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道德与教育集锦9篇

时间:2023-09-21 18:00:05

道德与教育

道德与教育范文1

一、思想品德教育面临的新挑战、任务

1.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思想教育面临新的冲击。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人们的思想观念跟着发生变化,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其消极影响表现为:经济利益挂帅,个人主义倾向严重,集体意识淡化,奉献和索取位置颠倒,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失衡,等等。社会上出现了很多不正之风,诸如金钱第一,享受第一,为了金钱不择手段。这些都给青少年带来了极大的负面效应,给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近几年来,还出现一些学生不毕业就挣钱,或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搞一些违法活动,捞取金钱的不正常现象。假如此时学校不及时在学生中进行正面教育,将会给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形成造成极坏的影响,这也是对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的一个主要冲击。

2.在改革开放下,西方的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渗入。

恩格斯说:“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它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邓小平同志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把中国的社会主义推向世界,实行了巨大的改革和对外开放,正是这种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履地的变化。对外开放,带进了许多外国的先进技术,但同时也使西方的一些不好的、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想随之而入。表现为:享乐主义、自由主义、虚无主义、非理性论、非道德论等。一些学生本身学习成绩较差,更贪图享乐、迷上网吧、迪厅等。因此,如何加强改革开放下的思想品德教育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成了新时期迫切要解决的新问题。

3.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的道德素质有了新的要求。

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人具备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一切道德素质。这些道德素质的要求是:语言文明、待人礼貌;遵守职业道德,公平竞争。要培养适应这种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人才,学校是关键,这就对培养跨世纪合格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而不少学生在这方面做得不好。

二、体育教学是实施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1.由教学特征所决定。

体育教学绝大多数是学生经过一定的身体练习而有别于其它学科的教学。在身体练习的实践活动中,有复杂多变的环境因素,特定的比赛规则,游戏的法则,必须协调的人际关系,同班同学因体育基础不同而出现的学习效果的即时反应,学生学习动机,喜好不同者的不同表现,等等,这些都是绝好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时机。

2.由教材所决定。

各种体育教材都有一定的特征,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的特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教授体育的目的、任务时激发学生努力锻炼身体,以便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作贡献而打下物质基础。教师在讲授体育功能时,要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为提高祖国在世界的威望而努力学习。在教基本技术时,要教育学生遵守法规、法则,做文明的、守公德的好学生。体育教材中有许多培养学生高尚思想品德的内容,教师要结合体育教材和目前市场经济形势下的具体要求,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三、体育教学中实现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

1.教学渗透法。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道德影响,除了给学生教授教材固有的内容外,还要利用教学方法提升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精神。教师不能一味地灌输体育知识和技能,学生如果在学习中自私吸取或排挤他人竞争,养成个人主义的意识和习惯,那我们就忽略了道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学生的体育道德、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精神不但得不到进一步的提升,而且将因未得以充分利用而逐渐萎缩。由于被个人主义学习动机所取代,学生反而会逐渐养成的倾向。相反,体育教学的重心如果放在学生主动参与、积极贡献、相互合作和互惠共享上,学生养成和不断发展的将是民主生活的意识和习惯,从而提升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

2.体育教师的道德表率作用。

培养有高尚情操的学生,首先教师自己要有崇高的品德。师德是学生的指示灯,上行下效是道德模拟的普遍规律。孔子曾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又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是学生模拟的榜样。教师要利用学生这一心理,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成为学生崇拜的对象。首先做为学生模拟的对象,要注重自身的形体、仪表、风度美,和人交往要落落大方、彬彬有礼,着装要整洁、高雅,要热爱党、忠诚祖国,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刻苦钻研业务,关心保护学生,为培养合格人才而忘我工作。语言和行为是最直接影响学生的因素。教师在任何场所讲话要文明用语,语气温文尔雅,态度和蔼亲切,遵守诺言,言行一致,并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幽默感,行为要正直、大方、文明、高洁,成为学生的表率和典范。

3.体育课堂氛围对道德教育的影响。

道德与教育范文2

    [论文摘要]在目前的理论研究中,道德建设被包含在了道德教育的范畴之内,而在道德教育的研究中,道德建设自身的一些基础理论问题往往又被忽视。为了加强道德建设基本理论的研究,必须厘清道德建设与道德教育的关系,尤其应当把道德建设与狭义的道德教育区分开来。与道德教育以及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相比,道德建设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即宏观性、社会性、连续性、复杂性和实践性。在社会道德风气的改善和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中,道德建设处于主导性的地位,它与道德教育不但有所区别,而且有机地联结在一起。

    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都是社会道德活动中的重要部分,受到全国上下的普遍关注和重视。目前,在对这两个范畴的实际使用中,人们对道德建设自身的规定性和发展规律、基本要求等基础理论问题尚缺乏全面的认识,往往把它简单地当作道德教育的同意语,这一现象即使在许多内容与此相关的学术专著中也不罕见。为了提高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理论研究水平和实践效果,必须首先明确道德建设与道德教育的关系,掌握道德建设自身独特的规定性。

                (一)

    由于道德建设这一概念的广泛使用是十二届六中全会以后的事情,所以在传统的伦理学教科书和政治学的著作中,对道德建设的理论都没有专门的论述。在伦理学的研究中,与道德建设相关的内容一般都是附属于道德教育,没有自己专门的、系统的理论。在与伦理学相关的工具书中,也很少有“道德建设”这个词条,即使有,与“道德教育”的解释也是大同小异,没有对道德建设的内涵和本质特征做出明确的说明。为了将道德建设的研究深人下去,必须将它与道德教育这个范畴区分开来。

    道德教育,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上进行理解。从广义上说,道德教育,就是一定社会、阶级或组织,为了使人们遵循其行为准则,自觉履行对社会整体和他人应尽的义务,而对人们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的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德建设的内涵与道德教育是一致的,或者说,道德建设就是道德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从狭义上说,道德教育仅仅是指学校、家庭、团体、单位等社会组织,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对教育对象传授道德知识、施加道德影响,以期使他们在自己的指导下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操、锻炼道德意志、确立道德信念、养成道德习惯,培养他们按照教育者的教育目标和期望自觉地进行道德实践的能力和意识的活动。在这个意义上,道德建设与道德教育则是相区别的两个概念。在目前从伦理学角度对道德教育所进行的研究中,虽然一般都是在概念上对道德教育做了广义的规定,而在具体到道德教育的特点、内容、途径等问题时,又往往是以狭义的道德教育为研究对象的。这样,道德建设的理论研究便陷人了一个尴尬的境地:在内容上隶属于道德教育,而在道德教育的研究中却又被撇开,得不到系统、深人地研究。因此,为了加强道德建设的理论研究,必须先厘清道德建设与道德教育的关系,把道德建设与狭义的道德教育区分开来,并且要将道德建设的研究从道德教育研究中独立出来。

    道德建设与狭义的道德教育的区别主要在于实施的层次上,狭义的道德教育最主要的实施者是学校和家庭,而道德建设则往往是以国家或其他拥有公共权力的机关来实施的。这就决定了道德建设的实施与狭义的道德教育有着两个明显的区别:一是,道德建设目标的实现和具体内容的落实,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公共权力来推行的,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制度刚性;而对特定教育对象的道德教育则主要是通过说服、感化等手段.强制的方法一般是缺乏效果和不被提倡的。二是,在道德建设的实施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要有很强的组织性和计划性,不但要兼顾不同的阶层和人群,甚至还要考虑不同地域间的差异;道德教育所面对的对象是特定的受教育者,实施中所要考虑的是这些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从而针对性地采取必要的方法和措施,实施起来更加生动灵活。因此,如果给道德建设做一个简单的规定,可以说,所谓道德建设,就是国家或其他拥有公共权力的机构或集团,为了在总体社会道德水平上达到一定的目标,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社会成员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的活动。

                (二)

    道德建设与道德教育以及其他杜会实践活动相比,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第一,宏观性。这是道德建设区别于道德教育和其他社会道德活动的最显著的特点。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不仅制约于经济基础,而且与政治、法律、宗教、艺术等其他意识形式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同时还要受社会风习、文化传统和各种外来思潮的影响。因此,道德建设实践的各个环节,都不能仅仅将目光局限于道德领域的范围之内,而是要通盘考虑制约社会和道德发展的各种要素,从总体上进行道德建设的规划,充分考虑内外的各种因素,才能使道德建设的实践做到科学、有效。道德建设的宏观性还表现在,道德建设必须是有计划、有组织的,必须有一个完整、科学的规划,这也就决定了党和政府在道德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和关键作用。只有通过党和政府对道德建设全过程的有效组织、领导和管理,才能确保通过道德建设有效地改善社会的道德风气,保证社会稳定、健康、和谐地发展。

    第二.社会性。与狭义的道德教育工作面对的是具体的教育对象不同,道德建设是一项具有社会性和整体性的工作。它通常是在整个社会的范围内展开的,所面对的对象是利益要求不同、具体特点各异,并且处于不同的社会关系中的全体社会成员。以提高全杜会的道德风尚为目的的道德建设,必须兼顾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和特点,不能将目光仅仅局限在狭窄的范围之内,更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要求眼界开阔、高瞻远瞩、全盘规划、把握全局。如果说,道德教育更注重于针对性和灵活性,那么道德建设则要更多地做到全局性和原则性。同时,道德建设虽然具有宏观性的特征,但是也必须全社会共同行动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在道德建设目标和措施的落实过程中,不但要有学校等教育机构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道德教育,还有赖于各种机关、团体、单位的各种道德教育活动和主题活动,以及在全杜会开展的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道德建设决不仅是决策者的工作任务或“政绩工程”,而是一场全民参与的人民战争。

    第三,连续性。道德是一种一旦形成就会产生惰性的社会意识形式,因此无论对于杜会整体来说,还是对于社会成员个体来说,改变原有的道德风气和观念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连续的、艰苦的过程。个体的道德品质是一个逐渐养成的过程,社会道德风习的改善更不可能一墩而就,一套科学的道德规范体系的确立甚至需要成百上千年的选择、陶铸与沉淀。’就如同个人的道德修养需要日积月累才能积善成德一样,道德建设也需要经过长期不懈地努力,才能循序渐进地取得理想的成果。在道德建设的实践中,如果不相应地从经济、制度等方面解决根本问题,以使道德建设建立在一个稳固的基础之上,或者不能从整体上实现社会道德风气的根本改善,而是企图通过疾风骤雨式的群众运动的方式毕其功于一役,甚至通过强制的手段压制问题来实现杜会风气的虚假改善,历史证明,如果一旦遇到经济或政治形势的变动,道德风气便又会急转直下,暴露出更多更严重的道德问题。因此,道德建设需要有一个长期的、连续的规划,既要有一个长远而又切实的目标,又要考虑到已有的道德传统、现实的道德状况和将来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注意前后计划和措施的衔接,破除各种空想、幻想和臆想,树立信心,科学规划,不懈努力,才能循序渐进地收到理想的效果。

    第四,复杂性。道德建设的宏观性、社会性和长期性、反复性的特点,决定了道德建设实践的复杂性。首先,道德建设要求有一套功能完备、层级齐全的决策和指导机构,来确定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总体规划、具体进程、方针措施等,并对社会上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不同性质、不同质量等级的道德教育机构进行具体的指导。其次,道德建设还需要有大量的专业研究人员和机构,来为其决策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现状分析。由于道德建设具有宏观性、社会性和长期性的的特点,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存环境,影响既深且远。如果一旦决策失误,不仅会对整个社会的社会风气和生活氛围造成危害,甚至会影响几代人的道德素质和社会稳定。因此,道德建设同法制建设和政治建设一样,也必须做到科学、谨慎和稳妥,不能盲目行事,这就需要有一支优秀的专业研究队伍来为道德建设的实践出谋划策。再次,道德建设还必须有一套完善的道德评价与考核机制。不论是什么建设,理想的目标和设计在实现过程中都会与社会现实存在一些或大或小的够隙,任何决策的落实都要经过与现实的不断磨合才能逐渐进人高效、有序的运行状态。建立一套完善的社会道德评价机制,将能够不断地为道德建设反馈回有效的信息,对于道德建设总体进程的把握,道德建设决策的修改与完善,以及道德建设方法的创新与道德建设目标的提升和迈进都会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道德建设的这些特征决定了道德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当前,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虽然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认同,但是,在某些方面和环节上做的还是远远不够的,对道德建设的复杂性还缺乏足够的认识。

   第五,实践性。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道德建设的实践性有其自身的独特之处。道德建设的实践性,主要表现为道德建设必须适应社会实践的客观现状和要求,必须以实践为目的,切实可行,同时要根据社会实践的要求,不断地做到创新和发展。道德作为一种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也只有回到社会生活实践中,道德才有存在的必要。因此,道德建设必须以社会实践为基础,不但要充分考虑道德建设自身的发展规律,而且还要认真研究社会生活实践的规律,使二者有机地协调起来,切不可使道德建设脱离社会实践。同时,道德建设不仅依赖于社会实践,而且以社会实践为基本归宿。无论是对于社会成员个体,还是社会整体来说,高尚的道德理想都是必要的,在道德建设中必须将长期所期望达到的道德理想渗透其中,使每一个时期的道德建设都成为实现这一道德理想的一个环节与步骤。但是,承认道德理想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并不是鼓励道德建设上的好高鹜远。道德建设必须以指导现实的道德活动,改善现实的道德状况为基本目的,道德建设的每一项规划和措施都必须能够融入到当前的社会实践中去。否则,如果脱离了服务于当前的社会实践这一基本目的而盲目地追求理想中所谓高尚的道德,甚至搞道德上的“大跃进”,就会使道德建设脱离现实基础而沦为空头口号。

               (三)

    在社会道德活动中,尤其是在社会道德风气的改善和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中,道德建设处于主导性的地位。道德建设与道德教育、道德修养不但有所区别,而且有机地联结在一起。道德建设的目标和措施需要全社会的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来落实,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也需要道德建设的宏观指导。

    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道德建设就是对道德教育(这里指狭义的道德教育)的宏观规划。无论是对于全社会道德风气的改善来说,还是对于高素质的社会成员的培养来说,道德教育都需要有一个总体的规划作为指导,这是道德建设的主要职能之一。道德建设对于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道德教育基本内容的规范作用。不论任何时代,由于人们的阶级立场、社会地位、生活经历、人际交往等的不同,总是产生出许多不同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原则。而一个社会要想存在和延续下去,保持健康和稳定的发展,就必须有一种道德规范体系处于核心的地位,通过塑造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来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一主导性道德规范体系在全社会的确立、贯彻和实行,单凭由各个不同的教育单位来分散、独立进行的道德教育是无法完成的,必须依靠具有宏观性和社会性的道德建设。第二,对道德教育总体进程的规划作用。一定社会、一定时期的道德教育,总是以当时的社会现状和社会道德状况为前提,针对具体教育对象的道德教育虽然都是在这些条件下“自发”进行的,但对于有着共同的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的社会来说,必须对全社会的道德教育有一个总体的规划和设想,来逐步地形成共同的道德信念,达到共同的道德理想。通过道德建设对这一目标进程做一科学的总体规划,将比全社会的教育单位自发、独立地进行更具效率。第三,对道德教育具体途径的指导作用。把先进的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径引进到道德教育领域,固然是教育单位的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但宏观的道德建设在先进道德教育方法的宣传强化、总结交流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将有利于新方法和有效途径的推广普及。同时,道德教育不但是专业教育机构的职能,而且还是全社会的责任,全社会的道德主题活动中,更能体现道德建设的宏观指导作用。总之,道德建设不但是道德教育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的有力保障,还是道德教育效率提高的有力支持。

道德与教育范文3

关键词:道德实践;道德自律;道德教育

1道德实践的重要性

在当今社会,人们进行道德实践的越来越少,其原因也多种多样。例如老人摔倒没人扶的问题,这是因为人和人之间失去了信任。见义勇为者受到伤害,不但无人同情,反被说成多管闲事。这些都打击了人们见义勇为的积极性。道德实践影响深远。实践的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人们往往以一个人的行为结果来判断这个人是否道德。因此实践可以是检验一个人的标准。在现今的社会不道德问题频出,并非人们不知道什么是道德行为,而是他们为了个人利益把道德行为置于最末。这种明知故犯的人对社会危害最深。这样的状况的确令人堪忧。古人说:“言必行,行必果”。当今社会,人们缺乏的不是道德知识,而是道德实践。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这里知识具有特定的含义。“这种知识不同于自然哲学家所说的知识……而是通过理性对人的自我的认识,是一种绝对真理性的认识。”但亚里士多德对此作出了批判。他认为美德包含知识而非美德即知识。他“认为‘最高善’相对于‘具有德性’和‘良好状态’而言,更在于德性的‘实现活动’与‘行动’”,认为“幸福是灵魂的一种合于完满德性的实现活动”。美德是习惯的养成。“我们所有的道德德性都不是由自然在我们身上造成的,而是通过习惯养成。”他还提出了手段之善和目的之善。他认为做出美德行为的人有不同的目的,有人为了获得名利,有人是纯粹的习惯使然,有人是出于良心。亚里士多德非常重视道德实践。他认为人们追求的是幸福。而达到幸福的途径就是进行道德实践。道德实践是一个人经过理智衡量的结果。他将德性分为伦理德性和理智德性。伦理德性与社会习俗有关,所以一个人生存的社会环境将会影响他的伦理德性。而理智德性既与一个人的知识有关,也与一个人的判断力有关。所以理智德性在一个人的道德实践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理智德性是一个人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做正确的事情。这种理智德性需要人经过学习,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才能获得。

2要将道德实践转化成道德自律

哲学家康德提倡人应该为自己内心立法。“在通俗的道德哲学中,人们首先注意的是对他人的义务,而在道德形而上学中,人们更重视的是对自己的义务……因而这种义务更像是一种客观的自然法则。”人们不再因为社会舆论而是根据内心准则来进行道德实践。这种准则是人的“良心”,是先天的不需要外界强迫的一种力量。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价值多元是当代中国社会日益进步、日益现代化的集中反映。价值观念多元化“第一,是社会进步的衍生物,因而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形式;第二,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第三,高扬了个体的主体地位和自我价值。”价值多元使一些人不明是非,为了自身利益对不道德事件进行强词夺理的辩护。这种言论放纵与言论自由是不同的。在萨特看来:“自由是道德哲学的核心概念,而自由就是个人选择的主观自。”人们虽然拥有主动选择的权利,但在面对多种选择时,往往只会顺从内心而不顾其正确与否。一个人只有理智地选择,才会做出理智的行动。在契约社会中人们遵循着彼此制定的规则,这是遵循一种具有普适性公共价值观的表现。这种规则遵循既保障了公共利益,也保护了个人利益。我国倡导将社会核心价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也是一种规则的教育。要达到这样的效果也必须依靠教育。

3有效进行道德实践教育

道德实践教育往往收效甚微的最大原因是教育者个人不能以身作则,造成说服力不强,对被教育对象的影响不深的局面。自古以来我国就有“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传统。人们往往以外在行为来评价人,同时兼顾其行为动机。具体来说,道德实践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注重从小抓起,培养儿童做善事的良好习惯直到使之成为其第二天性,从道德他律走向道德自律。第二,注重方法的多样性。根据教育心理学的规律,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道德熏陶,知情意行样样都要跟上。第三,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形成一种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进行德育的合力。第四,倡导主流价值观。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人的思想状况“从一元到多元,从单一到多样,从贫乏到丰富,从封闭到开放……从激进到渐进,从斗争到博弈......”但主流价值观还是具有普适性,我们要借机对人们进行教育,凝结全社会各个民族的力量。第五,道德实践的保障非常重要。对见义勇为者的表彰要及时有效,以此促发他人更加积极地进行道德实践。

4小结

其实,道德教育不只是为了使人们获得道德知识,更是为了使人进行道德实践,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只因道德奖赏而进行道德实践还不能称之为达到了德育目标。理想的德育状态是使人们从道德他律转向道德自律。只有这样才会进入人人都践行道德的社会状态。

作者:王栋 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建志.浅谈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

[2]赵景阳.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命题——伦理的目的、德性的养成、幸福的获得[J].唐都学刊,2013,(1).

[3]亚里士多德.尼个马可伦理学[M].商务印书馆,2008.

[4]邓晓芒.康德道德哲学的三个层次——道德形而上学基础.述评[J].哲学与文化,2004,(4).

[5]强以华.价值观多元化刍议[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道德与教育范文4

一、关于德育与道德教育内涵的探析

在研究道德教育之前,应该对“德”和“道德”、“德育”和“道德教育”的区别和关系进行探析,如果没有对它们进行相关论证或说明,就容易使理解产生混乱。

(一)从我国历史上“德”的内涵理解说起

“德”字的最初原形是“彳”加一个“直”字,主要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是把“彳”解释成“行”的省文,是十字路口或道路,“直”是正直,二者合起来被解释为“道路上发生了一件正直的事。殷周奴隶主用绳索捆奴隶牵起来走,视之为‘最正直’和‘最道德’的行为”。应该说“德”字的原形表达的是正直,这是人们可以接受的。第二种是说在十字路口眼睛向前看。在西周初期的金文是在“直”下面加上了一个“心”字。这个“心”字意味着德的行为既要发自内心又要正直。总之,无论“德”字是在殷代形成的,还是在周代形成的,它都有一个从“彳”加“直”到加“心”的过程,它的结构是一样的,这个事实是不容质疑的,也是学者们能够认同的事实。[4]从以上“德”的文字发展史看,德基本上是一个政治概念。主要有三层涵义:一是指能力。作政治概念,它的原初意义为“占有”。德表现为对奴隶和财富的占有,是占有奴隶的象征。从上面的商代甲骨文和人们对“德”的解释中可以看出,“德”反映的是统治阶级的统治意识。它的潜在含义是能够统治别人或占有奴隶和财富就是德。二是指德的方法,即如何才能获得奴隶和财富的方法。获得奴隶和财富要有一个正当的方法和途径。一方面是统治者要维护自己的统治稳定,因而要考虑获得奴隶和财富的方法的正当性,另一方面也对德进行了抽象的思考,即德的正当性问题。这两个方面是统一的,在文字上相对应的是“德”字下又加了“心”字。三是治国方略。周的统治者讨论如何获得奴隶和财富问题的目的,是要稳定自己的统治。只有获得财富和奴隶的方法正当,才是有德,才能获得上天的保佑,才能达到稳固自己的统治目的。德的具体内容就是敬天保民,就是说,统治阶级统治内部团结和约束他们不要做危害统治阶级利益的事。[4]

(二)近年来我国学者对“道德”内涵的理解

1.古代人们对“道德”内涵的理解在中国,“道德”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代,开始时“道”与“德”是分开出现的。“内得于己,外施于人”便称之为“德”。在伦理学意义上,“道”指人们所共同遵守的普遍原则。“德”指合乎于道的行为和品德。“道”与“德”的连用最早出现于《管子》、《庄子》、《荀子》各书中。如荀子在《劝学篇》中说,“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这名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的行为如能够按照礼的要求去做,就算达到了道德的最高境界。从荀子之后,道德的概念在广泛流传中使它的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和扩充。在西方,“道德(Moral)”一词源于拉丁语的“摩里斯(Mores)”,意为礼节、风俗和习惯。后来转化成为行为规范的意思,同中国古代对道德一词的解释大体相同。[5]

2.近年来我国学者对“道德”内涵的理解基于上述“道德”概念的由来,人们通常都把“道德”的概念定义为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然而,这一定义并不科学,它既没有包含道德现象的全部内容,也未能揭示道德的本质特征。那么到底怎样理解道德这一概念呢?确切地讲,道德是根源于一定社会经济关系之中,以一定善恶观念作为价值评价的标准,通过人际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自我人格完善的包括心理意识、行为活动和行为规范在内的特殊社会精神价值现象。这一定义揭示了道德的特殊社会本质,指明了道德产生的社会根源。[5]

(三)“德”与“道德”是两个不同属性的概念

从以上对“德”和“道德”的内涵和来源及其所包容的范围的理解看,“德”和“道德”这两个概念,绝不只是单词和复合词的区别。“德”来自于统治者的要求,它由统治者对自己提出的要求,进而成为对普通百姓提出的要求;德是用来调整国家和个人之间关系的准则。西周王朝在总结殷纣失败的教训时,懂得了统治者要想维持和巩固自己的统治,一个重要的条件是自身的德性,它表现为敬天、保民,表现为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对老百姓的爱护。统治者把自己的要求变成一种标准,通过教化的手段让百姓认同接受。与德不同,道德来自于社会和世俗,是用来调节个人和个人以及社会与个人之间关系的准则。它是伴随着人的意识完善由不明确到逐渐明确的过程。原始的人类,由于自然条件的恶劣和自身能力的低下,不得不以群体活动的方式来谋取物质生活资料,也不得不采取平均分配的方式来处理生活资料以维持群体的生存和发展,这就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简单的社会关系。这种简单的人际关系逐渐形成道德的原形——风俗习惯,它是以维护大家共同利益为目标的。[4]显然,德并不仅仅是道德,它包括政治思想法纪和道德品质,道德只是德的一部分。

二、关于德育与道德教育是否等同的探析

(一)“德育”一词的由来

早在18世纪70、80年代,德国哲学家康德就把遵从道德法则、培养自由人的教育称为“moralischeEriehung(道德教育,简称为‘德育’)”或“practischeErziehung(实践教育)”。西方社会18世纪后半叶已经形成“德育”这一概念。英国学者斯宾塞在《教育论》一书中,把教育明确划分为“智育(intellec-tualeducation)”、“德育(moraleducation)”、“体育(physicaleducation)”。从此,“德育”逐渐成为教育世界中一个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该词于20世纪初传入我国。1904年,王国维将“德育”与“知育”、“美育(知育)”合称“心育”,与“体育”相提并论。在蔡元培“五育”并举思想影响下,国民政府颁布了“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教育”的教育宗旨,标志着“德育”一词已成为我国教育界通用的术语。[6]

(二)举例说明我国不同学者对道德教育研究中的不同观点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于道德教育的研究,对待“道德教育”概念上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1.避开对“德育”与“道德教育”的论证,却多次提到“德育”和“道德教育”两个概念班华教授在《创造性的培养与现代德育》一文中并没有论证“德育”与“道德教育”之间的关系,但却在第一部分“培养创造性是现代德育应追求的目标”的最后两句话这样提到:“创造活动作为价值性活动,理应是道德教育关心的课题,培养创造性不能没有德育的参与”。此外,文中共出现3次“道德教育”这个概念。吴慧芳在《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研究》一文也没有对两者进行论证或说明,却在文章的第二部分用到“德育”和“道德教育”这两个概念。此外,文中共13次使用到“德育”概念,9次用到“道德教育”概念,这容易使读者理解产生混乱。黄海在《论儒家德育思想的当代意蕴》一文中,也没有对两者进行论证或相关说明,却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标题用到“德育”和“道德教育”这两个概念,即“儒家德育思想在当代道德教育实践中的价值定位”;文中分别用到“德育”和“道德教育”的频率都很高,分别是26次和16次,这样频繁地交替使用,容易给人造成理解上的障碍。宋晔在《社会转型期学校德育的生态性建构》一文中,也在没有对“德育”与“道德教育”进行论证或相关说明的情况下,频繁使用“德育”和“道德教育”这两个概念,分别为102次和4次。从所阅读的大量文献得知,大部分文章都没有对“德育”与“道德教育”进行论证或相关说明,但却在文中频繁使用“德育”和“道德教育”这两个概念。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三个:其一,作者在引用他人的文章或书稿时,未注意到他人文章或书稿的说明,因此造成他人观点和自己观点不一致的情况。其二,文章作者在潜意识认为“德育”和“道德教育”等同,觉得这是大家都认同的常识,没有必要在文中作论证或相关说明。其三,作者本身对“德育”和“道德教育”两个概念未明确区分,有意避开。

道德与教育范文5

我们正向国际化时代过渡,人类正迎接新世纪的到来。“我们对新世纪的愿望是实现地球家庭意识基础上 的地球家庭共同体。而且,要以这种全人类的理想为原动力,让新的文明之花怒放。”[1]这种新的文明——地 球之家文明,赋予道德教育以新的价值,也因而给道德教育带来了一系列全新的发展课题。

一、全球问题的类型与特点

全球问题,又称世界性问题,是指那些决定人类的共同命运、而且只有靠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的紧 迫问题。这些问题在本世纪50、60年代逐渐暴露出来,到70、80年代则日趋尖锐,发展到今天,这些问题已经 引起举世瞩目,而且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这些问题涉及的范围非常之广,如生态失衡、环境污染、 能源危机、人炸、核弹威胁、粮食匮乏、南北差距、信仰危机、价值观念危机等等。但归纳起来,可以将 这些问题分为三大类型。

(一)自然问题。这类全球问题主要是以自然危机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其典型表现是生态失衡、环境恶化 以及能源的逐渐枯竭。这类问题主要是由于人类无节制地作用于生物圈而导致的。这包括非科学地改变地表结 构(如滥垦滥伐、随意改变地表水系,由此而导致土地沙漠化)、随意向大气和水域排放生产“废料”从而污 染水和大气、无节制地开发和消费自然能源从而引起能源危机并改变了地球的热平衡。这些问题不仅导致了大 量物种的灭绝,而且已开始危及人类的生存。

(二)社会问题。此类全球问题主要是以社会危机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这包括由于科学技术的非人道化而 引起核弹威胁、军备竞赛;由于人炸而造成粮食匮乏,进而造成生态压力、经济压力和社会压力的恶性循 环;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仍生活在极端贫困之中,这不仅加剧了发展中国家自身的社会矛盾,而且也激化了南 北之间的矛盾;国际恐怖活动直接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这类问题主要是由于人类社会内部多极利益主 体之间的竞争以及人类自身的愚昧所引起的。

(三)精神问题。这类问题不仅自身就是全球问题的重要构成,而且也是其他全球问题(自然问题、社会 问题)产生的思想根源。它主要是通过个体的行为方式而表现出来的。这包括价值观念的不确定性和信仰危机 、精神世界的庸俗化和道德堕落。由此而导致各种消极行为模式在中青年中扩展:吸毒、暴力、色情变态、物 欲横流、不择手段地获取金钱和权力、毫无节制地消费和挥霍浪费等等。这些行为方式加剧了全球问题的尖锐 化。

三类全球问题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并日益表现出如下特点:[2]1.普遍性。因为世界的任何一部分或 任何地区都避免不了这些问题。不可能指望在一个国家甚至一个地区解决自然资源枯竭或环境污染等重大问题 。2.整体性。全球问题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和所有部门。3.复杂性。世界性问题的各方面表现都紧密联 系在一起,并相互渗透。研究任何一个问题,如果不考虑它与其他问题的关系就不可能深入下去。4.深刻性。 经验证明,一般性措施已解决不了当今的世界性问题,“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方法难除病根。5.严重性。 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足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二、全球问题产生的实质

学术界对全球问题产生的实质的看法尚存有分岐。一种意见认为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人类中心主义”观 念是问题的根源,该观念将人类的利益作为生态系统中唯一的、绝对的尺度,从而导致了对自然界无休止的毁 坏,因而应当抛弃与扬弃“人类中心主义”。[3]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解决全球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克服“人类中 心主义”观念,而在于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升人的“类主体意识”[4]。还有一种意见认为全球问题归 根到底是人类存在方式发生转变及由此带来的旧有价值框架“失范”的结果[5]。也有人认为全球问题产生的实 质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人与人的关系不和谐、人的价值观念落后于现实[6]。如此等等。

应当认为,全球问题本质上是一个价值问题。因为全球问题产生的主体是人本身。因此,解决全球问题的 关键是重建人类的价值观念系统。当今的地球已变成一个“小村庄”,世界呈现出一体化的特征,世界一体化 “并不仅仅指(甚至主要不是指)地域学意义上人类整体相关性的强化,而是广义的人和人的世界(包括人自 身、人化自然、人类社会)的整体化趋势,也就是主客体的一体化。”[7]因此,新的价值观念系统理应是关于 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其自身的超越之间关系的新观念。

(一)人与自然。关于人与自然之关系的哲学价值观念集中于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论争之上。“人类中 心主义”(anthropocentrism),或曰:人类中心论”,是一种以人为宇宙中心的观点。其实质是:一切以人为 中心,或一切以人为尺度,为人的利益服务,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这种社会价值在人类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 重要的作用,是人类迄今为止所取得的全部成就(包括物质成就和科学技术等精神成就)的思想基础。但是, 该观念也是人类目前所面临的各种自然问题得以产生的深刻思想根源。有鉴于此,本世纪40年代末先进的哲学 家就已敏感到“人类中心主义”的缺憾。[8]本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以来,着眼于超越“有类中心主义”观 念、解决全球问题,一门新兴学科——生态伦理学诞生了。生态伦理学的理论要求是确立关于自然界的内在价 值和自然界权利的理论,其实践要求是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及整个自然界。因而“生态伦理学实际上是非人类中 心主义的伦理学。”[9]这样就形成了“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或曰生态中心主义)”两种价值 观念的对峙。在这种对峙中,有人从人与人之关系(人类的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关系 )角度看待人与自然之间所出现的问题,继续维护“人类中心论”[10];与此同时,“人类中心主义”也开始 确立现代观念,提出了自己的“生态伦理观。”[11]。

我们认为,应当从两个层面重新审视和确立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一,从科学的层面看,人与自然是一种发 生的关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马克思说:“人本来就是自然界”),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产物,人的发展 和自然界的进化一样是一种合规律的过程。这就是表示人与自然之关系的拉丁语词汇generatio的原本涵义。现 代科学(如生态学、比较动物行为学、心理学、化学、物理学等)越来越揭示出人与自然的共同性、一致性以 及人对自然的归属性。第二,从哲学的层面看,人与自然越来越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这种一体化是自然的人 化与人的自然化的统一。所谓自然的人化,即是自然的主体化、主体在自然中的延伸,也就是自然界越来越深 刻地打上人类的烙印。所谓人的自然化,即是人类被纳入自然之中、构成自然的一个内在部分,也就是说随着 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的增强,人类越来越与自然界紧密地熔为一体、越来越成为自然界之有机构成部分。在自 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的统一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化,也升华了,由原初简单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关系 上升为伦理的(对自然界的爱)、审

美的(对自然界的美感体验)关系。这就是人与自然之关系的新的内涵、 新的本质。

(二)人与人。当今全球问题(特别是社会问题)产生的再一根源是人与人之关系的不和谐。这是传统价 值观念的偏失所致。诚如西方学者所指出的那样:“西方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观念和‘征服者’的伦理一样 ,是建立在竞争和统治的基础之上的。五个世纪以来,这种观念一直使西方社会在弱肉强食的个人主义和视民 如蚁的专制主义之间摇摆,并且使西方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建立起主人与奴仆的关系。”[12]这种观念导致了 人与人之关系的异化,加剧了全球问题的尖锐化。

人本质上是一种类的存在、社会的存在,“人与动物的根本差异就在于人要比动物更有意识地认识到‘间 ’的意义。”[13]拉丁文表示人与人、人与社会之关系的词汇是opertio,其意为人在其活动、制作、运营中结 成合作关系。因此,合作体现了人的本质,合作意识是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基本的价值意识,只有真正确 立了合作意识,人类社会才能由个人主体阶段发展到类主体阶段。

(三)人与其自身的超越。人不仅有物质和功利的追求,还有精神和价值的追求。因为人不仅有生理、安 全等基本需要,还有认知、审美、自我实现等高级的心理需要。正是在对其存在价值的追求和自身的超越中, 人从动物中提升出来。人的超越本性体现了人对善的追求和美的追求。西方将人与其自身的超越的关系概括为 人与“神”的关系(拉丁语中表示人与“神”的关系的词汇是spiratio其意为“精神”“灵感”)”。著名学 者罗杰·加罗迪(Roger Garaudy)认为,西方关于人与“神”之间关系的观念使人及其历史的超验性方面遭到否 认,导致了“上帝的死亡”必然会发展到人的死亡。这种观念把人仅仅看成劳动力和消费者,把生产和消费量 的增加作为人的最高行动目标,从而撇开了人的本身的目的性,这是全球问题产生的重要精神根源[14]。因此 ,找回人类失落的超越本性是解决全球问题的关键,是时展的要求。

三、道德教育对全球问题的积极应对:全球本位道德教育

的兴起

困扰人类的全球问题向传统道德教育提出了挑战,同时也为道德教育的新发展提供了机遇。因应这种时代 发展的要求,本世纪70年代以来,一种新的道德教育发展取向——全球本位道德教育——在世界范围(尤其是 发达国家)兴起。

(一)全球本位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面向未来的“科学人文主义”(scientific humanism)教育哲学是全 球本位道德教育的第一大理论支柱。“科学人文主义”教育哲学首先认为教育是社会的一种主体活动,它不应 当只是各种趋势的追随者,而应当成为这些趋势的创造者。教育应当领先于社会变革,而不是只对社会变革作 出反应。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著名报告《学会生存》所指出的,教育应当从“再现过去社会状态”转变为 “预示某些新的社会状态”。其次,“科学人文主义”教育哲学认为,科学理应是人道主义的,“因为它的目 的主要是关心人和他的幸福。”为了不使科学技术的发展迷失方向,教育应该宣布一个人道主义性质的最终目 的,从而采取步骤,防止生存逐渐失去人性的危险。”[15]因此,既应重视科学技术教育,把培养科学精神作 为当代任何教育体系的主要目的之一[16];又应重视发展人性的教育,“为一个新世界培养新人”[17]“把一 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18]这种人具有全球道德 意识,他“必须懂得个人的行为具有全球性后果……并能够承担人类命运的共同职责中自己的一份责任。”[1 9]

生态伦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为全球本位道德教育提供了另一理论支柱。生态伦理学是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伦 理学,它旨在确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关系,旨在使人们形成这样的信念:“地球上其他物种也有生存权利, 解决人类的问题取得的进展不应从牺牲其他物种为代价。”[20]生态伦理学使伦理学的理论视野由人与人、人 与社会拓展到人与自然,从而使道德教育由社会、个人本位发展为全球本位。

(二)全球本位道德教育的实践内容与特点。全球本位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反映了不同 国家、不同民族的特点,但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蔚成风气的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着眼于未来的道德教 育。如果说古代的道德教育是着眼于过去,近现代的道德教育是着眼于现在,那么当代国际化时代的道德教育 则是着眼于未来的。这是道德教育思维方式的重大转轨。这种道德教育最根本的特点是未来意识,其基本思维 方式是“通过未来看现在,为开拓未来而进取”。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价值观是其基本内容。这种道德教育 的再一个特点是把培养道德创造和道德选择能力作为核心,将品德培养与个性发展相统一作为基本原则。2.着 眼于环境的道德教育。本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自然问题的日趋尖锐,美国、前苏联、英国、法国、日本 等国相继兴起了环境教育热潮,并结合不同国家的特点推出了一系列环境教育课程[21]。这些国家实施环境教 育的基本特点是直接性和间接性相结合。即是说既设置独立的环境教育课程,又将环境的理念渗透于其它课程 之中。道德教育也因而被赋于了新的时代内涵——发挥环境教育的功能。这种道德教育的最根本特点是全球生 态意识,着眼于全球自然问题的解决,把培养生态伦理价值观作为根本目标。3.和平教育。过去所理解的“和 平”是指没有战争的状态,这是一种消极的和平。当今生态时代所指的和平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价值,是幸福的 基本条件,是人类所追求的各种最高价值的基础。“和平就是人之至善,是这个世界的游客,善是永远不会完 结的,永远不会被征服的,永远不断地更新的,所以和平是最积极的活动背后的中心推动力。”[22]和平教育 是使和平得到正确理解的教育,是培养立志于和平、有和平价值观人才的教育。其根本目的是培养人们实现和 平的愿望与能力。“和平教育是构筑生态时代伦理、道德基础及生态教养教育价值观的基础。”[23]因此,和 平教育是国际化时代道德教育又一新的课题。

四、道德教育价值坐标的重建:全球道德意识的生成

我们曾指出,全球问题本质上是一个价值问题。正是由于人类扭曲了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其自身 的超越之关系的价值观念,才导致了困扰人类的全球问题。道德教育在重塑人类的价值观念方面具有特殊意义 ,而这要求道德教育首先完成自身价值坐标的重建。

(一)道德教育的自然价值:生态伦理良知的唤醒。生态伦理良知是人与生态环境交往过程中行为的善恶 标准在个体人格中的内化,它是人的发展的自然性的有机构成。人的发展的自然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24]: 一是人的主体自然(人本身)及其机能发展的规律性,这是人与自然的同质性,因为人来源于自然,是自然的 有机部分。二是人的发展对客体自然(外界大自然)的相属性,这又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人的发展对客体自然 的物质相属性,指人的发展离不开与客体自然间所进行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过程,随着人类的发展和科技 的进步,人与客体自然的交往越来越深广了;二是人的发展与客体自然的精神相属性,指人在与客体自然交往 过程中所发展起来的对客体自然的精神归属体验(伦理体验和审美体验)。显而易见,人对客体自然的物质相 属性与精神相属性是对立统一的。由此看来,人的发展的自然性并非像某些庸俗唯物论者所理解的那样只是生 物性,恰恰相反,它是人性,是人的本质规定之一。目前国际上所实施的环境教育大多止于向人们传递保护环 境的外部规范,并没有提升到培养人的健全发展的自然性的高度,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

生态伦理良知是人对客体自然精神相属性的基本构成。唤醒生态伦理良知是培养人的健全发展的自然性的 基本方面,因而体现了道德教育的自然价值。除此之外,还应将人的生态伦理良知发展为人 对客体自然精神相 属性的另一基本构成——生态美感体验,这就需要使道德教育化入美的境界。

(二)道德教育的社会价值:关心价值的形成。“地球家庭意识”不仅需要人类共同看护好自己的“家园 ”——地球乃至整个宇宙,还要处理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这需要正确理解人类社会中“间”的意义。联合 国教育科文组织的报告指出:“21世纪的教育哲学观需要强调一种全球合作精神。这种精神需要发展各种更有 关心特征的文化成果。”[25]因此,“全球合作精神”正是这种“间”的意义的集中体现,而要形成“全球合 作精神”则需要“恢复具有早期时代特征的关心价值观”[26],我们要“学会关心”,因为“我们需要一条以 关心所有人为基础的新道路”[27]。由此观之,形成关心价值观是时代赋予道德教育的新的社会价值。

(三)道德教育的个体价值:超越精神与超越能力的培养。人是一种精神动物,人拥有对道德理想和崇高 价值的追求,这体现了人的超越本性。失却了这种超越本性的人会堕落到动物以下。为什么加罗迪认为“上帝 的死亡”必然会发展到人的死亡?这是因为伴随着“上帝的死亡”,人对其存在价值的追求也一并丧失,从而 使人沦为纯粹的“经济动物”、“自私的存在”,人类因而陷入空前的精神危机。诚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 干事勒内·马厄(Rene Maheu)所指出的,“在没有精神空间的地方,精神不能生存,人类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 。”[28]某些思想家尽管是无神论者(如伏尔泰),却主张“如果没有上帝就该发明上帝”,其真义在于找回 人类失落的超越本性。因此,时代赋予道德教育的新的个体价值首先在于重塑人的超越精神,使人的超越物质 需求,追求精神价值;超越自我,追求群体乃至全人类的价值。此外,道德教育还应培养人的超越能力,使人 不仅有超越需求,还有能力在物质与精神、个体与群体乃至全人类间找出适切的结合点,真正实现人的超越价 值。

当人类的生态伦理良知被唤醒、关心价值观已形成、个体的超越精神和超越能力业已培养起来的时候,人 类的全球道德意识也就确立起来,道德教育也就最终完成了其新时代的价值坐标的重建。

注:

[1][13]〔韩〕金泰昌:《世纪大转换时期关于教育的思考(上)》,何培忠译,《国外社会科学》1996年 第1期。

[2][12][14][28]《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S·拉塞克等著,马胜利等译,教育科学 出版社1992版,第96页、102页、87页。

[3]余谋昌:《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年第2期;刘湘溶:《生态伦理学》,湖南 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高清海:《主体呼唤历史根据和时代内涵》,《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5][7]何中华:《人类存在方式的转变与价值坐标的重建——关于全球性问题的一点思考》,《哲学研究 》1992年第4期。

[6]尹希成:《困扰人类的全球问题》,《哲学研究》1993年第3期。

[8]例如,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在1946年发表的《论人类中心论的信》中就曾指出“人不是存在者的主宰, 人是存在的看护者”。要“反对迄今为止的一切人类中心论。”

[9]余谋昌:《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年第2期。

[10]高清海《主体呼唤的历史根据和时代内涵》,《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章建刚《人对自然有伦 理关系吗?》,《哲学研究》1995年第4期;刘福森,李力新《人道主义,还是自然主义?——为人类中心主义 辩护》,《哲学研究》1995年第12期。

[11]叶平:《“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哲学研究》1995年第1期。

[15][16][17][18][19][2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年版,第123页、203页、209页、213页、9页、208页。

[20][25][26][2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件:《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教育研究》1990年第7期。

[21]钟启泉:《国外环境教育考略》,《新华文摘》1983年第7期;钟启泉编著:《现代课程论》,上海教 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九章。

道德与教育范文6

关键词:体育教育 道德教育 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236-01

在当今各大高校中,普遍存在对体育教育以及道德教育的或多或少的忽略,而事实上 ,它们对于学生的发展以及教学前景的完善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我们应该对于这个课题做一个深刻的分析与研究,挖掘出其中的价值。

一、高校体育教育与道德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1.高校中体育教育的普及性需要扩展

在现今的大部分高校中,体育教学的普及性还不是很高.有的是因为学校的规模或者资源不够。比如学校的规模有点小,而大部分的球类运动需要比较大的空间,满足不了球场的需要。又比如学校的资金有限,虽然然说这个原因有点小,但对于一些稍微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运动,毕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像棒球以及高尔夫这样的体育项目,还是很难给予它们足够的发展空间。可是,撇开这些客观因素,还是有一些问题。比如说像篮球,足球这类运动,虽然绝大多数学校都能让它们发展起来,可是,并不是绝大部分的学生能将他们融入日常生活的锻炼中。尤其对于男孩子,按照惯例来讲,这对于他们来说,应该是让人热血沸腾的运动。虽说我国足球事业不是很优秀,但这不应打击高校生的体育热情。相反,应该融入爱国的情感,投入激情,这已经不自觉的,或者说下意识的牵涉到道德教育。学校缺乏对体育运动的重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忽视。

2.道德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

道德教育是指在教育的过程中渗透道德的思想,通过影响被教育者的精神与品质,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在体育教学中,它具体表现为拼搏,团队,诚信,集体主义,自信心等方面.,每个组成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体育活动中,每个人都想做佼佼者,做领导者,要想占据自己想要的那个位置,就必须要拼搏。爱拼才会赢。这是一种运动精神。在拼搏的过程中,需要信心作为强大的支撑。挫败是难免的,要有足够强大的小心脏,这需要在运动过程中仔细领会与学习。诚信是测量公平竞争的最准确的天枰。任何规矩都难以平衡主观或客观所带来的干扰因素。唯有诚信,作为一名运动员所应有的素质,才能最好的评价运动竞技的公平性,也是对学生自我的一个监督和考核。集体主义精神是一个团队凝聚的核心力量。每一个个体有自己的思想与品质,要想它把自己的精力和精神与团队联系起来,需要所有个体的努力。只有当每个人付出以后, 团队才能把大家的付出凝聚成一个温暖的爱的小窝,这样,大家才能找到归属感。大家付出了热情,团队回馈了动力。

3.体育教学与道德教育相辅相成

体育教学是一个实践的过程,道德教育渗透其中.体育教学是道德教育的载体,道德教育是体育教学发展的动力。体育教学是道德教育的表现形式之一,道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以及学生的不仅体力受到考验,更重要的是品质受到磨练。在训练时间长,频率比较高的情况下,人的耐力受到了挑战。坚持不懈在这个时候是最需要的品质。在坚持的过程中,要有一个目标,让它成为坚持的动力。在学生比较多时,老师很难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所以我们需要自主性与主动性。这也是在学习知识时所需要的品质。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老师能参与其中,并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我们就能培养竞争意识,团队精神,合作意识,责任精神以及意志意识等方面。而这些也正是一个人在未来的发展中所需要的优秀品质。道德教育更是一个意义深远的课题,体育教学是贯彻这种思想的一条有效途径。体育教学通常是在开阔的室外环境中进行,新鲜的空气和足够的空间都容易使学生兴奋,相对于室内而言,视野开阔,接受能力以及学习效率都会有所提高。在这样的情况下,道德教育更容易得到大家的理解,能够引起上师生的共鸣。所以说,体育教育和道德教育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相辅相成。

二、体育教育与道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体育师生对体育教育和道德教育重视不够

如今,教师对体育教育已经有了态度上的忽略,认为这是一项比较容易糊弄的任务,与正常的理论课相比,他们的态度明显放松很多。因为学校没有设置一套完整严格的考核制度。虽然有体能测试,终究还是很松弛。老师的态度或多或少影响了学生的态度。学生没有意识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锻炼自己的品质.有些人没有抓住这种难的的机会,反而视它唯一种压力。道德教育没有贯穿到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注重教,而没有抓住育.即使在教的过程中,也主要注重教材的教学,没有重视实践教学.脱离了时间的机会,效果要差许多。

2.普遍高校缺乏统一完善的体育教学和道德教育的考核制度

由于大部分高校对于体育教学和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在建立完整统一的体育教学和道德教育方面有着很大的缺陷。老师们没有对待其他考试课那种严谨的程度,学校也没有确定严格的标准。填鸭式的教育以及你讲我听式的教学正是松弛的考核制度的表现。

三、将体育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的解决方法

1.培养师生对体育教学和道德教育的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此话不假。当你对一件事产生兴趣与热情,并投入激情的时候,学习效率自然会提高许多。不仅学生,老师也需要培养这种热情。当老师具有了这种热情的时候,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把它传递给学生。热爱体育教学,关注道德教育,让自己真正的融入其中。当融入热爱与激情的时候,自然而然的能够主动地去学习。自主意识也会增强,并能影响其他人,感染其他人。投入热情,能让自己学习的更加轻松,并能培养出道德教育所要宣扬的优秀品质,快乐学习,收获也不少。

2.将道德教育融入到体育教学中

道德教育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成功的将道德教育贯穿到体育教学中,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还能增强学生的品质。这就需要老师来调动积极性。老师自身需要充分了解道德教育的重要性,然后才能将这种理念传递给学生。融入的过程需要时间,需要老师的热情与思考。通过体育教学这种相对有趣新颖得瑟方式来教育方式。暂且撇开社会主义情怀,高尚的爱国情操,因为这些对于学生来说已经是概念化了,不能触动学生的神经。老师应该将道德教育具体化,即前文所说的那些可贵的品质。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每一个个体都是不同的,每一个个体都有自身的长处与短处。老师应该挖掘出他们的潜力,让他们有所意识。针对不同的个体,所采用的方法应该也不尽相同。不能仅仅空喊口号,泛化的目标只会让学生厌倦,失去了新鲜感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充分感觉到道德教育给予他们的能量的时候,他们就会主动地去学习。实践能提高学习能力。在具体的体育运动中,道德教育所传授的品质能帮助学生更有激情的去锻炼,去学习,去提升。总而言之,将道德教育具体亲切化,让学生能真正的理解到它对于个体的意义,并在体育运动中积极的体现它,这便是一个极好的进步。

3.增强学生与老师的合作能力

体育教学与在课堂上学习不同,它需要老师与学生间的沟通与合作。在课堂上的学习,老师注重讲理论知识,学生认真听讲。考试后交上的答卷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水平。体育教学与它有不同之处。体育教学注重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即自身实际能力的体现。学生要交的不仅仅是一份书面上的答卷,更要以自身的身体素质以及技术去完美的表现。老师的教学固然重要,但更需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每个同学的体力基础不一样,训练时间和强度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学生。这个时候就需要学生的反馈信息,需要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让老师有所了解,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学生也可以向老师提出建议,提出自己感兴趣的学习方法。通过老师与学生间的合作,不仅能让老师理解学生的想法,便于确定下一个学习目标和教学方法,也可以让学生理解老师的辛苦与教学方式。在这种相互体谅与促进的过程中,已经将道德教育融入其中,提高了师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

四、总结

体育教学是各大高校教育中的一个中的重大环节,需要道德教育作为动力来推动它的发展。加强体育教学与道德教育的结合是一个重大课题,要想实现它们的完美结合,需要时间,也需要实践。师生应该共同努力,学校与社会方面也应该注意关注,起到一个建议与监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师博. 浅析体育教育中的道德教育[J].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1:93-94.

道德与教育范文7

【关键词】职业道德;师德;医德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卫生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各级各类卫生专业教育都要突出职业道德教育,为全面提高卫生队伍素质打好基础”。显而易见,学校对医学生的教育不仅要体现在医学知识技能方面,还要在职业道德方面加强。怎样才能切实有效地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呢?我认为,首要的是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即古训:“身正为范”。

一、什么是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指在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1)。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活动中的体现。一个社会的分工是很复杂的,各行各业有其自身职业的特点,因而有相应的职业道德。一个人的生活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是在职业活动中度过的。只有明确自己的职业道德,才能在职业岗位上确立具体的生活目标,选择具体的生活道路。

中国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有六条(2):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其核心实际上就是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我们学校的医学生是明天的医务人员,其职业道德,即是医德。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包括(3):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廉洁奉公。自觉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为病人保守医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病人隐私与秘密;互学互尊,团结协作。

二、教师对学生有典范作用

行为学理论认为:人的许多行为,特别是社会行为,常常是通过示范作用形成的。医学生的医德属于一个社会行为。其形成与学校、社会和家庭的教育有直接的关系。作为正值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时期的青少年,最易奉为表率的当数授业解惑的学校教师。从某种角度来说,教师就是学生的典范。教师的工作作风、学习态度、劳动习惯、待人接物等,都会给学生以重要影响,有时甚至是终身的。教师要敬业爱生,教书育人,热爱学生,医学生将来才会救死扶伤,体贴病人,时刻为病人着想;教师要服务社会,严谨治学,勇担社会责任,廉洁从教,医学生将来才会互学互尊,严谨求实,钻研医术。我曾经在一所医院从事过医生工作。与一批早年毕业于我校的德高望重的护理老前辈长时间共过事。从事教育工作后,又带教过多位毕业后在临床上深受病人喜爱的护士。这些优秀的护士都对工作认真负责。关心病人,时刻为病人着想,上班从不迟到早退。有时下班已回家但想起病人的某个护理问题还能改进,就又专门赶到医院解决。而且,从不以医谋私,还常常自己掏钱为经济困难的病人买饭菜。她们怎么会有这样良好的医疗道德风范呢?经过与她们的交谈,我了解到,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她们都有一个相似的经历,即在求学校时奉为榜样的教师都忠于教师职守,责任心强,关心学生。反之,据一位在医院从事管理工作的同志介绍,他们在处理一位不按时上班,同病人吵架,甚至开“搭车药”的实习生时,这名实习生竟然“理直气壮”地说,教自己的某教师上课就不认真,今天迟到,明天早退,对学生的提问也极不耐心。还看到某带习老师开了病人的“搭车药”从上述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在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中,教师对学生有非常重要的典范作用。

三、以高度的责任感树好师德

有人认为,对学生进行医德教育,仅仅是学校党办和行管部门的工作。其实,这种想法是很片面的。对学生的医德教育是学校所有教职员工的职责,其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辅导员老师和每一个科任老师更是非常重要。作为教师,所讲的每次课,甚至课外的一言一行,都在学生的观察范围中,对学生都有一定的潜移默化作用。教书者必然育人。教育规划纲要就明确提出,要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建设,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在二一一年十二月还专门印发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各个学校要组织学习并切实加强师德建设。对每一个教师来说,也应该充分认识到师德的重要性,随时不要忘记自己的典范作用。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物质诱惑下,许多青年教师或多或少的弱化了对自身修养的提升,降低了职业道德的要求,这不仅影响到一代或几代人的成长更为甚者他将影响一个民族兴衰荣辱(4)。因此,教师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去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范。首先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坚定献身教育的理想、信念。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自尊自律,清廉从教,以身作则。要严谨治学,勤于进取,勇于钻研。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始能做到,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也。要诲人不倦,认真授业。热爱学生,积极育人。要互敬互学,平等待人。要通过不断自我省察、自我调节、自我促进来保持和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以自己的言行和高尚的道德去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敬。

总之,作为纯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学生的楷模,教师是学生的典范。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淡泊名利,志存高远。树立优良学风教风,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2)。时时刻刻表现出美好的心灵和崇高的道德。真正做到“身正为范”。

参考文献

1. 夏征农 陈至立主编《辞海》(普及本)[M],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9年8月第六版:510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印发《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Z],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Z] , 1988年12月15日颁发

道德与教育范文8

为了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也为了帮助其以更加理智的眼光来看待社会中的一些现象,必须对其加强道德和法制方面的教育。但许多高校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将这两者独立起来,因而使学生在理解问题时往往显得较为片面,不能从道德和法制两方面共同出发去看待问题。因此必须通过专题式的教学方法实现其之间的融合,使学生能够从更加全面的角度去看待和解决问题。

二、利用专题式的教学方法实现融合

(一)整合内容。专题式的教学方式能够使道德和法治这两大教育中的内容更好地融合在一起。针对大学生开设的“基础”课程是为了能够帮助大学生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进而加强其法制观念,同时也能够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但根据教材内容的设置来看,各个章节的独立性太强,往往相互之间有联系的问题也被分在不同的章节,因此这种极度的不灵活性会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一定的限制[1]。由于其知识点的设置过于分散,因此必须将其系统地整合在一起,而专题式的教学方法就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其最大的特点在于能够将道德和法治这两大知识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知识点变得更加系统化,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能够更加完整,从整体上来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这就使得他们能够更清楚教材所想要表达的主题及他们所应获取的知识。(二)增加学生认知。“基础”教材中设置了许多主题的内容,其中同时包含了爱国主义以及公共生活等,若仅仅以道德或法律的角度理解这些问题,会造成一定的局限性,不能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的意思,因此,必须同时从这两个角度出发,进行综合性的理解。另外,由于基础课程中对道德教育的部分更为重视,同时对学生的思想政治课程设置的也较多,这就容易使得学生更重视道德方面的学习,而忽略了同样重要的法律知识和法律道德。因此,当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一些与法律相关的社会方面的问题时,就不能从法律的角度去看待和分析这些问题[2]。而采用专题式的教学方法则能够将这两种教育完全融合在一起,使学生能够不被教材内容所束缚,并且意识到学习法律的重要性,同时,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够更加全面和更加有针对性,这对他们去解决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社会问题是十分重要的。(三)师资力量的有效结合。为“基础”课任教的教师通常学历背景都是与法律学、伦理学或政治学相关的专业,而专题式教学方式是需要将道德和法律融合起来才能达到一个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进行教学分工时就应当充分地发挥不同领域内教师的专长,并将其之间的优势进行有效的结合。例如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负责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同时要求他们在准备课堂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共同探讨教材知识并且共同研究教学策略,使得最终能够制定出一套同时融合这两种教育的最为合适的教学方案。通过采用这种分工的方式不仅能够使教师最大程度地发挥各自的专长,减少其备课的内容,同时还能将其所擅长的知识领域更加全面地讲解给学生[3],从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使对学生更加全面的理解和学习道德与法律方面的知识。

三、实施原则

(一)问题解决。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90后,因此其成长环境以及经历,包括生活方面的需求以及看待和思考问题的方式都是在教学时所必须考虑到的重要因素,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出最佳的教学方案,从而使专题式教学充分发挥其效果。专题式的教学方法本身就与大学生的成长环境有着紧密的关联,并且是在此基础上展开教学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从学生本身出发,多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经历及与此相关的社会问题作为教学的素材。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问题必须包含三项内容,即与道德和法律相关,同时也与大学生的生活相关。只有这样,才能将这几项内容更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从使其在教学活动中也能够更加积极地配合教师。[4](二)明确重点。在采用专题式的教学方法时最重要的是将这两项内容融合在一起,帮助学生从一种综合性的角度去理解问题,而不能忽略其中任何一方面的教育。但同时也应当注意的是,“基础”这门课程在内容的设置上,每个章节的内容是不同的,其各自的侧重点也有所差异,有些章节更突显道德教育,有些章节更偏向于法制教育,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根据各个章节的内容来决定如何更好地安排和分配两项内容。以道德教育为主的章节教师就可以将重点放在道德知识的教学上,但同时也要从法律的角度去引导学生看待这些问题。如果给这两项内容分配同样的教学时间去讲解,则很可能使教学内容发生偏差,对学生形成误导[5]。因此,最重要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章节内容来把握好如何将道德和法律进行更加有效的融合和对内容进行合理的分配。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科学合理化的专题式教学。(三)突显综合性。专题式的教学最重要的是将问题作为核心来开展教学,其是脱离了原有教材内容和体系的束缚的,并且致力于使学生以综合性的角度来理解问题的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在“基础”课教材内容的设置上,对于不同角度和主题的道德和法律方面的知识在不同的章节进行了分配和安排,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其有效地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不被章节束缚,以一种更加连贯和综合性的角度去学习。以诚信教育为例,这一主题的内容就在不同章节中多次反复出现过,而在每个章节的主题下对其都有着不同的解释,因为其各自是从不同角度来看待的。但这些解释彼此之间并不是互相独立的,其各自与诚信教育都有着直接的关联,因此教师应当使学生学会用一种综合的角度去理解这些问题。例如在教学诚信这一主题内容时,教师就可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意见,从各个不同角度去理解诚信的含义及其与法律和道德之间的联系。这样便能够帮助学生从更全面和更多元化的角度去理解诚信这一问题。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准备充足的教学资源,并做好内容扩展的准备,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的有力支持。

四、教学专题

(一)诚信。在“基础”课的教材中,诚信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主题,在许多章节中都有设置,同时也是整个教材中跨度最大的一个主题。这主要因为诚信教育是对学生本身的重要性所决定的,其是对大学生成长所提出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若想构建和谐诚信的社会,必须确保大学生接受相关的教育,促进其诚信观念和行为的建立。在“基础课”中,诚信教育基本在各个环节都有涉及,其作为一项专题性的教学,在整个教材中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诚信的内容和意义及其所能够发挥的作用;第二是诚信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地位及其重要性;第三是诚信对构建良好社会关系的必要性;第四是在学生整个学习和职业生涯中诚信都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五是诚信与法律是紧密相连的;第六是社会对大学生本身的素质要求就较高,因此必须对其加强诚信教育,这也是其将来走入社会的一个行为标准。第七是诚信还涉及婚姻以及家庭等多个主题的教学中。以专题教学的方式来看,以上所提到的几项内容可以整合成几个较大的模块。分别是:诚信的基本内涵及其与现实的联系、诚信在学生的学习、职业、家庭及社会交往中所体现出的意义、诚信对大学生的重要性。(二)爱国主义。爱国主义也是道德与法制教育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其内容主要包含大学生本身所应具备的爱国方面的道德及法律义务应担负的职责。在教材中,除了对爱国主义的内涵和发展历史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之外,还将其现实意义和实践教育进行了有效连接,致力于将理论教育与实践行动结合起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实践爱国主义,从而使其能够将从教材中所学习到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对于大学生来说,其应当具备足够的爱国主义情感,当出现国家利益分歧时能够主动进行维护,同时应当有加强各民族之间团结合作和促进国家的安全等问题的意识。另外,还要了解作为公民应当学习的法律方面的知识及自身所应担负的爱国职责。因此,专题式的教学在展开的过程中不仅要丰富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增加学生对更多爱国理论知识地了解,同时也要帮助学生在法律的影响下以更加正确的方式去理解和实践爱国行动,而不是出于一时的冲动,这样便能使学生的爱国行为更加理智。(三)网络生活。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其已经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如今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各行各业的发展几乎都离不开网络,因此除了要帮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要求之外,还需要将其扩展到网络世界中,使得学生在法律和道德的约束和影响下能够朝着更加理智的方向发展。近年来,犯罪数据表明,网络犯罪在其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许多大学生因为沉迷网络世界无法自拔而最终导致犯罪行为,同时也有一些大学生在网络犯罪当中属于受害者的身份。因此,在通过专题式教学展开这一主题的教学时,必须使学生充分了解互联网的基本内涵及其功能,同时还要对互联网的优势和缺点进行深入地分析,使学生能够以理性的眼光去看待和有效利用互联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帮助学生在使用网络时能够以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法律知识来约束自己,同时也要使学生学会如何利用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在网络中的基本权益。随着互联网在我们生活中所占有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学校也应当加强这一主题的教学。(四)人与环境。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也是道德和法制教育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其主要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这一主题的内容在教材中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第一是学生如何把握自身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如何在一种和谐发展的状态中使自身的价值能够充分体现出来。第二是为了保障我们的生活,对环境进行保护是十分必要的,它能够促使我们更长远的,更稳定地发展下去。目前,由于工业生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成为了一个世界范围内的重要问题,其也受到了大学生的广泛关注。因此在专题式教学展开的过程中,主要是帮助学生从道德的角度来看待人和自然的关系,使学生明白脱离了自然的人类根本不可能生存下去。另外,自然和人之间的关系其实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当学生学会了如何与自然相处,自然能够更好地与人进行交往。除此之外,当前国家也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颁布了许多有效的法律制度,因此对大学生这方面的教育也应当重视起来。

五、教学思考

(一)教师的教学水平。为了使专题式教学发挥等更加显著,教师首先必须具备专业的能力和更高的教学水平。因此,教师不光要具备法律和道德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要能够对不同主题的知识进行更好地整合与连接。另外,由于需要将道德与法律知识进行融合,因此教师还必须要有一定的协作能力。但从这一教学方式实施的具体情况来看,许多教师因为在短时间内很难有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因此其在教学中仍然采用的是较为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没有深入专题式教学的本质。因此,当前最重要的是对教师进行培训,加强其对专题式教学的理解以及有效增强其教学水平。(二)教材内容当前的“基础”教材已经经过多次修订,在许多方面也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但其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主要体现在逻辑以及表述等方面,因此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加强。另外,尽管教材充分体现出了将道德和法制进行融合的重要性,但其在进行着两方面知识的融合过程中各自独立的现象仍十分明显,教材并没有将两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其融合往往显得过于生硬。因此,在编写教材内容的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做出调整,尽量通过一些实例使道德和法律知识能够更加自然地进行融合,而不是将两者强行联系起来,这样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三)管理问题。专题式教学最大的特点在于脱离了教材各个章节的束缚,从而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实现章节之间的跨越,帮助学生以一种综合性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但许多高校在制定学习教学计划的过程中,仍然按照传统的方式,要求教师必须遵循教材内容的先后顺序,这自然就影响了专题式教学的开展,使其教学效果受到影响。因此,作为学校管理部门来说,应当积极进行改革,鼓励教师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时在教学时长以及教学资源等方面不应对教师进行过多的干涉和限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道德和法制知识之间的融合。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专题式的教学方法尽管已经在各大高校逐渐展开,但其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教师本身教学水平有限以及教材设置的不够合理,同时学校管理部门也没有给教师以足够的支持去实践这种教学方式,因此,还需要在这些方面进行进一步的调整,本文就给出了一些有效的建议。

参考文献:

[1]邢国忠.全国高校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10):77-78.

[2]许润章.法学家的智慧[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33-35.

[3]沈宗灵.法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00-202.

[4]顾相伟.高效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发展、关联与融合[J].思想教育研究,2012(7):55-56.

道德与教育范文9

对于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一定要得到重视,达到知与行的统一。态度的不重视源于观念的不重视。因此要改变教育观念,将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结合起来。教育应该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法律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有机结合,是对大学生行为规范的完整的教育,是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的基础。二者结合可以优势互补,实现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的目标。当然,二者的结合并不是简单地叠加,而是正如二者的关系一样,相互渗透,相互作用。

即将道德教育法律化和法律教育道德化,这样才能符合育人目标,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简单来说,这种结合的是德与法并重的教育,是促使大学生精神道德和法律意识平衡发展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要体现国家、社会对学生在思想政治上的要求;另一方面,要把握学生的兴奋点,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来选择教育的内容,寻找学生关心的问题,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吸引力。因此,在课程安排上,除了专门的课程外,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应该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可以通过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对大学生进行影响,在实践活动中实现道德与法律教育的目标。

二、高校道德和法律教育的分离与有机结合

对大学生进行的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出现了分离的现象,出现截然相反的两种倾向。一方面,由于受到我国一些传统思想,例如儒家重德轻法思想的影响,致使长期以来我们没有把法律作为调控社会主要手段。反映到高校的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上,就出现了主张道德教育而轻视法律教育的倾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片面主张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致使法律教育的育人功能被削弱。另一方面,受到西方法律思想的影响,过分注重法律教育,而忽视道德教育。例如某些学校为方便管理,制定严苛的规章制度。

虽然这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但如果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单纯依靠这种管理的惩罚效力,极易激化矛盾,造成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学生之间的隔阂与对立。任何一种方式都不是万能的,法律教育和道德教育亦是如此,只依靠其中一方面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教育都不能达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的的课程,它在阐述道德和法律规范的同时,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提高社会主义道德觉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因此,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不仅仅局限于有限的课堂之上,可以扩大范围,将此门课程加以实践,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对高校道德和法律教育的社会冲击与正确引导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接触到各种信息。其中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就对高校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产生冲击。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发生一些不良现象通过新闻报道出现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影响其价值判断,冲击着高校的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例如社会中存在的一些凌驾于法律之上的权钱交易,热心助人反被诬赖的道德滑坡现象等,对于一些处于迷惘阶段的大学生造成道德意识和法律认识的误解。轰动一时的药家鑫案件就是一个例子,他认为交通事故中撞人不如撞死,担心受害人会进行纠缠而将其杀死。这不仅仅是对于生命的亵渎,也是道德评判标准和法律意识的失衡。大量不良信息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造成对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的冲击,影响了大学生的认识和行为。

因此高校需要增强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的作用,这通过教与学两个方面发挥效果。教与学是双主体的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教育者和学生之间交流思想和感情的过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者,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从根本上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因此,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的主体既包括高校也包括高校学生。对高校来说,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思想道德及法律素质,建设一支专业性强素质过硬的教学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