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高效课堂教学课件集锦9篇

时间:2023-09-24 15:55:02

高效课堂教学课件

高效课堂教学课件范文1

制作一个多媒体课件一般需要几个小时,有时可能几天甚至个把月的休息时间,所以不可能也没必要每一节都使用课件.好钢当然要用在刀刃上,深入的思考如何恰当运用课件,使之给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是很有必要.多媒体课件这块好钢,怎样用在化学课堂教学之中,才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

一、模拟实验,变静为动的景象

为了提高学生认知的直观性,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途径就是用多媒体课件来再现有毒的、污染环境的、有危险的或者又破坏性的实验.

例如,我曾用flash做过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实验、水被倒吸入热的试管中等等.

空气成分的实验中要燃烧红磷,产生的磷的氧化物会污染环境,对人体有害.这个实验用动画来制作比较简单,首先画出所需用的实验仪器,做出磷的燃烧动画(主要表现火焰和白烟的渐浓再渐淡,最后消失),之后打开止水夹,用flash的特有的变形动画来表现水从烧杯流到瓶中即可.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实验,因有毒、污染空气而被取消.而且,原来教学中我们做这个实验也很费力,要组合一套制取、检验、还原、尾气处理的联合装置,而且一不小心某处结合不紧就可能漏气,费时、费力、不安全、有污染.取消这个实验是必要的,但不利于学生直观的认识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化学实验按正确步骤操作的重要性.制作一个课件,用动画的形式来表现其独特的化学性质和操作步骤错误时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效果是非常好的.我制作课件时是这样处理的,在表现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实验的场景中,主图就是其实验装置图,配合上不同实验步骤的按钮,按正确顺序点击了实验步骤的按钮,实验正常进行,错误地点了步骤按钮,就会表现出试管爆炸、产生的红铜又变黑等现象,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实验按正确步骤进行时,我还在图形下方配上了相关的实验现象、反应原理、物质用途等按钮,把鼠标移到它们上方就可看到相应的文字.这样适当、巧妙的处理不仅使课件画面简洁明快,重点突出,也有效地解决了不能做实验带来的困扰,对于学生形象、直观、深刻地认识和理解的帮助无疑是只有静止的平面图所无法比的,其课堂效率自然也是大大地得到了提高.

二、构造粒子,化小为大,塑造直观画面

化学课程中最不易理解的部分是有关物质构成的奥秘了,根本原因是这些粒子非常微小、肉眼看不见.仅凭老师的启发、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来描述一幅幅场面,再形象,也不易被学生所接受和理解.据研究,人所接收的信息80%以上来源于眼睛,让学生看到这些粒子,课堂教学的效果当然是不一般了.我们没有扫描隧道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见不到真实的场面,但我们可以用动画模拟,一个粒子就是一个小圆点、小圆球,不同的粒子可以大小不同、颜色不同.把它们画出来、让它们动起来,把微观不可见的粒子运动宏观化,塑造出一幅幅宏大的粒子画面,把抽象的理论变成形象直观的动画,这课堂的效率能不提高吗?

例如,我曾经做过《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模拟动画》、《中和反应的本质》等课件用于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如《电解水的微观变化过程》主要表现了电解水时水分子破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每两个氢原子组合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组合成一个氧分子的过程.我运用了不同颜色和大小的圆球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给它们设置了不同的路径,使它们在通电前组合成分子,通电后开始运动,表现出分子的破裂,运动到最后它们再分别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简单的动画处理,效果却非常突出,可以很直观的给学生表现出宏观的化学变化后微观不可见的世界.

这几个课件的共同特点就是要把微观的、肉眼看不到、非常抽象的,通过形象的可见的粒子及其运动表现出来,让学生能见到原来肉眼看不到的微观粒子,帮助其形成微观的表象,促进他们有效的想象和思维,帮助他们构建起微观物质世界的知识结构,当然也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

高效课堂教学课件范文2

关键词:MATLAB仿真软件;通信;教学

《数字通信原理》是通信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内容涉及信源编码、信道编码、数字基带传输、数字频带传输、同步等重要的数字通信技术,有着较强的系统性、理论性和实践性。学生在学习相关的理论后,都希望能有进一步的感性认识,包括对系统组成、信号波形、系统在各种可能条件下工作性能的对比等。

通信原理课程的主要特点是理论性强、直观性差,长期以来,一直采用黑板教学的单一模式,缺乏可视化的直观表现,学生难以理解,严重影响和制约了课程的教学效果。即使在多媒体教学大量普及以后,教师通常只是把课本内容搬到了屏幕上,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直观性差、趣味性差的缺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课堂教学难于理解和掌握,内容空泛、抽象,教学效果不理想。将仿真软件运用到通信原理教学中,可简化计算过程,把计算结果以图的形式形象地显示出来,同时仿真软件可以仿真许多通信系统,通过改变某些参数来观察通信系统的性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可以获得比较通信原理课程的主要特点是理论性强、直观性差、好的教学效果。

在担任“现代通信原理 的教学中,采用MATLAB对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计算机仿真,能够使复杂的计算筒单化,抽象的理论具体化、直观化,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进行通信系统工程设计的能力。同时,对于受到各方面条件限制通信实验室建设不完善的学校,采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没有仪器设备所带来的问题。

一、MATLAB软件的功能和特点

MATLAB的全称是MATRIX LABORATARY(矩阵实验室),它是由美国的Cleve Moler博士在New Mexico大学讲授线性代数课程时开发的,其基本的数据单元是一个维数不加限制的矩阵,在MATLAB下,矩阵的运算变得异常的容易。1984年Moler博士推出了该软件的正式版本,在后来的版本中又陆续增添了控制系统、系统辨识、信号处理及通信等十余个工具箱,使MATLAB广泛的应用于自动控制、图像信号处理、生物医学工程、语音处理、雷达工程、信号分析、优化设计等领域。它具有以下的功能和特点∶高效的数值计算及符号计算功能,能使我们从繁杂的数学运算分析中解脱出来;完备的图形处理功能,实现了计算结果和编程的可视化;功能丰富的应用工具箱,提供了大量方便实用的处理工具;友好的界面及接近数学表达式的自然化语言,便于学习和掌握。实践证明,学生可以在几十分钟的时间内学会MATLAB的基本知识,经过几个小时的使用就能初步掌握它。

二、 应用 MATLAB仿真软件的优势

1.MATLAB语言作为当前国际最流行的面向工程、数值和科学计算的高级语言,能够设计出功能强大、界面优美、稳定可靠的高质量程序。利用 MAT—U语言,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设计能力,完成由硬件设计难以实现的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而MATLAB环境下的SIMULINK拥有丰富的系统建模、仿真和分析的动态仿真集成环境工具箱 ,在众多仿真软件功能是最强大、最优秀、最容易使用的。由于 MATLAB功 能 的不 断 扩展 ,所以现在的MATLAB是一种包罗众多学科的功能强大的“技术计算语言”。

2.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已经开始逐渐进驻各个领域,借助计算机仿真技术 ,完成现有实验设备难以实现的复杂实验,提高了现有实验设备的利用率,更加完整地分析实验对象的系统性能指标,优化系统设计,具有直观、完整的优势。

3.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不必担心实验失败会对相关设备造成的损坏,同时还促使学生在实验中上网查阅、学习相关资料,这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为学生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十分广阔的空间。

4.仿真实验不需要真实环境的介入,但可以逼真的模拟出真实环境中系统的运行状态 。实验过程中也没有元件使用数量的限制和元件的损耗,可以弥补实验器材缺乏的不足,减少实验耗材,实验室维护管理将更加方便。

三、MATLAB仿真在实验教学中的举例

移动通信中主要以数字调制为基础,而数字调制中,相移键控(PSK)系统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它的 抗干扰噪声性能及通频带的利用率均优于ASK移幅键控和FSK移频键控,因此PSK技术在中、高速数据传输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我们就以通信原理实验中的PSK调制实验和二相PSK解调实验为例阐述一下对实验内容的改进。

在二进制数字调制中,当正弦载波的相位随二进制数字基带信号离散变化时,则产生二进制移相键控(2PSK)信号。2PSK信号的数学表达式为:e0(t)=[∑ang(t—nTs)]COSωt

在通信原理实验中,2PSK调制实验采用直接调相法来实现。2PSK解调实验是采用同相正交环解调电路来实现的。学生通过实验可以掌握2PSK调制解调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在实验箱中进行实验,然后让他们运用MATLAB对整个实验内容进行仿真。

MATLAB仿真实验的步骤:①根据通信系统模型,做整体系统设计,确定仿真选用的模块及连接框图。②利用SIMULINK功能模块、调用M函数或编写s函数等建立通信系统仿真模型;③设置仿真参数,如数值算法、仿真时间、步长、相对误差、绝对误差等;④运行仿真模型并输出各个测量点的结果;⑤分析仿真结果并与实验中的理想结果相比较。按照以上步骤得到2PSK的仿真模型。

为了验证 MATLAB 仿真在实验中的作用,我们对同年级的两个班进行了试验:甲班学生仍然使用传统的硬件实验设备进行实验;乙班学生使用了本文的MATLAB仿真实验方法 ,即在传统实验的基础上,还安排了MATLAB仿真实验。学期末,针对通信原理课程实验内容,设计了一套测试试卷,在相同的考试条件下,对甲、乙两班进行考试。通过统计考试成绩,乙班的均考试成绩明显高于甲班。

四、结论

将MATLAB运用到通信原理教学中,可以深入浅出地分析各类信号的特性以及各类参数对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实现了教学和实验验证同步进行。实践证明:在《数字通信原理》的教学过程中引入由MATLAB制作的演示软件,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该课程,提高学习兴趣,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还可以为其他课程的教学提供一个很好的借鉴作用。制作MATLAB演示软件不仅适合于《数字通信原理》这一门课程,还适合其他通信类课程的教学,比如 《数字信号处理》、《信号与系统》等课程。

总之,在中职学校通信类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这样的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弥补通信类课程实践学时少、实验建设费用高的不足,是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有力工具。(作者单位: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孙屹,《MATLAB通信仿真开发手册》[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高效课堂教学课件范文3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教学质量;兴趣

一、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1.以课件代替板书,无法突出授课重点

黑板板书历来为我们教学所重视。它既能体现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又能体现出整节课新教学内容的脉落、结构、范围。可以说,好的板书能使学生对整节的重点、难点整体把握,印象深刻。但有的教师往往只是把板书的内容制作成一张张幻灯片,放弃了板书,教师往电脑前一坐,只点鼠标,让幻灯片一张张闪过,看得学生眼花缭乱,什么是重点知识、难点知识又在哪几张幻灯片上体现均不得而知,如此一来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2.让课件当主角,成为播放幻灯片课

有的教师把一节教学内容直接搬进几十张幻灯片,上课就是操作鼠标演示幻灯片。但一节课如果学生都在看幻灯片,手没动,嘴没说,师生没互动,生生没互动,其教学效果又如何体现呢?在表面上,教师用手动动鼠标,用嘴简单介绍,学生认认真真观看,一节“看电影”式的课给人感觉轻松、愉快,但实际上学生看得眼花缭乱,收获却很少,更不要说对知识点有深刻的把握。

3.不管教学内容是否需要,生搬硬套多媒体课件

在课堂教学中,有些知识辅以多媒体课件,能形象直观地展示我们要展示的东西,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兴趣,优化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有些教学课件只是起到板书的作用,只不过将以往的板书从黑板上转移到了大屏幕,依然是教师在台上长篇大论的灌输,学生在底下奋笔疾书抄写,说的说,写的写,与传统教学毫无区别,这样的课即使使用了多媒体,也不能算是一节成功的课。这种生搬硬套的方式,虽然轻松了教师,但却也助长了教师的惰性,往往让他们只在网上下载个课件,就拿到课堂上使用,根本不会考虑其教学内容是否合适,它们之间的环节连接又怎样。这样的课实际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4.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上课欠缺应变能力

多媒体只是一个辅助手段,不能代替教案,更不能操控整个教学。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创造情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可以演示变化过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可以观看一些图片,来提高学生审美或者是拓宽视野。但不能将全部的教学内容都依赖多媒体来展示,必要的板书或者总结还是需要用传统的媒体来实现的,必须考虑在突况下,我们可以不用多媒体也能照样进行教学。但是现实是有的教师教学预设性不强,应变能力较弱。比如在突然停电或是计算机出现故障时,上课的教师就无所适从,不知道这节课该如何上下去,连话都说不下去。因此我们在熟练地使用多媒体的情况下,传统教学的方式也不能丢,要培养随机应变的能力。

二、科学有效的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有声有色的画面中掌握课本知识,但是也不能一味地滥用多媒体课件,要科学地运用。根据几年在教学中的实践,笔者得出如下几点体会:

1.在课堂上要突出重点,让学生有侧重点地学习

以往的教学是教师在黑板上把课本知识展现给学生,教学的节奏比较慢。因为课堂教学学生有一个认知和吸收的过程。现在借助多媒体教学,教师大部分都是用幻灯片把文字和图形展现给学生,课堂上很少用粉笔书写,这样是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但是让整个课堂的教学速度加快了许多。学生学习新的内容,需要一个思考、理解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时候要适当地放慢教学速度给学生一个吸收的过程。在讲解重点的部分时要借助于黑板,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要掌握好教学节奏,充分为学生考虑。

2.创设互动教学情境,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从学生出发。整个课堂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借助于一些幽默的故事和事件作为课堂的引言。然后借助于多媒体课件教学,使用多媒体课件授课时,切忌使教师变为单纯的电脑操作员,而应创设互动的教学情境,遵循教师起主导作用和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教学原则。

3.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方式有机结合

高效课堂教学课件范文4

关键词:现代教学;多媒体课件;数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6-270-01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课程教学内容,以增强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而多媒体课件就是将高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一个介质,就此可以看出多媒体课件无疑是高中数学课堂中重要的现代教学工具,在课堂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笔者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多年来一直从事多媒体课件制作,并在课堂积极探索和实践多媒体课件教学。多年的经验告诉我,要想利用多媒体课件来提高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它需要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对多媒体课件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有一种正确地认识,具体来将,那就是需要我们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多媒体课件在数学课堂中的实效性

多媒体课件使用在课堂教学中的实用套注重课件的实效性,不是说每一节数学课都要使用多媒体课件,也不是多媒体课件对每一个教学内容都实用。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使用多媒体课件重点要关注数学知识产生的过程,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便于理解数学知识中的难点,比如我在讲课件几何体的结构时,针对我们民族地区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较差的情况,我使用了FLASH课件来进行教学,利用flas很好的展示了几何体的基本结构和特征,学生学习情况非常良好。

二、科学使用多媒体课件,打造多彩数学课堂

多媒体课件能给学生带来感官上的感受,科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比如我在上《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利用几何画板制作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课件,上课时通过电脑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讨直线与圆的高中位置关系所需条件,学生通过课件基本都能找到,从而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科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当然更应该注意使用多媒体课件要精简。精简就要求在使用课件教学时,课件的形式和内容都要精简。有些教师在使用课件时,喜欢动作复杂化,明明是一个内容要搞出几个动作来,上课的时候就容易造成学生分心。

三、数学课堂中多媒体课件应用的基本原则

在数学课堂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应该注意三个基本原则。

第一、课件的使用是要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有些课件重视课件的精美,而忽视了了课件中教学中的作用。在课件使用的过程中,要把握学生心理,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根据教学内容适时使用多媒体课件,有些老师在上课使用多媒体时,整节课堵在使用,更多的时候把多媒体课件当成了高级“幻灯片”在使用,仅仅是把黑白和书本进行了“搬家”,这些都极大削弱了教生的互动,减少了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使课堂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第三、注重课件的有效呈现。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可以有效的结合视觉、听觉来刺激学生,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观摩了一节较为优秀的《立体几何三视图》课,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引入宋代诗人苏轼的著名诗词《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让学生思考诗词的涵义,从而引入课题,引入课题后又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一些常见物体的三视图,极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课堂教学达到了良好效果,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功不可没的。

四、多媒体课件在数学课堂中应用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数学课堂中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不要让课件“绑架”了课堂、“绑架”了学生。有些老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往往课件中设计的问题都是教师之前预设的问题,在课堂教学都是围绕课件来进行教学,从而忽视了学生作为主体的这一基本原则,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变成了被动、机械性的接受知识,与过去的填鸭式教育没有任何区别。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中来,学会学习。笔者又一次听到一个新教师参加学校的教师讲课比赛中,有位数学教师的课件制作的非常的优美,课堂设计也非常合理,但是在使用课件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只顾着使用课件来进行教学,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作用,下来一问学生上课学得怎么样,大部分学生都说,我们是在看一场看不懂的电影。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学生发挥“主人翁”的精神。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时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趋势,更多的课堂会使用到多媒体课件,科学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打造高效数学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学习。总而言之,多媒体课件在数学中应用良多,让多媒体课件服务我们的学习课堂,为昌都地区学生的数学学习插上腾飞的翅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高效课堂教学课件范文5

1.课堂教学的设计与操作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常常被教师所忽视,如,小组合作流于形式,走了过场,过分的“气氛活跃”导致无序的“自主学习”,降低了课堂的实效性;课堂设计不够周密,无效、低效环节依然很多;忽视问题设计或缺少层次性,“伪问题”、“假问题”充斥课堂,导致思维容量和思维深度降低;语言条理性不够,罗里嗦、不够精炼的现象普遍存在;等等,严重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益。

2.在传统听课、评课方式中,虽然重视课后的评议,但由于课堂事件稍纵即逝,教学全貌难以复原,缺乏有说服力的研究数据,课堂教学中规律性的东西总结的甚少。因此,寻求一种新型、科学、有效的研究方式,来真实记录教师教学方案的执行情况和师生的课堂行为,全面捕获课堂上转瞬即逝的事件与机会,并对课堂教学行为进行肢解、分析,进行“麻雀解剖”,从而构建丰富的、分层的、可供教师直接观察与研究反思的建构主义环境,对于“打造有效、高效课堂”很有必要。

经过认真的反思与充分论证,我们实施了“课堂观察与诊断”研究,主要过程有“课堂记录、课堂会诊、课堂反思、课堂修正与展示、课堂对比”五个基本步骤。

1.课堂记录。在听课过程中,我们利用录像技术作为课堂观察的“第三只眼睛”,真实地记录教学方案的执行情况和师生的课堂行为,全面捕获课堂上转瞬即逝的事件与机会。录像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迅速转换镜头,选择对象及其行为,对能够反映观察重点的行为和事件进行记录,重点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

为分析教学效果,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设计了当堂检测试题,在授课结束后对进行课堂教学效果检测。在设计课堂检测题时,有的是课堂教学基本内容的习题化形式,有的是课堂上使用过的例题和学生做过的习题,有的是有关学习内容的拓展利用。

2.课堂会诊。为抓好课堂会诊,听课前成立课堂观察与诊断研究小组,并进行合理分工,然后对照课堂教学录像实施“麻雀解剖”式的研究,对课堂教学行为进行肢解和分析,发现和总结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有效、高效环节以及无效、低效环节,并汇总完成课堂观察分析报告表。

其中,在分析课堂教学各个环节、完成“课堂观察分析报告”时,要具体到每一个细节,并详细记录各个环节利用的时间(具体到分钟)。主要分析课堂结构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分配以及学生对时间的运用、学生是否积极参加活动,以及教学目标拟订、教学流程设计、师生活动安排、教师提问技巧水平、课堂事件处理、教学资源运用、练习目标层次、教师评价等

3.课堂反思。在观察小组进行课堂会诊的同时,授课教师个人对照课堂录像撰写“课堂实录”,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语言和行为进行全面记录;然后,观察小组与授课教师共同分析和研究“课堂观察分析报告”。在此基础上,授课教师完成个人教学反思,全面分析自己教学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情况、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方式与效率及最终的课堂效果。

4.课堂修正与展示。在经过课堂会诊和课堂反思之后,授课教师再次对个人的教学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由执教教师到另一个平行班级再次进行“同课题讲课”,观察组成员全部参加听课并再次录像,并利用同样的题目再次进行当堂教学效果检测。

5.课堂对比。在新的课堂展示之后,及时组织听课教师对两节录像课进行对比分析,并展示两次的课堂教学检测结果。通过对比发现,教师在改进后的课堂教学中语言更加精炼和规范,教法和学法更加科学和有效,无效、低效环节基本不再出现,学生对当堂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比原来有了很大提高。

通过实施课堂观察研究,一是用事实教育了参与活动的教师,在教师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共鸣,加强教学设计、打造打造有效高效课堂成为教师的共识和自觉行为。二是教师的课堂教学得到了有效改进: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层次性和思维容量有了很大提高,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主要依据;“三讲三不讲”得到了有效落实;教师的课堂语言更加精炼,各个教学环节的衔接更加流畅,教学效益有了明显提高。

课堂观察与诊断研究的方法,将课堂教学研究从宏观引向微观,既为打造高效课堂提供了素材和依据,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又为提高教学教学效益提供了坚实保障,得到了上级教科研部门的充分肯定,《诸城教育》《潍坊日报》等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对我们实施课堂观察与诊断研究的做法与经验进行了宣传报道。

高效课堂教学课件范文6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现今已作为一种国际语言被普遍学习与适用。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开设英语课程,是为了让小学生从小学习英语,接受英语的熏陶,使学生在未来能够更好地应用英语,将其作为一门语言真正加以运用。

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以计算机为载体将现代科学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辅助手段,它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等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灵活地选择多媒体的表现形式,以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效果。将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应用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打破小学英语教师传统的在黑板板书的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的动画、图像展示,可以使小学生更直观地进行英语学习,加深小学生对英语单词的理解,提高小学英语的学习质量。然而,在目前情况下,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阻碍着多媒体技术对小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效果的实现。首先,部分英语教师安于现状、故步自封,难以灵活使用计算机。随着21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在家庭和学校都已基本普及,可是,对于一些年长的乃至即将退休的小学英语教师而言,会存在思想不能与时俱进、懒于学习新的技术的问题,这些小学英语教师不能灵活地运用作为多媒体技术主要载体的计算机,仍采用传统的在黑板进行板书的讲解方式,过于枯燥无趣,大大降低了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其次,部分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于追求形式,不能很好地理解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运用的真正意义。多媒体技术表现形式多样,部分小学英语教师将课件内容设置得丰富多彩,虽然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调动了小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但是,学生并没有在课堂中学到真正有意义的英语知识。最后,还有一些小学英语教师在课件设计时,并没有对课件内容加以认真整理,而是对资料的叠加和罗列,这种课件不仅没有突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反而使小学生看得厌烦,影响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技术扮靓小学英语课堂的策略

1.提高课件设计的有效性,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多媒体技术是为更好地保证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服务的,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在课件设计的时候,应当提高课件的质量,使课件少而精,避免在课堂教学中大量使用课件,主次颠倒。对于搜集到的与课堂教学相关的资料,英语教师应当认真阅读挑选,加以整合,将教学重点与难点突出在多媒体课件中。同时,课件的设计应当避免过于单调,可以迎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件中运用多种色彩或插入小学生喜欢的卡通形象作为背景,有效地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英语We love animals 一单元的学习中,英语教师可以选用孙悟空作为monkey,功夫熊猫作为panda,兔八哥作为rabbit来进行教学,通过卡通形象的展示,可以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下一个卡通形象是什么呢?”这种课件设计可以使小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与记忆英文单词,保证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

2.灵活选用教学方式,将多媒体技术与教学内容相整合

新课程标准下,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现代科技作为教学手段。小学生年龄较小,活泼好动,比较贪玩,因此,在多媒体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灵活选择讲故事、听音乐、做游戏等方式,来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小学生在小学英语课堂学习中的参与性,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实现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英语My family一单元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全家福通过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示,并通过学习的新单词man, father, woman, mother来向老师和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家人,“This man is my father”,“This woman is my mother”,大大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练习了学生的口语,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敢说、会说,有效丰富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小学英语课堂,通过多媒体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可以有效地对小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进行训练,使小学英语课堂丰富多彩,气氛轻松活跃,让小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英语知识,提高英语水平。将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结合在一起,可以有效激发小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有效性。

参考文献:

高效课堂教学课件范文7

[关键词]课件制作 计算机一体化 问题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1-0121-01

我国的教育水平在逐年提升,教学的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与改进,而且随着科技信息的发展,很多新型的教学技术逐渐应用在计算机课堂中,一体化的教学是现代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方式,其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课件制作是一项动手能力极强的实践活动,将其应用在计算机一体化课堂中,具有提升课堂效果与教学效率的作用,但是课件制作是辅助型教学方式,在应用的过程中,也需要分清主次,本文不但分析了课件制作在计算机一体化课堂应用过程中有优点,还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希望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与参考。

一、课件制作在计算机一体化课堂中的优点

1、课件制作丰富了课堂内容

课件制作应用在计算机一体化课堂中,可以丰富课堂的内容,提高课堂的质量,而且学生也更容易理解与接受课堂中的知识。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死板,主要是靠教师在黑板上写文字,或者口述的形式传播知识,在传授知识时具有一定限制,知识容量也不高,如果加快教学进度容易使学生疲乏。课件制作应用在计算机课堂后,可以用多媒体的形式,将知识用图片或表的形式表示出来,而且一张表包含的内容很多,扩大的知识容量,通过投影技术不但省时省力,学生在记忆起来也更加容易。

2、课件制作提高了教学效果

课件制作的形式较传统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而且在课堂中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接受知识一般是靠教师的口述或者黑板上的板书,这种形式比较单调,过多的板书容易使学生感到视觉疲劳,而课件制作的形式,调节了课堂气氛,而且可以通过Flesh来演示知识,学生也更喜欢这种形式的教学方式,而且整个课堂的学习气氛也很浓烈,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与教学效果,

二、计算机一体化课堂中应用课件制作存在的问题

1、对课件制作认识不足

课件制作在教学中应用的越来越广,但是很多教师在应用的过程中,缺乏对其的正确认识,只是迫于形势完成任务,缺乏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而且有的教师也没有认识到课件制作的重要性,在应用的过程中不得要领,没有认识到到课件教学的真正含义与作用,在向学生展现板书时只是将黑板换成了屏幕,浪费了制作课件的时间与多媒体资源,而且忽视其优点与教学优势。

2、课件只追求表面的美观、华丽,忽视了结构和界面的合理性多媒体课件开发之初,所谓课件往往是文字、图画的拼合,界面和插件过于单调呆板,很容易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追求美观一度成为课件开发者的共识。而现在一些课件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课件画面背景复杂,按钮奇形怪状,则显示不出“档次”,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冲淡学生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最终影响到教学实际效果。过于强调界面新奇艳丽,相反会减弱学生对教学信息刺激反应能力。

3、照搬教学课件,缺乏创新意识,随堂应变的能力差一些教师,缺乏多媒体教学素材,或者缺乏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改编技术,往往套用优质课课件。不同学校,生员的状况不同,掌握知识的层次也不同。我们倡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假如学生在课堂上对某些问题感到困解,提出质疑,教师必须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否则课堂教学可能就要受到课件局限,原有教学计划就会被打乱,课堂就会“瘫痪”,教学的效果便无从谈起。

三、课件制作应用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几点建议

1、确定一个原则,课件制作最终是为了课堂教学服务多媒体辅助教学应定位在“辅助”上,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教师是整堂课引导者,而不是简单操作者。不能为了课件而课件,应在突破教学难点与重点方面下工夫。将计算机作为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认知工具才是正确定位。课件设计者不应将精力放在流光溢彩图片、活泼生动的动画上,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超越传统媒体的局限,变抽象为形象,更好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2、合理的设计课件内容,注意适当“留白”课件制作上无须将专业的理论或者技能操作相关的材料事无巨细尽数罗列,把全部教学内容都照搬到屏幕上,根据教情、学情大胆取舍,把最需要用多媒体展示的知识放映出来。同时,在教学内容切换时,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深入思考,巩固知识。多媒体课件容量大,容易将重点和难点知识淹没其中,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在课件制作时,对重点知识和难点内容进行特殊的设计,或者用特殊字体表示、或者用特殊颜色展示、或者用制作特效强化,让学生加深对重点与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要注意的是,强化的重点和难点知识不宜太多,要少而精,否则起不到重点强调的作用。

3、把握一个趋向,课件制作应该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再优秀的课件,不管是由专家根据科学的学习理论还是特级教师根据丰富的教学经验设计开发的,只能适用于某一特定教学环境,无法适于千变万化的教学情况。从学校实际情况看,由于地区差异,社会环境、师资素质和个性、学生对象因素各不相同,因而同一课件很难被不同教师应用于不同的教学情境中。计算机辅助教学需要从课件思想向一种更灵活、适应不同教学情境方向发展。

四、结语

课件制作所为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组成部分,体现了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教学水平的提升。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强调在课堂中多加入实践性活动,使理论与实践可以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上的创新,在一体化的计算机课堂中应用课件制作,可以有效的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课堂效率,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也需要结合不同的情况,考虑到其的优缺点,要考虑到其只是辅助教学,很多教师缺乏对其的正确认识以及灵活应用,如果对其运用不善,反而会降低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高效课堂教学课件范文8

“课件综合征”不容小觑

“课件(Courseware)”是通过计算机将文本、图形、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进行综合处理制作而成的、用于课堂教学的软件。作为一种新的授课辅助手段,“课件”近年来在国内高校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使用。毋庸置疑,多媒体“课件”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手段相对单一的局面,图像和声音效果的加入,令很多教学内容更加直观,也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感染力。然而,对“课件”的滥用和误用,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将课件引入课堂的初衷,反而使教学质量大打折扣,这样的情况在目前高校教学中并不鲜见。“课件综合征”正在侵袭某些高校教师,并有持续蔓延的趋势。

“课件综合征”表现症状之一:无所适从。

目前,一些高校要求教师必须使用“课件”教学,甚至规定教师不得再进行板书。这令“课件”成为教师的唯一授课手段。对于部分教师而言,或是由于一时还难以接受这样的教学方式,或是受限于教师制作“课件”的技术水平不高,或是由于“课件”实在无法全部涵盖所有授课内容而又不得不完全使用“课件”,使用“课件”授课反而限制了他们的发挥。一些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得无所适从甚至很无奈,导致原本流畅、精彩的授课反而变得磕磕绊绊,无法达到良好的效果。这样的“课件综合征”虽然表现在教师身上,其实根源却在于教学管理者在使用“课件”问题上“一刀切”带来的负面效果。

“课件综合征”表现症状之二:“照屏宣科”。

由于有了“课件”,部分教师在教学准备期便不再准备教案,一盘在手(尽管这样的“课件”光盘并不一定是本人亲自制作的),学年无忧。在上课之前也不再用心备课,上课时同学生一道看屏幕,从原来的“照本宣科”变成了“照屏宣科”。一旦播放设备出现了问题,教师便手足无措,甚至根本不能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对于“课件”的过度依赖,使先进的教学手段沦为教师水准“退化”的温床。

“课件综合征”表现症状之三:心不在焉。

在某些教师的课堂上,虽然“课件”制作得非常精良,但教学却往往沦为“看片会”。整堂教学课只有“课件”在不停播放,教师在一边只是手里点着鼠标,很少另外加以讲解,教师成了整个课堂教学的“局外人”。由于把授课主导权完全交给“课件”承担,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往往显得萎靡不振、心不在焉,不愿意和学生交流。缺乏师生互动的课堂,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课件综合征”表现症状之四:只求花哨。

有些教师对使用“课件”教学的目的认识不清,把使用“课件”的首要目标定位为“好看就好”,因此,在“课件”制作中,有的过分追求“特技”效果,无形中将授课节奏放缓,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授课时间;有的“课件”同教师的授课几乎是“两层皮”,根本没有太多关联;而有的教师为了追求“课件”对学生感官的刺激,为此甚至不惜偏离授课内容,长时间播放所谓“电影大片”,一方面转移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令学生误把艺术加工当成历史真实,起到了适得其反的效果。

以上所举的“课件综合征”的症状,或许只是较为极端的例子,但是,就笔者的所见所闻,上述“症状”或轻或重在高校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的“课件综合征”在某种程度上也在侵袭着学生:很多学生不再记笔记,课后只要把教师的“课件”拷贝一份就可以了;上课成了一件轻松的事情,只需要看,不需要思考;缺乏教师的指导,上课“看片子”虽然过瘾,下课后却一无所获……“课件综合征”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

消除“课件综合征”重在治本

需要指出的是,“课件”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辅助手段,部分高校课堂教学之所以受困于“课件综合征”,其原因不在“课件”本身,而在于在使用“课件”教学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对“课件”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对使用“课件”教学带给课堂教学方式的变化研究还不充分。

从教学理念上看,首先,“课件”是一种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却不应该被当成是唯一的手段;而使用“课件”教学仅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授课的科目不同,有些适合配合“课件”讲授,有些则未必;授课的教师各异,有些在“课件”的配合下能够锦上添花,有的则用传统授课方式更能讲出光彩。因此,在确保授课效果的前提下,在是否使用“课件”、如何使用“课件”的问题上,不应为了追求“时尚”而强求“整齐划一”。

其次,正确使用“课件”教学,确实能增强教学的感染力,但前提是要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学习不应该成为学生的负担,但同时应该意识到,学习也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课件”的主要责任不是娱乐学生,而是要强化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活跃他们的思想,将课堂教学引向深入。在这个工程中,教师的作用或许是“课件”无法替代也不应替代的。

同时,尽管“课件”在教学中普遍采用,但它给课堂教学方式带来了哪些变化?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处在摸索阶段。比如,“课件”教学的长处是直观、生动,但往往信息量偏小、深度不够,如何在教学中加以弥补?如何避免“课件”成为动画版的“第二板书”或是课本的“翻版”?教师讲授的内容和“课件”演示如何才能配合得相得益彰?教师不仅应该成为“课件”的使用者,更应该是“课件”教学的研究者。“如今,走在教学楼里,仿佛置身电影院。”日前,笔者到某高校听课,各种各样“课件”的声音从各个教室里传出不绝于耳,引发了一位同行教授的感慨。此话虽然不无调侃,但也确实反映了目前高校课堂在使用“课件”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

“课件综合征”不容小觑

“课件(Courseware)”是通过计算机将文本、图形、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进行综合处理制作而成的、用于课堂教学的软件。作为一种新的授课辅助手段,“课件”近年来在国内高校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使用。毋庸置疑,多媒体“课件”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手段相对单一的局面,图像和声音效果的加入,令很多教学内容更加直观,也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感染力。然而,对“课件”的滥用和误用,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将课件引入课堂的初衷,反而使教学质量大打折扣,这样的情况在目前高校教学中并不鲜见。“课件综合征”正在侵袭某些高校教师,并有持续蔓延的趋势。

“课件综合征”表现症状之一:无所适从。

目前,一些高校要求教师必须使用“课件”教学,甚至规定教师不得再进行板书。这令“课件”成为教师的唯一授课手段。对于部分教师而言,或是由于一时还难以接受这样的教学方式,或是受限于教师制作“课件”的技术水平不高,或是由于“课件”实在无法全部涵盖所有授课内容而又不得不完全使用“课件”,使用“课件”授课反而限制了他们的发挥。一些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得无所适从甚至很无奈,导致原本流畅、精彩的授课反而变得磕磕绊绊,无法达到良好的效果。这样的“课件综合征”虽然表现在教师身上,其实根源却在于教学管理者在使用“课件”问题上“一刀切”带来的负面效果。

“课件综合征”表现症状之二:“照屏宣科”。

由于有了“课件”,部分教师在教学准备期便不再准备教案,一盘在手(尽管这样的“课件”光盘并不一定是本人亲自制作的),学年无忧。在上课之前也不再用心备课,上课时同学生一道看屏幕,从原来的“照本宣科”变成了“照屏宣科”。一旦播放设备出现了问题,教师便手足无措,甚至根本不能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对于“课件”的过度依赖,使先进的教学手段沦为教师水准“退化”的温床。

“课件综合征”表现症状之三:心不在焉。

在某些教师的课堂上,虽然“课件”制作得非常精良,但教学却往往沦为“看片会”。整堂教学课只有“课件”在不停播放,教师在一边只是手里点着鼠标,很少另外加以讲解,教师成了整个课堂教学的“局外人”。由于把授课主导权完全交给“课件”承担,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往往显得萎靡不振、心不在焉,不愿意和学生交流。缺乏师生互动的课堂,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课件综合征”表现症状之四:只求花哨。

有些教师对使用“课件”教学的目的认识不清,把使用“课件”的首要目标定位为“好看就好”,因此,在“课件”制作中,有的过分追求“特技”效果,无形中将授课节奏放缓,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授课时间;有的“课件”同教师的授课几乎是“两层皮”,根本没有太多关联;而有的教师为了追求“课件”对学生感官的刺激,为此甚至不惜偏离授课内容,长时间播放所谓“电影大片”,一方面转移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令学生误把艺术加工当成历史真实,起到了适得其反的效果。

以上所举的“课件综合征”的症状,或许只是较为极端的例子,但是,就笔者的所见所闻,上述“症状”或轻或重在高校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的“课件综合征”在某种程度上也在侵袭着学生:很多学生不再记笔记,课后只要把教师的“课件”拷贝一份就可以了;上课成了一件轻松的事情,只需要看,不需要思考;缺乏教师的指导,上课“看片子”虽然过瘾,下课后却一无所获……“课件综合征”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

消除“课件综合征”重在治本

需要指出的是,“课件”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辅助手段,部分高校课堂教学之所以受困于“课件综合征”,其原因不在“课件”本身,而在于在使用“课件”教学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对“课件”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对使用“课件”教学带给课堂教学方式的变化研究还不充分。

从教学理念上看,首先,“课件”是一种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却不应该被当成是唯一的手段;而使用“课件”教学仅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授课的科目不同,有些适合配合“课件”讲授,有些则未必;授课的教师各异,有些在“课件”的配合下能够锦上添花,有的则用传统授课方式更能讲出光彩。因此,在确保授课效果的前提下,在是否使用“课件”、如何使用“课件”的问题上,不应为了追求“时尚”而强求“整齐划一”。

高效课堂教学课件范文9

关键词:高中物理;高效课堂;创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高中物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更加注重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而采用生本理念创建高效物理课堂已经逐步深入人心。因此,高中物理教师要想创建高效课堂,就要在“实”上做文章,以生为本,以学定教,选择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一、高效课堂是教师的点拨与学生灵魂紧密衔接的课堂

1.以生为本,以学定教

高效教学指的是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达成以及学生在课堂中能够获取到最大的知识量的教学,这种课堂教学只有和学生的物理能力和已有的物理知识基础进行有效衔接才能更好地获得。因此,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本能力和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上进行有效教学。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在“实”上做文章,重视精心的预设,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寻觅让学生充分延展思维的物理空间,让学生在物理课堂上积极思考,勇于创新。

2.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导学案完成课前自学

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要求让学生完成课程的课前预习,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有重点地进行思考,并进一步延伸自己的思维。

3.高效课堂要从简约走向丰满

高效课堂的创建,教师要使课堂从繁复走向简约,再从简约走向丰满。教师要紧紧抓住课堂生成,使教师点拨能够和学生的思维紧密衔接,使课堂真正成为教学的社会价值和学生的个体价值的双重体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喜悦的情感体验。教师要重视生成,要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逐步掌握物理知识。在物理课堂中,教师要采用简约的手段和方法,让每一个环节都能绽放出无限的精彩,使学生实实在在地运用物理思维进行思考。在物理教学中,只有删繁就简,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收获更多。

二、多媒体课件运用,扩充物理课堂容量

1.创设动态情境,以鲜明的色彩和活动画面展现教学内容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中物理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已经逐步走进课堂。多媒体课件以其鲜明的色彩以及活动画面创设了动态情境,更好地展现了教学重点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突破教学难点。在高中物理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帮助自己的物理思维由模糊变得清晰。如在高中物理人教版教材《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波的形成和传播时的动态过程。当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清楚地看到一个小球振动带动与其相邻的小球(质点)振动,而这个相邻的质点又带动其他质点振动时,学生可以清晰地感知每一个质点都不沿波的传播方向迁移,而只是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通过多媒体课件模拟出来的动态情境使学生更容易突破重难点,从而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2.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兴趣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摆脱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中一支粉笔一张嘴的学习效率低下的教学方式,将学生的思维想象引入了直观想象的场景中,学生在这种身临其境的情况下,学习兴趣大大提升。尤其是当学生在电脑中进行仿真实验的时候,学生能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实验过程、步骤以及规程进行有效的了解,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促使学生提升物理思考能力,帮助学生逐步提升采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光电效应实验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技术来模拟演示,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直观地观看到实验的过程,而且图、文、声并茂的形式使学生捕捉到了肉眼无法捕捉到的瞬态变化,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落实三维目标,提高课堂效率

1.教师要掌握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并在课堂上加以落实

高效课堂的创建离不开三维目标的实现。教师要切实根据本班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特点,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中提升物理能力。高中物理教学的三维目标要通过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在课堂上得到落实,教师要掌握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要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在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后延展学生的物理创新思维能力。

2.营造和谐课堂氛围,优化小组合作学习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营造双边双向活动氛围,让

学生在平等对话中主动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主导互动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在课堂上为学生留下一定的时空,让学生进入思维状态。

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要想创建高效课堂,教师就要以生为本设计教学环节,并通过优化时间安排,减少无效的教学环节和教学行为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教学评价。在遇到抽象的物理问题的讲解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使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有所得。

参考文献:

[1]徐进娟.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J].学周刊,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