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财务监管措施集锦9篇

时间:2023-09-25 17:40:24

财务监管措施

财务监管措施范文1

【关键词】 行政单位; 财务监管; 措施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飞速发展,各个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也都依照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进行着积极的调整。各单位、各部门协调配合,通力合作,上下一心,行政单位内部的财务监管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其成果是有目共睹的。然而,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产生于复杂的背景下,因此,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着体制上的弊端,管理也相对滞后于其应有的发展水平。正是由于这种非人为的不可抗因素的存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监管也存在着各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高我国整体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尽善尽美地与国际接轨,必须正视本行业存在的这些问题,并尽可能更好更快地弥补缺陷,完成改革。

一、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中存在弊端

目前,全世界有且仅有五个社会主义国家,在1993年苏联解体后,我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意味着我国目前所走的道路全是凭借着试探、摸索和一股拼搏的劲头。我们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没有任何体制可以模仿,没有任何措施可以借鉴。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得我国的经济面貌焕然一新,为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打开了新的局面,也为财务管理专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新生的体制必然不够完善,存在着一些非人为的不可抗缺陷。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监管工作还相对滞后,尚未完全跟上国家经济发展的进程。因此,必须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监管工作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二)工作人员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

从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监管工作的从业人员有几十万,然而这些财务监管工作者的素质良莠不齐,先不说其本科毕业率低,很多从业者甚至连专业资格证书都尚未考取。让如此之多的非专业人员坐镇如此重要的工作岗位,其工作质量可想而知,而其后果的严重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就算不少从业者有着过硬的专业知识,但整个财务监管行业的工作浮于形式,使得这些有知识、有能力的从业者或壮志难酬,或有心无力,或在其位而难谋其政。这不仅造成了专业人才资源的流失和浪费,更是加剧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监管工作质量低下的严峻形势。

真正专业知识过硬的财务监管工作人员还存在着一些对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的现象。这固然有某些机关单位行政不作为的“传统习惯”的原因,也有老一辈工作人员精力有限,而年青一代尚未完全成长成熟的缘故。不得不再次强调,在目前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从事财务监管工作的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是否端正直接关系着行政机关单位内部财务监管工作是否能够良好运作,更是间接关系着整个权力机关是否能够良性发展。

此外,由于此项工作地位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工作人员还需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因此,财务监管工作的工作人员对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的后果是异常严重的,必须加以重视。

(三)工作过程不规范

就财务监管工作的现状而言,尚存在着各种工作流程上的缺陷与不规范行为。加之某些财务监管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不达标,更使得这一行业的工作漏洞百出。

首先,票据的使用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不规范。票据与财务管理工作的关系基本上相当于水和鱼的关系,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有一部分财务监管的工作人员甚至分不清各种票据的类型,更不用说它们的用途了。这种连工作内容都分不清的财务监管人员如何能起到监管财务的作用呢?那就更不用说监管之后的纠错、改正了。于是许多财务工作人员就利用了这个漏洞,乱用票据、篡改数据为自己谋私利,极大地影响了正常的工作秩序,严重损害了行政机关及人民群众的利益。

其次,执法过程不严格,甚至某些程度上还存在监守自盗的问题,有些职业素养不过硬的工作人员会利用职务之便私自挪用公款、。这种极其不道德的行为严重制约了财务监管工作的开展,也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良好发展。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监管工作的可行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GDP迅速上升,特别是加入WTO,这对我国的财务监管专业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针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监管工作的现状,需提出一系列可行性措施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监督管理工作,使财务监督管理工作能顺应时代的要求,满足实际的需要。

(一)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监管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监管工作的依据,在进行财务监管工作时,必须严格依照这套规范进行监管工作,从根本上实现监管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

第二十一条规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收入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根据收入来源和管理方式,合理设置岗位,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收款、开票与会计核算等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

第二十二条规定:各项收入应当由单位财会部门统一收取并进行会计核算,其他部门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办理收款业务,严禁设立账外账和“小金库”。业务部门应在涉及收入的合同协议签订后及时将合同副本交存财会部门备案,确保各项收入应收尽收,及时入账。财会部门应当定期检查收入金额是否与合同约定相符;对应收未收项目应当查明情况,明确责任主体,落实追缴责任。

第二十三条规定:有政府非税收入征缴职能的单位,应当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按照法定项目和标准征收政府非税收入,并及时、足额上缴国库,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挪用、私分或者变相私分。

这是该套规范公平、公正、公开的重要体现,所有的财务监管人员在进行内部财务监管工作前都应以这套规范为主要依据:体制和法规是现行各种行业的基础。只有不断完善体制,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才能切实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监管工作的质量。

首先,必须加强建设财务监管的立法工作。事实告诉我们,只有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才能真正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监管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内容,明确财务监管的工作范围,从而使行政机关的财务监管走上法制化的道路。

其次,以法律形式明确了财务监管的工作范围和工作内容,使监管人员在工作时目标明确,能够更好地监督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促进行政机关工作的良好开展,为人民群众谋福利,促进社会和谐。

(二)大力培养本专业的高素质从业人才

财务监管必须以国家有关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作为规范的准则,而且其涉及和运用其他技术经济学科的成果,是一项政策性、知识性、经济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工作。由此可见,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人员除了应对本专业的知识有很好的掌握外,还应懂经济学、项目管理、经济法律法规,通晓计算机应用等,成为具有丰富的监管经验,融理论和实践于一体,具有多层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因此,我国应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教育工作,如大学教育、国内培训、国外培训等。更重要的是,由于此项工作地位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工作人员还需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监管从业人员的准入门槛

应根据国情及目前行政财务监管工作的发展进度适当地调整从业者的准入门槛,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以促进本专业的发展。

(四)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的思想认识

行政机关是我国治党治国的中坚力量,其发展前途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命运。其中的绝大多数部门也确实扎实地贯彻着执政为民的宗旨,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勤政廉政恪守职业道德,以身作则起到了榜样作用。但同时,也必须承认,某些财务监管的工作人员存在着各种错误思想,特别是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必须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的思想认识。

(五)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整顿规范财经秩序,加强财务监管,发展经济,加快社会进步,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长期而又重要的工作任务。目前全国各地普遍实行了财务人员委派制度,但不能认为一派就灵,还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必须进一步明确:财务监管是对政府组成人员经济权利的监管,是一种政治权利,必须靠法律和规章制度来保障。一是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明确职能;二是研究有关文件,将有非税收入单位的财会人员的编制、晋级和工资关系进行统一管理。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撤换财会人员。财会人员统管后,各单位减少相应编制,不再另设财务机构和增加财会人员。

(六)建立健全考核奖惩机制,加强对财会人员的监管

一是制定《统管财会人员考核奖惩暂行办法》、《统管财会人员职责范围和考核实施细则》等文件,根据这些文件规定,将委派财会人员的工作职责细分为收入管理、支出管理、票据管理、银行账户管理、会计基础工作管理、会计信息与会计档案管理、业务培训与法规学习等方面,实行百分制考核,与工资直接挂钩;二是实行交流轮岗制度,对全体委派财会人员采取两年一交流的办法,有效地规避财务风险和人力资源的科学配置;三是在实践中逐步探索“管理、监督、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即由记好账、算好账到严格执行财务管理规定、充分履行监督职能、认真为派驻单位搞好服务,以服务促监管;四是搞好财务人员离任审计;能者上,庸者下,错者究,充分调动财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增强财会人员的紧迫感。

(七)畅引源头活水,狠抓征收监管

一是实行严格的预算管理。建立考核目标与工作目标相结合的收入计划执行机制,确保非税收入及时足额上缴财政专户。二是深挖增收潜力,达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应收尽收,应管尽管。三是收回减、免、缓批准权,防止资金流失。四是加强对单位所属内设机构和二级单位的资金管理。五是从争取项目许可、足额执行标准、清缴往年欠费,理顺收入挖潜新机制。要积极组织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入状况普查,实行单位内部预算配套执行制度。

(八)细化资金控制,严加资产监管,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打造集约型社会,建设富强国家,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支出监管的重点是确保单位按照预算规定的项目和标准进行。坚决杜绝超预算、无预算及不合法支出。抵制任何形式的乱发奖金和实物的做法。对每一张支出原始凭证采取预审制度、对大额支出采取会审制度、对重大财务活动实行跟踪制度。国有资产是单位开展工作的基础性物质,在监管过程中必须把好资产的购置关、清查关和处置关,做到账款、账物、账卡相符,确保单位资产台账规范化。

(九)狠抓稽查监管,有错必究

稽查工作是强化财务管理与监督的一个重要手段。坚持月度稽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拉网式检查,重点对坐收坐支、私设小金库等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遏制各种违规行为的发生。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检查与规范相结合,重整改、促规范。坚持做到违规必查、查实必纠、再犯重处、决不姑息。对违规单位进行处罚的同时,及时下达整改意见书,抓好整改措施的回访和落实工作。

三、结束语

总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监管工作的质量是一件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而其现在的水平还远远达不到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更应加大其建设力度,促进财务监督事业的发展,从体制、制度以及人员上采取全面的可行性措施,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的监管工作,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良好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庞铁锋.浅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外资(上半月),2011(10).

财务监管措施范文2

关键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外部监管

年来,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作为一项政府干预市场、维护投资者利益及优化市场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日益受到人们重视。在外部监管方面,由于中国尚未形成一套高效、完备的监督机制,违反市场公平交易原则、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违规事件屡见不鲜,从“银广夏”到最近的“五粮液”所引发的对公司健全财务监管的思考,除企业内部诚信缺失外,同时也暴露出证券市场监管不力的弊端。因此,尽快完善监管体系,规范信息披露系统运行,已是当务之急。

一、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相关要素

(一)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内容。

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信息主要包括财务事项等经营信息和非财务事项信息,主要是指财务会计信息、法律事务、资产评估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财务会计信息是最根本的,它是上市公司各方面情况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对象。

1.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对象首先是公司的股东,包括国家股东、企业法人股东、社会个人股东和外商投资者。2.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对象还包括公司的各种债权人,如银行、原材料供应商、公司债券持有者等。3.政府的有关管理部门也是公司信息披露的对象。代表政府的证券监管部门有必要通过各上市公司的定期或不定期报告,掌握各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实现对证券市场的有效管理,保证证券市场朝着健康、稳定和积极的方向发展,维护公众的投资利益。4.证券市场上存在一些打算购买股票或债券的投资者,他们被称为潜在的投资者。这些潜在的投资者也是公司信息的使用者。5.上市公司信息的披露对象还包括公司职工。从自身利益出发,公司职工同样希望公司能以公开的方式提供有关信息。

二、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行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不规范,散见于各种规定之中。我国目前制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法规的有关机构有全国人大、证券委、证监会、财政部和其他机构等,令出多门,管理不统一,从而导致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缺乏统一性。作为上市公司披露的重要事项,关联交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上市公司的业绩水平和投资者的投资决策。然而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对关联交易信息的披露极为不规范,当然导致这种不规范的因素有很多,一方面是上市公司利用法规中的漏洞,不及时或不充分披露关联交易,以此来粉饰其利润率;另一方面是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的制度规范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可以选择披露关联交易的金额或相应的比例,但是对于一些重大的关联交易,如股权转让、资产抵押、担保托管以及租赁等,仅规定披露交易金额或比例恐怕是不够充分的。

三、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

(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实际上就是有关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三者之间权利分配和相互制衡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具体表现为明确界定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人员职责及功能的一种企业组织结构。现代公司的特性即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不可避免地产生契约关系下的成本问题。为了降低成本,减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发生,所有者通过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通过一系列激励和监督机制促使经营者为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而努力,从而实现企业经营目标。

(二)发挥信息中介的作用。发展市场信息中介,提高市场对企业的关注程度和信息发掘。一方面,信息中介能够以较低成本发掘公司内部的私有信息;另一方面,信息中介能够帮助鉴别和传播企业披露的公开会计信息。企业通过提高信会计息披露水平以减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有一基本前提,即资本市场存在良好的信息沟通传播机制,离开信息的有效沟通,在信息受到阻隔的情况下,资本市场对公司所作的评价将易于偏离其内在价值,股价往往被扭曲,此时,无论是上市公司如何提高会计信息披露水平,都将事倍功半,达不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预期效果。

四、完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外部监管的建议

(一)扩大证监会及证交所权力范围,赋予其更强大的监管职能。受政府干预及处罚权限的约束,证监会及证交所无法对违规操作者加大处罚力度,通过进一步授予更高的行政处罚权,在《证券法》等相关法律制度中,增加处罚形式并加大处罚金额,从而提高违规风险,对市场违规行为主体加强约束,予以警示。同时,为两大监管层次注入人力资源,增派亲赴上市公司的监察人手,提高对信息披露的审查效率。

(二)充分提高会计行业自律性管理,实现专业化监督机制。由于中国的注册会计师协会与各级政府部门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不能作为独立的监督主体对会计行业进行管理。应重新确立中注协的独立性地位,使其逐步脱离行政机构,更加专注于行业内部的自律管理。对外与政府监督形成力量制衡,对内构建完善的运行机制,可建立一套科学的行业内部评价体系,对会计从业机构的执业质量及信誉展开定期评估,并将其计入行业档案系统,供外界随时查阅,以有效保护投资者利益。

(三)优化审计人力资源,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可通过发挥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引导作用,与时俱进,提高执业水平,规范行业纪律。在业务素质方面,应重点进行注册会计师的后续教育,通过协会或会计从业机构内部组织专业培训,在新准则指导下,不断学习新的会计知识以提高公允价值的合理应用。可采取职业竞赛或是定期考核的形式,强化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财务监管措施范文3

    一、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相关要素

    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信息主要包括财务事项等经营信息和非财务事项信息,主要是指财务会计信息、法律事务、资产评估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财务会计信息是昀根本的,它是上市公司各方面情况综合作用的结果。

    1.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对象首先是公司的股东,包括国家股东、企业法人股东、社会个人股东和外商投资者。 

    2.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对象还包括公司的各种债权人,如银行、原材料供应商、公司债券持有者等。

    3.政府的有关管理部门也是公司信息披露的对象。代表政府的证券监管部门有必要通过各上市公司的定期或不定期报告,掌握各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实现对证券市场的有效管理,保证证券市场朝着健康、稳定和积极的方向发展,维护公众的投资利益。

    4.证券市场上存在一些打算购买股票或债券的投资者,他们被称为潜在的投资者。这些潜在的投资者也是公司信息的使用者。

    5.上市公司信息的披露对象还包括公司职工。从自身利益出发,公司职工同样希望公司能以公开的方式提供有关信息。

    二、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行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不规范,散见于各种规定之中。我国目前制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法规的有关机构有全国人大、证券委、证监会、财政部和其他机构等,令出多门,管理不统一,从而导致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缺乏统一性。作为上市公司披露的重要事项,关联交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上市公司的业绩水平和投资者的投资决策。然而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对关联交易信息的披露极为不规范,当然导致这种不规范的因素有很多,一方面是上市公司利用法规中的漏洞,不及时或不充分披露关联交易,以此来粉饰其利润率;另一方面是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的制度规范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可以选择披露关联交易的金额或相应的比例,但是对于一些重大的关联交易,如股权转让、资产抵押、担保托管以及租赁等,仅规定披露交易金额或比例恐怕是不够充分的。

    三、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

    公司治理结构实际上就是有关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三者之间权利分配和相互制衡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具体表现为明确界定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人员职责及功能的一种企业组织结构。现代公司的特性即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不可避免地产生契约关系下的成本问题。为了降低成本,减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发生,所有者通过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通过一系列激励和监督机制促使经营者为实现股东财富昀大化而努力,从而实现企业经营目标。

    展市场信息中介,提高市场对企业的关注程度和信息发掘。一方面,信息中介能够以较低成本发掘公司内部的私有信息;另一方面,信息中介能够帮助鉴别和传播企业披露的公开会计信息。企业通过提高信会计息披露水平以减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有一基本前提,即资本市场存在良好的信息沟通传播机制,离开信息的有效沟通,在信息受到阻隔的情况下,资本市场对公司所作的评价将易于偏离其内在价值,股价往往被扭曲,此时,无论是上市公司如何提高会计信息披露水平,都将事倍功半,达不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预期效果。

    四、完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外部监管的建议

    政府干预及处罚权限的约束,证监会及证交所无法对违规操作者加大处罚力度,通过进一步授予更高的行政处罚权,在《证券法》等相关法律制度中,增加处罚形式并加大处罚金额,从而提高违规风险,对市场违规行为主体加强约束,予以警示。同时,为两大监管层次注入人力资源,增派亲赴上市公司的监察人手,提高对信息披露的审查效率。

财务监管措施范文4

由于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想要促使价值创造能力提高,就一定走内在式的发展道路,持续健全绩效管理形式,最大限度地把每个层面的价值创造潜能激发出来;需要不间断的对资源配置进行优化,通过重组要素,提升单位资源的投入产出水平;需要更加详细的做出规划,促进各方面的开源节流、挖潜增收,对全过程的成本进行把控,持续创造价值开拓空间。所以,财会精细化管理是贯彻落实总行财会管理全面改革需求的真实选择,是推动管理现代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的一个主要办法,是适合内外部监管需求、持续增强财会合规建设的必然要求,同样也是提高价值创造能力的主要原因,对于财会管理水平的提高,推动每项业务迅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推进财会精细化管理提升创造能力的措施

2.1构建精细管理体系,搞好精细管理制度和流程

2.1.1重点抓好会计内控制度建设

首先,在作业层面上整理现在财会业务七大类别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并且让其具备清晰直观、容易操作的特征,开展制度流程整理效果,让会计内控达到由现行逐步进行的岗位控制转变成集中全面的风险流程控制。其次,按照“业务处理有依据、岗位执行有指引”的标准,在业务标准与执行要求统一的情况下,统一制定并《财会业务操作风险管理指引》,还要特别突出每项业务风险点的提示以及防控办法要求,一定要覆盖管理、执行、监督整个过程中的全部业务环节以及风险点,同时还需要注意其实用性和容易操作性,降低执行偏差及效率损失。

2.1.2突出强化财会业务管控支撑

按照业务发展变化的内在要求,重新针对现有会计坐班主任、财会监管经理以及会计辅导员的监督管理工作要求进行修改、完善、优化,让每层级监督管理岗位在业务处置事中把控和事后监察等方面的把控效能得到高效发挥。尽早的让县级支行副行长兼主管的工作要求以及监督管理流程出台,保证副行长兼会计主管从制度和程序上能有效地执行他们的管控职责。

2.1.3探索以预算管理为基础、有效强化成本管控的新方法

总行制定的“十二五”规划中完善财会管理机制的核心内容就是增强成本和预算管理行为,让其由全面的预算管理来达到财务管理工作渗入到业务运营具体部门以及有关环节的财务管理职能变化。①逐渐地加强财务预算的控制力。为了达到以“主动性”和“预见性”为特点的有效目标管理,需要采用有效探究规范财务预算管理流程,具体预算项目,强调预算执行监控以及建立全面的预算考评体系等措施。②增添成本把控内容。要想成本控制的内在渗透到所有费用开支的有效性,细致到全部业务的成本效益上来,按期监测分析并且采用有力办法,及时让营运收益和营运成本之间的差别情况消除,让其实现动态的协调与配合,从而让全行业务经营全过程的成本消耗都在高效的财务预算管理控制内。③健全费用成本管控措施。为了让成本费用控制管理办法与财务预算管理能完美的相适应,把现行费用类别按照机构固定费用、人员费用、资产运行费用、机构运转费用以及业务管理等费用成本类别重新归类再细分,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与此同时,根据定率管理、定额管理以及综合动态管控的费用类别,确定每项费用成本支出管理的把控准则,保证成本把控落在实处,最大程度地让成本支出与业务发展达到合理匹配。

2.2抓好精细管理关键环节,提升财会工作品质

2.2.1明确精细管理职责

各级行需要组建财会精细化管理领导小组,确定管理行牵头与协作部门、基层行执行机构与其内部每层级岗位人员的工作要求,实施岗位要求精细化,达到岗位细分、职责明确。

2.2.2落实精细管理措施

围绕精细管理的工作需求,订立施行意见办法,整体全面推进工作。①在每层级和岗位分解细化精细管理各种重要环节的工作需求,并且和实际上对财会全流程、各环节的管理要求、操作规范相结合,对其明确和完善,达到制度流程精细化,做到覆盖全部、要点突出。②在制度规定管理要求以及工作标准确定的情况下,每项统一订立量化评分标准,实施逐层落实、按期考评、责任追究的管理考核措施,达到量化考评精细化,做到科学量化、明确标准、责任到人。

2.2.3强化管理行职能建设

省、市分行财务会计部门是全行财会精细化管理推进施行的监管部门,需要持续加强专业条线监督功能。①先要能够精准的把握财会政策制度,然后对基层行实行精准传导以及专业指导,使基层服务的工作提高效能,大家齐心协力把精细管理每一项措施和要求落到实处;②需要继续落实省行的二级分行经营管控平台建设要求,促进资源配置中心成为精细化管理办法落实和考评的重要平台。

2.3落实精细管理监管措施,强化尽职监督

2.3.1发挥财会专业“三支”监管队伍职能作用

想要完善财会监管体系的要求,提议按事中和事后把财会专业条线监管“三支”队伍分别设置为县级支行副行长兼主管、县级支行财会监管经理和二级分行财会辅导监管员,准时揭发财会工作中的风险后患,确保“三支”队伍在“三道”防线中发挥出把关守口职能作用。

2.3.2注重抓好“五查”和“五个”关键制度的落实

财会担负监督精细化就是在做好平常化的会计监督工作的同时,还应该着重强调“五个督查”:①坐班主任全面核对每日业务;②副行长兼主管按旬监督检查本机构会计业务;③财会监管经理按月监督检查相关业务;④二级分行会计辅导监管员按季监管督查辖属每个单位的财会工作;⑤二级分行确定监控人员,采用会计远程监控系统实时监控和事后抽查营业机构重点内容业务处理状况。通过“五查”制度,推进落实财务会计制度、支付结算以及反洗钱管理制度、综合业务系统管理制度、财会内控管理制度以及市分行财会业务风险提示制度“五个”关键制度。

2.3.3完善会计监督检查纠错机制

要有效解决财会精细化管理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以及后患,及时改正,持续提升精细化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

2.4注重持续改善,搞好执行和管理层面上的创新

财会精细化管理工作是一项长久的系统化工程,同样也是一种不断完善财会工作质量和管理能力的过程。随着不断变化发展的形势,对管理工作也有了新的要求。除了在平常化的推动执行中不间断的总结、反思和完善之外,还需要持续探究在制度实施以及管理层面上创造新的思路和方法,不断推动财会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发展。

3结论

财务监管措施范文5

一、工作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有关会议精神特别是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财务管理、政府采购等要害部位、关键环节,综合运用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等措施,集中力量抓好防范管理,从源头上杜绝不廉洁行为的发生和防范管理风险。

二、账务科廉政风险点及其表现

账务科主要职责:1、做好会计核算工作,及时收缴各项资金,记录各种账簿,上报各种会计报表;2、负责做好资金管理,对本单位经济活动和资金往来进行会计审核和监督;3、办理各种报销业务,按时发放工资;4、负责各种票据的领、发、存、销工作;5、负责做好本局内部财务审计工作;6、负责全局固定资产的监督管理;7.负责财务预决算的编制以及执行情况的检查分析,及时提出财务建议;8、负责做好会计档案资料的立卷、归档、保管工作。

廉政风险点主要表现在:1、票据不妥善保管,造成票据丢失;

2、在票据核销过程中,私自销毁票据,隐匿收入;3、报销单据审核把关不严,不按有关规定严格执行;4、账务处理程序不严谨,会计记账、结账不规范,会计信息不准确,不完整,造成会计信息失真;5、收支账目不清。

三、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措施

对上述廉政风险点,要综合采取加强教育、合理分权、完善程序等多种措施,进行有效地防范。

(一)财务管理

1.针对项目经费审批中的风险点

防范管理措施:(1)业务专项经费,主要由机关科室提出使用方案,账务科对业务专项经费从预算执行和审核政策方面进行把关。(2)对基层建设专项补助等涉及全系统的大额项目经费,由账务科对项目资金分配进行全程监督。(3)按照预算批复及预算执行情况拨付各项目经费。(4)所有项目经费,要经分管领导审核后,报市局党组会审核通过。

2.针对财务事项审批的风险点

防范管理措施:(1)严格审批财务审核、呈批、报销程序。凡行政性支出均由列支科室提出书面申请或列出支出计划,经办公室、财务科审核后报局长审批;审批同意后,财务科再办理结算、报销事项。(2)认真落实差旅、会议费等管理规定,按照“先审核出差、会议饭店,再审核报销差旅费、会议费”的程序审批核准、报销差旅费、会议费。

3.针对财务报销审核的风险点

防范管理措施:(1)严格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电算化工作规范》进行会计建账、报销、审核、记账、结账、报告分析以及票据、会计档案管理等工作。(2)加强对财务事项审批、报销审核等重点岗位的监督管理,切实做到不报人情帐。(3)规范财务收支审批人员和审核人员的权限,严格实行审批和审核责任制。

4.针对财务日常管理中风险点

防范管理措施:(1)规范财务管理,加强财务监督。规范财务工作。严格执行各项财经法规、制度。全面、真实、及时的提供财务会计信息,为领导决策等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2)加强财务监督。严格落实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坚持会计出纳分设、银行印鉴分管和按月监督核对的原则。财务工作坚持规范化、制度化,账务处理严格执行国家会计基础规范要求。(3)加强财务印章的管理和使用,定期与银行核对,确保本局资金的安全、完整。(4)全面落实“收支两条线”,所有收费全部纳入财务管理,及时、足额上缴行政性收费,支出纳入预算管理。防止乱报、虚报等腐败行为出现,规范资金的合理活动,增强会计数字信息的准确性,防止会计信息的失真。(5)严格行政性收费票证的管理使用。严格按照省局的要求,统一使用由省财政厅印制的各种行政管理专用票证,财务科设专职票管员进行票证管理,做好票证的领发、保管、使用、填制、结报、记帐、制表、缴销、归类装订、保存等工作,并对使用票证的科室的票证管理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监督。

(二)政府采购

针对政府采购中提出采购审核意见的风险点

防范管理措施:(1)细化岗位职责,建立三人分段审查(审核)制度,合理分权,进一步完善内控管理机制。(2)凡组织大额货物、工程(服务)项目的采购,坚持采用竞价采购方式,邀请纪检监察部门参与全过程的监督,并按规定程序逐级报审;对公开招标采购项目,坚持委托市财政局进行公开招标,避免内部人员接触投标对象,泄露招标秘密。(3)评标小组和参与招标的所有工作人员必须坚持按规范程序实施操作,评标标准必须经过评标小组集体讨论通过。(4)对易发生廉政风险点相关岗位的工作情况进行抽查,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5)设立监督电话或举报箱,接受群众的监督。

(三)资产报废处置

针对侵吞资产报废所得和侵占报废资产的风险点

防范管理措施:(1)建立资产采购、保管分离制度。采购人员建立资产采购登记,保管人员审核采购人员的登记情况,并审核登记入库,资产发放时进行资产出库登记,由领用单位进行审核和登记。(2)完善资产报废处置流程。按照《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详细的资产处置、审批等流程。

四、具体工作要求

推进财务科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意义重大、任务艰巨,要按照局党组的统一部署,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狠抓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是关键。把这项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列入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切实做好账务科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的组织、协调、实施、考核等工作。

财务监管措施范文6

引言

乡镇财政资金是乡镇政府维持乡村建设、履行乡镇政府职能、促进农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保障,具体包括三类,其一是履行政府职能、保持乡村集体组织建设而发生的费用支出,其二是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而拨付的财政资金,包括农村道路、桥梁、医疗卫生事业、教育文化生活、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其三是作为对农村地区的财政资金补助,通过农村的土地、人口、粮食产量等为补助衡量的标准,以帮助农民改善生活条件、提高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水平。

一、对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重要意义

对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督不仅是资金能够落实的重要保障,更是促进乡镇财政资金优化分配的重要措施,对乡镇财政资金监管重要意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落实各项财政资金的需要,因为加强财政资金监管,可以促进财政管理水平的提高,加大了财政资金的科学化的管理力度,也可以完善乡镇公共财政体系,更好的落实“农村”、“农民”、“农业”涉及“三农”的政策。另一方面是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随着我国,以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策略逐步扩展,财政资金的惠农、富农、扶农力度明显加大,各种财政补贴资金更是层出不穷,但是由于乡镇资金的监管不到位,导致这些补贴资金用途脱离原有的初衷跟,并没有相应的落实到“三农”政策上去,因此,在现实生活中,需要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保障“三农”资金运用到相应的惠农、支农方向。

二、目前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现状分析

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职能主要依靠乡镇财政所的监督,而在具体的监管过程中,其监管职能作用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的约束:一方面是乡镇基层财政资金监管权力有限,对财政资金的落实起到有限的作用,另一方面是乡镇监管人员数量不足,导致日常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力度不够。

1.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权力有限

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人员的监管权力有限,监管权力范围不明确,对乡镇财政资金的整体下放过程不能有效实施监管,尤其是最新的财政资金拨付程序,并不能完全起到监管作用,因此,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人员很难发挥监管作用,导致乡镇资金的监管人员的监管权限受到严重制约。比如,在乡镇财政资金的下放中,对于乡镇基层监管权力的范围、内容不具体、不明确,在基层监管人员的财政资金监管过程中,缺乏有效可行的监管权力实施方案,为监管工作带来不便。

2.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人数不足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实施后,财政资金的监管职能逐渐下放到乡镇一级的财政部门,但是,在财政资金的拨付监管中,仍采用过去的监管措施,在基层财政监管中,没有足够的监管人员实施监督职能,对于新的财政所监管制度的执行落实不到位,给乡镇资金的监管工作带来严重影响。

三、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措施

1.明确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方案

对于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首先就是要建立健全财政资金监管方案,从而更好地明确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目标,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财政资金的监管范围的确定,在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中,必须要根据财政资金的监管范围来执行,这些范围包括,财政资金的使用范围、财政资金的拨付经手范围,以及安排资金的支出范围等,根据乡镇财政资金的使用目标,还要监督财政资金的使用落实情况,注意包括农村家庭的补助资金、本级乡镇政府的资金使用状况,既要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率,又要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工作,防止财政资金的使用不当,冒领虚领的现象出现。

2.加强项目资金的监管

在乡镇资金的监管中,要着重加强资金项目的使用监管,重要通过加强项目预算资金的编制、项目预算资金的计划执行、项目资金的使用效果等方面进行乡镇资金项目使用的监管,具体来讲,在项目资金的预算编制中,要符合项目的基本情况,对项目的真实性和可行性进行有效的审核,并且在项目资金的执行中,应当确保资金使用到位,并对项目的实施程度进行监督,确保资金项目能够可靠执行,最后,针对项目的实施效果要进行明确的考核,保证项目实行的效果,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率。

3.综合强化乡村两级财务的监管

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主要通过乡镇、农村两级的财政使用情况以及财务情况进行管理监督,一方面要完善两级的财务监督制度,建立健全两级的财务预算制度,规范财政资金的使用程序,完善财政资金的报批手续。另一方面还要健全村级的财务管理制度,防止村委会的资金使用不当,同时要加强村级的财务制度公开,保证财务信息的透明化、科学化、合理化发展。另外,还要加强两级财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两级财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道德情操。

4.完善信息沟通反馈制度

对于财政资金的监管有效化,还需要财政监管部门相互沟通,这种沟通反馈制度不仅包括同级之间的财政资金使用信息反馈,还包括上下级之间的资金使用交流沟通反馈,这是确保乡镇财政资金的落实的重要措施,也是完善财政资金监管的重要举措,在完善监督工作的同时,可以及时反馈财政资金的监管使用情况,便于财务政策的有效实施,规范了财政资金的管理。

财务监管措施范文7

【关键词】 集团公司 境外子公司 财务监控

伴随“走出去”步伐的加快,一些大型企业迅速进行了海外扩张,这些企业通过在境外投资控股,扩大了集团规模。但同时也增大了经营风险,尤其是来自境外子公司的财务和经营风险,在企业集团内部具有传导性,在企业集团外部具有扩散性。集团公司如何对境外子公司实施有效的财务监控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旦对境外子公司的财务监控乏力,集团公司所属子公司将会发生财务危机甚至财务破产事件。例如,中航油集团子公司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因衍生产品交易发生的巨额亏损5.7亿美元,导致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宣告破产事件;TCL集团所属子公司“TCL多媒体(TMT)”欧洲区亏损25.96亿元人民币导致母公司净利亏损19.32亿元人民币。这些事实证明,研究如何加强对境外子公司的财务监控,从而规避和减少整体经营和财务风险非常必要。

一、财务监控的定义

财务监控是企业为了保护其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其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的要求,实现提高经营管理效率,防止舞弊,控制风险等目的,在企业内部采取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制度和措施,是确保企业自身能够持续经营和加强企业内部管理需要的业务监控。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机制,决定了集团公司不能直接管理控制子公司的各项经营和财务收支等管理活动,但集团公司可以通过对境外子公司财务活动的有效监控,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

二、财务监控的内容

集团公司对境外子公司监控内容的确定应以实现企业集团的整体发展目标为导向,对境外子公司的重要方面实施重点监控,同时根据集团整体发展战略目标和环境条件的变化来调整监控内容。

1、对外投资和融资的监控

子公司的对外投资实质上是资本的位移,这种位移会给企业集团带来新的风险和收益。因此,必须对子公司的对外投资进行可行性和投资效益监控,防止投资失误造成损失。子公司对外融资会增加其财务负担,甚至对整个企业集团造成影响。集团公司应对境外子公司的融资渠道、资金使用及效益、偿还来源实施监控,避免出现财务危机。

2、资金的监控

集团公司应对子公司的现金流转特别是大额度资金的支付业务进行监控,实施资金的集中管理;对未实行资金集中管理的子公司,可以通过要求子公司上报资金日报调度表进行监控。

3、内控制度执行的监控

集团公司可通过内部或者外部审计机构,对子公司的内控制度执行的有效性进行测试,从根本上保障子公司财务活动的规范化,规避财务活动可能带来的风险。

4、财务报告的监控

集团公司应对各控股子公司的财务报告按月进行稽核、分析、评价,防止编制虚假财务报告,也可以运用财务信息化平台对子公司的财务信息随时调用、查询和审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财务人员的监控

财务监控的实施和推进离不开财务管理人员的努力,对财务人员的监控是对子公司财务监控的重要手段。财务总监应由集团公司统一委派,可以采取定期召开财务例会、电话会议的方式,召集境外子公司的财务总监和财务部门负责人与集团公司的财务人员进行信息交流,力求财务信息最大程度的对称化。

6、其他重大财务活动的监控

集团公司应对境外子公司的对外担保、抵押、重大工程项目、收益分配、重要职务人员的选聘等财务活动实施监控,规避子公司财务风险,从而降低集团整体财务风险。

三、提高财务监控效果的保障措施

优化运作环境,对子公司的财务监控需要的各种条件进行完善,这些条件的成熟与否直接影响到对子公司财务监控的质量。

1、增强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人员对境外子公司财务监控的理念

境外子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有经营管理的自,因此,在日常的各项经营管理工作中,集团公司的管理层和财务人员一定要认清形势,是对境外子公司,而不是对分公司,应该给予境外子公司一定的空间,以激发其发展潜力。财务人员应以国内外发生的对子公司投资失败的案例为戒,分析其失败的原因。集团公司的管理层和财务人员在思想上要对境外子公司的财务监控问题有足够的重视,树立财务监控理念,在关键和重要的财务环节把好关,为实现集团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保驾护航。

2、完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所谓企业财务预警,是指通过对企业日常财务运行状况进行连续有效的监测,来防范企业财务危机的产生。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可化解和规避风险,使风险损失减至最小。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可以采用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是以财务预警指标为基础的比率分析方法。建立财务预警指标是建立财务预警系统的主要依据和起点。公司发生财务危机要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这种渐进发展过程,往往会通过一些财务指标的变化体现出来。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能够实时对公司的生产经营过程和财务状况进行跟踪监控,及时进行财务预警分析,发现财务状况异常的征兆,并迅速报警,使企业及时采取应变措施,避免或减少损失。

3、完善EVA预算考核和激励制度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导致委托人的目标是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人的目标是追求自身价值的最大化。因此,应在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的前提下,对人实施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并辅以一定的激励措施。业绩评价和激励机制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正确地评价人的经营业绩,方可制订出有效的激励机制,而只有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为企业作出更大的努力,也只有基于委托人和人目标一致的激励机制,才能激发人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从而实现集团整体价值的最大化。EVA这一考核指标的出现,有效解决了委托和行为中的弊端问题。经济增加值等于企业税后息前利润减去全部资金占用成本,是所有成本被扣除后的剩余收益。以传统的会计利润为考核指标的条件下,大多数公司都在盈利。但是,公司实际上所得利润可能会小于全部资本成本,即公司是在损害股东财富。EVA指标属于短期财务指标,采用EVA虽然能有效地防止管理者发生短期行为。但管理者在企业都有一定的任期,有时为了自身的利益,他们可能会只关心任期内各年的EVA,而股东财富最大化依赖于未来期间企业创造的经济增加值。为了弥补EVA指标考核的短期行为,应对子公司的经营者实施EVA虚拟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因为股票期权的行权期会有一个适当长的期间。实施EVA股票期权需要参考股票市场价格,而对于非上市子公司,没有现成的股票价格可以利用,对此可以采取变通的做法,借鉴股票期权的设计原理与操作方法,设计出一种将EVA与虚拟股票期权相结合的股权激励模式——EVA虚拟股票期权。虚拟股票期权是将奖金的给予延期支付,并把奖金转换成普通股票,这部分股票享有分红、转增股等权利,但在一定时期内不得流通,只能按规定分期兑现。

四、创新对境外子公司的监控举措

境外的法律、文化、政治、经济、金融、外汇管制等与国内有着巨大差异,导致了财务监控的复杂性。国内财务人员应了解境外子公司所处环境的特点,采取一些措施对境外子公司实施有效的财务监控,防范和化解各方面因素带来的财务风险。

1、财务信息的监控

境外子公司应与集团公司执行统一的会计政策。如果境外子公司执行的会计政策与母公司不一致,需要按照中国会计准则对会计业务进行调整,再进行报表折算。同时按照集团公司要求编制年度预算报表和月度分预算报表,包括融资等重大事项需要提前申请。

2、资金管理

集团公司应督导境外子公司进行汇率和利率风险防范,分析境外子公司所在地的利率与国内的差异,在当前人民币对多数外币处于升值趋势下,可考虑将外币资金划转到无外汇管制且人民币自由结算地区的开户银行,兑换成人民币转存,需要使用时划回境外所在地,以避免利率和汇率风险。同时研究开展外币期权和货币互换等套期业务,最大限度地降低财务风险,获取收益。对于税务风险问题,应督促境外子公司财务人员与当地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沟通,以尽快掌握一些税收优惠的政策,最大限度地保护股东利益。

3、财务人员管理

集团公司应对国内派遣的财务人员实行轮岗制度,这样不仅可以增加熟悉境外财务事项的财务人员,使其通过国际化学习来应对各种可能的风险和危机,为以后公司在境外扩张储备人才,而且便于集团公司拥有业务全面的高素质财务人员,更好地对境外子公司实施有效的监控。

4、其他方面

集团公司应督促境外控股子公司上线ERP网络信息系统,使系统产生的会计信息能够满足各方面的要求,解决国内外存在的差异问题,也便于集团公司对其财务信息的动态监控。还应指导境外子公司制定会计信息管理制度,健全境外子公司内部控制制度,要重点监控其落实内部控制制度情况。此外,还应对境外管理层实施考核,给予一定的激励,以激发境外人为公司作出更大的成绩,从而降低成本,最终为实现集团公司的战略目标做好铺垫。

公司经营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战略目标和预算目标的某些方面可能与公司实际的发展状况不匹配,财务监控的标准和重点也要随之进行改变。财务监控不会一蹴而就,需要通过监控进行调整、调整后再监控,不断健全和完善。

【参考文献】

财务监管措施范文8

    我们说,一个单位在财务管理活动中,要达到5个最基本的要求:以最经济的方式筹集资金,以最合理的标准运用资金,以最快的速度回收资金,以最佳的比例分配资金,以最严格的要求进行财务监督。从这5项基本要求出发,规定了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一是合理编制单位预算,科学配置资金;二是以法组织收入,贯彻节约支出原则;三是健全建立财务管理制度,加强经济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四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五是及时、准确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预测、控制和监督。一个单位的领导和财务人员要把这些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深刻牢记,并在资金运行中加强实践。如果在这些最基本的问题上不清醒,那么就有可能会产生腐败现象。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加强财务监督的力度。下面就如何加强财务监督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一,明确财务监督的范畴。

    第一,要提高自我制约意识。要不断提高按照国家财务制度办事的自觉性。这是加强监督的思想基础,是首要前提。有些领导和财务人员为什么会走上犯罪道路,一个根本原因是缺乏自我制约的意识。因此必须加强遵纪守法、职业道德和“三观”教育。

    第二,要加强财务法规和政策研究。这是我们提高财务监督的重要途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财务运作机制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运作机制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些财务规定是在计划体制下制订的,对今天来说有些不太适应了。另外,我们在改革中又有一些新的情况,如创新工程经费的管理,它是新的问题。所以我们就要加强研究,根据新的情况改进管理,使财务工作按照合理合法的要求去运作。

    第三,要制订财务监督条例。这是财务监督管理制度化的重要措施,监督条例应当成为我们领导实施财务监督的有效手段。条例应当体现群众监督、组织监督和法律监督的原则。

    第四,要加强财务审计。这也是我们实施财务监督的重要措施之一。审计的作用就在于按会计法的要求,对单位的资金运作进行审核,帮助我们发现问题、纠正问题,使我们的资金运作符合财务管理制度。

    第五,要把监督活动渗透于管理各个环节和全过程。财务监督不能就某一项资金运作进行监督,应当贯彻在资金运作的全过程,贯彻在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支出管理、资产管理等等各个环节。只有做到全过程和各个环节的监督,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监督。

    第六,要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加强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在财务监督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财务人员如果不遵守职业道德,就必然会违法违纪。财务人员违背了起码的职业道德,就会帮助犯罪分子造假帐、隐匿帐单、甚至销毁帐单,使财务管理失控。

    第七,要健全财务监督的组织体制。设立财务总监和实行财务委派制就是有效的措施。财务总监有权监控下属单位的日常的财务会计活动;有权审核经济实体的经营计划及预算,监督重大经营计划及预算的执行情况及资产保值增值指标的实现;有权审核财务报表和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有权参与经营和资金运作中的重大活动,如经营计划、经营决策、监督资金收支、提出审计建议、对违规违法情况的反映和制止等。实行财务委派制有利于对单位的财务实行垂直领导,避免应个人利益关系而受制于本单位领导,可以减少财务违纪违规的现象。应该说财务委派制对加强监督是有利的。当然对这个问题有一些争论,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模式应由本单位法人负责,委派制仍有计划经济体制模式的痕迹。

    第八,要发挥超前监督的预防功能。超前监督是加强财务监督的一个方面。它的功能就在于对财务运作中可能发生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事先的监督,避免为时以晚的后果。

    二,总结资金运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采取针对性整改措施。

    据我们调查,一些单位在资金运作中主要存在着会计信息失真、资产反映不完善、设立小金库和其他违纪违规现象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是对财务管理不熟悉、财务政策和水平还不到位,哪些操作是合法的哪些是不合法的,制度上不太清楚;二是领导不太重视,有些财务规定很明确,但不当回事;三是有些问题是历史遗留的问题,处理起来比较复杂,就让它搁置起来了;四是有些制度没有跟上,老的制度继续沿用,不能适应改革和市场经济情况;五是明知故犯,这里也有三种情况:第一,社会上普遍的现象,我们也跟着做;第二,为了个人或小集的利益,打小算盘,搞些违规操作;第三,把财务纪律当儿戏,我行我素,胆大妄为。不管是哪一种情况,作为财务管理来说,都应当纠正的。当前,应当在坚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禁止设立帐外小金库、如实反映资产状况、严格超额分配、加强现金管理等等方面引起重视,针对资金运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采取针对性整改措施。

    三,加强财务监督要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

    第一,正确处理好财务管理中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关系。所谓原则性是要求我们严格执行财务制度,执行财务纪律,这是原则性,我们不能违背,否则就要犯错误,严重的要犯法。所谓灵活性,就是在执行财务制度过程中,充分利用政策具有弹性这个特点,作些技术性的合理处理。原则性在财务管理中起主导地位,灵活性不能影响原则性,这是基本的要求。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是我们的目标。要达到这一点,对我们的领导和财务人员突出了更高要求,所以一定要加强学习和培训,加强对政策的研究。

    第二,正确处理好领导与财务人员的关系。通常情况下,财务人员要执行领导的意志,当大家都按照财务规定办事时,没有什么问题。当领导交办的任务与财务规定相违背时,财务人员要不要执行?回答这个问题要从两方面来分析,从财务人员来说,有遵守职业道德和财务纪律的要求,不可为之,应当不顾自己的利益得失,向领导说明情况,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如果领导固执己见,硬要执行,那么财务人员就要向上级报告。不能因怕穿小鞋,而违背财务管理原则,害了领导、害了自己。作为领导来说,首先你就不应该把违背财务规定的事让财务人员去做,如果是不了解这方面财务规定,你就得听财务的解释,接受他的建议,要明白财务人员这样做是为了爱护自己。真正出了问题,领导是要负责的,甚至要负法律责任。因此,真正处理好领导和财务人员的关系应当是互相理解、互相监督、互相把关。

    第三,正确处理好审计与被审计的关系。审计和被审计是一对矛盾,但这对矛盾是对立的统一。审计是我们实施财务监督的重要措施之一。审计的目的就在于按会计法的要求,对单位的资金运作进行审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纠正问题,使我们的资金运作更加符合财务管理制度,也可以使我们的财务管理水平得到提高。这是一件大好的事。有些单位在尝到了审计的甜头,还主动要求每年审计。但也有为数不少的单位领导认为,审计是找岔子的,专门找麻烦,与我过不去,因此对审计采取一种对立的态度。因此必须提高对审计的认识,处理好审计与被审计的关系。

    第四,正确处理好财务总监与单位财务人员的关系。为了加强财务监督,有些单位设立了财务总监,其目的就是为了健全对下属单位的监控机制,健全财务管理和监督,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维护国有资产所有者权益,实现国有资产增值保值。财务总监同单位财务人员从承担的任务上来说有不一样的地方,但就其财务的责任来说都是一致的。在这个基础上财务总监同单位的财务人员统一了起来。

    财务总监与单位财务人员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在业务上财务总监有指导的功能,下属单位的财务人员要积极配合和尊重财务总监开展工作,切实履行监控职能。

财务监管措施范文9

    (一)针对审计合谋内含性原因的应对措施

    为了根治公司治理结构失衡所带来的种种弊病,《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作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1)SEC有权禁止违反证券法规者担任公司的董事或管理人员;(2)要求公司首席执行官和财务总监对呈报给SEC的财务报告“完全符合证券交易法,以及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了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予以保证,并且规定公司因违反证券法规而重编会计报表后发放的某些红利和薪酬将予以没收;(3)要求公司的审计委员会负责选择和监督会计师事务所,并决定会计师事务所的付费标准;(4)公司财务报告必须反映会计师事务所做出的所有重大调整,年报和季报都要披露所有的重大表外交易,以及对现在或将来财务状况具有重大影响的与未合并实体的其它关系。

    在《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中也对违法行为规定了若干处罚措施:(1)故意进行证券欺诈的犯罪最高可判处25年入狱,对犯有欺诈罪的个人和公司的罚金最高分别可达500万美元和2 500万美元;(2)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和复核工作底稿至少应保存5年,任何故意违反此项规定的行为,将予以罚款或判处10年入狱,或并处罚款和判刑;(3)公司首席执行官和财务总监必须对报送给SEC的财务报告的合法性和公允表达进行保证,违反此项规定,将处以50万美元以下的罚款,或判处入狱5年;(4)故意破坏或捏造文件以阻止、妨碍或影响联邦调查的行为将视为严重犯罪,将处以罚款或判处20年入狱,或并处罚款和判刑。

    (二)针对审计合谋外显性原因的应对措施

    由于信息技术、公司间的新型关系、复杂经济交易和金融工具的不断涌现等,美国原有的公司财务报告模式没有很好地确认和报告新经济中的核心价值和风险要素,远远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广泛需求。现行模式使遭受了巨额损失的投资者渴望得到更加透明、更加明晰、更加及时、内容更丰富和以风险为导向的财务报表。因此,美国审计总署试图改进财务报告模式,建议国会通过立法授权美国审计总署,对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与FABS的合作情况,即提高会计准则制定程序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的情况,进行定期评价和报告。

    (三)针对审计合谋管制性原因的应对措施

    为了根治审计合谋现象,根据美国审计总署的建议,美国政府建立一个新的政府机构公众公司会计监督管理委员会。新机构针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采取如下应对措施:根据1934年《证券交易法》的规定,并修订1933年《证券法》增加同类要求,授权SEC对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制定的会计原则是否达到“一般公认”的目的进行认定;公众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对公众公司审计客户超过100户以上的会计师事务所每年都要进行质量检查,其它事务所每3年检查一次;公众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有权调查、处罚和制裁违反该法案、相关证券法规以及专业准则的会计师事务所和个人;审计美国公司的外国会计师事务所也必须向公众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登记。授权美国SEC对公众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实施监督;强制要求执行或参与公众公司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向公众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注册登记;公众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有权制定或采纳有关会计师职业团体建议的审计与相关鉴证准则、质量控制准则以及职业道德准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