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立体农业前景集锦9篇

时间:2023-09-28 09:32:29

立体农业前景

立体农业前景范文1

    蒋巷村以农业起步,在先天农业条件较差的情况下,上世纪60年代通过大力治水改土工程改良土地,实现农业的快速发展;80年代,蒋巷村瞄准市场先机,通过自筹资金发展建材加工业,迅速跃升为该省的龙头产业,提高了村庄经济实力;进入新世纪,蒋巷村在大力巩固拓展工业的同时,以工业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反哺农业,打造农民新居、农业规模化生产以及生态种植园,并建立起一系列景点设施,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蒋巷村的成就与当地政府扶持和推广分不开。早期农业经营分散,规模效益不高,当地政府及时提供涉农优惠政策,引导蒋巷村依托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带动了广大农户增收。工业方面,当村级龙头企业遭遇金融危机以及其他企业的激烈竞争时,政府部门主动对接企业,实行增值税转型政策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将其推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旅游业方面,该村旅游资源并不突出、旅游吸引力较低,政府一方面大力推广宣传,一方面积极开展旅游业税收优惠措施,支持和鼓励企业开拓市场,大力扶持其乡村旅游品牌。蒋巷村在资源条件相对贫瘠的情况下,走出了一条“改天换地、农业起家、工业发家、三产协同”的创新发展之路,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经济建设,并通过工业经济反哺农业、旅游业的发展,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互动发展,带来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

    2、大山村——本底良好、政府拉动、旅游慢村

    早期大山村由于处地偏僻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缓慢,但生态环境保持良好,2005年高淳确定“生态立县”的发展方向,重点打造“国家生态示范区”,在此机遇下大山村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的生态旅游转型之路。在政府主持和出资下,大山村积极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对建筑风貌进行改造,打造田园风光特色,扶持农家乐专业户,一跃成为本省内的乡村旅游示范点。2011年,随着桠溪镇被评为“国际慢城”,大山村作为“国际慢城”的核心组成部分,具备非常突出的发展条件和优势。通过实施新农村建设工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休闲农业,打造高标准的乡村旅游业。为保障旅游配套服务业的高水平化,桠溪镇政府出台了统一的农家乐资格认证标准,并出资对环境整治进行改善和提升。目前村内已建成16家特色农家乐,可同时接纳上千名游客,每户年均收入达30-40万元。该村还通过招商及合资的方式开发休闲精品旅游项目,打造特色旅游产品,扩大“国际慢城大山生态之旅”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大山村在本底条件和区域环境基础上,通过政府扶持,以“整体打造、标准管控和庭院经济”的重点,实现了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政府主导的整体打造有效地保证了旅游产业的整体质量,强调政府对旅游硬件设施的标准性把控有效避免了接待设施的参差不齐,推广庭院经济充分利用村民房前屋后的院落以及零星的土地、水塘,形成果蔬种植、家禽养殖、居住、餐饮接待等复合功能,打造出家家门前有绿树、户户门前有花香的生态经济循环发展模式。

立体农业前景范文2

关键词:都市农田,生态修复,湿地公园,创新设计

中图分类号:S157文献标识码: A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具有深厚的农耕文明底蕴,几千年来这种农耕文明很好的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东方哲学,然而随着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经济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现代“城市病”也日趋严重:农耕地日益贫瘠、生活垃圾污染严重、野生动物濒临灭绝……城市景观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失衡,人居环境如何可持续发展成为城市景观建设的主要课题。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将城市农业(Urban Agriculture)定义为生产、加工、销售食品和燃料的特定产业,主要为了应对消费者在城镇、城市或大都市圈的日常需求,一般分散在整个城市或城郊的陆地和水系之上,应用集约型生产方法,使用和重复使用自然资源、城市废弃物来生产多种农作物和牲畜。修复在城市中的农耕文化有利于物种的栖息地改善,减少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剥夺,对城市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改善有重要的作用。

1、都市农田景观

都市农田景观是指在城市中创造新的农耕形式,解决都市人粮食需求的同时又能供市民耕作的一种新型城市景观。在城市中引入农田景观对城市景观生态系统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增加景观异质性、保护物质多样性。目前都市农田景观主要有以下实践途径:市民农园,有地方政府或管理部门出租给市民,进行农耕体验活动,规模跨度大,有院落或社区小尺度农田,也有位于城市郊区的大尺度农场。都市农业公园景观也是都市农田景观的主要实施途径,这种将农耕体验与城市户外活动,生态环境保育巧妙结合具备很大的发展空间。校园农场景观,将校园中的闲置空地进行农业生产,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如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景观。

素有“九河下梢”、“河海要冲”之称的天津城区,蕴含丰富的自然景观与湿地资源、水量丰沛,同时也是很多部级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近年来的城市建设也是天津很多自然资源与生态景观呈现破碎化的发展趋势,如何构建天津地区的绿色基础设施,连通城区间的各种尺度的景观资源,构成生态网络,成为解决天津地区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此背景,本研究拟选取天津城区自然特征明显,污染严重的地段进修复行改造设计,作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连接构建进行深入探讨,一方面恢复其作为野生动物栖息地的自然景观,更一方面变废为宝,提出建设体验型“都市农田”生态湿地公园的创新设计理念,为其周边的居民提供农耕体验活动。

2、研究区域概况

天津农业为城郊型农业,种植业、养殖业的产业结构皆比较合理,已建立了七大副食品商品基地。北部蓟县山地丘陵和山前洪积冲积平原区,主要种植粮食作物、果林,还有相当规模的畜牧业。中部偏北的冲积平原区,是重要的粮食产地,以种植小麦、玉米等旱粮作物为主。

2.1区位概况

本案位于天津市西青区大学城北侧,占地面积约160公顷,西侧为地铁3号线,南侧为宾水西道,紧邻天津师范大学、理工大学,东北侧为外环西路,紧邻华苑居住区。基地四周被居住区和大学城包围,有着良好的土壤条件,发展景观型农业公园对于城市农业的发展将有着深远的影响。该课题的研究,同时可适用于各种城市农业的类型,以探索引入农业思想后的城市景观在生态、功能、空间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化。

2.2现状问题

基地属于城乡交界处,路况较差,大量外来人员在此搭造简易民用房,分布相对分散,既不安全,又影响周边环境。现有水系功能单一,生态价值较低,周边水系多为人工开挖河道,水质较差,需要进行改善以提高水体的净化功能和环境价值。交通道路不连贯且道路无硬化,全部为土路,车行、人行道路混乱,交通路线不明确。 植被区域零散,多为早年农户随意栽植的国槐、 白蜡等北方常见树种,植被种植单一,没有人员管理与维护,植物生长不规律,基地有行道树,树龄不长。水系间不明确,污水污染到邻近净水体,湿地岸边堆放各种生活垃圾,严重污染水体,模糊了水岸路线,缺乏生物通道,生物多样性差,地面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动物栖息地遭到破坏。

3、设计目标与设计策略

3.1设计目标

针对基地现状问题提出方案设计目标,结合项目的栖息地恢复、农耕体验、休闲游憩三大基本功能需求,打造宜产、宜游、生态的立体化“都市农田”生态湿地公园,相互联系又独立的复合型体系,便于管理组织与各项功能的有序开展。针对全园建设后需满足合理的农耕生产、生态旅游等功能,完善一体化管理促进各功能区的紧密联系,强化区域流通性。

3.2总体设计

依据基地用地适宜性分析及功能定位进行科学、实用的合理规划,力求农耕体验与湿地修复,农业景观与生态景观的完美融合。在场地中建立禁止开发建设的湿地核心保护区域,限制开发建设的缓冲区一级优先开发建设区。规划功能分区主要包括农田体验区、观光采摘区、设施栽培区、湿地休闲小镇、儿童游乐园、游船区、公园管理区、湿地植物园区、垂钓区、栖息生态岛、湿地净化区。恢复基地生态本底,连通基地内部水系,建立生态湿地净化区,作为基地农田体验区的主要灌溉来源,营造集约、低碳、生态、有机、休闲的可循环特色农业湿地公园景观,满足游人游、赏、娱、憩、购、听、学等多种需求。(如图1)

3.3设计策略

3.3.1 建立人工湿地系统

建立人工湿地系统以保护场地内部原生湿地。湿地作为场地自然资源中的一个“缓冲带”,能够起到减缓水流速度,滞留污染物的作用,将场地内部零散的水系整合重构,连通基地南侧的自来水河建立湿地水体循环系统,实现处理与净化水体的功效。原有的湿地水面保持不变,作为自然湿地景观和生物栖息地保留下来。湿地的南北部分的空闲地开发为游憩用地,用于湿地生境体验和湿地科普教育,其中鸟类招引区开展湿地植被群落恢复和鸟类栖息地恢复区,营造大面积的湿地植被景观。在此建设湿地物认知园、生态驳岸展示区,用于科普展示,北部规划滨水景观,成为生态旅游的集中活动点,湿地中央部分为保育区,开展湿地植被群落恢复,将不进行任何旅游开发项目。湿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多种生物栖息,同时适宜人工养殖的开展。东部以湿地净化滞留与雨水收集区,场地内水位基本恒定,恢复自然形态的水网岸线,建立雨水收集系统,将水资源达到循环利用。

3.3.2 利用废弃耕地设计都市农田体验区

利用废弃耕地设计都市体验农田,该设计通过都市农庄的理念来表达未来城市农业的发展方向以及新景观模式:农庄建筑屋顶种植农作物和雨水收集系统进行循环利用资源。整个农庄分为农产品对外展示区、设施农业、科普教育区,和服务基地包括田园超市和特色葡萄酒庄。农产品对外展示区、设施农业及科普教育区,分区明确,重点突出展示、科技、科普等主题,采取温室大棚的建筑形式。农产品对外展示区为游客与市民提供自产自销的有机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作物产品,成为天津特色农业展示展销平台,成为公园日常维护成本的主要来源。科普教育区为市民、学生、游客介绍本园区农业循环生产系统,公园生态净化的科普知识。农田体验区由农作物体验区、休息区、蔬菜园、果园组成,并由一条环形景观带串联而成,成为本公园的主要景区之一,农田体验区周围设有灌溉水渠,利用基地水体资源形成灌溉系统。

3.3.3建立慢行科普游憩路线

科普教育意义是湿地公园的重要属性之一, 湿地优越的生态条件适宜各项科研的开展,因此应有效利用场地条件,发挥资源优势,促进湿地学科的不断发展。作为鸟类保护区的中心保育区,设有专门的湿地研究中心以及观测站等,以进行湿地气象、鸟类等的观测分析。游客可以在本区欣赏特色湿地植被、生态滤水系统以及观赏野生鸟类。

4、技术应用

4.1灌溉方式

农田体验区的灌溉水源主要有湿地自净与雨水收集。

4.1.1湿地自净

通过修复湿地,完善生物群落、植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使基地原有湿地具有多功能的生态系统,不仅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又是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健康的湿地具备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基地外部水系与内部湿地连通有利于建立整体湿地生态系统,成为农田体验区灌溉系统的主要水源,同时为城市提供更多优质的空气、良好的环境。该设计通过湿地自身的自净作用来达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同时具备收集雨水的效果。

4.1.2雨水收集

针对近年来国内许多大城市出现的城市内涝、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雨水收集系统能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雨水收集是通过对雨水资源进行收集、过滤、净化、贮存、再利用的一项可持续化的设计程序,将城市中的雨水资源进行回收利用对城市的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该设计建立的雨水收集系统由三方面组成:通过景观建筑的屋顶种植来过滤收集较为清洁的雨水;园内一级道路旁设置生态滤水池;在基地东侧建立户外贮水池进行雨水收集,雨水收集系统的建立能保证公园内部饮用水、灌溉水源、日常生活用水,真正实现低碳、集约、可持续的生态型都市农业公园。

4.2 垃圾回收利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问题日益突出。原有基地内有大量垃圾堆放,将部分垃圾填满进行景观微地形设计,成为植物关景区。通过建立垃圾处理中心将游客中心的日常生活垃圾集中回收起来,将其进行分类处理,将其中的有机腐块进行生化处理,将其进行堆肥为农田体验区的土壤利用,从而达到循环利用。

结语:

发展都市农业对农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本研究选址在城市边缘区一处废弃的场地中,自然特征明显,污染严重,一方面进行生态修复、景观重建,恢复其作为野生动物栖息地的自然景观,更一方面变废为宝,提出建设体验型“都市农田”生态湿地公园的创新设计理念,为其周边的居民提供农耕体验活动。针对基地现状问题提出方案设计目标,结合项目的栖息地恢复、农耕体验、休闲游憩三大基本功能需求,打造宜产、宜游、生态的立体化“都市农田”生态湿地公园,提出连通内部水系建立人工湿地系统、利用废弃耕地设计都市农田体验区、建立慢行科普游憩路线的三大设计策略。通过研究都市农田生态公园景观的模式来探寻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农业景观创新发展的思路,为我国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方面的协调发展探求一条新的路径。

参考文献:

[1]邰杰,汤洪泉,曹晋,陆. 国外城市农业景观(Urban Agriculture Landscape)案例评析.广东园林.2013,6:45-49

立体农业前景范文3

[关键词]旅游管理,景区居民关系;旅游补偿制度

旅游业作为永远的“朝阳产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飞速发展。中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3000多美元,按世界旅游组织的划分办法,中国旅游业发展已进入快车道,正在从一个旅游大国逐渐向世界旅游强国转变。中国旅游正呈现出一幅万花齐放,繁荣兴盛的面貌,旅游景区也日益成为投资开发的热点领域。据统计,我国当前由国家旅游局评定的5A级景区66家,4A级景区1008家,全国已经评定等级的旅游景区超过3500家,加上一些小规模的景区,景区总数将达数万家。

但是,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旅游景区绝大部分已由外事接待的公益事业单位性质转换为赢利性经营单位的企业性质,随着景区身份、社会功能和经营目标的转换,必然带来各种利益的重新分配,也必然产生一些新的现象和问题。其中,旅游景区与周边居民关系的问题就日益凸显,并已严重影响到我国旅游景区的健康有序发展和社会和谐。由于景区建设管理者往往更加重视景区规划建设和市场营销,而对周边居民关系处理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学术界又较少实际接触到这类问题,目前业界和学术界虽然有一些针对某一具体景区进行的论述,却很少进行这类问题共性的系统分析和研究。景区管理者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往往无章可依,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疲于应付,“农民问题”变得越来越棘手,稍有不慎就很容易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产生社会问题,使景区与居民两败俱伤。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已成为当前景区经营管理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旅游景区与周边居民间和谐关系的定义与主要表现

所谓旅游景区与周边居民间和谐关系就是指旅游景区在经营发展过程中与周边村庄或社区建立起来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共生性战略合作关系。该关系应以人性关怀角度出发,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和方向。该和谐关系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生态环境和谐,文化和谐。就是说景区的发展不能以生态环境和文化的牺牲为代价,要注意对景区本身和周边自然环境及原生态地域文化的保护。只有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发展的生态地域文化,才有可能说景区与周边居民间的关系是和谐的。

2 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安定,幸福指数增强。在旅游景区开发中,区内的以及周边的这些自然村落及当地居民的诉求究竟是什么,它的权重程度大约是怎样的,这些都是景区管理者和地方政府需要研究的(当然可以借用马斯络的需求层次模型进行分析)。只有充分考虑到当地居民的这些诉求,确保社会安定团结,不断提升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改善居民生活水平,使当地居民的幸福指数普遍提高,才有可能实现景区与周边居民间关系的和谐。

3 景区良性循环发展,投资方、经营者、员工和社会等多方实现共赢。现代企业社会营销的观念中要实现企业的良性循环发展,就需要实现投资方、经营者、员工、社会、政府等多共赢。现代景区作为特殊的企业形态,虽说企业经营性不断加强,但毕竟不能忽视其社会性的功能。所以要实现景区与周边居民间的和谐关系,一定要有景区的良性循环发展作保证。

4 景区与周边居民互动关系强。在景区发展当中,自然村落与当地居民究竟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能发挥哪些旅游功能。原有自然村落和当地居民究竟是景区发展的累赘,还是不可分割的景观部分,或者说是生力军。这些问题实际上反映了景区与周边居民的互动关系。只有让当地居民以主人翁的意识充分参与到景区的经营管理或者边际产业中,景区与当地居民融合在一起,充分平等互动,有效沟通,才能实现双方间的和谐共处和发展。

二、目前景区与周边居民间关系存在的主要不和谐现象

近年来,以笔者所在的桂林市为例,就出现过龙胜龙脊景区的村寨居民因为与景区利益分配的分歧而封阻景区道路;平乐仙家温泉景区村民因与投资方的矛盾激化而发生械斗;芦笛景区长期以来存在的与周边村民的土地和路权之争;灵川世纪冰川景区在征在开发过程中发生的与村民的争斗;灵川古东瀑布景区与当地村民的利益纠纷等。其他城市比如张家界森林公园、杭州西湖、四川都江堰、青城山等著名景区也都存在和发生过与当地居民在利益分配、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矛盾纠纷。

这些例证都是景区与周边居民间关系不和谐的表现。可以毫不夸张的讲,目前景区与周边居民间的矛盾相对过多,相互关系过于紧张,总体是不和谐的。就桂林来说,据调查桂林60余家规模以上景区中,90%以上都或多或少存在与周边居民间关系的不和谐因素。当然,不少景区在处理与周边居民关系的过程中也采取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比如桂林漓江冠岩风景区吸纳农民到景区就业,赞助地方发展合作费,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桂林龙胜龙脊景区让农民参与景区利益分成;桂林古东景区让农民参与景区部分二次收费项目经营等。总体归纳起来,目前景区与周边居民关系存在不和谐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类。

1 景区征地、拆迁产生的不和谐现象

目前,旅游景区与农民因为征地、拆迁而产生的问题相对较多,矛盾比较突出,引发的不和谐现象相对比较普遍。景区在开发建设过程中采用租用或购买等形式征集到景区开发建设所必须的土地,同时对景区建设范围内的原有农民住宅等建筑物进行拆迁的过程中很容易与周边居民发生冲突,引发不和谐现象。另外,随着景区的发展,原有土地无法满足景区的发展需要,需在原有土地基础上再征用土地用于兴建停车场、游客中心等二次开发建设项目,或者因为出于景区旅游资源保护的需要,对景区核心范围或缓冲范围内的各种建筑物进行拆迁的过程中可能也会引发与当地居民的冲突。

2 农民自主创收与景区规范化管理之间引发的不和谐现象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旅游景区周边的居民很自然的会产生“此树是我栽,此路是我开”,依靠景区发家致富的思维。尤其是在景区开发建设完成并逐渐成熟后,随着游客的增多,必然带来大量的商机。一些精明的居民很快就会发现其中有利可图,他们就会利用自身的优势摆摊设点出卖当地农产、开办农家饭店、农家旅舍等,部分居民也会采取尾随兜售等其他手段进行自主创收。其实,这种现象也是人之常情,旅游扶贫,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百姓致富,这正是中央和政府发展旅游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旅游景 区社会化功能的体现。只要对居民依托景区自主创收进行合理的规范引导,还能给景区增添人气,完善补充接待设施能力,增加民俗特色等等。但很多景区缺乏这方面的管理经验,面对地方居民高涨的创收热情,景区往往会认为这是与其争利,影响景区形象,带来安全隐患,流失市场客源等。加上本应该在这方面大显身手的地方政府缺位,往往也不加以合理规范引导,在景区与周边居民间调和,使得这常常也导致农民与景区之间的冲突,产生不和谐现象。

3 景区道路交通引发的不和谐现象

旅游景区的交通是很关键的,保持一条高速畅通的道路对景区十分重要,但周边居民在生产生活往往共用或者占用景区道路,妨碍游客与旅游车辆的通行。还有当地居民饲养的鸡鸭牛等家禽、家畜被旅游车辆撞死、撞伤所产生的赔偿也比较容易引发司机、游客和居民间的争执,进而影响景区的客源市场和正常经营发展。另外,极少数周边居民由于对景区存在抵触心理,出于对景区的打击报复而对景区道路进行有意阻碍、破坏或者故意丢弃死鸡死鸭让旅游车辆碾压,然后进行索赔。

4 景区嗓音、污染引发的不和谐现象

景区在开发建设以及经营过程中,必然产生较多的污水排放、生活建筑垃圾、噪音等,严重的甚至会对当地环境产生极其严重的破坏。如果景区对这一问题不重视,不向周边居民进行合理解释,采取必要措施,进行一定经济补偿,周边居民就会对景区和游客产生敌意,进而引发冲突。当然,如果景区注意对景区和当地环境的保护,进行科学合理保护性的开发利用,植树造林,不但不会破坏当地环境,还会进一步使当地环境得到优化。

5 农民倒卖景区门票引发的不和谐现象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休假制度的完善,公路交通的发达,以自驾车为主的自助游客会越来越多,这是一个普遍趋势。由于国内景区当前一般都设有市民价、旅行社团体价等差别优惠价格,在利益的驱使下,当地部分居民就会采取与景区部分不良工作人员勾结或者联合当地旅行社等手段,拦截景区的自助游客,以优惠代购门票等形势倒卖景区门票。部分问题严重的景区甚至出现当地居民不购票,直接带领游客抄小道等进入景区游览的情况。桂林大榕树景区这一现象就非常严重。随着自驾车等自助游客的增长,如果景区不采取有力对策,倒票这个现象将越来越严重。这个现象的存在,一方面影响了景区的门票收入,更为重要的是会带来景区价格体系和渠道管理的混乱,破坏景区的正常经营,影响景区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

6 景区与周边居民对水、电、山林等资源的争抢引发的不和谐现象

旅游景区的经营还经常因为旅游生产经营和生活用水、用电等和周边居民生产生活用水、用电之间产生冲突、争夺,这就是景区与周边居民在有限的资源之间进行的较量,争夺往往还会在植被、空气、矿产等资源间进行。这个不和谐现象在一些经营漂流、瀑布等水上项目的景区中尤其突出。桂林冠岩景区的地下河漂流及瀑布在枯水季节往往就会因当地居民过量引水灌溉、生活而受到一定影响。

三、景区与周边居民间不和谐关系产生的深层次因素分析

1 土地征用、拆迁因素

土地征用、拆迁补偿问题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也是中国土地征用制度中急需解决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是大部分旅游景区与农民问题产生的根源。

引发这类问题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景区建设管理者在征地过程中未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则按程序征地,而往往在地方政府所谓的招商引资政策的支持下,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低价圈地,超范围圈地,不按程序圈地。

其次,就是景区在征地或拆迁后支付的征地拆迁款项往往缴纳到当地政府或上级政府,作为土地实际使用者的农民在失去了土地这一生产资源后往往无法真正得到征地拆迁款或者仅由上级政府象征性的拨付少量征地款给村组,再由村组分配到村民手中。在这个超长的征地拆迁“生态链”过程中,由于缺乏公开透明的有效监督机制,很多环节甚至滋生出各种行为。行为往往使得景区与农民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进而有可能演化为群体性上访事件或者暴力冲突。

再者,就是虽然景区公平合理按程序依法依规的进行征地并支付了征地款项。但随着景区的开发,社会的发展,必然带来景区及周边土地的升值,在巨大的土地价差面前,使部分失地农民产生土地被掠夺的不平衡心态,这一情绪化的心态如未得到及时的疏导,就有可能演化成为景区与农民双方冲突的导火线。

当然,还有部分原因如随着土地被征用,农民失业,在未得到合理安置的情况下,部分弱势群体无所事事,也很容易滋生出各种景区与农民间的问题。

2 中国农民数千年来的小农经济思维的影响,农民过度贫穷的影响

一般来说,旅游景区特别是中国西部地区的旅游景区所在地一般原来属于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当地居民原来一般相对贫穷闭塞,受教育程度较低。

受几千年来封建社会的影响,小农经济意识在中国农村可谓根深蒂固,土地是农民的经营之本,形象的说就是“农民的命根子”,中国传统农民更多的习惯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一旦土地被征用,原有生活模式被突然打破,刚刚洗脚上田的农民被推向市场经济的大潮,由于缺乏商品经济意识,缺乏更多的生存技能,在无法得到更多有力的帮助下,部分农民的生产生活会陷入困境,引发心理焦虑。所以说,传统农业经济与旅游景区这一新型产业之间的巨大差异是旅游景区与周边居民不和谐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之一。

3 景区管理方式粗暴,对周边居民问题不重视

部分旅游景区管理者管理方式粗暴,对周边居民问题不重视也是两者之间产生矛盾冲突和不和谐现象的重要成因之一。大部分旅游景区往往将精力更多的投入到景区项目的开发建设,资金运作,景区客源市场开发等方面,忽略了与当地居民关系处理的重要性。还有部分旅游景区管理者由于缺乏对农民的阶级弟兄感情,对待周边居民问题处理态度骄横,手段单一,方式粗暴,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甚至进一步激化了矛盾。

4 景区所在地基层政府的不作为,恶化了景区与周边居民关系

中国当前景区所在地的部分地方政府的不作为也是景区与周边民不和谐现旬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基层政府,由于拥有公权力和其他资源,在旅游景区和地方居民之间本应该是一个天然的仲裁者和保护屏障,努力协调解决问题,即要保护景区的合法经营,也要保护地方居民的利益。

但当前很多景区所在地的基层政府往往在观念上缺乏服务意识,未能很好的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党和政府要为民谋利,为民造福的政策。他们往往把地方旅游资源当成地方政府的自留地,把景区当成摇钱树,不但不尽力的解决景区和居民的矛盾和问题,协调各方关系,甚至与一些不法居民或者不良景区经营者勾结在一起,充当“保护伞”,,进一步激化了景区与居民的矛盾,干扰了景区 的正常经营。

5 目前在政策导向和执行上存在对农民不公平合理的地方

“农民和农村问题是中国最重要的问题”,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一直都很重视农民和农村问题,中国革命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农民阶层的。但实事上,在新中国建国后,出于优先发展工业,壮大国民经济的考虑,一直执行的是农业支持工业的政策。现在,中国的工业经济已逐步发展壮大起来,而农业经济由于投入不够,发展缓慢,相对落后。中央已认识到这一点,并开始实施史无前例的免征农业税等扶植农业发展政策。但很多原来对农民相对欠公平的政策法规的修改完善需要一个过程,在现阶段还存在较多的对农民不合理的一些政策法规。尤其是在景区开发征地等过程中对农民存在着较多不合理、不公平的地方。由于决策和执行过程缺乏透明度和必要的监督机制,农民的利益无法得到强有力的保障,先天弱势的农民在难以通过法律途径讨回公道的情况下,只有走上对立冲突的道路。

6 对周边居民教育引导不够

由于景区所在地一般相对比较落后,当地居民所受的教育普遍较少,很多处于文盲或半文盲状态,他们对新生事物接受相对较慢,看待问题较容易关注眼前利益。作为相对强势方的景区和地方政府,有责任和义务给予当发居民一些必要的教育和引导,使居民改变对新生事物的看法,充分认识到景区对地方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意义,认识到只有景区和地方相互和谐发展,才能真正维护好景区和当地居民的长远利益。

四、如何打造和谐的旅游景区与周边居民关系

1 景区征地、拆迁与周边居民关系的处理

基于以上土地征用、拆迁引发不和谐现象原因的分析,借鉴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土地征用、拆迁补偿制度,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第一,对当前征地、拆迁补偿制度全面进行检讨,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尤其是广泛听取基层农民群众的呼声,重新制定出符合当前实际的政策法规。

第二,遵循市场原则,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应借鉴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做法,提高征地补偿标准,以市场作为基础,将土地补偿费、青苗及建筑物、构筑物补偿费、残地补偿费等主要补偿项目的补偿价格参照当前土地市场的价格,充分体现“效率、公平”原则。

第三,合理分配征地补偿费用。中国现行法律制度对“集体”界定模糊,村干部成为了集体组织的“代言人”,现实中以村民委员会的名义来强占仅有土地使用权的农民的土地补偿费的事件时有发生,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在由征地补偿费用引发的争议中显然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国家应进一步明确界定农村土地征用补偿的受益主体,一方面使农民不会因丧失土地使用权而丧失土地收益权,能较好地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防止集体财产的流失。

第四,建立健全决策和执行的公开透明以及监督机制,对比较重大的征地、拆迁有必要的可采取价格听证等方式,工作小组中适当吸纳基层农民代表,着实保护农民利益。

第五,征用土地补偿方式应多样化。借鉴日本、德国等国家的经验,土地征用的补偿方式既可以采用货币补偿,也可以采用实物补偿。而实物补偿又可以采取留地补偿和替代地补偿相结合的方式,从而有效保障和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切身利益。

第六,对于征地、拆迁补偿款项,不能简单的一补一分了之,可以联合当地村民组织或上一级政府,在征得民意的情况下成立土地补偿发展基金,根据实情情况和资源优势,帮助当地农民建立经济实体,发展农村农民集体经济,使失地农民有所为,有所靠,不至于坐吃山空,无所事事。

第七,建立土地纠纷仲裁机构。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民法律意识的增强,由征地引发的矛盾特别是对补偿费用的争议会越来越多。按照目前法律规定,发生土地补偿费用争议的,应由县级以上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则由批准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这种由政府当裁判员的做法,不符合国外通常是由独立于政府的机构来仲裁征地纠纷的国际惯例。因此,有必要建立专业的仲裁机构来裁决征地纠纷,这样可以有效地保护国家、集体、农民三者之间的合法权益,公平合理地予以调处。

2 重视景区与周边居民间的和谐关系,成立居民关系处理小组

景区要处理好与周边居民间的和谐关系,首先是要重视这一问题,然后具体研究不和谐现象的成因,找出对策,对症下药。有条件的可设立居民关系处理小组,条件不成熟的起码也要指定专人负责。

做周边居民工作的,一定要有对村民或社区居民有弟兄感情,要改变以往态度骄横,工作方式简单粗暴的做法,和居民平等相处,以诚相待,了解他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融入他们的生活之中,建立相对稳定和谐的关系,打成一片。可以说,居民与景区是鱼水共存关系。

景区居民关系处理小组成员或者负责人要学习法律知识,掌握中央和地方关于地方居民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在处理周边居民关系时要公平合理,合情合法,要做到公开透明,在不涉及原则利益和不违反国家法律政策的情况下,考虑到地方居民属于弱势群体,能够向居民适当倾斜的应当倾斜。

3 让周边居民参股、参与经营、利润共享

景区在开发征地、拆迁过程中,在对补偿款支付方式的时候,就可以适当考虑部分土地折价入股的形式,让农民与景区发展捆绑在一起,利润共享,风险共担。只要有了共同的利益,景区变为投资方和当地农民共同拥有,自然景区和农民的各种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如果在景区的开发建设已经完成,无法或不便让农民入股景区整体,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景区在开发二次收费项目时,比如滑道、马车、餐厅等都可以考虑让部分当地农民(也可以是以村组形式参与)参股经营,即能充分利用农民的劳动力优势,发挥地方农民所长,又能和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化解矛盾冲突。

4 对待山林等资源采取“两权分离”管理模式

山地面积比较大的风景名胜区,在对山林等资源的处理上可借鉴福建武夷山景区实行的山林“两权分离”管理模式。即武夷山景区内林地、林木所有权归村委会所有,使用管理权归景区管委会,由景区管委会统一管理,有偿使用。如今后国家对风景名胜区内的林地、林木所有权,使用权有新的规定时,按新规定办理;同时,国家赋予风景名胜内集体或村民其它山林的权利和优惠全面落实到村。

山林实行有偿使用。景区管委会向村委会支付有偿使用费。有偿使用费的标准以2006年景区景点门票收入和双方约定的每亩山林每年26元为基数,根据景点门票收入增长比例,有偿使用费同比例增加。

如武夷山景区通过实行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两权分离”管理模式,建立有偿使用机制,确保了景区周边村民的利益,形成了景区与村民和谐发展的良好态势,在保护武夷山世界双遗产和打造世界级精品景区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取得了实质的效果。

5 景区积极为地方公益事业做贡献

为打造旅游景区整体形象,同时也为进一步推 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景区应坚持把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基础设施配套、旅游集镇建设纳入旅游规划统筹考虑,同步协调发展。可联合地方政府聘请专家编写景区发展和地方建设规划。投资新修建或者改造升级旅游公路、村级公路,解决了农民行路难问题,缓解景区与农民的道路争抢矛盾。为旅游景区及沿线农户实施人畜安全饮水工程改造,解决景区农民饮水难问题。投资新建移动和联通数字基站,程控电话架设,解决农民通讯难问题。投资实施电力扩容、增容工程,解决农民用电难问题。建设集镇垃圾处理场,改建集农村自来水厂,绿化、美化、亮化街道。总之,通过旅游开发及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不仅能改变乡村的面貌,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给人民群众带来了便利,同时也能为景区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升景区形象。

6 吸纳当地居民就业,让农民真正感受到实惠

中国中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富集,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优势,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开发这些地方的旅游业,用旅游开发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特别是使当地多余农村劳力能够就业,使农村面貌发生较大改变。这是温总理关注的旅游要做的四个主要贡献之一。

旅游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门槛相对较低,吸纳劳动力数量大,劳动转岗适应快,具有安置当地居民就业优势。景区在开发经营时,通过组织劳务、旅游服务、旅游景区聘用、工程施工等方式为安置农村劳动力找到出路。旅游景区通过安置当地居民就业,不仅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而且维护了社会治安,对景区而言由于就近使用,在劳动力使用成本方面也能有所节约。

7 加强对景区周边居民教育引导,共建和谐大社区

景区、山区居民之所以贫困,固然受环境条件和生产方式制约,但文化落后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农村居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偏低,是导致其贫困的关键性因素。旅游景区在发展旅游业时,应把加强景区管理与居民培训紧密结合,扶智扶本,努力提高当地居民科学文化素质。例如湖北东星公司和钟祥市旅游管理部门积极组织农民学习环境卫生、礼节礼仪、科学种养等方面的知识,组织景区所在地的镇村干部及部分农民代表赴张家界、峨眉山等旅游业发达地区学习考察当地农民发展“农家乐”旅游经验,不断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开阔思路,坚定发展旅游业信心。通过培训,能进一步强化当地居民的旅游服务意识、安全意识、卫生意识,提高居民的综合素质,共建和谐大社区。

8 加强与地方基层政府部门合作

旅游景区的经营,涉及到方方面面,与当地基层政府部门、公安机关等搞好关系是很重要的。和当地政府、村组、公安机关搞好关系,形成友好共建式的关系,有利于为景区营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共同对当地居民进行合理的引导教育,协调处理各种地方关系。一旦有突发事件产生,良好的地方关系使景区也能及时得到当地政府与公安机关的支持,及时化解矛盾,解决纠纷。

同时,一个群体、一个单位、一个地方,都会有意见领袖,现代企业管理都非常重视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在景区与周边居民建立和谐关系时同样如此。所以景区不但要和当地村组干部建立友好关系,还要主动分析当地的意见领袖,并与其建立友好的关系,共建和谐关系。

9 旅游抉贫、支持周边居民自主创业

景区开发建设后,景区可以联合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在符合景区统一规划管理的情况下,扶持帮助景区周边居民开办与旅游相关的餐馆、旅社、商店等“农家乐”项目。景区也可划定特定范围,让地方居民摆摊设点销售土特产品。以旅游产业发展带动景区周边居民经济发展和致富,是旅游业的一项重要功能和义务。同时,通过合作和收入再分配机制,在鼓励一部分人创业先富裕起来的同时带动其他居民创业或就业,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桂林漓江冠岩风景区在这方面做的相对比较成功。在景区的支持帮助下,景区所在地草坪回族乡广大农民纷纷兴办“农家乐”旅游,依靠旅游发家致富,取得明显效果,农民的收入大大增加,农民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正由贫穷温饱向小康型过渡。草坪乡也有一个极度贫穷落后的民族乡发展为桂林的特色旅游经济乡镇。“开发一个景区,带动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中国旅游报》、《桂林日报》、新华社等先后对此都进行了系列报道。

10 旅游景区发展带动地产升值、让周边居民从中整体得到实惠

立体农业前景范文4

[关键词] 乡村旅游;带动作用;旅游经济;可持续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 F59 [文献标识码] A

一、 引言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被提出后,各种发展战略随即提出。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提出发展旅游的重要的性,农村旅游发展随即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之一。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过哦旅游旅游经济发展初具规模,形成了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景观,农村民俗为依托的发展模式。伴随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经济问题随之显现,如人员外来化,经济发展模式缺乏创新性,生态环境破坏化,使农民在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时不得不承担更多的严重过后果,整体发展模式缺乏前瞻性,忽略长远发展的重要性。整体经济形势呈现快速发展,但发展模式发展前景不良化的趋势。因此在大力发展农村旅游经济的同时,需要考虑其可持续性及真实性经济效益。

二、 农村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1.农村旅游发展大多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景观,农村文化民俗,农业生产活动为依托。做为一种普遍而单一的模式,各地区普遍沿袭以往地区的发展模式,在模式创新上没有相应的因地制宜,没有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的独特性,打造独特的资源的发展模式,资源利用率低。单一的农家乐形式使整体资源吸引力不高,一味的模式套用使农村旅游资源失去了整体长远的吸引力。

2.当地村民自身参与率不高,使农村旅游经济发展整体呈现外来化趋势。导致部分地区村民对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不高,经济的发展并没有真正惠及当地村民,相反村民不得不去承担经济不合理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致使当地居民的满意度极低,破坏了国家政策大力发展农村旅游经济的初衷,使整体经济效益不高。

3.不少旅游资源场所由开发商以收购租用耕地林地等方式作为创建旅游资源的手段,使耕地林地面积进一步流失,部分农村地区政府为谋得经济的发展盲目制定不合理的招商政策,严重破坏了农村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模式。加之资源自身利用率不高,整体经济效益低下等因素,外形模仿城镇发展模式,使农村旅游资源失去自身发展特点,失去整体发展前景。各种资源代价过高,使当地村民在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的同时,并没有得到实际的经济效益。

4.各种经济模式没有形成统一完整的经济链发展模式,各种产业之间的带动作用不大,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行业,农村旅游经济的作用没有发挥其最大经济效益值,其内在经济价值没有达到最大化,致使当地居民在失去利益的导向下对经济前景失去信心,参与度进一步降低,使经济发展处于孤立的境地。

三、 解决农村旅游经济问题的措施分析

1.以当地自身拥有的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景观,农村文化民俗,农业生态景观为依托,根据自身特点,开发独具一格的景观模式。以内蒙古地区为例,独特的牧区文化资源是其建立其独特的最大依托。可以因地制宜,开发独特的牧区旅游景观,在一些地区仍保留着最原始独特的生活方式,文化文明等,在充分研究其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可以开发体验式乡村旅游,与当地居民协商使其真正参与其中,使当地居民既是参与者又是受益者。组织当地村民建立共同的旅游收益体制,可以让旅游者感受草原上的特殊交通工具勒勒车、牧马等,参与简单的农业生产活动如挤奶、给牲畜喂草等,以感知最大化为基础。同时可以让旅游者参与草原地区特色食品的制作,如牛肉干、奶豆腐、奶茶等,地区可以提供人员负责指导,通过真实的体验增强旅游者内心的旅游感受。草原上独特的音乐文化是另一个重要的开发点,地区内可以搜集者方面的音乐艺人做为表演者和指导者,引导旅游者感受草原文化的深刻内涵。各方旅游资源充分配合,依托自有景观特点建成独特草原体验之旅,使资源利用价值实现最大化。

2.提高居民参与度,地方政府在引进旅游外资的同时需考虑当地居民的切身利益,考虑居民的满意度。各旅游项目的引进以真正惠民增强当地村民的利益为基础原则,各旅游项目充分引用当地居民的参与,可以通过股制等形式,使居民的参与与其实际利益相结合。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当地居民的作用,使其成为指导者、组织者,充分发挥其自身特长同时增长自经济效益。

3.合理规划当地政府在整个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制定有效合理的招商政策,坚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必须将经济科持续发展作为发展当地旅游经济第一目标。政府在规化旅游设施、旅游环境布局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居民的意愿与意见。在旅游城市进程化过程中,要保持自己原有特色风貌,杜绝在外形上一味的效仿城市建筑,使资源失去自身的特殊性而失去长远发展的价值。

4.建立合理有效的产业链发展模式,以旅游业作为引导带动原有一二产业的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的同步协调发展。以内蒙古地区为例,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将当地农业的发展也同时纳入发展轨道,增加农业体验旅游,使旅游者参与到农业生产活动当中,第二产业可以为旅游业提供相应的配套措施。充分利用旅游业带来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以循环经济为导向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以农村旅游经济为起点,带动城乡二元体制,培育农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5.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品牌化经营模式。在农村地区居民素质普遍不高,对旅游经济发展认识不高。地区政府以及旅游开发人员应充分发挥带头引导作用,提高当地居民的认识。利用各种媒介,对地区旅游资源进行大力宣传,如可利用报纸、新闻、图片墙、电子屏幕、移动传媒介质等,调动各方因素,当地居民可利用自身的优势为当地景观进行宣传讲解。增强居民自身的发展意识,促进经济产业化,增强农村居民在旅游资源上的创造力。

6.增强各方配套设施的建设配合力度,一些乡村地区地处偏远,交通设施、饮食、住宿,过于落后,影响了实际服务的质量,影响了资源整体的吸引力。服务质量对于整体旅游资源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必须着力改善配套设施的质量以提高服务质量,各旅行社可以与当地政府通过有效沟通建立各种服务网点,当地政府与当地居民应致力于改善交通状况,国家政策对于发展该类旅游的地区应大力支持,给予资金政策人员等各方面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郭焕成,韩非.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10 (12) .

[2]李加林,童亿勤.中国乡村旅游研究透视[J].宁波大学学报,2009(1).

立体农业前景范文5

浙江、福建、江西等东南诸省,山多地少,山地与丘陵占境内面积的70% 以上,是我国山地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东南山区山清水秀、气候温和、风景如画,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推行循环经济,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工业的前景十分广阔,潜力亟待挖掘。但目前东南山区农业总体上还是处于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起步阶段,产业化程度低,市场化水平不高,发展现代农业的各种要素建设滞后于市场发展的需要。加快东南山区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客观上需要借鉴境外先进的农业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和现代化的营销手段,引进境外优良品种、先进技术,加快与现代农业相配套的公共要素建设,发展现代农业服务业,提高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和产品标准化水平。

位于东南一隅的台湾省,高山和丘陵面积占全部面积的2/3以上。台湾农业科技的创新和运用能力较强,农产品深加工发达,山地精致农业颇具特色,休闲农业方兴未艾,农产品营销体系运行高效,是发展山地现代农业的成功典型。然而,台湾农业人口老龄化,高昂的劳动力和生产要素成本以及渐趋狭窄的市场困扰着台湾农业产业的生存与发展。台湾农业产业具有开发大陆山地资源、承接大陆销售市场的内在需要。

闽浙赣三省与台湾在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山地特征等方面有颇多相似之处,两岸四省间的山地农业交流合作前景非常广阔。

当前,要针对东南诸省山区、平原及沿海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突出两岸山地农业合作,引导好两岸农业合作的方向,努力把两岸农业合作与开发东南山地资源、振兴东南诸省的山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为此,台盟浙江省委会于2007年8月在浙江省景宁舍族自治县举办“两岸农业产业发展研讨会”。2007年12月台盟浙江省委会又邀请台湾全民种苗场、妙鹰有机实验农场等单位与景宁县农业局、农村合作社、浙江省农业科技专家等进行交流,考察景宁当地的生态环境,商讨两地合作项目,并就引进适种新品种、建立生菜种植基地,发展两岸农业供销体系等达成初步合作意向。通过考察和实地论证,台湾农业学者及农业专家、企业界人士普遍认为:景宁山地具有多样性气候条件和丰富的环境资源,台湾可以发挥品种研发改良优势、生产技术优势和管理营销优势,投资或合资开发山区现代生态农业,承接内地庞大的内销和外销市场。

两岸四省山地农业的互补性特征和浙江景宁县两岸山地农业合作的探索性实践,展示了两岸山地农业合作的广阔前景和巨大发展空间。为进一步推进两岸山地农业合作事业,促进东南诸省山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我认为需要抓紧做好几项工作:

一 要搭建由国务院和省级主要职能部门指导。市(县)政府牵头,多方参与的两岸山地农业合作地方性互动平台。国家和省级主要职能部门要鼓励和指导地方政府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和资源整合优势,在两地产学研各界初步互动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搭建两岸山地农业合作的地方性互动平台,为两地农业产学研各界交流信息、洽谈项目、技术开发,以及解决投资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各类具体问题,提供互动对接的平台和反映诉求、协调关系、解决问题的管道,努力形成两岸山地农业合作的长效运作机制。要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在发展规划、项目审批、优惠待遇、扶贫资金的运用等方面积极扶持闽浙赣等省的两岸山地农业合作事业。

二 要将闽浙赣三省的部分县(市)确定为两岸山地农业合作的示范基地。按照山地资源保护性开发的要求,在闽浙赣各省分别选择农业资源集中、山地特征明显、适宜发展现代山地精致农业的部分县(市),作为两岸山地农业合作的示范基地。通过两岸山地农业合作的示范基地建设,推进所在区域山地传统农业的现代化转型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

浙江景宁舍族自治县地处浙南山区的洞宫山脉,地表千皱万裙,峰峦簇拥,境内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海拔高度悬殊,气候呈垂直分布。多种不同生长要求的经济植物在景宁都能找到适合的生长条件和发展空间,特别是在海拔千米以上的山顶平地,特别适宜发展无污染、无公害的有机品牌农业。景宁怡人的自然风光和保存完好、全国唯一的舍乡风情,还适合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建设休闲观光牧场,实现农业产业的多元化发展。相关台湾农业企业普遍看好景宁的农业投资前景。

景宁县委、县政府承接台湾农业产业转移的意向明确,为开展两岸山地农业合作做了许多基础性工作。建议国务院有关部门将包括景宁县在内的类似地区确定为两岸山地农业合作的示范基地。在坚持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前提下,集中资源办好两岸山地农业合作事业,努力为东南地区山地农业的现代化转型提供良好的示范作用。

立体农业前景范文6

[关键词] 农业旅游 经济发展 现状 前景

农业旅游是把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空间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游览、品尝、休闲、体验、购物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农业旅游的蓬勃发展是与休闲时代的到来密不可分的。农业旅游是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兴起的一种新兴产业,产生初期就展现出了勃勃生机,体现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绵阳市的农业旅游已经成为绵阳继军工配套产业、电子产业、职业教育产业、房地产业之后的又一经济增长点。绵阳的农业旅游发展势头很好,这与她的地理优势、各级政府重视以及依托科技城建设而涌现的一大批善于学习、观念前瞻、懂科学、有经济头脑的人才有密切关系。

一、绵阳市农业旅游的先天优势

1.绵阳地处天府之国――四川盆地,一年四季气候宜人

绵阳地貌属于丘陵地形,处长江上游,水资源丰富。大小河流众多,造就了相当数量的濒水生态景观,构成了以河谷流域的坡耕地垂直景观(山顶水保林带、山腰果树复合带、山底特色水域带)、丘陵低洼地域的平坝农业景观和高山无污染生态农业景观为主的多层次多季节生态农业景观带。有益于农业旅游的四季开展,观赏性强,可参与度高,体验性好,其优势较纯平原地区更为明显。

2.绵阳的农业产业和农产品特色突出

在都市发达经济圈形成了一批蔬菜生产基地、食用菌生产加工基地、水产品示范基地、特种禽生产基地、花卉基地、水果基地、茶叶基地等,诞生了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农业基地和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农产品种类齐全,名优特农产品多,如斩山米枣,龙门枇杷,平武木耳,北川绿茶等在省内外久负盛名。为建立农业观光、农产品购物、农村民俗风情、农事劳作、垂钓、园艺等农业旅游项目打下了良好基础。

3.传统民俗文化深厚而独特

绵阳境内聚集了汉族及白马藏族、彝族、羌族等少数民族,各民族形成了相对成熟、特色鲜明的农耕民俗文化,由此导致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体系更是异彩纷呈。这些散布于农村地域的农耕及传统民俗文化不仅转化为旅游产品的成本低,而且将极大地提高旅游活动的参与性和文化内涵。

4.绵阳的科技城建设、西南科技大学的生命科学院为生态农业的规模化、科学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农业科研人员积极引进先进优良的适合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的蔬菜、水果、花卉和其他观赏植物等,引进工厂化农业种植模式和栽培技术,提升农业品位。农业科研单位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参与观光休闲农业的开发和发展。

二、 绵阳农业旅游的发展现状

1.绵阳的农村生态旅游因为得到了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广,发展已初具规模

坚持市场化运作,实施“政府主导,农户参与”的发展战略。政府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1)将生态农业旅游纳入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成立生态农业旅游领导机构,统筹其管理、监督、指导和服务工作。

(2)制定生态旅游农业的产业政策和相关法律,为其发展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3)做好形象宣传工作,提升区域生态农业旅游的整体竞争力。

(4)优先配置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所需的各种资源要素,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

(5)搞好乡村旅游规划,规划是建设和发展乡村旅游的基本依据和方向。规划体现了人本、和谐、可持续发展精神,明确本地资源结构、优势、特色、重点开发项目、相关配套、环境保护、客源承载、组织机构等的预测,然后按长、中、近期实施。

(6)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机遇,搞好农业旅游的基础配套建设和乡村环境建设。重点突出道路交通、给排水和能源工程。“农户参与”是农民获益的基本前提之一,它包括农民参与有关旅游发展的决策、参与旅游业的经营、参与旅游收入的分配、接受相关培训与教育等。

2.绵阳市的“村村通公路”工程为绵阳的农业旅游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目前全市境内已建的大型的农村生态旅游项目有:

(1)老龙山生态农业旅游区。目前老农山村庄里,约三分之二的农户开起了农家饭店和宾馆,春夏秋季,绵阳市民成群结队驱车前往赏花、游玩,品农家饭,尝农家鲜果,欣赏闲适的田园风景。据笔者调查得知,农家饭店每年收益最好的能达到20000元左右,效益差一些的也6000多元。

(2)龙门小桥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前几年聘请了省旅游局专家和西南科技大学的农业专家组深入现场,对示范点的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指导。把农业生产过程、农业产品展示、农村风貌、农民劳动生活场景相结合,充分发挥绵江产业带的优势和农家乐集中的特点,促进新农村建设。小桥村大棚蔬菜种植面积上千亩,品种优良的梨子、桃子、枇杷等水果满山遍野,构成了十分抢眼的农业观光、采摘旅游带,还有村上现存的清朝官员张仲齐的五世同堂牌坊和回龙古寺等古迹,形成了该村特色鲜明的田园风光、农耕文化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

(3)李白故居青莲乡。近几年,该乡依托李白故居做足了“文章”,每年举办李白故居文化旅游节和乡村旅游节以及各种展览、诗歌朗诵会,吸引了省内外大量游客。今年更是在小匡山下,占地866亩,通过自然生成的油菜花和麦苗,“写”出了“千年李白 回归大地”八个大字,“画”出了巨幅李白头像,甚是壮观,省内外、甚至是外国游客都慕名前来观看。

(4)戈家庙川西乡村民居生态村。展示了川西地区特有的民居建筑风格。该村依山傍水而建,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川西特色的木结构的三合院、四合院,建立了完整的排水系统。形成了戈家庙村浑然天成的独特风景。

(5)江油小寨子沟森林公园。以山林自然景观的优美环境、洁净的空气来吸引市民体验回归大自然的情趣和进行休闲、森林考察、避暑疗养等健身活动。地处人迹罕至的山坳中,原始风貌未曾破坏。重峦叠嶂,林木森森,飞瀑高挂,潭水清澈,有珍禽异兽出没,风光旖旎,犹如人间仙境。在此基础上当地乡政府硬化了景区道路,加大了环境保护力度,逐步形成一个农业森林生态园。

(6)原生态文化村白马藏寨。该村目前还一直延续着传统的种植业和原生态的生活方式,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村,并保留了浓郁的藏文化气息。这里乡风古朴,诸如传统的手工磨面、榨油、纺花、织布、草编等,锅庄舞,献哈达等许多较原始的生活作业方式仍广泛存在。凡来观光的游客既可看到原始的磨面、榨油等作业场景,还可品尝到无公害的水果、蔬菜,购买到一些土特产品、工艺品。

三、 绵阳农业旅游的前景展望

农业旅游以其自然纯朴的田园风光,以其产品的自然性,娱乐性,参与性,对现代都市人的吸引力越来越大;私人汽车拥有量的增加又刺激了短程农村地区旅游的发展;随着国家对假日的调整及带薪假日的来临,民众闲暇时间日益增多,是农业旅游发展的新契机。绵阳农业旅游如今己经迈上健康发展之道,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1.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确保绵阳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发达国家的农业旅游已经非常成熟。在法国,于1998年专门设立了“农业及旅游接待服务处”,建立了名为“欢迎莅临农场”的组织网络,大力推销法国的农业旅游,产品包括农场技艺、农产品市场、骑马农场、探索农场、守猎农场、暂住农场和露营农场等系列。1998年,33%法国人选择了乡村度假。在意大利,到2002年,大约有1.15万家专门从事“绿色农业旅游”的经营单位,当年夏季接待了120万人次的本国旅游者和20万人次的外国旅游者。在阿根廷,政府从2000年起开始推行乡村旅游发展计划,推出了“马背上的阿根廷”、“南美土著部落”、“农庄生活”、“乡村手工制作”、“乡村美食”等旅游项目。并向从事乡村旅游的个人和团体提供优惠贷款和补贴,向全国的农牧业生产者提供乡村旅游知识培训,还成立了“阿根廷乡村旅游网”,鼓励所有农牧业生产者加盟。在美国夏威夷2000年全州有5500座农场从事农业旅游,全州农业旅游产值中三之分一来自农产品的直接销售。合作组织是海外在发展农业旅游的过程中形成的一大特色。具体来讲,可以构建“政府+公司+农民旅游协会+旅行社”的运营机制,政府负责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公司负责经营管理和商业运作,根据保护要求和规划进行开发利用、包装景点;旅行社负责开拓市场,组织客源,编制线路;农民旅游协会对分散的农户进行统一的规范管理,负责组织村民参与表演、导游、工艺品制作、提供住宿餐饮,负责环境卫生的改善和村民培训等,协调公司与农民的利益。

2.坚持科技创新,发展高科技生态农业旅游

高科技生态农业旅游就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高科技农业与观光、教育、体验等旅游活动结合起来,以高科技农业带动旅游,以旅游促进高科技农业的发展。为生态旅游农业园区设计独特的生态旅游景观提供技术支撑,增强生态农业旅游的吸引力。利用绵阳科技城的优势,产学研紧密结合,多层次、多元化发展。生态农业科技园区不仅要注重开发具有自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同时还要不断引进和发展国外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如无土栽培技术、设施农业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形成在国内外均具有竞争力的技术资源体系,为技术创新奠定基础。

3.重视电子商务对农业旅游发展的作用。

(1)利用旅游电子商务的调查评估作用,可以在网络上各种调查表,评估现有旅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针对问题制定相关的措施。

(2)宣传促销、展现新农村的作用。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宣传促销成了最广泛的方式。通过电子商务的网络平台可以把新农村的农副产品、田园风光、民俗风情、乡村文化向更多的旅游者展示,提高知名度。

(3)方便农业旅游产品交易的作用。电子商务实现了旅游者对农业旅游产品的选择更理性和交易的方便性以及安全性。要实现上述作用,还是需要发挥政府主导的机制。电子商务在农业旅游中的应用和发展,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以保证信息不断更新与补充。政府要引导农业旅游企业和合作组织,积极运用电子商务,实现规模化、网络化和特色化的经营与管理。以适应现代农业旅游发展的新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孙艺惠:我国观光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J].经济地理,2007

立体农业前景范文7

中国国家农业部在《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休闲农业要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成为横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新兴产业,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满足居民休闲需求的民生产业,缓解资源约束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产业。由于资源主要来源于乡村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和环境资源等,休闲农业属于自然生态的休闲旅游事业,与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有效方式。

1.1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休闲农业发展的基础休闲农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就是农村独有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民俗民风和农耕文化等城市所不具备的要素。休闲农业的体验活动也必须根据农业资源的季节性、地域性、生长性、活动性等特征来设计。例如云南省某地根据生态性、民族性、地域性的差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以当地农村特有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打造出多种休闲农业模式。四川省某地充分利用背靠大城市的地缘优势,因势利导,创造性地提出“五朵金花”的休闲农业模式,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农民就地市民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典范。休闲农业多是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优越、人文生态景观丰富的地区发展起来的,没有清新和美的田园风光、自然和谐的奇山秀水、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等,休闲农业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1.2休闲农业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一是促进农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休闲农业不仅涉及农业体验活动,还涉及无污染、无公害、无化学物质的生态农产品的种植和销售。生态农产品的种植不但可以减少土地浪费,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还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恢复和绿色农业的发展。同时,由于休闲农业发展的构成要素中资源型要素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为了实现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农村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地方政府和农民也会加大对旅游环境的打造和资源的整合,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合理开发,提高资源环境质量,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二是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休闲农业的消费对象主要以城市居民为主,休闲农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城乡居民之间的交流,吸引城市信息向农村流动,使农民可以就地接受城市的现代文明观念及先进的经济、科技、文化信息等,从而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转变生存和生态保护观念,推动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总体来看,休闲农业的经营发展,不仅能满足消费者的休闲、体验及旅游的需求,还能促进农村地区生态文化建设、打造生态景观、维护生态平衡、促使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从而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创造良好的农村生活空间。

2休闲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2.1缺乏相应发展规划的指导目前,中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大多为当地村民或民营资本自发策划、发展、经营,缺乏相应的科学规划引导,对城市消费者的休闲娱乐需求认识不足,大多数停留在农家乐阶段。特别是缺乏整体规划和具有特色的项目设计,模仿现象较为突出。缺乏与区域内其他景点和各种旅游资源的整合和整体开发,难以形成集聚效应,阻碍了休闲产品的规模化开发和产业化实施。在已有的一些规划中,短视现象严重,缺乏对地区经济基础、文化传统、生态环境、科普教育等的综合分析,缺乏对地区整体可持续发展的考虑,很少有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和具体措施。

2.2设施的过度开发影响生态景观一些地方休闲农业项目的开发无序无规划,急功近利现象严重。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材料往往是就地取材、乱采滥伐,导致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一些工程建设产生的碎砖、石块、炉渣、石灰及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在附近的土坡、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此外,一些低劣的人造景观也对自然生态景观造成了负面影响。例如一些地区为了打造人造景观,挖湖堆山甚至模仿城市园林绿地的造景手法,对原有的地形、地貌及植被、物种等大肆破坏,导致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生态景观破坏严重。

2.3农村生态环境承载力受到挑战城市居民的出行、旅游、休闲、度假主要集中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大量的城市游客在特定时段集中涌入农村地区的休闲区域,造成农村地区,特别是休闲农场的客流量骤增,超出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生态环境破坏现象严重。许多游客产生的食品袋、用品袋、一次性餐具、易拉罐、啤酒瓶、废纸、瓜皮果核、食物残渣、骨头、宠物粪便等的随意丢弃,对水体、土壤、植被等产生严重污染,直接影响农村的生态景观环境。此外,由于目前中国针对农村地区的垃圾处理技术水平所限,休闲农场的垃圾分类排放、及时清扫外运和就地处理处置均面临很大压力。

2.4农村传统生态文化受到冲击消费者在休闲消费时,往往容易忽视休闲农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特别是一些人群的低素质行为,以及过度消费的做法等,影响着当地居民的消费观,对农村原有的传统生态文化带来冲击。例如,在云南等地,随着休闲农业的开发,大批消费者的涌入对当地传统生态文化带来的冲击较大,导致许多年轻农民不安于农村生活,使原本保留较好的传统民族生态文化面临传承压力,农村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挑战,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

2.5生态型农业经济发展滞后在许多农业资源丰富的地区尤其是山区,土地保土保水保肥能力较差,农民脱贫致富愿望强烈,面对蜂拥而至的城市消费者,出现了“萝卜快了不洗泥”现象,更多人的生态环保意识让位于发展经济、快速脱贫致富的心理,加上生态农业的发展成本相对较高,导致生态型农业发展滞后,休闲农业所需的生态农产品难以得到农民的高度关注。同时由于休闲农业资源面、活动面、目的面、经营面涉及因素较多,发展的分散性突出,在自然条件较差、基础薄弱、人才与资金匮乏、生态经济建设的支撑条件较差的一些农村地区,难以形成具有生态竞争力的休闲农业产业链。

3以休闲农业促进农村生态环保的对策

3.1注重休闲农业的生态规划休闲农业的项目策划必须同步考虑生态环境系统保护的规划,以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之间的关系。一是要对休闲农业的资源基础(如生态农业资源基础、自然景观、乡村民俗文化等)进行充分分析和评估,从优化布局、因地制宜、保护生态三个方面,做好总体规划和项目策划。二是发挥生态规划保护环境的事前预防功能,预评估休闲农业待开发区域的环境质量及生态承载力,从源头上保护生态环境,推动休闲农业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性开发。三是休闲农业规划应与当地的旅游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镇基础设施体系建设规划、村庄环境建设规划等相衔接,结合当地自然环境和主导产业的发展,保障休闲农业的生态化发展。

3.2推动休闲农业的生态制度建设在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下,加大对休闲农业的开发管理,建立休闲农业生态准入制度,防止破坏性的开发。一是要制定休闲农业准入标准,严格审核休闲农业经营场地的开发、经营活动是否对农村自然生态环境产生较大影响,在休闲农业开发前做好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二是要严格休闲农业建设的生态标准,休闲农业服务设施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建设,且环境污染的配套处理设施必须同步建设,且要达到一定的处理标准。三是要建立休闲农业的从业人员环境教育培训制度,强调从业人员的环保素质,对休闲农业经营者进行必要的环保素质培训及审查,提升对休闲农业从业人员生产、生活行为的生态约束,为发展生态型经济建立生态制度保障。四是要建立生态环境破坏处罚制度,对于休闲农业项目开发中的生态环境破坏行为,按破坏程度给予经济处罚、限期整治、取消开发资格等处罚。

3.3坚持休闲农业的绿色经营与发展发展休闲农业应充分利用好当地的景观与生态资源,在维护自然生境、提高农产品品质的同时,以挖掘和传承自然生态为纽带,通过恢复性建设来完善农村生态景观建设。一是经营者作为农村生态环保的维护者,应树立并不断提升环保意识,树立环保经营理念,做到不乱排放废物。同时,还要引导和监督消费者保护生态环境。二是相关管理部门应充分考虑到休闲农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生态承受能力,密切关注协调客流量,使客流量处于休闲农场的环境承载力允许范围之内,为消费者提供生态、环保、绿色的放松空间与环境,实现休闲农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三是要培养消费者养成“生态保护、人人有责”的社会责任意识,在休闲消费过程中,遵守农村生态文明旅游规范,杜绝乱扔垃圾等破坏生态环境行为。

3.4推进休闲农业的生态文化建设从休闲农业本身提供的功能来看,休闲农业的核心价值在于体验不同于城市生活的农村文化,生态因素、文化因素是休闲得以兴起的根基。因此在推动休闲农业发展时,要充分注重发挥其文化教育功能,实现农业生产、休闲、生态、科教、文化等全面价值最大化。一是将生态文化与休闲农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相互补充,坚定地走与生态文化相结合的道路。二是在进行乡土文化、人文景观的挖掘和塑造过程中,将“天人合一”等传统生态文化融入其中,使消费者不仅得到自然景观和人文的双重体验,也切实感受到传统的环保理念,丰富乡村生态旅游文化内涵,推进“乡村—生态—文化”发展模式。三是还可以与学校生态教育相结合,为中小学生提供各种可供学习的资源,配合自然生态科学学习的需要创设教材园,通过环境资源、农场实地考察以及现场咨询等方式,使学生们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从小做起,推动农村生态文化建设。

立体农业前景范文8

关键词:矿业城市;生态环境;治理路径

安徽省淮南市位于我国华东腹地、淮河之滨,处于安徽省中北部,是中国最重要的煤炭资源城市之一。总面积2585kO,截止到2014年底.淮南矿业集团公司煤炭开采沉陷区越320万平方公里,其中水面积约总面积的55%,根据淮南矿业区的地表水位勘察,预计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地面受沉陷影响将呈现出在前期面积上快速增大,在后期深度上缓慢增加的自然规律,预计到2020年,淮南矿业集团公司采煤沉陷区的总面积将达到369平方千米,最终塌陷面积将达到687平方千米,其中积水面积达最大积水深度将超过20m,相当于100个西湖大小。

造成塌陷区的主要因素,一方面是经济利益的驱动。煤,被誉为“黑色的金子”,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工业的迅速发展,煤、石油等化石能源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因此,一些小商贩不顾环境的恶化,在利益的驱动下,不顾国家的法律法规,对煤炭资源大肆露天开采,导致地下排水管破裂,临近建筑施工、改造,引起地下水位急剧变化导致地面塌陷。另一方面是开采机制不完善。在煤炭开采的过程中,大部分的小商贩违反国家规定,为节约开采成本,不购置先进的技术设备,导致煤炭开采技术不过关,开采方式不合理,导致地表及地下结构发生非常态化变化。

当前,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煤炭资源开采强度迅速增大,淮南市塌陷区面积也在飞跃增长,导致地面受沉陷影响范围迅速扩大,耕地面积锐减、环境破坏严重,种种现象影响着经济发展,冲击着社会和谐,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受到考验,同时也会导致煤炭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下滑,影响企业的长足发展。因此在开采煤炭资源的同时解决好采煤沉陷区的环境污染,对有效治理生态破坏问题,化解当前社会矛盾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土地复垦

随着当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需求也一并增多。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人们开始采取一系列工程或生物措施优化自己的生活,但是同时也破坏了生活的土地。而土地复垦就是指将由于人为和自然因素造成破坏的各种土地恢复到社会所期望可供重新利用状态的一种活动。在我国的体现主要是:以水产养殖为主的综合养殖模式;以植树造林为主的绿化生态模式;煤矸石回填造林模式;矸石地灌浆复土发展农业模式;粉煤灰填充复土造林模式;简整为农地模式;疏排法复垦为农林地模式;积水深陷区的“防护工程”;“田块”道路工程;塌陷区植被“滴灌”工程;煤矸石填充营建建设用地模式;基塘或生态农业复垦模式;生态农庄复垦模式。

淮南市潘集区泥河镇政府通过对后湖村塌陷区现状及其区位自然条件的细致分析,从本地区所面临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入手,形成将“生态农业与旅游休闲相结合”的治理策略,即“后湖模式”。

后湖生态园位于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泥河镇后湖村采煤塌陷区内。淮南市潘集区政府积极探索采煤塌陷区的治理模式,治理因采煤造成的塌陷区,将沉陷区治理与生态修复相结合,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实现塌陷不荒废、不浪费、农民失地不失业、失地不减收的目标。人们把这种“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的成功做法称作“后湖模式”。目前后湖生态园已经完成1万亩概念性规划及一期工程4000亩详细规划和核心区1360亩土地整治。这就是利用地区所拥有的独一无二自然优势的塌陷区和本地农业所特有的模式,建成的为游客提供生产、观光、休闲、度假和娱乐等综合活动的农业观光园。本次规划极具创意,在国内塌陷区治理模式中属于开创性方案。这不仅是一个全面的、生态的、科学的和可行的方案,也是生态保护与旅游观光相结合的路径。同时后湖生态园不仅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经营方式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还让土地资源得到了全面的再生利用。为采煤塌陷区生态恢复与新农村重建探索出一条新的途径。

二、景观规划

在对土地复垦的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城市矿区景观策略的规划。所谓景观规划是指基于城市土地的实际情况,对城市中采煤塌陷区、荒地、低山地等废弃土地进行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对土地重建使废弃土地具有具体的利用方式,为了达到最终的生态整体目标,我们需要维持相对稳定的生态平衡与周围景观的特征相互协调,共同发展。本文旨在探讨的景观规划主要包括:大地景观、农业景观和工业景观。

大地景观规划。指的是景观设计的艺术方式,在矿区景观重建过程中,利用各种采矿废料作为生态恢复的载体,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景观生产和生活空间。淮南市淮南公园正是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发展园林、湿地公园,湿地公园位于淮南市滨河小区北侧,东临龙湖公园,西邻十涧湖,是淮南市滨河绿地系统中十分重要的一环。该地的湿地、内湖、外河、农田及大片湿地滩涂占据主导地位,明确城市发展核心的文化,同时明确城市生态规划结构,形成生态核心以及沿河生态廊道。该公园的功能主要有:城市阳台、城市会客厅、生态湿地保育区、生态湿地公园体验区等功能分区。规划结构,形成城市发展轴线,进而通过产业延伸、两条轴线叠加,形成片区空间结构的布局。景观系统中,沿河形成城市公园景观带,作为淮河滨河景观保护区,与城市发展相对应结合。再融合了淮南市地方文脉特点,设计了富有多重功能的主题空间,如休闲广场,儿童游憩空间,树阵广场,户外演艺广场等,为公园周围片区内的商务、居家、校园等不同需求的不同人群提供了学习、生活、休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体验场所。这种设计具有两大优势:首先,因为大地艺术亲近自然,它体现出了对自然的重视,有助于土地的生态恢复;而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在恢复遭到破坏的土地过程中,它以艺术为主题,在提升了观景质量的同时,也改善了当地自然景观的视觉价值。而农业景观规划是指立足于生产、生活、生态三者的结合,利用田园、湿地景观等环境资源,借助现代的科学技术条件,融现代农业、乡村文化、观光休闲以及环保教育、农事体验于一体。而这种农业景观的应用最早源于20世纪上半叶的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都市农业,如:20世纪60年代初,国际上久负盛名的旅游大国――西班牙把路边的城堡或大农场进行内部装修改造成饭店,用以留宿过往游客和发展乡村旅游。以后陆续出现了美国的观光农场、日本的务农旅游等,都为本国经济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就我国而言,应用上述做法还尚属少见,而淮南市政府认为,土地农业复垦无疑为采煤塌陷城市的废弃土地充分利用、农业景观再造提供了契机。为此,淮南市政府建立老龙眼生态区发展城市农业景观。目前,老龙眼生态园区一期修复工程已经完成,山体水库周边污染产业已退出(其中4家石料场、5家养猪场、1处养鱼塘)。按“因山造景,因水造景,因势造景,返璞归真”的原则,已完成水系的疏导、水库坝体除险加固;完成库区水质治理(进行了清淤、换水、植被净化);完成库区的植被恢复(种植3万平方米的草坪,5000余棵乔木);库内增建了2座鸟岛,1处生态池;对水库边坡岸进行了修整,还建立了洞山生态区、大通湿地区等生态区。目前,淮南市政府对资源枯竭矿区修复与开发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8160万元(其中老龙眼水库生态区7400万元、洞山生态区200万元、大通湿地生态区650万元)。由舜耕山脉连为一体的大通湿地生态区、洞山生态区、老龙眼水库生态区,经修复治理,已初显盎然生机,这是淮南矿业城市治理的典范。除对土地本身的价值利用外,目前发达国家在矿区内工业景观艺术的创造中也十分重视,如:德国西部的鲁尔区曾经是德国的工业命脉,煤炭和钢铁的生产基地,也曾是欧州最肮脏的地区之一。但近年来由于德国北威州政府大力推动工业文化之旅,在进行矿区、工业厂房的景观重建的同时,特意保留了原有的工业元素,再经过设计赋予其新的功能,即把多个废弃的工业建筑改造成公园、美术馆、设计中心等,这样不仅为老建筑注入了新的生命气息,也让城市的寿命得到了延续。这种不仅体现出了工业文化的发展历史,同时也可以用作进行教育和环保宣传的生动素材。而对于拥有百年历史的煤都城市淮南市而言,加强对能源城市工业景观再造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目前淮南市望峰岗矿井场前区景观设计正是基于此种景观设计方法为基础,使矿区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望峰岗矿区地处望峰岗镇,属于城镇内矿区,矿区场前景观设计十分注重城市内部空间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处处遵循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同时保持矿区环境的保护与改善相适应。其工业景观设计,放弃了钢筋水泥结构和大面积的玻璃材料,而是以软质景观结构为主,以硬质景观为辅。同时把人们的行为心理和环境心理需要与景观设计规划相结合。矿区内各类娱乐设施齐全,篮球场、乒乓球场、足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地等配套设施丰富,矿场区内演讲台也可用于矿区员工集会、表演节目、组织各项活动等。这种与建筑物、道路、办公区相结合的格局,针对特有的办公区环境主题的相关要求,采用现代景观园林建造理念手法,将环境与景观一体化建设,突出以人为本的概念,并兼顾不同矿区的员工生活需求,为人们创造出了舒适宜人的办公环境和生活环境。这种以工业元素为基础、兼顾以人为本的煤炭城市发展思路,对于加强能源城市工业景观再造、推动城市发展转型,促进城市保持好又快发展、永葆煤炭城市的生机与活力、实现经济与环境相协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目前淮南市对上述景观策略的探索还在进行中,城市各项发展基础设施还有待完善,城市治理体制还在进一步加强,但在我国矿业城市发展中仍属于探索较早,这说明景观的再造不仅能改善生态环境,还能带来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景观再造所创造出的活力和财富,可以为煤矿区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和契机。

三、移民安置

对于采煤塌陷区采取一系列的治理措施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另一个重要的难题,即如何妥善安置因采煤塌陷区而引起的移民拆迁问题。近年来,随着采煤塌陷区范围的不断扩大,致使各种地面建筑和道路等基础设施严重受损。许多村庄塌陷为大水面,且煤矸石粉煤灰又带来二次污染,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引发了群众失地失业生活困难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那么,如何解决采煤塌陷区在治理过程中所面临的农户搬迁矛盾呢?笔者根据我省淮南市具体环境特点,提出以下解决措施:

三方沟通,建立机制。采煤沉陷区村庄搬迁安置实行三级沟通,一是集团公司(如:淮南矿业集团)同市政府的衔接沟通主要解决涉及搬迁的政策性重大问题;二是集团公司同区、县政府的对接沟通,主要是执行搬迁政策、确定搬迁方案及区县政府指导搬迁工作,;三是矿井同乡镇的沟通,主要解决实施搬迁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确保搬迁进度,促进沉陷区村庄搬迁工作顺利进行。

模式探索,和谐安置。根据采煤沉陷区特点以“集中式搬迁、发展式安置、开发式治理”为治理思路,对塌陷区进行综合治理。一是集中式搬迁。按照安徽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合理编写制定采煤塌陷区土地综合治理规划,完善采煤塌陷区搬迁安置政策,使得搬迁安置由“应急”向“常态”、由“据实补偿”向“以人口补偿为主,据实补偿为辅”转变。把采煤塌陷区居民村庄的搬迁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发展思路相结合,与我国城镇化发展道路相结合。迁村入镇、迁村入城,集中建设多层住宅,使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或趋于城镇化,打造集住宅、商贸、教育、生态旅游观光于一体,以塌陷搬迁安置为主体的现代化新农村面貌,从而妥善解决搬迁群众的安居问题。据笔者调查,截至2013年底,由于安徽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淮南市采煤塌陷区治理工作已取得了重大进展,淮南市已建设安置住房面积649万O,组织入住4.48万户13.82万人,安置区环境、教育、医疗及卫生基础设施均有了较大的提升。二是发展式安置,即政府应建立专项资金用于对搬迁失地农户进行合理补偿,截止目前,淮南市财政已安排6000万元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确保民众“搬得出、住得稳、可致富”。市、县、区政府每年投入一定的可用资金,建立了2400万元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发展专项基金,按照产城一体的思路,统筹安置区和工业园区、创业园规划设置,同时可根据农户原有的土地进行一定的经济补偿,也可为失地农民建设工业园区进行就业培训等,以便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安居乐业问题。三是开发式治理。所谓开发式治理,就是根据采煤塌陷区的现状与特点,因地制宜的将其建设成多功能区,妥善解决塌陷区的再利用问题。如:把塌陷区变成“经济开发区、生态园区、经济发展潜力区等。”

淮南市已率先在安徽省建立了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发展专项资金,并建立“中国工程院彭苏平院士工作室”,积极推进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工作,使塌陷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塌陷区综合治理效率大幅度提高,塌陷区区域经济也明显加快。采煤塌陷区的综合治理在国内乃至世界看来都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任何地区的塌陷区治理都必须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并因地制宜,若盲目模仿、照搬照抄,必将适得其反。(作者单位:1. 安徽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 安徽理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指导教师:孙功

本文系2014年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阶段性成果

项目编号:201410361096

参考文献:

[1] 吴中能、于一苏、刘俊龙、陈维、季琳琳、戴晓薇、何生富、刘德胜.淮南市泥河镇采煤塌陷区后湖生态园模式调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0):15318-15320,15412.

[2] 夏海山、夏正伟、王凌绪.采煤塌陷区规划的策略方法――以山西司马矿的景观生态观规划为例[J].城市规划.2007.(10):31.

[3] 王辉、汪应宏、卞正富、刘小丽、鞠元江.采煤塌陷区生态环境动态补偿机理与规划实践[J].中国土地科学.2011.8.(8):25.

[4] 孙功.淮南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路径[J].环境保护.2013,(17):63-64.

[5] 宗云峰.采煤沉陷区移民安置问题探讨[J].中国煤炭.2012.10.(10):38.

[6] 王福琴.安徽省两淮采煤塌陷区的现状、存在问题及治理措施建议[J].安徽地质.2010,20(4):291-293.

[7] 刘飞,陆林.采煤塌陷区的生态恢复研究进展[J].自然资源学报,2009,(24):612-618.

[8] 康继田.矿业法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1.

立体农业前景范文9

关键词:农垦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6997(2012)24-0060-02

1 甘肃农垦企业文化发展的历程及现状

1.1 甘肃农垦企业文化的发展历程

甘肃农垦创建于1953年,随着农垦管理体制的不断变化,农垦企业文化也随之变化,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1953~1974年的兵团文化,在这个阶段农垦企业主要由生产建设兵团管理,具有兵团文化特色;二是1974~2004年的行政性公司文化,这期间经历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转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是比较典型的行政性公司文化;三是2004年之后的集团文化建设,农垦所属企业基本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构建了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框架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形成了集团文化的雏形。甘肃农垦企业文化发展的历程是一个价值观念调整的长期过程,随着我国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农垦企业文化特色逐步明显,在新的形势下,更需要一种先进精神的推动。

1.2 农垦企业文化发展历程中存在的不足

农垦企业文化建设经过了三个重要时期的发展,积淀了比较深厚的文化底蕴,取得了一些典型的成功经验,但就当前的发展现状来看,一部分企业文化建设尚处于较低层次,个别企业至今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理解不清,无论企业还是员工在认识上普遍存在片面思想,把企业文化建设当成是文体活动或者思想政治工作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对经营管理思想、企业制度、企业价值观与企业文化的配套建设还不够敏感,企业文化建设的广度和深度还很不足。

2 甘肃农垦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2.1 构建企业核心价值观,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企业文化首先是理念文化,表现为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理念系统。理念是现代企业统领管理、激励员工“灵魂”,使企业理念真正成为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信奉和行动的准则,关键是实现大多数员工对企业理念的认同。甘肃农垦企业随着产业化、股份化、集团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基本形成了以示范带动地方农业经济发展为价值观和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企业精神。加强农垦企业文化建设,能有效增强企业的内聚力,使企业与员工价值一体化,有利于减少企业发展中的内耗现象,形成企业与员工共同的经营宗旨、共同的价值观念和共同的行为规范,形成企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这对于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 提高人力资源队伍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是帮助和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推动甘肃农垦企业文化建设,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有利于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尊重创造的氛围,使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农垦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保障、竞争优势、效益优势和发展优势。

2.3 促进员工行为统一,提升企业形象

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构建企业物质文化管理体系,通过制度规范约束职工的行为趋向适合企业发展的要求,达到行为规范统一。同时,企业文化能够使企业职工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并且是企业和职工共同的愿景追求,使职工站的高、看得远,企业职工会看到企业的发展前景,从而不懈地努力奉献。在对外开展经营业务时,形成共同的标准和行为趋向,有利于处理本企业和其他企业、单位间的关系,保持本企业的良好信誉,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

2.4 明确企业发展远景,增强团队凝聚力

推进农垦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引导企业和职工明确地认识到怎样才能符合当前市场发展的要求、符合当前国家的政策、符合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通过明确企业愿景,引导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目标和价值取向协同工作,从而使企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推进农垦企业文化建设,可激励职工的职业荣誉和自豪感,增强职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潜移默化地融洽员工个体和群体的关系,促进和谐企业、和谐文化、和谐团队的发展。使得年龄、性格各异的企业人员,在不同层次上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最大限度地缩小职工间的差别,发扬统一协调的内聚作用。

3 加快农垦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3.1 加强农垦企业文化信息化建设

当前,由于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农垦企业信息化水平和管理效率还不高,这就要在确立企业精神、构建员工行为规范、形成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注重传统管理模式和现代管理技术的结合,引进适合当前农垦企业发展新形势、新需要的管理技术,通过构建管理信息化平台,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信息化水平,构建高效运转的企业文化运行机制。

3.2 建立完善的农垦企业文化管理机制

健全农垦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机制,应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依靠制度的规范性、稳定性和制约性,提高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可操作性。把对职工的思想教育、道德示范、法纪约束及文化陶冶有机结合起来,推进职工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健全企业文化建设的运行机制。坚持精神成果与物质成果、近期效益与长期效益、个体效益与群体效益、静态效益与动态效益以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统一,通过动态评估,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效率,健全企业文化建设的评估机制。特别是要在资金投入、人员、硬件等方面得到保障,健全企业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

3.3 从战略高度规划农垦企业文化建设

农垦企业建设首先要着眼战略,对文化体系建设做出系统规划。一是要以甘肃农垦“2552”工程重点发展战略和农业部“建立大基地,建立大产业,形成大集团”战略为前提和依据,确立好农垦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和着力点。二是要紧密结合当强农垦企业发展的实际,根据企业战略发展或战略转型的要求,提出能够促进战略目标实现或战略转型的价值理念,进而转变为各级管理者和员工的行为方式;促进战略目标实现的内在动力。三是农垦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农垦集团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有自身的战略定位、战略思考和战略发展目标。

3.4 精心构建农垦企业价值理念体系

热门文章