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青年思想道德教育集锦9篇

时间:2023-09-21 18:00:05

青年思想道德教育

青年思想道德教育范文1

一、青年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思想道德教育还未能在青年群体中形成坚实的思想基础。目前青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思想基础存在着如下问题:一是社会腐败现象导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无法真实开展。目前思想道德教育往往容易被误认为教育者的无所事事的喊口号,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根本难以真实反应社会现状,也使得多数青年不认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真实性。二是青年人的思想难以统一,青年人之间的需求层次实际上有很大差距,这使得他们所追求的目标往往并非一致,因此思想较难统一,从而不利于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驱动力量不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在组织中常为兼职,精力较难集中。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团体行动力不足的原因是没有开展具有横向联系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尽管单位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力量很大,但在青年方面还缺乏研究,组织率不够高,也缺少科学的管理方法,青年思想道德教育与业务工作、日常学习生活衔接不够,缺乏对青年的吸引力。

二、青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改善对策

一是应用治理式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应当肩负为员工服务,以及向员工分权的职责,并成为具使命感及负责任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组织以服务整个组织。故基于回应员工的需求及员工参与的过程,发展出一些基本原则,这包括:服务于员工而非组织;追求公共利益;重视员工权益;思考要有战略性,行动要有民主性;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工作效益。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需要将员工的意见作为一个因素,纳入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时的考虑,假如组织青年对于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看法是将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团体认定为一个为工作正义而战的组织,劳动者加入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意愿自然较高,相对能增加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在劳资关系的角色。二是综合思想道德教育资源。思想道德教育若欠缺足够的资源自然难以对青年起到作用,建构相互对话的能量。所以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必须重新去思考缺乏资源的作法,以及应该将资源集中于何处,去争取对自身最有利的工作条件。不断强调组织对青年的回应及参与的过程,组织思想道德团体应与主要的青年团体互动,即显示特别重要,一般约有几种的合作方式:由组织思想道德团体制定明确的目标,青年团体争取这些思想道德团体的教育,以达成工作目标;由组织思想道德团体主动提供相关的资源以协助青年团体达成目标;由青年团体自行管理以达成目标并承担风险组织扮演协调者角色;由组织思想道德团体与主要青年团体组成政策联盟。这些都会影响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资源的配置及运用,也是影响治理的重要因素。三是应以党团建设为基石,加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党团组织必须牢牢把握青年的思想脉搏,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客观规律和要求,深入开展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通过政治学习、读书活动、演讲比赛等形式,有效地教育和引导青年树立远大理想,提高思想道德觉悟,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有效地推动和促进整个青年队伍的全面建设。四是适应信息网络,转变教育观念。要及时准确地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信息资源意识,主动进入网络,占领网络时代组织思想道德教育的制高点,同时积极树立:“教育民主化观念、教育引导观念和网络信息资源意识”的新观念。随着社会日益开放和网络的普及,组织青年获取信息的来源也日趋多元化。一般青年获取信息的渠道大增,思想观念也随之改变,例如:他们独立思考意识提高,民主参与观念增强等特点,在主动汲取知识的同时,他们与教育者的关系是既平等又互动的。在这种情况下,思想道德教育者只有适时自我提升,深化“教育民主化”的理念,并与之进行平等对话,才能有效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教育观念。

作者:丁慧单位:南京市雨花台区妇幼保健所

青年思想道德教育范文2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们应该看到,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社会上存在的道德丧失、诚信缺乏、假冒伪劣、欺骗欺诈等消极丑恶现象,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互联网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在给青少年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渠道的同时,也传播了一些有害信息。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使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着一系列新课题,青少年道德教育亟待加强。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必须注重青少年道德修养的养成。所谓“养成”,在于启发“道德的智慧”,进而促成“道德的实践”。学校的教育是重点,家庭的熏陶也不可忽视,环境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社会的锤炼是最终得以成就的关键。

同时,要十分重视道德教育。首先,要形成科学的、系统的现代德育课程体系,开展道德知识学习活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应鼓励学生对现实道德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实事求是地引导学生看待社会,从而培养学生对道德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判断能力。其次,增强学生道德完善的自我意识。要培养学生自尊、自重、自爱、自强不息的精神,增强参与意识和主人翁精神,以促进学生对人生价值的肯定,对高尚品格的渴望;教育学生主动寻找自身道德行为的弱点,积极探索有效方法去克服这些弱点,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作用。第三,加强渗透,寓教于乐,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学生的社会意识。第四,提高教育者的道德水平,使学生们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受到熏陶。

青年思想道德教育范文3

一、基本情况

1、调查对象:本次调研涉及的对象主要是全区104个社区及部分区直单位、学校、企业中10至35岁之间的中、小学生、在职团员青年以及社区闲散青少年。

2、调查方式: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为主、走访座谈、个案分析、资料分析为辅的方式,充分发挥了共青团的组织优势和广泛联系青少年的工作优势,使调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真实性。调查的时间在2004年9月至10月间。

3、调查内容:本次调研思想道德的内容包含着政治理想、价值取向和思想品德等方面,但突出对青少年道德行为的研究。调查问卷的设计也是围绕这几个方面,主要的问题或指标涉及对理想信念、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的看法、对个人成长发展的价值目标追求等。

二、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结果分析

1、问卷调查的结果统计:本次调查共下发问卷1000份,回收850份,其中男性占39%;女性占61%;年龄在10-20岁的青少年占52%,20-30岁青年占30%,10岁以下和30岁以上的青少年分别占1%和17%;政治面貌为中共党员占12%,共青团员占60%,一般群众占21%,少先队员和派人士分占6%和1%;学历为大学专科以上的占36%,高中或初中的占61%,小学及以下学历的占3%;在校生占57%,行政事业单位青年占17%,企业青年占7%,其他性质或无业人员占19%。

2、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的基本特征:

(1)基本认同社会主义核心政治理念,具有较强的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对未来充满信心。当代中国主流政治理念要求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坚持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倡导爱国主义等。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在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对青少年自身政治理想的确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调查表明,我区青少年对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中国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给予高度评价(见表1),对当前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有相当高的认同(见表2),并且绝大多数青少年认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十分必要(见表3)。

表1:您觉得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中国发展中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主要体现

比例

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理论基础和精神动力

80%

发挥的作用有限

10%

说不清楚

10%

表2:您认为当前坚定社会主义理想是否必要:

比例(表2)

比例(表3)

很有必要

76%

86%

重要但不必要

14%

7%

不必要

3%

5%

说不清或与我无关

7%

2%

表3:您认为当前提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是否必要:

同时,90%的青少年对改革开放的政策表示满意,93%的青少年对表示应“坚持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方针,但决不放弃军事斗争的手段”,60%的青少年充分肯定了“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对与规范政府所起的作用,95%的青少年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且有90%的青少年认为当前有青年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十分重要,这充分说明我区青少年满怀爱国之情与民族自豪感,已经树立了永远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2)在经济和信息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念相互冲撞,大容量、高速度、多渠道的信息流通和获取对传统的道德体系产生前所未有的冲击,对青少年的道德养成带来较大的影响,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的日趋弱化。中国几千年积累下来的传统美德是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它与现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揉合在一起,形成了当代的社会风尚。青少年关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对社会的共同理想和主流的价值观念还缺乏认同。他们在做出某种价值判断时,往往以自身耳濡目染的事实为依据,空讲道理不太能打动他们。因此,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对确立青少年的价值取向、规范青少年的行为具有相当的意义。

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传统美德和现代公德的教育趋于弱化。这一方面体现在一部分青少年理想信念上的模糊,另一方面表现为过于实用功利,现在青少年无论在人生目标的确定,还是学习方式、就业观念、生活方式等都深受市场导向的影响,十分务实,特别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但相对缺乏为国家和为社会服务的奉献精神。调查中显示,人们对于“青少年思想道德环境(即影响因素)”也提出了置疑,在各项环境因素中,47%和20%的人认为目前社会风气和学校风气是影响青少年思想道德最大的因素,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的社会风气和学校至少还不是最受大多数人满意,也是最为迫切需要改进和提高的。(见表4)

表4:你认为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影响最大的因素

比例

社会风气

47%

学校风气

20%

家庭熏陶

19%

社区环境

8%

朋友

6%

其他因素

0%

同时,调查表明,当前36%的被调查青少年经常上网,52%的被调查青少年认为网络对自己的思想道德观念有较大影响。调查同时表明,大多数青少年对社会基本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有一定的认知,对善恶、是非、美丑有较强的识别能力,但在实践中还存在严重的“知行分离”现象,道德认知和道德行动还不相一致。比如对于周围发生的社会不良现象,只有4%的人选择多方面制止,27%的人采取举报和反映,7%选择用媒体曝光,32%的人会表示不满,而28%的人表示无能为力,另有2%的人表示与已无关。

(3)对个人人生价值目标的定位基本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有较强的进取精神,但价值取向更趋多元化、实用化和个性化。当今青少年个人人生价值目标定位具有较明显的历史与现实的特征。一方面,他们注重不断学习“充电”,追求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对社会有所贡献,有较强的进取意识。同时,社会现实以各种特定的方式影响着青少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着青少年价值目标的不断重构,带上深刻的市场经济的烙印,即表现出重经济而轻政治、重物质而轻精神、重个性而轻共性的特点。在调查中,当被问及“什么是最大的幸福”时,45%的选择“家庭幸福”,22%的选择“为社会发展作贡献”,这是符合传统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同时也表现出实用主义特征,青少年的价值取向不再呈单一模式,而是表现出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趋势(见表5和表6)。

表5:你最崇尚下列哪一种工作方式:

比例

追求合乎自己兴趣的工作

67%

埋头苦干,争取早日出人头地

14%

与世无争、悠闲度日

13%

投机取巧,钻营人情世故

0%

其他方式

6%

表6:你认为“成功者”最主要的标志是:

比例

拥有较高的职位和地位

25%

拥有可观的收入

17%

拥有高尚的人格

20%

恋爱婚姻生活美满幸福

24%

拥有丰富的学识

9%

具有精湛的专业技能

5%

三、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尽管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中,我们重视了对不同青少年群体的分类分层教育,使工作质量和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但随着形势的发展与党对青少年工作的新要求,在工作实践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具体表现在:

1、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形式的表面性。目前的思想道德教育形式,往往过多注重表面形式,停留在知识性的课堂传授层面,广大青少年为学习而学习,更多地停留在“入耳”层面,没有很好地“入脑”、“入心”,也没有很好地将思想道德认知同工作、生活及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加之传统的教育手段过多地注重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和命令主义,缺乏创造思维和强有力的生命力,结果导致工作拓展难度增大。

2、青少年思想道德行为养成的被动性。思想道德习惯养成的形式、内容趋向组织化、行政化、单一化、运动化,不少道德行为规范还没有成为青少年持之以恒的工作、生活原则。故在增强对青少年的吸引力,调动广大青少年主动参与践行的积极性上还不够。

3、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主体调动的行政性。青少年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运用行政动员方式过多,工作对象的覆盖面还不够,尤其在青工、闲散青少年以及普通青少年群体中缺乏鼓动性和活跃性,只能借助组织行为去调动部分群体,存在着目标群体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不均衡性,且缺乏对目标群体的分层分类指导,容易出现“一刀切”现象。

4、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资源整合的简单性。应该说,全区的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资源还是很多,但横向与横向之间、横向与纵向之间、条块之间缺乏沟通和资源共享。即便整合,也是活动硬件设施考虑较高,软件方面考虑较少,在工作中借力不够。同时,团干部的社会拓展能力也需提高。

四、思考与对策

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青少年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生活方式的多样化、青年群体分化的多层次性等问题层出不穷,如何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高其实效性,已成为社会关注和重视的一大课题。共青团组织要以改进求加强,以创新促发展,在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渗透力、覆盖面和有效性,推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不断深化。

1、突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基础性。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基础性主要表现:(一)青少年时期是思想道德观念形成的基础阶段。学校是开展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基础阶段,人的道德养成关键是要从小就要打好基础,掌握青少年不同成长阶段的心理特点,从小打好道德认知基础。同时,通过建立青少年需求反馈系统、信息系统和重点样本调查反馈系统,及时了解掌握青少年的思想动态和行为方式的新趋势。(二)适应青少年思想道德形成特点的教育内容是关键。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青少年不同阶段的道德养成需求,提供不同的道德教育内容,重点培养青少年的健康心理。通过开展思想道德现象大讨论、征集道德文明警语等形式,培养青少年明辨是非的能力。(三)开放性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阵地是依托。网络和社区已成为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本次调查中有72%的青少年有过上网经历,同时也有83%的青少年表示目前我区的青少年文化活动阵地短缺或对其功能设置和管理不太满意。我们要借助“社区青少年学校”、“青山共青团”网站等载体,以多种传播方式激活青少年的认知模式,使思想道德教育变得生动活泼、寓教于乐;并通过体验活动等,加大青少年活动阵地的开发利用,在社区中建立分散多样、就近就便的活动中心,吸引青少年经常参与,引导青少年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2、突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方式的科学性。

我们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在社会迅速转型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青少年接受的信息量大,思维灵活、想象丰富、视野开阔,传统的“说教式”的思想道德教育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形势发展,迫切需要转变思想道德教育方式,认真分析把握新时期青少年思想发展变化规律,要注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科学性,实现由灌输道德知识向发展道德能力转变,实现从青少年被动接受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上“自主型”转变,减少行政化动员,把真实的道德生活展现在青少年面前,在现实的具体生活场景中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养。

3、突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对象的层次性。

不同的青少年群体有不同生存状态和发展的要求。在对青少年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我们要对优势群体和弱势群体、职业青年和学生青少年等等群体差异有更深入的研究,“兼顾两头,突出中间”,体现层次性,在注重把握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的同时,针对不同的青少年群体,形成不同的侧重点,让不同层次的青年都能找到自己的追求目标。如对青年党员、团干部、优秀青年等先进分子,要强调“三观”,强调共产主义的理想观念;对广大普通青少年群体,要以“三德”为基本要求,倡导与现代化文明社会相匹配的精神生活和道德情操。以此,逐步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4、突出青少年思想道德养成的实践性。

引导青少年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最根本的途径在于实践。本次调查中反映,青少年对道德教育活动意见最大的是“形式单调”,认为最有收获的是实践。这就要求我们注重让青少年在实践中学习,要通过家庭实践、社区实践、岗位实践等途径的有机结合,引导青少年在社会实践中认识自己的行为规范、道德文明和人生价值取向与法律规范和传统文化倡导的道德文明保持一致。使在校青少年学生在家庭、学校、社区的学习和活动中,养成伦理道德、社会公德所需要的行为规范和基础文明;在职青年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学会理性地处理各种矛盾和人际关系的本领。

5、突出青少年思想道德评价的示范性。

青年思想道德教育范文4

[关键词]胡志明;青年;道德教育

马列主义关于“人是社会综合关系”的思想,吸收了人本哲学思想中的精华,胡志明把道德当做人格的根本。胡志明写道:“为有源头活水来。树有根,无根树枯。革命者要有道德、无道德尽管有多才也领导不了人民。无道德、无根本、腐败、邪恶的人是无法为解放民族、解放人类的伟大工作而做出任何贡献的”[1]。越南以马列主义道德原理为基础,把胡志明思想作为现代道德教育的基本方向;学习胡志明的道德品质,尤其是胡志明培养青年道德的品质。因为,在胡志明执政期间对青年的培养非常重视,并将其作为对民族的整体发展思考的重中之重。对胡志明来说,青年是国家人才重要的一部分,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发展取决于对青年的启蒙与培养;青年是所有阵线的突击队,是党的后备力量。因此,培养青年是一件至关重要的国家大事。如果缺少革命继承者,这不仅对革命事业的发展带来阻碍,而且对已取得的革命成果也难以维护、保存。

在胡志明关于青年培养的思想中,最基础和突出的问题是全面教育观点。胡志明认为:“在教育青年的过程中,要重视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革命道德、社会主义启蒙、文化、技术生产和劳动等”[2];将年轻一代培养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又“红”又“专”的革命接班人”[3]。胡志明在要求培养又“红”又“专”的青年时,把“红”放在“专”的前面并不是无意为之的偶然。正如当年他提到“德”和“才”时,总是把“德”视为根,革命者要有革命道德为基础才可以光荣的完成任务。在“红”和“专”的问题之间,胡志明绝不会轻视任一方面。胡志明之所有要求青年必须又“红”又“专”,是因为有德而无才的人则行事难成,有才而无德的人则变成无用。这样一来,关于青年“红”和“专”的具体标准有着紧密的关系,轻视任一方面都是不可取的。要逐步完善此品质和能力得经过漫长的奋斗与磨炼。在对青年的五条训诫中,胡志明首先强调的是:“永远要提高革命道德,革命道德是获得革命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是革命的基础”。他对青年的革命道德要求内容如下:

一、革命道德必须绝对忠于祖国、党和人民

提到革命道德教育,胡志明最关注的问题是让青年意识到:革命道德是绝对忠于祖国、党和人民的。在道德关系中,对国对民是最高的关系,因此 “忠于国、忠于民”也是胡志明思想中最根本、最普遍的标准。

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从古今以来都在民族传统精神中占首要位置。现今,忠于国就是保家卫国、富民强国、维护社会公平、民主、文明。换句话说,就是忠于社会主义理想。社会主义理想是解放社会、解放人类、为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因此,忠于社会主义理想既是政治方面又是道德方面的要求。忠于国,首先是爱国精神,体现在每个青年日常的思想和行动中就是一切以国家利益为首位。

忠于民是教育青年要懂得热爱人民,尊重人民,为人民而学习、工作、奋斗,使所有人民都能丰衣足食,接受良好的教育。青年要积极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积极帮助人民克服生活中的一切困难,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与此同时,还有敢于反抗损害人民利益的各种行为。

二、革命道德的核心内容是勤、俭、廉、正

勤劳、俭朴、廉洁、公正,这些是东方传统的道德概念,胡志明为之带来了新的意义。对胡志明来说,人的勤、俭、廉、正四种品质如天的四个季节,若缺乏其中一个季节则不能成为天;对于人也如此,若缺乏其中一个品德则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按照胡志明的思想:革命者必须勤俭,即要勤奋、勤劳、节约;少有物质欲望心,避免奢侈、浪费,因为革命是艰苦的事业,我国经济还不够发达,又经过这么多年的战争。廉正是要清廉、正直。同时,革命道德还要求青年人至公,即是要十分公明、公平、公心、无私,不可存偏心、有偏见。至公无私的标准提醒领导者处事要公平,不能因私利而偏心、偏见。社会上之所以存在着视对不敢保卫、视错不敢谴责的行为是因为没有至公无私的精神,使公理被打破、法律被践踏。至公无私是集体利益在先、个人享受在后,个人言行始终坚持“为了党、为了祖国、为了同胞”,这就是集体主义的内容。因此,为了履行此标准,我们必须“坚决消灭个人主义,提高革命道德”。

但是,革命道德不是每个人先天就有的,而是在每个人经过一天一天的磨练中所获得的。因此,胡志明认为,对青年来说,要不断地努力锻炼革命道德:实行勤、俭、廉、正、至公、无私、廉洁、有进取精神、团结、不自满、积极打击个人主义、批评腐败恶习、定期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等。

三、革命道德要求有爱国情怀和国际精神。

胡志明认为,爱国、爱社会主义要与国际精神连在一起,因为工人阶级有着国际本质。胡志明还指出:每个人生存与发展于社会集体之中。因此,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最质朴最长久的感情,这是革命道德需要保留与发挥的价值所在。爱人民也是我们民族珍贵的历史传统。爱人、互助、相爱等情感已通过民俗谚语的方式进入越南人的生活之中。胡志明说过:“越南人民很久以前彼此生活就有这么深厚的情感。从党领导教育以后,该情感越来越成为同胞同志情义、五洲四海一家情义的一部分。了解马列主义是对彼此生活有情有义。”[4]我们永远尊重每个人的民主和自由权利,但同时也要求每个人尊重共同的利益,关心社区中每个人的生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更要反对把金钱作为最高目的的趋向,反对拜金主义。

[参考文献]

[1]《胡志明全集》(第5卷)[M] 河内:国家政治出版社,1995年,第252、253页。

[2]《胡志明全集》(第10卷)[M] 河内:国家政治出版社,1995年,第190页。

青年思想道德教育范文5

【摘要】加强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提高青少年道德素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创造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良好环境,丰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三个方面来浅谈如何加强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关键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各项教育尤为重要,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因此,对于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我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1 创造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良好环境

关心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学校、家庭、社会要密切配合,要共同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1.1关注家庭教育的环境

家庭是社会和国家组成的的基本单位,而父母则是孩子的终身导师,家庭和父母的影响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要在家庭为孩子形成思想道德的环境。首先家长一时时有意识,相应高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意识,注意科学地对青少年进行引导教育,不要有无原则地溺爱青少年而无视道德的行为。家长合理的帮助青少年解决各种思想上的困惑,在和孩子交谈中逐渐提高青少年对于道德的辨别能力,使青少年在父母的影响下拥有良好的文明举止言谈、充实的知识,高尚的道德品质。

1.2 重视学校教育的环境

学校教育是青少年主要教育模式,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的教育场所。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中,学校教育环境的影响是直接的,最有效的。在德育教育中,老师是德育的主体,在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的道德认识起关键作用,老师要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意识,重视青少年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道德习惯的养成,培养青少年具有的基本的道德习惯和行为习惯,包括遵守社会基本道德准则、帮助他人、协商合作、团结友爱等。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创设校园道德环境,可以采取黑板报、德育园地等橱窗、观看爱国主义优秀电影、电视片,参加英雄人物事迹报告会、进行诗歌、朗诵、征文比赛和演讲比赛等活动,让青少年在有趣味性、吸引力的活动中陶冶道德情感受到思想道德的教育。

1.3营造社会环境

社会教育是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社会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优势,积极开展各类活动,为青少年创造思想道德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利用社会的各种力量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帮助青少年在自己熟悉的社会生活中,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开展。系列教育活动锻炼青少年的道德意志,坚定道德信念,让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2 丰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

青少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体现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正确理想信念的树立、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的培养、促进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一系列基本素质的提高。健全和改进青少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首要任务就是丰富道德教育的内容。

2.1加强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所有中国人都应该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也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的重要标尺。青少年要成长为具有良好道德素养的人,就应该模范遵守基本道德规范。

2.2 加强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教育

促进青少年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认识、积极的思想道德情感,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自己内在的良好素质。

2.3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的教育

加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视、橱窗、板报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和弘扬民族精神。勤劳勇敢、艰苦奋斗、不屈不挠、谦虚正直、助人为乐、尊长爱幼,孝敬父母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培养青少年热爱自己的祖国,忠于自己的祖国,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要为祖国、为人民努力奋斗。要懂得尊重自己的父母,才会懂得尊重他人。

3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

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应注重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培养,要辅导青少年爱读书,读和书,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教育。

3.1注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培养

心理健康教育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学校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要遵循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注重培养他们拥有一个正常、健康的心理,要培养他们的宽容心,引导他们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理想抱负,懂感恩,有诚信。可以在学校开辟心理健康课堂教育,培育青少年健全心理素质,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栏和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板报,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及时帮助心理弱势群体,开展倡导关注个人心理健康的心理健康活动,向青少年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唤起青少年对自身、对周边师生心理健康的重视,不断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意识,培养青少年健全人格。

3.2 引导青少年“多读书、读好书”,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为加强和改进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要鼓励和启发学生们“多读书、读好书”,引导广大学生开展健康有益、形式活泼的读书活动,促进“多读书、读好书”良好校园氛围的形成,把学校图书馆建成一个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利用学校图书馆的自身的优势,通过各种措施,掀起了“多读书、读好书”的热潮,鼓励师生坚持以书籍为伴,坚持以读书为乐,以读书为荣,让青少年在书海中汲取智慧的营养。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推进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3.3 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教育

青少年学生是极易受网络影响的群体,要注重正确加以引导、处理。要提高青少年信息辨别能力,培养他们学习如何检索、核对、判断、选择和处理信息,以达到对信息的有效利用。培养信息道德的意识,友好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责任感,是青少年应具备的基础素质。要让青少年了解与信息活动有关的法律法规和信息道德规范,培养他们文明上网的观念,养成在信息活动中遵纪守法的行为道德意识。培养他们的持久性与自制力。要让他们明确什么是不道德或违法的行为,教育他们规避不良行为。比如在公用电脑上不随便设置密码;不胡乱保存无用的文件;在网上发表言论要遵守道德规范,不胡乱发表不文明或有损国家民族利益的言论等。

总之,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帮助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培育优良品德,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必须要真正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落到实处,取得成效。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关乎民族、国家命运的大事,同时也是青少年自身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郭瑾;;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和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20期

青年思想道德教育范文6

[关键词]图书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已经成为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希望工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的思想素质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我国著名教育学家蔡元培先生指出:“教育不专在学校,学校之外,还有许多机关,第一是图书馆。”图书馆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任,充分发挥图书馆特有的资源优势,把服务工作和“育人”功能结合起来。近年来,一些图书馆在为青少年读者提供服务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也取得了一些经验。图书馆作为学校教育的有效延伸和有益补充,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一、利用图书馆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优势

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这个大系统中,如果说家庭教育是“基础教育”,学校教育是“一次性教育”,那么社会教育则是“终身性教育”。图书馆的服务具有的全民性、全程性、全面性、灵活性。这些特点是任何其他教育机构所不能替代的,图书馆具有丰富的文献资源、舒适的阅读环境以及良好的馆员服务,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具备独特的优势。

(一)环境优势

温馨舒适的阅读环境和浓郁的文化氛围是读书学习、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必不可少的条件。我国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一种生机勃勃、稳定和谐、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本身就具有广泛的教育功能”。图书馆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对图书阅览室进行装饰,为青少年营造色彩鲜明、活泼向上而又贴心舒适的阅读环境和氛围。

(二)资源优势

图书馆是促进科技进步,发展经济建设,传播文献信息资源的枢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这也是其它机构无法比拟的。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最权威和完备的学习条件,青少年读者可以自由自在地在图书馆汲取知识,获取信息,这是他们接受知识、认识社会的重要途径。图书馆有不同载体和不同介质的青少年读物,既有各类书刊,又有适合青少年的电子文献及计算机网络资源。同时,图书馆藏书的原则是兼顾各个学科文献,因此各类文献资源非常丰富。

(三)人才优势

图书馆的人才具有专业性、全面性与多元化,其中不少馆员熟悉馆藏,通晓教育学、青少年心理学、文学等学科,他们是青少年在知识海洋里的导航员,能够为青少年提供有效的阅读指导,成为青少年受益终生的导师。另外,图书馆员的言谈举止、知识水平、尤其是工作当中的认真负责的态度等,都潜移默化的传递给了青少年读者,发挥了教育功能。

二、如何利用图书馆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图书馆作为一个公益性的文化教育机构,蕴藏了优秀的文化资源,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继续教育的校外大课堂,是青少年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园。图书馆应该充分发挥其特有的育人功能,关注青少年的内在需求,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引导和培养青少年多读书,开展素质教育,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引领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对于如何利用图书馆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本人有以下几点建议和对策。

(一)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环境能影响人的行为,良好的图书馆环境对青少年的思想健康和行为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图书馆作为特殊的公共场所,更要注重以充满文化特色来营造优美、安静、洁净与舒适的阅览和育人环境。图书馆应该始终围绕“教育”这一主题,不断开拓服务空间,在环境布局、功能布局和文献布局上充分体现人性化,让每一位青少年读者走进图书馆就能感受到文化的熏陶,以此来提高青少年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效率,激发读者的学习欲望,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他们的情操,实现对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让图书馆成为每一个青少年的理想场所。

(二)丰富图书馆的资源

目前,从我国大部分图书馆的现状来看,许多地方的图书馆可供青少年阅读的读物和全馆的馆藏相比可以说是非常缺乏的。丰富的馆藏和空间布局是图书馆进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德国思想家布尼茨认为:图书馆是全人类的“百科辞典”是青少年获取知识的宝库,它可以通过丰富的馆藏来帮助青少年巩固和提高所学的知识。丰富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图书,为青少年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图书馆要针对青少年的年龄、思想动态、心理特点来选购书籍,要选择思想内容健康,质量高,资料丰富的图书,比如科普类、文学类、励志类的书籍。定期进行读者调查和统计,了解青少年阅读的实际需要,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以此作为采购图书的依据,并且要认真挑选优秀的图书进馆。只有丰富多样的图书、报刊和多种载体的文献资料才能够满足青少年广泛的求知欲。在这里,他们可以自由地查阅文献知识,博采众长,开阔视野,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三)加强图书馆人才队伍的建设

图书馆员的素质对服务质量、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有着举足重轻的影响。体表现在工作人员的言传身教和阅读引导两个方面。

1.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图书馆要想有效地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首先就要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专业水平、职业道德、文化素养和现代化信息技能等。图书馆应该要求每一位工作人员不仅要做好“导航服务”和“信息咨询服务”,还要担负起教育者的职责,当好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引导者,通过自身的谈吐、举止和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使图书馆成为他们开阔眼界、提高素质的知识殿堂和陶冶性情、愉悦身心的精神家园。

2.由于青少年的年龄比较小、好奇心和求知欲都比较强,但辨别是非的能力有限,这就需要图书馆工作人员积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加强对青少年的阅读指导。首先要帮助青少年学会如何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籍,明确阅读的目的,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要注意引导他们如何挖掘和吸收各类文化典籍中具有教育意义的内涵,帮助他们从优秀的书籍中汲取有益的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在阅读好书的过程中完成健康人格的塑造。

(四)抓住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进行阅读指导

1.人的一生中的最关键时期就是青少年时期,在这个时期对青少年加以积极的指导和帮助,可以使其更加健康的成长。大量的科学研究发现,青少年时期大脑的记忆细胞正处在形成与发展阶段,也是人的一生中锻炼记忆的最佳时期,这个时期他们有较旺盛的求知欲和广泛而强烈的认知兴趣,思维敏捷,记忆力好,故有人称这一特殊时期为人的一生中的最佳学习期。如果错过了这个最佳时期,学习的效果就会减弱。因此,图书馆应该抓住机会,因势利导,可以有效的培养青少年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2.阅读可以塑造青少年美好的心灵,陶冶他们的高尚情操,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他们就会慢慢地形成阅读兴趣,青少年一旦有了阅读兴趣,就会自地阅读。研究表明一个人全部知识的80%以上是通过阅读获得的,青少年阅读对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阅读还可以使青少年了解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世界之间的美好和谐的关系,有利于加强青少年的道德修养,使他们形成对生命的尊重,关爱的情感,从而树立积极进取、乐观向上、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五)利用网络媒体,开展网上思想道德教育

随着电脑的普及和网络的发展,世界已经开始全面的信息化、电子化,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网络和图书并不对立,而是和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相辅相成,共同向前推进。图书馆应该结合利用网络优势,优化图书馆管理,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但是,网络信息的庞杂无序以及不健康的网络内容,对青少年良好的思想道德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因此,图书馆应该建立网络信息导航系统,建设针对青少年的网上资源和视听资源,建立连接互联网的青少年网站及品种齐全且具有特色的数据库,丰富思想道德教育资源,根据他们的身心特点,选择自己想要感受的德育内容和。图书馆通过搭建网络沟通平台,为青少年提供丰富多彩,有益健康的文化教育服务,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六)加强图书馆,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合作教育

独木难成林。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任务艰巨而复杂,需要社会各部门的相互协调与配合。青少年成长道路上的第一个学校就是家庭,家长是孩子最早的老师,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图书馆应该定期开展关于家庭教育的讲座,介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为家长答疑解惑。

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课堂,也是图书馆和青少年联系的桥梁。图书馆应该利用自身的优势,与学校合作,开展各类适合青少年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将参加图书馆的活动列为假期的作业,促使青少年假期走进图书馆来完成作业。另一方面,图书馆应该积极配合学校,重点培养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等方面,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例如举办优秀事迹的图片展览、开展法律知识讲座等,以此来延伸和补充学校教育。

(七)开展丰富多彩的具有思想道德教育意义的活动

图书馆应该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藏书资源优势,发挥文化阵地的作用,开展有益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活动,使他们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活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开展青少年读书活动

图书馆应当根据青少年阅读的需求和特点,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读书活动,吸引更多的青少年读者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读书是人们塑造自我、完善人格、提升思想和获得智慧的重要途径。阅读一本思想健康、内涵深刻的好书就等于接受一次心灵的洗礼。因此,图书馆要充分开发利用馆藏资源,通过举办各类读书活动,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另外,图书馆还可以开展书目推荐活动,采购青少年喜爱的书籍,设立专门的书架或者阅览室,使青少年能够方便快捷的借阅到所需的图书。同时,设立导读员,帮助读者准确查找和浏览图书并理解书中的内容。图书馆员要利用宣传栏等传统方式向青少年做好新书的推荐工作,让他们能第一时间知道最新出版的读物,满足他们的阅读需要。

2.开展科普教育活动

图书馆应该面对青少年开展科普讲座和科普展览,普及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意识。根据各个层次读者的需求,开展系列专题讲座,以名人名家、地域文化、科普知识、人文知识为主,邀请国内名家和本地学者担任主讲。并且,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应该走进中小学,让学生和名家能面对面地接触,在听讲中思考,在交流中明理。这一方式应该成为图书馆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一大特色。

3.让青少年参加社会实践,体验生活。

图书馆应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让青少年读者积极参与思想道德实践活动,使图书馆成为培养青少年品格、锻炼青少年意志的课堂。图书馆应该鼓励青少年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及寒暑假到图书馆,以勤工助学,义务管理员,志愿者的方式,参与图书的管理和读者的服务工作。让青少年在实践中培养热爱读书、热爱劳动的情感和服务社会的意识;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4.举办特色培训班

图书馆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本着公益性原则,免费举办各种特色培训班,开阔青少年的眼界,培养他们的特长,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5.播放优秀的影视作品,愉悦读者身心。影视作品一直都是青少年的最爱,图书馆利用这种资源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青少年容易接受,这些形象生动的“有声图书”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塑造了他们的优良品德。

参考文献:

[1]徐慧珍.公共图书馆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新途径的时间探索―以宁波市鄞州区图书馆为例[J].河北科技图苑,2011,(9).

青年思想道德教育范文7

一、发现问题,探索出路

学校德育教育存在不足;一些家长又“望子成龙”心切,注重孩子学习,忽视德育培养,甚至不注意自己的言传身教,以至于家长的一些不良行为,完全可从孩子身上看到;社会不良环境对未成年人的冲击,在某种程度上有着不可阻挡的影响和渗透力,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未成年人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与此同时,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成为“电子海洛因”。在各种消极因素影响下,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社会未成年人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传统、单一的“灌输式”的教育已经很难满足现今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需要。

二、以人为本,突出主体

在德育工作中引入“以人为本”思想,就是正确认识青少年的主体地位,把青少年当作朋友来看待,注重青少年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教育。“以人为本”思想的实质是以人的基本需求为出发点。应用到德育工作中就是:从人的发展需求出发,制定德育内容,设计、实施德育的方式。青少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不但应该具有从事生产建设的知识和技能,更应该具有社会主义的理想、情操和道德。用“以人为本”思想指导德育工作,首先要从根本上承认并确立青少年的主体地位,在教育实践中实现青少年的主体地位。

1.教育内容和教育对象需求相适应。安排德育内容应从青少年发展需求出发,贴近他们的实际生活,符合其发展规律。青少年时期是人思想形成的关键期,也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由感性到理性的过渡期,思想的可塑性和变化都较大,他们需要也希望有人能帮助和指导自己正确认识客观世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内在需求。

2.教育方式与教育对象要求相适应。教育实效很大程度取决于实施教育的方式是否符合教育对象的特征和要求。如果是青少年乐意接受教育、主动接受教育,教育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教育难以深入人心,无法唤起共鸣,效果自然不好。少年时期是生理的成长期和心理的形成期,对客观世界有了一定认识,但很不全面。他们好奇、好动、充满欲望,希望得到承认、把握自己。厌倦封闭式、死板的教育。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就要采取适合他们的开放式的、活泼的教育。

3.建立正确的师生关系。青少年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只有建立一种平等、互助、合作的师生关系才能保证其主体地位得以实现。在这种师生关系基础上,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是引导和帮助。教育者的教育过程不是对青少年的制造和加工过程,青少年的学习过程也不是被动等待、“任人宰割”的过程。教育实践要紧密结合青少年的发展需求,想其所想,急其所急,投其所好,助其成材。只有这样,“青少年是教育的主体”才不是一句空话。

4.尊重青少年不是教育者的恩惠,而是青少年的权利。青少年是教育的主体,应该得到尊重,无论是人格上的还是利益需求上的都是青少年应有的权利。但是,尊重不等于放纵。尊重青少年的主体地位,满足其个人发展需求,不等于让青少年为所欲为、自由发展。“以人为本”的“人”指的是社会上的人,其发展方向和需求要符合社会规范。放纵其自由发展,不但违背了“以人为本”思想的实质,而且违反了教育规律,极易造成教育偏差和教育失误。

三、转变观念,注重参与

青年思想道德教育范文8

关键词 青少年 家庭教育 思想道德教育 和谐社会

青少年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乎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同时也关系着每个家庭的切实利益。由于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先决之地,在青少年成长的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家庭教育便是哺育青少年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基础和摇篮。所以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加强青少年家庭教育中的思想道德教育意义重大。

一、青少年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现代家庭教育中存在重智轻德现象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由此带来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为了能让孩子在激烈的竞争中稳住阵脚,智力教育被父母看作是对孩子进行教育的重点。有些家长甚至从小就注重孩子的智力开发,他们为孩子聘请家庭教师、购买各种智力玩具等,然而却忽视了孩子优秀道德品质的培养。其结果确实使孩子的智力得到了开发,但却使孩子在性格上出现了问题。智力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失衡,为他们的未来发展与整个社会道德素质水平的提高埋下隐患。我们培养孩子的目的不光是要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同时还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型人才,让他们真正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2、现代独生子女家庭缺乏道德品质教育

当前中国独生子女家庭普遍增多,因此针对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也越来越被重视。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家长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凡事都给予孩子过多的关爱、过多的呵护。然而就是在这种过分的溺爱下,致使许多孩子对良好道德品行的认知匮乏,道德情感默然,不懂得与人分享的快乐。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承接人,对青少年教育是否到位,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还关系到中华民族的荣辱兴衰。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其教育是塑造孩子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和人格的起点,因此对孩子进行道德重塑与灵魂美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至关重要。

二、如何加强青少年家庭教育中的思想道德教育

1、努力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沃土,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在健康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明显会更加乐于助人,心智也更加健全。父母应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温馨、和谐、愉快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为孩子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是一方面,父母更要积极为孩子提供一个充满“友善”与“关爱”的和谐氛围,让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中品德得到完善,情操得到陶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环境的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因此社会要和谐发展,为孩子创设一个文明、和谐、友善的家庭环境就变得尤为重要。

2、父母要发挥好示范作用

父母是子女的启蒙老师,亦是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其言行将会对子女产生重大影响。孩子一出生与父母接触的时间最多,他们的是非观念、为人处事的准则都是从父母那里得来的,父母的身教对孩子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凡具备如为人友善、待人诚恳、有社会责任心等优秀道德品质的父母,其孩子也具备此品质。尤其当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其负面影响已经波及到了青少年,因此家庭教育中要注意从小就陪养孩子的仁爱意识和奉献精神,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父母只有发挥好言传身教的作用,把孩子培养成具备高尚道德品质和完美人格的接班人才算真正的完成社会所赋予的使命。

3、以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

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而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传统的思想道德体系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其规范作用逐渐被削弱,传统的道德价值观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所以我们要重塑传统道德体系的规范作用,重新确立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使传统的道德素质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基础,以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为依托。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把中华民族中的优秀文化精髓与社会所倡导的道德品质相结合,以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加强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要义,又有充满时代文明气息的良好氛围,让孩子在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同时去实际体验和感受蕴育其中的高尚品德。

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鼓已经敲响。在这样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世纪,在这样一个变幻莫测的大环境中要积极构建一个充满友善与关爱的和谐社会,打造坚实的中国脊梁,作为家庭教育主体的父母要充分发挥好对青少年的指路人作用。家长要把教育人、引导人、关爱人有机结合起来,把孩子真正培养成德才兼备、品质高尚的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和谐、稳定、繁荣、昌盛发挥最大效力。

参考文献:

[1]戚万学,唐汉卫. 现代道德教育专题研究[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青年思想道德教育范文9

关键词:现状分析;关系;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8-0249-03

青少年是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群体。了解当代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现状,是我们研究和加强其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前提。而当前高校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素质的培养,主要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思想品德课老师,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素质培养现状,是促进和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

一、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状况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素质培养现状

(一)青少年特别是“90后”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

“90后”,泛指1990年以后出生的所有中国公民。“90后”在出生时,改革开放的浪潮已经波及大江南北,显示出了明显的成效,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虽然优越的生活环境和和谐的社会氛围为“90后”的健康成长提供了相对于前几代人而言更加便利的条件,但当前青少年,特别是“90后”的思想道德状况,仍需要我们的关注。

2009年底,相关部门了《中国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显示,“胸中有爱、关注社会”是“90后”青少年的总体风貌。但是升学压力大、学业负担重,依然是当前中学生最致命的精神枷锁[1]。

那么,是什么原因或者说是哪些因素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产生了影响呢?从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与环境看,家庭、学校和社会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家庭教育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青少年从呱呱坠地到慢慢成熟,他所接受的道德教育的最早场所就是在家庭里,而父母是孩子最早的启蒙教师。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2]青少年良好的思想道德建设,离不开父母的言传身教,父母的一言一行,将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

学校教育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关键。“把德育灌输到日常教学活动中,甚至体现在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中,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法制观、价值观,提高辨别是非和拒腐防变的能力。”[3]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除了校风校训、学校的管理规章制度等,教师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更是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社会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起到巩固作用。要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并依靠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参与和支持,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树立良好的示范,同时,也要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把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做好。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素质培养现状

1.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总体情况较好

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素质培养的根本前提。总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师范生在平常所进行的学习和实践中,更多地强调了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并很好地与自身的专业课程及专业特点合理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思想品德素质相比其他师范类专业的同学,还是有一定的专业优势的。

2.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需要进一步加强

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主要条件。从实际情况看,由于我国多年来一直以升学为目标的教育实践,致使一部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差。因而,作为师范专业学生,要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深入研究问题、勇于探索创新、利用自己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来促进自身实践能力的发展。

3.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需要引起重视

心理素质的培养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主观基础。但目前,高校师范生中也有不少人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师范生就必须培养较好的心理素质,即使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了困难和挫折,也要勇敢地去面对,而不是逃避现实,要学会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及时对自身进行心理疏导,必要时也可向心理辅导老师或者心理医生求助。

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素质培养的关系

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现状不仅要求学校加强对中学政治老师的培养,更要求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素质的培养。

(一)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现状要求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素质的培养

一百多年前,思想家、政治家梁启超挥毫写下了大气磅礴的《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4]青少年是继往开来的一代,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成长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发展。因而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不仅要求家庭、学校和社会采取一定的措施,也给即将踏入社会的“准老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高校在培养师范生,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的过程中,应努力提高师范生各个方面的素质,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师范生,将来所从事的中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建设将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学校里,思想品德课老师所教授的除了知识,更主要的是做人的道理,他们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主导者。由此看来,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要求高校进一步做好师范生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的素质培养工作。

(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素质的培养有利于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

正如前苏联教育学家加里宁所说:“老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个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5]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师范生,将来踏上社会,有很大的可能将成为一名中学思想品德课的老师,因而我们背负着的不仅是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来影响和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综合素质,进而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而良好师德的养成,除了师范生自身注重修养以外,也来自于高校对于师范生在学校学习期间的培养。学校的培养目标,学习氛围和风气,校训校德以及学校老师的榜样作用,都对师范生的师德养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注重对师范生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师范生的培养,不仅有利于这些“准老师”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教学技能,也有利于师范生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为以后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素质,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措施

(一)提高师范生自身的道德修养,用师德感化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师范生,应首先学好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和理解。在以后从事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将所学理念传递给青少年,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操,坚定他们的政治信仰。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师范生应明确,作为准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水准,只有具备了高尚的师德,才可能把“育人”融入“教书”之中。因此,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要在各个方面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首先,应努力学习、掌握教师道德理论,以教师道德的先进典型示例作为鞭策自己不断前进的动力。其次,师范生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处理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中,才能意识到自身行为的是与非,才能辨别善与恶,培养自己良好的教师道德品质。

(二)掌握丰富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素养,培养学生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师范生的文化素养包括文化知识的积累和文明礼仪修养,其专业素养包括政治理论修养、伦理道德修养等。良好的文化素养是提高专业素养的基础,因此必须培养师范生掌握一定的文化素养。师范生只有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素养,才能传授给学生更多的知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师范生,也要明确教师职业素养的具体表现,一般体现在他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上。当一个思想品德课教师通过对每一节课的教学,充分地将丰富的课程形式和严谨的教学态度展现在学生面前时,其良好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情操会在课程中体现出来,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会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产生效应,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和求知心态,产生对自身未来职业素养的塑造需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师范生应在努力学好专业课知识的同时,培养教师职业道德,使自身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扎实的专业素养、综合的实践能力和勇于开拓创新的科研技术能力,使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情操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起到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作用,同时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三)提升个人人格魅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个人人格魅力与教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好老师,一位受学生普遍敬重和爱戴的教师,其人格必然会在他的学生那里再现出来,而且是常常在学生身上得到更高基础上的再现。”[6]

心理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目前高校师范生中有不少学生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学校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和咨询。我们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师范生应谨记,现代教师的任务已不仅仅是教好书、上好课,同时也需要教师具备健康的心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掌握一定的心理治疗方法。更要充分发挥自身人格力量,塑造高尚人格。

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它建设得好坏将对我国一代甚至几代人产生深远的影响。当前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不仅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注,它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素质的培养的关系也日益凸显出来。因此,高校在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素质的过程中,应注重提高师范生的道德修养,专业知识的积累以及个人人格魅力的形成,从而有利于进一步促进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

参考文献:

[1]王厥轩.中国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调研报告[EB/OL].http://.cn/l/2009-11-23/1046181478.shtml.

[2]李小龙,注解.论语全解·子路[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3]辛香茹,辛香玲.青少年公德教育刍议[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2):24.

[4]谈心亭.向梁启超学做教师[J].内蒙古教育,2009,(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