不断地探索,从形式和内容的创新中逐渐找到了自己应走的道路。其中,主旋律影片类型化已经是实践证明的一条有效途径:如以喜剧片呈现的《二十五个孩子一个爹》,在轻松幽默的镜头叙事中歌颂了人间真情;《邓小平在1928》采用惊险片样式展现了革命的艰辛与曲折;爱情片包装下的《云水谣》用温情呼唤两岸统一,书写了主旋律影片形式与内涵和谐一致的文本……而如今,这批建国60周年献礼片的集体亮相,又为主旋律电影发展带来了新的经验,通过成功的范本为主旋律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开辟了新的方向。

此外,全球一体化的浪潮让中国电影在世界的大潮中也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和目标。

在人们印象中,一提到“主旋律电影”想到的就是王成、刘胡兰等英雄人物。殊不知,伴随着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主旋律电影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也已发生时代嬗变。尤其是近年来,全球一体化大潮的冲击,使更多的国人看到了世界各地的影视产品:从20世纪90年代的日剧风潮,到近些年来的“韩流”和“美国大片”的奇观,人们在有了更多选择的同时,无法再满足于模式化的传统主旋律电影,而对其必然提出更新的欣赏要求。这个时候,主旋律影片便需要承担起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因此,在确保主旋律电影的主流意识强势表达的同时,并将这种表达融入更为多样的艺术类型、形式和手段中,自然成为我国主旋律电影发展的新趋势的外在需求和内在动因。以《斗牛》为代表的新派主旋律电影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受众需求下应运而生。

五、主旋律电影新趋势。中国电影新希望

“新老主旋律电影齐贺国庆”的亮丽风景线让我们眼前一亮,标杆式的作品也呼之欲出,然而,由于观念、体制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主旋律电影的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淡出的辉煌只代表一个令人回味的叙事段落,我们期待的是下一个令人惊喜的绚丽淡人。而多元化的主题表达、多元素的内涵融入,正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电影的希望所在。

电影发展趋势范文3

经历了Web2.0的大放光彩,现在我们已然步入了Web3.0和三网大融合的时代。人们面临的不再是信息的贫乏和获取信息的困难,恰恰相反,我们正面临的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人们获取资讯和获取知识的方式也随之而改变,变得碎片化和快餐化。我们正在步入是一种称之为“微文化”的时代。近几年来,微文化催生出的一些产物如微博、微小说以及微电影并渐渐大行其道,正在进一步地改造人们交流和获取资讯的方式。

2010年底,中影集团与凯迪拉克汽车公司联手打造的一部电影短片广告《一触即发》,这部作品被业界普遍称作微电影的开山之作。该作品的剧本取材于微小说《一触即发》,在90秒内讲述了男主角吴彦祖和女主角Lisa在凯迪拉克赛威的帮助下,甩开对手,最终与合伙人达成交易的故事[1]。这部作品时间虽短,但是情节处理得丝丝入扣,人物形象刻画鲜明,场面宏大并制作水准精良。很明显,微电影的诞生过程已经明确表明了微电影和广告营销的密切的姻亲关系,然后这并不能否定微电影本身所存在的艺术价值以及微电影给人们带来的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微电影的定义及基本特性

关于微电影的精确界定,业界至今仍没有权威明确的表述,一般认为微电影是指时长从30秒到300秒的有完整故事情节的视频短片[1]。但是微电影明显具备着这样的“三微”特点,即微时、微制作周期、微投资成本[3]。此外,对于微电影类型的划分目前也比较粗糙,大致分为这样两种类型:一是由明星参演,由专业制作团队拍摄,为大公司量身定做的商业微电影。通过微电影故事方式来建立品牌与观众的情感纽带,提升品牌的形象与知名度,开山之作《一触即发》就是典型代表。二是凸显草根性的由原创者创作、表演和制作的非商业微电影[1,6],这类微电影由于其非商业的特点因而涵盖了丰富的内容题材,不一而足,典型代表有《老男孩》等优秀作品。

除此之外,随着不断发展的网络媒体技术的推波助澜,微电影在微时代大环境还体现出了传播的便利性和互动性,它已经不再仅仅依附于电视媒体。微电影借助流媒体技术以及微博和社交网络技术,做到了全世界无界限的爆炸式扩散方式,这一特性给微电影的继续发展提供了一把强力的助推。

三、微电影的艺术特征浅析

微电影作为一种媒体表现形式,虽然孵化在广告营销的暖巢中,并跟传统的电影有着诸多不同点,但是其本身具备的艺术价值以及发展潜力是巨大的,值得新一代媒体人的正确对待和思考。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简单谈谈对微电影艺术特征的认识和挖掘。

首先,因受到时长的限制,不同于传统电影,微电影具有独特的叙事形式,具体表现为叙事手段的“浅层次、巧构思” [4,5],以求在极短的时间内吸引观众的眼球,并将欲表达的理念传输给观众。微电影能被定义为一种电影正是因为它同样具备着传统电影的一些基本特征,例如微电影也要求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特征鲜明的人物,而在短时间内组织故事的叙述表达手法则是其一大亮点,更是微电影的非常闪亮的艺术特征之一。为了做到这一点,制作人员往往需要煞费心思来巧妙地构建完整故事情节的叙述,同时还要做到短暂的时间内能将情节快速而自然推进并到达饱满性,以求得微电影作品同观众心里共鸣的最大化。无论是着眼于营销的商业微电影还是立足于公益的非商业电影,都需要借助微电影独特巧妙的叙事方式来快速传达理念给观众。这种巧妙的叙述方式存在着丰富的样式,在传统电影理论成熟的基础上,关于微电影的艺术特征也应该形成独特的理论。

此外,微电影的另一个艺术特征是其语言的浅显简洁性。受限于微电影的三微特性,微电影的制作往往无法与大成本大制作的电影相提并论,当然也有大成本制作的豪华级别的微电影,这里暂不讨论。因此,微电影必须在有限条件下充分发挥手段简单语言简单的特点,从平凡之中见神奇。微电影不能使用传统电影使用的表现手法和语言,例如大场景的持续刺激烘托,情节的细致铺展,台词对白的层层深入刻画。微电影往往只需要借助几组精致的画面,再加上音乐的烘托,就可以做到短时间内丰满的表现主题思想。微电影的语言形式的浅显简洁并不等同于低劣的手段应用,恰恰相反的是,微电影选用的简洁高明而不低劣的表现语言正是其艺术价值之所在。

微电影的另一个艺术价值在于其不同于传统电影的高门槛,三微特性让微电影真正地做到了百花齐放,能集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智[4]。这一特点同样给微电影的发展注入了极大的活力,笔者认为这是未来微电影能长存下去的精髓所在。制作一部表达个人或者小团体理念的微电影现在并不是什么难事,甚至一部品质不差的手机或平板电脑就可以完成微电影的前期录制过程。草根民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而微电影的低门槛能够做到集万民之智来不断丰富微电影的表现形式,上文提到的微电影的两个艺术特性在这里可以达到最大化的扩展。微电影的这个特性可以很漂亮地将原本认为不可能同室共赏之的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很好的折中权衡,这正是微电影迷人的魅力之一。微电影作为一种雅俗共赏之的艺术形式,可以被用来表达各种层次高低不一的思想,这一点艺术魅力不是传统电影可比的。

在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社交平台大行其道的现下时代,微电影凭借其传统电影所不能及的“微”,借助丰富的传播媒介,形成了一种近乎爆炸式的实时交互式传播。微电影的这种与生俱来的“微”特性正好迎合了当今快餐式碎片式的资讯获取模式。微博,作为与微电影共具微特性的网络资讯分享形式,成为微电影传播的很要重要一种工具。

四、对微电影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思考

当前,微电影已经出现的爆炸式的发展,似乎没有体现出颓势,但是没有永久的完美定式,只有永久的不断升华变化。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微电影未来的发展趋势,以继续丰富微电影这种独具魅力的艺术模式。

电影发展趋势范文4

关键词:微电影;广告营销;产业模式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1000803

伴随着网络时代的进一步发展,伴随着“微时代”的进一步深入,人们已经越来越习惯于网络化和碎片化的信息传播方式。自2011年初由凯迪拉克品牌出资,吴彦祖主演的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广告微电影《一触即发》到现在,微电影以其低成本、短时长、新颖的产业形态、良好的互动性以及与广告的天然共通性等特点越发受到人们的认可,这使得微电影产业近几年的发展趋势如火如荼,越来越多的知名导演和知名演员也开始加入了微电影的行列。下文从微电影的产生背景、微电影的特性、微电影的发展前景和尚需改进之处来对微电影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浅析。

1 微电影产业的产生背景

1.1 受众追求快餐文化的社会背景

现代社会,人们在学习和工作之余要承受越来越多的压力。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渴望得到相应的精神层面的释放和解脱,以此来缓解压力。因此,电影产业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的典型代表,近几年在寒冰之后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复苏。

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智能手机、iPAD等终端设备的快速发展,使人们开始注重碎片化时间的有效利用,在乘地铁、排队等候等碎片化的时间里,人们习惯于上上微博,看看新闻,乃至看看电影。并且,伴随着微博、微小说的大众普及,人们发现140个字的信息量就足够表达我们的情绪和思想;人们开始追求快餐化的文化消费时代;人们开始产生了在短时间内快速获取信息的需要;人们开始进入“微时代”。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胡泳认为:在微时代,媒体的表现因人们消费媒体的需要而不断改变。当人们面临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和获取更多信息的需要时,我们希望以最短的时间获取最多的信息。微电影正是基于人们这种快速生产、快速消费的快餐文化需要而产生的。

1.2 DV等摄像设备的大众化普及

伴随着DV、高清相机、手机等摄像设备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摄像已经不再是电影、纪录片里的专业词汇了,影视设备的购置成本已经大幅度降低,设备的性能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普通的大众在节日里或者聚会等需要留念的时刻也开始拿起DV拍上一段视频,作为最美好的回忆见证。伴随着网络时代的普及,人们又开始习惯于把自己拍摄好的图片或者视频上传到网络上与大家进行分享。可以说,微电影的发展离不开草根网络视频的大量涌现,虽然这种网民自发拍摄的网络视频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微电影,但是它所呈现出来的个人自拍的随性表达以及互动性强等特性,也正是微电影的特性所在。

1.3 网络视频平台竞争的推动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现在专业的视频网站已经有优酷、土豆、酷六、乐视等40余家,使得各大视频网站在视频领域的竞争异常激烈,并且同质化现象严重,因此,寻找差异化经营和凸显特色,提升原创能力成为了竞争成败的关键。在这种环境下,微电影成为了视频网站一个很好的选择。相比热门影视剧昂贵的版权价格,微电影不但制作成本低,制作周期短,同质化程度低,原创性高,并且能保证网站在运营中享有更多的主动权,因此越来越多的网站开始认识到微电影的市场潜力,甚至像爱奇艺等视频网站还为微电影开辟了专门的微电影专区。

1.4 广告商的需求

在电影里植入广告,一直是广告商们屡试不爽的营销手段。综观国内外电影植入式广告的运作模式,大体可以分为四种:场景植入式;语言植入式;情节植入式;形象植入式。以上四种模式中,场景植入式和语言植入式最简单易行,也是电影中运用得最普遍的,可是当下却存在着内容过于浅白、手段过于生硬、广告过于频繁、商业色彩过浓等弊病,是为了广告而广告的,因此,不仅广告效果大打折扣,并且引起了受众极大的不满和反感。相比之下,情节植入式和形象植入式是把产品的形象和内涵同电影情节完美结合的最佳手段,同时通过故事情节演绎品牌的价值和意义,但是这两种模式在我国运用得不尽如人意。

而对于传统的电视广告,往往就是单纯的宣传口号般地喊出产品名称,观众对于产品的内涵和形象往往很模糊。纵观历年来的广告,我们可以总结出往往是那些广告情节或离奇、或幽默、或感动的产品使我们印象深刻。因此,一些广告商开始注重把品牌形象用故事情节来演绎,制作成短小的广告电影在电视、网络等一系列的媒体平台上展示,并且通过病毒式营销使之广为流传,因此,越来越多的广告商开始注重用微电影的形式来宣传产品,这促进了微电影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2 微电影的传播特性

微电影作为新媒体和电影相结合的一种新的影像形式,改变了传统电影的结构和格局,那么微电影具有哪些传播特性呢?下面我们从传播学中的5W模式的角度来一一解析。

2.1 传播主体多样、广告商积极性高

由于微电影的产生背景源自于草根化的网络视频,所以它的传播主体呈现出了极大的多样性,既可以是专业的电视台、手机运营商、影视制作公司、唱片公司等专业的制作团队,也可以是大学生、业余爱好者等非专业的团体和组织。与此同时,微电影区别于网络视频的关键就在于微电影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的支持。随着微电影产业的不断发展,幕后的制作团队开始逐步由草根转向于专业的制作团队。

微电影是一个诞生于微时代,继微小说、微博之后产生的一种新的电影输出模式,一个微字也极好的概括了微电影的特性。“微”字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微时长、微制作、微投资。微时长是指微电影最后形成的视频时间相对比较短小,一般为30秒至5分钟左右。微制作是指由于电影的篇幅短小,它的制作周期一般在一周到数周之间便可完成。微投资是指微电影的投资成本比较低,少则几千多则数万完便可完成拍摄。正是由于微电影的三微特性,又因为微电影与广告有着天然的联姻性,广告效果又比较突出,因此,现在比较受观众欢迎的一些制作精良的微电影多是出自广告商之手。

2.2 传播内容主题明确、内容短小

在现在的消费模式下,人们更倾向于娱乐化的休闲方式,他们喜爱的微电影模式是精彩的剧本+(悬疑、搞笑、动作等)噱头+明星阵容。因此,在剧本上要求微电影的内容要富于创造性,并且在短时间内要表达好一定的主题。时间短,内容集中紧凑,并且能够将广告内容与故事情节隐晦地结合在一起。

在娱乐化的时代,人们更多的是希望从电影当中获得一种观影后的满足感,因此成功的微电影都有一些当下流行的时尚元素,他们或有悬疑片的紧张感,情节引人入胜,拍摄技巧高超;要么有诙谐、幽默的故事情节,其中不断的夹杂着当下的热点事件和流行语,能引起大家的共鸣;要么就是有着好莱坞大片的激烈的打斗场面;要么就是剧本温馨感人,主题能让人为之动容。总的来说,在微电影极短的时长内,让观众获得满足感是一部微电影成功的关键。

2.3 传播渠道多样化,流传度广

在当今多媒介融合的时代,微电影有着巨大的生存空间。基于微电影的短小化特点,微电影可以在多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可在传统的电视媒介、手机、电脑以及其他一切兼容无线移动功能的视频设备上播放,甚至是在地铁、公交视频等交通工具上播放。

手机的可移动性和随身携带性使得微电影可以在移动状态和短时间的休闲状态下观看,突破了观影时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使受众观影更加的便捷。电脑作为微电影的主营阵地,近几年越发注重微电影的发展。微电影现在主要是在各大视频网站和社交网络平台免费播放,一些视频网站已经开发了视频专区。2011年4月,专门播放微电影的网站微影网正式上线。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以及视频分类的不断细化,都给受众观看影片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并且优秀的微电影作品还可在电影院线播放。优酷的“11度青春微电影系列”就率先开通了网络与院线播出的双平台。

2.4 受众接受度高,多为追求时尚的年轻人

微电影现在主要是在各大视频网站和社交网络平台免费播放,点击率一般都在百万以上。凯迪拉克的微电影广告仅在优酷一家视频网站上的播放率就已经达到了16787802次,广告效果惊人。并且基于微电影时尚、前卫的新潮气息,使得微电影的主要受众群体基本上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而这些人群正是现在市场消费的主力军,是各大品牌非常看重的目标消费群体。正是基于这种低成本投入与短期理想回馈效果的极高的营销性价比,使得卡地亚、EcoBe等品牌都先后推出了自己品牌的微电影。

网络时代,受众的地位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一部系列微电影的续集能否制作以及制作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网民的点击率和评论。微电影从诞生之初就与受众有着极大的互动性,甚至编剧可能会根据网友对电影的评论来修改故事的结局。微电影《私信门》为微电影营销找到了一条创新之路,让消费者主动寻找“穿帮镜头”并依据多少穿帮被找到这种“自爆家丑”的方式,给予消费者相应的电子优惠券和品牌商品、体验奖励,极大地调动了消费者的参与激情。

2.5 传播效果良好,时效性强

在受众接受的层面,微电影将电影与广告二者之间原本存在的鸿沟一举击碎了。尽管广告商投资拍摄的微电影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推广产品、塑造品牌形象,但是电影制作的精良、名人明星的加盟、巧妙的情节安排使得微电影在视觉和心理享受方面不低于标准的电影,并且微电影的播放形式都是免费播放,给予受众很大的自动性和参与性,使得微电影中的广告宣传成分也能够被受众喜闻乐见的接受。因此,对于微电影中的广告植入,受众心理上的排斥心理却已经大大削弱,而这正是广告商所期望见到的接受态势。

并且由于微电影微时长,微制作周期的特性,使得微电影有了极强的时效性。广告商可以在新产品推出之际,马上的推出相应的微电影广告,极大的激发起受众的购买热情,从而赢得极好的广告效果。

3 广阔的发展前景

3.1 愈发引起人们的重视,各种赛制频繁

2011年4月起,各大视频网站先后举办了“网易微电影节”、“新浪微视频大赛”等等各类微电影大赛,此后各种微电影大赛开始遍地开花,给大众参与制作微电影提供了宽广的途径。大赛一般分为征集微剧本和微电影两个部分,参赛作品可即时上传至网络平台,供大众点击观看。

现在的微电影拍摄虽然投资相对较少,但一些具有专业水准的微电影作品依然需要多达数万元乃至几十万元以上的制作费用,这是一般网络大众所难以独立承受的。因此频繁的微电影大赛即鼓舞了大众的参与热情,给了大家参与制作微电影的动力,并且比赛奖金的提供也为我国不断的生产出好的微电影作品提供了物质上的保证和支持。另一方面,当前我国无论是小品、相声还是影视作品都处于剧本的枯竭状态,但是真正的高手在民间,通过这种全民化的微电影剧本征集活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优秀剧本缺乏的状态。

3.2 开放自由,创作环境宽松

微电影作为新兴事物,诞生的时间短,因此目前国家并没有严格的审查机制,这也使得微电影获得了开放自由,宽松的创作空间。由于微电影制作成本低、制作周期短,主要的播放平台是网络,可以自由上传,使得很多人可以通过微电影实现自己的演员梦或者导演梦,通过微电影我们也挖掘出了很多优秀的电影创作人才。微电影的创作自由,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创作者可以把自己的理念和观点在电影中尽情地体现,更易于创作者实现自己的电影追求。总之,微电影为很多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实现梦想的平台。

3.3 广告价值潜力巨大

相比传统媒体,微电影的传播范围之广、受众接受程度之深、制作成本之低都使得越来越多的广告商开始关注这一在当下中国还显得颇为新颖的电影形态。

微电影制作成本低,制作周期短,在各大网站上免费点击播放,受众观看便利,并且可以通过人人网、论坛、豆瓣等病毒式营销的途径达到信息的N级传播和扩散。微电影的时长短,受众注意力集中,并且微电影的主题一般比较明确,能将产品与情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达到植入广告中的形象植入,让受众更加深刻的领悟品牌的内涵和魅力,受众的排斥心理小,接受程度比较深。由此可见,微电影的广告价值潜力巨大。

4 微电影需要完善之处

4.1 低俗、质量低下的微电影需要把控

正是由于微电影诞生的时间不长,还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把控,使得一些低俗、色情的微电影也流入了市场。近期,一些通过黄色标题加大量低俗情节的微电影开始在各大网站上出现,这些作品不仅故事内容低俗、色情,并且制作水平低下,对整个微电影市场产生了极坏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对这一部分电影的把控。

4.2 内容为王,不能主次颠倒

微电影虽然时长短,但是它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最终还是要强调它的文化内涵以及带给受众的精神层面的享受。不可忽视内容的故事创作,单纯的打广告牌或者明星牌。虽然微电影和广告有着先天的联系,但是在电影中,切不可主次颠倒,把电影的内容架空,一切只为了宣传产品,给产品大量的特写镜头,从而使电影变为了广告的附庸。也不可一味的走明星路线,虽然明星可以吸引大众的眼球,取得一定的明星效应,但是微电影的生存之本还是在于电影的创意,不然只能使观众审美疲劳,从而失去了微电影的意义所在。现在的微电影多是噱头大于创意,但是好的微电影最重要的还是创意。

4.3 影片类型单一,人才稀缺

目前的微电影品种,类型相对比较单一,主要以爱情片,喜剧片为主,话题也多集中在青春、爱情、梦想、亲情等方面,而微电影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就需要在影片类型上进行多种尝试,如纪录片、动画片、音乐片等。

正是由于微电影要在极短的片长内,既要突出内容的完整、情节的曲折,又要把主题和广告植入进去,这就对于剧本的创作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微电影的创作从剧本到导演都需要源源不断的创意,特别是品牌营销类的微电影,要求创作人员兼具电影和广告两个领域的知识,对人才的要求更高。总体来说,微电影是一个创意为王的产业,微电影从前期的剧本创作到后期的剪辑制作都需要大量的优秀创意性人才,因此,培养大量的合格型人才是微电影能够持续发展的保证。

4.4 产业模式仍需探索

目前的微电影主要是由广告商或者视频网站出资拍摄,免费在视频网站上播放,盈利模式单一,产业模式仍需探索。

微电影要实现盈利,就要走产业化道路,使获利的途径更加的多元化。除了依靠广告主的投资之外,可以扩大播放渠道,将微电影的版权出售,在电视台、院线等传统媒体上播放。开发衍生产品,将微电影中的人物进行海报、人物玩偶等系列衍生品的开发。同时,还应加强与影视公司的合作,实现自身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盛大旗下的华影盛世已经率先开始尝试:盛大网络本身就是一个聚合平台,拥有盛大文学、游戏、音乐、视频等海量原创内容。对于盛大来说,各种资源就像零散的珍珠,通过微电影整合起“文学—剧本—影视—游戏”的产业链条。

5 结语

从2011年我国首部微电影诞生以来,微电影表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有着诸多深受广大受众喜爱的传播特性,受到了广大网民、广告商、视频网站等多方面的支持与青睐。但是与此同时,微电影产业也是一个新兴的产业,一个朝阳产业,存在着一些发展中的弊端,因此微电影的产业之路仍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不断的加以完善。只有不断地剖析自我,改进不足,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和推陈出新,微电影的路才能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微时代”来临:更多表达更浮躁[N].新华日报,20110518.

[2]万军.对我国电影植入式广告的思考[J].江西科技学院学报,2012,(3):7174.

[3]孟志军.微电影的传播学解析[J].新闻界,2011,(8):99101.

电影发展趋势范文5

1.电子商务发展情况

1.1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的概念是最早由IBM公司于1996年提出的。目前对电子商务的定义还没有普遍认可的说法。本文中的电子商务是指基于INTERNET技术应用于商务活动的交易相关行为。电子商务实质上就是电子企业的销售和营销领域。

1.2 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和可行性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商业企业界进入电子商务时代。互联网对企业的整体运营的影响日渐凸显出来,几乎全球企业都面临着互联网带来的巨大机遇与挑战。与传统行业相比,电子商务只有十几年的发展历史。对我国许多企业来说,发展电子商务为接近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提供了重要契机。仅从互联网的普及程度来看,我国和这些国家存在很大差距。2007年,世界互联网的平均普及率为19.1%,我国仅为16%,美国、日本、韩国分别为69.7%、68.0%、66.5%。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企业就不能开展电子商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以高于同期世界各国的平均增长速度的态势增长,同时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这些为电子商务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此外,全球经济一体化给我国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和竞争的环境。我国的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自2005年突破一万亿大关以来,每年都在迅猛增长,到2010年,我国的电子商务交易总额已达到4.5万亿。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提出“要加强商贸流通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电子商务”。中国的电子商务,有望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年代。

2.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

2.1 直接相关因素分析

从目前的情况来讲,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的相关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工作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系统,而可能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众多且有些因素难以量化(如网民购买能力)。本文以电子商务的交易额作为衡量电子商务发展情况的标准,使用EVIEWS统计软件对域名数、上网用户人数、国际出口宽带总量等可能影响电子商务交易额的因素进行分析,旨在找到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直接相关因素,并通过建立最优数学模型对电子商务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大致描述。本文所采用的数据主要来自中国B2B研究中心的“1997-2009:中国电子商务十二年调查报告”、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及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2010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

根据上述报告,整理出从2002年到2010年的相关统计数据(见表1),为了找出对电子商务发展具有显着影响的因素,避免各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的影响,采用逐步回归法以得到最终的回归方程。

根据逐步回归的结果,决定选取方程:

Y = 1.791*X1 - 2906.238 R2=0.990

作为基本回归方程。逐步带入其他因素分析,最后回归方程为:

Y = -0.829*X4 + 3.137*X1 - 2760.535

从方程可以看出,IP地址数和上网用户数是影响电子商务交易额的主要因素,此方程的决定系数为0.994,调整后的决定系数为0.992。方程有较好的拟合性。对方程进行显着性检验,F的统计量为540,相应的伴随概率为P=0.000。模型具有很强的统计学意义,回归性显着。

2.1.1 IP地址数的分析

在过去的5年,我国IP地址数量迅速增长,到2010年已达到27664万个,但近三年IP地址的增长率分别为34%、28%和19%,呈逐年递减趋势。用二次曲线对IP地址的发展趋势进行拟合,得到的方程如下所示:

Y = -885.812*T + 336.055*T^2 + 3397.852

R^2=0.998 F=1736.773

(在此模型中,为了预测的时方便计算,令2000年时,t=0,若将t=11带入模型,则可得到2011年的上网用户数)

拟合方程有较好的拟合性和显着性,通过此方程可以预测,未来三年,我国的IP地址数将分别达到37825.6、45336.06、53576.62万个,到2015年将达到72248.08万个。

2.1.2 上网用户数的分析与预测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由传媒应用向电子商务与生活服务应用为主的转变,中国互联网市场取得了迅猛发展。从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可以看到,截止至2010年,我国已有网民45730万,比去年同期增长19%。结合2002-2010年我国上网用户数据,使用EVIEWS软件分别选择指数函数、二次函数、三次函数对其增长趋势进行拟合。比较拟合结果后,选择三次曲线对上网用户数进行预测,拟合模型如下:

Y = -4058.805*t - 8.392*t3 + 840.530*t2 + 11642.222

(在此模型中,为了预测的时方便计算,令2000年时,t=0,若将t=11带入模型,则可得到2011年的上网用户数)

根据此模型,可以预测未来三年,我国的上网用户数将分别达到57529.75、69471.51、82490.1万人,到2015将达到111556.4万人。

2.2 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的间接因素

电子商务的发展不 仅仅要建立在互联网技术良好发展的基础上,更受到传统制造业、金融体系、物流体系等其他非直接相关因素的影响。

2.2.1 传统产业分析

从这一两年的发展形势看,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的出现已成为一种趋势。但无论电子商务沿着什么样的轨迹发展,都不可能与传统制造业脱离关系。制造业为电子商务提供了交易的双方和交易对象。制造业的信息化程度与电子商务发展有直接关系。我国中小企业占到企业总数的99%,产出的GDP占GDP总量的50%以上。这些中小企业主要集中于制造业。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利用电子商务获取新的商务机会。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已形成了许多特色鲜明的专业化制造基地,很多地区专有的产品达到了全球供应量的50%。此外,东北、江浙、珠江三角洲等各地还出现了一批制造业集群。这不仅促进了制造企业综合制造能力的提高,也为制造企业之间供应、分工等外部协作提供了便利条件,从而带动企业电子商务及集群地区电子商务的发展。

2.2.2 金融体系

由于电子商务自身特点的要求,其发展需要有高度电子化的金融体系的支撑。在线支付是电子商务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但网上支付渗透率依然较低是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事实。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08、09两年在线支付增长速度放缓。但进入2010年,在线支付开始活跃。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0年国内第三方支付达到10500亿元,增长率为79.5%。预计未来几年第三方支付仍将呈现稳定增长趋势,至2012年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将达22500亿元。随着电子商务的转型期的到来,《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正式实施,电子商务的第三方支付体系将越来越完善,这将为电子商务在下一个发展阶段提供助力。

2.2.3 物流系统

离开物流系统的支持,电子商务的发展寸步难行。同时,正是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带来了物流行业的兴起。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物流行业规模小、生产力水平不高且发展不均衡,行业发展内生动力不足,行业队伍素质有待提高,仍不能很好地满足需求。我国的物流行业应该加快发展步伐,多学习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力图在短期内实现跨越式发展。

电影发展趋势范文6

关键词:文化;技术;国际化;电影产业链

中图分类号:F2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1-0194-01

1.电影产业是文化与技术紧密结合的统一体。电影产业的发展既需要文化元素,也需要不断进步的技术。例如,美国电影产业非常注重将工业技术的最新成果与电影的生产结合起来,以提高电影产品的质量,同时还能扩大可利用的文化资源范围。

2.应加强生产前的市场调研工作。由于电影作为文化产品具有精神属性,所以其消费具有极大的不可预知性,因此应加强电影生产前的市场调研工作。例如,美国电影企业在正式生产一部电影之前,会对潜在消费者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以明确消费者对于该电影的心理预期,然后再投入正式制作。

3.电影产业的生产和流通环节应加强联合,以保证资金供应充足和销售顺畅。为缓解电影制作的高投入压力以及分散高风险,电影产业中的生产和流通方应加强联合以保证资金供应充足和销售顺畅,但同时也要确保利益分配的合理性以防止因利益分配不公而影响电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在法国电影产业中,分属于电影制作、发行和放映这三大环节的不同公司相互合作,既能够提高资金供应实力,又能通过合作减少风险。

4.应使电影的制作和销售更加国际化。一部电影可以同时在各个国家上映,也可以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别上映,这使得很多电影在国外的业绩,要远远超过本土。因此,应使本国电影的制作和销售更加国际化。例如,美国电影的出口额在美国所有产品中雄踞第二,仅次于航空产品,并且占据了世界电影市场80%的份额。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英国电影票房收入中只有10%来自本国电影。由于英国国内电影市场较小加之国外电影的冲击,因此英国电影产业认为只有走向国际市场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一批英国电影人利用本国文化资源和资金拍摄了大量的跨洋电影。

5.电影产业应与众多相关产业合作,扩展电影产业链。电影产业之所以位居高利润产业的前列,是因为其赢利方式不仅在于影院票房收入,相关产品的收益也占据了很大的份额。例如,(1)美国电影产业非常重视和擅长开发种类丰富的电影衍生产品,包括电影衍生玩具、游戏、服装和以电影为主题的电影等。(2)英国电影产业与文化产业中的其他行业相互融合,开发出录像、游戏及电视播映权等种类丰富的电影衍生产品,它们成为英国电影产业的重要收入来源。例如,有线和卫星电视公司创立的电影频道使越来越多的影片在电视上播出。

6.电影产业的销售渠道。电影产业应充分利用电影院、电视、录像等三种传统销售渠道和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所带来的市场机遇,扩大市场规模。其中,超级多厅影院是电影院渠道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它是一种大型设施,建立在高水平的投资上。例如,印度电影市场的发展趋势是建立以放映电影为中心的综合娱乐市场。印度拥有庞大的电影观众群体,市场上需要有满足不同审美爱好观众的复合型放映厅,因此多厅影院纷纷在城市落户,能够满足不同审美兴趣观众的观影需求。

参考文献:

[1] 周黎明.好莱坞启示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 珍妮特·瓦斯科.浮华的盛宴[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3] 顾江.文化产业经济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 孙有中.美国文化产业[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5] 洛朗·克勒通.电影经济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

电影发展趋势范文7

[关键词]太阳能光伏发电 配电网 影响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M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7-0301-01

1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发展趋势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球能源环境问题的不断突出,寻求可再生能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迫在眉睫。据估算,太阳能作为分布广泛的可再生清洁能源,每天到达地球表面的辐射能量大约相当于2.5亿桶石油。我国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陆地面积每年接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大约相当于17000吨标准煤。大多数地区年平均日辐射量在每平方米4千瓦时以上,日辐射量最高达每平米7千瓦时,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小时。与同纬度的其他国家相比,与美国相近,比欧洲、日本优越得多。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光伏发电技术日趋成熟,发展趋势迅猛,并逐步突破高成本的制约瓶颈,有望在未来几十年成为我国重要的电力能源之一。

目前,在世界各国政府对可再生资源的大力支持下,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据统计,2012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约为18GW,而2013年约为27GW,涨幅高达50%,全球累计安装量超过67GW。

1.1 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发展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能电池阵列、蓄电池、逆变器、负载等几部分组成,太阳能电池阵列是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太阳能电池用半导体材料制成,在半导体上照射光后,由于半导体吸收光能会激发出电子和正电荷,从而半导体中有电流流过,称为“光伏效应”。太阳能电池技术是太阳能发电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太阳能电池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单晶硅电池、多晶硅电池和薄膜电池。单晶硅、多晶硅电池具有制造技术成熟、产品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光电转化效率相对较高的特点。薄膜电池具有弱光效应好,成本相对于硅类太阳能电池较低的优点。随着薄膜光伏电池技术不断进步,薄膜光伏电池的市场份额将快速增长,相对而言未来薄膜电池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好的发展前景。

1.2 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发展

我国大量的建筑屋顶都是没有充分的利用,针对太阳能比较丰富的地区应当大力兴建与建筑相结合的并网光伏系统。在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用电量大,对光伏发电市场需求较强。同时,目前我国光伏产业主要集中在东部省份。光伏产业对当地经济的发展也起着重

要作用,在城市建设光伏建筑一体化集成光伏系统,对于城市的供电保障与能源节约都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根据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至2020年,我国将累计安装建筑光伏一体化系统2万套。其中,深圳国际园林花卉博览园就采用了光伏建筑一体化的设计方案,该项工程堪称我国并网光伏行业的成功典范。该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分布于园内的标志性建筑的屋顶,并就近并入变压器低压侧母线,从而实现与电网的并网运行。这种运行方式降低了系统的安装和发电成本,降低了输配电损耗,提高了发电效率。该套光伏发电系统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 MW,除了满足自身负荷需求外,每年还可向电网输送约100万 kWh。

1.3 太阳能地面光伏发电站的发展

我国有广阔的荒漠资源,主要分布在太阳能资源丰富的西北地区,其年总辐射约为每平方米2000千万时。在我国新疆、甘肃、内蒙古以及陕北等地区可以大力建设装机容量较大的太阳能地面光伏发电站,不但能解决这些偏远地区长期无电的窘境,还能促进我国光伏产业的迅速发展。其中,徐州协鑫光伏电站就是典型的地面并网型光伏电站,其总装机容量为20MW,该电站采用了多种跟踪方式安装光伏组件,并装设有完善的计算机监控系统。该项目填补了我国大型地面光伏并网电站建设领域的多项技术空白,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优化电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促进智能电网的不断建设提供了科研依据和技术保障。

1.4 其他应用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诞生之际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如间谍卫星、各种航天器等,然后逐步民用化。早期民用应用主要集中在航标灯及灯塔的供电,这是太阳能应用最为成功的领域之一。随着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光伏发电技术还应用于城市景观亮化、路灯照明、公交站台照明、广告灯箱等,这些领域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而且技术成熟、可靠,便于管理和操作。在通讯领域,由于某些基站建设的地点是电网无法达到的地区,使用柴油机发电维护费用又非常昂贵,因此太阳能光伏发电便成为理想的选择。

2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对配电网的影响

众多周知,光伏发电系统受天气的影响很大,其波动性很强,将其接入系统后势必会对电网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光伏发电容量将会越来越大,那么其对电网的影响不可忽视。

2.1 对电能质量的影响

(1)对稳态电压分布的影响

传统配电网一般呈辐射状,稳态运行情况下,电压沿馈线的潮流方向逐渐降低。接入光伏电源后,在稳态情况下,由于馈线上的传输功率减少以及光伏系统输出的无功支持,使沿馈线的各个负荷节点的电压有所升高。而电压被升高多少与接入的光伏系统的位置和总容量的大小有关。

(2)对系统电压波动的影响

传统配电网中的有功、无功负荷随时间变化会引起系统电压波动。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后,会影响系统电压的波动,使其增大或减小。

(3)电压闪烁

当大型光伏发电系统突然启动时,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突然变化时,光伏发电系统和电压控制设备相互影响时都会引起配电网电压发生闪烁。

(4)谐波污染

光伏发电系统本身就是一个谐波源,光伏发电系统中的直流电经过逆变器变换为交流电并入电网时会产生谐波,对电网带来谐波污染。

2.2 对系统潮流分布的影响

光伏发电系统的接入使传统的配电网由辐射式变为多电源网络,潮流将不再单向地由变电站母线流向各个负荷节点,而可能出线逆流,出线多种复杂的电压分布情况。光伏发电系统受自然条件变化的影响较大,输出功率的不确定性会导致并网后的各种负荷分布情况交替出现,也使系统潮流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复杂性。

2.3 对配电网规划的影响

由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一般直接并网于配电网,因此,当其大量上网时,将会极大地影响配电系统的设计、控制和运行,影响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就要求传统的配电网规划方法做出相应的改变。

(1)由于大量光伏发电系统的接入为系统提供电能,使得配电网规划人员更加难于准确预测负荷的增长情况,从而影响后续的配电网规划的准确性。

(2)光伏发电系统虽然可以减少电能损耗,并且可以减少对电网升级的投资,但是如果光伏发电系统的位置和容量选择不合适,反而会导致电能损耗的增加,致使网络中一些节点电压的下降或出现过电压,同时还会改变故障电流的大小、方向和持续时间。因此,只有对光伏发电系统给配电网造成的影响做出准确的评估后才能制定合理的规划,进而使得光伏发电系统在电网的逐步发展过程中不会破坏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太阳能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充分建设利用可以缓解我国目前日趋紧张的能源和环境问题,优化我国的电源结构,满足不同电力用户的电力需求。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光伏发电系统的接入给配电网带来了很多复杂多变的影响,如何安全、可靠和经济地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是我们目前和未来都不能忽视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和光伏发电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将来会对光伏发电系统并网给配电网的影响降到最低。可以预测,未来几年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将迎来跃进式发展,成为可再生能源开发的一个重要市场。

参考文献

[1] 陈树勇,鲍海,吴春洋,等.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功率直接控制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1,31(10):6-11.

[2] 王震,鲁宗相,段晓波,等.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可靠性模型及指标体系[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35(15):18-24.

[3] 王斯珍.我国已成为全球主要太阳能电池生产国[J].四川水利发电,2008(124):14-15.

[4] 李俊峰、王斯成.2007中国光伏发展报告[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电影发展趋势范文8

二、美国电视电影发展概况自七八十年代开始,几大主要商业电视网基本上不再播出好莱坞出品的影院故事片,而在自己的电影时段里专门播出主要由它们出资制作的电视电影。而这种电视电影在时长等形式方面也逐渐定型,以便更适于商业电视网的栏目化播出方式。实际上,这类电视电影已经成为一种由电视业提出或批准创意,主要由电视业出资,专门为电视制作,并且在电视上首映的特殊的电影节目。这种用胶片拍摄,制作比较讲究的2小时或4小时节目,在今天美国的电视屏幕上是相当重要的一项内容。在1998—1999演季,各商业电视网的播出计划表上,每周共有5 次专门的电影时段播出电视电影(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两次,美国广播公司、全国广播公司和派拉蒙电视网各一次),电视网有时还会打破计划,在其他时段,或在非演季播出新完成的影片。从1996年10月1日至1997 年9 月30 日, 各主要电视网(包括showtime、hbo等大型有线电视网)播出的新影片总计208部,另外还有了在辛迪加市场出售由各地电视播的电视电影,其中绝大部分是 2小时的节目,也有少量4小时甚至6小时的节目。下表是这一年时间里各主要电视网播出电视电影的数量:(注:资料来源(美)杰姆斯·莫瑟主编《电视年鉴:1998》,奎格雷出版公司1998年英文版,第466—472页。) 电视网 一年中播出数量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电视网57全国广播公司电视网35美国广播公司电视网27联合派拉蒙电视网15福克斯电视网10商业电视网合计144showtime有线电视网22hbo有线电视网 12lifetime有线电视网10其他有线电视网18全国有线电视网合计62公共电视网2辛迪加节目3

目前美国电视电影的主要市场仍然在无线商业电视网方面,特别是三大广播公司电视网,每年播出的电视电影在百部以上,而且由于三大广播公司电视网至今仍在收视率方面占据着全美电视市场的半壁江山,它们播出的电视电影对于公众的影响也要比有线电视网大得多。依照惯例,商业电视网播出的电视电影大多是电视网出资委托好莱坞大制片公司或是独立制片公司制作,版权由制片公司拥有,电视网只有首播权。因此,电视电影实际上是美国电视业与电影业合作的产物。为了适应商业电视网栏目化播出的需要,现在的电视电影,在时长上基本上是固定的,都是两个小时的节目(除去广告大约92分钟左右)。少量电视电影以上下集,甚至3集的形式出现, 通常连续播出两三个晚上,每晚两个小时,人们有时也把这些比较长篇的电视影片看做是微型连续剧。由于电视电影是独立成章的,因而不像情境喜剧或是普通系列剧那样具有强烈的栏目化特点,但各大电视网习惯上还是把它们安排在固定时段的固定栏目中播出,如cbs在每周日晚上9点到11 点的“cbs星期天晚间电影”和每周三晚上9点到11点的“周三晚间电影”, 很少挤占其他时段。

三、美国电视电影的特点电视电影与普通系列剧在形式方面的另一个重大不同是,它没有技术结构方面的严格要求。虽然时长是固定的,不论什么样的故事都必需正好放进一个90分钟的框架里,但在其内部却不必像系列剧那样一定要分成每段十来分钟的若干幕。在播出时,一部电视电影会被打断八到十次来插播广告,但剧作家和导演不必像拍系列剧时那样,要事先考虑好在适当的时候被打断,并且要为能够在广告后继续抓住观众而设置悬念。这就意味着,电视电影的作者比电视系列剧的作者有着更大的自由,他们可以按照自己认为需要的节奏,而不是插播商业广告的节奏来安排故事的进程。杰克·纽曼在谈到《蓝骑士》(blue knight )的写作时为此兴奋不已,他说:“我写的全部东西从‘淡入’起到‘淡出’止,四个小时一气呵成,他们愿意从哪里打断都行。……这意味着已经发生了一些事情,另一些事情将要发生,或是你吓得要死,或是你被吸引了,你笑了,或是其他什么情况,但总之你是一直在看。我不用费一点心思去考虑在哪里打断插播广告。”(注:(美)汤姆·斯坦普尔《向全国讲故事的人们——美国电视写作史》,纽约康提纽姆出版公司1992年英文版,第126页。)当然, 无论如何这些节目在播出时总要被商业广告打得七零八落。电视电影同一般影院故事片在形式方面的不同,则表现在它更具有的电视特点上。首先在制作成本上就有极大区别。好莱坞商业影片动辄几千万美元甚至上亿美元的制作费用是商业电视网很难承受的,一部电视电影的投资规模大约为500万至800万美元,以每小时节目的平均成本计算,要高出一般的情境喜剧和普通系列剧一倍以上,但比好莱坞商业片却低得多。低成本制作以及电视不太清晰的小屏幕播放的限制,使得电视电影很少追求宏大的场面和壮观的视觉效果,也很少使用耗资巨大的高科技特技,而是更注重叙事本身的趣味和台词语言的魅力。此外,虽然电视电影的制作方式与普通影片没有什么区别,但为了更适合电视小屏幕播出的特点,这种影片样式还是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形式规范。最明显的是镜头景别的运用。电视电影更驱向于使用近景、特写等近距离的景别,而较少使用场面辽阔的大全景。这一方面是由于在清晰度不高的小屏幕上难于分辨特别细微的事物,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特写甚至大特写在电视中表现出来并没有影院银幕上那样强烈的冲击力,多用无妨。当然还有一个特别突出的特点,就是美国的电视电影从来不采用宽银幕的方式,而总是规规矩矩地用标准四比三画面拍摄,这似乎与我国目前大多是用磁带录制的遮幅式电视电影恰好相反。在剪接节奏上,电视电影在总体上偏慢,在同样时长的情况下镜头数量一般明显少于普通影片。这既是为了适应电视观众在日常环境中观赏的心理节奏,同时也是因为在小屏幕上看片所感受到的速度与大银幕有所不同。(阿里洪在其《电影语言的语法》一书中曾经谈到:“当你以正常速度拍摄一场戏,然后在一幅小银幕上放映时,银幕上再现的速度是同拍摄这场戏时的速度相符的。但同样是这部片子,放映在供大量观众观看的大银幕上时,那场戏的速度就慢下来了。”(注:(乌拉圭)丹尼艾尔·阿里洪《电影语言语法》, 陈国铎等译, 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第164页。)说的正是这样的情况。)在叙事方面,电视电影不但更为明畅易解,更依重于语言本身的叙事功能,而且对于各种视觉的叙事因素也很注意提高其清晰度。例如对于一份起着叙事重要作用的报纸新闻标题的特写镜头,电视电影可能会比普通影片多给一两秒钟,以便电视机前的观众也能看清它的内容。在夜景场面中,电视电影通常会采用比普通影片强得多的照明,用较强的轮廓光勾出主体内容的清晰形象,以适应电视收看环境光线较亮的需要。以上这些特点综合在一起,让人很容易就能分辨出哪些是影院故事片,哪些是电视电影。如果说在外部形式上电视电影的电视特点还不算十分突出的话,那么在题材内容方面,美国的电视电影的电视特点就更为鲜明了。与肥皂剧、情境喜剧和普通系列剧绝大多数是原创作品不同,现在的电视电影极少是剧作家原创的,它们大都由流行的传记、小说、历史著作、报告文学或新闻报道改编而来。电视电影的制作者大概很少想到要拍出成为经典的传世之作,但大多数这类作品却希望能同时事热点结合起来。电视是一种即时传真的现代媒介,即使是娱乐性节目也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即时传真这一媒介特征的制约。一部电视电影在商业上是否成功主要取决于它在电视网中第一次播出时的收视率,而在观众对其艺术状况一点都不了解的情况下,能吸引观众收看的因素,主要就是其内容与公众热点的吻合。所以,每一个热门话题差不多都能够引发出一部甚至几部有关题材的电视电影。本文开头所说古巴男孩的故事被拍成电视电影,就反映了这种状况。由于这种影片制作周期很短,它又总能赶在热点还没有冷却的时刻播放出来。例如戴安娜公主结婚、婚变和不幸逝世等几次大事件,都引出了好几部质量不很高,但播出非常及时的电视电影。1995 年1月末,著名前橄榄球星兼影视明星辛普森的谋杀案即将开庭,福克斯电视网就及时推出了《辛普森的故事》(the o.j.simpson story), 讲述辛普森从童年直到成为犯罪嫌疑人的全部过程,包括他在取保候审期间乘车出走,在高速公路上被警方和各电视网进行追击而这场大追击在几个月前才被各大电视网进行了实况转播,美国公众都记忆犹新。。同年4月,为了配合拳王泰森案引起的社会热点,hbo有线电视网也推出过一部泰森的传记片《泰森》(tyson)。而另一些电视电影,则配合着热门畅销书的上市,对某些一度引人注目的事件旧话重提。

电影发展趋势范文9

关键词:大数据背景;电力;营销市场行业;发展趋势;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电网发展迅速,产生了大量的电量和非电量数据,并且随着电网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信息采集技术的不断提高,电网数据增长的速度变得更快,使大数据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问题。对大数据进行研究的目的就是充分挖掘数据之间蕴含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得到价值回报。对电力企业来说,利用大数据对各个重点行业用电量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可以为制定电力营销方案提供数据支持,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鉴于此,本文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电力营销市场行业中大数据特点以及相关性分析方法

(一)电力大数据的定义

所谓的电力大数据就是指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如数据集成管理技术、数据储存技术、数据挖掘技术、数据计算方法等,来充分挖掘电力数据当中有价值的信息,以此来实现业务趋势预测、营销策略制定的目的,有利于提高电力企业经营发展的水平,大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电力营销市场行业中大数据特点

电力营销市场当中所包含的数据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的数据:各个行业的供售电量数据、各个用户的供售电量数据、影响各个行业发展的各因素数据等,由此可以看出电力营销市场涉及到的数据非常庞大,而且形式多样,既包括历史数据,又包括实时数据。总的来说,电力营销市场的大数据具有大量化、速度快、类型多以及价值大的特点,准确的对电力营销市场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充分挖掘其中有价值的信息,并准确预测各个行业的用电量发展趋势,从而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使电力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三)相关性分析方法

为了研究各个行业用电量和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的分析方法是相关性分析法,这种分析方法比较常用的两种方法为线性相关系数和因果分析方法,但是由于因果分析方法不能对结果进行定量描述,而是只给出一些定性结论,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一般都是使用线性相关系数这种分析方法。

二、实例分析

(一)实例概况

本次研究选取了某个地区发展较好、用电量较大的10个行业,以这10个行业2009-2014年每个月的用电量数据为研究资料,然后分析这10个行业的发展趋势。本文选取的这些行业是该地区的经济支柱产业,用电的总量占到了该地区用电总量的69.8%,主要包括化学制造业、纺织行业、金属制品行业、交通运输行业、餐饮住宿行业、通用或专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行业、批发零售行业、工艺品制造行业以及电子设备制造业。通过对这些行业用电数据的发展趋势分析,可以掌握整个地区用电量的大体情况,同时也可以分析出各个行业的发展趋势。

(二)主导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发现,在这10个行业当中,用电量呈上升趋势的行业有5个,分别为化学制造行业、金属制品行业、交通运输行业、餐饮住宿行业、电子设备制造行业;用电量呈现下降趋势的行业有3个,分别为通用或专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行业和工艺品制造行业;用电量基本稳定的行业包括纺织行业和批发零售行业。分析出各个行业的用电量发展趋势之后,电力企业就可以根据分析的结果来制定科学的营销策略,重点把握那些用电量大、并且具有平稳和上升发展趋势的行业。另外,对那些虽然用电量偏小,但是发展迅速的朝阳产业,也应该作为电力营销的重点客户,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电力企业的供电量,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三)相关性分析

在本次的研究当中,除了上述问题之外,还要研究一个重要的内容,即大工业用电量和内外部各种影响因素的关系。本次研究当中选取的外部因素为工业生产总值和GDP,而内部影响因素选取了10个行业中的5个行业,分别为纺织行业、金属制品行业、交通运输行业、餐饮住宿行业、通用或专用设备制造业,通过研究和计算得出如下结论:外部影响因素工业生产总值和GDP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325和0.3125,这说明外部经济因素对大工业用电量的影响程度较轻;而部分主导行业纺织行业、金属制品行业、交通运输行业、餐饮住宿行业、通用或专用设备制造业和大工业用电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268、0.4968、0.8653、0.5341和0.8025,显而易见,部分主导行业对大工业用电量的影响非常明显,具有主导地位,因此,必须将这些行业作为电力营销的重点对象,以提高售电量,最大限度的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根据线性回归方程式还可以将大工业的用电量估算出来。

结语

总而言之,在大数据背景下,对电力营销市场行业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电力企业应该提高对这一工作的重视程度,利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大数据进行准确的分析,从而预测各个行业用电量发展趋势,为制定电力营销策略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庞建军.大数据背景下的电力营销市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J].科技视界,2014(32):295-296.

[2]王春文,程艳.浅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电力营销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电子商务,2012(12):133.

[3]刘文森.研究电力营销现代化建设现状与前景[J].企业文化(下旬刊),2015(07):223.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