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社会道德论文

时间:2022-03-30 09:15:23

摘要:网络社会因为是一个全世界共同参与的一个虚拟实体,措施的制定上就会受到各个国家不同的法律、法则的局限的影响而要花费更长的时间,可以真正解决网络上的这些怪现象的途径还是要加大现实社会道德建设的力度,先道德,后法律才是长久之计,才能使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共同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 社会道德论文

社会道德论文

社会道德论文:道德建设社会管理论文

一、“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成效与经验分析

由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创办了“善行河北”官网,将发生在河北省各地的先进人物的善行义举、典型事迹予以弘扬与宣传,引领人们见贤思齐,将抽象的道德理论春风化雨润入人心,把枯燥的宣传标语形象化、实践化,焕发人们的道德情感,呼吁社会的文明风尚。这一举措能无形地提高了民众道德素质,优化了河北的社会发展环境。能达成如此良好社会效应,分析其成功原因有:第一,利用各级各类宣传阵地:主题宣传、典型宣传、文艺宣传、网络宣传。借助新媒体平台,微博、短信、彩信、图书、视频、歌曲、动漫等新颖的宣传形式,全方位、多角度、不间断的宣传,具有很好的社会影响力。第二,构建专用网络平台:河北好人网、善行河北官方微博等,使“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备受关注。一件件感人至深的道德故事将抽象的理性认识外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继而将情感认同转化为自觉践行。

二、“善行河北”道德实践活动对社会管理的推进

社会管理是多层面、多因素、多路径的,从道德建设切入就是其中之一。道德建设作为社会管理的“软方法”之一,需要我们长期地探索研究,类似“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的开展,实现了道德建设的“虚”功实“做”、“文”活“武”练、“软”实力“硬”打造,为社会道德建设的推进提供多方面的启示:第一,必须树立科学实用的道德标准,只有科学实用、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道德标准才能获得广泛认同,并转化为普遍的社会行为准则,必须强化实践理念,化抽象的理论为生动的案例示范,发挥道德应有的社会作用,才能满足社会管理的现实需要。第二,必须搭建道德互动平台,为群众参与提供便利有效的载体,让更多的人加入到道德互动平台,可以做到践行道德规范、参与道德评价、自我价值体现。第三,道德建设必须形式新颖、体系完善,逐步形成从组织协调、过程推动到督导检查、激励约束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体系,尤其要建设一套奉献与回报一致的机制,马克思说:“把人和社会连接起来的惟一纽带是天然必然性,是需要和私人利益。”所以说,道德建设体系必须通过体现“善有善报”合理状态,才能更好地推进整体社会道德的进步。“善行河北”活动对社会管理的推进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善行河北”优化了河北的社会发展环境,有效培育和发展了各种社会组织,提升了其社会管理的能力。目前我国的社会组织发展还较为缓慢,对政府的依赖性也较强,需要政府有效培育和发展各种社会组织,提升其社会管理的能力,从而不断发挥各种社会组织的功能,有效地充当政府与公民的中介,推进政府的各项社会管理工作。第二,“善行河北”活动培养了公民道德素质,提升了其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善行河北”活动满足群众的道德诉求,激发了群众的参与热情。“善行河北”活动体现了民众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使民众找到了作为社会主体的价值,使“善行河北”真正成为了群众性道德实践活动。第三、“善行河北”活动维持健康的社会道德秩序,倡导高尚的道德价值,创造优良的道德风尚。规范了社会行为。使人们普遍获得道德认同,接受道德规范,有利于共建良好的社会秩序。

三、关于完善社会管理体系的思考

善行河北活动表明:在社会管理方法和模式选择方面,采用基于道德的软性模式更符合当前社会管理的价值追求,以社会“软”管理带动“硬”管理,形成自律与他律互补和促进的良好机制,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第一,以政府为主导,构建多元主体参与机制:重构政府与社会关系,政府从直接控制转变为法律、政策的引导和协调。“全能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服务方式及服务内容;培育社会组织,构建社会管理的新主体——网络共同体建设(虚拟社区),搭建公民参与平台;建立省、市、县各级“服务指导委员会”、“志愿服务基金会”、群众性的“好人后援会”。第二,构建社会管理新机制:建立民主监督机制、规范社会治理的操作过程。建立基层人民参与社会管理的道德评价、诉求表达及反馈机制,建立通畅的信息采集和传输系统,拓宽诉求表达渠道,满足群众诉求的需要,不断分析诉求表达趋向,同时获取反馈。构建社会化公共服务机制:包括政府供给,社会组织供给,社会服务中尤其注重弱势群体,体现人本关怀与和谐。健全矛盾调处机制,用道德的手段解决社会矛盾,在稳定中化解矛盾。创立道德文明社会引导机制:制定道德规范,并且实施一系列道德文明工程;树立典型,发挥榜样的力量;加强制度建设以刚性的制度约束,促进人们遵守社会制度。

作者:李岩清 夏迎秋 卓丽杰 徐少璞 单位:石家庄工商职业学院

社会道德论文:社会主义道德修养论文

一、道德是非观之辩和判断标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人的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个时期,似乎道德的力量减退了,从“宁可在宝马车里哭泣,也不愿在单车后座上嬉笑”之类的拜金主义,到“郭美美炫富事件”、“小悦悦事件”、“药家鑫案件”等,若干道德缺失的社会病蔓延,仿佛市场经济带给我们的只有物质的丰富和精神的匮乏。我们知道,市场经济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道德进步,同时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会干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影响我们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党的十七大,特别是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方略,道德文化也相应被提升到更高层次,就是要克服人们对于道德追求的迷茫和悲观情绪,感受浓郁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氛围和时代气息。那么,我们如何来评判一种行为,一种观念,一个事件的道德与否呢?笔者以为,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党的十八大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概括的“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勾绘出一个国家的价值内核、一个社会的共同理想、亿万国民的精神家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的“三个倡导”指向十分明确,每个层面都对人们有更具体的价值导向,是实实在在的要求,规范性和实践性都很强,便于遵循和践行。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为推进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一步明确了切入点和工作着力点,有利于更好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我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我们不能仅以是否违法犯罪作为自己的道德修养标准,因为法律是最低道德标准,我们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判断行为善恶,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

二、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和主要作用

修身养性本身就是我们身心健康的重要形式,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即是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我们加强了社会公德方面的修养,我们的公共生活就有了公共秩序,社会正气得到了弘扬,人们的主流价值观和道德取向就会朝着健康方向发展。我们加强了职业道德修养,我们就能树立起崇高的职业理想,将自己的利益与企业的发展、社会的需要紧密相连,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乐于奉献。我们加强了家庭道德修养,我们的亲情、爱情、婚姻就能沐浴在爱的温泉,尊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团结,推动和谐家庭、和谐社区乃至和谐社会建设。由此可见,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一是可以提高认识自我的水平,提高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加强个人道德修养是一个自觉自省的过程,修炼的过程就是不断认识自我的过程;二是可以调节心智,丰富自我。道德修养很高的人很大程度上“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也是一个内心充实激情受人尊敬的人;三是可以构建和谐,打造富有战斗力的团队。我们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我们企业员工应当具备良好的修养,凝心聚力,变个人优势为团队整体战斗力,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四是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自我人生价值。追寻道德源泉本身也是一种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个体对于他人,对于社会的付出和奉献,又为自己实现更大的人生梦想奠定了基础。

三、加强道德修养的基本途径和主要方式

第一、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道德的光辉照耀心灵。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发展的时代,改革开放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物质生活,社会成员的相互关系及个体责任、社会责任越来越紧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处理竞争与协作,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等关系,实现和谐共赢是我们的阶段目标之一。同时,我们又生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是整个社会倡导的尤其是共产党员、党员领导干部应坚定的理念。将自己的道德水准定在这个水平,我们的道德修养才能具备高尚的特质和时代的特色。第二、诚实做人,踏实做事,让道德的力量更加强大。诚实是一种美德。不够诚实的人,很难想象他能一副假面具来赢得周围人的信任,最终摔倒的可能就是他自己。同时诚实应该是道德修养的底线,是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诚实让你的生活变得轻松愉快,包孕出你的理想之花精彩绽放。第三、廉洁从业,克己奉公,让我们的心灵更加洁净。笔者非常欣赏安徒生童话里的一句话:“清白的良心是一个温柔的枕头。”虽说时下的社会,各种诱惑很多,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一定的市场,物欲横流冲击着人们的传统价值观,个别腐败案例着实反映出党风廉政教育不够深入,打击惩治腐败还需加大力度,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倡导廉洁从业,廉洁自律,做一个遵纪守法,克己奉公的人。我们社会的主流是大唱廉政之风,大唱崇尚理想,大唱精神追求的,坚决反对腐败是党和人民的共同心声,我们每个共产党员,党员领导干部应率先垂范。第四、自觉向道德模范学习,让我们的精神境界更加高远。道德模范们出自各行各业,既有普通的农民,基层干部,退休工人,也有解放军战士,科学家,等等,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有的小到举手之劳,有的大到撑起共和国的脊梁,蕴含的道德光芒和精神力量感动着我们,激励着我们。他们的事迹是我们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宝贵资源,我们应当自觉地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的精神,学习他们的作为,学习他们的风范,像他们那样做人做事,我们也能成为一名道德楷模。第五、自觉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在于每一个社会成员自觉行动。只有我们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把“三个倡导”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增强自觉奉行和日常践行的能力,就能够进一步增强我们的道德修养和行为养成。总之,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是个寻找精神家园的过程,是个提升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我们应当把握时代的脉搏,坚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恪守自己的道德准则,立足本职岗位建功立业,真诚奉献社会,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作者:黄大叶

社会道德论文:社会主义下的职业道德论文

从前众口皆碑的美德,如团结互助、先人后己、助人为乐、舍己为人等很少听到赞扬声,而原先众口皆贬的劣行也很少听到批评声。舆论的倾向性无疑对人的行为起着导向的助推作用。“个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各顾各的处世思想,不论是非,也使得道德评价失落,道德环境走样。某些不道德行为的发生和相互仿效,不能说与舆论倾向的偏差没有关系。五是封建道德和资产阶级道德是行业不正之风形成的历史根源。封建道德在我国影响很深,今天我们社会关系中存在的特权思想、专制作风、拉帮结派、结党营私、以权谋私,本质上都是封建遗毒的反映。资本主义“一切向钱看”的腐朽思想在我国也有很深的影响。这就使社会干群中某些意志薄弱者成为腐朽道德的俘虏和金钱的奴隶。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就在于,它既是行业控制的辛勤使者,又是播种行业新风的光明使者。它通过对人的心灵的感召而整治各行业乃至社会,又在各行业乃至社会的整治中净化人的灵魂。克服和纠正职业活动中的不正常关系和行业不正之风,是促成社会新风尚的重要环节。因此,应当从道德方面着手“正风”,并认真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第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从思想上消除导致行业不正之风的因素。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职业道德教育就是对从业人员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道德影响,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品质的过程。它是影响职业道德风尚发展、变化的直接因素,使一定社会和一定阶级的职业道德得以转化为从业人员的内在品质。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把提高认识和培养行为习惯相结合。职业道德教育还应同各行业、各单位以至各部门的内部改革结合起来,保持经常化、制度化。通过职业道德教育使人们懂得自己从事职业的社会意义,自己在职业活动中的地位、权利和义务。懂得如何正确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和社会。这样,在道德法庭和“心灵审判官”的监督下,使更多的人遵守道德规范,自觉地克服不道德行为,抵制行业不正之风,使我们电力企业的职工解决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的问题,把“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落到实处。

第二,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道德规范,约束从业人员,防范行业不正之风。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是社会主义职业活动中处理各种道德关系时的行为准则和评价标准,贯穿其中的基本原则是为人民服务,在我们电力企业来说就是为用户服务,以主人翁的态度进行职业劳动和社会主义的团结协作。在这个原则下,各行各业应针对行业特点,结合自己的职业心理、职业习惯、职业传统和职业责任,从本行业的要求出发,制定和发展各种职业道德规范。职业道德建设是群众的“自我改造”和“自觉锻炼”,要注意发动职工总结经验教训,对照正反典型,使职工真正认识到在自己的职业活动中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并将其概括成重点突出、简明扼要、易记易行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成为从事该职业的人员自我约束的准则和行动的指南。这样就会产生巨大的道德效应,起到行政和法律手段所起不到的作用。

第三,开展道德评价活动,弘扬道德楷模,抨击不正之风,充分发挥职业道德舆论的导向作用。职业道德舆论是对人们职业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一种社会舆论,凡是符合职业道德的行为,就会受到它的支持、鼓励、赞扬,从而强化人们的道德信念,巩固这种好行为;凡是不符合职业道德的行为,就要受到它的批评、指责、鞭挞,给人造成一种强大的精神上的压力,促使他改变不道德行为。这种外在的强制对于遏制和消除行业不正之风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使一切不文明、反社会的行为和行业不正之风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或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职业道德舆论有多种表现形式,最常见的是人们的议论,单位内的表彰或批评,以及报刊、电视、广播等大众传播手段。要正确合理地引导道德舆论,净化舆论中的杂质,要创造一种敢于直言、公正评价人们的职业活动,扬善贬恶,扶正抑邪,以监督和保证人们的行为符合职业道德的要求,符合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符合时代的要求。

第四,克服职业道德淡漠现象,形成一个讲究职业道德,抵制行业不正之风的良好职业风尚。一个时期以来,在一些地方和单位,职业道德观念淡漠,以权谋利、以职谋私的行业不正之风盛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拜金主义”及某些政策失控产生的利益导向偏差,是信仰和价值观念的淡漠致使一些人丧失了职业道德。因此,要从人的心理需要和利益引导入手,把他们的信念真空充实起来,造成一个尊重和赞许职业道德行为的工作环境,提倡一种切实可行的不局限在物质需要上的更充实的生活观念。要从根本上扭转忽视职业道德的倾向,把职业道德强化为纪律,使从业人员培养健全的劳动观,形成牢固的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理直气壮地宣传大公无私、艰苦奋斗的精神,理直气壮地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和风气,要发挥领导和党政机关的模范作用,领导不仅要重视本单位的职业道德建设,还应带头遵守道德规范,带头抵制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克服腐败现象,做到勤政、廉政、优政,成为各行各业讲究职业道德的楷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系列讲话精神都强调:清正廉洁,克己奉公。由此可见,党是十分重视抓好职业道德建设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近期,执政者或是理论学者都在不断探索和实践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让我们以此为动力,努力把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抓好吧!

作者:杨永红

社会道德论文:道德对社会的影响探析

作者:尹丽娟 胡龙华 单位:揭阳职业技术学院 赣南师范学院

按照贡献进行分配的规则是能够起到一种充分有效的激励作用的,因为它符合人的利益驱动的本性,因而能够充分激发社会各个阶层的潜能,使社会各个阶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激发整个社会的活力。道德失范使社会资源重新配置,但这种重新配置资源却是以严重社会不公为代价的,它使极少数人以非法的手段聚敛起大量的社会财富,同时使弱势群体处于更为弱势的地位,其结果必然是加速社会财富占有的两极分化,使贫富差距更为悬殊。而这种结果,对于位置较低阶层的人来说是十分不公的,这必然会使其产生诸如不满、怨恨甚至是反抗的情绪,以至于造成社会各个阶层之间的恶性互动,这对于有效的尤其是持续的社会合作十分不利,同时也可能加剧社会矛盾和冲突,威胁社会的安全运行。如前所述,当前社会转型时期所发生的较为普遍的道德失范现象,从制度层面来看,它是对社会现有的制度约束体系和道德原则、规范的一种违背和破坏。而在更深层次上,从人的角度来看,它是人们道德信仰失落的表现。

当前在我国社会各个领域较为普遍存在的道德失范现象,不仅是一种静止的、阻碍社会良性运行的障碍,而且是一种具有能动力量的社会破坏力量。因为从现象上看它是对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某种违背,从实质上来看,却是对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不认同甚至是否定。它一方面表明了人们内在精神世界意义系统的动摇和失落,另一方面,在其“失范”的过程中,不但会不断侵蚀着“失范者”自身的价值观念,而且还会对社会其他成员的行为与观念起到某种消极的示范作用,甚至会以一种不可低估的力量对社会精神和社会价值体系提出挑战。也就是说,道德失范会引发人们和社会的道德信仰危机。在现象层面上,它显现为“道德失范”。在实质上,它是一种关于人生价值和存在意义的深刻的精神危机。道德信仰危机对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道德信仰危机损害了社会公平和正义。道德作为调节人与社会关系的社会规范,实质上所调节的是关于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伦理关系。换句话说,道德从某种程度上就是调节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价值取向和价值态度,它表明了“应该”如何处理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而这个“应该”就是大众所普遍认定的“公平”、“合理”和“正义”,它分配了人们之间的权利与义务的相互关系,同时也预制了理想的社会关系与基本秩序。能够按照“应该”标准做人做事的人被认为是具有道德感和正义感的人,而能够体现和贯彻这些“公平”、“合理”和“正义”的社会就被认为是公平和正义的社会。而一旦人们为了个人的私利而置道德于不顾,任意践踏道德规范,就必然会危害人们之间的正常的、合理的权利义务关系,就必然会损害社会公平和正义,从而影响社会的基本秩序,破坏和瓦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其次,道德信仰危机影响了社会安定和团结。对于社会群体来说,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共同的信仰和目标会产生认同感,而这种认同感是真正维系整个群体的纽带,因为它使群体成员变得十分接近,产生具有共同奋斗目标的凝聚力,从而形成坚强的群体。“信仰的作用从理论的高度可以概括为‘凝聚力’三个字。正是这种凝聚力规约着人们的选择,使人们在多元的人生道路面前毫不犹豫地走向正确之路,而且确信这种选择是最佳选择。而这一点恰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所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而一旦发生了道德信仰危机,人们就失去了共同的道德价值目标和价值标准,就必然涣散人们之间的内聚力和凝聚力,这使得社会机体得以整合和维系的力量被削弱,同时也会破坏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价值认同,最终将会影响人际关系团结和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对于处于道德信仰危机的个人来说,他们的道德情感处于麻木、困惑或缺失的状态,相应地其道德生活的动力也处于欠缺或扭曲的状态。其行为选择不是出于责任心或道德义务感,而是出于对个人利害得失的权衡,对于不能给自己带来益处的事,即使对他人和社会大有裨益,他们也不愿去做。其行为选择的主导动机主要有两个:一是趋利,二是避害。

总之,在不同领域里的道德失范现象,一方面会程度不同地影响到社会的良性运行,威胁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安全,另一方面会使人们对社会现状更为不满,而这种对社会不满的情绪积聚到超过社会承受力度的时候,就会引起社会的动荡不安,使社会整体结构与秩序发生紊乱甚至是畸变,进而威胁社会的安全,也会破坏与瓦解当前我们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付诸的各种努力。最后,道德信仰危机败坏了社会风尚和秩序。在道德信仰危机的发生过程中,人们的道德情感逐渐麻木、淡化、消失甚至走向反面。随着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人们对计划经济时代的道德价值系统的崇敬感、神圣感没有了,而新的道德理想的召唤和约束还没有建立,人们普遍感到困惑、迷茫、彷徨、焦虑甚至是理想和价值的幻灭。人们不再满腔热忱地称赞道德行为,不再仰慕高尚的道德人格,也不再疾恶如仇地去揭露、谴责和批判坏人坏事并与之展开斗争,而是置若罔闻、避而远之。当自己做了背德之事时,不是感到羞愧、内疚和自我谴责,而是只要不被发现和制裁就暗自庆幸。总之,当前人们这些道德情感缺位的具体表现以及这种错位伦理观的存在和蔓延,久而久之就会严重败坏社会的道德风尚和伦理秩序。而社会风气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只有一个社会达到了相当高的文明程度,才可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相应地,在一个文明程度不高的社会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是难以实现的。

社会道德论文:小议道德和刑法对社会的实用性

作者:左勇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法学院

刑法除了制定和实施对于每个公民须一视同仁,更不能允许国家权力通过刑法对公民权利进行不当剥夺和侵犯。只有有了“良法”,人们才更愿意去遵守,这也是社会和谐构建的基础和有效途径,因为“良法”不仅易得到人们广泛认同和普遍遵守,其通过对于违法犯罪行为的有效惩罚来警示和引导人们的行为,使得人们的行为不致向“恶”。而在这里,“良法”的标准,应该从法律所服务的对象和代表、体现的利益性质来做出判断,这就涉及刑法的本质,具体内容在后有专门讨论。在对人们行为进行调节时,道德靠人们的自律来遵守,而法律是通过外部的强制来实现。但二者并非具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相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前进,人们对于“恶行”的理解和评判标准会发生改变。例如,在以前将“通奸”行为规定为犯罪,而随着人们对于此类行为的认识的变化,现在不将其规定在犯罪之列,甚至连一般违法都算不上,它纯粹就是一个道德问题。再如,在计划经济时代,对于“倒卖”一般商品的行为也可能构成犯罪,而现在在我国确认市场经济地位后,此类行为属于完全合法的行为(当然倒卖法律限制和禁止流通的物品除外)。同样,以前的违反道德和一般违法的行为也可能上升为犯罪。例如,对于“醉驾”行为,在没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下,以前只属于一般违法行为,而自从2011年5月1日后就被上升为犯罪行为等。又如,在一般的语音伤人的行为,可能属于道德调整的范围,而这种用语音对他人实施伤害在公共场合下实施,并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下,就属于犯罪行为。刑法与道德的相互联系和可以相互转化的现实告诉人们,刑法的制定是建立在具有广泛社会伦理和道德认同的基础之上,它不能离开道德和伦理基础而单独存在。所以在刑法定立的过程中,是否应当将某一行为作为犯罪来加以规定,必须考虑民族可接受的道德和伦理现实。例如,在一些国家,将行为认定为一种合法行为得到法律的认可;而在我国,这种行为是违法,甚至是犯罪(组织行为等)。

道德对于刑法等法律意识形成的负面影响

在道德与刑法的关系中,由于刑法等法律属于道德的底线,所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刑法所禁止的行为也是道德所谴责的行为。但需要注意的是,刑法等法律对于人们行为正面意义的引导有时并不跟道德同步,也即,有时刑法认可的行为,却可能要遭到道德的否定。例如,将安乐死行为定性为犯罪,就可能不为所有人接受。又如,女行为人由于长期遭遇家庭暴力,在寻求公力救助无门的情形下,将侵害者———自己的丈夫伤成重伤的行为;无钱给自己的父母治病,通过偷盗药物的方式来尽孝道的行为等。盗窃犯Giacosa说:在世界上有两种正义,一种是“自然正义”,当他把偷来的东西分给一些穷人时就是在实践这种正义;另一种是“创制正义”,它是受社会法律保护的[1]132-133。产生这种道德与刑法价值不一致的情形,原因主要在于:首先,道德与刑法等法律属于不同的评判标准和分属于不同价值体系。道德是以人们长期以来自发形成的正直和怜悯等自然情感成为共同认同的价值基础体系,属于维系社会和人际关系的原始情感纽带,以人“性善”为假定前提,以人是否“性善”作为评判好与坏的标准;而刑法等法律是代表国家为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安宁为出发点,以人“性恶”为假定前提,以是否违反刑法的规定作为评判“性恶”与否的标准。其次,评价主体不同。道德评价的主体是人们自身,在没有任何外部强制下的对于某一行为,根据自身的经历所做出的评价,这个标准可能会因为不同人的不同经历对于同一行为,得出好与坏的不同评价结论。尽管如此,刑法对于破坏正义和怜悯情感行为的打击(自然犯罪)[2],以及对其进行的保护,这种正义和怜悯情感在任何时代都成为人们共同的道德价值基础。道德对于劝导人们向善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这是具有良好社会人际关系的基础。很难想象,一个充斥着不友善的社会能够是一个安宁和谐的社会。在此层面上讲,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对于人们道德的教育和培养,这是社会秩序得以良性运行的基础和前提。然而,试图单纯通过对于人们进行道德的“教化”来达到人们自觉维护和遵守社会共同生活的准则远远不够,这不仅是因为刑法和道德的诸多不同,导致其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也是因为道德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刑法意识的形成。社会道德的高尚和人们的自律的程度,往往跟一个国家、社会民众的文化素质和经济基础直接相关。所以,要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单纯通过教育是不可能实现的。必须把提高整个民众的文化素质跟社会经济发展同步进行。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公民的文化道德修养和素质,并不能通过单纯的说教来实现,更要通过法治的规范和示范作用———对于犯罪行为的有效惩处及对合法行为的肯定来引导。而一味强调道德教化,忽视法治对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制度意义,以期来实现社会的和谐,显然是和谐国家建设的乌托邦。因为它缺乏对于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犯罪行为的有效打击,社会公平、正义价值不能真正树立。从这一层面上讲,道德的建设在淡化人们的法治意识的同时,也削弱了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刑法通过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和保障,在引导人们做出行为正确方向的选择中起着最后屏障作用。

道德建设与刑法作用的互动关系

如上所述,单纯依靠道德的建设来维系社会的稳定和谐是行不通的,但并不是说二者在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是根本不相容的,只重在表明二者在不同领域、在规范和引导人们的行为方面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两者不能相互替代。要化解人们之间的矛盾,也并非只有通过刑法等法律手段来实现。二者的互动表现为:第一,在社会生活的诸多矛盾中,在没有触及到刑法等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尽可能通过道德的规范意义来实现,此时,强化道德对于行为的引导和劝诫作用就显得尤为突出和必要,这样也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矛盾解决成本,节约社会资源。第二,不需要上升为刑法加以规范的行为就不必将其升格创制为刑法规范,在立法上,彻底贯彻刑法的“必要性”原则。一旦触犯了刑法,对这种行为都应无一例外地同等处罚和对待,充分体现刑法的公平正义价值。刑法通过对于犯罪行为的否定来对人们的行为加以引领。并且,刑法在创制和适用上尽可能体现人们共同认定的道德价值准则,使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社会和谐的建设和实现。刑法等法律对于道德具有很强的引领作用。这主要表现在,公正的刑法判决不仅能得到犯罪人的认可,有利于其对于自己行为进行真诚悔悟和反省,诚服于法律对自己的惩处,有利于刑法的特殊预防与一般预防目的的实现。同样,违背法律的不公正判决,往往不易得到被惩罚者对于法律的谅解,甚至产生抵触。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在无法律根据的前提下做出的不利于被告人的判决,往往就是由于原告方、社会舆论和公共媒体对法院施加了重大压力和影响。这种缺乏事实和法律根据给被告人赋予法律责任的做法,不仅严重背离了立法旨趣和初衷,严重破坏法律的权威和实施的统一,更对道德的引导产生巨大的负面作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许云鹤案等在缺乏事实证据和法律根据的前提下,无端强加其法律责任,既是对善良和良知的拷问和挑战,更是对助人为乐的良好风尚进行排斥和否定,其结果就是更加助涨嫁祸于人的不诚信行为的泛滥和盛行,导致整个社会道德的大幅度下滑。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受害人在找不到真正肇事人,嫁祸于助人为乐者,要求其承担法律责任的事例频繁发生,以及大街上,众人对于摔倒老人不愿(不敢)施救等现象的发生,充分反映出法律对于道德的指导和引领作用。在这当中,大家都成了受害者———受害人不再得到公众的同情,而是遭人憎恨;施助者受到法律的惩罚;公众怕惹祸上身不愿助人为乐,在法律的错误导向中,人们的情感冷漠。这些案例和事实从相反方面说明,法律的判决,对于道德方向的引领具有重大影响作用。在目前我国加强道德建设的同时,法治建设一点都不能放松。只有做到道德建设与法治建设并重,让它们在各自领域发挥不同作用,相互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成功才有保障。

社会道德论文:大学生社会责任与道德养成教育论文

一、互联网媒介社会责任与青年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内涵

网络媒介正在以其巨大的力量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步伐,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由于网络媒介传播对受众的思想和行动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作用,因而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尤其是网络中的自主意识与把关的薄弱,网络群体身份的虚拟性,其传播的信息的真实性难以得到确认。“在传播权力的版图已经发生重大改变的今天,一方面,作为个体的网民、网媒都已经获得了相当的传播权力,传统媒体早已不再是权力的集中所有者;另一方面,社会仍在习惯性地仅仅要求传统媒体承担社会责任。其后果是,新的传播权力所有者已经诞生,社会责任却依然落在传统媒体身上。”因此,传统的议程设置理论就失去了效力,这一理论认为的大众传媒可以通过提供信息与安排相关议题来左右人们的思维方式以及议论的先后顺序。舆论引导者议程设置在由自媒体构筑的发达的网络媒介信息中淹没。新兴的网络媒介的社会责任建设就被世界各国所关注。国外发达国家制定了网络虚拟空间一定的行为规则,共同要求网络传媒要讲社会责任。在此背景下,我们认为网络媒介是国家和政府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的有力工具,尤其是在应对突发事件、统筹协调资源、高效、科学实施公共管理方面提供了便利。而网络媒介的社会责任是通过网络媒介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的发挥而实现的,对网络媒介社会责任的刻画,既是网络媒介健康发展的理想境界,也是网络媒介充分履行社会责任的逻辑结果。道德养成教育是指家庭、学校、社会根据受教育者道德的生长规律,引导受教育者经常地进行道德行为实践,潜移默化地提高受教育者的知、情、意、行等方面素质,使之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从而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的道德心理结构,并最终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的一种道德教育模式。高等院校的大学生们是当代青年的优秀群体,他们的道德人格尚未定型,思想和行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尤其是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较为突出,作为大学生社会化施化者的网络媒介为吸引广泛的受众,以“新、奇、特”的方式去挖掘所谓的“网络爆点”,当后现代风格与大众文化联手后,“新、奇、特”被消解成“丑、怪、异”,最终演变成持续的“网络审丑”。这种媒介角色的变迁、媒体引导角色的缺失使大学生的“审丑观”社会化为流于表面、无意义的“审丑”,促使大学生群体改变了心理和认知两个方面的状态,使高校的学生群体在社会中所承担角色发生了畸变。因此,网络媒介社会责任视阈中的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就是根据大学生心理和道德形成和发展规律,以高校为主体,在家庭、社会的配合下,运用各种途径和手段,通过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生活和现实道德生活施加系统影响,培养他们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网络媒介素养,强化其在虚拟空间的社会责任感就是网络媒介社会责任建设视野中道德养成教育的重要目标,最终促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二、网络媒介社会责任建设过程中大学生的角色定位

随着网络业务的广泛发展,大学生已经成为参与网络媒介活动的主体,网络的运用也已深深的植入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成为不可或缺的资源获取渠道。大学生作为社会团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生活中如何扮演好自我角色,承担相应的社会道德约束和法律义务,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内容。

(一)主旋律弘扬者

大学生在参与网络活动中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正确的把握网络舆论导向倡导网上主旋律。网络舆论是公众在互联网上公开表达的对某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倾向力的共同意见。互联网参与网民舆论的高度热情代表了网络舆论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力度,网民在抒发自己意见与参与网络舆论的热情可能推动事件的透明程度从而使事件明朗化,但盲目的随从或者有缺失的网络认识则会提升实践的偏激程度或者复杂度,舆论导向的偏差化。大学生群体在发表网络舆论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任何事情发表舆论前要把握是非方向,不能以偏概全或者道听途说,散布各种网络谣言,大学生的网络舆论发展成为社会公众事件引发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尤其在对一些挑逗民族情绪、民族矛盾、群众对立情绪的网络新闻、网络群众事件大学生更要保持高度自主理性的态度,正确的把握网络舆论方向。

(二)正能量传递者

大学生在参与网络活动中要运用所学知识积极与网络虚假信息作斗争,主动担当信息传播责任传递网络正能量。传播谣言、散布虚假信息,即利用网络共享、快捷、匿名等特点,为达到个人目的,肆意散布或传播一些无中生有的假信息,混淆是非的不道德行为也成为扰乱社会稳定的主要方面。目前,互联网媒体已经成为虚假新闻的一个重要渠道。“北京暴雨移花接木的照片”、“出血性大肠杆菌已入侵北京”、“艾滋病滴血事件”等一桩桩离奇的谣言之所以受网民拥趸,是由于网络受众组成复杂,文化素质水平良莠不齐,再加之网络传播速度空前,使不可信言论和谣言在很短的时间和空间内就通过跟帖、论坛讨论、微博、博客、QQ群等多平台传输到世界各个角落。虚假的网络新闻极大地降低了网络媒介的形象和公信力。虚假消息已成为网络媒体迫切需要破除的“公害”。大学生在网络受众群体中占有较大的比例,而且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要敢于运用自身所学专业领域的相关知识来揭穿网络虚假信息,积极与网络虚假信息作斗争,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主动担当责任,把握好自觉主动原则、政治导向原则、安全流动原则和社会效益原则,激发网络的正能量。

(三)网络道德践行者

大学生在参与网络活动中要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坚决抵制网络低俗文化的侵袭,成为网络道德的守望者。网络上侮辱诽谤他人、宣传暴力、恶意谩骂等不符合法律法规的内容;以直接或隐晦方式展现人体性部位,具有污辱性或挑逗性的文章、视频、动漫、图片等,非法的性广告,及不正当交友、散布色情交易等消息,容易诱发网络受众不良思想行为,困扰青少年正常的学习生活;包括走光和偷拍,及借助网络平台肆意传播他人隐私等侵犯他人个人隐私的内容;宣传婚外情、一夜情等违背家庭伦理道德和社会主义正确婚恋观的内容这些低俗的网络文化也通过网络媒介对大学生思想进行侵蚀。面对低俗的网络文化的侵袭,大学生要发挥自身特殊的影响力和引导力,主动践行网络媒介的道德守望责任。大学生在网络媒介实践中应明确自身的社会道德责任,在网络信息中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践行科学发展观;在网络信息中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践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在网络信息中宣传权威的政策法规信息,展示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热情饱满的精神风貌,凝聚社会力量、牢固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增强民族自豪感。自觉主动地以道德守望原则正确处理网络中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及网络受众利益的关系,成为网络道德的守望者。

(四)网络法治的维护者

大学生在参与网络活动中要严格遵守网络相关立法规定,防止网络犯罪行为的发生,维护虚拟网络空间的良好环境。在网络社会中网络受众身份的虚拟化,不但产生了大量的垃圾信息,更提高了通过网络犯罪的风险系数。网络的隐匿性和不健全的网络注册体系使得许多的网络参与者可以肆无忌惮的发表舆论,在网络上通过制造恐怖信息或不道德信息来诈骗、勒索的事已不少见。大学生与其它网络受众群体相比较,对不断升级的网络技术具有较强的猎奇心理,网络媒体的应用也成为《大学计算机应用》课程的一个教学环节,使得大学生具备了较强的网络专业知识,一定程度上极有可能利用虚拟空间中如电脑病毒、入侵防火墙等负面效应的手段,致使网络遭受攻击,陷于瘫痪。大学生使用所学网络技术进行诈骗的报道也层出不穷,如“海南一在校大学生靠网络诈骗敛财611万元”,“江苏一大学生虚假卖售信息进行诈骗被处罚金”等网络犯罪行为,大学生对于网络法律知识的漠视和淡薄,最终将自己送上了不归路。作为网络媒体运用者的大学生,不仅需要在知识层面丰富自己,更需要在法律和社会责任道德的层面上来武装自己,使自己成为网络立法的维护者。

三、网络媒介社会责任建设视阈中优化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大学生群体是祖国培养的建设人才,是网民的主体,他们的网络道德行为文明与否、责任感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未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强化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责任意识是建设好网络的前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增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高校要把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素质作为一项基本政治任务来抓,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行为,不仅要提高他们的网络道德意识还要增强他们对网络法律的全面了解。

(一)完善网络媒介法律道德体系建设,提高大学生对网络媒介法律知识的多元化学习

截止目前,我国网络立法涵盖了网络法律、网络行政法规、网络规章制度、和网络司法解释四个方面内容共计八十多部。2001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了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为网络道德建设指明了应该遵循的方向,为互联网道德建设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原则。大学生作为网络受众的主体除了借助优秀的网络媒介资源传递社会正能量,体现新时期学生的道德意识,更应该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保护大学生群体生活的网络空间。完善大学生法律道德体系建设将具有亲和力,感染力,容易打动人、教育人,入心入脑、入骨入髓的网络法律道德教育应纳入到大学生计算机课程教学,不仅仅让学生掌握运用网络的基本技能,更应该让学生了解我国出台的相关网络立法,从而全面的规范大学生网上行为。大学生对网络媒介法律知识的学习,应采取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将网络立法的学习与网络实践相结合,将对学生网络道德的意识塑造与网络法律教育相结合,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网络媒介文化建设相结合,建立符合学生特点具有时代特色的教育体系。

(二)高校要打造多样化的网络媒介社会责任建设平台进行引导和教育

青年作为互联网的最大受众全体,是网络高科技的应用者,因此,高校必须更新观念,树立阵地意识,科学地认识打造网络化德育平台的价值,引导和教育大学生科学正确的掌握网络。根据“积极发展,充分运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加强校园网络环境的引导、管理和控制。要充分发挥微博、微信、SNS(校内网)、BBS(校园论坛)等学生们在学习生活中关注的网络媒介,为学生构建积极向上的网络生活学习空间。作为高校教师也应该积极参与到和学生息息相关的网络生活中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人际观,培养高校学生拥有良好的互联网媒介素养,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同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推进校园电子网络系统等硬实力与校园文化等软实力建设,利用网络经常邀请有关领导和专家就大学生关注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进行对话,开展形式多样的网上道德教育活动,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不断提高网络道德教育的亲和力。

(三)开设网络伦理相关课程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认知能力

网络伦理是虚拟的网络社会中人们之间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人们通过信息网络而进行社会交往时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关系。通过网络伦理的导引,能激发大学生对于网络道德规约的自觉践行与内在认同。近几年网络伦理在我国的研究刚开始,高校仍然没有改变轻网络道德教育重网络技术教育的现象。因此,高校要开设相关课程,加强网络道德的示范作用,构建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评价体系,尽可能的减少各种失范行为的发生。应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网络道德规范,使其更加科学合理,更加具有权威性和操作性。特别是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在现有的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制定和颁布一些具有权威性的道德规范,使其具有更大的约束力。网络道德的建立和发展,必须立足于现实社会的道德基础。在新时期,迫切需要加强网络立法的建立,通过网络法制化进程的完善,使得网络道德也规范化从而能够解决网络出现的心问题。通过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使大学生明确认识到在虚拟世界中的规则,即什么行为是非道德的或违法的,什么行为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或受到相应的制裁,培养大学生独立的网络判断能力,从而从内心深处杜绝恶意的网络行为,增强上网责任意识。同时,要不断的更新和完善新的网络道德规范,提高网络社会行为主体的道德自觉意识,在制度建设中加强大学生的道德修养。高校也要增强对学生网络安全和道德的教育,增强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约束力,维护社会网络环境和网络秩序能够和谐有序的发展。

作者:胡玉璋易鹏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社会道德论文:社会治理与思想道德论文

一、在指导精神和原则上,思想道德可在目标及政治层面保证社会治理方式改进的正确方向

提到“社会治理”这一概念,我们会联系起“国家治理”,在论述国家治理体系时曾阐述二者的关系,“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的这段阐述指出了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一个分支。借助这层关系,我们在研究思想道德在目标及政治层面对社会治理方式改进的作用时不妨参照其在目标及政治层面对国家治理方式改进的作用。2001年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以德治国,就是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建设为落脚点,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配套的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并使之成为全体人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从上述提出“以德治国”,对“以德治国”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到,把思想道德引进到国家、社会治理领域来,我们强调并希望发挥其两重作用:第一重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来引导国家、社会发展的方向;第二重则是将思想道德外化为具体规则来规范民众的行为。第一重作用应是首要作用且为更重要的作用。作为被包含层面的“社会治理”,我们也应看到并重视思想道德在目标及政治层面保证治理方式改进的正确方向。社会治理的目标简单而言就是促进与维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在促进这一目标实现的过程中,中国几千年形成的优秀传统道德与先进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引导作用不容忽视。它所形成的价值理念追求对个人的行为和社会的发展起着看不见的指引作用,并且这种指引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个人行为取向与社会发展的最终方向。重视思想道德在目标及政治层面对社会治理方式的改进作用,实质上是在指导精神和原则上,保障社会走向稳定与和谐发展的方向,保障社会治理目标的最终实现。

二、在实践应用上,通过强化思想道德对行为的约束和规范,思想道德可外化为社会治理的具体途径

我们对思想道德的定义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维持原则和规范行为。我们对法律的定义是:全体国民意志的体现,国家统治工具。由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并颁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总称。思想道德与法律同作为社会的重要规范,由于法律有特定与详尽的条文规范,且有一系列完备的国家强制部门和机关的保障实施,因此在我们的思维中,法律更具有现实可操作性。而且因我们更能直观看到法律的实施结果和作用,所以也更重视法律在社会治理过程中的具体途径作用。然而我们忽略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法律和思想道德皆属于意识形态领域。我们很容易将思想道德归纳到这一领域,却很难将法律归纳到意识形态领域是因为,对于法律,大家更容易联想到具体的法律条文或是法律部门,联想到具体的强制机关。但我们应该看到,这些具体的法律条文、法律部门、强制机关皆在法的精神下统建,且立法、执法、守法、法的惩处等行为皆需要反映和维护法的精神。因此我们可以说法律规范和思想道德规范的运行都是在意识领域的一定精神统领下开始的,思想道德同法律一样也可以具体为可操作的具体规范途径。第二,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思想道德观念。因此我们看到不同的历史阶段,可能思想道德观念会有差别,从而外化的规范行为也可能存在差别,但我们可以肯定一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皆不缺乏将思想道德意识外化为具体规范,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并对社会成员的行为作出要求与起到规范的效果。举例来说,中国古代有《三字经》、《弟子规》等,《三字经》将思想道德意识外化为民众在社会中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包括与统治者之间关系的具体行为要求: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弟子规》也具体提出了学童的生活规范: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现代,我们也同样将新时期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具体的行为要求,并提出了具体模式让民众参照与模拟实践。如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短短二十字也是针对公民的具体行为提出的规范要求,极具现实可操作性。因此我们不应被法律与思想道德二者执行力度的差别,或是违背二者付出的“成本代价”差别所蒙蔽,忽视思想道德的具体途径作用。

三、在评价机制上,思想道德建设水平及成果可作为社会治理方式改进效果的重要评价指标

社会治理是一个过程,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过程的有效运行达到社会的稳定、可持续以及和谐发展。这里牵涉到一个问题,即我们怎样去衡量一个社会是否达到了稳定、可持续以及和谐发展。换句话说,我们用什么标准来衡量社会治理是否科学,是否做到了有效运行。衡量社会是否稳定、可持续以及和谐发展时,我们经常会首先想到并采用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数据。然而,经济增长只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方面,因此它不能完全代表或完整体现到一个社会的发展程度。从哲学上说,社会现象分为两大类,物质现象和意识现象,因此我们观察一个社会,应该全面考察这两大块,缺一不可。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国家的经济得到迅猛发展,经济物质得到巨大丰富的时候,邓小平和党中央就审时度势,及时提出一系列“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在这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中,关键是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以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又多次强调: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是我们的基本方针。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进一步丰富了“两手抓”的内容和涵义。并提出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战略目标,是社会主义精神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环节。精神文明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更直观体现着社会的发展水平。而衡量社会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通常是社会的思想道德。因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精神风貌总是最先从社会思想道德风尚中表现出来。从这层意义上,我们可以将反映社会发展水平的因素具体到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平。社会的发展水平愈高,其思想道德建设状况也愈好。因此我们在进行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完全可以也更需要将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水平、建设的成果,作为我们是否采用了合适的方法,是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评价标准。在新时期为了促进社会建设和发展,我们提出了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因此我们更需将思想道德建设水平及成果严格作为社会治理方式改进效果的重要评价指标。思想道德对社会治理方式改进的支撑作用在实质上体现及发挥了以思想道德的柔和方式展开社会治理,体现了社会治理中“以人为本”的宗旨,并能最大限度协调人民群众的利益冲突,达到管理与服务相结合,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再次强调国内改革各项任务必须牢牢把握工作总基调、宏观调控思想,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肯定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任何时期,任何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在探索社会治理方式改进的过程中,极需重视及发挥思想道德对其的支撑作用。

作者:向婷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社会道德论文:社会诚信体系道德建设论文

1职业道德建设与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内在联系

第一,职业道德建设是构建社会诚信体系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职业道德建设的为重点,把诚信作为道德规范的核心,使社会从业人员把诚信内化为深层的道德需求,形成良性的职业道德基础,为构建社会诚信体系提供坚实的保障。职业道德伴随着社会分工和专业性的劳动分功而逐渐产生,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涵盖了从业人员的进行各种职业活动的人际联系。而社会诚信体系的构建就是在各种社会关系处理中实现诚信这一核心目标,所以职业道德建设在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道德体系的同时,也为实现社会诚信奠定广泛的社会基础,是构建社会诚信体系的助推器。第二,构建社会诚信体系为职业道德建设提供重要外部保障。职业道德建设不但需要从业人员内在的道德自省,还需要外部社会环境的道德监督和评判。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强调形成社会整体的诚信氛围,对于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诚信道德养成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业人员在社会诚信体系中用统一的道德评判标准,实现自身客观公正的道德评判,并以诚信这一指标对自身行为进行校对,实现职业道德建设的自觉性,通过社会诚信体系这一外部环境对职业道德建设产生巨大影响。

2当前职业道德与社会诚信的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社会处于“黄金发展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的相叠加的特殊时期,各种社会问题不断涌现。正如《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指出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从职业道德的角度看,国家公务人员职业道德的缺失导致腐败滋生,不仅阻碍了整个社会的道德发展,而且影响了国家发展的稳定。公共服务事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的缺失加剧了社会矛盾的激化,“医患纠纷”不断升级,“教育失德”不断出现,成为群体性事件的新燃点,加剧了社会道德滑坡的速度。而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工程质量等诸多问题则一次次拷问“社会的良心”都去哪了。从社会诚信体系的内容看,个人诚信缺失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假文凭、假证、假发票等等;企业失信则更是比比皆是,恶意违约、制作假账融资、百年老店使用过期原料等等;政府失信表现为“朝令夕改”、“暗箱操作”、“欺上瞒下”等等,这些行为不仅败坏了社会风气,影响了经济运行发展,更动摇了国家稳定的根基,甚至损害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形象。究其原因,有历史遗留的问题,有法制体系不健全的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壮大,物质文明急速增长,而精神文明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物质文明的发展,社会道德体系建设并没有实现与时俱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着巨大的反作用,在社会经历巨大经济变革的同时,原有的道德规范被打破,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使得新的道德规范无法在短期内完全达成社会共识,造成了社会道德迷失的真空期,多举并发不如逐一击破,因而以职业道德建设为突破口构建社会诚信体系成为不二之选。

3以职业道德建设为突破口构建社会诚信体系

职业道德建设的继承性为构建社会诚信体系奠定了历史的基石,而职业道德建设的多样性为构建社会诚信体系铺垫了最广泛的人际基础,同时其特有的实践性也为构建社会诚信体系快速实现与时俱进提供了可能性。职业道德建设包含多方面内容,必须抓住要点,以点带面,推动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

3.1追本溯源———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就是通过培养社会成员的职业道德意识,通过意识影响行动,把内化的职业道德素养外化为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通过教育这一途径,树立社会成员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并在具体社会实践中不断强化这种正确的理念,把思想转变成习惯,实现遵守职业道德的自觉性,实现内在自省,外在自律的常态化。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要不断提高教师的胜任力,只有一支具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充分发挥职业道德教育的正效应。

3.2画龙点睛———营造社会舆论正确导向

职业道德建设需要良好的社会舆论导向,正如英国思想家赫青黎所说“,在许多情况下,人们之所以这样做而不那样做,并非出自对法律的畏惧,而是出自对同伴舆论的畏惧”。社会舆论能为职业道德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正确的社会舆论可以起到道德监督员的作用,而错误的社会舆论则使得职业道德在社会实践中出现校正的偏差。在全球化的今天在互联网时代,人际关系的紧密程度超过以往的任何一个时期,而职业道德的建设除了依靠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外,必须接受社会舆论的价值评判,因而打造客观、公正的社会舆论环境是职业道德建设的必然选择。

3.3防患未然———加快完善法制体系

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是两种互补的社会控制模式,二者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了对社会的有效管理。职业道德建设通过职业素养的培养和职业规范的制定实现对社会成员的有效管理,但超出道德管辖的范畴时,法律的强制力对已经触犯法律法规的严重职业道德失范行为进行打击、惩处,保障社会的有序发展。因而不断完善法制体系建设是促进职业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作者:郑翠贤单位:黑龙江公安警官职业学院

社会道德论文:社会转型时期职业道德论文

1加强全民道德建设,增强服务意识

职业精神是社会转型发展的基础,而其核心便是职业道德。所谓职业道德,指的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履行本职工作职责的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职业道德的概念,既蕴含了特定职业一致的利益诉求,也同样存在着法律予以承认并加以保护的个体利益,而这些利益的衍生是与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相匹配的,认识到这一点对做好广义社会转型时期范围上的职业道德观念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当前,我国的职业道德培养体系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稳定性和规范性,政府正是通过将这一理性化的框架落到实处来推进整个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平稳发展。通过国家的整体发展历程,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经济发展不仅需要政治文明与之相匹配,更需要独特的文化信仰来赋予其灵魂,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发展趋势正是通过夯实自身文化的根基,来应对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异文化冲击。从构建社会诚信体系的角度出发,必须通过文化氛围和社会心理的培养尽快使职业道德精神融入到这种文化的积淀进程当中,使其成为其完整文化的组成部分。道德是文化体系中核心的一环,是对人的社会性的自我约束和心理约束意识。当前,党中央大力倡导的“八荣八耻”正是对中国道德信仰现状的一种诊治。事实上,道德观念的背后往往有一整套的价值观念作为支撑,或者说道德是一种文化的内核,也是一种文明建设的关键。在综合国力全面提高,深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重要战略时期,着重提出文化建设中的道德问题,说明道德建设已经不在是知识分子的一己之责,而成为全民共识,发展到了树立信仰的攻坚阶段。

2发挥传统道德作用,打造诚信氛围

在社会资源整合的今天,我们尤其需要通过道德的认同和共同规范的遵守使国人在认知行为方面实现和谐,形成强大的民族向心力,推动社会转型时期发展。在实现和谐的诸要素中,共同的道德价值观至关重要。共同的道德价值观的培养,需要从传统道德中汲取营养。五千年文化积淀而成的传统道德中蕴含了大量合理的、有益的因素,值得我们弘扬和继承。基于其自身的双重性,我们必须将其与现代化建设相衔接,在保留其精华的基础之上,赋予其符合时代特征的新内涵,实现其现代转化,形成更加理性的传统道德,才能真正成为和谐社会的道德信仰。中国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岁月中积淀而成的,其核心之一就是主张“天人合一”式的“和谐”,其实质是一种在强调固有等级结构不可逾越的前提下,以抽象的共性和谐压抑人的个性和谐的理论。在重塑传统的今天,如何立足时展的需要,以吸收性复原和创造性发展的态度去对待这种传统道德,吸收其中的合理因素,创造属于我们的“和谐道德”,是一项开拓性的课题。

对于中国传统道德在现代意义上的转换与发展,人们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明确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体现了对人的主体性的关怀。传统道德作为非理性时代的产物,包涵了浓厚的封建主义色彩,但其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厚德载物的仁爱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见贤思齐的自律精神等,却是中华民族的道德特性,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转型时期必须继承的优秀道德传统。道德建设应着眼于长远,但一定要立足于当前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在实践中区分,而不是仅凭主观上臆测,传统道德中的精华与糟粕,从而在时间中清除尘垢。道德是人的属性,我们在改造传统道德的同时,还要与弘扬人的主体性相统一,提高国民的道德鉴别能力,使其成为传统道德中优秀成分的自觉弘扬者和腐朽落后因素的自觉批判者,把道德建设扩展为全民的事业。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任何道德都不可能脱离其产生的历史基础,我们倡导传统绝不是简单的回归传统,而是要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实现对原有事物的超越创新。这就要求我们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重新认识和阐释传统道德的现实价值,努力寻求并创造其现代转换的契机和条件,使其超时代性的合理成分与当前的时代精神相融合,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当代中国文化重建相协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激活传统道德的生命力,赋予其时代价值和现代意义,成为和谐文化的基本内核。

3重塑职业平等观念,提升敬业精神

社会成员的文化状态是隐藏于日常工作生活当中的隐性层面,例如,由于人治传统在中国根深蒂固,在提倡依法治国的今天“潜规则”依然顽固地坚守着自己的阵地。对待这种文化现象,我们不能任其蔓延或流于表面地许愿,而要充分发挥文化的行为引导作用,通过有的放矢的机制改革,从根源上培育一种更具生命力的道德规则。相对于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的法的公平,普世大众更加愿意接受伦理道德教化下的平等。中国是一个深受传统等级文化熏陶的国家,政府尚且在大力倡导依法治国的同时,明确提出以德治国,普通民众更是在这种人文价值观的基础上去构建自己的世界观体系。创造公平的过程首先应当始自于对职业平等理念和标准的明确与普及,甚至很多误解与矛盾的化解需要的不是另起炉灶去创造一套新东西,而仅仅是需要说明当前所执行的东西。

所以,平等是党和政府的责任、是人民群众的责任,同样也是大众媒体等社会特定职业群体的责任,是一种社会共识。在这层意义上,平等是一个带有更多文化色彩的道德概念。社会公平是人们时时挂在嘴边,却又从来没有真正理解的亚概念,或者说,公平是一个阶级概念。没有无缘无故的公平,也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公平,但是同样,这一论断也适用于不公平。考虑平等问题是一个先有舍才有得的问题,如果单纯地把平等理解为对自身价值利益的维护,那么我们只能陷入对客观现实失望的死胡同。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指出的:“要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作者:贾微单位:黑龙江公安警官职业学院

社会道德论文:社会分层视域下的道德教育论文

一、社会分层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积极影响

(一)价值维度的拓展和个性需求的张扬有助于激发德育的内在动力

价值观是人对事物的是非曲直、善恶美丑及其重要性的评价。正确的价值观关乎个人的价值取向、人生目标及前途。大学生群体价值观教育呈现出兼容性趋势,即在原有的以某种价值观为核心的单一价值观基础上呈现出多元价值观。多元化、冲突化的价值观给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历史机遇,有助于大学生的价值维度不断拓宽,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不同价值维度间进行比较、鉴别和汲取,使其在对周围的事物,包括对学校、个人与社会生活乃至整个社会的意义的评价与看法上推陈出新,在多元化价值判断中明辨是非,从而有助于树立并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二)平均主义分配体制的突破和竞争意识的激发有助于德育功能的发挥

改革开放以来,原有的平均主义分配体制在社会分层的作用下逐渐式微,人的积极性得以提高极大,从而有助于大批人才的涌现和道德教育功能的发挥。多元化社会分层打破了平均主义的原有分配体制,人的积极性空前膨胀并不断提高,这对高校德育教育功能的发挥十分有利。鼓励“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引发人们思想观念的重大变革,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客观上促进了竞争氛围的形成和人才的涌现,这符合于德育教育的激励原则,有助于德育功能的发挥。当代高校人才辈出所造成的浓厚竞争氛围符合高校德育教育的激励原则,客观上有助于发挥高校的德育功能并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大量涌现,从而对整个社会有所贡献。平均观念为竞争意识所取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工作的活力与动力得以极大地调动并被激发出来,有助于改进与完善德育工作的态度与方法并提高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的成效。

(三)用人体制、范围的突破、解构与人才流动有助于德育外部环境的改善

计划经济时代实行的传统用人体制使得个人被局限于某一个固定的单位中,个人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活动无不严重依赖于其所属的单位,人才缺乏流动机会且流动频率低。而多元化的社会分层使得原有用人体制与壁垒被逐渐打破,人才的合理流动不断加快,一方面营造了高校开展德育工作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提供了学生思想解放和全面发展的客观条件。社会智力资源能否合理配置和知识结构的优化与整合有赖于社会上人才的合理流动。社会流动机制使道德教育的外部环境得以改善,有助于大学生不断增强开拓创新、竞争和效率意识,有助于大学生树立一种信念,即每个人的生命轨迹和理想抱负都有可能通过其学习知识、努力工作而获得改变和实现。同时,社会分层使人才得以合理流动,客观上促进了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也给德育教育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有利于知识结构的优化整合和社会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社会分层对高校道德教育提出的挑战

总而言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然而,毋庸讳言,部分大学生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严重。

(一)社会分层使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强化

当前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由于消极腐败、分配不公、不正之风等现象的存在而进一步强化,容易造成青年学生对社会分层的合理性的质疑,给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一方面,部分学生由理想主义转向现实主义,更加关注实现自我价值而忽视社会整体价值的实现;无法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和社会利益的矛盾并表现出行为选择上的多变性、易变性;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至上思想在部分青年学中大行其道。另一方面,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一些非正常现象导致“道德滑坡”、“道德失范”等现象加剧,部分大学生的道德情操出现诸多问题,诸如艰苦奋斗精神泯灭、诚实守信意识缺失,敬业奉献精神淡化,极端个人主义膨胀,实用主义抬头,社会正义感、责任感弱化,人际关系冷漠,团结协作精神消弭等。

(二)社会分层使得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和紊乱化趋向

首先,价值观念日益个体化。不少大学生无法正确处理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关系,个人本位超越社会本位乃至凌驾于其之上。部分大学生的个体意识随着个人本位意识的不断强化而极度膨胀,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积极追求个人的利益需求和价值实现,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奉献服务精神淡化,甚至将其自我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对立起来。其次,价值取向趋于功利化。部分大学生过于追求金钱、权力和地位,功利主义、实用色彩浓厚,过分看重其行为的实际功效。比如,一些大学生热衷于追求入党,却仅仅是将入党视为实现其个人利益的垫脚石和敲门砖,希望在就业择业时增加一些筹码。再次,价值追求趋于庸俗化。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发生嬗变,价值观防线趋于失守,难以抵制不良之风的冲击和腐蚀,缺乏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实现社会价值的理想追求,价值追求方面呈现出日益明显的拜金主义、庸俗主义等特点。最后,价值观的知行矛盾化。当代部分大学生虽然认识到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的的重要性,但因其自律能力比较差,在实际生活中往往无法做到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或者不能一以贯之,在处理价值观的知行关系上产生矛盾与对立。

(三)社会分层进一步加剧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与其他群体相比具有相似性,同时又有大学生群体自身的特殊性。大学生的生理上、心理均处于由不成熟到逐渐成熟的不断变化和过渡时期。尽管其生理方面基本成熟,但由于其阅历不深、社会经验相对不足,因而对自身缺乏全面而正确的认识,同时,由于其心理脆弱敏感而易于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冲击,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冲突和矛盾。而社会分层造成的流动机制导致竞争不断强化,社会变化的节奏不断加快,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紧张度不断增强,使得大学生普遍感到心理压力增大,产生了诸如焦虑、抑郁、浮躁等心理困惑,“心理障碍的比例有上升趋势”。一方面,高校的评价标准呈现出日益多元化的趋势。由于家庭条件和受教育机会的差异,导致来源于不同阶层的大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产生了较大差异。面对日益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不同阶层的大学生的心态迥然不同,综合素质较好的学生基本能够从容自信地面对和处理,而部分综合素质较差的学生则日益出现无所适从和自卑情绪。另一方面,随着社会贫富差距在校园中日益显性化,物欲刺激导致部分学生心态逐渐失衡。来源于富裕家庭的学生往往表现出狂妄浮躁和张扬自负,而来源于贫困家庭的学生则往往表现为封闭抑郁、自卑敏感、自尊与自卑的冲突以及忧郁与焦虑的并存,贫富差距的巨大落差及经济重负甚至使其出现逆反心理,对周围的人和事心存怨恨,从怨恨父母家庭发展到怨恨他人、社会,甚至有的因心灵扭曲而出现“仇富”心理,有的则不思进取而自暴自弃,有的追求高消费、盲目攀比,甚至因此步入违法犯罪的歧途。

三、社会分层视域下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路径选择

社会分层的客观现象既给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带来了积极影响和机遇,同时,也给大学生德育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从新视角、新路径来推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一)坚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社会分层现象

社会分层造成的日益物质化、经济化倾向使许多大学生过于关注物质领域的追求,而对人文情感、理想信念和道义力量的追求日益淡化。因此,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加强人文主义和理想主义教育,纠正片面重视物质利益的思想。社会主义人文精神的根本点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主旋律,反对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低级情趣;其根本任务是使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内容包括进行情感意识、创新意识、、协作精神和生态意识等教育,使学生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爱惜生命关、心他人,具有崇高责任感、使命感和健全人格的公民。引导大学生学生理解并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无可避免,随之而来的社会阶层分化属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而合理的社会分层属于正常的社会现象并给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更多活力,有效地激活了人的巨大潜能,使积极进取向上的社会竞争意识与机制得以形成。强化社会分层的正功能和正能量,树立正确的社会分层观和流动观,使学生保持健康向上的积极心态,引导学生参与公平正当的竞争,倡导诚信守信的价值理念,又要树立“爱拼才会赢”的竞争意识,让学生意识到其社会地位改变的有效途径就是其自身的努力。

(二)注意道德教育的层次性以增强其针对性

高校学生德育工作应注意道德教育的层次性问题,其现实依据就是高校学生出身于不同社会阶层社会分层和社会分层对学生价值观产生影响这一客观事实。一方面,对部分来自于低收入社会阶层家庭的学生来说,要着力于表扬其勤勉踏实、艰苦朴素等优点,鼓励其克服自卑心理,积极主动地融入于学校集体生活,踊跃参加社会实践,对其自身的生活环境和源于别人的帮助要有正确的看法,直面现实生活,保持开放乐观的心态,使其树立自立、自强的意识,通过努力实现其人生目标并改变其社会地位,从而使自己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同时,在德育教育中要呵护好其自尊心。另一方面,对部分来自于高收入社会阶层家庭的学生来说,要着力于表扬他们表现积极、性格开朗、求知欲强、兴趣广泛和知识面广等优点。针对其因物质生活优越而产生的自私自利、奢侈浪费和炫富行为等不足,引导其追求物质生活的“平民化”意识和精神生活的“贵族化”意识,从而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通过营造一些受挫情境使其抗挫折能力得以增强,使其懂得劳动的伟大与生活的艰辛,抑制其好逸恶劳的习性,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使其意识到目前家庭给其提供的优越的生活环境并不意味着以后其前途注定会比别人而更好,将来的社会地位就注定会比别人更高,个人的人生目标唯有通过自身努力奋斗才能得以实现。

(三)注重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

社会分层使得大学生群体的差异性更加突出。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加强和改进道德教育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必须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提高高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社会分层现象是不争的客观事实,社会各阶层因其所拥有的经济资源、组织资源和文化资源的数量多少不同及综合实力的强弱而确立了其在社会阶层结构中的“社会阶层位序”。高校不能以社会阶层位序的眼光看待学生。通过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立足个人的人文关怀,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和谐这一四位一体的目标。社会分层的现实背景导致部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层出不穷、与日俱增,由此,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对其进行心理关怀和疏导,促进其自由、全面的发展,这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中一项意义重大而日益紧迫的战略任务。

(四)加强德育实践以正确理解社会分层现象

加强大学生德育实践是深化大学生德育内涵的重要环节和有效平台,是衡量和检验大学生道德教育效果的重要标尺。德育教育中的实践性环节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提高其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关注并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将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转化为大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想德育教育的效果。大学生群体并非生活在“象牙塔”和真空之中,他们无时无刻不在与社会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因此,要解决其思想困惑,不能简单地与其空谈理想信念和道德追求。要正视客观存在的社会分层现象和社会问题,不能采取回避态度,要把上述问题作为德育实践的首选内容,让学生通过开展各种社会活动得以接触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阶层,全面了解各个社会阶层的生活状况和真实的社会面貌,给自己一个正确而科学的社会定位。同时,对一些与学生密切联系的问题和社会现象要做出科学合理的理论分析,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社会现象以唤起其社会责任感,引导其为努力改变不良社会现象而做出努力。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道德从外化到内化必须经过的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要不断总结实践经验,组织学生敞开心扉谈体会,给学生以足够的反思空间,从而把德育实践转换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实现高校德育内容的内化和德育工作“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与效果。

(五)切实解决大学生的实际利益问题以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马克思指出,人所奋斗的一切都同利益息息相关。高校德育教育只有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以诚待人、以情感人,切实解决大学生的实际困难,做到思想疏导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才能达到教育人、引导人和关心人和帮助人的目的,从而增强高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多元化社会分层使得当代大学生的利益诉求、利益表达与维护方式日益表现出多样性、差异性和层次性。教育者需积极创造多种客观条件以丰富大学生正当利益的选择范围及层次,尊重并保护大学生的学习、就业、风俗习惯等正当利益需要。对因于贫困阶层而导致经济困难的学生群体,坚持贯彻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资助体系,多方筹措资金,不断完善资助政策与措施,形成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包括奖学金、勤工助学金、特殊困难补助等在内的助学体系,以疏解其求学期间面临的经济困境,从而使其得以顺利地完成学业。对于大学生普遍面临的就业难问题,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和就业信息收集、的服务系统,为学生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创业服务;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同时,加强对大学生就业知识、技能、心理准备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和指导。同时,要帮助大学生纠正片面重视物质利益、唯物质利益至上的错误思想,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社会分层现象带来的日益物质化、经济化倾向。部分大学生过多地关注物质领域的追求,视野狭窄,而对于其精神领域重大问题缺乏应有的关注。这就导致他们缺乏对价值观、社会观等人文精神价值的关注和重视,而对物质利益的过度追逐淡化和消弭了其对人文情感、道义、理想和信念的追求。

作者:魏银立单位: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社会道德论文: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论文

一、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脚步不断加快,中国在接受外国文化的同时,自己的文化也日益开放,在中外文化交融时刻的当今,我国思想道德建设在现实中必然会存在很多的困惑,对人们的思想观念、文化价值、生活方式、习惯准则以及理想信念等产生了非同小可的影响。这些表现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内容深刻性的缺失。从文化价值观的角度,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价值已经得到了确认,但主体自觉问题仍然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现有教育理论和研究缺乏深刻性所致,研究的现状及其成果停留于解释学科的状态和层次,没有运用到实践当中,更没能够上升到道德建设应有的高度,所以现有的研究和理论也就难以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虽然马克思主义精神理论与物质转化理论、社会生产力理论、生产劳动理论都从理论层面上说明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价值,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又从事实层面上展示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经济价值,但是我们更应该注重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自身价值。

(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过程实践性的缺失。虽然我们已经构建了一个趋于完善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体系,但很大程度上仍然停留在理论状态。这种理论状态遗失了具有本质特征意义的实践性,缺少内容的创新和理论的突破,与早期儿童阶段德育理论与实践的自身成熟和衔接十分融洽相比,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高校思想道德建设、成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发展疲于应付理论和实践,导致其目标与手段、观念与方法的背离最终遗失了实践性,当然也遗失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对成人化之后的实效性,以至于作为社会主体力量的中青年人群的道德出现良莠不齐。

(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信念实践性的缺失。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在发展过程中,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生活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国际国内文化的相互冲击,传统信仰与现念的激荡,使人们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信念实践性出现了缺失的现象,即“理想信念危机”。在中国新的发展形势下,被视为拥有优良传统的我国公民一直以来坚定的理想信念,特别是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受到了国内外各种观念的挑战时,我们一些共产党员甚至于党的领导干部等部分人群,理想信念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动摇。这样的理想信念现状和十八大报告中同志的讲话精神是不一致、不适应和不对称的。

二、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不完善的原因

事实证明,现阶段我国思想道德的建设效果并不令人满意,究其原因,主要是长期“左”的错误对思想道德建设的消极影响和改革开放以来过分重视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引导作用的发挥两方面。

(一)长期“左”的错误对思想道德建设的消极影响。虽然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同志就非常重视思想道德建设;新中国成立后,在分析国际国内阶级斗争形势的基础上,肯定了阶级斗争特别是意识形态领域里阶级斗争的继续存在。但是,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特别是十年“”期间,意识形态研究的学科本意被扭曲,导致它成为阶级斗争扩大化的代替品。用政治教育取代思想道德建设,用政治素质取代思想道德素质,尽管经过“拨乱反正”和20余年的改革开放,经历了社会主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快速发展,文明建设相对滞后,思想道德建设问题还是被替代品的阴影笼罩着。时至今日,思想道德建设的地位仍然不容乐观。

(二)改革开放以来忽视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引导作用的发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增长为大众消费时期的到来提供了强大的物质保障,而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又对人的消费需求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人们更为关注的是两个问题:已经达到的富裕程度和如何获得更高程度的富裕。人们追求生活状态大幅改观的热情情绪和视角的蔓延却催生出浮躁的社会性格和肤浅的社会意识和人们对道德水平的忽视与觉醒后的惋惜与渴望,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现实选择中的虚无。由此可见,尽管我们已经构建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体系、范式、主体和环境的坚实基础,但是现阶段的实践对象在道德实践中的自觉、自律、自省、自制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体系的逻辑混乱和内容空洞化而导致思想道德建设定位的偏离,这些问题与日臻成熟的思想道德建设理论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三、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途径

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加强,是我国精神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可以促进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途径有很多,以下从四个主要方面进行阐述:

(一)构建健康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是中国道德建设的一个信号,给中国以后的市场经济指出了一条道路。构建新形势下健康而科学的思想道德体系,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迫切内容,是实现人民百姓安居乐业、家庭和睦的急切需要,是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思想道德体系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柱;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政治文明,推动了思想道德体系的重大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制定,将为构建我们科学的思想道德建设体系提供宏观的社会环境。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方面的和谐环境下,思想道德体系将会健康茁壮的成长发展。

(二)提高全社会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认识。在整个社会中,营造良好的思想道德氛围,宣传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具体办法,充分发挥宣传与舆论的引导作用,让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深入人心,积极学习并利用传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有益经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公民道德建设理论与实践,在社会中对构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有巩固作用。党在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思想,它既丰富了全社会公民道德的意识内容,又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层面提出了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思想道德建设既是创建文明城市、文明社会以及文明国家的重要内容和指标体系,又是培育“四有新人”个人层面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

(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坚持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科学性理论原则,坚持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与时俱进,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动作方法,把思想道德建设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牢牢抓住影响公民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社会各个方面坚持不懈地对全民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积极引导,让公民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理想、信念以及信仰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精神得以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而言,我们的公民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特别是在当前具体国情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任务,从根本上讲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和确定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核心就是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问题。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体系为核心,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应该坚持不懈地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实现“中国梦”的构想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来武装广大人民的头脑,为树立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强大的精神支柱。这样做我们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才会有更多的人明确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必然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得以保障。

(四)加强对公民的正确引导。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各地区、各部门应该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长期性与紧迫性,把它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利用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讲学习、讲正气,从而巩固加强全社会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在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方面,积极推进思想道德建设,把新时期的爱国主义与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融为一体,与集体主义、振兴民族相得益彰,强化理想理念和基本规范的教育建设,推动全社会的道德实施。不断学习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理论,强化建设社会主义新风尚的思想信念。总之,我们应该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顺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牢固树立和谐理念,坚持科学的理想信仰,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以昂扬向上的工作状态、开拓创新的实际行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作为开始,在和谐理念的指导下,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扎实地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工程的发展,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作者:郑丽工作单位: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社会道德论文:剖析原始社会道德教育的方式论文

摘要:原始社会的道德教育采用原始教化以及个体的自我教育,利用各个群体内部的宗教、礼仪、图腾、神话传说、歌舞等一代一代人的口耳相传,在这些具体的生活实践中使个体成员形成维护群体存在、促进群体发展的公共意志和公共利益,完成其道德教育。原始社会道德教育方法的特点主要有渗透性、平等性、民主性、单一性和参与性。原始社会道德教育的方法很朴素也缺乏科学性,但在艰苦而漫长的原始社会生活中,为原始人群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精神力量。

关键词:原始社会道德教育方法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阶段,人类出现,原始社会也就产生了。英国教育家沛西·能1923年在不列颠协会教育科学组大会上的主席演说词《人民的教育》中指出,教育是与种族需要、种族生活相应的、天生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教育既无待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也无需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虽然处于原始社会的人类生产力水平很低,生产资料都是公有制的,但是原始社会也存在道德教育。原始社会的道德是原始社会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和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具体来说,原始社会的道德是一种由诸多代代沿袭、约定俗成的禁忌、礼仪、图腾、神话传说、歌舞等所构成的生活实践方式。这些具体的禁忌、礼仪、图腾、神话传说、歌舞在世界各地的原始社会人群中的具体表现也许有一些差别,但其功用属于道德文明传承。具体来说,原始社会的道德教育就是利用各个群体内部的宗教、礼仪、图腾、神话传说、歌舞等一代一代人的口耳相传,在这些具体的生活实践中使个体成员形成维护群体存在、促进群体发展的公共意志和公共利益,完成其道德教育。

一原始社会的教化方法

教化方法是指统治阶级用自己的思想体系对教育对象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和影响以使教育对象接受这些思想的一种教育方法。教化方法在原始社会就表现为由有经验老人通过口耳相传,以身示范等方法向年轻人传授生产、生活经验。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低,单独的个人根本无法与自然力和野兽进行斗争,于是形成原始的群体生活,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几乎完全融为一体。但在原始集体中,个体的自觉意识难以显现,自觉意识只是在集体的共同心理层次上以神秘、互渗的方式表现出来,集体把个体联合为一体,形成集体意识。为了维护集体利益,使群体继续发展下去而不至于灭亡,生产活动就必须适应与自然力斗争的要求。群体内部的有经验的老人或者长辈就承担起了对年轻人和下辈进行教化工作的任务,年轻人从教化中获得知识,进而在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中模仿有经验的人的行为,形成适应原始社会的道德规范与准则。具体的教化内容主要是图腾宗教、礼仪制度、神话传说、原始歌舞等。

1.图腾、宗教。

图腾是群体的标志,是原始人迷信某种动物或自然物同氏族有血缘关系,因而把它用来做本氏族的徽号或标志。在原始人信仰中,认为本氏族人都源于某种特定的物种,大多数情况下,被认为与某种动物具有亲缘关系,例如,”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史记》),玄鸟便成为商族的图腾。图腾标志在原始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最早的社会组织标志和象征。原始群体中,那些长辈级的人会从小就教育下一代对图腾的崇拜和信仰,使图腾成为团结群体、密切血缘关系、维系群体组织的方式之一。通过图腾标志、图腾祭祀等活动达到图腾的认同的目的。当图腾在集体中得到认同,个体的自觉意识便在图腾和禁忌中间接的渗透出来。原始氏族社会的宗教,包括对食物、繁殖、祖先、死亡、自然万物、以及社会群体的神秘观念和祈求敬拜,并由此发展出对超自然体之神灵的信仰及祟拜。根据考古所发现的原始宗教可追溯到石器时代,其信仰之表现形态多为植物崇拜、动物崇拜、天体崇拜等自然崇拜,以及与原始氏族社会存在结构密切相关的生殖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等。亨利·柏格森在《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中认为,对人的道德意志的“训练”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文明时代的诉诸人的理性—一认知和反思—一的训练,另一种则是原始社会中的“神秘的方式”,即通过图腾和信仰来形成个体心中的禁忌。

2.礼仪、制度。

原始社会虽然物质生活极其匾乏,但仍然存在一些礼仪和制度。不管是诞生礼还是成人礼,对于原始群体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社会习俗。在各个氏族内部,基本上都有涉及权利与义务的制度,维系原始社会成员之间的平衡关系。举例而言,摩尔根母系氏族就有包括氏所推选一个酋长和一个军事领袖并可任意撤换;氏族内部人要互相帮助、保护不受外族伤害;氏族可收养外人入族;氏族有共同的墓地、共同的议事会等制度。这些条款不一定以明确的文字记录下来,但通过长辈对下辈的言传身教,使制度和礼仪得以传递下去,只要这个氏族还存在,那这些制度就一定制约着氏族内部的成员的日常行为,维护社会稳定。以强制性的公共道德约束个人,使集体意志不被打破,集体利益不受损害。

3.神话传说。

神话的产生是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人们为争取生存、提高生产能力而产生的认识自然、支配自然的积极要求。神话中充满神奇的幻想,它把原始劳动者的愿望和世界万物的生长变化都蒙上一层奇异的色彩。神话中神的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是原始人类的认识和愿望的理想化。它是根据原始劳动者的自身形象、生产状况和对自然力的理解想象出来的。这些理想化了的人或者物,作为一种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很容易在原始村落中流传下去。狩猎经济比较发达的部落,所创造的神话人物大多与狩猎有关。农耕发达的部落所创造的神话人物多与农业有关。人以刀斧、弓箭为武器,神话中的人物也就变成以这种工具武装起来的英雄。神话中的主人公被想象为超人的,但有时也要遇到挫折和厄运。它反映了神话幻想的现实制约性。透过神话幻想的折光,从神话人物的作为和斗争,可以约略看到当时的人的作为和斗争。原始群体中,长辈利用神话故事教育青少年,培养他们的勇敢精神,神话故事中的英雄成为他们对抗自然力的精神力量。

4.原始歌舞。

根据许多古文物和古文献的记载,原始歌舞是原始人群节日庆典中的内容,它再现氏族采集、渔猎、驯养农耕、战争生活和男女爱悦,并表达出对天地、神灵、图腾的敬畏,以及对生殖的崇拜。原始歌舞总是与原始人群宣泄情绪的心理和寄托祝愿的观念结合在一起,具有氏族群体祀神娱神的性质。他们创造的这种渲泄情绪、寄托祝愿的歌舞,既是对生活的再现,也是在这些象征性、拟态性的动作中传递了伦理与道德。一代一代相传的舞蹈,并不会被残酷的自然环境所中断。例如,狩猎民族的舞蹈一律是群体的舞蹈。通常是本部落的男子,也有许多是几个部落的人联合演习,按照一样的法则和一样的拍子动作。在跳舞的活动中,许多参与者都混合而成一个,好像是被一种感情所激动而动作的单一体。在跳舞期间他们是在完全统一的社会态度之下,舞蹈的感觉和动作融合成一体。原始舞蹈的教育意义在于统一社会的感应力和自由平等的观念。

二原始社会的自我教育

原始社会的道德教育虽然以言传身教为主,但在具体的生产生活中,自我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道德教育的方式。毕竟,那些用来言传身教的内容即图腾宗教、礼仪制度、神话传说、原始歌舞等最初都是在先民们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是原始人群在不断的对抗恶劣的自然力和凶猛的野兽,寻求生存的过程中总结,并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得来的。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讲,原始社会的道德教育是劳动过程中人们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实际社会需要。不管满足这种需要的手段是怎样的,道德教育始终要经历一个由外化到内化再到外化的过程。

老人的经验和长辈的言传身教只是一个外部灌输的过程,如果要形成自己的思想道德,就需要在实践中锻炼,将外部灌输的经验和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在对抗自然力和野兽以及外族人侵的过程中,先民们早就认清了现实,单凭一己之力是难以生存下去的,于是形成了部落来集体生存和发展。在集体生活中,每个人都能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合理的分配着生产任务,对所获得的为数不多的劳动成果,进行合理的分配,照顾到老人和小孩。在这样物质匾乏的情况下,要继续生存就必须克制自己的欲望,毕竟物质上远不能满足他们的生活需要。在这样的情况下,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未成年的个体最初是被教化去学会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那当他们成长成为部落内部最有生产力和最有决策能力的成年人时,就需要自己教育自己,将以往的教化的结果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准则。

除了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之外,原始部落的个体还在不断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一些处理个体之间或者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习惯方法。比如在氏族内部,经常举行议事会来决策。氏族议事会是成年人的会议,未成年者不能参加。如果要成为部落的正式成员,需要经过成丁仪式。这种议事要在严肃的氛围里,对成年的人进行毅力和智力的考验,以检验他们是否可以成为合格的氏族或者部落的成员。母系氏族的这种议事会和成丁仪式,几乎完全是在不断的生活实践中积累下来的约定俗成的一套道德规范。这样的道德规范,就不仅仅是靠教化就能达到的结果。

三原始社会道德教育方法的特点

原始社会的道德教育与现代社会的伦理道德教育不一样,从教育的方法上来说,原始社会道德教育是朴素的,直观的,未能形成科学的完备的系统。但是其道德教育对于整个原始社会群体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精神力量,维护了群体的意志和集体的利益。总的来说,原始社会道德教育方法有渗透性、民主性、平等性、手段单一性、参与性等几个特点。

渗透性。原始社会的道德教育是在氏族或者部落的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完成的。不管是长辈的言传身教还是个体本身的自我教育,无不渗透在日常的实践中,从图腾崇拜中渗透禁忌与信仰,从礼仪制度中渗透权利与义务、从原始神话中渗透理想与勇气、从原始歌舞中渗透自由与团结。而与此同时,这些被教化的禁忌、理想、勇气、自由、团结等道德情感无不通过宗教、礼仪、图腾、神话传说、歌舞等形式得到加深并通过一代代人的口耳相传下去。

民主性和平等性。原始社会虽然生产力低下,缺乏充足的物质生活资料,但氏族或者部落内部的成员之间是平等的。这为原始社会的道德教育提供了一个平等的民主的基础。氏族或部落内部每个成员都有获得道德教育的机会,所接受教化的内容也几乎是一样的,教化的方式都是一代一代人的言传身教。民主性在原始社会道德教育方法中也可以体现出来。原始社会中,氏族的首领几乎都是由成员民主的选出来的,同时也可以撤消。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平衡。道德教化的过程中,不管是接受教化还是自我教育,成员之间既接受来自长辈的经验传授,也贡献自己的经验给他人。

手段单一性。原始社会的道德教育由于受到自然力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像现代的道德教育那样形成一个具有理论教育、实践教育、榜样教育等多种教育方法的科学的系统。它的手段是很单一的,除了自我教育,几乎全部的道德教育方式都在于原始的教化、言传身教,即由有经验老人通过口耳相传,以身示范等方法向年轻人传授生产、生活经验。

参与性。既然以群体的形式生活,那么原始社会氏族或部落中的成员都不再是依靠单个人的力量来寻求生存的机会,个体身上都担负着群体的意志,道德教育便成为一个全民参与的活动。不管是老人、小孩、妇女或者男人,虽然本身的能力存在很大的区别,但为了对抗自然力,都必须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于是,道德教育就在氏族或部落内部全部的人群中展开,教化每个个体以形成朴素的集体意识。

原始社会道德教育的方法很朴素也缺乏科学性,但在艰苦而漫长的原始社会生活中,为原始人群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精神力量。不管是原始教化还是个体的自我教育,原始社会的道德教育就是这样利用各个群体内部的宗教、礼仪、图腾、神话传说、歌舞等一代一代人的口耳相传,在这些具体的生活实践中使个体成员形成维护群体存在、促进群体发展的公共意志和公共利益,完成其道德教育。

社会道德论文:原始社会道德教育方式及特性探求论文

摘要:原始社会的道德教育采用原始教化以及个体的自我教育,利用各个群体内部的宗教、礼仪、图腾、神话传说、歌舞等一代一代人的口耳相传,在这些具体的生活实践中使个体成员形成维护群体存在、促进群体发展的公共意志和公共利益,完成其道德教育。原始社会道德教育方法的特点主要有渗透性、平等性、民主性、单一性和参与性。原始社会道德教育的方法很朴素也缺乏科学性,但在艰苦而漫长的原始社会生活中,为原始人群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精神力量。

关键词:原始社会道德教育方法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阶段,人类出现,原始社会也就产生了。英国教育家沛西·能1923年在不列颠协会教育科学组大会上的主席演说词《人民的教育》中指出,教育是与种族需要、种族生活相应的、天生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教育既无待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也无需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虽然处于原始社会的人类生产力水平很低,生产资料都是公有制的,但是原始社会也存在道德教育。原始社会的道德是原始社会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和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具体来说,原始社会的道德是一种由诸多代代沿袭、约定俗成的禁忌、礼仪、图腾、神话传说、歌舞等所构成的生活实践方式。这些具体的禁忌、礼仪、图腾、神话传说、歌舞在世界各地的原始社会人群中的具体表现也许有一些差别,但其功用属于道德文明传承。具体来说,原始社会的道德教育就是利用各个群体内部的宗教、礼仪、图腾、神话传说、歌舞等一代一代人的口耳相传,在这些具体的生活实践中使个体成员形成维护群体存在、促进群体发展的公共意志和公共利益,完成其道德教育。

一原始社会的教化方法

教化方法是指统治阶级用自己的思想体系对教育对象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和影响以使教育对象接受这些思想的一种教育方法。教化方法在原始社会就表现为由有经验老人通过口耳相传,以身示范等方法向年轻人传授生产、生活经验。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低,单独的个人根本无法与自然力和野兽进行斗争,于是形成原始的群体生活,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几乎完全融为一体。但在原始集体中,个体的自觉意识难以显现,自觉意识只是在集体的共同心理层次上以神秘、互渗的方式表现出来,集体把个体联合为一体,形成集体意识。为了维护集体利益,使群体继续发展下去而不至于灭亡,生产活动就必须适应与自然力斗争的要求。群体内部的有经验的老人或者长辈就承担起了对年轻人和下辈进行教化工作的任务,年轻人从教化中获得知识,进而在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中模仿有经验的人的行为,形成适应原始社会的道德规范与准则。具体的教化内容主要是图腾宗教、礼仪制度、神话传说、原始歌舞等。

1.图腾、宗教。

图腾是群体的标志,是原始人迷信某种动物或自然物同氏族有血缘关系,因而把它用来做本氏族的徽号或标志。在原始人信仰中,认为本氏族人都源于某种特定的物种,大多数情况下,被认为与某种动物具有亲缘关系,例如,”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史记》),玄鸟便成为商族的图腾。图腾标志在原始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最早的社会组织标志和象征。原始群体中,那些长辈级的人会从小就教育下一代对图腾的崇拜和信仰,使图腾成为团结群体、密切血缘关系、维系群体组织的方式之一。通过图腾标志、图腾祭祀等活动达到图腾的认同的目的。当图腾在集体中得到认同,个体的自觉意识便在图腾和禁忌中间接的渗透出来。原始氏族社会的宗教,包括对食物、繁殖、祖先、死亡、自然万物、以及社会群体的神秘观念和祈求敬拜,并由此发展出对超自然体之神灵的信仰及祟拜。根据考古所发现的原始宗教可追溯到石器时代,其信仰之表现形态多为植物崇拜、动物崇拜、天体崇拜等自然崇拜,以及与原始氏族社会存在结构密切相关的生殖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等。亨利·柏格森在《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中认为,对人的道德意志的“训练”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文明时代的诉诸人的理性—一认知和反思—一的训练,另一种则是原始社会中的“神秘的方式”,即通过图腾和信仰来形成个体心中的禁忌。

2.礼仪、制度。

原始社会虽然物质生活极其匾乏,但仍然存在一些礼仪和制度。不管是诞生礼还是成人礼,对于原始群体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社会习俗。在各个氏族内部,基本上都有涉及权利与义务的制度,维系原始社会成员之间的平衡关系。举例而言,摩尔根母系氏族就有包括氏所推选一个酋长和一个军事领袖并可任意撤换;氏族内部人要互相帮助、保护不受外族伤害;氏族可收养外人入族;氏族有共同的墓地、共同的议事会等制度。这些条款不一定以明确的文字记录下来,但通过长辈对下辈的言传身教,使制度和礼仪得以传递下去,只要这个氏族还存在,那这些制度就一定制约着氏族内部的成员的日常行为,维护社会稳定。以强制性的公共道德约束个人,使集体意志不被打破,集体利益不受损害。

3.神话传说。

神话的产生是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人们为争取生存、提高生产能力而产生的认识自然、支配自然的积极要求。神话中充满神奇的幻想,它把原始劳动者的愿望和世界万物的生长变化都蒙上一层奇异的色彩。神话中神的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是原始人类的认识和愿望的理想化。它是根据原始劳动者的自身形象、生产状况和对自然力的理解想象出来的。这些理想化了的人或者物,作为一种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很容易在原始村落中流传下去。狩猎经济比较发达的部落,所创造的神话人物大多与狩猎有关。农耕发达的部落所创造的神话人物多与农业有关。人以刀斧、弓箭为武器,神话中的人物也就变成以这种工具武装起来的英雄。神话中的主人公被想象为超人的,但有时也要遇到挫折和厄运。它反映了神话幻想的现实制约性。透过神话幻想的折光,从神话人物的作为和斗争,可以约略看到当时的人的作为和斗争。原始群体中,长辈利用神话故事教育青少年,培养他们的勇敢精神,神话故事中的英雄成为他们对抗自然力的精神力量。

4.原始歌舞。

根据许多古文物和古文献的记载,原始歌舞是原始人群节日庆典中的内容,它再现氏族采集、渔猎、驯养农耕、战争生活和男女爱悦,并表达出对天地、神灵、图腾的敬畏,以及对生殖的崇拜。原始歌舞总是与原始人群宣泄情绪的心理和寄托祝愿的观念结合在一起,具有氏族群体祀神娱神的性质。他们创造的这种渲泄情绪、寄托祝愿的歌舞,既是对生活的再现,也是在这些象征性、拟态性的动作中传递了伦理与道德。一代一代相传的舞蹈,并不会被残酷的自然环境所中断。例如,狩猎民族的舞蹈一律是群体的舞蹈。通常是本部落的男子,也有许多是几个部落的人联合演习,按照一样的法则和一样的拍子动作。在跳舞的活动中,许多参与者都混合而成一个,好像是被一种感情所激动而动作的单一体。在跳舞期间他们是在完全统一的社会态度之下,舞蹈的感觉和动作融合成一体。原始舞蹈的教育意义在于统一社会的感应力和自由平等的观念。

二原始社会的自我教育

原始社会的道德教育虽然以言传身教为主,但在具体的生产生活中,自我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道德教育的方式。毕竟,那些用来言传身教的内容即图腾宗教、礼仪制度、神话传说、原始歌舞等最初都是在先民们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是原始人群在不断的对抗恶劣的自然力和凶猛的野兽,寻求生存的过程中总结,并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得来的。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讲,原始社会的道德教育是劳动过程中人们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实际社会需要。不管满足这种需要的手段是怎样的,道德教育始终要经历一个由外化到内化再到外化的过程。

老人的经验和长辈的言传身教只是一个外部灌输的过程,如果要形成自己的思想道德,就需要在实践中锻炼,将外部灌输的经验和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在对抗自然力和野兽以及外族人侵的过程中,先民们早就认清了现实,单凭一己之力是难以生存下去的,于是形成了部落来集体生存和发展。在集体生活中,每个人都能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合理的分配着生产任务,对所获得的为数不多的劳动成果,进行合理的分配,照顾到老人和小孩。在这样物质匾乏的情况下,要继续生存就必须克制自己的欲望,毕竟物质上远不能满足他们的生活需要。在这样的情况下,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未成年的个体最初是被教化去学会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那当他们成长成为部落内部最有生产力和最有决策能力的成年人时,就需要自己教育自己,将以往的教化的结果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准则。

除了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之外,原始部落的个体还在不断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一些处理个体之间或者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习惯方法。比如在氏族内部,经常举行议事会来决策。氏族议事会是成年人的会议,未成年者不能参加。如果要成为部落的正式成员,需要经过成丁仪式。这种议事要在严肃的氛围里,对成年的人进行毅力和智力的考验,以检验他们是否可以成为合格的氏族或者部落的成员。母系氏族的这种议事会和成丁仪式,几乎完全是在不断的生活实践中积累下来的约定俗成的一套道德规范。这样的道德规范,就不仅仅是靠教化就能达到的结果。

三原始社会道德教育方法的特点

原始社会的道德教育与现代社会的伦理道德教育不一样,从教育的方法上来说,原始社会道德教育是朴素的,直观的,未能形成科学的完备的系统。但是其道德教育对于整个原始社会群体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精神力量,维护了群体的意志和集体的利益。总的来说,原始社会道德教育方法有渗透性、民主性、平等性、手段单一性、参与性等几个特点。

渗透性。原始社会的道德教育是在氏族或者部落的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完成的。不管是长辈的言传身教还是个体本身的自我教育,无不渗透在日常的实践中,从图腾崇拜中渗透禁忌与信仰,从礼仪制度中渗透权利与义务、从原始神话中渗透理想与勇气、从原始歌舞中渗透自由与团结。而与此同时,这些被教化的禁忌、理想、勇气、自由、团结等道德情感无不通过宗教、礼仪、图腾、神话传说、歌舞等形式得到加深并通过一代代人的口耳相传下去。

民主性和平等性。原始社会虽然生产力低下,缺乏充足的物质生活资料,但氏族或者部落内部的成员之间是平等的。这为原始社会的道德教育提供了一个平等的民主的基础。氏族或部落内部每个成员都有获得道德教育的机会,所接受教化的内容也几乎是一样的,教化的方式都是一代一代人的言传身教。民主性在原始社会道德教育方法中也可以体现出来。原始社会中,氏族的首领几乎都是由成员民主的选出来的,同时也可以撤消。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平衡。道德教化的过程中,不管是接受教化还是自我教育,成员之间既接受来自长辈的经验传授,也贡献自己的经验给他人。

手段单一性。原始社会的道德教育由于受到自然力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像现代的道德教育那样形成一个具有理论教育、实践教育、榜样教育等多种教育方法的科学的系统。它的手段是很单一的,除了自我教育,几乎全部的道德教育方式都在于原始的教化、言传身教,即由有经验老人通过口耳相传,以身示范等方法向年轻人传授生产、生活经验。

参与性。既然以群体的形式生活,那么原始社会氏族或部落中的成员都不再是依靠单个人的力量来寻求生存的机会,个体身上都担负着群体的意志,道德教育便成为一个全民参与的活动。不管是老人、小孩、妇女或者男人,虽然本身的能力存在很大的区别,但为了对抗自然力,都必须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于是,道德教育就在氏族或部落内部全部的人群中展开,教化每个个体以形成朴素的集体意识。

原始社会道德教育的方法很朴素也缺乏科学性,但在艰苦而漫长的原始社会生活中,为原始人群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精神力量。不管是原始教化还是个体的自我教育,原始社会的道德教育就是这样利用各个群体内部的宗教、礼仪、图腾、神话传说、歌舞等一代一代人的口耳相传,在这些具体的生活实践中使个体成员形成维护群体存在、促进群体发展的公共意志和公共利益,完成其道德教育。

社会道德论文:社会道德冷漠现象探析论文

摘要:当前社会道德出现的冷漠现象,与我们社会处于转型期的某些特殊性有关,也与一些公众缺乏社会公德意识有关。要处理好“勇”为和“智”为的关系;娇正道德冷漠现象,开展全社会爱心培育工作。

关键词:社会道德冷漠现象理性分析对策

对社会而言,道德是保证人们有一个平静、安宁、愉快、和谐社会环境的必要条件,也是一个社会经济繁荣、文明健康的必要条件。然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的社会却出现了一些与社会公德不和谐的东西。

一、社会道德冷漠现象的理性分析

(一)社会正义力量是主流。可以肯定地说,不论什么国家、什么地方,都会有见死不救的人,也都会有见义勇为者。在任何社会中,社会成员由于思想境界不同,价值判断标准不同,道德修养的水准不同,他们在处理遇到的问题时的态度和行动也不同。所以,社会上出现一些有悖于社会公德的现象并不奇怪。我们没有必要因为社会上存在一些负面的或消极的东西,就对社会失去信心,对社会公德的建设失去信心。应当说,社会的正义力量是主流,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的现象更是多见的。青年民工魏青刚三次下海抢救落水女青年;23岁大学生洪战辉携妹求学12年;“两弹”元勋朱光亚100万奖金捐科技;妇产科医生江庆霖,一边是心脏病突发、命悬一线的父亲,一边是手术台上等待剖腹产的孕妇,她毅然选择了先救病人。他们用一颗滚烫的爱心,践行着社会公德,坚守着职业公德,承传着家庭美德。

(二)社会道德冷漠是支流。无须讳言,在我们的社会还有这样那样不尽人意的地方,在践行基本社会公德方面也常常出现令人失望的现象。面对现实,正确的态度应当是不掩饰问题、不回避矛盾、不消极悲观,积极参与社会公德建设,大力弘扬社会正气,正确把握主流与支流的关系。

1.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出现社会公德缺失。当前出现社会公德缺失现象,与我们社会处于转型期的某些特殊性有关。由于我国的经济体制处在改革时期,生产关系处在发展完善时期,原有的社会公德中一些内容已经不完全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与新形势相适应的社会公德还没有完全形成,没有很好地被社会所普遍认可和遵从。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在一定时期出现公德规范的部分“真空”,进而在社会生活中出现社会公德的某些缺失现象。这种现象还会因惯性而延续一段时间。这是由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规律所决定的,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

2.忽视道德建设规律,造成社会公德滑坡。当前社会公德出现一定的滑坡现象,是我们在改革过程中对社会公德建设规律认识不到位所引起的。尽管党中央也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在一些地方,有的同志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片面理解为只看经济增长速度,而严重忽视包括社会公德在内的道德建设,公平和正义只是作为第二层次甚至是第三层次的发展理念,这就造成许多的社会正义伦理和道德底线被突破、被扭曲等现象发生。

3.公众缺乏公德意识,导致社会公德冷漠。当前,社会道德出现一定的冷漠现象,也与公众缺乏社会公德意识有关。当前,在社会公共生活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部分社会成员对社会公德规范在思想认识上不重视,在行动遵守上不自觉。有人认为,社会公共规则给自己的行为带来一定的不便,可以把它视为对自己的不必要约束,从而不愿意自觉遵守。这样一来,本来是约束所有人的规则最后却可能成为只约束自觉遵守公德的人的规则。有人认为,社会公德既然是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们选择行为时具有的普遍性和共同性的规范,那么,当道德冷漠成为某个事件当事人及其目击者普遍心态的时候,我们个人即使不情愿看到这样的现象发生,也会力不从心或随波逐流。否则,主持正义者就可能要承担全部的风险和道德成本。从人的发展的角度看,缺乏道德良知的人,虽然逃避了在某种特殊情形面前自己应尽的道义与责任,避免了个体可能承担的风险与道德成本,但是,从长远来看,必然会使白己变成具有只顾自己不管他人,缺乏热情、爱心、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的冷漠心态的人。

二、消除社会道德冷漠现象的对策

(一)感化道德冷漠,形成积极向上的群体氛围。社会公德意识的形成需要一个反复的、长期的过程,培养良好的公德意识,选择对社会和他人有益的公德行为,需要自己和社会各界坚持不懈的努力。道德冷漠的行为虽然来源于个体,但是,由于道德冷漠也像道德意识的形成过程一样,是人与人之间在长期的社会互动中形成的。因此,对于见义勇为这样的公德意识的培养与对道德冷漠的消除,不仅需要个体内在的体验与觉悟,同时还需要社会公众舆论的热情支持,需要社会有关奖惩制度的保障。用积极的群体氛围来感化个体的道德冷漠,用制度保障遵守公德者的合法权益,才能够形成积极向上的公德意识,使社会公德建设持续、稳定地发展,并达到良性循环。而良好的氛围和环境需要我们社会的每个成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作为社会,要不断加强制度建设与社会公德的宣传普及,明辨是非,扬善抑恶,弘扬社会正气,让见义勇为成为社会称颂、赞美和人们崇敬、效仿的行为。

(二)倡导见义勇为,正确处理“勇”为与“智”为关系。倡导见义勇为,并不是说要大家不看条件、不计成本、不顾后果、盲目蛮干。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要处理好“勇”为和“智”为的关系。在见义勇为的过程中,危机事件的发生往往出人意料,进行不法侵害的歹徒往往是有备而来,而我们却往往处于没有足够心理准备和行为防范状态的不利情况下。因此,当面对突发事件时,我们除了要有正气和勇气之外,还需要理智与计谋。“勇”为和“智”为同等重要。一方面,在有可能降低危害的情况下,如果只有“勇”而缺乏“智”,不但会影响见义勇为行为的效果,见义勇为者自身也很有可能受到伤害。另一方面,当危机发生的时候,作为公民,如果缺乏“勇”为,则可能成为缺乏勇气与不法分子、不法行为作斗争的旁观者。而这种旁观,客观上造成对恶行的放任,甚至是对犯罪的纵容,将使我们社会的价值观和社会公德观念发生扭曲,并可能因为置之不理的态度而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所以,在见义勇为的过程中,既要正确处理好“勇”为和“智”为的关系,又要防止借口“智”为而不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主持社会正义,降低社会危机的同时,尽可能地保护自己的安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见义勇为。

(三)矫正道德冷漠、开展全社会爱心培育工作。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一书中写到:“爱人们,这是你道德的核心。”“我们之所以去爱人们,是因为在人的爱之中自己也有欢乐,也有自己的幸福。”爱会浇灌一切,爱会滋养一切,爱更会繁荣一切。爱能让麻木的道德复苏,使泯灭的良知苏醒。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消除社会道德冷漠现象,全社会应重视爱心培育工作,使每个公民都有一颗滚烫的爱心。培育爱心,要做好以下三个层面的工作。

首先,要从“小爱”做起。一个有血性有道德良知的社会公民应具有以自我为核心的“小爱”的品性。“小爱”先须从爱自己做起,包括爱惜自己的生命,爱惜自己的名誉,爱护自己的财物,爱护自己的所有;再者要爱自己的家庭,父母爱子女,子女爱父母,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让老人尽享天伦之乐,让子女健康茁壮成长。

其次,要从身边爱起,爱我们周围的一切。爱花草,保护环境;爱诚信,办事公道;爱岗位,敬业奉献;爱祖国,遵纪守法;爱人民,服务大众,等等。有了爱,人们就懂得“慎独”;有了爱,社会上就不会有光天化日下拦路抢劫;有了爱,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就会发扬光大··一爱,就需要从自我做起,爱我们周围的一切。

最后,升腾境界,孕育“大爱”。“大爱’,就蕴藏在爱党、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五爱”是爱的五个维度,在现阶段,也基本上涵盖了爱的所有内容。“大爱”精神乃“立身”之基,建业之本。人只有将个人利益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结合起来,才会作出爱之选择,爱之举措和爱之行动。只要一个人的思想情感,言谈举止、行为活动符合基本道德,践行着社会公德,坚守着职业道德,承传着家庭美德,他就是一个道德高尚、精神文明的好公民。人只要有博大的爱心,关心他人,热爱群众,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用实际行动谱写一首首《爱的奉献》之歌,他就成为典型的榜样和时代的楷模。

社会道德论文:网络社会道德的三种现象透析论文

摘要:网络社会道德存在着无责任现象、绝对自由现象和价值观扭曲现象,真正解决上述这些怪现象的途径主要是加大现实社会道德建设的力度,先道德后法律才是长久之计。

关键词:网络道德网络社会伦理

上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的精英电子学家出于为军事服务的考虑将几所大学的计算机用电缆连在了一起,起名为ARPANET,这就是我们今天称为INTERNET的鼻祖,网络的迅速发展超出了当初它的发明者的预见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了我们的社会,从70年代的试点,到80年代的发展,再到90年代的普及,网络这个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庞大物理实体以其不可取代的实力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这种渐进式的改变让许多科学家有些措手不及,由这种改变也出现了通过网络这一共同物质条件而互相联系起来的网络人群,构成网络社会,网络社会的出现不仅仅带来了科技上的新起点,也为社会学家们提出了全新的社会问题,人类社会进人了一个双重社会时代。不同于以往研究的人类社会,网络社会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实在,也没有相对固定的社会人群,人员的流动性很大,最大的区别在于每个个体的人在网络社会中都被转化为一个符号,一串代码,以机器的方式进行交流,除了ID地址之外没有什么可以验明正身,在网络这块面纱的掩饰之下,网络社会的活动准则与现实社会的道德规范之间出现了偏差。

综观现实社会,个人要想融人其中,接受、承认并且遵守社会道德是一个必备条件。举例来说,在一个健全的市场中信守承诺之类的现代商业道德法则,得到了绝大多数市场主体的广泛奉行,因为这是他们长期立足市场并自主活动的一种必要条件。马克思·韦伯在谈到“资本主义精神”时也曾指出只要个体涉足于市场关系之中,资本主义经济就会迫使其服从资本主义的活动准则。任何一个社会,不讲信用,恶意欺诈等不道德现象,主体活动空间必将受到压缩。然而在网络社会中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从个体作为社会成员参与之时起,就已经开始了欺骗,作为现实存在的人在网络社会中变成了一个代码,一个符号,从姓名、性别到情感、心理等诸多方面的随心所欲,都成为遵守网络行为规则的一种表现。现实社会的不道德在这里反而成为大家都认同并且都付诸实践的一种道德行为,主体的活动空间也并不因为这种现实生活中认定的不道德行为而受到压缩,相反,其活动空间扩大到整个世界。这种与现实社会道德相左的道德现象大致分为三类:

一、网络社会中的无责任现象

在网络社会中,人是一种非现实的存在,人以数字化的方式出现,因而他在现实社会中的角色及其关系在网络社会中也会发生变化,形成与现实社会中不同的主体存在方式,“人在网络中就是非现实的虚拟方式,其活动也是非现实的虚拟活动,由于这种虚拟特性造成网络社会中的个体都具有“怀疑一切”,“批判一切”的倾向,自身的不真实性导致对所联系的对象的真实性的批判,成为怀疑论者”。而这种怀疑性也就使虚拟个体认为根本不用考虑从而放弃了对其相联系的另一个虚拟个体的责任感,同时在网络社会中又没有健全的社会关系、道德关系及客观的社会道德加以要求,这种不负责任的现象成为必然。只有这种行为上升到损害现实社会中具体的某一个体或某一群体的切身利益时,行为主体才会受到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规范乃至法律规范的制约和审判。同时,在网络面纱之下的非现实的虚拟个体代替现实社会中的具体存在的个体思维来批判现实社会,这种批判则作用于现实社会,对现实社会造成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而这种批判则是以无责任为前提的有感而发,只要是无损现实社会的根本利益,行为主体都不用也不会考虑到现实社会的道德谴责。

二、网络杜会中的绝对自由现象

仅就自由这一要概念来说,自由是同受限制相对立的。“人只有摆脱了外在力量的限制才会感到无拘无束,才会感到自由,因此,自由就是对外在限制的摆脱”。哲学家们对于自由的这种一般含义是普遍认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则以积极能动的社会实践的观点来说明自由的本质,自由与客观规律是相互依存的,人不能不受到外在客观必然性的限制,完全摆脱约束,不要任何限制的绝对自由是不可能存在的。然而在网络中却有一种特殊情况我们不能不考虑,就是这个社会上的社会成员不是具体实在的人,而是代表具体实体的机器背后的数字符号。作为现实社会中的个体,必然是要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对客观规律性认识得越准确,人的自由程度越高,而在网络社会中,对规律认识的主体是虚拟的符号,获得自由的主体也是虚拟的符号。网络社会中的规律对现实社会中的个体的限制是间接的,因而作为现实社会中的个体可以相对地摆脱网络中规律的限制,网络社会中的大部分人群认为网络社会是个大同社会,网络上的东西是共享的、无限的和自由的。网络信息是无限的,拷贝是自己的,拥有知识或信息是每一个网络个体的权利,任何人都可以平等地获取、修改、下载信息而不被限制;网络信息又是自由的、完全的不受到任何权力机构的制约。因为信息的共享无限和自由,所以大多数人认为对计算机网络的访问是无限制的、完全的,对网络信息的修改、删除和窃取都是正当的,是自己的一项不可质疑的权利,是绝对自由的。由于这种大多数人普遍认同的行为,直接影响到了现实社会的经济利益,在网络发展的初期有关版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争论就已经开始了,庆幸的是现今已经出现了限制这种“绝对自由”的规范和法则,然而这些规范和法则只有在行为主体对现实社会利益有所触及的时候,才能对其有所制约。

三、网络社会中的价值观扭曲现象

这里谈到的价值观主要是指网络青少年的价值观,网络青少年是指与网络时代共同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他们是在网络的发展中成长起来的,在价值观念没有真正形成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网络社会的生活,这一特殊的成长背景使他们必然成为未来网络世界的中流抵柱,但是我们知道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和道德形成的关键期,而青少年自身又极易受外界影响、可塑性强、自制力不足、实践经验少,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道德规则的差异直接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的构建,网络受到大众青睐,很大程度上是网络社会是一个没有地域、没有边界、没有设置种种障碍的社会,那里实现了人人平等的伟大梦想。网络青少年因此而蔑视一切既定的权威,一切限制,在网络空间中倾注了极大的热情来铸造一个没有既定秩序,没有权威,人人平等、自由,资源全球流动共享的公平社会。

自然,他们常常在这些方面为所欲为。这一“公平社会”的蓝图一方面提升了青少年的参与意识、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但另一方面也会将青少年推向反社会、反人类、反主流文化、反传统约束的边缘。少年黑客的出现就是一个很有力的明证,在网络社会中,那些技术高超的、成功侵人防卫森严站点的往往被众人尊重和推祟。这些都强烈刺激青少年争做网络世界的先行者,在斗志斗勇的智力挑战中提高技术,但出极有可能会造就出一批脱离社会、迷失方向,为了寻求挑战而不择手段,对国家、社会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安全有潜在而又巨大威胁的电子人。好在针对以上的三点,现实社会正在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加以制约,然而网络社会因为是一个全世界共同参与的一个虚拟实体,措施的制定上就会受到各个国家不同的法律、法则的局限的影响而要花费更长的时间,可以真正解决网络上的这些怪现象的途径还是要加大现实社会道德建设的力度,先道德,后法律才是长久之计,才能使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共同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