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社会实践的经验集锦9篇

时间:2023-05-17 15:34:02

社会实践的经验

社会实践的经验范文1

1991年,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当时的社会治安形势,及时作出了《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随后也作出了《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明确提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奠定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政策和法律基础。2001年,党中央、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意见》,为新时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进一步提供了行动指南,开启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新篇章。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早在1983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解决刑事犯罪问题是长期的斗争,需要从各方面做工作。”1992年,同志指出:“对社会治安实行综合治理,是解决我国治安问题,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根本途径。它是我国人民的一大创造。”2005年,同志指出:“切实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对于顺利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指示精神,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以开展平安建设为载体,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全面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工作,确保了社会治安秩序持续好转,刑事案件高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人民群众安全感稳步提升。20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综治委从无到有、职能作用不断加强,综治干部队伍和群防群治力量忠诚履职、默默奉献,为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确保社会安定有序、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20年来,中央综治委、中组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评选表彰了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415个、先进个人473人、优秀单位659个。在此,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综治委,向辛勤工作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第一线的同志们表示亲切慰问!向积极支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表示衷心感谢!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经济社会领域的深刻变革,面对世所罕见的风险挑战,我国始终保持了社会大局稳定,成为世界上社会治安最好、人民群众安全感最高的国家之一。分析原因,很重要的就在于我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找到了一条通过综合治理解决社会治安问题的成功之路。经过20年的探索实践,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规律性的认识,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实践充分证明,党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两个《决定》对我们今后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仍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集中体现,是符合我国国情、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科学方针,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证,必须长期坚持,并在继承中创新、发展。

第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20年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始终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牢牢把握改革发展的时代脉搏,坚持抓好硬道理和硬任务的统一,全力维护关系国计民生重要设施安全,广泛开展平安创建系列活动,建立完善重大活动综合治理工作跨区域协作机制等,理论和实践不断深化,内涵和形式不断丰富,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治安环境。当前,要认真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加自觉地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放到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来谋划,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确保“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

第二,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平安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基本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20年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始终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工作的根本目的,把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作为工作的着力点,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评判工作的最高标准,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关切和期待,适时组织开展打击“两抢一盗”、打黑除恶、禁毒禁赌等专项整治行动,深入开展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的排查整治,强化学校、幼儿园等重点部位安全保卫,健全打击整治的长效机制,有力地维护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当前,要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更新思想观念,强化服务意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上下功夫,在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上下功夫,不断深化平安建设,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取得的新进步。

第三,坚持统一领导、协调联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涉及众多部门和单位,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20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在党政统一领导下,建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和目标责任体系,既分工负责,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又密切协作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逐步建立起矛盾联调、问题联治、平安联创的工作机制。当前,要进一步加强党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领导,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工作格局,完善监督制约机制、激励奖惩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切实把保一方平安的责任逐级落实到地方、部门、单位和领导干部、工作人员。

第四,坚持专群结合、依靠群众。这是我们党的群众工作传统优势在社会治安领域的充分体现。20年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既注意充分发挥政法机关的骨干作用,不断提高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的专业化水平,又广泛动员组织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发展壮大平安建设志愿者、综治协管员、治安信息员、治安中心户长等群防群治队伍,形成了全社会人人共创共享平安的良好氛围。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要求,认真总结运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安保工作经验,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专群结合、群防群治的新途径、新办法,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筑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人民防线。

第五,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解决犯罪和治安问题,既要用好打击的一手,也要用好防范的一手。2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保持了对严重刑事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哪里治安混乱就整治哪里,有力地维护了正常的社会治安秩序;着眼于实现社会治安的良性循环,大力推广“枫桥经验”,探索建立大调解工作体系,着力构建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提高了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面对当前复杂的治安形势,我们要切实用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更加重视预防,坚持关口前移,加强源头治理,进一步完善打击与防范、惩治与教育、治标与治本、管理与服务、当前与长远有机衔接、相辅相成的工作体系,促进社会治安持续好转和社会和谐稳定。

第六,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20年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既注重立足当前,着力解决突出的犯罪和治安问题;又注重着眼长远,努力消除和减少产生犯罪及治安问题的原因,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抓早抓小抓苗头,把大量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处置在初始阶段,有效地防止了大量“民转刑”案件和的发生。我们要大力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财力切实解决就业难、住房难、看病难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基本民生问题,全面建立和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加强对流动人口、特殊人群、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新兴媒体的管理和服务,确保整个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

第七,坚持重心下移、固本强基。20年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坚持抓基层、打基础,着力解决基层力量薄弱、经费保障困难、装备设施落后的问题,全面培训基层综治工作骨干,大力加强县、乡、村综治网络建设,积极构建乡镇(街道)综治工作大平台,探索推广网格化管理经验,深入开展大接访、大走访等活动,密切了党群、干群、警民关系,初步建立了人往基层走、劲往基层使、钱往基层用的体制机制。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不断扩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覆盖面,进一步关心爱护基层综治干部队伍,不断提高他们做好群众工作、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努力把各种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筑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第八,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20年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不断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着力破解体制性、机制性、保障,始终保持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创新活力。各地区、各部门要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形势,积极引入社会化的组织动员方式,充分发挥各方面力量的协同作用,不断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社会化水平。要努力适应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新要求,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全面覆盖、动态跟踪、联通共享、功能齐全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不断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信息化水平。要努力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的新要求,善于运用法律手段加强和改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理性合法表达诉求、解决问题,形成人人依法办事的良好社会氛围,不断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法制化水平。

社会实践的经验范文2

经验,能力构成的基本要素

笔者所论经验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指书本知识通过实验操作内化后或个体初步掌握知识的内涵、外延、结构后走向社会实践,对知识使用范围和方法的表象阶段理解的总和。这部分经验是低层次实践活动的结果;二是指科学研究实践对思维改造、开拓的总和,即思维自觉过程的总和。第一个方面经验是对学科知识应用的探索,既有深化书本概念的一面,也有框正实践前的好奇和无知的举措。经验,是无数次实践筛选出并储存在大脑记忆库中的“重复映象”,它们的重复,表证着实践提示的事物规律性(即科学性),而“映象”本身说明,它们仅是对知识的一种印证,实践的简单和肤浅,不可能使经验走向二次抽象,即经验的思维创造过程。从思维发展上看,个体已经学过的学科知识在这个阶段印证后,使知识走向内化,但不是知识创新。如果要进行知识创新,就要在复杂的实践中使思维突破表象限制而走向二次抽象(第一次抽象是前人做完的)。第二次抽象才进入经验的高层次阶段。个体在第一阶段的经验里尽管知识的应用仍然停留在表象阶段,但心理上的知识坐标已经产生了应用后的效果,实践使个体承受的感觉和印象,不仅砸实学科知识在思维中的根基,而且可能为改造世界和改造自我带来新的冲动和。正是这无数次的实践的提示,个体驾驭知识的能力也就初步形成了。初级阶段的经验主要表现在个体三个方面工作的完成,即:①对已学过的学科知识总体认识阶段的完成,随着知识的逐渐“解码”,“知识的休眠期”渐趋结束;②随着知识的使用范围和方法的基本确定,个体心理对知识的理解加深和知识内化为品格;③使用知识初期阶段的畏惧感和好奇心初步完成,从而转入了新一轮的知识幻想和应用联想。尽管在这个阶段里,个体的经验十分有限,但就是这点有限的能力已经能保证个体从事相应的技术工作或开展局部以应用为主的创造发明。教育实践和科学实践都证明,尽管个体在生产实践中,经验总要受着书本概念的掣肘,但他们仍然突破了桎梏,驾驭和改造了某些先进设备。在此,仍以工科为例,工科学校强调培养学生的大工程概念和生产实践中的动手能力,而这些都集中表现在毕业生就业后的成就上。但初期经验确实是有限的。个体一旦在生产实践中遇到书本知识无法解决的难题就会仓皇失措,这是因为毕业生理科基础不足或对工程过程的一知半解,他们的经验只能在表象阶段徘徊,感觉和思维不会越雷池一步。这个阶段个体的品格中,已经具备了批判、求异和整合的思维特征,但他们的批判、求异和整合仍然限定在对学校学习的依恋和对实践中各类新知识的懵懂上,此时如果想超越自我,就必须在研究实践的同时,靠自学补充相应的知识,为新一轮经验(思维自觉阶段)的到来,铺垫道路。

从以上分析中不难看到:①能力是由实践经验构成的,经验是能力结构中的基本要素;②能力以经验积累为依据,通常是不断攀升的可变量;③能力、经验的提升是受个体知识水平(包括实践知识)和知识面限制的,个体的自学能力和自学毅力往往左右着自我总体水平的提高。

对经验的逻辑分析

经验,是依一定逻辑关系在个体的实践中排列的。在此,仍以工科为例。如果把解决工程n的问题作为个体的第一经验过程,据有n经验后去解决与n有联系的m工程问题时,从经验生成方式上形成下列两个逻辑关系式:

n1+n2+n3……nn=n的n次经验;n1+n2+m1+……mn=n+m的n次经验。

在这两个关系式中,①所标出的经验是一种必然率经验,即主体对实践中出现的可重复过程和结果(或追求的效果)从不知到知再到了然于胸的过程,其知识向度具有单一性和直接性。但是,关系②却不然。关系②是借助主体对n经验的把握转而解决m工程问题。m和n之间,从知识向度上分析,有些方面有直接联系,有些方面有间接联系,也可能有些方面根本没有联系。主体解决m问题单靠转移n经验的方法是不行的,主体需要在这种惑然性中依据实践进行知识调整,最终才能形成m经验。m经验已经具有了创新性特征。较n经验,它已经使个体思维越过了雷池,走向新一轮品格的准备和能力的升华。

那么,n和m所涉的知识与大学教学有何联系呢?如果把从事专业活动必须有专业知识作为逻辑前提,可以推知,关系式①和②中的n问题一般情况下应该是毕业生在校所主攻的专业。n所涉知识显然是在课堂教学中被个体掌握,n经验在于使个体通过生产实践中对知识的“情感体验”,使知识在解码后很快内化,实践过程还能使这些内化知识淡化为一种对n实践过程的把握和后果的预测。从思维科学上分析经验,当它把学科思维淡化为对实践过程和结果的把握后,知识便从显意识储存而转化为显意识和潜意识共同储存。当在显意识中,知识被忘记,但潜意识中蓄积的知识能量(经验)依然可以使他按部就班地完成n工程的重复过程。这正如多年不游泳的人突然落水遇险,潜意识能量依然使他身心协调地进行泅渡;其实,当初的游泳知识他可能早已经忘掉。

m经验中的非n部分知识则属于另一种状态。如果在教学中涉及过,它可能有一部分是个体固化处理的知识,也可能是外存的知识,还可能是在课堂上根本没有涉及到的知识。个体通过对n经验的把握和对m工程的分析,找准彼此间各种本质的和非本质的联系后,其成功是完全可能的。成功以后的经验多数是在失败中获得的,它的可贵处在于使个体在实践中自觉补充所需知识并使之走向了新一轮的建构和能力的本质提升。

除上述所论直接经验外,还有间接经验,它是个体批判、逆向、整合三种意识综合利用的结果。间接经验的逻辑关系式是:

An+Bn+Cn…Nn≈Vn

这里ABC和…N分别代表不同人处理n问题,An即A的n经验。不同的人由于学习个性、创造个性和阅历上的差异,他们在解决n问题时所使用的知识和方法都可能不同。V如果能从这些经验中进行分析研究,就可能形成兼有众长的经验Vn。这是一次学习和综合分析过程,综合的过程和结果都表明个体的举一反三能力,正是这种抽象能力使个体实践经验由表象而转入思维的完全自觉。换言之,思维自觉阶段的根本特征就是抽象能力的形成并构成新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整合、批判还是逆向意识,都依据个体抽象水平来发挥作用。经验层次越高对抽象能力的要求就越高。是它使个体品格和能力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也是它,让个体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个体经验也由单一知识向度而走向了多学科交融的复合经验过程。所以,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是科学教育的核心。

复合经验及其特征

本文所论复合经验可从逻辑关系式中看到:关系②和关系③都打破①的单一知识向度,表现出经验的多学科特征。知识的多角度和工程的多学科组合,通常是复合经验产生的条件。就个体或团队来看,这些条件可以量化为五点:①个体或团队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互补性;②驾驭科学仪器进行科学技术研究的动手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发现、发明次数;③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慎密的逻辑思维;④善于学习和勤于思索的良好习惯;⑤勇于承受失败并不断追求新知的心理品质。这五点,通常是复合经验产生的内部条件,即个体素质条件(也是品格特征)。从外部条件上看,团队组合和科学技术复杂性,构成工作环境。在学术团队内,知识的碰撞、抵牾和相融同时存在,实践经验和阅历互相补充,使个体之间缩小着知识差距和淡化着学科界限,同时,同一课题又把大家锁在一起,共同的实践展开了个体之间多方位、多角度地运用所学,科学技术活动的复杂性恰恰让他们在这些实践中接触到新知,此时,个体视野不仅越过了单独从事研究时的局限,使共同活动建立的心理过程超越以往,而且每个成员形成经验后建立的团队经验群的创造力量也是任何“独脚大侠”们所无法比拟的。当然,这一切又都建立在学术团队成员间的互相搀扶、相濡以沫的同舟共济之上。反之,也许会比单独研究还要糟。学会与人共处,学会善待他人应是学术团队成员的共同品质,也应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

从社会发展角度看,知识经济越来越否定“独家新闻”的买断,走向专业人员的合作是一种发展趋势。这是不是否定个体的独创性?不,个体独创性是学术团队存在的内在根据。没有个体的独创性,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创造。但是,这种独创性对群体来说是一种“资源共享”的要求,这不仅是一种道德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否则,“大工程”就不存在了,知识经济便会因为专业人员走向“单干户”而停滞不前。由此,我们可以推论:复合经验的基本特征是大工程带来的个体独创性与群体知识的多维度的整合。复合经验,当它把专业工作者们联系在一起,知识的生产就跨越了时代的铁门坎而把社会推向了明天。

能力的本质分析

“经验即能力”是本文的基本命题。有人说,接受新的研究任务,他没有经验,完全靠创新完成的。其实,没有经验的科技工作者没有。即使他没有处理新问题的经验,但他有处理其他问题的经验,新的创造必须(也只能)对传统经验进行转移,如果没有经验,还存在完成任务的能力吗?因此,本命题是常识,勿需证明。

以下,我们来分析能力的本质。

从科学史上看,最初的经验是对简单实践的把握。这些实践使人类开始认识某些事物的规律,从而实现了知识的最初积累。人们认识到空气的浮力,创造运用氢气球载人,再后来出现飞机,飞机是对氢气球的改造,改造飞机过程又使机械运动向前推进一步。换言之,它是氢气球和人类对机械运动等多种经验的综合。而现代飞机制造,又不断地把新技术(新经验)加进来,它的功用也由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扩展到军事、农用、客用等多种用途。飞机制造本身就是多种科学知识和多种经验(使用知识方法)的集合体。由此可以看出,今天的经验是历史经验的总和。继承历史文化,是一种获取间接知识和经验的过程。但是,当文化传承走进社会实践,个体运用这些知识和经验进行创造活动时,经验又由间接过程回到直接使用过程。这个过程不是对历史上知识和经验的重复,而是一种否定之否定的哲学演绎。从二次否定方面分析,即使人们对历史知识和经验的运用,也改变了当初的历史条件,带着新时代的诸多特征和个体的创造性,这是因为人们的思维有了历史性发展。当新思维在知识创新中形成并走进新经验后,创造后形成的又一轮新思维便成了更新经验的存在方式。由此周而复始,构成人类社会发展文化和生产力的基本程序。至此,我们可以对能力、经验的本质作如下判定:经验、能力是传承知识走向实践后的思维发展过程。发展的思维构成新经验,也构成新的知识,使实践者的品格获得提升。

经验对高等教育的要求

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部门。高级人才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大小,取决于他们所具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即接触生产实践后的经验。传统的高等教育大都关起门来办,特别是大学生在学习期间,他们接触的知识往往脱离社会正在进行的实践活动。知识从书本中走进思维,知识已经转入了“休眠期”而复归表象阶段。特别是工科教育,用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他们在从业后的前几年很难说有什么经验,待到知识在实践中解码,许多实践才教会他们进行创造发明。这个过程过长的原因是大学教学距离社会生产实践太远。新时代的大学将肩负起社会发展的重任,这不仅要依靠教师去完成,更重要的是培养对象的主动参与和尽快获得从业的能力。教育改革以来,许多专家开始重视人才的后劲培养,即对工科学生打实理科基础。国家也对学科专业的外延进行了拓宽,使人才能够适应社会各种选择。这一切都为未来教育的质量砸实了提高的根基。但是,大学如果仍要象传统大学那样关门来办,人才质量就很难在短时间见到社会效益。让学生在读书中参与各种社会实践,特别是与专业有直接联系的社会实践,学生就会在这些社会活动中受到主人公教育和积累社会实践方面的经验。如果大学生从大三开始利用一定时间接触社会并从社会需要中获得科学研究内容,在教师带领下,边学边干,这样的参与也许他们会很快适应社会需要,所学知识因为以应用为前提,也会尽快解码而内化为品格和能力。过去,工程教育以产品带教学是片面的教学方式,其原因是不利于学生砸实知识根基和拓宽知识面。但是,教学脱离生产实践,特别是高科技生产实践,也是片面的。学生不接触具体生产过程,对未来的新产品开发就不可能有主动性,则经验安出?文科亦然。一个大三的中文学生不会评价一部文学作品,不能对社会倾向进行研究和写出引导文章,大学毕业后也只能去抄写别人的东西。学校应该向社会开门,把改造和发展社会的历史重任带进学校,带给大学生们,让他们参与,让他们带着解决问题的思考去学习,这样才有培养能力可言。这其中,重要的是要创造社会关心人才和培养人才的环境,学校应设法让社会各部门参与到教育中来,只有当他们参与到教育中来,学生才能参与到社会中去,才可能有学校有的放矢的社会活动。

社会实践的经验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体验性;主体性

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随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创新发展的步伐,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改革创新迫在眉睫,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

实践是具有意识性、目的性、社会性的物质感性活动,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与基础。马克思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别强调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是“现实的、物质的、感性的活动”[1],其认识论基本规律是从实践到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不仅是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也是教育要遵循的基本规律。当代西方实践教育理论家约翰•杜威先生提出“教育即生活”、“干中学”、“学校即社会”、“教育即成长”等实践教育观点。我国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亦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主张。教育与实践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在各类教育活动中,均离不开社会实践。从本质上看,社会实践就是一种体验,是大学生亲身体验社会、体验生活的有效方式。体验是对客观世界的实地经历,并在主观世界领会,通过亲身实践所获得的经验,并对未来有所预感。在体验中获得知识的增加、能力的提升、品格的磨练,以实现大学生自我学习与自我成长。但这种体验与成长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所谓实效性,即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效果。[2]只有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才能促进大学生体验生活、体验社会,并会促成大学生的全面成长。从一般意义上来看,大学生社会实践特指暑期“三下乡”活动,但本文所描述的现象与论述的内容,既涉及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又包含其他实践活动或比赛(例如“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创新创意创业比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互联网+”创业大赛等等)。本文涉及的内容是根据笔者从业以来所指导的创业类实践和学术创新类实践的“体验”,结合相关的经验性材料和文献性资料,阐述在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提升社会实践的实效性的思考。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参与缺乏主动性

此处“参与”是指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并在实践过程中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有效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它与社会实践的覆盖面有一定的区别,不少学校追求社会实践的数量,将实践活动覆盖到整个学生群体,全员参与,但忽视了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参与度。有的学校或学院在经费或人员的短缺,将主要精力和财物集中在个别的“重点实践团队”,聚焦于“精品实践项目”。对于自主性实践或分散性实践的学生缺乏及时有效的指导,部分学生仅仅为了获得相应的学分而去参与社会实践,分散式或自主式的社会实践常流于形式,部分学生甚至放弃社会实践,通过家庭或社会关系在所谓的实践单位盖章以证明参与了实践。低质量的社会实践参与度,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消解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体性和体验性。很多学生被动参与,敷衍了事,无法按照自身的兴趣去实践,自然也就失去了体验性。造成这种低质量的参与度,可以总结为“四无”,一是无意识,部分学生没有认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消极、被动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缺乏对实践的有效认知。二是无考核,其实并非不考核,而是考核不严格,仅仅提交一张盖章的实践表或实践报告即可。三是无指导,缺乏严格、有效的专业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实践时间短、实践流于形式等。四是无经费,不仅部分班级、院级社会实践团队没有实践经费,有些校级实践也缺乏相应的经费支持。基于以上原因,导致部分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度较低,主体性不强,体验性差。

(二)考核缺乏科学性

考核是检验社会实践实效性的有效手段。目前很多院校实践考核以实践申报材料和实践结果汇报相结合的方式,对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考核,但无论是实践申报材料,成果资料、抑或是现场的汇报,都忽视了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实际效果、知识运用以及实践创新能力,难以体现社会实践的真实情况,甚至有文章指出,部分社会实践将媒体报道作为考评的重要依据,导致社会实践在不知不觉中“变了味”,功利性和短期性成为诸多实践活动共同的弊病[3]。虽然很多院校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注重实践的过程性,但在实际考核设计中,很难进行“过程性”监督考核,既然如此,就要对实践的前置性考核审查和实践结果的反馈性考核,严格把关,确保公正性、公平性,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实践考核的科学性。但事实上科学性、公平性的考核并非易事。从经验性资料来看,在实践活动的申报与遴选中,学生根据各种前置性条件,自愿组队申报参加各类实践比赛或实践活动,有时动员效果好,参与的人数和团队较多,需要学院或学校进行遴选项目入围下一轮的角逐,在一般意义上,会根据实践创新活动的具体主题或内容进行遴选,但某些时候,可能会根据团队指导教师的职称或职务遴选项目,而且某些部分指导教师仅是挂名指导,故易导致不公平的现象。从实践结果的考核评比来看,评比考核存在“均衡化”现象,在各个学院和实践团队中进行平衡,兼顾各个学院“榜上有名”,进而导致两个方面的结果:一是挫伤个别实践或创新效果好的团队或学院,例如在“挑战杯”校内评选方面,个别学院有2-3个团队实践或创新效果较好,但由于“摊大饼”机制,考虑到“利益均沾”,将效果不好的团队或学院列入“榜上”,学校层面是这样,学院内部亦是如此———要考虑到专业或班级平衡。二是由于存在获奖单位“均衡化”潜规则,效果不好的团队或学院形成恶性循环,不能正确审视自身实践创新的实效性问题,很难提高社会实践的质量。

(三)指导缺乏专业性

从社会实践的属性来看,它是高校育人和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校大学生若不参加相应的社会实践,就无法获得相应的学分,如此看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须有教师对大学生进行相应的实践教育指导。大学生群体虽然绝大部分已经成年,但在思想上、能力上尚未成熟,很难全面地处理相应的实际问题,尤其是在专业技能(专业知识)方面,亟需组织专业教师在社会实践各个环节给学生进行全方位的专业指导。但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往往缺乏相应的专业性指导,目前部分高校社会实践的指导教师以辅导员或二级学院的共青团干部为主,并为每个社会实践团队配备相应的思想政治课指导教师,以保证在社会实践中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提升,但忽略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专业性和知识性,专业性指导缺位,导致社会实践与专业培养目标不一致,“课堂”脱节,同时由于专业性不强,缺乏针对性,实践起来盲目随意,形式大于内容,也存在供需脱节的情况,失去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本意[4]。当下专业性指导的缺位,也有其相应的原因,一是大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首先是想到自己的辅导员或团委老师作为指导教师;二是作为专任教师,其精力有限,科研、教学任务重,无法抽出时间指导学生实践;三是教师自身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四是学校没有相应的考核指标与激励措施,在专业教师考核指标中,指导学生社会实践并非必要条件或既定任务,且考核评价很难量化,另外学校也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或措施鼓励专业教师带队并指导学生社会实践,进而导致教师指导的积极性不高。当然并非所有专业教师都没有指导的积极性,例如师范类、社会调查类、应用类等学科的教师会根据要求积极指导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学术创新实践等。

三、提升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思考

国务院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相适应,要大力培养具有独立人格、开拓精神及创新意识、具备较强专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并努力提升其质量。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一)强化专业性

高校是培养专业化人才的重要场域,各个学科专业都有自身的专业属性。强化社会实践的专业性,有助于实现“学以致用”、“理实交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须立足自身的专业特征以及实践目的,组织和开展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实践主题,既可以检验知识的实践性,又可以深化对理论知识的认知。专业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得大学生在社会体验中验证其文本经验的正确性与否,并在社会体验中升华对文本的理解,以达到文本与经验的有机“接合”。在这里我们借用著名社会学家布迪厄对实践的阐述,来说明社会实践的专业性。布迪厄强调实践是客观世界的社会结构与实践者的心态结构在同步双向互动的基础上不断重建与更新,即实践者在一定的实践场域内,利用自身所拥有的专业知识(资本),在特定的(专业的)指导下,为提高在实践场域中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所开展的活动。我们可以发现,社会实践要具有两个方面的专业化才能提高实效性:一是专业化的实践平台与实践内容;二是专业化的实践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就是帮助大学生实现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在专业化的实践平台(场域)得到验证与提升,专业化的社会实践促使专业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帮助大学生在动态的社会实践中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提高创新能力与创新水平。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以挑战杯和创新创业训练为例,教师要以本专业教学与科研为基础,激发学生参与兴趣,从自己的教学内容、科研项目中寻找创新实践的主题,与学生共同探讨,拓展相关内容,以专业的视角来指导社会创新实践活动。

(二)提升创新性

当下社会、教育处于万众创新的时代,数字媒介、信息技术不断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实践活动。传统的课堂理论讲授、常规性的社会实践活动难以满足大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欲。在刚刚过去的五四青年节,同志在中国政法大学调研时强调青年时期是培养和训练科学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无论在学校还是在社会,都保持对新事物的敏锐。高校要积极开展创新性的社会实践活动,运用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等手段,不断创新实践形式,创新实践内容,要切实关照实践的创新性和实效性,而非粗放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要根据专业属性和专业特点,引导大学生从政策宣传、志愿服务、参观访问等常规主题转向结合专业,发挥文化、科技智力资源优势,打造精品化实践活动,形成专属的创新的实践活动,激发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力求常态化与过程化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自我实现是一种连续的发展过程”。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一种自我实现的过程,实现现有知识的有用性转化,实现阶段性价值目标。自我实现是在日常积累中完成的———常态化;另一方面自我实现是一个未完成状态,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过程化。社会实践活动的常态化,就是将实践活动与日常教学、科研结合起来,与社会热点结合起来,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不能狭隘地理解“社会”,也不能仅把它看作暑期“三下乡”或者各类创新创业实践竞赛或活动,要实现社会实践的日常化、常态化,将三个“课堂”紧密联系起来。常态化的社会实践,更贴近大学生的日常专业学习与生活,更有利于专业教师的指导和过程化考核与管理。让社会实践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将之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笔者在指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相对于创新创业结果,更关注创新创业实践的过程,创业实践并非人人都能成功,关键要看在创业实践过程中,学生在其中学习了什么,积累了什么,历练了什么,事实证明,无论创新创业结果如何,在该过程中的锻炼都帮助其更好的成长。

(四)重视主体性与体验性

大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亦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要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深入分析大学生群体多元化、个性化的实践需求,重视大学生的主体性与其参与的体验性。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主体意识、主体能力、主体关系的启蒙、发展和提升的动力源。社会实践活动基本上是学生志愿参与,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参与性、主体性、交往性,进而形成独特的体验性。大学生能够在社会实践中参与“对话”,主观“我”与客观“我”之间的对话———理性思考,“我”与“他”的交往与对话———自由选择、平等对话、相互理解,通过“对话”与交往,形成学生独特的“主体性”。主体性成为大学生个性化的规定性,即作为主体的大学生在思维、意识和行动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自为性等,具有差异性、层次性和阶段性等特征[4]。“主体性”的存在,就要求社会实践活动要尊重学生主体的个性化实践需求,开展具有针对性、创新性的实践活动。而且由于“主体性”差异,导致每个参与者在实践中的体验效果与感悟是不同的。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就是“干中学”,这个过程会形成体验与感悟———知识的转化,有了体验与感悟才能上升为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即“实践—体验—感悟—成长”。学校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直接组织者,需要尊重大学生实践的“三个特性”———时代特性、专业特性、个体特性。当下无论是社会还是校园,呈现多元化的特征,经济、技术和信息的高速发展,社会实践活动要与时俱进;社会实践活动要尊重专业,不断创新实践形式———由大众化的志愿服务、支教环保等形式转向专业化实践;社会实践要符合大学生的思维特点和个体特征,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实践需求,提高实践活动的参与度。因此,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相应改进,通过实践促使学生提升素质、培养能力、完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是学校的工作,还需要政府、社会、市场(企业)、家庭等各个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大学生的实践成长。

参考文献:

[1]陆剑杰.论社会实践的它批判和自批判[J].江海学刊,2005,(2)

[2]于晓萍,等.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实效性与发展路径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3,(3)

[3]刘吕高.地方高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体系的构建[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4,(4)

社会实践的经验范文4

(一)改革开放实践呼唤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

实践与理论紧密联系,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两者互为影响、互为作用。实践是产生理论的基础,理论对实践起着指导作用。实践是永无止境的。实践发展了,必然要求理论发展,要求理论创新。早在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由于1872年的实践比1848年的实践向前发展了20多年,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6月24日的再版序言中指出:“这些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由于最近二十五年来大工业已有很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①同时,马克思、恩格斯还强调说:“关于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问题所提出的意见(第四章)虽然大体上至今还是正确的,但是由于政治形势已经完全改变,而当时所列举的那些党派大部分已被历史的发展进程所彻底扫除,所以这些意见在实践方面毕竟是过时了。”②我们的革命导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这里阐明的思想是非常重要、极为精辟的。他们明确告诉我们,随着实践的发展,理论也应当而且必然向前发展,即理论应当跟上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和实践发展的步伐,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理论也只有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跟上形势和任务变化的步伐,跟上实践发展的步伐,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充分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才能充分实现其存在价值。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一场新的极其深刻、极其广泛的伟大革命。我国近30年的改革开放实践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崭新的伟大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基本上找不到现成答案的创新事业,需要不断探索,勇于开拓和实践,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将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因此,通过改革开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任重道远,需要全党不断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地实践创新,不断地破除前进道路上的各种思想、理念及制度。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和任务,需要有符合中国具体国情和时代特征的正确理论来指导,即需要用中国化的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因此,改革开放实践的发展呼唤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呼唤着中国化的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二)改革开放实践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

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作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伟大实践,不仅呼唤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而且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丰富的资源。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是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升华。曾深刻指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③正是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推进和深化,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进程,从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比如,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发展理论;通过转变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建设理论;通过“一国两制”的实践,实现香港、澳门顺利回归,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权建设和国家统一理论;通过实践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科学发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等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改革开放实践是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可缺少的动力和源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正如所指出的:“理论是什么?理论就是对实践的总结。一切科学的理论,总是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自己。马克思列宁主义是这样,思想是这样,邓小平理论也是这样。”④还指出:“我们正在进行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必将不断产生丰富的新鲜经验。我们不仅要在实践中善于坚持和创造性地运用邓小平理论,而且要善于通过总结从中提炼出符合规律的认识和结论,继续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这是全党同志的庄严历史责任。”⑤正是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由此可见,改革开放近30年的伟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和发展的源泉和重要推动力。理论创新是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本质要求。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新阶段,新的改革开放实践要求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创造和发展新的理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充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使我们的理论创新成果能够适应时展的需要,适应形势发展和实践发展的需要,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三)改革开放实践检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检验创新理论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源自实践发展的推动,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归纳和升华。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成果还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定其真理性。早在19世纪,马克思就围绕真理是人的认识成果这一命题进行了系统阐述。他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⑥马克思论述的“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就是当代已成为我们全党共识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理念。

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质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的本质显示:真理是主体对客体的正确反映,是主观和客观的符合与一致。如果主观与客观不相符合,即说明是主体对客体不正确的反映,从而真理性就难以确认。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决定了实践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路径。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社会实践体现的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现实的物质的关系。通过主体的自觉活动,在现实中主体和客体实现了统一,使一定的思想、理论在现实中得以实现。从而人们能够通过实践来判定和检验相关思想和理论是否同客观事物相符合。离开实践,认识是否是真理就无从检验,而通过实践检验过的科学理论就具有真理性。

我们党在80多年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极为丰富极其宝贵的理论创新成果,这些理论创新成果同样需要实践来加以检验,通过实践来确认这些理论创新成果的真理性。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都是在实践中形成又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列宁曾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要求,任何郑重的政策必须以经得起严格的客观检验的事实作为根据。”⑦所以,我们党来自于改革开放实践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也需要通过改革开放的实践来加以检验。正如1983年4月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所指出的:“我们现在执行的这条路线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也是经过党的十二大肯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四年多的实践证明,这条路线是正确的。当然,还需要继续通过实践来加以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已近30年,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是通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具有显著的真理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是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指导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科学理论。

(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改革开放实践

实践是发展的,理论也应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科学的理论同样具有发展性,需要通过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与发展。说过:“真正的理论在世界上只有一种,就是从客观实际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从客观实际产生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获得了证明的最正确最科学最革命的真理”。⑨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是从人类社会实践的客观实际抽象出来又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都是对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的科学总结。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要不断发展,关键是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作为客观实际反映的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的发展、情况的变化,即实际的变化、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通过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来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马克思主义需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必然要发展。发展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以蓬勃的生机和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自形成之日起,就不断随着实践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着,不断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着。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并以不断发展、丰富和完善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社会实践。19世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其实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历史,是一部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社会实践的历史。实践没有止境,解放思想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要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基本规律。用发展的观点对待马克思主义,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这就是按规律办事,也是对待马克思主义唯一正确的态度。

我们党自建立以来,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实践,并在实践基础上形成了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这些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必然产物。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对指导中国革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党的建设发挥着极为重要、不可替代的理论指导作用。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又指导社会实践、推动社会实践,引导社会实践遵循相应的社会发展规律向前发展。因此,我们不仅要善于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更要在新世纪新阶段,在新的形势新的历史条件下,用发展着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

注释:

①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228~229、229页。

③《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6页。

④《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3页。

⑤《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6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59页。

⑦《列宁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20页。

⑧《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28页。

社会实践的经验范文5

一、公共管理实践教学体系———“三位一体”

所谓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公共管理各专业实践教学活动过程中各要素相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体包含实践教学活动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实现途径体系、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等要素,它们各自发挥作用,又协调配合,发挥实践教学体系的总体功能,本文是指通过构建案例教学、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的“三位一体”公共管理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公共管理实验教学和公共管理社会实践与理论知识讲授的有机结合,更好地指导公共管理领域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三位一体”中的“一体”是指整个公共管理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实践教学,相对于纯理论教学而言,是在公共管理给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活动形式。“三位”分别指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

(一)公共管理案例教学

所谓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是一种在任课教师的安排和指导下,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已被整理出的公共管理领域典型事件某一时段、某一方面的具体情况来理解同类事物的一般原理的教学方法,通过组织学生阅读案例、思考问题、分析案例中体现出的矛盾和冲突、同学之间讨论和交流,提升其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前案例文本的准备;二是在课堂上案例文本的使用;三是案例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定位;四是案例教学的过程管理。

(二)公共管理实验教学体系

所谓公共管理实验教学指的是学校任课教师基于完善的实验室和电子模拟软件,构建与公共管理实践相仿的实验环境,让学生不用去真正的管理部门而能够体验实际管理部门操作流程的教学模式。实验教学完全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让学生完全沉浸在模拟的管理实践情境中去体验管理过程,感受管理实践,进而培养其管理技能和素质。因此,在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重视实验教学环节。管理类专业的学科特点及专业技能的应用环境,决定了其实验实践环境的特殊性。高校无法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在真正的管理部门实践,真实的实验环境非常难以构建。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又必须有一个与实际工作环境相仿的实验实践环境。这一矛盾是目前公共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及实验室建设面临的最大困难。这一困难导致在进行公共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在课程设置、教学安排等方面存在严重的盲目性,与现实的管理环境脱节。学生在这样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下,很难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综合素质难以提高,多元化、创新性更是无从谈起。

(三)公共管理社会实践教育体系

所谓社会实践教育,就是指在实践课程体系中,重新设计社会调查、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等实践环节,构建三者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框架结构,使各个实践环节之间做到有机结合、循序渐进,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

二、公共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重点

公共管理实践教学是一个新生事物,相对于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还很不成熟,因此,在构建公共管理实践教学体系时需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

(一)公共管理案例教学体系的构建重点

公共管理案例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有:一是公共管理案例库建设,尤其是既具有区域特色,又具有典型性和真实性的案例建设,这是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为我们所看到的案例教学,仅仅是整个案例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案例教学需要依托一定案例文本,而教学案例的开发与编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财、物和时间资源,这一点往往很多院校不甚重视。二是公共管理案例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定位以及教师掌握和运用案例教学法的能力。案例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需要任课教师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的观念,重新定位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的角色并需要通过培训掌握案例教学方法。三是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的设施建设及案例教学的过程管理也是需要加以重视。案例教学对于教学设施的要求较高,需要有配套的多媒体教室和移动桌椅,通过教学设施的布置创造一定的“场域”,在这个“场域”中便于学生分组讨论、争论和思想碰撞;基于此,案例教学的过程管理显得尤其重要,需要任课教师掌握过程管理的方法及时调动学生参与到案例教学中来。

(二)公共管理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重点

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涉及到实验室的建设、电子实验软件的配置、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和实验教学管理体制的建立等方面,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基于此,公共管理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公共管理实验室的建设。实验教学需要依托一定规模是的实验场地,这是必需的硬件设施,不可或缺。需按公共管理类各专业招生规模、人才培养方向和学校专业定位建设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实验室以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二是公共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按照公共管理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征,加大相应的财政资源投入购置相关专业实验软件。在电子实验软件配置时,可考虑构建公共管理学科实验教学平台和各专业实验教学平台两个层次;公共管理学科实验教学平台是适用公共管理学科下的所有本科专业,可称之为“大平台”,各专业实验教学平台要体现各专业的特性和较强的专业性,可称之为“小平台”。三是公共管理实验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可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策略建设实验教学师资队伍。“走出去”是指派出实验课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实验课程培养和交流;“引进来”是指作为文科院系课效仿理工科院系的做法,可引进部分能够胜任实验交的人才。四是探索建立实验教学管理体制。实验教学涉及到实验室、实验软件、师资队伍、实验课程设计等环节,没有一个高效的实验教学管理体制,实验教学无法有效开展。

(三)公共管理社会实践教学的构建重点

从目前国内高校普遍情况看,专业实习与社会实践是薄弱环节,也是难点。因此,在构建社会实践教育体系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一是实习实践基地的功能、作用要切实发挥,并具可持续性,这是把专业实习落到实处的物质保证。切实做好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尤其是公共管理学科,需要与公共部门进行密切的合作。将专业实习安排在各级各类公共部门,既解决专业实习问题,又可使学生从公共管理的具体工作中了解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及方法,了解社会管理存在问题,了解公民对公共管理的需求。二是探索建立社会实践校外导师制。探索聘请公共管理实践部门管理者作为学生社会实践的校外指导教师,负责学生的社会实践环节。三是借鉴和改造古代“修学旅行”的社会实践模式。让学生在假期把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结合起来,具体地去调研一个或几个地方,然后用课堂上学习到的方法进行定量或定性的研究。例如一个旗县区基础教育的调研、农村人力资源(劳动力、教育情况、人员结构)的调研、城市公共交通的调研等。

三、公共管理实践教学的保障体系

公共管理实践教学的开展与实施,需要从教学理念、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方案、经费和制度等方面予以保障。

(一)确立公共管理实践教学理念

由于受到高等教育体制和观念约束,再加上可用于实践教学的物质保障不足,公共管理教学主要以课堂内教学为主,往往只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讲授,实践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课时等方面安排的不合理或不充分。这一现状已经影响到了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质量,这就需要打破教育体制和传统观念的约束,确立将实践教学体系作为整个公共管理学科教学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理念。

(二)打造适应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

公共管理实践教学需要“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即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既具有实际经验又掌握基础理论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是的公共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的关键。实践教学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案例教学、实验教学方法、技术与规律,同时在指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时需要了解熟悉公共部门运作流程。因此,有条件的学校应创造条件和机会,选派一些年轻教师到公共部门进行挂职锻炼或兼职,增加教师的公共管理实践经验。

(三)优化公共管理类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公共管理类各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设置的指导性文件,是所有教学活动安排的依据。因此,需要优化公共管理类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把案例教学、实验教学、社会实践与公共管理类各专业的本科人才学培养方案进行有机结合,使实践教学融入到必修课、限制性选修课和任意性选修课程中,实现公共管理实践教学体系与公共管理理论教学体系的良性互动。

(四)公共管理实践教学应有相应的经费保障

经费保障是开展和实施公共管理实践教学的物质基础。公共管理教学案例文本的开发与编写、实验室的建设与实验教学软件的购置、社会实习基地的建立与维护、师资队伍的建设都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基于此,学校、学院应多方筹措经费,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保证实践教学的正常开展。

(五)建立健全公共管理实践教学的制度保障

社会实践的经验范文6

炎炎夏日列日当头。正是由于有这样的环境,[莲 山课 件 ]正激起了我要在暑假参加社会实践的决心。我要看看我能否在恶劣的环境中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又手和大脑维持自己的生存,同时,也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所承认。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 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只有亲身经历过才会有那种超乎平常的感觉。今年自己的暑假和往年有所不同。实在学校要求我们参加社会实践 , 无非是想让我们提前接触社会 , 了解社会 , 这样才不会在真正走上社会的时候找不到生活的重心 , 于是我才决定今年要真正的往接触社会 , 品尝社会的酸甜苦辣。

在我的打工生活中,我也明白了很多:在日常的工作中上级欺压、责备下级是不可避免的。固然事实如此,但这也给我上了宝贵的一课。它让我明白到别人批评你或是你听取他人的意见时,一定要心平气和,只有这样才能表示你在诚心听他说话。固然被批评是很难受的,而且要明确表示你是真心在接受他们的批评。由于这样才能在失败中吸取教训,为以后的成功展路。我们要学会从那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这才是我所应该做的。

我也从工作中学习到了人际交往和待人处事的技巧。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我能看到自身的价值。人往往是很执着的。可是假如你只问耕耘不问收获,那么你一定会交得到很多朋友。对待朋友,切不可琐屑较量,不可强求对方付出与你对等的真情,要知道给予比获得更令人开心。不论做是事情,都必须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成功要有信心,要学会和四周的人沟通思想、关心别人、支持别人。打工的日子,有喜有忧,有欢乐,也有苦累,也许这就是打工生活的全部吧。我不知道多少打工的人有过这种感觉,但总的来说,这次的打工生活是我人生中迈向社会的重要一步,是值得回忆的。现在想来,二十四天的打工生活,我收获还是蛮大的。我所学到的生活的道理是我在学校里无法体会的,这也算是我的一分财富吧。现今人才市场上大学生已不是什么“抢手货”,而在每个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中,几乎都有工作经验。

所以,大学生不仅仅要有理论知识,工作经验的积累对将来找工作也同样重要。事情很简单,同等学历往应聘一份工作,公司当然更看重个人的相关工作经验。就业环境的不容乐观,竞争形式的日趋激猎冬面对忧虑和压力,于是就有了像我一样的在校大学生选择了暑假打工。暑假固然只有短短的1个月但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却可以体会一下工作的辛劳,锻炼一下意志品质,同时积累一些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这些经验是一个大学生所拥有的“无形资产”,真正到了关键时刻,它们的作用就会显现出来。 “纸上得来终觉浅,尽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暂的实习过程中,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在学校总以为自己学的不错,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这时才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含义。这也许是我一个人的感觉。不过有一点是明确的,就是我们的会计教育和实践的确是有一段间隔的。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会计需要理论的指导,但是会计的发展是在实践中来完成的。所以,我们学习会计应当与实践结合起来。做到从感性熟悉上升到理性熟悉。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具体说就是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即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的关系,以课堂为主题,通过实践将理论深化;暑假实践与平时实践的关系,以暑假实践为主要时间段;社会实践广度与深度的关系,力求实践内容与实践规模同步调进展。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近一个月短暂而又充实的实习,我以为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过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通过这次的实习,我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更重要的是检查一下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所承认,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在这种地方,看得到的机会,的挑战,有时会把自己与那些出进写字楼的同样年轻的人比较,心里真的感受到那很明显的差距,当然,这种差距并不是一时一日而起,所以,出到外面,一个正确的心理定位但显得格外重要,不然,经常由于比较把自己看得很不平衡,而迷失自己的方向,那些在我们前头的人们,可以当作是榜样,但不可过多的往计较,自己能做到何种程度,应该有一个很明了很中性的熟悉,不能过于攀比,更不可自以为是。

因而。结束工作的时侯,心里就有一种很渴看的感觉,明白了自己与社会所需的要求,由于现在毕业求职,特别是对于像自己一般的人,的时侯是社会,职业选择自己,面是不是的自己往选择职业,这应该就是所谓的先就业再择业吧,总结我的这次时期社会实践活动,固然是我的一次社会实践,但我以为是一次成功的,有用的,受益非同的社会实践这将会对我的以后学习起很大的帮助的。

古人曰:“逝者如此夫,不 舍昼夜”。短暂又难忘的实习旅程就像白驹过隙般,飞速而逝,而这其间的感受也像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一应俱全,在逐日紧张充实的工作环境中不觉间已经走过了一个月的实习期,回首这一个月的实习期,内心布满着激动,也让我有着无穷的感慨。

社会实践的经验范文7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社会体育专业;教学模式;实践教育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7)03-0115-04

Abstract: Based on the students, the social orientation and health as the main line,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social sports specialty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the paper constructed multi-level training course experiment, field practice platform and diversified training methods, multiple security mechanism for social sports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of support structure,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social sports specialty.

Key words: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social sports major;teaching mode;practical education

实践教学是与理论教学紧密联系,并相对理论教学独立存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总称[1]。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2],成为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体育专业着重培养的是社会应用型实用人才,对学生的实践技能要求较高,可以认为:实践教学环节在社会体育人才培养体系中至为关键,实践教学的效果直接决定了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目前,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严重滞后,已经成为制约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必须建立新的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

1 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国内高校的调研情况来看,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普遍存在着课程设置滞后、实习机制固化、创新创业不力等突出问题,具体可归纳为“四个缺乏”,阐明如下:

1.1 实验课程内容设置缺乏自身专业特征

鉴于历史原因,我国许多院校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方案及教学环节安排都是借鉴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体系制定的,课程体系和体育教育专业基本上是一致的[3]。课程设置通常是在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与运动人体科学等已有课程基础上进行筛选组合而成,导致课程内容往往是各专业现有课程的一个“拼盘”[4],缺乏自身的专业特性。受此影响,社会体育专业很多实验课程内容仍然没有摆脱以竞技为序设置知识点的格局,例如运动前后尿液红细胞、白细胞、蛋白质的测定,无氧功率的测定,反应时的测定;动作稳定性测试,深度知觉测试;短跑动作技术分析;血乳酸的测定、血尿素的测定、尿肌酐的测定等等,这些涉及运动训练范畴的基础实验内容与社会体育专业应用环境较为疏远,所学与所用彼此脱节,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关注度和主动性。

1.2 实验课程的实验内容缺乏逻辑串连

社会体育专业实验课程主要涉及体质健康监测与管理、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伤害防护与治疗、体育心理学、运动营养学、体育健身理论与方法、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等普遍开设的基础学科,每一门课程都有对应的实验内容,并且有些课程还有课程设计环节,最后还有专业综合实验,综合进行实践能力的训练。但是各个实验内容往往局限于每一门在授课程的认识区间范畴,无法将本专业内相互联系的课程内容贯通起来,使学生学习后对核心概念仍缺乏深刻理解,重要知识能力没有得到有序提升。例如对于社会体育专业核心课程内容――运动处方实验,上述课程都不同程度与之涉及,虽然在讲授上各有侧重,但反映在实验课内容上几乎没什么差异,都是依据运动处方的几个要素设计实验科目,针对性不强、实验内容简单重复、耗费人力物力不说,实验效果可谓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好似一份丰富的菜肴却被做成杂乱的食物拼盘,胃口全无,还浪费了食材。

1.3 创新创业活动和教学实践环节缺乏有机融合

就现实而言,大部分高校对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还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尤其是全民健身上升国家战略新形势下校内校外实践环节结合不够,与服务对象、服务环境脱节。例如国民体质监测及结果分析、慢性病运动干预的指导、不同人群体力活动水平建议、体育赛事项目策划、拓展与户外运动实施方案等这些与社会密切的实践科目要么蜻蜓点水,要么无的放矢,这样一来,对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专业素质及其职业准备密切相关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明显缺失,难以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背景下市场对社会体育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现实要求。

1.4 实践教学评价与考核缺乏严格要求

就调查来看,多数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列入教学计划的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学时)比重、比例并不低,但从结果来看,普遍反映本专业实践教学效果不佳。实践教学内容陈旧落后、实践教学平台单一、教学模式僵化该是主要原因。尤其体现在实践教学考核形式单一,考核要求简单,缺乏对专业能力培养效果严格要求,缺乏对实践教学环节真正有效的激励机制等方面,学生不够重视,教师干起来也没有成就感,最终造成实验教学缩水,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走形式,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要求降低甚至被忽视,严重影响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整体质量。

2 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2.1 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理念

新形势下社会体育专业要以学生为本,以社会为指向,以健康为主线,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教育教学思想[5],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抓手,做到实践能力与专业素养、职业素质协调发展,建立新的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2.2 建立“四多一体化”的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平台

依照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理念,建立多层次、多样化、多领域及多重性的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大平台,有效提升专业竞争力及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见图1)。

2.2.1 多层次课程实验

多层次课程实验是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社会体育专业课程实验可分为以下几类:

1) 基础性实验课程类。主要包括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和体育保健学等代表课程的基础实验。例如骨、关节、肌肉以及心脏和肾脏等的解剖,人体安静和运动时血液、尿液、汗液成分的测定,心、肺功能的检查与分析以及运动损伤常规检查方法等实验。这些基础性实验作为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必备的人体机能及运动科学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突出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在实验教学中的重要性,通过基础性实验课程阶段的学习,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实现从基本理论到基本技能的过渡。

2)综合性实验课程类。这些实验往往包含一个复杂系统,需要综合运用基础性实验所培养的能力和专业基础知识才能顺利完成一个实验任务[6]。例如包含体成分、骨密度、平衡能力、运动负荷评定等系列实验构成的人体动态体质测评,需要了解影响人体运动能力的各种内外因素,根据各个实验环节基础数据导出、汇总、分析才能得出结果。这类实验在培养动手能力的同时,着重实验全程的综合调控,这些实验可以为下一步学生进行相关主题课程设计打下实践基础。通过综合性实验课程阶段的学习,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实现从基本技能到综合应用的转变。

3)设计性实验课程类。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备理论应用能力、实操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多种综合能力,社会体育专业所涉及的这类实验范畴其实验内容往往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例如健身人群膳食调查与营养配餐方案、健康评价与运动处方、拓展与户外运动组织方案、赛事筹划与运作设计这些实验科目都可归为此类。这些实验不仅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综合性专业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社会实践经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具有很大益处。通过设计性实验课程阶段的学习,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实现从综合应用到项目开发能力的融合。

4)创新性实验课程类。@一层次的实验实际上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的科研项目研究,导师可以给出研究方向,课题选题、课题内容完全由学生自主决定,研究成果具备一定社会效益及经济前景。例如国民体质监测测试软件系统改善研究,运动介入亚健康的预防与评估、慢性病与运动促进的量级关系、全民健身运动的分级界定以及约球吧软件的开发等等,这些创新性实验课程的开设目的在于创造条件,突出学生的个性培养,为具有社会体育科技创新潜质的学生提供施展机会及环境(实验仪器设备、场地器械、创新创业基金)支持。通过创新性实验课程阶段的学习,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实现从项目开发到创新创业能力的跃升。

2.2.2多领域实践学习平台

社会体育专业涵盖体育基本技能、体育综合素质、体育创新思维三个层次的实践能力训练,为此搭建的实验室(或实验中心)、校内外及与社会共建实训基地、创新教育基地,是社会体育实践教学体系中基本技能、综合素质、创新思维训练,特别是社会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重要支持平台,其作用显而易见。

根据社会体育专业的特点,一是由实验室(或实验中心)组织学生,利用每年全国国民体质监测、每年9-12月国家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及教职工体质测试工作进行实践;利用大型校运会举办对大学生身体机能进行监控,结合所学推拿按摩,进行运动损伤与康复实习,拓展课程学习内容,保证学生基本技能和方法的训练;二是利用校内外及与社会共建实训基地,让学生直接参与校内所有场馆的对内、对外经营管理和项目运作,广泛参与校内外赛事、群体竞赛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三是利用创新教育基地提高其实践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创业经验与素质,使学生在真实的实践当中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2.2.3 多样化实践能力培养途径

实践教育相对于理论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形式多样化且必须具备开放式实践教学管理环境,随时满足实践教学需求[7]。鉴于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宽口径多维度导向,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实训、实习实践教学应打破传统整齐划一集中化模式,依照学生不同专业方向及职业倾向,内容设置可供选择多样化的实践学习模块,组织形式上采用集中与分散相互结合,有的放矢,学以致用,通过实训、实习实践教学阶段的学习将专业实践、社会需求、职业取向结合起来,并在整个实践锻炼过程期间,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努力开发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8],把大学生参加创新活动科研活动作为其完成学业的一部分,纳入大学生成绩的考查,给予学分奖励[9],在此基础上创造条件,让学生早进实验室、早进课题、早进团队[10]。根本解决实习期闲而无事的现象,基于能力递进切实提高社会体育应用型人才培训质量。

2.2.4 多重性实践教学保障机制

新形势下,高校应该转变传统上“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专业发展观念和模式,更加重视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并将其提升到与理论教学同等的地位[11]。首先在社会体育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提高体育实践课堂的有效教学。主动适应和配合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融合。实现自身专业的成长与发展。其二在制度上确立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全学程四年一贯制,不仅落实培养方案有关实践教学学时、学分及其所占比例,更重要的是必须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课内、课外协同发展,整合相关教学资源,通过多重性社会网络协同作用,形成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流程中的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整合的集合链优势;其三,倡导产学研结合,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依靠自身的优势和渠道,通过联合的方式,建立各具特色的校外学生实践、实习基地,并给予部分资金支持,发挥和巩固学校和行业部门既有的联系,通过多种组织形式,很好地将体育与专业、社会、职业取向结合起来,根本改变社会体育专业实习难、实践弱化问题。

3 结语

实践教育是以实践教育的思想理念为指引,通过课堂内外的各个教学环节,构建和创新实践教育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7]。本研究提出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为指向,以健康为主线的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理念,通过搭建多元化实践教学平台、营造激励性创新创业环境,对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有益探索,旨在建立新的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模式,从而为解决当前这一重大难题开拓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肖伟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4):81-84.

[2]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司函〔2001〕4 号)[Z].2001.

[3]曲洪刚.职业素质培养下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15,23(23):45-47.

[4]田雨普.社会体育专业教育的困惑与抉择[J].体育与科学,2009, 30(6): 68-70.

[5]付坤,李静,高青,王金国,凌振宝.高校工科类专业创新实践教育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7):221-255.

[6]刘小河,马洁,管萍,付兴建,刘丽华.自动化专业“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10):27-30.

[7]管芳,胡鸿志,郭庆.面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育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2):17-19.

[8]汤佳乐,程放,黄春辉,曲雪艳,徐小彪.素质教育模式下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1):88-135.

[9]王伟伟,董利飞.浅谈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教育时空,2011(4):221.

社会实践的经验范文8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反思”和“反思性实践”等概念首先在美英等西方国家的教师教育界流行,随后迅速成为世界性的教师教育研究热点,被普遍认为是教师教育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3]82在2011年国家颁布施行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中,“实践取向”课程理念的提出,决定了职前教师教育实践课程以培养“反思性实践者”的教师为指归。[4]师范生不仅要在教师教育实践课程中获得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还应该在获得的这些有益经验中收获启示,从亲身实践的体验中找到不足。只有这样,才能使实践课程的开展更加具有目的性和有效性,才能使课程的主要参与者在有限的课程中获得更多的收获。

二、实践课程关注实践创新能力的养成

教师教育实践课程重要作用的发挥,有赖于师范生实际经验的获得,有赖于其反思性实践能力的提升,更有赖于在二者的基础之上,形成教育创新能力。然而,现阶段教师教育实践课程存在的问题和呈现出的局面却令人忧虑。目前,教师教育实践课程发展的瓶颈在于对实践的理解狭隘,把握不够到位。例如,实践课程研究和改革的主流观点和主要路径倾向于延长课程时间,然而,简单延长课时只是从量的维度来理解课程。[5]我们更需要的,是从质的方面来加以把握。孔子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要切实提高实践课程的有效性,只注重保障课时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从课程的实施效果来考察和分析,提高师范生举一反三的实际运用和实践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实践课程的有效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因此,除了实践经验与反思性实践能力之外,实践创新能力,也是教师教育实践课程发展诉求的重要方面。

三、“生活教育”理念与教师教育实践课程发展诉求相吻合

关于教师教育实践课程中对“经验”“创新”“探索研究”的需求,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中很早就做出了论述。陶行知倡导“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生活教育”理念,强调生活是教育的中心。他主张:“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教师要在做中教,学生要在做中学。”[6]这为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探索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与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发展诉求相吻合。

(一)“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的理念,简单来讲,即“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教育源于生活,又促进生活的发展,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7]陶行知指出:“施教的人不能无中生有,他必得要运用环境所已有的事物去引起学生之活动,所以遇到‘教什么’这个问题,我们暂时可以下一句答话:有什么,学什么;学什么,教什么;教什么,就拿什么来训练教师。但是世界上有的东西,无计其数,所有的未必是所需要的,因此我们姑且又要加上一句答话:要什么,学什么;学什么,教什么;教什么,就拿什么来训练教师。”[8]陶行知的论述简明扼要地回答了教师工作的来龙去脉,也为我们在新的课程改革过程中,对教师教育实践课程进行探索带来了启示。在文中,我们已经阐明了实践课程对经验的重视与呼唤。这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所倡导的思想相吻合。正因为“施教的人不能无中生有”,我们才要重视从生活中汲取有益的教育素材;也正因为施教的人“要什么,学什么;学什么,教什么”,我们才需要懂得,对于教师教育的主体———师范生而言,清楚地了解学生“要什么”,老师“教什么”是至关重要的。而这些潜藏在生活中,蕴含于教育过程中的宝贵经验,是无法从书本上直接获得并为我们所用的。陶行知用生动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论述了自己关于经验获得的重要性的理解。而经验获得的最直接的途径,便是生活。因此,他的“生活即教育”,正体现了当前我们所探讨的教师教育实践课程发展诉求中对教学实践经验的关注与重视。从“生活决定教育”与“教育改造生活”的辩证关系中,我们不仅认识到了在“生活教育”理念下“生活”与“教育”的“唇齿相依”的密切联系,还领悟到了二者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和促进的。正如陶行知所言“教育源于生活又促进生活的发展”。这对于当前我们探索的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发展诉求也有着重大的启示。一名师范生要想让教育源于生活又促进生活的发展,必须能深刻领悟二者之间相融相通之处,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勇于并善于反思。只有做一个反思性的实践者,才能真正使教育“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在陶行知回答教师要“教什么”的问题时,我们看到,他所倡导的方式方法无疑也符合教师教育实践课程发展诉求中对教师实践创新能力的需要。教育来源于生活,所以作为教师要“有什么,学什么;学什么,教什么;教什么,就拿什么来训练教师”;但现实生活是纷繁复杂的,陶行知作了修正,提出“要什么,学什么;学什么,教什么;教什么,就拿什么来训练教师”。相信,这一修正的过程,也体现了每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思维加工过程。师范生应该认识到,生活中的点滴都可以成为教育的素材,但是教师每次呈现给学生,与学生共同探索的,并非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因此,要懂得有的放矢,不仅知道生活中“有什么”,更要清楚地知道我们“要什么”。这一过程,依赖于以往的实践经验,更离不开对以往实践经验的反思与创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不断变化的生活所提供给我们的教育素材中,与时俱进地判断我们“要什么”。

(二)“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先生说:“学校生活只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学校不是道士观、和尚庙,必须与社会生活息息相通,要有化社会的能力,先要情愿社会化。”[9]在“生活即教育”的核心理念的引导下,陶行知认为,“社会即是学校”,“在社会的伟大学校里,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先生,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同学,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学生。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9]“学校不是道士观、和尚庙,必须与社会生活•130•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7期息息相通”,陶行知言简意赅地表达了对于“社会即学校”的理解。既然“生活即教育”,那么产生生活的地方也便是产生教育的地方。“要有化社会的能力,先要情愿社会化”也准确地表达了对于实践经验的重视。要想改造社会,首先要知道想要改造的社会是什么样子。这无疑是在强调“行是知之始”,即强调了实践经验的重要性,体现了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发展诉求。此外,“社会即学校”的主张也体现了实践课程中对教师反思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要求。“社会化”与“化社会”之间,需要一个过程来转换,对于教师和师范生来说,不仅要从“社会化”过程中吸收教学实践经验的精华,更要以此为出发点,来不断地反思实践经验中,哪些可以“为我所用”,并在此基础上,有创造性地对所获得的实践经验进行整理和加工,使它们真正符合时代性和发展需要。

(三)“教学做合一”

社会实践的经验范文9

【关键词】会计学;实践课教学;探讨

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人才的重要使命。如何实现社会对高校培养人才的需求,提高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快速适应社会的能力,关键是要深化教学体制的改革,改革教学计划,加大实践课的教学。

一、加强高校会计实践教学的现实意义

高等会计教育培养的是具有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与技能且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深化教学体制的改革,改革教学计划,加大实践课的教学,就我国目前的会计教育而言,加强会计实践教学尤为重要。

(一)会计实践教学是高校会计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为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会计人才,高校会计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与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是因为,会计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学科,应用性强。由于学生普遍缺乏社会实践经验,若单纯地传授理论知识与技能,不可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不可能使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因此,实践教学不可缺少。

(二)加强会计实践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水平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会计人员如果没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就不可能正确处理相关的会计事项。这就要求高校培养的会计人才不仅要掌握一定的财务会计基础理论和相关学科知识,而且要具备较强的处理各种交易或事项的实践经验及专业技能。而这种专业技能的培养,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可能解决的,必须通过会计实践教学环节才能实现。所以,加强会计实践教学,既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以及专业技能,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加强会计实践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会计实践教学是实现会计教育目标的关键,针对会计学应用性较强的特点,高校培养的会计人才必须具备较高的应用能力、运作能力专业素质。从国外高校的会计实践教学来看,从事会计教学的教师通常都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他们通常是双重身份,既是高校的教授,又是注册会计师或注册税务师或注册舞弊审计师,有着丰富的会计、审计实践经验,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和设施、引进大量的会计实践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既充实了教学内容、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因此,加强会计实践教学可以促进会计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教学机制的完善,并为社会提供更多的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会计人才。

二、我国高校会计实践教学的现状

在我国,几乎所有高校都开设了会计学专业,会计教育水平和质量参差不齐。近年虽然有些高校开始重视会计实践课的教学,但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忽视会计实践教学,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

目前,我国高校会计教学模式陈旧,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要求。很多高校的会计教学计划中会计实践教学所占有的学时数比例很小,甚至达不到10%;有的虽然开设了实践课,但所用的软件比较落后,操作时相当困难,案例不具有代表性,与实践脱节;有的甚至没有会计实践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体,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处于被动地位,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势必导致学生知识的局限性和固定性,动手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不到锻炼和磨砺,学生的适应能力差、综合素质不高、缺乏独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必然的结果。

(二)会计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落实

尽管有些高校已开始实施会计实践教学,但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多数会计实践教学并没有得到落实。如会计模拟实验大多是手工操作,会计电算化程度不高;实验教材更新滞后,与现实相差太远,特别是与新准则有关的职业判断、资产减值等内容均未及时反应在教材中;部分会计专业教师实践经验不足,指导学生进行会计模拟实验时缺乏引导性和权威性;模拟实验项目单一,仅限于《会计学原理》和《中级财务会计学》,而且只涉及到生产制造业,其他行业尚未涉及。又如,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缓慢,造成实习基地少且覆盖面较窄,使得校外实习流于形式,没有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

(三)会计实践教学硬件投入不足,力度不够

近年来,大多数高校都建立了会计模拟实验室,但模拟实验设备和设施还不健全,硬件配备不足,缺乏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如计算机及网络配置等设备还不理想,会计软件的开发还不能满足会计实验的需要,会计电算化程度不高,会计实验项目缺乏层次性、综合性,模拟经济现象的现实环境还不尽如人意,与会计核算密切相关的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税收等方面的内容尚待进一步挖掘。另外,高校与校外各单位尤其是企业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不足,没有建立长期的产学研一体化实验基地,使得会计实践教学实施困难。

三、高校会计实践课教学的思考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要发展,教育必先行。要赶上国际会计教育快速发展的步伐,要实现会计教育目标、培养优秀的会计人才,就必须加快会计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一)提高对会计课程实践性教学的认识

美国会计教育改进委员会(AECC)强调:“学校会计教学的目的不在于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在于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由此可见,会计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独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学生不应是只会说不会做、高谈阔论的“上不挨天(理论水平不高)、下不着地(动手能力又差)”的务虚者,而是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熟练的实践技能、会动手操作的实用性人才。为此,首先必须强化会计实践教学,从思想上、组织上高度重视,措施上要加大投入,完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

(二)完善会计模拟实验机制

会计模拟实验是给学生提供一个企事业单位的动态会计模拟环境,要求学生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对模拟对象所发生的一切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处理,最终提供该模拟对象的会计信息。进行会计模拟实验,给学生提供一个仿佛置身于企事业单位的环境,可以直观地、系统地了解会计工作程序和会计处理过程,并将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运用于会计实践,解决具体的会计问题,它是培养学生掌握会计知识与技能、提高会计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因此,加快会计模拟实验室的建设、完善模拟实验机制势在必行。

1.加强会计模拟实验教材建设。会计模拟实验教材应紧密结合新的会计准则和当前会计工作的实际,能够反映新环境条件下出现的经济现象和新的会计问题,模拟实验的内容应丰富多彩,案例应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尽量涵盖各行各业的会计事项,可配套建设《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学》等多种模拟实验教材,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等主干课程的相关知识与技能,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他们的职业判断能力。同时,还应编制《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教材,重点反映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会计处理的环境、交易或事项,模拟程度应尽量符合当前的经济实际,并随时加以更新。2.加快对会计专业教师的培训。会计专业教师由于长期从事会计教学与研究工作,难免与会计实际工作脱节,特别是会计准则发生变动时,这种现象更加突出。因此,应注重加强对专业教师的会计实践技能的培训和提高,尤其是对新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的磨练,鼓励会计专业教师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到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会计工作第一线,广泛收集新的经济案例和交易事项,不断扩充会计案例库,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样既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又能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从而推动高校会计实践课程教学的积极、健康发展。

3.加大资金投入,改善模拟实验条件。高校应增加资金投入,建立专门的会计模拟实验室,配备必要的各项会计模拟实验教学设备和设施,加强对计算机和网络的维护与保养,及时更新会计软件和杀毒软件,防止计算机病毒侵入和相关信心的流失。

(三)加强校企结缘,拓宽社会实践教学之路

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实践教学不能仅仅局限在实验室,而应该走出校们、走向社会、走到生产与管理的一线,加强校企结缘,拓宽社会实践教学之路,创新社会实践教学思路。真正实现“学了就用、学了会用、学了能用;在用中学、在用中锻炼、在用中提高、在用中发展。”

1.建立稳固的社会实习基地。社会实践教学的前提条件是具有稳定的实习基地,高校应与会计师事务所、各类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选择那些符合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满足高校教学要求的单位作为实习基地,并签订正式的实习协议或合同。实习基地的选择首先应遵循多元化、层次化。如本地与外地相结合、学习基地应涵盖企业集团、大、中、小型企业等多个层次的单位。其次,实践基地应跨领域设置。如制造业、商品流通企业、服务业、农业、建筑业、金融业一级行政事业单位等都应有相应的实习基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校应与国际知名公司、外资企业或合资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使会计实践教学走上国际化道路。

学生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社会实践,可以全方位地了解会计实务、资产评估、税务、审计与验资等相关事项,也可以置身于真实的会计环境之中,参与实习单位的会计、审计及财务管理等活动,从而提高他们的会计实践能力、适应能力、调查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

2.强化社会实践的监督与管理。高校应对社会实践实行全方位监督与管理,在实施社会实践之前,学校应拟定实习计划及实施方案,选派专业指导教师,确定实习单位;在实习期间,指导教师必须及时与实习单位沟通,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以及他们在实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实际中发现的新问题与知识点的结合有“缝隙”时,应引导学生给予足够的关注,促使学生通过不断的实践,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同时,指导教师应了解实习单位是否履行实习协议,是否指派专人对学生进行实习指导,学生是否到岗、履行岗位情况等。通过沟通,可以及时解决实习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真正达到学习的要求和目的。在实习结束时,应进行实结与汇报,对于毕业实习,还应进行实习答辩,以便更好地总结经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

【参考文献】

[1]廖哲勋.论课程学科建设的规律性.《课程教材教法》2007,(3).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