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集锦9篇

时间:2023-09-22 09:48:33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范文1

一、地质灾害基本情况及趋势分析

截止到年底,全市有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394处。按规模分:大型10处,中型43处,小型341处;按地域分:新昌县103处,诸暨市102处,嵊州市95处,上虞市76处,*县15处,越城区3处。全市地质灾害易发区面积5219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63%。

年,我市受强台风、强雨雪等极端性灾害天气影响,地质灾害明显多发,全市共发生突发地质灾害22起(不包括未造成人员伤亡的小型公路边坡塌方),比年增加175%,其中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16处。由于预防措施到位、应急处置妥当,未造成人员伤亡。全市因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60万元,比年减少了15%。

汛期是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防范期,今年要特别注意极端性灾害天气在局部造成的强降雨,做好预警预报工作。地质灾害易发区是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区域,特别是要把各类农村道路边坡、易发区内的各类农家乐等公共场所及农村居民点作为地质灾害防范的重点。

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做好入汛前各项应对工作。各县(市)都要在汛期来临前编制年度防灾方案,指导本年度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3月中旬前,各地要组织汛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检查,检查各灾害(隐患)点现状和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充分考虑极端天气引发重大地质灾害险情的可能,对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作必要的修改完善。重新确认应急系统及群测群防网络人员,确保责任落实,在紧急情况发生时,能迅速响应,高效有序地组织抢险救灾工作。

(二)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加强地质灾害预警体系建设。各县(市)国土、水利、气象等部门要密切合作,互相沟通,进一步健全地质灾害预警体系。落实汛期各项工作制度,汛期值班、灾情巡查、灾情速报等制度要严格执行,做到各地质灾害(隐患)点汛前检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确保一发现险情,立即组织应急排险,防止灾情的进一步发展。各地要适时开展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进一步健全地质灾害应急反应系统,全面提高各级政府的应急抢险能力和当地群众的应急自救能力。

(三)加强群专结合和群测群防建设。抓紧开展新昌县回山镇下山村滑坡专业监测省级示范点的建设工作。各县(市)要建立1?2个地方级地质灾害监测示范点,做为各地地质灾害监测的样板工程,实行专业监测与群众简易监测相结合,带动并提高各地的地质灾害防治水平。建立群测群防网络责、权、利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制定监测工作制度,灾害(隐患)点责任人负责定期检查监测记录,确保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到位、监测记录到位;要从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中安排一定资金,保障地质灾害监测人员的工作经费。通过各种渠道,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的业务培训和知识宣传,同时发挥监测示范点的教学推广作用,提升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的监测水平,提高基层群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做到明白防灾、主动防灾。

(四)推进预防为主、治避结合的工作进程。上一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已到修编期限的上虞市、嵊州市、新昌县要做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修编、和实施工作;全面调查,制定新一轮防治目标,统筹安排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快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和搬迁进度,争取提早实现各地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近期或中期目标。列为省重点的诸暨市、上虞市、嵊州市、新昌县要按时完成小流域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的全部工作,并把成果应用到当地政府防汛抗灾中。

(五)做好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建设用地项目中确认位于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督促工程建设单位落实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提出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从源头上减少工程项目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对引发地质灾害的工程项目,按照“谁诱发,谁治理”的原则,督促责任单位及时治理。

三、地质灾害防治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协调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级政府要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规定,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组织有关部门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防汛工作的重要内容。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负责管辖范围内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二)保障经费,推进工作。各县(市)政府要建立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对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的防治经费要列入当年财政预算,专款专用;对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的治理费用,要按照“谁诱发,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单位承担。积极向上争取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和专项资金,按规定落实配套资金,把地质灾害防治与水利建设、交通建设、城市建设、防汛抗旱、新农村建设等结合起来,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机制,保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范文2

一、2013年地质灾害发生情况及2014年汛前排查情况

2013年,我县共发生地质灾害4起,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滑坡崩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余万元,无人员伤亡。

2014年,汛前地质灾害排查结果确定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71个,根据地质灾害隐患点所威胁的资产、人数及目前发育状态,列入县级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8个(其中市级2个)。

二、2014年降雨趋势预测及地质灾害防范期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2014年我县年降水量为480~590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少1~2成。主要集中在6月至8月,其中6月份略多,7、8月份略少。

今年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重要防范期确定为6月至9月份。

三、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威胁对象及范围

全县列为危险斜坡、滑坡崩塌灾害重要防范点8处,具体分布:镇5处、乡1处、乡1处、镇1处,均为危险斜坡和滑坡崩塌地质灾害。一是县财政局至县国土规划建设局办公楼后斜坡。直接威胁机关工作人员和办公大楼安全,威胁人口500人,威胁资产约1.5亿元。二是镇长山饭店至宏华宾馆后斜坡。威胁办公、宾馆建筑及工作人员。特别是宏华宾馆后侧人为削坡危险程度加剧,在降雨条件下易发生崩塌地质灾害,威胁县医院、长山饭店、宏华宾馆等建筑物及人员的安全。三是镇三盘碾梦花园小区西侧斜坡。直接威胁坡上34户、114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处于极不稳定状态。四是镇老网场南海斜坡。直接威胁海边10户养殖厂房及30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处于极不稳定状态。五是镇三盘里山体滑坡。直接威胁坡上及坡下4户民宅和1栋军产房的安全,处于极不稳定状态六是乡村珠圈滑坡区。直接威胁海边养殖生产厂房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处于极不稳定状态。七是乡客运站左侧山体危险斜坡。直接威胁坡下客运码头来往旅客及工作人员约500人,威胁资产200余万元。

八是镇社区南山斜坡(四中东侧)。直接威胁坡上3户村民和坡下四中学校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

四、重要地质灾害防范点防治措施

8处地质灾害重要防范点由县国土规划建设局组织有关责任单位会同地质灾害防治专业队伍制订具体的防灾预案,包括监测、报警、疏散、应急抢险等具体措施。

1.镇三盘碾梦花园小区西侧滑坡:加强动态监测,在危险区设立警示牌,发放地质灾害明白卡及防灾预案示意图。汛期要采取避让措施,撤离坡上群众,禁止在危险区内进行可能加剧地质灾害发生的工程活动,力争完成危险小区居民整体搬迁。

2.县财政局至县国土规划建设局办公楼后危险斜坡:加强动态监测,在危险区设立警示牌,发放地质灾害明白卡,积极争取国家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完成该区域地质灾害治理。加强汛期监测工作,禁止在危险区内进行可能加剧地质灾害发生的工程活动。

3.长山饭店至宏华宾馆后危险斜坡:采用少量定点位移方法,加强动态监测;在危险区设立警示牌,发放地质灾害工作卡和地质灾害明白卡。汛期要组织人员撤离避让,禁止在危险区内进行可能加剧地质灾害发生的工程活动,依法落实地质灾害治理责任。

4.镇老网场南海斜坡:加强动态监测,在斜坡危险区域设置警示牌,向坡下养殖户发放防灾明白卡,汛期要组织坡下养殖户撤离避让。

5.镇三盘里滑坡:加强动态监测,设置木桩及标尺,确定专人长期监测,在危险区设立警示牌,发放地质灾害明白卡和地质灾害工作卡。汛期组织群众撤离避让,禁止在危险区内进行可能加剧地质灾害发生的工程活动。

6.乡村珠圈山体滑坡:加强动态监测,设置木桩及标尺,确定专人长期监测,在危险区设立警示牌,发放地质灾害明白卡和地质灾害工作卡。汛期组织危险区域生产人员撤离避让,禁止在危险区内进行可能加剧地质灾害发生的工程活动。

7.乡客运站左侧山体危险斜坡:加强动态监测,采用少量定点位移监测,在危险区设立警示牌,尽快进行工程治理。加强汛期监测工作,组织旅客临时撤离避让,禁止在危险区内进行可能加剧地质灾害发生的工程活动。

8.镇社区南山屯滑坡(四中东侧):加强动态监测,设置木桩及标尺,确定专人长期监测,在危险区设立警示牌,发放地质灾害明白卡和地质灾害工作卡。汛期组织师生撤离避让,尽快进行工程治理,严禁在危险区内进行可能加剧地质灾害发生的工程活动。

五、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求

各乡镇政府及有关单位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认真贯彻执行地质灾害防治的法规和规章,积极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减轻地质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损失。

1.加强领导,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县政府成立以主管副县长任总指挥,县国土规划建设局和各乡镇政府主要领导任副总指挥,县发展改革局、县教育局、县公安局、县财政局、县人社民政局、县交通口岸局、县农林水务局、县海洋渔业局、县商务局、县文体广电局、县卫生人口计生局、县安监局、县旅游局、县气象局、县供电局、65711部队、县武警中队等为成员单位的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急指挥部。主要负责全县地质灾害的防治规划、调查、监测、预报预警、治理等工作。各乡镇政府对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主要领导是辖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县国土规划建设局具体负责全县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等工作,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县国土规划建设局,主任由县国土规划建设局局长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由县国土规划建设局分管地质灾害的副局长担任。

2.完善和规范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群测群防体系,严格落实县、乡、村三级防治点的监测责任,避免因管理不到位造成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

3.加强巡回检查,及时发现并成功预报地质灾害隐患。各乡镇政府、各有关部门在汛期,要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密切注意重大隐患点的变化情况,全面巡查,发现险情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4.各乡镇政府、各有关部门要积极争取生态移民项目资金、危房改造资金、省级地质灾害治理项目资金及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加大对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和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的搬迁避让力度。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范文3

一、2009年地质灾害防治基本情况

2009年,我县按照“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力度,严格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巡查和值班制度,乡镇(街道)编制了地质灾害防治预案,向省厅争取了地质灾害隐患点搬迁的用地指标,加大了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治理力度,完成了和平镇方家庄卞阿兰家后山滑坡隐患点和龙山街道川步村古山庵48号泥石流隐患点的工程治理。“莫拉克”台风期间,和平镇吴村法海寺后山发生一起泥石流、和平镇周坞山村张培江家后山发生一起崩塌、白岘乡三洲山村10省道茅山段发生一起山体崩塌共3起地质灾害事件,但均未造成人员伤亡。去年,全县没有发生一起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事件。

二、2010全县地质灾害趋势

我县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四种,以崩塌、滑坡和泥石流为主。崩塌主要发生在公路沿线陡坡、矿山陡崖,且以岩质为多。滑坡一般发生在采矿、修路、建房等形成的人为削坡处,岩质、土质均有,以土质为主。泥石流主要发生在山区,以土质为主。地面塌陷主要发生在我县西北部地下采煤区,均为冒顶型塌陷。地质灾害多与地下采煤、开挖坡脚、削坡过陡和爆破振动等人为因素有关。

我县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隐患主要分布于西北部白岘乡、槐坎乡等低山丘陵区,及西部二界岭乡、泗安镇、林城镇、小浦镇等低山丘陵区;泥石流地质灾害隐患主要分布在煤山溪流域、杨岭涧流域、长桥涧流域、合溪涧流域及东庄流域。我县地质灾害隐患分布还与雨带分布有关,主要分布在北川——顾渚——尚儒和北川——桃花岕——诸道岗——周吴两个雨带范围。

全县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为:

1.尚儒——新民——顾渚重点防治区。主要包括煤山镇北部新民、邱坞、楼下和尚儒等村,及水口乡西北部顾渚村“农家乐”开发区,面积31.0平方公里,占全县重点防治区的56.3%。地质灾害隐患主要有滑坡、崩塌和泥石流,共威胁人口48人,威胁资产约91.5万元。区内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段为坡麓切坡处及5处泥石流沟谷。

2.三洲山——白岘重点防治区。主要包括白岘乡西部三洲山、白岘、凤凰亭等村,面积10.88方公里,占所有重点防治区的22.04%。本区包括3个中易发区,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共威胁人口93人,威胁资产约147万元,主要威胁坡麓和采空区村民的安全。

3.川步村重点防治区。包括龙山街道川步村“农家乐”开发区,面积7.47平方公里,占所有重点防治区面积的15.13%。本区包括2个中易发区,区内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主要有滑坡和泥石流,可能发生的地段为坡麓切坡处及泥石流沟谷。目前主要有2处泥石流隐患,均为我县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共威胁人口33人,威胁资产约53万元,威胁矿区和沟口村民的安全。

我县的地质灾害大多发生在春雨期、梅雨期和台风期,是防灾的重点时期。春雨期降雨强度虽不大,但连续不断且持续时间长,易发生地质灾害。梅雨期降雨集中,且持续时间长,是地质灾害的高发期。台风期降雨强度大,易出现暴雨天气,是地质灾害多发期。

三、2010年汛期气候预测

据县气象部门分析预测,2010年我县天气的总趋势属气象灾害偏重年景,属于气候异常年份,有较明显的区域性气象灾害(洪涝、高温干旱、台涝等)发生,强对流天气、雷暴灾害与高温明显。预计汛期(5~9月)总雨量比常年略偏多,为730~820毫米,系统性、连续性降水较多,梅汛期降水相对集中,入、出梅时间接近常年,入梅日6月13日,出梅日7月7日。台风(或热带风暴)影响多于平均年份,影响台风个数偏多,有2~3个。

针对今年预测的天气趋势分析,总的看来,今年汛期突发性和密集性恶劣天气使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不容乐观。

四、2010年重点区段的防灾措施

经调查分析,我县有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11处。这11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稳定性差,潜在危害大,是XX县2010年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

1.白岘乡三洲山村茅山施泉生屋后滑坡隐患点

位于白岘乡三洲山村,地理坐标为:经度119°38′03″,纬度31°07′29″。类型为滑坡,小型,险情等级为中型。该滑坡隐患原始坡度较陡,滑坡长约30m,宽约100m,边坡高约90m,残坡积层平均厚2m,面积3000㎡,体积6000m3。该滑坡隐患系坡脚开挖建房形成,2001年6月12日曾在前缘发生小量松散物坠落,但未造成经济损失。稳定性差,引发因素为持续降雨,威胁村户6户24人60万元的生命财产安全。临灾状态预测现象为出现裂缝、前缘溢水变浑,定期、汛期24小时目视检查。在监测过程中,如监测数据达到预警状态,监测人员应及时敲锣叫喊预警。听到预警信号后,村民必须及时沿现有村道迅速撤往东南150m西岕村委的预定避灾地点。

2.白岘乡白岘村丁岕匡根宝屋后滑坡隐患点

位于白岘乡白岘村,地理坐标为:经度:119°39′26″,纬度:31°07′21″。类型为滑坡,小型,险情等级中型。该滑坡隐患原始坡度较陡,滑坡长约30m,宽约60m,边坡高约80m,残坡积层平均厚2m,面积1800㎡,体积3600m3;该滑坡隐患系坡脚开挖建房形成,属牵引式土质滑坡隐患。稳定性较差,引发因素为持续降雨,威胁村户6户35人40万元的生命财产安全,临灾状态预测现象为出现裂缝、前缘溢水变浑,定期、汛期24小时目视检查。在监测过程中,如监测数据达到预警状态,监测人员应及时敲锣叫喊预警。听到预警信号后,村民必须沿现有村道迅速撤往滑坡体以北100m村户预定避灾地点。

3.白岘乡访贤村化树岕刘法根屋后地面塌陷隐患点

位于白岘乡访贤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9°40′7.6″,北纬31°6′25.5″。类型为地面塌陷,小型,险情等级中型。该地面塌陷隐患地形平缓,主轴长约100m,残坡积层平均厚3m,面积7850㎡,系地下采煤形成地下采空区引起,属冒顶型地面塌陷隐患。现今变形迹象主要为2000年8月2日刘法根等村民房屋墙体出现裂缝,地面也出现开裂。稳定性较差,引发因素为持续降雨,威胁村户6户24人30万元的生命财产安全,临灾状态预测现象为墙体或地面裂缝加大,防治措施是封闭采煤井巷,定期、汛期24小时简易监测。在监测过程中,如监测数据达到预警状态,监测人员应及时敲锣叫喊预警。听到预警信号后,村民必须及时撤离,沿现有村道迅速撤往塌陷区以北200m村户的预定避灾地点。

4.槐坎乡十月村青东符卫潮屋周地面塌陷隐患点

位于槐坎乡十月村。地理坐标为:经度:119°40′06″,纬度:31°03′32″。类型为地面塌陷,小型,险情等级中型。该地面塌陷隐患地形平缓;主轴长约100m,残坡积层平均厚5m,面积31400㎡;该地面塌限隐患系地下采煤形成地下采空区引起,属冒顶型地面塌陷隐患。1958年1月5日符卫潮由于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出现局部塌陷。稳定性较差,引发因素为持续降雨。威胁村户6户20人48万元的生命财产安全。临灾状态预测现象为墙体或地面裂缝加大,防治措施为封闭采煤井巷,禁止影响区大量开采地下水,定期、汛期24小时目视检查。在监测过程中,如监测数据达到预警状态,监测人员应及时敲锣叫喊预警。听到预警信号后,村民必须及时撤离,沿现有村道迅速撤往预定避灾地点塌陷区以北200m村户。

5.槐坎乡东风村东风岕沈仕英屋周边地面塌陷隐患点

槐坎乡东风村,地理坐标为:经度119°39′28″,纬度31°05′39″。类型为地面塌陷。该地面塌陷隐患地形平缓;主轴长约100m,残坡积层平均厚3m,面积17600㎡。该地面塌限隐患系地下采煤形成地下采空区引起,属冒顶型地面塌陷隐患,小型,险情等级中型。1958年1月5日沈仕英等村民房屋墙体出现裂缝,地面也出现开裂。稳定性较差,引发因素为持续降雨。威胁村户7户25人56万元的生命财产安全。临灾状态预测现象为墙体或地面裂缝加大,防治措施为封闭采煤井巷,定期、汛期24小时目视检查。在监测过程中,如监测数据达到预警状态,监测人员应及时敲锣叫喊预警。听到预警信号后,村民必须及时撤离,沿现有村道迅速撤往预定避灾地点塌陷区以南300m村户。

6.夹浦镇父子岭村春光饭店后山崩塌隐患点

位于夹浦镇父子岭村,地理坐标为:经度119°55′02″,纬度31°09′20″。类型为崩塌,小型,险情等级中型。该滑坡隐患地形陡峭,崩塌体长约10m,宽约20m,边坡高约60m,残坡积层平均厚1m,面积300㎡,体积400m3,该崩塌隐患系坡脚开挖建房形成。2001年7月10日曾在前缘发生小规模岩块崩塌,但未造成经济损失。稳定性较差,引发因素为持续降雨。威胁村户1户23人40万元的生命财产安全,临灾状态预测现象为裂隙加大加深,定期、汛期24小时目视检查。在监测过程中,如监测数据达到预警状态,监测人员应及时敲锣叫喊预警。听到预警信号后,村民必须及时撤离,沿现有国道向北迅速撤往预定避灾地点北侧100m村户。

7.锦鹏石英有限公司矿山滑坡隐患点

位于洪桥镇范湾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20°02′17.0″,北纬30°57′52.0″。类型为滑坡,小型,险情等级中型。该滑坡隐患地形陡峭,滑坡长约200m,宽约100m,边坡高约160m,残坡积层平均厚3m,面积20000㎡,体积60000m3,滑坡体呈半圆形;该滑坡隐患系扩壶爆破采石形成坡脚临空,属牵引式岩质滑坡隐患。1999年7月15日在采矿过程曾在坡面上发生小规模碎石块滑落,但未造成经济损失。稳定性较差,引发因素为持续降雨。威胁矿区25人40万元的生命财产安全。临灾状态预测现象为出现裂缝。定期、汛期24小时目视检查。在监测过程中,如监测数据达到预警状态,监测人员应及时敲锣叫喊预警。听到预警信号后,村民必须及时撤离,沿现有道路快速撤往西北侧公路边村户的预定避灾地点。

8.小浦镇高地村黄泥山岗泥石流隐患点

位于小浦镇高地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9°49′48.1″,北纬31°03′12.8″,类型为沟谷型泥石流,小型,险情等级中型。该泥石流隐患地形陡峭,沟谷呈U型,沟宽10-30m,二侧山坡度较陡,汇水面积0.532km2,松散层平均厚1.5m,估算规模18000m3。2006年7月8日堆弃矿碴曾发生侵蚀,形成众多细沟。低易发,引发因素持续降雨。威胁矿区6人110万元的生命财产安全。临灾状态预测现象为矿碴体出现裂缝、沟内突现隆隆声。防治措施勘查治理,清运矿碴,进行坡面绿化,定期、汛期24小时目视检查。在监测过程中,如监测数据达到预警状态,监测人员应及时敲锣叫喊预警。听到预警信号后,必须及时撤离,沿现有村道迅速撤往东南侧村委的预定避灾地点。

9.龙山街道川步村长桥涧94号后山沟泥石流隐患点

位于龙山街道川步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9°50′17.9″,北纬31°04′05.7″。沟谷型泥石流,小型,险情等级小型。该泥石流隐患地形陡峭,沟谷呈V型,沟宽5-10m,二侧山坡度较陡,汇水面积0.137k㎡,松散层平均厚1.3m,估算规模4000m3;该隐患曾在2006年7月8日暴雨中,沟口出现少量泥砂堆积,该隐患目前沟口开发农家乐,不确定人流较多。低易发,引发因素为持续降雨。威胁村户1户4人7万元及农家乐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临灾状态预测现象为沟内突现隆隆声、流水变浑。防治措施为禁止沟口扩建简易营业房,加强监测,适时辅以排导措施,定期、汛期24小时目视检查。在监测过程中,如监测数据达到预警状态,监测人员应及时敲锣叫喊预警。听到预警信号后,村民沿现有村道迅速撤往东南侧100m村户的预定避灾地点。

10.龙山街道川步村古山庵牛坞岕48号泥石流隐患点

位于龙山街道川步村,地理坐标为:经度:119°48′30″,纬度:31°04′43″。类型为沟谷型泥石流,小型,险情等级中型。该泥石流隐患地形陡峭,沟谷呈V型,沟宽5-30m,二侧山坡度较陡,汇水面积0.124k㎡,松散层平均厚2m,估算规模12000m3。2006年7月8日沟道局部遭受侵蚀,沟口有少量碎石泥堆积。低易发,引发因素为持续降雨。威胁7户29人46万元的生命财产安全。临灾状态预测现象为沟内突现隆隆声、流水变浑。定期、汛期24小时目视检查。在监测过程中,如监测数据达到预警状态,监测人员应及时敲锣叫喊预警。听到预警信号后,村民必须及时撤离,沿现有村道迅速撤往东南、西北二侧100m村户的预定避灾地点。

11.和平镇吴山村法海寺后山泥石流隐患点

位于和平镇吴山村。2005年后,山体承包给当地农户,由于农户开山种植茶叶,导致山体覆盖层原始稳定性受到破坏,多次发生泥石流地质灾害。2009年在莫拉克台风中,3条沟中一共发现10条坡面型泥石流和一条沟谷型泥石流。发生了多处小型土体崩塌和6处坡面型泥石流冲沟。3条沟中有大量泥石流堆积物,再次发生泥石流的危险性为中等,引发因素为持续降雨。威胁1户5人200万元的生命财产安全。临灾状态预测现象为沟内突现隆隆声、流水变浑。定期、汛期24小时目视检查。在监测过程中,如监测数据达到预警状态,监测人员应及时敲锣叫喊预警。听到预警信号后,人员必须及时撤离到安全地带。

五、加强管理,提高整体防范能力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认真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乡镇要建立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预案,报县国土资源局备案。落实汛期地质灾害应急值班制度、险情巡查制度和灾情速报制度,对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制定包括监测、预警预报、人员疏散、应急抢险等内容的防灾预案,认真组织实施。民政、建设、水利、交通、气象、旅游、教育等有关部门,要按照自己的职责做好有关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2.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要建立完善的县、乡、村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把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日常监测预警任务落实到具体单位和具体责任人,把防灾和避险明白卡发放到责任单位和受威胁的群众手中。在地质灾害隐患点竖立警示牌。积极开展群测群防“十有县”创建。要加大宣传力度,推进我县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标准化建设,促进防灾机制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我县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力争完成“十有县”建设任务。

3.认真落实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四项制度”:

(1)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制度。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会同气象、电视台等部门,积极开展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预警预报信息要通过当地电视台向公众。

(2)地质灾害速报制度。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做好地质灾害速报工作。速报时间:国土资源部门接到当地出现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报告后,应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并在1小时内报市国土资源局,同时可直接报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接到当地出现中、小型地质灾害报告后,应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并在4小时内报市国土资源局,同时可直接报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速报内容:负责报告的部门应根据掌握的灾情信息,详细说明地质灾害发生的地点和时间、地质灾害类型、灾害体的规模、可能的引发因素和发展趋势等、已采取的防范措施及防治工作建议。对已发生的地质灾害,速报内容还要包括伤亡和失踪的人数以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3)汛期值班制度。国土资源管理等部门和乡镇在汛期要安排专门人员全日值班,值班电话要保持畅通。县地质灾害应急电话白天:6205175,夜间6202254。

(4)险情巡查制度。在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内,地质灾害易发区的乡镇人民政府、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要对本区地质灾害进行检查。要密切关注各级气象部门的降雨预报、国土资源部门与气象部门的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对可能发生强降雨和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指导、协助乡镇人民政府、群众自治组织做好隐患点巡查、监测,发现险情及时处理并向县政府或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报告。交通、水利、建设、旅游等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好管辖范围内的地质灾害巡查,发现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要及时采取措施。

4.做好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对出现地质灾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区域和地段,县、乡镇人民政府应及时划定为地质灾害危险区,并予以公告。在地质灾害危险区边界要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在危险区内禁止爆破、削坡、进行工程建设以及其他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活动。一旦发生地质灾害灾情,要立即启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5.加强地质灾害治理力度。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治理,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业主实施治理工程,对公益性治理工程应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由所在乡镇组织治理,其经费纳入县、乡镇财政预算。在易发区的建设项目必须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要督促企业制定矿山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方案,并按照方案进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全面完成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6.加强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各乡镇和部门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防灾减灾的基本知识及经验,切实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增强全社会抵御地质灾害的能力。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范文4

一、防治方案

滑坡是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地下水活动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带整体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而造成的,我镇拟对该地质灾害点进行重点防治。首先在滑坡位置竖立醒目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警示标志牌,同时发放群防群测“明白卡”,加强农户特别是受威胁对象的防治意识;其次,做好对该灾害点的监测工作,设定监测人,做好日常监测数据的纪录,雨季尤其是强降雨期间加强监测,防患于未然;再次,要治理灾害点的地表条件,要植树种草,禁止乱砍滥伐,保证植被覆盖率,同时适当削方减载,采取支档、避让等措施,消除地质灾害隐患。

二、应急预案

(一)灾前预警

一方面根据县气象局的异常暴雨天气预报发现监测点出现异常变化时,由办公室提前通知灾害易发点的责任人,发出预警;另一方面根据监测人对灾害点的监测情况进行统计,判断出险情时发出预警。预警方式为鸣锣,同时向受害点群众发出警告,要求尽快疏散,尽可能搬离灾害点,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二)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领导组,由镇长任组长,明确责任,统一部署救灾工作,各部门负责人任成员,明确分工责任,服从组织领导,保障救灾效率。

(三)防灾措施

根据小河里滑坡的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确定险情发生后的撤离路线为向滑坡体的两侧疏散,最后在龙山村路集中,要有组织有纪律地在监测人汪四清的带领下,尽快逃离灾害点,严禁向灾害体运动前方撤离,尽可能的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四)防灾机构组成

1、灾害调查组:由国土所牵头,负责灾情调查上报和监测点的建立,危险区、段、点的确立。

2、宣传教育组:由中学及中心小学牵头,负责防治知识宣传、灾情收集报道。

3、医疗救护组:由卫生院具体负责救护工作,首要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范文5

为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分工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体系,全面提升我县地质灾害防治能力,我局将按照市局2013年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计划,组织开展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具体方案如下:

一、宣传培训主题

本次宣传培训活动主题为“识灾、避灾

,家喻户晓,防灾、减灾,人人有责”。主要内容是对我县各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人员、地质灾害易发区群众、乡(镇、街道)村监测责任人进行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应急知识培训。

二、宣传培训目的

宣传培训活动旨在提高全县国土资源系统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管理水平,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向社会群众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增强防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氛围,促进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的落实。

三、宣传培训对象

本次宣传培训对象是全县国土资源系统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人员,乡(镇)村地质灾害监测人、地质灾害易发区受威胁的全体群众和成员单位负责人。

四、宣传活动内容及形式

本次宣传培训采取省、市、县三级结合,分类培训方式进行,以集中学习、室外宣讲和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形式开展,主要围绕识灾、防灾、避险自救、灾情报告等内容进行宣传。国土资源所要结合实际,室外宣讲要深入乡村、学校、厂矿、企业、旅游景区和在建工地等开展宣传活动。做到电视有影,报纸有字。

五、培训安排

(一)省国土资源厅主要组织市、县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地质灾害防治的分管局长、科(股)长、基层国土资源所长培训,分2批5期进行。

第一批为市、县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地质灾害工作的分管局长和科(股)长,分2期进行。我县参加第2期培训,培训地点为太原。

第二批为基层国土资源所长,分3期进行。我县参加第5期培训,培训地点为临汾。

(二)我局主要负责对乡(镇、街道)所长以下工作人员、监测责任人、监测员、地质灾害防治成员单位负责人的培训。

以上培训,时间自定,总体培训要在7月中旬前结束。

六、总结评价

各有关股(室)、所要对宣传培训工作进行自我评价、认真总结、上报好的经验做法。

七、有关要求

(一)要高度重视。各国土资源所要充分认识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突出教育防范、超前防范,把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工作作为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不断强化地质灾害防范意识。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范文6

一、地质地貌情况

区地处市的西部,东部、北部地势平坦,西部及西南部属丘陵地带。辖区内矿产资源主要集中在西部山区,该区域是区地质灾害易发区,是地质灾害防治与防范的重点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时间主要是汛期,随着降雨量加大,容易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发生的后果是可能造成道路塌方,或造成人员伤亡。

二、地质灾害防范重点及措施

(一)防治重点

根据区多年来对地质灾害的调查情况,结合近几年开展的地质灾害防治巡查和集中检查资料,通过研究地质灾害形成的原因,初步确定防范重点2处:

1、河上游沿岸

随着河上游湿地的建设,流域内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已大大降低。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加大植树、植绿等水土保持工作力度,以应对可能发生的长时间、强降水天气对沿岸造成的地质灾害。

2、生态经济发展区石灰石矿区

由于十几年乃至数十年的无序开采,使该区域变得千疮百孔,个别采空区深达十几米甚至达二十米以上。该区域的这些矿坑容易引发一些地质灾害,是地质灾害防治与防范的重点区域,特别是每年的汛期,随着降水数量的不断增加,岩层间及岩石裂隙中的水不断增多,甚至到达饱和的程度,容易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发生的后果是可能造成矿坑周边的道路塌方,给当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不便,甚至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山水水泥有限公司现阶段开发利用的水泥用灰岩就在此区域内,但其矿区本身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不大。

因此,石灰石矿区是区地质灾害的危险区,是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点区域。

(二)防治措施

根据我区地质灾害调查资料,结合地质灾害稳定性与危险性评价与预测,遇到暴雨天气或连续降雨50毫米以上,立即组织受威胁区人员撤离,整个汛期还要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1、加强动态监测,适当避让;

2、在采空区边界设立警示标志、网护等措施;

3、采用回填、恢复植被等工程措施。

三、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落实的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区政府成立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由分管领导任组长,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土资源分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国土资源局。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负责人要对本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要层层建立和落实责任制,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监督检查。安排一定专项资金用于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治理和隐患点必要治理。国土资源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地质灾害险情的动态监测,在存在突发性地质灾害隐患的矿山应当加强群测群防工作。

(二)切实加强隐患点巡查和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安监、国土资源等部门,要在汛期前开展地质灾害调查,进一步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工作,确保不留死角。针对排查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做出相应的预防预案和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范文7

一、基本情况

我县地处北山区,自然条件复杂,采矿、道路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人类工程活动强烈,暴雨洪水频繁,小型地质灾害时有发生,为地质灾害多发地区。年,特别是“5.8”特大暴雨,造成我县、、街道办等镇发生多处山体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达500多万元。县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范和整治,在重点地质灾害防治点设置地质灾害防治警示标志32块,发放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164份,对中学宿舍楼南部、镇五一村细窝子南面山体滑坡进行治理,完成新山村老虎埂山体滑坡治理搬迁和土地平整工作,田螺塘地面塌陷治理土地平整工作正在进行中。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开展了地质灾害应急演练。

二、防治重点

(一)房屋、农田

(二)公路沿线两侧。特别是坡体削量大、坡高、坡陡又未护坡的地段。

(三)主要水利设施的坝体和库区边岸,特别是新建的水坝、电站及坝体下游有人居住的地段,易出现管涌、崩塌或滑坡等地质灾害。

(四)矿山露天开采影响范围内的水土流失,矿山矿渣坝、尾矿坝、采空区及矿山地下透水、淹井等地质灾害。关闭煤矿在露天堆放大量的废矸石,近年来由于大量筛选煤矸石而再次破坏了其稳定性,易引发泥石流的发生。

(五)居民集中的重要地区,包括城镇居民区和学校。特别是削坡建房以及依山傍水的居民区,山体、地下岩层不稳定,易引发坡体的变形、滑动、地面下沉,形成地质灾害。

(六)正在施工建设的工程,特别是水利工程、削坡建设工程,坡体尚未护坡的地段,由于削坡破坏了土体或松散岩体的应力平衡,汛期受雨水冲刷及浸泡,极易发生滑坡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

(七)抽排地下水(含地热水)的企业或工程项目,要防止因过量抽排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的急剧下降,导致地面沉降或地面塌陷。

三、防治措施

(一)各有关部门要在汛期前组织力量,对辖区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排查,对重点防范区和重点地质灾害危险源,设置警示标志,制定应急避险方案和紧急疏散路线,确定巡查监测责任人,公布地质灾害报警电话。国土资源部门应对地质灾害点进行统计登记,并发放《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和《地质灾害工作明白卡》。完善县、镇(街)、村(居)委、村小组四级的地质灾害应急响应体系。

(二)完善群测群防网络。抓好监测和预警预报工作,不断探索和积累突发性地质灾害监测监控的技术和经验,提高监测水平。所有灾害隐患点必须落实监测责任,由各镇(街道)与村委会签订监测责任书。地质灾害危险点的监测工作要充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各镇(街道)、村委及村小组对已调查建卡管理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必须安排人员监测。

(三)按照“谁诱发、谁治理、谁受益、谁出资”的地质灾害管理原则,多方筹集资金,组织有专业资质的地勘单位对稳定性差、危害性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及时进行勘查治理,消除隐患。

(四)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及其它可能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工程建设项目,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时应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评估结果作为项目立项及审批的依据,对没有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工程建设项目不予用地审批,切实把好地质灾害预防关。

(五)坚持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对制定的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包括巡查制度、值班制度和登记与速报制度),要抓好贯彻和落实。

1、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各镇(街道)、各有关部门都要成立以行政一把手负总责的防灾工作领导小组,并认真履行以下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县有关地质灾害防治的方针、政策,建立健全防灾机构,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干群的防灾意识,树立有备无患的思想,服从指挥、统一调度,积极参与防灾减灾工作。

(2)协调各单位落实防灾减灾责任、措施,加强督促检查。

(3)制定本区域、本部门、本行业的防灾预案和抢险措施,想方设法减轻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4)全面熟悉掌握灾害类型及情况,发现险情及时上报,并迅速到现场指挥抢险。

2、严格24小时值班制度。汛期是地质灾害易发期,各级防灾单位都要严格坚持领导值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领导要坚守工作岗位,及时上报灾情和组织救灾。

3、建立地质灾害汇报制度。监测人员发现地质灾害征兆时,应立即报告所辖村委会和可能受到威胁的人员及相关单位,并同时报告镇人民政府(街道),镇人民政府(街道)应根据危险程度,果断决定是否启动应急方案。

一般性的地质灾害,镇人民政府(街道)在接到地质灾害报告后应及时向县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局报告,并迅速组织现场调查,作出应急处理。较大的地质灾害,在及时上报的同时,应积极组织群众抢险救灾,并根据已掌握的灾情信息,在6小时内报告灾情发生的地点、时间、伤亡人数、经济损失、地质灾害类型、规模、成灾原因,并预测灾害的发展趋势等,提出采取的对策和措施,并迅速启动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范文8

一、20*年地质灾害基本概况

20*年,我县区域内降水量明显高于往年,并呈现出雨期长,降水集中,暴雨频繁的特点。4月18日,渔峡口镇枝柘坪陡降暴雨,因过水溶洞排泄不畅,造成上千亩农田被淹;8月14日,我县龙舟坪、高家堰、磨市、鸭子口、都镇湾、贺家坪、大堰、榔坪、渔峡口共9个乡镇遭受暴雨袭击。其中,龙舟坪、磨市、高家堰等几个乡镇降雨量超过200毫米,为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灾害;9月18日,高家堰镇魏家洲由于暴雨造成二处弃渣场溃坝,直接威胁16户48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由于受强降水的影响,导致了地质灾害集中高发,鸭子口乡康家包滑坡和渔峡口镇灰堡岭滑坡一次性动迁20户60人和11户49人。据统计,20*年我县共发生地质灾害49处,其中人类工程诱发20处,搬迁农户105户263人,直接经济损失330余万元。按地质灾害类型分别为滑坡35处、崩塌9处、地陷3处、地裂缝2处;按引发因素分类分别为自然原因29处,人为20处,分别占59.3%和40.8%。

截止到20*年底止,我县现有地质灾害点471处,其中隔河岩、高坝洲库区3*处。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国家财产构成威胁的地质灾害点有402处,其中两库249处。受地质灾害威胁的总人数为18009人。全县现有地质灾害监测点135个,其中被列入县级以上的监测点30处,乡镇确定的监测点105处。因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务艰巨,务必高度重视。

二、2009年度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

根据我县地质构造、地形地貌特征和局部强降雨的特点,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四种类型的地质灾害是我县防治的重点。预计在下列区域可能出现较频繁的地质灾害:

(一)隔河岩、高坝洲库区两岸。隔河岩、高坝洲水库两岸共有地质灾害点3*处,稳定性差和稳定性较差的有161处,地质灾害类型以滑坡、不稳定斜坡和崩塌为主,这些地质灾害点在库区水位消落和降雨的作用下,处于一种渐进式的变形过程,一旦失去平衡就会产生破坏作用。

(二)沪蓉高速、宜万铁路、川气东送一线。该线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较多,所通过区段狭窄,弃渣场多建于冲沟和斜坡上,且汇水面积较大。有山高谷深的地貌条件,若在瞬间集聚超量水源(特大暴雨),发生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

另外,由于工程建设开挖坡面坡脚造成边坡失稳,引发滑坡的可能性大。

(三)矿山所在区域。我县古城、赵姑垭、马鞍山、双龙、小峰垭、落雁山等矿区采矿历史长,现已形成大面积采空区。对地面的影响将日益突出,地质灾害多以地面塌陷和山体开裂为主。

(四)其它区域。我县有多处地段基岩倾向与坡面一致,地表多为第四系坡积物,这些区段主要有贺家坪至榔坪沿318国道一线、资丘至渔峡口清江北岸一线、枝柘坪部分地段、黄柏山部分地段,这些区域在强降水作用下极易产生滑坡地质灾害。

三、地质灾害防范期

(一)重点防范期。上述分析的地质灾害点发生的时间仍以雨季为多发季节,汛期(五、六、七、八4个月)是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时段。地质灾害的程度则主要取决于暴雨的范围与强度,地质灾害的易发区和暴雨中心迭加地区必将是重灾区,这一时段为重点防范期。

(二)次重点防范期。2月至4月为冰雪解冻和地温上升时期,容易出现陡岩表面危石掉块,坡地悬石滚落等现象,在9月至10月,由于地下水下降,地表土石收缩(热张冷缩),也容易出现斜坡变形等地质灾害,该段时期为次重点防范期。

四、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乡镇人民政府是地质灾害防治的责任主体,乡镇长是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切实履行地质灾害管理的工作职责,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湖北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和《*土家族自治县突发性地质灾害防治预案》,并按分级管理原则,成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切实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

(二)进一步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各乡镇要建立汛期值班制度,做好汛前巡查、汛中调查、汛后检查工作,对每一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治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和责任人,明确领导小组成员的责任区;对每一处地质灾害监测点都要落实监测人员和监测经费,制定岗位责任制,真正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经费到位、奖惩到位。

(三)进一步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加大对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防灾救灾意识。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卡、避险明白卡的发放工作,充分利用气象资料指导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利用电视、网络、手机短信等平台及时预警预报信息,并及时通知到监测点的责任人和监测人员,提高监测预警水平。

(四)相关部门要按各自的职责负责有关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国土、水利、交通、安监、建设、旅游、教育等部门要按各自的职责,切实履行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国土资源部门要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水利部门要做好已建水库库区及干支河流岸坡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交通部门要做好公路沿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安监部门要做好矿山尾矿库、矸石堆放场及建设单位弃渣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建设部门要做好大型建设项目和城镇建设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旅游部门要负责做好旅游景点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教育部门要做好学校周边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要按“属地管理”原则做好监督管理和督办落实工作。

(五)加强对人类工程活动的管理。不当的人类工程活动是诱发地质灾害的因素之一,各乡镇必须加强对工程活动的监管,建设项目在立项前必须做好地质灾害勘查评价工作,根据客观地质条件做好工程选址(线)设计和施工,避免诱发地质灾害。

(六)切实加强汛期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国土资源部门要切实加强汛期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成立地质灾害应急调查队和预备队,落实通讯联络人员,确保汛期地质灾害防治的交通车辆和通讯畅通。对突发性地质灾害,乡镇人民政府要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核实灾情、开展救灾并及时疏散群众;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接到灾情报告后,应在最短时间内赶赴现场,展开调查并指导救灾工作,确保汛期不发生因灾人员死亡和重大财产损失事故。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范文9

(2021年度)

前言

泰宁县上青乡位于泰宁县北部,东与朱口镇接壤,西与新桥乡交界,南与杉城镇相连,北与邵武市肖家坊镇毗邻,乡人民政府驻地—上青村。全乡土地总面积90km2,其中耕地面积16980亩,下辖8个行政村,94个小组。2018年末,全乡共有2681户,人口总数11488人,人口密度128人/ k m2。至2020年底,全乡8个行政村,实现村级公路路面硬化村村通工程,交通尚方便。

一、自然地理概况

(1)地形地貌

上青乡境内地形特征是南北长,东西窄,东西两侧有两条山梁(低山)环抱成天然屏障。主要山峰有北部川里的殳山,境内山体和丘陵大部分呈浑圆状,斜坡自然坡度一般界于25-35°之间,局部地段山高坡陡,斜坡自然坡度超过40°。

(2)气象水文

上青乡属中亚热带季风型山地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9℃,无霜期270天。预计我乡2020/2021年冬季(12~2月)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极端最低气温接近常年,可能出现阶段性强降温过程;2021年早春季(3~4月)气温偏高,降水偏多;雨季(5~6月)气温偏高,降水偏少,但时空分布不均,可能出现旱涝急转;夏季(7~9月)温高雨多,≥35℃高温日数正常,极端最高气温略高;秋季(10~11月)温度偏高,秋寒略迟于常年,降水偏多;2021年影响我县的台风个数略多,6月可能有早台风影响我省。由于受台风暴雨和强降雨的影响,雨季及台风暴雨季节(每年5—9月)是境内地质灾害滑坡崩塌易发时段。

二、地质灾害点分布及特点

1、我乡地质灾害点共有6个,上青杨其智屋后为次重要危害点,其余地质灾害点分布在川里村坳上自然村、上青村老保健院、崇际村叉前,为一般危害点。

2、上青乡境内目前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6处,目前均处于不稳定状态。

3、地质灾害的主要控制影响因素

上青乡主要的地质灾害控制影响因素有三个方面:(1)强降暴雨和长时间连续降雨诱发;(2)表层残坡积砂质粘性土结构松散;(3)人类一些工程活动(如建房、切坡、修路、开引水渠等)。

三、2021年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一)2021年气象预测

据泰宁县气象局提供的气象预测预报资料,本年度主要气候特点是:冬季(2020年12月~2021年2月)气温略高,冷暖变化幅度较大,雨量偏少;春播期年景稍好,气温略高,除高海拔山区外,全县有“倒春寒”天气,早春季气温略高,雨量略多;雨季雨量略多,高峰期较明显;夏季气温略高,雨量略少,影响我县的台风(或热带风暴)略多,日极端最高气温≥35.0℃的高温日数略多,有小~中旱。

    (二)预测的主要地质灾害活动区

上青乡地质状况属表层出露的易风化变粒碉、花岗岩和泥岩形成的残坡积层厚度大且结构松散,是地质灾害活动频繁的主要因素,活动点在川里村、上青村、崇际村。

(三)代表性的主要地质灾害隐患点

1、川里村坳上自然村(350429010042—坳上滑坡)

该滑坡属浅层推移式土质滑坡,其特征是削坡影响及原始斜坡较陡,土层松散,靠房较近,危害性大;其规模为轴长15m,宽10m,高度为14m,土层厚1m,坡度>55°,预测土方量约1600 m3。

2、上青村肖金清屋后等户滑坡(350429012001)该滑坡属浅层牵引式土质崩塌,其规模:主滑方向轴长10m、前缘宽12m、滑体厚度1m、土方量3000 m3。

3、上青村老保健院肖振声屋后等户滑坡(350429012004)该滑坡属浅层牵引式土质崩塌,其规模:主滑方向轴长12m、前缘宽16m、滑体厚度1m、土方量500 m3。

4、上青村老保健院杨其智屋后等户滑坡(350429012003)该滑坡属浅层牵引式土质崩塌,其规模:主滑方向轴长20m、前缘宽15m、滑体厚度1m、土方量1050 m3。

5、崇际村叉前苏林森屋后等户滑坡(350429022006)该滑坡属浅层牵引式土质崩塌,其规模:主滑方向轴长10m、前缘宽12m、滑体厚度1m、土方量720 m3。

6、江边村杨梅窠滑坡2户滑坡,该滑坡属浅层牵引式土质崩塌,其规模:主滑方向轴长3m、前缘宽5m、滑体厚度1m、土方量150 m3。

 四、危害性地质灾害点防灾预案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认真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变被动防灾救灾为主动防灾避灾。

1、组织措施

(1)成立了上青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2)上青乡目前已明确了地质灾害具体责任人与各灾点的监测人,(3)制定了各地质灾害点危及住户的应急转移方案,成立应急小分队。

2、防治方案

目前上青乡经查明的7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工程治理目前一般采用地表排水,削坡减载、填夯实裂缝或陷坑及坡脚建筑抗滑挡墙支护等综合性治理措施。

目前应首先考虑采取搬迁避让措施的主要有6处

(1)川里村坳上1户潜在滑坡

(2)上青村肖金清屋后等1户滑坡

(3)上青村老保健院肖振声屋后等4户滑坡

(4)上青村老保健院杨其智屋后等4户滑坡

(5)崇际村苏林森屋后等4户滑坡

(6)江边村杨梅窠滑坡2户滑坡

3、监测方案

(1)监测方法

上青乡地质灾害隐患点可采用简易检测法。该法目前常用的主要有定期目视检查及安装简易监测设施二种。

定期目视检查要求监测责任人必须定期对可能滑动岩土体采取目视检查,特别在汛期台风暴雨和强降雨时,应检查被监测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无其它异常变化。如有异常变化,应及时组织人、财物按应急转移方案撤离危险区。

安装简易监测设施要求在被监测地质灾害隐患点敏感变化部位(如滑坡前缘、后缘及中部裂缝和墙体形变裂缝等),设立简易固定标尺或抹水泥沙浆以观测其变化(如图所示)。如发现异常,及时转移避让。

(2)监测工具:简易观测一般采用钢尺、皮尺等工具。

(3)监测次数和时间:雨季(5—9月)每月做到观测一次。如发现被监测地质灾害隐患点有异常变化,或汛期台风暴雨天,特别是12小时过程降雨量达50mm以上时应加密观测次数。

(4)监测成果分析:每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结果都必须按统一表格填写记录,定期汇交到县国土资源。

4、应急方案

(1)灾前预报:当被监测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出现异常变化或县气象部门提供的汛期,台风暴雨天气预报时,乡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应及时向上级和各村各组各隐患点传达灾前预报信息,做好防灾准备。

(2)临灾应急:临灾预报后,预报的临灾区应进入临灾应急期。乡及时通知和组织临灾区影响范围内的人员和财产进行安全转移。

(3)灾后应急:启动乡地灾抢险应急小分队,进行人员抢救和工程应急工作,组织非灾区群众协同进行救援工作,并及时向县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汇报灾情。

 

 

 

 

 

 

 

 

 

 

 

 

 

 

 

 

 

 

川里村防灾抢险救灾转移预案撤离路线图

 

一、灾害点

1、自然坡度大于15度的土质斜坡,地质结构面与斜坡面同向且倾角小于坡角的岩质斜坡及坡脚地带。

2、易发泥石流的山沟及沟口。

二、易发灾害点安全转移方向示意图

 

坳  上  组

地灾点

 

三、防灾抢险救灾人员分工及联系电话

1、乡派联络员:高鑫:13599350163,陈华:13850875408

2、易滑坡地带

救灾责任人:杨忠芳:13859422983

应急分队组长:杨松权:15859889293

四、预警方式:发现险情人员,首先应立即通知危险区内群众撤离,不要留恋财物,同时立即报告村民小组长和村两委干部。

五、“提高防抗能力、确保群众安全”。易发灾害点农户在灾情发生时,应及时与抢险救灾人员联系,应按照预案安全转移方向积极配合进行转移,以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上青村防灾抢险救灾转移预案撤离路线图

 

一、灾害点

1、自然坡度大于15度的土质斜坡,地质结构面与斜坡面同向且倾角小于坡角的岩质斜坡及坡脚地带。

2、易发泥石流的山沟及沟口。

二、易发灾害点安全转移方向示意图

 

坝丘

地灾点

 

三、防灾抢险救灾人员分工及联系电话

1、乡派联络员:邱昌辉:18965309543,严珍生:13859422020

救灾责任人:杨秋钦:15716019281

应急分队组长:黎敏:13950943340

四、预警方式:发现险情人员,首先应立即通知危险区内群众撤离,不要留恋财物,同时立即报告村民小组长和村两委干部。

五、“提高防抗能力、确保群众安全”。易发灾害点农户在灾情发生时,应及时与抢险救灾人员联系,应按照预案安全转移方向积极配合进行转移,以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崇际村防灾抢险救灾转移预案撤离路线图 

 

一、灾害点

1、自然坡度大于15度的土质斜坡,地质结构面与斜坡面同向且倾角小于坡角的岩质斜坡及坡脚地带。

2、易发泥石流的山沟及沟口。

二、易发灾害点安全转移方向示意图

 

 

 自然村

空地

 

三、防灾抢险救灾人员分工及联系电话

1、乡派联络员:卢贤惠:13507555703,李春金:18105986033

2、易崩塌地带

救灾责任人:肖慧贤:13859147207

应急分队组长:李文祥:18806004101

四、预警方式:发现险情人员,首先应立即通知危险区内群众撤离,不要留恋财物,同时立即报告村民小组长和村两委干部。

五、“提高防抗能力、确保群众安全”。易发灾害点农户在灾情发生时,应及时与抢险救灾人员联系,应按照预案安全转移方向积极配合进行转移,以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东山村防灾抢险救灾转移预案撤离路线图

 

一、灾害点

1、自然坡度大于15度的土质斜坡,地质结构面与斜坡面同向且倾角小于坡角的岩质斜坡及坡脚地带。

2、易发泥石流的山沟及沟口。

二、易发灾害点安全转移方向示意图

 

坝丘

地灾点

 

三、防灾抢险救灾人员分工及联系电话

1、乡派联络员:廖善兴:13328597726,严丽15805003253           2、易滑坡地带

救灾责任人:肖继金:13559092737

应急分队组长:杨纯勇:13656908564

四、预警方式:发现险情人员,首先应立即通知危险区内群众撤离,不要留恋财物,同时立即报告村民小组长和村两委干部。

五、“提高防抗能力、确保群众安全”。易发灾害点农户在灾情发生时,应及时与抢险救灾人员联系,应按照预案安全转移方向积极配合进行转移,以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江边村防灾抢险救灾转移预案撤离路线图

 

一、灾害点

1、自然坡度大于15度的土质斜坡,地质结构面与斜坡面同向且倾角小于坡角的岩质斜坡及坡脚地带。

2、易发泥石流的山沟及沟口。

二、易发灾害点安全转移方向示意图

 

操场

地灾点

 

三、防灾抢险救灾人员分工及联系电话

1、乡派联络员:宋安裘:13860554564,江小娇:13205980190

2、易滑坡地带

救灾责任人:刘培华:15860870549

应急分队组长:严九平:18065887157

四、预警方式:发现险情人员,首先应立即通知危险区内群众撤离,不要留恋财物,同时立即报告村民小组长和村两委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