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关于新能源技术集锦9篇

时间:2023-09-21 17:59:56

关于新能源技术

关于新能源技术范文1

战略联盟是企业通过自发构建伙伴关系并协同进行生产经营或技术创新的组织行为。它们受各种动机或目标推动而产生,组织形态上表现为横向或纵向结合等各种形式(Sampson,2007)。本文借鉴Doz和Hamel(1998)的研究结果,基于企业参与意图将联盟类型划分为技术联盟和市场联盟[4]。技术联盟是指企业之间以技术资源共享为平台建立相互依存性的战略合作关系,依托技术创新推动企业内部生产结构优化以此实现企业快速成长。企业参与技术联盟的首要目的就是获取联盟成员的技术和知识资源,并将其与自身相整合,以弥补企业“战略缺口”。市场联盟是企业相互交易关系中建立以市场资源共享的一种战略组织,意图在于提高企业在市场营销的效率和市场份额控制能力。市场联盟重点关注企业之间营销网络,多见于汽车、食品、服务业等产业领域,是快速抢占市场的有效手段。联盟成员之间共享互补资源之外,还帮助企业较快适应多样化的市场需求,降低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从资源角度来讲,技术联盟主要为企业提供技术资源,包括技术诀窍、生产技能、专利、技术人员等。市场联盟在于为成员提供共享的市场资源,如营销网络、营销技巧、销售人员等。企业能力是企业配置、整合内外资源,高效组织产品创新、生产、营销等各种经营行为的能力。依据组织学习理论将其划分为两个维度即开发能力和探索能力(March,1991)。开发是组织运用现有的知识存量和集中在现有技术轨道去提升他们的能力,通过知识的精炼和路径化去产生经验上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凭借开发能力,企业对已有知识存量进行复制、提炼,并沿袭传统惯例营造出组织的稳定,其目的在于更高的生产效率和创新活动的有效性。探索则涉及新组织路径的搜寻,以及技术、商业、路径和产品的新的运作方式,是一种颠覆性的技术创新活动,具有变异、实验、复杂、风险承担和创新等特性。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探索能力是指企业创建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和新工艺流程等创新活动的能力。开发能力和探索能力是企业组织中两个重要的但又差异极大的能力,它们对组织经营绩效有着极大的影响力。“资源观模式”清楚说明,异质资源形成企业独特的能力与竞争优势,为此企业为了应对变化频繁的外部环境,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对现有资源进行开发或者积极探索以发现新资源,以不同资源促进不同能力的提升。开发能力与探索能力的提升与市场资源、技术资源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企业组成联盟时,开发能力是合作伙伴之间由于共享资源最易提升的一种能力。由于与供应商或合作伙伴关系密切的知识主要是市场信息、销售网络等,当企业与他们结成来联盟,市场信息与销售网络的知识会迅速扩张。Swaminathan等人(2009)指出,充分掌握市场全新动向有利于企业提炼现有资源的功能。如果企业能深入了解市场条件与顾客的相关信息,必定能更好地利用现有的资源。企业若是缺乏对市场和客户的深入了解,很难高效率的开发现有的资源。所以本文认为,开发能力提升的动力来自市场资源。对于探索能力而言,企业探索活动是一个有机的、混乱的过程,伴随着松散式、路径破坏式技术演进行为。其目的在于追求新兴的市场与技术。因此,探索能力应该源自企业所掌握的技术诀窍,是一种善于将以前未涉及的新市场资本化的能力。尽管在提炼现有知识与能力以面对竞争激烈的外部环境过程中,市场资源是主要推动力,但是企业为了保持竞争优势仍需进行技术创新以提供全新的产品、服务等,超越的技术能力与功能齐全的生产系统则是这一目的实现的基石。即技术资源是企业实现产品根本性创新,是技术轨道破环性演进的基础。由此本文认为技术资源是探索能力提升的动力源。尽管开发能力与探索能力的动力源不同,但不能认为,开发能力与技术资源、探索能力与市场资源就互不相关。比如,依靠全新技术生产的产品需要企业原有的市场网络实现市场价值,原有产品在新技术的影响下逐渐改善属性,提升产品功能。同样一旦新技术路径成熟,必然面临市场化的挑战。即便如此本文依据资源与能力的研究成果认为,市场资源对开发能力的影响力超过技术资源,同时技术资源对探索能力的影响力超过市场资源。由此提出假设:H1:不同联盟的资源类型对企业能力的影响程度不同。H1a:市场联盟提供的市场资源对于开发能力的作用强于探索能力;H1b:技术联盟提供的技术资源对于探索能力的作用强于开发能力。

二、企业能力与技术创新方式的关系

企业创新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在企业现有技术轨道未发生变化的前提下,对产品、技术、生产流程的改进;二是彻底改变企业原有技术轨道,将企业引向新技术轨道,从事新产品、新技术、新市场的开发。刘晓敏等人(2005)在研究企业治理机制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时,依据技术改造程度将技术创新分为渐进创新和突变创新。突变创新是指导致企业投入、产出或者流程中根本性改变的创新,其结果导致企业脱离原有的技术轨道,进入高阶技术轨道发展。渐进创新是指对现有产品和经营理念进行局部性或者微小的改变,是一种对现有技术改进所引起的渐进、连续的创新。渐进创新的显著特征是在现行技术轨道中,对现存的产品进行局部性且程度微弱的提升。而突变创新是新产品蕴含的技术结构发生根本性改变。与渐进创新相比,突变创新依存的知识基植入了大量新知识,致使原有知识存量发生结构性改变。企业技术创新是一项涉及环节众多的系统工程。就企业发展生命周期来看,单个企业的发展初期需要较强开发能力,而在企业发展阶段的后期则需要更多的探索能力。企业只有同时具备这两项能力才能在激烈变化的竞争环境下保持长期竞争优势。March(1991)从组织学习角度提出企业学习能力分为开发能力和探索能力,并依据这两种能力提出两种创新方式:渐进创新和突变创新。企业运用开发能力对现有知识存量进行复制、提炼,在充分收集市场信息的基础上对现有生产活动进行局部修正和改良,实现企业渐进创新。由于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竞争激烈,为了生存和发展,企业仅依靠开发能力从事创新活动是不足以维持长期竞争优势。市场中顾客需求的变化、竞争力量的此消彼长,企业在改善现有技能和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还需要大力发展新技术和新产品,这就必须培养和提升与发现新技术与新产品相匹配的探索能力。探索能力因适应复杂动态环境中产生,以新知识、新技能为基础,是实现突变创新的活动能力。为此意味着与研究、变异、试验等突变创新活动相关,从事的创新带有试验与探索性质,亦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质,由于此类创新活动的市场化周期较长,所以一般很难实现短期盈利目标。由此本文提出假设:H2:企业能力影响技术创新方式的选择。H2a:开发能力对渐进创新的正向效应强于突变创新;H2b:探索能力对突变创新的正向效应强于渐进创新。

三、联盟类型与技术创新方式的关系

依据网络结构嵌入理论,参与不同联盟的属性决定网络嵌入关系不同,企业之间资源共享程度以及控制能力随之出现差异,由此导致创新能力提升幅度不同。市场联盟为企业拓展营销渠道、全面预测顾客需求与准确估计竞争对手变化提供了平台,亦提高技术创新反应力。同时增强企业对市场机会的识别能力和对抗环境的威胁能力,这些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技术创新行为实施。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Rodolfo和Santos(2001)认为过分关注市场、客户需求、竞争对手会产生组织创新惰性,阻碍组织学习,最终企业因经营惯性压制突破性理念、流程与技能的出现,对市场全新信息仅采用消极态度应对。即在原有技术轨道中或原有工作范式中进行局部性识错和修正,而不愿从事跳跃式、非连续性的突变创新,或称为新工作范式的创新。HannyN.etal(2011)指出,过度关注现有顾客和竞争对手会造成企业的短视行为,为快速的应对市场变化采取的策略仅是对现有产品进行局部修正或微弱改进。依据上述的论点,本文提出如下假设:H3:联盟类型影响技术创新方式的选择。H3a:市场联盟提供的市场资源对渐进创新的正向效应强于突变创新。技术联盟是企业获取新知识与技能最佳外源组织。随着科学技术变化越来越综合化和复杂化,技术创新所需的知识和技术门类逐渐增多。拥有有限资源的企业要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仅依赖自身的异质资源是无法满足现在技术创新的要求。为此,企业若想快速提升创新能力,就必须突破企业边界的限制以组织合作学习方式获取该行业最前沿的知识。技术联盟就是最优的组织合作学习方式。凭借技术联盟,企业不仅进行知识共享,还可协同创新,实现新知识和能力快速积累,丰富企业原有知识存量与结构。(刘晓敏、李垣等,2005)。一旦创新型知识和能力体系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必然引起技术知识的跳跃性发展,从而促进企业突变创新。如果企业参与技术联盟的目的只是在于学习简单的知识与技能,这对于企业来说是得不偿失。因为一旦联盟伙伴实施机会主义行为,企业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只有企业从联盟中获取的收益大于其付出的成本,企业才会积极参与技术联盟。从资源资本化价值出发,本文认为技术联盟提供的技术资源导致的创新主要是突变创新,而不是渐进创新。为此提出假设:H3b:技术联盟提供的技术资源对突变创新的正向效应强于渐进创新。

四、概念模型的提出

关于新能源技术范文2

关键词:专利;分类修订;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1 专利分类体系简述

建立在《关于国际专利分类斯特拉斯堡协定(1971)》基础上的国际专利分类体系(下文简称IPC)为专利文献提供了一种共同的分类工具,其建立的首要目的是为各知识产权局和其他使用者建立一套用于专利文献的高效检索工具,用以确定新颖性,评价专利申请中技术公开的发明高度或非显而易见性;此外,IPC还可用于对某一技术领域中的现有技术进行调研,对工业产权进行统计,从而对该领域的现有技术做出评价[1]。IPC是当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检索专利文献的高效工具,其按照树状结构划分某一技术整体,并从功能和应用的角度设置了分类条目。

除IPC分类体系外,欧洲专利局(EPO)还拥有建立在IPC基础上的、更为细化的内部分类体系(下文简称ECLA),自2013年起,在ECLA基础上结合了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的分类实践,建立了联合专利分类体系(下文简称CPC),为欧洲专利局和美国专利商标局共同拥有。同时,日本特许厅(JPO)也拥有建立在IPC基础上的、更为细化的内部分类体系FI,以及专门为计算机检索而开发的专利分类体系F-Term。这些更为细化的分类体系为精细化检索专利文献提供了可能。

2 专利分类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联

专利分类体系是出于管理和检索专利文献的目的而建立的,它建立的原则是:将专利文献中同一技术主题归于同一分类条目下,从而便于在需要时通过该条目获取到相应的技术主题。随着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某一技术领域中的专利申请数量不断增长,到达一定数量之后,相关的一个或若干个专利分类条目中会积累大量的文献,影响检索效率;另一方面,在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原有的分类条目在结构设置上与产业发展的方向不相符,需要对分类体系加以调整。因而,专利分类体系会定期或不定期进行修订,分类条目的修订可分为三种情形:新增条目、修改已有条目和删除某些条目。新增和修改的分类条目可以体现出技术改进,揭示成熟产业的技术更新;而删除的分类条目能够反映产业的技术创新与更替,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被淘汰的技术分类。

因而,从分类体系修订的条目关联中,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产业的发展状况。下文将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对象,探索该产业关键技术对应专利分类条目修订反映出的产业技术发展热点和方向。

3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与产业专利体系修订

3.1 主要关键技术分解

由于现有IPC按照传统汽车结构进行构建,无法体现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类型,因此,为了更好地研究新能源汽车领域专利分类与产业技术的衔接关系,并由此研究专利体系的动态变化与产业技术发展的互相影响,本文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关键技术进行分解,具体如下:

其中一级技术分支囊括了三种动力车型,即,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以及燃料电池汽车的全部关键技术。

电驱动系统指将车载电源的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并通过驱动机构驱动车轮转动的动力装置。

储能装置指新能源汽车上安装的能够储存电能的装置,包括动力蓄电池、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和飞轮电池等或其组合,囊括了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各类电池、储能设备。

整车电子控制系统指用来联合控制新能源汽车各子系统运行,进而控制整车运行状态的系统。包含了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以及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用整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全部特点。

另外各二级技术分支按照其产品类型还进一步包括一定数据量的三级技术分支。

按照上述关键技术分解表,将其与专利分类表进行对照,发现储能装置以及整车电控两项关键技术涉及到了IPC或CPC修订历程中的多个修订项目,这两项技术也是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研发的重点方向,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分类体系变化与产业技术发展存在的关联关系。因此,下文重点从储能装置以及整车电控两项技术的角度分析该产业与专利分类的关联和启示。

3.2 分类修订项目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总体分布情况

在储能装置这一关键技术上,分类体系的修订主要集中在太阳能电池、动力蓄电池、燃料电池这些技术分支上;整车电控方面也涉及到了两项分类修订项目。近几年这几个技术领域分类条目修订频繁,反映出这些领域是新能源汽车产业中技术发展迅速,创新活跃的技术领域。

3.3 IPC体系中涉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关键技术修订情况

3.3.1 储能装置对应IPC修订情况

储能装置对应的IPC修订比较活跃,近五年内生效的修订项目有5个,分别是F005、F007、C460、A008、F017,集中在光伏转换器件、非水电解质蓄电池、二次电池温控等技术。

F005项目(H01L31/06-H01L31/078):涉及太能电池的势垒,其是太阳能电池的核心原理。随着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专利文献量大量增加,原有的条目数难以满足分类和文献检索的需求,因此该技术的分类表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IPC分类表由原来的8个分类条目扩展到20个分类条目,扩展后的新条目,可以更加明确太阳能电池的势垒类型,提升了技术主题精细化检索效率。

F007项目(H01L31/04- H01L 31/058):涉及太阳能电池的光伏转换器件的基本结构,具体涉及太阳能电池的封装、电互连、冷却和光学装置等。修订前的IPC分类表逻辑结构不够清晰,导致涉及光伏模块(由大量太阳能电池组成的整体模块)的技术,例如光伏模块的支撑结构、框架结构和接线盒等也分类在此,这些技术内容与H01L31/04的范围不是十分契合,新修订后的IPC分类表,新增了H02S这个小类,并且理顺了H01L31/04和H02S之间的关系,将涉及光伏模块的部分技术内容分类在H02S,使得IPC分类表的结构更加严谨清晰,分类位置更加明确,提升了文献检索效率。C460项目在修订过程中整合到F007项目中。

可以看出,涉及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分类修订近几年比较活跃,表面看,该技术与新能源汽车领域之间的关系并不十分紧密。但是,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与电动汽车配套使用的充电站可以大量采用太阳能电池作为清洁能源,该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A008项目(H01M4/13、H01M4/48、H01M10/05):涉及非水电解质蓄电池及电极。该项目涉及修改和细分的小组主要有H01M4/13、H01M4/48、H01M4/58、H01M10/05。H01M4/13修订前仅1个细分条目,修订后14个细分条目,将非水电解|蓄电池的电极按所采用的活性材料进行分类,同时相应新增了5种类型电极的制造方法。H01M4/48修订前仅1个细分条目,修订后6个细分条目,将无机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活性材料进行细分,近几年来该方面的专利主要聚焦钛酸锂、钴酸锂、锰酸锂、镍钴锰酸锂等新一代锂离子电池活性材料。

3.3.2 整车电控技术对应IPC修订情况

整车电控技术领域近五年内IPC涉及到的修订项目有2个,分别是A038和C477项目。

A038项目(B60W小类):车辆子系统联合控制,即不同类型或不同功能的车辆子系统的联合控制、专门适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系统、不与某一特定子系统的控制相关联的道路车辆驾驶控制系统。该提案涉及修改和细分的小组主要有B60W10/10、B60W10/12、B60W10/18、B60W30/04、B60W30/08、B60W30/16、B60W30/18、B60W

40/06、B60W40/08、B60W40/10、B60W40/12、B60W50/02、B60W50/08,本次修改主要体现了对于各个分类位置的进一步细分。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有关新能源汽车整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发展也随之活跃起来,A038提案的修订内容主要涵盖了车辆驾驶安全控制、自适应巡航控制、车辆牵引控制等方面,这些方面都体现了新能源汽车为提高行驶效率、节约能源消耗而带动的相关技术的发展。

C477项目(B60W20大组):专门适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该项目涉及B60W20/00组的进一步细分,内容涉及原动机功率分配控制、混合配置的控制、传动装置控制、原动机转换控制、系统故障控制等技术。B60W20/10组是有关原动机功率分配控制的技术,混合动力车辆的内燃机和电动机功率分配直接影响车辆行驶效率和运行成本,也是近些年混合动力车辆控制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3.3.3 其他专利分类体系中涉及储能关键技术修订情况

欧美联合分类体系(CPC),以及欧洲专利局曾经的内部分类体系(ECLA)中都涉及到新能源汽车产业储能关键技术中燃料电池(H01M8)方面的修订。

在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中,燃料电池是关键技术。分类表H01M8/00对应燃料电池领域。尽管近些年IPC并未对H01M8/00进行过修订,但近几年CPC对H01M8/00进行过多次修订,其中修订比较多的分类号涉及H01M8/04和H01M8/10。H01M8/04涉及燃料电池的控制装置或方法,H01M8/10涉及固体电解质的燃料电池,这些是当前燃料电池技术发展的热点。燃料电池的优点是发电效率高、节能环保,因此适合应用在新能源汽车上,虽然目前由于市场原因,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相比纯电动汽车要少很多,但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依然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CPC分类体系近五年没有涉及到新能源汽车产业整车电控关键技术相关的修订,反映出这项技术在欧美已经趋于成熟,关于这个技术领域的分类体系在几年前就已经很完善。

3.4 项目修订时间分布与产业发展关联关系

修订项目出现的时机往往是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分类文献量激增,分类修订要求迫切的时间点。不同的技术发展和技术更新有一定的进程。储能装置方面,早在2006年即出现关于非水电解质蓄电池的修订项目,2010年开始储能装置方向出现修订高峰期,2010年至2013年期间密集出现了5个修订项目,分别集中在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动力蓄电池几个技术分支上。整车电控方向的两个项目分别出现在2010年及2014年,其中2014年提出的修订项目C477涉及混动车控制技术,历时1年多的修订讨论,目前已经完成,并已在2016年分类表中生效。有些技术对应的分类条目在近年内多次修改,说明其技术在持续发展,专利布局紧锣密鼓,应引起业内特别关注。

修订条目大多来源于ECLA条目或者CPC条目,部分细分来源于日本分类体系FI条目,说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或地区在这些技术上发展更新非常迅速,已经从技术初创期发展到了成长期。

4 新能源汽车产业关键技术发展建议

《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2015)》中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目标是“2020年自主新能源汽车年销量突破100万辆,市场份额达到70%以上”,“至2025年,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的新能源汽车年销量300万辆,自主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达到80%以上”。结合前文分类修订项目的深入分析,在目前我国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本文对新能源汽车产业近年来分类修订活跃的关键性技术方向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4.1 动力蓄电池技术

动力蓄电池系统是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重点之一,我国动力蓄电池技术的发展目标宏大,到2020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动力蓄电池的发展目标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要达到80%[2]。但结合在华发明专利申请情况来看,中国申请人占比仅37%,我国在华知识产权优势并不明显。全球发明专利申请量比较发现,日本和欧洲的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巨大,美国次之,中国和韩国申请量占比较小,可见我国在该技术上与日、欧、美技术先进国家还有一定差距。从2007年开始,我国动力蓄电池的发明专利申请量逐步增加,并呈现加快发展势头,说明我国已经高度重视该技术并且已经逐步开展技术研发创新工作。

4.2 太阳能电池技术

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日本、欧洲、美国技术发展起步早且发展平稳,已经处于技术成熟期,中国、韩国在2007年左右研发创新逐步加强。从修订项目看,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分类修订近几年比较活跃,2010-2013年间有三个修订项目,内容涉及半体材料、模块、工艺等,并新增一个光伏发电的小类。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之间的关系不是十分紧密,在《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2015)》中太阳能电池属于新能源材料领域,但是,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与电动汽车配套使用的充电站可以大量采用太阳能电池发电作为清洁能源。因此,建议将太阳能电池技术作为新能源、电力装备等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重点关注半导体材料、模块、工艺等技术分支,具体内容可参考修订项目,因其过于专业细致,此处不再赘述。

4.3 燃料电池技术

日本、美国、欧洲研发起步较早,日本优势明显,中国、韩国也有一定的研发创新规模。燃料电池汽车是一种理想的新能源汽车,其相比纯电动汽车的主要优势是方便,因为燃料电池汽车不需要冗长的充电过程,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完成添加燃料。尽管如此,燃料电池汽车的劣势也很突出,燃料电池成本高昂,并且需要配建相应的制氢、加氢等配套基础设施,使用成本也很高,因此各国在该方向研发创新均没有明显上升趋势。目前,日本在燃料电池汽车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也高度重视中国市场,积极在华进行专利布局,在华的燃料电池技术发明专利申请占到了46%的比例,专利优势明显,而我国只占到18%左右。因此面对这一巨大差距,我国企业应增强紧迫感,积极吸收借鉴日本、美国的先进技术成果。

2010年以来,欧洲分类体系对H01M8进行过多次修订,其中修订集中在固体电解质的燃料电池技术上,关键内容涉及固体电解质燃料电池的电解质膜。电解质膜是燃料电池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当前的技术发展热点和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

4.4 整车控制技术

整车控制器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零部件之一,直接影响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应用。我国的发展目标是2020年整车控制系统自主化率达到50%,关键国产化芯片应用率达到10%,自主实时操作系统应用率达到10%。到2025年,国产整车控制系统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0%,关键国产化芯片应用率达到30%,自主实时操作系统应用率达到50%。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分类表的修订和全球技术发展密切相关,其修订的具体内容可能是产业技术发展的热点和方向,对于我国产业界来说,提前把握住分类体系的变化情况,能够对技术发展动向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专利分类表使用指南[Z].2017:1.

关于新能源技术范文3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创新价值链;模型

在社会绿色出行和低碳减排的迫切需求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2018年,北京成立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其中第一项战略任务部署就是要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因此,如何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通过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价值链模型构建,分析影响产业技术创新过程的各个环节,得出影响作用较大的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赋能。

一、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一)价值链理论

价值链分析法由美国哈佛商学院MichaelE.Porter提出,成为企业进行竞争优势分析的有效工具。Poter教授把企业内外促成价值产生的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基本活动包括企业生产、销售、进料后勤、发货后勤、售后服务等。辅助活动包括企业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与开发、采购等。

(二)创新价值链理论

创新价值链是一种与产业链、价值链、技术链、创新链等多链条通过某种机理有机融合在一起运行的过程机制。其中价值链和创新链是最主要的两个链条,价值链的主要运行模式是顾客—员工—顾客,创新链的主要运行模式是顾客—员工—资源。依据邓正红(2012)企业软实力“金字塔”模型内在机理,价值链与创新链的融合,也就是正“金字塔”与倒“金字塔”的无缝对接,将顾客的价值需求转化成员工的价值创新,再将员工的价值创新填补顾客的价值需求,如此循环反复,推动企业在持续的价值创新中不断进化。

(三)创新价值链结构文献分析

学者们分别从知识视角、生产价值视角以及价值链理论视角出发,结合研究课题来定义创新价值链结构。HANSENMT等(2007)从知识视角出发,认为创新价值链结构包括收集知识、转化为创新成果和推向市场实现知识价值;王伟光等(2019)也从知识视角出发,认为创新价值链结构包括知识生产、知识应用和知识扩散。王伟光等(2019)和于永泽(2013,2014)均从生产价值视角,将创新价值链结构分为创新投入、创新知识凝结和创新成果实现三个部分。于永泽等(2014)从价值视角出发,把创新价值链结构分为产品设计和产品生产两个过程。谢青和田志龙(2018)、王静等(2018)从价值链理论出发,将创新价值链结构分为研发、产业化、公共领域推广和私人领域推广等环节。

(四)创新价值链构建文献分析

李新宁(2018)认为,创新价值链的理论形成逻辑是创新与价值链的有机结合。创新价值链主要有三部分:基础要素—项目、成果,创新价值链环节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主体要素—高技术产业,创新价值链环节包括产品开发、设计制造和产业化;目标要素—市场,创新价值链环节包括市场运作和售后服务。赵婉琳(2017)研究的是区域创新,其价值链模型由区域基本价值活动(研发、商业化和管理三个阶段,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研发制造、产业化、市场运作和提供管理服务)和区域辅助价值活动(创新基础设施投入、人力资源管理、信息资源利用和信息技术支持)构建而成。宋晓彤(2019)等基于钟柯远(2005)和Hansen(2007)的研究,构建了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价值链。综上所述,有学者从构建创新价值链模型出发,并在此基础上基于专利信息构建相应的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所研究的产业技术创新过程进行更好的剖析,并提供能力提升策略。但是,以往相关研究中,在新能源产业领域,缺乏从专利视角利用技术创新价值链来研究该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文献和著作。本文作为研究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和提升策略的第一步,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价值链模型。在后续研究中,将在此基础上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对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过程进行更好的认识与评价。

二、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价值链模型构建原则

第一,系统性和科学性原则。模型构建必须从新能源产业的各种角度和层次去研究技术创新和价值创造过程的规律,从而得出全面正确的结论,科学地指导管理实践活动。第二,关联性原则。价值链各个环节的关联程度关系着创新价值链的业务延伸和战略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价值链上的所有专利成果,于各个产业而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第三,创新原则。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技术创新能力成为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第四,用户需求原则。对新能源汽车产业进行实际调研,了解市场用户需求现状,发掘具有巨大需求潜力的价值链环节,加大对该环节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才能更加高效地增加整体经济收益。第五,适应原则。各省在进行价值链创新时,应当考虑到当地的现实情况,比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情况、经济生活水平等,做到因地制宜和适应市场变化,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三、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价值链模型构建

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价值链模型如图1所示。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过程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大类。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基本活动可划分为研究研发、商业化和服务等。具体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品开发、生产制造、产业化、市场运作(包括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售后服务等过程。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辅助活动可划分为创新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技术支持等。

(一)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价值链之基本活动

1.基础研究。是指通过实验或理论分析得出基本原理,它不以任何专门应用或使用为目的,成果的主要形式是科学论文和著作,可以反映知识的原始创新能力。于新能源汽车产业而言,应为研究人员创造良好的研究环境,促使其成果的产生。基础研究有助于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2.应用研究。是一种创造性研究,以特定实际为目的,成果的主要形式是科学论文、专著或专利。要提高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需要国家加强对科研院所和高校等研究机构所承担科研项目的制度和资金支持,使这些研究机构高质量高效率产出成果,为产业发展增速。3.产品研发。是指以基础和应用研究为基础,以已有资源和技术为支撑,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的核心研究活动。结合政产学研,新能源汽车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作为产品研发主体,加大技术成果转化力度,结合市场需求进行研发,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赋能。4.生产制造。是一种系统性的物化过程。生产制造企业为实现预定目标,通过整合生产的各种相关资源,将前端产品概念设计物化为产品。于新能源汽车而言,高质高效的生产制造可以为行业提供充足的发展基础。5.产业化。是指同一属性的企业或组织根据市场需求情况集合成社会承认的产业规模,通过专业管理实现产品系列化和品牌化的过程。于新能源汽车产业而言,涉及新能源汽车创新过程的企业集合在一起,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以期更好地发挥产品价值,促进国家、社会、企业和个人的高质量发展。6.市场运作。是指一种调节市场经济运行的行为。运作方式包括调整市场价格和市场供求关系,以及协调市场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市场运作包括公共领域的运作和私人领域的运作。通过市场运作对创新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进行调整,以期更好地进行技术创新分工,提高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达到更高的经济效益,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支撑力量。7.售后服务。是指市场中的卖方把产品、技术、服务销售给买方后,卖方为买方提供的一系列服务。售后服务的目的是扩大买方市场。新能源产业涉及交通、人身安全、环境质量、社会生活质量等问题,所以高质量的售后服务可以使买方获得高满意度,有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性和稳定性发展。

(二)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价值链之辅助活动

关于新能源技术范文4

朱鑫榕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北京100872)

【摘要】文章以创新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为基础,构建了网络能力、组织惯性和技术创新策略的理论分析框

架,讨论了网络愿景能力、网络创建能力、关系组合能力和关系管理能力的对自主创新、合作创新以及技术创新投入强

度的积极或消极作用。同时,揭示了组织惯性其企业成长前期可能起到的积极效应,以及在企业成长后期可能起到的消

极影响。研究结论为企业利用管理者提升网络能力、控制组织惯性进而改善技术创新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网络能力;创新策略;组织惯性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768(2013)12-0147-02

一、问题的提出

技术创新是企业提高竞争力和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

(Cooper,1976),因此,在当前复杂多变和充满不确定性的外部

环境中,企业面临的关键问题不是要不要创新,而是怎样根据

自身能力选择合适的技术创新策略,以提高创新的成效。技术

创新策略的重点是技术选择,包括技术资源的状况和技术能力

的水平、核心技术选择、技术创新的方式、创新投入的强度、外

部技术源、技术引入市场的时机和方式等内容(程源、傅家骥,

2002),其中技术创新的方式和创新投入的强度是技术创新策

略的两个关键问题。

在企业创新实践中,技术研发方式和研发投入强度的选择

不是纯粹的内部决策,而与企业嵌入的组织网络息息相关,这

一网络包括供应商、客户、竞争者、社区、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

等(Ikujiro Nonaka and Ryoko Toyama,2003),这些网络成员会对

嵌入该网络的企业技术创新策略产生显著的影响,于是,从组

织网络的视角讨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成为近年来关注的热点。

网络为企业之间提供了资源的渠道和整合的平台,企业可以利

用自身网络能力,通过网络关系获取所需要的资源并促进自身

的技术创新,目前学者们主要探讨了网络能力对资源获取(朱

秀梅等,2010)、创业能力(马鸿佳等,2010)和创新绩效(刘婷、

李纲,2012),较少关注网络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方式和创新

投入的强度的影响。为此,本文构建了一个网络能力、组织惯性

和技术创新策略的理论模型,旨在从理论上加深对网络能力和

组织惯性在企业创新实践中作用的理解,同时为企业摆脱组织

惯性,利用组织网络关系和资源促进技术创新提供有价值的指

导和建议。

二、理论基础

(一)网络能力

网络能力的概念是随着企业所处环境的日益网络化而提

出和发展起来的,它强调企业通过发展和运用网络和网络关系

来更有效的获取资源、创造价值并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能力。

Moller 和Halinen(1999)根据业务关系和网络管理的四个层次

提出,企业在处理与客户、供应商和竞争者等网络关系时,应该

具备四种网络能力:(1)网络愿景能力,即形成对网络的整体看

法、预测网络演化方向和发现网络机会的能力,是一种战略性

的能力;(2)网络构建能力,即协调网络中其他组织的资源和行

动的能力,尤其指管理企业在网络汇中的位置;(3)关系组合能

力,即管理整个网络以及网络伙伴筛选的能力;(4)关系管理能

力,即管理与单个合作者之间关系的能力。国内学者(马鸿佳

等,2010;朱秀梅等,2010)等也对网络能力的内涵和维度划分

进行了研究,并一致认为网络能力是企业建立、维持与利用各

层次网络关系以获取稀缺资源和引导网络变化的动态能力(马

鸿佳等,2010)。具备良好网络能力的企业能够在自身和其他企

业之间发展和维持关系,能够将自身的资源与其他企业的资源

联合起来作为己用,促使新的商业模式和新产品、新服务不断

出现,进而在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中赢得持续竞争优势。而如

果企业的网络能力较差,不能主动开拓和运用网络关系及嵌入

关系中的资源,单纯依靠企业内部资源投入来实现创新,既不

能保证创新的成效,也会增加企业单独面对快速多变环境下的

创新风险。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网络能力影响着企业的技

术创新策略的选择。

(二)技术创新策略

技术创新策略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技术创新投入强度和

技术创新方式是两个关键问题。技术创新投入强度是指企业对

技术创新活动投资额的多少(徐细雄等,2005)。技术创新方式

根据主体参与程度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模仿创

新、合作创新和自主创新。模仿创新是企业通过反求工程研究,

破解、学习先进技术的基本原理、思路和秘密后,借助自身的技

术基础和条件,对现有技术开展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创新活动

(陈勇星等,2012)。合作创新是指经济和法律上独立的经济行

为主体,以技术合同为基础,依照各自的优势分担技术创新不

同阶段所需投入资源,组织技术创新活动,按照合同事先确定

的方式分摊创新风险,分配创新收益的合作过程(李垣等,

2005),在该过程中,企业通过与国内外其它企业、研发机构、高

等学校等建立技术合作关系,借助各合作方的互补优势和整合

资源,共同寻求技术解决方案的创新活动(陈勇星等,2012)。自

主创新是指企业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探索产生技术突破,并在此

基础上依靠自身的能力完成技术的商业化,获取商业利润的创

新活动(李垣等,2005)。或者说是企业仅运用自身的资源与能

力而开发新的产品或服务的实践(Hitt et al.,1996)。在自主创新

过程中,企业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解决技术难题,没有其

它企业的参与和介入,因此,其取得的技术突破具有自主知识

产权,可以有效地防止技术专长的泄露,保护核心技术,增强企

业的核心能力优势,并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优势。

(三)组织惯性

在组织背景下,惯性被简明地定义为对现有战略承诺的水

平,反映了个人对于特定的运作方式、实施战略所利用的制度

机制、投资和社会期望的支持程度(Dunning,1993)。因此组织

惯性描述了组织维持现状的趋势和对企业战略性变化的抵制。

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对环境变化所做出的相对反应速度就反

映了组织惯性的强弱程度。研究指出,组织惯性既会随着组织

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地增强(Porter,1990),也会随着组织规模的

增大而逐渐增强。随着组织年龄增长和规模扩张,正式的角色

和控制系统越来越完备,管理越来越规范,反过来造成了组织

行为的僵化和死板(王龙伟等,2004),因此,组织惯性越来越

强,组织会沿着原有的技术创新路径前进,发生创新战略性变

化的可能性越来越低。

三、命题的提出

(一)网络愿景能力与技术创新方式的关系

网络愿景能力是网络能力在战略层次上的体现,具有较强

网络愿景能力的企业会不断审视自身的技术创新策略与网络

资源的匹配程度,认识企业内部知识和创新所需知识之间的缺

口,并利用外部网络帮助企业及时获取创新中所需要的资源

(刘婷、李纲,2012)。同时,督促企业及时发展新的网络成员,扩

大网络规模,扩大知识获取的来源范围,而且网络规模的扩大

增加了关系的多样性从而有助于企业对异质性信息的获取(朱

晓琴,2011)。此外,网络远景能力使企业具有明确的学习意图

和学习动机,促进了知识吸收,为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的提供

了知识来源,这为企业增加技术创新投入提供了资源基础。

网络愿景能力越强的企业越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在网络环

境中越容易发现合作创新机会。网络愿景能力侧重于对参与网

络和网络发展的整体思考,要求企业评估现有网络伙伴的资

源、能力和知识,指导企业从组织网络中选择合适的创新合作

伙伴,使企业能够更有效的找到进行技术创新合作的对象、机

会和方式(朱晓琴,2011)。并且,较强网络愿景能力使企业拥有

明确的网络战略意图,并将这种战略意图落实到与合作创新相

关的内部员工的具体行动上,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

性,激发参与合作创新的热情。

由此,提出如下命题:

P1:在技术创新实践中,企业的网络愿景能力能够促进自

主创新,增加技术创新投入。

P2:在技术创新实践中,企业的网络愿景能力能够促进合

作创新,增加技术创新投入。

(二)网络构建能力与技术创新方式的关系

网络构建能力是企业在网络愿景的指导下利用自身的关

系技能去构建外部网络关系并能占据优势位置的能力(朱晓

琴,2011)。企业网络构建能力越高,越有可能处于网络中心位

置,这使得企业成为大量流动知识的交汇点,这意味着中心性

高的企业能比中心性低的企业更快地获取新知识,因而更有可

能早于其它企业发现并抓住新的自主创新的机会(李纲,

2010)。

网络构建能力能够帮助进入新网络,缩短到企业想连接的

其它优秀企业的路径,同潜在合作者建立有效关系,并吸引这

些优秀企业与之结盟,进行组织学习和资源共享(刘婷、李纲,

2012),为合作创新提供良好的平台。同时,网络构建能力通过

建立与各种组织的关系使企业接近网络中心位置,中心性高的

企业往往具有较高的威望、地位和权力,可以利用这些威望、地

位和权力,协调网络中的其它主体进行跨组织的知识整合,共

同参与到合作创新中(李纲,2010)。同时,企业网络构建能力越

高,在网络中越容易建立位置优势,更易于获取资源,这有助于

更多的利用外部资源、更少的利用内部资源进行技术创新。

P3:在技术创新实践中,企业的网络构建能力能够促进自

主创新,并有助于减少自身技术创新投入。

P4:在技术创新实践中,企业的网络构建能力能够促进合

作创新,并有助于减少自身技术创新投入。

(三)关系组合能力与技术创新方式的关系

企业在进行自主创新时,仅仅依靠自身资源是不够的,通

常需要通过外部网络获取其他网络成员的知识和资源。良好的

关系组合管理能力,可以使企业从整体上有效地分析各网络成

员可为其带来的资源和价值,据此分配企业的人力、物力资源,

并且可以根据创新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资源配置。因

此,关系组合能力提升了运用资源的效率,促使企业以较低的

成本获取创新资源,从而促进了自主创新(任胜钢,2010)。

由于技术创新的复杂性和高风险性,重大创新或突破性创

新是单个企业或少数企业难以应付的,此时合作创新就成为非

常重要的创新方式。例如,航空技术、新型能源等新兴技术研发

都是通过众多企业、高效、研究院所之间建立的合作创新网络

来实现的。在合作创新过程中,关系组合能力使企业与网络成

员建立共同的合作规则,并与网络成员保持长期的、亲密的合

作关系,在出现冲突时能站在合作伙伴的角度思考冲突解决办

法(朱晓琴,2011)。

然而,关系组合能力只是意味着企业在自主创新或合作创

新时能更好的利用和协调外部关系的能力,对企业的实际创新

投入没有直接的关联,后者更多依赖于企业的资源基础和创新

意愿。

P5:在技术创新实践中,企业的关系组合能力能够促进自

主创新,但与自身技术创新投入没有显著关系。

P6:在技术创新实践中,企业的关系组合能力能够促进合

作创新,但与自身技术创新投入没有显著关系。

(四)关系管理能力与技术创新方式的关系

企业的关系管理能力有助于对单个合作伙伴的关系管理,

与竞争者合作有助于协同创新,缩短创新周期;与供应商合作

可以减少供应链成本,降低新产品成本;与分销商的合作则可

充分了解市场信息,提高新产品的市场适应性,促进新产品的

最终成功(刘婷、李纲,2012)。

P7:在技术创新实践中,企业的关系组合能力能够促进合

作创新,但与自主创新和创新投入没有显著关系。

(五)组织惯性的调节作用

组织惯性是指一种组织系统运行一段时期后,除去外部力

量的作用,而偏好沿着原有路径继续运作的属性。组织惯性会

随着企业年龄增长和规模扩张而逐渐增强(王龙伟等,2004)。

当企业进入成熟期之前,企业一直出于成长阶段,在这个阶段,

随着组织年龄增长和规模扩张,正式的角色和控制系统越来越

完备,管理越来越规范,在此阶段,组织结构和(下转第171 页)

实践来验证。从长远发展来看,还需要从政府及有关部门、金融机构乃至整个企业发展长效机制的进一步健全

和改善。

【参考文献】

[1] 苏考辉,张志华.民营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分析与选择[J].经营管理者,2008(15).

关于新能源技术范文5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家用轻便型汽车;汽车产业;汽车生产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2-0003-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22.002

近些年来,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产量大幅度提升。不仅如此,由于国内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经济水平得以提升,汽车的消费力明显提高。因而当前从工业、民用两方面来分析,人们对于汽车的需求度在增加。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目前汽车行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性作用。而汽车行业的发展与使用率的上升,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能源问题出现,并对于当前的环境也产生了影响。与之关系最为紧密的便是,由于汽车尾汽排量的增加,严重地影响到了大气环境,导致污染日益严重。另外,也提升了对于石油能源的需求量,加大了石油的对外依存,这无形中对国家的能源安全造成了影响。由此人们提出了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战略目标,以更好地来保证汽车行业的发展及对环境的保护。

1 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意义所在

资源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就当前的世界能源环境分析来看,资源的匮乏是当前世界各国所面临的严峻性问题,而对于汽车行业而言,能源对其行业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由于其对于石油资源的依赖性极强,一旦该资源的获取发生短缺等问题时,势必将对其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而于当前,汽车行业的发展可有效地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因而大力发展汽车行业是一种经济的必然需求。

另外,汽车使用量的增加,同时也对当前的空气环境带来了危害。空气污染的日益严重,不仅对人们身体健康带来危害,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因而这无形中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损害了人们的利益与

健康。

正是由于以上方面的原因,相关部门提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目标,以推动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进程,进而来实现节能减排的技术革新,以达到汽车行业的结构调整作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呵护自然生态环境的目的。就这一层面而言,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

2.1 给予技术研发上大力的支持

目前在我国无论是企业自身或是国家相关机构,都给予汽车新能源技术研发以大力的支持作用。从企业来看,国内很多汽车生产企业都已然加入到汽车新能源的研发过程中,以对传统的工业生产技术进行革新。与此同时国家还将电动汽车列入到国家科研计划中,明确当前汽车行业应进行新能源的大力研发,并于相关的政策上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2.2 强化汽车行业的管理

为了能够进一步的对汽车产业进行结构性的调整,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对汽车行业制定了相关的管理政策,以起到强化汽车行业管理、规范市场化结构的作用。同时为了保证新能源汽车的功能、质量,有关部门还对新能源汽车的准入门槛进行了确定与提升。与此同时相关的政策法规,明确地对新能源汽车进行了定义。而这些政策的制定与颁布,无疑将极大地完善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管理,从一定程度上而言,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性作用。

2.3 推行新能源汽车的试运行

为了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加快我国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发展步伐,目前在我国的相关城市,在有关部门的主导下,已然开展了新能源汽车的推行示范运行活动。与此同时,有关部门投资对新能源汽车运行的基础性设施进行了建设与维护,进而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加快新能源汽车于市场内的推广,以达到加快产品的上市步伐,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以最大限度地提升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发展与产业化进程。

2.4 在消费使用上给予政策补贴

作为一项全新的产品,将其投入到市场后,人们对于其的认知度较淡薄。与此同时还对于其的性能、质量等都存有顾及。因而为了尽快地让人们去接受新能源汽车,国家有关机构在税收、购置等方面给予了一定的优惠政策,进而来达到促进消费者购买使用,加大新能源汽车于市场内广泛接受的目的。

3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项新兴的技术,新能源汽车在研发、生产、使用的过程中,于多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人们去进一步的完善与改进,从而来进一步地促进行业的发展,有效地对当前的汽车行业进行调整,更好地来呵护自然环境、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3.1 科技创新力不强

新能源汽车主要是以电动能源为核心技术来进行研发,而起到能源供应作用的电池,其造价很高,相对使用寿命则较短。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影响到了电动汽车于市场中的发行。而从目前的研况来看,电动洗车的核心技术我们依然未能全面的掌握,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上取得了进步。但是相关技术团队建设薄弱,后续相关技术人才供应不足。而目前我们所沿用的相关技术,已然被世界所淘汰。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都将起到阻碍性的作用。

3.2 资金匮乏

一项技术的研发,前期必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以作为保障。而作为高新企业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其尚处在研发的初级阶段,无论是在技术的研发上、相关基础设计的建设上、生产的工艺上等多方面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来维持正常化运行。与此同时,处于研发阶段的技术又无法从市场中得到相应的回报,进而无法从市场中获取到资金,因而保证资金的投入成为了当前新能源企业发展的一项非常必要的条件,然而在实际的研发过程中,资金匮乏问题却是当前该行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严重性的问题之一。

3.3 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度不高

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而言,研发的根本是为了将电动汽车投入到市场中,从而于销售中获取到更高的利润,并达到促进环境保护的作用。然而从当前的市场投入情况来分析,虽然相较于传统的汽车行业而言,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成本要低,同时还具有节能减排的环保优势存在。但是在市场中真正去购买电动汽车的人并不多,这与人们的消费意识、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认知不足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因而消费者在未能完全了解、充分认识的情况下,其是不会轻易的去尝试购买此类汽车的。因而如何来提升人们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认知,改变当期的消费观念是当前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3.4 相关人才不足

无论是对新能源进行研发,亦或对行业进行管理,都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来完成。而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尚处于研发的初级阶段,管理与科技人员都较为匮乏,相应的技术队伍的建设不够完善。不仅如此,针对新技术而进行相关行业管理的高素质、高能力管理人员也存在缺乏情况。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3.5 配套设施的建设尚不完善

新能源汽车于市场中的正常化、大范围的运行、使用,除其自身技术性的因素外,相应的配套设计建设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电动汽车的使用,同样需要对能源进行补给。这类配套设施的建设,为新能源汽车的正常化使用提供保障性的作用。因而其建设的进度,对于此类汽车的市场推广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作用。而在当前,国内就该类设施的建设还不够完善,成为了阻碍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的问题之一。

4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策略与新趋势

4.1 针对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所存在问题的策略

4.1.1 制定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总策略。相关部门及人员首先应针对当前的经济、市场形势,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制定科学的发展策略;其次应给予新能源汽车行业一定的扶持政策、资金上的帮助,以帮助其开展技术的研发。

国家还应对新能源汽车的消费给予政策性的优惠,尤其是加大对私人购车优惠条款。通过相应的方法,如减免税等政策的制定来鼓励消费者购买此类汽车,并加大宣传力度,以提升消费者的认知度。与此同时还应加快新能源汽车配套设计的建设,来有效的解决新能源汽车能源补给的问题。

4.1.2 强化技术研发。相关企业应进一步的提升技术的自主研发力度,从而来对新能源汽车生产的核心技术进行掌控。相关的技术人员应在传统汽车生产的基础上进行革新、改进,从而研发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一套新能源汽车生产技术,进而摆脱对于国外技术的依赖,真正实现自主地、高效地对新能源汽车进行研发与生产。此外,相关的部门、企业应加大对于相应技术、管理人员的培养,建立起高效的技术团队,为技术的研发、产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2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新趋势

在未来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建设中,技术人员应将汽车新技术的研发与传统汽车生产技术的改造结合起来,进而来完善新能源汽车的功能,让其在既延承传统汽车功能优点的同时,又具有新型的功能优势。

另外,应对具备生产条件的新能源汽车进行批量的生产与销售,并加大扶持的力度。同时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开拓,于多方面来对新能源汽车产业进行管理,以更加严格的管理方式来促进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发展。

5 结语

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建设是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而在进行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人们去进一步的解决与完善,以推进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伟.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汽

车工程师,2011,(10).

[2] 郑莉.我国新能源汽车政策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

甘肃科技,2014,(10).

关于新能源技术范文6

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把潜在变量分解为可观察的变量,并进行题项设计,采用likert5级量表(非常同意、同意、一般、不同意、非常不同意)测量被访者对各变量的主观感知量值。根据边燕杰、丘海雄(2000)对企业社会资本的测量,本文采用横向社会资本、纵向社会资本和外部实体间社会关系资本来测量,其中横向社会资本用与竞争对手的关系、与其他企业的关系来测量,纵向社会资本采用与客户的关系、与供应商的关系来测量,外部社会资本用与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关系、中介组织的关系、政府部门关系、金融机构的关系、风险投资机构的关系衡量社会关系资本。用知识接收、知识传递测量知识与信息共享。用内部人才数量与来源、外部人才引进的数量与来源测量人才资源获取。用风险投资、银行贷款、财务公司与政府来测量企业的资金获取。采用新技术交易成本、新技术流动速率、新技术采纳时间、新技术扩散风险测量技术创新扩散的效率。利用SPSS11.0统计分析软件对量表进行了效度与信度的检验。效度的测试主要包括构建效度和内容效度的检验。构建效度通过理论回顾和深度访谈、预调查等方式检验。内容效度检验对所选的题项能否代表所要测量的特征或目的。信度分析采用Cronbach(α系数)。在通过项目判断删除T检验没有达到显著性的项目后,变量测度项中单项和总和项(item-to-total)的相关系数应大于0.35,且测度变量的Cronbach’salpha值大于0.7才能满足两表的效度要求。变量创新技术扩散绩效、横向关系资本、纵向关系资本、外部实体关系资本、知识信息共享、人才资源的获取、资金资源的获取的alpha值分别为0.8010、0.7711、0.8632、0.8025、0.8801、0.7631、0.7011;各变量的item-to-total相关系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为创新技术扩散(0.6687,0.8553),横向关系资本(0.8322,0.8980),纵向关系资本(0.7521,0.9081)、外部实体关系资本(0.6340,0.8100)、知识信息共享(0.7902,0.8338)、人才资源的获取(0.6632,0.7198)、资金资源的获取(0.6910,0.7540),数据显示,本研究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

2研究结果

本文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社会资本与知识信息共享、人才资源获取、资金资源获取间的关系,以及知识信息共享、人才资源获取、资金资源获取与创新技术扩散绩效间的统计关系,分别以知识信息共享、人才资源获取、资金资源获取、创新技术扩散绩效为因变量来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2.1集群社会资本与知识信息共享之间的回归分析

以知识信息共享为因变量,横向关系资本、纵向关系资本、外部实体社会关系为自变量分析不同集群社会资本对知识与信息共享影响的方差进行分析,F=35.211,Sig.=0.000,0.01的置信水平,模型的解释比率R2=0.428,VIF不大,共线性影响较弱。因此,从分析数据看,回归模型效果显著,在0.01水平下,支持理论假设H11、H12、H13,即集群的横向、纵向和外部实体社会关系资本对其知识与信息共享存在显著的影响。各变量间的回归系数如表1所示。

2.2集群社会资本与人才资源获取间的回归分析

以人才资源获取为因变量,横向关系资本、纵向关系资本、外部实体社会关系为自变量分析不同集群社会资本对人才资源获取影响的方差进行分析,F=15.451,Sig.=0.000。因此,从分析数据看,回归模型效果显著,支持理论假设H21(0.05水平下)、H22(0.05水平下)、H23(0.01水平下),即集群的横向、纵向和外部实体社会关系资本对其人才资源获取存在显著的影响。各变量间的回归系数如表1所示。

2.3集群社会资本与资金资源获取间的回归分析

以资金资源获取为因变量,横向关系资本、纵向关系资本、外部实体社会关系为自变量分析不同集群社会资本对资金资源获取影响的方差进行分析,F=25.360,Sig.=0.000。因此,从分析数据看,回归模型效果显著,支持理论假设H31(0.05水平下)、H32(0.05水平下)、H33(0.01水平下),即集群的横向、纵向和外部实体社会关系资本对其资金资源获取存在显著的影响。各变量间的回归系数如表1所示。

2.4技术创新扩散路径与其扩散绩效间的关系的回归分析

以技术创新扩散绩效(新技术交易成本、新技术流动速率、新技术采纳时间、新技术扩散风险测量)为因变量,知识与信息共享、人才资源获取、资金资源获取为自变量分析不同集群技术创新扩散渠道对扩散绩效影响的方差进行分析,F=63.230,Sig.=0.000,在0.01的置信水平,模型的解释比率R2=0.635,VIF不大,共线性影响较弱。因此,从分析数据看,回归模型效果显著,在0.001的水平下,支持理论假设H4、H5、H6,即知识与信息共享、人才资源获取、资金资源获取对创新扩散绩效存在显著的影响。各变量间的回归系数如表2所示。

3讨论与结论

3.1集群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扩散路径的影响

通过对集群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扩散路径的影响的实质分析,我们可以看出,(1)假设H1得到支持,意味着集群社会资本,有助于集群知识与信息的共享,横向社会资本对于信息共享的作用要高于其他两类社会资本,而且集群的社会资本水平越高,越有利于核心企业的共享其创新的知识与信息核心企业更可能与群内企业开展互惠的技术合作,分析市场信息,建立较高的信任度,从而为技术创新扩散奠定坚实的基础。(2)假设H2得到支持,意味着集群社会资本对于人才资源获得产生显著性的影响,在0.001的水平下,外部社会资本对于人才的流动具有显著影响,而其他二种社会资源不显著,表明政府政策、大学、科研机构为企业提供了主要的技术创新人才。技术创新扩散中,人才的流动时关键,核心企业和同行企业的技术人员的流动也带动了创新的扩散,很多企业通过聘请技术顾问、技术人员的培训等方式进行技术合作与交流实现创新的扩散的。(3)假设H3得到支持,集群社会资本为创新扩散提高了所需要的资金,也是创新扩散的重要路径。政府、金融机构、风险投资公司为技术创新扩散提供了条件,也使集群内企业有接受创新技术的风险降低。横向的战略联盟等方式也为创新扩散发挥了作用。

3.2技术创新扩散路径对扩散绩效的影响

从表2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技术创新扩散路径与扩散绩效具有显著的影响,而且人才资源获取、知识与信息共享、资金资源获取对于创新扩散绩效的影响逐渐增大,技术人才资源的获取是创新扩散主要动力。企业的人才资源获取越容易,技术创新扩散的成本也越低,这不仅加速了创新的扩散,而且提供了接受企业的技术基础能力,使通过采用创新获得的收益越明显,进一步产生示范作用,使企业更希望采用创新。其次,技术创新人才的流动缩短了技术创新时间。在控制资金资源的情况下,创新人才的流动会使企业高管更清晰理解创新的收益和关键过程,愿意投资企业的其他资源配套,加速采用创新的决策。

4结论

关于新能源技术范文7

关键词:R&D强度;政府支持度;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效率;SFPM

中图分类号:F424.7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Abstract: This paper used the SFPM model to analyze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fficiency of China’s 92 listed new energy enterprises during 2010 to 2014 and inspected the influence of R&D intensity and the government support. It turns that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fficiency of China’s new energy enterprises are almost in lower level and small growth in recent years. R&D input can improve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fficiency obviously.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government subsidies has not work properly. So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basic research, establish the principal status of new energy enterprises in the technology innovation system and strengthen the applic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regime of government subsidies.

Key words: R&D intensity; government support; new energy enterprise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fficiency; SFPM

世界工业发展长期以煤、石油、天然气三大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给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造成了沉重负担。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和《京都议定书》缔约国,面临着能源供需矛盾和减排压力的双重挑战,而对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能有效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从而起到缓解能源供需矛盾和减少环境污染的双重作用。近年来在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太阳能光伏、风电、核能、生物质能等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截至2012年底,中国新能源发电占能源发电量的比例已突破20%,光伏电池产量和风电装机量都稳居世界第一。

新能源企业作为典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具有技术与知识高度密集的特征,技术创新活动对新能源企业而言具有非凡的意义。这就要求新能源企业自身不断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和技术人员来开展技术研发工作,而政府一般也会通过政府补助的方式来鼓励新能源企业的创新活动。我国于2008年颁布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 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研发人员占职工人数的比重等都有明确规定,为了激发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经认定的企业可获得15%的税率优惠。新能源企业为了获得政府补贴,纷纷在相关指标上迎合政府规定,但其技术创新效率究竟如何却不得而知,因而有必要构建合理的指标体系对新能源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和评价。

1 文献综述

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是指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比率关系,它反映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往的国内外学者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评价指标、测度方法及其影响因素等有过诸多研究。在评价指标方面,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投入指标一般包括R&D支出或R&D强度、员工人数及技术人员占员工总人数的比重、企业总资产等,产出指标则主要包括专利申请数量、新产品收入及其占总销售收入的比重等(陈劲和陈钰芬,2006[ ];顾群和翟淑萍,2012[ ]),但既有研究普遍忽略了非专利技术这一技术形式,而现实中它往往占据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较大比重;现有的企业技术效率测度方法可分为参数法和非参数法两大类,其中参数法以随机边界分析为代表(Battese and Coelli,1995[ ];潘雄锋和刘凤朝,2010[ ]),非参数法的使用主要集中于数据包络分析法(段云龙和王荣党,2010[ ];熊飞等,2013[ ]),但大多采用传统的CCR或BCC模型,且研究对象以大中型工业企业或科技园区为主,缺乏对某一产业类型下企业的专门研究。还有一部分学者着重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各类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所有制类型、企业规模、政府补助、经济区位、经营者的文化程度等(姚洋和章奇,2001[ ];池仁勇,2003[ ];白俊红和李婧,2011[ ];吴延兵,2014[ ])。

本文将研究视角聚焦于近年来风生水起的新能源行业,运用SFPM方法从微观角度对新能源产业内部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并重点关注了新能源企业创新活动中两类重要的内、外部影响因素――研发强度和政府补助对创新效率的影响效果,透视企业自身和政府在技术创新方面的作用。

2 研究方法与假设

2.1 研究方法

学术界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测度方法大致可分为参数法和非参数法两类,分别以随机边界分析法(SFA)和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为代表。DEA方法无需事先确定生产函数的具体形式,但它未考虑随机误差对效率值的干扰;相比而言,SFA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前沿生产函数进行估计,充分考虑了随机误差对样本效率值的干扰,在测量误差和模型拟合质量上具有优势(Gong and Sickles,1992[ ])。因此,本文选用SFA方法对中国新能源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在前沿生产函数的设定上,借鉴Battese and Coelli(1995)[12]的方法构建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SFPM),该模型能够在准确测量技术创新效率值的同时,对无效率的来源进行进一步分析,从而实现对技术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的考察。

2.2 技术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假设

根据新能源行业的技术创新特性以及我国新能源企业的自身特点,本文选取企业的R&D强度和政府支持度这两大内、外部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并提出以下两条相关假设:

假设1:企业的R&D强度与技术创新效率成正比,即R&D强度的提高能够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R&D强度是企业的研发经费支出与营业收入的比值,它反映了企业在研发资金支持方面的努力程度。新能源企业是新能源技术研发的主体和直接受益者,也是连接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的重要载体,其自身努力程度决定着企业内部技术研发工作的成败。因此本文认为,企业自身的研发努力程度对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发挥主导作用,且二者呈同向变动关系。

假设2:政府支持度与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成正比,即政府支持度越高的企业其技术创新效率也越高。政府支持度是指企业获得的政府补助与企业研发经费支出的比值,它反映了政府对该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支持程度。新能源企业的正外部性特征和战略意义决定了政府补助的重要性,近年来美国、德国、日本等国政府都加大了对新能源产业的补贴力度。政府对新能源企业的资金补助有助于降低新能源企业的技术创新风险,为企业内部研发活动提供更加充足的资金支持,从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增强和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因此本文假定政府支持度与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成正比。Branstetter and Sakakibara(2002)[ ]、Czarnitzki and Hussinger(2004)[ ]、白俊红和李婧(2011)[9]等人的实证研究也证实了这一观点。

另外,为了有效分离企业研发强度和政府支持度对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作用,同时考虑数据的可得性及以往关于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本文对企业规模和企业所在地等影响因素进行了控制。其中企业规模用企业的营业收入来表示,企业所在地为虚拟变量,其值取1、2、3时分别代表企业位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

3 实证模型与变量及数据说明

3.1 实证模型:SFPM

如上文所述,本文借鉴Battese and Coelli(1995)[3]的方法,构建如下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SFPM):

其中(1)式为随机生产边界函数,(2)式为新能源企业技术无效率的影响因子方程。Y表示知识产权,F代表研发经费,L代表研发技术人员, 、 分别表示生产函数的随机误差项和无效率残差项, 且 ;R为企业的研发强度,G为政府支持度,S为企业规模,D为企业所在的经济区位, 为无效率函数的随机误差项,且 。则新能源企业 在第 期的技术创新效率值为 ,因而无效率程度 越高,表明企业 在第 期的技术创新效率越低。

3.2 变量及数据说明

在投入产出项的选择方面,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投入要素包括研发经费和研发技术人员两类。其中研发经费是一个流量概念,它反映了企业在本年度的研发费用支出,然而在实际生产活动中,研发经费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作用具有滞后性和累积性。以往学者对研发经费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单纯将研发经费数据滞后1~3期[ ];另一类则是把研发经费“资本化”,运用永续盘存法计算出R&D资本存量值[ ][ ][ ][9]。限于新能源上市公司的研发经费数据普遍于2008年之后才开始公布,因此本文运用第一类方法对研发经费指标进行处理。无形资产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成果,是高新技术企业区别于一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它既包含了专利和非专利技术等企业在技术研究阶段的成果,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在新产品开发阶段的成果转化能力。因此本文参考崔也光和赵迎(2013)[ ]的观点,将无形资产中除去土地使用权和软件的部分(即专利、非专利技术和商标权)定义为企业的“知识产权”,并用它来衡量新能源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出。

本文将新能源企业界定为从事新能源开发活动的产业链各环节的生产单位。因此在样本选择过程中,本文以、证券之星、东方财富网等金融网站的新能源概念板块为基础,剔除掉新能源汽车、LED照明等节能环保企业以及从事新能源项目开发的投资型企业,最终遴选出92家新能源企业。数据来源方面,企业的无形资产和营业收入来自国泰安数据库,研发费用、研发技术人员数、企业所在地等则由作者从上交所和深交所官方网站上公布的相关上市公司年报中手动摘取。

4 实证结果分析与评价

本文利用Frontier4.1软件对2010~2014年间92家样本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投入产出数据进行处理。为了确定企业研发费用的合理滞后期数,首先分别对研发费用滞后1、2、3期,经比较发现当研发费用滞后1期时生产函数的系数最显著,因此将研发费用的滞后期确定为1。

4.1 考察期内各类新能源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值分析

如图1所示,2010~2014年这五年间92家新能源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平均值经历了先降后升的过程,浮动区间分布在0.45~0.65之间,2014年的平均效率值比2010年高出6.87%,说明我国新能源行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整体水平不高且增长速度较慢,技术创新能力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本文根据细分行业类别将92家样本企业进一步划分为太阳能(50家)、风电(15家)、生物质能(9家)、核能(10家)及氢能燃料电池(8家)五类,并计算出每一类企业的效率平均值。从图1中可以看出,各类新能源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值并无较大区别,普遍位于0.4~0.7之间,但在变化趋势上则不尽相同:风电企业在五年间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技术创新效率平均值从2010年的0.515升至2014年的0.587,增长了13.85%;太阳能、核能、氢能燃料电池这三类企业的技术效率平均值与总体效率平均值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都经历了先降后升的变化过程,其中核能企业的效率提升幅度最大而太阳能、氢能燃料电池企业的效率值则几乎没有进步;生物质能企业的技术效率平均值则是先升后降,不过与2010年相比,2014年的效率平均值还是出现了18.83%的增长。

图1 2010~2014年各类新能源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平均值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Frontier4.1软件输出结果计算整理。

4.2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的估计结果分析

4.2.1 企业研发强度对技术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

如表1所示,新能源企业R&D强度的系数估计值为-1.3,对应的t值为11.42,表明企业R&D强度与技术无效率值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意味着我国新能源企业自身的研发投入对技术创新效率具有积极作用,企业内部研发经费越充足,自主研发努力度越高,则该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也越高。这一实证结果再次验证了企业在新能源创新体系中的核心作用,说明新能源企业应加强对内部研发工作的重视程度,同时也提醒政府、高校及科研机构在新能源技术创新过程中要充分尊重新能源企业的主体地位,以企业的技术需求为研发导向,从而实现创新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

4.2.2 政府支持度对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存在负向影响

表1中政府支持度的系数估计值为0.36,t值为-4.16,说明政府支持度与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意味着我国政府对新能源企业的政府补助对企业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与本文之前的假设正好相反,而部分学者对政府补助与企业创新效率关系的实证研究也得出了与本文相同的结果[ ][ ][ ]。

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主要来自以下三方面:第一,政府对新能源企业实施研发资金补助的政策初衷是弥补企业研发投入不足,但在实际运行中很可能导致企业自身减少研发支出,造成对企业内部研发投入的“挤出”,从而失去壮大企业科研经费的政策效果;第二,政府与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的目标导向不一致,与企业普遍热衷于能带来短期收益的应用型技术不同,政府更偏重于支持那些从长远来看具有发展前景或战略意义的前沿技术,而这类技术往往投资风险巨大、回收期很长,因而政府支持的创新项目往往很难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产生立竿见影的作用;第三,政府补助的经济学依据是为了弥补企业在技术创新领域的市场失灵,然而不容忽视的是,政府在宏观调控的过程中也常常出现“政府失灵”,比如在项目初期的资金配置环节,企业和政府之间信息不对称以及腐败、寻租等问题的存在可能导致政府资金最终未能落实在应当支持的项目上,导致市场资源配置的扭曲,项目进行过程中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不力以及后期成果评审环节的敷衍了事都会对政府补助的效果造成不利影响。

另外,由表1可知,作为本文的两个控制变量,企业规模对新能源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而经济区位对新能源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并未产生显著影响。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根据第三部分的实证结果分析,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首先,目前我国新能源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普遍处于中低水平,且近年来增长乏力;其次,新能源行业各细分领域的企业创新效率存在差异,尚未形成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再次,新能源企业的内部R&D强度对技术创新效率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最后,政府补助政策在新能源行业的积极作用并未得到有效发挥。为此,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来提升我国新能源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

第一,加强基础研究工作,提高科研实力和自主研发水平。新能源领域的基础研究具有投资额巨大、风险极高、回收期长等特性,而一旦研究成功,又拥有极大的正外部性和高收益,可见其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理应得到政府的重视和扶持。为此,国家应大力开展新能源领域核心技术的科研攻关计划,加强对新能源产业基础研究工作的政策扶持,努力提升中国新能源产业的自主研发水平,减少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的对外依赖度,并为新能源行业各细分领域的协同发展提供坚实基础。比如储能技术的研发突破能够有效解决分布式光伏发电、风电等新能源领域的技术难题,为相关新能源领域技术创新水平及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发挥积极作用。

第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本文的实证结果显示,企业内部研发投入对技术创新效率具有积极的提升作用,因而应当充分调动企业的研发积极性,发挥企业在新能源创新体系中的核心作用,然而我国传统的科技体制却历来忽视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为此,要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鼓励科研机构创新经营方式,充分调动社会资源来发展新能源技术;改变政府科技管理体制,适当下放权力至企业层面,发挥企业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由管理性政府向服务性政府的转变;加强企业同高校、科研机构、风险投资机构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等各类组织的深入合作,早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高校及科研机构通力合作、政府积极配合的官产学研技术创新体系。

关于新能源技术范文8

论文摘要:文本首先提出陕西科技资源共享严重不足对于高科技企业创新能力的直接影响,接着时于陕西科技资源共享不足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研究指出加强科技资源共享,提升陕西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方案与对策。

陕西是我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现有各类科研机构1061所,其中省部级独立科研院所、国家与省级重点实验室、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资源非常丰富;高等教育、科教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全省共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陕西科技人员众多,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前列,科技成果层出不穷。这些优势为提升陕西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创造了良好条件。尽管陕西综合科技力量强大,但是陕西在评价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人均GDP排名中仅位于26位(2005年),由此不难发现陕西经济在全国各地区排名严重滞后,可见陕西经济发展状况与科技实力很不合拍。表现在科技资源共享、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方面暴露出了诸多问题,特别是企业、研究院所和高校各行其是、严重脱节。当前必须要加强陕西科技资源共享,实施科技资源共享战略,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变、科技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科技大省向科技强省转变”的目标。实践证明,科技资源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是国家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保障和物质支撑,而高科技企业创新能力又是先进生产力以及自主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本论文着重来研究“加强陕西科技资源共享,提升陕西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于促进陕西科技发展以及提升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映西科技资该共李存在的问.

1.1科技资源共享机制不够完善

科技资源共享的本质就是资源的合理流通和优化配置,而科技资源共享的有序建设和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共享机制的建立。根据国际经验,企业要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技术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要达到3%以上,高技术企业技术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应该达到1既以上。而我国企业的这个比例很低,2003年只有0.75%。陕西省的许多被列为高科技的企业甚至没有专门的技术开发机构,其中的多数更没有开展技术开发活动,产品技术完全依赖于引进,而对引进的技术并没有促进其进行消化、吸收或者创新,更有很多企业仅仅只从事高科技产品的销售业务,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没有任何的科技含量。在这种状况下企业根本就不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怎么能够具备创新能力、具备竞争力呢?而我们国家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科研、产品开发和生产系统彼此隔离、相互脱节、条块分割、部门垄断的状况对于科技资源共享影响严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科技资源流动共享机制尚不完善,限制了创新要素的流动和共享。

陕西具有非常丰富的军工科技资源,高校研究资源,这些单位它们真正具备引进技术、消化技术的创新能力,可是地区内部、产业内部由于缺乏协调,虽然科技资源比较丰富,但引导和动员更多社会资源投入科技创新的市场机制尚未建立,也就是科研院所和企业严重脱节。由于技术创新存在诸多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生产企业因为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采取了跟踪模仿、技术完全引进的做法,缺乏以科技进步谋求可持续发展的长期规划。而这样的造成科技资源不能充分共享、科技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低下,制约了创新要素的流动,严重地阻碍了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

1.2高校、科研机构科研资源利用率低下

大量的技术专利、科研成果、科技情报等科技资源,离散地分布在不同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情报机构和政府部门,使得从事创新活动的高科技企业和个人无法快速有效对这些资源进行引用和开发。根据有关报告,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有些大学每年发表的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数量甚至超过美国一些名校。但值得关注的是,我国有8既的国际论文却分布在低引用区和零引用区,这表明作为重要创新要素之一的科研院所,包括高等院校内设科研机构,未能受到市场机制的有效牵引和驱动,造成大量的专业科技人才沉积,知识应用水平不高,实用技术推广普及率低下。由于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间的创新链条尚未真正建立,缺乏将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应用有效衔接起来的运行机制,长此以往,必将严重影响到高校、科研结构等创新资源丰富的陕西地区的科技创新的局面。

高校与科研机构绩效考核机制过于单一。政府和高校人事管理机构设计教师职称认定绩效考评的主要指标为科研工作量,科研工作主要组成为纵向课题和各级刊物发表的论文,如此的考核指标对教师的科研方向是个错误的导向,误导教师仅仅为评定职称而关起门来完成科研任务,为了完成科研工作量而写论文、写报告,这样的研究自然失去市场实际应用价值,也大量的耗费了教学与科研人员的有限精力,容易形成学而无用的不良的学术风气。

而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课题多来源于政府计划项目。使得研究是为计划和完成任务而研究,而不是面对市场的需求,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技术成果很少。同时,高校和科研机构游离于企业之外,缺乏转化资金和中间试验环节,而企业没有研发能力,导致本应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产业技术进步缓慢。科技成果难以有效转化导致科技人员所具备的潜能不能正常发挥,是对科技人力资源严重的浪费。

2加强科技资洲共享,提升映西离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政府、企业、高效和研究机构是科技资源共享的利益相关者,要推动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科技资源共享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各利益相关者在科技资源共享中如何作为则是需要研究的重点。

2.1政府积极发挥主导作用

政府应采取有力政策措施,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产业化。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把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产业化,作为科技创新的重点环节来抓。进一步研究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措施和有效工作机制,狠抓落实。要产学研互动,多渠道、多层次地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成果,开发新产品。

一是推进政府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在科技资源共享机制中的支持和引导作用,由政府为企业、高校或科研院所交叉提供信息,政府协调组织企业、高校或科研院所联合,组建行业技术联盟,形成广泛的、多层次的创新合作机制。二是建立成果共享及转化平台。由政府引导,依托高科技企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设一批产学研相结合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力争在科技成果转化特别是在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攻关方面取得更多突破。

2.2发挥企业主体地位,促进产学研资源共享

开放式研发平台是整合科技资源、实现技术突破的至关重要的途径。开放式研发平台要求企业在产学研科技资源共享中处于主体地位,即构建以用户为主导的紧密型产学研合作模式,其特点是确立企业出题、企业出资、企业决策、企业获利、企业参与全过程的合作模式。有效的产学研合作一方面要充分实现产、学、研三方的紧密结合,另一方面要处处体现企业的主体地位,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和主导能力是能否保证和提高合作效率的决定性因素。

用户主导紧密型产学研合作模式之所以有效,正是因为它满足了这两个基本要求,在合作过程中,参与合作的利益主体定位明确,通过高科技企业主动出击,企业主导全过程(包括基于企业需求选题、提供全部或者大部分经费以及参与整个研究过程),由企业自身主持技术和产品的总体设计,通过自身对技术方向和市场需求的深刻理解,把技术构架进行分解(或者对产品技术提出要求),并以合适的价格在大学或研究机构中找到合适的单位和人才,再将各项技术进行突破整合在一起,在合作中产生企业所需的成果,最终应用到产品中去。

2.3创新管理科研活动,促进高校科研成果共享

首先,高校应与时俱进地改革和完善教学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考核指标侧重于横向课题研究即高校与企业联合开发的项目,使广大教师和科技人员尽快从旧的科技管理体制“重成果、重论文、重评奖、轻知识转化”的误区中走出来,也使教师从单纯的论文写作中走进高科技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同企业联合进行科研开发。

其次,大学的纵向课题也要结合陕西的产业结构特点和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结合本校的学科优势,从而确定一批重点突破的科研领域和项目,鼓励教师进行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第三,高校要建立鼓励发明创造的长效机制,设立科研创新基金,鼓励支持科研人员将具有创新水平的项目及时与企业联动,促成发明或实用新型技术不断产生,并大力推动其产业化。第四,大学可以邀请政府、企业家共同举行产学研合作论坛。通过系列活动,与地市签订科技合作和人才培养协议,与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一方面有利于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同时也有利于高校培养出应用型的专业性人才。

这样以来教师的科研项目来源于企业、市场的需求,来源于陕西经济发展的需要,科研成果又回馈于企业与市场并接受企业与市场在实践中论证,不断地修正和完善并最终成功地实现产业的转化。产业与科研的有机结合能够激发教师的研究潜能并调动其研发的积极性,同时其研发成果的转化也能进一步提升陕西高科技企业的创新能力,从而推动陕西经济发展向科技型、集约型迈进。

2.4以市场为导向,促进研究机构科技资源转化一方面科研机构包括军工研究院所应切实转变旧有的分割独立的观念,主动融入到市场经济建设和科技事业发展之中。通过政府协助,邀请相关的经济学家、企业家了解自身的科研能力,同时也要了解市场发展动态,主动向企业寻求研发项目,建立产研合作基地:另一方面,加快科研院所研究成果产业转化。根据市场的需求对自身的研发成果进行改进,并及时向企业进行宣传推广,积极寻求研发转化的合作机遇。

陕西特别是西安地区大学、科研机构众多,能够为技术创新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和试验、检测等技术设备。通过科技资源共享进行技术创新,能够使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因直接结合市场的需求而更具现实意义:也减少了各种资源的重复投入,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高科技企业单方面研发的成本和技术创新的风险,加速企业技术创新的效率从而使企业的产品及时投入市场,增强陕西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科学技术部专题研究组.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调研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4

[2]丁巨涛.技术创新环境论[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8

关于新能源技术范文9

关键词:企业规模;技术能力;创新模式;创新模式选择

针对本文研究的目的及结合过去相关研究与企业具体实践,建立了一系列的研究假设,利用问卷设计和调查分析,本文利用sem理论对前述假设进行实证检验,论证企业规模、技术能力与创新模式选择间的关系对企业绩效产生的影响。

一、 假设关系

根据研究目的与研究框架,本文提出相关的研究假设,并说明其推演的理由。

1. 企业规模与技术能力之间的关系。技术创新的规模效应一直备受关注,许多学者采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从1912年熊彼特提出技术创新概念以来,技术创新理论历经了近百年的发展,其中技术创新与企业规模的研究文献很多,研究结论多种多样,至今没有达成共识,即使熊彼特本人的观点也先后不一致。对于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规模之间的关系一直没有确定的结论。关于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规模关系主要有一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能力没有关系。美国经济学家阿克斯持这种观点。1982年他对美国34个创新最多的行业中不同企业规模的创新产出数作了比较,结论是:中小企业创新在14个行业占优势,其余的20个行业大企业占优势。他选取《商业周刊》中700多家r&d投入(占总量的95%)最多的企业为样本,研究结论是企业规模与r&d投入成正比,与创新数没有关系。

第二种观点认为,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能力有关系。但是,具体是什么关系,有不同的答案。一派认为,大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具有优势。加尔布雷斯、瓦尔斯、卡米恩、施瓦茨、纳尔逊等认为大企业更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动力。美籍经济学家爱得温·曼斯菲尔德运用回归统计模型,对大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结论是大企业在整个技术创新中比例较大,有重要影响作用。大企业创新比例与其所占的市场份额间有相关性,但非严格对应,而是随行业状态而定。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似乎有下降的趋势。谢勒尔研究r&d投入与企业规模的关系,结论是绝大多产业r&d投入随企业规模增大而增大。1965年他研究《幸福》中488家大企业创新情况,结论是发明专利并不与企业规模增长成正比。

另一派认为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具有优势。美国学者盖尔曼对美国1969年~1975年期间进入市场的635项创新研究表明,相对于雇佣人数而言,小企业产生了25倍于大企业的技术创新,并且小企业将创新引入市场的速度比大企业快27%。美国知名知识产权咨询公司对19%年至2000年间美国193 976件专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企业平均开发的重要技术要比大企业多。在拥有15件以上美国专利的1 071家企业中有1/ 3是员工不足500人的小企业。美国科学基金会20世纪80年代提供的资料表明,小企业1美元的研究经费所创造的工业革新数目,约为大企业的24倍。

第三种观点认为,存在一个阀值,当企业规模低于此阀值时,技术创新的密度会随着规模扩大而增加,反之随着企业规模增长,技术创新密度下降。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关系是一个倒“u”型关系。赵伊川和姜建平用企业的销售额代表企业规模,用研究开发投入代表技术创新能力,根据英国贸易与工业部的统计数据,以汽车制造业和工程及机械行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多项式回归定量分析方法,研究了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关系,认为汽车制造业的规模越大,其技术创新能力也越强,而工程及机械行业则存在一个最优的企业技术创新规模范围,在该范围内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强。

第四种观点认为,大小企业分别具有不同的技术创新优势。翟红华认为“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各具优势,不同的技术创新模式,不同的特点,适用于不同规模的企业”。哈佛大学商学院clawon m. christensen在研究硬盘产业演变时,发现“那些领先的老牌硬盘制造商在领导整个制造业进行新元件技术转换”、“相比于构架技术创新的后采用者和老牌企业,先发者和进攻者企业具有必然优势”。祁军、何维达认为,规模并非决定技术创新的唯一因素,技术创新项目本身、企业的创新战略、企业的前期经验、市场容量、产业的技术经济特征及发展阶段都会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

上述有关技术能力与企业规模的关系的研究均有一定科学性但是也存在一些欠缺,针对此情况,本文假设:

h1:企业规模对技术能力有显著的正效用。

2. 企业规模与创新模式之间的关系。企业是各类资源的集合体,企业规模的根本差异是企业自身资源的差异造成的,必要的资源是任何成功的创新都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因此,企业整合创新资源对创新活动具有重要作用,而大量的研究也都十分重视不同类型的资源对创新实施的重要性。dougherty & hardy(1996)认为,企业存在三种类型的创新难题:资源管理、合作的结构和过程以及组织的氛围,它们负向地影响了企业的创新模式选择以及最终创新的成功。企业的任何活动都要消耗资源,如果创新活动不能获得足够且必需的资源,那么,其实施过程就会出现致命影响。因此,以资源为标志的企业规模的差异就决定了创新资源获取的难易程度,最终决定了创新模式的选择。

如果企业的规模足以仅依靠于内部已拥有的独有创新资源,包括设备的先进、研发人员的高素质和核心技术的独占为主要表现,通过自主创新模式就可以促进创新的发生。随着竞争和技术变化日益加剧,如果企业的规模达不到或者所拥有的某些稀缺的、异质性的资源或能力已经难以单独地为企业建立和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就需要进行合作创新或者模仿创新或者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来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oresham(1999)称将组织能力(organizational capabilities management,ocm)设计为一个具体的调节要素并纳入到她的模型中,且通过实证的方法检验了企业组织能力对创新难题和创新实施成功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从而打开了创新难题与创新实施成功之间的黑箱。尽管她的研究重点可能主要是放在考察组织能力对创新实施有效性的影响上,但由于“创新难题”(innovation problems)包含了资源管理问题,因此她的研究也显示了将资源和能力进行组合的一种演变趋势。

基于前人的研究,本章归纳得到的启示是内外创新资源整合对于企业创新模式的选择是有很大影响的,鉴于此,本文假设:

h2:企业规模对于创新模式的选择有显著性的正向作用。

3. 技术能力与创新模式之间的关系。资源观理论认为企业在市场上的经营活动以及竞争优势的来源是来自于其所拥有的核心能力与资源(wernerfelt,1984),在信息科技与全球化的带动下,企业竞争环境的变迁已较过去更为快速、激烈,公司对于外在的动态环境的分析与掌握将比过去更为困难。相比之下,公司所能掌握的只有内部的资源与能力,因而其更适合作为企业战略方向拟定时的参考依据(grant,1991)。在现代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技术能力已越来越成为企业间的竞争基础,是企业众多资源中的关键因素。企业创新模式的选择不可避免地受到其技术能力的影响和制约。因此,本文假设:

h3:技术能力对创新模式有显著的正效用

技术能力是企业在市场上竞争求生的一种重要力量,具体呈现在新产品研发与制造过程中,如果产品开发的比别人快,设计的比别人好,品质比别人精良,或者成本比别人低,这就表明该企业技术能力强。企业若以技术领先者自居,则通常会倾向采用内部自行研发的方式(shan& walker,l994)。对于技术能力强的企业而言,其具有依靠自身力量独立研发的能力,这是企业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首先,自主创新在技术方面具有较强的壁垒,一方面跟进者对新技术的解密、消化、模仿需要一定的时间,另一方面专利制度可从法律上确定创新者的技术垄断地位。其次,自主创新企业一般都是新市场的开拓者和营销网络的率先建立者,在产品投放市场的初期,自主创新企业可获得大量的垄断利润。

lee(1995)研究发现在资金与人才匾乏的压力下,真正拥有自主研发能力与资源的企业比例偏低,为了突破资源的限制并提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外部技术来源不可避免地成为企业主要的技术取得渠道。对于技术能力较弱的企业而言,采用模仿创新、合作创新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取率先创新者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并通过模仿创新、合作创新等方式吸收与继承率先者开辟的成果,与此同时,外部创新回避了自主独立技术研发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高风险、高投入和低效率,企业能够在众多的可能性中进行充分的比较分析,选择最成功的技术或成果加以引进、购买、消化吸收与改进。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假设:

hla:技术能力越强的企业,越倾向于采用自主创新模式;技术能力越弱的企业,倾向于采用引进吸收再创新模式。

4. 技术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随着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企业技术能力越来越成为企业间竞争的一个重要基础,是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技术能力在提供和保护企业竞争优势中的根本作用在于它对企业在产品市场和技术声誉层次上所做出的贡献。barker& duhaime(1997)对企业经营状况好转过程中的战略变化进行了分析,认为企业绩效下滑有两个原因:其一是企业所在产业衰退;其二是企业所在发展的产业中,由于自身的资产、技术能力与环境不相匹配而使企业绩效下滑。企业技术能力提高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并最终反映为创新绩效的提高,然而,在我国企业的经营实践中企业技术能力是否真的有利于提高创新绩效,以及如何影响创新绩效?r&d能力、学习能力、技术管理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四个方面分别对创新绩效各方面的作用如何?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假设:

h2:技术能力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效用。

5. 创新模式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cooper(2000)认为,新产品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是高绩效企业新产品开发的三大基石之一。没有战略的产品创新活动犹如一场没有军事战略的战争,这样的活动没有方向、没有指导,结果也往往不尽人意,因此,企业必须通过实施创新战略有效的管理创新。日本学者motohashi通过比较日本企业中r&d实施企业与非实施企业生产率的差异,得出企业技术参与度与企业绩效是正相关关系的论断。企业能否取得满意的绩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创新模式选择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因此,本文提出假设:

h3:创新战略对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效用。

二、 企业规模、技术能力与创新模式选择间的结构路径图

根据以上研究假设,企业规模、技术能力与创新模式之间的关系可以设定为如表1的结构路径图。

三、 结论

本文在一系列理论假设的基础上,运用amos构建了企业规模、技术能力与创新模式选择间关系的统合模型。研究结果显示,企业规模对技术能力和创新模式都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技术能力对创新模式的选择也有显著正向作用,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技术能力的提升,企业的创新模式的选择路径将沿着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合作创新和模仿创新自主创新的方向演化。

参考文献:

1.杨朝峰.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管理学报, 2008,(6).

2. 梅姝娥.技术创新模式选择问题研究.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3. 傅利平,张出兰.基于企业技术能力及知识演化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过程机理研究.现代管理科学, 2009,(5).

4. 王昕宇,华欣.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与对策研究.改革与战略,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